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南京条约: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危害:

社会性质的变化。条约签订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条约签订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马关条约:

1895年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二万万两

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

危害:

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民族危机。

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且还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总之,《马关条约》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美国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亚太战争后。

中美望厦条约:1944

《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

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中美天津条约》,

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朝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望厦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益,同时以周详严密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坐享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一切特权。《中美天津条约》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进行粗暴践踏的历史罪证,也是美国推行合作侵华政策的典型产物。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19世纪列强为什么没有实现对中国的瓜分?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目的: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冰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企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校分庐抗议》中学

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60——90年代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最初向西方学习,学习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内容)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

(内容)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辛亥革命为什么爆发: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烈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壮大

清王朝为什么崩溃: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

三民主义学说: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局限: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二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局限: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民民主权利得到真正保证。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群众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三权分立——国务总理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

《》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论文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一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

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反帝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

在民生主义中,概括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这个三民主义与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客观: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主观: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如何探索革命新道路?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汉口八七会议(清算右倾,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中央临时政治局)——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

27.8.1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9.9 秋收起义

12/11广州起义

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以农村为工作重心,到农村去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2)28/11《井冈山的斗争》(3)30/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1930-1932四次反围剿胜利

1928年毛泽东井冈山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29年,第二个

1931年,和邓子恢制定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办法: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制定了可以付诸实践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

三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2土地革命严重挫折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长征(34年10月)1 遵义会议35年1月15日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A、内容:(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2)对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进行改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B、意义:1、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3、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结束的标志:会宁会师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

A. 三三制的民主政权的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阶级阶层。

B. 土地改革的政策: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

合地主阶级抗日。

C. 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以及中间势力:

发展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鼓励顽固势力(地主大资产阶级)

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哪几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民族资产阶级方案: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为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而奋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

如何看待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华事实?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近代史重点整理 上编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鸦片战争引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了解):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地最多),割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4.反抗外来侵略: ①第一次自发反抗“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反侵略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失败的原因P37 5.太平天国运动 ⑴代表人物:洪秀全 ⑵两大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性: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它不是农工实践的产物,而且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7 ⑶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6.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⑴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⑶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兴办近代企业 ②军事上,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⑷评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注定要失败。 ⑸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vd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D)。 A.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C.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D.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2.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B)。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百日维新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A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4.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是(D) A资产阶级工商业者B华侨C会党D留学生为骨干的青年知识分子 5.《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A) A、胡适 B、陈独秀 C、鲁迅 D、李大钊 6.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勘分两北界约记》 B.《改订伊犁条约》 C.《北京条约》 D.《瑗珲条约》 7.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侵占我国北方大量领土的国家是( B )。 A.日本 B.俄国 C.德国 D.英国

8.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设立的第一块租界是在(A)。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宁波 9.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C)。 A.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10.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11.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C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12.1928年12月毛泽东在(D)主持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A.南昌 B.三湾 C.宁冈县 D.井冈山 13.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C) A.我党在城市拥有相对强大的革命力量 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 C.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实际 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14.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D)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天津条约》的签订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上篇 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 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 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 的贫困化; 3.西方列强的侵略; 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 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 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 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 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课件版本】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完整word版)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1840(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4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先后经过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探索救国活动。还有农民阶级的救国活动。 (1)地主阶级的活动: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 洋务派李鸿章,曾国藩等的师夷长技以自强。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资产阶级的活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新文化运动 (3)无产阶级的活动: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救国活动。 (4)农民阶级的活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6历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法战争(1884--1885)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日本全面侵华(1937---1945)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第14、15页)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第6、7页)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完美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

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案: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震动。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案: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 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答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五、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案: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历史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答案:意义: ①、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笔记 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单元: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虎门销烟: 经过: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评价林则徐: 是我国的民族英雄,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领导了虎门硝烟并取得胜利,后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意义):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启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从此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只要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由于世界。 4、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启示: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野蛮、凶残的本质,有力的驳斥了所谓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是“野蛮人”的谬论。 客观原因:1856年,英国提出修改中英《南京条约》,但遭清政府的拒绝.英国借此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联军出兵侵略中国,美俄是帮凶.虽然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无关,但其实质与鸦片战争一样,因此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沙俄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让他的弟弟恭亲王奕欣担任议和大臣,留守北京。接着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领了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5、左宗棠收复新疆: 原因: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新疆,19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中国西北边境出现危机。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功垂青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左宗棠) 6、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中国近代史纲要1~7章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为什么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 起点,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1、中国丧失了主权和领土完整。 2、中国的社会矛盾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外,又增加 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深刻,进一步加深 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 1、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3、丧失了15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3)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1、台湾领土沦为殖民地,大大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 2、利益均沾等原则的实施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禁止反帝和允许列强在华驻军,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2、列强之外交使团,凌驾于清政府之上,使之成为了其统治工具。

二、鸦片战争的世界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单选)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单选) 3、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斗争 一、外国侵略斗争的内容 1、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2、政治控制。 3、经济掠夺。 4、文化渗透。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1、虎门硝烟——近代反侵略斗争的起点。(单选) 2、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单选) 3、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 1、试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变的历史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成都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为什么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基本彻底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经济得到畸形繁荣发展之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落后 和人民的贫困。 3、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中国人探索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 农民阶级: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运动,主要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形式,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开始初步觉醒,许多荼毒良久的封建恶习开始改变,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样,由于自身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了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方式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使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空前解放;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为了资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练习题 第一专题(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时代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 小农经济 B. 商品经济 C. 市场经济 D. 个体经济 3、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以下哪个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强行割占了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5、以下哪个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A、赔款 B、把持中国海关 C、制造舆论 D、进行宗教宣传 6、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7、()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A、梁启超 B、严复 C、孙中山 D、毛泽东 8、以下哪个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工厂()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望厦条约》 D、《马关条约》 9、以下哪个措施是外国资本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枢纽() A、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B、在中国设立银行 C、控制交通 D、实行商品倾斜 10、()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11、()翻译了《天演论》一书。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严复 12、()指挥清军在中越边境前线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 A、冯子才 B、邓延桢 C、林则徐 D、李鸿章 13、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取得驻兵权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14、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林则徐 B、道光帝 C、关天培 D、琦善 15、在中国最早设立租界国家是()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6、西方列强勒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7、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在下列哪件事后达到高潮。 A、甲午战争 B、中法战争 C、鸦片战争 D、天津教案 18、爱国知识分子魏源编著(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师夷就是向外国学习,长技就是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制夷就是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 A、《海国图志》 B、《地理大全》 C、《四洲志》 D、《天演论》 19、鸦片战争中,抗英有功的大臣除林则徐外还有 A、邓廷桢 B、冯子材 C、康有为 D、邓世昌 20、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允许与外国通商的城市是()。 A、上海 B、宁波 C、澳门 D、广州 21、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贻职达四十年之久的英国人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 1. 如何理解“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解答: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2. 怎样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解答:(1)近代中国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两大任务的关系:两者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但又紧密联系,息息相关,不能分离。第一,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由于腐败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 3.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其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重要原因;其二,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列强不能灭亡中国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

4.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及其意义: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5.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纲领。它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主张建立圣库制度,达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些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具有进步意义,但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他们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 6. “洋务运动”(性质、时间、目的、指导思想、内容、意义):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了拯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引进枪炮、科技,创办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新式海军等为主要内容的的学习西方的运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由于它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和企业管理的腐朽性,因而失败。 7. 什么是“戊戌维新”的意义? 解答: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中国近代史纲要 大学复习考点梳理第七章

1. 一. 判断题注:每题1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得分:0.0) 1. 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反攻方针,其在中国追求的长期的基本目标在于推动建立一个统一的亲美政府。()标准答案:错 2. 从1949年9月到1941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渡江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主力决战。()标准答案:错 3. 国民党当局虽然极度仇视中国共产党,但对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非常友好,承认他们的合法地位,并允许开展一切政治活动。()标准答案:错 4. 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和平建国纲领》,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标准答案:错 5. 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继续向中南、西北、西南各省举行大进军,迅速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标准答案:对 二. 单选题注:每题2分。(得分:0.0) 6.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标准答案:A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 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7.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标准答案:D A. 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 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D. 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8. 中共参加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为了()()标准答案:A A. 实现和平,减轻人民苦难 B. 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D. 争取战略主动地位 9.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收复延安是在()()标准答案:B A.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期间 B. 进行战略反攻期间 C. 三大战役期间 D. 渡江战役期间 10.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标准答案:C

中国近代史纲要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本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后续课程: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总学时:32 学分:2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懂得近现代中国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渐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教学时数分配

注:下编各专题内容纳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系统学习(基于课时和课程之间内容交叉原因考虑)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专题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2、了解1840年至1919年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了解近代中国人民觉醒的伟大历史意义; 4、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和基本特征,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意义的认识; 5、理解和掌握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历程,总结其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6、能够独立分析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正确分析当今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近代的通商口岸、外债与今天的口岸开放、引进外资的区别等。 教学内容: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变化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程 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切认识正确判断社会性质的重要意义。 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专题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国家的出路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什么主张和方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脉络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脉络整理 一、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三、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 3、制造大屠杀: 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 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 (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 (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 (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