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_进展与展望_赵建吉_茹乐峰_段小微_苗长虹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_进展与展望_赵建吉_茹乐峰_段小微_苗长虹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_进展与展望_赵建吉_茹乐峰_段小微_苗长虹

收稿时间:2013-08-21;修回时间:2013-11-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15、4107108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JC790280);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134103120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2M51157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012A004);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JJ048)

作者简介:赵建吉(1983—),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E-mail :zhaojianji@https://www.360docs.net/doc/4e4268490.html, 。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产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已经展开。本次转移的转出地主要是部分发达国家和上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中国东部沿海,而转入地主要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0]28号)的颁布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对于皖江

城市带、湖南湘南、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北荆州、四川广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甘肃兰白、宁夏银川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批复,均表明开放带动、招商引资、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热点。2011年,安徽省亿元以上新建省外投资项目4517个,实际到位资金4181.2亿元,同比增长56.5%;河南省通过一系列重大招商活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赵建吉1,2,茹乐峰1,段小微1,苗长虹1,

2

(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河南开封

475001;

2.河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河南开封

475001)

摘要: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产业转移概念、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

因与区位选择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对产业转移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认为: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以国际“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区位选择;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加强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以及模拟分析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关键词: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区域效应;经济地理学中图分类号:F10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4)01-0001-06

Industrial Transfer Study in Economic Geography:Progress and Prospect

ZHAO Jian -ji 1,2,RU Le -feng 1,DUAN Xiao -wei 1,MIAO Chang -hong 1,

2

(1.Resrarch Center for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Henan ,

China ;2.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Henan ,China )

Abstract:After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since 2008,the coexisting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industrial

transfer comes to appear,and the domestic transfer is dominant in this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The study of this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ts related problems become an important practical problem that the era entrusts with the economic geography.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eography,and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comb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s:the concept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the study of the ag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ir locational choice,and the study of the regional effect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This article also gives an outlook of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transfer.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study of the spacial pattern and process of this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transfer,use the the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o explain the agent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ts locational choice,star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conomic geography and buil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amework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enhance the spacial measurement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Key words:industrial transfer;location;regional effect;economic geography

第34卷第1期经济地理Vol.34,No.12014年1月ECONOMIC GEOGRAPHY Jan.,

2014

动,签约合同金额超过8000亿元,实际引进省外资金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46%。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背景下,作为以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和区域经济发展为重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地理学,无疑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承接产业转移机遇,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资源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1],新一轮产业转移及相关问题研究成为时代赋予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此,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出发,梳理产业转移的来龙去脉、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并提出研究展望,对于发展和完善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服务于国家经济和社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1“产业转移”的来龙去脉

产业转移的概念伴随着产业转移的实践而发展。二战后,全球经历了四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总体上呈现由经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地区)转移,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一般技术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变化的趋势(表1)。

早期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大多停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寻求要素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将衰退型产业向外转移的层面。1980年代后期伴随着产业转移部门由衰退型产业逐步向扩张型产业拓展,学术界从性质、方式和效应等方面给予产业转移更全面的描述。虽然在产业转移的概念上没有形成一致的描述,但是普遍认为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转移或空间迁移现象。陈建军认为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2]。顾朝林认为产业转移既是对生产要素的空间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不同产业部门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3]。魏后凯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的再区位和区位调整的过程[4]。还有学者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组合利用各地区的

资源,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的结果,其本质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产业布局的改变而导致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5]。

2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

2.1国际产业转移动因

1930年代,赤松要(Akamatsu)基于对日本棉纺工业的研究,归纳出“产品进口、国内生产、产品出口”三个阶段的雁形产业转移模式[6];弗农(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7],认为产品发展经历了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产品阶段,伴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产品会在具有比较优势的不同国家(地区)进行生产,他认为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催生了国际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利柯鲁(Lecraw)认为投资国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与学习曲线上升期的交点,往往会将产品生产转移到经济水平更低的国家(地区)[8];小岛清(Kojima)将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按照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而在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9]。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将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归结为比较优势或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邓宁(Dunning)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产业区位论融合起来,通过公司的“所有权优势”、市场“内部化优势”和东道国的“区位优势”三个维度,综合地解释了跨国公司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采用的路径和方式[10-11]。

2.2国际产业转移区位选择

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由于FDI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其区位选择受东道国市场规模及其增长、相对劳动力成本、货币汇率及其稳定性、贸易壁垒、交通成本、自然资源供给、基础设施、税收水平、文化距离、政治稳定与政治风险、贸易依存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区位因素的重要性又因FDI的类型(横向投资与纵向投资、市场导向型生产与资产导向型生产)、

2经济地理第34卷

表1产业转移演进轨迹

Fig.1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轮数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时间

1950年代

1960—1970年代

1980年代—21世纪初

2008年金融危机后

主要转移与承接区域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地区

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

发达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内地:东部沿海→中西

转移主要内容

钢铁、纺织等资源、劳动密集产业

轻工、机电、造船等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少量技术密集

型产业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

东道国特征、投资动机、公司战略、涉及的产业的不

同而存在差异,因而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解释模型。事实上,FDI 在实践上具有高度的关系建构性(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的建构,全球生产网络与地方生产网络的互动)、情景敏感性(东道国宏观经济形势、投资政策的变化)、路径依赖性(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对国外区位的熟悉程度和投资经验的积累)、集聚经济性(本地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以及空间经济学所强调的规模经济与交通成本的相互作用对FDI 区位的影响)和尺度相关性(FDI 在全球、跨国、国家、区域、地方等不同空间尺度上,区位选择因素以及集聚与分散特征有很大差别),并依公司战略和投资动机而变化[12]。

围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这一热点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中,李小建认为接近香港、廉价劳动力、良好运输条件、优惠政策、个人关系、文化接近是影响香港公司在国内区位选择重要因素[13]。而另一些学者对港澳地区在中国内地直接投资企业区位选择的研究中发现,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率、劳动力因素、经济开放度、与沿海的经济距离等是影响转移态势的重要因素[14]。魏后凯认为,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较为健全的外部配套条件、投资软环境还需要一个过程,FDI 还会继续集中在沿海地区[15]。贺灿飞等则认为信息成本(风险因素)与市场容量是决定FDI 区域模式最重要的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如地缘因素在我国吸引FDI 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6]。新世纪以来,围绕FDI 区位选择和产业的地理集中、对内资企业和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等问题,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化,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从以制造业为研究焦点,逐步拓展到生产性服务业(如跨国公司海外R&D 的区位选择[17];跨国公司在华功能区位[18-19];跨国零售企业、房地产、银行业等外资服务业在中国的区位选择等[20-22]);研究的空间尺度也从国家、省区深入到城市和城市内部,研究的案例区域则从利用FDI 比较集中的沿海(特别是沿海三大城市群)扩展到内陆,并出现了应用GIS 技术来分析FDI 多尺度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决定因素的研究动向[23]。研究发现,除传统的市场规模和区位条件(如劳动力成本、人力资本、基础设施水平等)等因素外,制度、集聚、地方化贸易和网络(集群)等对FDI 的区位选择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投资环境欠佳的内陆地区,个人关系和政府机构的深度参与对利用FDI 具有关键作用。

3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

3.1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

有关国家内部产业转移的研究开始于1950年代,当时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和欧洲大陆。如麦克劳林和罗伯克出版的著作《产业为什么会转移到南部》,描述和解释了20世纪中期美国制造业从最初的集聚地东北部地区向东南部地区迁移的现象。之后,有关研究从影响企业迁移的外部因素(如推力、拉力)、内部因素(如企业空间扩张)扩展到区域政策和区域一体化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并先后形成了新古典企业迁移理论、决策行为理论和新制度区位理论等三种解释企业迁移动力机制的理论模型[24]。还有的学者从价值链环节入手,将生产制造迁移、总部迁移和研发迁移区分开来,分别讨论其动力机制[25]。值得注意的是,1960—197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企业迁移是一种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另一些学者的研究却表明,政府所期望的区域政策结果往往与企业迁移结果不一致。1980年代以后,受新自由主义思想和政策的影响,以培育区域内生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为核心的新区域主义开始盛行,企业迁移政策逐渐被新产业区和产业集群政策所取代。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地理经济学(经济学中的新经济地理学NEG )的兴起,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条件的集聚力和分散力开始成为解释企业迁移动力机制的重要理论模型[26]。

3.2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区位选择

国内对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的研究在1980年代集中在梯度转移与反梯度转移的争论上[27-28]。从1990年代开始,一系列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如推拉力与竞争优势[4]、信息成本与集聚经济[29]、内生发展能力[30]、社会资本[31]、国家政策和社会文化[32]等,得到学术界的讨论和重视。江霈将转出方政府与企业、承接方政府与企业对产业转移的利益动机及其力量作为内部动力机制,将空间地理、要素流动和产业集聚作为外部影响,探讨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33]。陈建军对浙江企业“东扩”、“西进”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34]。还有学者围绕我国制造业区位变迁和东部制造业企业迁移,对我国企业迁移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25]。新近,一些学者将企业迁移与产业集群、关系嵌入等联系起来,探讨了集群企业迁移的多种动力机制[35]和迁移企业所嵌入的网络资源对迁移的影响[36]。

第1期赵建吉,茹乐峰,段小微,等: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

4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

4.1产业转移与承接地集群技术创新与升级

目前,产业转移研究越来越多地从产业转移的模式、动因研究转向产业转移效应研究。经济地理学家比较关注经济全球化力量推动的国际产业转移对区域不平衡发展及产业地理集中和空间分布影响,如魏后凯、魏也华、刘卫东、贺灿飞等人的研究。伴随着制度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兴起,学者们从全球价值(商品)链、全球生产网络、技术外溢的视角,分析了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对于欠发达国家或区域产业及产业集群创新与升级、资源配置效率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影响[37]。前后对土耳其[38]、东亚地区[39]以及我国北京中关村以及星火工业园的ICT产业[40-42],上海张江的集成电路、光电子、生物医药产业[43-45],江苏苏州高新区的ICT、笔记本电脑产业[46-47],深圳及东莞的笔记本电脑产业[48-49]等利用外资的热点地区和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及案例研究。比较被认同的观点是国际产业转移通过竞争效应、示范和模仿效应、技术人员培训、先后向关联等方式,提升了承接地集群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学者们也关注到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如产业转出地的产业空心化[50]、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以及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高层次升级的抑制[51]以及跨国公司网络与本地网络之间的分割与不匹配问题[52]等。

4.2产业转移与承接地城市转型

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发展转型影响研究,目前还比较零散。刘素对广东省内的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问题与困局进行了评论[53];樊杰、刘卫东以及魏也华等在经济全球化及金融危机的研究中,注意到外资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明显提升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54-56];李伟庆则关注到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承接地自主创新的影响,以安徽和重庆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57];毛广雄、孙华平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探讨了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58-59]。由于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开始的,受实践经验和数据的限制,目前建立在综合性分析框架基础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还比较缺乏。

4.3产业转移与承接地生态环境

近年来,伴随着对生态环境、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重视,学者们开始关注产业转移中的污染转移以及排放等问题。有学者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刺激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导致了更多的工业污染和环境退化,东道国成为污染避难所[60];但另外一些研究则指出,跨国公司由于其技术和管理的先进性,为东道国提供了采用新技术的机会,促使其实现清洁或绿色生产[61];还有学者借鉴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将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区分为三种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其中规模效应会加剧东道国环境的恶化,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则会使东道国环境改善[62]。有关FDI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大多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等方法,分析FDI以及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污染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63],但结果同样存在着上述争论。

5评述与展望

第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和过程分析有待加强。虽然国内外学者已经就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和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面对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国内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实践,有关产业转移的具体转出地、承接地、承接载体、转移产业(内容)等缺乏准确而细致的分析,不能准确反映产业转移空间格局和过程的具体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于产业转移机理、效应的研究,也影响了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国际“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应成为解释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的重要视角。产业转移是一种经济现象,从产业转移的动因研究方面,无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与寡头垄断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还是我国学者所推崇的梯度转移理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业集聚、比较优势、市场规模、综合成本等因素研究较多,而从制度创新、行为决策、体制、社会网络、社会文化、决策主体偏好等因素研究较为薄弱。理论模型绝大多数也只是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其它的因素考虑较少[64]。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因素和动力机制,及其与承接地的区域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空间结构调整、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治理等的内在联系尚不明确。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地理学已出现了制度、文化、关系、演化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转向,创建“新经济地理学”的思潮和努力,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主流[12]。为了增强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指导能力,以我国丰富的产业转移

4经济地理第34

实践为核心,重构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政策分析框架,已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契机。

第三,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缺乏一个综合性分析框架。学术界已经关注到产业转移对于承接地产业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生态环境变化等的影响。已有研究在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下,关注于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对于承接地集群转型升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基于跨国公司、FDI为主体的国际产业转移促进发展中国家集群演化和升级的事实。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是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并存,国内转移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转移,这与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很大区别。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与国内价值链理论[65]的有机融合,才能够更好地分析新一轮产业转移对承接地集群演化和升级的影响。此外,产业转移对承接地产生的是综合效应,它不仅涉及到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变化等问题,还影响到承接地中心城市转型、乡村地域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对于承接地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产生较大影响。综合性是经济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之一,目前对于产业转移的效应研究,缺乏一个从经济地理学出发的综合性分析框架。

第四,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以及模拟分析有待加强。国内外学者围绕FDI和产业布局,采用理论分析、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等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建立在定量监测、问卷调查基础上的空间计量分析和模型模拟研究才刚刚起步[66]。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把握经济活动的空间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实践,经济地理学者应更加重视定性分析、空间计量和模型模拟的结合。近年来,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区域经济增长[67]、知识外溢[68]、俱乐部趋同[69]等研究中,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面,在模型模拟方面,以投入产出模型(尤其是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为基础,围绕产业结构分析与优化、区域联系与区域增长、政策模拟、碳排放等问题,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70-73],为经济地理学的模拟分析提供了借鉴和方向。面对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以定量监测和问卷调查为基础,整合有关经济普查与统计数据,建立产业转移数据库,开发和应用有关空间计量分析和模型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提升经济地理学为国民经济服务能力的关键途径。参考文献:

[1]刘卫东,金凤君,刘彦随,等.2011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

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的产业区域转移及其动力机制[J].中国工

业经济,2002(8):37-44.

[3]顾朝林.产业结构重构与转移——长江三角地区及主要城市

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

坛(经济社会版),2003(4):11-15.

[5]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104-107.

[6]Akamatsu K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

oping Countries[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1):3-25.

[7]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oduct Cycl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5):197-207.

[8]Lecraw D J.Bargaining Power,Ownership,and Profita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4,15(1):27-43.

[9]Kojima K.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

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M].New York:Praeger,1978. [10]Dunning J H.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

tion: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9(1):1-31.

[11]Dunning J H.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Global Economy

[M].New York: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93. [12]苗长虹,魏也华,吕拉昌.新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11.

[13]李小建.香港对大陆投资的区位变化与公司空间行为[J].地

理学报,1996,51(3):213-223.

[14]贺灿飞,陈颖.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

其空间扩散[J].地理科学,1997,17(3):193-200.

[15]魏后凯.我国外商投资的区位特征及变迁[J].经济纵横,2001

(6):23-28.

[16]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外商直接外资的区域分异及其变化[J].

地理学报,1999,54(2):97-105.

[17]杜德斌.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9.

[18]贺灿飞,肖晓俊.跨国公司功能区位实证研究[J].地理学报,

2011,66(12):1669-1681.

[19]刘作丽,贺灿飞.集聚经济、制度约束与汽车产业跨国公司在

华功能区位[J].地理研究,2011,30(9):1606-1620.

[20]He C,Zhu Y.Real estate FDI in Chinese cities:Local market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institutions[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10,51(3):360-384.

[21]贺灿飞,李燕,尹薇.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区位研究——以沃尔

玛和家乐福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1):12-26. [22]贺灿飞,傅蓉.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区位选择[J].地理学报,

2009,64(6):701-712.

[23]Hao H.and YHD.Wei.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and De-

terminants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J].Erdkunde,2011,65(1):7-23.

[24]白玫.企业迁移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5]魏后凯,白玫,王业强,等.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视[M].北

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第1期赵建吉,茹乐峰,段小微,等: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5

[26]丁建军.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财经科学,2011

(1):35-42.

[27]陈栋生.我国工业布局的战略对策与前瞻[J].中州学刊,1985

(6):3-10.

[28]郭凡生.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J].

开发研究,1986(3):39-40.

[29]贺灿飞,魏后凯.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

[J].中国工业经济,2001(9):38-45.

[30]李学鑫,苗长虹.产业转移与中部崛起的思路调整[J].湖北社

会科学,2006(4):72-76.

[31]毛广雄.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产业转移研究[J].人文地理,

2010(4):91-96.

[32]李小建,覃成林,高建华.我国产业转移与中原经济崛起[J].

中州学刊,2004(5):15-18.

[33]江霈.中国区域产业转移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D].天

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4]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2(6):64-74.

[35]朱华晟,王缉慈,李鹏飞,等.基于多重动力机制的集群企业

迁移及区域影响——以温州灯具企业迁移中山古镇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09,28(3):329-336.

[36]周阳敏,高友才.回归式产业转移与企业家成长:“小温州”固

始当代商人崛起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5):139-

148.

[37]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

经济评论,2010(3):1-21.

[38]Tokatli N.Asymmetrical power relations and upgrading among

suppliers of global clothing brands:Hugo Boss in Turkey[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7(7):67-92.

[39]Yeung H W C.From followers to market leaders:Asian elec-

tronics firms in the global economy[J].Asia Pacific Viewpoint,2007,48(1):1-25.

[40]Wang J.and Wang J.An analysis of new-tech agglomeration in

Beijing:A new industrial district in the making?[J].Environ-

ment and Planning A,1998,30(4):681-701.

[41]Liu Weidong,Dicken P.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obli-

gated embeddednes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s au-

tomobile Industry[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6,38

(7):1229-1247.

[42]刘卫东,Peter Dicken,杨伟聪.信息技术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

响——以诺基亚北京星网工业园为例[J].地理研究,2004,23

(6):833-844.

[43]Gang Zeng,Ingo Liefner and Yuefang Si.The role of high-tech

parks in China’s regional econom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IC industry in the Zhangjiang High-tech Park,Shanghai[J].

Erdkunde,2011,65(1):43-53.

[44]滕堂伟,曾刚.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9.

[45]赵建吉,曾刚.基于技术守门员的产业集群技术流动研究——

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例[J].经济地理,2013(2):111-116. [46]艾少伟,苗长虹.异质性“通道”与跨国公司地方化结网[J].地

理研究,2011,30(8):1483-1498.

[47]杨友仁,夏铸九.跨界生产网络的组织治理模式—以苏州地

区信息电子业台商为例[J].地理研究,2005,24(2):253-264.

[48]顾朝林,陈果,黄朝永,等.论深圳新工业空间开拓—经济全

球化、产业结构重建与转移的结果[J].经济地理,2001,21(3):261-265.[49]童昕,王缉慈.东莞PC制造业地方产业群的发展演变[J].地

理学报,2001,56(6):722-729.

[50]潘未名.跨国公司的海外生产对母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

[J].国际贸易问题,1994(12):14-18.

[51]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

成、突破与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7(5):39-47.

[52]Wei Y H D,Ingo Liefner,Changhong https://www.360docs.net/doc/4e4268490.html,work Configu-

rations and R&D Activities of the ICT Industry in Suzhou Mu-

nicipality,China[J].Geoforum,2011,42(4):484-495.

[53]刘素.广东产业转移的动机与内容[EB/OL].http://www.21cbh.

com/HTML/2012-2-8/5MMTI1XzQwMDA5Mw.html,2012-

02-08.

[54]樊杰,陈东,吕晨.国际金融危机空间过程和区域响应的初探

[J].地理研究,2009,28(6):1439-1449.

[55]刘卫东,刘红光,唐志鹏.出口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

构转型的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4):407-415. [56]Wei Y H D,I Liefner.Globalization,industrial restructuring,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J].Applied Geography,2012,32(1):102-105.

[57]李伟庆.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自主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8]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9]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杭州: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0]Baumol W J,Wallace E.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M].New York 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1]UNCTD.World investment report: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xtractive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M].Genneva:United Na-

tions,2007.

[62]郭红燕,韩立岩.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与环境污染[J].国

际贸易问题,2008(8):111-118.

[63]王文治,陆建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的污染排放:基

于行业投入—产出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1(8):55-62.

[64]李松志,刘叶飙.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J].经济问题探

索,2007(2):123-126.

[65]刘志彪,张少军.中国地区差距及其纠偏:全球价值链和国内

价值链的视角[J].学术月刊,2008(5):49-51.

[66]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

88.

[67]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8]吴玉鸣.中国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创新的空间计量经济研

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9]覃成林,张伟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评述[J].经济

学动态,2008(3):101-106.

[70]张卓颖,石敏俊.中国省区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同构分

析[J].地理学报,2011,66(6):732-740.

[71]孙翊,朱艳鑫,王铮.金融危机下国家大规模投资政策模拟

[J].地理研究,2010,29(5):789-800.

[72]石敏俊,金凤君,李娜,等.中国地区间经济联系与区域发展

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6):593-603.

[73]李娜,石敏俊,袁永娜.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

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地理学

报,2010,65(12):1569-1580.

6经济地理第34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

人文地理 根据人文地理的研究任务可以大概了解考试重点 关键词:形式、基本特征、起源及发展历程、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2011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地理环境影响下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描述。 (二)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1.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德国是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2.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注重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3.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开创了政治地理学的先河;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4. 美国流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哈特向区域观点的代表作《地理学的性质》。 5. 俄国流派:十月革命之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地理学内部形成了两大学派:地理学派和经济学派。前者以巴朗斯基、萨乌什金等人为代表后者以费根、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的五大专题(对每一个认为地理想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文化各特征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文化景观 文化区:是指各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商的分布 文化区有哪些类型(P23)☆2008 ①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 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②功能文化区functional culture regions: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 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③乡土文化区vernacular culture regions: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 的区域自我意识。 举例说明如何确定形式文化区(例如确定一个民族的总的界限): 1.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 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需要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能反映该语言的典型词汇的语音,然后进行调查。 2.一般情况下,经过调查,把有关数据表现在适当比例尺的图上,就能发现该语言分布现 象的特征。大体上,在该语言分布的相对中心区域,典型词汇的语言表现不仅典型,而且掌握这种典型词汇语音的人的比例高而且集中,从这个中心区向四周扩展,举例越远,其典型性就越弱。到一定距离后,就会与其他语言相遇,开始出现操其他语言的人。操不同语言的人共同生活交往,语言就出现相互混杂的现象。 3.对一个民族来说,民族往往是根据语言、宗教、风俗、心理等因素来划分。这些因素划 分出个因素的文化区并非一定都彼此吻合,这样在确定该民族的总的界限时就会有取舍。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优选资料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04)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 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07) 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03)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 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05)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 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 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10)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 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增长极模式: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与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03) 点轴模式: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线(轴)相联结的产业带。 网络型布局模式:当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布局轴线经纬交织,则终于形成以城市为结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产业布局形态。区域开发;指以一定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06) 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08) 主导产业;是指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 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为其它部门或提供生产资料或提供其它服务。它保证社会经济活动顺利发展。 产业布局;是社会生产部门在一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既包括各产业部门在地区的分布,也指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安排,部署和组合。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条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 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国与邻国以及国家集团间的空间关系。 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区、原燃料产地、交通设施等的空间关系。其实质是一地理实体在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地理位置;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距离衰减原理: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断裂点:设A,B为两个相邻的商店或市场,相聚D AB,该商店的腹地分界点为X。是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 Sb/(10)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AX=D AB/1+Sa 农业;是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包括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有机体通过同它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转化而不断生长繁殖的过程。 农业布局;又称农业配置。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照人类的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土地;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铸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现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辛克莱模式:都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在期待土地转为都市土地利用和随时准备抛售的心理下,在农场投入的资金与劳务较少,都市边缘带的农业景观形态呈现与杜能模式相反的现象,愈近都市,农业土地利用率也就越低,空置的农地愈多,农业生产经营也愈粗放。(08) 农业地域结构;指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08)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03) 农业地域专业化: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其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优势,为适应市场需要,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有商品意义的农产品。(09) 农业商品基地:指大量,稳定地为国家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易初莲花-经济地理学案例分析

易初莲花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说到易初莲花大型连锁超市,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它是正大集团在中国零售领域的投资项目。提起正大集团,大多数人更是耳熟能详。正大集团是由泰国籍华人创立的世界最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之一。它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之一,目前其在中国的业务范围已扩展至饲料业、水产养殖、国际贸易、石油业、通讯业、房地产、零售业等十多个行业,易初莲花连锁超市是其属下最大的零售企业。易初莲花在中国第一家门店于1997年6月23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对外营业,开业当日其销售额就达到创记录的600多万元。公司本着“天天低价”和“为顾客提供最大利益”的经营理念,以零售方式销售三万余种商品,并为顾客提供开架式服务和舒适的购物环境。自1997年开业以来,公司业务迅速发展。截至2004年10月,先后在上海、广州、杭州、武汉、山东、天津、北京、西安等地成立了33家连锁超市。2003年底,易初莲花的年营业额约为50亿元人民币。2003年7月30日,在上海跨国采购洽谈会现场,易初莲花对外宣布将在未来2-3年内,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开设100家店。 现在,这个泰国商业集团已经在20个国家建立了250个公司,聘用了超过100,000名员工,是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的企业之一,且以亚洲领先的跨国企业形象活跃在世界的前沿。 依靠最先进的现代购物理念,易初莲花已经被看作是可以信赖的商店,它提供了新的购物体验、舒适的购物环境和天天低价的高质量商品。继续其稳定的发

展形势,易初莲花保持每年约20%到30%的销售增长和超过50,000,000的顾客数量,在中国开了75多家购物中心。 二、易初莲花选址要求 (1)对商圈的要求 1、在项目公里范围内人口达到10万以上为佳,2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可达到12-15万人; 2、须临近城市交通主干道,至少双向四车道,且无绿化带,立交桥,河流,山川等明显阻隔为佳; 3、商圈内人口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4、项目周边人口畅旺,道路与项目衔接性比较顺畅,车辆可以顺畅的进出停车场; 5、核心商圈内(距项目公里)无经营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同类业态为佳。 (2)大卖场选址设计 1、易初莲花的主要理念:低价、一次购足、免费停车、高周转、新鲜程度、品质; 2、卫生、舒适、店内通道进出方便、国际标准; 3、位置要求描述:交通方便(私家车、公交车、地铁、轻轨);人口密度相对集中;两条马路交叉口,其一为主干道;具备相当面积的停车场,比如在北京至少要求600个以上的停车位。 (3)其他要求 1、建筑面积:平方米,最好一层,最高两层;建筑净高5米以上,进深最少60米;柱距米左右; 2、地面荷载:1500公斤/平方米,面层为耐磨硬化剂地面; 3、用电荷载:2×800KVA,双回路用电; 4、照明:照度不小于600lux; 5、用水:主要以生活用水和生鲜冷冻用水为主,日用水量40吨; 6、通讯:一条DDN数据专线积20门电话(应有一条中继线); 7、收货区:应有8个左右火车停车位,可满足40尺集装箱卸货及转弯半径

【发展战略】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性质、学科体系与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性质 二、学科体系及其任务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二、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三、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对当今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新世纪经济地理学理论研究热点 本章讨论议题: 1、理论上而言,如何认识我国经济地理研究落后于自然地理学? 2、如何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些认识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有何意义?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古代~19世纪末) (一)史志描述阶段(17世纪前) 1、特点 1)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 2) 多见于各种历史记述; 3) 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 2、代表著作 ◆中国:《山海经》、《禹贡》、《史记》、《汉书》。 ◆欧洲:赫尔泰的《地球的描述》(B550-475年);斯特拉波的《地理学》(B64-A20年) 此外,还有如东晋高僧法显的〈佛国记〉、唐三藏的〈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阶段(17世纪至18世纪中叶) 1.特点

1)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2)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2、代表著作 ◆17世纪中叶,瓦伦纽斯出版了商业地理教科书。 ◆奇泽姆的《商业地理手册》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阶段 1.概念的提出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2.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标志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一)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纵向演变, 环境决定论(1900年—20世纪30年代早期) 区域差异研究(30年代—50年代中期) 区位分析、空间组织、空间系统演化(50年代中期以来) 行为主义方法、生态方法(70年代以来)。 (二)研究区域尺度变化,研究企业组织变化和思维方式变化 1.区域研究尺度的变化 1)区位论 ◆代表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廖什区位经济论。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的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 2)区域科学研究 ◆代表理论: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 ◆特点: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 此外,其它区域研究及全球化研究—— ◆代表理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默戴尔的“循环积累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模式等。 ◆特点: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区域内转向区域之间,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 全球化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活动全球化与信息化日益加强,把区域研究放在全球背景下,以扩大研究视野。 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研究客体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单部门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古典区位论,逐渐暴露出研究的局限性,已不能揭示企业的区位原因,更不能揭示“公司帝国”的空间格局及演变。 ◆麦克尼提出的公司地理、企业地理等研究领域形成,关注企业内部不同组分空间结构的研究。 3、研究思维的变化 1)规范性分析(normative analysis) ◆时期:20世纪前期的区位论研究。 ◆特点: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 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 ◆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 ◆特点: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行为主义分析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论文

论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原理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以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例 摘要: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由产业集聚形成大量颇具竞争力的经济群落,它吸引并粘附着流动着的财富。一个国家或区域竞争力关键往往由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所支撑。产业集聚在带动区域经济的同时其身后还隐藏着一些问题,某些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重大代价。因此集聚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本企业所在地的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产业集聚不仅应具有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减少和控制环境负效应的产生也应是其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对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研究,运用产集聚与分散的原理分析其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园区对于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希望能够供我国其它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参考。 关键字:产业集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经济活动分散生态工业园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large number of competitive competitive economic communities are formatted by industrial clustering ,which attracted and adhered the flow of wealth . the industry cluster is often the key support to the competitive of a country or region Industries cluster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but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blems hidden behind at the same time 。some industrial clusters promotes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crifice of the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refore the choice of aggregation mode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business advant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industries should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ndustrial cluster should not only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benefits, reduce and control the emergenc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Based on the national eco-industrial Guigang Guangxi (model) Research Park,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analysis of its role as China's first eco-park for the local economic impact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with the hope that other high-pollution industries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will take it as reference . Keyword: Industrial Cluster Circular Economy Resource Allocation Economic Activity Allocation EIPs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P34 理解,区位是指人类活动在地球经纬网上占据的地理位置;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某一人类活动场所与相关人类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 P34 ,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城乡聚落等。 P34 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某些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即在人类活动已知的条件下,寻找某种人类活动的最优区位,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某些区位理论则是在空间区位已知的条件下,研究人类活动在特定场所内的最优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P36 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即同样的场所对不同的人类活动而言,其区位条件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人类活动(区位主体)对空间场所(区位)的要求会随时间而改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P37 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P40 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 P48

港口,机场等;线包括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 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P51 P52 数(dispersion index)表示。 P51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beta index)(边数/顶点数)表示。 P53 连结。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六大特征”:临空指向性,技术先导性,市场速达性,产业聚集性,全球易达性,空间圈层性。 * 尤其是新的交通干线的铺设,会极大增强沿线区域地理可进入性(交通通达性)。 * 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 * *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专论: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编者按 技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快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关系我国未来综合实力的一件大事。21世纪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种形势,任何一个学科都将面临如何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内涵的新问题,都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创新,以使本学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区域发展服务。为促进地理学工作者系统理解技术创新,并把技术创新广泛地应用于学科实践,本刊从2000年第4期开始,将陆续刊登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方面的专论,殷切希望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关心技术创新,关注 技术创新与区域发展 专论栏目,并踊跃参加。 文章编号:1003 2363(2000)04 0001 05 试论中国经济地理学发展与创新 张占仓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52) 摘要:从技术创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走势分析入手,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21世纪中国经济地理研究要进一步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发展思想,并认为观念创新、能力创新、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创新、研究领域创新及组织管理创新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创新重点。 关 键 词:技术创新;经济地理学;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0 08 12;修订日期:2000 10 16 作者简介:张占仓(1958 ),男,河南偃师人,研究员,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研究。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1],8月23~26日召开了 全国技术创新大会 。这是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将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如何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的精神,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地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 1 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创新理论 1912年,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2]。按照熊彼特提出的观点, 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狭义的技术创新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适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创新等。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显然,我们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所提出的技术创新是广义的技术创新。 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部认为,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OECD 报告认为,技术创新是 把一种想法(设想)变成一种投放到市场上的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转变过程;把一种想法转变成用于工业中的新的或改进的工艺(操作过程)的过程;或是一种新的社会服务方式的转变过程。 中共中央中发?1999%14号文件称,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 第19卷 第4期2000年 1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19 N o.4Dec.2000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容 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