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新疆民族发展史

新疆民族发展史

老师们、同学们:

我们新疆好地方,作为新疆人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些新疆民族发展史。

新疆过去是多民族的地区,现在也是多民族的地区,将来还是多民族的地区。新疆的历史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新疆166.4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47个民族,192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是1096.96万,占新疆总人口的56.98%。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人数占全区人口的47.5%。新疆在解放初期就居住着13个民族,他们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满族、塔塔尔族和俄罗斯族。

根据考古资料,在距今2万年至1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疆地区就有了人类活动。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部落、民族在新疆聚居。新疆居民的族属,从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开始才有明确的记载,当时主要有:塞、月氏、乌孙、羌、匈奴和汉人。汉族是较早进入新疆地区的民族之一。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时期,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迁徙往来频繁,又有许多古代民族进入新疆,如柔然、高车、嚈哒、吐谷浑等。隋唐(公元581~907年)时期,突厥、吐蕃等古代民族对新疆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其部众大部分向西迁徙,其中一支迁往今吉木萨尔和吐鲁番地区,还有一支迁往中亚草原,分布在中亚至喀什一带。宋辽金(公元960~1234年)时期和蒙元明(公元1206~1644年)时期是新疆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期,契丹人、蒙古人进入新疆;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的众多古代民族和西迁后的回鹘经过长达四五百年的融合发展,其居民形成了现代的维吾尔族;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经过长期的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清朝统一新疆(1759年)后,为了移民戍边和开发新疆,清政府组织满、蒙古(察哈尔)、锡伯、达斡尔(索伦)、汉、回官兵移驻新疆,并鼓励南疆的维吾尔人到北疆伊犁,内地汉族、回族民众到新疆,发展生产;以后,又有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移居新疆。至19世纪末,新疆已有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共13个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形成了新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人口自由流动日益增多,多民族混居状况更为明显,民

族成分增加,至2000年,除基诺族外,中国的其他55个民族都有成员在新疆定居生活。新疆是中国穆斯林主要聚居区之一。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七个少数民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关于“新疆”历史的确切记载开始于西汉王朝。《汉书·西域》有这样的记载,云:白大宛破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入西域有益得职”。一、是西域震惧指历史上大宛国被汉朝灭亡之后,汉朝西域的威力大增;(大宛是当时西域的一个大国,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也派过一个使者,这个使者回来后向汉武帝说,西方有一个叫大宛的国,在大宛国(乌孜别克斯坦)哈马特城有世界上最好的马,该马一天跑500公里,流出来的汗像血一样,汉武帝听说汗血马,就当即派使节携带20万两黄金,作为价款,又用黄金铸成一个金马,作为礼物,向大宛购买,但该国说汗血马是国宝不能买。因此,汉武帝派兵攻打大宛,公元前102年汉朝军队打垮了大宛国,汉武帝得到了汗血马,从此以后,把汗血马称为“天马”,把乌孙马称为“西极马”。)二、是从此出现了西域这个名称,当时中原王朝把新疆称为西域:指中国西部的疆域,具体地说,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我国历代中央政府所管理统辖的地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是“多遣使来贡献,汉使入西”这个事实说明西域和中原地区的关系开始于公元前三世纪。且往来越来越多。四、是这个记载到现在为止,是有关新疆历史的可靠文字记载的开始。以下从五个阶段介绍新疆各民族。

第一阶段,西汉时期的新疆各民族(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两汉时期在今天的新疆地区生活着如下大的古代民族:

1.塞种人。公元前8世纪出现于亚欧内陆地区,公元前6世纪东迁到今伊犁河地区,后来塞种人受到大月氏人的打击,一部分迁到中亚成为今天的塔吉克、伊郎人的祖先;一部分人留在新疆,分散加入古代新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地消亡了。

2.大月氏人。最早活动于今天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大月氏人虽然对中国的政治割据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当时的北方民族中算是最早强大的民族。大月氏人曾多次打匈奴,把匈奴冒顿太子当作人质扣押。还攻击过乌孙人。公元前177年受到匈奴人的打击西迁到伊犁河,后来,又受到乌孙人的打击,迁到大厦(今天的克什米尔)。

3.乌孙人。乌孙人是今天哈萨克族的祖先(哈族虽然人口少,也比较复杂)。乌孙对古代西域历史的发展的方向做出过巨大贡献,乌孙人一开始生活在河西走廊,这个部落把狼当作图腾,加以崇拜(历史

故事,从前有一个大国侵略乌孙国,杀了乌孙国大部分人民和国王,但有一个士兵很仁慈,把国王的小子没有杀,把他仍在路边的沼泽地,后来,有一个母狼给他喂奶,把他养大,重新统一了乌孙部)。当时侵略各部落的是大月氏人。公元前161年,乌孙人攻打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人,把大月氏人赶走了,并成为伊河流域的居民,乌孙人和汉朝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军事关系,乌孙和汉朝联合打败了匈奴,汉朝前后把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嫁于乌孙昆莫。

4.匈奴人。匈奴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即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3世纪间,在我国存在了800多年。匈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古代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欧洲民族的分布影响很大。游牧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大。为什么?⑴匈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奴隶制国家和帝国的少数民族,公元前209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两个事件:中原地区秦始皇病死和陈胜吴广起义;冒顿杀父夺权。(奴隶制开始);⑵是西迁到欧洲在欧洲引起民族大迁徙的民族;⑶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建立了东到辽河,西到帕米尔,南到河南白沟、北到贝加尔湖的大帝国。汉朝在匈奴人统一西域的基础上统一了西域。

5.羌族人。开始生活于陕西,后来一部分东迁,融入了汉族,另一部分西迁到甘肃、新疆、青海。

6.汉人。汉代以前和西汉人们称在新疆的汉人为“秦人”,是因为在黄河上游有一个秦国。例:古印度人称“秦尼”,“支那”(古代中国与南亚的交往,通过新疆。公元前101年汉朝政府为解决部队的粮食供应,开始在新疆的轮台(今吉木萨尔)、渠利(今库尔勒)屯田,西域都护府设立后,汉人大规模地开始进入了新疆。

总之,塞种人、大月氏人、乌孙人、匈奴人、羌人、汉人是新疆最早的居民,是最早开发和建设新疆的民族。

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

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中央政府比较削弱的时期;(汉朝与匈奴间的战争,内部起义不断)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在这个369年的历史里,有几个新民族进入了新疆,又有原先的一些民族要么东迁融入汉人中,要么外迁,融入其他民族中。这时期的主要民族:

1.柔然。柔然民族兴起于4—5世纪间,柔然是由匈奴人和鲜卑人融合以后产生的一个新民族,在今天蒙古国土拉母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政权,423年进入了东疆,470年占领喀什、库车、和田等地,统治西域的大部分地区。

2.高车。北朝人是对我国北方的一部分游牧部落的泛称。因为该部

落所用的车轮子高大,因而称为高车。高车这个部落的历史比较长。在我国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称呼。例:南朝人称丁零、北朝人、敕勒、狄勒、特勒。他们生活在贝加尔湖及鄂尔浑河、土拉河一带。我国古代史上有一首非常好听的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好听的诗歌就是高车人的民歌。后来这个部落由柔然所兼并。

3.厌哒。厌哒这个部落人数比较少,约有2万人,但非常强悍。5世纪中叶进攻大月氏人建立了厌哒国,后来由突厥人所灭,部分人西迁到欧洲,在欧洲又引起民族大迁徙。

4.吐谷浑。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个英雄的名字,4世纪他带领所属部落西迁到甘肃、青海一带,以这个部被称为吐谷浑部,以后漫长历史过程中这个人名成为国民和族名。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的特点是:几个新的大民族争夺西域的最高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象乌孙那样的强国衰落,中原王朝长期与匈奴打仗消耗大,加上中央政府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因此,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控制力有所减弱。

第三阶段,隋唐时期(589年—907年)

1.突厥。突厥是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居住在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的一个主要民族,在公元6世纪中叶到7世纪中叶,在西北新疆地区影响很大,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以后,其它操突厥语各族政权相继在这个舞台上站稳脚跟。在整个中亚和新疆历史上打上了突厥的印。突厥不是新疆土生土长的民族,关于突厥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说突厥源于匈奴的北部,地点在今叶尼塞河一带。第二说法是匈奴的别支,由于受到匈奴的打击迁到今天天山林区,后来迁到了阿尔泰山。第三种说法,“平凉杂胡”,曾臣服于北凉,北魏时才迁到阿尔泰山。突厥的祖先是一个以阿史那为姓,以狼为图腾的部落,最初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来迁到了博格达,掌握了冶铁技术。五世纪初被柔然征服后,被迫迁到阿尔泰山,沦为柔然的“锻奴”(铁匠)。6世纪初,柔然开始衰落,在突厥阿史那土门的率领下,乘机与中原地区的西魏发展关系,552年土门发兵攻击柔然,柔然可汗阿那兵败自杀。这样突厥汗国正式建立。木杆可汗的时候,突厥人建立了东起辽河,西至里海,南至沙漠,北至北海的大帝国,突厥汗国建立后内部很不稳,很快走向了分裂。分裂的原因:⑴583年帝国是没有共同经济基础的军事联盟;⑵内部没有形成王位继承制(汉:长子);权力的吸引力很大的,在内部没有形成王位继承制度,所有民族都一样,甚至形成以后也未停过夺权斗争,汉代周朝开始形成,第一夫人第一

个儿子继承权力和财富。因此,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⑶在这个辽阔的地带生活的主要是草原民族,草原民族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争夺土地和水,这既是优点,通过他扩张领土,也是弱点,内部容易出现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内部经常发生争夺土地和水的战争。以上原因,突厥583年以阿尔泰山为中心正式分裂东突厥和西突厥。630年东突厥为唐朝所灭。657年西突厥灭亡。虽然突厥汗国所存在的时间很短,所占领的地盘没有真正统一起来,但其影响很大,突厥汗国把西北的很多民族从语言上统一起来了,这个问题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2.回纥(维吾尔)。

“回纥”是“维吾尔”一词的汉译,605年为反抗突厥汗国而成立的同盟的名字叫回纥,其义为“同盟互助”或“联合团结”的意思,现在的大部分学者认为回纥是铁勒各部中的一支,该部最早生活于蒙古色楞格河上。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建立了回纥汗国,唐封骨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汗国建立后与唐朝建立了比较稳定的政治、军事、经济关系,755年唐发生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时,回纥两次出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唐朝政府先后把三位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双方的绢马贸易也十分昌盛。788年回纥改名为回鹘。

840年回鹘汗国瓦解大规模的外迁。原因有三条: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很激烈;(宰相准备夺权,阴谋败露,彰信可汗杀之)⑵自然灾害;⑶黠格斯人的入侵,回鹘汗国灭亡后分五路外迁,其中两支南下,三支西迁。西迁三支基本上成为今天在新疆维尔族的祖先。

一支投吐蕃,,因为当时该地区(河西走廊)由吐蕃所控制,这部分回纥人称为“甘州回纥”或“河西回纥”。成为今天裕固族的祖先

一支投安西。安西是唐朝在西域的都护府,主要管辖天山以南地区,这部分回纥人866年建立了“高昌回纥汗国”。

还有一支投奔葛逻裕。(巴尔喀什湖以南)这部分回纥人沿天山北麓西行,逾葱岭,到达七河地区(今巴尔喀什湖以南),进入葛逻裕领地,以巴拉沙衮为中心,联合葛逻裕、样磨、处月建立了哈拉汗王朝。

说明:(1)今天维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从东迁过来的那个维族。

(2)有些文化不是维族一个民族的,是操突厥语各民族共同的东西。

第四阶段,民族大融合时期的新疆(907—1644年)宋元明时期这个阶段的历史特点:⑴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由顶峰开始走向衰败;⑵民族融合前所未有的加强时期;⑶许多新民族在这

个阶段形成了。

1.契丹人。契丹人是我国东方的一个古老民族,966年其首领阿古达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947年改国号为辽。1123年由女真的金朝所灭。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大规模西迁。1124年在今天的新疆建立了西辽。1218年由成吉思汗的哲别率领军队所灭。西辽在新疆只有94年,但最主要的是“契丹一词”变成了中亚各族用来称呼中国的名称,后来这个名称又经中亚传到了俄罗斯和欧洲。

2.蒙古人。13世纪在蒙古草原上发生的历史事件既创造了伟大的历史又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这跟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成吉思汗的贡献分不开。公元1205年成吉思汗在斡难河流域统一蒙古各部,1218年开始大规模西征。经过三次西征建立了地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他把所占领的地区分给了4个儿子,大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金帐汗国),次子察合台分得伊犁河流域、河中地区,三子窝阔台分得塔城、阿勒泰、蒙古西部,第四子托雷继承蒙古本土。蒙古人在新疆主要贡献:⑴推进了新疆的伊斯兰化;⑵促进了新民族的诞生。3.瓦刺。明朝时把中国境内的蒙古人基本上分为互不统属的三部,鞑靼、瓦刺、兀良哈诸卫,其中瓦刺人分布在新疆及西伯利亚地区,1439—1454年时期其势力大增,17世纪西迁的瓦刺逐渐形成准葛尔、杜尔伯特(额尔齐斯河)、和硕特(乌市)、土尔扈特(塔城)。后来准葛尔部强大,一度控制了新疆。

第五阶段,近代新疆各民族(1644—1919年)清代

1.维吾尔族。主要在南疆地区,1760年起,清朝政府组织南疆哈密、吐鲁番地区招募维族到伊犁屯田,伊犁地区成为维吾尔族新的聚居点。

2.哈萨克。哈萨克人的主要祖是乌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取塞种人、月氏人、匈奴人的成分。当时居住在伊犁河和土河流域,并融合了塞种人、月氏人、匈奴人成为哈萨克族。公元552—940年哈萨克草原先后由许多操突厥语言的民族所控制,突厥、突骑施、葛逻裕、铁勒,在这里生活的阿兰、康居、哆陆、葛逻裕、铁勒、突骑施等部部分人融合到哈萨克人中,13—14世纪大部分哈萨克处在术赤的金帐汗国统治之下,以后金帐汗国分裂为白帐和蓝帐。15世纪白帐汗国内部又分裂为诺朵汗国和乌孜别克汗国两部分。1456年,贾尼别克和克烈汗率领哈萨克人在楚河—塔拉斯河一带建立了哈萨克汗国。乌孜别克成了一个民族。1589年哈萨克人根据血缘关系和所处地理位置,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玉兹,以后哈萨克人与准葛尔进行了长期的战争,清平息准葛尔判乱后,大部分哈萨克人

迁到三个地区。1864年中俄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将44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根据“人随地归”的原则,原来已经属于中国的哈萨克大部分又划给俄国,但哈萨克人不愿意接受俄国的统治,纷纷回到了三个地区。

3.汉族。汉族是生活在新疆的古老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上溯至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楼兰、高昌,唐朝伊州、西州、庭州及四镇之地都居住着大量的汉人,清朝统一新疆后,内地汉人大量的进来,成为新疆农业开发的主力军。

4.柯尔克孜。清代被称为布鲁特,主要游牧于西部天山一带。天山以北的布鲁特称为“东布鲁特”,天山以南的称为“西布鲁特”。1758年东布鲁特归附清朝,1759年西布鲁特归附清朝,1864年俄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将伊塞克湖、楚河、塔拉斯河一带的布鲁特部落划给俄国。1884年,中俄签订《续勘喀什噶尔的界约》又一部分布鲁特人成为俄国属民,划归俄国的布鲁特人不愿意接受俄国的统治,又有不少人迁入新疆境内。到清末主要分布在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及北疆的伊犁塔城地区。与哈族语言很近,生活方式一样,有阿肯弹唱。

5.回族。回族是中外合资的一个民族,回部意广,有时指新疆伊斯兰教的维族、回族。中亚阿拉伯、波斯商人,唐朝时有时专指回族。从东边进入中国,伊斯兰教传播以后,直接从中亚进入中国,他们与当地的汉人、蒙古人、维族人通婚,成为新的一个民族。清代新疆的回族人称为“汉回”。乾隆时期,新疆大兴屯垦,陕西、甘肃等地的回族居民开始移入新疆。1777年,河州王伏林“聚众念经,拒捕伤差一案”,在内地闹事。妇女、幼童2万人被发遣到新疆,安插在今乌鲁木齐、昌吉、米泉等地。1781年甘肃、宁夏、青海穆斯林兴行反清起义,被镇压后,更有大批的回民家属被发配到伊犁。1877年阿古柏政权那里的回民安置在喀喇沙尔,喀喇沙尔便成为回民比较集中的地区。

6.乌孜别克。18世纪乌孜别克人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建立浩罕国。1759年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乌孜别克开始在南疆经商,在当地取妻生子,成为土著。1864年,浩罕国军官阿古柏侵入南疆,建立“哲德莎尔侵略政权”。期间浩罕又被俄国征服,浩罕国的一批贵族和士兵东逃,投奔阿古柏,阿古柏政权灭亡以后,这些人也滞留在了新疆。

7.俄罗斯。俄罗斯18世纪中叶,在塔城、伊犁地区经商居住下来,

1877年沙俄占领新疆后,大批的俄罗斯人进入伊犁,进行半军事化的垦殖。1881年《中俄伊犁条约》以后,中国收回了伊犁,进入伊犁的部分俄罗斯留下来,成为最早进入新疆的俄罗斯。

8.塔塔尔族。史称“鞑靼”,最早居住在蒙古高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以有前,“鞑靼”是最强大的部落。蒙古强盛时,随着蒙古大军西征欧洲,至伏尔加河流域,15世纪中叶建立喀山汗国,1552年被俄国征服。19世纪中叶,随着大批俄罗斯商人和移民进行新疆,不少塔塔尔人也迁至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等地。

总之,经过不断地迁徙,流动,到清末,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汉、哈、蒙、回、柯、塔、满、锡伯、乌孜别克、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十三个民族,纵观,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地区。

1.独特的地理环境把新疆和祖国连在一起,使其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国家处在太平洋西岸,南边有大海,西面有世界最高山脉珠穆郎玛,北边是沙漠和高原,在交通工具很缺乏的古代,中国只好通过河西走廊与西边进行了经济和文化交往,而新疆的情况也和中央政府一样,新疆南、西、北面都有高山,因此,在古代新疆扩大其生存空间又必须经过河西走廊与中原地区交往。

2.大一统观念和中华民族整体意识的观念成为新疆归属祖国的文化基础,“大一统”观念是儒家提出来的,这个思想在汉代成为主流思想,从汉代开始这个思想也传入了新疆。中华民族有整体意识的观念,这一点与西方人不同。

3.经济上的互补性成为新疆归属祖国的经济基础,在古代新疆人主要从事牧业,内地有相当成熟的农业和手工业。

我们伟大祖国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个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一个规律和一个现象同时存在,一个是短暂的分裂现象,另一个是永恒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在这个2065年里新疆成为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八中李学凤2012-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