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不包括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等其他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2.申请单位必须具有独立开展胃肠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胸外科普胸手术、CT或B超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技术的能力。 (二)设备基本要求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 RF 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 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

Therapeutics 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4.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 6.开展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腹腔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7.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8.具备与开展该技术相应的手术室用房等设施条件,消毒和无菌条件应符合相应管理标准。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精心整理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RF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Therapeutics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

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二、人员基本要求 有至少2名具有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有经过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一)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

院注册医师。 2.经过山东省卫生厅认定的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申请独立进行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操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必须经过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完成, 引 握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综合治疗方案。 (二)由具有相应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并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治疗目的、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节选 (2018年版)

影像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专家共识节选(2018年版) 射频消融的原理应用频率<30 mHz(通常在460kHz -480 kHz之间)的交变高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离子发生高速震荡,互相摩擦,将射频能转化为热能,局部温度达到60 oC-100 oC时,肿瘤细胞发生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程度有赖于达到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影响因素包括热量传导与循环血液及细胞外液间的热对流。 肺部肿瘤射频消融的特点由于肺存在自主呼吸运动;肺属于含气器官、同时肺组织血运丰富,存在热沉降效应和阻抗高等特点;含气肺组织包绕肿瘤,存在烤箱效应;消融后肿瘤周围存在磨玻璃样阴影改变,与肿瘤实际凝固性坏死区不一致。导致了肺部肿瘤射频消融具有穿刺定位困难、局部进展率高、疗效评价特殊和操作并发症多等特点。 射频消融的适应症治愈性消融:1 原发性肺癌:I期周围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最大径≤3 cm,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合并心肺功能差、高龄或拒绝手术的患者。包括多原发肺癌(MPLC)。2 肺转移瘤:原发灶得到有效控制者,同时单侧肺部转移瘤总数≤3个,双侧肺转移瘤总数≤5个,肿瘤最大径≤3 cm。 姑息性消融: 1 原发性肺癌:肿瘤最大径>3 cm,进行多点或多次治疗,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1)原发性肺癌术

后肺内孤立性复发。(2)周围型NSCLC放化疗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肺部肿瘤进展或者复发。(3)周围型小细胞肺癌经过放化疗以后肿瘤进展或者复发。(4)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周围型肺癌在胸膜活检固定术后。肿瘤侵犯肋骨或胸椎椎体引起的难治性疼痛,对肿瘤局部骨侵犯处进行消融,可达到止痛效果。 2 肺转移瘤:数量和大小超过治愈性消融标准者。 射频消融禁忌证绝对禁忌证有严重出血倾向、血小板 <50×109/L和不能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18 s,凝血酶原活动度<40%)。抗凝治疗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在消融前停用未超过5 d-7 d。 相对禁忌证有广泛肺外转移者,预期生存<3个月。有严重合并症、感染期、免疫功能低下、肾功能不全者。心脏起搏器植入、金属物植入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3分。术前准备制定计划:确定体位和穿刺通路。仪器设备:CT、射频消融治疗仪、射频电极、胸穿或胸腔闭式引流包、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抢救车等相关设备。药品准备:准备用于麻醉、镇痛、镇咳、止血、扩冠、降压等药物。患者准备①患者及家属(被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术前4 h禁食水;③必要时备皮;④常规建立静脉通道;⑤必要时术前口服镇咳剂;⑥术前教育。操作步骤体位:体位选择的原则是患者易于固定和相对舒

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近年来,射频消融治疗的出现给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肿瘤射频消融简单地说就是用无线电的频率去干扰肿瘤组织,引起它的坏死或者灭活。其原理就是把无线电的天线,也就是一种特制的带鞘穿刺针,在B超或者CT的引导下插入肿瘤的中心。当穿刺针到达预定的位置以后,根据肿瘤的大小,体外调节电极针张开的直径,使针尖发出若干根子电极(多弹头);然后通射频发射器,这些电极就能够发出20万到几百万的中高频电磁波;肿瘤组织接受到电磁波后其内部的离子就会振荡发热,从而使肿瘤区温度升高到100℃左右,最终导致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而达到治疗目的。肿瘤坏死组织随后会逐渐将被人体吸收、消散。此外,它还可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而且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 二适应症肿瘤射频消融治疗适合于肺癌、肝癌、腹腔肿瘤以及肺、肝转移瘤等各种实体肿瘤。也适用于因体质差、脏器功能不好等因素而无法耐受手术的肿瘤患者。国内外研究均证实,单独应用或者配合手术、介入治疗,不仅可以使早期肿瘤得到根治,对于中晚期肿瘤也能够减少肿瘤的体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国内学者研究证实,将消融与介入联合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巨块型肝癌的治疗效果。英国帝国大学医学院表明,肝癌手术前应用消融疗法可以减少出血、增加切除的机会、缩短手术时间。 三优点微创和靶向治疗已经成为今后肿瘤治疗发展的一个趋势。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肿瘤微创治疗手段,它具有以下优点: 1.定位准确 它可在B超或CT的导向之下“指到哪,打到哪”。对正常组织几乎毫无损伤。 2.疗效可靠 它可有效“烫死”肿瘤细胞,使肿瘤变性毁损,消融后的肿瘤组织完全彻底坏死,故不容易复发。一次可消融的肿瘤直径达4~7cm,小肿瘤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同。 3.无需开刀,风险小、创伤小、恢复快 经皮穿刺局部无需缝合,不留瘢痕,术后1~3天可出院。 4.绿色疗法 它既没有污染,也不像射线那样对人体有一定损伤,是一种绿色疗法。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全文)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全文) 一、概述 局部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消融及化学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0 MHz的电磁波(通常在375—500 kHz 之间)所产生的电磁热能造成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3种。经皮RFA是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影像引导方式包括x线透视、超声、CT和MRI等,具有微创、相对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应用等优点,是不适合外科切除或肝移植的早期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对不适合外科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转移癌,RFA也是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另外,RFA也可应用于肝脏良性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经皮肝脏肿瘤RFA虽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但也存在潜在的治疗风险,甚至有可能产生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为了更好地规范操作技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人学组特制订此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 二、影像引导 x线透视、超声、CT和MRI等均可用于经皮肝脏肿瘤RFA治疗的引导及监控,目前多应用超声和CT引导及监控,不推荐x线透视引导。

1.X线透视引导:X线透视引导穿刺定位,需结合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或动脉栓塞 (transe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0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或TAE),通过碘化油标记肿瘤后再行RFA治疗。缺点是术中难以评估消融效果.操作者及患者均受到一定剂量的X线辐射。 2.超声引导:超声引导的优点是实时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可根据消融过程中产生的一过性高回声区评估肿瘤损毁大概范围;超声造影还可即刻评价肿瘤的灭活情况。超声引导的缺点是影像引导存在盲区:图像质量易受消融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伪影干扰,影响下一位点的消融治疗。应用超声与CT或超声与MRi影像融合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超声引导的不足。 3.CT引导: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进针路径、射频电极针与肿瘤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定位精准,无盲区;可根据消融后组织坏死产生的低密度区评价肿瘤损毁的大概范围,井可应用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灭活情况。缺点是穿刺存在一定盲目性,进针过程不能实时引导,常需反复穿刺、扫描;此外,患者受到一定剂量的x线辐射。 4.MRI引导旧J:MRI引导的优点是软组织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较高,肿瘤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清晰、定位精准;可任意平面成像,有利于选择最佳进针路径;无X线辐射;能实时监测消融区温度场变化,评价肿瘤损毁的大概范围。MRI引导的缺点主要是需使用磁兼容器械,价格相对较高。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肺癌射频消融治疗现状与进展 在我国,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而该病主要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这些人往往存在合并症,不适合常规开胸手术,于是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微创外科、CT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从目前研究的结果看,肺叶切除仍然是早期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对妥协性患者(compromised patients)可以行电视胸腔镜下的局限性切除术(包括肺段切除和楔形切除),而对高风险不能耐受微创手术的患者,RFA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很好的选择,二者究竟孰优孰劣,还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RFA作为一种局部微创治疗手段,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在2009年第45届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年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及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及中国的肺癌研究者分别报告了RFA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临床疗效,结果令人鼓舞。 一、RFA的原理 RFA是对靶肿瘤施以频率460~500 kHz的射频电流,使肿瘤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处于一种激励状态,发生高速震荡摩擦产热,局部温度可达60 ℃~120 ℃。肿瘤组织对热的耐受能力较正常组织差,当组织温度高于50 ℃时,即出现凝固性坏死,温度高于60 ℃时,组织细胞内线粒体、溶酶体、蛋白质和DNA出现不可逆的变性,最终凝固和坏死,同时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使之不能继续向肿瘤供血,并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另外,射频的热效应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由于肺部正常组织可通过肺部大血管的血液循环和呼气散热,并且起着绝缘的效果,使能量可以充分集中在病变部位,加之肺部肿瘤组织的血流量低,散热困难,热量积聚,温度升高快,成为一个巨大的储热库,因此肺肿瘤非常适合RFA治疗,为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二、RFA治疗肺癌的基础研究 1979年Sugaar等对肺部恶性肿瘤进行RFA治疗,发现加热不仅使肿瘤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还可使肿瘤的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细胞渗出,进一步导致血管壁坏死、管腔闭塞;坏死的肿瘤细胞刺激淋巴细胞聚集,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活性,进一步杀伤机体残存瘤细胞。Goldberg 等于1995年和1996年在兔肺上进行了RFA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RFA治疗后发生热凝固性坏死,周围组织逐渐出现炎症反应、水肿、出血;7 d后坏死灶出现纤维组织增生;1个月支气管上皮和肺泡上皮增生,肺泡开始重建;2~3个月增生纤维组织逐渐被吸收,恢复正常组织结构。Miao等对兔的VX2肺癌模型进行RFA治疗,结果显示:3个月后对照组所有动

肝癌射频消融适应症

肝癌射频消融适应症 射频消融可通过开腹术中直视下、腹腔镜直视下或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等三种途径之一进行。应在超声监测指导下行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根据肿瘤大小、病灶多少、肿瘤位置及与原发肿瘤的关系确定射频参数,包括射频点的选择、射频范围、射频次数和持续时间。对于肿瘤仅局限于肝脏,多采用B 超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方法。 (一)肝肿瘤射频消融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1. 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适应证 患者一般情况:(1)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功能状态良好,或仅有轻度损害;(2)肝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度损害,按肝功能分级属A级或B级。 局部情况:(1)<5cm的单个肿瘤,无手术指征或估计手术困难、疗效欠佳的原发性肝癌。(2)癌灶在5个以内,肿瘤直径小于5cm,伴有严重的肝硬化,全肝体积明显缩小;(3)肝切除术后近期复发的肝癌,不适宜或患者不愿接受再次肝切除者。(4)对于无手术指征的大肝癌,应先予肝动脉化疗栓塞,再行PRFA。 2. 经腹腔镜应用适应证 主要用于经皮治疗有困难者,包括:(1)肝癌靠近膈顶部,经皮治疗易损伤膈肌;(2)肝癌靠近肝脏面, 经皮治疗易损伤邻近的胃肠等脏器;(3)肝癌靠近胆囊, 经皮治疗易损伤胆囊。 3.术中应用适应证与禁忌证 主要用于经皮经腹腔镜治疗有困难者,(1)疑肿瘤切缘有癌细胞残留者,可对残肝断面进行局部消融治疗;(2)主要病灶切除后,对术中B超检查发现的肝内残余灶进行局部消融治疗,既减少了癌残留使治疗更彻底,又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正常肝组织;(3)术中对不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行局部消融治疗,达到姑息性治疗的目的,或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再联合应用局部消融治疗。 禁忌证:(1)肝功能为Child-Pugh C。(2)严重出血倾向。 (3)有腹水。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4-07-22T09:25:05.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张宏波1 宋金龙2 张勇 [导读] 结合相关文献[5]以及实践治疗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最佳温度应控制在60至105摄氏度可让热能集中于肿瘤中心位置。张宏波1 宋金龙2 张勇3 (1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济南 250117) (2山东省肿瘤医院山东济南 250117) (3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山东邹城 273500) 【摘要】目的对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九月间收治的19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采取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共27个肺部恶性肿瘤)经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后显效5个,有效15个,病情无变化4个,病情恶化3个,总有效率为74.07%。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对病灶进行有效的控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197-02 肺部恶性肿瘤即为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提升且男性占有比例更高,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且与吸烟存在密切的关系。肺癌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小细胞肺癌(SCLC)或燕麦细胞类以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类 [1],两种类型肺癌治疗方式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准确的判别[2]。我院对2011年7月至2013年九月间收治的19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采取了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九月间收治的19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为51至79岁,平均年龄为(63.7±4.5)岁。本组患者均接受了病理学诊断并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本组患者中原发性肺癌为11例,转移性肺癌8例。上述患者共存在肿瘤27个,其中直径在5cm之内的有23个,直径在5至8cm之间的有4个。 1.2方法 在手术进行之前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从而对患者的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进行充分的掌握。另外对患者的HIV抗体水平以及乙肝病毒抗体水平进行测量。将患者送入CT室以后将构建静脉通道,同时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等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连续监控。对患者实施麻醉术。手术进行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电图情况、血压情况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观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调整实际手术体位。利用多层螺旋仪多患者进行扫描来关注患者肿瘤位置以及病变乏味,在体表进行标记从而确定穿刺方向并对肿瘤和穿刺点的距离进行控制。在进行穿刺过程中注意保护动脉、静脉以及神经可从上缘刺入。对穿刺深度进行控制防止血管与气管受到损伤。穿刺完成后在CT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以CT扫描为参考当RFA 电极针处于预定位置时可结合瘤体直径开放长度的差异化再次进行CT扫描并对电极覆盖情况进行观察。若肿瘤直径在5cm以上可对靶点进行分次消融,而对于直径为5cm以下的肿瘤科仅通过电极针进行一次性覆盖来对病灶进行控制。当穿刺结束后在进行热凝固治疗,功率调节为150w,温度最低为95摄氏度,最高不超过105摄氏度,以特定顺序加入生理盐水来预防患者出现组织碳化。在肿瘤消融之后再对针道进行消融来预防种植转移。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可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出血症状进行控制。 1.3疗效判定 肿瘤完全消退为显效;肿瘤消退50%以上为有效;肿瘤消退不足50%病情无变化;肿瘤增大25%以上病情恶化。 2.结果 表1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07%。 3.讨论 肺癌早期症状主要包括了咳嗽、咳血、胸闷、气急等,其中最为典型的症状便是消瘦。当患者出现肺癌转移时将会出现胸痛,当病情严重时将会出现呼吸困难、咽下困难以及声音嘶哑[3]。肺癌与吸烟以及家族遗传都存在密切联系,在肺癌治疗过程中提早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其主要方式包括了核磁共振、X线胸透、CT检查、纤支镜检以及痰脱落细胞检查。 在肺癌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本研究中19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共27个肺部恶性肿瘤)采取了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4.07%,相比于其他治疗方法[4]治疗效果更优。 射频消融治疗主要是通过高热能对肿瘤组织进行破坏,通过电极产生的射频波让组织中的极性分子和离子摩擦并将温度升至一定范围内在短时间内杀死肿瘤细胞。结合相关文献[5]以及实践治疗射频消融治疗过程中最佳温度应控制在60至105摄氏度可让热能集中于肿瘤中心位置。该方法需要对温度进行严密控制,要保证消融温度无论是在消融靶区中央还是周边区域都达到要求从而让肿瘤彻底消融,当消融高出70%肿瘤靶区以上时才能真正发挥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反应性充血等症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控制。综上,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贡桔,陆志俊,王忠敏.CT引导下射频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9,11(05):123-126. [2]孙彬录,阙丹.非小细胞肺癌的介入治疗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32(02):2312-2314. [3]殷伟强,何建行,刘君.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肺肿瘤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4,56(04):317-319.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一、概述 局部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消融及化学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0 MHz 的电磁波(通常在 375-500 kHz 之间)所产生的电磁热能造成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 3 种。经皮 RFA 是在影像引导下对肿瘤进行消融治疗,影像引导方式包 括 X 线透视、超声、CT 和 MRI等,具有微创、相对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应用等优点,是不适合外科切除或肝移植的早期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对不适合外科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肝脏转移癌,RFA 也是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另外,RFA 也可应用于肝脏良性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经皮肝脏肿瘤 RFA 虽为一种微创治疗技术,但也存在潜在的治疗风险,甚至有可能产生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为了更好地规范操作技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特制订此专家共识,以指导临床。 二、影像引导 X 线透视、超声、CT 和 MRI 等均可用于经皮肝脏肿瘤 RFA 治疗的引导及监控,目前多应用超声和 CT 引导及监控,不推荐 X 线透视引导。 1.X 线透视引导:X 线透视引导穿刺定位,需结合术前动脉化疗栓塞或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o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CE 或 TAE),通过碘化油标记肿瘤后再行RFA 治疗。缺点是术中难以评估消融效果,操作者及患者均受到一定剂量的 X 线辐射。 2. 超声引导:超声引导的优点是实时引导穿刺,操作简单;可根据消融过程中产生的一过性高回声区评估肿瘤损毁大概范围;超声造影还可即刻评价肿瘤的灭活情况。超声引导的缺点是影像引导存在盲区:图像质量易受消融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伪影干扰,影响下一位点的消融治疗。应用超声与 CT 或超声与 MRI 影像融合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超声引导的不足。 3.CT 引导:CT 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进针路径、射频电极针与肿瘤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定位精准,无盲区;可根据消融后组织坏死产生的低密度区评价肿瘤损毁的大概范围,井可应用增强扫描评价肿瘤灭活情况。缺点是穿刺存在一定盲目性,进针过程不能实时引导,常需反复穿刺、扫描;此外,患者受到一定剂量的X 线辐射。 4.MRI 引导:MRI 引导的优点是软组织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较高,肿瘤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清晰、定位精准;可任意平面成像,有利于选择最佳进针路径;

肿瘤射频消融教学内容

一、目前肿瘤的治疗现状 1,目前肿瘤的发病情况。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已成为一种慢性病。 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恶性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现患病例3000万。 中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 廿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並未得以相应控制。在我国当前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死亡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又呈显著上升趋势。 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随着医学科技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的逐步认识、以及靶向药物和治疗技术不断创新,癌症目前已经成为了可被控制的慢性病。癌症不但可防,而且可治。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早诊而治愈;1/3的癌症患者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癌症不等于死亡,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治愈率不断提高。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癌症5年治愈率已达65%,我国大中城市也已达到40%左右。 2,当前肿瘤手段,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微创治疗所占的地位。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与缺陷。 手术对于早期肿瘤可取得根治性效果,但中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目前许多肿瘤患者,70%以上确诊时已届晚期),而且传统手术创伤较大; 放疗在许多肿瘤治疗中作用明显,如头颈部肿瘤,直肠癌、乳腺癌、脑瘤等,但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损伤、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反而降低了临床受益率; 化疗是把双刃剑———既杀伤了肿瘤细胞,又对人的正常组织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对晚期患者来说局部肿瘤负荷大以及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疗效并不理想。 所以,人们一直盼望能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又能尽量保护正常组织的治疗肿瘤的方法。近年来,肿瘤的微创疗法异军突起,引人注目。现在,影像导引的微创治疗在国际上已被并列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手段,成为非常有前景的领域。 二、微创治疗的概况 1,肿瘤微创治疗的概念 肿瘤微创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它是一种集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以及药物、生物和基因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肿瘤治疗方法。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在CT 、B 超、DSA 或内镜等影像设备引导下,用穿刺针对肿瘤进行穿刺,然后再采用放射、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杀灭实体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肿瘤肝胆微创介入中心郑加生 写在课前的话 肺癌全球发病80万人/年,我国肺癌死亡位居癌症死亡第一位。同时肺脏又是许多恶性肿瘤易转移的器官。微创消融技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肺癌的新技术,是主要的肿瘤微创治疗方法。本课件围绕射频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阐述目前国内外发展趋势、CT 导引实现精准肺癌RFA治疗,肺癌RFA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为减少不良预后提供有力帮助。 一、肺癌的组织学分型 应用射频来进行肺癌和肺转移瘤的射频治疗,首先我们都要进行组织学的分型。 (一)肺癌 腺癌、鳞癌、未分化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混合癌。 (二)病理分级 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癌。分化程度越高,恶性程度就越低,分化程度越低就恶性程度就越高。 (三)对化疗药敏感度 小细胞未分化癌对化疗药敏感,非小细胞未分化癌对药物敏感性差。 对于肺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如何?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微创治疗技术是20世纪末临床医学最重大的创新技术之一,微创治疗技术是21世纪临床医学重要发展方向。今年我国成立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为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微创消融技术是主要的肿瘤微创治疗方法,微创消融技术分为物理消融和化学消融。其中物理消融包括射频、微波、冷冻等。而乙醇、乙酸、稀盐酸等属于化学消融。 早期肺癌一般是手术切除,但是CT 导引射频消融也能达到能够手术切除的效果,早期肺癌不愿手术和体质差不能手术的,射频治疗很轻易的就能使肿瘤完全坏死,所以现在微创手术很容易被人们接受,而且它的效果也很理想。射频消融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反复的操作。它是一种纯物理性的,造成局部组织的肿瘤组织的高温,使局部组织的灭活,对人体基本没有损害。而且是用影像学来观察治疗的手术全过程,很精确。中期肺癌手术切除疗效不佳或不能手术切除,RFA可取得较好疗效。中心型肺癌不能手术切除,RFA 治疗配合化学消融治疗。晚期肺癌放弃手术切除,如晚期肝癌,甚至肿瘤把心脏、肺门或主动脉都包上的这些肿瘤,在靠近重要脏器的部位用无水酒精注射让肿瘤组织坏死,远离重要脏器的部位用射频消融让肿瘤组织坏死,两者强强联合,使肿瘤坏死更彻底,故RFA 可起到减瘤生存效果。 三、肺脏的解剖特点 (一)密闭胸膜腔 肺脏为左二右三肺叶,左右肺分别位于左右密闭的胸膜腔内,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 (二) 丰富血液循环 肺动脉、肺静脉和毛细血管构成是肺循环重要组成部分。 (三)疏松的肺泡组织及解体组织 极易出血。 (四) 重要的组织结构 心脏、心包、大血管、气管、支气管、神经等。

肿瘤射频消融

一、目前肿瘤的治疗现状 1, 目前肿瘤的发病情况。随着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已成为一种慢性病。 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恶性肿瘤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 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现患病例2200万。预计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现患病例3000 力‘。 中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 廿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200万,死亡140-150万,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未得以相应控制。在我国当前、及等死亡居高不下的同时,、结及等又呈显着上升趋势。 癌症是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随着医学科技的提高、对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机理的逐步认识、以及靶向药物 和治疗技术不断创新,癌症目前已经成为了可被控制的慢性病。癌症不但可防,而且可治。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表明: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早诊而治愈;1/3的癌症患者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命。癌症不等于死亡,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治愈率不断提高。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癌症5年治愈率已达65%, 我国大中城市也已达到40%左右。 2, 当前肿瘤手段,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微创治疗所占的地位。 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手术、化疗、放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与缺陷。 手术对于早期肿瘤可取得根治性效果,但中晚期肿瘤患者往往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目前许多肿瘤患者,70%以上确诊时已届晚期),而且传统手术创伤较大; 放疗在许多肿瘤治疗中作用明显,如头颈部肿瘤,直肠癌、乳腺癌、脑瘤等,但因其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肺损伤、骨髓抑制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反而降低了临床受益率; 化疗是把双刃剑----- 既杀伤了肿瘤细胞,又对人的正常组织和免疫系统 造成一定的损害。同时对晚期患者来说局部肿瘤负荷大以及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现象,疗效并不理想。 所以,人们一直盼望能找到一种既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又能尽量保护正常组织的治疗肿瘤的方法。近年来,肿瘤的微创疗法异军突起,引人注目。现在,影像导引的微创治疗在国际上已被并列为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手段,成为非常有前景的领域。 二、微创治疗的概况 1,肿瘤微创治疗的概念 肿瘤微创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理性化、个体化的治疗模式。它是一种集先进的医学影像学技术以及药物、生物和基因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肿瘤治疗方法。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在CT、B超、DSA或内镜 等影像设备引导下,用穿刺针对肿瘤进行穿刺,然后再采用放射、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杀灭实体肿瘤。 其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并发症少,定位精确,治疗安全。微创治疗的适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有何区别 肝癌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均属于物理热消融范畴,两者物理原理有所不同,但均是通过超声或ct引导下将电极准确插入肿瘤内,当电极工作时,通过一定时间和功率,使电极产生100度以上高温,当瘤体内温度达到一定时,蛋白质就会变性,40~50度就能变性,60度以上就会凝固坏死,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射频消融的原理是通过高压电流,在高压电流作用下,肿瘤体内极性分子会高速运转,产生热量达到杀死肿瘤细胞作用;而微波消融是通过电极发出微波(有点类似家用微波炉),通过电压改变瘤体内水分子的极性,形成交变电场产热而起到杀灭作用。 肝癌微波消融和射频消融均属于微创治疗,但微波相对射频有以下特点:一、热效率更高。射频升温慢,对于大肿瘤,热效应会特别慢,有可能瘤体内温度不能达到目标温度,热量就吸收了;如果肿瘤在血管旁边,血流也会很快带走热量,即“热沉效应”。而微波升温快,抗热沉效应好。二、微波升温快,消融范围比较大,手术时间也更短,更适合年老体弱病人。但同时,如果肿瘤临近胃肠道、胆囊旁等位置,微波消融需慎重。三、微波不需使用正负极产生电流,避免对电生理的影响,如对起搏器的影响,不使用电极板,避免皮肤灼伤(但目前已有厂家提高工艺,使用双极射频针,无需使用电极板)。四、微波消融设备是国内首创,耗材价格相对低廉,可以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总之,不论是肝癌微波消融或射频消融,治疗效果类似,肿瘤原位灭活率两者无明显差异,治疗安全、副作用少,应针对不同肿瘤大小、部位等情况,综合评估,灵活选用不同消融方案。 怎么说呢,毕竟微波消融术和射频消融术都是国内先进的用于治疗肝癌的医疗手术,治疗效果肯定相差不大。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考虑的因素肯定不一样,一般都是会考虑手术费用吧,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接受程度,如果不能接受微波消融术,那就只能选择比较贵的射频消融术啦。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 管理规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不包括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等其他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2.申请单位必须具有独立开展胃肠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胸外科普胸手术、CT或B超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技术的能力。 (二)设备基本要求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RF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

疗系统)、Rita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Therapeutics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4.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 6.开展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腹腔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7.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护理分析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6-08-03T14:58:57.0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5期作者:张争燕[导读] 肝脏恶性肿瘤以肝转移癌及原发性肝细胞癌较常见,肝转移癌的发生率高,但切除率较低。 张争燕 (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四川达州 635000)【摘要】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肝脏恶性肿瘤行射频消融术64例,随机分组。32例常规护理者入对照组。32例综合护理者入研究组。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焦虑状态明显改善,住院日短,满意度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行,宜 推广。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046-02 Analysis of liver cancer treatment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reatment method and effect of liver cancer. Method Annual January 2015~2015 November incorporat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malignancies 64 cases of surgery were randomized. 32 cases were the usual care control group. 32 cases were integrated care into the study group. Comparison between groups.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anxiety group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horter hospital stay, satisfaction is high,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possess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cancer integrated care, the method is feasible,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Liver canc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tegrated care 肝脏恶性肿瘤以肝转移癌及原发性肝细胞癌较常见,肝转移癌的发生率高,但切除率较低;原发性肝细胞癌者多伴肝硬化,肝脏功能明显异常,对治疗有很大影响。射频消融术(RFA)操作简便,且能重复操作,具有安全、微创特点,为治疗有效方法。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仅单纯的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虽然能够对患者的病情改善起到显著的效果,但由于疾病影响,患者会产生恐慌焦虑的心理,最终会对患者的病情改善产生影响,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其适当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此文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肝脏恶性肿瘤行射频消融术64例,总结综合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具体见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肝脏恶性肿瘤行射频消融术64例,随机分组。32例常规护理者入对照组,均龄(56.23±6.96)岁,最大者是80岁,最小者是25岁,女患者有12例,20例男患者,病程平均(9.63±1.25)年,范围是3~16年。32例综合护理者入研究组,均龄(56.11±6.91)岁,最大者是79岁,最小者是25岁,女患者有13例,19例男患者,病程平均(9.55±1.23)年,范围是3~15年。组间资料有均衡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性护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1. 2.1术前护理①给予患者充分鼓励和安慰,提倡其主诉,讲出不良情绪及问题,并予以分析,总结原因,针对性实施疏导。将RFA手术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优势等介绍给患者,使其了解RFA,并反复说明RFA操作安全性及必要性,使其形成正确认识,接受配合治疗。②协助其进行术前检查,并嘱其术前8h和6h分别禁食禁饮,避免发生呕吐及恶心等;备齐仪器器械及药品。术前30min,对治疗室进行消毒。③准备好射频电极针、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射频消融仪、彩超机、手术包、纱布、消毒液、注射器、大单、手套等,并对仪器物品做好检查,确保物品无破损,仪器性能良好[1]。 1.2.2手术配合治疗室保持适宜温湿度,环境安静。对个体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及血压等做好监测,密切观察指标改变。经常与其交流,询问有无疼痛、胸闷及咳嗽等,若有不适,应握住其双手,使其情绪稳定,有效处理。如病患病灶大,出汗较多,需取500~1000ml林格液或葡萄糖盐水补充。另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体指标变化进行严密监控,如果患者的身体指标出现异常波动,要及时报告给手术医生,先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在确保患者的身体指标恢复稳定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以免造成意外事情的发生。 1.2.3术后护理①继续监测患者表情、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及意识等,每隔6h测定一次脉搏、心率等,每隔4h测定一次体温,准确记录。为其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及高蛋白食物[2]。②术后1~3d,病患可有发热表现,此为RFA术后正常反应,可用药处理或物理降温。术后2~3d,多数患者感到疼痛,嘱其卧床休息,并教会其深呼吸方法,转移注意力,或采取看杂志、听音乐、看电视等方法,使注意力分散。如严重疼痛,可肌肉注射杜冷丁。如有穿刺点出血,应加压包扎,经常换药。护理前后,评估两组焦虑状态,对比评分。记录住院日,组间比较。调查比较满意度。 1.3 效果标准满意度调查共100分。不满意:<65分;一般:65~95分;满意:>95分。满意+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焦虑状态对照组护理前(60.23±5.44)分,护理后(51.29±2.41)分。研究组护理前(60.13±5.66)分,护理后(4 3.58±1.32)分。两组中研究组焦虑状态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2 住院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