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片扩散法资料

纸片扩散法资料
纸片扩散法资料

抗生素敏感实验——纸片扩散

原理:纸片扩散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一种浓度梯度。在药物扩散的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测试菌不能生长,而抑菌浓度范围外的菌株则继续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抗菌药物抑菌圈的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的扩散速率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越大,MIC越小

原理通俗说法: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定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的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该抑菌圈表示药物对该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可以判定药物的抑菌强弱,抑菌圈直径越大表示药物抑菌作用越强,抑菌圈直径越小表示药物抑菌作用弱,没有抑菌圈表示该药物没有抑菌作用。并且,经稀释法测得的MIC的对数和用纸片测定相应的菌株得到的抑菌直径之间大致呈直线相关,因此将两种方法相对应地测试各种据菌株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回归分析处理,可得到一条回归线,依此可推断该菌株的MIC,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即MIC愈小,抑菌圈直径愈大。

材料(以大肠杆菌为例):

1.药品及细菌——诺氟沙星、新霉素、硫酸链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泰乐菌素、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MH营养肉汤、MH琼脂培养基、大肠杆菌。

2.器材——纸片、试管、移液器、烘箱、培养皿、培养箱、镊子、1000ml烧杯、PH试纸、量筒、天平、高压灭菌锅、三角瓶、打孔器

方法

1.培养基的制备:

2.药敏纸片的制备

2.1纸片制备:选择优质新华1号滤纸,用打孔器制成直径6mm的圆形滤纸片。每200张一管,经120℃2h灭菌后备用

2.2药物稀释

每张以吸入20μL药液为标准,如纸片薄,药物原液需作调整。根据纸片内各种抗菌药物的不同浓度配制药物原液,其浓度需比纸片浓度大200倍,如青霉素G的纸片为10U/片,青霉素G的原液浓度为2000U/mL,200张纸片内即加入1mL青霉素G原液。药液浓度见下表。

纸片内抗菌药物含量

2.3 纸片浸润、干燥、保存

用无菌操作法将待测的抗菌药物溶液1ml(含药量按表所列计算,例如,庆大霉素10μg /片×100片=1000μg /ml),加入摊布于灭菌平皿中的100片纸片中,置冰箱内浸泡1~2小时,必要时可不时翻动,使滤纸片将药液均匀吸净,如立即实验可不烘干,若保存备用可用下列一种方法烘干(干燥的抗菌素纸片可保存6个月)。

A.培养皿烘干法将浸有抗菌药液的纸片摊平在培养皿中,于37℃温箱内保持2~3h即可干燥,或放在无菌室内过夜干燥。

B.真空抽干法将放有抗菌药物纸片的试管置于干燥器了,用真空抽气机抽干。

纸片的保存将制好的各种药物纸片装入无菌小瓶中置冰箱内保存备用。(纸片不应长期保存于常开的普通冰箱中,也不要放在其他不能维持适宜温度的容器中。)收到纸片后应立即保存在-20~4℃中,由于实验室冰箱频繁地开关而不能维持适宜的温度,故常开的冰箱中只能放置1周使用的纸片;纸片容器打开前先置室温平衡(装纸片的容器自冰箱取出后,必须在室温10min以上才能打开,如立即打开,空气中的水分会冷凝在纸片上,易潮解),纸片贴毕应把未用完的放回冰箱中。

3.细菌的制备

从琼脂平板挑取新鲜分离的菌落数个或从保存的斜面上移种至3~5mLMH肉汤培养液中37℃培养2~8h,以待生长至轻微或中等浊度。也可直接从孵育18~24h的琼脂平板上挑去纯菌落制成肉汤。

为保证药敏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度,必须对接种菌液的浓度做相应的控制。因此,将菌液稀释并校正浊度至0.5麦氏标准浓度,稀释时使用无菌肉汤或生理盐水,此时菌液的浓度约为1.5×108个/L。

下表为麦氏比浊管制法:

4.接种平板

制备好的接种菌液必须在15min内使用。用灭菌好的棉试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旋转挤压几次,去掉过多的菌液。然后用试子涂布整个培养基表面,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最后沿平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布均匀。 5.粘贴药敏试纸

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开始贴纸片。用镊子取纸片一张,贴在琼脂平板表面,

用镊子尖轻压,使其贴平,纸片一旦贴上就不能再拿起,因为纸片中的药物已经扩散到琼脂中。纸片间距离不小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小于15mm。直径为90mm 的平板最好贴6张。贴好纸片后,需在15min内置35℃培养箱内培养。培养时,平板需在培养箱内单独摆放,否则中间的平板达不到培养箱内的温度而产生预扩散作用,平板培养18~24h后,读取结果。

四、结果判定

培养后取出平板,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看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进入抑菌圈,磺胺类药的抑菌圈内会出现轻微生长,这些均不作为抑菌圈边缘。按抑菌圈直径判断细菌的敏感性。

五.实验结果

多黏菌素 9.61 低敏诺氟沙星 23.58 高敏泰乐菌素

23.63 高敏

六、结果分析与讨论

1.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

药敏试验,是指对敏感性不能预测的分离菌株进行试验,测试抗菌药在体外对病原微生物有无抑制作用,以指导选择治疗药物和了解区域内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迁,有助于经验性治疗选药。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很多,常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试验。本实验中采用纸片扩散法,操作简便,所需器材简单。通过此试验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了解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的常用方法,并根据这一原理,测定抗菌药物的质量,防伪劣假冒产品和过期失效药物。

2.实验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

大肠杆菌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如上表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大肠杆菌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较低外,对诺氟沙星、新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泰乐菌素等5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都显示很高的敏感性。

由此可见,实验中所采用的大肠杆菌还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该株大肠杆菌对多粘菌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说明其耐药性有上升趋势,应注重平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3.实验中抗生素的主要作用

诺氟沙星具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肠杆菌科的大部

分细菌在体外具良好抗菌作用,体外对多重耐药菌亦具抗菌活性。诺氟沙星为杀菌剂,通过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的A亚单位,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新霉素对葡萄球菌、棒状杆菌属有良好作用,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亦有良好作用,对各组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等活性差,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等对本品耐药。

链霉素对许多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布鲁菌属、巴斯德杆菌属等也具抗菌作用;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亦对该品敏感。链霉素对葡萄球菌属及其他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差。各组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对该品耐药。

氟苯尼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原体等均有作用。

泰乐菌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由支原体、金黄葡萄球菌、化脓杆菌、肺炎双球菌、丹毒杆菌、副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氏菌、巴氏杆菌、螺旋体、球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呼吸道、肠道、生殖道和运动系统感染。并且对预防和治疗畜禽在暴发病毒性疾病时支原体的继发感染有很好疗效,是世界公认治疗和预防畜禽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效果优于红霉素和泰妙菌素。

种呼吸道、肠道、生殖道和运动系统感染。并且对预防和治疗畜禽在暴发病毒性疾病时支原体的继发感染有很好疗效,是世界公认治疗和预防畜禽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效果优于红霉素和泰妙菌素。

4.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对策[3~6]

4.1 普及相关医疗知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的出现主要是在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结果。特别是在畜禽养殖业中,基层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认为只要加大剂量、延长疗程使用就一定能控制疾病,而全然不考虑药物的残留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相关医疗知识,用药时要严格掌

握适应症、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既要避免剂量过大造成的药物浪费和毒性反应的出现,又要注意剂量不足而导致疾病的复发及耐药性的产生。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局部用药、预防用药和联合用药,避免滥用。在控制动物疾病时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最好的方法是改善动物的饲养条件,防止疾病发生。 4.2 加强药政管理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审批、生产标准,加强抗菌药物的质量监督,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4.3 研制和开发新的药物

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及其与抗菌药物结构的关系,寻找和研制具有抗菌活性,尤其对耐药菌有活性的新抗菌药;同时可以针对某些因细菌灭活酶而失效的抗菌药物,寻找适当的酶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可保护药物不受灭活酶的破坏而保存其抗菌活

性。 4.4 开发不使用抗菌药来治疗感染的治疗策略

药敏试验方法(Kirby-Bauer法):

1、试验材料:

(1)培养基:Kirby-Bauer法指定用Mueller-Hinton琼脂,该培养基具有对大多数细菌生长良好、不拮抗药物活性以及商品批间差小等优点。配制方法见培养基配制。

(2)药物纸片:直径为6.00~6.35mm,每片吸水量约20μl。

(3)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测定M—H琼脂是否适合做磺胺类试验须用粪链球菌ATCC29212或33186,上述菌株可向卫生部或省临床检验中心购买。

质控菌株保存方法:将新得到的冻干菌株接种含血的M—H平板复活,然后每株细菌接种10支高层琼脂,放冰箱保存,每月取1支,传种细菌供常规使用,待用至最后1支再传代在M—H平板上接种一批高层琼脂备用。

(4)菌液比浊管:为保证药敏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必须对接种菌液的浓度做相应控制,采用比浊法来控制菌悬液浓度,接种浓度 1.5×108 ml,浊度相当于麦氏标准管第一号的1/2,比浊管配制方法如下:

0.048mol/L BaCl2 0.5ml和0.18mol/L H2SO4 99.5ml,将两液混合,置螺口试管中或普通试管玻璃纸加塞后,再用石蜡封住,放室温保存。用前混匀。有效期6个月。(相当于1/2号比浊管)

2、操作方法:

(1)制备接种菌液:挑临床标本中分纯的菌落4~5个于M—H液体培养基中,置35℃水浴箱孵育4小时,校正浊度。或用接种环挑取菌落悬浮于生理盐水中,振荡混匀后与标准比

浊管比浊,以有黑字的白纸为背景,调整浊度与比浊管相同。

(2)接种平板:用无菌的棉试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旋转挤压去掉多余的菌液,用棉拭子涂布整个培养基表面,反复三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度,最后沿平板边缘绕两圈。

(3)贴纸片:须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再贴纸片,用镊子取纸片一张,贴在琼脂平板表面,用镊子尖压一下,使其贴平,纸片一贴就不可再拿起,每张纸片间距不少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板边缘不少于15mm,直径为90mm的平板,贴纸片7张,贴好纸片后,须在15min内放培养箱,不可放CO2环境中。

(4)孵育:采用35℃,平板在孵箱内单独摆放,孵育18~24hr后,读取结果。

(5)判定结果:培养后取出平板,测量抑菌环直径,抑菌环的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进入抑菌环,磺胺药在抑菌环内会出现轻微生长,这些都不作为抑菌环的边缘,抑菌环直径判断细菌的敏感性应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提供的解释标准。

3、应遵守的准则:

(1)备用纸片应储存在-20℃冰箱保存。无低温冰箱时,放冰隔内保存。

(2)工作用纸片储存冰箱中,不超过一个月。

(3)M—H琼脂必须符合试验要求。

(4)培养基的酸碱度以pH7.2~7.4最适宜。

(5)校正接种菌液浓度与标准比浊管相同,即达0.5号麦氏管浊度。

(6)抑菌环大小是以测量抑菌环直径为标准来解释,每次试验时,质控菌种的抑菌环应完全符合所规定的范围。

优缺点

纸片扩散法在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纸片扩散法在药敏试验中的应用 作者:黄志坚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畜牧兽医站,365000 刊名: 福建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FUJIAN JOURNAL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2004,26(6) 被引用次数:11次 引证文献(11条) 1.董永军.杨井泉.王丽荣.王三虎.杭柏林药敏片的研制及其抑菌效果观察[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6(11) 2.徐倩倩.李继昌.李永科.刘立新.李睿中草药对犊牛腹泻主要病原菌体外抑菌试验[期刊论文]-中国奶牛 2008(7) 3.陈美婉.刘长秀.余思琴.杨志文.吴传斌纳米银温敏喷雾凝胶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体外抑菌作用[期刊论文]-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2(1) 4.方美娟.林启存.陆红法花(鱼骨)细菌性败血症病原分离鉴定及抑菌试验[期刊论文]-水产科学 2009(12) 5.张荣先.黄雪飞.先大强.游国辉西伯利亚鲟细菌性败血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12(5) 6.彭措扎西禽霍乱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期刊论文]-养殖与饲料 2010(8) 7.吴雅欣.莫泽珣.张鑫.佘丹.李华无机盐及葡萄糖对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的体外趋化作用[期刊论文]-热带医学杂志 2013(7) 8.傅力.任娟.李瑾瑜.牛淑萍新疆某猪场的几株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对16种抗生素药敏性研究[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08(4) 9.徐海军.周科伟某养鸡场禽霍乱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期刊论文]-家畜生态学报 2006(3) 10.王瑞旋.王江勇.徐力文.冯娟军曹鱼养殖水体及其肠道弧菌的耐药性研究[期刊论文]-南方水产 2007(5) 11.王瑞旋.徐力文.王江勇.刘秀明.冯娟军曹鱼养殖水体及其肠道异养细菌的耐药性研究[期刊论文]-海洋环境科学 2008(6) 引用本文格式:黄志坚纸片扩散法在药敏试验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福建畜牧兽医 2004(6)

扩散工艺知识..

第三章 扩散工艺 在前面“材料工艺”一章,我们就曾经讲过一种叫“三重扩散”的工艺,那是对衬底而言相同导电类型杂质扩散。这样的同质高浓度扩散,在晶体管制造中还常用来作欧姆接触,如做在基极电极引出处以降低接触电阻。除了改变杂质浓度,扩散的另一个也是更主要的一个作用,是在硅平面工艺中用来改变导电类型,制造PN 结。 第一节 扩散原理 扩散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有浓度梯度就有扩散。扩散运动是微观粒子原子或分子热运动的统计结果。在一定温度下杂质原子具有一定的能量,能够克服某种阻力进入半导体,并在其中作缓慢的迁移运动。 一.扩散定义 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的特性,将杂质原子以一定的可控性掺入到半导体中,改变半导体基片或已扩散过的区域的导电类型或表面杂质浓度的半导体制造技术,称为扩散工艺。 二.扩散机构 杂质向半导体扩散主要以两种形式进行: 1.替位式扩散 一定温度下构成晶体的原子围绕着自己的平衡位置不停地运动。其中总有一些原子振动得较厉害,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束缚,跑到其它地方,而在原处留下一个“空位”。这时如有杂质原子进来,就会沿着这些空位进行扩散,这叫替位式扩散。硼(B )、磷(P )、砷(As )等属此种扩散。 2.间隙式扩散 构成晶体的原子间往往存在着很大间隙,有些杂质原子进入晶体后,就从这个原子间隙进入到另一个原子间隙,逐次跳跃前进。这种扩散称间隙式扩散。金、铜、银等属此种扩散。 三. 扩散方程 扩散运动总是从浓度高处向浓度低处移动。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浓度梯度等有关。其运动规律可用扩散方程表示,具体数学表达式为: N D t N 2?=?? (3-1) 在一维情况下,即为: 22x N D t N ??=?? (3-2) 式中:D 为扩散系数,是描述杂质扩散运动快慢的一种物理量; N 为杂质浓度; t 为扩散时间; x 为扩散到硅中的距离。 四.扩散系数 杂质原子扩散的速度同扩散杂质的种类和扩散温度有关。为了定量描述杂质扩散速度,引入扩散系数D 这个物理量,D 越大扩散越快。其表达式为: KT E e D D ?-=0 (3-3)

纸片扩散法测大肠杆菌对几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纸片扩散法测大肠杆菌对几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1 实验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定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的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该抑菌圈表示药物对该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可以判定药物的抑菌强弱,抑菌圈直径越大表示药物抑菌作用越强,抑菌圈直径越小表示药物抑菌作用弱,没有抑菌圈表示该药物没有抑菌作用。并且,经稀释法测得的MIC的对数和用纸片测定相应的菌株得到的抑菌直径之间大致呈直线相关,因此将两种方法相对应地测试各种据菌株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回归分析处理,可得到一条回归线,依此可推断该菌株的MIC,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即MIC 愈小,抑菌圈直径愈大。 2 实验材料 2.1 菌液 江山大农庄拉稀的猪仔肠道黏膜物中提取的大肠杆菌。 2.2药品 链霉素、四环素、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利福平、青霉素、菌必治、羧苄青霉素。 3 实验步骤 3.1药敏纸片的准备 纸片内抗菌药物含量

3.2细菌的制备 从琼脂平板挑取新鲜分离的菌落数个或从保存的斜面上移种至3~5mLMH肉汤培养液中37℃培养2~8h,以待生长至轻微或中等浊度。为保证药敏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度,必须对接种菌液的浓度做相应的控制。因此,将菌液稀释并校正浊度至0.5麦氏标准浓度,稀释时使用无菌肉汤或生理盐水,此时菌液的浓度约为1.5×108个/L。 3.3 接种平板 制备好的接种菌液必须在15min内使用。用灭菌好的棉试子蘸取菌液,在管壁上旋转挤压几次,去掉过多的菌液。然后用试子涂布整个培养基表面,反复几次,每次将平板旋转60°,最后沿平皿周边绕两圈,保证涂布均匀。 3.4 粘贴药敏试纸 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开始贴纸片。用镊子取纸片一张,贴在琼脂平板表面,用镊子尖轻压,使其贴平,纸片一旦贴上就不能再拿起,因为纸片中的药物已经扩散到琼脂中。纸片间距离不小于24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小于15mm。直径为90mm的平板最好贴6张。贴好纸片后,需在15min内置35℃培养箱内培养。培养时,平板需在培养箱内单独摆放,否则中间的平板达不到培养箱内的温度而产生预扩散作用,平板培养18~24h后,读取结果。 4 结果判定 培养后取出平板,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抑菌圈的边缘以肉眼看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有的菌株可出现蔓延生长进入抑菌圈,磺胺类药的抑菌圈内会出现轻微生长,这些均不作为抑菌圈边缘。按抑菌圈直径判断细菌的敏感性。 5 实验结果

(推荐)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纸片扩散法(K-B法)药物敏感试验是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培养基上按照一定要求贴浸有抗菌药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大小,并根据相关解释标准进行结果分析,从而得出受试菌株药物敏感性的结论。 中文名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临床意义 得出受试菌株药物敏感性的结论 目录 .1试验原理 .2试验步骤 .3结果分析 .4注意事项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临床意义 得出受试菌株药物敏感性的结论 试验原理 纸片扩散药敏试验的原理:将含有定量的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接种有待测菌的固体培养基上,通过抗菌药物在培养基上的扩散,观察是否出现抑菌环,推断是否抑制细菌的生长。药物扩散的距离越远,药物浓度越低抑菌能力越强,因此可根据抑菌环的大小,判定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弱。 试验步骤

1. 待测菌株接种物制备 (1)通用情况:从过夜孵育的平板,优先选择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上挑取数个单个菌落,直接接种4.5%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使用比浊仪调整悬液的浊度使其达到0.5麦氏单位,使菌悬液中含有相当于ATCC 25922大肠埃希菌(1-2)*1012CFU/mL浓度。 (2)特殊情况:嗜血杆菌属(本程序中所指的嗜血杆菌仅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从过夜孵育的HTM平板,直接接种4.5%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使用比浊仪调整悬液的浊度使其达到0.5麦氏单位,使菌悬液中含有相当于ATCC 25922大肠埃希菌(1-2)*1012CFU/mL浓度。 2.接种平板 (1)调整好悬液的浊度后,用无菌棉签浸入悬液内,紧贴试管内壁在液体上方旋转拭子数次,除去棉签上多余的液体,但也应适度。 (2)用拭子划线整个琼脂表面,从平板顶部到底部,均匀涂布,重复两次此过程(一共三次)每次旋转平板约60度,确保每次接种菌液均匀分布,最后在琼脂平板的边缘涂抹一圈,防止有流动的菌悬液,并使菌液涂布于整块平板的每个角落。 (3)涂布菌液完成的平板,可在室温放置一会(3-5分钟),以便在放置含有药物的纸片前使琼脂吸收表面多余的水分,但放置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3.放置测试药敏纸片 根据测试菌的不同,按照预先设定的分组,将抗菌药物纸片贴于已接种细菌的琼脂表面,每个纸片必须压下以确保与琼脂表面完全接触无论是单独放置的纸片或有纸片分配设备纸片必须分布均匀,两纸片之间圆心的距离不少于24mm,纸片边缘距离琼脂边缘不少于15mm。我室使用的MH平板直径为90mm,放置不超过5块纸片。由于一些药物几乎是瞬间扩散的,因此,一旦纸片与琼脂表面接触就不能再移动位置,若位置不佳可在琼脂的另一个位置重新放置一个纸片。 4.孵育 (1)通用情况:在放置好纸片后,15分钟内,将MH琼脂倒置于号孵箱(35℃)中,孵育16~18小时(除外下面列出的需要延长孵育时间的情况)。嗜血杆菌属、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和链球菌KB纸片法测试平板应放置于含有5% CO2的环境进行孵育。 (2)延长时间培养:①测试苯唑西林、头孢西丁对葡萄球菌的敏感性时,孵育时间必须达到24h,才能满足对结果判断的要求。②测试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球菌属的敏感性,孵育时间必须达到24小时。 5.抑菌环直径测量 (1)通用情况:35℃,经过16~18小时的孵育后,将贴有纸片的MH平板置于黑色不反光的背景上,采用游标卡尺,来测量抑菌环的直径(完全抑制区的直径),可以从平板的背面,利用反射光,用肉眼观测,读取最接近的毫米数(读取一个整数)。没有肉眼可见的明显的生长的部位即是抑菌环的边缘。一般情况下,在抑菌环边缘出现只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微小菌落,可以忽略不计。 MH平板上的抑菌环呈均匀的圆形,测试菌株在平板上呈现融合生长菌苔,若出现单个菌落稀疏生长的情况,则说明接种时调制的菌液浓度过稀,需要寻找可能的原因,并重新再一次进行测试。 (2)特殊情况:①苯唑西林对葡萄球菌的抑菌环:抬起平皿,对向光源,利用透射光观察苯唑西林纸片周围的抑菌环中是否有任何细微的菌落生长,若是出现任何可以辨别的生长,均应判定苯唑西林耐药。②利奈唑胺对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利用透射光,用游标卡尺读取抑菌环的数值。③复方新诺明的抑菌环:MH平板中存在一定量叶酸抑制剂的拮抗剂,会导致测试菌轻微的生长,因此,在测量复方新诺明的抑菌环直径时应当忽略细微的生长情况(约20%),而将明显出现生长的地方作为抑菌环的边界进行测量。 结果分析

扩散工艺

扩散工艺培训----主要设备、热氧化、扩散、合金

前言: 扩散部按车间划分主要由扩散区域及注入区域组成,其中扩散区域又分扩散老区和扩散新区。扩散区域按工艺分,主要有热氧化、扩散、LPCVD、合金、清洗、沾污测试等六大工艺。本文主要介绍热氧化、扩散及合金工艺。 目录 第一章:扩散区域设备简介…………………………………… 第二章:氧化工艺 第三章:扩散工艺 第四章:合金工艺

第一章:扩散部扩散区域工艺设备简介 炉管设备外观: 扩散区域的工艺、设备主要可以分为: 炉管:负责高温作业,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组成部分功能 控制柜→对设备的运行进行统一控制; 装舟台:→园片放置的区域,由控制柜控制运行 炉体:→对园片进行高温作业的区域,由控制柜控制升降温 源柜:→供应源、气的区域,由控制柜控制气体阀门的开关。FSI:负责炉前清洗。

第二章:热氧化工艺 热氧化法是在高温下(900℃-1200℃)使硅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膜的方法。热氧化的目的是在硅片上制作出一定质量要求的二氧化硅膜,对硅片或器件起保护、钝化、绝缘、缓冲介质等作用。硅片氧化前的清洗、热氧化的环境及过程是制备高质量二氧化硅膜的重要环节。 2. 1氧化层的作用 2.1.1用于杂质选择扩散的掩蔽膜 常用杂质(硼,磷,砷等)在氧化层中的扩散系数远小于在硅中的扩散系数,因此氧化层具有阻挡杂质向半导体中扩散的能力。利用这一性质,在硅上的二氧化硅层上刻出选择扩散窗口,则在窗口区就可以向硅中扩散杂质,其它区域被二氧化硅屏蔽,没有杂质进入,实现对硅的选择性扩散。 1960年二氧化硅就已被用作晶体管选择扩散的掩蔽膜,从而导致了硅平面工艺的诞生,开创了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新阶段。同时二氧化硅也可在注入工艺中,作为选择注入的掩蔽膜。作为掩蔽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厚的厚度,杂质在二氧化硅中的扩散或穿透深度必须要小于二氧化硅的厚度,并有一定的余量,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工艺波动影响掩蔽效果。 2.1. 2缓冲介质层 其一:硅与氮化硅的应力较大,因此在两层之间生长一层氧化层,以缓冲两者之间的应力,如二次氧化;其二:也可作为注入缓冲介质,以减少注入对器件表面的损伤。 2.1.3电容的介质材料 电容的计算公式: C=ε0*εr *S/d ε0:真空介质常数 εr :相对介电常数 S :电容区面积 D :介质层厚度 P-Well SiO 2 Si 3N 4

扩散原理及技术介绍

扩散原理及技术介绍 袁泽锐 2011.01.17

主要内容 扩散的微观规律 扩散的宏观规律 扩散对电性能的影响 扩散对晶体缺陷的影响 2

一、扩散的微观规律 扩散和布朗运动 扩散机制 晶体中的扩散 晶格原子的扩散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 3

1.1 扩散和布朗运动 布朗运动又称热运动,不仅在气体和液体中有,在固体中也同样存在;在固体中原子不断地从一个平衡位置跃迁到另一个平衡位置。例如,1223K时碳原子在 γ-Fe中每秒钟要跃迁1010次。 在晶格中原子每次跃迁的距离就是该方向上的原子间距a。一个原子经过多次跃迁才出现一个净位移,如下图所示。但单位时间内原子跃迁的次数愈多造成较大净位移的可能性愈大,或者说回到原来位置的可能性愈小。 所以可以认为单位时间内的净位移愈大,表征布朗运动愈 强烈。这种净位移的大小与浓度梯度的存在与否无关。没 有浓度梯度时原子的布朗运动照样存在,只是不出现定向 扩散流。 4

5 平均平方位移 各原子净位移,从统计观点看,由于有正有负,加起来为零。为了表征布朗运动的强弱,特引入平均平方位移。 平均平方位移的计算方法为:把每个杂质原子净位移的平方加起来再除以杂质原子总数。表示如下: 2222 12N X X X X N +++= 每个杂质原子平方位移和每次跃迁的关系式为: ()1 2 22121 11 2n n n i n j j k j j k j X s s s s s s ?===+=+++=+∑∑ ∑ 上式中,不可能为零,所以n 愈大,愈大,即的大小反映了布朗 运动的强弱。 2j s 2i X 2 X

药敏试验方法1

药敏试验方法: K-B法: 1 从孵育了16-24小时的琼脂平板上(血平板),挑出单个菌落,直接用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位。 2 在15分钟内,用无菌棉拭子蘸取调好的菌液,在液面上方管壁处旋转并用力挤压几次,以从中挤出过多的菌液。 3 用棉拭子在无菌的M-H培养基表面化线接种,再重复操作两次,每次将平板转动60度,每次接种都应保证接种物均匀分布,最后用棉拭子涂抹平板的边缘。 4 将确定好的药敏纸片分贴到平板表面。每个纸片都应压一下,以保证与平板表面完全接触。每个纸片中心间距24mm。纸片一旦与平板接触,不应再移动。 5 贴完纸片后,应在15分钟内放入35度孵箱。嗜血杆菌属,链球菌属放入3%-5%的CO2烛缸。 6 孵育24小时以后,测量各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与NCCLS手册比较,作出结果判断。 说明:细菌药敏结果的判断以NCCLS为标准,所以药敏试验的每一步都应严格按照NCCLS操作,否则将失去意义。链球菌、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除铜绿假单孢菌和不动杆菌外的假单孢菌属不用K-B法. 肺炎链球菌胶乳凝集测定法 1 在一干净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生理盐水。 2 从冰箱取出鉴定试剂(Slidexpneumo-kit)于室温。 3 在其中一滴生理盐水上滴加R1试剂,在另外一滴上滴加R2试剂,用搅拌棒混匀。 4 轻轻晃动玻片2分钟,观察结果。 5 2分钟内,如R1出现凝集为阳性;如R1和R2均未出现凝集为阴性。 注:R3为阳性对照。 药敏纸片的选择 1、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 头孢噻肟(CTX)头孢唑林(CZ)头孢他定(CAZ) 氨苄西林(AM)哌拉西林(PIP)阿米卡星(AN) 头孢噻吩(CF)环丙沙星(CIP)头孢呋辛(CXM) 庆大霉素(GM)头孢噻肟/棒酸(CTX/CA) 头孢他定/克拉维酸(CAZ/CA)羧苄青霉素(CB) 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PIP/TZ) 亚安培南头孢匹肟(FEP)头孢克罗(CEC) 2、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 妥布霉素(TM)阿米卡星(AN)安曲南(AZT) 头孢哌酮(CFP)哌拉西林(PIP)头孢匹肟 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头孢他定(CAZ) 左旋氧氟沙星(OFL)亚安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3、金黄色葡萄球菌 苯唑西林(OX)青霉素G(P)头孢唑林(CZ)阿米卡星(AN) 红霉素(E)头孢噻肟(CTX)环丙沙星(CIP) 万古霉素奥格门丁(AMX/CA)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头孢噻吩(CF) 4 、肠球菌 氨苄西林(AM)万古霉素环丙沙星(CIP) 庆大霉素(GM)红霉素(E)氧氟沙星(OFL) 5、除肺炎链球菌外链球菌 氨苄西林(AM)头孢噻肟(CTX)万古霉素

扩散工艺

扩散工艺培训 一、扩散目的 在P型衬底上扩散N型杂质形成PN结。达到合适的掺杂浓度ρ/方块电阻R□。即获得适合太阳能电池PN结需要的结深和扩散层方块电阻。 R□的定义:一个均匀导体的立方体电阻 ,长L,宽W,厚d R= ρ L / d W =(ρ/d) (L/W)此薄层的电阻与(L / W)成正比,比例系数为(ρ /d)。这个比例系数叫做方块电阻,用R□表示: R□ = ρ / d R = R□(L / W) L= W时R= R□,这时R□表示一个正方形薄层的电阻,与正方形边长大小无关。 单位Ω/□,方块电阻也称为薄层电阻Rs 在太阳电池扩散工艺中,扩散层薄层电阻是反映扩散层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工艺指标之一。 制造一个PN结并不是把两块不同类型(P型和N型)的半导体接触在一起就能形成的。必须使一块完整的半导体晶体的一部分是P型区域,另一部分是N型区域。也就是晶体内部形成P型和N型半导体接触。 目前绝大部分的电池片的基本成分是硅,在拉棒铸锭时均匀的掺入了B(硼),B原子最外层有三个电子,掺B的硅含有大量空穴,所以太阳能电池基片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少数载流子是电子,是P型半导体.在扩散时扩入大量的P(磷),P原子最外层有五个电子,掺入大量P的基片由P型半导体变为N型导电体,多数载流子为电子,少数载流子为空穴。 在P型区域和N型区域的交接区域,多数载流子相互吸引,漂移中和,最终在交接区域形成一个空间电荷区,内建电场区。在内建电场区电场方向是由N区指向P区。当入射光照射到电池片时,能量大于硅禁带宽度的光子穿过减反射膜进入硅中,在N区、耗尽区、P区激发出光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空穴对在耗尽区中产生后,立即被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被进入N区,光生空穴则被推进P区。光生电子空穴对在N区产生以后,光生空穴便向PN结边界扩散,一旦到达PN结边界,便立即受到内建电场作用,被电场力牵引做漂移运动,越过耗尽区进入P区,光生电子(多子)则被留在N区。P区中的光生电子(少子)同样的先因为扩散,后因为漂移而进入N区,光生空穴(多子)则留在P区.在PN结的两侧形成了正负电荷的积累,产生了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 二、太阳电池磷扩散方法 1、三氯氧磷(POCl3)液态源扩散(本公司现在采用的方法) 2、喷涂磷酸水溶液后链式扩散 3、丝网印刷磷浆料后链式扩散 三、磷扩散的基本原理 三氯氧磷(POCl3)在高温下(>600℃)分解生成五氯化磷(PCl5)和五氧化二磷(P2O5),其反应式如下: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P2O5)在扩散温度下与硅反应,生成二氧化硅(SiO2)和磷原子,其反应式如下:

链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链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链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敏结果的准确。 2.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链球菌属的细菌。 3.选药原则 在本规程所列受试抗菌药物主要根据以下因素选择。 3.1现行版本的CLSI M02和M100对链球菌属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的要求。 3.2本单位处方手册中的抗菌药物名册。 3.3本单位上一年度链球菌属细菌耐药监控数据。 4.质控 纸片药敏试验应使用肺炎链球菌ATCC49619进行质量控制,质控菌株可接受的抑菌圈范围参见现行版本的CLSI M100-A19。 5.材料和仪器 加5%羊血的MHA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药敏纸片、无菌棉签、35℃孵育箱、测量尺、标准比浊管或比浊仪。 6.操作步骤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7.判断标准 见表5-52. 表5-52 葡萄球菌属细菌纸片扩散试验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mm) 药敏纸片备注 敏感(S)中介(I)耐药(R) 青霉素(10U)≥24 参见结果解释9.1 头孢曲松(30μg)≥24 红霉素(15μg)≥21 16~20 ≤15 参见结果解释9.2 9.3 克林霉素(2μg)≥19 16~18≤15 参见结果 解 释 9.2 9.3 万古霉素(30μg)≥17 左氧氟沙星(5μg)≥17 14~16 ≤13 8.注意事项 抑菌圈直径量取的范围为包括药敏纸片在内的被药物完全抑制的区域(肉眼 判断)。量取时应打开药敏平板盖子,用反射光源,用肉眼观测,从上侧测量抑 菌圈直径。测量区域应为肉眼观察无明显可见菌落生长的区域,忽略只有用放大

纸片法药敏试验相关知识

纸片法药敏试验相关数据 表一纸片法药敏试验纸片含药量和结果解释(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纸片含药量抑菌圈直径(mm) 耐药中介敏感青霉素G 10unit ≤28 -≥29 氨苄青霉素30ug ≤13 14~16 ≥17 苯唑青霉素1ug ≤10 11~12 ≥13 氧哌嗪青霉素100ug ≤17 -≥18 先锋Ⅵ* 30ug ≤14 15~17 ≥18 先锋Ⅴ30ug ≤14 15~17 ≥18 复达欣30ug ≤14 15~17 ≥18 阿莫西林* 100ug ≤19 20~22 ≥23 氨苄西林/舒巴坦10/10ug ≤11 12~14 ≥15 丁胺卡那霉素30ug ≤14 15~16 ≥17 庆大霉素10ug ≤12 13~14 ≥15 复方新诺明 1.25/23.75ug ≤10 11~15 ≥16 万古霉素* 30ug --≥17 诺氟沙星10ug ≤12 13~16 ≥17 安灭菌20/10ug ≤13 14~17 ≥18 克林霉素2ug ≤14 15~20 ≥21 克拉霉素15ug ≤13 14~22 ≥23 氯霉素30ug ≤12 13~17 ≥18 表二纸片法药敏试验纸片含药量和结果解释(葡萄球菌)抗菌药物纸片含药量抑菌圈直径(mm) 耐药中介敏感青霉素G 10unit ≤28 -≥29 氨苄青霉素30ug ≤28 -≥29 苯唑青霉素1ug ≤10 11~12 ≥13 氧哌嗪青霉素100ug ≤17 -≥18 先锋Ⅵ* 30ug ≤14 15~17 ≥18 先锋Ⅴ30ug ≤14 15~17 ≥18 复达欣30ug ≤14 15~17 ≥18 阿莫西林* 100ug ≤19 20~22 ≥23 氨苄西林/舒巴坦10/10ug ≤11 12~14 ≥15 丁胺卡那霉素30ug ≤14 15~16 ≥17 庆大霉素10ug ≤12 13~14 ≥15 复方新诺明 1.25/23.75ug ≤10 11~15 ≥16 万古霉素30ug --≥15 诺氟沙星10ug ≤12 13~16 ≥17 安灭菌20/10ug ≤19 -≥20 克林霉素2ug ≤14 15~20 ≥21 克拉霉素15ug ≤13 14~17 ≥18 氯霉素30ug ≤12 13~17 ≥18

硼磷扩散原理以及过程

一、硼扩散工艺原理(液态源) 目前,液态源硼扩散常用:硼酸三甲酯B(CH3O)3,硼酸三丙酯,三溴化硼B(B2)3,无水硼酸三甲酯B(CH3O)3,为无色透明液体,在室温下挥发形成,具有较高真气压,硼酸三甲酯遇水易分解,升成硼酸和甲醇。 B(CH3O)+ 3H2O=H3BO3 + 3(CH3OH) B(CH3O)500℃以上B2O3 + CO2 + H2O + C 2B2O3 + 3Si = 3SiO2 + 4B 硼酸三甲酯在高温(500℃以上)能够分解出三氧化二硼(B2O3),而三氧化二硼在900℃左右又能与硅片起反应,生成硼原子,并沉积在硅片表面,这就是预沉积过程;沉积后在基区窗口表面上生成具有色彩的硼硅玻璃。 二、硼扩散装置: 硼再分布:当炉温升到预定温度(1180℃以后)通干O2 20分钟,排除管道内空气,同时加热水浴瓶,是水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950℃,一切就绪后,即可将正片和陪片一起装入石英舟推入炉子恒温区,先通5分钟干氧,在改通30分钟湿氧,最后通5分钟干氧,时间到即可把硅片拉出石英管,倒在铜块上淬火,防止慢降温时,金从硅体中析出。 一、磷扩散工艺原理 5POCl3 >600℃3PCl5 + P2O5 2P2O5 + 5Si = 5SiO2 + 4P 4PCl5+5O2 过量O2 2P2O5+6Cl2 4PCl3+3O2 过量O2 2P2O5+6Cl2 磷预沉积时,一般通N2为20~80ml/分,O2为20~40ml/分,O2可通过,也可不通过源。 二、磷扩散装置

磷扩散源POCl3是无色透明有窒息性气味的毒性液体,要求扩散系统密封性好,源瓶进出口两端最好用聚四氟乙烯或聚氯乙烯管道连接。若用其他塑料管或乳胶管连接易被腐蚀,就需要经常更换。接口处最好用封口胶,由系统流出气体应通过排风管排到室外,不要泄漏在室内。 源瓶要严加密封,切勿让湿气进入源瓶。因为三氯氧磷吸水汽而变质,做扩散温度上不去。 2POCl3+3H2O=P2O5+5HCl 发现三氟氧磷出现淡黄色就不能使用。 一、磷沉积工艺条件: 炉温:1050℃ 气体流量:小N2为20~80ml/分小O2为20~40ml/分大N2为500ml/分 源温:0℃ 二、磷再分布工艺条件: 炉温:950℃~1000℃O2流量:500ml/分水温:95℃ 三、高温短时间磷扩散: 1、磷预沉积: 炉温:1200℃扩散源:POCl3 大N2流量300ml/分 小N2流量:70ml/分O2流量:85ml/分 扩散时间:4~5分钟(通源)+3分钟(关源) 2、磷再分布(三次氧化) 炉温:900℃O2流量:500ml/分 氧化时间:15分(湿O2)+10分(干O2) 四、HCl抛光: 当炉温1180℃时,HCl/N2=1.1%,N2流量为400ml/分情况下,抛光30分钟。 五、磷合金工艺文件:合金温度:500℃~570℃,合金时间:10~20分钟。

药敏纸片的制备完整版

药敏纸片的制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药敏纸片的制备及药敏试验方法 抗菌药物对预防或治疗动物疾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广泛使用,尤其为了防治疾病,常常以亚剂量水平的药物添加于饲料中,以致长期使用后病原微生物产生了耐药性,使本来对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有效的抗菌药物失去作用,给兽医临床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发生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制作自家药敏纸片进行试验,可快速进行药物的筛选,获得对病原微生物敏感的药物, 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养殖过程的用药费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药敏纸片的制备 1.材料 抗菌药物、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冰醋酸、新华1号定性滤纸、50mL容量瓶、无菌过滤器或一次性过滤器等 2.方法 PBS的配制 A.制备L储备液 LNa 2HPO 4 : +1000 mL蒸馏水 或 +1000 mL蒸馏水 L NaH 2PO 4 : +1000 mL蒸馏水 或 +1000 mL蒸馏水 B.将两种储备液按下表比例,配制成不同pH值的PBS,室温保存备用 L磷酸缓冲液的配制

抗菌药物原液的配制和保存期限 -20℃4℃抗菌药物溶剂浓度 (?g/mL) 青霉素 PBS 1280 3个月1周半合成青霉素类 PBS 1280 3个月1周头孢菌素类 PBS 1280 3个月1周氨基糖苷类 PBS 1280 3个月4周四环素类 PBS 12803个月1周 PBS 12803个月2周多粘菌素B硫酸 盐 PBS 12803个月2周林可或氯林可霉 素 12803个月2周红霉素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再 用 PBS 1280长期长期氯霉素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再 用 PBS 12803个月1周利福平先用甲醇溶解,再用 PBS 万古霉素蒸馏水12803个月2周两性霉素B 蒸馏水12803个月1周 12803个月2周5-氟胞嘧啶先用少量二甲基甲酰胺 溶解,再用蒸馏水 1280长期长期甲氧苄氨嘧啶先用L乳酸溶解再用蒸 馏水稀释 各种磺胺药先用NaoH溶解再用蒸2560长期长期

K-B 纸片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敏感试验

平板霉素类似物生物活性评价 平板霉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F)等耐药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抗菌活性的测试主要针对MRSA和VREF进行测定和相比。最小抑制浓度(MIC)被确定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通过生物活性数据的反馈,进一步指导平板霉素类似物的合成方向,希望获得活性更高、药效活性更好的抗耐药菌抗生素和药物先导化合物。 纸片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敏感试验及MIC: 1.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关系,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2.仪器及试剂 仪器:纸片、试管、移液枪、烘箱、培养皿、培养箱、镊子、pH试纸、量筒、天平、高压灭菌锅、三角瓶、打孔器、超净工作台 试剂:样品溶液、培养基 3.菌液的配置 从琼脂平板挑取新鲜分离的菌落数个或从保存的斜面上移种至3~5mL LB肉汤培养液中37℃培养2~8h,以待生长至轻微或中等浊度。也可直接从孵育18~24h的琼脂平板上挑去纯菌落制成肉汤。为保证药敏试验的准确度和精度,必须对接种菌液的浓度做相应的控制。因此,将菌液稀释并校正浊度至0.5麦氏标准浓度,稀释时使用无菌肉汤或生理盐水,此时菌液的浓度约为1.5×108CFU/mL。 4.接种平板 在超净工作台中,用量筒量取15mL配置好的灭菌培养基,倒在平板中,冷却凝固。吸取稀释好的菌液500μL于洁净的灭菌试管中,加入4500μL的培养基,冷却到不烫手,摇匀,均匀倾倒置已凝固的平板表面,放置冷却至凝

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试验 若只根据是否出现抑菌环而不考虑抑菌环的直径大小来判断细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敏感的实验方法,其结果是不正确的。而纸片扩散法试验是应用标准的方法学原理,根据抑菌环直径大小与最低抑菌浓度的相关性,结合临床上已知敏感或耐药菌株的状态,其结果是可靠的。WHO推荐K-B法,其目的在于技术的简单和可重复性。本法特别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也可用于快速生长的致病菌,但不适用于其他细菌,如嗜血杆菌、奈瑟菌、专性厌氧菌及酵母样菌等。 无论用哪种方法接种,只要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预期范围内,均可按同一解释标准报告结果。但并非从感染患者分离到的微生物都必须做敏感试验,对于污染、机体共生的正常细菌群和那些与感染无关的细菌,可不必做敏感试验,只有那些被认为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应先分离提纯、鉴定菌种后再做敏感试验。 试验方法: 一、试验材料: (一)培养基: Kirby-Bauer法指定用Mueller-Hinton琼脂。多年大量的有关敏感试验的方法学研究,均采用该培养基;维持细菌正常发育,绝大多数细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此培养基不拮抗抗菌药物活性以及商品的批次间差异等方面均优于其他培养基。若检测肺炎链球菌的敏感性

时,须在培养基中加5%的脱纤维羊血,制成血平板。测嗜血杆菌及淋病奈瑟菌的敏感性时,在培养基中须加入1%血红素和 2.5mg/ml 辅酶I后应校正pH 7.2~7.4。 制备MH琼脂平板应用直径90cm平皿。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倾制。琼脂厚为4mm,允许误差为土1mm。琼脂凝固后,应测一下pH。琼脂于板应放4℃保存,在7日内用完。若当天不用,用塑料袋密封包装贮藏于冰箱(2-8℃)。 每批平板都应抽样,在30-50℃下培养24h或更长时间检查是否被感染。 MH琼脂培养基配方(1L): Beef Extract 2.0g Acid Hydrolysis of Casein 17.5g Starch 1.5g Agar 17.0g Final PH 7.3 at 25℃ 高压灭菌后立即水浴冷却至45-50℃。 (二)药物纸片 抗菌药物纸片直径约为6.00~6.35mm,每片的吸水量约20μl。采用K-B法,纸片的药物含量必须与该法规定的一致,不得任意更改。药物纸片可以购买,也可自制,用前必须做质量鉴定。用以下两个指标判定纸片的质量: 1、片间差:是衡量不同纸片含药是否均一的指标。 测定方法:以质控菌株接种M-H琼脂平板,一块平板上贴6张相同的纸片。35C过夜培养后,记录6个抑菌环直径,其最大和最小之

扩散课工艺培训培训内容 word

扩散课工艺培训培训内容扩散部设备介绍氧化工艺介绍 扩散工艺介绍 合金工艺介绍 氧化层电荷介绍 LPCVD工艺介绍 扩散部设备介绍卧式炉管立式炉管炉管工艺和应用(加) 氧化工艺-1氧化膜的作用 选择扩散和选择注入。 阻挡住不需扩散或注入的区域,使离子不能进入。 氧化工艺-2氧化膜的作用 缓冲介质层 二次氧化等,缓冲氮化硅应力或减少注入损伤氧化工艺-3氧化膜的作用器件结构的一部分:如栅(Gate)氧化层,非常关键的项目,质量要求

非常高;电容极板之间的介质,对电容的大小有较大影响氧化工艺-4氧化膜的作用隔离介质:工艺中常用的场氧化就是生长较厚的二氧化硅膜,达到器件隔离的目的。 氧化工艺-5氧化方法 干氧氧化SI+O2==SIO2 结构致密,均匀性、重复性好,掩蔽能力强,对光刻胶的粘附性较好,但生长速率较慢,一般用于高质量的氧化,如栅氧化等;厚层氧化时用作起始和终止氧化;薄层缓冲氧化也使用此法。 水汽氧化2H2O+SI==SIO2+2H2生长速率快,但结构疏松,掩蔽能力差,氧化层有较多缺陷。对光刻胶的粘附性较差。 氧化工艺-6氧化方法 湿氧氧化(反应气体:O2+H2O) H2O+SI==SIO2+2H2SI+O2==SIO2 生长速率介于干氧氧化和水汽氧化之间;H2O的由 H2和O2的反应得到;并通过H2和O2的流量比例来 调节氧化速率,但比例不可超过1.88以保安全;对杂 质掩蔽能力以及均匀性均能满足工艺要求;多使用在 厚层氧化中。 HCL氧化(氧化气体中掺入HCL) 加入HCL后,氧化速率有了提高,并且氧化层的质量也大有改善。目前栅氧化基本采用O2+HCL方法。 氧化工艺-7影响氧化速率的因素

纸片扩散法资料

抗生素敏感实验——纸片扩散 原理:纸片扩散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一种浓度梯度。在药物扩散的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测试菌不能生长,而抑菌浓度范围外的菌株则继续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抗菌药物抑菌圈的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的扩散速率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越大,MIC越小 原理通俗说法: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定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便不断的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该抑菌圈表示药物对该种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可以判定药物的抑菌强弱,抑菌圈直径越大表示药物抑菌作用越强,抑菌圈直径越小表示药物抑菌作用弱,没有抑菌圈表示该药物没有抑菌作用。并且,经稀释法测得的MIC的对数和用纸片测定相应的菌株得到的抑菌直径之间大致呈直线相关,因此将两种方法相对应地测试各种据菌株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回归分析处理,可得到一条回归线,依此可推断该菌株的MIC,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即MIC愈小,抑菌圈直径愈大。 材料(以大肠杆菌为例): 1.药品及细菌——诺氟沙星、新霉素、硫酸链霉素、氟苯尼考、卡那霉素、泰乐菌素、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液、MH营养肉汤、MH琼脂培养基、大肠杆菌。 2.器材——纸片、试管、移液器、烘箱、培养皿、培养箱、镊子、1000ml烧杯、PH试纸、量筒、天平、高压灭菌锅、三角瓶、打孔器 方法 1.培养基的制备: 2.药敏纸片的制备 2.1纸片制备:选择优质新华1号滤纸,用打孔器制成直径6mm的圆形滤纸片。每200张一管,经120℃2h灭菌后备用 2.2药物稀释 每张以吸入20μL药液为标准,如纸片薄,药物原液需作调整。根据纸片内各种抗菌药物的不同浓度配制药物原液,其浓度需比纸片浓度大200倍,如青霉素G的纸片为10U/片,青霉素G的原液浓度为2000U/mL,200张纸片内即加入1mL青霉素G原液。药液浓度见下表。

纸片法 KB 药敏实验原理及实际操作方法

纸片扩散药敏试验的原理:将含药物的纸片贴在接种有待测菌的固体培养基上,通过药物在培养基上的扩散,观察是否出现抑菌环,推断是否抑制细菌的生长。药物扩散的距离越远,药物浓度越低抑菌能力越强,因此可根据抑菌环的大小,判定药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强弱。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 (NCCLS) 推荐的 K–B 琼脂法进行。本实验通过纸片药敏试验法观察多酸化合物对细菌有无抑制作用,为试管二倍稀释法提供有效基础数据。 用无菌棉拭子蘸取已经校正的 0.5 麦氏比浊浓度的菌液,挤掉多余菌液。用棉拭子涂布整个 MH 培养基表面,每次将平板旋转 60°,涂抹三次,最后沿周边擦绕两圈,以保证菌液涂抹均匀。待平板上的水分被琼脂完全吸收后贴含药纸片。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贴在平板表面,纸片一贴后不可再拿起。每个平板贴 5 张纸片,纸片间距不少于 24 mm,纸片中心距平皿边缘不少于 15 mm。在菌接种后 15 min内贴完纸片。将平板反转,37℃恒温孵育 18~24 h 后取出,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圈直径,由平板背面测量最接近的整数毫米数并记录,每个平板各设三个平行组平板,测量抑菌直径时,应取三个平板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抑菌环边缘以肉眼见不到细菌明显生长为限。 每次药敏试验用大肠杆菌 ATCC25922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做质控。药敏判读标准根据 CLSI 标准 (2009 年) 所载受试药对质控菌的抑菌环直径范围作为实验质控标准(判读标准见表 5-2)[84]。 表5-2 纸片扩散法-用质控菌株抑菌环直径(mm)允许范围监测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准确性Table 5-2 Disc diffusion test - according the admissible range of quality-control strain’s inhibition zone diameter to monitor the accuracy of antibiotics susceptibility test (mm) 抗菌药物纸片含药量 (μg) 抑菌环直径(mm) S I R 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KF 30 ≥1815–17 ≤1416–22 27–35 AMP 10 ≥1714–16 ≤1328–35 27–28 CIP 5 ≥2116–20 ≤1530–40 22–30 NOR 5 ≥1713–16 ≤1215–21 29–37

药敏试验实验报告

药敏试验: 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目前,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的方法主要有纸片扩散法,稀释法(包括琼脂和肉汤稀释法),抗生素浓度梯度法(E-test 法),和自动化仪器等。 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AST),是指在体外测定药物抑菌或杀菌能力的试验。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近期推荐的标准,对非苛氧菌(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肠科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肠球菌属细菌)和苛氧菌(嗜血杆菌属细菌、淋病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链球菌)选择常规药敏试验的首选药物(A 组抗生素)或临床使用的主要抗生素(B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 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农业部动物检疫所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动物

疫病诊疗中心总结出几套适合基层进行药敏试验的操作方法,现简单介绍如下。 纸片扩散法 该法是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滤纸片贴在已接种了测试菌的琼脂表面上,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同时,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的菌株不能生长,而抑菌范围外的菌株则可以生长,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透明的抑菌圈,不同的抑菌药物的抑菌圈直径因受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速度的影响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物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 稀释法 稀释法药敏试验可用于定量测试抗菌药物对某一细菌的体外活性,分为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法。实验时,抗菌药物的浓度通常经过倍比(lg2)稀释,能抑制待测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成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一个特定抗菌药物的测试浓度范围应该包含能够检测细菌的解释性折点(敏感、中介和耐药)的浓度,同时也应该包含质控参考菌株的MI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