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06讲 函数与方程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06讲 函数与方程教案 新人教版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06讲 函数与方程教案 新人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 高三新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讲座6)—函数与方程

一.课标要求: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二.命题走向

函数与方程的理论是高中新课标教材中新增的知识点,特别是“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也一定会是高考的考点。从近几年高考的形势来看,十分注重对三个“二次”(即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考察力度,同时也研究了它的许多重要的结论,并付诸应用。高考试题中有近一半的试题与这三个“二次”问题有关。

预计2008年高考对本讲的要求是:以二分法为重点、以二次函数为载体、以考察函数与方程的关系为目标来考察学生的能力。

(1)题型可为选择、填空和解答;

(2)高考试题中可能出现复合了函数性质与函数零点的综合题,同时考察函数方程的思想。

三.要点精讲

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

概念:对于函数))((D x x f y ∈=,把使0)(=x f 成立的实数x 叫做函数

))((D x x f y ∈=的零点。

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x f y =的零点就是方程0)(=x f 实数根,亦即函数

)(x f y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0)(=x f 有实数根?函数)(x f y =的

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

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y 的零点:

1)△>0,方程02

=++c bx ax 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02=++c bx ax 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

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02

=++c bx ax 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

二分法及步骤:

对于在区间a [,]b 上连续不断,且满足)(a f ·)(b f 0<的函数)(x f y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x f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给定精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x f 的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 (1)确定区间a [,]b ,验证)(a f ·)(b f 0<,给定精度ε; (2)求区间a (,)b 的中点1x ; (3)计算)(1x f :

①若)(1x f =0,则1x 就是函数的零点;

②若)(a f ·)(1x f <0,则令b =1x (此时零点),(10x a x ∈); ③若)(1x f ·)(b f <0,则令a =1x (此时零点),(10b x x ∈); (4)判断是否达到精度ε;

即若ε<-||b a ,则得到零点零点值a (或b );否则重复步骤2~4。 注:函数零点的性质

从“数”的角度看:即是使0)(=x f 的实数;

从“形”的角度看:即是函数)(x f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若函数)(x f 的图象在0x x =处与x 轴相切,则零点0x 通常称为不变号零点; 若函数)(x f 的图象在0x x =处与x 轴相交,则零点0x 通常称为变号零点。 注:用二分法求函数的变号零点:二分法的条件)(a f ·)(b f 0<表明用二分法求函数的近似零点都是指变号零点。 3.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

(1)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法:y =ax 2+bx +c ;y =a (x -x 1)(x -x 2);y =a (x -x 0)2

+n 。

(2)当a >0,f (x )在区间[p ,q ]上的最大值M ,最小值m ,令x 0=2

1

(p +q )。 若-

a

b

2

2)=m ,f (q )=M ;

若x 0≤-a b 2

2)=m ;

若-a

b 2≥q ,则f (p )=M ,f (q )=m 。

(3)二次方程f (x )=ax 2

+bx +c =0的实根分布及条件。

①方程f (x )=0的两根中一根比r 大,另一根比r 小?a ·f (r )<0;

②二次方程f (x )=0的两根都大于r ???

?????>?>->-=?0)(,

2,042r f a r a b

ac b ③二次方程f (x )=0在区间(p ,q )内有两根???????

??>?>?<-

<>-=??;

0)(,0)(,2,

042p f a q f a q a

b p a

c b ④二次方程f (x )=0在区间(p ,q )内只有一根?f (p )·f (q )<0,或f (p )=0(检验)或

f (q )=0(检验)检验另一根若在(p ,q )内成立。 四.典例解析

题型1: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

例1.(1)方程lg x +x =3的解所在区间为( )

A .(0,1)

B .(1,2)

C .(2,3)

D .(3,+∞)

(2)设a 为常数,试讨论方程)lg()3lg()1lg(x a x x -=-+-的实根的个数。 解析: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lg x 与y =-x +3的图象(如图)。它们的交点横坐标0x ,显然在区间(1,3)内,由此可排除A ,D 至于选B 还是选C ,由于画图精确性的限制,

单凭直观就比较困难了。实际上这是要比较0x 与2的大小。当

x =2时,lg x =lg2,3-x =1。由于lg2<1,因此0x >2,从而判定0x ∈(2,3),故本题应

选C 。

(2)原方程等价于????

???-=-->->->-x

a x x x a x x )3)(1(00301

即??

?<<-+-=3

1352

x x x a

构造函数)31(352

<<-+-=x x x y 和a y =,作出

它们的图像,易知平行于x

①当31≤

13=

a 时,原方程有一解;

②当4

133<

13>

a 时,原方程无解。

点评:图象法求函数零点,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本题是通过构造函数用数形结合法求方程lg x +x =3解所在的区间。数形结合,要在结合方面下功夫。不仅要通过图象直观估计,而且还要计算0x 的邻近两个函数值,通过比较其大小进行判断。

例2.(2005广东19)设函数()f x 在(,)-∞+∞上满足(2)(2)f x f x -=+,

(7)(7)f x f x -=+,且在闭区间[0,7]上,只有(1)(3)0f f ==。

(Ⅰ)试判断函数()y f x =的奇偶性;

a

(Ⅱ)试求方程()f x =0在闭区间[-2005,2005]上的根的个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由f (2-x )=f (2+x ),f (7-x )=f (7+x )得函数)(x f y =的对称轴为

72==x x 和,

从而知函数)(x f y =不是奇函数,

由)14()4()14()()4()()7()7()2()2(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

??-=-=????+=-+=-

)10()(+=?x f x f ,从而知函数)(x f y =的周期为10=T

又0)7(,0)0()3(≠==f f f 而,故函数)(x f y =是非奇非偶函数;

(II)由)14()4()

14()()

4()()7()7()2()2(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

?+=-+=-

)10()(+=?x f x f

(III) 又0)9()7()13()11(,0)0()3(=-=-====f f f f f f

故f (x )在[0,10]和[-10,0]上均有有两个解,从而可知函数)(x f y =在[0,2005]上有402个解,在[-2005.0]上有400个解,所以函数)(x f y =在[-2005,2005]上有802个解。

点评:解题过程注重了函数的数字特征“(1)(3)0f f ==”,即函数的零点,也就是方程的根。

题型2:零点存在性定理

例3.(2004广东21)设函数()ln()f x x x m =-+,其中常数m 为整数。 (1)当m 为何值时,()0f x ≥;

(2)定理:若函数()g x 在[,]a b 上连续,且()g a 与()g b 异号,则至少存在一点

0(,)x a b ∈,使得0()0g x =

试用上述定理证明:当整数1m >时,方程()0f x =在2,m

m e

m e m -??--??内有两个

实根。 解析:(1)函数f (x )=x -ln(x +m),x ∈(-m,+∞)连续,且

m x x f m

x x f -==+-

=1,0)(,1

1)(''得令 当x ∈(-m,1-m)时,f ’

(x )<0,f (x )为减函数,f (x )>f (1-m)

当x ∈(1-m, +∞)时,f ’

(x )>0,f (x )为增函数,f (x )>f (1-m) 根据函数极值判别方法,f (1-m)=1-m 为极小值,而且 对x ∈(-m, +∞)都有f (x )≥f (1-m)=1-m 故当整数m ≤1时,f (x ) ≥1-m ≥0

(2)证明:由(I )知,当整数m>1时,f (1-m)=1-m<0, 函数f (x )=x -ln(x +m),在]1,[m m e m --- 上为连续减函数.

,

)1()(,10)ln()(异号与时当整数m f m e

f m e m m e m e m e f m

m m m m -->>=+---=------

由所给定理知,存在唯一的0)(),1,(11=--∈-x f m m e x m 使 而当整数m>1时,

),1121(0

32

)

12(2213)11(3)(222归纳法证明上述不等式也可用数学>-?>>--+

+>-+>-=-m m m m m m m m e m e f m m m 类似地,当整数m>1时,函数f (x )=x -ln(x +m),在],1[m e m m --- 上为连续增函数且

f (1-m)与

)(2m e f m -异号,由所给定理知,存在唯一的

0)(],,,1[22=--∈-x f m e m x m 使

故当m>1时,方程f (x )=0在],[2m e m e m m ---内有两个实根。

点评:本题以信息给予的形式考察零点的存在性定理。解决该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在区间的放缩和不等式的应用上。

例4.若函数)(x f y =在区间[a ,b ]上的图象为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0)()(>b f a f ,不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

B .若0)()(

C .若0)()(>b f a f ,有可能存在实数),(b a c ∈使得0)(=c f ;

D .若0)()(

解析: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选项D 不正确;对于选项B ,可通过反例“)1)(1()(+-=x x x x f 在区间]2,2[-上满足0)2()2(<-f f ,但其存在三个解

}1,0,1{-”推翻;同时选项A 可通过反例“)1)(1()(+-=x x x f 在区间]2,2[-上满足0)2()2(>-f f ,但其存在两个解}1,1{-”;选项D 正确,见实例“1)(2+=x x f 在区

间]2,2[-上满足0)2()2(>-f f ,但其不存在实数解”。 点评:该问题详细介绍了零点存在性定理的理论基础。 题型3:二分法的概念

例5.关于“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说法正确的是()

A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定可将)(x f y =在[a ,b ]内的所有零点得到;

B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有可能得不到)(x f y =在[a ,b ]内的零点;

C .应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x f y =在[a ,b ]内有可能无零点;

D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可能得到0)(=x f 在[a ,b ]内的精确解;

解析:如果函数在某区间满足二分法题设,且在区间内存在两个及以上的实根,二分法只可能求出其中的一个,只要限定了近似解的范围就可以得到函数的近似解,二分法的实施满足零点存在性定理,在区间内一定存在零点,甚至有可能得到函数的精确零点。

点评:该题深入解析了二分法的思想方法。

例6.方程0)(=x f 在[0,1]内的近似解,用“二分法”计算到445.010=x 达到精确度要求。那么所取误差限ξ是( )

A .0.05

B .0.005

C .0.0005

D .0.00005

解析:由四舍五入的原则知道,当)4455.0,4445.0[10∈x 时,精度达到445.010=x 。此时差限ξ是0.0005,选项为C 。

点评:该题考察了差限的定义,以及它对精度的影响。

题型4:应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和方程的近似解

例7.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出x x 32)62ln(=++在区间(1,2)内的近似解(精确到0.1)。

解析:原方程即023)62ln(=+-+x x 。 令23)62ln()(+-+=x x x f , 用计算器做出如下对应值表

观察上表,可知零点在(1,2)内

取区间中点1x =1.5,且00.1)5.1(-≈f ,从而,可知零点在(1,1.5)内; 再取区间中点2x =1.25,且20.0)25.1(≈f ,从而,可知零点在(1.25,1.5)内; 同理取区间中点3x =1.375,且0)375.1(

点评:该题系统的讲解了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通过本题学会借助精度终止二分法的过程。

例8.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732=+x x

的近似解(精确到1.0)。 分析:本例除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确定方程解所在的大致区间和解的个数外,你是否还可以想到有什么方法确定方程的根的个数?

略解:图象在闭区间a [,]b 上连续的单调函数)(x f ,在a (,)b 上至多有一个零点。

点评:①第一步确定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a (,)b ,可利用函数性质,也可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但尽量取端点为整数的区间,尽量缩短区间长度,通常可确定一个长度为1的区间;

②建议列表样式如下:

如此列表的优势:计算步数明确,区间长度小于精度时,即为计算的最后一步。 题型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一元二次函数的零点

例9. 设二次函数()()f x ax bx c a =++>20,方程()f x x -=0的两个根x x 12

,

当()

x x ∈01,时,证明()x f x x <<1。

证明:由题意可知

))(()(21x x x x a x x f --=-,

a

x x x 1

021<

<<< , ∴ 0))((21>--x x x x a , ∴ 当()

x x ∈01,时,x x f >)(。

又)1)(())(()(211211+--=-+--=-ax ax x x x x x x x x a x x f , ,011,0221>->+-<-ax ax ax x x 且 ∴ 1)(x x f <,

综上可知,所给问题获证。

点评:在已知方程()f x x -=0两根的情况下,根据函数与方程根的关系,可以写出函数()x x f -的表达式,从而得到函数)(x f 的表达式。

例10.已知二次函数)0,,(1)(2

>∈++=a R b a bx ax x f ,设方程x x f =)(的

两个实数根为1x 和2x .

(1)如果4221<<x ; (2)如果21

解析:设1)1()()(2

+-+=-=x b ax x x f x g ,则0)(=x g 的二根为1x 和2x 。

(1)由0>a 及4221<<

??><0)4(0

)2(g g ,即???>-+<-+034160124b a b a ,

即???

????

<+?--<-?+,

043224,043233a a b a a b

两式相加得

12

b

,所以,10->x ; (2)由a

a b x x 4)1()(22

21--=-, 可得 1)1(122+-=+b a 。 又01

21>=a

x x ,所以21,x x 同号。

∴ 21

2

1b a x x

或?????+-=+<<-<1

)1(120

22

12b a x x ,

即 ???????+-=+>>1)1(120)0(0)2(2b a g g 或???????+-=+>>-1

)1(120)0(0)2(2b a g g

解之得 41<

b 或4

7

>b 。 点评:条件4221<<

题型6:一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11.设()()f x ax bx c a =++≠2

0,若()f 01≤,()f 11≤,()f -11≤, 试

证明:对于任意-≤≤11x ,有()f x ≤

54

。 解析:∵ ()()()c f c b a f c b a f =++=+-=-0,1,1, ∴ ()()()()0)),1()1((2

1

),0211(21f c f f b f f f a =--=--+=

,

∴ ()()()()()

2

22102121x f x x f x x f x f -+?

??

? ??--+???? ??+=. ∴ 当01≤≤-x 时,

()()()().

4

5

45)21(1)1(22122102

121222

222

222

22≤++-=+--=-+?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x

x f x x f x f

当10-≤≤x 时,

()()()()222102

121x f x

x f x x f x f -?+-?-++?≤

222122x x

x x x -+-++≤

)1(222

22x x x x x -+???? ?

?+-+???? ??+= .

4

545)21(1

22≤+--=++-=x x x

综上,问题获证。

点评:本题中,所给条件并不足以确定参数b a ,的值,但应该注意到:所要求的结论不是确定值,而是与条件相对应的“取值范围”,因此,我们可以用()()()1,1,0-f f f 来表示c b a ,,。

例12.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bx c ()=++2

,当-≤≤11x 时,有-≤≤11f x (),

求证:当-≤≤22x 时,有-≤≤77f x ()

解析:由题意知:c b a f c f c b a f ++==+-=-)1(,)0(,)1(, ∴ )0()),1()1((2

1

)),0(2)1()1((2

1

f c f f b f f f a =--=

--+=

∴ f x ax bx c ()=++2

()

2

221)0(2)1(2)1(x f x x f x x f -+?

??

? ??--+???? ??+=。 由-≤≤11x 时,有-≤≤11f x (),可得 ,

1)1(≤f (),11≤-f ()10≤f 。

∴ ()()()()7)0(3)1(1303113)2(≤+-+≤--+=f f f f f f f ,

()()()()7)0(3)1(3103131)2(≤+-+≤--+=-f f f f f f f 。

(1)若[]2,22-?-

a

b

,则()x f 在[]2,2-上单调,故当[]2,2-∈x 时, ))2(,)2(max()(max f f x f -=

∴ 此时问题获证. (2)若[]2,22-∈-

a

b

,则当[]2,2-∈x 时,

)2,)2(,)2(max()(max ??

?

??--=a b f f f x f

()7

2411214)1()1(2022422<=+?+≤--?+=?+≤-=??

?

??-f f a b f b a b c a b c a b f ,

∴ 此时问题获证。

综上可知:当-≤≤22x 时,有-≤≤77f x ()。

点评:研究)(x f 的性质,最好能够得出其解析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尽量用已知条件来表达参数c b a ,,. 确定三个参数,只需三个独立条件,本题可以考虑)1(f ,

)1(-f ,)0(f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是c b a ,,的表达较为简洁,二是由于01和±正

好是所给条件的区间端点和中点,这样做能够较好地利用条件来达到控制二次函数范围的目的。

要考虑()x f 在区间[]7,7-上函数值的取值范围,只需考虑其最大值,也即考虑

()x f 在区间端点和顶点处的函数值。

题型7: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例13.(1996上海,文、理8)在下列图象中,二次函数y =ax 2

+bx 与指数函数y =(

a

b

)x

的图象只可能是( )

解析一:由指数函数图象可以看出0

4a b ,

其顶点坐标为(-a b 2,-a

b 42),又由0

<-a b 2<0.观察选择支,可选

A 。

解析二:求y =ax 2

+bx 与x 轴的交点,令ax 2

+bx =0,解得x =0或x =-

a b ,而-1<-a

b

<0.故选A 。

点评:本题虽小,但一定要细致观察图象,注意细微之处,获得解题灵感。

例14.(2002全国高考题)设a ∈R ,函数f (x )=x 2

+|x -a |+1,x ∈R.

(1)讨论f (x )的奇偶性 (2)求f (x )的最小值.

解:(1)显然a =0时,f (x )为偶函数, 当a ≠0时,f (a )=a 2

+1, f (-a )=a 2

+2|a |+1

f (a )≠f (-a ), f (a )+f (-a )≠0

∴ 此时f (x )为非奇非偶函数.

(2)首先应先去掉绝对值,再进行讨论.

①当x ≤a 时,4

3)2

1(1)(2

2

++-=++-=a x a x x x f . 若2

1

a ,则f (x )在区间(-∞,a ]上单调递减, ∴ f (x )的最小值为f (a )=a 2

+1.(如图(I)) 若21>

a ,则f (x )在区间(-∞,a ]上的最小值为a f +=4

3

)21((如图II).

②当x ≥a 时,4

3)2

1

(1)(2

2

+-+=+-+=a x a x x x f , 若21-≤a ,则f (x )在[a ,+∞]上的最小值为a f -=-43

)21((如图III )。 若2

1

-

>a ,则f (x )在[a ,+∞]上单调递增。 则f (x )在[a ,+∞]上的最小值为f (a )=a 2

+1.(如图IV)。 综上,当21-≤a 时,f (x )最小值为a -4

3

。 当21

21≤<-

a 时,f (x )最小值为a 2+1。 当21>

a 时,f (x )最小值为4

3

+a 。 点评:该题考察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综合应用,考察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题型8: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

例15.(2005浙江文20)已知函数()f x 和()g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

()22f x x x =+。

(Ⅰ)求函数()g x 的解析式; (Ⅱ)解不等式()()1g x f x x ≥--;

(Ⅲ)若()()()1h x g x f x λ=-+在[]1,1-上是增函数,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设函数()y f x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00,Q x y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P x y ,则000

0,,2

.0,2

x x

x x y y y y +?=?=-???

?+=-??=??即 ∵点()00,Q x y 在函数()y f x =的图象上

∴()22222,2y x x y x x g x x x -=-=-+=-+,即 故 (Ⅱ)由()()21210g x f x x x x ≥----≤, 可得 当1x ≥时,2

210x x -+≤,此时不等式无解。

当1x <时,2

210x x +-≤,解得112

x -≤≤

。 因此,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2

?

?

-???

?

(Ⅲ)()()()21211h x x x λλ=-++-+

①()[]1411,1h x x λ=-=+-当时,在上是增函数,

1λ∴=-

②11.1x λ

λλ

-≠-=

+当时,对称轴的方程为 ⅰ)111, 1.1λ

λλλ-<-≤-<-+当时,解得

ⅱ)111,10.1λ

λλλ

->-≥--<≤+当时,解得

0.λ≤综上,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与不等式的应用等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6.已知函数x

z

a x f 22)(-

=。

(1)将)(x f y =的图象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函数)(x g y =,求函数)(x g y =的解析式;

(2)函数)(x h y =与函数)(x g y =的图象关于直线1=y 对称,求函数)(x h y =的解析式;

(3)设)()(1

)(x h x f a

x F +=,已知)(x F 的最小值是m 且72+>m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1)()();2

2

22

2

---=-=x x a x f x g

(2)设()x h y =的图像上一点()y x P ,,点()y x P ,关于1=y 的对称点为()y x Q -2,,由点Q 在()x g y =的图像上,所以

y a x x -=-

--222

2

2

, 于是 ,2222

2

--+-=x x a y 即 ();2

2

22

2

--+

-=x x a x h

(3)22)14(2411)()(1)(+-+??

?

??-=+=

x x a a x h x f a x F 。 设x

t 2=,则21

444)(+-+-=

t

a t a a x F 。 问题转化为:7221

444+>+-+-t a t a a 对0>t 恒成立. 即 ()0147442

>-+--a t t a a 对0>t 恒成立. (*) 故必有

044>-a a .(否则,若044<-a a

,则关于t 的二次函数()14744)(2-+--=a t t a a t u 开口向下,当t 充分大时,必有()0

44=-a

a 时,显然不能保证(*)成立.),此时,由于二次函数()14744)(2

-+--=a t t a

a t u 的

对称轴0847>-=a a t ,所以,问题等价于0

???

?<-?-?->-0

144447044a a a a

a

, 解之得:

22

1

<

014,044>->-a a a ,故21

444)(+-+-=t

a t a a x F 在a

a a t --=4)

14(4取

得最小值()214442

+-?-=a a

a

m 满足条件。 点评:紧扣二次函数的顶点式,44222

a b ac a b x a y -+

??? ?

?

+=对称轴、最值、判别式显合力。

五.思维总结

1.函数零点的求法:

①(代数法)求方程0)(=x f 的实数根;

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2.学习二次函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析式,二是图像特征. 从解析式出发,可以进行纯粹的代数推理,这种代数推理、论证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从图像特征出发,可以实现数与形的自然结合,这正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研究涉及二次函数的一些综合问题。

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简捷明了,易于变形(一般式、顶点式、零点式等),所以,在解决二次函数的问题时,常常借助其解析式,通过纯代数推理,进而导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1)二次函数的一般式c bx ax y ++=2

)0(≠c 中有三个参数c b a ,,. 解题的关键

在于:通过三个独立条件“确定”这三个参数。

(2)数形结合: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x f 的图像为抛物线,具有许多

优美的性质,如对称性、单调性、凹凸性等。结合这些图像特征解决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形象直观。因为二次函数()0)(2

≠++=a c

bx ax x f 在区间

]2,(a b -

-∞和区间),2[+∞-a

b

上分别单调,所以函数()x f 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必在区间端点或顶点处取得;函数)(x f 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必在区间端点或顶点处取得。

高三数学复习教案:指数与指数函数教案

第二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及函数的应用 一、知识网络 二、课标要求和最新考纲要求 1、指数函数 (1)通过具体实例(如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14 C 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对数函数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发现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2)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知道指数函数x a y =与对数函数x y a log =互为反函数(a >0,a ≠1)。 4、函数与方程

(1)了解函数零点的概念,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理解并掌握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能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判别函数零点的个数. 5、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能利用给定的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命题走向 函数是高考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函数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贯穿整个高中数学的全过程,包括解决几何问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中每年都有函数试题,而且常考常新.以基本函数为模型的应用题和综合题是高考命题的新趋势. 考试热点:①考查函数的表示法、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和函数的图象.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列是相互关联的概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并用来解决问题,是考试的热点.③考查运用函数的思想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基本数学思想.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是三类常见的重要函数,在历年的高考题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的高考形势来看,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考查,大多以基本函数的性质为依托,结合运算推理,能运用它们的性质解决具体问题。为此,我们要熟练掌握指数、对数运算法则,明确算理,能对常见的指数型函数、对数型函数进行变形处理。 预测2010年对本节的考查是:1.题型有两个选择题和一个解答题;2.题目形式多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为载体的复合函数来考查函数的性质。同时它们与其它知识点交汇命题,则难度会加大。

【新教材】 新人教A版必修一 函数与方程 教案

2019-2020学年新人教A版必修一函数与方程教案 1.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定义 对于函数y=f(x)(x∈D),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x∈D)的零点.(2)三个等价关系 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判定(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2.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与零点的关系 Δ>0Δ=0Δ〈0 二次函数y=ax2+bx +c(a〉0)的图象 与x轴的交点(x1,0),(x2,0)(x1,0)无交点 零点个数210 概念方法微思考 函数f(x)的图象连续不断,是否可得到函数f(x)只有一个零点? 提示不能. 题组一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函数的零点就是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 (2)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函数图象连续不断),则f(a)·f(b)<0.(×) (3)二次函数y=ax2+bx+c(a≠0)在b2-4ac<0时没有零点.(√) (4)f(x)=x2,g(x)=2x,h(x)=log2x,当x∈(4,+∞)时,恒有h(x)〈f(x)

函数与方程练习题.doc

圆梦教育中心高考数学专题 1. 若不等式x2+ax+1>0对于一切xe(O ,刃成立,则a的最小值是(). A. 0 B . — 2 C .—号 D . — 3 2. 已知函数f(x)=log a[&一?门对任意xw [二,+1时,f(x)的递减区间为(). 5_ 5_ A.[车,+8) B.(l , 4 ] 7_ 7_ C.[车,4-oo) D. ( 1 , T] 4. 已知f(x)=asinx+b^/^- +4 (a, beR),且f(lglog310)=5,则f(lglg3)的值是(). A. - 5 B. - 3 C. 3 D. 5 5?己知卫各上J=l(a, b, ce R),则有(). ja A. b2>4ac B. b2>4ac C. b2<4ac D. b2<4ac 6. 方程lgx+x=3的解所在的区间为_______ o A. (0,1) B. (1,2) C. (2,3) D. (3, + -) 7. f(x)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1)=-缶,当xw[—2,T]时,f(x)=x, 则f(-3.5)为() A.—0.5 B. — 1.5 C.1.5 D.—3.5 PA丄平而丄平而0, A,B为垂足,PA = 4,PB = 2,则AB 8.设P是60°的二而角a-l-0内一点, 的长为( ) A. 2^3 B. 2^5 C? 2>/7 D?4迥 9. 若函数Xx)=(l-m)?-2/7U-5 是偶函数,则7U)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单调递增D?单调递减 10. 对任意非负实数x,不等式厂一皿)Sa恒成立,処I实数a的最小值是(). 1 2 3 A. 2 B. 2 C. D.才

教学案例《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教学案例 肃南一中程斌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既是初等数学的基础,又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连接纽带。在现实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今天,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就本章而言,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 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地理位置:学生大多来自基层,学生接触面较窄,个性较活跃,所以开始可采用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数学基础的差异不大,但进一步钻研的精神相差较大,所以可适当对知识点进行拓展。 程度差异性:中低等程度的学生占大多数,程度较高的学生占少数。 知识、心理、能力储备: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现在基本会画简单函数的图象,也会通过图象去研究理解函数的性质,这就为学生理解函数的零点提供了帮助,初步的数形结合知识也足以让学生直观理解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因此从学生熟悉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入手介绍函数的零点,从认知规律上讲,应该是容易理解的。再者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对于它根的个数以及存在性学生比较熟悉,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多大问题。这也为我们归纳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联系提供了知识基础。但是学生对其他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认识不深(比如三次函数),对于高次方程还不熟悉,我们缺乏更多类型的例子,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函数与方程的内在联系,因此理解函数的零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加之函数零点的存在性的判定方法的表示抽象难懂。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师生互动,尽多的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二者的联系,并充分提供不同类型的二次函数和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研讨,从而直观地归纳、总结、分析出二者的联系。 三、设计思想 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严密思考,并从中找到乐趣 教学原则:注重各个层面的学生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式 四、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四章4.2《指数函数 》教 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的内容蕴涵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推广的思想(指数幂运算律的推广)、类比的思想、逼近的思想(有理数指数幂逼近无理数指数幂)、数形结合的思想(用指数函数的图像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等,同时,编写时充分关注与实际问题的结合,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教学中要注意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尽量利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 教学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 2.采用具体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研究具体函数的性质. 3.使学生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其他学科的联系;感受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了解指数函数的实际背景,通过本节课导学案的使用和预习,初步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根据图像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带着问题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对任意实数x,3x的值存在吗?(-3)x的值存在吗?1x的值存在吗? 2.y=3x是函数吗?若是,这是什么类型的函数? 3.(备选引例) (1)思考1:用清水漂洗含1个质量单位污垢的衣服,若每次能洗去残留污垢的,则漂洗x次后,衣服上的残留污垢y与x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2)(合作讨论)人口问题是全球性问题,由于全球人口迅猛增加,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世界人口2000年大约是60亿,而且以每年1.3%的增长率增长,按照这种增长速度,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00多亿,大有“人口爆炸”的趋势.为此,全球范围内敲起了人口警钟,并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呼吁各国要控制人口增长. ○1按照上述材料中的1.3%的增长率,从2000年起,x年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2000年的多少倍? ○2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将达到多少? ○3你认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3)上一节中GDP问题中时间x与GDP值y的对应关系y=1.073x(x∈N*,x≤20)能否构成函数? (4)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的残留量是原来的84%,那么以时间x年为自变量,残留量y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提出问题:上面的几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研探新知 1.指数函数的概念

(word完整版)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定义域为R 的函数y =f (x)的值域为[a ,b ],则函数y =f (x +a )的值域为( ) A 、[2a ,a +b ] B 、[a ,b ] C 、[0,b -a ] D 、[-a ,a +b ] 2、若y =f (x)的定义域为D ,且为单调函数,[a ,b ]D ,(a -b )·f (a)·f (b)>0,则下列命题正确为( ) A 、若f (x)=0,则x ∈(a ,b ) B 、若f (x)>0,则x ? (a ,b) C 、若x ∈(a ,b ),则f (x)=0 D 、若f (x)<0,则x ? (a ,b ) 3、设点P 为曲线y =x 3-3 x +3 2 上的任意一点,P 点处切线倾斜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为( ) A 、[32π,π] B 、(2π,π) C 、[0,2 π]∪(65π,π) D 、[0,2 π ]∪[32π,π) 4、设函数f (x)是定义R 上的奇函数,若f (x)的最小正周期为3,且f (1)>1,f (2)=1 3 2+-m m ,则m 的取 值范围为( ) A 、m < 32 B 、m <32且m ≠-1 C 、-1<m <32 D 、m >3 2 或m <-1 5、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在(-∞,2)上是增函数,且f (x +2)的图象关于x =0对称,则( ) A 、f (-1)<f (3) B 、f (0)>f (3) C 、f (-1)=f (3) D 、f (0)=f (3) 6、已知对一切x ∈R ,都有f (x)=f (2-x )且方程f (x)=0有5个不同的根,则这5个不同根的和为( ) A 、10 B 、15 C 、5 D 、无法确定 7、函数y =log 2 1 (x 2+kx +2)的值域为R ,则k 的范围为( ) A 、[22 ,+∞] B 、(-∞,-22)∪[22,+∞]

高一数学 函数与方程教案

本小节是高中新课程的新增内容,它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体现了函数的思想以及函数与方程的联系。在内容上衔接了上节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的联系,并为数学3中算法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上小节的内容后,对方程的根的存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使用计算器上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主要的困难在于对这种算法的理解以及对教材中归纳的使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一般步骤和精确度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上可设置生动的情境(比如价格竞猜)引入,来帮助学生理解二分法的实质。同时应放慢教学速度,用3课时把这些内容讲清楚。具体课时分布如下:

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在函数与方程的联系中体验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生对变量数学的认识,体会函数知识的核心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详细过程)【环节一:揭示意义,明确目标】揭示本章意义,指明课节目标 教师活动:用屏幕显示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教师活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章函数的应用。通过第二章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而这一章我们就 要运用函数思想,建立函数模型,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为此, 我们还要做一些基本的知识储备。方程的根,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而我 们在初中研究的“方程的根”只是侧重“数”的一面来研究,那么,我们这节 课就主要从“形”的角度去研究“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 教师活动:板书标题(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环节二:巧设疑云,轻松渗透】设置问题情境,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用屏幕显示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有实根,有几个实根? (1);(2). 学生活动:回答,思考解法。 教师活动:第二个方程我们不会解怎么办?你是如何思考的?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考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未知问题已知化,通过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进而来解决 第二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家都习惯性地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应该打 破思维定势,走出自己给自己画定的牢笼!这样我们先把所依赖的拐杖丢掉,假 如第一个方程你不会解,也不会应用判别式,你要怎样判断其实根个数呢? 学生活动: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用屏幕显示函数的图象。 学生活动:观察图像,思考作答。 教师活动:我们来认真地对比一下。用屏幕显示表格,让学生填写的实数 根和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 学生活动:得到方程的实数根应该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结论。 教师活动:我们就把使方程成立的实数x称做函数的零点. 【环节三:形成概念,升华认知】引入零点定义,确认等价关系 教师活动:这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板书(一、函数零点的定义:对于函数y=f(x),使方程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教师活动:我可不可以这样认为,零点就是使函数值为0的点? 学生活动:对比定义,思考作答。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重点:掌握零点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二次函数方程根的分布 学会利用图像进行零点分布的分析 1. 下列函数中,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2. 如果二次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3. A. B. C. D. 4. 已知函数22)(m mx x x f --=,则)(x f () A .有一个零点 B .有两个零点 C .有一个或两个零点 D .无零点 5. 已知函数)(x f 的图象是连续不间断的,有如下的)(,x f x 对应值表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 若方程0=--a x a x 有两个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1,0( C .),0(+∞ D .? 7. 设函数? ??>≤++=,0,3,0,)(2x x c bx x x f 若2)2(),0()4(-=-=-f f f ,则函数x x f y -=)(的零点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8. 无论m 取哪个实数值,函数)2 3(232--+-=x m x x y 的零点个数都是( ) A .1 B .2 C .3 D .不确定 9. 已知函数).0(42)( 2>++=a ax ax x f 若0,2121=+ B .)()(21x f x f = C .)()(21x f x f < D .)(1x f 与)(2x f 大小不能确定 )3(2+++=m mx x y m ()6,2-[]6,2-{}6,2-()(),26,-∞-+∞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定义的引入,图像特征的观察、发现过程使学生懂得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适时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他们手脑并用、多思勤练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难点:底数a 的变化对函数性质的影响,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利用多媒体动感显示,通过颜色的区别,加深其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 T: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的运算性质,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指数有关的函数。什么是函数? S:-------- T:主要是体现两个变量的关系。我们来考虑一个与医学有关的例子:大家对非典应该并不陌生,它与其它的传染病一样,有一定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里病原体在机体内不断地繁殖,病原体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分裂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来看一种球菌的分裂过程: C:动画演示(某种球菌分裂时,由1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球菌分裂x次后,得到的球菌的个数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 = 2 x ) S,T:(讨论) 这是球菌个数y 关于分裂次数x 的函数,该函数是什么样的形式(指数形式), 从函数特征分析:底数2 是一个不等于1 的正数,是常量,而指数x 却是变量,我们称这种函数为指数函数点题。 二、指数函数的定义

C:定义:函数y =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x R.。 问题1:为何要规定a 0 且a 1? S:(讨论) C:(1)当a 0 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a=﹣3 时,当x= 就没有意义; (2)当a=0时,a x 有时会没有意义,如x= - 2时, (3)当a = 1 时,函数值y 恒等于1,没有研究的必要。 巩固练习1: 下列函数哪一项是指数函数( ) A、y=x 2 B、y=2x 2 C、y= 2 x D、y= -2 x

2019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一、课程要求 本章通过学习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通过一些函数模型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到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能初步运用函数思想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 1 .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懂得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与根的个数,通过具体的函数例子,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 根据函数图象,借助计算器或电脑,学会运用二分法求一些方程的近似解,了解二分法的实际应用,初步体会算法思想. 3. 借助计算机作图,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关系 . 4. 收集现实生活中普遍使用几种函数模型的案例,体会三种函数模型的应用价值,发展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 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 1. 教材高度重视函数应用的教学,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比如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图象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 2. 教材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二分法,让学生初步体会算法思想, 以及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此外, 还渗透了配 方法、待定分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 3.教材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本章教学中的作用,比如,利用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计算机描绘、比较三种增长模型的变化情况,展示log x a a x a 与随的不同取值而动态变化的规律,形象、生动,利于学生深刻理解. 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材安排了“阅读与思考”的内容,肯在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材料,增强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数学素养. 5.本章最后安排了实习作业,学生通过作业实践,体会函数模型的建立过程,真实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师可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并认真小结,展示、表扬优秀的作业,并借以充实自己的教学案例 .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的安排建议 全章教学时间约需9课时. 3.1 函数与方程 3课时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4课时 实习作业 1课时

2021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案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圆的方程、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典例] (2021·全国卷Ⅱ)设抛物线C :y2=4x 的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k(k >0)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8. (1)求l 的方程; (2)求过点A ,B 且与C 的准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解] (1)由题意得F(1,0),l 的方程为y =k(x -1)(k >0). 设A(x1,y1),B(x2,y2), 由??? y =k x -1,y2=4x 得k2x2-(2k2+4)x +k2=0. Δ=16k2+16>0,故x1+x2=2k2+4k2 . 所以|AB|=|AF|+|BF| =(x1+1)+(x2+1)=4k2+4k2 . 由题设知4k2+4k2 =8, 解得k =1或k =-1(舍去). 因此l 的方程为y =x -1. (2)由(1)得AB 的中点坐标为(3,2), 所以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2=-(x -3),

即y =-x +5.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x0,y0), 则? ?? y0=-x0+5, x0+12=y0-x0+122+16. 解得??? x0=3,y0=2或??? x0=11,y0=-6. 因此所求圆的方程为(x -3)2+(y -2)2=16或(x -11)2+(y +6)2=144. [方法技巧] 1.确定圆的方程必须有3个独立条件 不论是圆的标准方程还是一般方程,都有三个字母(a ,b ,r 或D ,E ,F)的值需要确定,因此需要三个独立的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得到关于a ,b ,r(或D ,E ,F)的三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之得到待定字母系数的值,从而确定圆的方程. 2.几何法在圆中的应用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高一数学《指数函数》优秀教案 导语:指数函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后,学习的第一个新的初等函数.它是一种新的函数模型,也是应用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研究函数的一次实践。下面是为您收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2)与的图象和性质; (3)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指数函数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 (5)底数a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并利用它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幂的大小 (6)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数学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 (1)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2)指数函数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 (3)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幂的大小

难点: (1)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指数幂的大小 (2)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三、教法与教具: ①学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②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 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0且≠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提问: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1)(2)(3) (4)(5)(6) (7)(8)(>1,且)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0,是任意一个实数时,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若<0,如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1,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的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不符合

高一数学函数与方程练习题

函数与方程(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1、函数f(x)=2x+5的零点是________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2+px+15=0有一个零点是-3,则另一个零点是_______ 3、函数y=-x 2+8x-16在区间[3,5]上零点个数是____ 4、设函数?? ?-∞∈-+∞∈-=)1,(,2),1[,22)(2x x x x x x f ,则函数41)(-x f 的零点是______ 5、函数f(x)=ax+b 有一个零点是2,那么函数g(x)=bx 2-ax 的零点是_______ 6、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y=f(x)在[0,+∞)上单调递减,函数f(x)的一个零点为2 1,则不等式f(log 4x)<0的解集是_______ 7、求证:方程5x 2-7x-1=0的根在一个在区间(-1,0)上,另一个在区间(1,2)上。

8、已知函数f(x)=2(m-1)x 2-4mx+2m-1 (1)m 为何值时,函数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如果函数的一个零点在原点,求m 的值。 函数与方程(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1、函数f(x)=3x-16在区间[3,5]上有____个零点 2、已知f(x)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有如下的x 与f(x)的对应值表: 则函数f(x)存在零点的区间是______ 3、函数x x x f 2)2ln()(-+=的零点所在区间是(n,n+1),则正整数n=______

高考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专题复习(专题训练)

专题六、解析几何(一) 直线和圆 1.直线方程:0=+++=c by ax t kx y 或 2.点关于特殊直线的对称点坐标: (1)点),(00y x A 关于直线方程x y = 的对称点),(n m A '坐标为:0y m =,0x n =; (2) 点),(00y x A 关于直线方程b x y +=的对称点),(n m A '坐标为:b y m -=0,b x n +=0; (3)点),(00y x A 关于直线方程x y -=的对称点),(n m A '坐标为:0y m -=,0x n -=; (4)点),(00y x A 关于直线方程b x y +-=的对称点),(n m A '坐标为:b y m +-=0,b x n +-=0; 3.圆的方程:()()2 2 2 x a y b r -+-=或() 2 2 2 2 040x y Dx Ey F D E F ++++=+->, 无xy 。

4.直线与圆相交: (1)利用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求弦长: 弦长公式:222d r l -=(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该公式只适合于圆的弦长。 若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联立后,化简为:02 =++c bx ax ,其判别式为?,则 弦长公式(万能公式):12l x =-= a k a c a k ? +=--+=2 2214b 1)( 注意:不需要单独把直线和圆的两个交点的坐标求出来来求弦长,只要设出它们的坐标即可, 再利用直线方程和圆的联立方程求解就可达到目标。这是一种“设而不求”的技巧,它可以简化运算,降低思考难度,在解析几何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5.圆的切线方程: (1)点在圆外: 如定点()00,P x y ,圆:()()2 2 2 x a y b r -+-=,[()()2 2 2 00x a y b r -+->] 第一步:设切线l 方程()00y y k x x -=-;第二步:通过d r =,求出k ,从而得到切线方程,这里的切线方程的有两条。特别注意:当k 不存在时,要单独讨论。 (2)点在圆上: 若点P ()00x y ,在圆()()2 2 2 x a y b r -+-=上,利用点法向量式方程求法,则切线方程为: ?=--+--0)(()((0000b y y y a x x x ))()()()()200x a x a y b y b r --+--=。 点在圆上时,过点的切线方程的只有一条。 由(1)(2)分析可知:过一定点求某圆的切线方程,要先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3)若点P ()00x y ,在圆()()2 2 2x a y b r -+-=外,即()()2 2 200x a y b r -+->, 过点P ()00x y ,的两条切线与圆相交于A 、B 两点,则AB 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200))(())((r b y b y a x a x =--+--。 6.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 圆1C :2 2 1110x y D x E y F ++++=,圆2C :2 2 2220x y D x E y F ++++=, 则()()()1212120D D x E E y F F -+-+-=为两相交圆公共弦方程。 7.圆的对称问题: (1)圆自身关于直线对称:圆心在这条直线上。 (2)圆C 1关于直线对称的圆C 2:两圆圆心关于直线对称,且半径相等。 (3)圆自身关于点P 对称:点P 就是圆心。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年级八年级课题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课型新授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用一次函数观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2.用一次函数的方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3.加深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过程 方法 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待方程的方法,初步感受用全面的观点处理局部问题的思 想。 情感 态度 经历了方程与函数关系问题的探究过程,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的辩 证思想。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情境引入 问题1:解方程2x+20=0 问题2:当x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 问题3:画出函数y=2x+20的图象,并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 思考:问题1、2有什么关系? 问题1、3有什么关系? 二、自主探究 1.针对以上思考、讨论后,师生归纳 2.问题拓展,形成规律 (1)方程ax+b=0(a,b为常数,a≠b的解是_____ (2)当x_____时,一次函数y=ax+b( a≠0)的值为0?(3)直线y=a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 3.知识点归纳 4.归纳结论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一次函数值为0时,求相应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求直线y=ax+b与x轴的交互的横坐标 三、课堂训练 1.根据表格填空 序号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次函数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完成画图,相互交 流结果 问题1解方程x=– 10 问题2可以通过解 方程2x+20=0得 x=-10 因此问题1、2是同 一个问题的两种不 同表达方式 从“数”角度看问题 1议程的解为x=-10 从“形”角度看直线 y=2x+20与x的交点 (-10,0)也就是方程 2x+20=0的解是 x=-10 学生在此活动中,体 会一次函数与一元 一次方程在数和形 两方面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从特 殊事例中寻找一般 规律,进而总结出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 次方程的内在联 系,学生通过自主 合作分析思考,归 纳,概括出定理的 关系 直接出示问题, 便于学生快速 思考,减少干扰 通过活动逐步 学会从特殊到 一般的归纳概 括能力,进一步 认识函数与一 元一次方程的 内在联系 通过这一活动,

数学高一上册函数与方程专项练习

2019学年数学高一上册函数与方程专项练习方程,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通常在两者之间有一等号=。精品准备了数学高一上册函数与方程专项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2019课标全国)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ex+4x-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 A.(,0) B.(0,) C ) D.(,) 444224 2.方程|x2-2x|=a2+1 (a0)的解的个数是( ) A.1 B 2 C.3 D.4 3.(2019福建)若关于x的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1,1) B.(-2,2) C (-,-2)(2,+) D.(-,-1)(1,+)2??x+2x-3,x0,4.函数f(x)=?的零点个数为()?-2+lnx,x0? A.3 B 2 C.1 D.0 5.已知三个函数f(x)=2x+x,g(x)=x-2,h(x)=log2x+x的零点依次为a,b,c,则( ) A.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16若函数f(x)=x2-ax-b的两个零点是2和3,则函数 g(x)=bx2-ax-1的零点是_______.(答案- 23 7.已知函数f(x)=ln x-x+2有一个零点所在的区间为(k,k+1) (kN*),则k的值为________.(答案3) 8.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当x0时,f(x)=2014x+log2 014x,则在R 上,函数f(x)

零点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3 9. (2019深圳模拟)已知函数f(x)=x+2x,g(x)=x+ln x,h(x)=x-x-1的零点分别为x1, x2,x3,则x1,x2,x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答案x1 2??x-x-1,x2或x-1,10.若f(x)=?则函数g(x)=f(x)-x的零点为____________.答案12或1 ?1,-1 11.(13分)已知函数f(x)=4x+m2x+1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求m的取值范围,并求出该零点. (m=-2时,f(x)有唯一零点,该零点为x=0.)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①对于函数f(x)=x2+mx+n,若f(a)0,f(b)0,则函数f(x)在区间(a,b)内一定没有零点. ②函数f(x)=2x-x2有两个零点. ③若奇函数、偶函数有零点,其和为0. ④当a=1时,函数f(x)=|x2-2x|-a有三个零点. B组专项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x1.已知函数f(x)=log2x-??3,若实数x0是方程f(x)=0的解,且0 A恒为负B.等于零C.恒为正D.不小于零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用二分法求方程x2=2的正实根的近似解(精确度0.001)时,如果我们选取初始区间 [1.4,1.5],则要达到精确度要求至少需要计算的次数是________.答案7

高中数学必修1 指数函数教案1(高一数学)

指数函数教案1(高一数学) 教学目标 1. 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初步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2. 通过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 通过对指数函数的研究,使学生能把握函数研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把握图象和性质. 难点是认识底数对函数值影响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新课引入 问题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一个这样的次后,得到的细胞分裂的个数与之间,构成一个函数关系,能写出 细胞分裂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 与 与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由学生回答: 问题2:有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绳长一半,第二次再剪去剩余绳子 次后绳子剩余的长度为米,试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 的一半,……剪了 由学生回答:. 在以上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函数与我们前面研究的函数有所区别,从形式上幂的形式,且自变量均在指数的位置上,那么就把形如这样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1.定义:形如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2.几点说明 (1) 关于对的规定: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规定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呢?(若学生感到有 会有什么问题?如,此时,等在实 困难,可将问题分解为若 数范围内相应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 x a对于都无意义,若则无论取何值,它总是1,对它没有 且. 研究的必要.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的发生,所以规定 (2)关于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范围,发现指数可以取有理数.此时教师可指出,其实 当指数为无理数时,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对于无理指数幂,学过的有理指数幂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它都适用,所以将指数范围扩充为实数范围,所以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扩充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她它更具代表更有应用价值. (3)关于是否是指数函数的判断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1)教案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1)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并能通过图象法来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让学生了解到函数是刻画和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和应用函数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到实际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去进行描述、研究其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2.通过图象获取函数相关信息,运用图象来解释实际问题中相关量的涵义; 3.使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能通过图象法来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问题学校有一批复印任务,原来由甲复印社承接,按每100页40元计费.现乙复印社表示:若学校先按月付给一定数额的承包费,则可按每100页15元收费.两复印社每月收费情况如下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 (1)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是多少? (2)当每月复印多少页时,两复印社实际收费相同? (3)如果每月复印页数在1200页左右,那么应选择哪个复印社? 二、探究归纳 问“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在图象上怎样反映出来? 答“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指当x=0时,y的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复印社的每月承包费是200元. 问“收费相同”在图象上怎样反映出来? 答“收费相同”是指当x取相同的值时,y相等,即两条射线的交点.我们看到,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处,自变量和对应的函数值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关系式.而两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就是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所以交点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据此,我们可以利用图象来求某些方程组的解. 问如何在图象上看出函数值的大小? 答作一条x轴的垂线,如下图,此时x的值相同,它与哪一条射线的交点较高,就表示对应函数值较大,收费就较高;反之,它与另一条射线的交点较低,就表示对应函数值较小,收费就较低.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每月复印页数在1200页左右,那么应选择乙复印社收费较

函数与方程经典例题及答案

函数与方程典型例题习题 例1:已知二次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0,8),(1,5),(3,7)--三点, (1)求()f x 的解析式; (2)求()f x 的零点; (3)比较(2)(4)f f ,(1)(3)f f ,(5)(1)f f -,(3)(6)f f -与0的大小关系. 分析:可设函数解析式为2 y ax bx c =++,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方程解方程组求a 、b 、c . 【解】(1)设函数解析式为2y ax bx c =++, 由85937c a b c a b c =-??++=-??++=?解得128a b c =??=??=-? , ∴2()28f x x x =+-. (2)令()0f x =得2x =或4-, ∴零点是122,4x x ==-. (3) (2)(4)0f f =, (1)(3)97630f f -=-?=-<,(5)(1)350f f -=-<,(3)(6)1120f f -=>. 点评:当二次函数()y f x =的两个零点12,x x 12()x x ≠都在(或都不在)区间(,)m n 中时,()()0f m f n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在区间(,)m n 中时,()()0f m f n <. 例2:已知函数2()(3)1f x kx k x =+-+的图象与x 轴在原点的右侧有交点,试确定实数k 的取值范围. 分析: 【解】(1)当0k =时,()31f x x =-+与x 轴的交点为1(,0)3 ,符合题意; (2)0k ≠时,(0)1f =, 0k <时,()f 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它与x 轴的两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 0k >时,()f 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必须2(3)40302k k k k ??=--≥??-->??,解得01k <≤ 综上可得k 的取值范围为(,1]-∞. 追踪训练一 1.函数22()log (45)f x x x =-+的图象与x 轴交点横坐标为 ( D ) ) A .1 B .0 C .2或0 D .2 2.已知01a <<则方程0log =+x a a x 的解的个数是( A ) A .1 B .2 C .3 D .不确定 3.直线2 3+=kx y 与曲线223y y x --+ 0=只有一个公共点,则k 的值为( A ) A . 0,41,21- B .0,4 1- C .41,21- D .0,4 1,21- 4.函数265y x x =-+与x 轴交点坐标是(1,0)、(5,0),方程2650x x -+=的根为1或5. 5.已知方程220x kx -+=在区间(0,3)中有且只有一解,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113 k ≥ . 6.已知函数()2x f x a =-过点(1,0),则方程()f x x =的解为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