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具有抗病毒

哪些中药具有抗病毒
哪些中药具有抗病毒

哪些中药具有抗病毒、消炎的作用?

一、抗病毒中药的分类

研究证实,有些中草药具有非常强的抗病毒作用。在临床上防制病毒性疾病的单味中药如清热药板蓝根、黄柏、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叶下珠等,解表药麻黄、桂枝、香薷、紫苏叶、防风、薄荷等。根据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抗病毒中药可分为两大类。

(一)能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的中草药

常用的有醋、黄芪、板蓝根、麻黄、苍术、五味子、蚕砂、桑叶、青蒿、马鞭草、地丁、木贼、紫草、香附、夏枯草、天花粉、甘草、三七、大黄、大青叶、女贞叶、白头翁、地榆、地骨皮、百部、防风、连翘、吴茱萸、虎杖、侧柏叶、二花、鱼腥草、茵陈、厚朴、穿心莲、桂枝、柴胡、菊花、野菊花、黄连、黄柏、蛇床子、蒲公英、薄荷等。

(二)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可通过诱生干扰素或促进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常用的有人参、茯苓、猪苓、党参、黄芪、山药、首乌、巴戟天、灵芝、黄精、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当归、刺五加、枸杞子、虫草等。

二、临床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抗病毒中药的种类繁多,应用也极为广泛。很多单味中药有特异的抗病毒功能,但与其它中药配伍使用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就目前应用较多的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作简单介绍。

(一)单味抗病毒中药

芍药芍药具有养血敛阴、养阴平肝及柔肝护肝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染所致的皮肤损伤,用药后次日即可生效,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痊愈时间长短不一,但效果十分显著。

人参人参对病毒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病毒感染细胞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人参叶提取液(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对伪狂犬病病毒和狐狸脑炎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上还常用其治疗疱疹型口炎和口腔溃疡,有效率可达80%左右,其作用机理是直接杀伤病毒。

黄芪黄芪是家禽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可直接阻断病毒的核酸合成, 从而杀灭病毒;同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可促进抗体的形成,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进而杀灭病原体,作用迅速持久。因此,在养殖业中黄芪常被用于抗病毒,其机理在于通过提高机体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繁殖。

金银花金银花所含成分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化合物、芳樟醇、双花醇等。双花(金银花)喷雾剂体内抗病毒实验表明,其大小剂量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大剂量(11. 4克/千克·天)对小鼠肺内流感病毒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可用于流感病毒性肺炎的防治。

连翘连翘是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为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是一味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连翘提取物——金丝桃素用于家禽病毒性疾病的防制效果较好。对禽流感病毒(H5N1、H9N2)以及其它RNA病毒, 如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鸭肝炎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所以该药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野菊花本品为常用的抗菌抗病毒药物,具有较强的抗流感病毒活性。试验证明,野菊花水提物抗病毒效价很高,可抑制流感病毒的活性,临床上常用其作为流感病毒的预防药物。

蜂胶蜂胶可杀灭单纯疱疹病毒和疱疹性口腔炎病毒外壳;还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繁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腺病毒敏感性较差。蜂胶乙醇浸提物能抑制疱疹性口腔炎病毒(VSV)、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Ⅰ)、猴病毒- 40(SV - 40K)和日本血凝病毒(HVJ )在细胞培养中增殖。因此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疱疹性口炎等病毒性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二)复方抗病毒中药

利用两味或两味以上中药配伍,研究中药在抗病毒方面的协同作用,最终以取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新中成药为目的的研究,是目前中草药抗病毒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双黄连粉针剂本方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组成,研究表明,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病毒的作用;对流行性腹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麻疹病毒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临床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已被广泛应用. 清瘟败毒饮本方由生石膏、生地、玄参、黄芩、牡丹皮、知母、黄连、栀子、淡竹叶、桔梗、甘草组成。有人用清瘟败毒饮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试验,结果治疗组平均发热天数、尿蛋白转阴天数均明显短于病毒唑对照组,说明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显著。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配方此方由黄芪、板蓝根、大青叶、连翘、佩兰、射干、柴胡、地榆、槐花等10余种中草药,经水提制成复方中药抗病毒合剂,并首先用于抗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结果表明,抗病毒合剂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对免疫系统和重要实质器官有明显保护作用。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抗病毒颗粒冲剂此方由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杏仁、浙贝壳、黄芩等组成,该药具有抗病毒消炎作用,且治愈率比同种类其它药物高出10%以上。该药可用于治疗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综上所述,中药抗病毒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之现在市场上许多抗病毒西药物用于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不但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容易造成药物残留。因此,目前中草药抗病毒药物成为新的亮点,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其价格低廉,药源广泛,无毒副作用,为病毒性疾病较为理想的治疗药物,最终达到既能杀灭病毒又对宿主细胞无影响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感冒可以吃《双黄连》,方中的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无论对细菌还是病毒都有杀灭作用,还有中药板兰根对病毒性感冒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鱼腥草,黄苓,板蓝根,连翘,金银花都可以

1,板兰根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肠炎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2,鱼腥草主治肺炎,肺脓肿,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肾炎,蜂窝组织炎,中耳炎,外用毒蛇咬伤和疖,痈等.它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镇痛,止血,止咳,利尿等作用.

3,金银花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肿,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痢疾,疖,痈,丹毒,子宫糜烂等.

4,黄连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结肠炎,急性结膜炎,口疮,疖,痈,吐血,消渴和烧伤等.对一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和滴虫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降压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功效是清热去湿,泻火解毒.

5,黄芩主治急性和慢性肝炎,痢疾,急慢性肠炎,疖,痈,烧烫伤,上呼吸道感染和预防猩红热等.有解热,镇静,降压,利尿,利胆和保肝等作用.

6,蒲公英有广谱抗菌和明显杀菌功效.它对急性扁桃体炎,结膜炎,尿路感染,乳腺炎气管炎,胃炎等均有显著疗效,生食效果更佳.

7,马齿苋凉拌生吃马齿苋或煎水服用,对急性肠炎,乳腺炎肾炎水肿,痔疮出血等均有治疗效果.特别是治疗细菌性痢疾,用大量鲜马齿苋捣汁冲服,效果极佳. 8,山楂药理研究证明,山楂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经常食用能防治由这些致病菌引起的消化道,呼吸道及其它器官组织的感染性疾病.

9,大青叶主治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肠胃炎,急性肺炎,丹毒,黄疸,痢疾,口疮等.它对多种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有杀灭作用. 大青叶,板蓝根等药物有抗病毒的作用,消炎一般是一些促进排泄或者清热的药物!如黄柏黄芩黄连等!

10,连翘主治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等症.可抑制伤寒等多种细菌. 11,菌陈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症.

12,穿心莲治急性痢疾,肠胃炎,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

13,柴胡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肝炎,胆囊炎,脱肛等,有解热,镇静,降压,镇

咳的作用.

哪些中药具有抗病毒

哪些中药具有抗病毒、消炎的作用? 一、抗病毒中药的分类 研究证实,有些中草药具有非常强的抗病毒作用。在临床上防制病毒性疾病的单味中药如清热药板蓝根、黄柏、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叶下珠等,解表药麻黄、桂枝、香薷、紫苏叶、防风、薄荷等。根据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抗病毒中药可分为两大类。 (一)能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的中草药 常用的有醋、黄芪、板蓝根、麻黄、苍术、五味子、蚕砂、桑叶、青蒿、马鞭草、地丁、木贼、紫草、香附、夏枯草、天花粉、甘草、三七、大黄、大青叶、女贞叶、白头翁、地榆、地骨皮、百部、防风、连翘、吴茱萸、虎杖、侧柏叶、二花、鱼腥草、茵陈、厚朴、穿心莲、桂枝、柴胡、菊花、野菊花、黄连、黄柏、蛇床子、蒲公英、薄荷等。 (二)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可通过诱生干扰素或促进机体免疫功能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常用的有人参、茯苓、猪苓、党参、黄芪、山药、首乌、巴戟天、灵芝、黄精、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当归、刺五加、枸杞子、虫草等。 二、临床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抗病毒中药的种类繁多,应用也极为广泛。很多单味中药有特异的抗病毒功能,但与其它中药配伍使用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就目前应用较多的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作简单介绍。

(一)单味抗病毒中药 芍药芍药具有养血敛阴、养阴平肝及柔肝护肝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染所致的皮肤损伤,用药后次日即可生效,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痊愈时间长短不一,但效果十分显著。 人参人参对病毒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病毒感染细胞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人参叶提取液(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对伪狂犬病病毒和狐狸脑炎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上还常用其治疗疱疹型口炎和口腔溃疡,有效率可达80%左右,其作用机理是直接杀伤病毒。 黄芪黄芪是家禽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可直接阻断病毒的核酸合成, 从而杀灭病毒;同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可促进抗体的形成,增强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进而杀灭病原体,作用迅速持久。因此,在养殖业中黄芪常被用于抗病毒,其机理在于通过提高机体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繁殖。 金银花金银花所含成分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化合物、芳樟醇、双花醇等。双花(金银花)喷雾剂体内抗病毒实验表明,其大小剂量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大剂量(11. 4克/千克·天)对小鼠肺内流感病毒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可用于流感病毒性肺炎的防治。 连翘连翘是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为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是一味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连翘提取物——金丝桃素用于家禽病毒性疾病的防制效果较好。对禽流感病毒(H5N1、H9N2)以及其它RNA病毒, 如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鸭肝炎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所以该药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中医中药抗病毒更有优势

中医中药抗病毒,更有优势 (文章来源:辽宁日报号脉中医之防治病毒西药已经滞后) 对于真正的抗病毒中药来说,我民族医药有许多良方能干扰病毒DNA、RNA的复制,从而抑制病毒增殖,起到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损害的作用。这些中药方剂不但对流感病毒、新型流感变异病毒等十几种病毒具有明显的抑杀作用,而且还可为正常细胞提供一层保护膜而免受病毒攻击。 甲型流感、禽流感、手足口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传染性,不但可以在禽鸟之间传播,而且还可以传染到人类身上。但对于防治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这种病毒的变异性。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迪克·汤普森曾在日内瓦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常用于治疗流感的一些抗病毒西药对人体内禽流感病毒不起作用。而中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病毒的杀灭作用机制多样,同时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中药对多种病毒有效,对病毒的防治作用明显。

我多年来对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使用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我认为中药抗病毒可应用于人类所有的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而且对病毒具有多重作用,很少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部分药物还兼有解热、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优势。我认为在使用抗病毒中药时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抗病毒与整体调节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SARS及禽流感的出现,提高了人们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警觉性。但是,已有的病毒被征服了,还会出现新的病毒。人类与病毒的较量,将是永远的话题,人们与各种病毒性传染病的抗争,也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中医药有两千多年防治传染病的宝贵经验,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性传染病中的优势,并从中药中寻找和开发抗病毒药物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下面我就对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优势,使用原则和方法,以及宜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谈一点见解。 一、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优势 (1) 中医在抗病毒中药临床应用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属于中医温疫病范畴。中医药治疗瘟疫病,包括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治疗瘟疫病之大家,如张仲景、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药,如麻杏石甘汤、清瘟解毒丸、银翘散、桑菊饮等。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抗病毒方药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应用,不但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也向人们展示了中医治疗温疫病的现代科学内涵。据近几年有关文献资料报道,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几乎已经遍及国内目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肠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1957年,北京出现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请近代名医蒲辅周会诊,按暑温、暑湿辨病,按卫气营血论治,分别施以清暑解表、通腑泻热、清热化湿、清营凉血等治疗方法,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对当时医学界振动很大。1998年冬末春初,北方地区流行性感冒流行,有关中医医疗单位根据中医理论辨证为表寒里热,即所谓的“寒包火”,并以此拟定了具有一定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中药制剂“感冒合剂”,用于防治北京及周边地区患者17万人,取得了良好效果。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发热、低血压、出血和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患。中药研究治疗出血热812例,病死率为1.1%,而西药对照组病死率为5.08%,表明用中医药治疗出血热比单纯使用西药有较好的疗效。2003年初春,波及全国24个省市的“非典”,给我国人民带来一场灾难,共使5 327人患病。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由于中医药积极参与了“非典”的治疗过程,大量使用了具有抗病毒的中药,使我国治疗“非典”的疗效显著提高。据统计,全世界治疗“非典”的病死率为9.6%,而我国治疗“非典”的病死率为6.5%,明显低于世界平均病死率。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很多医疗单位使用具有抗肝炎病毒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并用于预防,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对疫情的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艾滋病作为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和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了一些可喜苗头。近年来,中医又在手足口病防治中收效奇特。有研究发现,中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优于西药,并且中药的副作用发生率比西药要低很多;临床观察证明导赤散加减方、银翘散加减,湿邪偏重用新加香薷饮加味,中成药选连花清瘟颗粒等,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于西医常规药物;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达到缩短病程,预防严重并发症的效果。中医药参与手足口病治疗,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其他方面中医中药也取得优异成果,比如用抗病毒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肠炎、流行性腮腺炎、单纯性疱疹等等,也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 ) 中医在使用中药抗病毒处方的特点与优势是中药方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不但疗效显著,而且由于其自身的组方特色与药物特性,必然表现出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不同于西药的一些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抗病毒同时,许多方剂兼有解热、抗炎等作用,对病毒引起的感染具有多重作用,如缩短发热的时间,控制炎症的扩散,促进炎症的吸收等,即对病毒以及病毒引起的病理反应能多途径、多方位起作用,如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药科学配伍,君臣佐使相亙协作,精妙得当;二是在抗病毒同时,部分处方兼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组织,如配伍黄芪、灵芝、西洋参等;三是在

抗菌抗病毒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抗菌、抗病毒海洋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班级:生物工程1311班姓名:张坤煌学号:201321042023 摘要:进入21 世纪以来,海洋生物已成为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从各类海洋生物中可提取分离到具有各种药用活性的化合物,具有开发成新药的潜力。海洋多变复杂的环境导致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近年来,在对海洋生物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对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药理研究,为新药的开发和各种疑难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就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几种重要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分别进行概述,概括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种类、研究方法和具体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菌、抗病毒。 Abstrac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marine organism has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source of natural medicines. Medicinal active compounds extracted and separated from which have the potential of being new medicines.The environment of sea is changeable and complex,which causes the diversity of marine microorganism.In recent years,many unique bio active materials were found in the researches of marine microorganism.The extraction and pharmacology of these bio active materials were studied,which provide new hope for the development to of new medicines and the cure of different diseases.Several kinds of important bio activity of active materials from marine microorganism were introduced,such as anti-tumor,antibacterial,enzyme and enzyme inhibitor activity.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ctive materials from marine microorganism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kinds,research method and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marine organism were briefly expounded,and foreground of marine organism in near future were prospected. Key words: Marine organism;Active material;Anti-bacteria;Anti-virus 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生物种类20多万种,其多样性远远超过陆地生物的多样性。由于海洋环境具有高盐度、高压、低营养、低温和无光照等条件,从而形成了海洋生物与陆地生物不同的生长方式和代谢系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多种多样的生物及许多具有新颖、特异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生物信息物质、生理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毒素及生物功能材料等。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已相继发现300余种新型化合物,结构新颖并具有多样性:有枯类、聚醚类、当醇类、皂昔类、生物碱、多糖、小分子肤、核酸及蛋白质等,并具有丰富的生理及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病毒等多种功能。多年来,国内外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试图从中开发结构明确,疗效肯定的新型生物活性物质,以用于攻克人类面临的重大疑难疾病,其中具有高生物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海洋生物毒素备受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 国内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现状 1.1 国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现状 美国是最早研究海洋生物抗菌肽物质的国家之一。随着“回归自然”浪潮的出现,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生态与污染、化学致癌物等的关系。天然产物的化学分离与化学分析的长足进步,使现在能以从前根本不可实现的速度进行分子的提取与鉴定。 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及海洋科学和技术中心每年用于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的经费为

抗病毒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动。另一方面是对外固定器设计理念的研究,骨折治疗的观 点从AO 到BO 的发展经历了20多年,自从AO 技术之始,在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了若干严重的不足。AO 所强调的早期恢复骨折解剖学连续性力学的完整性,既强调坚强的内固定,就是其生物力学片面性的表现。但人们也发现,如此应力下产生的无骨痂一期愈合,其骨折愈合质量并不理想。有鉴于此,一些学者提出“重点维护局部软组织血运”的生物学为主的骨折治疗概念,即BO (B i ol ogical Q steosynthesis )概念。为了更加全面合理地阐述其内涵,AO 学派的Pal m ar 提出“骨折治疗需着重寻求骨折稳定和软组织完整之间的一种平衡”。Gautier 等也曾于1994年提出将加压获得的坚强固定,改为“小而合理的固定”,为BO 理论作出了科学的注释。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称为中国接骨学(Chinese O steosynthesis )简 称CO [10] 。其“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的十六字方针是当代CO 代表人物尚天裕学术思想的核心。其中动静结合之“动”,包括肌肉的生理性收缩运动和外力的作用。肌肉的生理性收缩运动传达到骨折端,产生轴向的生理应力,促进骨折愈合。外力则是通过牵引使骨折断端获的合适的生理应力刺激。“静”即固定,有效合理地固定是骨折治疗的中心环节。中国接骨学的固定蕴含着弹性固定和有限固定的原则。过分强调“静”必然导致“绝对固定”,其结果是应力遮挡等不良反应。过分强调“动”,就丧失了骨折端愈合的基本条件。CO 学派一贯主张力争解剖复位,必须功能复位,绝对保证折端的骨膜软组织少受损伤,维持断端血运,促进骨折愈合。随着人们对骨折的进一步认识,外固定的设计原则也由原来的要求生物力学的固定转变为生物学固定。2 外固定治疗胫腓骨的前景 现在,临床上应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还仅限于开放性,严重软组织损伤等无法手术内固定的骨折,但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大家对外固定认识的改变,外固定治疗胫 腓骨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外固定器治疗手术创伤小,保护骨膜,保护断端的软组织,又可进行断端的加压,符合BO 的理论,也是CO 骨科工作者不断研究,不断改良的结果,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材料的改进、构型的更新、固定的合理已基本消除了使用者对骨外固定器的疑虑。现代骨外固定器已不是简单的外固定,而是可以与内固定相媲美的一种很好的治疗骨折的方法,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及普及意义。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79. [2]卢世壁.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 ].第10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45-2646. [3]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25. [4]明新杰.万向加压外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 ].中医正骨,1999,11(9):9-10.[5]谭磊.自制T 形三维支架抗分离加压螺钉撬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J ].中国骨伤,2005,20(9):91-92.[6]邓杰林.SG D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48例报告 [J ].实用骨科杂志,2003,9(1):51-53.[7]Tied man JJ,L i pp iell o L,Connolly JF,et al .Quantitative r oent 2 genographic densit o mery f or assessing fracture healing [J ].Clin orthop,1990,253:279-286. [8]董福慧,关继超,赵勇,等.骨折愈合的应力适应性研究 [J ].中国骨伤,2001,14(1):14-16.[9]戴克尅戎,荣国威.骨折治疗的AO 原则[M ].北京:华夏 出版社,2003.242-244. [10]孟和.中西医结合骨科外固定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5.121-122. [收稿日期]2009-01-21 抗病毒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赵凤柱1,韩小敏 2 (1.山东省曲阜市人民医院,山东曲阜273100;2.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09)06-428-03 中草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或者直接杀灭病毒、保护正常的细胞和组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加强自身抗病毒能力等。现将抗病毒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与作用机制综述如下。1 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 根据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抗病毒中草药 可分为两大类[1] 。①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常用的有黄芪、板蓝根、麻黄、苍术、五味子、蚕砂、桑叶、青篙、马鞭草、地丁、木贼、紫草、香附、夏枯草、天花粉、甘草、三七、大黄、大青叶、女贞叶、白头翁、地榆、地骨皮、百部、防风、连翘、吴茱萸、辛黄、虎杖、侧柏叶、金银花、鱼腥草、茵陈、厚朴、穿心莲、桂枝、柴胡、菊花、野菊花、黄连、黄柏、蛇床子、蒲公英、薄荷、芍药、 艾叶、蜂胶和射干等[2-5] 。②通过诱生干扰素或促进人体免 疫功能而达到抗病毒作用。常用的有人参、茯苓、猪苓、党参、黄芪、山药、首乌、巴戟天、灵芝、黄精、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当归、刺五加、枸杞子、虫草等。2 抗病毒中草药的活性成分 甘草:大多数研究认为甘草中有抗病毒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和甘草多糖。最近分离到甘草中抗病毒成分GX,GX 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 V 复制有明显的抑制效果,GX 抗RS V 作用是多途径的,不仅有直接灭活病毒的作用,而且对于进入细胞的病毒,无论是在病毒复制的早期,还是在病毒复制 的中晚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 。甘草酸能抗肝炎病毒、疱疹属病毒、H I V 病毒及S ARS 病毒。甘草酸抗病毒活性强,能抑制多种不相关的DNA 、RNA 病毒的生长,并且不影响正常细胞的活性,但由于其脂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低,长期使用会引

抗病毒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

抗病毒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1-07-19T16:10:43.983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赵冬青 [导读] 实验证明空心莲子草对EHFV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治疗后乳鼠生存率提高,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病毒抗原减少。赵冬青 (浙江省义乌市中医医院浙江义乌322000) 【中图分类号】R93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2-0028-02 随着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抗菌药治疗细菌感染有了卓越的发展,同时有些疫苗成功地消除了一些病毒性疾病,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抗病毒药物研究的进展缓慢,迄今为止,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仍是难题。据调查,约60%的流行性传染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包括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量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学肝炎、疱疹病毒性疾病,以及新近发现的死亡率极高的艾滋病、SARS等。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病毒中药的研究日益增多,从中筛选其有效成分已成为当前抗病毒新药研发的一个热点,并取得了某些进展。寻找和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经济和社会意义。现将抗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乙型肝炎病毒(HBV) 目前世界上有3亿多人感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而我国近两年据粗略估计,约有1.3亿人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其中有2000万-3000万左右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寻找有效的抗HBV药物是当务之急。中草药由于其诸多优点,目前已有不少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当前常用于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中药及有效成分有:苦参素、叶下珠、水芹、猪菩多糖、香菇多糖、岩黄连、金钱草、茵陈、垂盆草等。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自1983年首次分离到HIV,迄今为止仍无一种疗效理想的化学药物问世。现仅有11种药物得到批准用于治疗AIDS,但均不能治愈,且有很大的毒副反应,并出现了耐药毒株。由于中药具有复方、低毒、有效、可长期服用等特点,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转向了中药和天然植物,并对我国的传统方剂和单味药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学者筛选了400多种中草药,发现其中70多种具有抑制艾滋病病毒活性的作用,如姜黄素、甘草、大蒜、桑白皮、黄芪、虎杖、黄芩等。 3呼吸道病毒 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冠状病毒等;其中流感病毒可以引起明显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已导致数次世界性大流行。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很多中医药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不但注重中药抗病毒药效学的作用,同时广泛开展了中医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研究。有研究表明,抗流感病毒的单味中药大多为清热解毒药,具有抑制流感病毒增殖或灭活、阻止病毒吸附细胞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补益药及有效成分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研究人员已经筛选出一批对流感病毒有效的中草药,如:黄芩、鱼腥草、黄芪、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射干等。 4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HSV)是人类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感染部位广泛,常发于癌症或其他慢性病以及应用于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病人中。现已证实,HSV感染与先天畸形、流产、宫颈癌、脑炎、新生儿疾病、性病等10多种疾病有关。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抗病毒药物已接近50多种。但过渡到临床治疗全身性感染的药物仅无环鸟苷较为有效,且已被发现有耐药株发生。因此,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寻求更新更好的抗HSV药物已势在必行。通过有关各种实验,发现中药大黄,石榴皮,金银花等中药在对抗HSV病毒方面有很好的效果。5柯萨奇病毒(CV) 柯萨奇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1946年首先从美国柯萨奇城分离出,故名。柯萨奇病毒体积较小,电镜下直径为18一25um,寄居于人类肠道,患者及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口,也可经呼吸道传播,还可通过胎盘传至胎儿,婴幼儿感染常与母亲患病或带毒有关.CV可引起多种疾病,如无菌性脑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胸膜痛或肌痛等,而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原因。实验表明对CVB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有灵芝、黄芪、乌药、木香、苦参、高山红景天、贯众、虎杖等。 6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 实验证明空心莲子草对EHFV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治疗后乳鼠生存率提高,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病毒抗原减少。 近年来,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已成为新药开发的方向。也是21世纪新药研究的“热点”。抗病毒天然药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面。天然药物的来源非常广泛,两种或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联合使用使得其抗病毒疗效有显著改善。此外,各种生物学技术被用于大规模筛选抗病毒中草药。在研究方法上,以传统研究方法为基础,从机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生物学水平着手,并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多元化探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使得中药的应用更加准确有效,安全可靠。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相信中药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病毒中药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柴胡、黄芩、鱼腥草、黄精、黄芪、天花粉、甘草、五味子、淫羊藿、夏枯草、苦参、白扁豆、荆芥、牡丹皮、白芍、升麻、青蒿、紫苏叶、板蓝根 2)次常用:西洋参、山羊角、树果、商陆、穿山龙、斑蝥、鸦胆子、香薷、牛黄、孩儿茶、芦荟、紫河车、大蒜、人参叶 3)罕用:石蒜、云芝、五灵脂、白毛夏枯草、海藻、乌蔹莓、豨莶、苍耳子、海南粗榧、空心宽、香菇、刺五加、红芪、羊心、苦瓜、蓼大青叶、槐耳、金盏菊花、猕猴桃根、蟾皮。 2)肺部疾病的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黄芩、夏枯草、甘草、鱼腥草、连翘、地骨皮、石韦、大青叶 2)次常用:大蒜、芦荟、孩儿茶、大蓟、肿节风、火炭母草、平地木、败酱、荔枝草 3)罕用:白毛夏枯草、酸浆、苦木、野竹兰、铁色箭、五叶藤、扛板归、毛蕊花、蜜桶花、白花射干、莱菔、鸡挂骨草、燕窝、大叶桉叶、野甘草 3)归肺经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黄精、牛蒡子、五味子、黄芩、黄芪、天花粉、甘草、紫苏叶、石韦、荆芥、升麻、连翘、麻黄、知母、薄荷、藿香、射干、苦参、鱼腥草、桂枝、大青叶、地骨皮、忍冬藤 2)次常用:孩儿茶、大蒜、商陆、穿山龙、辛夷、香薷、茶叶、人参叶、金沸草、平地木、青木香、荔枝草、西洋参、五倍子、浮萍、红药子 3)罕用:石蒜、柠檬、扛板归、白花射干、白毛夏枯草、苍耳子、黑面叶、莱菔、红芪、无心草、酸浆、灵香草、牛胆、丝瓜、燕窝、软蒺藜、苦瓜、海粉 4)具有抗病毒作用和主治感冒的中药 1)常用:麻黄、藿香、荆芥、薄荷、紫苏叶、连翘、桂枝、黄芪、板蓝根、佩兰 2)次常用:香薷、辛夷、败酱、茶叶、大蒜、贯众、蔓荆子、浮萍、荔枝草、苦地丁 3)罕用:酸浆、扛板归、野甘草、大叶桉叶、乌毛蕨贯众、空心宽、紫其贯众、华南紫茸、灵香草、角叉菜、欧绵马、山白菊、茅膏菜、鸡血七、香排草、苏铁蕨、蓟罂粟 5)抗病毒药理作用和补肺功效的中药: 黄芪 6)归肺经具有抗病毒作用和主治肺炎的中药: 金银花、白毛夏枯草、连翘、大青叶、鱼腥草 7)归肺经具有抗病毒作用和主治感冒的中药 1)常用:麻黄、荆芥、薄荷、紫苏叶、连翘、桂枝、藿香、黄芪 2)次常用:香薷、辛夷、茶叶、大蒜、浮萍、荔枝草 3)罕用:灵香草、酸浆、扛板归 8)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的中药 1)常用:板蓝根、柴胡、虎杖、黄连、黄芩、苦参、莱菔子、连翘、鱼腥草、百部 2)次常用:辛荑花 9)风温中药: 常用菊花、桑叶 10)温病中药 1)常用:金银花、知母、牡丹皮、连翘、大青叶、葛根、玄参、太子参、忍冬藤 2)次常用:穿心莲、白花、浙地黄 3)罕用:蓝实、蓼大青叶、獭肉、黄牛角、段羊角、黄羊角、黄花紫堇、黄断肠草、单花芥、羽叶山蚂蝗、黄皮叶、熏倒牛、五风朗阳草、齿叶草、温大青、南板蓝叶

抗病毒中草药研究进展(新)

抗病毒中草药研究进展(新) 中草药抗病毒的机理及兽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从抗病毒中草药研究近况、中草药抗病毒机理、抗病毒中草药的兽医临床应用、抗病毒中草药的研究思路4个方面论述了目前国内外中草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中药研究的思路与出发点。为进一步发掘祖国的医药资源和研发高效低毒的抗病毒中草药指出了方向。关键词:抗病毒;中草药;研究进展目前,我国因病毒感染导致动物死亡的比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感染的死亡率,占 36(8, ,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很多病毒结构简单,仅由一种核酸RNA或DNA和蛋白质组成,缺乏完整的酶系统,有严格的寄生性,需借助宿主细胞的功能繁殖。病毒只能在敏感的细胞内培养或感染易感机体,抗病毒药物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才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药物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从而大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因此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必须既能防止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 表面,又能特异地抑制病毒复制中的某些关键步骤,而且应当不影响机体细胞的代谢。然而由于许多代谢步骤为病毒和细胞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然而,祖国医学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 丰富的经验,中成药、单味草药与复方制剂都有。在祖国医

学中,[1]虽无“病毒”之名称,但有关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早有记载,并在数千年的临床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已从中草药中筛选和寻找出一些高效抗病毒药物,其中有些已被开发应用于临床。现就抗病毒中草药研究近况、中草药抗病毒机理、抗病毒中草药的兽医临床应用、抗病毒中草药的研究思路4个方面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抗病毒中药研究近况 1.1 单味抗病毒中药现在研究已证实,有些中草药具有非常强的抗病毒作用。在临床上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单味中药如清热药的板兰根、黄柏、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叶下珠等,解表药的麻黄、桂枝、香薷、紫苏叶、防风、薄荷等。根据临床实践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抗病毒中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直接灭活或抑制病毒的中草药,常用的有醋、黄芪、板兰根、麻黄、苍术、五味子、蚕砂、桑叶、青篙、马鞭草、地丁、木贼、紫草、香附、夏枯草、天花粉、甘草、三七、大黄、大青叶、女贞叶、白头翁、地榆、地骨皮、百部、防风、连翘、吴茱萸、辛黄、虎杖、侧柏叶、二花、鱼腥草、茵陈、厚朴、穿心莲、桂枝、柴胡、菊花、野菊花、黄连、黄柏、蛇床子、蒲公英、薄荷等;二是通过诱生干扰素或促进人体免疫功能而间接达到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常用的有人参、茯苓、猪苓、党参、黄芪、山药、首乌、巴戟天、灵芝、黄精、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当归、刺五加、枸杞子、

抗病毒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

抗病毒药在兽药领域的 应用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抗病毒药在兽药领域的应用 邢勇(包头轻工学院)由于病毒结构简单,需借助寄主细胞的功能而繁殖。抗病毒药物必须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始可作用于病毒。不少抗病毒物质对细胞或机体有毒而不能应用,大大限制了抗病毒药物的发展。理想的药物应当不影响细胞的代谢。然而,由于许多代谢步骤为病毒细胞的功能所共有,所以很难研制出一种无毒的抗病毒药物。许多抗病毒药物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虽然是病毒复制的强抑制剂,但在动物体内却有毒性。 一、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 不同的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制不尽一致。一般情况下,通过以下九种方式:抑制病毒吸附;抑制病毒穿入;抑制病毒脱壳;抑制病毒核酸复制;抑制病毒核酸转录;抑制病毒蛋白合成;促进机体抵抗力、诱生干扰素;抑制病毒装配;阻断细胞受体。其中,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核酸复制时,通过下列形式体现:抑制病毒DNA合成;掺入病毒核酸:抑制病毒DNA或RNA多聚酶活性;抑制病毒逆转录酶活性;抑制病毒胸苷激酶活性;抑制病毒肌苷磷酸脱氢酶;改变病毒mR——NA5’端帽子结构。 二、抗病毒的化学药物 1. 金刚胺及其衍生物:金刚胺类药物主要包括金刚烷胺(amentadine)和甲基金刚胺(rimengtadine)两种。它们作用于细胞和病毒膜蛋白的融合,防止病毒入侵寄主细胞,或阻断其脱壳过程,但不能抑制病毒吸附过穿入细胞。金刚烷胺对细胞内膜有缓冲作用,使其PH不降低,兽医

临床上常用于禽流感、牛副流感3型、牛病毒性腹泻及猪流感的防治。但据报道用金刚烷胺防治产蛋鸡流感时,易致鸡产蛋率下降。在人医上常用其防治人的流行性感冒。 2.病毒唑:病毒唑为核苷类似物,又称利巴韦林,类似鸟苷,为细胞激酶磷酸化。该药物对流感病毒效果较强。在兽医临床上,病毒唑常用于腺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痘病毒等的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但其对机体细胞有一定毒性,不可长期使用。 3.焦磷酸化合物:鳞甲酸钠(fos-carnet)是焦磷酸类似物,它主要抑制疱疹病毒、嗜肝DNA病毒及逆转录病毒,兽医临床上常用于防治鸡马立克氏病、猪伪狂犬病、牛乳房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等。 4.缩氨硫脲:靛红-?-缩氨硫脲(IBT)是痘病毒的一种强抑制剂,也对某些腺病毒有效,只要干扰晚期的病毒mRNA转译,另外对犬传染性肝炎、鸡包涵体肝炎、火鸡出血性肠炎等疾病亦有作用。 5.2—脱氧—D—葡萄糖(2—dG)及葡萄胺:2—dG抑制许多在细胞膜上成熟的病毒的增殖。有人认为它能干扰病毒特异性糖蛋白的合成,这种物质正是粘病毒、副粘病毒并且还可能是疱疹病毒囊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兽医临床上,只要用于防治兔的疱疹性角膜炎以及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犊牛角膜结膜炎。 6.其他抗毒药的化学药物:利福霉素、托利普霉素、曲张链丝菌素对某些痘病毒及肿瘤病毒显示有抗病毒活性,但对机体细胞有毒。嘌呤霉

(整理)抗病毒中药

黄芪提取物Astragalus P.E[1][产品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提取物。[植物性状]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主根深长,棒状,稍带木质。干燥的根呈圆柱形,极少有分歧,上端较粗,下端较细,两端平坦,长20~70cm,粗1~3cm,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褐色,全体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气微弱而特异,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花期6~7月,果期8~9月。秋季采挖。[植物分布] 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甘肃等地,生于丛林山沟中。[产品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粉末。[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众多,主要含有皂苷、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等几类成分。1皂苷类在黄芪及其同属近缘共分离出四十余种三萜皂苷,其结构为四环三萜及五环三萜苷类,苷的糖多为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多接于苷元3,6位。有些苷的某些羟基乙酰化,膜荚黄芪中分离出黄芪苷Ⅰ、黄芪苷Ⅱ。在膜荚黄芪中有乙酰黄芪苷Ⅰ(Acetytastragaloside)、黄芪苷(Astragalo side)Ⅰ~Ⅷ、异黄芪苷(Isoastragaloside)Ⅰ~Ⅱ、黄芪皂苷乙(Atramembrannin)、环黄芪醇(Cycloastragenol)(Cyclosiversigenin)和大豆皂苷(ISoyasaponin);膜荚黄芪皂苷呆板厂蒙古黄芪中有黄芪苷1、I、W和大豆皂苷1。 2 多糖类从内蒙黄芪中分得4种多糖,其中两种为葡聚糖AG-1和AG-2、另两种为杂多糖AH—1和AH-2,其中AG-1和AH-1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3 黄酮类黄芪所含黄酮主要为黄酮类。异黄酮类,二氢黄酮类,主要有山奈素、槲皮素、异鼠李素、鼠李柠檬素、熊竹素、芝柄花素、毛蕊异黄酮(calycosm),芒柄花黄素(for mononetm)2’,4’-二羟基-5,6-二甲氧基-黄烷(2’,4’-dihydroxv—5,6-dimethoxvisoflavane)L-3-羟基-9-甲氧基紫檀烷-(L-3-hydroxv-9-methoxypterocarpan)及其苷类,其苷类的糖多为葡萄糖,鼠李糖,从膜荚黄芪的茎叶中分出鼠李柠檬素3一葡萄糖苷及槲皮素3一葡萄糖苷。 4 氨基酸类黄芪根中测出21种游离氨基酸,其中有天冬酰胺(asparamide)、刀豆氨酸(ca naraine)、脯氨酸(prolin)、精氨酸、天冬氨酸、1氨基丁酸(r-amiinnobutyricacid)等。 5 生物碱类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出胆碱(eholme)和甜菜碱(betaine)。 6 有机酸类黄芪的有机酸主要有香草酸、阿魏酸、异阿魏酸、对羟苯基丙烯酸、咖啡酸、绿原酸及棕榈酸。 7 微量元素黄芪中微量元素以铁、锰、锌和铷含量较大,另有报道其富含硒。8其他黄芪中还含有胡萝卜苷(daucostero1)、叶酸(fo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1)。[产品含量] 黄芪多糖20%、50%。[检测方法] UV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增强免疫力,增强能量,抗疲劳,抗突变,保肝,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传统中医学认为,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强心降压、降血糖、利尿、抗衰老、抗疲劳、抗肿瘤、抗病毒、镇静、镇痛等作用。 1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黄芪多糖(APS)能使小白鼠吞噬绵羊红细胞百分率及指数明显增强。进一步分离黄芪多糖得到3种单体多糖:123,分别进行实验,结果是多糖1能增加脾重量及细胞数,但抑制脾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2与1相似但较弱,多糖3没有作用。黄芪皂苷能促进淋巴结B细胞增殖分化和浆细胞抗体形成。黄芪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玫瑰花结的形成。黄芪多糖明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发光强度并抑制PGE2的释放,但进一步促进TNF的释放。环氧化酶抑制布洛芬则明显抑制PGE2和TNF的释放,对吞噬功能无明显影响。因此可以提示免疫激活剂和环氧化酶抑制剂的组合,可望成为创伤感染药物治疗的新方案。对体液免疫作用黄芪对正常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黄芪在体液免疫,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对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多方面表现出多种生理活性。其抗病毒的原理之一可能是提高患者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能力,正常人服用黄芪全草浸膏片后IgE3显著增加。黄芪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并且抑制总补体活性。对白细胞介素的产生有诱生作用,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对羊血球的免疫特异性玫瑰花结形成、对免疫抑制剂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具有双向作用的免疫调节剂。黄芪多糖是

抗病毒中药大全

抗病毒中药大全(参考) 抗病毒中药荟萃 多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对中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归纳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189种,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263种。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数据库技术对这些抗病毒中药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整理,共归纳了以下各种类型的抗病毒中药。对于每种类型,我们以SIRC-TCM中医药数据库的方剂数据库作为统计依据,把这些中药分为常用(入药频率大于1000)、次常用(入药频率在10和1000之间)和罕用(入药频率小于10)。 1)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柴胡、黄芩、鱼腥草、黄精、黄芪、天花粉、甘草、五味子、淫羊藿、夏枯草、苦参、白扁豆、荆芥、牡丹皮、白芍、升麻、青蒿、紫苏叶、板蓝根 2)次常用:西洋参、山羊角、树果、商陆、穿山龙、斑蝥、鸦胆子、香薷、牛黄、孩儿茶、芦荟、紫河车、大蒜、人参叶 3)罕用:石蒜、云芝、五灵脂、白毛夏枯草、海藻、乌蔹莓、豨莶、苍耳子、海南粗榧、空心宽、香菇、刺五加、红芪、羊心、苦瓜、蓼大青叶、槐耳、金盏菊花、猕猴桃根、蟾皮 2)肺部疾病的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黄芩、夏枯草、甘草、鱼腥草、连翘、地骨皮、石韦、大青叶 2)次常用:大蒜、芦荟、孩儿茶、大蓟、肿节风、火炭母草、平地木、败酱、荔枝草 3)罕用:白毛夏枯草、酸浆、苦木、野竹兰、铁色箭、五叶藤、扛板归、毛蕊花、蜜桶花、白花射干、莱菔、鸡挂骨草、燕窝、大叶桉叶、野甘草 3)归肺经抗病毒中药 1)常用:金银花、黄精、牛蒡子、五味子、黄芩、黄芪、天花粉、甘草、紫苏叶、石韦、荆芥、升麻、连翘、麻黄、知母、薄荷、藿香、射干、苦参、鱼腥草、桂枝、大青叶、地骨皮、忍冬藤 2)次常用:孩儿茶、大蒜、商陆、穿山龙、辛夷、香薷、茶叶、人参叶、金沸草、平地木、青木香、荔枝草、西洋参、五倍子、浮萍、红药子 3)罕用:石蒜、柠檬、扛板归、白花射干、白毛夏枯草、苍耳子、黑面叶、莱菔、红芪、无心草、酸浆、灵香草、牛胆、丝瓜、燕窝、软蒺藜、苦瓜、海粉 4)具有抗病毒作用和主治感冒的中药 1)常用:麻黄、藿香、荆芥、薄荷、紫苏叶、连翘、桂枝、黄芪、板蓝根、佩兰 2)次常用:香薷、辛夷、败酱、茶叶、大蒜、贯众、蔓荆子、浮萍、荔枝草、苦地丁 3)罕用:酸浆、扛板归、野甘草、大叶桉叶、乌毛蕨贯众、空心宽、紫其贯众、华南紫茸、灵香草、角叉菜、欧绵马、山白菊、茅膏菜、鸡血七、香排草、苏铁蕨、蓟罂粟

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_马加福

兽药誄 目前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疫苗,抗病毒的化学合成药物及外源性细胞因子治疗等。疫苗防治为常用的方法,但病毒种属多,血清型多,为疫苗的应用带来困难。抗病毒的西药数量较少,临床效果不理想,且多年来一直没有新的抗病毒合成药物产生。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景良好,但费用昂贵,目前仍停留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而中医药临床防治毒副作用小,药源丰富,价格低廉,能调节整体免疫功能,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改善临床症状,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 1直接抗病毒作用 直接杀灭是指药物对病毒侵入细胞前的杀灭作用。据报道,大黄醇提取液中的蒽醌类对病毒有直接杀灭作用。有人研究甘草甜素对带状疱疹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板蓝根对疱疹病毒有杀灭作用而非抑制作用。 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如中药抗病毒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多糖及其衍生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如甘草甜素衍生物)、生物碱及苷类等,都是阻止病毒颗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过程,而发挥抗病毒作用。 抑制病毒的复制。有人研究发现,甘草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如1毫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加入0.25毫升甘草甜素,或者等剂量静脉注射,就可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细胞全部死亡,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据报道,中药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抑制流感病毒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同时也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吸附作用。 阻止病毒由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浸染。有人报道,带状疱疹病毒体外感染细胞16小时后加入甘草甜素,可抑制病毒从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扩散。硫酸葡聚糖和硫酸戊聚糖能够抑制合胞体的形成和抑制病原向培养液的释放,从而阻止病毒由感染细胞向未感染细胞的侵染。 2间接抗病毒作用 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机体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中枢免疫器官和脾脏、淋巴结外周免疫器官,他们的状况直接影响机体的免疫力。有人发现黄芪和淫羊藿、红花合剂可以显著提高小公鸡的腔上囊重量。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均能促进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的发育。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有人报道,“玉屏风散”(主要成分为防风、黄芪、白朮等)不仅可显著性地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而且对环磷酰胺所造成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也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据报道,“白虎汤”(主要成分为知母、石膏、甘草等)中的钙离子可以增强家兔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并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成熟,“白虎汤”对肺泡巨噬细胞具有激活作用。牡丹皮 中的芍药苷、氧化芍药苷在体外亦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乳液的吞噬功能。丹皮酚的雾化吸入还能提高肺部巨噬细胞的吞噬率。 增强强机体的体液免疫。抗体是抗病毒体液免疫的主要因素,分泌型IgA可防止病毒的局部入侵,IgG、IgM可中断已入侵的病毒通过血液循环扩散。据报道,给小鼠每天腹腔注射“参芪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党参、黄芪各0.5克),连续5天。结果使体液免疫反应明显增强,血清抗体效价提高。此外,白朮、淫羊藿、枸杞子均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使血清中IgG、IgA、IgM水平提高。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细胞免疫是T细胞介导的机体重要的免疫反应,可以抵抗细胞内微生物如病毒和宿主细胞内增生的细菌感染。因为抗体不能进入受感染的细胞,细胞内病毒的消灭主要依靠细胞免疫。有人报道,淫羊藿多糖可促进小鼠胸腺成熟细胞的释放,并直接增强了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据报道,“小柴胡汤”(主要成分为柴胡、黄芩、人参等)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诱导产生干扰素(IFN)。干扰素是天然的非特异免疫防御系统,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在入侵部位的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可渗透到临近细胞而限制病毒向四周扩散。干扰素本身对病毒无灭活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正常的细胞,使之产生抗病毒蛋白和抑制病毒高分子生物合成,使细胞获得抗病毒能力。现代研究证实,中药中有许多具有内源性IFN诱生作用或促诱生作用的药物,如从香菇中提取的香菇素在小鼠中能诱导血清IFN,有人从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制剂能诱生Ⅱ型IFN,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据报道,青蒿中的青蒿琥酯在体内能诱生耐酸不耐热的干扰素。 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C)的活性。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能在体内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起到免疫监视和抗感染作用。据报道,绞股蓝总苷每天400毫克/千克,给小鼠灌胃10天,能显著提高因环磷酰胺引起的NKC活性低下。此外生地、熟地、山药、补骨脂、仙灵脾均能使老龄机体NKC活性明显升高。 改善病毒所致机体的不良反应和病变。有人给小鼠经鼻腔内接种流感病毒,“葛根汤”(主要成分为葛根、升麻、秦艽等)口服给药。结果发现,“葛根汤”可推迟小鼠体重下降,并能拮抗肺的变性,同时具有解热作用。有人报道,给小鼠灌胃“正柴胡饮”(主要成分为柴胡、陈皮、防风等),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在鼠肺内的增殖及由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同时,能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苦参中的苦参碱可减轻乙肝病毒所致的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中药抗病毒的作用机理 马加福(黑龙江省龙江县兽医卫生监督所161100) 觽訉訚訝 养殖技术顾问20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