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

1.1.2建设单位:岳阳县人民政府

1.1.3主管单位:岳阳市人民政府

1.1.4建设地点:湖南省岳阳县黄沙镇

1.1.5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对台政策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致力于发挥优势,合力推进湘台农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合作共赢,合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实现生产要素融合集聚、两岸农业共谋发展、两岸人民利益共享、两岸同胞亲缘和谐;致力于促进发展,合力推进两岸现代农业建设,提高两岸农业合作的综合生产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致力于服务大局,合力推进两岸经贸台作与交流,做好台湾人民特别是台湾农民的工作,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进程。

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市场导向,优势互补,项目带动,互动互利,一视同仁。

1.1.6功能定位及建设目标

功能定位:农业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功能;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功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引进和推介功能;标准化种植、养殖、加工.贮运和销售示范带动功能;加工增值和延伸产业链条的功能:技术、人才、资金和信息集聚与技术、产业和产品扩散功能。

建设目标:一是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到2013年力争新办岳台农业合作项目l0O个,5年合同利用台资2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6亿美元。二是科技合作取

得新进展。引进推广台湾农业“五新”即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有效推进岳阳及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合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与贸易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使之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龙头”,形成若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初具规模的台湾农产品输入的区域集散地,建成两岸联手拓展国际农产品市场的重要基地。四是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新提高。借鉴台湾现代农业管理经验,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示范,探索出符合省情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模式。五是合作交流形成新局面。做大交流合作平台,形成宽领域、多层次、良性互动的合作交流机制。

战略重点:一是提高三项能力——整合优势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联手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高区域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建设三大基地一一台湾农业岛外发展的吸纳基地;台湾农民再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三是构筑三大平台一一两岸人员、科技和信息交流的平台;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引进消化的平台;探索农业改革与发展机制创新的平台。四是发挥三大作用一一窗口作用;示范作用;辐射作用。

l.1.7总体规划方案及建设方案

(1)总体规划方案

创业园总面积20万亩,首期规划面积5万亩。以引进台湾农业科技成果.现代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和资金、技术、管理、种源等为重点,按照“以台为主、以农为先、功能相近、产业关联、项目集聚、相对集中”的基本原则和“一园多区、功能配套、集中管理“的基本模式,结合地理区位、现行产业、土地规划,将园区各功能分区按照核心示范“五小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展示“六大区”进行规划,合理布局。

核心示范区面积l万亩,分为“五小区”:管理服务区500亩,集中建设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中心;精品农业展示区1000亩;生产示范区2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区6000亩;优良品种繁育和科技与人才培训区500亩。

现代农业产业展示区4万亩,分为“六大区”:葡萄(提子)、胡柚、野山莱、大蒜等特色农产品区15000亩;优质稻米、有机茶等优势农产品区15000亩;苗木花卉区2000亩;淡水特种养殖及循环农业展示区4000亩:农产品加工及仓储物流区3000亩;“湖湘文化”展示及休闲娱乐区1000亩,与农业产业展示区一起构成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八个分区。

辐射区为湖南全省及湖北省的监利县、通城县、石首县和江西省的修水县。

(2)总体建设方案

创业园建设以绿色生态产业培育和环境建设为中心,优先完成道路、给排水、供配电、通讯、办公,服务设施等基础建设,形成分区布局框架。引进台湾先进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单位,以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为重点,培植特色鲜明、科技水平高的特色水果,有机蔬菜、园林花卉、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休闲观光等产业.开展海峡两岸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交流合作。使园区成为以科技为先导,集科、教、农、工、贸、游、购于一体的现代化休闲农业基地,加快全县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近期主要进行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本期主要包括宽40米的主干道4800米、宽l6米的次干道46600米、机耕道43700米,合计1287200平方米。加压提水泵站6座、输水管道15000米、渠道衬砌43O0米、污水处理循环水利用设施2座、整治绿化河道2000米、l万亩土地整理、管理服务11000平方米并铺设园区供电电缆和通讯电缆。

1.1.8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根据初步框算,创业园核心区I期道路、给排水、供配电、通讯工程以及土地整治、地力培肥和管理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共需投资约24137.56万元人民币,其中: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投资14767.16万元,给排水及循环水系统建设投资3210.4万元,电力电缆铺设投资850万元,通信电缆铺设950万元,土地整理和

地力培肥投资800万元,管理服务设施建设2360万元,其他l200万元。

创业园建设资金筹措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多元投入、滚动开发的原则。核心区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整理投资。主要采用省、市、县财政投入结合申请国家国土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省高产稳产农田建设项目、五小水利工程项目等扶持补助资金的方式解决。功能区示范、展示项目建设资金以政府引导补助、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渠道筹集。

1.1.9组织管理与运行

为保证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和运行等工作顺利开展,岳阳市建立了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市农业局和市台办主要领导任召集人,市级有关部门、岳阳县人民政府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主要负责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项目申报及建设等有关事项的协调。

岳阳县成立了“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目项目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兼岳阳县委书记彭国甫任顾问,组长由县长黎四清担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中于、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喻飞跃、副县长周里任副组长,县有关部门领导、相关乡镇场负责人等为成员,主要负责创业园项目的申报及建设。项目申报成功即组建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为岳阳县委、县政府直属的副处级事业单位,代表县政府对园区实行统一管理和开发。园区采用“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和“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建设管理模式,并聘请省内外知名农业、食品加工、管理策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家和领导组成专家顾问团。

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成立由政府、企业(投资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参股的股份制公司,由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运作。项目区内农户以土地、作物等入股,农户作为企业员工在创业园就业,年终参与

分红。

1.1.10综合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1)核心区经济效益

园区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项目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实用,风格特色突出,市场前景广阔,对周边地区的都市农业现代化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广带动作用,经济效益显著。核心区建设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O000万元,年利税总额为15000万元。

(2)社会效益

建设好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可推动湘台农业交流与合作,发挥其产业带动和技术示范推广作用。通过引进台湾农业科技、台资企业,孵化和培育龙头企业,吸收先进的营销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将岳阳县的农业资源、劳动力、科研成果与台湾的资金、应用技术、农产品运销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岳阳县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经营;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台湾农业高新技术、经营理念应用到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带动岳阳市、湖南省农业的调整转型,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水平,促进湘台农业的广泛交流合作,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预计到2015年,园区内孵化和培植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20家,形成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集群,带动乡村旅游产品、餐饮、服务业的发展,创造农业和非农就业岗位l4000个,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增进社会稳定。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以上,有效提高农业的后续效益、带动效应。

(3)生态效益

园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发展高效的生态休闲农业和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充分发挥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按绿色农业、安全农业的生产需要,推行

并推广“畜一沼一果(菜、牧草)”的生态模式,改变了农村日用能源结构,沼气成为新型能源,如普遍推广此模式,每年可减少大量的木柴消耗,相当于少砍伐成熟的阔叶林6万亩,涵养了水源,减少了水土流失,将大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园区建设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构筑生态景观,增加大量绿化植被,形成独特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推广无公害栽培、基质栽培、有机栽培、水资源循环利用及节水灌溉技求、平衡施肥、生物防治等现代农业技术,减少了对土地、水、大气的污染。可促进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园区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和中西部生态新城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湖湘文化景观的规划,以花卉苗木、果蔬生产为载体,打造粤港奥和长沙后花园休闲文化产业群,促进全省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带动农业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l.l.11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

对依法依规入驻创业园的台资或岳台合资、合作企业,在落实国家、湖南省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岳阳县委、县政府还将出台一套专门扶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政策,以鼓励和支持台湾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科研机构和农民入园投资兴业,打造“零障碍、低成本、优服务”的台商投资环境。同时,在组织制度、人才、技术、环境等方面为创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1.2论证结论与建议

在湖南岳阳县设立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产优(盛产特色农产品如葡萄——提子、胡柚、野山菜、大蒜、优质稻米、有机茶等)的有利条件,可以有效促进湘台农业合作交流的水平,加快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园区产业规划科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可供利用资源充足,投资发展环境宽松,台湾农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台湾投资者可以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

设立湖南岳阳县台湾农业创业园十分必要,而且条件具备,特请求农业部、国台办批准。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

(2)《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两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

(3)中台办等九部委办《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两岸农业合作、惠及台湾农民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台发[2007]1号)。

(4)国家工商总局《台湾农民在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工商个字[2007]第247号)。

(5)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湘政发[2009]28号)。

(6)《岳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7)《岳阳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8)中共岳阳县委、县人民政府《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申报前期工作情况汇报》。

(9)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概念性规划。

(10)园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2.1.1台湾现代农业概况

台湾地区境内三分之二为山地丘陵,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台湾现代农业生产发达,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亩,农户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占台湾总人

口的l9%,目前台湾农业总产值为4000亿元新台币,占台湾经济生产总值的3.3%,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台湾现代农业的几个特点:

(1)农会组织功能齐全且运行规范。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其主要功能有:一是农业推广,业务主要包括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二是供销经营,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等。

(2)农业科技的创新和运用能力较强: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是台湾现代农业的特征,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目前,在农业作物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3)农产品的食品加工业较为发达。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对带动台湾农业发展具有很大作用。近年来,一些食品工业企业正在实施改造,逐步扩大农业经营和加工企业规模,推行共同作业及专业化经营,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4)农产品运销体系健全且运行高效。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体系十分发达健全,且运行高效快捷,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帮助农业生产者解决市场方面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顺利发展。

(5)精致农业颇具特色并日益兴旺。随着台湾农业高度市场化,发展高经济价值作物并与休闲、生态、美化等功能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精致农业的精髓。

(6)休闲观光农业正成为新兴产业。台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农业及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满足现代人对休闲生活日益扩大的需求。台湾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类

型多种多样,除教育农园外,还包括各类休闲农场、林场、渔场、牧场,观光农园,市民农园,以及民宿(农民旅馆)等。经过多年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己成为台湾民众乡村休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发展既丰富了民众业余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收益,对台湾旅游产业也起到拉动效应。

2.1.2岳阳县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岳阳县地处湘北洞庭湖东岸,东邻湖北通城县、湖南平江县,南接汨罗市,西连洞庭湖,北靠岳阳市、临湘市,县域国土总面积为2931平方公里,约440万亩,地形东高西低,依次由低山向丘陵、岗地、平原、湖泊过渡,新墙河流域由东向西贯穿全县,直入洞庭,全长108公里。按地形地貌分,其中山地429.63平方公里,丘陵355.5平方公里,岗地800.8平方公里,平原350.5平方公里,水面994.57平方公里。按土地利用现状分,耕地90.24万亩,其中水田59.50万亩,旱地30.74万亩,园地6.49万亩,林地126.54万亩,牧草地0.73万亩,居民及工矿用地10.43万亩,交通用地3.03万亩,水域178.5万亩,未开发利用土地21.2万亩。

气候:岳阳县气候处于亚热带季风地区,年平均气温17℃的活动积温5335℃,日照时数1813.8小时,无霜期272天,年降水量1338毫米,年蒸发量1424毫米,在4-6月降水量较为集中,气温日差较小,在夏秋则降水量偏小,干旱较明显,属典型的南方双季稻区。

土壤:岳阳县现有耕地面积90.24万亩,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东部丘陵地区,该地区共九个乡镇,耕地面积24.8万亩,占全县耕地27.5%,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土壤沙性重,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养分缺乏,水土易流失。第二类是中部岗地地区,该地区有九个乡镇,耕地面积53.83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9.7%,成土母质以第四纪红色粘土为主,其次是板页岩,紫色砂岩,河流冲

积物,这类土壤大多土层深厚,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高,土壤容易培肥,丰产性较高;第三类是西部平原地区,主要有2个乡镇,耕地面积11.61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2.9%,成土土壤系长江及洞庭湖冲积物发育而成,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丰富,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适应性广,容易耕作,但在汛期易造成洪涝灾害。该县土壤种类多,成土母质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9.7g/kg,碱解氮137mg/kg,速效磷14.6mg/kg,速效钾81mg/kg,均为中等偏上水平,pH值为5.6。

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

我县地理位置优越,处在中部地区四纵一横大十字交通构架的圆点上,京广铁路、武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穿南北,长江主航道横贯东西。同时又是湘鄂赣三省的交界部位,处于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间,200公里交通圈和经济圈囊括3个省会城市、18个地级市、1.08亿人口。项目核心区位于岳汨线边的黄沙镇,距京广铁路黄沙站3公里、107国道8公里、京珠高速入口15公里,距鹿角码头(千吨级)12公里、城陵矶码头(万吨级)40公里,距岳阳市区30公里、岳阳县城5公里以内。

主要农作物生产情况:

2008年主要农作物种类、种植面积、总产量及主要分布乡镇情况如下:

水利设施状况:

岳阳县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具备了农业发展的水利保障,在新墙河上游建有大型铁山水库,总蓄水面积为45.55平方公里,蓄水量约6.3亿立方米;另有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39座,小二型水库214座,山塘31482口,总蓄水量26938万立方米,可灌溉全县95% 以上的耕地。同时沿湖建固定机电排灌站357处,装机容易2.6万千瓦,防洪大堤全部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施建设,基本可实现旱涝保收面积在90%以上。

农机化程度:

岳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0008台,456957千瓦,农业耕作机械7560台,挂引农具1216台,收获机械263台,植保机械2494台,农产品加工机械9259台,农机拥有量居全省之首,2000年被定为江南五省农田农机耕作、收割示范基地。

矿产资源: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达30余种,钒矿、独居石、砂石等储量居世界前列,人均占有资源估价达24万元;

旅游资源:

有道教圣地和避暑佳处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誉为“天下第一民俗文化村”的国宝级单位张谷英古建筑群,有被誉为“世界玫瑰公园”的相思园,同时还有商周古遗址、鹿角古窑、湘北特委旧址等系列景点,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2.1.3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农业是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规模和水平有很大提高,两岸农业界往来逐年增加,来祖国大陆发展创业的台资农业企业和台湾农民不断增多,初步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双赢发展格局。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在大陆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日益成为大陆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8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在大陆投资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有5900多家,投资大陆农业的台资达69亿美元:这些台资农业企业产品有95%以上获得了大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有70%以上的企业成为省部级或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优化大陆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现代农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大陆在14个省(区)市设有9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l5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形成了各具特色、相互衔接的试验区和创业园系统。截止2008年底,进入园区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已达4800多家,占在大陆台资农业企业总数的81%左右,实际利用台资55亿美元,占台资投资大陆农业实际金额的79%左右,园区农业产业经营范围涵盖种植业、渔业、牧业、花卉、茶叶、观光农业、生物技术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投资园区的台资农业企业运行状况良好,有90%的台资农业企

业已获得大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认证,有60%以上的企业成为省部级或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台商投资经营效益较好。试验区和创业园已逐步成为两岸农业高效能的合作平台。

(3)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不断加强。台湾农业的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等逐步向大陆转移,交流与合作已从单一的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机等领域扩展,内容包括热带水果种植技术、水稻机械化栽培、水土保持、蔬菜工厂化育苗和无公害栽培、茶叶和甘蔗的栽培管理及加工等技术。形成了水产养殖、水果花卉等一批优势产业,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廷伸了产业链,也带动了农产品运销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借鉴台湾农业产销班和专业台作组织的管理经验进行试点,提高了大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大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两岸农业贸易量与相互依存度日渐紧密,特别是2005年大陆宣布对台湾部分水果等农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政策以来,台湾对大陆农产品出口大幅增加,根据台当局“财政部关税总局”的进出口资料显示,台湾农产品出口到大陆的金额从1997年的1456万美元,逐步增加至2006年的4.3亿美元,增长了近3O倍,2007年,大陆(包括香港)正式取代日本,成为台湾地区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

(5)两岸农业界往来频繁,交流与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举办海峡两岸农业论坛、海峡两岸农业成果展览等大型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交流互访、座谈会、研讨会、投洽会、农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建立了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和沟通渠道,两岸农业交流活动日趋热络,人员往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形成了广泛、深入、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交往机制,推动了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蓬勃开展。

2.1.4湘台经贸合作情况

台商投资湖南已有二十年,目前台资已成湖南境外投资的第二大来源地,湘台

两地合作基础良好。截至2009年3月,湖南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855个,合同引进台资32.45亿美元,实际到位台资25.726亿美元,近5年实际到位台资超过前15年总和。今年一季度,在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的形势下,湖南对台招商引资仍然保持增长,一季度新批台资项目l3个,实际到位台资9519万美元,同比增长24.3%。各地台湾工业园进一步发展,新形成了湘潭九华台湾工业园、长沙台资食品加工基地、益阳台湾工业园、永州蓝山县等承接沿海台资产业转移基地。随着沿海产业转移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以及湘台两地空中、海上直航成行,湖南正成为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台胞、台商投身于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帮助台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湖南即将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台资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湘台经贸合作领域,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提供台资项目用地保障,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帮助台企开拓内销市场、加快技术改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创新力度,使台企享受与内资企业相同乃至更优惠的扶持政策。

7月11—12日,在长沙举办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省领导表示,当前扩大中部地区与台湾的经济合作,面临着四大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可以从四个方向积极开展合作,实现双赢。一是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开展合作。以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为载体,创新投资方式,积极探索产权、股权出让、企业租赁、BOT 和金融债券等方式,与台湾投资者开展战略性投资合作。二是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合作。立足双方在农业发展方面已经形成的良好基础,充分发挥台湾现代农业发达的优势,促进中部地区与台湾合作开发现代农业技术,在建设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及出口基地、生态农业园区和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等方面加强合作,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地方特色品牌,促进优质农副产品双向流动。三是要围绕推进产业转移加强合作。主要是依托中部六省的各类产业园区、高新

技术产业基地,大力承接台湾优势产业转移,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为平台,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鼓励台商参与中部地区的国有企业、传统产业和老工业基地改造。四是要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展合作。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与创新,建立彼此间的沟通互信机制:加强现代物流业合作,共同规划建设特色物流基地;深层整合双方旅游资源,促进旅游资源共享;加快与台湾在技术、环保、准入、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对接合作,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良好条件。对于中部崛起战略给台商带来的机逼,台湾醒吾技术学院讲座教授周添城表示,台商投资也应及时跟进,由偏重制造转向制造、服务兼顾;由偏重出口转向出口、内需并重;由偏向独资转向独资、合资并行的发展策略。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农业需要的土地广阔、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加上湖南省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湖南省独特的气候、土地以及丰富的生物资源等优势自然资源。湘台两地农业资源条件互补性很强,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条件好。许多台商知名企业被湖南良好的自然条件、便宜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吸引,在湖南投资创办中小型企业,以求扩大自身的发展。目前,湘台农业合作方兴未艾,合作项目由单项引进逐步朝产业整体配套发展,合作领域由点到面逐步辐射拓宽,合作行为由短期性、试探性向长期性、实质性逐步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1.5岳台经贸合情况

至1989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岳阳以后,先后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有151家,合同台22360万美元,实际到位台资18783万美元。由于一些原因,岳阳市现存台资企业54家。其中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有36家,2006年新增台资企业8家,2007新增台资企业7家,2008新增2家,2009年新增2家。企业合作方式:合资企业有28家,独资企业有26家;资金情况:总投资额9100万美元,注册资

金4473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3952.1万美元;行业情况:房地产企业9家,农业企业家12家,工化企业13家,娱乐服务业13家,其他7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2.1推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和发展的社会需要

两岸农业优势互补,相互依存,互蒙其利,尤其是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将为两岸扩大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更有利的契机和空间。综观两岸的自然资源秉赋、农业生产技术水准、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以及农牧渔产品的供需情况,两岸农业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就自然资源秉赋而言,台湾地域狭小,农业资源较少,可利用开发农业用地不多,农作物单一,以亚热带作物为主,发展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大陆地域广阔,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与台湾类似的亚热带作物,还有寒带、温带、热带作物,农业发展与合作潜力甚大。

就农业生产技术水准备而言,台湾的农业技术应用能力强,如计

算机农业应用、胚胎移植、基因工程、微生物发酵工程、以及一些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等方面,均具有相当的经验与水平,若能在大陆推广、运用、可望提高大陆农业生产水平。大陆农业科研实力强,在杂交水稻育种、水生生物研究与人工养殖、生物防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它新生物技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等在农业方面的使用,亦有助于提高台湾农业现代水平。

在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两岸有许多可以互相借镜之处。例如台湾与大陆都属于小农经济制度,因此,打破小农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与制度,是两岸面临的共同课题。台湾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附加价值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小规模耕作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此外,台湾在农业金融制度、农业推广、农产运销制度及农业社会化服务方面均独具特色,凡此均可供大陆学习与推广。

就两岸之农畜产品的供需情况来说,也为两岸农业合作提供极佳的合作条件。

例如,台湾农作物生产存在着结构性失衡,稻米生产过剩,谷物杂粮则不足,而大陆则是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及第五大稻米出口国,同时也是粮食进口大国。因此,大陆不同品种粮食的出口与进口及台湾粮食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似可在两岸问进行适当调节。

总之,台湾与大陆东南沿海之农业生产环境与条件既有相似之处,又与大陆其它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大陆大力发展农业,在台湾农业趋于衰退的情况下,两岸合作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依据比较利益原则,将台湾的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科学管理、充裕资金和市场网络,与大陆丰富的劳动力、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完备的基础改施、有效率的政府服务和健康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相结合,实现两岸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就能够化冲击和挑战为机遇,使两岸农业的竞争力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共同增加两岸民众的福祉。

2.2.2加快岳阳县及周边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经济需要

建设现代农业,是我们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建设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对岳阳及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来看,亟需而且十分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富民强县的需要。加入WT0后,面对国际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农业。大陆农村传统农业历史悠久,科技基础薄弱,农产品的规模小成本高,标准化水平低、价格低、效益差,所以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县的财政和农民普遍处于收入低的状况,这种状况无法承受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们要建设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促使农业的规模调大,质量、品牌调优、成本调低、效益调高,以带动周边地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实施富民强县工程。

其次,是建设好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示范项目的需要。岳阳县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牲猪生产大县、水产品大县、全国农业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农业(水稻、茶叶)标准化示范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全国节

水灌溉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基地、湖南省特色农业示范区,是南方标准最高的葡萄(提子)示范基地,要加快这一系列项目建设,必需以科技为核心,将其纳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系统之中,以便更快更好取得成效。

再次,是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目前,岳阳县及周边地区资源优势难以发挥,产业结构不合理,建好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可起到有效的带动作用。岳阳县的资源优势在特产优质稻、茶叶、葡萄、野山菜、养殖尤其是水产品养殖等方面,但均未形成经济优势,其症状是资源与技术相结合不够,产业优势,特别是产品加工增值脆弱。因此,加强以种、养、加一体化为主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可有效引导周边地区优势资源产业化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及升级。最后,建设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广大农民学习、观摩现代科学农业的需要,是增加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信心和决心的需要,也是探索现代农业经营机制、组织方式、管理模式需要。因此,建设湖南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在岳阳县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可更好地加强湘台两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利用湖南丰富的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建立台湾农业高新技术的试验、生产和示范基地。实现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湖南和台湾农业产业调整和升级;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提高湖南休闲观光农业的规划管理和发展水平;通过农业领域专家、生产者的互访,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扩大两地同胞间的交往,使湘台两地经贸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是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共同需要,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岳阳县多年来重视招商引资,在对农业的招商中发现,由于岳阳县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在岳阳县投资农业前期成本较高,使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园区的建设能为岳阳县和以台湾为主的外商搭建一个更好的合作平台。园区建成后,园区

内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又有相关优惠政第,减少了外商成本,外商更愿意入驻,从而通过引进台湾的资金和先进农业技术、优良品种、休闲农业模式等,在对特色水果、特种蔬菜、园林花卉等进行栽培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探索的同时,重点对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现代营销管理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等进行深入研究,吸收现代休闲农业管理理念和营销模式,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促进农业的分工与合作,成为岳阳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辐射源。

此外,通过项目区的建设,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示范与现

代的、农村联城市的商业流通网络相结台,以商促农,创造全新的复合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农产品现代产加销体系。同时,建立起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融现代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市场营销以及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和服务于一体的“泛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程度。因此,建设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加快岳阳县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经济需求。

2.2.3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两型社会”的需要

人口压力大,经济紧张、工业发展对农业需求增大是台湾从前遇到过的问题,也是大陆目前遇到的问题。工业造成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一直是我国大陆生态环境中的严重问题。台湾进入9 0年代后,面对生态环境问题,加大了对新产业的开发力度,相继建立了一批精致、休闲、有机等新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升级。以建设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契机,引进台湾生态农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发展休闲、有机生态农业,在建设的过程中,一是坚持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注重各产业部门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围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态化,通过产品、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与利用而互相衔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产业网络,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二是把资源的高

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作为核心,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引导企业和农民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零消耗、零污染抓起,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使一种产品产生的废弃物成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并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水循环、原材料多层次利用和循环使用、节能和能源重复利用、“三废”控制与综合利用等良性循环系统,实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全力打造农业产品无公害品牌。三是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型家庭经济,引导农民树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模式的循环经济理念,力促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生物食物链为平台,构建以“种、养、加”和沼气为链条,猪圈、厕所、沼气池、蔬菜大棚“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模式,发展家庭微型循环经济,解决厕所卫生、畜圈卫生、秸秆气化、排除污染、庭院绿化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养猪不垫圈、照明不用电、做饭不需柴和炭、种菜不花化肥钱、绿色产品无污染的生产新格局,实现了生物能的循环利用。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大力普及户用沼气,推进了农村作物秸秆、生活垃圾、污水、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改善了人居生活条件,建起了农业生产无害化、经济发展高效化、居家环境清洁化新农村。

2.2.4建设岳阳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深远

的历史意义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推动两岸的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也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创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平台,为来大陆寻找投资机会和创业的岛内企业和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是大陆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方面所作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新的积极探索,主要功能定位是聚集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为拓展两岸农业合作平台,国家先后在14个省市设立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和台湾农民到创业园投资发展,

台湾农民创业园半年工作 总结.docx

台湾农民创业园半年工作总结 近年来,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全面落实国台办、发改委关于印发31条惠台措施、福建省发布惠台66台措施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福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用好用足政策,优化服务引导,悉心为台农台商营造优质的创业投资环境。同时,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平台,积极推动“五新”引进和经营理念创新,充分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效应,实现台商、园区和本地农业的共同发展。 一、主要发展成效 (1)园区建设:全园规划面积30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2万亩、浅海滩涂面积13万亩、耕地面积5万亩),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通过核心区和三华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全面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共同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区主要依托洪宽台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洪宽工业村,是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雏形和起步区,规划面积3600亩,2018年融侨集团计划投资100多亿元在核心区规划开发田园科创小镇,发展现代农业、福清特色农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拓展区已覆盖全市12个镇街,截止2018年6月,共有台资独资、融台合资、融台合作农业企业44家,其中台资独资、融台合资22家,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等行业,总投资达18.86亿元,其中利用台资4958万美元。为了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升融台农业合作水平,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继续拓展开发三华园区。园区位于福清市海口镇,规划总面积10950亩,已建成4380亩(其中:农产品种植基地2280亩、水产养殖基地2100亩)。三华园区将立足于作为融台农业合作的示范园区,优化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对台农业招商,逐步形成优质台湾农产品种植养殖、台湾特色的休闲观光与精致农业共同发展的特色园区,更好地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2)招商引资:实施“以侨引台”、“以台引台”,发挥两岸民间社团的作用,主动为融台农业企业牵线搭桥、热情服务,促成一批台湾农民来融创业发展。同时利用省内的“5.18”、“6.18”、“9.8”、“海峡论坛”等重大招商平台,6月5日在厦门举办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促进“双新双创”发展对接会,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共有4对项目现场对接签约,总投资12630万元。积极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台湾青年创业农民中华农耕文化福建行”活动,邀请了13名台湾对接企业代表、台湾农业专家、台湾创业青年(含首来族4人)赴实地参访交流,促进两岸农业交流深入开展。2018年园内预计新增企业数5家,总投资达1.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2家,总投资达8500万元。下半年力争新增3家企业目前正在落实。 (3)宣传推介: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各级相应出台了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有力政策措施,管委会的职责就是及时有效的落实惠台政策,将惠台惠农政策措施宣传、惠及到园区企业,让政策措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为进一步提升台创园的整体形象,于4月20日组织园内2家台资农业企业参加四川成都新津举办第五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暨两岸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展区上展示了园区企业生产的22种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形象和品牌,扩大与同行企业的交流;同时管委会年初委托福清云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三华园区设计制作文化景观墙建设和福清闽鳟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宣传标语和各种展板设计制作。并通过各类媒体(如记者走支部栏目、聚焦三农、网站、海峡农业杂志等)对园区企业进行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对园内企业的新闻宣传报道达50多条,播放纪录片达100多次,分发画册达5000多册,有效的提升园区知名度和品牌。 (4)合作交流:近年来融台合作持续升温,来融考察交流的台湾农民日益增多,管委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两岸交流平台,推动融台两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上半年共接待30位

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情况汇报正稿

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情况汇报 清流县人民政府 (2010年7月13日) 一、基本情况 清流县地处海西中部、福建省西部,是闽西北联接沿海、辐射内陆的重要通道,在海西和三明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国家级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总面积40万亩,以嵩溪镇、嵩口镇、龙津镇为核心区,辐射带动其余10个乡镇协调发展。清流是中国花卉苗木之乡、中国桂花之乡、中国罗汉松之乡、中国油茶之乡,是福建省最大的鲜切花基地、淡水鱼养殖基地和黄羊养殖基地。依托生态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规划建设花卉产业区、水产品养殖区、农林产品加工区、生态休闲旅游区、清流台商会馆等“四区一会”。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充分发挥“五缘”优势,积极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深化对台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有效作为。2006年提出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设想,当年7月经三明市政府批准设立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2008年1月升格为三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2009年5月17日国台办、农业部在首届海峡论坛大会上,正式宣布新增设立国家级三明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成为全国15家、全省4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 目前,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共引进台资企业及项目43家,其中花卉苗木企业7家、种植业7家、养殖业4家、农林产品加工等22家、休闲旅游及其他企业3家,总投资1.31亿美元,共引进台湾农业新品种79个、台湾农业新技术58项,农业新机械18种,带动农户六千余户,推广面积3.5万亩,是三明市引进台资

企业最多的县。随着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持续推进,有力地提升了清流与台湾交流合作水平,主要表现在: 1、推动了产业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凸显。相对本地传统产业,台资企业不仅带来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更带来了先进的管理、营销理念,有效促进了我县产业优化升级,特别是对农业产业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如,引进欣茂兰业、台湾森富科技、阳光花卉、森源兰蕙、花仙子花卉公司等台资企业,促进了花卉品种的引进、技术的提升、市场的拓展,带动了全县形成了鲜切花5286亩种植规模;引进永信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青龙果蔬、桦信茶果等企业,带动全县发展台湾甜脆桃等名优水果1.5万亩、台湾高山蔬菜种植6000亩,台湾四季春、金萱、软枝乌龙等优良茶叶基地1.2万亩规模;引进啓顺农鱼牧发展有限公司、三合农牧渔、嘉德农业等企业,改变原有“四大家鱼”传统养殖结构,带动全县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宝石斑、澳洲石斑、虹鳟鱼、鲟鱼、香鱼等优质水产品养殖基地6万亩。这些台资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产业量的扩张,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新品种、新技术带动了产业质的提升,示范带动农户种养业的发展,提高农民增收。目前,创业园已从台湾引进淡水龙虾、宝石斑、澳洲石斑、虹鳟鱼、四季春茶叶等良种79个,带动农户六千余户,推广辐射面积3.5万亩,增加就业9000多人,年产值达9.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同时,引进单篱搭架、深度施肥、标准套袋等茶果种植先进技术,红心地瓜低温膨化、水产高密度养殖、分级包装销售,花卉钢架大棚种植及喷灌、滴灌技术等实用技术58项,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2、扩大了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了清流知名度。随着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台创园作为对台交流合作平台的作用逐步凸显,清流与台湾的交流往来更加紧密,清流知名度得到显著提升。自去年5月台湾农民创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台农创业园以来,台湾桃园公共利益社团联合协进会、台湾原住民投资项目考察团、台湾客家文经发展参访团、台北市景美商圈经济发展协

最新台湾农民创业园半年工作总结

台湾农民创业园半年工作总结 台湾农民创业园半年工作总结 近年来,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全面落实国台办、发改委关于印发31条惠台措施、福建省发布惠台66台措施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福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用好用足政策,优化服务引导,悉心为台农台商营造优质的创业投资环境。同时,依托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平台,积极推动“五新”引进和经营理念创新,充分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效应,实现台商、园区和本地农业的共同发展。 一、主要发展成效 (1)园区建设:全园规划面积30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2万亩、浅海滩涂面积13万亩、耕地面积5万亩),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通过核心区和三华园区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全面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共同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区主要依托洪宽台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洪宽工业村,是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雏形和起步区,规划面积3600亩,2020年融侨集团计划投资100多亿元在核心区规划开发田园科创小镇,发展现代农业、福清特色农产品互联网交易平台、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拓展区已覆盖全市12个镇街,截止2020年6月,共有台资独资、融台合资、融台合作农业企业

44家,其中台资独资、融台合资22家,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等行业,总投资达18.86亿元,其中利用台资4958万美元。为了进一步拓宽发展空间,提升融台农业合作水平,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继续拓展开发三华园区。园区位于福清市海口镇,规划总面积10950亩,已建成4380亩(其中:农产品种植基地2280亩、水产养殖基地2100亩)。三华园区将立足于作为融台农业合作的示范园区,优化农业发展规划,开展对台农业招商,逐步形成优质台湾农产品种植养殖、台湾特色的休闲观光与精致农业共同发展的特色园区,更好地发挥台湾农民创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2)招商引资:实施“以侨引台”、“以台引台”,发挥两岸民间社团的作用,主动为融台农业企业牵线搭桥、热情服务,促成一批台湾农民来融创业发展。同时利用省内的“5.18”、“6.18”、“9.8”、“海峡论坛”等重大招商平台,6月5日在厦门举办第十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暨促进“双新双创”发展对接会,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共有4对项目现场对接签约,总投资12630万元。积极开展“引进来”、“走出去”“台湾青年创业农民中华农耕文化福建行”活动,邀请了13名台湾对接企业代表、台湾农业专家、台湾创业青年(含首来族4人)赴实地参访交流,促进两岸农业交流深入开展。2020年园内预计新增企业数5家,总投资达1.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2家,总投资达8500万元。下半年力争新增3家企业目前正在落实。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 闽政〔2012〕6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农民创业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平台载体和重要抓手。创建福建农民创业园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创业增收,促进福建农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一)增强创业园示范引领作用。到2015年,全省选择若干个县(市、区)创建一批省级农民创业园和示范基地。有条件的设区市可参照省里的做法,创建1个市级农民创业园。每个创业园选择2~3个产业特色优势突出、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作为创建区域,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新机制、农业生产经营新方式、农民创业增收新模式,建成我省现代农业的重要示范窗口。 (二)提升特色产业优势水平。每个创业园围绕粮食、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畜禽、水产、林竹、花卉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选择1~3 个具有特色优势的主导产业,种植、养殖类项目要做到集中连片,精深加工类项目要进入加工集中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通过园区建设与

发展,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主导产业的规模、档次和效益达到全省前列。 (三)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着力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种业工程,广泛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现代设施装备和经营模式,培育现代职业农民,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到“十二五”末,主导产业“五新”入户率达9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以上,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及装备水平达到全省前列。 (四)积极发展农业优势品牌。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权、农产品地理标志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良好农业规范 (GAP)认证,加快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可追溯。通过加强对创建农业品牌的奖励、扶持、保护,争创富有福建地方特色、优质安全的农业品牌产品,大幅提升园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附加值。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一批经营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导其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配套服务业向特色产品种养优势区域集中,因地制宜选择发展冷冻保鲜食品、旅游休闲食品、方便即食食品、功能性产品、生物制品等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业物流、观光、休闲、文化等方面多种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 (六)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培育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创业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 漳州市政协特邀信息员、闽南日报内参记者林顺才反映: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2006年5月经过国台办、农业部批准设立,全国首批两个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该创业园成立三年多来,国家、省市县重视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各级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创业园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困难。 一、基础设施建设偏少,还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科技服务中心、创业孵化中心正在建设中,已建组培车间、玻璃温室13000平方米,道路硬化6公里,总量都偏小。根据计划,今年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0万元,而今年以来才投入500万元,资金缺口很大。而且核心区供水困难,需建设一个小水库,才能保证核心区农业用水。 二、创业园自身土地储备不足,招商引资受到较大制约。核心区有2500亩的土地已经全部供应,目前还没有新的储备土地。而今年来已有多家台湾食品加工行业协会成员、台湾光彩协会会员和神农科技企业等数十家需要农业用地的台湾农业企业前来考察洽谈,表示意向的有15个,但是由于土地不足,达成协议的仅7个。一旦用地解决,将吸引更多技术含量高的项目进驻。 三、科技合作项目不多,在创业园科技经费方面投入少。目前与台湾企业科技合作项目为数不多,松散型的项目有10个,紧密型的有6个,占台资农业企业数的26%,在科技经费方面投入较少,今年以来投入50万元,申报获批的科技项目3个。 四、台资农业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企业少,难以形成较强的聚集效应。目前在创业园的台资农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有76个,其中纯农业企业有64个,而纯农业企业中规模企业只有32个,仅占纯农业企业总数的50%,打出品牌的仅有“天福”一家,其他的规模都偏小。 五、目前的有关规定,使引入台湾的农产品、种苗、成品花卉在通关上有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在动植物的检验检疫方面,因为目前这方面的手续相当复杂,一些台湾新的优良品种要引进来,多部门分头管理,而没有指定主要由哪一个部门具体经办,手续需要简化优化。六、在创业园内落户的台资农业企业融资难度大。台资农业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多年来遇到的困难,由于政策以及担保等方面的因素,目前创业园核心区的20多家台资农业企业只有钜宝兰园一家获得商业银行的100万元贷款,其他企业普遍贷款难。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创业园管委会和台资农业业主们建议:一、加大科技合作投入力度。创业园自成立以来,以项目为载体,不断推动和深化两岸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并注重科技创新,与省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及台资农业企业等合作,引进具有创业园特色的优良品种和技术,推动两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但是随着创业园一些重要项目:两个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花卉物流集散中心和名贵树种生态示范区等的启动,创业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相关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创业园科技合作、培训等方面,加大对创业园的科技投入力度。 二、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希望国税、地税、国土、商检、动植物检疫等服务窗口前移至创业园方面。前移窗口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优化台商的投资软环境;二是在检验检疫方面提供便利。对在台湾农民创业园创业的台湾农民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包括种苗、种子),应给予检验检疫方面的通关便利,或者在创业园区内设立专门隔离区。也可以在创业园内建立台资农业企业检验检疫中心,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业务。或者可委托台湾的专门机构对进入大陆的农产品进行检验检疫,把两岸农产品检验检疫机构有效衔接起来,实行检验检疫结果互认的办法,方便台湾农民。三是市场配套建设方面。创业园现有的市场体系尚未健全,不利于吸引更多台商到此创业。 三、提升产业科技合作层次。闽台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存在着低端性的特点。闽台农业科技合

台湾农民创业园(西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解读

梅州市农科所2012年重点项目建设方案-- 梅州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建设方案(草案 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按照市委李嘉书记关于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指示精神,梅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位一体建设计划分5年完成(即:2011年至2016年。2011年完成创新中心核心区、示范功能区选址,核心区地型测绘、土地集约,以及项目建设规划设计。2013年基本完成创新中心核心区河堤、道路、库房、晒坪、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联结台资企业和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初步完成水果、茶叶、蔬菜、优质稻、生态旅游农业等5大功能辐射区建设。2016年全面完成梅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位一体建设,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四个中心、四个平台”:打造成为具有广东山区农科特色和指导全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区域性试验中心、名优新特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中心、粮果菜茶等种子种苗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咨询培训服务中心;办成各级领导指挥农业结构调整的指挥台,广大农民选择优良新品种的看台,各大农业企业进行作物新品种和现代农艺技术信息交 流的平台,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农民种植新品种的舞台,最大程度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我市精致高效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项目规划分区与建设内容 梅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位一体项目建设面积2500多亩,包含1个农业科技核心园区,水果、茶叶、蔬菜、优质稻、生态旅游农业等5个功能辐射区。 (一项目核心区具体规划 核心区位于梅县西阳镇锂溪村、龙岗村、直坑村三村交界往大埔S333省道旁边,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1条小河流贯穿其间,土地面积540亩,其中山地300亩(含1条山谷,平地240亩(详见1:2000平面位臵图。核心区共分划为:国家级

省级农民创业园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省级农民创业园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为加快推进省级农民创业园(含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简称创业园,下同)建设,规范和加强省级农民创业园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级农民创业园,是指由各设区市政府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推选,经省创建办审核,并报省政府批准确定的县级相对集中连片的行政区域。 省级农民创业园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创业园内标准化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平台建设、农业“五新”推广、良种繁育、品牌宣传创建和农民创业培训等。 第二章补助范围和对象

第三条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必须在省政府审批的创业园创建区域范围内,主要用于扶持创业园发展主导产业,或直接为主导产业服务的项目。 专项资金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项目单位的人员工资、办公费等基本支出以及建造办公场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等支出,不得用于与创建农民创业园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四条专项资金补助对象为创业园内发展主导产业或直接为创业园主导产业提供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发展实施主体等社会组织。 第三章资金分配与拨付 第五条各创建县应严格按照创业园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编制年度投资预算。 第六条省财政厅、农业厅根据年度财政预算下达创业园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明确省级补助资金扶持的重点环节、建设内容和补助标准。 第七条各创建县农业(畜牧、茶业)局(以下简称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创业园申报项目,编制申报文本,审核后汇总上报省财政厅、农业厅。

江苏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简介

江苏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简介 江苏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地处无锡市锡山区安镇 街道、东港镇和锡北镇三镇(街道)交界处,于2008年2月经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设立,成为江苏省首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2012年无锡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其核心区规划选址锡山台创园。台创园规划总面积33.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12平方公里,下设无锡现代农业博览园、无锡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中国农科院太湖水稻示范园、无锡锡山生物农业产业园、无锡锡山精品蔬菜产业园等五个子园区,并初步形成“五园一体”的发展格局。园区根据“科技先导、注重特色、可持续发展、带动性强”的原则,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名优花卉、高档果蔬、种子种苗、功能稻米、生物农业、智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目前,台创园入驻的企业已达46家,总投资3.8亿元,规模产值达5亿元。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行、企业经营、公司管理”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工作,积极完善产业优化、产业整合、产业淘汰等转型升级机制,着力培育壮大现代生物农业、设施园艺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优质稻米产业等主导优势产业,注重科技引领,推动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苏南特征、锡山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化发展道路,力争将园区全面打造成为无锡市、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先导区、示范区和样板区。

内设机构: 党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台创园日常事务管理;负责文书、档案和信息工作;负责台创园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负责台创园组织和人才人事工作;负责台创园宣传、统战等工作。 财务部:负责台创园资金的融通、调度、筹集和资金平衡工作;负责台创园日常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工作。 综合管理部:负责台创园经济管理工作和统计工作;负责为入驻台创园企业提供政策指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联络及信息反馈工作;负责台创园科技创新工作;负责台创园的公用事业管理工作; 负责环境卫生、创建工作;负责台创园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 招商部:负责制定和实施招商计划,编制招商资料,建好招商档案,做好招商信息的跟踪工作;提供经济、技术、信息、政策、法规咨询服务;配合做好引进项目和企业的上 报审批工作。

湖南岳阳台湾农民创业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湖南岳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协调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讨论稿 各成员单位: 2009年11月5日,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湖南岳阳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台创园)。为加快台创园的建设与发展,县委、县政府以岳县办(2010)37号文件成立了湖南岳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现将湖南岳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一、县委办、县政府办:负责全面协调台创园建设工作;督办台创园工作的实施;定期通报情况;完成县委、县政府及领导交办的相关事项。 二、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协调台创园对外的宣传工作。加强同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推介台创园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三、县委统战部、县台办:组织协调台创园对台经贸工作和对台湾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协调台创园涉台的重大活动;负责在台人员中上层人物的联络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处理台创园涉台事务和涉台的重大事件,进行对台方

针、政策和台湾形势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与海内外台商和台湾农民组织的联系,积极服务园区台商、台企,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争取国台办、全国台联、省、市台办及沿海地区台协会对我县台创园的支持。 四、台创园管委会: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有关台创园建设发展的方针政策;组织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台创园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决定,协调解决台创园建设中的问题;研究制定台创园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研究提出台创园发展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专项资金计划安排;加大台创园的招商力度,竭诚为台商、台企全程服务,为投资者保驾护航,提供优质的环境;搞好综合协调,上下联络,检查指导,全面掌握和反映台创园建设和发展动态,组织工作总结、考核和表彰。 五、县农办:加强台创园涉农政策研究,争取和制定农业投资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创建省市级龙头企业、出台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政策;参与台创园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完善。 六、县农业局:贯彻中央、省、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政策;研究台创园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和明确台创园农业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指导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争取相关项目,发展特色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基地;配合做好涉农项目的招商

关于提升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

关于提升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水平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今年春节期间在福建、在漳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意见》,切实发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对台交流合作的独特平台载体作用,深化漳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根据市委关于开展年度重点课题调研的工作安排,由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及市台工办、农办、外经贸局、科技局和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等单位部门组成课题组,就提升漳浦创业园建设水平开展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市领导陈易洲、王耀泉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赴外地学习考察,完成课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园四年来的主要成效与问题 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是2006年国家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两个创业园之一,也是全国台湾农民创业园的首创地,在海峡两岸具有较大影响,特别是今年春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亲临视察极大地提升了知名度。创立四年多来,按照“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的要求,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拓展了两岸农业交流合作领域。四年来,先后接待1万多人次的台湾农民到创业园参观考察,带动了两岸农民情感交流。新批办29家台资农业企业和7个台商个体工商户,总投资7000万美元。至目前,园区6个产业功能区累计有70家台资农业企业和7个台湾农民个体工商户入园,总投资1.21亿美元,年产值20.1亿元。至2009年底,先后引进水产、果蔬等优良品种20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35万亩,引进台湾先进种养殖技术30多项。 2.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优化。初步形成了水产、水果、蔬菜、茶叶和花卉等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建成全省最大县级鱼虾贝苗育种集散中心、全国百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全国规模最大的天福集团茶企业。品牌农业得到发展,建成芦笋、洋葱、日本大葱、豆类叶菜类4个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片。注册农产品商标72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22个、著名商标9个、绿色食品认证18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6个。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3.促进了外向型农业发展。2009年漳浦全县农产品出口企业52家,实现出口货值1.3亿美元,成为水产品、蜜饯食品、蔬菜、花卉等产品重要出口基地,其中,水产品

创业园宣传

第一步;让老师了解创业园,了解电子商务专业1、先了解什么是电子商务含义;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也是当前商品交易的发展趋向。2、了解我院创业园2011年11月中旬开始筹划的,纪院长率队赴义乌参加“全国电子我院创业园是商务创业教育研讨会”,参观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工作;然后2011年12月8日,教育部-----委员、义乌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创业教父”贾少华教授应邀亲临我院作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讲座,并受聘为我院的创业教育顾问;2011年12月10日,我院创业园管理团队初步确立,并且开始运营;2012年2月29日,创业园启动暨揭牌仪式在我院隆重召开,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创业教父”贾少华教授及众多领导、嘉宾亲临现场。目前创业班有创业生56人,全院参与创业的学生有上千人,自开展创业教育以来,学院涌现出一批批创业明星,如2010级旅游管理班卢俊同学,目前经营的淘宝集市店铺月均净收入已达万元以上,2010级金融班陈世杰同学正式运营淘宝集市短短两个月,月均净收入已达6000元以上,象这样创业有业绩的同学还有很多,不少同学创业成功后,帮扶其他同学也走上创业致富之路。第二

步;讲一讲在普宁创业教育的优势。四个天时、两个地利、三个人和,四大优势。第一,四个天时(1)2009年,省政府在(粤府办〔2009〕9号)文件中提出,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因地制宜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党和国家给我们高校创业发展的有利政策,同时也是正确的办学方向给予我们的第一个天时。(2)近三年来,千亿资金涌入“粤东双转移”经济战略载体,粤东经济增速全面超速珠三角;2011年12月2日,揭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东考察普宁市指出:“普宁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敢于打造国际网络商城”。这是经济形势和地方政府给予我们潮汕学院的第二个天时。(3)潮汕人有句话:“打工再大是度生,生意再小能发家”。从古到今,潮汕人敢为天下先,敢立潮头的不服输精神享誉海内外,成功的商人不计其数,这是我们潮汕人与生俱来的秉性和氛围,也是我院创办创业园的第三个天时。 (4)据统计,2011年我国网民达4.5亿,网购人数1.85亿,网购金额超过5000个亿,这不可阻挡的网络经济发展势头,无疑是电子商务如日中天的劲风,是我们创业园发展壮大的第四个天时第二,两个地利(1)短短几年时间,普宁国际服装城、普宁国际商品城、普宁轻纺城在潮汕学院门前拔地而起,一时间商家云集,誉满全国。这是我们潮汕学院独一无二的地利优势。(2)计算机专业、数字设计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师

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招投标数据分析报告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11月30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招标数量、招标情况、招标行业分布、投标企业排名、中标企业 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1155555217663工商注册号:320121000168278组织机构代码:555521766 法定代表人:汤信仁成立日期:2010-06-02 企业类型:/经营状态:在业 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注册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云台社区青塘梗400-1号 营业期限:2010-06-02 至 2030-06-01 营业范围:海峡两岸高效农业、高科技农业项目的研发;农业休闲旅游;商务会展;科普技术推广;投资咨询;管道线路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的种植、销售;农业机械推广。广告设计、制作、发布(许可经营项目除外);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建筑安装工程设计、施工;农业设施建设、租赁、管理服务;物业管理;市政设施租赁、委托经营、养护;农业项目投资、开发、技术服务、咨询。(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招标数量 企业招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15

农民创业扶持政策解读

农民创业扶持政策解读 农民创业扶持政策解读 “三农”问题日益严峻,并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4-2016年连续十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涉农文件。党和国家及相关部 委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摆放在工作“重中之重”的顺序位置, 化解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 针对农民创业的扶持政策,首先要促进产业转移带动返乡创业。鼓励输入地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口,帮扶输出地建设承接产业园区,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带动农民工等 人员返乡创业。 其次,要推动输出地产业升级带动返乡创业。鼓励积累了一定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农民工等人员,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产业组 织形式、经营管理方式,顺应输出地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升级的市 场需求,抓住机遇创业兴业。 再次,要鼓励输出地资源嫁接输入地市场带动返乡创业。鼓励农民工等人员发挥既熟悉输入地市场又熟悉输出地资源的优势,借力“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商业。 然后,要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返乡创业。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引导返乡农民工等人员融入区域专业市场、示范带和块状经济,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最后,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返乡创业。鼓励返乡人员共创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场等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打造特色品牌,合作分散市场风险。 国务院办公厅在去年发布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其中提到了五项政策措施:①降低返乡创业门槛;②落实定向减 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④加强返乡创业金融服务;⑤完善返乡创业园支持政策。

降低农民工返乡创业门槛,需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优化返乡创业登记方式,简化创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放 宽经营范围,鼓励返乡农民工等人员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在农村兴 办各类事业。取消和下放涉及返乡创业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 清理并切实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返乡创业投资项目前置 审批。 强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就是要加强政府引导,运用创业投资类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初创期、 早中期的支持力度。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按规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 门按规定安排贷款贴息所需资金。 农民创业扶持政策划分为五大政策扶持体系:①增加创业机会的政策扶持体系;②激发创业潜能的信息服务体系;③提升创业能力的 培训体系;④以农民创业园区为载体的平台建设体系;⑤以“互联网+”为契机的电商扶持体系。 一个完善的创业扶持体系必须包含创业培训体系。地方政府需要充分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利用职业院校或农业院校开展针对性的创 业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同时开展创业经验交流会,丰富农民 创业者的人脉关系。地方政府应充分结合返乡农民工及失地农民的 优劣势和教育资源,构建由人社局、教育局、农业局、经信委等行 政部门牵头,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农业职业院校为依托,创导师 团为中坚,创业培训机构为补充,农民创业者为主体的创业培训体系。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民也需要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创新。首先,要支持电信企业加大对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的建设投入。 其次,给予农民电商创业更多的政策扶持与倾斜,鼓励农民依托创业园平台网络发展电子商务。 再次,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能力。

吴忠市孙家滩开发区农民创业园可行性报告

吴忠市孙家滩农业综合开发区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吴忠市孙家滩农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建设区的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吴忠市孙家滩开发区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项目1.1.2建设地点:吴忠市孙家滩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1.1.3建设单位:吴忠市孙家滩开发区管委会 1.1.4主管单位: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项目建设单位的基本情况 1.2.1自然社会条件 1.2.2建设现状 1.3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1.3.1《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1.3.2《宁夏回族自治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发展规划》; 1.3.3《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1.3.4《吴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3.5《吴忠市十大农业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1.3.6《吴忠市孙家滩国家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1.3.7 园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推动农民创业的迫切需要

2.1.2带动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客观需要 2.1.3发展现代农业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支持项目 2.2.2项目区建设的优势条件 第三章农民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3.1指导思想 3.2基本原则 3.2.1以人为本,提高创业能力 3.2.2依托产业,实现创业就业 3.2.3资源共享,促进和谐发展 3.2.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主 3.3建设目标 3.3.1完善创业就业基地基础设施 3.3.2建设农民就业培训中心 3.3.3配置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设备 3.3.4创建创业人才孵化条件 3.3.5健全基本服务功能 3.4战略重点 第四章项目总体规划及建设方案 4.1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总体规划方案 4.1.1规划原则

台湾农民创业园(西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梅州市农科所2012年重点项目建设方案-- 梅州梅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建设方案(草案) 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按照市委李嘉书记关于建设台湾农民创业园“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指示精神,梅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位一体)建设计划分5年完成(即:2011年至2016年)。2011年完成创新中心核心区、示范功能区选址,核心区地型测绘、土地集约,以及项目建设规划设计。2013年基本完成创新中心核心区河堤、道路、库房、晒坪、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联结台资企业和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初步完成水果、茶叶、蔬菜、优质稻、生态旅游农业等5大功能辐射区建设。2016年全面完成梅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位一体)建设,将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四个中心、四个平台”:打造成为具有广东山区农科特色和指导全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区域性试验中心、名优新特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中心、粮果菜茶等种子种苗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咨询培训服务中心;办成各级领导指挥农业结构调整的指挥台,广大农民选择优良新品种的看台,各大农业企业进行作物新品种和现代农艺技术信息交

流的平台,农业科技人员指导农民种植新品种的舞台,最大程度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我市精致高效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项目规划分区与建设内容 梅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三位一体)项目建设面积2500多亩,包含1个农业科技核心园区,水果、茶叶、蔬菜、优质稻、生态旅游农业等5个功能辐射区。 (一)项目核心区具体规划 核心区位于梅县西阳镇锂溪村、龙岗村、直坑村三村交界往大埔S333省道旁边,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1条小河流贯穿其间,土地面积540亩,其中山地300亩(含1条山谷),平地240亩(详见1:2000平面位臵图)。核心区共分划为:国家级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水稻、玉米、甘薯等粮油作物区域试验示范展示区;生态观光园及名优蔬菜、南药试验示范展示区;台湾名优兰花工厂化生产示范展示区;特色经济作物试验示范展示区;生态林及名贵花木种植示范、种苗繁育区;客家历史名茶、台湾名优茶试验示范展示区;名优水果试验示范展示区;小水库生态养殖试验示范区等9大核心功能区,以及桥梁、河堤、道路、库房、晒坪、大棚等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体规划如下: 1、国家级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中心 规划面积约50亩。主要功能是开展金柚、蜜柚、脐橙等柑橘种苗脱毒、种质资源保存以及无病毒容器苗工厂化繁

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

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 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湾农民创业园是首创的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型模式, 也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主要平台。 2008年12月17日,经农业部和国台办批准,国家级台 湾农民创业园在石林正式设立,这也是继福建漳浦、山东 栖霞、重庆北碚等之后的第11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 同时,云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一万家欢食品集团下属的石林万家欢生态园也被该组织规划为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域。 一、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 日前,国家级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项目近日已通过专家论证,项目预计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选址石林镇北大村、北小村、和摩站三个村委会,距石林景区5公里,总 面积20万亩,规划面积5.4万亩。计划于2012年完成道路、水利、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采用一园多区的建设模式,分为“三心”、“三带”和“八分区”。“三心”即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 中心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服务中心;“三带”即精品农业 展示区、农业生产示范区和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区; “八分区”即优质特色水果产业区、蔬菜产业区、花卉产业区、生态养殖区、园林绿化区、农产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和民俗文化区。 创业园将引进台湾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台湾特种水果、蔬菜、花卉等企业入驻,开展海峡两岸农业科技、教育、信息、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的交流合作。该创业园将成为以科技先导,集科、教、农、工、贸、游、购于一体的现代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基地。 可以预见,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石林台湾农民创业 园将成为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试验区、出口创汇农产品加工 区,成为农业高科技研发基地、农业高科技企业孵化中心、 农产品加工基地、优质设施农产品生产基地、外向型农业 基地和观光农业基地。 二、云南石林万家欢生态园 2.1、石林万家欢生态园 石林位于昆明市东100公里,是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也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路南县 境内,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1982年,经国务院批

万家欢农业生态园核心区修建性规划设计方案——文本1011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石林县农业生产档次,开拓农产品服务市场,带动昆明都市型 农业的转型升级、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收入的 稳定增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并辐射带动云南省以及东南亚、南亚地区 现代农业的发展。依据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人民政府相关要 求,特编制中国石林-万家欢农业生态园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J137-903;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昆明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5.《昆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规定》; 6.云南昆明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总体规划(2009-2028); 7.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第三条规划思想 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 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化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 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 规划,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2.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提 出: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优质粮烟产业带、蔬菜花卉园林园艺 产业带和畜禽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建设特色 农产品商品基地,尽快形成一批优质农产品产业群、产业带作为“着力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 3.依照我国“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为了进一步转变农业的生产 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农业良种化水平和提高 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构筑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保 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运用,实现农业技术集约型增 长和产业转型,从而推进昆明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四条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并对整个园区具有带动 功能的富有时代特色的核心示范园; 2.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效益的统一;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土地有偿使用的客观需要,确定用地兼容性;使规划 既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又具有较强的可适性; 4.合理有效地组织交通,完善市政公用、社会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建设。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五条2008年昆明经济发展在全国发展势头仍然迅猛,经济形势和效果得到了全国各界的肯定,,2008年下旬获得“全国十大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昆明与成都、大连、包头、广州一起荣获“2008中国制造业最佳投资城市”等称号。建设现代农业,是昆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 重要任务。昆明市作为西部边疆中心城市,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解 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依照我国“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为了进一步转变农 业的生产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强化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农业良种 化水平和提高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构筑饲料和 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运用,实现农业技术集约型增长和产业转型,从而推进昆明市的农业产业 化经营。 第三章规划概况 第六条区位交通条件 1.地理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