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浅谈

土石坝浅谈
土石坝浅谈

土石坝浅谈

安徽地区南部多山区,北部不多平原。土石坝在皖南山区应用较多,而北方多水闸。本人曾施工土石坝,现对其施工过程种的问题进行浅谈。

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其优点包括: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其缺点是坝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

土石坝建设最大的病害即是渗流。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所谓渗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假如这种渗流是在设计控制之下,大坝任何部位的土体就不会产生渗透破坏,则为正常渗流,此时渗流量一般较小,水质清澈透明,不含土壤颗粒,对坝体和坝基不致造成渗透破坏;反之对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员过大且集中,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使坝体或坝基产生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这种影响蓄水兴利的渗流则为异常渗流。

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其中大型水库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

总结起来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

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

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

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②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

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③土

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

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

则平台处填土高度与平台的两端的填土高度,高差悬殊沉陷量突变,容易产生裂缝,导致渗透破坏。如何组织科学有序的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渗流是整个过程成败的关键。我认为土石坝过程在施工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①做好基础处理,必须万无一失。很多大型土石坝,必须要满足坝基承载力及基础防渗的情况下,完成基础处理的稳固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特别是在深覆盖层上修建工程,基础处理工程量大、不可预见因素多,需要经常采用防渗墙、振冲、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等对地基进行综合处理。

②掌握当地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控制好施工工期的季节性土石坝对水文气象的因素极为敏感,在雨季,土料的含水量影响极大,直接制约着大坝填筑,施工强度将受到影响;冬季,土料上冻,如不采取积极措施,也无法进行填筑,且冬雨季填筑施工,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窘境。对于度汛期的施工,应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土石坝工程,一般不允许漫顶过流,故土石坝工程“施工高峰期”应控制在工程实施截流后第一个汛前达到拦洪度汛断面挡水这一阶段,截流后均需加快施工进度,以确保在汛前将坝体全断面或度汛小断面填筑至拦洪度汛高程。因此给坝体填筑的施工工期有限,在北方地区采用冬季施工时,当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有些地区河流结冰、土层冻结,对开挖工程、混凝土工程、灌浆工程以及填筑工程均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提高月填筑强度,方能按安全渡汛的要求按期达到拦河高程。

③确保工程所用料场开采土、石料的材料质量料场对土石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却也是最容易影响大坝顺利填筑的软肋。根据工程实践,一般而言,料场的地质勘探工作深度远不如坝址,特别是填筑量最大的堆石料,往往仅靠几个探洞或地形勘查进行地质描述,进场后,与招标文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大,无法形成大规模开采(或台阶开采)条件,直接影响大坝填筑级配是否得到保证。在防渗土料方面,含水量的高低也成为大坝能否快速填筑的关键,因此,完善而慎重地进行料场复查及复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搞好料场复查和储量计算,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材料的碾压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土石坝而言,碾压试验是填筑前最为重要的技术参数论证工作,也是确定大坝能否顺利填筑及确保大坝安全的重要环节。碾压试验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坝体的填筑。

碾压试验中还需对防渗土料的含水量进行确定及调节,同时还应确定好对堆石料洒水量。此外,为确保土石坝填筑质量,土石坝工程的施工必须要求进行试坑取样,只有在填筑面碾压合格并能过验收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填筑。

④确定合理的坝面分区,是填筑工作施工的关键由于土石坝体型较大,为坝面分区流水作业提供了必要的场面,土石坝工程一般在填筑工序上分为铺料、摊铺、洒水、压实、质检等工作。在坝面分区流水作业中,防渗土料的施工应根据填筑的需要,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填筑区域和进行流水作业,以及采用的机械设备及填筑情况进行调整。对采用平起填筑与临时断面填筑的土石坝工程,不可为一味减少临时断面填筑量而影响大型机械的正常施工,必须要确保填筑质量。

⑤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并采用坝体坝基加固技术,主要指采用的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包括灌浆设计、灌浆工艺采用等。

以上为本人对土石坝工程及其工程施工中的一些认识和见解。

浅析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浅析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摘要:土石坝是当今世界坝工建设中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本文着重论述了几种典型地基上土石坝的地基处理措施,为土石坝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字:土石坝地基处理 土石坝是土坝、堆石坝和土石混合坝的总称,是人类建造最早的坝型,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各国使用都极为普遍。土石坝利用坝址附近土料、石料及砂砾料填筑而成,筑坝材料基本来源于当地,又称“当地材料坝”。土石坝是由散粒状材料填筑而成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性比混凝土坝好。土石坝既可建在岩基上,也可建在土基上。与混凝土坝相比,土石坝的地基处理在强度和变形方面的要求较低,但防渗方面基本相同。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要求,当坝基中遇到下列情况:深厚或透水性强的砂砾石层;软土;湿陷性黄土;疏松砂土和含黏粒量小于15%的黏性土,易于液化的土层;岩溶;断裂破碎带、透水性强或有不稳定泥化岩石夹层的岩基;含有大量可溶盐的岩基或土基;下游坝址处地基的表层有连续透水性差的覆盖,下卧有透水性强的土层或岩层时,需特别注意研究,并加以处理。合理进行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渗流控制、动静力稳定以及容许沉降量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坝的安全运行。 一、砂卵石地基的处理 土石坝修建在砂卵石地基上时,一般情况下地基的承载力是足够的,地基因压缩产生的沉降量也不大。总的来说,砂卵石地基的处理主要是解决防渗问题,通常采取“上堵”、“下排”相结合的措施达到控制地基渗流的目的。土石坝渗流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垂直防渗,水平防渗和排水减压等。前两者体现了上堵的原则,后者体现了下排的原则。垂直防渗可采用黏性土截水槽、混凝土截水墙、混凝土防渗墙、水泥黏土灌浆帷幕、高压喷射灌浆等基本形式,水平防渗常用防渗铺盖。 黏性土截水槽 黏土截水槽是均质坝部分坝体或斜墙或心墙向下延伸至不透水层而成的一种坝基垂直防渗措施。适用于透水砂卵石覆盖层深度在10-15m范围内,最多不超过20m,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防渗效果好,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截水槽开挖边坡线约为1:1.5,顶宽应尽量和防渗心墙厚度相协调,底宽根据回填土料的允许渗透坡降而定,两侧边坡应铺设反滤层。 混凝土截水槽 当砂卵石层深度在15-30m时,如采用黏性土截水槽,则开挖工程量太大,施工排水较为困难,或由于砂卵石层中夹有细沙层,边坡难以稳定,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开挖直槽,浇筑混凝土截水墙,或是上部的12-15m厚的透水层进行敞口明槽开挖,填筑土截水墙,往下再开挖直槽,浇筑混凝土截水墙。混凝土截水墙的厚度根据施工需要确定,一般为2-4m,顶部伸入土截水墙的齿墙高度和

浅谈土石坝

浅谈土石坝 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近代的土石坝筑坝技术自20世纪50年以后得到发展,并促成了一批高坝的建设。目前,土石坝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 土石坝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 爆破堆石坝等。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碾压式土石坝。 一、土石坝的地基处理 土石坝的底面积大,坝基应力较小,坝体具有一定的适应变形的能力,坝体断 面分区和材料的选择也具有灵活性。因此,土石坝对天然地基在强度和变形方面的要求以及处理措施、应达到的标准等,均可比混凝土坝相对较低,但防渗要求上则与混凝土坝基本相同。土石坝对不同的地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着重对土石坝地基处理与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作以介绍。 砂卵石地基处理 许多土石坝建在砂卵石地基上,对于砂卵石地基的处理主要是解决渗流控制问题。处理的主要措施有垂直防渗措施、水平防渗措施和下游排水设施及盖垂等,垂直防渗措施可有效地截断坝基渗流,在技术条件许可且较经济合理时,应优先采用。 垂直防渗设施。垂直防渗设施包括黏性土截水槽、混凝土防渗墙和灌浆帷幕等。 (1)黏性土截水槽。当坝基砂砾石层深度不大时,可开挖深槽直达不透水层或基岩,槽内回填黏性土,与坝内防渗体连成整体,称之为截水槽。它结构简单、工作

可靠、防渗效果好、应用较广,适用于砂砾石层深度在15m以内,最大深度一般不超过20m。截水槽底宽根据回填土的容许渗透坡降及施工条件而定。为防止截水墙与基岩间可能出现的集中渗流,常在基岩上设置混凝土齿墙或垫座,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灌浆。 (2)混凝土防渗墙。当坝基砂砾石层较深时,采用混凝土防渗墙是经济而又有效的防渗措施。施工时用冲击钻分段在土层中造成圆孔或槽形孔,以泥浆固壁,然后在槽孔内浇筑混凝土,最后连成整体,形成混凝土防渗墙。墙底嵌入弱风化基石,深度不少于0.5~1.0m,墙顶插入防渗体内的深度1/10坝高。墙厚一般为0.6~1.3m,多采用0.8m左右。混凝土防渗墙一般适用砂砾石层深度在80m以内的情况。 (3)灌浆帷幕。当砂砾石层深度很大时,可采用灌浆的方法进行防渗处理。也可在土层采用黏土截水槽或混凝土防渗墙,下部采用灌浆帷幕。砂砾石地基是否适合于灌浆,取决于它的可灌性,其可灌性可根据砂砾料的性质和级配,用可灌比和渗透系数来判别。根据反滤原理,一般认为M<5时,可灌性很小;M=5~10时,可灌性差;M>10时,可灌水泥黏土浆;M>15时,可灌水泥浆。渗透系数K>40m/d,可灌水泥黏土浆;K>80m/d时,可灌水泥浆。当可灌性不好时,可考虑采用化学灌浆。砂砾层的帷幕灌浆大多采用水泥黏土浆,它不仅耗费水泥量少,比较经济,而且还有浆液性能好、不易深沉、防渗效果好等优点。帷幕的厚度按容许坡降确定,而帷幕厚度T=H/J(H为最大设计水头,J为帷幕容许坡降),对于水泥黏土浆,帷幕的渗透坡降可采用3~4。 1水平防渗铺盖。防渗铺盖是一种水平防渗设备,可由斜墙、心墙等防渗体或均质坝体向上游水平延伸而成。其结构简单,防渗可靠,造价较低廉。铺盖通常采用黏性土料铺筑,也可以采用土工膜作铺盖,铺盖不能完全截断渗流,但能增加渗径,可将坝基渗透坡降和渗流量控制在容许范围内。当河床透水层很厚时,采用垂直防渗设施有困难时,可以考虑采用铺盖防渗,有时还可以利用天然透水地基中的1层不透水层作铺盖。如果地基是渗透性很大的砾石层或渗透稳定性很差的粉细砂,不宜采用铺盖。铺盖的渗透系数应小于1×10-5cm/s,并至少比地基渗透系数小100倍,铺盖长度应根据地基特性和防渗需要由计算确定,一般为4~6倍水头,铺盖厚度由土料的容许渗透坡降而定,由上游端向下游端逐渐加厚。上游端最小厚度

水工大坝几种坝型简介

水工大坝几种坝型简介 (孙国俊收录整理) 1.重力坝 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档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来维持稳定的坝。 重力坝是由砼或浆砌石修筑的大体积挡水建筑物,其基本剖面是直角三角形,整体是由若干坝段组成。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来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在水压力及其他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来维持稳定的坝。重力坝的断面基本呈三角形,筑坝材料为混凝土或浆砌石。据统计,在各国修建的大坝中,重力坝在各种坝型中

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中国的坝工建设中,混凝土重力坝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在20座高100m以上的高坝中,混凝土重力坝就有10座。 2.拱坝 拱坝是一种建筑在峡谷中的拦水坝,做成水平拱形,凸边面向上游,两端紧贴着峡谷壁。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拱坝是在平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挡水建筑物,借助拱的作用将水压力的全部或部分传给河谷两岸的基岩。与重力坝相比,在水压力作用下坝体的稳定不需要依靠本身的重量来维持,主要是利用拱端基岩的反作用来支承。拱圈截面上主要承受轴向反力,可充分利用筑坝材料的强度。因此,是一种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很好的坝型。 平面上呈拱形并在结构上起拱的作用的坝。拱坝的水平剖面

由曲线形拱构成,两端支承在两岸基岩上。竖直剖面呈悬臂梁形式,底部座落在河床或两岸基岩上。拱坝一般依靠拱的作用,即利用两端拱座的反力,同时还依靠自重维持坝体的稳定。拱坝的结构作用可视为两个系统,即水平拱和竖直梁系统。 水荷载及温度荷载等由此二系统共同承担。当河谷宽高比较小时,荷载大部分由水平拱系统承担;当河谷宽高比较大时,荷载大部分由梁承担。拱坝比之重力坝可较充分地利用坝体的强度。其体积一般较重力坝为小。其超载能力常比其他坝型为高。拱坝主要的缺点是对坝址河谷形状及地基要求较高。 拱坝的基础处理要慎重对待。务必查明地质条件的薄弱环节。在工程措施上要不惜代价彻底解决。不能轻率处理。对水文、试验等工作应按规程规范办理,这样才能提高设计精度,不然将造成工程失事的遗留病害。所以应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求经济合理。 拱坝坝址地质条件,一般是上部岩石比下部差,左右岸岸坡均有软弱夹层。为了使拱坝传给基岩的推力分散,易于保持稳定,中小型拱坝工程,扩大其拱端尺寸,即将坝布置为变截面圆拱成大头拱坝是有效的。但相对于重力坝,拱坝对坝址岩石基础的要求相对重力坝要少一些。 3.土石坝 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

浅谈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

浅谈水利施工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应用 当我们开展水利项目建设工作的时候,经常会接触到一类坝体,即土石坝。它的发展历史非常久远,在最近几年,由于相关的工艺在不断发展,此时它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面貌,开始受到相关人士的大力关注。它施工使用的材料一般可以在所在区域获取,而且在建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使用挖掘出来的物质,因此它还被人们称作为当地材料坝。它有很多类型,如果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砂砾或是土壤,我们就称它为土坝。如果使用的是石渣等,我们就将其叫做是堆石坝。如果上述的两类物质占据的比例大体相等,就将其叫做是混合坝。和别的坝形比对来看,不管是从经济方面亦或是具体的建设方面,它的优点都很明显。作者具体的阐述了它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等。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 由于施工的措施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将土石坝分成很多不一样的类型,具体来讲可以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定向爆破土石坝以及水中填土土石坝等等。在众多的类型中,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是第一种。假如以坝的高程来区分,又可以被划分为低中高三类。根据土料在坝体中的分配与防渗体的材料又可以分为均质坝、土质心墙坝、土质斜墙坝以及人工材料心墙坝等多种类型。 1 土石坝特点简述 1.1 优点简述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它的优点比较明显,比如它能够从近处获取材料,因此能够明显的节省材料用量,而且减轻了运输的压力,从总体上来说减少了费用。它的结构相对要简单很多,在完工以后维护很方便,而且也能够很好的在之前的坝体上扩建。因为它的坝身材料主要是土石料等,因此其能够很好的应对变形问题。在选取坝基的时候,对地基没有很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它的技术相对要简单很多,而且工序不多,设备施工速率较快等。 1.2 缺点简述 它的缺点是无法很好的排泄洪水,因为坝顶无法排水,所以我们要单独的设置一条溢洪道。因为它使用的大都是黏性物质,所以它的填筑会受到气候的干扰。而且由于它的坝身使用的大多是土石料,因此较易下沉。 2 土石坝施工技术探讨 2.1 料场规划 在具体的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我们必须合理的规划料场。这主要是因为其不但关乎到总体的施工品质以及成本,而且还会对附近的产业有影响。所谓的空

土石坝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

TECHNOLOGY TREND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土堤(坝)填筑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处理好土堤(坝)填筑的 其他关键问题的措施。[关键词]土堤(坝)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土堤(坝)填筑施工与质量控制探讨 李滋生 1工程概况 社岗防护工程是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一部分,主要由社岗防护堤、排水渠、升平箱涵、元岗和社岗涵闸、防洪道路、防洪仓库等建筑物组成。其中社岗防护堤位于飞来峡水利枢纽坝前左岸,北起金斗角,横跨银英公路、社岗水,沿原京广铁路路基与江东古庙山头相接,然后经升平镇、水塘桥、洪晚潦与平台山相连,堤线最后止于隔江村侧小山。社岗防护堤为碾压式均质土堤,堤身最大高度为22m ,堤顶路面高程为29.2m ,堤顶宽度为7m ,采用泥结石路面。迎水面侧布置1m 高钢筋砼防浪墙,背水面侧布置缘石及排水沟。迎水面为1∶2.75干砌石护坡,背水面为1∶2.5草皮护坡。防护堤全长3675m ,土方填筑260万m 3,筑堤土料由建设单位提供的飞来峡19号土料场供应。通过对土料的击实试验,得出土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71t /m ,最优含水率16%,控制上堤土料含水率13%~18%。设计要求指标:压实度取97%。 2均质土堤(坝)填筑2.1料场土料质量控制情况 首先对料场的土料进行含水率的检测,主要是控制上堤(坝)的土料质量,以保证土料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和易于压实合格。若土料的含水率偏高,则应改善料场的排水条件,并将不符合上堤(坝)条件的土料进行翻晒处理,以此来降低土料的含水率;若土料的含水率偏低,则应对土料在料场进行加水,以保证土料的含水率满足设计要求。2.2碾压试验情况 为了提高大面积施工时的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进行土方填筑碾压试验,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从而确定最优功效的含水范围、铺土厚度、碾压变数、压实参数等。本工程填筑施工参数为:铺土厚度40cm ,碾压遍数8次,含水率控制在13%~18%之间。 2.3土堤(坝)填筑施工方法 边线控制:边线要超出设计边线80cm ,超出部分每填筑1.5m 高用反铲挖机粗略削坡。 铺土厚度控制:铺土厚40cm ,允许偏差一5cm ~0。 碾压:振动碾顺堤(坝)轴线方向进退式碾压,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不小于0.3m ~0.5m 。顺碾压方向搭接宽度为1m ~1.5m 。行走速度:拖式2km/h ~3km/h ,自行式2.5km/h ~3.5km/h 。 2.4土料填筑技术要求 填筑前,应在与基础岩石接触处,按1m 宽铺设(岸边为一条带)纯黏土接触带。碾压机具的行驶方向应平行堤(坝)轴线,而靠岸边的接触带黏土则应顺岸边进行压实,压实标准按压实度97%控制。 在整个土料压实过程中,专职质检、试验人员进行值班,及时对每一层回填土料的压实度用环刀进行测点检测,在下一层的压实度没有达到97%及干密度1.65g/cm 的标准时,决不允许进行上一层的土方回填。 每一填土层按规定参数施工完毕,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筑上一层。在继续铺筑上层新土之前,应对压实层表面残留的被碾子凸块翻松的半压实土层进行处理,以避免形成土层间结合不良的现象。 压实土体不应出现漏压虚土层、干松层、弹簧土、剪力破坏和光面等不良现象。如出现上述现象应及时处理;对于干松层加水继续碾压;对于漏压的虚土层进行补压;对于出现的弹簧土与剪力破坏的部位 超过5m 2挖掉换土填筑;对于汽车通过后形成的光面用推土机或凸块振动碾刨毛处理。 铺土面应均衡上升,以免造成过多的接缝。若由于施工需要进行分区填筑时。其纵横接缝坡度分别按1∶3及1∶4控制,并用振动碾骑缝碾压。 在接缝的坡面上,应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将表面松土铲除至已压实合格的土层为止。坡面须经刨毛处理。并使含水率控制在13%~18%范围内,然后才能继续铺填新土进行压实。 为保护土料正常的填筑含水率,日降雨量较大时,按监理指示填筑。当风力或日照较强时,在堤(坝)面上进行洒水湿润,以保持合适的含水率。 填筑面应略向上游倾斜,以利排除积水。下雨前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下渗,雨后应将填筑面含水率调整至合格范围,才能复工。 2.5堤(坝)体填筑质量控制 质量检测取样部位应符合下列要求: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面上均匀分布,不得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须加注明;应在压实层厚的下部1/3处及结合层处取样,并记录压实层厚度。 质量检测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筑坝时不宜小于600m 2:每层取样数量:在大面积填筑量时每200m 3~500m 3取样1次,在边角部位每层2~3次;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3个时,也应取样3个。 在压实质量和堤身特定抽样检测时。取样数视堤身具体情况而定。每一填筑层自检、抽检后,凡取样不合格的部位应补压或作局部处理,经复验至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雨季填筑 雨季填筑时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土料含水量的增加,保证填筑质量。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填筑面稍向上游倾斜,以利排泄雨水,倾斜坡度一般可取2%~4%;雨前用振动平碾快速压实表层松土,并注意保持填筑面平整,以防积水和雨水下渗。雨后填筑面应刨毛晾晒或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复工;在填筑面上的施工机械,雨前宜移出填筑面停放;下雨或雨后不许践踏堤(坝)面,禁止车辆通行;雨后复工,首先人工排除防渗体表层局部积水,并视未压实表土含水率情况,进行刨毛晾晒或用推土机将其清除,至实测土料含水率不超过施工含水率上限1%即可。 4处理好堤(坝)填筑的其他关键问题 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土堤(坝)基与岸坡这些关键性问题:堤(坝)基与岸坡处理工程为隐蔽工程,如果处理不好,将来会危及土堤(坝)稳定与安全,所以必须按设计要求并遵循有关规定认真施工。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技术条款要求以及有关规定,充分研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做好清基工作:在因清理堤(坝)基、岸坡和铺盖地基时,应将村木、草皮、树根、乱石、坟墓以及各种建筑物全部清除,并认真做好水井、泉眼、地道、洞穴等处理。堤(坝)基或岸坡表层的粉土、细砂、淤泥、腐殖土、泥炭等均应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清除。若按设计高层局部地段仍存在淤泥及细砂或其他软弱夹层等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时,应及时将局部地段不良岩体清除,然后换基至设计高程。为保证土堤(坝)填筑质量问题,在土堤(坝)基开挖过程中要做好基坑排水问题,特别是土堤(坝)开始填筑阶段的基坑排水问题,以保证土堤 工程技术 113

土石坝筑坝料的若干问题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3277943.html, 土石坝筑坝料的若干问题浅析 作者:惠仕兵胡人炭陈英周小林 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4年第03期 【摘要】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简称土石坝。土石坝筑坝料母岩强度、级配、粗细粒和粗细料占比等控制着筑坝料压实度、渗透性、变形量等,本文就近些年来土石坝筑坝料试验研究以及坝体填筑质量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晒晒土石坝筑坝料方面新的认识,寻寻土石坝筑坝料方面的新规律,试图对提高土石坝填筑质量检测水平起些积极作用。 【关键词】粗粒土;无粘性粗粒土;粗细料;筑坝料母岩强度;自由排水 1. 粗粒土 (1)据GB/T50145-2007《土的工程分类标准》,粗粒土是粗粒组(60 mm≥d>0.075mm)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从粗粒土的定义看,粗粒土仅限于最大粒径60mm,而在实际工程中(如土石坝、堆石坝的填筑材料)dmax>60mm土石料为多数,用量也大。SL 228-9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要求坝壳料的dmax不超过压实层厚或为压实层的2/3,垫层料dmax≤100mm,过渡料垫层料dmax≤300mm。 (2)图1为国内外土石坝堆石、石渣级配曲线图[1]。堆石、石渣dmax=1000mm,粗粒 组(60 mm≥d>0.075mm)质量只占总质量20~60%,巨粒组占30~70%,仍习惯称其为粗粒土。从土石坝筑坝料应用或工程实践角度,粗粒土定义非常宽泛,它包含巨粒土组成。图2为紫坪铺水库主、次堆石区筑坝料级配曲线图,堆石、石渣dmax=800mm,粗粒组(60 mm≥d>0.075mm)质量只占总质量25.7~41.3%,巨粒组占53.8~73.4%。 2. 无粘性粗粒土与粘性粗粒土 2.1如上所述,粗粒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按其工程特性,常分为粘性粗粒土与无粘性粗粒土。四川大学屈智炯、何昌荣等在《新型石渣坝—粗粒土筑坝的理论与实践》[2]提出根 据其细粒(i×10-4 (cm/s)能自由排水的粗粒土定性为无粘性粗粒土,将渗透系数K 4. 筑坝料母岩强度 4.1岩石为矿物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物质。岩石强度常常用抗压强度R来表征,其主要受组织、胶结物的性质、压力的方向因素等影响,对岩体而言,除了取决于岩块强度外,与结构面性状紧密相关,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构面起着控制性作用。

国内外土石坝重大事故剖析_对若干土石坝重大事故的再认识

第17卷第1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年2月 作者简介:顾淦臣,男,教授,从事水工结构教学与研究,著有 土石坝地震工程学 等论著。 国内外土石坝重大事故剖析 对若干土石坝重大事故的再认识 顾淦臣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摘要!对土石坝4种类型20例事故的实况作了描述,对其原因作了剖析。其中洪水漫坝失事2例,渗透破坏5例,滑坡3例,震害10例。从分析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防止或减少今后发生类似事故。文中提出勘测试验设计、施工及监理、验收、运行管理4个环节应慎重对待的各项工作。关键词!土石坝!事故分析!洪水漫坝!滑坡!震害!渗透破坏 !!大坝失事,下游猝不及防,致使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文化遭受重大损失。因此调查失事实况,分析失事原因,研究失事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从这些事例中吸取教训,获得经验,提高勘测、科研、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各方面水平,防止或减少这类事故再度发生。 大坝从发生险情到溃坝失事,发展迅速,整个过程往往很难被人目睹。只能在失事后进行调查分析。一般采取观察残存坝体,取样试验,分析失事前的原型观测资料,访问附近居民等手段,然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这些工作需要由知识面宽广、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去担任,经过充分讨论,才能得出客观、公正、切合实际的结论。在调查研究中,还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相互补充,力求全面。对失事原因和机理的分析,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并存。一次调查研究的结论也可能被再次调查研究所推翻。一次事故,也可以同时组织两个专家组作调查研究,力求全面和客观。例如美国T eton 坝失事后,组织了两个专家组分别进行调查研究,一个是政府的专家组,另一个是学术团体的 专家组。最终报告中综合了两个专家组的结论。我国沟后坝失事后,政府专家组提出了调查报告,专家组的成员有3位在刊物上发表了意见不尽相同的论文,专家组以外的工程师和学者在刊物上发表了4篇论文,都有自己的见解。 笔者遍阅了国内外土石坝失事和事故的调查报告及论文,仔细考证了事故实况,根据坝型、筑坝材料、施工质量等综合资料,分析判断失事和事故的原因、机理。对原调查报告和论文中的结论,有的予以肯定,有的认为值得商榷,提出自已的见解。 本文对洪水漫坝、渗透破坏、滑坡、地震震害4种类型20个事例进行剖析,选择了各种类型事例中最大库容或最高的坝为剖析对象。早期建成的坝,当时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较低,由于地震震害失事或其它原因失事较多。50年代以后,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已大为提高。如果谨慎从事,大坝失事是可以避免的。通过本文事例剖析,这些坝的失事都不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板桥水库校核洪水标准为千年一遇加20%,?75#8?洪水为650年一遇就漫坝失事,可见原设计的洪水计算 # 13#

土石坝浅谈

土石坝浅谈 安徽地区南部多山区,北部不多平原。土石坝在皖南山区应用较多,而北方多水闸。本人曾施工土石坝,现对其施工过程种的问题进行浅谈。 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其优点包括:就地取材,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加高、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适应变形的良好性能,因此对地基的要求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其缺点是坝身一般不能溢流,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粘性土料的填筑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 土石坝建设最大的病害即是渗流。如何控制和预防渗流是土石坝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 所谓渗流,即是指由于填筑土石坝的土料和坝基的砂砾是散粒体结构,颗粒间存在大量的孔隙,因此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当水库蓄水后,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水流必然会沿着坝身土料、坝基土体和坝端两岸地基中的孔隙渗向下游,造成坝身、坝基和绕坝的渗漏。假如这种渗流是在设计控制之下,大坝任何部位的土体就不会产生渗透破坏,则为正常渗流,此时渗流量一般较小,水质清澈透明,不含土壤颗粒,对坝体和坝基不致造成渗透破坏;反之对能引起土体渗透破坏,或渗流员过大且集中,水质浑浊,透明度低,使坝体或坝基产生管涌,流土和接触冲刷等渗透破坏,这种影响蓄水兴利的渗流则为异常渗流。 根据我国早期的土石坝工程的资料统计,由渗流而引起的破坏事故率约占31.7%。其中大型水库占11座,而对于中小型水库而言,漫坝冲垮者最多,占51.5%,其次就是渗漏导致垮坝,占29.1%,由此可见渗漏造成的溃坝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因此确保对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控制是保证土石坝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渗流控制的控制理论是在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起来的,是实践反馈的结果,其中渗流的基本原理、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土体渗透稳定性三大部分,是渗流控制理论的基础。而渗流控制技术是渗流基础理论的实施措施,它主要包括灌浆技术、反滤坝技术、土石坝坝坡滑动破坏加固技术、土石坝坝体灌注粘土浆加固技术、坝体和坝基的密度加固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技术以及防渗墙及其坝体坝基加固技术等。 总结起来产生异常渗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坝体填土与排水体之间的反滤层设计不正确,层间系数过大,或施工时 有错断混层现象,或填土不够密实,过大的渗流使填土向排水体流失, 都会造成反滤层破坏失效。反滤层在整个防渗体系中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即使前面的防渗体裂缝或出现渗漏通道,只要反滤层工作正常,排水降 压,渗漏破坏就不会扩大。②防渗体没有直达基岩或底部连续可靠的粘 土层,在开挖截水槽时,因施工困难,半途而废,从而留下隐患。③土 石坝两岸岸坡产生台阶状。应该开抢成较平顺的坡度,为减少开挖可以 变坡,在上下两坡度转折处,两坡角之差不应大于15°~20°,若有平台,

从施工的角度看土石坝的发展趋势

从施工的角度看土石坝发展趋势 水工01 罗佳2010010223 摘要:土石坝是指用当地泥土石料或混合料等材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式筑成的挡水坝。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坝型,也是当前坝工建设中广泛应用快速发展的一种类型。本文就水利工程中的土石坝施工技术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探讨,进而分析土石坝发展中需要改进的方面及其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土石坝;施工技术;进展;发展趋势 Abstract: 0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土石坝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更有超过混凝土坝的趋势。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坝是土石坝——罗贡坝,筑坝工程量最大的坝也是土石坝——塔尔贝拉坝;另外,以百米以上的高土石坝为例,40年代仅有47座,到80年代初已超过240座,在全部百米以上高坝中土石坝所占的比例由50年代的31%增至80年代的62%左右,超过了混凝土重力坝和拱坝的总和,其中坝高超过150米的高坝有270座, 土石坝就占68座,300米以上的高坝均为土石坝,低坝中土石坝的比例更是占绝对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达到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各项经济指标都体现了土石坝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成为发展最快的坝型。 分析土石坝广泛应用及快速发展的原因,一方面,现代土力学理论的发展促使对土料压实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提高了对土石坝安全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施工机械与技术的提高也不可忽略,与其他坝型相比,土石坝在经济方面和施工方面都具有绝对的优势。笔者希望从土石坝施工的角度着手,分析土石坝在施工方面的优缺点,从而对土石坝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土石坝基本情况介绍 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当土石坝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为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为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为土石混合坝。 1.1土石坝的特点 因为土石坝的施工所用材料一般采用就地开采,在施工中充分利用各种开挖料,因此土石坝又成为当地材料坝,所谓土石坝的施工即将这些经过抛填、碾压等方法堆筑成挡水坝。根据土石坝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充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应用最广发的是碾压式土石坝,其主要特点使对基础要求低,适应基础变形的能力强。 土石坝就地取材的特点,不仅能节省钢材、水泥、木材等重要建筑材料,也减少了建坝过程中的远途运输;同时由于土石坝结构简单,也便于维修、加高和扩建;土石坝的坝身是土石散粒体结构,有良好的变形协调性能,因此与混凝土坝相比,它对地基的要求较低;施工技术简单,工序少,便于组合机械快速施工,大大节省了施工时间。但从施工角度来看,土石坝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土石坝坝身不能溢流,坝顶需设置溢洪洞,且施工导流不如混凝土坝方便;同时,粘性土料的填筑也较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土石坝坝体本身也容易发生渗透变形、洪水漫顶和滑坡等破坏。在洪水流量较大、两岸很陡、河谷狭窄、有通航要求的河流上,土石坝工程的导流、泄洪、通航问题比混凝土坝更难以解决,在施工和运行期都面临较大风险,这也是我国西南地区大江大河上土石坝比例较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其他

浅议水利施工中的土石坝施工技术

浅议水利施工中的土石坝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6-09-19T13:30:59.107Z 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1月上作者:范桂芳1 王春生2 [导读] 如何有效提高土石坝施工技术水平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关注的重点。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保障民生的根本,因而其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土石坝施工开始逐渐发展成水工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了当前我国水工建设项目中最为常见的坝型,但其施工技术发展水平仍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如何有效提高土石坝施工技术水平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水利施工;土石坝;施工技术 前言 石粒结构是土石坝的主要结构,在土石坝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存在变形情况,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地基稳定性要求较低,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相对较少目施工快捷方便,施工要求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 1水利施工中的土石坝施工前的准备 1.1严格把关筑坝材料质量 水电工程土石坝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质量、空间、时间等因素,准备足够量的土料,为了确保土石坝的顺利施工,综合分析土料的存放场所,对粘性土质抽样进行检查,特别是仔细检查防渗材料的含水量,应确保筑坝材料的防渗系数达到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要求,保障压实材料和土料质量,保障坝面施工强度。同时,过滤料和反滤料的硬度符合标准要求,加工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减水剂,提高土石坝的坚硬度。 1.2开采和加工土石料 水利工程土石坝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尽量在当地开采土石料,开采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合理划分土石料场,并且及时清理杂物或者垃圾,在土石料场设置排水设施,确保土石坝顺利开展施工。同时,合理布局土石坝施工现场道路,确保土石料顺利运送到施工现场。土石料开采过程中可采用平采和立采两种方式,对于厚度较小的土层适用于平采方式,在含水量较高的土层中进行脱水处理,对于厚度较大和土质差异较大的土层适用于立采方式。土料开采过程中,应合理划分各个区域,对于不同区域有针对性地采用加工处理方法,保障土石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1.3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 根据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施工机械设备必须符合当地地形地貌。同时,为了保障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维护检修人员应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施工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施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当工作人员在操作施工机械设备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机械设备操作,加强施工机械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发挥机械设备最佳的使用性能,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土石坝施工单位选择机械设备时,不仅要考虑其使用功能,还要分析设备的维护费用,保障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质量。 2水利施工中的土石坝施工技术 2.1清基与坝基处理 所谓的清基,具体的说是把坝基之内的杂草以及土石等清理干净。对于勘察坑来讲,要把里面的存水以及杂质等整体的清理好,而且要使用对应的材料回填,回填以后还要夯实处理。对于土坝来讲,其最为薄弱的区域是坝体以及两边的边坡连接的地方,假如处理不当的话,就会导致渗漏问题发生。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区域合理的清理,一般要清理到不透水层为止。岩石岸坡的清理坡度要小于 1:0.75,并挖成坡面,禁止削成反坡,禁止存在变坡点。在回填之前的时候还要铺筑大约5mm的黏土。目的是为了便于其结合。假如存在部分反坡,而削坡工作的工程量又非常大的话,此时就要使用混凝土来修补。 河床基础在覆盖层较浅时,通常要采用截水墙(槽)处理。该施工工作会受到地下水的干扰,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排水工作,特别要注意软基处的边坡,防止其因为受到地下水干扰而发生塌陷问题。对于建设区域之内的缝隙问题,我们应该在回填以前加以合理的处理。对于截水墙来讲,在处理之前的时候必须要认真清理基面,要将其上松动的碎石等清理好,并使用干净的水清洗。在回填土方以前时,必须认证清理地基,并且合理浇筑。在回填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大型设备。对于墙体两边的填土,最好是保证其是均衡的,因为一旦受力不一致的话就会导致墙体产生缝隙。 2.2坝体铺土与压实 铺上适合沿坝轴线方向进行,厚度必须均匀,超径的土块要打碎,超径的石块要剔除。根据要求厚度铺上平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用自卸汽车运料上坝,因其卸料集中,要用推土机平土。 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算方上料、定点卸料、随卸随平、铺平把关、插杆检查”的措施,铺填中坝面必须平整,防止降雨积水。塑性心墙坝或斜墙坝坝面铺筑时应向上游倾斜1%~2%;均质坝要使坝面中部凸起,并分别向上下游倾斜1%~2%的坡度,以方便排除降水。 塑性心墙坝或斜墙坝的施工,土料与反滤料可采用平起施工法。按照先后顺序,又分为先土后砂法和先砂后土法先土后砂法是先填压三层土料再铺一层反滤料,并把反滤料与土料整平,再对土砂边沿部分进行压实。在采用羊角碾压实时,要先预留30m~50cm的松土边,要防止由于土料伸入反滤层而加大清理工作。此施工方法,在遇连续晴天时,土料上升较快,反滤料往往供不应求,要注意克服。先砂后土法是先在反滤料的控制边线内用反滤料堆筑一小堤,为便于土料收坡,保证反滤料的宽度,每填一层土料,要用反滤料补齐土料收坡留下的三角体,进行人工捣实,以方便土砂边线的控制。 不论是使用哪种措施,边缘区域还是存在一些没有压实好的地方。此时我们就要先填筑三层,然后使用设备夯实结合区域,在夯实的时候最好先处理上方,当达标之后再处理另外的一边,禁止交替处理,目的是为了保证品质。如:某水库,铺筑黏土心墙与反滤料时采用先砂后土法施工。自卸汽车把混合料和砂子先后卸在坝面施工位置,用人工把反滤料整理成0.5m~0.6m高的小堤,再填筑2~3 层土料,便土料与反滤料齐平,再用振动碾将反滤料碾压8遍。为解决土砂结合部位土料干密度偏小的问题,在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用羊角碾碾压土料时,要求拖拉机履带紧沿砂堤开行,不许压上砂堤;在正常条件下,靠砂带第一层有 10cm~15cm宽的土料干密度不够,第二层有

土石坝外文翻译

EPPALOCK水库大坝的安全修复 学生:王鑫 指导老师:乔娟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论文摘要:EPPALOCK水库大坝坝顶出现裂缝的情况已经很多年了,但随着近年来库区旱季引起的水库内部运动加剧使得EPPALOCK水库大坝安全情况逐步开始恶化。更为严重的是,调查发现EPPALOCK水库大坝所用的粘性过滤材料会加快裂缝的传播。在1999 年,一个对大坝的紧急修复工程迅速实施。修复工程重新对大坝上下游常遭破坏的过滤层进行设计和布置。同时为保证水库正常运行和控制工程风险,实施修复工程的墨累水公司采用创新的方案进行大坝修复,更新和保护下游的护坡,并新设置一个多功能过滤层。 关键词:EPPALOCK水库大坝裂缝安全修复 1简介 EPPALOCK水库大坝是一座高47m的土石坝,由粘土心墙,上下游反滤层和堆石体组成。EPPALOCK水库大坝始建于1962年,地点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州的Campaspe河上。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对EPPALOCK水库大坝性能进行评价发现大坝主体垂直沉降达到850mm及横向变形达到750mm。原因是当年建设水库大坝为了控制建设成本,所修建的边坡比较陡,同时坝体石料也没有压实,而密实度不佳坝体石料没有提供给坝体足够的密实度和高强度的核心约束。随着近年来大坝坝顶的裂缝不断延伸,加之严重的旱灾使水库水位已经降到历史最低水位,致使成坝体沉陷加速。监测报告还显示每次水库水位降低都会加剧坝体沉陷和裂缝的产生,最糟糕的结果是可能会导致EPPALOCK水库大坝失事。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由于大坝反滤层所含的细骨料太多,大坝的防渗措施也出现问题。通过观察裂缝发现如果形成穿越心墙的渗径,那么就会引发灾难性的管涌危险,给下游造成严重破坏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令人担心和苦恼的问题。不过万幸的是裂缝开裂方向是沿纵向轴坝线方向,然而也观察到部分具有向上游坝体倾向的裂缝和至少有4m深的软化粘性土表面,但目前情况是大坝裂缝本身不会引起严重的管涌风险,需要担心的问题是下游过滤层覆盖的粘性材料不能阻止坝体内部所产生的裂缝的产生。 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墨累水公司在1999年实施的紧急修复工程中,在稳定与兼容的前提下对大坝坝体设置了多层过滤层和过渡区。这项双管齐下的大坝修复工程不仅在考虑坝体稳定性分析、单独坝体变形分析等多方面分析的情况下成功完成安全修复,同时作为工程实施方墨累水公司有效的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在规定时间和施工预算内高效完成这项修复工程,避免潜在的施工风险和高昂工程索赔。

浅谈土石坝粘土混凝土的选用与研究

浅谈土石坝粘土混凝土的选用与研究 摘要对土石坝防渗墙粘土混凝土新材料及其墙体应力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包括粘土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方法、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耐久性、墙体计算模型建立、墙体应力特性、防渗墙施工工艺、工程应用等,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一种新材料和新技术。所研制的粘土混凝土性能介于塑性混凝土和刚性(高强)混凝土之间,作为防渗墙材料具有明显优势,如成本较低,而且具有相对较高的强度、相对较低的弹模和相对较高的抗渗性能,使墙体能有效截断渗流并适应较大的变形而不开裂,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防渗墙材料。 关键词土石坝;粘土混凝土;防渗墙 土石坝除险加固的重点一般是防渗问题和渗流稳定问题,而粘土混凝土作为土石坝坝体和坝基防渗墙材料具有明显优势,如相对较低的弹模和相对较高的抗渗性能,使墙体能有效截断渗流并适应较大的变形而不开裂,粘土混凝土在土坝除险加固工程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国内以对防渗墙塑性混凝土的研究开展较多,但对粘土混凝土的研究较少,尤其在抗压强度和弹模明显高于塑性混凝土的限定条件下的研究更少,因此对粘土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势在必行。 1粘土混凝土的原材料构成 粘土混凝土是用粘土取代普通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而形成的墙体材料。水泥用量及混凝土性能均介于普通混凝土与塑性混凝土之间,抗压强度适中,但抗渗性能及耐久性比塑性混凝土有很大提高。弹模一般高于塑性混凝土但比普通混凝土有很大降低,且强度、弹模和渗透系数可在较大范围内选定。一般强度在3~15MPa;弹模在2000MPa~20000MPa;渗透系数一般在10-7~10-9cm/s。 粘土混凝土仍属于混凝土的范畴,其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水泥、粘土、细骨料、粗骨料、减水剂、引气剂等。因此,粘土混凝土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只是增加了粘土。但由于混凝土使用目的的不同,在原材料选用原则上有极大不同。又因为原材料往往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配制优质的粘土混凝土须从原材料选用开始,对粘土混凝土原材料选用进行研究是必须的。 2粘土混凝土优化设计思路 根据高性能混凝土理论,防渗墙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不同,其硬化混凝土性能有明显差异。防渗墙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一般包括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渗标号或渗透系数、抗拉强度,要实现防渗墙混凝土的高性能化还必须增加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要实现以上的单个性能是比较容易的,但要实现防渗墙混凝土的全面性能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技术任务,必须按照高性能混凝土理论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与高性能混凝土理论所定义的优质混凝土相比,粘土混凝土所追求的基本性能增多,如除强度外又增加了低弹模和高抗渗性能的要求,因此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增加且有显著不同。

土石坝可研设计阶段的图纸表达及制图要求

土石坝可研设计阶段的图纸表达及制图要求 张珊 2015-5

一、工作单位及个人简介 1. 工作单位简介 中国电建中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宜昌设计院是中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前身为三三O工程局设计院,自参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开始,已在湖北宜昌市耕耘三十余年。 目前,宜昌设计院下设综合管理部、生产经营部及下设工程一室、工程二室、工程三室、机电室、建筑室、地质室、规划预算室、试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涵盖水文、地质、水能、水工、施工、机电、建筑、科研、财会等专业。各专业基本配套,形成了可独立承担水利水电、建筑、水运码头、公路交通等工程的设计、科研及工程监理的生产能力。 2. 个人简介 我的名字叫张珊,2005毕业于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同年进入宜昌设计院工程一室工作,主要从事坝工专业的设计工作,至今工作已满10年。 二、设计规范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划分阶段 1. 设计院中使用的规范类型 我们在设计院中从事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主要分为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两大类,根据工程分类的不同,需要采用相应的规程规范进行设计工作。 1) 水电工程设计规范以字母DL/T或DL开头,(DL/T是电力推荐标准,DL是电力标准)例如:DL/T 5166-2002《溢洪道设计规范》; 2) 水利工程设计规范以字母SL开头,例如:SL 253-2000《溢洪道设计规范》。 3) 国际标准类规范,以字母GB开头,例如GB 50288-9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2. 水电站的设计阶段划分 水电工程和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表一。 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土石坝)、泄水建筑物(溢洪道、泄洪洞)、导流建筑物(导流洞)、引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开关站等。 使用规范为:DL/T 5020-2007《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本阶段主要进行的设计内容为: 1)选定坝址。根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审查意见,本阶段地质勘探工作成果,经比较选择各坝址有代表性的枢纽布置方案,在此基础上,从水能利用、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工程量、施工导流、施工条件、建筑材料、施工工期、环境影响、移民安置、工程投资、工程效益和运行条件等方面,进行各坝址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论证,选定坝址。 2)坝型、坝轴线比选。对选定坝址,开展坝型、坝轴线的研究,在选定的坝址附近选取两条坝线,根据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坝型适应性、泄洪消能、防冲护岸、工程量、施工导流、施工条件、施工工期、建筑材料、工程投资和运行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论证,选定坝型、坝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