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详细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详细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Premiere》详细教学大纲

《非线性编辑Premiere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非线性编辑Premiere 英语名称:Premiere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 5/80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9年2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审定人: 审定日期: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数字媒体的一般特征,了解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技术的一般理论,掌握颜色、通道、音频、字幕、多媒体文件等基本概念。 掌握非线性编辑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学习Premiere 的窗口界面的组成,熟练操作Premiere ,能够运用Premiere 进行影视素材的组接、裁剪,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特技,美观的字幕,熟练处理音频,作到高质量的声画同步。 (二)课程目的 1、基本理论要求:深入了解非线性编辑的基础理论以及Premiere Pro 2.0软件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非线性编辑专业术语,Premiere Pro 2.0软件术语)。 2、基本技能要求: (1) 熟练掌握Premiere Pro 2.0的安装与配置方法 (2) Premiere Pro 2.0项目的配置与管理 (3) 素材的采集、导入与管理 (4) 序列的创建与管理 (5) 音频混合的基本技巧 (6) 字幕的创建与动画效果的使用 (7) 视频合成与DVD 的制作

3、职业素质要求:结合实战,掌握电视短片的非线性编辑制作全程。

……………………………………………………………………装……订……线……………………………………………………………………………………………………………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数字视频基础知识(2学时)

1、讲授内容:

(1) 数字视频的基本概念

(2) 数字视频应用理论基础

(3) 影视创作理论基础

2、教学要求:

了解:数字视频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

理解:数字视频应用理论基础

掌握:初步掌握影视制作的基本步骤及相关理论

3、教学重点:数字视频应用理论基础

4、难点:影视创作理论基础

第二章:Premiere Pro 2.0概述(4学时)

1、讲授内容:

(1) Premiere 的发展

(2) 安装Adobe Production Studio 及Premiere Pro2.0

(3) 工作空间

(4) 基本工作流程

2、教学要求:

了解:目前比较流行的视屏编辑软件,Premiere 软件的发展历程

理解:基本工作流程

掌握:Adobe Production Studio 及Premiere Pro2.0的安装和配置

3、教学重点:Adobe Production Studio 及Premiere Pro2.0的安装和配置

4、难点:基本工作流程 第三章:配置项目设置(6学时) 1、讲授内容: (1) 项目概述 (2) 创建与使用项目 (3) 项目设置 2、教学要求: 了解:Premiere 项目概述

………………………………………………………………………

理解:Premiere项目中涉及的参数及参数的配置

掌握:创建与使用项目

3、教学重点:创建与使用项目

4、难点:Premiere项目中涉及的参数及参数的配置第四章:采集、导入与管理素材(10学时)1、讲授内容:

(1)视频采集与录音的基本工作流程

(2)素材管理的常用方法

2、教学要求:

了解:视频采集与录音的基本工作流程

理解:管理素材

掌握:管理素材的基本方法

3、教学重点:视频采集与录音的基本方法

4、难点:管理素材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创建与编辑序列(10学时)

1、讲授内容:

(1)使用监视器调板

(2)使用时间线调板

(3)轨道控制

(4)装配序列

(5)在序列中编辑素材

(6)高级编辑技巧

2、教学要求:

了解:创建与编辑序列的基本方法

理解:创建与编辑序列过程中的涉及的参数含义

掌握:在序列中编辑素材

3、教学重点:在序列中编辑素材

4、难点:

(1)使用监视器调板

(2)使用时间线调板

第六章:添加转场(8学时)

1、讲授内容:

(1)镜头的切换与转场概述

(2)添加转场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3)默认转场

(4)转场控制

(5)可自定义转场

(6)转场分类讲解

2、教学要求:

了解:

(1)镜头的切换与转场概述

(2)添加转场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理解:转场分类讲解

掌握:添加转场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3、教学重点:添加转场的基本流程及方法

4、难点:转场的分类及控制

第七章:音频混合(6学时)

1、讲授内容:

(1)Premiere Pro与音频混合基础(2)音频处理与转换

(3)调节音量和声像平衡

(4)高级混音技巧

(5)创建5.1环绕声

(6)在Audition中编辑音频

2、教学要求:

了解:Premiere Pro与音频混合基础

理解:调节音量和声像平衡

掌握:高级混音技巧

3、教学重点:调节音量和声像平衡

4、难点:在Audition中编辑音频

第八章:创建字幕(10学时)

1、讲授内容:

(1)使用Tilter创建字幕的基本流程(2)编辑字幕的基本方法

2、教学要求:

了解:使用Tilter创建字幕的基本流程理解:字幕特技

掌握:创建字幕

3、教学重点:使用Tilter创建字幕

4、难点:字幕特技的使用

第九章:动画与效果(10学时)1、讲授内容:

(1)色彩校正

(2)效果分类讲解

2、教学要求:

了解:关键帧动画

理解:施加效果

掌握:色彩校正一般方法

3、教学重点:效果分类讲解

4、难点:色彩校正

第十章:视频合成(8学时)

1、讲授内容:

(1)合成概述

(2)使用抠像

(3)使用蒙板

2、教学要求:

了解:合成概述

理解:施加效果

掌握:抠像、蒙板的概念

(1)使用抠像

(2)使用蒙板

3、教学重点:使用抠像

4、难点:使用蒙板

第十一章:输出与创建DVD(4学时另加综合练习4学时)

1、讲授内容:

(1)输出

(2)创建DVD

2、教学要求:

了解:输出、创建DVD的基本工作流程

理解:输出的意义

掌握:输出和创建DVD的基本方法

3、教学重点:输出

4、难点:创建DVD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1)注重理论指导的作用,积极探究达到最佳视觉效果的典型做法。同时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把握课程的重难点,及时总结深化所学内容,并针对重难点布置适当的综合练习。以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

(1)采用理论讲解、操作示范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启发式的教学。

(2)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拓宽、深化。

3、教学辅助资料

CAI课件

(二)作业、答疑和质疑

1、作业

(1)创建项目收集并编辑素材

(2)编辑音频

(3)制作动画

(4)制做输出DVD

2、答疑和质疑

(三)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成绩评定: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多媒体基础知识。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AdobePremiere Pro 2.0标准培训教材》,刘强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第1版。(二)教学参考书

《中文版Premiere Pro 2.0入门必练(附盘)》,吴建业魏蓉王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第1版。

《材料物理》 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材料物理 英文名称:Physics of Materials 二、课程代码及性质 课程代码:080114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40(理论学时:40学时;实践学时:0学时) 学分:2.5 四、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材料科学基础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学生开设。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1、掌握材料物理(能带论、晶格振动、材料磁性)的基本理论,具备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掌握功能材料的物理(电学、热学、磁学、光学)现象与本质规律,培养学生开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能力; 3、了解功能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影响材料物理性质的基本理论。晶体结合、能带论、晶格振动与热学性质、

材料的磁性 教学难点: 能带论、材料的磁性、材料的介电性、超导电性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以课堂讲授为主,阐述该课程的基本内容,保证主要教学内容的完成; (2)从材料的物理性质及物理现象为引导、探讨产生光、电、磁的材料物理本质,掌握重要的理论。。 教学手段: (1)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在课堂上通过PPT讲授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2)强调研究思路的创新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一个基本理论学习介绍后再增加介绍其带来新功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突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总体安排 教学内容与学时的总体安排,如表2所示。 (2)具体内容 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2h) 第一章晶体结构(4h) 1.1 晶格的周期性 1.2晶格的对称性 1.3 倒格子 1.4 准晶 第二章晶体结合 (4h) 2.1晶体结合的普遍描述 2.2 晶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及特性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汽车装饰与美容》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汽车装饰与美容》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装饰与美容 课程英文译名:Automobile Aesthetics 适应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课程性质:选修课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专业课 参考学时:36 参考学分:2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基础、金工实习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了解汽车装饰与美容的一般知识,介绍了汽车装饰的类型,汽车装饰的特点、地位与作用,汽车装饰与美容的产品类型等,汽车装饰与美容的基本操作手法,汽车表面缺陷的修复等,使学生对汽车装饰与美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汽车外部装饰的项目和具体操作方法;掌握汽车常见车载影音系统、DVD影音系统、六碟CD系统及传统CD音响系统组成,分析了工作原理和各原件的工作情况及影响因素,指出了正确的汽车车载影音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知会汽车传统音响系统的升级方法和线路的改制问题;掌握倒车雷达和遥控防盗器的工作原理和装饰方法,并对其他形式的防盗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常用的汽车美容护理产品的类型和掌握护理设备的使用;介绍了常见划痕类型的判别和划痕的修复方法,掌握汽车装饰美容市场中无痕修复的方法和操作技巧;从漆膜表面缺陷的类型和产生机理入手,了解施工之初的预防和施工过程中与施工结束后的处理方法;了解新兴的负离子镀膜护理美容项目的内容和操作方法,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以及遥控集控门锁系统的安装与操作技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汽车装饰与美容的项目和部位,操作方法、装饰鉴赏及美容护理的方法等多方面知识,获得一定的专业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掌握汽车美容的定义及分类 掌握汽车装饰的定义及分类 了解汽车整车装饰美容项目及进行汽车装饰美容效果的识别 掌握汽车装饰美容的依据和原则 了解汽车装饰美容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 计 概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 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 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方法论。 2、 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 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 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 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 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分 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总评成绩(100% ; 题 量一一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岀版社, 2003.8 六、考 核: 考核形 式 期末 考试; 试卷结 构 试题 分为四大类 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论 述;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岀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岀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岀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岀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一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岀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岀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二、分散的设计方法 三、形象的设计方法 四、逻辑的设计方法

教学大纲-安徽大学

《大学物理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物理A 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 课程代码:GG32001、GG32002 学分/学时:8/136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课程类別: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后修课程: 开课单位: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1. 课程性质:《大学物理A》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2. 教学目标:通过《大学物理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与定量计算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获得同步提高与发展,提升其科学技术的整体素养。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 1.能够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理解电子信息工程工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科学原理。 2.能够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物理学与我们周围的世界、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学与哲学、自然科学和 工程技术的关系、物理学的发展、学习物理学方法及对学生要求。 (2)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物理学目的、方法、激发学习物理学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及发展。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圆周运动 §1-3 相对运动 (1)教学重点: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概念和相互关联,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2)教学难点:各物理量的微积分运算、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 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3学时) §2-1 牛顿运动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几种常见力的基本作用规律。 (2)教学难点: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简单的质点动力学问题;牛顿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4学时) §3-1 变力的功动能定理 §3-2 保守力与非保守力势能 §3-3 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1)教学重点:变力的功,质点的动能定理;保守力,势能,功能原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功能原理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四章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 §4-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4-2 动量守恒定律 §4-3 质心质心运动定理 (1)教学重点: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五章角动量守恒与刚体的定轴转动(7学时) §5-1 角动量与角动量守恒定律 §5-2 刚体的定轴转动 §5-3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功能关系 (1)教学重点: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 (2)教学难点:转动惯量的概念;变力矩作用下的定轴转动问题;定轴转动角动量守恒的判别;刚体的转动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第七章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10学时) §7-2 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7-3 洛仑兹坐标变换和速度变换

2015版概论课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2015版) 课程总学时:80学时(含实践学时32学时) 理论教学周学时数:3学时 学分:5学分 课程类型:必修 开课(系)院:全校各(系)院本、专科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的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本课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系统地阐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与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政治意识和实践品格,使其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2.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本门课程,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全面而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认识到这些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使他们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学会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领会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及意义,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所以,教师授课时,既要达到相应的理论高度,给学生以豁然开朗的体验与感觉,又要善于将抽象的理论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以收到深入浅出之妙。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属于总论,让学生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一个初步的 了解,认识到在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两

初级美容师培训教学大纲

初级美容师培训教学大纲 <各类短期培训(含农民工转移培训)适用>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内容 本学科就是一门融专业理论与实操训练于一体的专业课程。它的实用性强,尤其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广泛的被人们接受。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容师的职业道德及修养;接待与咨询;人体解剖学;头、面部、骨骼的名称,分布特点;皮肤结构与功能;专业皮肤护理程序;化妆品的分类与应用;面部按摩技巧;面膜、美学知识;化妆技巧;日妆;脱毛;手部护理;美容仪器的操作使用等。 2、课程的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初级美容师要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学生在学完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熟练掌握美容服务心理基本常识。 (2)掌握接待的作用及技巧,咨询的方法、介绍、指导。 (3)了解细胞与基本组织,人体的主要系统及功能。 (4)了解皮肤的结构与功能,会分析皮肤类型及划分。 (5)掌握专业皮肤护理程序,卫生知识,清洁的目的及方法,皮肤测试的方法。 (6)了解化妆品的分类与应用,化妆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化妆品的鉴定与保存。 (7)掌握面部按摩技巧,按摩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8)熟悉面膜分类,特点及功效。倒膜步骤、方法、技巧。 (9)了解美学知识。 (10)掌握基本化妆技巧。 (11)熟练掌握脱毛方法,操作程序。

(12)掌握手部护理。 (13)熟练掌握美容仪器的操作、使用及日常养护。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际操作训练,切实保证技能训练教学的时间与质量。 (2)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实习教学直观性强,学生易于接受的特点,先让学生在实习 教学中有一个初步感性认识,再导入理论教学,最后再通过实习操作来消化与 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巩固与提高教学的效果。 (3)加强直观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与现场演示等手段,尽可能使理论教学联系实际, 使教学形式生动活泼。 (4)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具体课程可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讨论,然后再进行技 能训练,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 动性。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050404152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0504041524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难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教学目的: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多重性 难点:设计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难点:中国的设计源流 重点;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外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外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的设计源流 难点;西方现代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类型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各种类型 难点: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第六章设计师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培训课件

《机械创新设计》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193Z703 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实践课 3.课程性质:必修 4.学时/学分:1W/1学分 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机械原理 6.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机械创新设计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机械创新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通过该课程实习,使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 通过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构思,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2.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搭建机电一体化产品模型,探索产品各功能的实现方法,真正做到充分理解,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课程目标3. 能够针对自己的创新设计目标,清晰的讲述创新设计思路、依据和设计结果等,较好的完成答辩;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勤于动手、勤于观察,善于阅读、善于思考,独立钻研、精诚协作。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所示为《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方面的教学设计。 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

四、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度自评方式 (一)课程的考核环节 1.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由平时成绩(含设计表现、到课率等)和业务考核成绩(实习报告的完成及质量情况,答辩情况)组成,均按百分制记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业务考核成绩占70%。 2.指导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对指导的学生进行业务考核,并填写、上报成绩单。 3.课程设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总成绩。 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也可根据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建议值及考核细则如下。 (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包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评价和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评价,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目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得分 目标相关考核环节平均总评成绩中支撑该课程课程分目标达成度= 分) (该课程总评成绩总分均值 该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平课程总目标达成度100= 课程目标评价内容及符号意义说明如下表,字母A 、B 、C 分别表示学生考勤、课堂表现、业务考核的实际平均得分,其中,C = C 1+C 2;C 1为设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的分数,C 2为答辩得分。

中级美容师师教学大纲

中级职业技能培训 美容师中级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美容师的职业道德;?? (2)美容师的形象:站、坐、走等姿势及语言的规范;个人的卫生与保健。?教学要求: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并不多,在教学中,应注意将职业道德的理论与美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在对美容师进行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外在的形象训练上,着重训练学生的站、坐、走等姿势及说话的内容、语音、语调、语气和个人卫生、保健等基础训练内容上。?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 (1)美容行业的卫生、消毒要求;? ?(2)美容院的日常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 美容师的工作程序;?? (4)简易成本核算。??????? 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在美容师的培训课程中,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美容院的基本管理内容、形式,提高自我遵纪守法等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使学生掌握美容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卫生、消毒的管理要求简易成本核算。? 第三部分??医学常识? (1)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长条件,?? (2)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的分类及各类皮肤特征;? (3)痤疮皮肤的种类、成因、诊断要点及防护措施;?? (4)人体头、面部、上肢的骨骼、肌肉,经络知识;?? (5)人体头、面部、上肢的常用穴位20个。? 教学要求:这部分知识内容是皮肤护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教授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每部分的知识与皮肤护理操作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第四部分??化妆品分类与应用? (1)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价;?? (2)各类化妆品的特点、作用及使用方法;??

(3)面膜的分类,各类面膜特点、主要成份及作用。? 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是皮肤护理与美容化妆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每部分知识与皮肤护理及美容化妆的操作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重点强调化妆品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 第五部分??美容仪器知识? (1)与使用美容仪器有关的电学常识:电流、电压、电阻、导体的有关概念;电路、闭路、短路、断路的有关概念;电功率、电流的热效应现象等知识概念;安全用电的意义及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2)常用美容仪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及日常保养。美容仪器包括:皮肤测试仪、奥桑喷雾机、高频电疗仪、阴阳电离子仪、多功能美容机、超声波美容仪。? 教学要求:美容仪器的正确操作是美容皮肤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技能之在教学中,应注意强调安全用电知识及美容仪器的使用操作能力。? 第六部分??皮肤护理? (1)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 (2)美容师的手操训练;?? (3)清洁皮肤的目的及操作方法(脱屑洁肤用品的使用包头的方法纸巾、棉片、洗面海棉的用法,卸妆洗面的操作手法与操作程序);?? (4)按摩的有关知识、要求及面部按摩的手法、手部按摩的手法;?? (5)各类皮肤(干性、中性、油性、混合性、敏感性)的测试及诊断方法;?? (6)常用面膜的操作规程、方法及要求;?? (7)不同皮肤护理操作程序、方法与要求及手部护理的程序,方法与要求:?? (8)发型梳理。? 教学要求:皮肤护理是美容服务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在教学中,应注意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功上,加强技能训练,特别注意使学生熟记皮肤护理的程序,熟练掌握面膜的操作方法、按摩的手法等重要技能,力求培养学生在一般的皮肤护理中,达到独立上岗的水平。 第七部分??化妆及修饰美容? (1)美容化妆品用品、用具的选择与运用;??(2)美容化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3)日妆与新娘妆的特点、表现方法及比法。?(4)修甲?? (5)脱毛(脱毛膏脱毛、脱毛蜡(冷、热)脱毛);??(6)穿耳孔(针刺法穿耳孔、耳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自然科学基础大纲汇总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11ZB003 课程名称:《自然科学基础》 natural science bas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64 学分: 4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本课程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天文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加以综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 课程目标: 知识: 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 ?从现代综合性的视野了解世界的物质性; ?宇宙世界的形成和演化;太阳系结构、起源、特征、演化 ?地球环境及演化、自然地理分异、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物质构造之迷、运动和力、分子运动和热、电磁与光 ?化学反应的实质及类型、无机界与无机化学、有机物与有机化学 ?生命的起源、基本特征与结构生物的进化、生物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能力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了解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形成的综合性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与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获得研究和探究相关学科的乐趣。用科学的方法及科学的态度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中学化学、中学物理、中学生物及中学地理等课程 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了解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2.理解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重点与难点】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1.1 自然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1.2 自然科学的体系结构 1.3 自然科学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宇宙世界 【目的要求】 1.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及太阳系的组成。 2.理解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3.掌握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基本理论、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演说。 2.宇宙大爆炸理论及太阳的圈层构造及各圈层的特征。 【主要内容】 2.1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大爆炸宇宙论、天体系统及其演化、银河系。 2.2太阳和太阳系:太阳系的结构与起源、太阳的特征与演化、太阳系的行星和卫星。 第三章地球环境系统 【目的要求】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环境科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生态学的产生与研究内容。 2.理解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3. 掌握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重点与难点】 1.地球各圈层的成分和特点以及各圈层之间的联系,地球系统及其演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2.大地构造理论;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要内容】 3.1 地球环境:地球的圈层构造、大地构造理论、地表形态及其演化、地球大气、地球上的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教育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 课程编码:14201B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学分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先修课程:心理学 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教育概论》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教育概论》是教育理论体系中紧密结合现实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作为培养人的这种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艺术性等特点。 本课程是教师从业的一门必修基础公共课程。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教育的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明确办学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育概论》主要有以下特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况和未来走向,尽力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精粹和教育改革的时代气

息;把握教育学学科特点,注重教育活动及其所面对的诸种矛盾的动态统一,全面、辩证、逻辑、历史地阐述和评价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概论》的内容包括: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美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班主任;教师; 学校管理等十六个方面。 学习《教育概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办学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改革的基本能力,从而增强教育的目的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深刻理解。 2.教学具体内容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1、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教育的概念,不同社会形态下教育的基本特征,深刻理解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等内容。

美容师中级教学大纲

中级职业技能培训 《美容师》中级教学大纲 一、教学说明 通过培训,应使培训对象掌握中级美容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使培训对象全面掌握皮肤分析与检测、面部皮肤护理方案的制定、面部常见皮肤问题的处理、眼部和唇部皮肤的护理、男士皮肤护理、经络美容、身体皮肤护理、美甲、新娘化妆、晚宴化妆等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意加强培训对象分析、判断、处理面部皮肤问题的技能训练,使培训对象能够根据顾客的皮肤类型及常见问题,独立制定并实施面部皮肤护理方案。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1)美容师的职业道德; (2)美容师的形象:站、坐、走等姿势及语言的规范;个人的卫生与保健。 教学要求: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并不多,在教学中,应注意将职业道德的理论与美容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在对美容师进行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外在的形象训练上,着重训练学生的站、坐、走等姿势及说话的内容、语音、语调、语气和个人卫生、保健等基础训练内容上。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 (1)美容行业的卫生、消毒要求; (2)美容院的日常管理制度与岗位责任制; (3)美容师的工作程序; (4)简易成本核算。 教学要求:这部分内容在美容师的培训课程中,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美容院的基本管理内容、形式,提高自我遵纪守法等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使学生掌握美容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卫生、消毒的管理要求简易成本核算。 第三部分医学常识 (1)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长条件, (2)皮肤的基本结构,皮肤的分类及各类皮肤特征; (3)痤疮皮肤的种类、成因、诊断要点及防护措施; (4)人体头、面部、上肢的骨骼、肌肉,经络知识; (5)人体头、面部、上肢的常用穴位20个。 教学要求:这部分知识内容是皮肤护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在教授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每部分的知识与皮肤护理操作的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第四部分化妆品分类与应用 (1)化妆品的分类及主要成价;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编码: 3325038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32 学时) 总学分: 2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工业设计(本科)预修要求: 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科技、艺术、经济之大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科技的特征。 本课程将概略介绍工业设计的特征及其覆盖领域;专题介绍工业设计简史、工业设计与文化、工业设计与相关学科、工业设计与市场、工业设计与环境等课题;着重介绍工业设计的三个主要领域: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本课程力图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实际运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使学生能全方位、综合性地把握技术与艺术、设计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培养自觉的设计意识,提高视觉审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将理解作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工业设计,正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业以读书报告、小论文为主要形式。 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与工业设计学时:4 学时(讲课4 学时) 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的领域、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工业设计的特征、工业设计的程序;关注世界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本章讲授要点:设计的概念、领域和基本原则;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特征、程序和发展趋势。 重点: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 难点: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设计的领域 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工业设计 第二章工业设计简史学时:4 学时(讲课 4 学时) 了解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20世纪20?30年代的流 行风格;熟悉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高技术风格、后现代主义等设计风格和理念。 本章讲授要点: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 设计、后

外科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外科学教学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美容美发教学大纲.pdf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教学大纲 前言 美容美发及皮肤护理是医学美容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涉及皮肤护理、化妆、美发三个学科领域,将三者融为一体,塑造个人完美形象, 从而达到美的和谐统一。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坚 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要加强科学思维的方法与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根据我院三年制美容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教学36学时。 第一章皮肤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皮肤的概述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的特点。 2、熟悉皮肤的功能。 3、掌握皮肤的常识。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的特点。 2、皮肤的重量、厚度、面积、表面形态、颜色、组成及PH值。 3、皮肤的八大功能。 第二节皮肤的基本结构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各层的形状 2、熟悉皮肤各层的成分 3、掌握皮肤的分层及各层的功能,皮肤附属器的组成。 学时分配: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2、表皮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组成,及各层的形状、成分和功能。 3、真皮层的组成及功能。 4、皮肤附属器的组成:大小汗腺、皮脂腺的分布、开口、结 构、功能;毛发的分类、组成、成分、生长阶段;甲的组成和生长速度。 5、皮下组织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章化妆品 教学要求: 1、了解化妆品概述。 2、掌握化妆品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时数:理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化妆品的定义、特性、化学研究范畴、产品标识。 2、化妆品的分类、作用、使用方法。 3、不同性质的皮肤在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应如何选择化妆品。 第三章美容皮肤护理 第一节卸妆、洁面 目的要求: 1、了解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清洁皮肤的目的。 2、掌握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学时分配:理论 2学时实验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1、皮肤护理的用品用具。 2、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3、清洁皮肤的目的、卸妆和洁面的步骤与要求。 (二)实验教学内容 1、包头的方法、纸巾的使用方法、胸巾的搭法。 2、卸妆和洁面的步骤。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它将分科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地学的基础知识及它们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加以综合,力求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并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获得一些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使其有利于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眼界,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以适应21世纪初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需要。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衔接 本课程注重与中等师范及高等师范本科阶段的知识结构相衔接,通过学习,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要求 课程内容按照物质的发展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运用到改造,将理、化、生、地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以包容性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自然、地球、能量、生活、环境等来兼容素材,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让学员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简史、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能动地改造环境,使之协调发展。 教学要求中,“掌握”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学员应彻底弄清楚,融汇贯通;“理解”为一般考核内容,学员应弄清其基本原理并能应用;“了解”属较低要求,要求学生知道一般概况。 四、课程总学时:本课程4学分,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教学进度时间分配表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第一章自然的探索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现代科技发展趋势,了解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2.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掌握观察、实验方法。 二、内容要点 第一节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古代自然科学:古希腊的科学、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2.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三件大事,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3.现代科技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科学走向新的综合,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节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实验计划的制订:选题过程、实验计划的制定 2.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和实验的作用、观察和实验的主要方法 3.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及其检验 第三节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1.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能源、环境、信息 2.科学技术与理科教育:科学、科学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观察、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四、教学建议 1.讲解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2.自学时以阅读为主,可配合相关录像片进行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起源、结构和地表的形态:了解大气、水物质的组成、分类、大气和水对生命的意义;了解酸碱指示剂;了解重要有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