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电镜显微分析

扫描电镜显微分析
扫描电镜显微分析

扫描电镜显微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掌握扫描电镜试样的制备方法。

3、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操作。

4、了解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和吸收电子像,观察记录操作的全过程及其在组织形貌观察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

1、根据扫描电镜的基本原理,对照仪器设备,了解各部分的功能用途。

2、根据操作步骤,对照设备仪器,了解每步操作的目的和控制的部位。

3、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电镜的基本操作。

4、对电镜照片进行基本分析。

三、实验设备仪器与材料

Quanta 250 FEG 扫描电子显微镜

四、实验原理

(一)、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是继透射电镜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子显微镜简称扫描电镜。它是将电子束聚焦后以扫描的方式作用样品,产生一系列物理信息,收集其中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信息,经处理后获得样品表面形貌的放大图像。

扫描电镜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信号检测处理、图像显示和记录系统及真空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其中电子光学系统是扫描电镜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组成:电子枪、电磁透镜、光栏、扫描线圈、样品室等,其外形和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由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经过聚光

镜系统和末级透镜的会聚作用形成一

直径很小的电子束,投射到试样的表

面,同时,镜筒内的偏置线圈使这束

电子在试样表面作光栅式扫描。在扫

描过程中,入射电子依次在试样的每

个作用点激发出各种信息,如二次电

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等。安

装在试样附近的探测器分别检测相关

反应表面形貌特征的形貌信息,如二

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经过处理后

送到阴极射线管(简称CRT)的栅极调制其量度,从而在与入射电子束作同步扫描的CRT上显示出试样表面的形貌图像。根据成像信号的不同,可以在SEM 的CRT上分别产生二次电子像、背散射电子像、吸收电子像、X射线元素分布图等。本实验主要介绍的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特点

1、分辨本领强。其分辨率可达1nm以下,介于光学显微镜的极限分辨率(200nm)和透射电镜的分辨率(0.1nm)之间。

2、有效放大倍率高。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有效放大倍率为1000倍左右,透射电镜为几百到80万,而扫描电镜可从数十到20万,聚焦后,无需重新聚焦。

3、景深大。其景深比透射电镜高一个量级,可直接观察断口形貌、松散粉体,图像立体感强;改变电子束的入射角度,对同一视野可立体观察和分析。

4、制样简单。对于金属试样,可直接观察,也可抛光、腐蚀后再观察;对陶瓷、高分子等不导电试样,需在真空镀膜机中镀一层金膜后再进行观察。

5、电子损伤小。电子束直径一般为3~几十纳米,强度约为10-9~10-11mA,远小于透射电镜的电子束能量,加速电压可以小到0.5kV,且电子束在试样上是动态扫描,并不固定,因此电子损伤小,污染轻,尤为适合高分子试样。

6、实现综合分析。扫描电镜中可以同时组装其他观察仪器,如波谱仪、能谱仪等,实现对试样的表面形貌、微区成分等方面的同步分析。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试样制备

扫描电镜的试样要求是块体、粉末,在真空条件能保持性能稳定。如含有水

分,则应先干燥。当表面有氧化层或污物时,应采用丙酮溶剂清洗干净。有的样品必须用化学试剂浸蚀后才能显露显微组织的结构,如铝合金的晶界观察就需用浓度为3%~5%的氢氟酸HF 浸蚀10s 左右才能进行,而对铝基复合材料则不宜浸蚀,这是由于增强体与基体的结合界面易被浸蚀,从而影响界面观察。

(1)块体试样的制备

一般块体试样的尺寸为:直径10~15mm ,厚度约5mm 。若是导电试样,

则可直接置入样品室中的样品台上进行观察,样品台一般为铜或铝质材料制成,在试样与样品台之间贴有导电胶,一方面可固定试样,防止样品台转动或上升下降时,样品滑动,影响观察;另一方面,起到释放电荷,防止电荷聚集,使图像质量下降。如果是非导电体试样,则需对试样喷一层约10nm 后的金、铜、铝或碳膜导电层。导电层的厚度可由颜色来判定,厚度应适中,太厚,则会掩盖样品表面细节,太薄时,会使膜不均匀,局部放电,影响图像质量。

对于观察金相试样必须抛光处理。对于复合材料的金相观察,则试样抛光要

求较高,划痕要少,该类样品的制备难度较大。

(2)粉末试样的制备

粉末试样的制备包括样品收集、固定和定位等环节。其中粉末的固定是关键,通常用表面吸附法、火棉胶法、银浆法、胶纸(带)法和过滤法等。最常用的是胶纸法,即先把两面胶纸粘贴在样品台上,然后将粉末撒在胶纸上,吹去为粘住的多余粉末即可。对不导电的粉体仍需喷涂导电膜处理。

(二)、SEM 电镜操作

(1)SEM 的启动

1、抽真空。 对热发射的钨丝电子枪要求真空度达到3103.1-?Pa ,耗时20~30min 。指示灯亮,表明真空状态已准备好。

2、加高压。 确认达到真空状态后,可施加高压,如20kV ,当电子束电流的指针指到相应位置如20μA 时,表明电子枪已正常地施加了高压。如果指针位置不正确,应查找原因,直至正常为止。

3、加电流。 施加高压并正常工作后,可给电子枪灯丝施加加热电流。此时应缓缓转动灯丝加热电流旋钮,使束流指针逐渐增至饱和值。扫描电镜便处于工作状态了。

注意:在施加高压前,应预先接通电源和显示装置等的稳压电源并预热30min左右使其稳定。调节SEM显示器(CRT)的量度与衬度旋钮,如果CRT 上的量度变化正常,即表明仪器状态良好,可以投入工作,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分析了。

(2)电子光学系统的合轴操作

该操作一般采用电磁法,并由计算机完成操作。有时也可由人工操作完成。具体方法如下:

1、改变聚光镜电流大小时,CRT上的图像不变化而仅仅量度改变,表明聚光镜已对中。

2、改变放大倍数,在CRT上获得一个放大5000倍的试样像。

3、改变物镜聚焦电流,CRT上的图像位置应该不变,如果图像随聚焦旋钮转动而移动的话,表明还应调节对中物镜光栏。物镜光栏的对中方法如下:

①先在CRT上调出一个1000倍的二次电子像。

②转动物镜聚焦钮使其在欠聚焦和过聚焦两种状态下变化,同时观察CRT上试样像某个特征形貌是否移动,如果移动,则慢慢调节物镜光栏的x与y螺旋调节钮,对中物镜光栏,直到物镜聚焦量在欠焦和过焦之间变化时,CRT上的图像不移动而仅仅失焦。此时物镜光栏初步对中。

③再将二次电子像放大倍数提高到5000~10000倍,重复上述步骤,如果图像在较高的放大倍数下,不随聚焦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此时,聚光镜光栏的对中基本完成。

如果物镜光栏电子光学光轴合轴不好以及光栏孔污染,均会引起像散,因此,必须合轴良好,光栏干净才能获得高放大倍数、高质量的图像。

(3)更换试样

1、切断灯丝电流、高压、显示器和扫描系统电源。待2min左右灯丝冷却后对镜筒放气。

2、将试样移动机构回到原始位置,打开样品室,取出样品台,注意样品台及其他部件不要碰撞样品室。

3、取下样品座,将所需样品放在样品台上,调整试样标准高度,然后将样品台放入样品室。

4、重新对镜筒抽真空。约5min后仪器可进入工作状态。

(4)二次电子像的观察与分析

通常采用二次电子进行成像分析。在探测器收集极的正电位作用下(250~500V),二次电子被吸进收集极,然后被带有10kV加速电压的加速极加速,打到闪烁体上产生光信号,经光导管输送到光电倍增管,光信号有转化为电信号并

经放大后输送到显示系统,调制显像管栅极,从而显示反应试样表面特征的二次电子像。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应合理选择以下各种参数:

1、高压值的选择。二次电子像的分辨率随加速电压增加而提高。加速电压愈高,分辨率愈高,荷电效应愈大,污染的影响愈小,外界干扰愈小,像质衬度愈大。一般原子序数较小的试样,选用较低的加速电压,防止电子束对试样穿透过深和荷电效应。

2、聚光镜电流的选择。在高压和光栏固定的情况下,调节聚光镜电流,可改变电子束束流的大小。聚光镜激磁电流愈大,电子束流愈小,束斑直径也愈小,从而提高分辨率,但因束流减小,会使二次电子的产额减少,图像变得粗糙,噪音增大。

3、末级(物镜)光栏的选择。光栏孔径与景深、分辨率及试样照射电流有关。光栏孔径愈大,景深愈小,分辨率愈低,试样照射电流愈大,反之亦然。通常选择300μm和200μm的光栏。

4、工作距离和试样倾角的选择。工作距离是指物镜(聚光镜)的下极靴端面距样品表面的距离。通常由微动装置的z轴调节。工作距离小,分辨率高,反之亦然。通常为10~15mm,高的分辨率时采用5mm,为了加大景深可增加工作距离至30mm。二次电子像衬度与电子束的入射角(入射束方向与样品表面的法线方向的夹角)有关,入射角愈大,气二次电子的产额会愈大,像衬度愈高。故平坦试样通常需加大入射角以提高像衬度。

5、聚焦与像散校正。通过聚焦调节钮进行聚焦。由于扫描电镜的景深较大,通常在高倍下聚焦,低倍下观察。当电子通道污染时,会产生像散,即在过焦和欠焦时图像细节在互为90度的方向上拉长,须用消像散器校正。

6、放大倍数的选择。根据实际观察时的具体细节而定。

7、亮度与对比度的选择。亮度通过调节前置放大器的输入信号的电平来进行的。对比度则是通过光电倍增管的高压来改变输出信号的强弱来进行的。平坦试样应增加对比度,如果图像明暗对已十分严重,应加大灰度,使明暗对比适中。

(5)图像记录

通过反复调节,获得满意的图像后即可进行照相记录。照相时,应适当降低增益,并将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调整到适当的范围内,以获得背景适中,层次丰富,立体感强且柔和的照片。

(6)关机

按开机的逆程序进行。注意:关断扩散泵电源约30min后再关机械泵的电源。

六、表面成像衬度原理及应用

(一)、二次电子成像衬度

二次电子的产额与样品的原子序数没有明显关系,但对样品的表面形貌非常敏感。二次电子可以形成形貌衬度和成分衬度。

1、成分衬度

二次电子的产额与原子序数不敏感,背散射电子对原子序数敏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背散射电子额增加。但在背散射电子穿过样品表层时,将激发产生部分二次电子,此外,二次电子检测器也将接受能量较低(<50eV)的部分背散射电子,这样二次电子的信号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反映了样品中原子序数的变化情况,因而也可形成成分衬度。但由于二次电子的成分衬度非常弱,一般不用二次电子信号来研究样品中的成分分布,且在成像衬度分析时予以忽略。

2、形貌衬度

当的状态不同时,二次电子的产额对样品表面敏感,形成形貌衬度。

应用:二次电子衬度像景深大,成像清晰,立体感强,并可直接观察,无需重新制样,已经成为形貌分析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表面形态(组织)观察

α-Al2O3, Al3Ti/Al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α-Al2O3,TiB2/Al 复合材料的组织形貌

纯铝的三角晶TiB2溶入α-Al2O3中的组织形貌

2、断口形貌观察

α-Al2O3, Al3Ti/Al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α-Al2O3,TiB2/Al 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

拉伸时Al3Ti组织碎裂形貌纯铝生长形貌

3、磨面观察

α-Al2O3, Al3Ti/Al复合材料的磨面形貌α-Al2O3,TiB2/Al复合材料磨面的纵剖面

(二)、背散射电子成像衬度

背散射电子是指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核反弹回来的一部分入射电子。有弹性散射电子和非弹性散射电子两种。弹性背散射电子,基本没有能量损失,散射角(散射方向与入射方向间的夹角)大于90°,能量高达数千~数万eV。非弹性背散射电子有能量损失、甚至经历了多次散射,能量从数十~数千eV。弹性背散射电子的数量远比非弹性背散射电子多。

散射电子的产额与样品的原子序数和表面形貌有关,其中原子序数最显著背散射电子可以用来调制成多种衬度,主要有成分衬度和形貌衬度。

1、成分衬度

背散射电子的产额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Z<40时,这种关系更为明显2、形貌衬度

背散射电子的产额与样品表面的形貌状态有关,可形成形貌衬度。

应用:运用背散射电子进行形貌分析时,由于其成像单元较大,分辨率远低于二次电子,因此,一般不用它进行形貌分析。背散射电子主要用于成分衬度分析。

Ni基合金组织背散射电子的成分衬度像NiTiSi激光熔铸组织背散射电子的成分衬度像

七、扫描电镜成像示例

八、实验注意事项

1、金相试样观察表面形貌时应保证其表面的抛光质量;

2、注意观察不良导电体时,避免荷电现象。

九、思考题

1、简述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的基本原理。

答:

扫描电镜是对样品表面形态进行测试的一种大型仪器。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入

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电子与元素的原子核及外层电子发生单次或多次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一些电子被反射出样品表面,而其余的电子则渗入样品中,逐渐失去其动能,最后停止运动,并被样品吸收。在此过程中有99%以上的入射电子能量转变成样品热能,而其余约1%的入射电子能量从样品中激发出各种信号。

从灯丝发射出来的热电子,受2-30KV电压加速,经两个聚光镜和一个物镜聚焦后,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能量,强度和斑点直径的入射电子束,在扫描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入射电子束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做光栅式扫描。由于样品表面各点的状态不同,因而与电子束作用后产生的各种物理信号的强度也不同。当采用某种电子信号为调制信号成像时,其阴极射线管上响应的各部位将出现不同的亮度,该亮度的差异即形成了具有一定衬度的某种电子图像。

因为二次电子的产额对样品表面形貌非常敏感,所以表面形貌分析常用二次电子。

从样品中激发出的二次电子通过收集极的收集,可将向各个方向发射的二次电子收集起来。这些二次电子经加速并射到闪烁体上,使二次电子信息转变成光信号,经过光导管进入光电倍增管,使光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又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并将其输入到显像管的栅极中,调制荧光屏的亮度,在荧光屏上就会出现与试样上一一对应的相同图像。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时,因二次电子发射量随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变化而变化。

2、简述二次电子和X射线在扫描电镜中的作用。

答:①二次电子

二次电子的产额与样品的原子序数没有明显关系,但对样品的表面形貌非常敏感。二次电子衬度像最常用于表面形貌的观察与分析。

②特征X射线

通过检测分析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特征能量或特征波长(分别对应电子探针能谱仪和电子探针波谱仪),对微区成分进行分析。

一般在在扫描电镜的样品室配置检测特征X射线的谱仪,即可形成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分析仪器,实现对微区进行形貌(检测二次电子)、成分(检测特征X射线)的同步分析。

3、对陶瓷等非导电体试样需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进行形貌观察?

对不导电的试样,例如陶瓷、玻璃、有机物等,在电子探针的图像观察、成分分析时,会产生放电、电子束漂移、表面热损伤等现象,使分析点无法定位、

图像无法法聚焦。大电子束流时,有些试样电子束轰击点会产生起泡、熔融。因此,为了使试样表面具有导电性,必须在试样表面蒸镀一层金或者碳等导电膜,镀膜后应马上分析,避免表面污染和导电膜脱落。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扫描电镜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 2.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样品微观形貌观察。 二实验原理 扫描电镜(SEM)是用聚焦电子束在试样表面逐点扫描成像。试样为块状或粉末颗粒,成像信号可以是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或吸收电子。其中二次电子是最主要的成像信号。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以其交叉斑作为电子源,经二级聚光镜及物镜的缩小形成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强度和束斑直径的微细电子束,在扫描线圈驱动下,于试样表面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作栅网式扫描。聚焦电子束与试样相互作用,产生二次电子发射以及背散射电子等物理信号,二次电子发射量随试样表面形貌而变化。二次电子信号被探测器收集转换成电讯号,经视频放大后输入到显像管栅极,调制与入射电子束同步扫描的显像管亮度,得到反映试样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如图1(a)所示。各部分主要作用简介如下: 1.电子光学系统 它由电子枪、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如图1(b)所示。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由电子枪发射的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常用的电子枪有三种形式:普通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

其性能如表2所示。前两种属于热发射电子枪,后一种则属于冷发射电子枪,也叫场发射电子枪。由表可以看出场发射电子枪的亮度最高、电子源直径最小,是高分辨本领扫描电镜的理想电子源。 电磁透镜的功能是把电子枪的束斑逐级聚焦缩小,因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斑越小,其分辨率就越高。扫描电镜通常有三个磁透镜,前两个是强透镜,缩小束斑,第三个透镜是弱透镜,焦距长,便于在样品室和聚光镜之间装入各种信号探测器。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发散程度,每级磁透镜都装有光阑;为了消除像散,装有消像散器。 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105~1061~10 ≈500 10-4 场发射电子枪107~108 0.01~ 0.1 ≈5000 10-7~10-8 样品室中有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还能使样品做平移运动。 2.扫描系统 扫描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以及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同步扫描信号。 3.信号检测、放大系统 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会产生各种物理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和透射电子。不同的物理信号要用不同类型的检测系统。它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子检测器、阴极荧光

11-2 JY T 010-1996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MV_RR_CNJ_0010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1.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的说明 编号JY/T 010—1996 名称(中文)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 (英文)General rules for analytic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归口单位国家教育委员会 起草单位国家教育委员会 主要起草人林承毅 万德锐 批准日期 1997年1月22日 实施日期 1997年4月1日 替代规程号无 适用范围本通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 定义 主要技术要求 1. 2. 方法原理 3. 仪器 4. 样品 5. 分析步骤 6. 分析结果表述 是否分级无 检定周期(年) 附录数目无 出版单位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检定用标准物质 相关技术文件 备注 2.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通则的摘要 本通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 2 定义 2.1二次电子 secondary electron 在入射电子的作用下,从固体样品中出射的,能量小于50eV的电子,通常以SE表示。 2.2背散射电子 backscattered electron 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反射回来的入射电子,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通常以BSE表示。它又称为反射电子(Reflected Electron),以RE表示。其中弹性背散射电子完全改变了入射电子的运动方向,但基本上没有改变入射电子的能量;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不仅改变了入射电子的运动方向,在不同程度上还损失了部分能量。 2.3 放大倍数 magnification 扫描电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其图像的线性放大倍数,以M表示。如果样品上长度为L s直线

扫描电镜简述

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 冶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扫描电镜SEM分析技术综述 课程名称:Modern Material Analytic Technology 专业班级: 2015级硕士研究生 学生姓名 学号:2211505072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期: 2015-2016第一学期 完成时间: 2015年11月 30 日

扫描电镜SEM分析技术综述 摘要 扫描电子显微镜(如下图所示),简称为扫描电镜,英文缩写为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它是用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通过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对样品表面或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在SEM都与能谱(EDS)组合,可以进行成分分析。所以,SEM也是显微结构分析的主要仪器,已广泛用于材料、冶金、矿物、生物学等领域。 本文主要对扫描电镜SEM进行简单介绍,分别从扫描电镜发展的历史沿革;工作原理;设备构造及功能;在冶金及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来对扫描电镜分析技术进行综述。 关键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 EDS 成分分析 扫描电子显微镜

目录 一扫描电镜 (4) 1.1 近代扫描电镜的发展 (4) 1.1.1场发射扫描电镜 (4) 1.1.2 分析型扫描电镜及其附件 (5) 1.2 现代扫描电镜的发展 (6) 1.2.1低电压扫描电镜 (6) 1.2.2 低真空扫描电镜 (6) 1.2.3环境扫描电镜ESEM (7) 1.3 扫描电镜工作原理设备构造及其功能 (7) 1.3.1扫描电镜工作原理 (8) 1.3.2 扫描电镜的主要结构及功能 (9) 1.4 扫描电镜性能 (11) 1.5扫描电镜在冶金及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12) 二结论 (14) 三参考文献 (14)

电子探针、扫描电镜显微分析2

图8-12 电子探针结构的方框图 2.4.1 电子光学系统 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电子枪、电磁透镜、消像散器和扫描线圈等。其功能是产生一定能量的电子束、足够大的电子束流、尽可能小的电子束直径,产生一个稳定的X 射线激发源。 2.4.1.1 电子枪 电子枪是由阴极(灯丝)、栅极和阳极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具有一定能量的细聚焦电子束(探针)。从加热的钨灯丝发射电子,由栅极聚焦和阳极加速后,形成一个10μm ~100μm 交叉点(Crossover),再经过二级会聚透镜和物镜的聚焦作用,在试样表面形成一个小于1μm 的电子探针。电子束直径和束流随电子枪的加速电压而改变, 加速电压可变范围一般为1kV ~30kV 。 2.4.1.2 电磁透镜 电磁透镜分会聚透镜和物镜,靠近电子枪的透镜称会聚透镜,会聚透镜一般分两级,是把电子枪形成的10μm -100μm 的交叉点缩小1-100倍后,进入样品上方的物镜,物镜可将电子束再缩小并聚焦到样品上。为了挡掉大散射角的杂散电子,使入射到样品的电子束直径尽可能小,会聚透镜和物镜下方都有光阑。 为了在物镜和样品之间安置更多的信号探测器,如二次电子探测器、能谱仪等,必须有一定的工作距离( 物镜底面和样品之间的距离)。工作距离加长必然会使球差系数增大,从而使电子束直径变大,如果电子束几何直径为dg, 由于球差系数的影响,最终形成的电子束 直径d 应为:d 2=dg 2+ds 2 ,ds 为最小弥散圆直径,它和球差系数Cs 的关系为: ds = 2 1Cs 2 α (8·2) α为探针在试样表面的半张角。因此,增加工作距离受到球差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设计了一种小物镜,是这类仪器的一项重要改进。小物镜可以在不增加工作距离的情况下,在物镜和样品之间安放更多的信号探测器,如JCXA -733电子探针,工作距离为11mm ,可同时安装四道波谱仪(WDS),一个能谱仪,一个二次电子探测器和一个背散射电子探测器,并使X 射线出射角增加到40°。高出射角减小了试样对X 射线的吸收和样品表面粗糙所造成的影响,但小物镜要获得足够的磁场必须在其线圈内通以大电流,为了解决散热问题要进行强制冷却,一般用油冷却。

电子显微镜简介

电子显微镜简介 人类的肉眼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但因受分辨能力的限制,在300年前光学显微镜尚未出世之前,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只能停在肉眼水平。光学显微镜的诞生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微观世界知识宝库的第一道大门,从而出现了组织学、细胞学、细胞病理学等前所未有的新学科。然而,光学显微镜因受照明光波波长的限制,其分辨能力也有限。自1932年德国Max Knolls 和Ernst Ruska发明了电子显微镜,为我们打开了微观世界知识宝库的第二道大门。目前电镜不仅可以观变一般细胞的超微结构,而且还可以探讨其分子结构;从一般超微结构的定性观,走向定量分析;从透射电镜超薄切片的平面观察,进入扫描电镜三维空间的立体表面观变和元素分析,使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 一、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电镜的分辨率是指分辩二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德国理论光学家Ernst Abbe证实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极限为照明光源波长的一半,如照明光源的平均波长为5000A(1A=10-10m)光学显微镜分辨率的极限则为2500A(0.25μm=250nm)。电镜利用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为光源,其分辨率可达2-2.5A(0.2-0.25nm),比光镜高1000倍,比肉眼高一百万倍。 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的结构与原理 (一)光学透镜与电子透镜 1.透镜:光镜以可见光作光源,经玻璃透镜(凸或凹)使光线会聚或发散,形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电镜则以电子束为光源。电子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经过电磁透镜时,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可以改变其前进的轨道。因而,可利用电场或磁场控制电子运动的轨迹,使之产生偏转、聚集或发散。 2.电磁透镜:根据轴对称的弯曲磁场对电子束能起聚焦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磁场范围比焦距小得多的轴对称磁场透镜称为短磁透镜。短磁透镜的焦距与磁场强度的平方呈反比。磁场强度越强,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短磁透镜的磁场强度则与透镜励磁线圈的匝数呈反比。近代高辨率电镜透镜,在线圈的内侧有高精度加工的非常轴对称的纯铁或铁钴合金高导磁材料制成的“极靴”,线圈外包有铁壳屏罩。当线圈通过电流时,就会在极靴间隙产生轴对称磁场。这种短磁透镜的焦距等于极靴间隙宽度。“极靴”内孔越小、上下“极靴”间隙越小,透镜的放大率越大。因此,“极靴”是电镜的关键部分,对电镜的分辨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只要改变透镜线圈的是电流,就能相应地改变透镜的焦距和放大率。 (二)电镜成像原理 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为光源。由热阴极发射的电子,在几十至几百千伏加速电压作用下,经聚光镜聚焦成束,以较高速度投射到很薄的样品上,并在与样品中的原子发生碰撞时,改变方向,产生立体角发散。散射角的大小与样品的密度和厚度有关:质量、厚度越大者,电子散射角也越大,通过的电子被样品后面小孔光栏挡住的就越多,像的亮度较暗;质量、厚

扫描电镜原理、方法及操作

一、分析测试步骤 开机 1、接通循环水(流速1.5~2.0L/min ) 2、打开主电源开关。 3、在主机上插入钥匙,旋至“Start ”位置。 松手后钥匙自动回到“on ”的位置,真空系统开始工作。 4、等待10秒钟,打开计算机运行。 5、点击桌面的开始程序。 6、点击[JEOL ·SEM ]及[JSM-5000主菜单]。 7、约20分钟仪器自动抽高真空,真空度达到后,电子枪自动加高压,进入工作状态。 8、通过计算机可以进行样品台的移动,改变放大倍数、聚焦、象散的调整, 直到获得满意的图像 9、对于满意的图像可以进行拍照、存盘和打印。 10、若需进行能谱分析,要提前1小时加入液氮,并使探测器进入工作状态。 11、打开能谱部分的计算机进行谱收集和相应的分析。 12、需观察背散射电子像时,工作距离调整为15mm ,然后插入背散射电子探测器,用完后 随时拔出。 更换样品 1、点击“HT on ”,出现“HT Ready ”。 2、点击“Sample ”,再点击“Vent ”。 3、50秒后拉出样品台,从样品台架上取出样品台. 4、更换样品后,关上样品室门,再点击“EVAC ”,真空系统开始工作,重复开机10.1.8、 10.1.9。 关机 1、点击[EXIT ],再点击[OK ],扫描电镜窗口关闭,回到视窗桌面上. 2、电击桌面上的[Start ]。 3、退出视窗,关闭计算机. 4、关闭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 5、等待15分钟后关掉循环水. 6、关掉总电源. 二. 方法原理 1、扫描电镜近况及其进展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已经被提出来了,直到1956年才开始生产商品扫描电镜。商品扫描电镜的分辨率从第一台的25nm 提高到现在的0.8nm ,已经接近于透射电镜的分辨率,现在大多数扫描电镜都能同X 射线波谱仪、X 射线能谱仪和自动图像分析仪等组合,使得它是一种对表面微观世界能够进行全面分析的多功能的电子光学仪器。数十年来,扫描电镜已广泛地应用在材料学、冶金学、地矿学、生物学、医学以及地质勘探,机械制造、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等学科和领域中,促进了各有关学科的发展。

_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_标准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5年 第10卷 第4期 250  CH I N ESE JOURNAL O F STER EOLO GY AND I M AGE ANALYS I S Vo l .10No.4D e c.2005 收稿日期:2005-10-17 作者简介:陈家光(1944-),上海宝钢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束显微分析、失效分析及钢铁材料,E 2mail:chenjg@baosteel .com 文章编号:1007-1482(2005)04-0250-03 ?经验与交流?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标准 陈家光, 范朝晖, 林良道 (上海宝钢股份公司研究院, 上海 201900) 摘 要:本文扼要介绍我国及国际微束分析标准化组织,我国“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国 家标准(G B /T1950122004)概况、以及基于该标准由我国主导起草并经I S O 批准立项的“电子背散 射衍射分析方法通则” (I S O /WD 24173)目前的进展。关键词:EBS D;标准化;微束分析 中图分类号:T652.1;T65 文献标识码:A The st andard 2gu i deli n e for eletron backsca ttered d i ffracti on ana lysis CHEN J iaguang, FAN Zhaohui, L I N L iangdao (Research I nstitute,Baosteel Co L td .,Shanghai 201900,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 oduces the nati onal organizati on and the I nternati onal O rganizati on f or Standardizati on (I S O )on M icr obea m Analysis .The nati onal standard Guideline for Electr on Backscat 2tered D iffracti on Analysis (G B /T1950122004)is als o reco mmended as well as the working draft of the fu 2ture internati onal standard Guideline f or Electr on Backscattered D iffracti on Analysis (I S O /WD 24173)which is based on this nati onal standard and was f or mally per m itted t o carry on by I S O in 2005.Key words:D;standardizati on;m icr obea m analysis 电子背散射衍射(E BS D )分析技术创始于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开始商品化,宝钢于1995年引进电子背散射衍射附件安装在电子探针上,由于该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精度高和廉价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在材料科学、冶金学、地质学等领域已得到普遍应用 [1-8] 。1999年我们通过对国内、外的标 准联机检索,发现当时国内、外尚无有关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的文字标准及实物标准。由于没有分析方法的标准可遵循,只能按设备生产厂商的操作说明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的表述缺乏统一的标准加以规范,这对于推动E BS D 这项新兴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是不利的。因此,我国制订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并起草了国际标准。1 微束分析标准化组织 我国是国际上最早开展微束分析标准化的国家,1984年成立了全国电子探针标准样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95年改名为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TC38),主要任务是制定、审查国家微束分析的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参与国际微束分析标准的制定和讨论,目前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 C38)秘书处设在中科院化学所。我国已经发布了28项微束分析文字标准,其中4项是有关TE M 分析标准,23项是有关EP MA /SE M /EDS 分析标准,一项E BS D 分析方法标准。28项微束分析文字标准涉及分析方法、样品及标样制备方法等,是电子束显微分析的重要依据。T C38下设两个分技术委员会,全国微束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分技术委员会(T C38/SC1)秘书处设在宝钢,TC38/SC2是表面分会。 I S O /TC202是1991年由中国向国际标准化组 织(I S O )提议建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微束分析技术

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X-ray EDS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EPMA and SEM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359 -98)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联用的X射线能谱仪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块状试样的定量分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件,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本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1 GB/T4930-1993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试样的通用技术条件》 2.2 GB/T15074-1994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方法通则》 3 分析方法原理 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仪器中,应用一定能量并被聚焦的电子束轰击试样时,被轰击区发射出试样中所含元素的特征X射线,采用半导体探测器,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转换、放大。再经过线性放大器、脉冲处理器、多道分析器的进一步放大、处理和分析 ,可获得各元素的特征X射线的能谱及其强度值,再通过与相应元素的标准试样的X射线能谱的对比测定,以及修正计算处理,最终可以获得被测试样的化学组成的定量分析结果。 4 X射线能谱仪 4.1 X射线能谱仪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如下: 4.2 X射线能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4.2.1 X射线探测器:通常是Si(Li) 半导体探测器,用于探测试样发射的X射线,使能量不同的X射线转换为电压不同的电脉冲信号。 4.2.2 前置放大器:将来自探测器的信号作初级放大。 4.2.3 线性放大器和脉冲处理器:将经过前置放大器初级放大的信号作进一步放大、并进行模拟或数字化处理。 4.2.4 多道分析器:将来自脉冲处理器的信号作进一步处理,完成对X射线谱的能量和强度的初步分析。 4.2.5 电子计算机系统:配备有能满足能谱分析所必需的功能完整的硬件和相应的各种分析程序软件,用于对从试样收集到的X射线能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5 试样 5.1 各种不同种类的试样制备,应按照GB/T 15074-1994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标准方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操作。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doc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篇一: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扫描电镜实验报告 班级:材化11学号: 41164049 姓名:李彦杰日期: XX 05 16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扫描电镜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扫描电镜的样品制备; 3. 利用二次电子像对纤维纵向形貌进行观察; 4. 了解背散射电子像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 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发射扫描型号JSM-5610LV)、真空镀金装置。扫描电镜原理是由电子枪发射并经过聚焦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激发样品产生各种物理信号,经过检测、视频放大和信号处理,在荧光屏上获得能反映样品表面各种特征的扫描图像。扫描电镜由下列五部分组成,主要作用简介如下: 1.电子光学系统。其由电子枪、电磁透镜、光阑、样

品室等部件组成。为了获得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扫描像,由电子枪发射的扫描电子束应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尽可能小的束斑直径。常用的电子枪有三种形式:普通热阴极三极电子枪、六硼化镧阴极电子枪和场发射电子枪。前两种属于热发射电子枪;后一种则属于冷发射电子枪,也叫场发射电子枪,其亮度最高、电子源直径最小,是高分辨本领扫描电镜的理想电子源。电磁透镜的功能是把电子枪的束斑逐级聚焦缩小,因照射到样品上的电子束斑越小,其分辨率就越高。扫描电镜通常有三个磁透镜,前两个是强透镜,缩小束斑,第三个透镜是弱透镜,焦距长,便于在样品室和聚光镜之间装入各种信号探测器。为了降低电子束的发散程度,每级磁透镜都装有光阑;为了消除像散,装有消像散器。样品室中有样品台和信号探测器,样品台还能使样品做平移、倾斜、转动等运动。 2. 扫描系统。扫描系统的作用是提供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以及阴极射线管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同步扫描信号。 3. 信号检测、放大系统。样品在入射电子作用下会产生各种物理信号、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和透射电子。不同的物理信号要用不同类型的检测系统。它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电子检测器、阴极荧光检测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国家大型科学仪器(可编辑修改word版)

MV_RR_CNG_0396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 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1.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 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说明 2.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 X 射线能谱定量分析通则摘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联用的X 射线能谱仪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和规范。本标准适用于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 射线能谱仪对块状试样的定量分析。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计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多道分析器 线性放大与 脉冲处理器 前置 放大器 GB/T 4930—93 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074—94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通则 3 分析方法原理 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分析仪器中,应用一定能量并被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时,被轰击区发射出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特征 X 射线,利用半导体探测器的能量色散特性,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转换、放大。再经过线性放大器、脉冲处理器、多道分析器的进一步放大、处理和分析,可获得各元素的特征 X 射线的能谱及其强度值,再通过与相应元素的标准样品的X 射线能谱的对比测定,以及修正计算处理,最终可以获得被测样品的化学组成的定量分析结果。 4 射线能谱仪 4.1 X 射线能谱仪的基本组成方框图如下: → → → 4.2 X 射线能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 4.2.1 X 射线探测器:通常是 Si(Li)半导体探测器,用于探测试样发射的 X 射线,使能量不同的 X 射线转换为电压不同的电脉冲信号。 4.2.2 前置放大器:将来自探测器的信号作初级放大。 4.2.3 线性放大器和脉冲处理器:将经过前置放大器初级放大的信号作进一步放大、并进行模拟或数字化处理。 4.2.4 多道分析器:将来自脉冲处理器的信号作进一步处理,完成对 X 射线谱的能量和强度的初步分析。 4.2.5 电子计算机系统:配备有能满足能谱分析所必须的功能完整的硬件和相应的各种分析程序软件,用于对从试样收集到的 X 射线能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 5 试样 5.1 各种不同种类的试样制备,应按照 GB/T 15074 的有关规定操作 5.2 将试样制成适于装入所用仪器样品座内的尺寸,并将试样分析表面磨平、抛光。 5.3 试样表面要作净化处理,如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溶液清洗,或用超声波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去掉一切外来的污染物。 5.4 对不允许磨光的样品,应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挑选出较为平坦的表面,以备分析用。 5.5 不导电的样品要喷镀碳膜或其他导电膜。并保证与试样座有良好的导电通路。 6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的选择原则。 6.1 首先选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国家级标准样品。若尚无合适的国标时, 可选用相应机构认可的研究标样。 6.2 应尽量选择成分和结构与被分析试样相近的标准样品。 6.3 应检查标准样品的有效期、表面质量(清洁度、无损伤划痕)和导电性。 7 测量前的准备 7.1 电子探针仪或扫描电镜的电子枪灯丝充分预热,使发射电流稳定。 计算机 系统 X 射线探测器

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简介

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简介 1. 光学显微镜以可见光为介质,电子显微镜以电子束为介质,由于电子束波长远较可见光小,故电子显微镜分辨率远比光学显微镜高。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最高只有约1500倍,扫描式显微镜可放大到10000倍以上。 2. 根据de Broglie波动理论,电子的波长仅与加速电压有关: λe=h / mv= h / (2qmV)1/2=12.2 / (V)1/2 (?) 在 10 KV 的加速电压之下,电子的波长仅为0.12?,远低于可见光的4000 - 7000?,所以电子显微镜分辨率自然比光学显微镜优越许多,但是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直径大多在50-100?之间,电子与原子核的弹性散射 (Elastic Scattering) 与非弹性散射(Inelastic Scattering) 的反应体积又会比原有的电子束直径增大,因此一般穿透式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扫描式电子显微镜高。 3. 扫描式显微镜有一重要特色是具有超大的景深(depth of field),约为光学显微镜的300倍,使得扫描式显微镜比光学显微镜更适合观察表面起伏程度较大的样品。 4. 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其系统设计由上而下,由电子枪 (Electron Gun) 发射电子束,经过一组磁透镜聚焦 (Condenser Lens) 聚焦后,用遮蔽孔径 (Condenser Aperture) 选择电子束的尺寸(Beam Size)后,通过一组控制电子束的扫描线圈,再透过物镜 (Objective Lens) 聚焦,打在样品上,在样品的上侧装有讯号接收器,用以择取二次电子 (Secondary Electron) 或背向散射电子 (Backscattered Electron) 成像。 5. 电子枪的必要特性是亮度要高、电子能量散布 (Energy Spread) 要小,目前常用的种类计有三种,钨(W)灯丝、六硼化镧(LaB6)灯丝、场发射 (Field Emission),不同的灯丝在电子源大小、电流量、电流稳定度及电子源寿命等均有差异。 6. 热游离方式电子枪有钨(W)灯丝及六硼化镧(LaB6)灯丝两种,它是利用高温使电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去克服电子枪材料的功函数(work function)能障而逃离。对发射电流密度有重大影响的变量是温度和功函数,但因操作电子枪时均希望能以最低的温度来操作,以减少材料的挥发,所以在操作温度不提高的状况下,就需采用低功函数的材料来提高发射电流密度。

扫描电镜的结构及原理

扫描电镜的结构及原理 一、简介 1特点: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特点是电子束在样品上进行逐点扫描,获得三维立体图像,图像观察视野大、景深长、富有立体感。在观察样品表面形貌的同时,进行晶体学分析及成分分析。常规的扫描电镜分辨本领通常为7~10nm,加速电压在1~50 kV范围。生物样品一般用10~20kV,成像放大率几十倍至几十万倍。 2用途:扫描电镜可对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已成为重要分析工具,纤维、纸张、钢铁质量等,观察矿石结构、检测催化剂微观结构、观看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差异等。 3日本日立公司产品S-5200型为超高分辨率(ultra-highresolution)扫描电镜,加速电压为1kV时,分辨率可达1.8nm,加速电压为30kV时,分辨率高达0.5nm。此外,还具有独特的电子信号探测系统,不但能观察样品三维形态结构甚至能看到样品的原子或分子结构,在使用性能方面已超越任何一种常规扫描电镜。 二、扫描电镜的结构 扫描电镜的组成 : (1)、电子光学系统: 组成:①电子枪与透镜系统;②电子探针扫描偏转系统 作用:产生直径为几十埃的扫描电子束,即电子探针,使样品表面作光栅状扫描。

①电子枪组成:阴极、阳极、栅极。直径约为0.1mm钨丝制成,加热后发射的电子在栅极和阳极作用下,在阳极孔附近形成交叉点光斑,其直径约几十微米。 扫描电镜没有成像电镜,成像原理与透射电镜截然不同。所有透镜皆为缩小透镜,起缩小光斑的作用。缩小透几十镜将电子枪发射的直径约为30μm电子束缩小成几十埃,由两个聚光镜和一个末透镜完成三个透镜的总缩小率为2000~3000倍。 两个聚光镜分别是第一聚光镜和第二聚光镜,可将在阳极孔附近形成的交叉点缩小。 聚光镜可动光阑位于第二聚光镜和物镜之间,用于控制选区衍射时电子书的发散角。提高角分辨率。 被聚光镜缩小的光斑再由物镜进一步缩小,使光斑直径为几十埃。然后汇聚在样品上。 物镜有两个极靴,分别为上级靴和下级靴。上下级靴的形状不对称,极靴孔径也不同,以适应不同需要。为在物镜上级靴孔内装扫描线圈、消像散器,也为降低球差和色差,上级靴孔径稍大些。为避免透镜磁场对二次电子图像及磁性材料观察的影响,下级靴孔径稍小些。 物镜可动光栅用于调整电子探针孔径角,缩小电子束斑直径,以获得最大探针电流。在观察二次电子图像时,调整物镜可动光栅可获得焦深大的电子显微图像。 ②电子探针扫描偏转系统

扫描电镜测试手册

RD-PS-WI01S1A兴森快捷-技术中心□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

1.0 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与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联用的X射线能谱仪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技术要求和规范,适用于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对块状试样的定量分析。 2.0 应用文献 GB/T 17359-1998 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定量分析方法通则 3.0 试样及标准样品 3.1试样 3.1.1将试样制成适于装入所用仪器样品座内的尺寸,并将试样分析表面磨平、抛光; 3.1.2试样表面要作净化处理,如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溶液清洗,或用超声波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去掉一切外来的污染物; 3.1.3对不允许磨光的样品,应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挑选出较为平坦的表面,以备分析用; 3.1.4不导电的样品要喷镀碳膜或其他导电膜,并保证与试样座有良好的导电通路。 3.2标准样品 3.2.1首先选用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国家标准样品,尚无合适的国标时,可选用相应机构认可的研究标样; 3.2.2应尽量选择成分和结构与被分析试样相近的标准样品; 3.2.3应检查标准样品的有效期、表面质量(清洁度、无损伤划痕)和导电性。 4.0设备 4.1电子探针仪或扫描电镜的电子枪灯丝充分预热,使发射电流稳定; 4.2对电子光学系统进行合轴调整 4.2.1在扫描电镜中,用扫描图像法精确测定电子束聚焦点的最佳X、Y、Z的坐标位置; 4.2.2坐标位置一旦确定,电子光学合轴系统,包括物镜电流等参数,在定量分析情况下不得再调整。 4.3 X射线能谱仪 4.3.1 X射线能谱仪应预热30min,使其工作稳定; 4.3.2在使用有可变窗口光阑的探测器时,应选择合适的窗口直径,对计数率低的样品选用大直径的窗口光阑,对计数率高且谱峰容易重叠的样品选用小直径的窗口光阑; 4.3.3在定量分析时选择最佳的X射线探测器的几何条件(探头里样品的距离),在分析同一样品时,应保持该几何条件不变。 4.4 经常检查X射线探测器的窗口污染程度 4.4.1检查时可应用某一纯元素样品的高、低能量的X射线峰值强度比值来估算(如Cu的Kα与Lα谱峰之比值);4.4.2要经常保持探测器窗口清洁,当污染严重影响X射线的强度时应及时清洁窗口; 4.4.3当污染影响X射线的强度不太严重时,可通过增加X射线探测器的窗口厚度值参数进行修正。 4.5 X射线能谱仪的系统检查 4.5.1校验多道分析器的峰位漂移,利用能谱仪中的零位调节系统,使峰位漂移小于1道; 4.5.2校验分析器的能量刻度; 4.5.3检查多道分析器的检出效率; 4.5.4加盐脉冲处理器的状态,调节增益,并使噪音信号尽可能减小;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应用

扫描电镜在材料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扫描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扫描电镜的功能和用途; 2)了解能谱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用途; 3)了解扫描电镜对样品的要求以及如何制备样品。 二、实验原理 (一)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1. 扫描电镜的工作原理 扫描电镜是对样品表面形态进行测试的一种大型仪器。当具有一定能量的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时,电子与元素的原子核及外层电子发生单次或多次弹性与非弹性碰撞,一些电子被反射出样品表面,而其余的电子则渗入样品中,逐渐失去其动能,最后停止运动,并被样品吸收。在此过程中有99%以上的入射电子能量转变成样品热能,而其余约1%的入射电子能量从样品中激发出各种信号。如图1所示,这些信号主要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透射电子、俄歇电子、电子电动势、阴极发光、X射线等。扫描电镜设备就是通过这些信号得到讯息,从而对样品进行分析的。 图1 入射电子束轰击样品产生的信息示意图

从结构上看,扫描电镜主要由七大系统组成,即电子光学系统、探测、信号处理、显示系统、图像记录系统、样品室、真空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电源供给系统。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从灯丝发射出来的热电子,受2-30KV电压加速,经两个聚光镜和一个物镜聚焦后,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能量,强度和斑点直径的入射电子束,在扫描线圈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入射电子束按一定时间、空间顺序做光栅式扫描。由于入射电子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样品中激发出的二次电子通过收集极的收集,可将向各个方向发射的二次电子收集起来。这些二次电子经加速并射到闪烁体上,使二次电子信息转变成光信号,经过光导管进入光电倍增管,使光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又经视频放大器放大,并将其输入到显像管的栅极中,调制荧光屏的亮度,在荧光屏上就会出现与试样上一一对应的相同图像。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时,因二次电子发射量随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变化而变化。 故视频放大器放大的二次电子信号是一个交流信号,用这个交流信号调制显像管栅极电,其结果在显像管荧光屏上呈现的是一幅亮暗程度不同的,并反映样品表面起伏程度(形貌)的二次电子像。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入射电子束在样品表面上扫描和在荧光屏上的扫描必须是“同步”,即必须用同一个扫描发生器来控制,这样就能保证样品上任一“物点”样品A点,在显像管荧光屏上的电子束恰好在A’点即“物点”A与“像点” A’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一一对应。通常称“像点”A’为图像单元。显然,一幅图像是由很多图像单元构成的。 扫描电镜除能检测二次电子图像以外,还能检测背散射电子、透射电子、特征x射线、阴极发光等信号图像。其成像原理与二次电子像相同。 在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前,要对样品作相应的处理。扫描电镜样品制备的主要要求是:尽可能使样品的表面结构保存好,没有变形和污染,样品干燥并且有良好导电性能。

扫描电镜认证认可标准

扫描电镜实验室认证认可的有关标准 目前,扫描电镜实验室认证和认可已有许多标准文件可供执行,按分析测试 的目的可有以下几类,现分别列举如下: (1)常用的与扫描电镜测长直接有关的标准有以下几个: z微米级长度的扫描电镜测量方法(GB/T 16594-94) z金覆盖层厚度的扫描电镜测量方法(GB/T 12334-2001) z纳米级长度的扫描电镜测量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 (2)常用的与扫描电镜检定规程有关的标准有以下一些,主要用于扫描电 镜的检定,包括分辩力的检验和放大倍率的校验。 z扫描电子显微镜试行检定规程(JJG 550-88) z分析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定规程(JJG 011-1996) z电子探针分析仪的检测方法(GB/T 15075-94) z微束分析-扫描电镜-图像放大倍率校准导则(陈振宇译) (3)常用的与扫描电镜分析测试应用有关的标准有以下一些,其中,如山 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和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扫描电子显微 镜及X射线能谱鉴定方法等在实际使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z山羊绒、绵羊毛及其混合纤维定量分析方法(GB/T#14593-93) z黄金制品镀层成分的X射线能谱测量方法(GB/T#17723-99) z沉积岩中自生粘土矿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能谱鉴定方法(GB/T#17361-98) z黄金饰品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方法(GB/T#17632-98) (4)常用的与扫描电镜分析间接有关的标准有: z 电子探针分析标准样品通用技术条件(代替GB/T#4930-85) z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通则GB/T#15074-94 z 玻璃的电子探针分析方法GB/T#15244-94 z 稀土氧化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GB/T#15245-01 z 硫化物矿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GB/T#15246-01 z 碳钢和低合金钢中碳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GB/T#15247-94 z 硅酸盐矿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GB/T#15617-01 z 金属及合金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GB/T#15616-95

扫描电子显微镜介绍

扫描电子显微镜介绍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早在1935年便已被提出来了。1942年,英国首先制成一台实验室用的扫描电镜,但由于成像的分辨率很差,照相时间太长,所以实用价值不大。经过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随着电子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到 1956年开始生产商品扫描电镜。近数十年来,扫描电镜已广泛地应用在生物学、医学、冶金学等学科的领域中,促进了各有关学科的发展。 一.扫描电镜的特点 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相比,扫描电镜具有以下特点: (一) 能够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的结构,样品的尺寸可大至120mm×80mm×50mm。 (二) 样品制备过程简单,不用切成薄片。 (三) 样品可以在样品室中作三度空间的平移和旋转,因此,可以从各种角度对样品进行观察。 (四) 景深大,图象富有立体感。扫描电镜的景深较光学显微镜大几百倍,比透射电镜大几十倍。 (五) 图象的放大范围广,分辨率也比较高。可放大十几倍到几十万倍,它基本上包括了从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直到透射电镜的放大范围。分辨率介于光学显微镜与透射电镜之间,可达3nm。 (六) 电子束对样品的损伤与污染程度较小。 (七) 在观察形貌的同时,还可利用从样品发出的其他信号作微区成分分析。 二.扫描电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 结构 1.镜筒 镜筒包括电子枪、聚光镜、物镜及扫描系统。其作用是产生很细的电子束(直径约几个nm),并且使该电子束在样品表面扫描,同时激发出各种信号。 2.电子信号的收集与处理系统 在样品室中,扫描电子束与样品发生相互作用后产生多种信号,其中包括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X射线、吸收电子、俄歇(Auger)电子等。在上述信号中,最主要的是二次电子,它是被入射电子所激发出来的样品原子中的外层电子,产生于样品表面以下几nm至 几十nm的区域,其产生率主要取决于样品的形貌和成分。通常所说的扫描电镜像指的就是二次电子像,它是研究样品表面形貌的最有用的电子信号。检测二次电子的检测器(图15(2)的探头是一个闪烁体,当电子打到闪烁体上时,1就在其中产生光,这种光被光导管传送到光电倍增管,光信号即被转变成电流信号,再经前置放大及视频放大,电流信号转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 3.电子信号的显示与记录系统 扫描电镜的图象显示在阴极射线管(显像管)上,并由照相机拍照记录。显像管有两个,一个用来观察,分辨率较低,是长余辉的管子;另一个用来照相记录,分辨率较高,是短余辉的管子。 4.真空系统及电源系统 扫描电镜的真空系统由机械泵与油扩散泵组成,其作用是使镜筒内达到10(4~10(5托的真空度。电源系统供给各部件所需的特定的电源。 (二) 工作原理 从电子枪阴极发出的直径20(m~30(m的电子束,受到阴阳极之间加速电压的作用,射向镜筒,经过聚光镜及物镜的会聚作用,缩小成直径约几毫微米的电子探针。在物镜上部的扫描线圈的作用下,电子探针在样品表面作光栅状扫描并且激发出多种电子信号。这些电子信号被相应的检测器检测,经过放大、转换,变成电压信号,最后被送到显像管的栅极上并且调

三硫化二砷纳米微球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

三硫化二砷纳米微球的扫描电镜观察和图像 分析 【摘要】目的:对制备的砷类中药雌黄(三硫化二砷)纳米微球进行表征,为进一步探索纳米雌黄的抗癌机理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以砒霜、硫代乙酰胺、盐酸为原料,采用化学法制备雌黄纳米微球;(2)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图像分析系统对雌黄纳米微球进行分析表征。结果:实验制备的雌黄纳米微球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散性较好,图像分析系统示平均粒径为440 nm。结论:采用化学法可制备雌黄纳米微球。 【关键词】雌黄纳米微球表征 砷制剂对肿瘤的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特别是对白血病的治疗为人们所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砷剂抗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3],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已证明含砷类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砷制剂的临床应用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如毒副作用大、颗粒偏大、生物利用度较低等。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三硫化二砷(As2S3,雌黄)纳米微球,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和图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As2O3(Sigma公司);传统As2S3粉末(上海化学试剂采购公司,纯度为97%);硫代乙酰胺(TAA,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37%盐酸(南京化学试剂一厂,分析纯);无水乙醇(上海宏图化

学试剂厂,分析纯);扫描电镜(JEOL JSM6360LV,日本);能谱仪(Thermo NORAN,vantage,美国);CMIAS98A图像分析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As2S3 纳米微球制备 配制一定浓度的As2O3盐酸溶液。量取一个体积去离子水,在磁力搅拌下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上述As2O3盐酸溶液。精确称取配方量的TAA,使之溶于适量的水中,在磁力搅拌下取TAA溶液滴加至上述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数分钟,分别水浴至溶液变浑浊。次日滴铜网1张后离心,弃上清,去离子水洗涤,适当温度烘干。 1.3 As2S3 纳米微球的电镜形态学观察和能谱表征 取出少量自行研制的As2S3纳米粒胶体溶液,滴有膜铜网,晾干,制得电镜样品,在JEM2010扫描电镜下随机选几个视野观察拍照,同时用X射线能谱仪(EDS)对自制的As2S3纳米粒进行元素成分及其含量分析,以检测As2S3纳米粒的组成。检测条件为Accelerating voltage: 200 keV; Take off angle: 3.94519°; Live time:174 seconds; Dead time: 66.23 seconds。同时对传统的雌黄粉末进行观察比对。 1.4 As2S3 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的图像分析 制备的As2S3纳米微球经无水乙醇超声分散后用扫描电镜拍照,而后将照片用图像扫描仪扫描并输入计算机中,CMIAS98A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计算平均粒径和圆度等指标。 2 结果 传统的As2S3粉末在扫描电镜下呈多边形或不规则晶体状,直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