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学习之路1-基础概念

1 基础概念

(1).NET Framework:一组开发类库。visual studio 是开发基于.NET 的开发工具。.NET Framework非常类似Java的JVM。

(2)CTS(Common Type System)是.NET Framework保障其支持的各种开发语言之间可以交互操作.比如VS2010包括vb,vc++,asp等,CTS可以让这些语言之间可以互相交互操作。

(3)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负责.NET 库开发的所有程序的执行。

(4)编译

我们用任何基于.NET Framework的开发工具(例如vs的c#)开发的程序,在编译的时候,首先编译为微软的中间语言(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MSIL)代码,然后,由Just-In-Time(JIT)编译器编译为目标计算机代码。

以上说的编译为MSIL和JIT,都是CLR做的。

(5)代码托管

由于C#是代码托管的,所以不能做一些非常底层的东西。什么是代码托管:基于.NET Framework CLR开发的,都是托管的,不在CLR控制之下的程序是非托管的,不如c++。

附:关于托管和编译的说明:

(6)跨平台:

以前c 或c++的程序,必才能在不同的平台上运行台上运行。但是,这些平那么,让我们看一下

接编译为计算机使用的汇序,必须分别在windows 平台和linux 上运行,而c#则不用。编译好之后,可以这些平台上必须有clr(commion language c#的程序是怎么编译的。c#被编译后,用的汇编指令,而是被编译成中间语言

(int

平台编译后,,可以在任何平uage runtime)。译后,并不是直

(intermediate

language),clr负责把中间语言转换为计算机直接使用的语言,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跨平台。

即时编译:由于在运行阶段clr才进行中间语言的转换,所以,第一次运行程序的时候比较慢,但是运行过一次之后,就不需要再转换,速度就快了。同时,clr只转换(编译)需要转换(编译)的内容,用不到的不会编译。

(7)C#的程序类型

现在我们接触到的主要是windows 窗体应用程序、控制台应用程序。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就是普通的wondows程序,有界面的那种;控制台应用程序是那种没有form界面,在cmd中运行的程序。

其他类型的程序暂时用不到,用到时再学习。

控制台应用程序:windows系统组件的一部分,常用dos窗口形式输出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普通的wondows程序,有界面的那种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得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得概念: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得、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得许多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得目得与任务居于支配与主导得地位,有什么样得研究目得就应该有什么样得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得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就是研究得总体,其中得每一位教师就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得学习情况,则总体就就是该班得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就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得得不同,我们要选取得研究对象也就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得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就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就是有限得总体。 如一个企业得全体职工、一个国家得全部人口等都就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目就是无限得,或准确度量它得单位数就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得,这样得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得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得鱼得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得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得特征: ★大量性:就是指构成总体得单位数要足够得多,总体应由大量得单位所构成。大量性就是对统计总体得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得现象或表现有很大得偶然性,而大量单位得现象综合

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得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得汇总综合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得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得总体得特征,达到我们得研究目得。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就是构成统计总体得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得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她方面具有一定得差异。差异性就是统计研究得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得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就是该总体得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就是个体之间得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就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就是它得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得三个问题: ★变异就是客观存在得,没有变异得事物就是不存在得;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就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得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与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就是错误得。 2、总体单位 就是构成总体得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得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就是什么?总体单位就是什么? 总体得同质性就是什么?变异性就是什么? 3、总体与总体单位得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十分重要得,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得与认识对象得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得得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不容混淆得,二者得含义就是确切得,

陕西省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5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14.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 位。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B】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C.南宋定都临安后 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召开过一系列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A】 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 集体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 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D】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C】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 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D】 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 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 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陕西省2020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

2020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元世祖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D.元世祖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14.关中地区曾是我国古代政治和经济中心区域,后来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而丧失其主要地 位。中国的统治中心最终迁离此区域是在【B】 A.汉末三国的战乱时期 B.唐朝灭亡后的战乱时期 C.南宋定都临安后 D.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建立政权时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召开过一系列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据此回答15~16题。 15.下列对遵义会议阐述正确的有【A】 ①纠正了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 集体③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 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D】 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7.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会议分赃性质的是【C】 ①日本攫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②对德国的军备实行严格控制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 战胜国瓜分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于法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18.下表反映了1928~1940年苏联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对此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D】 数项目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人均肉类产量(公斤) 量 时间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A.粮食和肉类人均产量增长长期停滞 B.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 C.农业集体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大 D.经济危机爆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发布时间:2012-8-22 浏览人数:73 本文编辑:高考学习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一、西汉开通两条丝绸之路 1、陆上丝绸之路 ①开通: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 ②意义:A.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C.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2、海上丝绸之路①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②意义: A、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扩大了秦汉文化对外的影响。 B、从海路沟通了东、西方外交联系,拓展了中国、亚洲濒海地区、欧洲一些国家的外交活动范围。 二、唐朝丝绸之路的拓展 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路上的“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期,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至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 2、海路方面:从广州出发,最远可以到达波斯湾。 三、明朝郑和下西洋 1、目的 ①宣扬国威,宣传明王朝的强盛。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③为宫廷购回奢侈品,即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概况: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特点: ①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 ②不是发展海外贸易,采取的事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 4、历史意义 ①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程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不愧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与禹无关的是() A.治水有功B.以世袭来继承王位C.建立夏朝D.定都于阳城 2.下列关于商朝历史的各项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殷是商朝前期的都城B.殷是商朝后期的都城 C.迁殷使商统治不稳固D.二里头文化反映商代 3.西周统治者实行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共同目的是为了()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B.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C.巩固奴隶制的统治D.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4.据《史记》记载,周厉王“暴虐侈傲”,引起国人暴动,“厉王出奔”,西周政权出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是公元前841年,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外地,这是() A.公元前855年B.公元前854年C.公元前828年D.公元前827年 5 下列关于西周井田制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西周奴隶制的土地制度B.因耕地阡陌纵横而称为井田 C.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D.受田农民负担十分沉重 6.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生产部门是() A.青铜铸造业 B.畜牧业C.农业D.工商业 7.下列关于商周时期农作物品种的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后来习称的“五谷”都是这时育成的 B.后来习称的“五谷”这时都已种植了 C.这时人们把全部农作物称为“五谷”D.这时的“五谷”已包括后世所有品种 8.据历史记载:“五霸桓公为盛,葵丘之会,诸侯……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的目的是() A.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B.促进诸侯国间的交流 C.协调诸侯国间的争端D.尊崇周王的最高地位 9.春秋后期的霸主是() A.齐桓公和郑庄公B.晋文公和楚庄王C.秦穆公和宋襄公 D.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10.下列战役发生在今天山西境内的是() A.晋楚城濮之战 B.晋楚邲之战C.齐魏桂陵之战 D.秦赵长平之战 11.著名的都江堰是() A.航运水道工程B.防洪灌溉综合工程C.灌溉渠道工程D.防御体系的一部分12.春秋时,齐国管仲提出“相地而衰征”,其实质是() A.确立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B.巩固与维护周王的所有权 C.承认私田主人土地所有制 D.打击高利贷者与商人利益 13.下列先秦诸子典籍中,其内容包括较多物理学知识的是() A.《论语》B.《墨子》C.《荀子》D.《庄子》 14.鲁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国,以文化昌盛著称。下列各项文化成就,与鲁国有关的是() ①孔子兴办私学②老子担任史官③记载哈雷彗星④曾侯乙墓编钟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 15.《诗经》中的“国风”是() A.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民歌B.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 C.商周时期宗庙祭祀舞曲D.商周时的政治讽刺诗 16. 在中医“四诊法”中,战国名医扁鹊最突出的是() A.善于望气色 B.善于听声音 C.善于问病 D. 善于切脉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一、概念篇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比例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

初三丝绸之路相关试题

史政考试(满分120分) 历史(60分) 1 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 1.和亲是历史上的君王常用的外交手段,昭君的出塞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那么促使昭君出塞的历史皇帝是谁() A汉武帝B 汉元帝C 汉明帝D汉高祖 2.东汉时期,统治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试问这一时期的治世称谓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 3.历史上出现的盛世建立的基础是() A巩固及维护其统治 B 维护人民群众 C 剥削和奴役人民D各种统治下的制度4.昭君出塞促进了和平友好相处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汉朝与其和亲的名族是() A 女真 B 藏族 C 匈奴 D 回族 5.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张骞出事西域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中输入了那些物品() A 葡萄、胡萝卜、杏子、桃子B汗血马、黄瓜、蚕豆、芝麻 C 葡萄、梨子、黄瓜、桃子D芝麻、汗血马,桃子、葡萄 6.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张骞出事西域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中输出了那些物品() A丝绸、瓷器、凿井、冶金B丝绸、冶金、灌溉、排水 C丝绸、排水、凿井、瓷器D丝绸、灌溉,冶金,瓷器 7、丝绸之路沿途经过的地区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南亚地区B中亚及西亚地区C 南亚地区D欧洲地区及东非地区 8、自古以来新疆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反对一切破坏势力分企图裂国家的活动。下面从政治上体现最早体现新疆是我国领土的是() A.张骞通西域B.西汉设西域都护C.开辟丝绸之路D.班超出使西域9、3.公元前1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 自中国 A.咸阳 B.长安 C.大都 D.京师 10、3.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 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11、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 A.主张“为政以德” B.按出身贵贱招收门徒 C.主张“因材施教” D.以《论语》作为教材

【精编】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24.商王朝是一个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周初大举实行分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据此可知,与商朝相比,西周 A.对地方的管辖更有效 B.管辖的版图更辽阔 C.开发了更广阔的土地 D.建立了集权统治 25.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一改按辈分排列祖先的惯例,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引起了卫道之士的批评。这反映当时 A.宗法观念崩溃B.批判思潮产生 C.君主专制强化D.商品经济发展 26.甲午战后,梁启超写到“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室,主人必艴然【艴(fu)然:生气的样子】而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启超看来,中国民主进程之大患在于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 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乏 27.1911年6月,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倒行逆施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 B.梁启超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宪政转型 C.梁启超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 D.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推动革命进入高潮 28.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是“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任务……”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统计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1、统计的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社会性、综合性 3、统计工作的职能:统计信息职能、统计咨询职能、统计监督职能 4、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5、统计调查的质量要求:准确性、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 6、专门调查的方法: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7、统计调查的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通讯法、实验调查法、网上调查法 8、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钟型分布、U型分布、J型分布 9、统计表的结构,从组成要素看,由总标题、横行与纵栏标题、指标数值等三部分组成 10、统计表的结构,从容上看,由主词、宾词两部分构成 11、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指标、动态数列、统计指数、相关回归、抽样推断 12、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 13、相对指标的种类: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 14、平均指标的种类: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15、测定标志变动度的主要方法: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离散系数

16、动态数列按构成其指标数值的性质不同分为:绝对数动态数列、相对数动态数列、平均数动态数列 17、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18、动态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19、测定长期趋势常用的主要方法:间隔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平方法 20、指数按其反映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1、指数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平均指数、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22、相关关系按其方向不同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23、相关关系按其涉及因素多少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 24、相关关系按其形式不同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25、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26、总体参数的抽样估计方法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统计分析 1.某市某“五年计划”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甲产品产量应达到75万吨,假定每天产量相等,实际生产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吨)。试计算该市甲产品产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56 58 62 第四年一季二季三季四季16 17 18 18

河南省信阳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信阳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24.商王朝是一个以商部族为中心的方国联盟。周初大举实行分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据此可知,与商朝相比,西周 A.对地方的管辖更有效 B.管辖的版图更辽阔 C.开发了更广阔的土地 D.建立了集权统治 25.清代早期,江苏宜兴任氏祠堂家祭的对象,一改按辈分排列祖先的惯例,除一族祖先之外,其次即是官员和有钱财的人,再次则是所谓有一善一行的人,最后才是本宗族的一般平民祖先。此类现象并非个例,引起了卫道之士的批评。这反映当时 A.宗法观念崩溃 B.批判思潮产生 C.君主专制强化 D.商品经济发展 26.甲午战后,梁启超写到“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室,主人必艴然【艴(fu)然:生气的样子】而摈斥则谴责耳。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在梁启超看来,中国民主进程之大患在于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 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乏 27.1911年6月,梁启超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指出:“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革命论,诚不能自完其说;在今日之中国而持非革命论,其不能自完其说抑更甚。政府日日以制造革命党为事,日日供给革命党发荣滋长之资料,则导全国人心理尽趋于革命亦宜。”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倒行逆施客观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 B.梁启超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宪政转型 C.梁启超主张由改良转向革命 D.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推动革命进入高潮 28.史学家陈旭麓指出: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是“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任务……”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 B.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C.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D.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29.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泸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一平民气,而救危亡。”下列对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统计学得几个基本概念 1. 2. 1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 ⑴总体得概念: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得、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得许多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 在统计硏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得目得与任务居于支配与主导得地位, 有什么样得硏究目得就应该有什么样得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硏究 我们学院教师得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就是研究得总体,其中得每一位 教师就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得学习情况,则总体就就是该班得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就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得得不同,我们要选取得研究对象也就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⑵总体得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就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有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就是有限得总体。 如一个企业得全体职工、一个国家得全部人口等都就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目就是无限得,或准确度量它得单位数就是不经济或没有必受寻这样得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得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得鱼得尾数 划分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得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 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 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⑶总体得特征: ★大量性:就是指构成总体得单位数要足够得多,总体应由大量得单位所构成。大量性就是对统计总体得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得现象或表现有很大得偶然性,而大量单位得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得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得汇总综合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得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得总体得特征,达到我们得研究目得。

丝绸之路试题

一、综合题 1.(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张骞出使西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作用: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图2反映的是丝绸之路商旅图,商旅往来进行贸易的货物有哪些?这些商人为传播文化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答:货物:丝绸、漆器、茶叶、香料、玻璃、宝石等等 贡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文化交流(3)图1和图2之间有着怎样内在的联系? 答:联系: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汉与西域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与西域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丝绸之路路线中的两处的名字。说出一位开辟或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那些优秀品质? 答:A 长安; E 欧洲;张骞(班超);不畏艰辛,报效祖国,无私奉献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哪些物品、技艺、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中国的哪些物品、技艺、文化传到了西方?(各举两例即可) 答: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医药,西亚的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谠、数学等传到中国;中国的四大文明、养蚕丝织技术以丝绸织品、茶叶等传到西方。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3.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学完丝绸之路后,701班历史小组开展主题为“丝绸之路的古与今”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史书记史】材料一《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 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 国,外国由是信之。” (1)材料一中的“然骞凿空”指的是什 么事情? 答:张骞通西域。 【看图说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图中丝 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答:A:长安;E:欧洲(大秦)。 【材料析史】 材料三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 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 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 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 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3)请你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 何重要地位? 答:重要地位:它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 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古丝绸之路上美丽富饶的新疆,古 时称西域。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 辖,设置了什么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 官?该设置说明了什么? 答:西域都护;说明:西域都护的设置,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 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克什湖以东、以 南的广大地区;或西域都护的设置说明今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今人沦史】 (5)结合材料回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 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 实意义? 答: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或 互利共赢)。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 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 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 宝石等,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 植物,以至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国。 ——摘自人教版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册 【材料三】(1)材料一两图反映的是汉 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 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 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答:张骞出使西域。西域都护。西域地 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条道路事件在当 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答: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 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今天中国重 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 什么现实价值? 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 之路经济带”的现实价值是:实现中国与 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赢);共 同发展。 5.见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二: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 来。 材料三: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 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 “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 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 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大设施 建设。” (1)材料一的图中这条路的起点是哪 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 么? 答:西安(汉朝时称长安);丝绸 (2)“自西来”的“佳种”具体指什么? 【至少两例】 答:由东向西:丝绸、漆器、开渠、凿井、 铸铁 自“东”向“西”传播的东西又有哪些? 【至少两例】 答:由西向东:良种马、香料、玻璃、宝 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答: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 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 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 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至今的 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 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5)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 语。 复兴丝绸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的数据的科学,它是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的科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时数 本课程计划课时为45学时。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板书、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统计调查实践、上机实验、课堂讨论、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五)面向专业 财经类各专业。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五章假设检验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八章统计指数

(七)参考教材 1、袁卫、庞皓、曾五一、贾俊平:《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二版。 2、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3、钱伯海、黄良文:《统计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陈珍珍,罗乐勤:《统计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5、徐国祥:《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6、董逢谷:《统计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八)考试要求 1、平时分占1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70%。总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2、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等均为平时分的考察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统计学的涵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4、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 5、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 统计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 一、无处不在的统计 2010年3月10日,笔者利用“百度” 对互联网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是:包含“统计”这一词汇的网页高达100,000,000项,包含“粮食”这一词汇的网页有82,900,000项,前者比后者多18,100,000项。 在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研究成果与统计和定量分析有关。因此,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典的教科书,《经济学》12版中特别提到:“在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学科中,统计学是特别重要的”。 美国杜邦公司的总经理理查德曾经指出“现代公司在许多方面是根据统计来行事的。”(转引自《马夸德特谈统计学家的重要作用》,《统计教育》1994年第3期)。 美国总统布什的年薪已经达到40万美元,在各国元首中名列首位,但根据美国《工作等级年鉴》一书的排名,总统一职并未进入最好工作之列。根据该书的统计,在美国,工作环境最好的工作是:统计学家。(转引自2002年3月7日《扬子晚报》) 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美国召开,威斯康星大学讲师陈炳藻独树一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