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基本任务是揭示学校学与教情境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她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教育与心里想结合的交叉学科。

3.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学校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4.研究内容:围绕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老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介五种基本要素;有学习,教学评价,反思三种活动过程。这五个基本要素和三个活动过程复杂交织,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1群体差异2个体差异。教师对学生处于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只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二个方面。

6.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同伴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形成良好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的内容有学习的基本原理,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

7.教学过程:是指通过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过程,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问题。

8.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之前,要对教学设计的效果进行预测和判断

9.发展概况:a初创时期:1903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由此,美国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论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完善时期。

10.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是1908由方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廖世承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以后由藩叔等人还陆续写了一些教科书。1962成立了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1963藩叔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概述: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2.个体心理发展的概念:是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在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从内容上看,它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a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连续性体现在1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是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的2心理发展进入高一年级后,原先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的消亡,而是被高一级水平包容和整合。b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

4.心理发展的阶段:八个。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上

5.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a思维发展的特点1抽象逻辑性2独立性和批判性3片面性和表面性4自我中心性b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自我评价2自我体验c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d人际交往的特点e初中生学习活动的特点

6.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同化: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主体能够利用既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吧刺激整合到自己认知结构中。(白菜属于归纳为蔬菜)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的图式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袭击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改组重建)所谓图式就是个体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7. 认知发展阶段论:a感知运动阶段0-2,b前运算阶段2-7岁,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2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4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c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抽象逻辑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守恒’的出现d形式运算阶段

8.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a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b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c关于最近发展区(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二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二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9.人格又称个性,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综合心理特征。是在先天基础上的,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稳定性。

10.人格的发展阶段:美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8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4自我认同感对自卑感6-11,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性12-18岁(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期,成年晚期。

11.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a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性b学校教育c同辈群体。

12.自我意识的含义: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3.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

14.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

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15.认知方式也成为认知风格或认知类型,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知觉.记忆.思维

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6.认知方式的差异;1场独立与场依存:(是二种最普遍的认知方式,(美)心理学家维特

金研究直觉问题时发现的。场独立性:人们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倾向于以来内在环境和参照物指导;场依存性;人们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参照物或内部干支线所作指导。)2沉思型和冲动型(冲动性和沉思型的检验标准是反映时间和标准性)3辐合型与发散型(几何)

17.智力差异1 比纳---西蒙同事(法)智力量表1905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2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B智力量表)公式为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100% 18.智力的差异:个体差异群体差异(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女孩子口语发展比

男孩子早,男孩子在言语理解,言语推理等方面有比女孩子强)

19.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改革教学组织形式2改革教学方式3采用相适应的教学手段

20.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

为方式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是人格的核心。

21.性格的差异:1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的态度的性格特征2是性格的理智特征3是

性格的情绪特征)2性格的类型差异(心理活动倾向:外向型和内向型;依据个人的独立或顺应从程度:独立型和顺从型)3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P175

第三章

1.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

2.学生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2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具有

一定程度的超前适应4形成良好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发展智力和体力的过程5学生的学习以掌握基本知识技能为主

3.传统心理学对学习的分类(4类):技能学习,记忆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

4.我国关于学习的分类:1知识学习,对教材的感知和理解2技能和熟练学习,运抵哦那个,

动作的技能和熟练学习3以思维为主的智力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5加涅按照把学习结果分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按照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反应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理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6.桑代克的联结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

7.联结说: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景

与某种正确反映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

8.学习规律:1准备律(学习者在进行某种情景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的

反应的学习。准备率实际上体现了学习的动机原则2练习律(对于己形成的某种情境与反映的来联结,正确地重复这一反应会增加这一联结)3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一个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增强或削弱的作用)

9.巴莆洛夫经典反射条件实验:食物—反应无条件;鞋声—反应条件

10.条件反射的四个基本原则:1无条件刺激2无条件反应3条件刺激4条件反应

11.斯金纳(学习装置实验,小白鼠)的操作条件反射,个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二类:应答行为

和操作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先行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时有机体对环境发出的反应,并没有明确的先行刺激,操作性行为不取决于事先的刺激,而是受控于行为的结果。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是:个体在某种环境中做出某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

反应的刺激,如果之后伴有一种强化物,那这个反应在类似环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

在这种条件反射中,重要的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而是跟随反应后的刺激(强化物),所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性的条件反射。

13.A强化原理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

用,通过强化作用的控制就是控制人的行为。B强化物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

C强化的程式(是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的安排,连续强化在教学习者新的反应时最有效,但这种强化下的行为容易消退。间隔式的强化又称为部分强化,它比起来连续强化具有更高的反应率和更低的消退率。(部分强化好赌博间隔式强化)

14.程序数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基本做法是把

教材内容分为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15.加涅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的接受,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6.加涅把学习从不知到知的过程分为8各阶段:1动机阶段2了解阶段3获得阶段4保持阶

段5回忆阶段6概括阶段7作业阶段8反馈阶段。

17.苛勒的完形—顿悟(黑猩猩实验)说基本观点:1学习是组织一种完形(格式塔)2学习

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18.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说——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

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

19.发现学习的特点:1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结果2强调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根据

自己的知识经验作捷径性.感悟性的判断3强调性内部动机.,强调从学习探索活动本身得到快乐和满足4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而不只是存储。

20.学习的三个过程:新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转化3知识的评价

21.教学观1强调理解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

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态度和方法2提出了教学原则的体系即动机.结构和反馈原则.

22.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二个维度):1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

2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二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23.意义学习分为三种形式: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三个条件:1学习材料的心向

2学习材料的意义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模式:1下为学习(类属)2上位学习(总括)3组合学习(既不是下为学习也不是上位学习,是凭借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

24.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1逐渐分化原则2整合协调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

织者是先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25.接受学习:与布鲁纳的发先学习观点相反,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

不是通过发现。

26.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1学习不是教师传递知识,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习过程不仅包括通过运用己有的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理解。同时还包括在建构过程中。不单是提取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运行3不同的人即使看到的同一事物。进行加工时也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因此,学习者在用自己的方式建构时,对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

26.构建主义观(论述题):1教学是教育者根据明确的知识目标,指导和促进学生按照自己

的情况对新知识进行将狗活动,最后建构起关于知识的意义2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促进者。教师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3学生主体,实际情景,协作学习和充分的资源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条件。4老师要灵活采用随机通达教学,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及交互教学等方法。5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p188

第四章学习动机

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机。(激

活指向强化)动机指向目的,需求,他反映个体的某种需求;因为需要的满足必须依靠外在的行动,动机越强烈,行动的产生也就越迅速,行动的维持也越持久。

2.动机的基本因素:内驱力和诱因决定了动机具有活动性和选择性二特征。

3.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或内在动力。是由学习需要和

学习期待二个方面构成的。

4.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认知内驱

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内驱力:是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需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求。

5.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的研究):学习期待与诱因。诱因:学习需要相联系的

外界刺激物,如家长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许。

6.动机来源来分:外部动机(老师家长的奖励短暂)和内部动机(学习兴趣,爱好长久)。从内容的社会意义来分:高档与低级的动机

从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来分类:近景学习与间接地远景性学习动机。

7.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大效率高。一般来说,从事比

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点,这就是耶克斯和多德逊定律。

8.(美)经济学家马斯洛通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

成一个层级。前四种是缺失需要,后三种是生长需要。学习动机属于求知需要。

9.自我效能感及自我效能理论:1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

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2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有以下作用:A决定人们对生活的选择及其对该生活的坚持性B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C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D影响活动时的情绪。3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四个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感B替代经验C言语劝说D情绪唤醒

10.(美)莫里最早提出“成就理论”麦克里兰德和阿特金森接受了莫里的思想,1个体在某

一行为上趋向成功的倾向TS取决于某种行为倾向的强的即对成就的需要MS主观上期望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或概率即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以及完成任务的诱因价值即成功的诱因值IS三者的成绩。TS=MSxPSxIS。2阿特金森认为人的动机分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1.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归因的三个维度: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根据控制点维度可

将行为分: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纬度,可将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制纬度,分为可控制的和不可控制的。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的四个主要因素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八个归因向度:a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努力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c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d运气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韦纳的归因理论把归因分为四种情况:a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能力高低b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制因素,如努力程度c外部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如任务难易d外部的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运气好坏。

12.强化理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某种学习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

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13.学习动机的培养(论述):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第7条

学习动机与效率)。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新的学习需要通过二种途径形成:a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b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14.学习动机的激发(论述):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

动机水平(第7条)(大考大耍小考小耍不考不耍)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罚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或任务难度,则学习者对未来的学习结果也会报成功或失败的预期,并会增强他们的自豪感自信心或产生羞耻感自卑感;相反,如果学习者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则不会影响他们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其成败体验也不会影响到将来的学习行为)。

第五章学习的迁移

1.迁移(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包含:1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

响,又包含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2“影响”一词有积极和消极二种含义3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知识,技能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

2. 正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时即正。负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

生消极影响时为负。(美)加涅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横向迁移)由先行学习在难度上和复杂程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的相似性而又不同的后续学习发生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纵迁移:由简单的知识或技能的学习向复杂的知识或技

能学习的过程。

3.(美)布鲁纳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原因和态度的迁移)特殊迁移即具体迁移(具体知识

的动作技能的迁移。他认为一般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4.同化迁移,顺应迁移,重组性迁移

5.迁移的作用:1迁移时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

关键环节2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6.早期的迁移理论a形式训练说的理论基础是管能心理学。b共同要素说的代表人物是桑代

克和武德沃斯。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后来被武德沃斯改为共同成分说。c经验类化说代表人物贾德d关系转化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

8.布鲁纳的迁移理论:(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即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育过程的核心

9.奥苏贝尔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10.影响迁移的主要原因:a原有认知结构b学习的心向和定势,(思维定势)他们是指同一

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又指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双重性):促进和阻碍。c相似性,迁移的产生既受到客观相似性的影响,也受到主观相似性的影响。

12.促进迁移的教学(论述):1精选教材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

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六章知识的学习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a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应,分为感知和表

象二种水平。b感知: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应。c表象:人脑对从前感知国但去昂前不再眼前的活动的反应d理性知识: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e 概念反应:活动的本质属性即各属性之间的本质关系f命题:通常说为规则,原理,他表现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如“社会心理学史心理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产物”就是一个命题。

2.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把知识分为:1陈述性(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

接陈述的知识。一般可做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有哪个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2程序性知识(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知识的学习:广义:个体对知识的接受,也包括个体对知识的接受,对知识的发现。狭义

的学习:知识的学习间接经验的学习。

4.知识的学习分为: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2下为学习(归类),上位学习(总括),

并列结合学习

5.知识的学习过成:知识获得,知识体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6.知识的学习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

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4是学生的态度和品德形成的因素之一。

7.知识的获得是通过知识的直观和知识的概括二个环节来实现的。

8.知识的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的加工,形成对事物

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主要的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电化(视听)教学

9.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教学策略:a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b充分利用言语直观,突

出词与形象的结合c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a强度率b差异率c活动率d 组合率)d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直观过程e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10.知识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层加工改造,认

识某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认识活动。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抽象程度不同可分为: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

11.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教学策略: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

物的本质特征c科学地进行比较d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12.记忆的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3.瞬时记忆即感觉记忆。特点:a信息贮存时间极短,大约0.25~2秒b贮存的信息完全按

客观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几乎保持了输入刺激的原样,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c信息保持的容量较大

14.短时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为1分钟左右的记忆。

15.长时记忆:信息在记忆中的储存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多年乃至终生的记忆。

16.知识的遗忘及其规律a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和重现,

它和保持是相反的过程。b暂时性遗忘:由于一时干扰而不能再认或重现c永久性遗忘:识记正确,但没有复习巩固,导致不能再认或重现,这是一种保持的丧失d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而不能回忆是e完全遗忘:不能不认也不能回忆。所以遗忘可能发生在记忆的任何过程之中。

17.(德)艾宾浩斯《论记忆》a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b重学时节省的时间或次数即

节省法。实验结果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在最初的时间里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发生遗忘。

由此,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的。

18.知识遗忘的主要因素a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b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c学习的程度d识

记者态度

19.知识遗忘的理论解释:a衰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

最后消失的结果)b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

倒摄抑制: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c动机压抑说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D同化说

20.科学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论述)a科学的复习(如何防止遗忘?1及时复习2合

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的优越性比较明显,而学习复杂的,需要思考的材料,每次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分散学习为宜3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4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b深度加工材料c有效地运用记忆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记忆方式)d适当过度学习(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成为无效劳动。)e进行组块化编码(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组织)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1.技能的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a技能是通过学习或联系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

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产而来的b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不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c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3.技能的分类:a操作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和运动技能,它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

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法b心智技能: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打腹稿等技能。学生在观察,记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也是心智技能的不同形式。

4.操作技能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四个过程。

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a准确地示范与讲解b进行必要而适当的联系(练习的效果不仅取决

于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而且取决于合理的组织,学生的努力程度及个性特点,练习曲线的几个公同趋势: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2练习中的起伏现象3练习中的高原现象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6.家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极短形成理论,他认为智力活动是由外部物质活动内化而来的,这

个内化过程可分为五各阶段:a活动的定向阶段(拧瓶盖)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有声言语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e内部言语阶段

7.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理论:a认识阶段b联结阶段c自动化阶段(无意识行为)

8.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a原形定向阶段b原型操作阶段c原型内化阶段

9.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a要激发学习者的积极主动性b要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型和概

括性c正确使用言语d通过学习,形成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第八章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概念: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由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

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学习策略的特征:a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b学习策略

是有效信息所必需的c学习策略是有关系学习过程的d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制定的信息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学习策略三成分: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元认

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4. 学习策略训练的基本原则:a主体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特点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e有效

地监控原则f个体自我效能感

5.学习策略训练模式:a指导教学训练模式b程序化教学训练模式c完形训练模式d交互式

教学模式e合作学习训练模式f自学辅导模式

6.复述策略:a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b排除相互干扰c多种感官协同参与d画线帮助记

忆e采用多种复习记忆f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7.精细加工策略常用的有:a应用各种记忆术b自我提问c生成性学习d利用背景知识,联

系实际e做笔记

8.组织策略常用的有:a概括和归纳b列提纲c利用图示d利用表格

9.元认知策略包括:a元认知计划策略b元认知监控策略c 元认知调节策略

10.资源管理策略:a学习时间管理b学习环境管理c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d学习工具的利用

e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九章

1.问题三成分:给定成分,目标成分,障碍成分。

2.问题解决的定义包含的要点: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去成功的寻找达到目标的手段或途径的

过程。特点:目的性,认识性,序列性。

3.问题解决的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固着(发散思维)d

动机强度e策略

5.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a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量b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策略c提供多种联系的机会d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6.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

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基本特点:流畅性,独特性和变通性

7.影响创造性培养的因素:a家庭与学校环境b智力(低智力的人不可能由创造性,高智力

的人既可能有高的创造力,有可能由低的创造力;地创造力的人其智力水平也可能高,也可低,高创造力的人必须具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力)c个性

8.创造性的培养:a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

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b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c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头脑风暴的基本做法: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寻找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同事教师也不对答案作评论,一直到所有的答案都找出来为止。

第十章

1.A态度的实质与结构:(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

的倾向性。.态度的结构:a态度的认知成分b态度的情感成分c态度的行为成分)B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它是作为活动主体的认在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学成分)C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

段。

3.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a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二阶段相对功利

取向阶段)b习俗(三阶段: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四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c 后习俗水平(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性)

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a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伦理道德是道德发

展的最高阶段)b道德发展史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5.品德与态度学习的一般过程:a社会规范的依从b社会规范的认同c社会规范的内化

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a外部原因(1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2学校教育的缺

陷和失误3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b内部原因(1道德认识水平低2道德情感匮乏3道德意志薄弱4己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7.怎样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a有效地说服b树立良好的榜样c利用群体约定d价值

辨析e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p271

第十一章

1.心理健康的概念:个体没有妨碍其心理效能发挥的困扰,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最大潜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良好适应状态。

2.心理健康表现在二个方面:a没有心理疾病b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3.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a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e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f性偏差g进食障碍睡眠障碍

4.评估性会谈:a倾听b鼓励c询问d反应e澄清f面质。其他方法:a观察法b自述法

5.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e惩法罚f自我控制法

6.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a全身松弛训练b系统脱教法c肯定性训练

第十二章

1.教学事项:a引起学生注意b提示教学目标c唤起先前经验d呈现教学内容e提供学习指导f展现学习行为g适时给予反馈h评定学习结果i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第十三章

1.课堂管理的定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适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2.课堂管理的功能:a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b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

3.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原因:a教师的领导风格b班级的性质c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4.课堂群体的特征:a群体成员有共同的活动目标b群体具有一定得结构c成员在心理上有

依存关系和共同感。

5.课堂群体对个体的作用:a社会助长作用(群体对个体所起的促进作用)b社会阻抑作用

6.影响群体对个体作用的因素:p308

7.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8.群体动力的要素: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

9.提高课堂里群体凝聚力应该采取如下措施:a要了解班级凝聚力的大小b帮助班级里所由

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c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这样,当群体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学生都有共同感受,从感情上爱护自己所属的群体。D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10.a积极的课堂气氛表现b消极的课堂气氛表现c对抗的课堂气氛表现d教师期望影响课堂

气氛的途径

11.课堂纪律的类型: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

律。

12.问题行为的性质: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

参与学习的行为。

第十四章

1.教师对学生的判断:教学评价是指依据系统收集来的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与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2.a准备性评价(在教学之前为了解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的评价。“摸底考试”),b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凭教师的日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来实现)和c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

3.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a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4.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a促进学生学习b促进教师的教学c促进课程和教材的改善

5.信度:一项测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程度

6.效度:测验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7.佚事记录:描述所观察的事件。

第十五章

1.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a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的关系(高相关正相关)b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p329

2.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况,关注学生阶段。

3.微格教室: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的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在进行分。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 五要素三内容 五要素:学生(谁);教师(谁);教学内容(讲授什么);教学媒体(通过什么);教学环境(在…下)三要素:学习过程教学内容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单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裴斯泰洛齐(瑞士)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之思想。 2、赫尔巴特(德国)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此科学基础即心理学。 3、乌申斯基(俄国) 1868年《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4、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之著作5、桑代克(美国)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该书扩为三卷本,所以,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 20年代-3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1908年代,房东岳翻译了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三、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 60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人体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 70年代:奥苏伯(贝)尔(Ausubel)——有意义学习;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计算机辅助学习(CAI)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1994年【美】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0年代以来的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第三单元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和方法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look):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例:出水香炉) (二)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实验室试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 自然实验:又称现场试验,试验在正常情况下进行。 (三)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四)调查法:就某个或某些问题要求许多被调查者回答以对某一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书面调查:又称问卷法 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单元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Life-span 生命全程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量变&质变) (1)胎儿期(-10个月~0岁) (2)新生儿(0岁~1个月) (3)乳儿期(1个月~1岁) (4)婴儿期(1-3岁) (5)幼儿期(3-6岁) (6)童年期(6-12岁) (7)少年期(12-15岁) (8)青年期(15-18岁) (9)成年期(18-25/35岁) (10)中年期(25/35-50/60岁) (11)老年期(50/60-入土) ②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可逆&不可逾越) ★③不平衡性(关键期-CP: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康拉德?洛(劳)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关键期(印刻印象) ④差异性(于予与何诛?) 第二单元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常出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优发展区”(常出名词解释)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或认知发展阶段论) 同化:质没变,量变 顺应:质变量也变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嘴的吮吸,手的抚弄】 ②前运算阶段(2~7岁)【泛灵论、不可逆性、我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围)P5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育学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上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着作。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之父”,最早用动物做实验--饿猪试验 1908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由房东岳译日本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th20s-50s) 斯金纳:程序教学、教学机器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20th60s-70s)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观点阐述有意义学习 4.完善时期:(20th80s) 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出版。

P14 ( C )可以对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的现象进行研究。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P18 心理发展 0乳儿1婴儿3幼儿6~7童年11~12少年14~15青年25成年65 P20 认知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建构主义发展观 认知结构: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泛灵论”、没有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观、思维可逆、去集中化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命题运算阶段、抽象思维 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 理论介绍: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低级、高级) 提出心理发展观: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最近发展区:合作型学习

(完整版)冯忠良版本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 裴斯塔洛奇-----提出“教育要心理化” 心理测验最初由英国高尔顿提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是迄今为知的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第一部教育心理著作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心理教育学观点认为它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二)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实验教学运动的代表人)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最初倡导者是桑代克、奥苏泊尔) 教育系统的基本结构 1教育作为一种经验传递系统,是通过教育与学生的交往活动实现的 2教育系统的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经验的传授者及其传授活动;经验的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经验本身以及媒体。3教育系统三要素,在统一的经验传递中有独特的作用,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构成教育系统本身的独特结构:教受制于学,学受导与教;学与教受制于教材,教材必须依据学与教。 第一节主要内容 总论、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信息、技能学习、广泛学习、教学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方法论及研究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教育心理学 二、科学系统论与教育心理 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2 系统性原 则3 实践性原则4 综合创 造性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主要 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观察法 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二、 查阅文献三、提出假设四、 设计与实施研究方案 五、整理分析研究结果六、 撰写实验报告 第一节桑代克的联结- 试误说 第二节巴浦洛夫的经典 性条件作用说 第三节华生的刺激-反 应说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 学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发现 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 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 认知结构。 一、认知学习观 (一)学习的实质是主 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二)学 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 个基本过程 二、结构教学观 (一)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 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掌握 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 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 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2 结构原则(动作;图像; 符号)3 程序原则 4 强化 原则 三、发现学习观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一)动机阶段(二)领会 阶段(三)习得阶段(四) 保持阶段(五)回忆阶段 (六)概括阶段(七)作业 阶段(八)反馈阶段 第一节班杜拉的观察学 习理论 一、班杜拉的经典实 验 榜样学习实验‘ 二、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 条件 (一)注意观察(调节着观 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 知觉) 影响因素: 1榜样行为的特性 (1)榜样的显著性,复杂 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影响 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 (2)人们对敌对的,攻击 性行为远较亲社会行为易 模仿,奖励比惩罚的行为易 模仿。 2榜样的特征 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 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越 相近越易引起注意; (1)受人尊重,地位较 高,有能力的…… 3 观察者的特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自然人性论二、 自我实现人格论及其患者 中心疗法三、知情统一的 教学目标观 四、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五、学生中心发展观 三、当今建构主义理论的基

教师考编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包括: 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发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三节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 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劳伦兹首先 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 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 1.童年期。 2.少年期。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填空题 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围)P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育学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上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着作。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之父”,最早用动物做实验--饿猪试验 1908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由房东岳译日本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th20s-50s) 斯金纳:程序教学、教学机器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20th60s-70s)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观点阐述有意义学习 4.完善时期:(20th80s) 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出版。 P14(C)可以对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的现象进行研究。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P18心理发展 0乳儿1婴儿3幼儿6~7童年11~12少年14~15青年25成年65 P20认知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建构主义发展观 认知结构: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泛灵论”、没有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观、思维可逆、去集中化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命题运算阶段、抽象思维 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 理论介绍: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低级、高级) 提出心理发展观: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最近发展区:合作型学习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自我中心言语 P28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乳儿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2-3岁)婴儿期: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幼儿学前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儿童期、学龄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中学生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 P32自我意识 1.成分自我认识: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认识成分)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爱、自豪等(情感成分) 自我监控:调整和控制(意志成分) 2.发展生理自我(3岁左右)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笔记教学文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解读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8)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高校教师的心理?(P10) 1.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心理 高校教师的教育心理主要阐明高等教育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3)如何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如何协调好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和社团。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主要包括: (1)如何根据大学生认知规律来组织教学,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3)如何培养大学生高水平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2.高校教师的角色心理和心理品质 3.高校教师的成长过程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P14) (一)描述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现象(二)揭示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规律 (三)预测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四)为高等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P15) (一)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高等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四)有助于提高高等学校德育的水平 (五)有助于高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做好领导工作 五、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18)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联系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六、什么叫测验法?有哪些分类?(P21)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叫测验法。 按测验内容可以分为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和成就测验; 按测验形式可以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按测验规模可以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心理测验采用的题目叫测验量表,它由一些要求回答的问题构成。 第二章认识自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 一、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怎么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P26) (1)热心、幽默、关心学生、勤奋努力的老师。 (2)具有领导才能、热爱学习、知识精湛、见解独到的老师。 (3)了解有效的教学原则、熟练运用这些规则的老师。 二、什么是角色期待?(P28) 指社会对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规定了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这些行为规范和要求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为角色期待,或者角色期待。 三、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或具有哪些角色)?(P28) (1)麦克因泰将教师的角色划分为10种,分别是: 1.组织者的角色。2.交流者的角色。3.激发者的角色。4.管理者的角色。5.革新者的角色。6.咨询者的角色。 7.伦理者的角色。8.职业角色。9.政治角色。 10.法律角色。(2)美国教育心理学索里和特尔福德: 1.家长的代理人。 2.知识的传授者。 3.团体的领导。 4.模范公民。 5.心理咨询和治疗专家。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7.侦探和纪律执行者。 8.替罪羊。 (3)张积家(1991)认为,上述角色是由教师职务决定的。教师除了担负上述角色之外,在社会生活中还担任其他角色:9.知识的建设者。 10.社区活动的组织者。 11.普 通公民。 四、高校教师的角色期待包含哪些内容?(P36) 1.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2.大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3.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4.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 5.平等中的“首席”。 6.科学家或思想家。 7.终身学 习者。 8.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五、什么是高校教师的角色超载?(P39,名词解释) 高校教师因为缺少时间、精力或资源,无力实现角色要求称之为角色超载。 六、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P43) (1)高校教师应具备一般教学能力。如专业知识、组织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等。 (2)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和教学措施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分寸。 七、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意志品质?(P52) 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 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 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 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 八、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特征?(P53) (1)成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从心理反映的意识层次上支配、调节人的行为。个体能否真实地、客观地认识自我、对待自我是衡量其自我意识成熟与否的基本标志。 (2)崇高的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 1.求实精神。 2.献身精神。 3.人梯精神。 (3)有职业特色的需要、兴趣和价值观需要是人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是个人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 (4)富有创新精神。 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把握都不乏独到之处。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教学思想开放;(2)教学设计灵活多样,富有弹性;(3)教学信息传输的经济、快捷;(4)重视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5)教学中善于将学生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6)运用教学反馈信息,机智地进行教学调控。 (5)良好的性格。 教师良好的性格主要表现为: (1)公正无私。(2)诚实谦逊。 (3)热情开朗。 (4)独立善断。 (5)自律自制。 九、高校教师的威信分析。(P56) 威信是人群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威信的实际是人的影响力。 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其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叫做影响力。 (一)强制性影响力 又称为权力性影响力,简称权力。它是“威”的实质。这种影响力的特点是,它以外力推进的形式进行,具有不可抗拒性,被影响者不得不接受影响。强制性影响力的基础有三: (1)奖励;(2)惩罚;(3)法定。 强制性影响力的产生有三条途径: (1)自上而下地产生;(2)自下而上地产生; (3)平行地委托。 影响强制性影响力的因素有: (1)传统因素;(2)职务因素;(3)资历因素。 (二)自然性的影响力 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力。它是“信”的实质。这种影响力的特点是,被影响者自愿地接受影响,它是一种由于个人品质而产生的内在吸引力。影响自然性影响力的因素有:(1)品格因素(2)才能因素(3)知识因素(4)感情因素 (5)外表因素 十、什么是教师威信(P58) 教师威信不仅仅是教师的“威严”和“权威”,它主要指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之间一种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它主要属于自然性影响力的范畴。 如何让老师具有威信? 所谓教师的威信就是指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信”不同于“威严”,威信能够使学生信服,乐于亲近教师,而威严则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惧怕心理并敬而远之。有威信的老师会自然地影响学生。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客观因素1.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态度;2.教育行政机关;3.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态度;4.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态度;5.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和态度等都对教师威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是教师具有较高的威信,从社会角度看,首先要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不但要提倡学生家长群众尊师,更要提倡领导干部尊师,只有尊师才能重教。其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这个职业正真成为全社会关心、向往的职业。 (二)影响教师威信的主观因素1.教育教学技能和心里素质是教师获得威信所必须的因素。2.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是教师威信所获得的必要条件。4.师生平等交往对教师威信的获得也有重要的影响。5.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获得具有较大的影响。 十一、教师威信的作用?(P58) 1.教师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诲的前提。 2.有威信的教师的要求可以容易地转化为学生的需要。3.有威信的教师的言行易于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4.有威信的教师通常被学生视为心目中的榜样。 十二、如何维护和发展高校教师的威信?(P60)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十三、教师专业的发展(P61):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的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十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有哪些?(P61) 1.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弗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把教师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2.德瑞福斯的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1)新手阶段。(2)优秀新手阶段。(3)胜任阶段。(4)熟练阶段。(5)专家阶段。 十四:专家型教师:是指那些在教学领域中,具有丰富的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能高效率的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的教师。 十四、如何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或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P65-70(论述题) (一)系统的理论学习 (二)课堂教学观摩 (三)微型教学实践 微型教学是指通过自己实际进行教学而获得丰富经验,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另一重要途径。 (四)教学决策训练 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点: (一)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的运用;(二)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第三章认知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和特点。(P71)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2)心理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4.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5.心理发展具有关键期 二、心理发展的过程。(了解,P76) 三、艾力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内容。(P79) 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2、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 3、主动性对内疚。 4、勤奋对自卑。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亲密对孤立。 7、繁殖对停滞。 8、自我完整对失望。 四、大学生认知特点?(了解,P86) (1)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韦克斯勒:智力发展的顶峰约在20~25 岁(2)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黃金期(3)思维发展处于成熟期(4)创造力发展处于最佳期:日本:19~22 岁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期。 五、自我意识的含义。(P105)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它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本我、自我和超我: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人初生时只有一个本能的我(本我),功能是一切为了生存,行为表现大多属于原始性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肆无忌惮,且个人 多不自知。自我是人与外部世界的媒介,它适应环境中的一些条件和限制,代表人的学习、训练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社会规范中是非标准与价值判断的代表,它遵循道德原则,支配、监督个人的一切。 六、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P111) 1.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 2.过强的自尊心与过重的自卑感。 3.自我中心的倾向和盲目从众心理。 4.过分的独立意识和过分的逆反心理。 5.过强的自决意识和过弱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 第四章指导学习:学习理论 一、广义的学习(P117):是个体在生活中由于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内容分类?(P119) 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心智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只供学习与交流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 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 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 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第一节对学校教育的心理学认 识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必须从促使个体心理发展入手。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系统地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一切方面。 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景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影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第一章发展理论 第一节身体、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1.青少年身体上的变化:(P5) 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一是体型外貌的变化;二是脏器机能的健全;三是性的成熟。此外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2.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P10) 神经元的修剪原则——“用进废退”。 3.大脑各部分的发育完善:(P12) ①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1 ②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③颞叶位于额叶的下方,耳朵的正上方,16岁之前颞叶还处于生长阶段,16岁后才开始修剪和髓鞘化。 颞叶主要负责加工听觉刺激和语言信息。 ④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最迟发育完善,功能也最复杂,和学习的关系最为密 切。 ⑤小脑位于脑的后下部,它负责人的运动协调,与平衡、调节身体姿势有关。 ⑥杏仁核,和我们的“本能”有关,决定的是较低级的反应。 第二节心理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定义:(P14)指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有续的,模式化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心理发展的含义: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致体现为: ①反应活动从混浊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化; 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 ③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注意:如果出成简答题,问“心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必须首先回答发展的定义。 2、心理发展的实质:(P15) 1)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发论观点: 内发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 必须要牢记的几个人物以及其著名言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内发论观点以霍尔、彪勒为代表。以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 2)个体心理发展的外铄论观点: 外铄论观点认为心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 必须牢记的人物及其言论:行为主义学派的华生说过:“给我一打健康和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华生主张“教育万能论”。斯金纳继承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3)个体心理发展的建构观点和社会文化历史观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3、心理发展的特点:(P20)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斜坡与楼梯的关系,是质的飞跃阶段); 1下划线部分为上课强调重点,下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