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语言模式掌控[1]

NLP语言模式掌控[1]
NLP语言模式掌控[1]

NLP语言模式掌控(一) (2008-06-21 14:31:36)

标签:杂谈分类:NLP

后来我在学业上养成了优先精读大师原著的好习惯,这影响了我对NLP的学习方式。我得到了Tad James NLP高级执行师的现场录音,于是把其他书都丢一边,在此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NLP的美妙之处,因为现场的种种成功案例让你无从抵抗。T ad James在NLP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创造了时间线疗法,本人是心理学博士,理论基础极为扎实,他对NLP理论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极为享受。Tad James关于催眠的书和图书馆的一样多,而且,每一本他都看过。

在这里我写出的,应该算是自己对语言模式学习的心得,我希望读者一定要重视NLP的理论部分。NLP的理论极为美妙,同时,当你对理论充分理解之后,你对NLP其他分支的学习可以说如鱼得水。但更关键的在于,只有你愿意花时间在理论之上,你才可以将NLP用得出神入化,不露凿痕,甚至创造出自己的技术—这些是那种只关注技巧的人永远无法做到的。

同时,我会在这篇教程里反复使用我学习到的所有语言模式,帮助你更好地吸收这些内容的精髓。

“当我们学习某样新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经历这些阶段:开始,我们试图学习各种技巧。我们希望速成,我们希望学会魔法般的技术,希望它们能立刻解决我们的问题。在之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地方出了问题—它似乎不怎么管用,你于是开始寻找更多深处的知识…当一个人掌握了一些技术之后,他自然会开始意识到,这些背后一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有一个理论基础。”—David Deangelo

“只有理论才能决定什么被观察到。”—爱因斯坦

NLP的基础理论可以参考任何一本NLP书籍,这里我只提炼出NLP中与语言模式有关的部分。

潜意识与意识

“Attraction isn’t a choice”—David Deangelo

BBC做了一个节目叫两性奥秘(Secrets Of the Sexes),他们安排男女进行约会,在这之前要参与者列出理想对象条件,如长得帅,对人温柔等,约会之后,当中一些人觉得对方魅力无限,但有趣之处在于,在核对对方条件后,发现与之前的标准大相庭径。原因在于,你的意识总会为你的潜意识深处的感受辩护,于是就不难理解有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这回事①。当你意识到,大部分的时间,你和别人都无法在意识上控制自己的时候,你会开始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并开始使事情快速地进展。

关于一个人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他的行为

此处的行为,包括一个人的语言,情绪,肢体动作,音调等。这里我们着重强调语言。例如很多人想要追女孩子,就开始看她的空间、博客,所有能收集到的东西,希望从语言中理解人本身。事实上,我们一直都在从语言中了解一个人,理解对方。但NLP使得我们从语言中,对一个人内在运作有更深的洞察力,并利用语言,使得对方有更多的资源。因为稍后我们就会看到,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但有时候,它也为我们造就困境②。

注1: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或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一九七三年,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发生械劫案。劫匪冲进银行,警察很快就来到,绑匪劫持了两男一女做人质。警方在银行外荷枪实弹地包围,与银行的绑匪谈判放人。事件僵持了许久,劫匪叫警方先撤走,警察不肯。面有时向外放了两响空枪,全市的人都很紧张。拖了几天,双方谈判有了结果,绑匪把三个人质推出来,循警方指定的一条路逃走。这时警察追了上来,想救人质,也想抓绑匪。但怪事发生了,三个人质却帮绑匪掩护逃亡,大声叫匪徒逃命,其中一个女人质还挺身替匪徒挡枪。

注2:例如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的语言困境。语言困境: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宏观客体的语言系统)本质上是不适合描述微观客体的特性和运动状态的,而量子力学又不可能以别的语言来代替它,这就是由运用经典物理学语言描述微观客体所带来的”语言困境”

语言前提假设

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前提假设,只是我们没有开始意识到而已。为了很好地掌握语言模式,你需要对前提假设敏感。NLP为我们整理出了各种前提假设。到这里,你可能觉得事情开始变得有些复杂,事实上,一项技术,或是任何事情,当你完全掌握以后,你都会开始问自己:“当初那种所谓的复杂性到哪去了呢?”没有所谓复杂这种事情,我们要做的,只是一步一步扎实地掌握,这些实际上简单的语言模式。

我们先来看一下各种前提假设

(1) 存在:“我正在厦门大学”,这句话假设“我”存在,假设“厦门大学”存在,你可能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把这些假设单独解析出来,当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存在的事情,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例如,当你认定某件事有点复杂的时候,你真的确定复杂性的存在吗?(提示:几乎所有的名词都表示存在的前提假设)

(2) 可能性/必要性:“我不可能不做他的女朋友”,“我不可能不给童牧一万块钱”,“我必须给童牧一万块钱”,“我做不来”,“我不得不为生活奋斗”(提示:所有含有关于可能性,必要性的词)

(3) 原因-结果:(提示:…让…如果..那么) “你让我很郁闷”,“如果我让你很郁闷,那么我也很郁闷”,“因为你让我很郁闷,所以我才让你觉得因为你让我觉得郁闷而很郁闷”,“因为天上有云,所以会下雨”

(4) 复杂性相等:类似“是”,“意思是”这样的词往往暗示我们在思维中将两样东西看作等同,或至少在特定环境下看作等同。“我是猛男”,“猛男的意思是你很强壮?”,“你用那种眼神看我,这表示你看不起我”,“我是一个女强人”

(5) 知觉:简单,所有关于感官的词。“我看到你没穿衣服”,“我听到你在浴室尖叫”,“我感觉你这次会中奖”,“我闻到你发梢的香气”

(6) 时间:这个很妙。表示时间。如“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懂了”,“以后会越来越懂”。有些时间性词语很微妙,在催眠中有很重要的应用,“现在”,“停下来”,“还没有”,“再一次”,“总是”,“每一次”。这些是比较微妙的时间词

(7) 形容词/副词:简单。这些词在语言的运用,往往涉及价值判断。但有一个运用就是转移句子的重心,降低意识的抗拒。“这是很美妙的一次经验”,“你太美(adj)了,我很(adv)喜欢

你”,“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世界充满爱如潮水之势”

(8) 包容性/排他性“或”。解释一下,我们用“或”的时候有的情况是包容性的:“选这个或是其他的都可以”,这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另一种情况是排他性的:“你要给我一百块或是两百块?”两种都有应用。包容性“或”让人有更多的选择,排他性“或”的应用包括:“你可以从语言模式中感受到NLP的美妙,或是你开始发现使用它们的恰当场合”,“你是要一个蛋还是两个蛋”(这个被用俗了..)

(9) 序数:首先,然后,其次,再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我们要先把钱给他,再把银行帐号给他”

NLP语言模式掌控(二)

文:童牧晨玄

练习1(做练习对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语言模式有极大的帮助,请先自行判断再参考答案):

在下面的句子中,请分析出最主要的前提假设,也分析出其他所有的前提假设

(1)如果猫再叫春的话,我必须把它扔出去.

(2)是她天使般的微笑使我走上前和她说“Hi”

(3)如果他及时回来,我们的聚会就不会失去控制

(4)他们总是给我一大堆工作

(5)人品好的人很友善

(6)不要盯得这么紧,听我的命令

(7)不是只有你才能学这些

参考答案:

(1)主要假设:原因-结果[如果..猫叫春使我产生这种行为] 其它假设:存在,时间(再..),必须性(必须)

(2)主要假设:原因-结果(使..)

(3)主要假设::原因-结果

(4)主要假设:时间(“总是”)

(5)主要假设:复杂性相等

(6)主要假设:知觉

(7)主要假设:排他性“或”(这里没有用到“或”,但“只有”显然具排他性)

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你现在就开始对所有这些前提假设变得熟悉,当然你可以选择这样做。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下对前提假设的利用。在利用这些句式的时候,假如对方被自己的前提假设限制住,我们可以简单地丢出语句,松动问题本身,这不一定使得问题解决(但也有可能直接解决)。我们将问题从前提假设的根部切割。

1. 分析出所有句子中最基本的前提假设(写下来)

2. 决定当中哪一个前提假设对问题有最大的影响

3. 构造一个问句,这个问句将解决方案作为某种前提假设放在句子当中。(怎么做?--通过你的常识,和对对方,对问题的理解,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问一个将解决方案前提假设化

的问句,可以看后面的例子)

例:

问题:丈夫说,“我每次回家看到孩子的玩具满地乱堆,就生我老婆的气。”

过程:我们在整个心理生态系统(Ecology)中寻找解决方案,让丈夫看到关于家庭的更大的图景。

反问:“当你看到玩具都被整理好的时候,你打算把刚才生气的这些时间拿来做什么呢?”或“如果房间清洁,你老婆会有多高兴呢?”或“如果你只是对孩子生气,那你老婆会有多高兴呢?”

这些问题看起来有点奇怪,甚至不合逻辑,但非常有效。请先抓住制造这种前提假设问句的结构,开始自己造出一些这样的问句,甚至开始实际使用在自己,或是别人身上。以后我们会解释为什么它们起作用。

更多例子:

问题陈述中不同的前提假设,适合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例子

1. 存在:你确定?

对证据进行质问+ 否定+ 时间(什么时候)

例:我有点焦虑

反问:什么时候你才知道它不在那里?

2. 知觉:照搬原来的假设,转换人称视角(你也可以加上否定)

例:我不觉得我让你心烦

反问:你没有发觉的是你所沟通的其他部分显示出你的心烦

反问:我不觉得你是多么的心烦

3. 可能性:如果前提假设是“不可能”,记住,这意味着“有能力做"不可能"”

例:我无法停止饮酒

反问:你怎么样才能…. 无法停止饮酒?(这样的句子使对方意识到是自己在控制行为) 4. 复杂性相等:取假设的反面,将其推向极限,用一个反例并转换参照人称

例:我老婆从来不做晚餐,这意味着她不爱我

反问:你要吃掉多少她才知道她爱你?(这句太强大了...)

5. 原因-结果:转换位置,

例:我老婆不理解我

反问:是你不理解你自己的哪一点以至于你认为她不理解你?

6. 时间:时间是一个名词化的东西,你可以用决定摧毁法

例:我后悔我的决定

反问:你什么时候这样决定的?在觉得后悔之前,你在决定什么?

7. 形容词,动词:将同一个行为放在不同环境下

8. 排他性或:向上层找到两个行为的共同的目的

例:我不能决定我是要继续在这里学习还是回家

反问:所以,如果你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怎么会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呢?

9. 序数:反转顺序

例:在我改变之前,我要先知道为什么

反问:为什么不在改变的同时知道为什么

一些术语以后我们才有办法详细的解释,但现在,对你来说,关键在于,去实际使用这些问句,并感受它的效果,这样,才能让你的潜意识学到这些东西。要知道,我们的意识只有7+-2的信息量,要熟练地掌握这些问句,我们必须训练的是潜意识。如现在,你的意识已经感到负载过多。而当你现在开始按照这些架构制造问句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你需要靠你的潜意识帮你提出答案。你会接触很多新的,有挑战性的练习,它们使你的意识要集中于许多要点之上,当然,这使得你没有办法靠意识解决,你就必须开始相信你的潜意识。毕竟,真正的学习发生在潜意识。再强调一次,你不必要在意识上知道一切才可以做这些练习,而不实际开始使用的话,你无法知道任何东西。

"在数学中你并不理解事情,你只是习惯于它们.(In mathematics you don't understand things.You just get used to them.)"-- 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NLP语言模式掌控(三)

文:童牧晨玄

语言困境

“它将清楚地指出什么是可以言说的,从而也就指出了什么是不可言说的。”(It will mean the unspeakable by clearly displaying the speakable.) --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我的语言的极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极限”(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 -- 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什么是真实的?我不在乎!”(What’s reality? I don’t care!) –理查.班德勒(Richard Bandler)

几年前看到一篇文章,歌颂汉字的伟大之处,说汉字如何如何好,例如其象形特征有助于人右脑发育,那我们不如就用象形文字好了。整篇文章基本上是在胡扯。但有严谨的科学工作证明,不同的语言对人脑的特征确实有不同影响。

NLP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认为身心是一体的,你的语言表现出你的内在世界,甚至表现出你大脑内的神经结构。事情在这里开始变得非常有趣,假如语言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大脑神经结构,而我们丢出的语言对方也需要在神经结构上处理,那么是否有一些语言,可以使得某些神经结构发生改变?

界限

语言的一大功用就是为我们划定界限,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当我们认定一样东西是椅子的时候,我们同时认定的还有两件事:①这不是椅子以外的其他东西②其他东西不是椅子(例如桌子便不是椅子)。

这当然是必须的,但有时候,它像围墙一样把我们封锁在城池当中。当一个人认定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事的时候,他看不到自己内在的资源和外在的机会,他难以将自己从界限中跳出来。

当我们在大脑神经结构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界限就有如一些神经元链成闭环,一旦跳入,潜意识倾向于陷入其中。

“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後退的理由却要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证明他是勇士。”—李敖

笛卡尔坐标

笛卡尔坐标就是数学里的X、Y坐标,这里我们用于方便的表示界限的四个方向。这很有用,可以帮助你产生能改变神经结构的语言模式,同时,它可以帮助你自己灵活地思考,跳出固有界限(现在知道要好好学数学吧~~ -_-)。

这里的四种命题和数理逻辑上的有所出入,但原则是相同的。

读者不妨抱着玩的心态,开始对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做四象限分析,并朝着问句的方向思考,这可以让你跳出固有界限,提升思维的灵活性。这些语句让你对语言有更深的洞察力,同时,当你掌握之后回顾之前的语言模式,也许你就会开始发现它们起作用的原因。当你思考“什么是我不是的东西?”这个问题时候,也许你就成佛了。

例:

写博客是个好事情

逆:思考“什么情况下不写博客是个好事情?”

否:思考“什么情况下写博客不是个好事情?”

逆否:思考“什么情况下不写博客不是个好事情?”

我感到困惑,这不好

逆:思考“什么情况下,不感到困惑不好?”(没有困惑证明你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否:思考“什么情况下,感到困惑很好?”(困惑说明你即将学到新东西)

逆否:思考“什么情况下,感到不困惑,是很好的事情?”

最好的练习方式是思考你在生活中陷入的界限当中,向自己丢出这些语句并朝相应方向思考,你就可以开始看到它们的威力。

NLP语言模式掌控(四)

文:童牧晨玄

艾力克森.米尔顿安静地坐在轮椅上,偶尔对你蒙娜丽莎式地微笑。他的眼神能将你吸进一个奇异的世界,身上有一圈神秘气息,但你不容易想到他是那样伟大的天才。他在19岁得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治疗自己,米尔顿开始观察家里的婴儿如何慢慢开始移动自己的手脚。这使得他的观察力前无古人,非语言沟通能力出神入化。在此前,弗洛依德学派信奉的策略,是在治疗时不要看着患者,完全不要看,因为弗洛依德本人对语言的力量极为迷恋,认为语言内容的本身足以传递一切。米尔顿的思想石破天惊,他要求学生们在治疗时认真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但学生们怎样都学不会他的那种第六感般的敏锐知觉—米尔顿看你脖子上脉膊的跳动就可以判断你进入的催眠深度。

理察.班德勒(Richard Bandler)还是加州大学数学系的学生,醉心于心理学,他的学识和特立独行使他闻名于校内。语言学系的教授约翰.格林德(John Grinder)不知如何认识了理察。格林德声称,理察所有关于心理学的问题他都可以给出语言学上的解释,理察半信半疑地问了几个问题,格林德给出的解释让理察感到非常神奇。后来他们将相关的想法发展成一种疗法,叫元语言模式(meta-model),这成了他们的第一本书籍—神奇的架构(The Structure of Magic)。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理察和格林德被介绍给了米尔顿。三个巨人在一起,无疑,将写下的是历史。米尔顿是绝世高手,理察在米尔顿的治疗过程中仿佛看到了神一般的力量。理察眼看着患者坐在米尔顿面前,米尔顿问了一些情况后,开始讲故事,故事不长,但每个故事都独一无二,在故事结束的时候,也就宣告患者问题的消失。还有一次,一个小男孩暴躁地进入治疗室,机关枪似地说着一大堆不堪入耳的话,米尔顿一言不发,用手指敲打着桌面,但仔细观察,会发现米尔顿敲打的节奏恰好与男孩说话的节奏契合(Rapport),五分钟之后,男孩安静下来。

理察如饥似渴地观察米尔顿的一举一动,不断询问米尔顿的想法,理察坚信再神奇的技术都可以被复制。后来,就有了NLP。

米尔顿语言模式

“当你试图用语言让他人对你印象深刻时,你说得越多,你就显得越平凡,越显得不能控制自己。即使你讲的是陈腔烂调,只要你将它变得不明确,迷离,有如谜语般,你的话就会显得新颖。高层的人靠三言两语让人印象深刻或让人恐惧。你说得越多,你越有可能说出愚蠢的事情。”—Robert Greene《The 48 laws of power》

“神秘的吸引力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它让你寻求多层次的解释,这动用人的想象力,使人不由想象它背后隐藏了让人兴奋的东西.”—David Deangelo《The Seven Elements Of Charisma》

米尔顿的想法不由让人感到出格,米尔顿语言模式说白了,是十分简单的东西,就是有技巧地使用不明确的语言。米尔顿认为,概括化的语言,拥有更广的范围,能对问题有一个清楚,完整,全面的理解。另一方面,明确的语言使你集中于问题的某些方面,但这可能造成另一些重要方面的丢失。例如一些事情让我们不愉快,当我们在意识上想起这类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聚焦于其中的负面,对当中可能有的正面学习视而不见。米尔顿语言直击潜意识,潜意识藏着完整的经验,通过米尔顿语言模式,我们阻止对方使用意识—因为这常常造成对经验和事实的删减、扭曲。

没有人喜欢被命令,意识层面上的命令往往容易招致心理抗拒--在学校的时候没有人喜欢听老师的说教。意识层面上的命令不容易影响到潜意识,使用更为开放性的语言,包括比喻,在当中提供新的机会或是放置矛盾,我们可以轻易地影响潜意识层面。

米尔顿语言模式也叫催眠性暗示,它为对方留下空间,对方的潜意识不由自主地填充空隙间的细节。当然,对方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这时他的潜意识暂时接管了控制权,甚至会进入一种催眠的状态①。

在沟通中总是涉及到抗拒的问题,心理治疗中更是如此。在催眠中,患者总是或多或少地担心或怀疑催眠。这在催眠术产生的一百年来都是难题。米尔顿天才般的洞见让人眼前一亮,米尔顿意识到,不应该试图直接减轻对方的抗拒,而应该利用(Utilize)抗拒来产生改变。米尔顿建议,一个好的治疗师永远要给患者展现抗拒的机会。任何试图强迫对方违背自己意愿的努力,都会降低进入潜意识使其产生改变的可能。

一个好的治疗师,或是一个好的沟通者,能够接受和有效地使用最初的抗拒,让对方至少接受自己的一个暗示,这样对方就会开始愿意接受更多的暗示。人们永远会对一个鼓励自己根据意愿自主选择的人感到舒适。这即是NLP中的先跟后代,推销术中好像流行“大Yes 是小Yes的累积”这种说法,只是用俗了,所以,知道原理才能有创造性地使用,不落俗套。

例如,如果对方有啃手指的习惯,NLP催眠师将会鼓励对方将指甲留长,以使得啃食的过程更加美味有趣。标准的做法是让对方全情投入地想象这种情况,当然,也许对你来说,这一句话就足以使你反胃,这说明,你的潜意识已经受到这句简单语言的影响了。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孙子兵法》

注①:催眠状态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我们每天都处在各种催眠状态中,例如当我们全心投入做一件事时,我们注意不到其他地方的声音。或者说,当你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进入某种催眠状态了。也许,当你读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你的潜意识对许多事情的理解开始改变,而在意识层面上,你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开始以这样的角度看事情。NLP 所有的技术都是利用相对较浅层的催眠状态对潜意识做改变。

米尔顿语言模式(2008-06-22 19:34:54)

标签:杂谈分类:NLP 催眠语言模型:米尔顿模式

米尔顿.艾瑞克森在催眠时,通常都会很系统地使用语言,而且是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为之。这些模式在理查·班得勒和约翰·葛瑞得著的《米尔顿·艾瑞克森催眠技巧的模式》的第一卷中已描述过。

使用“米尔顿模式”(Milton-Model)是让催眠沟通效率化的必要条件,而且这所有的诱导例子都使用这些语言模式。很多读者会因为读了这书里充满了诱导的例子,在潜意识里就学会了催眠,这个附录里,将会更明确地说明这些模式,这样你就可以一次练习一种,有利于你有系统地将你的行为和这些模式合并。

反向后设模式

通常米尔顿模式都被称为反向后设模式。反向后设模式在班得勒和葛瑞得所写的《神气的结构》(The Struchure of Magic)一书里已经有很详细的描写,而里面的附录有十二页很棒的大纲,是蕾丝丽·卡门朗·班得勒所写的《他们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后设模式是一组可以更完整说明经验的语言模式。相反的,米尔顿模式则提供使用者“技巧性含糊”的方法。技巧性的含糊让说话者的陈述听来很详尽,而且还普遍到可以用来模拟听者的经验,跟神奇的是,无论什么样的陈述都可以这样做。后设模式可以恢复任何句子删减(deleted)的详细资料;米尔顿模式则提供了建构几乎所有的星系资料被删减的句子的方法。这需要听者从他们自己独立的内在经验,开始填满被删减的部分。米尔顿可分为三大类:A汇集资料,B语义学的三项发展,还有C说话者模式的限制。

A搜集资料

这个大类为米尔顿模式的一部分,称为“资料删减”(Deleting Information)。这是催眠目的的三个大类里最有用的,以下是四个辅助类别。

(一)名词化:名词化是在那些句子里以名词形式出现的字眼,但你却碰不到、感觉不到或听不到它们。名词的一项测试就是“你可以把它放在手推车里吗?”如果有一个字眼是名词,而不能被放在手推车里,那它就是一个名词化的字眼。像好奇心(curiosity)、催眠(hypnosis)、学习(learnings)、爱(love)等等,都是名词化的字眼。它们是被当成名词在使用,但实际上却是步骤词。

一旦使用了名词化字眼,很多资料已经自动被删减,如果我说:“艾茉莉的知识很广泛”,我就已经自动删减了她真正知道的事和她知道的途径。诱导催眠时,名词化是个很效率的方法,因为名词化的字眼让说者可以适时含糊,而且可以用来要求听者从她的经验搜寻出最恰当的理由。米尔顿·艾瑞克森的诱导几乎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

下面的例子,名词化的字眼都用英文标识了出来:

“我知道你的生活(life)已经出现了某种难关(difficulty),你一定想要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法(resolution)……我不是很确定你可以找出什么样最有利用价值的个人资源(resources)来解决这个难关(difficulty),但我是真正知道你的潜意识会比你也能力,从你的经验中找出真正可利用的资源(resource)……”

(二)非特定的动词(Unspecified Verbs):没有一个动词是完全明确的,但它可以比较明确,也可以比较不明确。如果催眠师使用了相关的非特定动词,那么听者为了要了解句子,又要被迫提出她的意义。像做(do)、修理(fix)、解决(solve)、移动(move)、改变(change)、怀疑(wonder)、认为(think)、感觉(sense)、知道(know)、体验(experience)、了解

(understand)、记得(remember)、意识到(become aware of)等等,都是相干的非特定动词。

“我认为这是真的”比“我觉得这是真的”来的不明确。下面的句子告诉我们是如何思考的。如果我说“我要你去学习”,我用的是一个非常不明确的动词,因为我并没有解释要你如何学,或者要你学的是什么。

(三)非特定的参考的索引;这个意思是指被谈到的名词并不具有特定性。

“人们可以放松。”

“这很容易就可以学到。”

“你可以注意到这种感元。”

像这样的陈述很容易让听者为了了解句子,而将句子应用到自己身上。

(四)删减:这个类别完全是参考那些欠缺主要名词片语的句子。

例如:“我知道你很好奇。”

这个句子完全没有受词,所以听者根本就不知道他对什么好奇。再一次听者又可以用和他经验有关的事物将空白填满。

B语义学的三项发展

(一)因果模式连接:在某件正发生的事和某件沟通者想要它发生的事之间,使用暗示因果关系的字眼,会让听者有好象某件事真的造成某事的反应。这有三类连接词,可以区分出反应强度的等级。

a最差的连接就是利用连接词去连接不相关的现象。

“你现在在听我的声音,而你可以开始放松。”

“你一边呼吸,一边好奇着你会学到什么。”

b第二种连接就是利用像当(as、when)在……期间(during)、正值(while)这样的连接词来连接陈述,以及时建立连接关系。

“当你坐在那里微笑时,你就可以开始进入入神状态。”

“你一边前后摇晃时,一边可以放松得更彻底。”

c最有力的第三种连接就是使用确实有因果关系字眼来做陈述。像造成(makes)、起因于

(causes)、迫使(forces)还有要求(requires)等词汇,都可以在这里使用。

“点头可以让你得到更完全的放松。”

不管你使用哪一种连接都要注意,沟通者都是以已经发生的事开始,来和她想要的行动连接起来。如果沟通者从最弱的连接形式渐渐地用到最高等级形式,效率会是最高的。

这些连接的形式只适用于陈述或暗示目前发生的事将会是其它事的肇因,而且只可以当作听者对目前发生的事和其他当事人之间的过度期。这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都有因果模式用法描述。

(二)臆测:只要臆测使用一般化语言模式,你就要做得好像你知道别人的内在经验,可以作为建立催眠可信度的工具。如果臆测太具体的话,沟通者就会冒着说出与听者经验相反的事的危险,还可能因此而失去亲和感。

“你也许会猜我等一下要说什么。”

“你对催眠的很好奇。”

(三)失去主讲者的词:在评估性的陈述,若人们在句子中评估的人不见了,就称为失去主讲者的词。使用失去主讲者的词来做陈述,是传诵假设前提最有效的方法,下面的句子可作为例子。

“你这么简单就能放松真的很好。”

“你沉坐到椅子里并不重要。”

C说话者模式的限制

后设模式这一大类是米尔顿模式里最不重要的。它的两个类别可以用来限制听者进入入神和其他结果。

(一)概括性字眼(Universal Quantifiers):像是所有(all)、每一(every)、总是(always)、从不(never)、没有人(nobody)等等,都是概括性字眼。这些字眼通常暗示了过度的一般化。

“那么现在你可以直接进入入神状态。”

“你拥有的每一种思想,都是要创造进入更深层的入神状态。”

(二)语态操作者(Modal Operaltors):“语态操作者是指应该(slould)、必须(must和have to)、不能(can’t)、不会(won’t)等等字眼,暗示没有选择。

“你有注意到你不能张开眼睛吗?”

附加米尔顿模式

除了反问后设模式外,米尔顿模式还包含很多其他重要的语言模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假设前提的使用。

A、假设前提

要去辨别一个句子的哪里是假设的,但不容置疑的方法,就是将句子变成否定的,然后再找出哪些是真的。最简单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例如在“杰克吃食物”这个句子里已经假设了“杰克”和“食物”是存在的。如果你让这个句子变成为否定,你说“没有,杰克没有吃食物。”事实是杰克和食物还是存在的。但没有被疑问到。

假设前提是语言模式最具威力的,尤其是被那些假设自己没有疑问的人使用之时。一般原则是给这个人很多选择,但所有的选择都符合你先假设好的反应。

具体假设前提的例子,特别适用于以下的催眠工作。附录的模式I有一份完整假设前提的清单。

(一)时间的附录字句:这种字句都是以下列这样的词为开头的。例如之前(before)、之后(after)、在……期间(during)、当(as)、自从(since)、优先(prior)、当(when)、正值(while)等等。

“当你进入入神状态时,你真的想坐下来吗?”这句话让人将注意力引导到是否要坐下来,而且还假设她会进入深入状态。

“在你完成这项计划前,我想和你讨论点东西。”这句话假设了你将会完成这项计划。

(二)数字顺序:像另一个(another)、首先(first)、第二(second)、第三(third)等等,都是在暗示顺序。

“你可以猜猜看你身体的哪一侧会先开始放松。”这句话假设了身体的两侧都会放松,唯一的问题是哪一边先而已。

(三)“或”的使用,“或”这个字是用来假设,在很多的选项里,至少有一个会发生。

“我不知道你的右手还是左手会不知不觉地举起来。”这句话假设你的其中一只手会举起来;唯一的问题是我到底知不知道举起来的会是哪一只。

“你会在洗澡前还是洗澡后刷牙?”这句话假设了你会洗澡还有刷牙;唯一的问题是顺序的先后。

(四)意识感官用词(Awareness Predicates):像知道(know)、察觉(aware)、体会(realize)、注意(notice)等等这类的字眼,可以用来假设其余的例子。唯一的问题是这个听者是否意

识到了你强调的重点。

“你有没有体会到你的潜意识已经开始在学习了”

“你知不知道你在过去的生活中已有数次进入入神状态?”

(五)副词和形容词:这类词汇可以在一个句子的主要句子里做假设。

“你对你那发展中的入神状态好奇吗?”这句话假设体正在进入入神状态;唯一的问题是你好奇与否。

“你进入了深层入神状态吗?”这句话假设你是在入神状态;唯一的问题是你是不是处于深层入神状态,如此而已。

“你有多容易开始放松?”这句话假设你可以放松;唯一的问题是容易的程度。

(六)时间动词和副词的变化:开始(begin)、结束(end)、停止(stop)、开始(start)、继续(continue)、进行(proceed)、已经(already)、尚(yet)、还是(still)、再(anymore)等词汇。

“你可以继续放松。”这句话假设你过去曾对催眠感兴趣。

“你还是对催眠有兴趣吗?”这句话假设你过去曾对催眠感兴趣。

(七)评论性形容词及副词:幸运地(fortunately)、好运地(luckily)、无辜地(innocently)、快乐地(happily)、必需的(necessarily)等词。

“很幸运地,没有必要去知道一些你要的细节,来帮助你得到它。”这句话假设一切事物都没问题。

在同一个句子里堆积很多种类的假设问题,会让这个句子读起来特别有威力。你的假设愈多,听者想要解开这个句子或问任何一种假设就愈困难。上面所列的一些句子里,就包含了很多种类的假设前提,而这些句子也会比较有威力。下面的句子就是将很多假设前提叠在一起的例子。

“而且我不知道你需要多久时间才能了解你的潜意识已经学了多少东西,因为在你舒服地继续放松的过程之前知道是不重要的,你也要让你的其他部分去学习一些可利用而且会让你快乐的东西。”

B间接引出模式

下一组米尔顿模式特别适用于不必明显地要求,就能得到间接的具体反应。

“你可以开始放松。”

“我不知道你需多久时间才能觉得比较舒服。”

当你将指令嵌入于句子里时,你可以令人更不知不觉地轻松传达,让这位听者不会意识到你已经下了指令。以上的讯息对听者的影响会比较温和,总比你单独下达这样的指令“放松”、“觉得比较舒服”好得多。

(二)类比式标记:使用类比式标记时,若加上嵌入式的命令会更具效力。类比式标记是指你用一些非动词性的类比性质,将指令从句子中分离出来。你可以利用提高音量在指令前后停顿语气、改变音调、打个手势或扬起眉毛等方式来表达。你可以用任何对方认得出来的举动来表明指令,并得到对方特别的注意。对方并不需要意识到他注意了你的特别动作;事实上,当他接收了你的举动所传达的讯息,却并不自觉时,他将更是全神贯注。

(三)嵌入式的问句:问句就像命令一样,可以嵌入在较大的句子结构中。

“我有兴趣知道你想从催眠中得到什么?”

“我正在想你会喜欢喝什么样的饮料。”

一般来说,人们会回答第一句嵌入式的问句:“你要从催眠中得到什么?”而不会想到这个问句没有直接提出来。听者不会拒绝回答这类的问句,因为这问题附带在与说话者的好奇心有关的陈述里,因此可以产生一种温婉且优雅的方式去获得资讯。

(四)否定式命令:当命令是用否定的语气下达时,其正面的意义是建立在听者的反应上。例如,如果人家说:“不要考虑粉红圆点的花样”,你就必须想到粉红圆花样,以便了解该句话的意义。否定语句并不存在于视觉、听觉及感觉原生经验里;否定语句能用于次生的经验:例如语言及数学之类的记号表象。

否定命令可以有效地用在表示确实想要发生的事上,而且要在陈述的前面加上“不”这个字。

“我不要你感到太舒服。”

“不要在练习否定命令时,感到很有趣。”

通常听者会因为体会什么是舒服的感觉而有反应,或者是把否定命令的有趣练习当作是了解句子的方式。

(五)会话式假设(Conversational Postulates):是/否问句就是会话式假设,典型作法是诱导出反应,而不是字面上的问答。例如,如果你在街上趋前问人:“你知道时间吗?”人家就不会说“是”或“否”,她会告诉你现在是几点。

如果你问人家的是:“你知道今天晚上的电视演什么?”很可能他告诉你的就是今晚的节目,而不是“是”或“否”。

进行会话式假设前,你要先想想你要是什么样的反应。比如说你要某人关门好了。

第二步要做的事,就至少检查一下你是否真的要那个人关门。换言之,就是要检视什么是你假设前提的目标。在这情况中,前提为(a)这个人可以去关门(b)门是开的。

第三步是将其中一个假设前提转成是/否问句:“你能不能去关门?”、“这扇门是开的吗?”现在你不需要直接去问问题,就能得到你要的反应。

(六)含糊性(Ambiguity):当一个句子、片语或字词蕴涵着超过一种以上的可能含义时,就产生了含糊性。含糊性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能导致一点轻微的误解及方向迷惑,这有利于变动的心理状态。平常的交谈中,交代清楚的陈述有很高的评价。在催眠状态下,相反的反而是真的。任何一点含糊性可能就让听者在内心里用不只一种方法来处理一个讯息。这需要当事人能主动参与开发讯息蕴涵的意义,这就增加了发现对他合适的意义的可能性。还有,可能会有一个或更多的意义将存留在他的潜意识。在这个附录中,前述的四种模式(名词化、非特定的动词、非特定的参考索引及删减),都具有增加讯息里头含糊性的功能。

a同音的含糊(Phonological ambiguity)。听起来相似但字义不同的字词,会产生同音的含糊。这些词包括:right(右)/write(写)/rite(仪式)、I(我)eye(眼睛)、insecurity(不安全)/in security(安全状态)、red(红)/read(读)、there(那里)/their(他们的)/they’re(他们是)、weight(重量)/wait(等待)、knows(知道)/nose(鼻子)、here(这里)/hear(听到)等。

下列词汇同样有两种意义,虽然它们听起来都相似,而且拼法也一样:left(左、离去)、duck (鸭、低头闪避)、down(下、软毛)、light(光、轻柔的)。

在一些句子中可以发现其他同音含糊的例子,例如:可能用在主动词的“Lift your arm”(举起你的手),或是用在标准动词的“give me a lift”(助我一臂之力)。其他类似例子有push(推)、pull(拉)、point(点)、touch(碰)、rest(其余的)、nodl(点头)、move(移动)、talk(说话)、hand(手)、feel(感觉)。

具有同音含糊性的字词可以推理来点明,并且与其他字眼组合成另一个不同的讯息,例如“我(“I”不知道你对“入神”一词的了解也多贴近(close)现在(now)通用的含义。”这里所点出的讯息可以被听成“eye close now”(现在闭上眼睛)。

b 造句法的含糊(Syntacti

c ambiguity)造句上含糊的典型例子是“正在催眠中的催眠师可是要具备技巧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是催眠师施催眠术需要高度技巧,也可以是要让催眠师入神需要技巧。

下面的句子有类似的形式“They were milking cows”(“他们在挤牛奶”或“它们是乳牛”)。代名词“他(它)们”可以指人或者牛。

这类型的含糊性是基于将一个动词加上进行式形式,置于一个名词之前,这种加上-ing的动词可以当作形容词或是动词使用。

c 范围的含糊(Scope ambiguity)尺度的含糊性发生在应用形容词、动词或副词的程度的大小不清楚时。

“我们将和这些迷人的男士们和女士们去”,可以说成“我们将和迷人的男士们和女士们去”(也许女士们并不算迷人),或是“和我们去的男士及女士们都是很迷人的。”

“我不知道你将多快就了解到你正舒服地坐在这,倾听着我的声音。而且你将很快地进入深层入神状态,快得一如你的内在潜意识所需。”这并不清楚“了解”这动词是否意味着了解整句内容所指的,还是在“而且”之前的那部分。如果“了解”意指全句,其假设前提就是用在“了解”一词之后的都在内。

d连结的含糊(Punctuation ambiguity)。在两个共同一个词的句子中,将其句尾及句首放在一起用可产生这类含糊性。“Your coat looks like it is made of goose down deeply into trance.”(你的外套看起来是用被深深催眠的鹅的毛做的)。这里的“down”这个是前面那句“Your coat looks like it is made of goose down”(你的外套看起来是用鹅毛做的)的句尾,也是气候所接的“down deeply into trance”的字首。“That’s right now you’re already begun to relax.”(就是现在,你已经开始放松。)

“I’m speaking clearly to make sure that you can hear you are in the process of hypnosis.”(在催眠过程中,我正清楚的说话以确定你能听见)“How are you able to go into a deep trance?”(你是如何进入深度入神状态的呢?)

e隐喻的模型

最后一组范例有如使用其他类型的催眠一般,在使用隐喻式交谈时特别有用。其他许多模式是在令人深刻的叙说故事中用得到,然而下面;两则通常认为是属于米尔顿模式的一部分。

(一)属性限制的违论(Selectional Restriction Violations):这里指的是:某些事物或人的性质归属已经被定义成不可能具有那些性质。例如,如果我谈到一块非常伤心的石头或一个怀孕的男人,我就是违背了它们属性的限制。因为石头不会有感觉上的经验,而男人也不会怀孕。听众必须去发掘该叙述的弦外之音。如果我谈论的是一颗伤心的石头所拥有的经验,以及造成的改变,听众可能会跳出我的陈述而联想应用到他自己的身上。“石头是不会悲伤的,所以指的是我”,这不是一种自动产生以解所听闻的方式。、

(二)引用语:这类模式牵涉到对别人说话时,引用了某段陈述,就好像在报道某人在某时某地说了什么话一样。

引用语可以用在传达任何无附带责任的讯息上,因此你明显的谈论了某人曾说过的话,你的听者将因该讯息而有反应,但不会自觉地去辨别他所反应的,或是对这讯息负有责任。、

你可以对人讨论米尔顿·艾瑞克森的病人,说他真的想学习催眠,他听米尔顿·艾瑞克森讲述催眠,并思考他所理解的。然后米尔顿.艾瑞克森转向他,并强调:“你并不真的了解,除非你完全按部就班地对每一部分做练习。”

NLP的基本精神

NLP的基本精神:十二条前提假设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2.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Usefulness is most important.) 4. 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5. 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6. 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7. 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8. 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9. 每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10. 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就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11. 没有挫败,只有回应讯息(There is no failure,only feedback.) 12. 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检定语言模式 领导者必备:如何运用检定语言模式 语言的使用,直接反映人类的思维、信念和价值观。恰当、贴切与有效地使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沟通误会,亦可作有效响应,使事情发展更符理想。 语言是人类世界中极之重要的一部份。这里说的(语言),包括说出来的话,也包括自言自语或者在内心对自己说的话。说话中的文字表达一个意思,但这个意思有能全部显示出说话者内心对所说事物的全部观念和意义,尤其是该事物对说话者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影响。这些没说出来(其中很大部份跟本不可能说出来)的种种意思,统称为(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它们存在于说话者的多个潜意识层次里,而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则存在于说话者的意识层次,称为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 语言也是NLP中极之重要的一个部份。语言显露一个人心态和思想的极深层,同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去改善自己及别人的心态和思想,因而改变行为和结果。成功的政治人物让我们看到语言的巨大力量。事实上,对我们自己及身边的人,我们亦经常地用语言把自己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操纵着。 检定语言模式(The Meta Model of Languge),是NLP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李察.宾达拉(Richard Bandler)和尊.格灵达(John Grinder)在1975的发展完成的一套语言技巧。他们研究完成形疗法的宗师费兹士.波尔士(Fritz Perls of Gestalt Therapy)和家庭疗治大师维尼亚.沙维雅(Virginia Satir)在治疗工作中运用的语言技巧。他们发现这两位大师有一套极为有效的发问技巧,从受导者口中取行大量有用的资料,同时又有另一套发问技巧,使到受导者重组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在思想、心态及行为上有所改变。检定语言模式便是由此发展出来。 定语言模式教我们如何用语言去澄清语言,使我们有驾御语言的能力;(Goo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检定语言模式显露受导者的说话和他对世界的看法里被忽略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便是使到受导者过去受困的原因。 所有的说话《衣食住行》,都是始于内心深层的一些意念(深层结构),经过扭曲、归纳和删减三个程序的不断运用,终于形成一些文字语言而说出。因为来自内心深层,所以,一个人的说话,总是在显示他的身份、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程序1:扭曲(Distortion)

语言模式及话题技巧 NLP之话题技巧------上堆下切平行(让你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

NLP选摘语言模式及话题技巧STORYDAY 第一部分NLP之话题技巧 第一节:上堆下切平行1 第二节:NLP理论在搭讪中的应用3 第二部分NLP之检定语言模式与提示语言模式4第一节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5 第二节上调下调法 5 第三节检定语言模式 5 ├简介 ├运用此法的注意事项 ├扭曲类语式 ├归纳类语式 ├删减类语式 第四节提示语示模式9 第五节检定语言模式之我见9 本文整理了两篇2篇网络上的文章,整理合并后,我把实际运用这部分,即nlp话题技巧提上了,以希望你对后面的语言模式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SYR NLP之话题技巧------上堆下切平行(让你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STORYDAY 第一节:上堆下切平行

在NLP理论中,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有三个不同的伸延方向,即上堆、下切和平行。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重塑心灵(修订版) 在语言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把交谈的方向引导向三个方面: 一是弄清楚对方话语的意思,或者在说过的内容里面把焦点调细,把其中的部分放大,就像用小钳把内容的一些数据捡出来,这样的技巧叫做「下切」<女>(chunk---down),NLP 的检定语言模式(下文有详细介绍)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二是为了建立与对方一致的气氛,用含义更广的词语去暗示意义上的共通,因而建立接受对方和允许对方引导的感觉。因为「意义」存于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很主观和不能尽言的,所以在语言层次取得意义上的一致感觉时,对方会被带到新的思考方向上,这样的技巧叫做「上堆」<男>(chunk—up),NLP的提示语言模式(下文有详细介绍)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三是探索对方说话的意义,因此能引导对方注意到有同样意义的不同可能,找出在同一层次的其它选择,使思想和生活更加丰富,这样的技巧叫做「平行」(parallel)。 以上三个方向的语言技巧,统称为「上堆下切」技巧(chunking),这套技巧的功能是从三个方向(上、下、平行)扩展交谈的涵盖面,使谈论的内容更丰富,效果更理想。(见下图)

NLP澄清法(检定语言模式)

NLP技巧速成——40分钟掌握NLP澄清法(检定语言模式) (聊天记录整理) 璇:今天讲的内容,实际上很多人以前都听过,算是复习吧。 我们先简单说说催眠,最通俗最简单地讲,所谓催眠,就是通过一些语言技巧(语言文字、语音、语调、语速、语气、语态等)、动作(形体动作如手势、表情、姿势等等的)、环境等等的配合,引导对方的思维和行为按照你所期望的方向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催眠了。所以,催眠,是需要很多语言技巧的。而这些语言技巧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它有很多的模式。 我们今天谈谈简单的催眠式沟通的语言模式: 1、因为所以法因为所以法的典型语言模式是:“为了……请你……”或者是“为了……所以……”等等类似的语言句式 大家如果注意研究会发现,人的头脑很喜欢注意原因,如果你直接让一个人做事,而不说明原因,对方的行动意愿是不怎么大的。没有人会没有原因的去做某事。 下面两句话对比,大家就清楚了: a,请你们把手机拿出来,设置到关机或者振动 b,为了保证我们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体现我们在座各位的优良素质和修养,请大家拿出你的手机,设置成关机或者振动 显然,你会发现,B比较容易获得配合 所以,当你想说服一个人做你想让他做的事情的时候,可以考虑运用这个语言模式。虽然很简单,但用起来能够很熟练还不是很容易的。 关于这个语言模式有提问吗? 问:怎么去练习这个方法,让它进入潜意识呢? 璇:为了能够让他进入你潜意识,你可以经常把祈使句(请求命令叮嘱邀请劝告)变换成这个句式练习。比如: A我们明晚见面谈吧 B为了不耽误您的工作时间,你看我们明晚见面好吧? 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用“明晚见面,如何?”当你用“如何?”的时候,是吧主动权交给了对方;而你用“好吧”这个词汇的同时,加重语气,对方的抗拒会很小。这是我以往谈判的时候总结出来的经验。大家试试,看看是不是适合你。

NLP检定语言模式

NLP检定语言模式 [转贴 2005-11-25 20:07:12 ] 发 表者: 李爱强 检定语言模式 第一节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在沟通中,人们说话中表达的一个意思,这个意思不能全部显示出说话者内心对所说事物的全部观念和意义,尤其是他对该事物所持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这些没有说出来(其中很大部分根本不可能说出来)的种种意思,统称为“深层结构”,它们存在于说话者的多个潜意识层次里,而语言表达出的意思则存在于说话者的意识层次,称为表层结构。 第二节上调下调法 在语言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把交谈引向三个方向。 1.下调。弄清对方话意或深入部分内容,将其放大。 2.上调。为了与对方获得一致,用含义广阔的字去暗示意义上的共通,使对方易于接受我及易于受我引导。提示语言模式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3.平调。引导对方注意到有样意义的不同可能,找出在同一层面的其他选择,使选择更丰富。 这3个方向的技巧,统称为“上调下调法”。从“理解层次”的角度来看,“上调”是趋向于精神、身份和信念价值;“下调”是越向于行为和环境;而“平行”则是能力的层次。 第三节检定语言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是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葛林德在研究了完形疗法大师弗里兹·佩尔斯和家庭治疗大师弗吉尼亚·萨特尔在治疗中运用的语言技巧。他们发现这两位大师有一套极为有效的发问技巧,从受导者口中取得大量有用的讯息,同时又有一套回应技巧,使得受导者重组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在思想、心态及行为上有所改变,检定语言模式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我们说过的话,都始终是内心深层的一些意念(深层结构),经过扭曲、归纳各删减3个程序的不断运用而最终形成的。

1.扭曲 包括以下语式: ①猜臆式 ②因果式 ③相等式 ④假设式 ⑤虚泛词式(包括“单一价值词”“虚假词”) 2.归纳 包括以下语式: ①以偏概全式 ②能力限制式(包括“可能性”、“需要性”) ③价值判断式 3.删减 包括以下语式: ①名词不明确式(包括:主词、受词、身份词、定义、形容词的不明确。) ②动词不明确式(包括“副词不明确”) ③简单删减式 ④比较删减式 检定语言模式就是侦察出说话者所说的话中的某些模式的出现,运用询问问题的技巧把上述的3个程序还原,从而把导致因扰的深层结构资料呈现出来。 理查德·班德勒说过:“NLP的所有东西都是从检定语言模式中产生的。不好好地掌握检定语言模式,一个研究NLP的人将不能明白如何有效地做到 ‘模仿’——NLP的精髓。”

Nlp魔术语言

Nlp魔术语言 请把“你为什么还没回家?” 说成“我牵挂你!” 请把“你在干吗?”说成“我想你了!” 请把“我偏要这样怎么了?” 说成“其实,我错了,对不起!” 请把“你非要到哪儿去?” 直接说“我希望你留下来陪我!” 请把“你就是不许和其他人一起!” 直接说“我的心里只有你!” 请把“你怎么这么晚回家?” 说成“我一直在等你!” 请把“什么你都管,烦不烦呀!” 说成“我现在只是想要一些自己的空间!”

请把“你怎么还没有做饭?” 说成“我很想吃你做的饭!” 请把“你都不知道关心我?” 说成“你的关心让我好开心!” 当我们聚足爱的能量,用心去聆听对方爱的呼唤,很多语言是可以自动转换的..! ——“有话好好说”表达你想要的,让我们都做个口出恩言的幸福人儿! A 吴宏佔〈空间设计定制〉: 语言剪切模式 潜意识里的没被表达出来的是深层结构 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叫表层结构 语言鉴定模式的背景 正在载入… 我们需要把深层结构资料简化才能有效的表达,在简化过程中很多资料被扭曲了 如:看到什么产生幻想,听音乐等,看蓝天的联想 1扭曲:

1,猜臆式: 说话者以为知道另一个人内心看法 和感受,其实只是主观的猜臆;说话的 内容明显的只有另一个人才知道. 他不喜欢你送的礼物。 他不同意这个意见。 他是想追求我。 扭曲类 正在载入… ,因果式: 因果是涉及责任上的问题。说话者认为一件事情会导致另外一件事情的产生,其 实二者之间没有绝对关系。 这种天气使我无心工作。 他说的话使我生气。 我常常使他失望。 我迟到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没迁就他,所以她不快乐; 扭曲类

相等式: 句子中有两个意思说话者认为他们是相等的,其中一个是可见的行为,而另一 个是不可见的感觉和意义; 你今天不给我打电话一定是不爱我了。 不赞成就是反对。 我倒的酒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你这么长时间不给我打电话给我,一定不记得我啦。 扭曲类 假设式: 句子意思的成立决定于一个没有说出来的假设基础 上,假设式的语言透露说话者一些信念,故此聆听假设 式的说话,会让我们知道说话者的人生观; 化解方法:找出没有说出的假设; 为什么你不吃这碟烧鸡? 为什么你不好好照顾我? 不会又在骗我吧? 请挑选你最喜欢的款式。 没有杂费,你大可放心使用。 你得了癌症,如果你真的关心你的家庭,你不会让他们毫无准备就离开他们

浅谈检定语言模式

浅谈检定语言模式 我个人目前认为,检定语言模式的核心是“还原”,是经由语言资料还原被检定者内心中深层的意念(深层结构),透过还原了解被检定者的身份、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并使被检定者看到更多的方向,同时察觉到自身的不足及可成长的空间。 还原并非随意还原,其实每个人说每句话,用检定语言模式都可以检定出一大堆检定语式出来。当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对被检定者进行还原时,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李中莹老师在讲检定语言模式时曾提过,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扭曲类的模式常在情感关系问题的案例中出现;归纳类模式则往往在能力问题的案例中出现;而删减类会在意思纷争中出现。他还建议在处理问题时,应先从扭曲类着手,然后才是归纳类,最后才是删减类。 现在我们可以试想,假设一个情感关系的问题,你用删减类去还原那肯定不得其法,又或者说在一个意思纷争的情况下,我们试图用归纳或扭曲来还原信息,相信也会走不少弯路。所以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还原是充分运用检定语言模式达到有效效果的最佳途径。 在运用检定语言模式时,搭配“上堆下切法”则是一个完美的结合,能使被检定者经由文字表达出来的“表层结构”的意思,转换为内心中没有表达出来的“深层结构”的意思。同时,恰当的运用还能创造出整体和谐气氛,从而轻松达到“先跟后带”的目的和效果。 上堆的目的在于找出被检定者背后所追求的高层意义是什么,即内心的行为动机(深层需要)和用含义广阔的字去暗示其意义上的共通,从而达成与被检定者接受自己的一致气氛和允许被引导的感觉; 平行的目的在于引导和提示对方注意到有同样意义的不同可能,使其找出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更佳选择,同时让思想和生活更加丰富; 下切的目的在于弄清被检定者内心的意思,将文字内容从整体焦点转移到局部并将其细化使之更为清晰;

白光杰老师讲40分钟掌握NLP检定语言模式

白光杰老师讲40分钟掌握NLP检定语言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是NLP的重要技巧之一。也是一套训练人对语言的分析能力和对思维的引导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我喜欢叫它“澄清法”。 很多人看书学习这个技巧,看了好久,仍然不得要领,就算是学习NLP执行师班,也要花上大半天时间来学习和掌握。 有人经常问我,白老师,NLP特点不是“简单、有效、做得到”吗?有没有什么简单快捷的方法,能够迅速学会这个技巧呢? 两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发明了一套非常快速掌握这个技巧的教学方法和自学方法。这个方法,在上个月的《NLP实践普及班》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今天在这里,我将这个绝招披露给大家。 有人说,白老师,关于澄清法,你这么说,我还是不理解。那么我再给大家一个更为通俗的解释吧。 所谓的澄清法,就是练习你对自己或别人的语言背后的含义的洞察力的方法和技巧。也是练习你回应对方的语言的技巧。通过这个学习和训练,使我们能够迅速发现自己或对方的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或者是思维的死角,或者是逻辑上的漏洞。 比如有人说:“他不喜欢我”。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有很多可能,可能是对方想问你“他不喜欢我”的原因是什么,也可能只是对你的一种倾诉,也可能是需要你的安慰,也肯能是需要你给他点儿建议,等等的。 那么你可以有很多中回应方法,实际上看你想引导他的思维往何处去了。下面是几种回应的方法: 原句:他不喜欢我。 回应1:那个他是谁啊? 回应2:他为什么不喜欢你? 回应3:你所指的喜欢是什么? 回应4:他怎么做才算是喜欢你呢?

回应5:你为什么要他喜欢你? 回应6:他不喜欢你,他喜欢谁呢? 回应7:你想问我什么? 回应8:你想要什么? 回应9:那你想怎么办? 回应10:你是想让我告诉你怎么办吗? 回应11:你是说,你需要改变一些方式增加他对你的好感,是吗? 回应12:他不喜欢你无所谓啦,天下男人有的是,何必如此执着呢? 回应13:算了算了,别去想了,咱们逛街去吧! ………. 通过看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如何解读一个人的语言背后的东西和如何回应这句话,主要取决于,你想将谈话引向哪个方向。 也就是说,澄清法的核心是,你先有个明确的谈话目标。你是想批评对方、引导对方、帮助对方还是操控对方等等的。 比如,一句典型的话“我很烦” 你如果想批评对方,你可以这样回应:烦什么烦,就你知道烦啊,一点儿小事都搞不定。 如果你想帮助对方,你可以有这样的回应:那你想问我什么? 如果想澄清对方跟你说话的目的:你是想让我告诉你如何做,还是想让我帮你厘清思路,还是仅仅是跟我抱怨一下而已呢? 如果模糊地引导,你可以这样回应:你想要什么? 有一次,一个个案来找我做辅导,就是说了这样的话:“白老师,我很烦” “你想要什么?” “我很烦呢!” “你想要什么?”

NLP技巧速成——40分钟掌握NLP检定语言模式-陈育林

NLP技巧速成——40分钟掌握NLP检定语言模式 (2007-11-17 09:23:56) NLP技巧速成—— 40分钟掌握NLP澄清法(检定语言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是NLP的重要技巧之一。也是一套训练人对语言的分析能力和对思维的引导能力的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我喜欢叫它“澄清法”。 很多人看书学习这个技巧,看了好久,仍然不得要领,就算是学习NLP执行师班,也要花上大半天时间来学习和掌握。而且还要经历几个阶段的熟练。 有人经常问我,白老师,NLP特点不是“简单、有效、做得到”吗?有没有什么简单快捷的方法,能够迅速学会这个技巧呢? 两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在今年上半年的一天,发明了一套非常快速掌握这个技巧的教学方法和自学方法。这个方法,在上个月的《NLP实践普及班》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今天在这里,我将这个绝招披露给大家。 有人说,白老师,关于澄清法,你这么说,我还是不理解。那么我再给大家一个更为通俗的解释吧。

所谓的澄清法,就是训练你对自己,或别人的语言背后的含义的洞察力的方法和技巧。也是训练提升你回应对方的语言的能力。通过这个学习和训练,使我们能够迅速发现自己或对方的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或者是思维的死角,或者是逻辑上的漏洞。以便达到澄清目标,引导谈话方向的目的。 比如有人说“他不喜欢我”。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有很多可能,可能是对方想问你“他不喜欢我”的原因是什么?也可能只是对你的一种倾诉,也可能是需要你的安慰,也肯能是需要你给他点儿建议,等等的。 那么你可以有很多中回应方法,实际上看你想引导他的思维往何处去了。下面是几种回应的方法: 原句:他不喜欢我。 回应1:那个他是谁啊? 回应2:他为什么不喜欢你? 回应3:你所指的喜欢是什么? 回应4:他怎么做才算是喜欢你呢? 回应5:你为什么要他喜欢你? 回应6:他不喜欢你,他喜欢谁呢? 回应7:你想问我什么? 回应8:你想要什么? 回应9:那你想怎么办?

神经语言学.

1.神经语言学 NLP概述: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的英文缩写。N(Neuro)指的是神经系 统,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L(Linguistic)是指语言,更准确点说,是指从感觉信号的输入到构成意思的过程。P(Programming)是指为产生某种后果而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放在一起,这三个词的意思是指人们为使他们的思维、讲话和活动达到具体的后果所采取的具体行为。 NLP心略:“心略”又是NLP中所使用的术语之一,用来表示一个人行为的 决策过程,表象系统则是其组成的原素,举例来说,一个简单的动作如倒水,就是一套策略的运作过程,首先这个人可能看目前水的高度跟心中理想的高度比对,如果水量不够,这个人会继续让水流入杯中,直到与自己的内在影像符合为止,这时就存在一个由视觉表象构成的策略,可以用符号表示如下: NLP_BVR:BVR代表信念、价值观、规条,是Beliefs,Values & Rules的缩 写。它是我们思考、决策、行动的基本决定因素。 NLP:答案就在问题里:每个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成就,原因就在于所提出 的问题不同。只有能提出好的问题,才能得到好的答案。…… 感元与次感元:感元,即“表象系统”,是NLP的术语之一,分别是人类运 作的六种感元(一般分为五种),是人们行为运作的幕后操手,也是NLP用以解读个人行为策略及引导技术的基本原素;次感元,即行为的方式,也即生理状态或内心储忆。 引喻的力量:引喻乃是借着某一种事物来阐述另外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可 能是天南地北之差,可是由于我们熟悉前者,因为它们的相似性便能很快地了解后者。既然引喻也是一种符号,自然也能激起人们的情绪,甚至比一般用的字眼更有效且更快。 每天20分钟NAC:NAC神经链调整术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生理来影 响心理,这个方法就是通过身体与语言的力量来影响你的心理,使你的心理处于一个High的状态。每天二十分钟,你的人生就会与众不同,现在就行动吧! 神经链调正术NAC(上、下):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逃避痛苦和得到快 乐,借着这股力量可使我们旧有的行为改变,也可以帮助新行为定型。当我们能够控制住神经链,也就能够掌握住自己的人生,下面我就要告诉各位如何来调正它,使你一改过去因循度日的消极习性,振奋而起并拿出诛求美梦的行动…… 改变是可以马上做到的吗?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逃避痛苦和得到快乐, 借着这股力量可使我们旧有的行为改变,也可以帮助新行为的定型。这套方法我称之为“神经链调正术”,或可简称为NAC,它乃是借着逃避痛苦和追求快

语言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 第一节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在沟通中,人们说话中表达的一个意思,这个意思不能全部显示出说话者内心对所说事物的全部观念和意义,尤其是他对该事物所持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这些没有说出来(其中很大部分根本不可能说出来)的种种意思,统称为“深层结构”,它们存在于说话者的多个潜意识层次里,而语言表达出的意思则存在于说话者的意识层次,称为表层结构。 第二节上调下调法 在语言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把交谈引向三个方向。 1.下调。弄清对方话意或深入部分内容,将其放大。 2.上调。为了与对方获得一致,用含义广阔的字去暗示意义上的共通,使对方易于接受我及易于受我引导。提示语言模式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3.平调。引导对方注意到有样意义的不同可能,找出在同一层面

的其他选择,使选择更丰富。 这3个方向的技巧,统称为“上调下调法”。从“理解层次”的角度来看,“上调”是趋向于精神、身份和信念价值;“下调”是越向于行为和环境;而“平行”则是能力的层次。 第三节检定语言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是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葛林德在研究了完形疗法大师弗里兹·佩尔斯和家庭治疗大师弗吉尼亚·萨特尔在治疗中运用的语言技巧。他们发现这两位大师有一套极为有效的发问技巧,从受导者口中取得大量有用的讯息,同时又有一套回应技巧,使得受导者重组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在思想、心态及行为上有所改变,检定语言模式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我们说过的话,都始终是内心深层的一些意念(深层结构),经过扭曲、归纳各删减3个程序的不断运用而最终形成的。 1.扭曲 包括以下语式:

①猜臆式 ②因果式 ③相等式 ④假设式 ⑤虚泛词式(包括“单一价值词”“虚假词”) 2.归纳 包括以下语式: ①以偏概全式 ②能力限制式(包括“可能性”、“需要性”) ③价值判断式 3.删减

材料1-检定语言模式(nlp重要地工具)

12.3什么是“检定语言模式”? 1.扭曲(Distortion) 我们需要把储存在深层结构的资料简化才能有效表达,而在简化的过程中很多资料被扭曲了。换一句话说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认知过程中必有扭曲的情况出现,例如一个人看到树影中的绳子而喊有[蛇!]。这份扭曲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享受,音乐,美术,文艺等。我们也能看着一块天上的云而幻想出动物和人物。(每当我们用某种动物或植物去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便是在做[扭曲]的工作) 。 扭曲包含了一下的语式: 1. 猜臆式(Mind Reading) 2. 因果式(Cause-Effect) 3. 相等式(Complex-Equivalent) 4. 假设式(Presuppositions) 5. 虚泛词式(Nominalization) 包括单一价值词(One-Value Terms 或Static Words) 虚假词(Pseudo-Words) 2.归纳(Generalization) 当新的知识进入我们的大脑时,大脑会把它与我们本有的类似资料作出比较和归类,这个程序是我们能够学得如此多和快的原因。把人,事,物归类能使到我定出它们在我们人生里的意义与地位,和让我们能够有效地运用它们。(每当一个人[说总而言之]或类似的说话时他便是在运用[归纳]的技巧了。) 归纳包含了一下的语式: 1. 以偏概全式(Universal Quantifiers) 2. 能力限制式(Modal Operators) 包括“可能性” (Modal Operators of Possibility) “需要性” (Modal Operators of Necessity) 3. 价值判断式(Judgement 或Lost Performative) 3.删减(Deletion) 我们必需把深层结构中的大部份容删减。每秒钟我们的大脑接收到大约两百万项资料,它必须把绝大部份的资料删减;同样地,一件事情储存在大脑里有极多的细节,我们在说话时,只能提及它极少部份的资料。(我们总想用最简单的字去说出心意思,所以[删减]存在于每一句说话中。) 删减包含了一下的语式: 1. 名词不明确式(Unspecified Nouns) 包括主词不明确(Lack of Referential Index) 受词不明确(Unspecified Nouns)

基础语言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言能够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以及语言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本次课程内容介绍。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我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一种工具。恰当、贴切与有效地使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既可避免不必要的沟通误会,也可让事情朝着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一、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类别 语言包括经由口头或笔头表达出来的话,也包括自言自语或者在内心对自己说的话。 语言的结构 表层结构: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存在于说话者的意识层面。 深层结构:没有说出来的,往往代表着说话者的信念、价值观,存在于说话者的潜意识层面。(听话听音) 例:一位离婚女士的目标:“我希望有美满的婚姻”,分析起来可以看到,希望的意思是“我无法控制或做什么,但我想得到。”这个无法控制显示他不能照顾自己的人生。当一个人口边挂着“希望”之类的话语,他的无力感就十分明显了。我想、我要、我应该都是乏力的说法,更好的方向是我会、我决定、我选择、我有能力。 辅导目标改为“我会找到美满的婚姻。”找到二字的意思是有人把它造好了,收藏在什么地方,而她就像寻找宝藏一样去寻找美满的婚姻,而不是自己去创造。谁会把美满的婚姻造好,让她去找到呢?把希望和找到这两个词的深层结构解释给她,这次辅导也就完成了大半。 在辅导工作里,来访者说话的表层结构可能有误导性,找出来访者说话的深层结构,辅导员才能更有效地引导来访者解困。 二、简快语言的态度

1、正面词语 小游戏: 听以下指示:“你不可以想老虎,绝对不可以想老虎,大老虎也不可以想,小老虎也不可以想。总之,你不可以想老虎、不可以想老虎。”现在,你在想什么? (再听以下指令:“你不可以想老虎,但是你可以想一只狮子;不可以想一条黑白相间的蛇,但可以想一只红色和绿色的鹦鹉;不可以想一只白色的企鹅,但是可以想一条蓝色的鱼。”你想到了什么?可以想的也想,不可以想的也想。)总结:大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不能接受含有“不”字的指令。 当你准备上台演讲或讲课时,你有点紧张,你会对自己说什么?“我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紧张。”结果会怎样?更紧张。 经常使用负面词语的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不想要的困境里,无法自拔。困境里的“困”是因为那些无法控制的因素,使我们感到无能为力。能够关注一些本人可以掌控的因素,或者清晰自己想要的目标,我们就会有办法做出改善。因此,我们要学会说正面词语。 我不要紧张----我想更放松 你不要生气----你先让自己平静一点。 不要老想着失败----想想如何能够成功 练习:困境词语脱困 2、只有肯定、绝不否定 给予肯定是十分管用的改变沟通和关系的技巧。(想想在课堂上你被某个老师肯定了,你是更喜欢还是不喜欢听他的课?) 在辅导过程中,给予来访者肯定可以使他安定下来,接受辅导员,相信问题可以解决,更有力量去展开改变。 (肯定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培养出自信的主要途径。自信就是“依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就是有能力做到(1)活下去,(2)活得更好。因此当来访者的说话和行为被否定,他的潜意识会当作是他活下去和活得更好的权利被否定了,所以会引起强烈的对抗。 来访者多有偏激、片面、不合逻辑的看法,如果他想得合理,他就无需来

NLP语言模式及话题技巧 超实用

NLP选摘语言模式及话题技巧(非完整版)STORYDAY 第一部分NLP之话题技巧 第一节:上堆下切平行1 第二节:NLP理论在搭讪中的应用3 第二部分NLP之检定语言模式与提示语言模式4第一节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5 第二节上调下调法 5 第三节检定语言模式 5 ├简介 ├运用此法的注意事项 ├扭曲类语式 ├归纳类语式 ├删减类语式 第四节提示语示模式9 第五节检定语言模式之我见9 本文整理了两篇2篇网络上的文章,整理合并后,我把实际运用这部分,即nlp话题技巧提上了,以希望你对后面的语言模式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SYR NLP之话题技巧------上堆下切平行(让你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STORYDAY 第一节:上堆下切平行 在NLP理论中,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有三个不同的伸延方向,即上堆、下切和平行。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重塑心灵(修订版) 在语言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把交谈的方向引导向三个方面: 一是弄清楚对方话语的意思,或者在说过的内容里面把焦点调细,把其中的部分放大,就像用小钳把内容的一些资料捡出来,这样的技巧叫做“下切”<女>(chunk---down),NLP的检定语言模式(下文有详细介绍)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二是为了建立与对方一致的气氛,用含义更广的词语去暗示意义上的共通,因而建立接受对方和允许对方引导的感觉。因为“意义”存于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很主观和不能尽言的,所以在语言层次取得意义上的一致感觉时,对方会被带到新的思考方向上,这样的技巧叫做“上堆”<男>(chunk—up),NLP的提示语言模式(下文有详细介绍)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三是探索对方说话的意义,因此能引导对方注意到有同样意义的不同可能,找出在同一层次的其他选择,使思想和生活更加丰富,这样的技巧叫做“平行”(parallel)。 以上三个方向的语言技巧,统称为“上堆下切”技巧(chunking),这套技巧的功能是从三个方向(上、下、平行)扩展交谈的涵盖面,使谈论的内容更丰富,效果更理想。(见下图)

NLP认识对方说话中的盲点:检定语言模式

认识对方说话中的盲点:检定语言模式 如何运用澄清语言模式 语言的使用,直接反映人类的思维、信念和价值观。恰当、贴切与有效地使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即可避免不必要的沟通误会,亦可作有效响应,使事情发展更符理想。 语言是人类世界上中极之重要的一部分。这里说的[语言],包括说出来的话,也包括自言自语或者在内心对自己说的话。说话中的文字表达一个意思,但这个意思不能全部显示出说话者内心对所说事物的全部观念和意义,尤其是该事物对说话者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影响,这些没有说出来(其中很大部分不可能说出来)的种种意思,统称为[深层结构],它们存在于说话者的多个潜意识层次里,而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则存在于说话者的意识层次,称为表层结构。 语言也是NLP中极之重要的一个部分。语言显露一个人心态和思想的极深层,同时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去改善自己及别人的心态和思想,因而改变行为和结果。成功的政治人物让我们看到语言的巨大力量。事实上,对我们自己及身边的人,我们亦经常地用语言把自己和他们的心理状态操纵着。 澄清语言模式,是NLP最重要的技巧之一,是李察宾达拉和尊格灵达在1975年发展完成的一套语言技巧。他们研究完型疗法的宗师费兹士波尔士和家庭治疗大师维珍尼亚沙维雅在治疗工作中运用的语言技巧。他们发现这两位大师有一套极为有效的发问技巧,从受导者口中取得大量有用的资料,同时又有另一套发问技巧,使到受导者重组他的内心世界,因而在思想、心态及行为上有所改变。澄清语言模式便是由此发展出来的。 [Meta]源出于希腊文,意为超越。澄清语言模式教我们如何用语言去澄清语言,使我们有驾御语言的能力:不被语言所困惑,不误以为语言就代表真实,而能够去挑战语言的不足,去探索一段说话中的逻辑,因而掌握一套有效思考的技巧。澄清语言模式显露受导者的说话和他对世界的看法里被忽略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便是使受导者过去受困的原因。。所有的说话,都是始于内心深层的一些意念(深层结构),经过扭曲、归纳和删减三个程序的不断运用终于形成一些文字语言而说出。因为来自内心深层,所以,一个人的说话,总是在显示他的身份、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程序1:扭曲 我们需要把储存在深层结构的资料简化才能有效表达,而在简化的过程中,很多资料都被扭曲了,换一句话说,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认知过程中,必有扭曲的情况出现,例如一个人看到树影中的绳子而喊[有蛇!]。这份扭曲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享受音乐、美术、文艺等。我们也能看着一块天上的云而幻想出动物和人物。(每当我们用某种动物或植物去形容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便是在做[扭曲]的工作。) 程序2:归纳 当新的知识进入我们的大脑时,大脑会把它与我们本来有的类似资料作出比较和归类,这个程序就是我们能够学得如此多和快的原因。把人、事、物归类能使我定出它们在我们人

让你有源源不断话题的语言技巧

NLP选摘语言模式及话题技巧(非完整版) STOR YDAY 第一部分NLP之话题技巧 第一节:上堆下切平行 1 第二节:NLP理论在搭讪中的应用 3 第二部分NLP之检定语言模式与提示语言模式 4 第一节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5 第二节上调下调法 5 第三节检定语言模式 5 ├简介 ├运用此法的注意事项 ├扭曲类语式 ├归纳类语式 ├删减类语式

第四节提示语示模式 9 第五节检定语言模式之我见 9 本文整理了两篇2篇网络上的文章,整理合并后,我把实际运用这部分,即nlp话题技巧提上了,以希望你对后面的语言模式不感到那么陌生和枯燥。SYR NLP之话题技巧------上堆下切平行(让你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ST ORYDAY 第一节:上堆下切平行 在NLP理论中,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有三个不同的伸延方向,即上堆、下切和平行。 本文主要内容摘自:重塑心灵(修订版) 在语言沟通中,我们经常会把交谈的方向引导向三个方面: 一是弄清楚对方话语的意思,或者在说过的内容里面把焦点调细,把其中的部分放大,就像用小钳把内容的一些资料捡出来,这样的技巧叫做“下切”<女>(chunk---down),NLP的检定语言模式(下文有详细介绍)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二是为了建立与对方一致的气氛,用含义更广的词语去暗示意义上的共通,因而建立接受对方和允许对方引导的感觉。因为“意义”存

于一个人的潜意识,是很主观和不能尽言的,所以在语言层次取得意义上的一致感觉时,对方会被带到新的思考方向上,这样的技巧叫做“上堆”<男>(chunk—up),NLP的提示语言模式(下文有详细介绍)就是一套这方面的技巧; 三是探索对方说话的意义,因此能引导对方注意到有同样意义的不同可能,找出在同一层次的其他选择,使思想和生活更加丰富,这样的技巧叫做“平行”(parallel)。 以上三个方向的语言技巧,统称为“上堆下切”技巧(chunking),这套技巧的功能是从三个方向(上、下、平行)扩展交谈的涵盖面,使谈论的内容更丰富,效果更理想。(见下图) ↓ 哥露娜→ 皇冠/Spacio/Echo/Camry

NLP语言魔方

《NLP语言魔方电子书下载》TXT下载 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推荐语序一序二:心灵需要爱的阳光 前言(1)前言(2) 第一章:地图并非疆域八节 第二章:尊重 第三章:正面动机 内容简介 本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层次清晰,逻辑缜密,把深奥的道理灌输到了每个人的心中,让您会全方位掌握其中的精髓。这本书的案例来源于生活,会让您感觉到很亲近。同时当您将这些方法彻底用出来,将会感觉到效果立竿见影! 总而言之,NLP的工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是您一生一定要读的好书! 作者简介: 袁立君,国际执行师协会(ABNLP)执行师,国际时间线协会(TLTA)授证治疗师,NLP 积极身心疗法授证导师。师承于华人NLP大师李中莹先生。是国内为数极少的能系统讲授NLP应用课程的专家。自1998年以来举办演讲及训练近千场。先后在天津尚赫公司、辽宁森林集团、贵族美业有限公司担任高级管理工作。在潜能激发,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心态调整及婚恋亲子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帮助数以千计的人深层次斩断心灵的束缚,重获成功快乐的不息动力。 推荐语: 本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层次清晰、逻辑缜密,把深奥的道理灌输到了每个人的心中,让您全方位掌握其中的精髓。案例来源于生活,让您感觉到很亲近。当您将这些方法彻底用出来,将会感觉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总而言之,NLP让我的工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是您一生一定要读的好书! ——世界华人策略教练权威亚洲培训界十大领袖杨光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我在三十二岁那年才知道,从小学到大学,我漏学了一门学问,就是如何生活得更幸福的学问,因为那年我学了NLP。NLP是一门神奇的学问。

检定语言模式

检定语言模式帮助孩子完整清晰合理地表达 练习: 1. (作业做好了吗?)做了。(简单删减:是做完了,还是没做完?) 2. (赶快做作业。)好的,待会就做。(简单删减:待会是几分钟后?) 3. (你和谁一起出去玩。)我和同学一起出去。(简单删减:同学是谁呢?) 4. (这么晚回来去哪里了?)就在外面。(简单删减:外面是指哪里?) 5. (考试觉得怎样?)还好。(简单删减:还好是怎样?) 6. 我的零花钱很少。(比较删减:你跟谁比?) 7. 我已经很用功了。(删减动词:你所说的用功是怎样的?) 8. 我爸爸要打我,他不爱我。(因果关系:你是怎么知道打你就是不爱你的呢?) 9. 我同学的零花钱比我多。(因果关系:所以你也要和他们一样多的零花钱?) 10. 既然你不给我买我想要的衣服,那我就不上学了。(因果关系:不给你买衣服跟你不上学有什么关系?) 11. **今天没跟我玩,他不做我朋友了。(因果关系:你怎么知道今天没跟你玩就一定不做你朋友了呢?) 12. 男孩不玩电脑游戏真是太落伍了。(复合等同:不玩电脑怎么就落伍了?) 13. 妈妈,老师不喜欢我。(假想:你是怎么知道的?) 14. 成功必须走捷径。(缺乏客观判断: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15. 我妈总是在我面前唠叨。(全称限定词:真的总是那样吗?她喜欢那样吗?) 16. 我学不会了。(限制可能性:你怎么知道自己学不会呢?如果学会了,你会如何做呢?) 删减 扭曲 归纳 1. 简单删减(5W1H 不明确) 2. 比较删减(比较对象不明确) 3. 指示词删减(对象不明确) 4. 删减动词(“怎样”不明确) 5. 名词化(“怎样”不明确;过程不明确) 6. 因果关系(硬把无关的事物联系起来) 7. 复合等同(硬把无关的事物等同起来) 8. 假想(臆测别人的心理) 9. 缺乏客观判断(没有判断的依据) 10. 全称限定词(以偏概全) 11. 限制可能性和扩大必然性 12. 前提假设(隐藏着限制性假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