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答案1

思考题答案1
思考题答案1

1.什么是公共政策?

答: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2.应该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它往往通过法令、条例、规划、计划、方案、措施、项目等形式表达出来。公共政策有一定的制定与执行主体。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有效增进和公平分配公共利益。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公共利益选择、整合、分配、落实。公共政策关注的对象是社会公共问题。

3.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答:一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二是从专业角度面议,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4.公共政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表现在导向功能;管制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5.公共政策如何分类?

答:分为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分配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和自我管制性政策;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

6.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有何区别?

答:根据所要分配的利益类型进行的分配。物质性政策是将有形的资源和实质性权利给予受益人,或将真正的不利条件强加给那些受相反影响的人。象征性政策对人们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物质性影响。并不交付表面上似乎要交付的东西,也不分配有形的利益。

7.如何从“公共”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答:包括公共物品、公共职能、公共问题、公共利益、公共权力、公共秩序、公共治理。

8.政府收入主要有哪些形式?

答: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其他收入。

9.政府失灵有哪些表现?

答:政府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政府寻租;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政府俘获;决策失效;供给低效。

10.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外部负效应、信息不称。

11.什么是政策分析?

答:是运用科学理论解决政策选择性和实施问题的过程。是依据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制定和优化具体政策的过程。是运用一定方法和技术的思维与实验过程。

12.政策分析有哪些特征?

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复杂的学科背景。多架构的研究方法。广阔的研究领域。

13.什么是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

答:政策问题。政策内容。政策结果。政策价值。政策结构。

14.政策分析有哪些类型?

答:分析倡议两分论;研究型分析与快速分析;信息转换分析模式;面向大政方针的政策分析;

15.政策分析有哪些局限?

答:政府权力的限制。问题认识上的分歧。人文研究的设计限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复杂性。社会问题的多样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科学知识的有限性。

16.政策分析有哪些陷阱?

答:墨守成规;生搬硬套;贻误时机;一知半解;手忙脚乱;反复无常;脱离政治。

17.根据托马斯。戴伊的观点,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有何区别?

政策倡议需要修辞、说服、组织和实践的技巧,而政策分析却鼓励研究人员运用调查工具去评判重大的政策议题,尝试发现那些构建公共政策的基本因素,以及公共政策把带来的影响。政策分析活动产生的知识是政策倡议和政策实践的先决条件。

18.政策分析有哪些步骤?

答:定义问题;收集证据;分析原因;评估政策;开发方案;结果预测;择优选择。

19.政策分析人员要做些什么?

答: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关注各类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关注各类公共政策的具体内容;关注决策或政策制定者做了些什么和没有做什么,对一项公共政策的输入及其过程感兴趣。

20.思想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

答:生产思想、教育公众、汇集人才。

21.什么是公共政策理念?如何在政策实践中贯彻这些理念?

答:是指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应充分体现公共更改一,并以此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标准。体现在:生命至尊、公平正义、民主为用、法治优先、宽容为怀、诚信至上、自由为体、民生为天、以人为本、和而不同。

22.公共政策如何体现社会公正?

答:政策制定者的解释如果能够获得公众最大的认同,就算达到了最大可能的公正。

23.什么是多数人暴政?

答: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的错误而被迫接受惩罚,即多数人专政,也叫多数人暴政。

24.如何划分政策主体?

答: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

25.官方决策都包括哪些机构?

答: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法院。

26.非官方参与者都有哪些?

答: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和思想库。

27.大众传媒有什么特点?

答:覆盖率高、信息量大、影响面广、冲击力强。

28.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有哪些途径?

答:一是以主权者身份,参与直接投票决定重大政策问题;二是通过代议形式,推行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权力;三是使用威胁手段,参加请愿、示威等活动,反对政策出台;四是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力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五是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提供政策诉求;六是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

29.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答: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经,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例如:中国政府在借鉴别国政策经验的时候,融入了“中国特色”的概念。

30.哪些环境因素对公共政策构成影响?

答: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社会变迁;国际环境。

31.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有何不同?

答:具体模型对原型是一种形象上说明,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信特征。而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符

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32.评价模型有效性的准则是什么?

答:排列并简化现实;认定重要层面;符合社会现实;提供有意义的沟通;指导调查与研究;提出一定的解释。

33.传统理性(纯粹理性)所要求的最优选择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一是把决策行为视为行为而非群体行为。二是决策者有绝对理性。三是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四是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五是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34.传统理性模型有哪些实际障碍?

答:一是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二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行为会受到个人偏好、性格特征的影响。三是人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四是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五是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35.解释“有限理性”的概念?

答: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才是发现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人们不是不想干,而是他们无法干。36.渐进模型具有哪些特征?

答:一是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二是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三是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37.“团体迷思”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无懈可击的错觉;集体合理化;对团体固有道德深信不疑;刻板印象;对持异议都施加压力;自我审查;全体一致的错觉;自我指定的心理守卫。

38.怎样预防“团体迷思”的出现?

答:要先了解现象,认识其原因、表现影响和后果;领导应鼓励成员多提反对意见;领导不要一开始就自己倾向与个方案;建立一些独立的政策计划和评估小组;把决策小组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再汇总意见;可以和信得过的组外人交换意见;邀请一些专家和有关人员,鼓励他们向核心成员提出挑战;在会议上暗中委派一个魔鬼角色;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不轻易满足于一致。

39.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哪些特征?

答:一是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强制性。

40.“精英主义”有哪些基本观点?

答:太长了

41.结合“团体理论”阐述政府的作用?

答:建立团体斗争的游戏规则并充任裁判;平衡各方利益,力求彼此妥协;以公共政策的形式出台折中办法;通过各种形式和措施推动公共政策的实施。

42.什么是社会问题?

答: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人物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是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

43.社会问题具有哪些特征?

答:1.社会问题是一种客观条件;2.社会问题是一种主观定义;3.社会问题受价值判断的影响;4.社会问题是关系到大多数人的问题;5.社会问题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特征;6.社会问题多带有系统性特征。44.什么是韦伯的“三位一体”分层理论?

答:对社会成员进行阶层划分有三重标准:即经济标准(财富)、政治标准(权力)和社会标准(声望)。三个分层标准有时是互相联系、相互转化的。同时,三个标准又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个标准都可以单独作

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分层中轴理论。

45.根据手段—目标论,社会越轨行为有哪些类型?

答:创新型、形式型、退缩型、叛逆型。

46.如何运用比喻的方法分析社会问题?

答:我们在认识理解社会问题这种复杂现象时,可以借助比喻的方法。(急性病、慢性病、自愈性疾病、晚期疾病、先天性疾病、传染性疾病、不治之症、医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社会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疾病比喻,为我们指出了一知确认和分析社会问题的创新思路。有效的分析不仅仅是为了确定何种社会问题似何种病症,更是要强调借鉴治病的方法,努力解决不同类型的社会问题。

47.问题确认包括哪些步骤?

答:问题察觉、问题界定、问题描述、问题确认。

48.利益集团在议程建立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答:任何利益团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在社会中它们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出现的某种情况威胁到这种平衡状态的存在,那么它们就肯定会做出必要的反应。此外,某个利益团体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的特惠政策时,其他利益集团也有可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在体制改革和机构重组当中,利益团体的作用能够得到更为直观的表现,争权夺利的斗争完全表面化。

49.公民个人如何推动政策议程的建立?

答: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当某人遇到一个私人性质的问题时,他还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比如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上述的行动很可能会导致反对意见的出现,从而形成讨论的局面,许多人就这样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到了这一事务中。另外,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谓非正式关系,是指超出法定组织制定和工作程序的人际关系。通过这类关系,个人所提出的问题很有可能被决策者列入政策议程。这是因为非正式关系的突出特点就是相互的亲近与信任,有很强的互动作用。尽管利用非正式关系建立政策议程并非正常现象,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50.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自然灾害,经济灾难,技术突破,生态变迁,社会变迁。

51.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包括哪些内容?

答:战争行动、地区与国际冲突、经济对抗、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

52.政策议程的建立会遇到哪些障碍?

答:政治原则的偏离、价值体系的排斥、政府体系的封闭、承受能力的超重、表达方式失当

53.举例说明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

答:(1)信息原则(1997 火烧大兴安岭官僚主义国投巨资再造其貌欺上瞒下套取巨款虚假信息)(2)系统原则(丁渭工程)(3)预测原则(预测唐山大地震)(4)客观原则(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智囊原则(美兰德公司准确预测中国将出兵朝鲜,苏联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时间)(6)择优原则(美国处理古巴导弹危机)(7)效益原则(经济、社会)(8)可行原则(9)兼听原则(通用斯隆)(10)时效原则(艾森豪威尔诺曼底登陆)

54.简述经验思维的特点与作用。

答:经验思维的特点在于经验的联想和经验的迁移。经验的联想适用于处理重复性的工作。经验思维方式简单实用,但适用范围有限,局限于重复的和可类比的事物。

55.举例说明什么是价值判断,什么是事实判断。

答: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决策的首要前提。价值判断不仅在决策的开始阶段存在,而且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持续。价值判断常常表现为价值目标的选择。事实判断依赖于明显的客观标准。

56.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有何区别?

答:所谓事实因素是指在决策活动中所依据的客观事实。所谓价值因素是指决策者的个人好恶。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价值前提是从需不需要和值不值得做出决策的角度提出问题,主要侧重于决策主体的要求;事实前提则是从能不能和可不可以的角度提出问题,主要侧重于客观实际的条件。因此,常有具备了价值前提却缺少事实前提或与之相反的情况出现,使决策活动难以进行。⑵认识形势的表现不同。事实前提的判断依赖于明显的客观标准,所以往往容易达成共识。价值前提的判断则更多地依赖于人们的价值体系,所以经常引起冲突和矛盾。⑶影响决策的作用不同。价值前提对决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决策目标的确定上,事实前提对决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行动方案的选择上。

57.政策方案的设计需要把握哪些要点?

答:(1)成本:方案需要考虑的成本和效率问题。(2)稳定性:方案的抗干扰性及目标的可持续性。(3)可靠性:在既定时间段实施方案的可能性有多大。(4)牢固性:如果执行中方案部分失灵或受损,该方案能否持续。(5)灵活性:方案的伸缩余地多大,目标和手段能否改变。(6)风险性:方案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7)传播性:方案是否容易被理解,沟通是否有困难。(8)功效性:方案的价值表现及其伦理特征,解决问题的是非界限。(9)简单性:方案是否易于操作和执行。(10)相容性:方案是否与现行相关政策及其目标、手段衔接或相容。(11)可逆性:方案执行中阶段性目标和程序的相互替代性。(12)强韧性:方案是否适应不同环境和条件。

58.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包括哪些内容?(P237)

答:⑴政治可行性,即政策方案获取政治资源支持的程度(获得合法地位和被政策执行机构接受的可能性)和对政治价值观的影响。⑵经济可行性,即政策执行中获取政策资源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一般性资源(人力、财力和物力)和特殊资源(信息资源等)。政策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等多种内容。⑶行政可行性,即政府行政部门在执行能力和工作效率方面的支持程度。

⑷法律可行性,即政策方案是否符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和条款。⑸技术可行性,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⑹社会可行性,即社会对政策方案的认同和支持的可能性。其中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59.听证一般包括哪些具体步骤?

答:①通知②确定听证代表③听证会举行④听证笔录

60.座谈会与论证会有何区别?

答:座谈会:由于座谈会形式在我国为民众所广泛熟悉,因此采用座谈会形式听取公民对行政立法的意见可能是行政立法的首选程序。论证会:论证会,即邀请有关专家对行政立法草案内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研究论证,做出评估。论证会与座谈会有所不同,参加座谈会的人员与所讨论的行政立法草案之间具有较直接的利害关系。

61.政治系统取得合法性有哪些途径?

答:一是依据合法和合理的程序取得政权,如运用民主政治方式通过竞选获取公职;二是依据社会的传统习惯取得政权,如封建王朝子承父业的统治惯例;三是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取得政权。

62.从狭义角度讲,政策合法性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⑴合法的决策主体,一般而言,主要从六个方面考察主体的合法性:管理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组合、权责体系、组织经费、运行规则。⑵合法的政策程序。程序之所以重要,主要因为它是规范决策组织行为的有效途径。如果没有程序作保证,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很有可能演变成随机性行为,使个人或少数人的意

愿凌驾于组织目标之上,个人行为代替组织行为。⑶合法的政策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主要是指政策应与国家宪法和现行法律相一致,在内容上不发生抵触。不仅要符合有关的法律原则,而且要符合法律的具体规定。

63.什么是政策执行?行动学派和组织理论学派有何不同?

答:政策执行是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包括使政策作用于目标群体(例如,正经历金融危机的金融机构)以及使政策目标得以实现。行动学派:行动学派关注政策作为行动指南的指导性作用,强调政策执行的关键问题在于政策执行机关如何采取政策行动。强调政策行动只有坚强有力、行动方法切实可行,就可以较为顺利地实现政策目标,合理的政策执行活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政策决定的局限和无能。组织理论学派:政策能否有效执行,关键在于执行机构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要看能否理解和领会政策,能否具有执行的积极性,客观上要看是否拥有足够的资源,是否拥有足够的执行能力。

64.政策执行有何特征?

答:(1)对象的适用性(2)执行的灵活性(3)执行的有序性(4)过程的动态性(5)执行的协调性(6)执行的时限性

65.政策执行有何作用?

答:(1)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2)检验政策成效(3)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66.政策资源包括哪些内容?

答:(1)经费资源(2)人力资源(3)信息资源(4)权威资源

67.政策执行有哪些手段?

答:⑴行政手段。所谓行政手段,就是通过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管理的惯用方式(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规章等形式)按照系统、层次、区划来实施政策的方法。⑵经济手段。所谓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各种经济利益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⑶法律手段。所谓法律手段,是指通过各种法律形式(法律、法规、行政立法、司法仲裁等)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⑷思想教育手段。思想教育手段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管理方法。常用形式有制造舆论、说服教育、协商对话、批评与表扬等。在运用思想教育手段的时候需要重视目标群体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

68.对政策执行人员有哪些素质要求?(P314)

答:(1)政治素质(2)品德素质(3)知识素质(4)能力素质(5)心理素质(6)身体素质69.什么是目标群体政策认同和政策抗拒的缘由?

答:政策认同的缘由:(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2)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制约(3)对政策形式合理与实质合理的看法(4)成本收益的权衡(5)大局或整体的考虑(6)避免受到惩罚(7)环境条件的变化政策抗拒的起因:(1)合法性危机(2)缺乏对政府官员的信任(3)社会心理负担过大(4)政策执行存在偏差(5)政策自身存在缺陷(6)政策评估存在问题

70.政策执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明确既定目标(2)注意政策整合(3)克服法律迷信(4)克服“积事”之弊(5)完善信息沟通(6)加强权利制衡(7)弥补执行真空(8)向“钻空子”的人敬礼

71.举例说明什么是政策评估。

答所谓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变化、政策终结的基础依据。

72.政策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答:指标信息测定分析建议

73.为什么要进行政策评估?

答:(1)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2)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未来走向的重要依据(3)政策评估是合理配置政策资源的基础工作(4)政策评估有利于促进政策的科学化进程(5)政策评估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

74.政策评估有哪些类型?从评估组织的活动形式上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非正式评估与正式评估;答:从评估机构的权力、地位角度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前评估与后评估。

75.政策评估标准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⑴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①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之间的比例关系②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和范围③政策对社会的影响程度⑵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①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②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政策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④政策是否有利于保持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⑤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76.政策评估有哪些方法?

答:(1)前后对比法:简单对比分析投射对比分析“有——无”对比分析实验性对比分析(2)专家评估法(3)目标群体评估法(4)执行群体评估法

77.政策评估有哪些步骤?

答:计划与准备组织与实施总结与报告

78.政策评估障碍何在?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⑴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⑵政策影响的广泛性⑶政策资源的混合和相关政策的重叠⑷政策问题的复杂性⑸政策主体及相关人员的抵制

79.举例说明什么是政策终结。

答:政策终结指的是在公共政策领域里发生的终结现象。它与一般意义上的终结有一定的区别,即政策终结不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现象,而是一种人们的主动性行为,是人们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旨在提高政策绩效的政策行为。

80.政策终结针对的是哪些情况?

答:⑴已经实现了政策的既定目标(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⑵发现政策背离的既定目标(可能是完全失败的,政策执行得越好,离目标可能越远);⑶发现政策完全是多余的或者是无效的(有它没它可能一个样,政策完全成了一种摆设);⑷发现政策的实施引发了更为严重的问题(不太合理的地方太多,副作用太大,为治小病致人大病,不是良药而是毒药)。

81.为什么要进行政策终结?

答: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终结宣告旧政策的结束;二是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政策终结的作用:(1)有利于节省政策资源(2)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3)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和政策质量的提高

82.政策终结包括哪些对象?

答:⑴权力与责任⑵政策功能(服务与管制)⑶相关组织

83.政策终结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①废止②替代③合并④分解⑤缩减

84.政策终结障碍何在?

答:⑴心理方面的障碍。心理方面的障碍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他们为原有政策的制定花费了心血,感情上不易接受它的失败。且承认政策失败则等于承认自己工作的失误,这可能对权力地位构成负面影响。二是政策执行者,他们在执行过程中倾注了智慧和精力,对工作成果倍感珍惜。三是社会中的政策

受益者,他们囿于既得利益,自然会站在政策终结的对立面。⑵组织方面的障碍。政策执行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都具有寻求生存和发展,以及自我扩张的本性。组织的这种行为惯性,对政策终结会构成很大的障碍。特别是当政策终结威胁到组织生存时,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会骤然增大。⑶社会方面的障碍。当政策面临终结时,社会上的反对势力会自然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多钟利益集团的联盟,共同抵制政策的终结。⑷法律方面的障碍。任何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任何组织的建立与扩展,都是通过一定法律程序进行的。同样,一项政策的废止,一个组织的撤销也必须经过一套法定的程序。耗时费力非常复杂。⑸资源方面的障碍。政策的终结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沉没成本,二是终结行为本身的消耗。决策者在这种压力下,改变初衷,放弃终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85.政策终结应如何进行?

答:(1)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2)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3)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4)废旧立新并举,缓解终结压力(5)做出必要妥协,降低终结成本(6)提供利益补偿,消除抵触情绪。(7)选择有利时机,把握政策焦点。(劳教制度废止带来的启发)(8)设置有效期限,提高终结效率。

第三章作业和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3-1 简述传感器的定义,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者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的组成 能够完成预变换的单元称为敏感元件,而转换元件是能够将感应到的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学物理量,电信号经测量电路放大、整形、转换后送显示器显示,或记录,或处理,辅助电源负责传感器的电源供给。但是并不是所有传感器都包括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有一部分传感器不需要起预变换作用的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器件等。 3-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有哪几种分类 答: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检测系统的接口位置,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它提供物联网系统赖以进行决策和处理所需要的原始

数据。 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有如下三种: 传感器按输入信号(被测量)分类可分为物理量传感器、化学量传感器和生物量传感器三大类; 按输出信号分类分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膺数字传感器、开关量传感器四大类;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等若干类。 3-3 什么是智能传感器 答: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带有微处理机,具有采集、处理、交换信息的能力,是传感器集成化与微处理机相结合的产物。智能传感器的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传感器的组成 智能传感器具有如下功能: ⑴自补偿和计算,例如,温漂补偿; ⑵自诊断功能,例如,故障自诊断; ⑶复合敏感功能,单个传感器可测量多个参数,并可进行信息融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 1-1回答以下问题: (1) 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 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10 A 。当温度为35C 时,该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5) 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 变,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 子 提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因此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 入的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 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 为在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但不能移 动),价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 是电中性 的。同理,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 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35C 时, 反向 饱和电流为 35 15 I s 10 40 A (5) 二极管在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的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r d R D 。 1-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 确定各电路 的输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 断开二极管,求 R D U D I D 交流电阻为 r d U D U T i D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

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与思考题 一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阶段?有哪些成果? 二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3、你如何在现实中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 1、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 2、联系实际说说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五 1、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如何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 六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有何区别?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运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原理,说明现阶段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七 1、从真理观角度说明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八 1、如何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3、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九 1、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主要表现,并说明坚持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 十 1、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为什么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十一 1、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举例说明人的本质内涵。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十二 1、资本的原始积累途径是什么? 2、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十三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什么?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3、划分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十四 1、剩余价值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2、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以及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十五 1、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的对内职能是什么?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在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 3、对待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十六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 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思考题: <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 B 02R p p γ= -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 ??-= B A 112R R g h ργ <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 <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 d h d F

思考题是与习题参考答案(第2章)[1]

第二章溶液与离子平衡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 E 2. E 3. T 4. E 5. E 6. T 7. T 8. E 9. E 10. E 11. E 12. E 13. T 14. E 二、选择题 15. C 16. A 17. C 18. C 19. C 20. B 21. A 22. C 23. D 24. B 25. B 26. A 27. D 三、填空题 28.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渗透压29. D>C>A>B 30. 红红黄同离子效应31. K s°= (b(Ag+)/b°)2(b(CrO42-)/b°)2s = (K s°/4)1/3 33. 右34. 空轨道孤电子对35. HPO42-H[PtCl6]-SO42-[Fe(H2O)5OH]2+36. 5.68 10-10NH4+, H3PO4, H2S PO4, CO3, CN, OH, NO2-[Fe(H2O)5OH], HSO3-, HS-, H2PO4-, HPO4, H2O 四、问答题 38. 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与溶液的组成有何关系? 答难挥发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即随溶质的粒子数的增多而增大, 而与溶液的组成(溶质的本性)无关. 39. 怎样衡量缓冲溶液缓冲能力的大小? 答缓冲能力大小的衡量尺度为缓冲容量. 当缓冲组分比为1:1时, 缓冲溶液有最大的缓冲容量. 40. 试讨论怎样才能使难溶沉淀溶解. 答若要使沉淀溶解, 就必有ΠB(b B/b°)νB< K s°, 因此, 必须必须设法降低饱和溶液中某一组

分的平衡浓度. 可以根据沉淀的性质, 利用酸碱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或配合反应等措施, 以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 41. 试用平衡移动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将产生什么现象. (1)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Na 2CO 3. 答 根据同离子效应的原理,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变小. (2)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氨水. 答 加入氨水时, Ag +与NH 3生成了稳定的[Ag(NH 3)2]+, 使溶液中b (Ag +)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氨水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3) 向含有Ag 2CO 3沉淀中加入HNO 3. 答 加入HNO 3时, CO 32-与HNO 3反应, 使溶液中b (CO 32-)降低, 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Ag 2CO 3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当CO 32-足够量时, Ag 2CO 3沉淀将完全溶解. 42. 试说明什么叫螯合物. 答 螯合物是指含有多齿配位体并形成螯环的配合物. 43. 酸碱质子理论与电离理论有哪些区别? 答 (a) 对酸碱的定义不同; (b) 质子理论中没有盐的概念; (c) 酸碱反应的实质不同; (d) 适用的溶剂不同. 五、计算题 44. (1) 14.6% (2) 0.454 mol ?dm -1 (3) 0.54 mol ?kg -1 (4) 0.991 45. 186 g ?mol -1 46. 2327.53 Pa 326.4 kPa 47. (1) b (H +) = 9.4 10-4 mol ?kg -1 b (Ac -) = 9.4 10-4 mol ?kg -1 α = 1.88% (2) b (H +) = 3.5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α = 0.07% (3) b (H +) = 0.025 mol ?kg -1 b (Ac -) = 3.52 10-5 mol ?kg -1 (4) b (H +) = 1.76 10-5 mol ?kg -1 b (Ac -) = 0.025 mol ?kg -1 48. 0.01 mol ?kg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 在298K 时, 测定其pH 为5.0, 求: (1) 该酸的K a °和α; (2) 加入1倍水稀释后溶液的pH, K a °和α. 解: (1) pH = 5.0, b (H +) = 1 10-5 mol ?kg -1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1-1 10-5 1 10-5 1 10-5 52 8a 5 (110)1100.01110 K ---?==?-? 5110100%0.1%0.01 α-?=?= (2) HB = H + + B - b (eq)/mol ?kg -1 0.005-x x x K a ° = 1.0 10-8, (0.005-x ) ≈ x , 28a 1100.005 x K -==? b (H +) = 7.07 10-6 mol ?kg -1 pH = 5.15 6 7.0710100%0.14%0.005 α-?=?= 49. 计算20℃时, 在0.10 mol ?kg -1氢硫酸饱和溶液中: (1) b (H +), b (S 2-)和pH; (2) 如用HCl 调节溶液的酸度为pH = 2.00时, 溶液中的为S 2-浓度多少?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章作业思考题

章作业思考题

————————————————————————————————作者:————————————————————————————————日期:

第10章思考题 1) 为什么要对构件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 2) 为什么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所选用的材料都要求较高的强度?普通混凝土结构为何不能有效利 用高强材料? 3) 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何不能取的太高,也不能取的太低?为何先张法的控制应力略高于后 张法? 4)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分别由什么原因产生的?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5) 预应力损伤值为什么要分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先张法和后张法各项预应力损失怎样组合? 6) 试述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各自的应力变化过程和相应应 力值的计算公式。 7)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计算预加应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бpc 时,为什么先张法 构件用A 0,而后张法用A n ?而在使用阶段时,都采用A 0?先张法、后张法用A 0、A n 如何进行计算? 8) 如果采用相同的张拉控制应力бcon ,预应力损失也相同,当加载至混凝土预压应力бpc =0时, 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构件中预应力钢筋的应力бp 是否相同?是多少? 9) 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为什么钢筋的应力бsk = s p p k A A N N +-0? 10) 什么是预应力钢筋的传递长度l tr ?为什么要分析预应力的传递长度,如何进行计算? 11)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控制局部受压区的截面尺寸,并需在锚具处配置间接钢 筋? 12) 对受弯构件的纵向受拉钢筋施加预应力后,是否能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 力?为什么? 13)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 是否相同,为什么? 1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压预应力钢筋A p ′有什么作用?它对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有什么影 响? 15)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什么要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预应力轴心受拉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正截面 承载力验算、抗裂度验算与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有什么不同? 16)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是如何进行计算的?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相比有 何不同?

作业复习与思考题答案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练习册答案 练习一答案: 1、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分层协议的两条理由如下: 1)把网络操作分成复杂性较低的单元,结构清晰,易于实现和维护 2)定义并提供了具有兼容性的标准接口 3)使设计人员能专心设计和开发所关心的功能模块 4)独立性强——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么服务—黑箱方法 5)适应性强——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任意改变 6)一个区域网络的变化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区域的网络,因此每个区域的网络可单 独升级或改造 2、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通信)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网络协议=语义+语法+规则) 3、OSI七层: 1)物理层:主要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的传 递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在通信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 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 3)网络层: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4)传输层: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透明的传送报文。 5)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6)表示层: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7)应用层: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

足用户的需要。 4、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协议。UDP协议是无连接的不可靠协议。 5、路由器实现网络互联是发生在网络层。主要功能有路由选择,多路重发以及出错检 测等。 6、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主要有: 1)电子邮件E-MAIL. 2)远程登陆Telnet 3)文件传输FTP. 4)WWW服务 5)电子邮件服务 7、一台微机、调制解调器和电话线。选择一个为用户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ISP。 练习二答案: 1、主要包括: 1)可靠性高。 2)极强的伸缩性。 3)网络功能强。 4)强大的数据库支持功能。 5)开放性好。 UNIX系统一开始就作为开放系统,UNIX操作系统的源程序一开始 就向学术界开放。 6)通用。UNIX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通用性,使之适合于不同类型(分时和批 处理)用户的需要。 2、主要包括: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错) 答:错。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旋转椭球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2.设A点的横坐标Y=19779616.12,试计算A点所在6o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相距多远? 答:A点在6°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6N-3=6*19-3=111° 求A点自然值:用通用值减去带号19再减500km,也就是:779616.12m-500km=779616.12-500000=229616.12m>0 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相距229616.12m 3.靠近赤道某点的经度为116o 28′,如以度为单位按赤道上1o为111km弧长估算,试问该点分别在6o带和3o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6°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该点在中央子午线西边,经差是117°-116o 28′=0°32′=0.5333333333333333°相距中央子午线距离是:111*0.5333333333333333=59.2km 向西移500km后坐标是:500km-59.2km=440.8km=440800m 该点横坐标通用值是:20440800m 2)求该点在3°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因此,坐标是一样的,只是带号不同 则3°带中横坐标通用值为:39440800m 4.某地的经度为116°23′,试计算它所在的6o带和3o带带号,相应6o带和3o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带号N=int(116o 23′/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2)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3’-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思考题及答案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思考题及答案 1.试述我国医德基本原则、准则的主要内容? 答:1.我国当代医德原则内容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1)防病治病从宏观层面指明了医学服务必须承担完整的医德责任,即无论医务人员身在哪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医疗卫生单位属于何种性质,都必须肩负起防病治病的使命。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克服狭隘的传统义务论,树立和形成由传统义务论与现代公益论整合而成的全新的医德义务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对病人个人、对健康人群、对生态环境、对每个人全面健康需求等多重义务之间的关系,彻底实现医学目的。医德基本原则把全面的医德责任作为其首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医学发展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要求。 (2)救死扶伤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有临床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病人谋利益。“救死扶伤是临床医务人员的天职”这一医德思想,是古今中外先进医家的共识。我国医界从“医乃活人之术”出发,以“医之使之生”的涵义来命名医生,一代又一代的先进医家,以实践奠定和丰富了“仁爱救人”的优良传统。 (3)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这个原则中处理好医学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普遍、最现实的底线要求。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集古今中外医学人道精神之大成,也是对革命人道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它要求对人的生命加以敬畏和珍爱,对人的尊严予以理解和维护,对病人的权利给以尊重和保护,对病人的身心健康投以同情和关爱。 (4)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的最高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核心内容。首先,为人民健康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医学服务既要认真看病,更要真诚关心病人;既要给以生物学方面的救助,更要给以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照顾,从而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使他们保

电机学课后 思考题 习题 答案

《电机学》各章练习题与自测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1.1 变压器是怎样实现变压的?为什么能够改变电压,而不能改变频率? 答: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变压的。变压器的原、副绕组交链同一个主磁通,根据电磁感应定律dt d N e φ =可知,原、副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即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当原、副绕组匝数21N N ≠时,副边电压就不等于原边电压,从而实现了变压。因为原、副绕组电动势的频率与主磁通 的频率相同,而主磁通的频率又与原边电压的频率相同,因此副边电压的频率就与原边电压的频率相同,所以,变压器能够改变电压,不能改变频率。 1.2变压器一次绕组若接在直流电源上,二次侧会有稳定的直流电压吗,为什么? 答:若一次绕组接直流电源,则铁心中将产生恒定的直流磁通,绕组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所以二次侧不会有稳定的直流电压。 1.3变压器铁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0.35mm 厚、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成? 答:变压器铁心的主要作用是形成主磁路,同时也是绕组的机械骨架。采用导磁性能好硅钢片材料是为了提高磁路的导磁性能和减小铁心中的磁滞损耗,而用薄的(0.35mm 厚)表面绝缘的硅钢片叠成是为了减小铁心中的涡流损耗(涡流损耗与硅钢片厚度成正比)。 1.4 变压器有哪些主要部件,其功能是什么? 答: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是器身,即铁心和绕组。铁心构成变压器的主磁路,也是绕组的机械骨架;绕组构成变压器的电路,用来输入和输出电能。除了器身外,变压器还有一些附属器件,如绝缘套管、变压器油、油箱及各种保护装置等。 1.5 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是怎样定义的? 答:变压器一次绕组加额定电压,二次绕组空载时的端电压定义为变压器二次额定电压。 1.6 双绕组变压器一、二次侧的额定容量为什么按相等进行设计? 答:变压器传递电能时,内部损耗很小,其效率很高(达95%以上),二次绕组容量几乎接近一次绕组容量,所以双绕组变压器的一次、二次额定容量按相等设计。 1.7 变压器油的作用是什么? 答:变压器油既是绝缘介质,又是冷却介质,起绝缘和冷却作用。

第二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第二章作业与思考题答案 2-1 什么是EPC 答: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即为产品电子代码,其最终目标是为每一个商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编码标准。EPC统一了对世界范围内商品的标识编码规则,并用数字信息的形式存储于与具体商品实物固定在一起的RFID应答器中,结合网络技术而组成EPC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对单件产品的跟踪与追溯。目前的EPC系统中应用的编码类型主要有三种:64位、96位和256位,每类EPC编码由版本号、产品域名管理、产品分类部分和序列号四个字段组成。 2-2 简述EPC系统组成 答:EPC系统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EPC系统构成

(1)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全球产品电子代码EPC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与GTIN兼容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拓展和延伸,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EPC代码是由标头、管理者代码、对象分类代码、序列号等数据字段组成的一组数字。具有科学性、兼容性、全面性、合理性、国际性、无歧视性等特性。 (2)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是实现EPC代码自动采集的功能模块,由射频标签和射频识读器组成。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在全球流通。射频识读器是与信息系统相连,读取标签中的EPC代码并将其输入网络信息系统的设备。EPC系统射频标签与射频识读器之间利用无线感应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具有以下特点:非接触识别;可以识别快速移动物品;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 (3)信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由本地网络和全球互联网组成,是实现信息管理、信息流通的功能模块。EPC系统的信息网络系统是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EPC中间件以及对象命名称解析服务(ONS)和实体标记语言(PML)实现全球产品信息服务。其中,ONS ( Object Naming Service) 对象名称解服务器用来把EPC转化成IP 地址,用来定位相应的计算机和完成相应的信息交互服务。PML (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实体标识语言服务器中存储用PML语言描述的实物信息,如实物名称、种类、性质、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信息、实物存放位置、实物的使用说明等。

马克思第一章思考题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 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 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所 以说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是人们的实践能力的结果。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

第三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二章思考题习题答案(新) 第3章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 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什么是酸?什么是碱?什么是两性物质?各举例说明。 答: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都是酸;如HAc、HCI、NH4+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如,NH3、F-、CO3 2_, 可以给出质子,又可以接受质子的物质称为两性物质。例如HCO3-、H2PO4-。 2.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 答:质子理论和电离理论对酸碱的定义不同;电离理论只适用于水溶液,不适用于非水溶液,而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非水溶液。

3?判断下面各对物质哪个是酸?哪个是碱?试 按强弱顺序排列起来。 HAc , Ac「;NH3 , NH4+;HCN, CN「;HF, F-; H3PO4, CO3 2" 答:酸:H3PO4 HF HAc HCN NH4+ 碱:CO3 2- NH3 CN- Ac- F- 4 ?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1) H3PO4—Na2HPO4; (2) H2SO4-SO42-; (3) H2CO3-CO32-;( 4)HAc-Ac- 答:属于共轭酸碱对是(4) HAc-Ac - 5.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一,NH 4+, HPO42-, HCO3-, H2O,苯酚。 答: HPO42-, NH3 , PO43- , CO32- , OH - , C6H5O-6 .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 HC2O4-, HPO42-, HCO 3-, H2O, C2H5OH。 答:H3PO4, H2C2O4, H2PO4-, H2CO3, H3O+, C2H5OH2+

cmos器件作业及思考题

NMOS英文全称为:N-Mental-Oxide-Semiconductor。意思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而拥有这种结构的晶体管我们称之为MOS晶体管。有P型MOS管和N型MOS管之分。由MOS管构成的集成电路称为MOS集成电路,由NMOS组成的电路就是NMOS集成电路,由PMOS管组成的电路就是PMOS集成电路,由NMOS和PMOS两种管子组成的互补MOS电路,即CMOS电路。 全称: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别名:positive MOS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MOS)晶体管可分为N沟道与P沟道两大类,P沟道硅MOS场效应晶体管在N型硅衬底上有两个P+区,分别叫做源极和漏极,两极之间不通导,源极上加有足够的正电压(栅极接地)时,栅极下的N型硅表面呈现P型反型层,成为连接源极和漏极的沟道。改变栅压可以改变沟道中的电子密度,从而改变沟道的电阻。这种MOS场效应晶体管称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如果N型硅衬底表面不加栅压就已存在P型反型层沟道,加上适当的偏压,可使沟道的电阻增大或减小。这样的MOS场效应晶体管称为P沟道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统称为PMOS晶体管。 P沟道MOS晶体管的空穴迁移率低,因而在MOS晶体管的几何尺寸和工作电压绝对值相等的情况下,PMOS晶体管的跨导小于N沟道MOS晶体管。此外,P沟道MOS晶体管阈值电压的绝对值一般偏高,要求有较高的工作电压。它的供电电源的电压大小和极性,与双

极型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不兼容。PMOS因逻辑摆幅大,充电放电过程长,加之器件跨导小,所以工作速度更低,在NMOS电路(见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出现之后,多数已为NMOS电路所取代。只是,因PMOS电路工艺简单,价格便宜,有些中规模和小规模数字控制电路仍采用PMOS电路技术。 MOSFET共有三个脚,一般为G、D、S,通过G、S间加控制信号时可以改变D、S间的导通和截止。PMOS和NMOS在结构上完全相像,所不同的是衬底和源漏的掺杂类型。简单地说,NMOS是在P 型硅的衬底上,通过选择掺杂形成N型的掺杂区,作为NMOS的源漏区;PMOS是在N型硅的衬底上,通过选择掺杂形成P型的掺杂区,作为PMOS的源漏区。两块源漏掺杂区之间的距离称为沟道长度L,而垂直于沟道长度的有效源漏区尺寸称为沟道宽度W。对于这种简单的结构,器件源漏是完全对称的,只有在应用中根据源漏电流的流向才能最后确认具体的源和漏。 PMOS的工作原理与NMOS相类似。因为PMOS是N型硅衬底,其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少数载流子是空穴,源漏区的掺杂类型是P型,所以,PMOS的工作条件是在栅上相对于源极施加负电压,亦即在PMOS的栅上施加的是负电荷电子,而在衬底感应的是可运动的正电荷空穴和带固定正电荷的耗尽层,不考虑二氧化硅中存在的电荷的影响,衬底中感应的正电荷数量就等于PMOS栅上的负电荷的数量。当达到强反型时,在相对于源端为负的漏源电压的作用下,源端的正电荷空穴经过导通的P型沟道到达漏端,形成从源到漏的源

无机化学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整理1—5章

第一章思考题 1.一气柜如下图所示: A 假设隔板(A)两侧N2和CO2的T, P相同。试问: (1)隔板两边气体的质量是否相等? 浓度是否相等?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 (2)抽掉隔板(假设不影响气体的体积和气柜的密闭性)后,气柜内的T和P 会改变?N2、CO2物质的量和浓度是否会改变?T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 2.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 3.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与化学计量数有何不同?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是否相同? 试说明之。 5.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判断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含有更多的热量。× (2)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高,表明甲物体的热力学能比乙物体大。× (3)物体的温度越高,则所含热量越多。× (4)热是一种传递中的能量。√ (5)同一体系: (a)同一状态可能有多个热力学能值。× (b)不同状态可能有相同的热力学能值。√ 7.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 (1)体系放出了60kJ热,并对环境做了40kJ功。 (2)体系吸收了6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kJ功。√ (3)体系吸收了40kJ热,并对环境做了60kJ功。 (4)体系放出了40kJ热,环境对体系做了60kJ功。 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 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 (1)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2)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 (3)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4)最稳定的单质焓等于零。× (5)最稳定的单质的生成焓值等于零。×

现代推销学作业和思考题

《现代推销学》作业和思考题 第一章现代推销概述 一、思考题 1、试述现代推销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促进市场的繁荣 2、促进生产的发展 3、满足居民消费者需要和促进消费的发展 4、有利于增加国家积累 5、有利于从整体上扩大和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现代推销与传统推销的区别。 1、推销宗旨不同 2、推销手段与方式不同 3、推销策略和推销结果不同 4、推销级组织不同 二、作业 1、什么是现代推销,现代推销有哪些特征? 答:现代推销:是指推销人员在一定的推销环境,应用各种推销手段,促使顾客采取购买行为各种活动的过程。 现代推销的特征:说服性、灵活性、多功能性、双向性、互利性 2、现代推销观念有哪些? 答:现代推销的观念: (一)消费者为中心的观念:顾客导向,市场导向,需求导向。 (二)锐意创新的观念 1、经营观念创新 2、经营产品不断创新 3、场的拓新: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三)文明经商观念 1、经营环境文明化 2、经营方式文明化 3、经营主体文明化:经营单位和人员的文明建设 (四)保证满意 1、销售满意的商品 2、制定满意的价格 3、确定满意的经营方式 4、提供满意的服务 (五)推销观念的观念

第二章现代推销主体和客体 一、思考题 1、推销员在现代推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①销员在现代推销中的地位 无论将来通讯技术和传媒技术是如何的发达,企业的营销和促销将永远离不开人员的推销。推销员成为企业业务活动的主体,成为企业搞活经营、取得效益和提高效益的生力军。 ②销员在现代推销中的作用 (一)对企业而言,他非人员推销方式所无法取代的。 推销人员在销售产品、调查需求、开拓市场、售后服务和树立企业形象方面是具体任务的执行者,是企业向前发展的先锋队、生力军。 (二)对社会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文明实现的一个推动力。 科学家、发明家、哲学家、文学家创造了现代文明,但现代文明的实现靠的是我们广大的推销员。 (三)对消费者或用户而言,引导和影响的购买和消费。 在推销过程中,把认为可以满足消费者或用户需求的产品推荐给他们,起到了引导购买、引导消费、影响购买、影响消费的作用,起到了传递购买标准与教育消费的作用。 (四)对推销员个人而言 是发挥个人才智、磨练个人意志、培养高尚情操以及走向事业成功的最佳途径。 3、最终消费者中,个体消费者与集团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何区别? (1)对商品的质量、性能、操作情况和品牌的关心程度不一样。 (2)个体相对集团来说更关心商品价格。 (3)个人消费者更喜欢购物方便,而集团对购买地点有一定的选择性。 (4)集团对商品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而个人更多的是从众心理。 二、作业 1、何谓推销员、顾客和推销品? 答:推销员:是推销主体,即主动向顾客推销商品和劳务的主体。 顾客是指具有购买决策权或具有影响购买决策力并直接参与购买过程的个人或集团,亦即产品或劳务的购买者。 2、现代推销对推销员有哪些要求? (一)推销员的素质要求 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生理和心理素质等。 1、政治、思想、法律素质要求 2、文化素质要求 3、业务素质要求 4、生理和心理素质要求 (二)推销员能力要求 (1)良好的注意力和洞察力 (2)正确的理解力和判断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