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内部讲话:我们的互联网思维

2013-02-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内部讲话:我们的互联网思维
2013-02-复星集团CEO梁信军内部讲话:我们的互联网思维

复星CEO梁信军的内部讲话:我们的互联网思维

2013-02-17 08:01 | 作者:梁信军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编者按】复星集团副董事长、CEO梁信军日前在内部讲话中表示,未来十年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互联网深刻影响传统行业。

复星集团副董事长、CEO梁信军日前在内部讲话中表示,未来十年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互联网深刻影响传统行业。

他指出,其实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很多中小行业。未来还可以看到互联网影响更多行业,包括酒店行业、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

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下,复星还是坚守我们形成的共识:

第一个就是坚守投资价值;

第二继续坚持中国动力;

第三坚持对抗通胀;

第四坚持互联网思维。

以下是梁信军内部讲话全文:

大家早上好,我们在拐点之年做这样的汇报我觉得很有意义。我分享三个方面,一个是针对未来的形势判断,第二是复星坚守的原则,第三是在我们这样的判断当中树立复星的品牌。

全球经济体的动力在发生深刻变化

第一个判断是未来十年当中,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动力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不幸的是,这种变化到今天为止总体来说还不是那么确定。所以未来的十年如果我们用过去十年形成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话很可能会犯错误。

第一,对美国来说,我觉得非常清晰的是美国的消费的确在温和恢复,对美国来说一个很大的经济补贴已经放在面前。我这里列举几个数字,美国纽约原油和英国布伦特原油的差价过往几年都是接近的,但从2011年底两者明显脱离,纽约石油的交易价格比布伦特便宜20美金以上,能源的补贴非常巨大。另外债务长期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美国有非常大的印钞动机。

欧洲的问题还是老样子,我们不太清楚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最大的一个共识就是,金融企业的债务跟国家的债务息息相关。之所以我们说它未来有很长时间的观察,是因为它存在几个深层次的矛盾,一个是国民的福利需求和国家支付能力的矛盾。

第二是老百姓维持福利的意愿跟政治家变革的矛盾。

第三个是南欧跟中北欧经济不平衡的矛盾。欧洲经济增长乏力,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

人口红利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国的变化也非常明显,未来五到十年,人口红利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019年中国的劳动力就将进入减少时期,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2019年是一个分水岭。第二个我们可以看到人口的消费红利在上升,中国老百姓可投资资产高达73万亿人民币,甚至去年这样一个危机年份还同比增长了14%。居民存款有40万亿人民币。最新的十八大报告也表明,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政府希望老百姓的收入能够翻番。所以这些有利因素都保证了中国的消费在未来五到十年有非常强劲的持续增长。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全球性的公司,不仅仅是过去制造业公司,越来越多的消费和服务公司把中国作为他们的市场。越来越多全球性的公司来自于中国的消费额已经占到他们全球的20到30%,甚至40%。未来三五年内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成为全球性的公司20到30%的市场是一个常态,也是一个常识。

人口红利第二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服务业。2011年,中国已经有十个省(占中国GDP的54%,人口总量的37%)的人均GDP超过了7000美元。2011年我们全国人均GDP是5400美元,如果按照每年7%的增长,我们大概还需要4年,就可达到人均7000美元。人均7000美元是一个表征性的意义,达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可以预见到未来五到十年内,整个GDP当中服务业会新增4到6%。如果以中国去年的GDP总量接近50万亿人民币而言的话,6%的概念就是3万亿人民币,这3万亿人民币等于医药行业的总和。所以我们会知道未来的5年多会新增3万亿人民币的服务业,现在还不知道它具体是什么,但可以预见,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国将出现服务业的爆发性增长。

人口红利第四点是老龄化问题,2014到15年将是过去几十年来中国老龄化负担最轻的两年,我们的抚养比只有38%,2020年中国的抚养比会快速上升到41%。实际上,2011年地方财政收入对养老的补贴已经达到了2000亿人民币左右。有一个模型预测到2020年最晚2022年中国财政收入当中养老补贴将占20到25%。到2020年左右,中国家庭幸福感的感受,地方政府财政自由度的感受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原因就是养老。

中国动力第二方面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的空间非常大,现在只有51%。可以预见2017到2020年间城市化的速度放慢,一个方面是跟人口老龄化有关,第二个是跟就业有关。中国政府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降低,乃至对GDP保8%要求的放松都会导致这个现象,从现在开始的第二个五年我们也许会看到这个速度会放慢。这个放慢其实对各位来说意义重大。因为中国的政府,包括企业家,都已习惯了非常高的发展速度,都认为用发展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2017到2020年左右,真的速度降到中低速的话,我相信很多的债务就成问题了,很高的负债率,很高利息的负债都将成为问题。

工业化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外需疲软,产能过剩,生产劳动力的成本提高之外,一个更大的问题是由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高涨带来的危机。前面已经看到对食品业,如奶粉行业的三聚氰氨的问题,医药行业的毒胶囊问题,还有白酒业的塑化剂问题等等。对牛奶行业的摧毁大家已

经看到了,大家宁愿用三四倍的价格到澳洲、香港抢购奶粉。最近一段时间出现的危机是抗生素鸡的问题。将来大家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多行业重金属超标问题,抗生素普遍存在的问题等等都会出现。所以从我们投资而言要非常警惕衣食住行行业老百姓维权方面的问题。

中国动力的第四点是金融。金融行业面临一个最大的变化,在未来五到十年,就是直接金融比例的快速上升。直接金融在09年的时候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金融的比例甚至占到88%,2010年只有84%,2011年只有81%,去年我们相信很可能低于70%。按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再有两年,我们整个金融结构和欧盟就差不多了,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一半一半,所以我们要把握这个趋势。当然我们可以看到,直接金融快速提升了企业融资手段的同时,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资源能源问题,随着太阳能、油页岩气的发展,能源会迎来一个中价时期,这对中国是一个好消息。

互联网在深刻影响传统行业

未来十年我觉得第四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互联网深刻影响传统行业。其实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互联网已经颠覆了很多中小行业。但是在座的各位我们是没有感受的,比如说图书出版发行,慢慢的已经消失了,现在各地建新华书店的话是公益事业,已经不是一个盈利产业了。音像制品、软件行业分销已经不见了,胶卷已经没有了,报纸杂志去年新闻报纸已经出现了普遍的亏损。各地报业集团少则亏损两三亿多则六七亿。

去年注定被写入将来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因为过去一年互联网对大的行业产生影响,造成了大家的恐慌。比如电器行业。去年整个电器的销售是增长的,然而电器连锁业是下降的,但是电器连锁业的店面数是增加的。所以导致去年电器行业出现大幅度的亏损,这种亏损并不是一次性的,它可能随着未来关店数的增加持续亏损。

去年还有一个行业是百货行业,百货的销售额是上升的,但是百货的连锁店的增长是零。包括去年新开了很多店,这个销售是零增长,我们就是想你过去开的店得要关上,关一个店就要面临亏损。

还有服装和运动行业,大家可以看到服装和运动的行业都出现了大幅度的销售的下降。这个行业本身的销售额是增长的,然而服装连锁店运动连锁店都是亏损的。还有电视行业。去年第一次老百姓用在电视上的时间低于电脑和手机了,去年全中国人民在电视上每周花的时间平均是7.2小时,在电脑上互联网上花7.3小时,手机上花7.8小时。

中国一二线城市中,老百姓开机数量和开机时间大幅度下降。所以用不了多久,最长五年,就可以看到整个电视行业销售额跟利润的大幅度下降。未来我们还可以看到互联网影响更多行业,包括酒店行业、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这么多的商业面积,现在我们很清醒的知道哪些租户是可持续的哪些需要削减面积。

全球投资者面临一个更大的危机就是通胀的问题,美国通过两年的QE3、QE4已经明确表示每个月印发850亿的钞票。欧洲的定量宽松,美国是无限量的宽松。欧洲迟早会发现美国的手段非常的高明。日本新任首相已经严重批评了他们的央行领导,要求追随美国搞无限量的宽

松。中国过去几年M2的增长去年是最克制的一年,去年我们同比增长还是14.4%。其实整个去年我们的印钞量达到了12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万亿美元。

世界在变化,复星要坚守

第二个就是我们这样的环境下,复星还是坚守我们形成的共识。

第一个就是坚守投资价值。我们还是锁定我们喜欢的行业,自上而下的分析锁定目标企业,我们还是要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

第二我们继续坚持中国动力,我们要始终的坚持中国动力的导向,我们只投资那些能够受益中国动力增长的企业,我们中国现在的动力跟过去的十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中国过去十年的成长还是比较确定的,将是全世界成长最快的国家和经济体。那么我们看到,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增加,所以我们说的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模式还是有系统性的机会的。

第三点我们还是坚持对抗通胀,我们找一些能够跑赢通胀跟通胀没有关系的行业。

还有强调一点,2012年开始我们坚定的增加一个投资的维度。我们所有投资的企业都要思考,如果互联网侵入到这个行业之后会发生什么,必须考虑所投资企业未来的成长性会受到互联网的何种影响;我们要认真的思考,哪些是有高增长的互联网行业是值得我们投资的;我们要认真思考,什么样的服务业可以从互联网的增长服务当中收益,这是我们新的投资方向。

建设面向未来的投资品牌

这些深刻的变化为我们面向未来的投资品牌建设带来巨大的机遇。第一个机会,中国的整个PE高速增长也会带来一个回调的不可避免的趋势。过去三五年用任何的手段,不计成本的承诺募得的资金,两三年到了之后那些LP会领会到一些教训。对复星来讲我们这样的谨慎的投资者更容易树立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品牌。第二个来说过去几年,复星是在海外投资最成功的企业之一。我们还要继续锻造我们海外的投资品牌。我觉得我们是有先发优势。第三个是团队优势方面,过去我们的投资团队有创业家、实业家和投资家。今后我们继续秉持这样的结构,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具有创业家的素养。

当然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想办法系统地控制投资风险。第一个我们要聚焦大行业,聚焦房产行业、保险行业。第二个我们聚焦大项目,投资额提升的同时,控制投资数目,提升单个项目规模。第三个聚焦高效能的员工,我们不断的提高有高产出能力的员工的比例和绝对的数量,从这种角度来规避我们的风险,形成差异化的品牌。

另外整个集团还是要推动积极的从投资集团向资产管理转型。过去数年我们依靠自己的能力和资金形成了1523亿的投资规模。过去两年当中我们通过管理第三方资金已经有超过166亿的资金,我们也投资了三个保险公司,包括永安、保德信,也包括香港的鼎睿。未来我们积极实现从投资集团到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迈进。

复星集团的HR管控经验谈

;作为一个典型“多元化、集团化”的民营企业,复星集团拥有医药、房地产开发、钢铁及零售业务投资这四个具有竞争优势和增长潜力的主导产业板块。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复星的年龄架构叫人吃惊,最年长的班长郭广昌不过38岁,最年轻的谈剑只有35岁,其他都在36岁—37岁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却在10年中创造了近百亿净资产的神话,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三甲。复星从来不对高级人才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式的管理,这种“三定”管理方式只在复星的底层员工管理中才用。高级人才的激励方案不与纵向比(同一岗位的历史比)、不与横向比(集团同一级别、规模的其他人比),主要应与这个人才的市场行情比,与他进入企业后可能带来的价值比。高级人才引进上的“一人一议”政策,极大地加强了复星与国有企业甚至外资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按集团副董事长梁信军的话说,“我们是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让那些我们需要的人才与复星整体的利益高度一致。”对于管理层,复星的解决方式是在收购一家新的企业时,通过让管理层持有部分股权的方式来达到整合的目的。现在,除了集团层面就郭广昌5个人有股份外,新来的人都会在他分管的专业公司里面有股份,这样既有激励,也使得他必须把他分管的业务做上去。在“复星朝晖”、“复星药业”等企业中,我们发现“复星实业”及其关联公司持有的股份一般都是百分之九十几,而剩下的百分之几,则很可能就是管理层持有的股份。在复星的管理体系中,对于产业板块和产业公司层面的经营者有着系统的绩效管理办法。但是,任何复杂、精密的绩效管理办法,必然需要较多的基础管理数据,必然消耗更多的管理资源,没有相应的基础管理支持系统配合,这套机制将难以实现。复星的出资人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障这套系统的正常运行:他们负责保障基础管理系统,特别是复星所特有的经营环境管理系统、经营计划执行系统、公司治理的监事系统、财务预算管理预警系统和审计稽核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稳定的提供绩效管理和公司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在具体操作上,复星对于出资人代表采用了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蕴含平衡记分卡思想的系统考核体系。重点考查在监管、服务两个领域的工作表现。复星一是把人才作为资产来管理,即把好人才资产的保值增值关。他们力图通过切实的措施,把人力资源落实为资产,在企业资产表中建立“人才报表”。要像保管有形资产一样,“领用”、“维护”、“保管”好人力资源,流失了一个人才,相关领导都是要负责任的,并形成一种制度。这样才能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限度地开发、管理和维护,并使人才不断保值增值。近年来,复星中高层人才的流动率一直都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就缘于这种理念。二是把引进人才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复星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每60天由各级领导与他所领导的人才逐一进行一个小时的谈话,并记录在案。谈话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人才对薪酬、岗位、环境的满意度三方面。之所以以60天为一个周期,是经过科学研究发现的,即激励政策对一个人的积极性一般只能维持60天左右,在这个周期内,跟员工进行一次思想交流,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人才的消极、抵触情绪减少到最低限度。另外,为了尽快构建复星的人才资源高地,复星制定并实施了以职业发展、职业培训、职业福利为重要内容的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项员工梯队建设计划,也就是关键岗位的接班人培训计划。在这套计划中,每个关键岗位,他们都会选择1到3位继任者,并通过各部门轮岗或外派方式,对他们进行培训和锻炼。此外,他们还会帮助每位员工规划3~5年的发展轨迹,使员工明确不同阶段的个人定位与相应任务。复星每年还拿出约占工资总额4%的培训费用,专门成立了自学成才奖励基金。在薪资方面,复星实行了“个性化工资”的薪资政策体系,让每一位员工都可以有机会扩大自身的价值贡献度。还积极探索股权、期权等激励模式,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成就意识。在复星的人才经营理念中,有一个观念牢牢地树立起来,那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合作伙伴,为其他部门提供战略上的支持和保证。复星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已经不再限于完成日常的招聘、培训、员工发展、薪金福利设计等任务,而是和其他业务部门一样,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洞察企业发展的走向,研究、预测、分析制定计划,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人

复星的集团管控分析

复星的集团管控分析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1992年由复旦大学五名年轻教师创办,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复星扎根中国、投资于中国成长的根本动力,其核心业务跨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金融服务及战略投资等六大领域。 2007年7月16日,复星的控股母公司复星国际(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了复星15年来最重要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复星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19.77亿元、净利润33.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和206%。目前,复星已稳居中国企业前50强。旗下产业业绩稳定增长,在行业内也基本进入国内前十强。 经过十五年的实践,复星形成了一个以认同复星文化的企业家团队为核心,以持续发现中国高增长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三大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创造链的正向循环发展模式,并以高成长的历史业绩予以证明。 1.复星集团母子公司管控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一贯追求内部管理的复星集团在追求自身超常规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思索下面三个问题。 1.1如何实现从企业经营到产业经营? 复兴要做大要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企业的高度。只有从产业的高度来经营,才能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控制力的企业。但是,企业经营与产业经营之间有一条天然的沟壑:企业经营是一个企业,产业经营是几个企业的联合,各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发挥能动性,形成最大合力,建立产业优势,而不是内部竞争资源,内耗不断,在外部市场丢城失地?解决产业经营的问题绝对不是有先进理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单纯的理念往往是失败的隐患。 1.2如何兼顾母公司有效控制和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 复星集团要跨行业发展,需要面临一个难题。在多个产业中攻城略地,取得良好的绩效,复星凭什么在每一个产业中实现专业化?凭什么提高每个产业单独的经营效率?同时,每个产业的专业化又必须在集团整体的有效控制之下。如何跳好这支带着镣铐的舞蹈,绝对是对管理者功力的一大考验。

中国部分大型综合性集团简介及组织构架

中国部分大型综合性集团简介及组织构架 一、保利集团 1、公司简介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系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 大型中央企业,成立于1993年2月,前身为保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保利集团公司秉承“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国家 现代化服务”之宗旨,在激荡的国内外市场大潮中艰苦创业、自 强不息,业已形成以军民品贸易、房地产开发、文化艺术经营、 矿产资源领域投资开发为主业的“四轮驱动”发展格局。 集团公司下辖5个一级子公司,企业及项目遍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包头、济南、青岛、武汉、 长沙、南昌、杭州、成都、广州、深圳、贵阳、南宁及香港等地区,在国外设有子公司和办事处。旗下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与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均为国内或境外上市公司。 2008年底,集团总资产876.2亿元,同比增长28.4%;净资产136.2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营业收入234.4亿元,同比增长66.8%;利润总额48.7亿元,同比增长28.8%,已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缴纳税金34亿元。截止2009年6月,

集团合并总资产逾1000亿元,同比增长29%,在自身发展史上首次并提前突破千亿元大关,进入138家中央企业前50名之列,跻身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第一方阵。 2、组织架构

二、中信集团 1、公司简介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中信集团现已成为具有较大规模的国际化大型跨国企业集团。集团目前拥有44家子公司(银行),其中包括设在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子公司;在 东京、纽约设立了代表处。中信集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金融、实 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截至2009年底,中信集团的总资产为21,538亿元;当年净利润为282亿元。 集团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1989年曾被称为十大官倒公司之首。2006年12月31日,中信宣布

案例探讨:复星:把人才当作资产来管理

追求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高度和谐和统一,始终是复星人才经营的主题,也是复星能够迅速积累竞争优势,实现超常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一个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只有3.8万元的不起眼的小型咨询公司,发展到今天净资产超过100亿元的民营企业新星,复星集团的迅速成长近些年一直被业界视为一个奇迹。 上海复星集团创立于1992年11月,是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集团。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位列中国500强利润前四十。复星成功的秘诀在哪儿?“这是人才经营的阶段性成功。”回顾所取得的成就,与复星一同成长的梁信军副总裁一语中的。追求个人成功与企业发展的高度和谐和统一,始终是复星人才经营的主题,也是复星能够迅速积累竞争优势,实现超常发展的关键所在。 把人才当作资产来管理 复星认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产,因而应当成企业的资产来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要素、第一个动力是人的智慧,人的智能。”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将人作为资产来管理,并不是贬低了人,恰恰是重视了人才价值的增值作用。复星认为,应当通过切实的措施,把人力资源落实为资产,在企业资产表中建立“人才报表”。要像保管有形资产一样,“领用”、“维护”、“保管”好人力资源,并形成一种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管理和维护好人力资源,并使人才不断保值、增值。 长期以来,复星着力于最大限度地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高度关联,把企业进步与个人价值的提升高度融合,形成了“以发展吸引人,以事业凝聚人,以工作培养人,以业绩考核人”的人才观。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使员工个人的发展愿望融入企业整体发展的大局,员工在为企业辛勤工作中,自身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和提升。 人才引进被复星视作是一种投资行为,并且是具有最高收益率的投资行为。同时,在复星的理念里,引进人才就相当于“引进老师”,是双赢的。一方面,引进外来人才为复星输送了管理、技术上的新鲜血液,成为推动企业进步、创新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将引进人才等同于引进“老师”,因为对于多数经理、员工而言,引进老师意味着引进领导、引进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从而可避免引进的人才在薪酬福利、工作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对原有员工造成的压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发经理、员工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其自觉地保持终身学习的劲头,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干,从而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挑选人才:用比自己强的人 挑选人才是件费心费力的事。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认为,对企业高层来讲,“选人”比“如何做事”更重要,“选人”的步骤应放在“研究如何做事”之前。在挑选人才之前,能不能找到最好的人、有没有眼光找到最好的人,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复星通常会在经过前期调研和初步决策后,把同领域内的“专家”请过来,先让行家里手全方位“把脉”。如果可行,复星会组织更多的人去论证,之后判断他们说的对或是不对。在这个过程中,复星主要发挥决策作用,至于如何做事,则是选来的人才考虑的问题。 在挑选人才时,客观准确地评估人才价值非常重要。为此,复星研究出一套“人才投资”方法。特别是对高级人才的引进,要象考察投资一样,采用一事一议的做法。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是人才能为本企业创造的潜在价值,即人才到复星来,与企业的互补性如何,能为企业创造多少价值;二是市场价值,即别人愿意付多少薪资。 评价人才:360度评价法 团队的每位成员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十分重要,只有认清自己才能真正发挥团队的组

复星国际海外并购集中爆发

窗体底端 复星国际海外并购集中爆发 2014-04-10 16:44:24|来源:一财网|我要分享 昨天,中国汇发送了《中资参与财团将赢得雅典旧机场房产项目》的消息,今天这一"中资"的主人明确为复星集团。这是复星国际今年以来敲定的第三笔并购大单。 "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模式令复星业绩大幅提升。根据3月26日复星国际在香港发布的年度业绩(截至2013年12月31日),2013年,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9%,达到人民币55.2亿元。 复兴的并购大单: ●2014年3月27日,希腊私有化机构共和国资产发展基金发表声明称,复星集团联合希腊本土财团和阿布扎比地产商将有望中标雅典旧机场附近的620公顷的地产开发项目,土地租约99年,初期投资9.15亿欧元,投资总额约70亿欧元以上,10年内将直接或间接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 ●2014年3月26日,复星集团以9850万欧元收购总部位于德国私人银行的BHF-BANK,这是一家为精选企业加及其家族服务的现代私人银行,其业务活动汇集私人银行与资产管理以及金融市场与企业部门贷款。 ●2014年1月,复星以合计10亿欧元成功赢得复星葡萄牙保险80% 股权的竞标,并于今年2月正式签约,其可投资资产约120亿欧元。复星葡萄牙保险构成葡萄牙最大的保险集团,截至2013年底,复星葡萄牙保险未经审计总资产为128亿欧元。 近年来,复星已与保德信金融集团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并在成功投资全球休闲度假村集团法国地中海俱乐部、希腊著名时尚品牌Folli Follie集团等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践行其"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投资模式。 2013年,复星及其管理基金分别新投资入股了美国知名高端女装品牌St. John、全球领先的激光美容器械公司以色列Alma Lasers、个性化药物剂量诊断化验企业美国Saladax、意大利高端定制男装Caruso、纽约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及伦敦金融城Lloyds Chambers等。 复星另类"出海" 2013年10月25日01:2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陈姗姗方海平 上个月,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将自己的企业家朋友们,请到了位于桂林的一家新度假村的开业典礼上,这个度假村项目,是复星2010年入主国际知名度假旅游品牌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后,将其引入国内的首批试水项目之一。 2010年,通过收购地中海俱乐部7.1%的股权,复星成为这家股权极为分散的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这也是其开启"全球化"战略的第一个落地项目。 三年后,复星的全球化投资已经在多个国家"生根",但主要都集中在欧美国家,并且都在奢侈品、医疗、旅游等消费领域。 地中海俱乐部样本 地中海俱乐部主要从事酒店、度假中心、休闲及娱乐设施的开发及管理,在复星投资时,这家具有60年历史的法国老牌上市公司,已经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家度假村,每年向超过120万人提供一站式的度假体验,不过当时还没有一家度假村开在中国。 在投资地中海俱乐部之时,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信军就曾告诉记者,复星看重的主要是"地中海俱乐部受益于中国消费增长的潜力"。 这也是初次涉足海外投资的复星集团事先确定好的投资策略:通过参股或合资合作,选择受累于欧美市场的低迷而增长陷入停滞但在中国会有很好发展的全球品牌企业,成为其第

上海郭广昌:C2M是复星一直以来坚持的战略

上海郭广昌:C2M是复星一直以来坚持的战略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对各行各业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影响。自互联网诞生以来,B2C成为最流行的商业模式,而随着社交需求的不断加大,融合了B2C和SNS平台的新兴电子商务模式C2M广受欢迎,上海郭广昌表示,C2M是复星一直以来坚持的战略。 在此前复星集团的工作会议上,上海郭广昌表示,要强化“C”“2”“M”端能力,推动C2M战略落地。推动C2M落地,总体来说,在C端,集团要主动加强到达客户的能力,特别要加强触达移动端客户和触达家庭客户的能力;在M 端,复星集团要提供更多有强大产品力的产品和服务;在连接能力上,复星集团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更快、更高效、更互动,更便利地连接客户与产品和服务。 对于具体措施的布局,上海郭广昌希望通过组织变革推动C2M战略落地:第一,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考虑在总部和核心运营企业设立以用户为导向的,也就是首席客户体验官CCEO和首席客户平台官CCPO。第二,为了更好打造产品和服务,要通过创新、研发孵化和商务合作找到更多有产品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集团层面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创新和市场营销的高管岗

位。第三,在连接能力上,要加强核心技术投入和团队建设。 除此之外,上海郭广昌表示,今后集团的经营要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上海郭广昌认为,大健康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同时也是很难的挑战,而复兴要做的就是迎难而上,抓住机会尽快解决健康到家、健康到人、健康到移动端的问题。上海郭广昌强调,今后集团和各板块、核心企业的中期会议,还是要突出战略,将战略研讨作为重点或重点之一。 另一方面,上海郭广昌认为,集团要在坚持价值投资和符合国家战略、公司战略的原则下,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大项目、独角兽和资管平台的机会。投资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增强集团的产业能力,而走出去则是为了更好地引回来,更好地服务国家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郭广昌表示,战略落地要靠人,持续学习是复星核心能力。因此,上海郭广昌要求HR的同事要具备出色的猎头能力,同时,上海郭广昌表示,每个团队的核心领导要包容、开放,要敢于和善于用人,要坚定地深化推动多维度的合伙人模式、建立团队领导AB角制度,并且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上海郭广昌强调,人事部门的激励模式也要不断创新,要建立短中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最后,上海郭广昌表示,学习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不断突破自我并建立壁垒的能力,因此,上海郭广昌要求每一位复星人都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保持一颗年轻的学习的心。

复星集团的万亿帝国梦:起步3年赚够一亿元(精)

复星集团的万亿帝国梦:起步 3年赚够一亿元 https://www.360docs.net/doc/442422196.html,2011年 11月 28日 02:50新京报微博 很多大公司都有着明确的主营业务,复星集团的主业是什么?恐怕很难给出准确答案。因为它横跨的领域太广,涉及的行业太多。短短 19年间,它已积累了 322亿元净资产, 旗下拥有 37家上市公司,成为管理总资产达到 137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 在不同的时期,复星会拿不同的国际大企业作为榜样。它的下一个目标,是效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军保险业, 打造管理资产超过万亿元的金融帝国。 9月 15日, 复星宣布将与美国寿险巨头保德信在中国筹备设立一家合资寿险公司。这次复星把握好时机了吗? ● 3.8万元创业资金起步, 19年打造出管理总资产达 137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 ●欲效仿巴菲特模式进军保险业,打造万亿元金融帝国,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很多大公司都有着明确的主营业务,复星集团的主业是什么?恐怕很难给出准确答案。因为它横跨的领域太广,涉及的行业太多。 与本栏目此前报道的诺基亚 (微博、摩托罗拉 (微博等动辄上百年历史、上千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相比, 19岁的复星集团是一家年轻的中国民营企业;但短短19年间,它已积累了 322亿元净资产,旗下拥有 37家上市公司,成为管理总资产达到1370亿元的多元化企业。 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有多少个曾经如日中天的多元化产业投资集团皆因一步踏错败局收场,复星如何做到了挺立潮头、保持不败? 它为何总能瞄准时机,切入政府向民营企业打开大门的行业?它为何能玩转资本魔方而不被其魔力吞噬?对于复星的成功, 董事长郭广昌概括原因是“把握住了政策的脉络、跟上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 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投资” 。在不同的时期,复星会拿不同的国际大企业作为榜样。它的下一个目标,是效仿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军保险业, 打造管理资产超过万亿元的金融帝国。 9月 15日, 复

成功团队案例分析

成功团队案例分析 2007年7月16日,复星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整体成功上市,融资128亿港元,成为当年香港联交所第三大IPO,同时也是香港史上第六大IPO。中国周刊有一篇报道叫做“郭广昌的商业帝国”,介绍了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成功轨迹,“复旦五虎”打造了郭广昌的商业帝国。 郭广昌的核心团队共有五个人,他们是: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这五个人都毕业于复旦大学,被称作复旦五虎。总结起来他们团队有这几个特点:第一:相互信任。第二: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第三:各尽其才,个人优势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第一:相互信任。1992年二十四五岁的“复旦五虎”拼凑起3.8万元一起创业,早期收获的第一个亿是在医药生物领域获得的。郭广昌没有任何医药生物专业基础,但当他知道了生物工程和医药有前景后,充分信任具有专业基础的梁信军、汪群斌等人,并在他们的组织下在这个领域中大赚了一笔。相互的信任让他们不断取得成绩。 第二:志同道合,能力互补。“复旦五虎”都毕业于复旦大学,他们在复星身居要职。现任复星集团董事长的郭广昌毕业于复旦哲学系;复星集团副董事长是毕业于复旦遗传学系的梁信军,CEO是汪群斌,毕业于复旦遗传学系,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地集团董事长是范伟,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谈剑,毕业于复旦计算机专业,现任复星集团监事会主席、软件体育产业总经理。这个核心团队总结说:“我们身上有很多相似性和互补性”。志同道合让他们聚在一起,能力互补让他们把企业发展壮大。 第三:各尽其才,个人能力得到了最大发挥。梁信军对这个“五人团队”的评价是:“郭广昌不保守,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事情只能想不能做,他的系统思维能力很强,处事比较公正,是一个很合格的董事长;在他之外,最适合做总经理的是汪群斌,他对行业的战略意识敏锐,情商智商兼具,行动能力、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很强,是个领袖型的企业家;范伟呢,同他们两人的优点很像,有点差异的地方就是他不太爱说话,是讷于言敏于行的那一类,但从品牌策划上,他又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谈剑的学习能力很强,有段时间她分管我们的行政的时候,在财务上做得非常专业,一般的财务总监都比不过她。而且,在人际关系与业务合作上,她都很有一套。”

复星集团集团管控体系(终审稿)

复星集团集团管控体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复星集团的集团管控体系剖析复星集团1992年由复旦大学五名年轻教师创办,是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复星集团只用13年时间,就从一家自有资金3.8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到年销售收入281.3亿元,上缴税收34. 7亿元的大型控股企业集团。在医药、房地产、钢铁、商贸流通、金融等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了各产业皆有支柱企业、专业化能力强、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复星集团的成功可以说是战略的成功,可以说是产业经营的成功,但是华彩认为:复星成功的关键基础在于集团管控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复星集团集团管控问题的由来 作为一家知识性的企业,在旁人看来,复星的发展仿佛也受到特别的眷顾,漂亮地实现了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中速度与效率的平衡、发展和稳定的平衡、以及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平衡。 其实,在漂亮的业绩的背后,可以给我们更多启示和借鉴意义的是复星在建立强大产业投资和产业经营能力过程中,对于横跨多个产业、拥有集群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管控方法的艰辛探索之路。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

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复星产业经营之路理念上无疑是先进的。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德隆拥有同样的梦想和理念,德隆甚至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最大的疑问就在于,为什么德隆倒下了,而复星却依旧稳步前进呢? 复星产业运营成功的关键有两点:集团战略上对于产业的整体把握,及集团资源的有效共享;产业上及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在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上,得到充分发展。两者结合复星拥有敏锐的行业发展预测能力、良好的项目掌控和运做能力以及独特资金运做能力;同时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具有持续的战略规划能力,良好的战略执行能力,良好的集团管理体系。 能够结合这两点优势的只有——集团管控。 其实,复星有效的集团管控体系并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郭广昌精明的大脑凭空想来的,而是在经营管理中遇到困难,甚至遇到危机不断逼出来的。 一贯追求内部管理的复星集团在追求自身超常规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思索下面三个问题。 1.1如何实现从企业经营到产业经营?

如何实施母子公司战略管控二――集团战略规划

如何实施母子公司战略管控(二)――集团战略规划 单体公司和集团公司在管理上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是在范围、层次、制订的依据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不妨作个比较: 单体公司战略主要是关于某具体产业或公司发展的问题,范围比较窄,其战略管理层次也比较简单,主要针对单体企业管理控制;而集团公司管理涉及多个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战略协同,通过集团化管控,各单体公司间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1+1>2的效果,由于各单体公司资源状况,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集团公司战略管理相对复杂的多。 单体公司战略主要解决单一企业经营运作问题,强调纵深,在对单体企业正确战略定位的前提下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来实现经营目标。而集团公司战略涉及多个企业经营运作问题,可以产生价值倍增,并通过降低集团内部交易成本来实现经营目标。 单体公司战略制订和执行主要依靠企业实际运作经验的和企业对行业的把握上,而集团公司战略制订和执行主要依靠对宏观环境和多个产业关键成功要素的把握上。 集团战略规划要关注最重要三件大事:投资组合、产业组合和横向战略,而这三件事单体战略规划不需考虑或没那么重要。 1、投资组合 决定用哪些手法,在哪些区域,向哪些对象,如何投资,如何组合这些投资,以及如何管理所有投资对象之间的关系

投资人以资本家的眼光去投资,投资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资本的利润。 2、产业组合 产业组合管理是大型多元化企业集团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产业的进入/退出、扩张/收缩,优化资源配置,保持竞争优势。 一般包括产业发展管理和产业组合调整,产业组合调整是核心,是指根据环境变化、产业竞争力动态评价,对原有产业组合或对原产业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做调整。 多元产业评价的维度主要有两个:产业吸引力(包括产业成长性、市场结构、集中度与进入壁垒、生命周期等),企业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投资组合分析与决策模型 产业进入/退出、扩张/收缩(维持)决策 3、横向战略 横向战略由横向战略,横向流程,横向组织,横向管理构成 横向战略就是集团公司总部通过关联管理实现下属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效应,在集团化的情况下为下属企业创造作为单体企业永不能达成的竞争优势 集团公司必须创造一个智慧、连贯一致的和集中的方式来传达和实现整个集团战略,从而

(整理)复星“业主+基金”的PE投资模式.

复星“主业+基金”的PE投资模式 . 文/金融街PE 过去数年,复星凭借Pre-IPO的经营模式,低成本投资参股了多家企业,并在资本市场上快 速增值,在Pre-IPO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目前,复星每年的Pre-IPO项目投资规模14-17亿元人民币,作为一个产业资本公司的佼佼者,是什么原因促使复星去尝试国际上最流行的私募投资模式,他们会成功吗? 2010年8月底,复星国际(00656.HK)去年投资的浙江永强通过证监会的上一市审批,而其子公司之一的南钢联合钢铁主业资产整体上市方案亦获有条件通过,另外,还有5个Pre-IPO项目在上市审批中。 过去数年,复星凭借Pre-IPO的经营模式,低成本投资参股了多家企业,并在资本市场快速增值,在Pre-IPO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其中,除了集团层面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资金支持企业扩张的增值作用外,低成本的收购价本身也为超额收益提供了保障。 目前,复星每年的Pre-IPO项目投资规模14--17亿元人民币,首席执行官梁信军表示有能力投资10-20亿美元的项目。 作为一个产业资本公司的佼佼者,是什么原因促使复星去尝试国际上最流行的私募投资模式,他们会成功吗? “轻一重一轻”重构投资路径 上一世纪90年代,为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和市场推广代理之后,复星在房地产项目中找到了第一桶金,接着抓住1998年国有企业退出非竟争性行业的机会,2000年开始相继进入医药、金融、零售等领域,推动相关公司上市,打造了徐徐升起的复星系。 从2001年开始,复星在从轻型化到重型化的跃迁中找到了重要机会。这一年,复星进入钢铁业,仅以3.5亿元收购唐山建龙30%的股份,两年后又与老牌钢铁企业南京钢铁集团联合组建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复星世纪控股60%,并同时控制上一市公司南钢股份,这一年南钢就拿到了4. 89亿的净利润。 南钢的成功,代表在那个阶段中复星完成积累的重要路径。在2007年,钢铁板块为复星贡献了230亿元。2008年,钢铁板块贞献了300亿元。在各板块中遥遥领先。 2007年上一市之后的复星国际,融资129亿港元,是当年香港联交所第三大IPO。这一阶段的复星,旗下企业也有稳定收益入账,在豫园商城、招金矿业等项目上进入回报期。 不过,复星旗下的钢铁、房产、矿业都是属于周期性、重资产行业。 从复星国际2008年业绩公告中可以得到印证,由十受国际金融市场持续走弱及钢铁行业巨幅调整影响,复星钢铁板块亦受冲击较大,自接导致期内整体盈利与2007年相比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医药板块以及零售、服务业的贡献率在整个板块中的比重却在不断增长。 其中零售、服务业由之前的亏损2. 6亿元变为盈利9, 800万元。另外,在2008年,作为轻资产的医药板块利润贡献达2. 6亿元,较2007年上升58. 9% o 这些“轻”行业在下滑的经济形势中具有较强的抵御性,无疑是很大的诱惑。2009年9月,复星集团旗下的上海复星谱润股权投资企业与国际投资机构凯雷一起向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广东雅士利集

复星集团发展之路

复星集团发展之路 一、发展的历程 复星1992年在上海成立,2007年7月16日,复星母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目前复星已形成“保险、产业运营、投资、资本管理”四大业务引擎,并矢志向“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与“以产业深度为基础的投资能力”双轮驱动的全球一流投资集团大步迈进。 在投资理念上,复星坚持扎根中国,投资于中国成长根本动力,以及紧抓中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机遇,同时亦紧抓全球经济转型,将“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模式融入价值投资理念,努力成为具备全球能力的中国专家,持续为社会和股东创造价值。 在实践中,复星持续打造发现和把握中国投资机会的能力,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的能力和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能力,形成了以认同复星文化的企业家团队为核心,以上述三大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创造链的正向循环,成为复星业务稳定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复星也不忘与员工、社区、合作伙伴分享自身的发展,积极回馈社会,并一直积极投身中国商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改善,支持中国经济和中华文化的复兴。 二、模式:“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2013年,复星向巴菲特模式发展实践迈出了坚实一步。随着赢得收购复星葡萄牙保险80%股权竞标并于2014年2月正式签约,复星的保险资产在项目完成后大幅提升,复星“以保险为核心的投资集团”蔚然成型,“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大幅提升。

随着复星葡萄牙保险项目完成,复星“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已非常明确,复星一方面会充分运用其“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能力”这个轮子,作为集团嫁接长期优质资本的主要融资手段;另一方面,复星也会继续充分发挥和推动其“以产业深度为基础的投资能力”的另一轮子,践行复星的价值投资理念,实现更多“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投资案例。这个“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将是复星未来昂首阔步、大步向前的重要一步,使得复星能够踏上另一更高台阶。 三、经验:复星集团的并购成长历程 复星集团是用产业并购的思维在经营企业,复星的兼并收购路线:医药、消费、金融、资源、精密制造等。集团将投资作为公司的主业,不断进行产业整合,将资本配置在可持续的产业回报上面。所以复星集团的主业不是医药也不是钢铁、房地产,投资才是这家公司的主业,可持续良性兼并收购式成长,不断将最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并入旗下。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创业与人生 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搜狐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今天我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来到清华。我们在创业时经常说一句话: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治国平天下”谁去做?清华的学生去做就可以了(笑)。当年,我从复旦毕业,算是“三无”型的创业团队:创业时一无资金、二没经验,也没有读过MBA,完全是摸索着一步步走过来的,做了很多想做的事,能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逐渐寻找到了一些市场机会,比如我们比较早地进入了生物制药领域,复星医药在1998年成功上市。1998年,我们以代理商品房销售起步,进入到房地产行业。后来我们也把握一些其他机会,比如在黄金只有400美元一盎司的时候,我们投资黄金。后来,400美元的黄金现在变成了

中国未来十年的十二个机会(精)

梁信军:中国未来十年的十二个机会 来源:商业价值2013-09-12 09:15:59 内容摘要: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对于看坏的人,觉得现在是一个大变局,优势无法稳定持续;对于看好的人,这是个你想颠覆谁就颠覆谁的时代,当然是最好的时代。 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对于看坏的人,觉得现在是一个大变局,优势无法稳定持续;对于看好的人,这是个你想颠覆谁就颠覆谁的时代,当然是最好的时代。我谈十二点未来的机会: 第一,机会在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全球地位现在还没被全世界认识。可以清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在各位同学毕业之后的一两年内,中国的市场将占到它全球市场的20-30%,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有一些行业已经是,有一些还不是。在已经是的市场里,比如说奢侈品,中国已经占到28%,但是其中还有很多奢侈品小分类的龙头企业,它的中国表现就还没有占到28%。这个gap就是价值投资的机会。 还有那些行业,现在中国市场规模还不到全球20-30%的,但是四五年内很快会到20-30%,这种高增长的潜力也是价值投资机会。比如说医疗医药,中国现在占到全球15%左右,很多人相信未来可以18%的速度增长,我告诉大家未来可能不止这个数字,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婴儿潮,1963年前后七年出生的人,占到全中国人口的45%,婴儿潮这拨人今年平均50岁,等到55岁的时候,他的医疗健康开支将相当于50岁时的3-5倍,所以我觉得只要等四五年后,这个医药的规模绝对不止按18%的增长,我觉得可能会是百分之20、30、40来 上升,所以我觉得在这里面机会比较多。 第二,最近美国伯南克说要退出QE导致的风险资产跌价跟未来的长期通胀威胁之间的落差。其实,他说的相当的模棱两可,也许、可能,明年我们要退出、我们会考虑,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个模棱两可的话导致全球性的风险资产跌价。所谓风险资产包括现在的地产、股票,也包含金融。我觉得他这样一种姿态,说会退出的想法,更

【复星集团】复星集团的集团管控体系剖析

【复星集团】复星集团的集团管控体系剖析 复星集团1992年由复旦大学五名年轻教师创办,是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复星集团只用13年时间,就从一家自有资金3.8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到年销售收入281.3亿元,上缴税收34.7亿元的大型控股企业集团。在医药、房地产、钢铁、商贸流通、金融等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了各产业皆有支柱企业、专业化能力强、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复星集团的成功可以说是战略的成功,可以说是产业经营的成功,但是华彩认为:复星成功的关键基础在于集团管控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复星集团集团管控问题的由来 作为一家知识性的企业,在旁人看来,复星的发展仿佛也受到特别的眷顾,漂亮地实现了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中速度与效率的平衡、发展和稳定的平衡、以及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平衡。 其实,在漂亮的业绩的背后,可以给我们更多启示和借鉴意义的是复星在建立强大产业投资和产业经营能力过程中,对于横跨多个产业、拥有集群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管控方法的艰辛探索之路。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复星产业经营之路理念上无疑是先进的。但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德隆拥有同样的梦想和理念,德隆甚至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更大的步伐。最大的疑问就在于,为什么德隆倒下了,而复星却依旧稳步前进呢? 复星产业运营成功的关键有两点:集团战略上对于产业的整体把握,及集团资源的有效共享;产业上及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在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上,得到充分发展。两者结合复星拥有敏锐的行业发展预测能力、良好的项目掌控和运做能力以及独特资金运做能力;同时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具有持续的

复星集团简介

复星集团简介 复星集团创建于1992年。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专注于中国动力的投资集团,复星先后投资复星医药、复地、豫园商城、建龙集团、南钢联、招金矿业、海南矿业、永安保险、分众传媒、Club Med、Folli Follie、复星保德信人寿等。 复星集团业务结构图 集团经营业务包括综合金融和产业运营两大板块。复星系直接和间接控股的公司已超过了100家,投资范围涉及生物制药、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钢铁、证券、银行、汽车等领域。 集团概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复星集团总资产达到4,053.4亿元,同比增长24.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权益达到人民币752.5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之利润实现人民币80.4亿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复星旗下保险板块总资产金额已达人民币1,806.0亿元,可投资资产达到人民币1,604.0亿元,保险业务板块归属母公司股东之利润达到人民币21.0亿元。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富足、健康和快乐三大板块总资产金额达人民币3,033.8亿元,占复星集团总资产比例上升至74.8%,净资产增长至人民币443.1亿元,营业收入已达到人民币386.7亿元,同比增长84.6%,占复星集团总收入的49.1%; 快乐时尚板块 复星集团把旅游在内的大消费业务称之为“快乐时尚”产业,是与其金融、蜂巢城市、大健康并列的战略板块之一。复星在快乐时尚大消费产业已经投资了近80个项目,总计397亿元,其中旅游休闲的占比最大,达到60%。 在2015年,复星集团完成了对全球高端旅游连锁品牌ClubMed 的收购,同时投资了英国休闲旅游集团Thomas Cook、亚特兰蒂斯、全球免税店龙头Dufry、加拿大国粹太阳马戏团以及英国高端婴童品牌SliverCross等。同时,豫园商城去年收购的北海道星野渡假村成为全日本最受游客欢迎的渡假目的地之一。 2015年,复星收购的ClubMe(地中海俱乐部)在国外新开两家度假村,包括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地区的旗舰型滑雪度假村Val Thorens Sensations,拥有52座顶级别墅的马尔代夫翡诺岛度假村。在“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战略下,ClubMed大大加速在中国的发展,已有亚布力、桂林、珠海东澳岛和三亚4家渡假村,并计划未来3年再新开业15家;复星已经与ThomasCook组建了一家中国合资企

一图了解复星集团总部组织架构

董事长 郭广昌 首席执行官 梁信军 总裁 汪群斌 高级副总裁 吴 平 高级副总裁 秦学棠 高级副总裁 丁国其 公共事务部 董事会暨 总裁办公室 行政支持部 纽约办 香港办 北京区域总部 品牌市场 发展部 安全质量环保 督察部 董秘办 国内法律 事务部 基金管理部 财务会计部 财务分析部 税务部 投资分析部 投资管理部 廉政督察部 复星中国 动力基金 创富 创投 基金发展部 (昆仲资本) 人力资源部 影视娱乐 事业部 国际发展部 海外保险投资 部 印度投资部 日本投资部 金融集团 地产控股 健康控股 旅游及商业集 团 钢铁及装备 集团 矿业资源 事业部 能源集团 文化产业集团 复星集团总部组织架构图 互联网发展部 复星瑞哲 创新投资 研究院 东南亚投资部 国际法律 事务部 食品饮料 事业部 互联网投资集 团 重大项目投资 发展部 公益基金会 银行发展部 公用 设施投资部 成本与采购管 理部 战略投资部 财审部 内审部 战略发展部 投资者关系部 资金管理部 影视娱乐 事业部

复星集团各团队 董事会 公共事务部 董事会暨总裁办 公室 行政支持部 廉政督察部 安全 质量环保督 察部 人力资源部 投资管理部 投 资 者 关 系 部 董秘办 国内法律事务部 财审部 海外保险投资部 战略发展部 印度投资部 日本投资部 国际发展部 基金发展部/昆仲资本 纽约办 香港办 复 星 资 本 基 金管理 部 复星创富 复星创投 财务公司 金融集团 地产控股 健康控股 钢铁及装备事业部 矿业资源事业部 旅游及商业集团 文化产业集团 品牌发展部 复星中国动力基金 集团投资团队 集团职能部门 能源事业部 复星瑞哲 创新投资研究院 互联网投资集团 东南亚投资部 国际法律事务 部 食品饮料事业部 互联网发展部 重大项目投资发展部 银行发展部 公用设施投资部 I T 部 成本 与 采 购 管 理 部 战略投资部 影视娱乐事业部 北京区域总部 投资分析部 财务分析部 资金管理部 财务会计部 税务部 内审部

郭广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

郭广昌——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广昌,男,1967年生,浙江东阳人。现任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出生于浙江东阳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1985年毕业于浙江名校--东阳中学,后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89年毕业留校,3年后他和四个同学用借来的3.8万元创业,靠一种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一桶金。此后,复星进入房地产、百货、钢铁、金融等行业。复星投资3.5亿于张志祥(本排名139位)的“建龙钢铁”,并于2002年组建德邦证券。复星还通过友谊股份持有中国最大的连锁超市“联华超市”的股份,旗下的房地产企业复地集团是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正计划在香港上市。“复星”还持有著名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的股份。郭广昌持有复星集团58%的股份,他是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盟员。 复旦大学本科复旦大学MBA 公司总部:上海 主要行业:生物医药、房地产 行业地位: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 主要上市公司:复星实业(600196),1998年6月IPO 商业策略:借助上海的地域优势,通过资本运作展开多元化投资

历程 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后留校任教。 1992年,已经顺利通过TOEFL和GRE考试的郭广昌,放弃到国外发展的机会,毅然“下海”创业。 1992年他与四个同学用从老师那里借来的出国学费3.8万元开始创业,先后从事过市场调查,食品、电子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 1993年进入房地产销售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始生产乙肝诊断试剂。靠乙肝诊断试剂获得第一桶金。 1993年5月,郭广昌决定将公司最初积累的“第一桶金”,全部投入基因工程检测产品的开发上。 1995年郭广昌倡导设立了“复星——大华百万科教发展基金”。 1996年设立“复星——曹家渡街道百万扶贫帮困基金”。 1996年10月开始,郭广昌先后斥资近5亿元,坚持市场导向,在现代生活医药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领域里,积极参与了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合资合作和改造嫁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开展了资源优化配置和“1+1>2”的共同发展。 1997年设立“复星——普陀百万科教发展基金”等。 1997年郭广昌把市场拓展的眼光瞄准国际市场,经过大量的艰苦工作,复星在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积极拓展业务,并首批获得民营科技企业自营进出口权。 1998年,“复星实业”上市后,“复星集团”开始多元化历程。目前“复星”涉足房地产、钢铁、金融等行业。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在沪期间,专门会见了郭广昌等12名上海非公经济企业代表,克林顿回国后还给郭广昌来信,对他和复星集团的发展表示赞赏,并约请复星到美国发展。 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