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C_XML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基于OPC_XML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基于OPC_XML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基于OPC-XML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研究

The Research of Re a-l Time M onitoring System B ased on OPC-XM L Technology

全新建1杨静2陈建华3 (南瑞集团公司自动控制分公司1,南京210003;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南京210009;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系3,南京210009)摘要讨论了基于OPC-X ML技术和AS P技术的Web应用。根据OPC-X ML纲要,设计并实现了基于OPC-XML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In ternet/In tranet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从Web服务器得到现场的实时数据,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也可以按照各种方式处理这些实时数据,从而实现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远程监控、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指挥调度和远程设备管理。

关键词实时监控系统OPC-X ML AS P

A 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Web applications based on OPC-X ML techn ology and AS P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Accordi ng to the outli ne of OPC-XML,the rea-l time monitori ng syste m based on In ternet/Intranet is designed and i mplemented.The Internet/In tranet users can get rea-l ti me data on fac-tory-floor from Web server b y Web browser and proces s the rea-l ti me data correctly,thus,they can achieve remote moni torin g,rem ote fault diagnosis, remote disp atching and d evice m anage men t.

Keyw ords Rea-l time m onitoring sys tem OPC-XML ASP

0引言

OPC规范在工业控制设备和控制软件之间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存取规范,具有开放、易实现、即插即用的特点,可以实现系统软件与硬件设备之间完全无缝集成和真正开放的通信,在过程控制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快速发展,基于B/S (We b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构架成为非常流行的应用方式。XML(e xte 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简称XML)作为Web数据使用的通用语言,为数据信息共享提供了强大的数据信息定义和交换机制。XML是W3C考虑了Internet协议而特别设计的一种与平台无关的标准,它是一种无标记语言,任何个人、公司和组织都可以利用它定义新的标准,并且现在所有的平台都完全支持X ML,建立在XML标准基础上的最新的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和Web Service s标准也普遍被许多平台和计算机环境所支持。

为了适应Internet的发展,OPC基金会(OPC Foun-dation)于2002年7月发布的OPC XML-DA规范RC118版(OPC X ML-D A specification version RC118),建立了一个和Mic rosoft公司的BizTalk框架结构相兼容的XML纲要(X ML sche ma),用于将OPC数据向Inte rnet上的应用程序开放,实现了工业控制领域工厂底层与企业管理自动化的集成。OPC XML-DA建立了描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的OPC数据项及其他方面特性的关键字及属性,用于描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特性和操作。这种标准化的X ML词汇使得工业应用得到保障,所有过程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相同的语言进行数据信息交换,从而提供了在整个企业环境下应用程序共享生产过程实时数据的能力。OPC和XML的结合,将能够实现从工厂底层的监控和控制系统到较高级别的企业应用程序的整个工业信息系统的纵向信息集成,并提供更好的方式,将获得的实时生产数据嵌入到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的应用程序中去,进一步满足企业对各种数据信息的需求。

OPC-X ML建立了一组关键字和属性,用于描述工业设备、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特性和操作,从而使整个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能够共享控制系统和现场设备的信息。X ML sche ma包括了读(read)、写(write)、订阅(subsc ription)、浏览(bro wser)等四种数据共享和访问模式,使Web Server/Web Browse r可以逐渐成为实时人机界面的主流。

本文讨论的是:基于OPC-XML技术和ASP(active server page,动态服务器页面,简称ASP)技术的Web应用,根据OPC-XML纲要,实现基于OPC-X ML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这样,Internet/Intranet用户可以通过Web浏览器,从We b服务器得到现场的实时数据,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用户也可以按照各种方式处理这些实时数据。从而可以实现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远程监控、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指挥调度和远程设备管理。

1 系统构架设计

应用B/S 构架将本监控系统设计成三层构架:数据服务层、Web 服务器层和Web 客户层,如图1所

示。

图1 基于OPC-XML 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构架

数据服务层位于整个监控系统的底层,主要包括各种PLC 、智能仪表、传感器以及各种现场总线设备等。这些物理设备取得现场的实时数据后,利用OPC 数据服务器,按照统一、开放的数据访问标准,与企业局域网连接,将数据送给相关的用户。

Web 服务器层为监控系统的中间层,通过Active Server Pa ges 、Internet Informa tion Server(IIS),以X ML(包括Web 服务器中的OPC-X ML 组件)作为浏览器和Web 服务器数据通信的手段,同时利用Web 页面中的VbScript 、Web 服务器端的ASP 以及DOM 对象(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功能。

Web 服务器层中的OPC-X ML 组件为Active X Server Components(ASP 组件),它是基于COM 的特殊类型的组件,利用ASP 脚本语言集成到页面中,是用来联接ASP 以及Microsoft 的IIS 的COM 组件,是监控系统的核心组件。

系统最上层是Web 客户层,为支持ActiveX 、HTML 、DHTML 、Sc ripting 、Java Apple t 和X ML 的Interne t Exlplorer510(及以上版本),监控管理人员通过HTTP 向Web 服务器传送一个需要特殊X ML 文件的请求,Web 服务器接收到这个请求后,将X ML 文件传给客户浏览器,浏览器阅读页面并显示出来。

OPC 数据服务器和OPC-XML 组件之间通信方式为COM/DCOM(即OPC 客户程序/OPC 服务器之间的通信),Web 浏览器和Web 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方式为HTTP 协议和X ML 。

2 O PC -XML 组件接口设计与实现

本监控系统开发的OPC-X ML 组件以Visual C++610作为开发平台,采用ATL 技术,为进程内组件(dll)。这主要是考虑到OPC-XML 组件是用来联接ASP 以及Microsoft 的IIS 的基于COM 的特殊的ASP 组件,用在Internet 环境下运行。运用ATL 技术进行开发,可以快速开发出小巧、灵活的组件,非常适合在Inte rnet 环境下使用。

OPC-X ML 组件有两个功能:一是通过CO M/DCO M 调用OPC-COM 服务器组件获取实时数据;另一个就是用于解包Web 服务器传送过来的数据请求XML 文档以及将从OPC-CO M 服务器获取的数据信息打包成X ML 格式返回给We b 服务器。对于OPC-CO M 服务器组件来说,OPC-X ML 组件是客户端,而对于访问OPC-X ML 组件的Web 服务器来说,它又是服

务器。

从OPC-X ML 组件的功能可以看出,OPC-X ML 组件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即访问OPC 服务器的OPC 客户端程序和用于进行XML 文档处理的代码部分。在本监控系统开发的ATL 的组件中,用I OPCFunc tion 接口和I XMLFunction 接口分别实现上述两个功能。如图2

所示。

图2 OPC-XML 组件接口示意图

2.1 IXM LFunction 接口的实现

这个接口主要用于解析Web 服务器传送过来的XML 文档以及将从OPC-XML 服务器获取的实时数据以X ML 形式返回给Web 服务器。该接口包括两个方法:SendX ML 和GetX ML 。其IDL(接口定义语言)为:

interface IXMLFunc tion:IDispatch {

[id (1),helpstring (/method Se ndXML 0)]HRESUL T SendX ML([in]BSTR bstr XML):

[id (2),helpstring (/method GetXML 0)]HRESUL T Ge tX ML([out,re tval]VARI ANT*pvaX ML):

};

2.1.1 SendXML 方法

该方法只有一个入口参数,当Web 服务器调用这个方法时,其值为数据读请求XML 文档。本监控系统

采用Mic rosoft版本的DOM对象msxml2.dll来解析这个文档,获取数据点的ID。

2.1.2GetXML方法

该方法只有一个出口参数,因为VbScript仅仅支持CO M Variant数据类型,因此,输出参数必须为Va riant 数据类型。当Web服务器调用这个方法时,返回一个数据响应X ML文档,同样需要使用msxml2.dll来创建这个文档。

2.2IOPCFunction接口的实现

I OPCFunction接口提供了OPC客户程序的功能。其具体程序设计细节与通常OPC客户程序设计方法相同,主要实现创建OPC服务器对象、OPC组对象及对各接口及其成员函数的访问,实现对数据的同步、异步访问。IOPCFunction接口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属性和方法如表1所示。

表1IOPC Function接口提供给用户的

属性和方法及其功能列表

方法或属性名称方法或属性功能

Re moteNode Na me(属性)

当远程OPC服务器,用户指定远程OPC服务器所在计算机名

OPCProgID(属性)用户指定O PC服务器的ProgID,即

指定访问的O PC服务器

Connect OPCS erver()与O PC服务器建立连接SyncIORead()从O PC服务器同步读取数据SyncIOW rite()向O PC服务器同步写入数据AsyncIORead()从O PC服务器异步读取数据AsyncIOW rite()向O PC服务器异步写入数据

Di sCon nectOPCServer()

程序运行结束,退出与OPC服务器的连接,释放资源

2.3OPC-XM L组件的调用

OPC-XML组件调用流程如图3所示。为了简洁起见,图中省略了对IX MLFunction和IOPCFunc t ion接口的访问过程,只列出了对其成员函数调用并实现同步/异步数据访问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在OPC-XML组件中,I XMLFunction和IOPCFunction接口的协作过程。Web服务器通过调用I XMLFunction接口的SendXML方法,将用户所需要获得的成员信息以X ML文档的形式通知OPC-XML组件,得到这些信息后,可以通过调用I OPCFunction接口的SyncIORead(或AsyncI ORead)方法从OPC服务器获得对应成员的值,然后,Web服务器调用IXMLFunction接口的GetXML方法,获得这些成员的值并返回一个数据响应的XML文档。写数据的过程也是一样。由于采用X ML对数据信息进行描述,并且所有的文件都以XML格式进行存储,因而,用户可以方便地查找和使用OPC

服务器提供的生产过程信息。

图3OPC-XML组件调用流程图

3Web客户端/服务器端交互的实现

监控页面由静态HTML页面和动态ASP页面组成。对于静态页面,Web服务器只需要对用户的请求作出响应,把静态页面发给客户即可。对于动态页面,则是采用ASP技术。ASP是Web服务器一端的脚本环境。通过ASP,可以结合HTML页面、脚本(sc ript)命令和Ac tive X控件,创建交互能力很强的Web页面或者基于Web的应用。内嵌在ASP文件中的脚本代码,运行在Web服务器侧而不是客户机上,脚本代码并没有发送到浏览器,只有脚本命令的执行结果被发送到浏览器上。

系统中嵌入ASP动态页面的有两种类型的Ac-tiveX控件,即从OPC服务器获得实时数据的OPC-XML组件和用于人机交互的各种图表Ac t ivex控件。利用脚本描述语言(script)可以对Ac tive X控件进行设置属性(prope rty)、调用方法(me thod)、激活事件(e vent)等操作。对于OPC-XML组件,这些属性和方法列于表1中,主要包括选择所要访问的远程OPC服务器、确定与OPC数据服务器之间的状态(连接或断开)、选择用户所需数据等。这样,当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一个.asp文件时,服务器方面的脚本开始运行,OPC-XML组件从OPC数据服务器中获得实时数据,并将实时数据送入其它图表Ac tiveX控件,这些图表控件,根据得到的实时/历史数据库中的数据,动态生成棒图、趋势图、模拟图、开关量文本、模拟量文本等并实时显示,实现人机交互。这样,远程管理用户只要开启I E 浏览器,访问此Web服务器,就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

获得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客户端与OPC服务器端的交互过程如下:

3.1客户端发送页面请求

对于监控信息系统的用户来说,非常简单,只需要利用一台Internet/Intranet上的计算机,通过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页面的域名和全路径名称信息即可。这时,在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端就会建立连接, ASP页面中的脚本代码在服务器端运行,客户端看到的是脚本代码在经过解释、语法检查和编译后的执行结果。

3.2Web服务器端响应请求

ASP本身包含一个DLL文件,名字asp.dll,缺省安装在Winnt\syste m32\ine tsrv目录下。这个DLL文件负责得到一个ASP页面(由文件扩展名.asp标识),然后对它进行分析,寻找服务器端脚本内容。当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ASP判断是否有ASP服务器端的代码需要执行,如果没有(例如客户端请求的是静态的HTML文件),它只是简单地通知IIS这种情况,并让IIS 向客户端发送页面。当从IIS接收到包含有服务器端脚本代码的页面时,它会逐行解释,而那些非服务器端的脚本,或不需要ASP进行服务器处理的,将被返还给II S,进而发送给客户端。然后通过与脚本同时送来的对应的脚本引擎(VBScript或Jscript),将处理后的结果与ASP页面中的HTML和模板文本结合在一起。通过II S,送往原先提出请求的客户端。

当接收到对应的ASP页面访问请求时,ASP页面中的OPC-XML组件开始运行,访问OPC服务器并将数据送入用于人机交互的图表ActiveX控件,这个过程通过脚本引擎(VBSc ript)实现。

3.2.1向OPC服务器发送数据请求

考虑到各个图表控件所需要的数据点不同,并且数据点可能有重复,利用VbScript和Mic rosoft X ML DO M 将人机交互的图表Active X控件所需的数据点整合成一个数据请求X ML文档,并向OPC-XML控件统一订阅,利用OPC-XML控件的SendX ML方法对该文档进行解析,向OPC服务器请求相应数据。

3.2.2将数据分发给图表控件

OPC-X ML组件从OPC服务器获取相应数据点值以后,通过GetXML方法,将数据响应以一个XML文档的形式返回给ASP页面。采用Microsoft版本的DO M 对象以及ASP页面中VbScript对XML文档进行解析,并获得数据点名(PointI D)和数据点值(PointValue),然后把数据分发给相应的人机交互图表ActiveX控件,按照设定的文本或图形显示数据。4结束语

基于OPC-XML技术的互联网实时监控系统有以下特点:

1良好的通用性

目前,OPC规范已经被确定为全球事实性的工业标准,得到过程控制设备制造商和工业控制软件开发商的支持,我们采用OPC规范来标准化数据读写的接口,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o灵活的客户端配置

客户端机器不受地点、硬件、软件的制约。可以在本企业的局域网上,也可以在几千公里外的广域网上,通过拨号或宽带连接到Internet,然后通过Web浏览器访问企业监控信息系统的Web服务器即可。

?客户端真正免维护

客户端除了安装Web浏览器外,不需要任何其它应用软件支持。在浏览器上访问Web服务器的方法,与一般的上网浏览完全一样,操作十分简便。图形系统中的画面、控件下载、更新,都由Web服务器端维护,客户端无需作任何事情。

?松散耦合

由于XML真正实现了信息描述和信息处理的分离,无需考虑用户对数据可能进行的处理和数据的最终表现形态,同样的数据,既可以设定其样式以便在浏览器中显示,也可以交给一个代理进行后台处理,而生成X ML的底层应用程序,不需要任何修改。因此,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与客户端的耦合程度要松散得多。

?更好的信息交换和共享能力

利用XML和HTTP,可以使企业现场的实时数据信息跨越防火墙,发布到Inte rnet上,并和Interne t上的应用进行集成。同时,系统可以不再限制于Mic rosoft 平台,因为,XML几乎可以被所有的操作平台所支持。参考文献

1Ellille Ru sty harld.X ML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O PC Fou ndation OPC X ML-DA Version RC1.8.Ju ne13,2002

3Did ier Martin.X ML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JakeS turm.开发X ML解决方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Sbelley Powers.ASP组件开发指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2

收稿日期:2003-11-12。

第一作者全新建,1971年生,2000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自动控制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判断题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判断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判断题 A 1、A类IP地址以1开头。(×) 2、ADSL是指对称数据用户线路。(×) 3、A类网址最多可以表示127个网络号。(×) 4、ADSL虚拟拨号连接Internet需拨电话号码。(√) 5、ARP协议的功能是将主机的物理地址解析成IP地址。(×)(点评:反了) 6、属于公网IP地址。(×) 7、是B类IP地址。(×) 8、5类双绞线最好传输率科大20Mbps。(×) 9、可以直接在Internet上使用。(×) 0、56Kbps Modem 拨号上网接受和发送的速率相同均为56Kbps。(×) B 1、把文件从远程计算机送到本地计算机的过程叫上传。(×) C 1、采用路由器,能有效地抑制“网络风暴”。(√) 2、C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是.(×) 3、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是,其干线的最大节点为10.(×) D 1、对等网络中的服务器和工作站是固定的。(×)

2、DNS是指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3、对等网中由于可以相互共享资源,所以网络中的部分计算机可以不安装硬盘。(×) 4、对于令牌传送方法,由于某一时刻只有一台计算机能够使用令牌,因此不存在冲突。(×) 5、电子邮件服务是一种非在线方式,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收件方不在线则该邮件也不会被 退回。(√) 6、当二台计算机同时访问网络介质导致冲突发生时,然后都撤消发送,大家分别等待随 机的时间再发送,这种介质访问方法叫CSMA/CD。(√) E 1、E-mail通讯方式是一种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 F 1、非屏蔽双绞线易弯曲、安装具有阻燃性,布线灵活。(√) 2、覆盖范围和传输速率是划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两个最主要的依据。(√) G 1、光缆的网络距离是1KM。(√) 2、广域网络比局域网的误码率要高。(√) 3、关于网络上计算机名称,每台计算机是唯一的。(×) 4、关于网络上计算机名称,每台计算机不是必须的。(√) 5、广域网中的主机和工作站的物理分布一般在几公里以上。(√) H 1、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2015中级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试题(附答案)

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 2015年中级通信工程师通信专业实务(互联网技术)真题 试题一(14分) 回答下列关于网络操作系统的问题 1、(4分) Linux操作系统是目前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特点包括:易于移植,用户界面良好,请写出Linux系统的其他4个主要特点。 2、(2分) 在常用的台式计算机中,Linux内核开机是从何处加载到内存中,Linux内核功能是否能够扩展? 3、(8分) 用户通过命令行与Linux系统进行交互,完成各种配置及资源操作,请按下面要求写出完整的Linux命令 答案: 1、源代码公开 完全免费 完全的多任务和多用户 适应多种硬件平台 稳定性好 用户界面良好 具有强大的网络功能 2、从磁盘加载到内存,可以扩展 3、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4a5445864.html,; cd /home/zhang; rename test https://www.360docs.net/doc/4a5445864.html,或mv test https://www.360docs.net/doc/4a5445864.html,; grep ‘passwd’ test.c或cat test|grep 'passwd' 试题二(20分)

1、IP报头中的Time To Live(TTL)字段有什么作用? 2、 IP报头中那些字段和分片有关? 3、当计算机收到一个数据报时,如何判断这个IP数据报未经历过分片? 4、当计算机收到一个IP数据报时,如何确定应提交给高层的UDP协议处理程序还是TCP 协议处理程序? 5、 ICMP一般认为是IP层协议,ICMP协议有什么作用? 6、 TCP报头中不含长度字段,如何确定TCP报文段中携带了多少字节的数据? 7、一个携带1024字节应用层数据的TCP报文段Sequence number值16进制表示为3A470B7C,那么当收到对方发来的TCP报文中Acknowlegement number(Ack)是什么值时则表示这1024字节数据接收方已经正确接收到? 8、 TCP协议提供了流量控制,发送方不能发出超过接收方数据缓冲区大小的数据,在TCP 报文段中,通过哪个字段向对方通知这个TCP连接在本地接收缓冲区的大小? 9、 TCP端口号占16比特,216=65536,所以每台计算机允许同时工作的TCP连接数最大为655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0、当计算机A与B建立TCP连接之后,A突然掉电后迅速重启动,B以为TCP连接仍存在,这就是“半开连接”问题。此时,B向A发出携带数据的TCP报文头,A使用TCP报头中的哪个字段通知B该链接已经不复存在? 答案: 1、TTL表示此IP包最多能经过的跳数。p131 2、与分段有关的:Identification,Flags,Framgent Offset 3、DF=1;MF=0 4、根据Protocol字段值(6为TCP,17为UDP) 5、在发生特定错误时ICMP向源主机报告,并提供一组请求/应答消息,检测主机和网络的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而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2010年的5.17电信日显得格外让人瞩目。虽然世界电信日已经走到了第42届,但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感觉无穷威力的,恐怕要从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从2010年开始,已经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 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网”雏形初现。

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网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 2001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的“移动梦网”正式开通。当时官方的宣传称手机用户可通过“移动梦网”享受到移动游戏、信息点播、掌上理财、旅行服务、移动办公等服务。 随后的几年,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无线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亿万富翁,有媒体说,中国最好赚钱的年代有两拨,一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另外一拨则是大小SP们,可惜好景总是不长。 2006年9月,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投诉突出的情况,信产部猛力推出新的电信服务规范,严格要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执行。新规范将包括: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二次确认;IVR、彩铃、WAP等非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按键确认;点播类业务 强制执行全网付费提醒。这三项主要规定均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的投诉焦点。由于三项新规涵盖了“黑”SP的所有违规利润来源,因此将对国内违规SP形成封杀之势。 萌芽 如果说创建于2004年3月16日的3G门户开创的是中国FREE WAP 的另外一种模式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在中国移动互联网长河里,仅仅是萌芽的开始。 在这个萌芽时期,先后冒出了搜索、音乐、阅读、游戏等领域的多种无线企业,不过,整个行业都处在混沌之中,因为没有人能够讲得清楚未来是什么,商业模式之争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剖析

互联网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名称:局域网构建及Netmeeting组件的使用 组员姓名: 组员学号: 专业班号: 实验职责: 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习建立局域网和Netmeeting的使用 了解基本计算机网络硬件,如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网卡等。并学会简单 的使用。 二、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两台电脑、一个交换机、两根网线 三、实验步骤 1、局域网的建立 用带RJ-45头的B-B双绞线将各计算机网卡连接到交换机上; 2.配置客户端: ①添加网络协议TCP/IP(已添加好)。 桌面——右击“网上邻居”—点击“属性”—点击“本地连接”—点击“属性”—点击“安装”—点击“协议”—点击“添加”—选“TCP/IP”; ②配置计算机IP地址,子网掩码。 桌面——右击“网上邻居”—点击“属性”—点击“本地连接”—点击“属性”—点击“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 —选择“使用下面IP地址”; 项目名称TCP/IP协议 IP地址子网掩码 计算机1 Mis01(可任意定)192.166.0.1 255.255.255.0 计算机2 Mis02(可任意定)192.166.0.2 255.255.255.0 计算机3 Mis03(可任意定)192.166.0.3 255.255.255.0 计算机4 Mis04(可任意定)192.166.0.4 255.255.255.0

③重起计算机,单击“开始”—选择“运行”—键入“cmd”键入“ping 192.168.0.2”,测试计算机之间是否连通。 3.此时可以在计算机中任选一文件夹,右击选择“共享”—选择文件夹 属性中的“共享该文件夹”;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下列哪种数据通信中 A、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 B、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C、数字信号传输数字数据??????????????? D、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2.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3.下列哪种交换方法使用了虚电路? A、报文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各种方法都一样 4.虚电路方法在传输数据前 A、必须预先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B、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组 C、收发两站的发送接收设备必须同时可用?? D、必须建立起专用的通信线路5.在下列传输介质中,哪种介质的典型传输率最高? A、双绞线??????? B、同轴电缆?????? C、光纤?????? D、无线介质 6.RS232C逻辑0的电平为 A、大于+3V????? B、小于-3V??????? C、大于+15V???? D、小于-15V 7.两端用户传输文件,应属于下列OSI的哪一层处理? A、表示层??????? B、会话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8.使用路径通过子网,应属于下OSI的哪一层处理?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9.OSI模型中,对话控制是哪个层次的功能?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10.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11.控制访问网络资源的软件称为 A、操作系统????? B、工作站??????? C、客户机??????? D、外设12.Windows?NT为管理用户帐号提供的使用程序叫做 A、服务器管理器??????????????????????? B、用户管理器 B、域用户管理器???????????????????????D、帐号管理器 13.以下哪个IP地址属于C类地址?A、?????????????????????????? B、C、??????????????????????D、 14,域名与下面哪个一一对应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网络???????? D、以上均错 15.路由器运行于OSI模型的哪个层次?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16.IP协议提供哪种服务? A、无连接服务??????????????????????? B、面向连接的服务 C、虚电路服务??????????????????????? D、以上都不是 17.DNS必须具有一个 A、动态IP地址??????????????????????? B、静态IP地址 C、动态计算机名?????????????????????? D、固定的计算机名 18.下面哪个网络技术最适合多媒体通信需要?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建设 1.2.5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6.核心课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东莞理工学校软件信息与服务专业项目建设小组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定位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计算机所有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专业核心课。课程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导向,注重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同时遵循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国家工信部通信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技能认证析考核要求,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信息管理及生产管理三方面需求为导向,详述移动互联网热点技术的应用,大量的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环境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课程中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课程任务 课程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沟通与团队的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关于软件与信息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关键性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二、职业活动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既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又保证学生能掌握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了多个实际企业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具体案例,每个案例都能覆盖本课程的知识点,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和容易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达到社会相应岗位群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如下: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日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据统计1,2014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达2349万辆,位列全球第一,遥遥领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预测这个数据将会在未来五年里增加到4亿辆。在我国车险中的交强险属于强制保险,因此这一汽车数量的上 亿 长。但由于法律建设滞后、行业自律缺乏和市场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车险中面临着理赔难、销售渠道价格不统一等难题,并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我国车险销售渠道分析 1数据来源于Mark Lines。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险公司的营销策略还是依靠营销人员实行人海战术进行直销,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电(网)销、4S店等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如表1所示)。 表1 车险主要销售方式比较 67.27%,增速迅猛。电话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14.65%,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 10.85%,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比达到25.5%,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 相对于传统渠道,电话、网络销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控和地域覆盖广等优势,被视为保险行业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

销渠道。分析发现,其最具竞争力之处是低于传统渠道15%的价格水平。由于价格仍是当前车险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电销产品的出现恰好是顺应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充分说明,费率改革的走向将直接决定车险市场竞争的走势。 2.代理机构 一部分车主通过代理人、4S店购买保险。中国保监会规定车险 在很大的差距。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汽车出险时,车主首先需要及时记录对方的车牌号、对方车主的家庭住址、名字、联系电话以及对方车险的具体情况,然后现场拍照。同时车主也需要记录日期、时间和事故地点;另外如有可能,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最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网上或者实体店中填写索赔申请,保险公司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学习心得之令狐文艳创作

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学习心得 令狐文艳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已经越来越大了,我们用它与朋友沟通交流,用过互联网了解新闻、获取信息,我们上网购物等等。可是,我们对网络的了解却是非常少的。然而,通过学习《互联网技术及应用》这门课,我找到了答案。我不仅明白了什么是互联网,而且还掌握了一些互联网的使用技术,通过这门课我不仅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还学到了一些使用的技术。这将为我以后更高效的使用互联网带来很大的帮助。 某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也曾经写道:“把网络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也是人类的巨大进步。第一章“Internet概述”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互联网的知识。Internet发展简史、Internet提供的服务、工作原理、收发邮件、远程登录、FTP服务、网上交流等等。

“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 1.通过全球性的唯一的地址逻辑地链接在一起。这个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其它协议基础之上的。 2.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或者今后其它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网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3.可以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使用高水平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这当然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定义互联网。这个定义至少向我们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互联网是全球性的;其次,互联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需要有“地址”;最后,这些主机必须按照共同的规则(协议)连接在一起。 当然,目前互联网还没有定型,还一直在发展、变化。因此,任何对互联网的技术定义也只能是当下的、现时的。 那么互联网是这样定义的,那么它的用途究竟有哪些呢?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及答案 1.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 ) A.ATM网 B.DEC网 C.ARPA网 D.SNA网 2.下列关于TCP/IP协议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放的协议标准、免费使用、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B.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中 C.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D.灵活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网络设备在网中具有灵活的地址 3.采用同步TDM时,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采取的措施是( )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4.规定了信号的电平、脉宽、允许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最大传输距离的物理层特性是(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5.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同步方法是( ) A.外同步 B.自同步 C.群同步 D.字符同步 6.正确的循环冗余校验码的检错能力描述是( ) A.可检测出所有三比特的错 B.可检测出所有偶数位错 C.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位错 D.可检测出所有大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突发错7.在HDLC操作方式中,传输过程只能由主站启动的是( ) A.正常响应方式 B.异步响应方式 C.异步平衡方式 D.正常与异步响应方式8.PPP协议提供的3类功能分别是:成帧、链路控制和( ) A.通信控制 B.网络控制

C.存储控制 D.安全控制 9.路由选择包括的两个基本操作分别为( ) A.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B.可能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C.最优选择算法和网内信息包的传送 D.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10.OSPF不支持...的网络类型是( ) A.点对点网络 B.广播网络) C.非广播式的网络 D.点对多点网络11.IP数据报经分段后进行传输,在到达目的主机之前,分段后的IP数据报( ) A.可能再次分段,但不进行重组 B.不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C.不可能再次分段,但可能进行重组 D.可能再次分段和重组 12.C类IP地址可标识的最大主机数是( ) A.128 B.254 C.256 D.1024 13.路由信息协议(RIP)使用的路由算法是( )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扩散法 C.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4.在Internet中,路由器的路由表通常包含( ) A.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完整路径 B.所有目的主机和到达该主机的完整路径 C.目的网络和到达该网络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D.互联网中所有路由器的地址 15.TCP段结构中,端口地址的长度为( ) A.8比特 B.16比特 C.24比特 D.32比特 16.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是指( )

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就在此文撰写的过程中,3G牌照正式发放:中国移动获得TD牌照,中国联通获得W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该来的还是来了,不过有点晚。3G就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舞女,不过这次不是羞涩,而是一脸的哀怨,直到年老色衰才被获准出来表演。既然上台了,那就好好表演,把自己的拿手绝活都拿出来,怎么着也得证明自己比那些半路出家的村姑强吧?下面就来看看这个过气的舞女到底有哪些绝活可以拿得出手。可以说,3G时代就是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准确的说应该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也许移动互联网的腾飞还在4G。3G从根本上实现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也催生出很多新的产业机会,以及让原有的移动应用和互联网应用有了新的市场空间。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未来几年的十大移动互联网应用: 1、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将是未来3G和移动互联网产业当中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在2G时代手机主要用来打电话、发短信,2.5G时代可以上W AP、玩彩信,在3G时代,不光是可以“玩”,还可以“用”,不光是可以“获取信息”,还可以“达成交易”——在手机上可以订票,可以买卖股票,也可以拍卖东西,手机真正成为万能军刀。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较为成熟的,移动电子商务的威力已经开始展现:2007 年,电子商务市场收入占日本无线增值服务市场收入的63% ,并且增长迅速,较上年增长 29% 之多。 谷歌已经将移动google 定位成“随身万事通”,为客户提供基

于“位置”的本地化信息服务,而未来,google 必将更进一步,将“支付”和“物流”整合进来,提供全程的电子商务服务。 2 、手机游戏“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游戏,难怪游戏那么受欢迎。从街边的电子游戏,到电视游戏,再到PC 游戏,无不证明了游戏的强大生命力,在手机上同样如此!手机游戏的市场空间将不亚于电脑游戏,因为手机虽然操作和展现能力不及电脑(这些可以通过游戏的设计来尽量弱化),但它最大的好处则在于随身,用户玩游戏往往就是因为无聊,手机当然就成为玩游戏的首选。 个人认为,手机上游戏会走PC 游戏的老路,先是单机游戏兴起,再是网络游戏的繁荣。目前虽然单机游戏占大头,但手机网游的崛起也就是一两年的事。 3 、手机音乐自古以来,音乐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有人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带来了一群又一群的歌迷,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如随身听时代的sony ,mp3 时代的IPOD 。互联网的出现,让音乐的生产和销售变得更为容易,也让音乐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音乐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用户携带音乐变得容易,由冲动变成拥有(音乐)变得更加便捷,有共同音乐兴趣的人交流更为方便——音乐将变得无处不在! 虽然终端性能和资费等在一定程度会限制着手机移动的发展,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一旦手机音乐找到了属于它的商业模式,将

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技术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47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由一组用户群构成、不需要基站、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络是( C ) A.蜂窝通信网 B.无线局域网 C.Ad hoc网络 D.虚拟专用网 2.广域网WAN一般采用( D ) A.“广播”传输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光纤”传输方式 D.“存储-转发”传输方式 3.采用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的网络拓扑是( A ) A.星形拓扑 B.总线拓扑 C.环形拓扑 D.网形拓扑 4.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的网络协议要素是( B ) A.语义 B.语法 C.定时 D.标准 5.下列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 B.OSI仅是ISO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 C.OSI模型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D.OSI中只有各种协议是可以实现的 6.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串行物理接口标准是( A ) A.EIA RS-232C B.EIA RS-422 C.EIA RS-423 D.EIA RS-449 7.当物理信道的可用带宽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带宽时可采用的复用技术是( A ) A.FDM B.TDM C.WDM D.STDM 8.OSI模型中实现端到端流量控制的是(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9.在接收、发送双方仅需一个帧的缓冲存储空间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C ) A.选择重发策略 B.连续重发请求 C.空闲重发请求 D.Go-back-N策略 10.从滑动窗口的观点看,在选择重传协议中( D ) A.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I 11.提供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之间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D ) A.转发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12.Internet互连层的四个重要协议是IP、ARP、RARP和( C )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

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

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

1.简述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1)双协议栈技术 (2)隧道技术 (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2. 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3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3-2=6个子网。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子网号为10.32.0.0,主机号范围为10.32.0.1-10.63.255.254 子网号为10.64.0.0,主机号范围为10.64.0.1-10.95.255.254 子网号为10.96.0.0,主机号范围为10.96.0.1-10.127.255.254 子网号为10.128.0.0,主机号范围为10.128.0.1-10.159.255.254 子网号为10.160.0.0,主机号范围为10.160.0.1-10.191.255.254 子网号为10.192.0.0,主机号范围为10.192.0.1-10.223.255.254 3.什么是多径效应? 移动通讯电波传播最具特色的现象是多径衰落,或称多径效应。无线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地形、地物的影响而产生反射、绕射、散射等,从而使电波沿着各种不同的路径传播,这称为多径传播。由于多径传播使得部分电波不能到达接收端。而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也是在幅度、相位、频率和到达时间上都不尽相同的多条路径上信号的合成信号,因而会产生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时延扩展等现象,这些被称为多径衰落或多径效应。 4.为什么CDMA称为绿色手机? 普通的手机(GSM和模拟手机)功率一般能控制在600mW以下,CDMA系统发射功率最高只有200mW,普通通话功率可控制在零点几毫瓦,其辐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手机发射功率的降低,讲延长手机的通话时间,意味着电池,话机的寿命长了,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故称之为“绿色手机”。 5.移动IPV6数据包选路过程? (1)当移动节点在家乡链路上时,它们就像任何固定节点一样收发数据包。 (2)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的通信软件伙伴可以利用IPv6选路报头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移动节点,这些包不需要经过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练,它们将经过从始发 点到移动节点的一条优化路由。在移动IPv6中,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是一个非 常好的中间目的节点。因为转交地址和移动节点总是配置在一起的。因此。通 信伙伴将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作为选路报头中唯一的中间目的节点,以便数据 包直接路由到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上。 (3)如果通信伙伴不知道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那么它就像其他任何固定节点发送数据包那样向移动节点发送数据包。这时,通信伙伴只是将移动节点的家乡地 址(也是它知道的唯一地址)放入目的IPv6地址域中,并将它自己的地址放在 源IPv6地址域中,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这样发送的一个数据包将被送往移动节 点的家乡链路,在家乡链路上,家乡代理截获这个数据包,并将它通过隧道送 往移动节点的转交地址。移动节点将送过来的包拆封,发现内层数据包的目的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100分答案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100分答案 1.2015年3月,()在杭州推出“一键叫船”服务。(单选题2 2分 o A.Etsy o B.Uber o C.Yahoo o D.Ebay ? 2.在我国,()年谢平在其研究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单 选题22分 o A.2015 o B.2012 o C.2014 o D.2016 ? 3.2015年3月,()在两会上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单 选题22分 o A.马化腾 o B.马云 o C.潘石屹 o D.任正非

? 4.不属于即时通讯工具的是()。(单选题22分 o A.QQ o B.Email o C.微信 o D.MSN ? 5.工业4.0(InDustrie4.0)是()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 目之一,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单选题22分 o A.德国 o B.日本 o C.美国 o D.中国 ? 6.2007年至()年是传统企业互联网时代。(单选题22分o A.2015 o B.2010 o C.2013 o D.2009 ?7.“互联网+()”将促进公共交通服务效率、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单选题2分) 2分 o A.便捷交通 o B.益民服务

o C.绿色生态 o D.有机农业 ?8.直接为人类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互联网商业模式,称为互联网()时代。(单选题 22分 o A.1.0 o B.4.0 o C.3.0 o D.2.0 ?9.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是()。(单选题22分o A.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 o B.南京大学的“小百合” o C.北京大学的“一塌糊涂” o D.曙光BBS站 ?10.共享经济其实就是构建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以 下()不是这个第三方机构。(单选题22分 o A.个人 o B.组织 o C.商业机构 o D.政府

互联网平台治理研究报告

互联网平台治理研究报告

前言 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从全 球来看,市值最高的 10 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 7 家平台企业。从我 国来看,已经涌现了20 家市值/估值超100 亿美元的超大型平台企业,其中 16 家是2012 年以后成长起来的。无论从规模、数量或者成长速 度看,我国平台经济崛起的大势已然形成。 与此同时,平台经济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治理挑战。网络售假、 虚假宣传、不良信息等问题的治理态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近三年,伴随大量新兴超大型平台企业的快速崛起,数据、算法、垄断、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等问题不断受到各界关注,一系列争议性问题亟待解决。 平台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复杂经济现象。平台的核心功能主要是匹配双边或多边市场,然而,正是其特殊的双边/多边市场结构,决定了平 台具备市场参与者与组织者的双重身份,扮演了信息壁垒打破者与重构 者的双重角色。特别是那些规模很“大”的超大型平台企业,甚至已 经成为具备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基础设施。 对平台企业多重社会经济角色的重新认识,构成了本报告对平台 经济的治理模式、平台企业的责任划分、平台垄断的规制策略等诸多争 议性问题应当如何选择的基本指导。本报告主要价值导向是,努力在 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与有效治理之间寻找平衡性的应对策略,以推动平 台经济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未来对互联网平台的治理仍应坚持包容审慎的理念,并将 这一理念贯彻到处理很多争议性治理问题的价值导向中,在坚持底线

监管的原则下,为平台经济的成长留足空间。 第二,超大型平台企业崛起已经在推动经济社会的资源重组和权力重构,从治理的角度看,那些对市场“具化”程度越高、占据信息优势越多、公共产品属性越强的平台,应该受到更多的治理关注,并在平台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第三,平台企业一系列新的经济社会角色使得平台企业在生态治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大提升,政府直接治理所有市场主体的传统模式不再适用,构建政府与平台协同的多元治理体系应当是未来平台经济治理模式设计的主要方向。 第四,随着平台企业经济社会角色的转变,平台承担必要的主动审查义务已经成为更现实的选择,但应限定在非全面审查义务范围内,构建以“制度性、机制性”为导向的系统性责任评估机制,设置必要的多方参机制,夯实平台履责的正当性基础。 第五,在垄断规制上,建议我国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包容审慎的反垄断态度,将促进创新作为反垄断的主要价值导向,以应对超大型平台企业的崛起。同时,充分利用其他法律手段,对涉嫌“垄断” 的争议行为进行综合约束。

浅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5445864.html, 浅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发展 作者:李建坡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企业和个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互联网的需求也逐渐加强,随着对网络可用性以及安全性的诉求也不断的提升。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和开放性的基于TCP/IP技术的、不可管理的网络,带来了网络的复杂性以及安全性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消除非善意信息的威胁以及安全隐患。 关键词:互联网应用信息技术需求发展管理变革 互联网技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互联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人们在网上可以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视野,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1 互联网技术概述 在互联网发展之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会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就像“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在创建了43亿个IP地址之后,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而实际上,在互联网发展了仅仅41年之后,人们就要面对IPV4地址的枯竭窘境。同样,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用户对于网络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复杂的功能例如OSPF、BGP、组播、区分服务、流量工程、NAT、防火墙、MPLS等都被纷纷塞进了路由器等交换设备里面,从而使后者不堪重负。于是,OpenFlow便应运而生。实际上,OpenFlow这个概念早在07年就已经提出,并且在08年还成立了0penFlow交换机论坛,只是一直以来非常低调,因此并不广为人知。OpenFlow是这样一个开放的标准,它允许研究人员在我们每天使用的网络上面运行实验协议,同时可以通过某个规范使得研究人员在运行实验协议的同时不会暴露设备的内部技术细节。说得简单点儿,人们想要控制Internet,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控制网络中最为关键的节点——交换设备,一旦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那么所有的流量便可以为我所用,这时便需要有一套开放接口、支持控制的交换标准,而这便是OpenFlow。 2 互联网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丰富人民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信息网格技术必将取得广泛的应用,网络应用也更趋多样化。开放的海量的资源是互联网得以发展得如此迅猛的重要因素;而Android系统之所以能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打败称霸十年的Symbian系统从而成为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也是得益于它的开放性;同时,随着Facebook通过开放平台一炮走红,全球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竞相推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报告及实践需求规格说明书

《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需求规格说明书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此需求规格说明书对《网络教学平台》项目做了全面细致的用户需求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软件应具有的功能、性能,便于系统分析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及维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够清楚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作为工作成果的原始依据。与此同时,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概要设计说明书和完成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 本文档可供项目经理、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用户文档编写人员等参考。 1.2 项目背景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是现在各个高校研究与探讨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逐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点发展模式。 本项目基于校园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为核心,结合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交互作用,为学生、教师提供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管三合一的综合教学环境,实现校园的教学资源共享和跨时空

的师生互动,建成一个功能完整、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本平台可以实现教师课程资源上传、成绩管理、在线答疑,学生下载课程资源、在线测试、实训练习等功能。 该网络教学平台的建成将为我校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打下扎实基础,同时,我校师生通过该平台能够进行积极的教学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结构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水平,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技术保证。 1.3 项目说明 1、项目名称: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2、项目来源: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 3、开发部门: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开发小组 4、项目产品的所有权: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 5、预期用户: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全体学生 2 项目概述 2.1 目标 拟定本网络教学平台设计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为: 1、充分体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协作学习能力为辅”的特色 本网络教学平台应该是一个基于网络,以课程建设为中心,集课程制作、发布与维护为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应该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