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

11邓稼先

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宰.割署.名奠.基开拓.元勋.仰慕.

孕.育选聘.大厦.无垠.夐.黯.曛.铤.筹.划签.字颤.抖燕.然

嫣.红挚.友彷徨

..罗布泊.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至死不懈.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马革裹.尸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宰割:署名:

奠基:开拓:

元勋:仰慕:

孕育:无垠.:

筹划:嫣红:

挚友:彷徨: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引人注目:

忠厚平实:

知人之明:

马革裹尸:

层出不穷.:

燕然勒.功:

4、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5、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请你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2、下面是对这篇课文结构的图示,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③ ③④ ④⑤

⑤⑥

3、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

B 、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

C 、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

D 、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

4、作者在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写了他看邓稼先的信后感情有极大的震荡,接着作者说:“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作者是真的“想不清楚”吗?他为什么这样写?

答;

5、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老师同学作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答案

1.2、B 3、D 4、不是。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告诉读者,他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

也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这样写,语言简练,蕴含丰富,更能给读者回味的余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练 习及答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积累·感知】 一.给加点字注音 衰微___校补___弥高___无暇___ 窥园___迭起___排衙___卓越___ 二.据拼音写汉字 ___qiè而不舍___lì尽心血气冲

___dǒu 牛___qián心贯注 心会神___níng ___jiǒng乎不同慷__ _kǎi淋漓____wùwù穷年 三.形似字注音组词 暇()___迥()___凝()___契()___ 瑕()___炯()___疑()___挈()___ 四.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例: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犹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仿写: 例: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仿写: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3.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体验·探究】 六.课内语段阅读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

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 第12课卖油翁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20)第三单元第12课卖油翁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自矜.( )酌.油( )家圃.( )忿.然( ) 颔.之( ) 沥.之( ) 睨.之( ) 遣.之(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公亦以此自矜.( ) (2)但微颔.之( ) (3)尔安.敢轻吾射( ) (4)我亦无他.( ) (5)惟手熟尔.( ) (6)笑而遣.之( )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4.下面句子全部表现陈尧咨骄傲自满的一项是( ) ①公亦以此自矜②但微颔之③尔安敢轻吾射 ④吾射不亦精乎⑤康肃笑而遣之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④③D.①③④ 5.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C.尔/安敢轻吾射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6.根据课文内容,正确填空。 (1)《卖油翁》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人名),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点明主题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告诉了我们_________的道理。 7.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12岁那年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老兵便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________。”老兵一听对的妙,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聪明的你能想出欧阳修对的下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8.解释下列加点字。 (1)睨.之( ) (2)忿.然( ) (3)徐以杓酌油沥.之( )

邓稼先知识梳理含答案

1、邓稼先 1、概括各段大意。 一、铺垫写——写屈辱的历史,突出他的巨大贡献。 二、概括写——生平简介与主要贡献。 三、对比写——表现他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四、侧面写——用“我”的感情震荡、心中的佩服表现他贡献巨大。 五、特写——表现沙漠创业,精神崇高。 六、总写——高度评价,热情赞颂。 邓稼先是一个忠诚坦白、从不骄人、为祖国国防事业奉献一生的祖国的伟大儿子。 第一段研读: 1、你认为作者列举1898年的历史有什么用意 概述中国一百年前的屈辱史,是为了将邓稼先的贡献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说明他是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作者写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有何作用 为了衬托邓稼先,邓稼先是“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为下文写邓稼先作铺垫。 3、与“巨大贡献”形成对比的词是哪个词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鲜为人知”与“巨大贡献”形成鲜明对照,更能表现出邓稼先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而不计较个人名利的思想境界。 阅读第二段,思考 1、邓稼先为什么谢绝恩师好友的挽留,立即回国 因为邓稼先的理想就是为祖国“鞠躬尽瘁”,所以他学成后回国为国效力。 2、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几条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 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热爱祖国。 4、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两弹元勋。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5、文中哪件事最能说明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稼先重病坚持工作,临死前还和于敏共同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 建议书,最后病逝。 6、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第12课《卖油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第12课《卖油翁》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1)家圃.(____)____ (2)睨.之(____)____ (3)颔.之(____)____ (4)忿.然(____)____ (5)酌.油(____)____ (6)覆.其口(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字。 (1)善.射____ (2)尝.射于家圃____ (3)释.担而立____ (4)久而不去.____ (5)笑而遣.之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3)尔安敢轻吾射! (4)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4.卖油翁是因为什么停下来“睨”陈尧咨射箭的?他为什么敢“轻”陈尧咨之“射”?陈尧咨“笑而遣之”说明了什么?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试用简短的语言分析一下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不败 太史某好弈,自诩曰:“某生平无败局。”人皆神之,太史亦以弈秋自命。他人弈,每袖手于侧,时颔之,时摇手,似有深意存焉,人莫测某深浅,或请与手谈一局,则淡然一笑,飘然引去似不屑与弈者。 及病笃,其子跪床前曰:“愿得大人密谱。”太史曰:“痴儿,吾何尝有谱。”子曰:“若无密谱,何以不败?”太史曰:“必曰有谱,吾以三字教汝,曰‘不对局’。吾毕生不与人对局,是以毕生无败局。”言讫,溘然长逝。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太史好弈.____ (2)自诩.曰____ (3)时颔.之____ (4)人莫测.其深浅____ (5)言讫.____ (6)及病笃.____ 8.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太史对自己的棋艺有什么评价?观他人下棋时,他有什么表现? (2)太史下棋的密谱是什么? 9.读完此文,相信你对太史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你看来,太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对他有什么评价? 10.这个故事曲折精彩,结尾蕴含深意,令人无限回味。试谈谈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发?

7邓稼先导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下学期初二语文导学案 第二单元第7课《邓稼先》 编制人:刘金英复核人:使用日期:2013.3. 编号:07 今日名言:春庭早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对联集锦》 【学习目标】 1.通过查找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1个多音字“弹”。 2.通过组员间的合作与交流,把握文章脉络,提高综合分析与感悟归纳的能力。(重点) 3.体会邓稼先献身科学的执著精神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难点) 【学习导航】 如何概括文章内容: 1.文中的小标题 2.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素养训练】古诗赏析 【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一)助读材料: 1.“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 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2.作者: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宙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二)初读课文 1.我的词库:(本文篇幅长,重点词语不少于20个)你注意到这些字词了吗?殷红殷切宰割颤抖元勋彷徨 开拓奠基鞠躬尽瘁热泪盈眶 妇孺皆知可歌可泣鲜为人知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合作交流,尝试提升】再读文本,突破重点难点:

初一语文下册11课《邓稼先》的课文内容

初一语文下册11课《邓稼先》的课文内容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卖油翁》教案

12卖油翁 教案A 教学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3.掌握实词、虚词,翻译全文;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4.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品析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有句俗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在欧阳修笔下有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家,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

三、文本链接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文集,共153卷,附录5卷,是一部笔记小说。 四、整体感知 1.播放音频,学生听读朗读录音,感受朗读语气和节奏。 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徐/以杓/酌油/沥之 2.对照注释,疏通文义,翻译课文。 (1)重点词语 善射:擅长射箭。 以:凭借,用。 自矜:自夸。 尝:曾经。 释:放下。 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微颔:微微点头。 不亦……乎:(难道)不也……吗? 忿然:气愤的样子。 精:精湛,奥妙。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安:怎么。 覆:覆盖。 徐:缓缓地。 遣:打发。 (2)词类活用 尔安敢轻.吾射!(轻,作动词用,看轻) (3)一词多义 射: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技) 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代词,指陈射箭);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代“葫芦”);笑而遣之.(代词,代“卖油翁”)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射箭和酌油。 4.朗读课文,简要概括文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陈尧咨:骄傲自满、能够认识错误。 卖油翁:身怀绝技、大巧若拙。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 伟岸人格7 邓稼先习题精选第二十二篇

2019-2020学年度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伟岸人格7 邓稼先习 题精选第二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 开的。 C、今年初海鲜市场燃气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噗哧一声笑起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īī年。(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1ī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 怕要出惨案。(表示特定称谓)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表示直接引用) D、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表示突出强调)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可歌可泣(小声哭,流泪)鲜为人知(新鲜) B、家喻户晓(说明)至死不懈(松懈)死而后已(停止) C、当之无愧(愧疚)截然不同(截止)锋芒毕露(全、都) D、永恒的骄傲(值得自豪的)马革裹尸(皮)知人之明(眼力)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从列车广播员的广播中,听到沿途将要经过的一些城市,这当中就有大连市。 B、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部队的一些医院,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立即组成医疗队,火 速奔赴灾区。 C、这种肥皂泡的色彩看起来不论多么光彩夺目,也必然要破灭的。 D、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仰慕:敬仰思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卖油翁》教学设计.

《卖油翁》教案导入新课: ”这句话常用来称赞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国有句俗话: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的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板书却身怀绝技的老人——卖油翁。计。在欧阳修笔下一位貌似平常,课题、作者)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明晓道理检查预习,自时期家,字家、 1、了解作者欧阳修,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号(指:“唐宋八大家”,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之一。在 诗六一世的有《后面传方自成一家,留传、、散文诗、词 史。话》、2、注音。 咨zī矜 jīn 圃pǔ睨nì矢shǐ 颔 hàn 忿 fèn 酌zhuó覆 fù杓sháo 沥 lì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就语文来说,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1、听读课文,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学生自己读两遍,齐读一遍,指1—2名学生再读)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很有道理,读的过程就是理解和领悟的过程。

2、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注解初步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及主要人物。 复述课文内容的思路: (1 )介绍人物、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原因 (2 )文章主要写了两件事,即射箭和酌油 师:复述课文就是用自己的话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词句,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复述时一般要求,用普通话复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语句通顺;有中心,有条理。 教师依次出示《卖油翁》的提纲让学生复述故事: (1)尧咨善射(2)尧咨自矜(3)卖油翁微颔(4)陈尧咨与卖油翁对话(5)卖油翁酌油(6)陈尧咨笑而遣之(学生读课文1遍) 2、结合注解翻译课文,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探讨。 3、翻译课文。(学生读课文1遍) 二、合作探究 1、分析人物形象: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陈尧咨和卖油翁。我们干脆把题目《卖油翁》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 (课文为何对陈尧学生读课(而对卖油翁的酌油情况却记叙得较详细?咨的善射写得简略, 文) 明确:不行。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

邓稼先的那些事迹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求学报国 欢乐的少年时光并不长久,邓稼先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七·七事变以后,端着长枪和刺刀的日本侵略军进入了北平城。不久北大和清华都撤向南方,校园里空荡荡的。邓稼先的父亲身患肺病,喀血不止,全家滞留下来。七·七事变以后的十个月间,日寇铁蹄踩踏了从北到南的大片国土。亡国恨,民族仇,都结在邓稼先心头。 1941年,邓稼先进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成立于抗战极端困难时期,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条件简陋,生活清苦。尽管如此,联大却有非常良好的学术空气,先后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邓稼先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以良好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主席。 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毅然回国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文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文解 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邓稼先》课文解析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了一个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邓稼先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会让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学习到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本文行文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全文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了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在新中国刚诞生的那一刻,就迎来了海外赤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所做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悽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象,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2

《邓稼先》原文阅读

《邓稼先》原文阅读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九十九年。 俄国强占旅顺大连,"租借"二十五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九十九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二十五年,后者"租借"九十九年。 那是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年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巨大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1924-1986)。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小学和中学以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读理论物理,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顺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被任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武汉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二十八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科技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氩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氩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时代的新生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际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创造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再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抗战开始以前的一年,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我们曾住同屋,五十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十七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OPPENHEIMER,1904-1967)。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包括奥本海默,所以他和我很熟识。 奥本里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上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因(BOBN,1882-1970)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 知 识 积 累 通假字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古今异义 :自夸 古义:曾经 (1)公亦以此自矜 (2)尝射于家圃 尝:矜持,小心 今义:品尝 :放下 :射(箭)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发 :解释 :头发,发财 一词多义 (1)而: 释担而.立(表顺接,不译) 久而. 不去(表修饰,不译) 而.钱不湿(表转折,然而) 康肃笑而. 遣之(表修饰,不译) (2)以: 公亦以.此自矜(因为) 以. 我酌油知之(凭、靠) 以.钱覆其口(用) 徐以. 杓酌油沥之(用) (3)尔: 尔惟手熟尔.(通假字“耳”,罢了) 尔. 安敢轻吾射(你) (4)之: 睨之.,久而不去(助词,不译) 但微颔之.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 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徐以杓酌油沥之. (代词,指 油) 康肃笑而遣之. (代词,指卖油翁) 词类活用 但微颔. 之 名词活用作动词点头。 文言句式 (1)尝射于家圃。(介宾短语后置,正确语序为“尝于家圃射”) 翻译:陈康肃曾经在家园里练习射箭。

翻译:卖油翁看见他射箭能中十之八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节奏划分 (1)吾射/不亦精乎 (2)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内容主旨 《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全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 课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无他,但手熟尔。”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以对话描写为主。 中 考 对 接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矜(j īn ),矜持,谦虚。 酌油(zhu ó),斟酒,这里指倒油。 B.家圃(p ǔ),园子,文中指场地。 忿然(f èn ),气愤地。 C.颔之(h àn ),原意是下巴,文中是动词,点头。 沥之(l ì),下滴。 D.睨之(n ì),文中指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遣之(qi ǎn ),打发。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以. 钱覆其口 B.尝射于.家圃 取一葫芦置于. 地 C.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 口 D.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笑而. 遣之 3.翻译句子。 (1)无他,但手熟尔。 (2)尔安敢轻吾射! (3)徐以杓酌油沥之。 (4)康肃笑而遣之。

7《邓稼先》

《邓稼先》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赏析文章优美而饱含感情的文字,并作好语言积累。 2、学习文章用事例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前预习区】 一、基础知识梳理 1、给下列汉字注音 鞠()瘁()勋()氢()聘()垠()萦() 凛()铤()撑()懈怠()癌症()开拓()shǔ()名diàn()基孕育()鲜()为人知日曛()2、解释词语 (1)可歌可泣(2)家喻户晓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当之无愧 (5)锋芒毕露(6)马革裹尸 (7)任人宰割(8)至死不懈 二、相关知识链接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gàn)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

七年级语文邓稼先教(学)案

七年级语文邓稼先教案 【知识与目标】 1.了解传记的常识及邓稼先、振宁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容。 2.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3. 体会文章饱含感情的语言特色。找出文章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设计1: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他的世界。

设计2: 教师展示预先准备的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氢弹实验的照片和相关的新闻报道。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提问:谁来说说原子弹、氢弹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 设计3: 激情朗诵:前国防部长爱萍将军的诗——《踏遍戈壁共草原》 师问:谁读过这首诗!你知道是歌颂、悼念谁的吗! 积累词语,掌握“宰割、筹划、彷徨”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容。 学习根据中心的需要选择和剪裁材料的方法。 目标导学一:文章速读,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容。 学会速度课文,提取关键语句。 用简明的语言概况每个小标题下具体容。 第一标题: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备课

龙廷镇中心学校2017—2018学年度3443模式课时备课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上课日期:2018年月日课题卖油翁课型主备人个备人 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熟读课文,识记、理解文言虚词。2、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3、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4、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培养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PPT 是否使 用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 阶段环节教学活动设计 开始篇()作业讲评 ()预习检测 ()复习回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 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 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 姓名也不可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过程篇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翁”是指“老人”“老头”,题目告诉我们,本文是一篇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 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 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主张用平实朴 素的语言来写文章,反对当时盛行的崇尚藻饰的骈体“时文”, 继唐朝韩愈、柳宗元之后掀起了又一次文学革新运动,是北宋 古文运动的领袖,成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 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

邓稼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4.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 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

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邓稼先的故事(一)

邓稼先的故事(一) 邓稼先小时候的故事 邓稼先从小就有爱国情怀。13岁时,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爆发了,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当时,日本侵略者有个规定:凡是中国百姓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向其行鞠躬礼。邓稼先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这是一种侮辱,于是,他宁愿绕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礼,以免自己的人格受到玷污。 这种对侵略者的痛恨,源自他有一个爱国父亲。一天,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邓家来拜访。没想到,那位朋友刚一进门,平时一向很和气的父亲突然勃然大怒,很严厉地质问他:“你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这样的人。”朋友一下子明白了:邓先生是嫌自己给日本人办事。朋友羞愧难当,正想辩解什么,父亲一声怒吼:“你出去!”这件事,给童年的邓稼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最朴素的爱国意识。那时,日本侵略者每占领一座中国城市,就强迫中国人去参加所谓游行集会,庆贺他们的胜利;如果不去,就会被杀头。 有一次,侵略者又逼市民和学生开会游行。邓稼先虽然很气愤,但又不能不去。当游行刚刚要开始的时候,他就扯碎了发给他们的小纸旗,还不觉得解气,又把破碎的旗子扔在地上,猛踩一脚,感到很扬眉吐气。但这一幕校一个穿便衣的特务看见了。特务找到校长,要校长交出这名学生。 校长知道这事是邓稼先干的,但出于对学生的爱护,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了。后来,校长找到邓稼先的父亲,告诉他:“邓稼先已放人盯上,迟早会出危险的。万一被密报上去,就会落到日本人手中。为了他的安全,应该想办法让他离开这里。” 眼见事情已到了这个地步,父亲只得同意把儿子送到外地。临行前,家里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但谁也吃不下去。父亲坐在一把老式木椅上,以从没有过的眼光看着这个儿子,很久才坚定地说:“稼儿,你还年轻,正是学知识的时候。你出去之后,不要学文,像我一样,学文对国家有多大用处呢?你一定要学科学。我们国家落后、贫穷,受人侵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的科学技术不如人。只有掌握了科学,才能对国家有用啊。” 邓稼先把父亲的话深深印在脑海里。就这样,16岁的他离开了北京,开始了新的求学历程。他始终牢记父亲的嘱托,决心掌握更多的科技文化知识,将来好报效祖国。 邓稼先的故事(一)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更多内容请点击: 课外知识、综合知识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邓稼先的故事四篇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邓稼先一课整理笔记

邓稼先 1、文学常识 ○1杨振宁(1922——),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3关于本文: 邓稼先和杨振宁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2、正音: 3、课文内容: ○1分段:第一部分:展示历史背景。通过列举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人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小结:历史背景-生平简介-人物对比-感情震荡-沙漠创业-热情赞颂 ○2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作者在这里是要展现人物生活的历史背景,让邓稼先这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处于厚重的历史之中,突出邓稼先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时也表达出一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自豪感。○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

7年级语文---邓稼先教案

7年级语文年级语文教案教案教案 ------邓稼先教案邓稼先教案邓稼先教案 一、教材分析 《邓稼先》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作者和邓稼先了解甚少,学习前应详细介绍;同时讲述核研究的危险性和艰难,为课堂上有表情朗读酝酿情感。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抓住文章语言进行整体把握。 3.培养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 2.小组学习,责任分工。 3.朗读法、讨论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名人的感染中升华自己的爱国情怀。 2.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唱响“我的中国心”。 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五、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来才能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献身科学的情怀。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音乐设置情境。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学法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交给学生发现真理。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多方面接受信息,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时数 两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激情引入法) 教师先播放1999年9月中央为“两弹一星”有功人员授勋的有关报道,然后介绍一些与之有关的具体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邓稼先,也可以是其他从事过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事迹。 设计意图:他们忘我的奉献,不慕荣誉与金钱的高尚品德和个性魅力会激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愿意了解这些英雄人物。这是我们开始进行课文学习的最好时机。 (二)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