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比和吸光度

透射比和吸光度
透射比和吸光度

透射比和吸光度

当一束平行光通过均匀的溶液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器皿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I a,透射光强度为I t,反射光强度为I r,则

在进行吸收光谱分析中,被测溶液和参比溶液是分别放在同样材料及厚度的两个吸收池中,让强度同为I0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个吸收池,用参比池调节仪器的零吸收点,再

测量被测量溶液的透射光强度,所以反射光的影响可以从参比溶液中消除,则上式可简写为透射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为透射比(亦称透射率),用T表示,则有: 溶液的T越大,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弱;反之,T越小,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强。为了更明确地表明溶液的吸光强弱与表达物理量的相应关系,常用吸光度(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其定义为:

则A值越大,表明物质对光吸收越强。T及A都是表示物质对光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透射比常以百分率表示,称为百分透射比,T%;吸光度A为一个无因次的量,两者可通过上式互相换算。

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A是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介质厚度l(吸收光程)的函数。朗伯和比耳分别于1760年和1852年研究了这三者的定量关系。朗伯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浓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l成正比,其数学式为:

A = k'l (此即称为朗伯定律,k'为比例系数 )

而比耳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液层厚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C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此即称为比耳定律,k称为比例系数)

合并上述k的数值取决于吸光物质的特性外,其单位及数值还与C和l所采用的单位有关。l通常采用cm为单位,并用b表示。所以k的单位取决C采用的单位。

当C采用重量单位时,吸收定律表达为:

(a称为吸光系数,单位为)

当C采用摩尔浓度时,吸收定律表达为:

(ε称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

有时在化合物的组成不明的情况下,物质的摩尔质量不知道,因而物质的量浓度无法确定,就不能用摩尔吸光系数,而是采用比吸光系数,其意义是指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用1cm吸收池时的吸光度,这时吸光度为 :

(c的质量百分浓度)

ε、a、三者的换算关系为:

,(M r为吸收物质的摩尔质量)

在吸收定律的几种表达式中,在分析上是最常用的,ε也是最常用的,有时吸收光谱的纵坐标也用ε或表示,并以最大摩尔吸光系数表示物质的吸收强度。ε是在特定波长及外界条件下,吸光质点的一个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吸光物质的浓度为,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它是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可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和估计定量分析的灵敏度。

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的推导如下:根据量子理论,光是由光子所组成,其它能量为

。因此,吸收光的过程就是光子被吸光质点(如分子或离子)的俘获,使吸光质点能量增加而处于激发状态,光子被俘获的几率取决于吸光质点的吸光截面积。如图13.12所示,如有一束强度为I o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通过一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溶液介质。在吸收介质中,光的强度为I x(I x在光束通过介质的过程中,因光能量不断被吸收而逐渐变小),当光束通过一个很薄的介质层db后,光强减弱了dI x,则厚度为db的吸收层对光的吸收率为

量子理论表明,光束强度可以看作是单位时间内流过光子的总数,于是可以看作是光束通过吸收介质是每个光子被吸光物质吸收的平均几率。另一方面,由于液层厚度db为无限小,所以在这个小体积单元中,所以吸光质点所占的吸收截面积之和dS与横截面

积S之比也可看作为该截面上光子被吸收物质吸收的几率。因此就有:

塑料的一些光学特性如透光率、雾度、折射率等知识

塑料的光学特征包括两类: 一类为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过、反射、散射及折射等;另一类为光的转换特性,包括光的吸收、光热、光化、光电及光致变色等。 常用可表征光的传递特性指标有透光率、雾度、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等。在上述指标中,透光率和雾度两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一种好的透明性材料,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 1.透光率(Tt) 透光率是表征树脂透明程度的一个最重要性能指标。一种树脂的透光率越高,其透明性就越好。 塑料制品透明的条件有两个: 一为制品是非结晶体;二为虽部分结晶但颗粒细小,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不妨碍太阳光光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过。 任何一种透明材料的透光率都达不到100%,即使是透明性最好的光学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也难以超过95%。 造成人射光通量在媒体中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光的反射即入射光进入聚合物表面而返回的光通量。反射光通量占光在透过媒体时损失的大部分。 衡量光的反射程度可用反射率?表征,反射率可通过其折射率(n)进行计算,两者关系如下。 例如,PMMA的折射率n= 1.492,则其R经计算为 3.9%说明PMMA的反射光比较小,透光率大,透明性好。

(2)光的吸收入射到聚合物上的光通量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部分的光通量即为光的吸收。优良的透明塑料光的吸收很小。 光线吸收的大小取决于聚合物本身的结构,主要指分子链上原子基团与化学键的性质。 例如,含有双键(冗键)的聚合物易于吸收可见光而产生能级的转移。 还以PMMA为例,其透光率一般为93%,反射率为 3.9%,则其余 3.1%即为光的吸收与光的散射两者之和。 (3)光的散射即光线入射到聚合物表面,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和吸收的一部分光通量,其占有比重比较小。 造成光散射的原因有: 制品表面粗糙不平,聚合物内部结构不均匀如分子量分布不均匀、无序相与结晶相共存等。 结晶聚合物的散射比较严重,只有结晶聚合物的晶体颗粒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才能像非晶聚合物那样不引起散射,光线全部透过,提高透明度。如P E、PP等结晶聚合物只有用快速冷却的方法才可得到低结晶度、晶体颗粒细的制品,取得一定的透明性;但对有些结晶塑料品种而言,要想控制太低的结晶度很困难,总有部分光被散射,造成薄膜的半透明。另外,通过拉伸的方法可使结去晶颗粒变细,并使透明度迅速提高,如可使BOPP膜的透明性迅迅速提高。只有TPX塑料比较特殊,其结晶颗粒比较小,无论结晶度大小,制品都透明。 2.雾度 雾度又称为浊度,它可衡量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不清晰或混浊的程度,是表征散射的指标。雾度的产生是由于材料内部或外部表面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雾度的定义为材料散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光通量之比的百分数。

第九章吸光光度法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若可形成白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有复合光。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 I I A t ===1 lg lg 0 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吸光物质的浓度适宜低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 A = 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I 0与透射光强度I t 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 I I A t 1lg lg 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⑵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②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 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改造吸光物质使之为均匀非散射体系,在稀溶液进行,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浓度恒定。 7.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 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透射比和吸光度

透射比和吸光度 当一束平行光通过均匀的溶液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器皿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I a,透射光强度为I t,反射光强度为I r,则 在进行吸收光谱分析中,被测溶液和参比溶液是分别放在同样材料及厚度的两个吸收池中,让强度同为I0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个吸收池,用参比池调节仪器的零吸收点,再测量被测量溶液的透射光强度,所以反射光的影响可以从参比溶液中消除,则上式可简写为 透射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为透射比(亦称透射率),用T表示,则有: 溶液的T越大,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弱;反之,T越小,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强。为了更明确地表明溶液的吸光强弱与表达物理量的相应关系,常用吸光度(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其定义为: 则A值越大,表明物质对光吸收越强。T及A都是表示物质对光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透射比常以百分率表示,称为百分透射比,T%;吸光度A为一个无因次的量,两者可通过上式互相换算。 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A是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介质厚度l(吸收光程)的函数。朗伯和比耳分别于1760年和1852年研究了这三者的定量关系。朗伯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浓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l成正比,其数学式为: A = k'l (此即称为朗伯定律,k'为比例系数 )

而比耳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液层厚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C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此即称为比耳定律,k称为比例系数) 合并上述k的数值取决于吸光物质的特性外,其单位及数值还与C和l所采用的单位有关。l通常采用cm为单位,并用b表示。所以k的单位取决C采用的单位。 当C采用重量单位时,吸收定律表达为: (a称为吸光系数,单位为) 当C采用摩尔浓度时,吸收定律表达为: (ε称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 有时在化合物的组成不明的情况下,物质的摩尔质量不知道,因而物质的量浓度无法确定,就不能用摩尔吸光系数,而是采用比吸光系数,其意义是指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用1cm吸收池时的吸光度,这时吸光度为 : (c的质量百分浓度) ε、a、三者的换算关系为: ,(M r为吸收物质的摩尔质量)在吸收定律的几种表达式中,在分析上是最常用的,ε也是最常用的,有时吸收光谱的纵坐标也用ε或表示,并以最大摩尔吸光系数表示物质的吸收强度。ε是在特定波长及外界条件下,吸光质点的一个特征常数,数值上等于吸光物质的浓度为 ,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它是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可作为定性分析的参考和估计定量分析的灵敏度。 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的推导如下:根据量子理论,光是由光子所组成,其它能量为。因此,吸收光的过程就是光子被吸光质点(如分子或离子)的俘获,使吸光质点能量增加而处于激发状态,光子被俘获的几率取决于吸光质点的吸光截面积。如图13.12所示,

塑料的透光率

塑料的透光率、雾度、折射率、双折射和色散 117 塑料的光学特征包括两类:一类为传递特性,包括光的透过、反射、散射及折射等;另一类为光的转换特性,包括光的吸收、光热、光化、光电及光致变色等。 常用可表征光的传递特性指标有透光率、雾度、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等。在上述指标中,透光率和雾度两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射率、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一种好的透明性材料,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 1.透光率(Tt) 透光率是表征树脂透明程度的一个最重要性能指标。一种树脂的透光率越高,其透明性就越好。 塑料制品透明的条件有两个:一为制品是非结晶体;二为虽部分结晶但颗粒细小,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不妨碍太阳光光谱中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透过。 任何一种透明材料的透光率都达不到100%,即使是透明性最好的光学玻璃的透光率一般也难以超过95%。 造成人射光通量在媒体中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光的反射反射即入射光进入聚合物表面而返回的光通量。反射光通量占光在透过媒体时损失的大部分。 衡量光的反射程度可用反射率?表征,反射率可通过其折射率(n)进行计算,两者关系如下。 例如,PMMA的折射率n=1.492,则其R经计算为3.9%说明PMMA的反射光比较小,透光率大,透明性好。 (2)光的吸收入射到聚合物上的光通量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部分的光通量即 为光的吸收。优良的透明塑料光的吸收很小。 光线吸收的大小取决于聚合物本身的结构,主要指分子链上原子基团与化学键的性质。 例如,含有双键(冗键)的聚合物易于吸收可见光而产生能级的转移。 还以PMMA为例,其透光率一般为93%,反射率为3.9%,则其余3.1%即为光的吸收与光的散射两者之和。 (3)光的散射光的散射即光线入射到聚合物表面,既没有透过也没有反射和吸收的一部分光通量,其占有比重比较小。 造成光散射的原因有:制品表面粗糙不平,聚合物内部结构不均匀如分子量分布不均匀、无序相与结晶相共存等。 结晶聚合物的散射比较严重,只有结晶聚合物的晶体颗粒小于可见光波长时,才能像非晶聚合物那样不引起散射,光线全部透过,提高透明度。如PE、PP等结晶聚合物只有用快速冷却的方法才可得到低结晶度、晶体颗粒细的制品,取得一定的透明性;但对有些结晶塑料品种而言,要想控制太低的结晶度很困难,总有部分光被散射,造成薄膜的半透明。另外,通过拉伸的方法可使结去晶颗粒变细,并使透明度迅速提高,如可使BOPP 膜的透明性迅迅速提高。只有TPX塑料比较特殊,其结晶颗粒比较小,无论结晶度大小,制品都透明。 2.雾度 雾度又称为浊度,它可衡量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不清晰或混浊的程度,是表征散射的指标。雾度的产生是由于材料内部或外部表面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雾度

实验1 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

实验二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 一、目的: 通过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试样溶液的测定,了解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方法优点。掌握721型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普通吸光光度法是基于测量试样溶液与试剂空白溶液(或溶剂)相比较的吸光度,从相同条件下所作的标准曲线来计算被测组份的含量,这种方法的准确度一般不会优于1~2%,因此,它不适合于高含量组份的测定。 为了提高吸光光度法测定的准确度,使其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测定,可采用高吸光度示差分析法。示差法与普通吸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一个待测组份的标准溶液代替试剂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测量待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它的测定步骤如下: (1)在仪器没有光线通过时(接受器上无光照射时)调节透光率为0,这与比色法或普通分光光度法相同。 (2)将一个比待测溶液(浓度为C+△C)稍稀的参比溶液(浓度为C)放在仪器光路中,调节透光率为100%。 (3)将待测量溶液(或标准溶液)推入光路中,读取表现吸光度A f。 表观吸光度A f实际上是由△C引起的吸收大小,可表达为: A f=ab△c 上式说明,待测溶液(或标准溶液)与参比溶液的吸光度之差与这两次溶液的浓度差成正比。 无论普通吸光度或高吸光度示差法,只要符合比尔定律,而且测量误差仅仅是由于透光率(或吸光度)读数的不确定所引起的,则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分析的

误差。 仪器刻度上透光率读数改变数(dT )所引起的浓度误差dc 为绝对误差,它与透光率有关,其关系式容易由比耳定律推得: A f =ab △c=k △c lgT=-A f =-k △c 0.43lnT=-k △c KT dc 43 .0 ·dT 式中k 为标准曲线(A ~C )的斜率。实验中三条曲线的三个k 很接近。根据k 值及上述关系可以计算出实验中各点的绝对误差(假设透光率读数误差为l%,即dT=0.01)。 对于化学工作者来说,更有意义的是浓度的相对误差(c dc ),或者相对百分误差(c dc ×100)。浓度相对百分误差与参比溶液的浓度关系密切。随着有色参比溶液浓度的增加(或A 的增加),相对百分误差也随之减小。当所用参比溶液的A=1.736时,最低的相对百分误差也可减小至0.25%。由此可见了,差示法中高吸光度法可达到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的准确度。 三、仪器与试剂 721型分光光度计(附2只1厘米比色皿) 0~10ml 微量滴定管1支(刻度准确至0.005ml ) 25ml 容量瓶×16 0.2500M Cr (NO 3)3 四、实验步骤

吸光度-资料

最近频繁用到酶标仪,对OD值和吸光度值(abs)的概念和其线性范围不甚理解,查了很多资料,包括园子里前辈的总结和我从其他网站上获得的,也包括我个人的理解,在此做更全面的总结(因为园子里的都是N年前的老帖子,且不是很全面,呵呵)希望能供战友们参考 1、首先明白什么是朗伯比尔定律 朗伯——比尔(Lambert-beer)光吸收定律: A=-lgT=εb c A——吸光度,又称光密度“O.D”。 T——透光度,T=I / I。,I。——为照射到吸收池上的光强,I——为透过吸收池的光强。ε——摩尔吸光系数或克分子吸光系数(L?mol-1?cm-1)。 b——样品光程(cm),通常使用1.0cm 的吸收地,b=1cm。 C?——样品浓度(mol/L)。 由上式可以看出:吸光度A与物质的吸光系数“ε”和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 2、OD值定义 OD值(optical density)表示某一物质在某一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BS是吸光值absorbance 的缩写. 在分析化学里,某一化学物质都可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并且对光的吸收度与此化学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利用吸光度的大小来测定某种物质的浓度. 其中某物质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度,就是OD值,一般用经过石英管后的光强比上照射到石英管前的光强来表示. 3、吸光度值(abs/AU)定义 吸光度,absorbance,是指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该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比值的对数,影响它的因素有溶剂、浓度、温度等等。 吸光系数与入射光的波长以及被光通过的物质有关,只要光的波长被固定下来,同一种物质,吸光系数就不变。 当一束光通过一个吸光物质(通常为溶液)时,溶质吸收了光能,光的强度减弱。吸光度就是用来衡量光被吸收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吸光度用A表示。 A=abc,其中a为吸光系数,单位L/(g·cm),b为液层厚度(通常为比色皿的厚度),单位cm ,c为溶液浓度,单位g/L 影响吸光度的因数是b和c。a是与溶质有关的一个常量。此外,温度通过影响c,而影响A。 符号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97801 式中I0是通过均匀的液体介质的一束平行光的入射光的强度;It是透射光强度;T是透射比。A值越大,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越大。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量浓度c成正比,以A对c作图,可得到光度分析的校准曲线。在多组分体系中,如果各组分的吸光质点彼此不发生作用,那么吸光度便等于各组分吸光度之和,这一规律称吸光度的加和性。据此可以进行多组分同时测定及某些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在吸光度测定中,为抵消吸收池对入射光的吸收、反射以及溶剂、试剂等对入射光的吸收、散射等因素,可选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并选光学性质相同、厚度相等的吸收池分别盛待测溶液和参比溶液。 4、国外资料的权威总结 "Optical density" can also refer to index of refraction.

透明薄膜透光率与雾度的关系比较

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透光率与雾度是表征薄膜光学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材质薄膜的透光率与雾度的测试及比较,分析了两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为薄膜材料透光率与雾度的测试、指标范围的确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透光率、雾度、透光率雾度测定仪、透明塑料薄膜、包装材料、农用膜 1、意义 薄膜材料的应用极为广泛,如作为各种产品的包装材料、农用地膜、棚膜等。无论哪种应用,对光的传递性能均有一定的要求,如作为普通包装材料时,从包装外部即可看清内部产品的形状、色泽等特性常作为吸引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农用膜时,应保证透过的光线可满足农作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一般而言,表征包装材料光传递效果的指标参数包括透光率、雾度等。其中,透光率为透过薄膜材料的光通量与照射到薄膜光通量的比值,表示薄膜的透明程度;雾度为透过薄膜材料但偏离入射光方向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的比值,表示薄膜的浑浊或不清晰程度。从定义来看,透光率、雾度是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的两项性能指标。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材质薄膜透光率、雾度测试值的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试验 本次试验依据GB/T 2410-2008《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采用设备WGT-S 透光率雾度测定仪对4种透明塑料薄膜样品的透光率、雾度进行测试。 2.1 试验过程 (1) 从每个样品表面均裁取3片80 mm × 80 mm试样,裁制过程中不可用手接触试样,保证试样表面无污染、无划痕、无灰尘。 (2) 打开仪器电源进行预热,预热结束后,用标准透光片对设备的透光率、雾度进行校准。 (3) 取其中一片试样装夹在设备上,使试样表面无污染、无灰尘处对准入口窗,按动试验按钮,试验开始,设备自动测试,测试结束后显示试样的透光率与雾度值。依次将其余试样装夹在设备上,完成试验。 2.2 试验结果 4种样品透光率、雾度值测试结果见表1。

透明塑料光穿透率跟雾度的标准检测方法

标识:D 1003– 07Ε 透明塑料光穿透率及雾度的标准检测方法 本标准以固定标识D1003发放;紧跟在标识后的数字表明初次采用的年代,或最新一次变更年代。在圆括号内的数字表明了最新一次的批准年代。上标(ε)表示从上一次批准至今版本上的变动。 本标准已通过美国国防部的批准使用并已取代(实验方法3022-联邦试验方法标准406) 1. 范围 1.1 本标准涵盖了部分平面材料如透明塑料的穿透率及广角散射的评价方法。两种方法可用来测量光穿透率和雾度。方法A使用雾度计中所描述的第5条,方法B使用分光光度计所描述的第8条。材料的雾度大于30%时即被认为是光散射,此时测试标准就应该依据E167。 1.2 SI单元里出现的数值都将被认作为标准。 标注1-由于一些材料存在小角度高分散率的巨大差别(如磨损的透明塑料),这些材料的雾度校准及测量依据D 1044的测试标准。 1.3 该标准不足以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如果有的话,要结合它的使用。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该标准之前建立适当的安全和健康的管理方法及规定标注2-该测试方法并不等同于ISO 13468-1 和ISO/DIS 14782 2. 参考文献 2.1 ASTM标准: 条件作用塑料和电绝缘材料测试的D 618 标准 有关塑料专门性的D 883标准 电阻式的透明塑料表面磨损测试D1044标准 塑料抽样D1898标准 物品和材料角度计E 167标准 E259半球形和双向定向几何形状白色压粉反射系数转移标准 外观标准规范E284 实验室内部测试精度标准E 691 2.2 ISO 标准: ISO 13468-1 塑料-透明材料透光度总标准 ISO/DIS 14782 塑料-透明材料雾度总标准 3.专有名词 3.1 定义- D883和E284定义的词组适用本测试标准。 3.2 该标准专用的名词: 3.2.1 雾度:光传输过程中,透过试样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透射光的百分率是散射光,它在直线方向的偏离角度比入射光的指定角度大。 3.2.1.1 讨论-在该测试方法中,指定角度为0.044弧度(2.5o)。

分光光度法原理

分光光度法原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分光光度法 目录 第一节基本原理 第二节仪器结构 第三节显色与测量条件的选择 第四节 723N型分光光度计操作维护 第一节基本原理 在光谱分析中,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称为吸光光度法,主要有: 红外吸收光谱:分子振动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1000 m ,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 紫外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200400 nm(近紫外区),可用于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光谱,吸收光波长范围400750 nm , 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量分析。 光的吸收定律

1.朗伯—比耳定律 布格(Bouguer)和朗伯(Lambert)先后于1729年和1760年阐明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层厚度成正比:A∝b 1852年比耳(Beer)又提出了光的吸收程度和吸收物浓度之间也具有成正比的关系:A∝c 二者的结合称为朗伯—比耳定律: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非散射的稀溶液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 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应用于各种光度法的吸收测量。它不仅适用于可见光,也适用于紫外光和红外光;不仅适用于均匀非散射的液体,也适用于固体和气体。 朗伯—比耳定律,数学表达式 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A:吸光度;描述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 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为单位; c: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mol/L; ε:摩尔吸光系数,单位L/mol/cm;

上海申光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说明书

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 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 应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透明、半透明时平行平面样品(塑料板材、片材等)透光率、雾度的测试、液体样品(水、饮料等)的浊度或澄明度测定。 产品简介 特点: 技术设计符合GB2410-80,ASTMD1033-61(1977)JISK7105-81等标准 采用微机自动操作,使用方便、可同时显示透光率、雾度值 具有标准打印接口 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透光率:0-100.0% 雾度:0-30.0%准确度 透光率:≤1%雾度≤0.5%时≤±0.1%>0.5%时≤±0.3% WGT-S透光率/雾度测定仪 仪器用途及特点 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及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D1003-61(1997)“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Haze and Luminous Transmittance of Transparent Plastics”设计的微机化全自动测量仪器,适用于一切透明、半透明平行平面样品(塑料板材、片材、塑料薄膜、平板玻璃)的透光率、透射雾度、反射率的测试,也适于液体样品(水、饮料、药剂、着色液、油脂)浊度的测量,在国防科研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用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直接进行质量检验的有: 光学玻璃透光率的测定 感光胶片清晰程度的检测

人造偏振片偏振度的中间控制 航空玻璃、汽车玻璃、防毒面罩玻璃能见度的测定 包装塑料薄膜光学综合质量的评定 农用塑料薄膜透光率的检验 建筑、装潢玻璃透光特性的检查 光学投影屏漫射质量的考核 电影荧幕、投影电视屏幕漫射能力的测定 广造灯箱屏幕质量的检验 工程描图纸质量的检查 用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还可间接应用于: 毛玻璃洗涤剂质量的评定 塑料抛光材料抛光效率的评价 凡立斯絮物的测定 塑料玻璃面罩搞划伤能力的评价 慢射涂料慢射特性的控制及检测 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用作液体样品浊度测定有: 纺织厂、热电厂、钢铁厂、灯泡厂、半导体厂、造纸厂、合成纤维厂、工业用水的检测 自来水厂、汽水厂、啤酒厂、糖厂、味精厂、调味品厂食用水、饮料质量检测 制药及临床应用于结晶母液中微量固态、物质浓度测定,防疫站对细菌浓度的测定、血液临床化验、药物澄明度的测定等 环保部门污水处理质量的检验,海水淡化质量的控制 化学工业中着色液浊度之测定,油脂、溶剂浊度之测定 WGT-S透光率/雾度测度仪具有下列特点: 技术设计符合GB2410—80 ASTM D1003—61(1997)JIS K7105—81等测试标准,有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 采用平行照明,半球散射,积分球光电接受方式。 采用微机自动操作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无旋钮操作,使用方便,并且方便,并且有标准打印输出拉口。 自动显示透光率/零度多次测量的平均植,透光率结果直接显示到0.1%,零度显示到0.01%。无零度漂移,置信度强。 特定的结构—开启式样品窗几乎不收样品尺寸的限制,测量速度快。 由于调制品的采用,仪器不收环境光的影响,不必采用暗室,保证了大件样品操作者的安全。微机化的电子线路,精度高。 备有标准化的数据打印输出接口,可配套供应程控打印机。 备有薄膜磁性夹具及液体样品杯,给用户带来极大方便。 随机附零度片一块,便于随时检查仪器动作功能。 仪器的性能 规格: 1、光学系统: 准直照明、漫射视野、积分球接收方式 样品窗尺寸:入窗?25mm 出窗?21mm 光源:C光源(DC12V 50W 卤钨灯+色温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曲线绘制(特选参考)

一、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 可见或紫外分光光度法都可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的含量。测定标准溶液(浓度已知的溶液)和未知液(浓度待测定的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由于所用吸收池的厚度是一样的。也可以先测出不同浓度的标准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在选定的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应该是一条直线,然后测定出未知液的吸光度,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到其相对应的浓度。 含量测定时所用波长通常要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⑴灵敏度大,物质在含量上的稍许变化将引起较大的吸光度差异; ⑵可以避免其它物质的干扰。 二、用紫外光谱鉴定化合物 使用分光光度计可以绘制吸收光谱曲线。方法是用各种波长不同的单色光分别通过某一浓度的溶液,测定此溶液对每一种单色光的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座标,以吸光度为纵座标绘制吸光度──波长曲线,此曲线即吸收光谱曲线。各种物质有它自己一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因此用吸收光谱曲线图可以进行物质种类的鉴定。当一种未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和某一已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开关一样时,则很可能它们是同一物质。一定物质在不同浓度时,其吸收光谱曲线中,峰值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即吸收高峰和低峰的波长是一定不变的。紫外线吸收是由不饱和的结构造成的,含有双键的化合物表现出吸收峰。紫外吸收光谱比较简单,同一种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应完全一致,但具有相同吸收光谱的化合物其结构不一定相同。除了特殊情况外,单独依靠紫外吸收光谱决定一个未知物结构,必须与其它方法配合。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主要用于已知物质的定量分析和纯度分析。 选几个体积梯度,然后稀释成相同的体积,得到了不同浓度C的几个标准溶液样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得相应的吸光度A1、A2、A3……,然后要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当然有时候根据实际需要,也会有小小的变动。 配制标准溶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得到浓度与吸光度的曲线,并且利用线性拟合得到回归方程,直接利用Origin的线性拟合功能得到的方程往往截距不等于零,即方程的形式为y=A+Bx。那是否需要强制令A=0,再来进行拟合呢?如果y=A+Bx这样的形式可以,那么A需要多小才是可以接受的? 答:如果用样品空白溶液做参比,一般可以设置强制过零点;如果用蒸馏水做参比,一般不能强制过零点。 做曲线时一是要带双空白并减去空白A0, 二是应加0回归。减去A0是希望消除试验方法固定偏倚对校准曲线的影响,当用校准曲线来估计未知样的浓度时,要考虑到试样的测量吸光度也会受到固定偏倚的影响,如果校准曲线和试样测定过程中出现的偏倚一样,偏倚是无需校正的,可有时两者的操作往往不是同时同批进行的,如由于时间或批次不同,固定偏倚有所变化,那么两者的吸光度就要做不同的校正。即在每批分析时带空白,并对相应的信号进行校正。试验证明加零回归的校准曲线与不加零回归校准曲线比较,两者的r和b值均无差异,但加零回归校准曲线截距a的绝对值明显变小,因此在作校准曲线的回归计算时必须加零回归,使回归线接近原点。

实验--透光率和雾度测定

实验透光率和雾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高分子材料透光率和雾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2. 掌握高分子材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透光率的定义是透射光与入射光之比,通常所报道的值为透过光的百分率。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能透过垂直入射光的92%。对于垂直的入射光来说,在聚合物-空气界面上,大约反射掉4%。 雾度是表征透明试样其内部或表面发生光散射而引起的云雾状外貌。雾度的定义是当透射光通过试样时,由于前锋散射而偏离入射线方向的透光百分率。如果透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偏离量大于2.5°,一般地说是合格的,这时把这个光通量当作是雾度。一般雾度是由于材料表面缺陷、密度变化或产生光散射的杂质引起的。雾度的单位是百分率。高分子材料透光率和雾度是利用雾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入射光量,通过试样的总透光量,仪器引起的光散射量以及仪器和试样共同引起的光散射量,计算出通过试样的总的透射率T t、漫散透射率T d和雾度(T d/T t)。从实际应用出发,透光性和雾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窗玻璃材料透光性应该高,不应有混浊。相反,用作光学仪器罩材料要求屏蔽亮光源,应有最大的漫反射和最小的透明度。房屋材料也必须有高的透光率。 三、原材料试样 透明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薄膜、片材和板材。试样表面状态(如光滑平整度、缺陷、划痕、污染)、厚度尺寸不同的试样之间的测定结果不能相互比较。 本次实验试样有两种:①采用4.4.2 吹塑薄膜实验制备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经裁切而成。 ②采用4.3.2 标准测试试样实验制备的聚苯乙烯拉伸试样,经机械切割加工而成。

四、测试仪器 测量透光率和光散射性能有两种方法:方法A 和方法B。方法A 需要用一台积分球雾度计,方法B带记录仪的分光光度计。 本次实验采用方法A。用积分球雾度计作为测试仪器,如图3.5-5 所示, 所采用的试样要大到能遮盖光阑孔,而又足够小使之与球壁相切。最常用的试样是直径为34.93mm的圆盘。它是采用四种不同顺序的读数进行实验,并按下述步骤测量光电管输出: T1=试样和光栅不在应有位置,反射率方法在适当的位置上。 T2=试样和反射率方法在适当的位置上,光栅不在应有位置。 T3=光栅在适当的位置上,试样和反射率方法不在应有位置。 T4=试样和光栅在适当位置上,反射率方法不在应有位置。 五、操作步骤 (1)开启仪器,预热至少20min。 (2)放置标准板,调检流计为100 刻度,挡住入射光,调检流计为1,反复调100 和0 直到稳定,即T1为100。 (3)放置试样,此时透过的光通量在检流计上的刻度为T2,去掉标准板,置上陷井,在检流计上所测出的光通量为试样与仪器的散射光通量T4。再去掉试样,此时检流计所测出的光通量为仪器的散射光通量T3。 (4)按照(3)重复测定5 片试样。 (5)终止实验,关闭仪器。 六、实验结果表示 (1)透光率T t

光通量与照度的关系吸光度与透光率的关系

光通量与照度的关系-吸光度与透光 率的关系 光通量与光功率之关系 光通量的单位。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cd)的点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为“1流明”。英文缩写(lm)。 所谓的流明简单来说,就是指蜡烛一烛光在一公尺以外的所显现出的亮度.一个普通40瓦的白炽灯泡,其发光效率大约是每瓦10流明,因此可以发出400流明的光. 40瓦的白炽灯220伏时,光通量为340流明。光通量是描述单位时间内光源辐射产生视觉响应强弱的能力,单位是流明,也叫明亮度。 投影仪表示光通量的单位是ansi流明,ansi流明是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的测量投影仪光通量的标准,它测量屏幕”田”字形九个交叉点上的各点照度,乘以面积,再求九点的平均值,即为该投影仪的ansi流明。流明值越高表示越亮,明亮度越高则在投影时就不需

要关灯。 ansi为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的缩写。 详细介绍 同样,这个量是对光源而言,是描述光源发光总量的大小的,与光功率等价。光源的光通量越大,则发出的光线越多。 对于各向同性的光,则 f = 4πi。也就是说,若光源的i为1cd,则总光通量为4π = lm。与力学的单位比较,光通量相当于压力,而发光强度相当于压强。要想被照射点看起来更亮,我们不仅要提高光通量,而且要增大会聚的手段,实际上就是减少面积,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强度。 要知道,光通量也是人为量,对于其它动物可能就不一样的,更不是完全自然的东西,因为这种定义完全是根据人眼对光的响应而来的。 人眼对不同颜色的光的感觉是不同的,此感觉决定了光通量与光功率的换

灯具透光率

很多客户在购买灯具表面材料的时候总是问:材料透光率多少,需要多少透光率等问题,但往往透光率的概念上总有分歧,现在我来介绍下具体的区别。 作为LED室内灯具的表面材料,光学性能指标有3个:透光率、雾度(遮盖度)、扩散率,其中透光率和雾度两个指标是成反比的,也就是透光率越高,雾度就越低,虽然透光率很高,但是LED得光点要遮住需要很大的距离,反之透光率越低,那么雾度就越高,LED光点是遮住了,但是光的透过率就不行了,其实LED灯具的表面材料也就是要一个适当的透光率与雾度的结合点。 作为一种表面材料透光率也是首要指标,一般国内的测试办法是用ASTM D1003标准,即光源是标准的,测试距离是恒定的,这样测试的指标才有一定的对比性。 一般灯具行业的透光率是使用积分球或分布光度仪来检测裸灯的光通量,然后覆盖上面板再测试灯具的光通量的比值来得出的透光率,这种透光率对于材料来说这叫光损,光损随着光源的变化、光源与表面材料的距离变化、灯具的内部设计是有变量的,所以这个透光率是不能做为材料性能指标的。 每个客户在使用表面材料的时候都是有区别的,如何

才能有效地对比表面材料的性能优劣。 很多客户拿到类似的材料后,把材料直接放在灯具上进行测试,其实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办法是要调整材料与光源距离达到最佳的效果后进行测试。 不同材料的光学性能是有差别的,比如60%透光率的材料和80%透光率的材料进行对比,那么60%的材料能使灯具的变的更薄更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也带来了光效的损失会比较大,如果再60%材料的距离测试80%的材料,那么明显80%的材料不能遮盖LED的光点,需要拉大距离,由于80%的透光率比较的高,距离的增加也会增加光损,但是光损的量不会很大,虽然光损有部分提高,但还是比60%的要好,不过由于光源与材料的距离增加了,那么相应的成本也在增加,最后的取舍就在研发人员对这些指标的评估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透射比和吸光度当一束平行光通过均匀的溶液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器皿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Ia 透射光强度为It反射光强度为Ir则在进行吸收光谱分析中被测溶液和参比溶液是分别放在同样材料及厚度的两个吸收池中让强度同为I0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个吸收池用参比池调节仪器的零吸收点再测量被测量溶液的透射光强度所以反射光的影响可以从参比溶液中消除则上式可简写为透射光强度I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为透射比亦称透射率用T表示则有: 溶液的T越大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弱反之T 越小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强。为了更明确地表明溶液的吸光强弱与表达物理量的相应关系常用吸光度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其定义为: 则A值越大表明物质对光吸收越强。T及A都是表示物质对光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透射比常以百分率表示称为百分透射比T吸光度A为一个无因次的量两者可通过上式互相换算。朗伯-比耳定律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A是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介质厚度l吸收光程的函数。朗伯和比耳分别于1760年和1852年研究了这三者的定量关系。朗伯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浓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l成正比其数学式为: A kl 此即称为朗伯定律k为比例系数而比耳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液层厚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C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此即称为比耳定律k称为比例系数合并上述k的数值取决于吸光物质的特性外其单位及数值还与C和l所采用的单位有关。l通常采用cm为单位并用b表示。所以k的单位取决C采用的单位。当C采用重量单位g/L时吸收定律表达为: a称为吸光系数单位为当C采用摩尔浓度mol/L时吸收定律表达为: ε称摩尔吸光系数单位为有时在化合物的组成不明的情况下物质的摩尔质量不知道

吸光度和透光度

吸光度和透光度 当一束平行光通过均匀的溶液介质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器皿反射。设入射光强度为I0,吸收光强度为I a,透射光强度为I t,反射光强度为I r,则 在进行吸收光谱分析中,被测溶液和参比溶液是分别放在同样材料及厚度的两个吸收池中,让强度同为I0的单色光分别通过两个吸收池,用参比池调节仪器的零吸收点,再测量被测量溶液的透射光强度,所以反射光的影响可以从参比溶液中消除,则上式可简写为 透射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0)之比称为透射比(亦称透射率),用T表示,则有: 溶液的T越大,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弱;反之,T越小,表明它对光的吸收越强。为了更明确地表明溶液的吸光强弱与表达物理量的相应关系,常用吸光度(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其定义为: 则A值越大,表明物质对光吸收越强。T及A都是表示物质

对光吸收程度的一种量度,透射比常以百分率表示,称为百分透射比,T%;吸光度A为一个无因次的量,两者可通过上式互相换算。 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A是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介质厚度l(吸收光程)的函数。朗伯和比耳分别于1760年和1852年研究了这三者的定量关系。朗伯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浓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l成正比,其数学式为: A = k'l (此即称为朗伯定律,k'为比例系数 ) 而比耳的结论是,当用适当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一固定液层厚度的均匀溶液时,A与C成正比,其数学表达式为: (此即称为比耳定律,k称为比例系数)合并上述k的数值取决于吸光物质的特性外,其单位及数值还与C和l所采用的单位有关。l通常采用cm为单位,并用b 表示。所以k的单位取决C采用的单位。 当C采用重量单位时,吸收定律表达为: (a称为吸光系数,单位为)

塑料的雾度以及透光率

塑料的雾度以及透光率 一般针对板状、片状、薄膜状、管状等透明及半透明塑料的光学性能质量控制,主要通过测试评估透光率和雾度等指标。我国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原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并由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9月1日实施 了一个《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试验方法》。其中定义如下: 1.透光率——透过试样的光通量和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2.雾度——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 数表示(对于本方法来说,仅把偏离入射光方向2.5度以上的散射光通量用于计算雾度)。透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内部或表面由于光散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以散射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的光通量之比的百分率表示。是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光学透明性的重要参数。 本方法可用于控制产品和研究产品某些光学性能。透明塑料只有在同一厚度下,才可比较透光率和雾度。雾度和透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透光率和雾度都是衡量材料透明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 透光率与雾度之间成 反比关系, 即透光率高的材料, 其雾度低,反之亦然。 但是,雾度大的材料也可以是透光率不很低,光扩散材料及光扩散制件即属于此种情形,随着LED光源及LED照明的普及,其应用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如果用这样的材料做窗玻璃,白天房间显得很明亮,但又均匀柔和、同时有隐蔽性和私密性;如果将光扩散材料用来做LED照明用灯管、灯罩,既要求高的透光率,同时又能够让刺眼的LED 光源变得均匀、柔和、美观、看不到内部的灯珠。 因此,作为光扩散剂来讲,真正的挑战在于在获得雾白、均匀、柔和效果的同时,必须确保足够的透光率,两者都能满足,方能成为好的光扩散剂。 基于上述基本概念及原理,评估一个光扩散剂的优劣,其关键在于该光扩散剂在高效发挥光扩散作用的过程中,其导致的光衰须尽可能最小化。 控制和尽可能减少光衰的措施和因素包括,光扩散剂本身材质的折射率、与连续相透明基材折射率差、光扩散剂微观形态规整性、球度、表面光滑程度、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的均一性、非均相的分散均匀性、热稳定性、纯度等。

实验--透光率和雾度测定

精选文档 实验透光率和雾度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高分子材料透光率和雾度测定的基本原理。 2. 掌握高分子材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透光率的定义是透射光与入射光之比,通常所报道的值为透过光的百分率。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能透过垂直入射光的92% 。对于垂直的入射光来说,在聚合物- 空气界面上,大约反 射掉4%。 雾度是表征透明试样其内部或表面发生光散射而引起的云雾状外貌。雾度的定义是当透射光通过试样时,由于前锋散射而偏离入射线方向的透光百分率。如果透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偏离量大于 2.5 °,一般地说是合格的,这时把这个光通量当作是雾度。一般雾度是由于材料表面缺陷、密度变化或产生光散射的杂质引起的。雾度的单位是百分率。高分子材料透光率和 雾度是利用雾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入射光量,通过试样的总透光量,仪器引起的光散射量 以及仪器和试样共同引起的光散射量,计算出通过试样的总的透射率卩、漫散透射率T d和雾度(T d/T t)。从实际应用出发,透光性和雾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窗玻璃材料透光性应该高,不应有混浊。相反,用作光学仪器罩材料要求屏蔽亮光源,应有最大的漫反射和最小的透明度。房屋材料也必须有高的透光率。 三、原材料试样 透明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薄膜、片材和板材。试样表面状态(如光滑平整度、缺陷、划痕、污染)、厚度尺寸不同的试样之间的测定结果不能相互比较。 本次实验试样有两种:①采用442吹塑薄膜实验制备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经裁切而成。 ②采用4.3.2 标准测试试样实验制备的聚苯乙烯拉伸试样,经机械切割加工而成。 精选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