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向阳中学孙娜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了解本文作者。

2、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生命的意义。

3、培养面对挫折的坚定信念和对生命的热爱。

【知识链接】

1、事件背景: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飞机改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如果说飞机的发明和制造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难的漫长过程,那么飞行员的试飞和新航线的开辟也同样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时期。在20世纪初,飞机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同时,天气预报也不准确,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最早的飞行员之一,是撒哈拉航线的飞行员。1935年12月29日,自费驾机飞往西贡,试图以七十小时飞完巴黎到西贡的航程,以此打破纪录。但由于飞机发生故障,迫降在开罗附近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在各种求救求生措施均告失败后,濒临死亡的他却感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跋涉了漫长的五天五夜之后,他和他的同事被北非贝督因人的一支骆驼商队拯救了出来。

2、走进作者:

圣埃克絮佩里——“蓝天白云的耕耘者”。是法国飞行员作家,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其代表作有小说《夜航》,散文集《空军飞行员》《人类的大地》,童话《小王子》等。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圣埃克絮佩里,国作家,代表作有、、等本文选自。

2、词语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

硌.()噎.住()辐.射()筛糠.()乙醚.()躯壳.()脐.带()犁铧.()真谛.()虫豸.()

(2)、根据意思写成语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形容众多的人。()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二、课内探究

1、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

2、合作探究

(1)、跳读课文,找出“我”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这些困难中,“我”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找出表达“我”心情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达的情绪)

(1)、品读赏析(精读12——21段)

找出富含哲理的句子或最能表现“我”的精神品质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3、举一反三

联系本文的心理描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你如果是韩国“岁月”号上正在等待救援的一名中学生,你会想些什么呢?

三、拓展迁移

有人说,冒险是毫无意义的,搞不好还会有生命危险,是对生命的轻蔑,实属愚蠢之举。作者曾在《人类的大地》中说:“他的伟大,在于他有责任感······他手中掌握着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对他应参与的人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也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对这两种观点,围绕“冒险:是愚蠢,还是壮举?”谈谈你的看法。

【推荐阅读】

《人类的大地》节选

我们的血液在蒸发

西风起了,它可以在十九个小时内就把人吹干。我的食道还没有堵住,但它又硬又疼,我猜想有什么东西哽在那里。很快我就要咳嗽了,这情形别人跟我描述过,我就等着它发作了。舌头也让我感到不自在。但最严重的是我眼前已经出现亮斑了,当它们变成火花,我就要躺下了。

我们走得很快。我们要充分利用清晨的凉爽。我们很清楚在大太阳底下,就像人们说的,我们就再也走不动了。在大太阳底下……

我们没有权利出汗,甚至没有权利等待。这种凉爽也不过是湿度为百分之十八的那种凉爽。风是从沙漠腹地吹过来的。在这种温柔和虚情假意的抚摸下,我们的血液在蒸发。

第一天,我们吃了一点葡萄。三天来,我们只吃了半个橙子和半个橘子。我们能用什么唾液来咀嚼我们的食物?但我一点也不感到饥饿,我只感到口渴。而且从现在开始,我不只感到口渴,还感到口渴引起的后果。那干硬的喉咙,那像石膏一样的舌头,那如鲠在喉的难受和嘴巴里可怕的气味。所有这些感觉对我来说都是新的体验。无疑水可以治疗它们,但我根本不记得这种药是和这些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干渴越来越不是一种欲望,而成了一种越来越厉害的疾病。

我觉得泉水和水果的形象似乎已经不那么让人心碎了。我忘了橙子的光泽,就好像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柔情。或许我已经把一切都忘了。

我们坐在那里,但我们又该出发了。我们放弃了漫长的跋涉。走上五百米,我们就累瘫了。于是我很高兴地躺下来,但马上又该出发了。

风景变了。石头稀少了。我们现在走在沙子上,在我们前面两公里远的地方有几个沙丘。在沙丘上有几棵低矮的植物。和钢铁铠甲相比,我更喜欢沙子。这是金色的沙漠,这是撒哈拉。我想我是认出它了……

现在我们只要走上两百米就精疲力竭了。

“我们继续走,不管怎样,好歹要走到那些灌木边。”

这是一个极限。一星期后,当我们原路返回寻找“西穆”飞机的时候,我们在汽车上证实了当时这最后的企图是八十公里的路程。我已经走了将近两百公里,如何还能继续下去?

昨天,我了无希望地走着。今天,这些话都失去了它们的意义。今天,我们是为了走路而走路,或许和地里耕牛没有分别。昨天我还梦想着栽满橘子树的天堂。而今天,对我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天堂了,我也不再相信橘子的存在了。

我再也没有任何感觉,除了一颗极度干枯的心。我就要摔倒了,但我并不感到绝望,我甚至不感到痛苦。我的遗憾是:忧伤之于我就像水一样甜美。人们自悯自怜,就像和一个朋友倾诉一样自艾自怨。但我在世界上已经没有朋友。

当人们找到我的时候,我两眼赤热,人们以为我曾大声呼唤,受过许多折磨。但是激动、懊恼和温柔的折磨都还可以算是一些财富,而我已经一无所有。清纯烂漫的少女,在她们初恋的夜晚,学会了忧伤并为之落泪。忧伤是和生命的颤动维系在一起的,而我已经不再有忧伤……

沙漠,就是我。我再也没有口水,一无所有,再没有什么温馨的形象让我为之战栗了。太阳烤干了我的泪腺。

然而,我又觉察到了什么?希望之风吹拂着我,就像飑风掠过海面。先警告我的本能再唤醒我的神智的信号又是什么呢?一切都没有改变,而一切又都变了:这片沙尘,这些沙丘,这些淡淡的绿色斑点,它们已经不再是一道风景,而是组成了一个舞台。这个舞台还是空旷的,但一切都准备就绪。我看着普雷沃。他也和我一样惊讶,但他也不理解他自身的感受。

我向你发誓,就要发生什么事情了……

我向你发誓沙漠活跃起来了。我向你发誓,这种空旷,这种寂静,忽然比广场上的人声鼎沸更加让人感动……

我们得救了,沙地上出现了人的踪迹!……

啊!我们曾经失去人类的行踪,曾经与世隔绝,曾经感到自己在世界上孤苦伶仃,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所遗忘,而现在,我们在沙地上,发现了人的神奇的足迹印在上面。

“这儿,普雷沃,两个人曾经分开过……”

“这儿,有一只骆驼跪过的痕迹……”

“这儿……”

然而,我们还没有获救。等待是不够的。再过几个小时,人们就再也救不了我们了。一旦开始咳嗽,干渴的进程就快得惊人。而我们的咽喉……

但我相信这支驼队,它在沙漠的某个地方游荡。

于是我们继续走路,突然我听到了鸡叫。吉尧梅曾对我说过:“到最后,我在安第斯山中听到鸡叫,我还听到火车开过的声音……”

听到鸡叫的那一刹那,我想起了他的故事,我对自己说:“先是我的眼睛骗我,那可能是干渴的后果。我的耳朵更能坚持……”但普雷沃抓住我的胳膊:“你听到了吗?”

“什么?”

附:《人类的大地》是圣埃克絮佩作品里除《小王子》《夜航圣埃克絮佩里》以外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英译本名为《风、沙和星星》,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是他以飞机为书房以身体力行为座右铭的心灵自传。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每章都有一个主题,独立成篇,从航线说到同志,飞行、飞机和行星、绿洲、沙漠、沙漠中心,最后归结到人。贯穿这些文章的线索是飞行员的感受、激情和思索,是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是作者对友谊、责任、勇气、毅力的颂扬,是对人类、文明、战争、品质的深层思考。

目录第一部分航线

第二部分同志

第三部分飞机

第四部分飞机和星球

第五部分绿洲

第六部分在沙漠中

第七部分

后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练习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仿写一句话。 答: 2、“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作者写了哪几件童年趣事? 答: 3.说说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 ①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答: ②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答: 4.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答: 5.作者写这一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答:。 二、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第54自然段至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段写花实际是为了写爸爸,花的衰落,花的凋谢,暗示了爸爸的生命是不可换回的。请把这句话找出来。答:。 2、文中描写弟妹们顽皮天真的真实意图是什么?答:。 3、全文以“花”开头,又以“花”结尾,作用是什么? 答: 4 课文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答:。 5、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答:。 三、阅读《最后一课》第24自然段至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从小说情节看,选文属于什么部分? 答:。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钟响了,意味着什么? 答:。 3、“我”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答:。 4.文中对韩麦尔的刻画,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 。

5、.“散学了——你们走吧。”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答:。 四、阅读《邓稼先》(“两弹”元勋)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1、张爱萍将军称邓稼先为“两弹元勋”,请你列举之所以如此称呼的理由。 答:。 2、“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一句中“立即”一词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思想品质? 答:。 3.摘录段中语句回答: ①概括邓稼先一生的语句是: ②对邓稼先功绩给予高度评价的词语是: ③能表明邓稼先为国防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语句是: ④能表明“两弹”爆炸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的一句话是: 4.从上文中找出具体的事实,以表明邓稼先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 5.段中写邓稼先二次手术期间和于敏写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答:。 五、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24自然段至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给上面的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答:。 2.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①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答: ②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答: 3.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答:。 4.第25自然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答:。 5、联系全文,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答:。 六、阅读《社戏》第13自然段(甲段)和第23自然段(乙段),回答下面问题: 1.你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 答:。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句话用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在沙漠的中心》教学设计Array设计人:纪芙蓉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品味重点语句,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路程。 3、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能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学习重点: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习难点: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预习设计: 一、预习任务 任务一: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任务二:标出段前序号,划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任务三:默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什么人在沙漠怎么样,为什么会在沙漠那样) 任务四:初步感受人物形象,说说你的认识。 二、预习内容 (一)认知前提 20世纪的航空事业:20纪初的飞行,飞机制造技术不完善,信息技术不发达,天气预报不准确。飞行是一项冒险的事业,飞行员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新的航线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 故事背景:圣埃克絮佩里和机务员曾盲目撞在利比亚沙漠地。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碛上东奔西走。(二)新知认知 1. .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国家)作家(人名),1935年,他的西茂恩号飞机在撒哈拉大沙漠靠近利比亚边界的地方坠落,经过三天的漫长等待,他和他的同事被北非贝督因人救了出来。其代表作有《》、《》、《》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打嗝()协()奏躯壳()ji?()毛lí()明ji?()毛 遮bì()遗hàn()真谛()辐()射筛()糠打嗝()协()奏躯壳()口干舌zào() 3.解释下面的词语。 身不由己:卷土重来: 死得其所:芸芸众生: 4. 作者在沙漠中遇到了、、等问题,他的心理 变化过程可以概括为:——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主人公、的精神品 质。 预习检测: 1、文学常识

人教版七下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模拟测试卷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嗥.鸣(háo)怂.恿(z?ng)逞.能(chěng)躯壳.(ké)磐.石(pán) B. 踌躇.(chú)旖.旎(yǐ)遒.劲(qiú)剽.悍(biāo)校.补(xiào) C. 顷.刻(qīn)粲.然(cān)窥伺.(sì)颦蹙.(chù)谰.语(lán) D. 狡黠(xiá)斟.酌(zhēn)蓦.然(m?)告罄.(qìng)祈.祷(qí)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鞠躬尽瘁锋芒必露肆无忌惮尽态极妍B.戛然而止略胜一筹忘下断语孜孜不倦 C.养精蓄锐义愤填膺忧心忡忡高视阔步 D.浑身解数参差不齐悲欢离和莘莘学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敌人陷入地雷阵之中,进退维谷 ....,非常狼狈。 B.酷好书法的张毅见到颜、柳精品,不禁叹为观止 ....,欢喜极了。 C.深夜里,那声凄厉的惨叫让人毛骨悚然 ....,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D.兄弟二人,一个正直善良,一个刁钻阴狠,真个是相得益彰 ....,对比分明。 4、下面这段文字有四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①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②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全市人民参与热情的高低是成功的关键。③我们要树立“山城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观念,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姿态参与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④我们要共同维护山城文明形象,营造助人为乐、和谐友善至关重要。 第①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第②句搭配不当,应改为 第③句重复赘余,应删去 第④句成分残缺,应在后加上 5、《在沙漠中心》的作者是(国籍)的,他的作品多描述飞行员 生活,试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3分) 6、仿照例句,再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内容符合语境,并与上文衔接顺畅。(4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整合】部编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2站《少年有梦》导学案共3份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框《中学序曲》导学案 设计:周灿军审核:执教:使用时间: 学校目标:1、通过开学第一课让学生了解学习环境的变化,适应新的环境,热爱新的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代,让学生知道中学生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尽快适应新的初中生活。 学习重点: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机会,也是新的挑战。学习难点:认识到初中生活是给我们成长的礼物,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初中是一个美妙的名词,是我们成长生涯中的第二段旅程。从我们迈进中学校园的那一刻起,一条崭新的路已经铺在我们面前。在这条路上,你想留下什么样的脚印?是直是曲,是进是退,往往就在你一念之间。刚刚进入中学的你,为融入新的生活做好准备了吗? 二、学习探究 主问题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新期待?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2-3页内容。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阅读思考问题。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并记录自己思考的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主问题2、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4页上方内容。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写出本题答案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3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组长记录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 主问题3、为什么书上说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探究过程:第一步:自学探究——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第5页内容(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自学要求:自己独立阅读思考机会和挑战分别指什么? 第二步:互学探究——请同学们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 合作要求:请小组内进行交流组长记录结果。 第三步:展学探究——小组内交流结果后,老师在班内提问。 展评要求:回答的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 三、知识拓展延伸 1、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下初中阶段自己想要完成的几件事。 2、与父母进行一次沟通,听听他们希望你在初中三年要完成的事情。

《在沙漠中心》的阅读答案

《在沙漠中心》的阅读答案 【作家作品】 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次飞行中,坠落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不是身历此时此境的'人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虫( ) ( ) 犁( ) 真谛( ) ( ) 筛糠( )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 (1)指死亡的期限。( ) (2)虫子。泛指虫类小动物。这里比喻碌碌无为的人。( ) (3)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 (4)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 3.依照下面例子,按要求仿写。 示例: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仿写:我们渴求 4.请写出两句描写沙漠的。 【课文探究】 5.文中说,面对如此的“痛苦”,“我不抱怨”。结合上下文,指出其中的理由。 6.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7.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文段精读】 阅读课文“我这里说的根本就不是飞机”到“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完成问题。 8.作者为什么说“飞机,它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个工具”? 9.谈谈你对“我”把“露水当做希望”的理解。 10.选文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11.假如有一天,当你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1.略。 2.(1)大限(2)虫(3)芸芸众生(4)筛糠 3.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自己的理想。 4.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因为作者很乐观,而且已经参透了死亡,不再害怕。 6.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著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7.探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8.因为人们并不是为了飞机而去冒生命的危险。人们只是通过飞机这个工具,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寻找真理。 9.表明了当时处境的艰难,就如“救命的稻草”之于溺水的人;同时也说明了“我”的顽强和乐观精神。 10.平静、坦然、乐观的心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在沙漠中心》预习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22 《在沙漠中心》预习学案 一、基础常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乙醚虫豸硌犁铧 脐带真理噎筛糠 篱笆打嗝辐射芸芸众生 2.依据下列的解说,写出相关的词语。 (1)释教指全部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很多的平常人。() (2)比方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颤栗。() (3)比方失利之后从头康复实力。() (4)描绘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5)自以为自己是正确的,不接受他人的定见。() 3.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作家 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本文首要记录了作者在被困于沙漠之中一夜之间的所思所想。作者在沙漠中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问题,他的心思改变进程能够归纳为:______ ______ _______ ,从中咱们能 够体会出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精力质量。 4.预习后的疑问: 二、常识链接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位置的作家,但 他的终身首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从1921年服兵役学习飞翔;1926年进入法国的一家航空公司作业;1929年协同法国 闻名飞翔员梅尔莫兹、吉约梅拓荒非洲——拉丁美洲航线;第二次世界大战迸发,逃亡美国;1943年潜回北非,参与法 国抵抗运动,至驾驭侦查飞机殉难停止,他的终身是飞翔员的生计。他的小说特点是环绕他自己的航空阅历,描绘了其时法国飞翔员的惊险豪放的日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语文试卷B(word)

2018重庆中语文试题真题试卷(B卷,无答案) 重庆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半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B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員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须是()(3分) A.僧系(zēng)雏形(zhú)玷污(diàn)拾金不昧(mèi)B.悖论(bèi)奢侈(chī)殓凿(záo)大名鼎鼎(dǐng) C.内疚(jiù)铁锹(qiū)猖狂(chāng)南辕北辙(chè) D.滇池(diān)客栈(jiàn)寝室(qin)谆谆教诲(zhūn) 2.下列词语数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馈赠束缚诡计多端咄咄怪事 B.嘹亮吓唬捉腕叹息莺歌燕舞 C.浏览巍峨怒不可退失魂落魄 D.賄赂木筏十拿九稳蓬头垢面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月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的年轻人经常熬夜加班,难免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情况。 B.胡场林边的那潭碧水,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沙漠中心。 C.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是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控,你是否沮丧过? 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 A.③④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5.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如话。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4分) 示例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蚂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知识点一:圆柱的认识 (1)底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2)侧面: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3)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注:圆柱有无数条高 (4)侧面展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 长方形的是圆柱的高。 知识点二: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侧面积: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面积。 (2)侧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 (3)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4)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 知识点三:圆柱的体积 (1) 定义: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⑵ 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X高 随堂练习: 一.圆柱的表面积 1. 求下面圆柱体的表面积 (1) 底面半径是3 厘米,高是10厘米

(2)底面直径是2 米,高是底面直径的倍 ⑶底面周长是,咼是(n取)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5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n取)?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分米,咼是6 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n取)? 4.把一段长12 分米的圆木锯成3 段,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求原来圆木的表面积?

5.一个圆柱形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 油桶(无盖)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6.把一段圆柱木料经过底面直径沿高切成两块,它的切面是一个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原来圆柱体表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n 取)? 二.圆柱的体积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n取): (1)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0cm (2)底面积是平方厘米,高分米: (3)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底面直径的今倍: 2.一个圆柱形粮仓,底面直径是2 米,高米,每立方米空间可以装小 麦750千克,这个粮仓可以装小麦多少千克(n取)?

《在桥边》导学案

《在桥边》导学案 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孙小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中重要词语 2、理清文章的情节,在情节的行进中,体会“我”的情绪变化 3、思考并领悟对处于困境中的人出给予物质帮助之外,还应给予精神关怀这一道理。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归纳、演绎、朗读、抓关键词句等 【课堂导入】今天天气阴沉,天空灰灰的,沉沉的,然而我们教室确是拥挤而有 序的,即将也是热闹的.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掌声)怀揣着一份好心情,我们一起去德国的一座大桥边,看看发生了什么故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伯尔出生在科隆一雕刻匠的家庭,中学毕业后,曾在书店当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召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不少见识。二战结束后,曾在战俘集中营待了几个月。六年战争生活经历,成为伯尔早期创作的主要题材。战后除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外,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伯尔的创作题材有所变化,主要描写”小人物”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的痛苦挣扎和悲惨遭遇,表现他们的苦闷彷徨,有时也渗透着欢乐的精神,揭露和批评战后西德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 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等。成名作《正点到达》是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又名《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是其全部创作的结晶,获次年(197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2、翻阅工具书,解决重要字词,学会用成语造句。 3、整体感知:请用一两句话简述故事情节。 明确:他们让我数在一座新桥上走过的人,我每次都故意把一位可爱的姑娘漏数掉了。 4、那么《在桥边》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全文共9段,请大家根据小说的情节运行流程划分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个部分的内容。 明确:发生:1-3段,交代主人公的基本现状以及他对职业的态度。(现实生活乏味) 发展:4-5段,主人公暗恋过桥的姑娘,她成了主人公乏味生活中的亮色。(暗恋过桥姑娘)

《少年有梦》导学案

《少年有梦》导学案 上课时间:2016年9月年级:七年级备课教师:陈坤锋 一.独学检测 1.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___________,让生活更有__________。人类因此__________和发展。编织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 少年的梦想,___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 少年的梦想,__________________紧密相连,_____________密不可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⑴中国梦基本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现中国梦必须____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 4. 努力,是一种______________,是一种不服输的_______________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______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__不懈追求。 二.群学探究 1. 少年为什么需要梦想? 2.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3. 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三.当堂练习 1. 在班里召开的“你的梦想是什么”的座谈会上,小丽说:“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小明说:“我的梦想是长大了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小强说:“我的梦想是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这说明了() 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②少年需要梦想 ③梦想一旦确立就不能变化④少年的梦想能促进个人的进步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2.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有一个非同常人的计划 B.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C.要设计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D.要设计一个与列夫·托尔斯泰一样的目标。 3.“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习近平主席这句平实的话告诉我们青年人() A.成才的关键是得到机遇 B.艰苦奋斗就能实现梦想 C.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D. 要自觉地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 4.2016年4月8日下午,长沙市一中逸夫楼会议厅座无虚席,雷鸣般的掌声不时响起,2015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彭月月优秀事迹报告会在此举行。“保护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维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便是我始终怀揣着的梦想。”现场,湖南科技大学2012级法学专业学生彭月月与400多名高中生畅谈梦想。 1. 彭月月的梦想体现了少年梦想的什么特点?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在沙漠中心》导学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 2. 培养学生快速月的课文的能力并感知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知识链接 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1.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自主学习 1.词语积累 乙醚()虫豸()硌()犁铧()() 脐带()真谛()噎()筛糠()()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 2.请一位学生叙述故事内容 合作探究 一、速读,感知内容,走进作者内心: 速读要求:①默读,不要朗读,力戒回读。(培养学生专心阅读的能力) ②调整阅读速度。(根据阅读材料和阅读时间而定) ③抓住内容要点、关键词句来阅读。 ④标出段前序号。 1、学生自由默读,教师适当巡视。 2、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提示:可在题目加前后词语 3、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死亡危险?(提示:有针对性速读1.2小节。) 4、请设想一下,如果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样做?你的感受会是什么?多媒体设备适用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第2课时少年有梦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目标 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知识目标 想的方法 能力目标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2.师导入:看了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板书课题) 3.解释少年:指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的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 1.梦想的含义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梦想的重要性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1)这段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 (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教师总结: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仍然有意义。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3.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少年需要梦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4.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材料一: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地上爬。”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材料二: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东关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些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2)周恩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教师讲述:无论你的梦想是做一名医生、一名警察、一名教师,还是你想当发明家、科学家,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梦想,因为这些梦想都表现出了你想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们祖国正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来共同努力建设,你点点滴滴的付出都饱含了你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因此你的梦就是中国梦! 5.播放视频——中国梦 目标导学二:努力就有改变 1.梦想与现实 观点一: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可能实现。(正确) 观点二: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错误) 观点三: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导方向。(正确) 观点四:现实常常把梦想打败。(错误) 观点五: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正确)

课内阅读(标准答案版)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 范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社戏》、《安塞腰鼓》、《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猫》、《斑羚飞渡》 要求:1. 概括内容。(2分)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3分) 3.分析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4.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4分) 练习: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概括本段内容。 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色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中的“趣味”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通过听油蛉蟋蟀叫、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5件趣事体现的 4.品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句,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1)写景有序 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百草园的整体,再用“单是……就”写局部; “不必说……也不必说”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从植物写到动物;“单是……就”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从动物写到植物。 (2)多种角度 形、声、色、味俱全(形状有“肥胖”“高大”“臃肿”“小球”;颜色有“碧绿”“紫红”“黄”;声音有“长吟”“弹琴”“低唱”;味道有“又酸又甜”) 春、夏、秋景皆备(春有桑葚、菜花,夏有蝉鸣,秋有蟋蟀“弹琴”) (3)抓住特点 黄蜂因为“肥胖”所以“伏”;叫天子“轻捷”因此“窜”。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在沙漠中心》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2 《在沙漠中心》课中导学案 【学习方针】 1.理清课文叙说的次序及头绪。 2.品尝要害句子的意义,了解作者的优秀质量 3.领会生命的意义,培育勇于面临波折的坚强意志与质量。【学习进程】 一、导入 你见过沙漠吗?谈谈你对沙漠的观点? 二、预习查看 1.查看预习学案的完结状况。 2.查看课文吟诵和字词的掌握状况。 3.查看收集的作者、著作等状况。 三、全体感知 1.快速阅览要依据要求,捉住内容要害,捉住要害字词句段,默读课文,不重读不回读。 2.速读要求:

①默读,不要朗诵,力戒回读。(培育学生专注阅览的才能) ②调整阅览速度。(依据阅览资料和阅览时刻而定) ③捉住内容要害、要害词句来阅览。④标出段前序号。 3.著作用第一人称写有什么优点? 4. 在沙漠中心,“我”遭受了哪些苦楚与折磨?怎么处 理这些苦楚? 5.面临这些苦楚,作者心境产生怎样的改变?(先找出 表达作者心境的句子) 四、评论研讨 1.圣埃克絮佩里在荒芜的沙漠中终究阅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2.(1)请找出表达作者心境苦楚的句子,并领会一下。 (2)请找出表达作者心境失望的句子,并领会一下。 (3)请找出表达作者心境安静的句子,并领会一下。 (4)请找出表达作者心境达观的句子,并领会一下。 3. 深陷窘境的“我”能忍耐巨大的苦楚,表现出主人公 怎样的精力? 4. “我”为什么能从苦楚、失望转变为安静、达观的呢?

5. 阅历屡次生与死的斗争,圣埃克絮佩里向咱们展现的 人生意义、举动价值,文中是怎么表现的? 6. “我”所以为的“日子”的意义是什么?(要害研读13、16、19段) 7. 齐读20-21段,想想圣埃克絮佩里的阅历给咱们带来 了怎样的启示。 8.作者为咱们提醒的“探险”的真理是什么? 9. 作者用很多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临死亡威胁时的感触,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络作者的生平,你以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五、品尝言语 细读课文,细细品尝下列句子的意义。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仅仅 夜晚的冰冷。 2.北风就像平原上的马队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 以逃避它的来犯。

七年级政治上册 1.2 少年有梦导学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2.少年有梦 【新知先学】 一有梦就有希望 1.编织人生梦想,是____________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__________。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________。 3.少年的梦想的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________的愿望。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______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____________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二努力就有改变 1.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________。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____________。2.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1)努力,是一种________,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________,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____________。 (2)努力,需要________。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______________联系在一起。 (3)努力,需要________。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要点探究】 探究一有梦就有希望

20世纪初,一位少年梦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于是,他一有空闲就练琴,练得心醉神痴,走火入魔,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觉得这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支,简直破绽百出,不忍卒听。一曲终了,老琴师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功,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师又问道:“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老琴师把少年带到自家的花园里,对他说:“孩子,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呢?在我看来,快乐本身就是成功。”少年心头的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要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的梦想。他一生仍然喜欢小提琴,他拉得仍然十分蹩脚,但他却能自得其乐。这位少年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如果梦想不能实现,那么,梦想还有意义吗? 努力就有改变

大漠古城阅读答案

大漠古城阅读答案 【篇一大漠古城】的太阳光,是真正的火焰。 在热辣辣的阳光烤灼下,所有一切都仿佛在冒烟,在喷火。 汽车在大戈壁中飞一般奔驰,公路边那些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大小小的卵石,像一些惊诧的眼睛,呆呆地瞪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 当高昌古城突然在前方出现时,轮到我惊诧了。 这真是奇迹,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居然会有一座被遗弃的城市,一座真正的古城远远看去,它像一群风化的土山,走近细看,才能从千奇百怪的形状中辨认出房屋、街道、围墙的轮廓和残垣。 阒无声息。 只有那些高低起伏的、方的、圆的、不规则的残墟断垣,连带着它们在阳光下的浓浓的阴影,一座座一片片迎面而来,像一群沉默的幽灵据说,历史学家能在这迷宫般的黄土堆中分辨出一千多年前的王宫、寺院、商场、监狱,甚至还能找到唐玄奘当年讲经说法的地方然而我却无从分辨。 在炽烈的阳光下,我流着汗,和残墟断垣们默默对峙。 哦,你们,能告诉我什么呢你们曾经像璀璨的宝石一般,镶嵌在荒凉的戈壁大漠中,闪耀在漫长曲折的丝绸之路上;你们曾经是人类的骄傲,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灿烂缤纷的标志。 而现在,一切早已荡然无存,这里没有人烟,没有声音,连

一星半点生命运动的迹象也无法找到,连一棵小小的绿草也没有听一位久居吐鲁番的汉族同志告诉我,冬天的时候,这里常常狂风大作,狂风挟裹着滚滚黄尘,在高低起伏的城堡和残垣之间、在迂回曲折的街巷之中穿行,发出令人心悸的呼啸。 也许,这是古城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忆着它的黄金时代,回忆着丢失了一千余年的繁华和喧闹一千年,十个世纪的岁月流水,可以把许多历史的遗迹磨得一干二净,而它,这座没有任何人照看的都市,却顽强地、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尽管失去了缤纷的色彩。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有些惊奇,也有些纳闷。 视野突然开阔起来。 我发现,自己已走到了一块宽阔坦荡的平台上,平台的尽头,是一幢还保留着圆顶的高大的古建筑。 我正仰头看着,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轻轻的笑声。 回头一看,原来是三个维吾尔族小男孩,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并排站着。 真不可思议,他们不知是从哪里钻出来的这些孩子,看来对这里非常熟悉。 他们并不怕陌生,我便走过去和他们攀谈起来。 “你们怎么在这里”我微笑着问。 “我们来玩,我们的家离这儿不远。 ”胖男孩歪着脑袋回答我。

《在沙漠中心》导学案设计

《在沙漠中心》导学案设计 《在沙漠中心》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理清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了解作者的优秀品质、 3、学会品读重点语句,体味其精妙。 4、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坚强意志与品质;培养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探究其源本、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知识链接】即使是绝望,仍要选择上路;即使是面对死亡,仍要选择卷土重来。圣埃克絮佩里就是如此的人、(教师补充作者简历) 在服兵役期问通过了飞行员合格证书、尝试过多种职业之后,她成了民航驾驶员,先后驾驶过邮运飞机与法航班机、当时飞行依然一件冒险的情况、特不幸运,她们在绝望的情况下,在沙漠里跋涉坚持了五天五夜之后,被一支骆驼商队救出。但幸运之神不估计永远眷顾她……1944年尽管她当时差不多超过了年龄限制,在她努力的争取下,依然又服起了

兵役、7月31日,她为了拍摄法国南部的地面军情况况,为盟军着陆作准备,驾飞机从法国科西嘉岛起飞,去地中海及阿尔卑斯山上空执行空中侦察任务,结果一去不返……没有人明白,刹那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明白,刹那间这位飞行家兼作家的圣埃克絮佩里有多少感受要抒写。这一切都成为了永远的遗憾。2019年7月,法国文化部的打捞小组正式宣布,她们在马赛外还发现了60年前失踪的圣埃克絮佩里驾驶的飞机残骸,从而揭开了她的生死之谜。20纪初,飞机制造技术不完善,信息技术还不发达,天气预报也不准确。因此当时的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冒险,飞行员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自从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后,有特不多飞行员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蓝天之上,开辟新的航线既是一种探险更是一种冒险。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预习目标】 1、自学积累字词、 2、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对课文作自我解读、 【预习内容】 1、标出段前序号,划出生字词,计时快速阅读课文,测测您

课内阅读(答案版)

2011-2012学年七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 范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最后一课》、《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社戏》、《安塞腰鼓》、《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猫》、《斑羚飞渡》 要求:1. 概括内容。(2分)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3分) 3.分析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4.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4分) 练习: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概括本段内容。 春、夏、秋三季百草园的景色 3.“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中的“趣味”是如何具体体现的?通过听油蛉蟋蟀叫、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5件趣事体现的 4.品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一句,结合语境说说它的表达作用。(1)写景有序 先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写百草园的整体,再用“单是……就”写局部;“不必说……也不必说”按由低到高的顺序从植物写到动物;“单是……就”按由高到低的顺序从动物写到植物。 (2)多种角度 形、声、色、味俱全(形状有“肥胖”“高大”“臃肿”“小球”;颜色有“碧绿”“紫红”“黄”;声音有“长吟”“弹琴”“低唱”;味道有“又酸又甜”) 春、夏、秋景皆备(春有桑葚、菜花,夏有蝉鸣,秋有蟋蟀“弹琴”) (3)抓住特点 黄蜂因为“肥胖”所以“伏”;叫天子“轻捷”因此“窜”。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不得了。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逼着穿上肥大的夹袄(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