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异病同治相关研究述评_郭盛楠

近20年异病同治相关研究述评_郭盛楠
近20年异病同治相关研究述评_郭盛楠

2014年6月第21卷第6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29· 近20年异病同治相关研究述评

郭盛楠,周莉,朱文浩,陈晟,高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关键词:中医;异病同治;述评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45

中图分类号:R292.1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6-0129-03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尽管异病同治的思想一直体现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但是迄今为止的相关研究中,有关异病同治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点,以及最常见的文献类型和切入点等问题尚不清楚。为此,笔者以“异病同治”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2年1月-2012年11月收录的相关文献550篇,对异病同治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分析,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临床研究

1.1 个案报道

根据不同切入点,个案报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同一方剂治疗不同病证,如沈氏等[1]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和耳鸣三则医案,虽病证不同,但其症状、舌、脉反映出3个案例的病机相同,故均以补中益气汤施治,临床疗效较好。文氏[2]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以瘀血阻滞为主要病机的黄疸、口渴、头痛和淋证,疗效甚佳。第二类是同一治法治疗不同病证,如李氏等[3]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血肿、鼻衄、头痛和膝部水肿。这四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09ZX09502- 028);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中医临床评价创新团队(2011- CXTD-22)

通讯作者:高颖,E-mail:gaoying973@https://www.360docs.net/doc/4b6103035.html, 则案例,病虽各异,但就病因病机而言,皆由血瘀所致,故以活血化瘀法为治,均获得满意效验。第三类是相同或相似的针灸推拿干预措施治疗不同病证。如胡氏等[4]以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理气行气,辅以不同配穴,治疗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术后肠胀气和神经源性膀胱,以异病同治思想为指导,以针灸为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2 病例系列研究

1.2.1 同一方剂治疗不同病证 这类文献往往以某一名方为基础治疗不同系统或同一系统的不同疾病。依据本研究NoteExpress2文献管理软件的统计结果,目前常被用来治疗不同疾病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龙胆泻肝汤、小柴胡汤、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温胆汤、逍遥散等,其中补中益气汤最为常用。如赵氏等[5]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便秘、腹泻患者各1例,分别采用升提止泻及升阳通便法,取补中益气汤之升提之意,疗效显著。黄氏[6]对辨证属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下注的耳鸣、黄汗、失眠及带状疱疹等不同疾病,使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多有良效。谷氏[7]使用温胆汤治疗身热、自汗、失眠、暑湿低热及眩晕等不同病症,发现温胆汤加味可治疗辨证属于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诸多病症。因此,在辨证准确的情况下,以不变之方而应万变之病,可取得满意疗效,进一步体现出“异病同治”为中医治疗疾病的一大特点。这类研究常以名方为基础,守方微调,用于适合该证病机的诸种疾病。

[12] 马淑然,肖延龄.肾本质研究思路[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1,15(1):12-13.

[13] 孙蓉,杨倩.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研制进展与中药药效评价的思考[J].

药物评价研究,2010,33(1):22-24.

[14] 谭莹,黄萍,操红缨,等.多尿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

刊,2010,28(6):1163-1166.

[15] 张伟荣,陈小野.中医实验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

[16] 卢德赵,沃兴德,沃立科,等.甲状腺切除的肾阳虚大鼠肝线粒体蛋白

质组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8,36(4):11-15.

[17] 王喆,李瑞生.衰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3,23(3):67-70.

[18] 杨裕华,李震.肾阳虚动物模型及其诊断指标研究近况[J].辽宁中医

药大学学报,2007,9(5):40-42.

[19] 唐汉庆.脾阳虚证大鼠能量代谢和神经内分泌改变的实验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收稿日期:2013-06-08) (修回日期:2013-06-27;编辑:梅智胜)

·130·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Jun.2014 Vol.21 No.6

1.2.2 同一治法治疗不同病证 这类文献是以某一种治法治则为基础,治疗具有同一病机的不同系统的疾病。依据本研究NoteExpress2文献管理软件的统计,常用的治法为活血化瘀法、升阳健脾法、补肾法、疏肝法。如王氏[8]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鼻衄、头痛、中风及胃脘痛,因这类病证皆由血瘀所致,故以活血化瘀法为治,但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等不同,处方用药亦随之化裁。如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和四逆散均为活血化瘀方剂,但侧重点不同,临证使用需要变通,其中血府逐瘀汤适宜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的鼻衄,桃红四物汤适宜气血虚兼血瘀的头痛,补阳还五汤适宜气虚痰浊血瘀的卒中,四逆散适宜肝脾不和、气郁血瘀的胃脘痛。另外,尹氏[9]使用升阳健脾法治疗多种因脾阳不足导致的疾病,如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和水肿,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认为只要辨证为脾虚,则不论是内科、外科、妇科疾病,均可从脾胃论治,也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针灸推拿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操作的特殊性,与内科中药使用有别,往往单独进行讨论和研究。任氏等[10]在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患者时,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方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有效率为97.14%。认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是异病同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总之,关于异病同治的经验总结及个案分析的文献数量众多。该类文献以经典名方为基础,结合作者自身的临床经验,将异病同治的思想用于临床实际操作。虽然此类文献并非针对某个病证进行对照的临床研究,不能为异病同治的临床应用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但这类如实记录临床诊疗过程及医生思维的文献为学习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2 理论研究

2.1 关于异病同治概念

2.1.1 病 所谓病,就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自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障碍。有其特定的病因、病理变化、自然病程及转归等一系列过程。但异病同治中的“病”指的是中医的病,还是西医的病,或是二者皆有,不同专家各有见解。杨氏等[11]认为,此处的“病”不应是西医学某一种疾病的概念,所指当为中医“病证”的概念。而中医学多数“病证”是依据“主要症状”来命名的,如“咳嗽”、“喘证”等,对在中医学中可以诊断为不同病证的“咳嗽”、“喘证”,在西医学可能会被诊断为同一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严格地说,如果从西医学诊断疾病标准的角度来看,这一相同的“证”并非相同,充其量只是一个“类证”。而岳氏等[12]认为,异病同治中的病既包括中医的病,同时也包括西医的病。关氏等[13]也认为,此“病”既包括现代西医的病名,也有传统中医的病的含义。

2.1.2 证 所谓证,是对四诊信息表达的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证候具有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表现特征。岳氏等[12]假定把所有病看作是一个面,那么,每一疾病又可看作是一个平面上的某一条横线,每一个证可看作是同一个平面上的某一条竖线。任何一个病发展到某一阶段,在平面上应该是由“病”的横线和“证”的竖线交叉的点,中医诊病应是需要找到这个点。严氏等[14]认为,“证”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基础证、复杂证、理论证、笼统证,属于总证或母证范畴。总之,证的内涵是丰富的,其表现是复杂的。

2.1.3 治 异病同治中的“治”是指治疗手段和方法。本研究尽管暂未发现有文献明确规定异病同治中“治”的手段涵盖哪些干预措施,但从所查阅到的文献中发现,其治法不仅涵盖了内科的治疗手段,也包括针灸、推拿等,甚至如张氏[15]还将“古井春”酒作为干预措施对68例阳虚证患者进行观察。

2.2 异病同治与病证结合

由于疾病的性质及其传变规律的自身差异,相同的证因受不同疾病自身变化规律的约束,会不可避免地带上原有疾病的烙印。因此,需要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对各种疾病特有的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临床施治。陈氏[16]提倡在治疗肾脏病时,应按照辨病论治为纲、辨证论治为目的病证合参治疗原则,针对肾系疾病的各自特点,制定出辨病治疗的方案。如膜性肾病初期多治以益气活血化湿法,后期多治以益气活血补肾法;而糖尿病肾病早期多治以清热养阴、活血通络,后期多治以益气补肾、温经通络;狼疮性肾炎急性活动期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慢性稳定期治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化瘀当贯穿始终。王氏等[17]认为,以辨病为纲,辨证为目,在寻求疾病治疗的普遍规律辨病论治的前提下进行辨证论治,以寻求疾病治疗的复杂规律,两者有机结合以制定治法和方药,方能更为准确而有效。

2014年6月第21卷第6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31·

3 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目前病例系列、个案报道和经验总结类的异病同治研究较多。但不论研究质量,还是文献撰写,此类文献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首先是研究质量方面,病例系列、个案报道和经验总结这类研究文献,在英国循证医学中心证据评级金字塔上属于Ⅳ级或Ⅴ级证据,处在金字塔的底端[18],其偏倚较多,证据强度较低,可信度较差。其次,文章撰写不够规范,一些研究重要的背景信息、操作细节和评价指标未清晰呈现给读者,尤其是对其疗效只进行描述性叙述,少有对客观指标进行量化。为此,笔者认为,相关研究文献应按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编制的《中医病例报告撰写要求》进行规范书写,该规范是基于国际病例报告撰写规范,结合中医病例报告的特点综合制定出来的[19],对提高中医药研究文献撰写质量有指导意义。

另外,目前关于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少有其他类型,特别是有对照的临床试验等可提供高质量证据的研究更少。当今医学界正处在一个由经验医学医疗模式转向循证医学医疗模式的时代,业界已开始推崇使用拥有高级别循证医学等级证据的干预措施,而作为证据等级较低的经验总结、个案报道和病例系列类的文献,显然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高级别的推荐意见。笔者认为,今后迫切需要开展其他更高证据级别的临床试验研究,为异病同治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证据,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可能使之在临床中难以操作。①因为疾病不同而证候相同,使研究方案的设计难度加大,特别是关于疾病和证候的诊断标准需要慎重制定,而且缺乏超越疾病层面的证候诊断和评价标准;此外,关于疗效指标的选择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故难以选择合适的指标。②因涉及到不同病种,尤其属于不同专科的病种,临床医生收集病例往往需要跨科室,所以不易进行。③异病同治的临床研究所需的病例、人力、物力、财力往往成倍增加,这会加大试验的成本。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目前有关异病同治的高级别临床试验较少,也使迄今的研究成果缺乏有效性和合理性。

当然,即使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对推动中医药全球化和现代化有很大帮助,但不能否认的是,经验医学时代为我们积累的经验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医疗活动源于实践,而临床实践中会遇见各种病例,医生将之记录下来即为医案,积累的病例逐渐增多,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而产生了经验,这类经验总结及个案报道的文献是极为宝贵的。数目众多和类型各异的医案为今后选择可能的高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中医而言,这类文献对中医各个学术思想和各个门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有裨益;而且,中医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开拓创新。所以,今后依然应重视经验总结和个案分析类的文献,并对这个宝库多加保护、开发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沈昱颖,沈华军.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三则[J].山东中医杂志,2010,

29(6):417-418.

[2] 文荣学.血府逐瘀汤异病同治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47.

[3] 李树元,李晰,李凛.活血化瘀法异病同治验案4则[J].中医药临床杂

志,2006,18(3):228.

[4] 胡科,任应国,李尽义,等.“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J].辽宁中医杂

志,2012,39(4):721-722.

[5] 赵小青,黄媛,张北平,等.补中益气汤“异病同治”临床体会[J].山东

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209-210.

[6] 黄开珍.龙胆泻肝汤异病同治验案[J].四川中医,2009,27(10):

124-125.

[7] 谷春燕.从温胆汤加味治疗内科病看异病同治[J].北京中医,2006,

25(2):103-104.

[8] 王金荣.活血化瘀法异病同治验案4则[J].黑龙江中医药,2006,35(5):28.

[9] 尹云露.脾胃学说在异病同治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杂志,1997,11(5):42.

[10] 任彬彬,刘志诚,徐斌.针灸疗法“异病同治”疗效初探[J].针灸临床

杂志,2012,28(1):1-3.

[11] 杨明会,王永炎.从《金匮要略》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J].中医

杂志,2008,49(8):749-750.

[12] 岳利峰,陈家旭.对“异病同治”的认识[J].吉林中医药,2007,27(8):3-4.

[13] 关静,李峰,宋月晗.“异病同治”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

杂志,2006,12(9):650-651.

[14] 严石林,陈为,赵琼,等.重新思考异病同治中证的内涵[J].南京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0,26(1):7-9.

[15] 张载信.“古井春”对68例阳虚证的异病同治观察[J].安徽中医学

院学报,1995,14(1):26-27.

[16] 陈以平.提倡辨病论治力主微观辨证[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13(5):377-378.

[17] 王文清,王怡.中医辨证与辨病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概况[J].中医研

究,2013,26(3):70-73.

[18] 刘建平.传统医学证据体的构成及证据分级的建议[J].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2007,27(12):1061-1065.

[19] 杨红,费宇彤,刘建平.中医临证医案与专家经验的报告方法——病例

报告的设计[J].中医杂志,2008,49(3):215-217.

(收稿日期:2013-06-24;编辑:梅智胜)

史达祖——《龙吟曲》

史达祖——《龙吟曲》 【年代】:宋【作者】:史达祖——《龙吟曲》【内容】陪节欲行,留别社友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 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 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 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 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 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 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鉴赏】:词题有陪节欲行之语,《绝妙好词笺》云:按梅溪曾陪使臣至金,故有此词。 词中有断肠秋早句,据此推断成行时间在初秋。 查《金史。 章宗纪》,每年九月朔日为金章宗完颜璟生辰,称为天寿节,南宋例于六月遣使往贺;《金史。 交聘表》记在八月,则为宋使抵达燕京之期。 盖六月派遣,七月初启程。 史达祖得以随同前往,应在他为韩侂胄堂吏时。 韩侂胄于宁宗庆元元年(1195)执政,至开禧二年(1206)北伐(此年宋金交兵,不遣使),这十一年中间,派遣史达祖随行使金都有可能。

《四库全书总目。 梅溪词提要》谓必李壁使金之时(按为开禧元年事),侂胄遣之随行觇国(侦察金人动静),此说可备参考。 这首词是作者即将离开临安时,为诗社社友赠别而作。 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写他平素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二是写他出发时的心情,从中多少反映了他感叹中原未复的忧国忧民之情。 词的上阕写其第一方面的内容,共分三层意思。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是第一层,写他平日仰慕高人逸士的隐逸和狂放情趣。 他把自己称为修道、学道的道人,身穿越布单衣而爱作孙登、阮籍一类高士隐者的狂啸长吟。 这正是南宋一般文人大都具备的形象。 有时以下六句则写他的另一种生活情致:自己经常陪伴着贵族子弟,过着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喝住明月不令落)的豪奢生活。 但是以上两层还只是表面文章;就其骨子里而言,则还有更深一层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于神州未复的深沉遗憾和感叹。 此处用了慵登眺,其实是正话反说;其正说即是不敢登眺。 词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承着上阕的末句,词情展开了新的曲折:今日征夫在道,敢辞劳,风沙短帽?自己平时连登楼北望都不愿做,这次却要甘冒风沙去作万里之行!这里,他插以敢辞劳一个短语,表达了公务在身、不得

新书通报(2011年第4期)2011

新书通报(2011年第4期)2011.8.28 题名责任者出版者索书号《文学论文索引》全编.上中下刘修业等编国家图书馆出版Z89/9 《云南文史丛刊》目录汇编.1985-20云南文史研究馆编云南省文史研究会Z87/14 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陈佳贵,李扬主编社会科学文献F123.2/17 201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科学文献D668/14(2011) 2011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中国社科院预测科学研科学出版社F123.2/16 安徽三大家族与近代中国实业研究施立业,李良玉主编合肥工业大学F429.54/1 宝树园文存.六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C53/146 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张海惠主编中华书局K207.8/4 辩论“中国模式”丁学良著社会科学文献D616/12 博弈与妥协:晚清预备立宪评论周叶中,江国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D921.02/4 布莱克维尔政治思想百科全书:新修订版邓正来主编中国政法大学D091/6 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新修订版邓正来主编中国政法大学D521-61/1 城乡福利一体化:探索与实践都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D632.1/9 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美)阿兰·B.阿尔清华大学出版G206.2/7 传统与现代之间韦政通著中华书局B2-53/10 创新、模仿、知识产权和全球经济增长庄子银著武汉大学出版F062.4/7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著中华书局B234.52/1 从工具选择到价值认同:民国立宪评论周叶中,江国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D921.02/2 当代农村社会建设研究:基于安徽的调查与思宋蓓主编安徽人民出版F327.54/8 滇考校注云南省参事室,云南省云南民族出版K297.4/5 滇考校注云南省参事室,云南省云南民族出版K297.4/5 滇诗丛录简编王运生编选、注释云南民族出版I222.7/22 多元视域中的模糊语言学鲁苓著社会科学文献H087/1 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治理(美)安瓦.沙主编清华大学出版D501/11 法律科学:作为法律知识和法律渊源的法律学(瑞典)亚历山大.佩武汉大学出版D90/45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著中华书局B248.914/1 顾颉刚读书笔记.十七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G792/2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十二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K220.7-53/2 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增订本王学典,李梅,孙延杰中华书局K825.81/16 顾颉刚民俗论文集.二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K892-53/1 顾颉刚日记.十二卷顾颉刚著中华书局K825.81/15 国计学:修订版程碧波著社会科学文献F0/40 汉语的历史探讨:庆祝杨耐思先生八十寿诞学龙庄伟,曹广顺,张玉中华书局H1-53/6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一)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 二十年》(一) (八)农业经营方式、结构、规模与城乡关系问题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而且我国农民人口在世界农民人口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局面。29]因此,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研究的热点。新中国农业经济史方面的论着较多。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已出版了《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的林业》、《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当代中国的畜牧业》等书。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和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合编了《中国农村四十年》(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林业部编辑了《全国林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7)》(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渔业统计四十年》于1991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陈守林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是一部全国性的新中国农业史专着:林毅夫撰写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获1993年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王耕今、张宣三主编的《我国农业现代化与积累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则研究分析了1949年至1989年的农业积累问题。陆学艺主编的《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记实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典型资料。陈吉元等编辑的《中国农村社会经

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区域农村经济研究方面近年出版了:山东省农科院编写的《山东农业发展历程与新趋势》(山东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洪惠良等编写的《绍兴农业发展史略》(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江苏省农村厅编写的《江苏农业发展史略》(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河北省农调队编写的《河北农村四十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等书。在论文中,陆学艺的《四十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第2期),顾海《四十年来我国粮棉油猪生产增长规律的实证研究》(载《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张森福的《中国农业技术变迁:理论与政策》(载《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第7期),翟振武的《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1979)》(载《人口研究》1991年第4期),邢建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历史分析》(载《江淮论坛》1991年第3期)等均是通过纵观新中国数十年农业历史阐述某一方面观点的文章。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经济史的研究,近年来大量成果集中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十余年。其中焦点集中于研究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以及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其中的诸多观点虽然不是针锋相对的,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差异很大。关于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问题涉及到农业经营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农业政策等等诸多方面。杜润生的《中国农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一、1978年以来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理论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要求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不唯上、不唯书,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借鉴和比较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纵观近现代杰出的经济学家,无一不对经济史有浓厚的举和扎实的功底。马克思的《资本论》建立在对英国经济史深入探索的基础之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建立在中国经济史,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到目前为止,以严中平先生为代表的,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已经从科研单位到高校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硕果累累的专业队伍。相对而言,对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史和社会主 义经济史的研究,则起步迟缓,力量薄弱得多。除了“文革”以前寥若晨星的 个别著作以外,由国家予以关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始于七十年代中叶以后。当时国务院采纳了于光远等同志的建议,由齐燕铭同志直接领导,在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经济研究所筹建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组,由赵效民同志负责。这就是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的前身。此后,在十余年的时间中, 与财政部合作,开展了对新中国的前身——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史的研究。 抢救了一批历史文献资料,形成了一批学术资料书籍和学术专著。其中专著如《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史》、《中国土地改革史》、《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等。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大量的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丁?八十年代中叶以后,其中主要成果有:较早出版的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陆续出版的马洪、邓力群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各个经济部门卷,中国土地改革史、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史、农业合作化史等经济史专题著作;较为详尽的有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84);下限至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孙健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杨坚白等撰写的专著《新中国经济的变迁和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建国以来至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演变及其得失,得到经济学界的好评。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薄一波撰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虽然不是经济史专著,但是对经济史的许多重耍问题作了研究阐述,对经济史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还有一些部门经济史专著也不乏真知灼见,如汪海波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商业经济研究所的《新中国商业史稿》、左春台等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简史》、赵梦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49?1991》、曹尔玢等的《新中国投资史纲》、夏泰生、李震的《中国投资简史》、庄启东等的《新中国工资史稿》、叶善蓬

史达祖《夜合花》全词翻译赏析

史达祖《夜合花》全词翻译赏析 夜合花 史达祖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翻郎。经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注释】 ①蝶梦:梦境。 ②潘郎:指晋潘岳。岳少时美容止,故称。潘岳字安仁,晋中牟人。美姿容,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交。《晋书》有传。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一:"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宋史达祖《夜行船》词:"白发潘郎宽沈带﹐怕看山﹐忆他眉黛。"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一折:"河阳城里斗丰神﹐好映潘郎彩色新。"宁太一《秋兴四叠韵》之二:"潘郎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后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 ③徐妆:半面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去。” 典故:徐氏,徐昭佩(?—554年),东海郯县(今山东省剡城北)人,梁朝侍中信武将军徐琨的女儿,孙权姑母孙女,其先嫁同郡陆尚为妻。陆尚卒后,徐氏因貌美出众,姿色艳丽,被孙权选入后宫,不久便成为孙权的宠妃。孙权因徐氏是姑母的孙女,又是屡立战功的徐琨之女,鉴于这几层关

系,孙权曾要谢夫人让位,准备让徐氏为正妃,但谢夫人坚决不让。这样孙权便与谢夫人关系破裂。之后,孙权又爱上了步氏,对徐氏开始冷落。徐氏非常嫉妒,后被孙权打入冷宫。 由于梁元帝是独眼,一次临幸时,徐妃只作“半面妆”(半面梳妆,半面未妆),知道她是有意嘲笑自己,盛怒之下,指袖而去,一连几年不再理睬徐氏。这就是“徐妃半面妆”的故事,李商隐《南朝》诗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之句,后世以“妆半”来称赞其美貌。 ④芳机瑞锦:指织机织出龙凤彩绵。 ⑤疏狂:张狂、任意姿情。 ⑥花房:闺房。 【译文】 浓密的柳阴遮住了黄鹂的倩影,也听不到它的歌唱。蝴蝶翻飞于鲜花上,不知是庄周还是蝴蝶令人迷惘。我知道自己的两鬓已白,就像当年的潘郎。我没有用罗衫遮掩面庞,只是把眼泪偷偷掩藏。回忆往事,飞逝的时光令我畏惧。早春再回人间,我偷偷地看一看那落着细雨的池塘,不由得暗自神伤,只见一朵梅花正绽开一半,含情脉脉,宛如徐妃的半面粉妆。微风丝雨撩起寸寸柔肠,你曾为我曼声歌唱,更牵惹我的惆怅。在歌宴旁惹起愁恨,在花烛下萦绕馨香。华丽的织机织出龙凤采锦,却为何没有织上鸳鸯?我独自酒醉,月光依墙闪亮。想当初,谁敢放荡轻狂?如今只能在这漫漫的长夜中,各自守着空房,独自思量。

明代嘉靖年间江南的门摊税问题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明代嘉靖年间江南的门摊税问题 )))关于一条材料的标点理解 范金民 (南京大学历史系 210093) 明代隆庆年间,徽商黄汴撰有5天下水陆路程6一书,初刊于隆庆四年。1993年,5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第82题名5水陆路程便览6收在子部#丛书类。1992年9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正泰先生的校注本。卷七有一段文字,杨校注本标点为/御史朱昌,端州府人,嘉 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而杭州次之0。 1对此标点,人们多无异议,并进而理解为苏州等府不征门摊税,因而促进了该地商品流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如陈学文先生在其5明清时期商业书及商人书之研究6o第19页称,/税收在正史中虽有记载,但对苏州的不收门摊税则缺记,苏州商业、城市的繁荣与此关系甚大。据壮游子5水陆路程6记:-嘉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而杭州次之。.可见苏州的兴盛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收门摊税则是一大因素也。0在第46页称,5士商要览6/也介绍了苏州之所以繁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5士商要览6记:-门摊客货不税,于是商货益聚于苏州。.在5水陆路程6卷七更明确指出,这是因为-嘉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苏州。.0在第110页主张:/顺便说一下,过去学者研究苏州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是由于丝织业发展与丝绸商品贸易所推动的,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与苏州不收门摊商税很有关系,-嘉靖七年奏定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四府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而杭州次之。.0在第161)162页介绍5新刻京本华夷风物商程一览6时说:/苏州几乎是江南区域的经济中心,其所以经济特别繁荣,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门摊不收税。卷下第四十三条:-朱昌瑞州府人,嘉靖七年奏准门摊客货不税,苏松常镇皆然,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0在第192页介绍5士商要览6时说:/该书有一条资料很有意思,不经意地却传达出明代苏州为什么这么繁荣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过去未引人注意,说明税收对地方经济发展负面效应甚大。第十条5杭州府由苏州至扬州府水路6中写到:-江南苏松常镇嘉湖等府,皆系门摊客货不税,于是商贾益聚于苏州云云.。,,0 不独陈先生据此理解为嘉靖七年后苏州等府不再征收门摊税,反复强调,而且台湾中兴大学罗丽馨教授也在其5十六十七世纪手工业的生产发展6一书?中作如是理解,但又无法理解当时的征税现实,故称:/5天下水陆路程6一书载:御史朱昌,端州府人,嘉靖七年,奏定门摊 # 149#1o?稻禾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黄汴撰、杨正泰校注:5天下水陆路程6,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页。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复古倾向】宋初文坛承接晚唐五代文风余绪,盛行骈俪声偶之辞,未能自出新意。柳开、田锡、穆修等人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揭开了序幕。 【“三体诗”】宋初诗坛诗派林立,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西昆体和晚唐体的繁盛,均在真宗一朝,而此前太祖、太宗两朝的诗风,则是以当时的文坛巨子李肪、徐铉及其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西昆体】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以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西昆”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西昆体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诗文革新运动】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不仅确立了古文在散文领域的正宗地位,而且影响到诗歌创作,作诗也讲究“气格”,产生“以文为诗”的现象,所以人们习惯于将发生于北宋中叶的这场文学变革称为诗文革新运新。欧阳修在这场运动中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元佑诗人以苏轼享名最盛,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均出其门,时称苏门四学士。四学士都能诗,唯黄庭坚能于苏诗之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与苏轼并称苏、黄,对宋诗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以其为宗主的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山谷体】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作诗以学杜为宗旨,喜欢用拗句。其诗被称为“山谷体”。 【后山体】陈师道号后山居士,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诗风瘦硬,被称为“后山体”,是典型的宋诗。 【简斋体】陈与义,号简斋,江西诗派 三宗之一。前期诗歌创作深受黄庭坚、 陈师道的影响,南渡之后取法杜诗,突 破了江西诗派瘦硬诗风的局限,形成了 雄浑、沉郁的独特艺术风格,被称为简 斋体。 【江西诗派】指宋朝时影响最大的一个 诗歌流派。黄庭坚在世时,其周围和身 后形成了一个追随他的人品和创作风 格的诗人群,但此时尚无“江西诗派” 一说。黄庭坚去世后,吕本中作《江西 诗社宗派图》,江西诗派由此得名。 【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创作的 诗歌被称为诚斋体。诚斋体一改以往宋 诗瘦硬生涩的旧格,以师法自然的白描 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 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成为南 宋诗风转变的关键。 【朱熹生平】有很高文学修养的理学家, 在诗文创作和文学批评方面皆有成就。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 《诗集传》、《朱文公文集》、《韩文考异》 等。 【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诗坛的四位诗 人徐玑、徐照、翁卷和赵师秀。由于他 们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诗风极为 相近,又都是永嘉人,故被视为同一诗 派,称“永嘉四灵”。四灵作诗以唐诗 为号召,其实学的是晚唐体,诗风清苦 冷僻、局度狭小。 【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继永嘉四灵而 兴起的一个诗派,因书商陈起刊刻的 《江湖集》而得名。江湖诗人大都是一 些落第的布衣文士或官场失意的小吏, 流落于江湖之中,在相互酬唱间自然形 成一种相近的诗风。后人以《江湖集》 内诗气味皆相似而称之为江湖派。江湖 派诗人多效四灵体和晚唐体。代表人物 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沧浪诗话》】是宋代理论性最强、影 响最大的一部诗话专著。他以禅喻诗, 强调“别材”、“别趣”,批评以苏、黄 为代表的宋诗,倡导“以盛唐为法”。 这对宋以后诗歌创作宗唐之风气的形 成,以及历时持久的唐宋诗风之争,影 响很大。 【清雅词派】【史达祖】《梅溪词》 【周密】《草窗词》【王沂孙】《碧山乐 府》【张炎】《山中白云词》、《词源》 咏物以描写见长,工丽的白描, 婉妙的诗情,笔调轻盈绰约,造语清俊 妩媚,词境婉约飘逸,有一种特殊的风 格。 与吴文英《梦窗词》旨趣相近,在当时 并称“二窗”。以写个人身世之感和离 情别绪为多,而且往往融入黍离之悲, 颇多沉咽凄楚之音。 以善于咏物而见称于世。因物起兴,触 景生情,感时伤世,但含蓄蕴藉,寓骚 雅于冲淡,以幽深之笔淡然写出。 提出“清空”“骚雅”之说,推举姜夔 词风。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以后便是 新兴散曲的时代了。他根据自己的创作 实践,于理论上总结了宋词、尤其是南 宋清雅词派的创作经验。 “元诗四家”的作家都是元大德、延佑 年间才活跃于文坛的,因有文才而被选 入翰林院,在京师成为士子羡慕的著名 人物而称誉诗坛。 虞集:在元中期文坛名声最大,擅长诗 文,又是当时膺服程朱理学的道学家。 杨载:作诗非常重视诗法,著有《诗法 家数》。 范椁:曾编集唐人诗作为写诗的格式。 揭傒斯:从现存作品看,其诗歌内容在 四家里最丰富,风格也比较多样。 【前七子】指以李梦阳、何景明为核心, 包括康海、王九思、边贡、王延相、徐 祯卿等人的文学群体。七子中,康海、 王九思的主要成就在散曲和戏曲;徐祯 卿能诗,议论比较稳重;边贡、王延相 创作和理论均无特色。七子提出的文学 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目的 在于扫荡台阁体的无聊文风,从而为 “文道合一”向“文”、“道”分离这样 有利于文学自身发展的文学走向开启 门径。但由于他们的创作落后于理论,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一、1978年以来学科发展的简要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使中国经济理论的研究发生 了深刻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要求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不唯上、不唯书, 而是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借鉴和比较国际上 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研究是经济 学研究的基础。纵观近现代杰出的经济学家,无一不对经济史有浓厚的举和扎 实的功底。马克思的《资本论》建立在对英国经济史深入探索的基础之上就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应建立在中国经济史,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经济 史研究的基础上。到目前为止,以严中平先生为代表的,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 中国近代经济史已经从科研单位到高校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硕果累累的专业队伍。相对而言,对于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史和社会主 义经济史的研究,则起步迟缓,力量薄弱得多。除了“文革”以前寥若晨星的 个别著作以外,由国家予以关注、组织力量开展研究始于七十年代中叶以后。 当时国务院采纳了于光远等同志的建议,由齐燕铭同志直接领导,在中国科学 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经济研究所筹建新中国经济史研究组,由赵效民同志负责。这就是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的前身。此后,在十余年的时间中, 与财政部合作,开展了对新中国的前身――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经济史的研究。抢救了一批历史文献资料,形成了一批学术资料书籍和学术专著。其中专著如《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史》、《中国土地改革史》、《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等。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大量的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中叶 以后,其中主要成果有:较早出版的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编写的《中国社会主 义经济简史》,陆续出版的马洪、邓力群主编的《当代中国丛书》各个经济部 门卷,中国土地改革史、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史、农业合作化史 等经济史专题著作;较为详尽的有中南财经大学赵德馨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经济史》(1949~1984);下限至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孙健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杨坚白等撰写的专著《新中国经济的变迁和 分析》系统地分析了建国以来至8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演变及其得失,得到经济学界的好评。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薄一波撰写的《若干 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虽然不是经济史专著,但是对经济史的许多重要问题 作了研究阐述,对经济史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还有一些部门经济史 专著也不乏真知灼见,如汪海波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商业经济研究所的《新中国商业史稿》、左春台等的《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简史》、赵梦涵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税收史论纲1949~1991》、曹尔?d等的《新中国投资史纲》、夏泰生、李震的《中国投资简史》、庄启东等的《新中国工资史稿》、叶善蓬 的《新中国价格简史》、李子超的《当代中国价格简史》、董志凯的《跻身国 际市场的艰辛起步》、袁伦渠的《新中国劳动经济史》、路建祥的《新中国信 用合作发展简史》、迟孝先生的《中国供销合作社史》、中国物资经济学会编 的《中国社会主义物资管理体制史略》、财政部编的《中国农民负担史》、宫 成喜的《中国财政支援农业简史》等专著也在一个方面填补了新中国经济史的

诊断实验研究及其评价

诊断实验研究及评价 1.是否与金标准进行同步独立盲法比较 待评价诊断试验或指标应与金标准同步盲法(独立)测量与判断。 ?标准诊断方法也称为金标准是指临床医学界公认的当前最客观、最真实、 最可靠的疾病诊断标准。常用的金标准。 病理学诊断(组织活检或尸体解剖); 外科手术发现; 特殊的影像诊断(如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 病原学诊断; 临床综合诊断; 长期随访获得的肯定诊断。 阅读诊断研究文献时,首先要检查文章的作者是否对每一位被研究对象在进行所考核的诊断试验时,都采用了合适的金标准,并独立判定结果。 2. 研究对象的来源与构成情况是否清楚 ?研究对象来自哪类哪级医院,其验前概率(患病率)差别很大,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对疾病的预测值。 (1)灵敏度与特异度 当患病率稳定时,若试验的灵敏度越高,则阴性预测值越高;若试验的特异度越高,则阳性预测值越高。 (2)患病率 当灵敏度与特异度稳定时,若患病率越高则阳性预测值越大;若患病率越低阴性 ?病例组是否包括该病的各种不同临床类型病人(轻、中、重;早、中、晚期;典型 的、非典型的;有、无并发症;治疗过、未治疗过等)。 ?对照组是否包括了确实无该病的其他病例,并且应包括易与该病相混淆的其他疾病 病人。一般不能只选正常人做对照。 ?病例组、对照组是否属于同期进入研究的连续样本或者是按比例抽样样本,而不能 由研究者随意选择。 3.样本含量是否足够 ?公式计算:诊断试验的样本含量取决于对试验灵敏度、特异度和容许误差的要求。 ?经验数据:病例组、对照组一般分别不得低于100例,特殊情况下每组也至少30 例以上。 4.对“正常”值的定义是否准确、合理 ?对“正常值”的定义直接影响诊断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和新诊断实验本身的 真实性及其应用价值,正常值的方法和诊断阈值的确定是否合理和可靠。 ?应该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确定标准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⑴鉴别诊断试验的繁简程度;

《夜合花·柳锁莺魂》翻译赏析

《夜合花·柳锁莺魂》翻译赏析 夜合花·柳锁莺魂① 史达祖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②。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念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③。向锁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④。 风丝一寸柔肠,曾在歌边惹恨,烛底萦香。芳机瑞锦,如何未织鸳鸯?人扶醉,月依墙,是当初、谁敢疏狂!把闲言语,花房夜久,各自思量。 【注释】 ①夜合花:晁补之创调。 ②潘郎:潘岳。 ③酥:乳酪。 ④徐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去。” 【译文】 杨柳未召回黄莺的精魂,春花还属于蝴蝶的幻梦,我已自知愁绪染白了双鬓。春寒尚深,轻衫未着,我先将泪滴偷偷地掩藏起来。回忆往事,心怯光阴飞逝,可春天早已悄悄地在窥看那细雨如酥的池塘了。在我黯然消魂、怅然凝神处,梅花将脸儿绽开了一半,她那徐妃的半面妆却有着无限的情

思。 微风牵动我心中一缕柔情,它曾在她清歌旁惹起我的憾恨,也曾在烛光下与她的香气一起萦绕。姑娘的.机杼能织出有祥瑞图案的锦缎来,为什么就不能织出鸳鸯呢?当初是人带朦胧醉意,月儿挂在墙头,谁又敢漫狂放肆呢?只是尽拣些闲言废话来讲,我们在花房里直到夜深,然后各自细想着这番相会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词通过春愁写相思。上阕写景。柳、花使“莺魂”“锁”而“蝶梦”“翻”,都为“愁”字作铺垫。下阕写相思之苦。柔肠寸寸,全因昔日芳情,而有情人未成眷属,爱心终未向对方表白,只能暗藏心中。全词缠绵、高雅,能使人忆起初恋的清香与苦涩。 【《夜合花·柳锁莺魂》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1.史达《夜合花·柳锁莺魂》翻译赏析 2.夜合花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3.翻译赏析 4.《约客》的赏析与翻译 5.《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6.古文原文及翻译赏析 7.《问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8.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 二十年》 (三)第一五年计划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的夙愿。一百年来数代人为之不懈奋斗,特别是近五十年来全国初步形成了工业体系,进入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从产值结构判断。从就业结构及城乡人口结构看仍表现出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并且自八十年代以来与世界现化化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工业化问题也是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长期的热点。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范畴。它涉及到经济体制、产业结构、阶级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五十年代,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经扼要地提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然而1957年提出这个问题以后,由于在经济体制方面,市场对于资源配制作用甚小,加之在政治运动中,又将工业化道路问题与社会制度问题简单等同起来,“以至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长期得不到解决。重工业自我循环的资源配置状况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于在建国以后的30年间,我国在经济落后和国际环境紧张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提出了不同看法。近年来,工业化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作为我国

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一系列著作和论文。其中如刘国光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探索较早的著作。其着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工业化道路问题作了历史分析。该书认为:1953年8月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奠定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这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情况的,执行的结果也是好的。”(88页)“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以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这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一系列著作中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上却没有这样做。‘一五’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年间,基本上走的是以重、轻、农为序的工业化的道路。实际上‘一五’后期,农轻重之间已出现了不协调的苗头……‘二五’以后,除了个别时期外,农、轻、重的关系长期陷于严重的结构性失调”(143页)。林毅夫的《中国的奇迹一一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提出了否定的看法:“这一经济战略是在建国以后50年代初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所选。作为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本途径。由于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从而继扭曲的宏观政策之后,在逻辑上便导致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与当时中国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矛盾,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而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因此就需要由政府出面,人为压低制率、汇率、能源和材料价

中国古代文学史__名词解释

第三部分宋元文学试题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西昆体 2.晚唐体 3.香山派 4.江西诗派 5.豪放派 6.婉约派 7.中兴四大诗人 8.诚斋体 9.四灵诗派 10.江湖诗人 11.散曲 12.词牌 13.科范 14.套数 15.话本 16.入话 17.诗话 18.南戏 19.元末四大南戏 20.元曲四大家 21.套曲 22.《董西厢》 23.《录鬼簿》 24.“张三影” 25.自度曲 二、填空 1.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是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李春风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____________。 9.两情若是久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12.惜春常怕花开早,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宋初“香山派”师法的诗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称梅妻鹤子。 18.大小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宋代的__________事件将李清照人生分成两个时期,其词集的名称__________;“词别是一家”是她的《__________》一文中著名的观点。 20.苏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苏门四学士长于词者___________,长于诗者____________。 22.江西诗派“一祖”__________;三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元好问是_______代重要诗人,其以_______形式作诗论批评,题名为________________。 24.元杂剧每一幕称_______,南戏中则称_______;南戏中动作提示语“介”,杂剧为________。 25.元早期杂剧家中本色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文采派的代表是____________。 26.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唐元稹《______________》,经金代________所作的《诸宫调西厢记》而获重大成功。 27.元末四大南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8.柳永的词集_________,秦观的词集________,周邦彦的词集_________。 29.苏轼的词集,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的词集,_______________。 30.晏殊的词集___________。欧阳修的词集____________。贺铸的词集___________。李清照的词集____________。 31.陆游的诗集______________。杨万里的诗集_____________。范成大的诗集_______________。 32.《明妃曲》的作者______________;《荔枝叹》的作者______________。 33.《后催租行》的作者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作者____________;《论诗绝句》的作者____________。 34.《岳阳楼记》的作者____________;《秋声赋》的作者____________;《六国论》的作者____________。 35.《留侯论》的作者____________;《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三(《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八)农业经营方式、结构、规模与城乡关系问题 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中国仍然是农业大国,而且 我国农民人口在世界农民人口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局面。[29]因此,中国的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研究的热点。 新中国农业经济史方面的论著较多。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已出版了《当代中国 的农业》、《当代中国的林业》、《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当代中国的农 作物业》、《当代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当代中国的乡村建设》、《当代中 国的畜牧业》等书。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和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合编了《中国农村 四十年》(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林业部编辑了《全国林业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7)》(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渔业统计四十年》于1991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陈守林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是一部全国性的新中国农业史专著:林毅夫撰写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获1993年孙冶 方经济学著作奖。王耕今、张宣三主编的《我国农业现代化与积累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则研究分析了1949年至1989年的农业积累问题。陆学艺主编的《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记实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情况提供了有价值的典型资料。陈吉元等编辑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区域农村经济研究方面近年出版了:山东省农科院编写的《山东农业发展历程与新趋势》(山东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洪惠良等编写的《绍兴农业发展史略》(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江苏省农村厅编写的《江苏农业发展史略》(江苏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河北省农调队编写的《河北农村四十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等书。在论文中,陆学艺的《四十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91年第2期),顾海《四十年来我国粮棉 油猪生产增长规律的实证研究》(载《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1年第3期),张森福的《中国农业技术变迁:理论与政策》(载《农业经济问题》 1990年第7期),翟振武的《中国农村人口增长的经济机制(1949-1979)》(载《人口研究》1991年第4期),邢建国的《农业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历史 分析》(载《江淮论坛》1991年第3期)等均是通过纵观新中国数十年农业历 史阐述某一方面观点的文章。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经济史的研究,近年来大量成果集中研究改革开放以 来的十余年。其中焦点集中于研究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以及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问题。其中的诸多观点 虽然不是针锋相对的,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差异很大。 关于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问题涉及到农业经营体制、农村 土地制度、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非农产业的发展、农业自然 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农业政策等等诸多方面。杜润生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论及八十年代前叶我国农业改革各方面的问题,侧重于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郭书田主编的《变革中的农村与农业》

古代文学史(二) 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白体:即白乐天体,是北宋初年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李昉、姚铉和王禹偁,他们倡导学习白居易后期的闲适唱和诗。 西昆体:是北宋初年的一个诗歌流派。特点是模拟李商隐追求词藻、堆砌典故。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代表作《西昆酬唱集》收录“更迭唱和”的诗作。 晚唐体:这是指宋初诗人们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种诗体,代表人物潘阆、魏野、林逋、寇准。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 六一风神: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所谓六一风神即指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欧文措辞平易,语言精炼而有变化,亲切自然,条达疏畅,让读者从寻常的叙说和描写之中体悟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意境,于一波三折、吞吐反复之中领略特有的情致韵味。这种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的风格,标志着欧阳修的散文创作倾心于风神姿态,故称之为六一风神。 东坡体:即指宋代苏轼的诗歌。其诗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各体兼备,风格多样。其基本风格有二:一是刚健中含婀娜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中加平淡的清旷闲逸。而最能体现其“坡仙”的旷达品格的主导倾向,是其高风绝尘的诗风,即一种超越世俗尘虑羁绊的风神韵致和审美境界,“东坡体”是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对宋诗能于唐诗之后别开生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半山体: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 山谷体: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他写诗提倡以学问为诗,为主学习杜诗、韩文的“无一字无来处”,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有“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之说,工于炼字和用典,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制拗句和拗律,讲究语意老重和规模宏远,笔势奇纵,风格生新瘦硬。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江西诗派:北宋后期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因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其中尊黄庭坚为诗派之祖,下列25人。他们在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上比较接近,都主张以杜甫为宗,但过分强调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拗律,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 一祖三宗:元方回论诗的一种见解。他贬斥北宋杨亿﹑刘筠等所创的西昆派,而推崇黄庭坚等所创的江西诗派,并主"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指的是杜甫;而三宗的话就是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各体兼备,卓然大家。 后山体:宋诗风格流派之一,具体指北宋陈师道诗风。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

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现状综述(1977—1996)之二(《中国经济史研究二十年》

(三)第一五年计划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的夙愿。一百年来数代人为之不懈奋斗,特别是近五十年来全国初步形成了工业体系,进入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从产值结构判断。从就业结构及城乡人口结构看仍表现出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并且自八十年代以来与世界现化化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工业化问题也是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长期的热点。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范畴。它涉及到经济体制、产业结构、阶级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五十年代,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经扼要地提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然而1957年提出这个问题以后,由于在经济体制方面,市场对于资源配制作用甚小,加之在政治运动中,又将工业化道路问题与社会制度问题简单等同起来,“以至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长期得不到解决。重工业自我循环的资源配置状况影响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经济学家对于在建国以后的30年间,我国在经济落后和国际环境紧张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提出了不同看法。近年来,工业化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一系列著作和论文。其中如刘国光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探索较早的著作。其着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工业化道路问题作了历史分析。该书认为:1953年8月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奠定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这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情况的,执行的结果也是好的。”(88页)“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以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这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一系列著作中已经从理论上解决了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上却没有这样做。‘一五’以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年间,基本上走的是以重、轻、农为序的工业化的道路。实际上‘一五’后期,农轻重之间已出现了不协调的苗头……‘二五’以后,除了个别时期外,农、轻、重的关系长期陷于严重的结构性失调”(143页)。林毅夫的《中国的奇迹一一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提出了否定的看法:“这一经济战略是在建国以后50年代初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所选。作为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基本途径。由于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征,从而继扭曲的宏观政策之后,在逻辑上便导致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与当时中国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状况形成矛盾,不可能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而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因此就需要由政府出面,人为压低制率、汇率、能源和材料价格、工资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以便降低重工业发展成本。在这样的扭曲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下,资源就要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进行配置制度。而为了控制企业剩余的使用和在农村进行统购统销的需要,又分别实行了工业中的国有化和农业的人民公社化,形成与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源配置制度相配套的微观经营机制。可见,一经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没有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便相继形成,这种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是内生的,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相适应的这种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造成产业结构扭曲和劳动激励不足,表现出抑制经济发展和阻碍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效果。不仅改革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绩效确凿地证实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不能成功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目标,从其他实行类发展战略的国家的经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3-4页)。因此,该书提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战略转轨”,“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8-9页)。因此,要将“赶超战略”转变为“比较利益战略”。由于该书的侧重点在于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对策,对历史上方针政策的选择与分析缺乏实证,有简单结论的倾向。比较起来,金碚所著《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