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大师作品分析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摘要:他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用钢和玻璃改变了整个世界,他的建筑讲求精美,看起来典雅细致,他就是是密斯·凡·德罗。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本文将分析密斯的经典作品巴塞罗那德国馆,解读密斯的建筑思想和艺术。

关键词: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少即是多,流动空间,天际线

密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大都市三分之一的天际线

——汤姆.沃尔夫

1886年,密斯出生在德国亚琛古城。当他日后被授予这个城市的金钥匙荣誉时被誉为亚琛继查理曼大帝后最伟大的亚琛人,第二个查理曼。密斯的全名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尔。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著名的石匠,他从做他父亲的学徒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虽然他从未上过正规的建筑学校,但他的确改变了世界的城市天际线。

1929年,密斯·范·德·罗设计

了著名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

馆,该馆在博览会结束后拆除,

它是一个传奇。巴塞罗那德国馆

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

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

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

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

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

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

手法。这个展馆存在仅仅6个

月。但它却在被拆除25年后得

到世人的吹捧,被高呼为是“魏

玛共和国”在世界面前树立自

由、开放、友好、现代化的明信

片和形象大使。

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的墙体是可以不用承受屋面重量的,柱子的功能才是去支撑建筑,这是与我国“墙倒屋不塌“建筑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墙体是用来划分空间的,起隔断作用,而密斯·凡·德·罗在这座德国馆的墙体运用了石墙和透明与半透明的玻璃墙。这样不但解决了功能划分,而且还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使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深切的感受到德国馆处处通透自由。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十字型断面的渡镍钢柱支撑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的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德国馆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突破了传统的砖石

建筑的以手工业方式精雕细刻和以装饰效果为主的

手法,而主要靠钢铁、玻璃等新建筑材料表现其光

洁平直的精确的美、新颖的美,以及材料本身的文

理和质感的美。墙体和顶棚相接,玻璃墙也从地面

一直到顶棚,而不象传统处理手法那样需要有过渡

或连接部分,因此给你以简洁明快的印象,建筑物

采用了不同色彩和质感的石灰石、缟玛瑙石、玻璃、

地毯等。

整个德国馆立在一片不高的基座上面。主厅部

分有8根十字形的钢柱,上面顶着一块薄薄的简单

的屋顶。隔墙有玻璃和大理石两种。墙的位置灵活

而且很偶然,它们纵横交错,有的延伸出去成为院

墙。由此形成了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半封闭边开敞

的空间,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和室外时间相互穿

插,没有明确的分界,也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流动

空间的一个典型。

这座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建

筑形体处理比较简单.屋顶是简单的

平板,墙也是简单的光光的板片,没

有任何线角,柱身上下没有变化。所

有构件交接的地方都是直接相.人们

看见柱子顶着屋面板,竖板和横板相

接,大理石与玻璃板直接相连等等。

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间不做过度处

理,一切都是非常简单明确,干净利

索.同过去建筑上繁琐装饰形成鲜明

对比,给人以清新明快的形象。

正因为体形简单,去掉附加装饰,所以突出了建筑材料本身固有的颜色、文理和质感。密斯·范·德·罗在德国馆的建筑用料上是非常讲究的。地面用灰色的大理石,墙面用绿色的大理石,主厅内部一片独立的隔墙还特地选用了华丽的白玛瑙石。玻璃隔墙有灰色的和绿色的,内部的一片玻璃还带有刻花。一个水吃的边缘衬砌黑色的玻璃。这些不同颜色的大理石、玻璃再加上镀克罗米的柱子,使这座建筑具有高贵、雅致和鲜亮的气氛。

1928年,密斯曾提出了著名的“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的建筑处理原则。“少就是

多”是密斯一生中最为成熟和最为完美的建筑

理论(更准确地说建筑方法),其先前的一些理

论主张或者建筑实践都是在为酝酿“少就是

多”做准备。

巴塞罗那德国馆不仅仅是“少即是多”思

想的体现,在另一方面,其内部灵活的分割及

论即“流动空间”,所以在密斯做了巴

塞罗那的德国馆后,欧洲建筑界受到了

巨大的震动。的确,对于那些从学院里

走出来的建筑师,对于那些多多少少受

到各种西方古建筑流派对建筑学的定

义和限制的建筑师来说,这种完全与以

往的封闭或开敞空间不同的--流动的,

贯通的,隔而不离的空间开创了另一种

概念。这两个原则在德国馆得到了充分

的体现。

多变的空间布局,新颖的体形构图和简

洁的细部处理获得了成功。它存在的时

间很短暂,但是对现代建筑却产生了如

同经典似的广泛影响。最近巴塞罗那在

它拆除了70年后严格地按照原貌在原

址上将它重新建造起来,以供建筑爱好

者参观。

不过,我们应该看到,这座展览建

筑本身没有任何实用的功能要求,造价

又很宽裕,因此不允许建筑师尽情地发

挥他的想象力。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建筑物,可以说,它是一件无使用要求的纯建筑艺术作品。

1929年,巴塞罗那德国馆,密斯设计了建筑史上的经典作品。他向世界展示了新建筑的精神,轻盈的建筑、开放的空间和结构的美。尽管这个展馆只存在了一个季度便被拆除,但留下了一直影响到21世纪的财富:极简主义。现在所谈论的欧洲、美洲、日本的极简主义,都是以这间无功能的展馆为精神起点的。一个展馆造就了一个传奇,从此之后多少建筑师为各种展览馆设计竞折腰,西班牙人甚至在1986年巴塞罗那德国馆的原址复制了这个密斯的设计,但传奇不在了。而直到今日,密斯的影响仍处处可见,SOM,KPF,诺曼·福斯特,西萨.佩利都高举他的大旗,塑造着钢与玻璃的世界。从芝加哥到上海,从天际线到室内——LESS IS MORE。

密斯同义于不朽的纯净性。

参考文献:《密斯》

《建构文化研究》

《从包豪斯到现在》

博物馆设计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广东省某市城市博物馆设计 1.前言 博物馆为藏品保管、陈列展览、文化教育及学术研究等业务活动而专门设计修建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曾几何时,在寻常百姓眼中,还是高贵深沉又充满神秘感的博物馆类建筑,已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休闲和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那曾经的距离感正在渐渐削减,那期盼的亲和力也正在建筑师的关注中越走越近———对博物馆建筑布局中的人性化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博物馆学理论的发展对博物馆建筑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博物馆建筑设计也接受了现代建筑原则,一切以使用效果为前题,建筑设计完全服从功能要求,从而根本改变了博物馆建筑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涌现了一批有划时代意义的著名博物馆建筑。这些新颖的博物馆建筑除了使用功能完善,且有良好的现代化设施外,建筑设计趋向于同环境结合,使博物馆建筑与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相互融合,既美化了城市,也美化了博物馆内外部的视觉环境。博物馆事业的高度社会化,促进了现代博物馆在保存、展览、研究、教育、文化休息、游览观光等方面向综合、多功能化方向的发展。 2.博物馆的定义及设计原则 2.1博物馆的定义 博物馆在不同的国家或组织有不同的定义: 博联定义,博物馆是指像公众开放的工艺、美术、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是没有常设陈列室的图书馆除外。 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 密斯的全名为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在四个建筑大师中,他对建筑文化和建筑理论的影响最为深远,他几乎改变了“世界近2/3城市天际轮廓线”。从形式上来看,在目前建筑理论界,密斯的思想似乎最为透明和简朴,这是因为密斯把建筑思想表达得通俗易懂。密斯的建筑思想能够全世界的迅速的传播开来,应该得益于密斯理论上这种近乎透明性。本文拟研究密斯建筑思想的来龙去脉,期望能够找到密斯建筑思想的理论基托和密斯建筑的根。 背景阐述和理论依据 当密斯从圣·托马斯那里看到真理的定义即“真理就是事实的意义”时,表现为欣喜若狂。同时,圣·奥古斯丁的“真的光芒就是美”也是密斯喜欢的名言。从上述两段句子中,可以发现它们都是对“真”或“真理”的阐释,泄露出密斯思想上的哲学偏好。从这里,或许可以找到密斯建筑思想的隐秘入口。 一、真或真理与形式

圣·托马斯是经院哲学家,他的哲学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把现实中的事物分为形式(Form)与质料,形式是事物的主要决定因素,质料则是被动的因素。事物的性质是由形式所决定的。比如,石凳和石桌,虽然质料相同,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一个是桌子另一个是凳子。“真理就是事实的意义”所要说明的是“真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事实或者事物的意义,这里要指出的是“事实”其实就是“事物运动造成的现实”,它被看作为一种抽象的“事物”,也可以分为质料与形式,在此把“事实”理解为抽象事物。事物的意义取决于事物的“真理”,而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事物的“真理”就是事物的“形式”,也就是说,形式就是事物的意义或价值所在。这样,就可以看出密斯其实就是把“真理就是事实的意义”领悟成形式就是事物的意义或价值所在。 圣·奥古斯丁是教父哲学家,他的哲学以柏拉图的思想作为基础。柏拉图的哲学把现实分为两部分,一是可感世界,一是可知世界(不可感世界)。可感世界就是现实世界,可知世界就是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理念世界的理念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原型并且决定现实世界的事物。或者说,理念是事物的本质。顺便说一句,柏拉图把艺术看作是对现实事物的模仿,也就是说,在柏拉图的美学中,艺术与理念隔着两层,艺术是对理念模仿的现实的再次模仿。按着柏拉图的说法,现实是理念的模仿,必然会走形和变样,那么,艺术与理念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变形和走样更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柏拉图对艺术评介并不高就是理所当然。 希腊文理念一词出于动词观看(ιδειη),即可见的东西,后来比喻为心灵之眼所看见的东西。柏拉图的理念,其本意就是“事物的相”和“可见的东西”],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解读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思想解读 作者:陈茜学号:1209505359 作为一个中国学习建筑的学生,密斯对于不论是年代还是空间都十分遥远,但我学习了近代建筑思潮这门课,我被他所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深深吸引。那大片的透明玻璃墙,轻盈的结构体系,深远出挑的薄屋顶,似开似闭的空间印象......整个建筑似乎打破了对于欧洲传统建筑厚重的墙壁,繁杂的装饰的印象。仿佛从山谷吹来的清新的风,让我一下子从固有的建筑形式中解脱出来。可想而知,在二十世纪的欧洲建筑界,这会是多么大的冲击。“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就是对于密斯建筑思想的的经典注解。 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密斯的成功之道。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石匠家庭,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涯深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无论是在柏林的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还是在彼得贝伦斯手下做一名绘图员,或者是在柏林开办他自己的事务所等。这些经历使他一步步的投身于二十世纪翻天覆地的重大变革中,并最终引领出一片贯穿二十世纪的建筑思想体系。直至现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密斯风格追随者还在引申和发展这套理论。 “少就是多”这一理论可以在他的任何作品中得到诠释,方形是密斯最偏爱的建筑形式,这位建筑师似乎对方形情有独钟,不论是平面还是造型他都是用简单的线条组成方形或者矩形的形式,而把其他所要他认为不重要的因素统统砍掉了。他主观上追求作为真理的形式,客观上却造成了“少就是多”的思想。因为只有把现实生活中充满细部和繁琐的建筑做一系列的精简和抽象才能还原为密斯的方形和方体,这样就必然产生删繁就简的抽象过程。“少就是多”是密斯为自己的高度抽象的方形或方体制造的一个理论依据。 谈及到“少就是多”,我们不禁联想到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美学和哲学。国画大师最有意境的东西往往不是涂满笔墨的画幅,而是在于那一大片空白之中。当

德国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

背景 1970年代,美国首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1980年代,法国首府巴黎卢浮宫完成扩建修缮;本世纪伊始2003年,德国首府柏林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面向公众开放。这3座居于三国首府且不同年代的重要建筑均出自建筑师贝聿铭之手。自现代建筑产生以来,不同风格流派此消彼长。而此3座建筑尽管位于不同时空,却延续了贝氏的一贯作风,以一种贵族式的优雅始终居于现代建筑的时尚之列。 从罗西到贝聿铭 由于历史原因,柏林在短短几十年经历合而分之、分而合之的复杂历程。政治因素对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产生莫大影响,例如柏林墙两侧百米围之若干年来都是不毛之地。1987年10月东西柏林共同筹建新历史博物馆,选址位于Spree河畔,当时的建设部长奥斯卡· 施奈德(Oscar Schneider)指出此项计划是“本世纪所能举办的最重要、最具吸引力的建设任务之一”。 1988年6月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以其浓缩欧洲古典精髓的建筑空间组合,诸如柱廊、圆厅、钟塔、巴西利卡长厅等,赢得竞赛首奖。然而次年11月柏林墙轰然倒塌,原基地成为新总理府所在。建于18世纪的原军械库改作历史博物馆,与之相邻的仓

库和工作室则作为新馆基地。新馆异地而处,罗西的设计被搁置。统一后的柏林当局极为欣赏贝聿铭先前所做的诸多博物馆建筑,但是众所周知贝氏早已不再参与任何竞标,仅接受委托选择设计部分项目。柏林文化局决定突破凡是公共建筑的设计委托必需通过竞标选择建筑师的规定,直接委托贝聿铭设计。1995年9月贝聿铭与当时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会晤,双方就统一后的柏林作为国家新首都所面临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是贝聿铭并未当即接受委托。按照惯例,贝聿铭在接受每项委托之前必需先对项目本身及所处环境进行多次调查,往往决定之时,德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NEW EXHITITION HALL OF THE GERMAN HISTORICAL MUSEUM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想法。此次亦不例外,在经过对林的数次明查暗访之后,贝聿铭最终接下委托。19971月他首次将设计介绍给公众,得到了专家、媒体、大的广泛支持。2003年5月,新馆落成,获得Pei Bau(氏建筑)之称。 从军械库到新馆 新址位于柏林市中心Unter den Linden大街,博物馆岛相对。军械库提供7 500m2永久展场,其他厅则安置于4 700m2的新馆,两馆之间仅有一巷之隔军械库是普鲁士王朝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周围俱是典建筑,如新警士厅、老博物馆等。新馆处于历史建包围之中,缺少造型及立面的表现空间。地段的限制、周边历史建筑的联系,以及文物保护的要求,增加了计的难度。新馆必需将一块小且难用的基地变成一个人入胜的场所,同时需要建立历史与现代的联系。 在占地不足2 000m2的不规则基地上,贝聿铭采三角形作为建筑主体的基本形,利用单纯的色调及材质使造型厚重凝练又富于光影变化,极具雕塑感。三角的北边与基地北部的斜街平行,保持街景的延续性。层切出相似三角形平台。三角形的另一边朝向西南,过等高的弧形石墙弱化几何棱角。东边L形体量的附属房通过廊桥与主体联系。 贝聿铭认为新馆与老馆是共生关系,为其空间及能上的联系创造更多机会。弧形玻璃大厅作为与军械相邻的界面,起到景框作用,同时造成透视上的水平展,与军械库北立面的古典秩序形成对比。末端的玻螺旋楼梯成为附近诸多历史建筑街区中的标志。主入位于螺旋楼梯旁,同时也可通过地下一层从军械库进入参观者通过主入口旋转门进入接待厅。地下一层几乎部用来作为一个开放式展厅,地上3层则提供不同大和层高的展厅,展示面积2 600m2,另外有一个57座的小视听室、图书礼品店、小工作室,地下二层则提机房和临时库房。

密斯_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在世博会的舞台上,总是活跃着这样一群建筑师,他们的创作思想与世博会主题紧密相连,他们的设计作品体现出前卫的科技之美。虽然其中一些建筑未被永久的保存下来,但他们设计的建筑和他们的名字却被人们牢牢记住。这些伟大的建筑师们用他们的灵感与专注,创造出世博会上一个又一个震撼与奇迹,而世博会也成为这些建筑师事业的辉煌标记,将他们思想与作品永远铭记在建筑的史册之中。 在众多在世博会上大放异彩的建筑师中,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1929年,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了国际博览会,密斯设计的德国馆,以其 密斯·凡德罗与巴塞罗那德国馆 文?李政?李贺楠 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这届博览会中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虽然,巴塞罗那德国馆建成后只有3个月就随着展览的闭幕而被拆除,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巴塞罗那德国馆 巴塞罗那德国馆建立在一个约4英尺高的石砌平台之上,由一个主厅和二开间附属用房组成。主厅的承重结构为8根十字形断面的钢柱,屋顶是薄薄的一片向四周悬挑的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封闭又开敞的 “一个博览会的效益取决于它探讨的基本问题,伟大的博览会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博览会探讨生活问题才会取得成功……经济、技术和文化条件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技术与工业两方面都完全面临着新问题,寻求好的方案,对于我们的文化与我们的社会以及技术工业都非常重要。” ——密斯塞罗那博览 10

空间序列。 巴塞罗那馆入口前面的平台上是一个大水池,大厅后院有一个小水池,以水作为纽带,将室内外空间互相穿插贯通,形成奇妙的流动空间。巴塞罗那馆整个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巴塞罗那馆对20世纪现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巴塞罗那馆以其纯净的形式,灵动的空间,钢与玻璃材质完美的运用,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成为密斯建筑中里程碑式的作品。 密斯的创作道路 1886年,密斯出生于德国亚堔的一个石匠家庭,绝少有人知道一位现代建筑的先行者正是从这里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他对建筑最初的认识与理解始于父亲的石匠作坊和那些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他的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与一些建筑大师关注艺术形式不同,密斯的一生都专注于建筑材料的研究,研究材料的施工工艺,研究材料的美学特征。这些建筑思想的形成或许与密斯成长经历有着内在的联系。 1905年,密斯在19岁时来到柏林, 在一个擅长木结构设计的布鲁诺?保罗建筑师事务所当学徒,后来又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在19世纪初,古典主义建筑依然是当时德国流行的建筑形式,但也有少数建筑师倡导要用新工艺和新材料创造出时代的新建筑。彼得?贝伦斯是建筑新思潮代表人物,他的事务所逐渐成为培养现代建筑大师的摇篮。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这些二十世纪现代建筑大师都曾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过。 从事经过事务所工作的经历,使密斯获得了丰富的实际经验,1913年,密斯在柏林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1930年,在格罗皮乌斯的推荐下,密斯被任命为包豪斯学校的校长。因为当时德国纳粹党专政,1933年,包豪斯学校被迫关闭。密斯毅然决定前往美国继续开拓自己的建筑事业。 在美国,密斯的命运逐渐发生了变化,美国自由的思想氛围,为他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宽松的创造空间;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他新技术和新材料实践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作为战后新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本土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而密斯的建筑作品则以其反传统的先锋性和新技术的时代性成为美国文化的精神载体,向全世界建筑界发出了呐喊和宣言。 钢和玻璃建筑之王 密斯在建筑史上最大的成就在于建立了钢建筑的新语言,虽然同一时代的建筑师也有对钢建筑的研究,但却没有人能够深入到建立起钢建筑体系的深度。从19世纪20年代初开始,密斯就认识到玻璃墙面与钢构架的结合将成为新时代建筑的标志。密斯仔细研究钢建筑的材料特质和力学特点,使钢建筑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实验性建筑,而是 走入现实社会,成为服务于社 会大众的建筑形式; 密斯还 World Culture People 11

密斯·凡德罗的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密斯·凡德罗- 建筑理念及设计风格 密斯·范·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 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对玻璃窗体的大量运用,这使之成为其成功的标志。密斯从事建筑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建筑系统来实现的,而正是这种建筑结构把他带到建筑前沿。同时,他提倡把玻璃、石头、水以及钢材等物质加入建筑行业的观点也经常在他的设计中得以运用。密斯·范·德·罗运用直线特征的风格进行设计,但在很大程度上视结构和技术而定。在公共建筑和博物馆等建筑的设计中,他采用对称、正面描绘以及侧面描绘等方法进行设计;而对于居民住宅等,则主要选用不对称、流动性以及连锁等方法进行设计。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重视细节,用他的话说“细节就是上帝”,这归功于他父亲对其技术的教导。虽然他从未受过正规的建筑学习,但他很小随其父学石工,对材料的性质和施工技艺有所认识,又通过绘制装饰大样掌握了绘图技巧。同时,他用极为大胆、简单和完美的手法进行设计,将建筑学的完整与结构的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密斯并不是特别关注装饰原料的选择,但是他特别注意室内架构的稳固性。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勒·柯布西耶一样,密斯也特别重视将自然

环境、人性化与建筑融合在一个共同的单元里面。由他所设计的郊外别墅、展厅、工厂、博物馆以及纪念碑等建筑均体现了这一点。与此同时,密斯也重新定义了墙壁、窗口、圆柱、桥墩、壁柱、拱腹以及棚架等方面的设计理念。 密斯建立了一种当代大众化的建筑学标准,他的建筑理念现在已经扬名全世界。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理念,这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也影响了全世界。密斯在很多领域中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他在自传中说道:“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 密斯严谨的逻辑思维使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它的具体内容主要寓意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结构上,即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讲究结构逻辑,使之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建筑空间,由此这个空间,不仅可以按多种不同功能需要而自由划分为各种不同的部分,同时也可以按空间艺术的要求,创造内容丰富与步移景异的流动空间和建设时空感。一方面是在建设艺术造型上,这就是净化建造形式,使之成为不具有任何多余东西,只是由直线,直角,长方形与长方体组成的几何构型图。另一方面,精确与严谨的施工,选材与对材料颜色,质感与纹路的精心暴露,却使造型显得更加明晰精致纯净与高贵,具有百看不厌的形式美。

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大师作品分析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摘要:他是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他用钢和玻璃改变了整个世界,他的建筑讲求精美,看起来典雅细致,他就是是密斯·凡·德罗。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本文将分析密斯的经典作品巴塞罗那德国馆,解读密斯的建筑思想和艺术。 关键词: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密斯,少即是多,流动空间,天际线 密斯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大都市三分之一的天际线 ——汤姆.沃尔夫 1886年,密斯出生在德国亚琛古城。当他日后被授予这个城市的金钥匙荣誉时被誉为亚琛继查理曼大帝后最伟大的亚琛人,第二个查理曼。密斯的全名是: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尔。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个著名的石匠,他从做他父亲的学徒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虽然他从未上过正规的建筑学校,但他的确改变了世界的城市天际线。 1929年,密斯·范·德·罗设计 了著名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 馆,该馆在博览会结束后拆除, 它是一个传奇。巴塞罗那德国馆 占地长约50米,宽约25米,由 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 水池、几道围墙组成。除少量桌 椅外,没有其他展品。其目的是 显示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 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和处理 手法。这个展馆存在仅仅6个 月。但它却在被拆除25年后得 到世人的吹捧,被高呼为是“魏 玛共和国”在世界面前树立自 由、开放、友好、现代化的明信 片和形象大使。 巴塞罗那德国展览馆的墙体是可以不用承受屋面重量的,柱子的功能才是去支撑建筑,这是与我国“墙倒屋不塌“建筑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处。墙体是用来划分空间的,起隔断作用,而密斯·凡·德·罗在这座德国馆的墙体运用了石墙和透明与半透明的玻璃墙。这样不但解决了功能划分,而且还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使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深切的感受到德国馆处处通透自由。 这一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最初成果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砖石承重结构必然造成的封闭的、孤立的室内空间形式,采取一种开放的、连绵不断的空间划分方式。主厅用8根十字型断面的渡镍钢柱支撑一片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的自由布置,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互相衔接、穿插,以引导人流,使人在行进中感受到丰富的空间变化。

密斯·凡德罗个人简介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 1886-1969)简介: 1886年,密斯生于德国亚琛,原名Maria Ludwig Michael ,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之后便更名为密斯·凡·德·罗(M ies van der Rohe),van der Rohe 是他母亲的姓。密斯原本为一石匠,年轻时苦学出身,甚至没有正式的高中学历。但是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已很难有人能超越。 密斯·凡·德·罗是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齐名的著名建筑师之一。对于建筑本身而言,三人在风格上还是不尽相同,但在建筑理念上,总体还是差不多的。与柯布西耶一样,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鲍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尤斯(Walter Gropius)遗留的风格。这位德国土生土长的建筑师于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艺术中国网http://www. https://www.360docs.net/doc/404311689.html,/] 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包浩斯第三任校长。因包浩斯的乌扥邦倾向及社会主义色彩不容于纳粹当局。而被迫关闭。密斯与创校人格罗皮乌斯等人流亡到美国,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 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展现了密斯所提出的「少即是多」原则。内部不少设施也由密斯与他的徒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04311689.html, 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思想及作品解读 作者:梁敏怡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4期 摘要:密斯·凡德罗是现代主义四大建筑设计大师之一,他摒弃了豪华繁琐的设计原则,提出了“少即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的设计思想,并主张人—自然环境—建筑应融为一体,表现人机环境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功利之美与密斯·凡德罗的建筑设计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密斯·凡德罗在建筑设计上不仅表现了功利间的有用、实用的功能,而且在外观设计及内观装饰上还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通过对密斯·凡德罗的作品解读,了解了当代设计的“少”非 空洞而是精简,“多”非繁琐而是完美。“功利”不是唯利是图、私欲泛滥,而是艺术与哲学间最神圣、最尊贵的产物,其不能作为伦理道德与政治决策的高级精神产品。 关键词:功利之美;密斯·凡德罗;设计思想;作品解读 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化设计立场 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与人们自身的社会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学领域的认识上,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实用性、功能性特征及视觉美学的追求上有了较大的转变,这促使了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应用材料让现代建筑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的力学观点与科学系统结构的崭新提出也让现代建筑的承受能力与受力坚固程度有了较高的提升。 自1851年在伦敦世界博览会上建造的水晶宫开始,玻璃、钢材、水泥等材料的使用就开始渐渐地被大规模运用于现代建筑行业中,钢筋混凝土与玻璃的应用使得建筑业发生了飞跃的变化。19世纪的欧洲建筑发展主要由复古主义与折衷主义两种建筑风格引领。复古主义风格 的建筑主要以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原形和美学观点为典范,如形状与外观模型对称、追求古典装饰艺术的视觉效果;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主要是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注重建筑的形式美、讲究建筑间比例协调匀称的良好关系。这两种建筑风格的发展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不能及时对功能与结构的科学进行转变,不能适应变化中的社会发展新思维,因此它显得有限与单一。于是人们就开始追求简单、坚固、耐用、易于安装与拆卸的方式来作为建筑结构发展模式的方向。这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相吻合。紧接着现代建筑潮流逐步从建筑学、建筑图案、装饰、雕塑为一体的古典主义风格中走了出来。 “功利”一词在《新汉英词典》中被译为名词,utility(功用、效用的)、material gain(功利)[1];在《黑格尔辞典》中被解释为Nutzlichkeit(有用性、实用的),在黑格尔看来,“功利”即是“纯粹识见的现实意识以之为对象的那种现实”,在情感或思辨的抽象看来,功利是丑恶的,一切事物外而言,就是有用的[2];在《朱熹大词典》中,“功利”两字被解释为“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在道义允许之下或与道义一致的情况下,功利是值得追求的,因此,功利不是以个人功名利禄为准则,而是具有社会价值、功在千秋、利在万世的社会功利[3];在《中国 哲学大辞典》中“功利”则被解释为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范畴。先秦时期,功是指功绩、效讲,

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分析

建筑设计原理 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北馆 班级:12城乡规划1班 姓名:张淼 学号:12202020117 指导老师:高业田

摘要:帝国战争博物馆是一座有着多个分馆的全国性博物馆它诠释和记录了现代战争及个人战争经历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盟军还是敌君,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无论军方还是政界,无论社会还是文化的各个方面。它涵盖了战争冲突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字:设计师设计理念建筑特色立面设计室内设计 设计师:丹尼尔.列别斯基Daniel Libeskind1946年出生于波兰一个 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犹太人家庭。他的双亲以及10名兄弟姐妹都经历 过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迫害,最后只有其父和一个姑妈熬过苦难,得以 幸存。1959年,当时年仅13岁的利贝斯金德跟随家人迁往以色列, 以后又乘船移民美国,来到纽约。利贝斯金德在纽约读完中学后,进 入大学先学习音乐,后来转到建筑系。毕业后,利贝斯金德以德国柏 林为基地,组建了自己的建筑设计所。 这是德国柏林的建筑大师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在英国的第一个建筑。 设计理念:帝国战争博物馆设计理念是:将一个球体破成碎片,然后再将这些碎片重新组合成矛盾的象征符号。 这栋建筑将三块分别代表着地球、空气和水的薄硬壳相互联合在一起。 该馆的建筑远观时如同三片弧型碎片的组成物,两片躺于地上,一片竖起。利伯斯金曾在回忆录上这样写着:“我绞尽脑汁想传达这座建筑物的本质及意图展现的东西。这建筑与大英帝国无关,也与战争无关,而是关乎面对全球冲突永无止境的本质。我脑中出现一个地球散成碎片的意象,就在那时,我知道这座建筑应该长什么模样了。 近观或走入整个建筑造型,则其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组合,大角度倾斜的天花板和地板,垂直线也几乎都是倾斜的,只有几条直线。设计师表示这样的建筑概念来自于受过战争创伤、身体或心理上造成障碍的一种隐喻。

巴塞罗那德国馆

设计赏析-密斯●巴塞罗那德国馆 密斯?凡?德?罗简历 1886 3月27日出生于德国亚琛 1897-1900 在亚琛读教会学校 1900-1902 在亚琛的职业学校学习 1902-1907 在柏林布鲁诺?保罗事务所当学徒 1907 离开保罗事务所后完成他的第一个工程任务 1908-1911 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当绘图员1912 用一年时间在海牙为克吕勒住宅进行设计 1912-1914 在柏林作为独立的建筑师开业1914-1918 在军队中服役 1919-1937 在柏林从事建筑业务 1921-1925 为十一月学社建筑展览会的主持人 1925 建立十环学社(ZehnerRing) 1926-1932 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第一副主席 1927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斯图加特城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的负责人 1929 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设计负责人 1930-1933 担任德绍和柏林包豪斯学校校长 1937 第一次到美国旅行 1938 任美国芝加哥阿尔莫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1940年以后改名为伊利诺理工院) 1944 入美国籍 1958 由伊利诺理工学院退休,在芝加哥继续从事建筑设计业务1959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60 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1963 获约翰逊总统授予的自由奖章1969 8月19日在芝加哥逝世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密斯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皮包骨的建筑是他作品的明显特征,严谨而有秩序的思想使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他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这也正是区分旧传统的标志。密斯的建筑大多是矩形的,从平面到造型,简洁明了,逻辑性强,表现出理性的特点。密斯建筑作品中的各个部分抽象概括,从墙面,屋面到地面,所有的线、面都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仿佛密斯要将他的建筑和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密斯还可以说是纯洁主义建筑哲学的代表,“少就是多”的名言已广为流传,他追求的是简朴永恒的建筑形式。为了寻找理论上的根据,他钻研了许多有关观念形态的哲学论著,最后探讨出了他信奉的创作思想:纪律、秩序和形式。这种理性主义的思想为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指引了新的方向,也为现代主义在前进的征途中增添了力量。密斯的建筑哲学已对建筑领域和城市面貌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密斯认定在可感事物之外尚有一种“理型”存在。他信奉哲学家柏拉图、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阿奎纳斯。他追求着一种永恒理想的客观世界。密斯把奠定建筑的秩序看作为建筑的首要因素,因而他在晚期对建筑美学与理想形式的追求成了他的主要目标,这与他早期反对形式主义的建筑宣言是矛盾的,也许是受到康德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因为康德强调美学价值和艺术美的作用,而密斯追求理想的建筑艺术形式正是为了获得建筑秩序的社会价值。理性化的建筑设计已逐渐升华为技术精美的形式,这就是密斯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经典重温:Less is more——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

经典重温:Less is more——密斯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写在前面——关于时尚与经典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时尚、潮流的脚步永远无法阻挡,它们在当时甚至一段时间内可能极其绚丽耀眼,但经历时间的洗礼之后,绝大部分如同昙花一现,很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少数能够在大浪淘沙之后保存下来,如美酒一般历久弥香,成为经典。 对于建筑,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他也曾在采访中用更为通俗的语言阐述过建筑的时尚与经典:“时髦的东西一两年就甩了,你再来个新的。建筑不能这样子,建筑要至少20年、50年、100年,希望一千年。”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设计的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即是现代经典的建筑之一,虽然原作存在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观众有幸一览其芳容,但它对建筑界的影响却一直持续到今天。 现在我们所见的展馆是由密斯巴塞罗那馆基金会1986年根据原作复原的,它完全忠实地呈现了密斯的设计理念。

平面图——简洁的点、线、面的构成关系,如同蒙德里安的抽象构成画。点线面赋予一定的高度后进而伸展为柱、墙、地面及屋面。 建筑形式简练,点线面之间的交接直来直去,没有任何的多余、拖泥带水,完全体现了建筑师的“少就是多”的理念。 8根支撑主展厅屋面的结构钢柱与维护墙体分开,各司其职,也赋予对方更多的自由,这也是现代建筑常用的手法——结构与维护相分离(这种手法在白色派建筑师理查德.迈耶的设计里最为常见)。 建筑即是展示当年德国理念和技术的展品,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功能,因此,空间开放而流动(甚至最初连门都没有),这种空间也带给人们更多的自由度。 体块示意图——“山因水活”,建筑因水而更为灵动。或许因为短暂的展览原因,建筑范围内没有配置任何植物,但“光”与“水”已然足够给建筑带来生机。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Van der Rohe 一、概述 1929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建于1929 年。占地1250 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 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 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 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 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 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 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 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 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 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建 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 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 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 高雅的气氛。是“现代主义 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二、建筑赏析 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 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 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出生于德国亚琛,二十世纪中期世界上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 童年的时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维希·密斯。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接着1908年到1912年间,密斯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合的一些看法。 青年时的密斯已经是一个慎重、沉默的思考者。他发现自己具有一些设计的天份之后,就决定将原先的名字之后,加上了凡德罗姓氏,而舍弃了原先平凡的玛丽亚、蜜夏埃尔等字。凡德罗这个姓氏的拼写模仿贵族的姓氏。改名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业。为德国的上流阶级设传统德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当时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特别是卡尔所惯用的宽广比例、立方体容量般的设计手法,还有散布的、折衷的经典空间配置,让密斯感到到这是一个建筑世纪的转折点。

与柯布西耶一样,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包豪斯建筑学派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遗留的风格。密斯·凡·德罗为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建的德国馆仅存在5个月,没吸引很多注意,但被拆除25年后被誉为大师杰作,于1985-86年间在巴塞罗那重建。他于1937年移居美国,1938-1958年任芝加哥阿莫尔学院(后改名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四大建筑师系列】----密斯·凡德罗【中文版】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 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 童年 童年的时候,密斯小名是路德维希·密斯。青年时,他在父亲的雕塑店里工作,后来搬到柏林加入了Bruno Paul的工作室。接着1908年到1912年间,密斯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工作室工作了4年。彼得·贝伦斯的工作环境影响了他对那个年代设计理论与德国文化是否能够结合的一些看法。 青年时的密斯已经是一个慎重、沉默的思考者。他发现自己具有一些设计的天份之后,就决定将原先的名字之后,加上了凡德罗姓氏,而舍弃了原先平凡的玛丽亚、蜜夏埃尔等字。凡德罗这个姓氏带有一些贵族的感觉。

改名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业。为德国的上流阶级设传统德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当时他非常敬佩新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卡尔·弗里德里希·申克尔。特别是卡尔所惯用的宽广比例、立方体容量般的设计手法,还有散布的、折衷的经典空间配置,让密斯感到到这是一个建筑世纪的转折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密斯完全的放弃了传统建筑风格手法,改采用了柯布西耶与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大力推动的新建筑观念(称为先锋派)。因此在传统建筑上常见到严谨的装饰花纹,局部的修饰都被拿除了,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当时社会除了倡导节约的风气外,理论家也大为批评过去古典复兴样式建筑是欧洲贵族们浪费华巧的实证。 1919年密斯大胆的推出了一个全玻璃帷幕大楼的建筑案,让他赢得了世界的注目,随后他设计出了许多精简风格的建筑,并在1929年设计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时,达到事业高峰。此馆的设计后来在原址被重建,1930年密斯在捷克波尔诺(Brno)的作品图根哈特别墅(Villa_Tugendhat)也被视为此高峰期的经典建筑。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Pavillon)

密斯凡德罗分析

密斯.凡.德.罗作品分析二例 摘要:“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 关键词:范斯沃斯住宅图根哈特别墅 “赋予建筑以形式,只能是今天的形式而不应是昨天的,也不应是明天的,只有这样的建筑才是有创造性的。”现代建筑大师,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他深信结构本身能够成为一种建筑艺术的手段.他创造了一种建立在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有目的的建筑艺术,这种工程技术在我们的时代已有了深刻的影响.他设计的建筑,包括室内装饰与家具布置,都要精炼到不能在改动的地步,于是创造了一种以精确简洁为特征的建筑艺术,并富有结构的逻辑性.下面就他的两例著名建筑进行分析。 从结构上来分析,八根H形截面的钢柱,夹持着 两块薄板,坚实牢固,极具稳定性,给人视觉上 带来莫大的安全感,房间的造型像是一个玻璃盒 子,仿佛悬浮在空气中一般,给人无尽的暇思。 室内地平举到室外人眼的高度,是考虑到防洪水

内部空间分割以及一前一后的两个台阶也从单元如同优美的音符跳动而不失节奏。前面一个长方体造型之前有一个楼梯,后面一个长方体造型之前也有一个楼 所表达的是一 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看到树叶什么时候变黄,花木人便会在那恍若神仙美卷自然风光之中情不自 室外环境对私密性的补全

全部运用玻璃材质做墙体,消除了所有的封闭性,这种透明的方式使得住宅的空间得以流动,建筑的三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树木茂密,一侧是水,满眼绿色,在房间里能充分将这一切自然美景尽收眼底,从而给人一种安静幽深的意境。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虽然璀璨有余,然而却隔热不足。夏天晒得女医生热汗淋漓,冬天又将她冻得寒颤不断;夏天高挂屋外的太阳让女医生又无法睁开眼睛。 该建筑还有很多饱受争议的问题,比如私密性问题,冬季采暖问题,夏季室内通风问题等等。这栋建筑虽然是一栋不适合居住的建筑,然而更是追求减少主义的成功品,也是一栋建筑史上的艺术品。这就是他的设计之路:不断的尝试,尝试新材料与新结构。

德国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

1970 年代,美国首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落成;1980 年代,法国首府巴黎卢浮宫完成扩建修缮;本世纪伊始2003 年,德国首府柏林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面向公众开放。这 3 座居于三国首府且不同年代的重要建筑均出自建筑师贝聿铭之手。自现代建筑产生以来,不同风格流派此消彼长。而此 3 座建筑尽管位于不同时空,却延续了贝氏的一贯作风,以一种贵族式的优雅始终居于现代建筑的时尚之列。 从罗西到贝聿铭 由于历史原因,柏林在短短几十年内经历合而分之、分而合之的复杂历程。政治因素对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产生莫大影响,例如柏林墙两侧百米范围之内若干年来都是不毛之地。1987 年10月东西柏林共同筹建新历史博物馆,选址位于Spree河畔,当时的建设部长奥斯卡? 施奈德( Oscar Schneider )指出此项计划是“本世纪内所能举办的最重要、最具吸引力的建设任务之一” 。 1988年6月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 Aldo Rossi )以其浓缩欧洲古典精髓的建筑空间组合,诸如柱廊、圆厅、钟塔、巴西利卡长厅等,赢得竞赛首奖。然而次年11 月柏林墙轰 然倒塌,原基地成为新总理府所在。建于18世纪的原军械库改作历史博物馆,与之相邻的仓库和工作室则作为新馆基地。新馆异地而处,罗西的设计被搁置。统一后的柏林当局极为欣赏贝聿铭先前所做的诸多博物馆建筑,但是众所周知贝氏早已不再参与任何竞标,仅接受委托选择设计部分项目。柏林文化局决定突破凡是公共建筑的设计委托必需通过竞标选择建筑师的规定,直接委托贝聿铭设计。1995年9月贝聿铭与当时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 )会晤,双方就统一后的柏林作为国家新首都所面临的问题交换了意见,但是贝聿铭并未当即接受委托。按照惯例,贝聿铭在接受每项委托之前必需先对项目本身及所处环境进行多次调查,往往决定之时,德国国家历史博物馆新馆NEWEXHITITION HALL OFTHE GERMAN HISTORICAL MUSEI已经对设计有了一定想法。此次亦不例外,在经过对林的数次明查暗访之后,贝聿铭最终接下委托。19971 月他首次将设计介绍给公众,得到了专家、媒体、大的广泛支持。2003年5月,新馆落成,获得Pei Bau (氏建筑)之称。从军械库到新馆 新址位于柏林市中心Unter den Linden 大街,博物馆岛相对。军械库提供7 500m2 永久展场,其他厅则安置于 4 700m2的新馆内,两馆之间仅有一巷之隔军械库是普鲁士王朝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周围俱是典建筑,如新警士厅、老博物馆等。新馆处于历史建包围之中,缺少造型及立面的表现空间。地段的限制、周边历史建筑的联系,以及文物保护的要求,增加了计的难度。新馆必需将一块小且难用的基地变成一个人入胜的场所,同时需要建立历史与 现代的联系。 在占地不足2 000m2的不规则基地上,贝聿铭采三角形作为建筑主体的基本形,利用单纯的色调及材质使造型厚重凝练又富于光影变化,极具雕塑感。三角的北边与基地北部的斜街平行,保持街景的延续性。层切出相似三角形平台。三角形的另一边朝向西南,过等高的弧形石墙弱化几何棱角。东边L 形体量的附属房通过廊桥与主体联系。 贝聿铭认为新馆与老馆是共生关系,为其空间及能上的联系创造更多机会。弧形玻璃大厅作为与军械相邻的界面,起到景框作用,同时造成透视上的水平展,与军械库北立面的古典秩序形成对比。末端的玻螺旋楼梯成为附近诸多历史建筑街区中的标志。主入位于螺旋楼梯旁,同时也可通过地下一层从军械库进入参观者通过主入口旋转门进入接待厅。地下一层几乎部 用来作为一个开放式展厅,地上3层则提供不同大和层高的展厅,展示面积 2 600m2,另外 有一个57 座的小视听室、图书礼品店、小工作室,地下二层则提机房和临时库房。 建筑造型三角形是贝聿铭惯用的造型。一个等腰三角形和角三角形构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标志着贝聿对三角形的运用已臻成熟;卢浮宫前的金字塔更是三形建筑的代表作。三角形构图的平面提供了空间的 3 灭点,较之矩形空间的两个灭点,打破空间的单调感,富于空间的变幻,改变了通常的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觉。柏林的新馆采用三角形作为主体平面,三角形题在建筑中不断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