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家桢简介

谈家桢简介

谈家桢简介

资深院士

遗传学家。浙江宁波人。1930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2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7年当选为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身院士。复旦大学教授。30年代初起进行亚洲异色瓢虫色斑的遗传变异研究和果蝇的细胞遗传基因图及种内种间遗传结构的演变研究,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创立作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异色瓢虫等位基因嵌镶显性遗传和果蝇性隔离形成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的发现,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对我国遗传学工作起了推动作用。60年代初在领导中苏合作的弥猴辐射遗传的研究以及70年代起致力于组织分子遗传学和植物遗传工程等研究,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全国初中语文优质课实录

全国第七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吕莉(江苏)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 2、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3、能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分析揣摩,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云南的歌会的特点。 2、能分析揣摩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难点: 能结合《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原文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对课文中重点句段的研析,深入体会云南的歌会的真正魅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云南的歌会》,作者沈从文。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中的课文有删节。而在删节中有这样一段话:‘参加云南跑马节,我其实另有所会心,但过不多久,更新的发现就把我引诱过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一年,正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沈从文先生到云南参加跑马节,目的是为了从马鞍鞯油漆的工艺中找到中国漆器加工工艺的相关资料,但没过多久,他的注意力就被云南的歌会吸引了。沈先生究竟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重难点字词辨析 1、明确重难点字词的音与形 2、齐读字词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拿笔圈点勾画,标注字音并找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2、教师提问:“云南的歌会与我们平时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总结 场合形式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沈从文先生发现在云南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中都能听到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歌声,云南的人民就是这样在美妙的歌声中生活着,这一点,我们也从课文中发现了。”(板书:生活) “那么,沈先生在前面所说的‘更新的发现’仅仅是指这些吗?沈先生还发现了什么?” 四、再读研析 1、研读提示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 ——沈从文《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同学们,在沈先生的原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动动脑筋,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完整版中国名人介绍200字

,邹(今华夏族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年孟子(约公元前372—山东邹县)人。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鲁国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他是孔子)氏。激,母仉(zhǎng孔“,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孟》编入高中语文教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科书中。他。墨翟孔子,反对杨朱、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等诸国,效法、鲁齐、宋、滕、魏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游历于迂远而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诗》《书《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述。浩然正气者,谓君子之气也。今世或谓之气功,误亦。浩然之气“孟子“善养吾浩然正气者,以德充实,无德则虚。古以无形为气,故谓之气。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尊称为“亚圣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共同万章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编写完成。 东汉人,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年-公元华佗(约公元145208[1]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安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少时曾在外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与董奉、张仲景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江苏、河南、山东徽被拷问致死。曹操怀疑,下狱针灸各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晚年因遭[2-4]称呼他,又以。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外科鼻祖””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5]治病,当陈登广陵太守””“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华佗曾经替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有下属说华佗在这个地方,后来他就命人去请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先请他准备了十几个脸盆,然后为他诊治结果陈登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告诉他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说陈登是吃鱼得的这个病,头的虫子,为他开了药,到时候再向他要这种药,这个病就可以根治了,并且临走告诉了华佗家的地址,那岁,结果陈登果然三年后旧病复发,并派人依照地址寻找,可是华佗的36陈登年药童告诉陈登的使者说华佗上山采药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结果陈登去世的。. 安徽、湖南、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的足迹踏遍了江西、江苏、李时珍、黄冈、湖北具有影响力,在全的传说不仅在蕲春广东,有关他和《本草纲目》[1]国、全世界都声名远播。他编写的《本草纲目》现在仍然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界。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所以越解纸上猜度”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释越糊涂,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蕲州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估计也牛首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均州的太和山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李时珍有他的足迹。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近代名人简介

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 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 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18:蒋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2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2:朱德——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第一。 23 :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4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叁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5 :任弼时——七大中央书记处第5书记兼书记处秘书长,政治局委员。 26 :彭德怀——军委第四副主席;十大元帅第二;西北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27:林彪——十大元帅第叁;中南政府主席,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 28:邓小平——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曾拟授元帅;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

沉家桢博士谈五眼

沈家桢博士谈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诸位朋友:什么叫做五眼呢? 在佛教的名词里,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我今天想引用这几个名称,来和诸位研讨一些佛法。首先我要指出,这里所称的「眼」,并不是单指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只是肉眼的一种。事实上,人眼并不十分优越。鹰的眼睛比人眼看得远得多。猫头鹰的眼睛对于光,远比我们的眼睛敏感,所以猫头鹰能在黑暗里看见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图1 各种动物耳朵能够接受到的声波频谱比较表。)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声音世界的丰富程度比起狗、飞娥等动物差得太远。此图从科学的角度说明了一个深刻道理:人往往只承认自己“亲耳听到”;而实际上,所有频率小于20HZ或者大于20000HZ的声波,人类永远也听不到,但是它们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着。 以下的分析,将让我们进一步知道:人类非但有太多“亲耳永远听不到”,更有太多“亲眼永远见不到”! 肉眼 为了说明人眼的限制,我要介绍这张由现代科学家所绘制叫做电磁光谱的图表(见下图)。这张图表告诉我们,人眼只能看见宇宙里非常狭窄的一段,我们称它为「可见光带」(指图中的彩色部分)。人眼看不到红内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长的一切,也不能看到紫外线波长和比这波长更短的一切。

(图2 电磁光谱图。人类可以看到的色彩世界其实只是自然界色彩的极小一部分。) 那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别的工具来帮助他的肉眼探测「可见光带」以外的宇宙前,人类所看到的,并认为是完全的、真的、确实的世界,实际上是极不完全的,它只是整个宇宙的极小一部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已经比几百年前不知要大了多少,可是还只是整个宇宙微乎其微的一部分;这个极重要的事实真理,一向是被人类所忽略的。想想两千五百年前佛陀便能不靠我们今日所拥有的任何工具指出同样的结论。那确实是令人惊服的。 这里有个比喻,也许可以帮各位更清楚地了解我们人类的肉眼是如何拙劣,以及天眼和肉眼的比较是怎样的。 试想像在一个大城市的中心,如果有一幢完全关闭的屋子,只开了一个很小的窗子,从这个窗口,一个人只能看到层叠的高楼和上面一小块蓝色天空,以及有限的人们活动。假设有一个小孩,在这屋子里出生长大,那么他对世界的印象可能是什么样儿呢?无疑地,他对他的世界的印象是根据透过这个小小的窗口所看到的一切。你如为他描述海景浩瀚的美丽和日出日落的奇观,无论说得怎样天花乱坠,他都很难了解,很难欣赏。我们人类的肉眼所能给我们的便只有这些。事实上我们是住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透过一个很小的「窗口」──我们的眼睛

有关细胞生物学的历届诺贝尔奖

19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对蛋白质和核酸的研究为细胞化学做出了贡献 科塞尔发现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他小心地水解核酸,得到了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鸟嘌呤、腺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的物质和磷酸。确定了核酸这个生物大分子的组成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物质在大分子中的比例,它们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斯托伊德尔( H. Steudel )找到了前一个问题的答 案。通过分析,他发现单糖、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的比例为 1 : 1 :1。科塞尔及 其同事发现,如果小心地水解核酸,糖基团与含氮的基团是连在一起的。科塞尔还对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有些物种的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比较紧密,有些则比较松散。 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951年,美国一位23岁的生物学博士沃森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他也受到薛定谔《生命是什么》的影响。克里克同他一见如故,开始了对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分子结构的合作研究。他们虽然性格相左,但在事业上志同道合。沃森生物学基础扎实,训练有素;克里克则凭借物理学优势,又不受传统生物学观念束缚,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思考问题。他们二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并善于吸收和借鉴当时也在研究DNA分子结构的鲍林、威尔金斯和弗兰克林等人的成果,结果不足两年时间的努力便完成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4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以1000多字和一幅插图的短文公布了他们的发现。在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以谦逊的笔调,暗示了这个结构模型在遗传上的重要性:“我们并非没有注意到,我们所推测 的特殊配对立即暗示了遗传物质的复制机理。”在随后发表的论文中,沃森和克里克详细地说明了DNA双螺旋模型对遗传学研究的重大意义:(1)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的自我复制。这个“半保留复制”的设想后来被马修?麦赛尔逊( Matthew Meselson )和富兰克林?斯塔勒(Franklin W. Stahl )用同位素追踪实验证实。(2)它能够说明遗传物质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3 )它能够说明基因是如何突变的。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序列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

历史名人介绍

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5:孔丘儒教创始人 6:保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14: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25:路得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简介

神奇的符号 《神奇的符号》是由苏步青写的,故事讲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苏步青忍着国破人亡的痛楚,面对饥寒交迫的困境,仍心无旁鹜,执著钻研,就着冒着烟的桐油灯,写出了《射影曲线概论》。 苏步青 (1902-2003年),著名数学家。1902年生于浙江。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国际公认的几何学权威,我国微分几何学派的创始人。早在20年代,他的仿设不变的四次(三阶)的代数锥面,被命名为苏锥面。在射影曲面论研究中,对周期为4的拉普拉斯(Laplace)序列作了深入而富有成就的工作,这种序列被称为苏链。他在射影曲线论、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许多贡献。被国际上誉为“东方国度上空灿烂的数学明星”。 苏步青爷爷上小学时,成绩总是不好,他不是逃学就是迟到,连着三个学期都考了倒数第一名,经常被罚立壁角,甚至不让出校门,被同学和老师瞧不起。后来他在恩师陈玉峰先生的教导下幡然醒悟,刻苦学习,不久就跃居全班第一,开始了人生的转折。从此他找到了成功的捷径,那就是勤奋。在他的勤奋之下,他考取了浙东南最高学府的第一名,获得学费、膳费、杂费全免的待遇;在他的勤奋之下,四年的中学时代,他没逛过一次街,没去过一次亲戚家,10点钟前没上床休息过,做的练习题足足有一万道,整整8个学期,次次以门门90分以上的成绩名列头榜;在他的勤奋下,只用了3个月就过了日语关,要知道一般的留学生是要花半年到两年的时间去学习日文;在他的勤奋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需要3个小时的数学考试,他仅用了1个小时就做完了,让监考员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在他的勤奋下,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并获得理学博士称号,为祖国争了光;在他的勤奋下,在帝国大学读书期间,就被聘为大学讲师,轰动了日本,并有41篇研究论文发表在日本、美国、意大利的数学刊物上;在他的勤奋下,一生掌握了日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等7门外语,怎能不令人叹服;在他的勤奋下,在浙江大学白手起家,建立起了有规模、质量高的数学系,培养出了大批的数学人才;在他的勤奋下,在生活艰苦的环境中,在忙于教书育人的同时,他依然不忘搞科研,发表了很多高质量的论文和教科书;…… 《神奇的符号》以苏步青先生跨越9个虎年的经历,更多地从如何做人、如何为人民 服务的角度来撰述,从他令人景仰的经历中,令我们感受良多,深受启迪。《立壁角》、《倒数第一名》、《三个月通过日语关》、《踏上数学之路》等故事打破了科学家是神童、是天才的 神话,告诉我们学习要靠勤奋和艰苦的实践;《因材施教》、《关心下一代》、《巧用零布头》、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决不是小事》、《为中学教师讲课》、《拳拳老人心》、《语文和数学》、《攀登贵在少年时》等故事写出了大科学家对国家年轻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并给我们指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譬如,“常言道,过河要有桥,学习不能不注意学习方法。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大多都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讲出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结合故事读后定能让你受益匪浅;《回到故乡》、《支持学生运动》、《踏上西迁路》、《山洞里办学》、《天快要亮了》、《在动乱的年代里》、《社会主义需要数学》等故事写出了在艰苦的年

名人简介

中国邓亚萍——乒乓皇后 童年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每天练完体能课,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为了能使基本功更加扎实,在腿上绑上沙袋,把木拍换成了铁拍。她从不叫苦,不喊累!付出总有回报,她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 中国张海迪——哲学博士,著名残疾人作家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但仍然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获得了“当代保尔”的赞誉。 德国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贝多芬28岁时就耳聋了,他要摆脱命运的不幸给他带来的灾难,让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贝多芬靠着自己的努力,继续顽强地完成自己的事业,继续努力地活下去,他完成了《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伟大乐章。 瑞典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化学家,发明家 诺贝尔受父亲的影响,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在一次实验时发生了爆炸,实验室被炸得无影无踪。于是,他把实验室搬到一艘船上,终于发现了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发明了雷管。 中国钱学森——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钱学森他立志读完全世界现存的所有力学著作。整整三个寒暑,埋头钻研,每天坚持12小时以上,将买来或借来的全部力学书籍读了个遍,他认为:基础打得不牢,总是要吃亏的,一定要积下足够的老本,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中国屈原——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成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美国亚伯拉罕·林肯——政治家,第16任总统 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踵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8次竞选8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也正因为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中国冯如——飞机设计师 冯如善于钻研。1903年,当得知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制造飞机。第一次试飞失败,飞机摔在地面,冯如被摔出机外,幸没受伤。第二次制造并试飞获得成功,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中国茅以升——土木工程专家,桥梁专家 茅以升从小好学上进,善于思考。他10岁那年,举行龙舟比赛,桥塌砸死、淹死不少人。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上学读书后,看到有关桥的文字就抄下来,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他积累了几大本子。

与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

诺贝尔化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每年于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颁发。诺贝尔化学奖是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学领域有最重要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1901年:雅克布斯·范托夫,发现了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溶液渗透压 1902年:亚米尔·费歇尔,合成了糖类和嘌呤衍生物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对酶及无细胞发酵等生化反应的研究 1915年:理查德·威尔施泰特,对植物色素的研究,特别是对叶绿素的研究 1918年:弗里茨·哈伯对合成氨的研究 1921年:弗雷德里克·索迪,对放射性物质以及同位素的研究 1929年:亚瑟·哈登, 汉斯·奥伊勒-克尔平对糖类发酵以及发酵酶研究和探索 1930年:汉斯.费歇尔对血红素和叶绿素等的研究 1937年:沃尔·诺曼·霍沃思,保罗·卡勒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研究以及对类胡萝卜素,黄素和维生素A、B2的研究 1938年:理查德·库恩,对类胡罗卜素和维生素的研究 1939年:阿道夫·弗雷德里希·Johann·布特南特, 利奥波德·Ruzicka 对性激素的研究以及对聚亚甲基和高萜烯的研究 1946年:詹姆士·Batcheller·萨姆纳,约翰·霍华德·那斯罗蒲,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发现了酶可以结晶以及在生产纯酶和病毒蛋白质方面所作的准备工作 1947年:罗伯特·鲁宾逊爵士对植物产物,特别是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阿纳·威廉·考里恩·蒂塞利乌斯对电泳现象的研究和对吸附作用的分析 1955年:文森特·杜·维格诺德对含硫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多肽激素的首次合成 1957年:亚历山大·罗伯塔斯·托德男爵研究了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的结构 1958年:弗雷德里克·桑格研究了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摩尔根实验室成长起来的中国遗传学家余先觉

HEREDITAS (Beijing) 2008年8月, 30(8): 951―952 ISSN 0253-9772 https://www.360docs.net/doc/485095878.html,封面人物DOI: 10.3724/SP.J.1005.2008.00951 摩尔根实验室成长起来的中国遗传学家余先觉 周荣家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系, 武汉 43007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孟德尔为确立遗传学基本原理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则以果蝇为材料, 发现了伴性遗传规律以及连锁、交换和不分离遗传规律, 并提出基因论等, 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 为现代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余先觉教授正是这一时期在摩尔根实验室中成长起来的现代遗传学家。 余先觉于1909年11月出身于湖南长沙县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以种田为生, 育有8个子女, 余先觉排行第三。因家境贫寒, 父母只好把他的一个哥哥过继给经商的叔叔。他的这个哥哥为他后来上学提供了不少经济援助。余先觉就在这样一个典型的南方农村家庭中长大, 自幼学习刻苦、上进和坚强, 并对大自然和生物有着浓厚的热爱。193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在大学期间, 他不仅成绩优秀, 而且爱好运动, 在校出类拔萃。1935年毕业时, 被胚胎学家章盈五教授推荐留校, 担任生物学系助教。在他毕业后的10年里, 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他随学校西迁四川乐山,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 他不仅没有丢掉自己的专业, 而且还刻苦学习, 努力工作, 自编讲义, 在组织学、细胞学和胚胎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充实了自己的理论基础知识[1]。抗战胜利的第二年, 余先觉获得李氏基金资助, 被派往美国加洲理工学院生物系留学, 攻读博士学位。 余先觉在加洲理工学院进入了摩尔根(Morgan)的实验室, 成为斯特蒂文特(Sturtevant)教授的学生。当时该校生物学系的创始人摩尔根刚刚去世, 摩尔根的大弟子斯特蒂文特和摩尔根夫人还留在摩尔根实验室里继续从事果蝇的研究工作。斯特蒂文特于1910年在哥仑比亚大学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随摩尔根来到加洲理工学院。斯特蒂文特的学生刘易斯(E. B. Lewis)和诺卫兹根(E. No vitski) 直接对余先觉进行实验研究方面的指导。刘易斯后来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并于1995年因果蝇 余先觉 (Sien-chiue Yu, 1909?1994) 发育生物学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奖。余先觉于1949年完成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 写出了长达112页的博士论文, 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取得了博士学位。 余先觉的博士论文课题是用X-射线技术研究果蝇的反向突变和位置效应[2], 导师和刘易斯对他的实验结果十分满意。余先觉获得了一系列的新发现, 包括有名的触角足突变(图1), 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突变为Antp Yu, 被刘易斯推荐编入到果蝇遗传学研究的工具书Genetic Variations of 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中,并于1968年由美国Carnegie In-stitute出版。该突变体的发现为后来刘易斯等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与果蝇发育奠定了基础。编入该书中的还有由余先觉发现和命名的T(2;3) Antp Yu突变, 以及B48g、Scar、T(2;3)B48g和T(2;3) Scar突变等[3]。 余先觉非常爱国, 取得博士学位后决定立即回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当时他的哥哥是国民政府驻休斯顿的总领事, 多次劝其留在美国, 但他毅然于1949年10月回到了祖国。返回的旅途是艰辛的, 他知道祖国当时缺乏专业书籍, 回来时他随身带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及文献资料, 返回船只转到天津上岸, 他扛着沉重的书籍, 转辗回到武汉,任武汉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历年诺贝尔生物学奖

1901年E . A . V . 贝林(德国人)从事有关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 1902年R.罗斯(英国人)从事有关疟疾的研究 1903年N.R.芬森(丹麦人)发现利用光辐射治疗狼疮 1904年I.P.巴甫洛夫(俄国人)从事有关消化系统生理学方面的研究 1905年R.柯赫(德国人)从事有关结核的研究 1906年C.戈尔季(意大利人) S.拉蒙-卡哈尔(西班牙人)从事有关神经系统精细结构的研究 1907年C.L.A.拉韦朗(法国人)发现并阐明了原生动物在引起疾病中的作用 1908年P.埃利希(德国人)、 E.梅奇尼科夫(俄国人)从事有关免疫力方面的研究 1909年E.T.科歇尔(瑞士人)从事有关甲状腺的生理学、病理学以及外科学上的研究1910年A.科塞尔(德国人)从事有关蛋白质、核酸方面的研究 1911年A.古尔斯特兰德(瑞典人)从事有关眼睛屈光学方面的研究 1912年A.卡雷尔(法国人)从事有关血管缝合以及脏器移植方面的研究 1913年C.R.里谢(法国人)从事有关抗原过敏的研究 1914年R.巴拉尼(奥地利人)从事有关内耳前庭装置生理学与病理学方面的研究 1919年J.博尔德特(比利时人)作出了有关免疫方面的一系列发现 1920年S.A.S.克劳(丹麦人)发现了有关体液和神经因素对毛细血管运动机理的调节1922年A.V.希尔(英国人)从事有关肌肉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问题的研究 迈尔霍夫(德 耍?nbsp;从事有关肌肉中氧消耗和乳酸代谢问题的研究 1923年 F.G.班廷(加拿大) J.J.R.麦克劳德(加拿大人)发现胰岛素 1924年W.爱因托文(荷兰人)发现心电图机理 1926年J.A.G.菲比格(丹麦人)发现菲比格氏鼠癌(鼠实验性胃癌) 1927年J.瓦格纳-姚雷格(奥地利人)发现治疗麻痹的发热疗法 1928年C.J.H.尼科尔(法国人)从事有关斑疹伤寒的研究 1929年C.艾克曼(荷兰人)发现可以抗神经炎的维生素 F.G.霍普金斯(英国人)发现维生素B1缺乏病并从事关于抗神经炎药物的化学研究1930年K.兰德斯坦纳(美籍奥地利人)发现血型 1931年O.H.瓦尔堡(德国人)发现呼吸酶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1932年C.S.谢林顿 E.D.艾德里安(英国人)发现神经细胞活动的机制 1933年T.H.摩尔根(美国人)发现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 1934年G.R.迈诺特 W.P.墨菲发现贫血病的肝脏疗法 G.H.惠普尔(美国人) 1935年H.施佩曼(德国人)发现胚胎发育中背唇的诱导作用 1936年H.H.戴尔(英国人) O.勒韦(美籍德国人)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 1937年A.森特-焦尔季(匈牙利人)发现肌肉收缩原理 1938年C.海曼斯(比利时人)发现呼吸调节中颈动脉窦和主动脉的机理 1939年G.多马克(德国人)研究和发现磺胺药 1943年C.P.H.达姆(丹麦人)发现维生素K E.A.多伊西(美国人)发现维生素K的化学性质 1944年J.厄兰格 H.S.加塞(美国人)从事有关神经纤维机制的研究

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简介

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 谢邦彦,字朝美,号后洲先生,生于宋徽宗初年(公元1100年),祖籍长溪绯洋漈源(今柏洋乡柘头村),系柘头村始祖谢十九公的第七丗孙,对《春秋学》颇有研究,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其中《霞浦山》一诗脍炙人口、颇为流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无限赞美之情:“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从此“霞浦县”便因“霞浦山”而名。 謝翱(1249年-1295年),南宋著名爱国詩人,被誉为“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字皋羽,一字皋父,號晞發子,生于长溪(今霞浦县),祖籍绯洋漈源(今柘头村),先祖谢邦彦。自幼聪颖好学,“苦思力索、淹贯诸经史”,深受其父谢钥(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辩证》传于时)思想的熏陶,性格倜傥,不拘小节,胸怀报国大志。27岁时倾尽家资招募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任咨议参军,为复宋大业呕心沥血,表现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辛勤笔耕,创作丰富,其散文“是天地间的至文”(黄宗羲语),最著名的有《登西台恸哭记》(曲折地表达他哭祭文天祥的沉痛悲愤之情,感人至深,今浙江富春山西留有“謝翱哭台”);写景则文风峭劲(得力于柳宗元的散文),如《游赤松观羊石记》写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华洞记》

写洞中灵怪、形象生动;其诗传于今者约200篇,如《宋铙歌鼓吹曲》、《宋骑吹曲》(写宋太祖建国时东征西讨之事)文句炫煌、音韵雄壮,读后有“亲在短箫鼓吹间”之感;《鸿门宴》似李贺,《效孟郊体》似孟郊、贾岛。其诗文在反清斗争中产生过积极影响,编有《晞发集》、《天地间集》、《□发集》、《□发遗集》、《浦阳先民传》、《国粹丛书》等。 林瞪(1003-1059),柏洋乡上万村林氏开基祖,是一个早于方腊近百年就加入明教的领军人物。公元1027年(宋真宗咸平三十年)弃俗入明教门,斋戒严肃,历二十有二年,功行乃成。林瞪在摩尼教教徒的阶层中有较高的品级,其法脉在福建“明教门”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摩尼教进一步“脱夷化”,演变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教门”。林瞪在上万村附近有一个堂口--乐山堂,有弟子数百人,他的两个女儿就像后来金庸小说中描写的明教圣女一样终生未嫁,只是她们的称呼不叫“圣女”,村民都称为“龙凤姑婆”,在乐山堂附近还建有姑婆宫。 许旺(1903-1937),原名许品旺,柏洋乡柏洋村人。1929年始,经常在霞安柘等县交界山区做木工的许旺自发参加了反鸦片游行示威等早期革命斗争活动;1932年2月由马立峰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木匠身份作掩护,在

传奇大牛施一公在北大的精彩演讲

传奇大牛施一公在北大的精彩演讲 我从来没有机会来北大做学术讲座,或是跟同学们在一块聊聊天,因此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借这个机会我想把我的经历分享一下,推心置腹,毫无保留地分享。我之所以愿意把我的一些经历讲出来,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我产生这些想法和作出各种选择的缘由。我不奢望我这些想法能够影响所有人,但我确信这些想法一定能够影响一部分人,当然影响大家并不是希望大家走我走过的路。 我认为,在中国,只要有一部分人能够有大志,去做一些事,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一定是有前途的。所以,像我们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全国学子的翘楚。大家要有大的志向,担负起中国的未来。如果你们毕业后,仅仅为自己的柴米油盐担心,仅仅关注自己的房子、车子,那是很不应该的,至少我会很伤心,很失望。 少年壮志 “在哪出生”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以前不太明白,直到2003年还是2002年回国时,看到国内有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叫《河南人惹谁了》。虽然书名让我义愤填膺,但也没想得很多、很深,只是觉得说河南人“不知道羞辱”,很不痛快。 有一次,我去中山大学演讲,讲完以后,校领导请我吃饭,挺有意思。吃饭的时候其中有一位同事就问我,说:“一公,你是哪里人?”我说我是河南郑州的。他低低头挠了半天脑袋,说:“你老家是哪儿的?”我想了想说,我父亲那一支是云南大理的,云南人吧。他说:“哦,这还差不多。” 听完那番话,我才恍然大悟,河南人看来在外面惹了很多人。但是我还是挺以河南郑州出生为荣的。我父亲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我母亲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他们婚后,响应祖国号召,到了河南焦作煤矿工作,于是我就出生在了河南。我是1967年在郑州市出生的。听父母讲,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搞得最热火的时候,郑州的武斗刚刚开始。母亲生我时找不到医院,最后在一家“保皇派”医院里战战兢兢地生下了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母给我取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一心为公。 由于我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在我两岁的时候,我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驻马店镇的一个小村庄里。农村的生活是平淡的,也是很清苦的,不过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我就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到地里去吃水果、玉米之类的。 那段经历让我觉得一个人不能因为别人穷就看不起人家,否则这个人就缺乏教养,会被更多人看不起。 后来,我就在那个村子里读完了小学。那时候我学习很好,老师们都很看重我。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小学的班主任老师曾拍着我的肩膀说:“一公,你将来一定要为我们驻马店争光啊!” 另外,我觉得上小学时,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父亲很聪明、很爽朗。在我的记忆中,他干什么都行,但就是不太得志。他在最能做事的时候被下放带来农村。在农村,他学会了裁缝和盖房子。后来在机械厂作合金刀具,他也很快就成为了业务骨干。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帮助哥哥、姐姐和表哥、表姐复习功课,那时他觉得自己的知识终于有用了。他给他们讲解X YZ,讲解方程式的解法——虽然我听不懂,但在当时我觉得这真酷。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中国名人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著名诗人、民主战士。代表作品:《》、《》、《》、《》、《匆匆》 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出版,1934年,出版《》和《》。1935年,出版散文集《》。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等,短篇小说《》等。 主要作品:《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青年突击队》、《戏剧集》、《女店员》、《全家福》、《柳树井》、《母鸡》、 鲁迅 - 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和。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于。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等;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鲁迅被誉为“民族魂”。“”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主要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

巴金 - 中国杰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巴金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代表作品:《家》、《春》、《秋》、《家》(“激流三部曲”分三部,长篇小说,其中《家》又名《激流》)、《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寒夜》,散文集《随想录》。 茅盾,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桐乡市人。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 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

河南省历史名人简介资料

河南省历史名人简介资料 1、黄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2、元稹-唐代著名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河南洛阳人; 3、石守信-宋代大将,河南开封人; 4、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河南卫辉人; 5、史可法-抗清名将,河南开封人; 6、仓颉-黄帝的史官,传说中的文字创立者,有“仓颉造字”之说 7、杜康-夏朝第五代国王 8、商汤-商朝开国帝王 9、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灭商,河南许昌人 10、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道教创始人,河南鹿邑人; 11、庄子-原名庄周,道家集大成者,著有《庄子》,河南民权人; 12、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河南鲁山人; 13、商鞅-秦国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阳人; 14、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著名的军事家、

政治家,世称陶朱公,河南南阳人; 15、吴起-战国著名军事家,河南濮阳人; 16、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河南郑州人; 17、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河南洛阳人; 18、李斯-秦国丞相,是秦朝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河南上蔡人; 19、韩非-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河南郑州人; 20、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河南省濮阳市人; 21、陈胜-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22、吴广-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23、张良-西汉初年政治家、军事家,河南郏县人; 24、陈平-刘邦主要谋士之一,河南原阳人; 25、张释之-西汉时执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26、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河南洛阳人; 27、程颢-世称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河南嵩县人。

章用先生——浙大历史上不能被遗忘的数学家

章用先生——浙大历史上不能被遗忘的数学家 读季羡林先生《留德十年》知其人 苏步青教授执教浙大二十余年,抗战爆发时,他曾向竺可桢校长推荐留学归国的章用先生来浙大任教。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章用其人了,但是,章士钊这个名字,在许多喜爱历史,尤其是民国史的人当中,还是耳熟能详的。而章用正是这位反清斗士、民国闻人的二公子。章用是湖南长沙人,字俊之,1911年出生于苏格兰,1939病逝于香港,享年仅28岁。1920年,章士钊曾将其膝下的三个儿子一并交给友人李大钊,请其为之教授政治学,当时李大钊每周赴章宅授课二三次,而李大钊也把自己的女儿李星华拜在章夫人吴弱男名下为义女,两家甚为友爱,章用先生因此也在他短促的一生中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李大钊有过一段近距离的接触。 当时竺校长主张“大学实施教育,教授人选最为重要”,他对苏教授一向甚为倚重,及得苏教授的力荐,立刻聘请章用先生来校,章先生随即由山东大学转来浙大任教。 后来苏教授回忆说:时恰在浙大战时西迁之始,“正当搬家期中,我们的欢迎会是在警报声中进行的”。当时竺校长对于国难中毅然归国、执教浙大的章用先生以及谈家桢、曾炯等先生至为诚恳,教授们也因此“对工作非常负责”,苏教授还忆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建德时,有一次学生问章先生:‘警报响了,老百姓都躲飞机去了,还上课吗?’章答道:‘怎么不上课?’‘那么,黑板挂在哪里?’‘可挂在我的胸前!’” “挂在我的胸前”!章用先生这句话后来竟经常让我泪眼婆娑。 1937年9月,国难深重,章用先生写诗道: 身分鲸鲵天独赦,绝樱子路予何人。 是非今昨殊疑信,夷险存亡迷幻真。 亲旧梦前无定骨,驿亭镜里乱离身。 动心忍性犹应及,斫鼻挥斤好敛神。 这首诗,表达了他在民族决死之际的精神状态,可谓传神。 后来苏教授还回忆说:“章先生的一生一向生活优越,肩上从未负过重担,可是他随浙大西搬时,是自己挑着行李与学生们一起步行的。他当时患着肺病,可怜他最后病死在西迁的路上,太可惜了。”其实,章用当年并非死在浙大西迁路上,这里,苏教授是误记了。他是因病重离开飘泊中的浙大,赴香港疗病,不幸竟不治身亡的。 也是在浙江大学“文军长征”之际,“新儒学”大师的马一浮最终决定赴浙江大学授课,因为战乱导致人心靡荡,马一浮要用他博大精深的学问捍守传统、捍守中国,于是从大学生做起,向他们灌输中国的精神资源。在西迁途中,马一浮和章用两先生十分投契,马一浮还书联赠之:“禽鱼各翔泳,文翰亦纵横”,那也是他们的精神写照了。 章用留学德国时,曾与季羡林先生同在哥廷根大学,那时章先生研习数学,兼习物理、化学、哲学、拉丁文,季先生的回忆录《留德十年》就有一章《忆章用》专述两人交往的。 季先生描摹哥城秋色,于“一片耀眼绚烂”中如美术大师之画笔细微涂抹,那林中树叶,分明“黄色的等级,从淡黄一直到接近棕色的深度,参差地转在一片秋林的梢上,里面杂了冬青树的浓绿,还点缀上一星星鲜红,给这惨淡的秋色涂上一片凄艳”。季先生说章用这位出身名门的留学生,“与言语乏味面目可憎的是中国留学生迥乎不同”,他“孤高自赏”,“最不能忍受四平八稳处事接物面面周到的人物”,是一个“一生寂寞、孤傲,落落寡合的短命之才人”。 当年章用先生在浙大西迁至江西时,曾有诗篇寄给季羡林先生,他“仿佛自知不久于人世”,果然,“后死于香港”。(据查:章用于1939年赴香港,同年12月6日即病逝)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