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共278个)

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共278个)
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共278个)

广东省中心镇名单(共278个)

2010-09-15 上午10:05:00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点击数:15598 广州市(17个)

白云区江高镇太和镇钟落潭镇

番禺区大岗镇石楼镇榄核镇

花都区炭步镇狮岭镇花东镇

增城市石滩镇中新镇新塘镇

从化市太平镇鳌头镇良口镇

南沙区万顷沙镇

萝岗区九龙镇

珠海市(4个)

金湾区红旗镇平沙镇

斗门区白蕉镇斗门镇

汕头市(11个)

龙湖区外砂镇

澄海区东里镇莲下镇隆都镇

潮阳区关埠镇谷饶镇和平镇

潮南区两英镇陇田镇陈店镇

南澳县后宅镇

韶关市(24个)

仁化县董塘镇长江镇周田镇

南雄市乌迳镇黄坑镇珠玑镇

始兴县太平镇马市镇顿岗镇

翁源县龙仙镇翁城镇江尾镇

新丰县马头镇回龙镇

曲江区马坝镇大塘镇龙归镇

乳源县乳城镇桂头镇大桥镇

乐昌市坪石镇廊田镇梅花镇黄圃镇

河源市(19个)

源城区埔前镇

和平县阳明镇彭寨镇下车镇

龙川县老隆镇鹤市镇麻布岗镇

紫金县紫城镇蓝塘镇龙窝镇古竹镇临江镇连平县元善镇忠信镇隆街镇

东源县仙塘镇灯塔镇蓝口镇船塘镇

梅州市(22个)

梅县雁洋镇畲江镇松源镇

蕉岭县蕉城镇新铺镇广福镇

大埔县湖寮镇高陂镇茶阳镇

丰顺县汤坑镇丰良镇留隍镇潭江镇

五华县水寨镇华城镇安流镇

兴宁市罗浮镇坭陂镇水口镇

平远县大柘镇仁居镇石正镇

惠州市(11个)

惠城区水口镇陈江镇

惠东县稔山镇吉隆镇多祝镇

博罗县罗阳镇杨村镇石湾镇

龙门县平陵镇永汉镇

惠阳区新圩镇

汕尾市(10个)

海丰县海城镇公平镇梅陇镇可塘镇

陆河县河田镇河口镇螺溪镇

陆丰市碣石镇甲子镇南塘镇

东莞市(13个)

虎门镇常平镇长安镇塘厦镇石龙镇麻涌镇樟木头镇大朗镇厚街镇石碣镇桥头镇凤岗镇寮步镇

中山市(3个)

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

江门市(14个)

蓬江区荷塘镇

新会区双水镇司前镇古井镇

台山市斗山镇广海镇海宴镇

开平市水口镇苍城镇赤坎镇

鹤山市址山镇共和镇雅瑶镇

恩平市沙湖镇

佛山市(10个)

顺德区北滘镇龙江镇乐从镇

南海区西樵镇里水镇

三水区乐平镇芦苞镇

高明区明城镇更合镇杨和镇

阳江市(12个)

江城区平冈镇闸坡镇

阳东县东城镇东平镇合山镇北惯镇

阳西县织贡镇沙扒镇儒洞镇

阳春市春湾镇合水镇潭水镇

湛江市(19个)

坡头区龙头镇坡头镇

麻章区湖光镇硇洲镇

徐闻县曲界镇迈陈镇下桥镇

遂溪县遂城镇城月镇北坡镇

廉江市安铺镇青平镇石岭镇

吴川市黄坡镇吴阳镇塘缀镇

雷州市客路镇龙门镇乌石镇

茂名市(15个)

茂南区金塘镇

茂港区羊角镇

电白县水东镇电城镇沙琅镇

高州市石鼓镇长坡镇大井镇分界镇化州市平定镇同庆镇合江镇

信宜市镇隆镇合水镇怀乡镇

肇庆市(19个)

鼎湖区永安镇莲花镇

广宁县南街镇江屯镇石涧镇

德庆县悦城镇莫村镇

封开县江口镇南丰镇渔涝镇

怀集县怀城镇岗坪镇桥头镇

高要市白土镇金利镇新桥镇

四会市大沙镇江谷镇地豆镇

清远市(23个)

清城区源潭镇龙塘镇石角镇

清新县太和镇三坑镇禾云镇

佛冈县石角镇迳头镇汤塘镇

连山县吉田镇小三江镇

连南县三江镇寨岗镇

阳山县阳城镇黎埠镇七拱镇

连州市星子镇东陂镇西岸镇

英德市浛洸镇连江口镇望埠镇东华镇

潮州市(6个)

饶平县黄冈镇钱东镇三饶镇

潮安县庵埠镇彩塘镇古巷镇

揭阳市(12个)

榕城区渔湖镇

揭东县炮台镇新亨镇白塔镇

惠来县惠城镇葵潭镇靖海镇

揭西县棉湖镇五经富镇

普宁市洪阳镇里湖镇占陇镇

云浮市(14个)

云城区腰古镇都杨镇

新兴县新城镇天堂镇六祖镇

郁南县都城镇连滩镇南江口镇

云安县六都镇富林镇镇安镇

罗定市罗镜镇泗纶镇船步镇

注:带下划线的镇为县城镇。

二〇一〇年五月

责任编辑:陈映芝

扶持重点中心镇发展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加快重点中心镇发展的扶持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加快重点中心镇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见》(苏政发〔2013〕1号)、《淮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9-2030)》等文件精神,结合淮安实际,现制定如下扶持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以人的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完善机制为动力,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支撑,强化重点中心镇在市域城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节点地位,坚持“统筹发展、有序推进、集聚高效、彰显特色”原则,通过体制创新、政策扶持、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促进片区人口向城镇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重点中心镇科学跨越发展。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现代小城市、县域副中心”的定位,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增强重点中心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速度和质量,把市域10个重点中心镇建成“布局合理、发展领先、功能完善、生态宜

居、特色鲜明”的新型美丽小城市。到2020年,镇域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左右,镇域人口规模10万人左右;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镇区人口规模5万人左右。 三、基本原则 1、统筹发展。突出重点中心镇作为连接中心城市、县城与农村的纽带作用,强化其吸纳资源、汇聚要素、集聚项目的载体作用,打造新型城镇化结构体系。 2、有序推进。按照“一套规划、统一编制、分步实施”和“多规融合”的要求,着眼于提高重点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配套后开发、先老镇区后新镇区,分步实施,分期推进。 3、集聚高效。强化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支持,推动人、财、物和产业向重点中心镇有效集聚,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4、彰显特色。加强城镇特色街区、建筑、景观保护,彰显地方历史生态旅游、文化传承、建筑风格,形成“一镇一特色、一镇一风格”的小城市发展格局。 四、扶持措施 1、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根据重点中心镇的功能定位,由市规划局牵头,按照《淮安市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全域规划和片区发展理念,统一组织修编以重点中心镇为节点、周边乡镇为统筹范围的10个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加强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与经济

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与战略 (2) 第三章县域城乡统筹与城镇体系规划 (4) 第一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 第二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 第三节县域交通规划 (10) 第四节县域基础设施统筹规划 (10) 第五节县域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 (13) 第六节县域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七节县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18) 第八节县域文物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 (19) 第九节县域空间发展管制区划 (23) 第四章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6) 第一节城市用地总体布局 (26) 第二节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33) 第三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 (35) 第四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7) 第五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41) 第六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 第七节近期建设规划 (43) 第八节规划实施 (47) 第五章附则 (48) 附表1:中心城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2011年) (49) 附表2:中心城区2015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0) 附表3:中心城区2030年建设用地平衡表 (51) 附表4:中心城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52)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指导大名县城乡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大名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 2、从城市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3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是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河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7、《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 8、《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9、《河北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粤发[2002]13号 【发布部门】广东省政府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 (粤发〔2002〕13号) 为贯彻实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开创山区工作新局面,现就加快我省山区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快山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新形势下山区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目前,我省山区正面临加快发展的大好机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山区作为我省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是我省的主要生态屏障、重要后备资源和发展后劲之所在,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山区发展,是实践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增创我省发展新优势,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

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下增强我省经济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建设经济强省的重大举措;是促进不同类型地区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机遇,把加快山区发展摆上重要议程,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加大工作力度,树立长期作战思想,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实现新的发展。 加快山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现脱贫奔康为总目标总任务,依靠山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努力,在充分发挥内因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外部扶持力度,突出抓好以公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加快山区优势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山区生产力水平;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全面实施国家和省扶贫纲要;实行资源深度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切实加强山区生态系统建设,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山区发展的目标是:五年打基础,十年上台阶。到2007年,全省50个山区县以公路交通为重点的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形成中心城市通往山区和山区之间的高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经济发展有所加快,财政状况明显好转,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较大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新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全面实现脱贫奔康,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人口的比重大幅下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效果显著;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到2012年,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加快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中心城市通往山区高速公路和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加快山区国道、省道主干线公路的改造,实现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市到县通二级公路,形成与高速公路网相互连接、相互补充,层次分明的区域干线公路网络;加强县乡(镇)公路的建设与改造,基本实现县到镇通三级公路,形成较为完善的县乡公路

浅谈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

浅谈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迅猛发展起来,发展镇域经济不仅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本文针对连平县忠信镇镇域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建设;镇域规划 镇域规划是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村镇体系规划又是其中主要内容,主要是确定规模等级体系与相应职能结构划分。镇区是镇域农村城市化的核心,而城市化的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在城镇的集聚,并创造大量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而最终实现人口集聚的过程。重点中心镇的镇域“城乡一体化”建设应转到以中心镇主城区的城镇建设上来,在镇域里形成中心镇与村庄居民点两个体系,同时,严格限制村庄居民点的扩张并进行适当的整合。 1.村镇体系概况 忠信镇位于连平县东南部,地处东江上游,东连大湖镇,南界东源县,西靠油溪镇,北邻高莞镇,镇域总面积达到14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是东经114゜42′06″-114゜44′21″,北纬24゜11′14″-24゜13′34″之间。忠信陆路交通方便,省道忠定线东可至和平县和江西省定南等地,向西北达连平县城和韶关等地;官灯线向南可达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带。忠信镇南距河源市79公里,北距连平县城38公里,东至和平县城41公里。2003年忠信镇下辖14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径口、官陂、上坣、大陂、司前、新下、西湖、中洞、柘陂、水唇、东升、黄花、曲塘、大坪以及黄岭居委会、老街居委会和栗园居委会,总人口58012人,其中非农业23291人。 1.1 村镇职能结构现状 忠信镇是河源市北部贫困山区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各村依靠所处自然优势发展农业经济;目前忠信村镇职能结构分为两类。 ①镇区:是全镇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镇大部分的非农人口聚集地,建成区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②村民委员会:镇域农村居民点,主要从事农务管理。 1.2 村镇规模结构现状 居住在镇区总人口达3.5万人,人口聚集程度高;各村人口分布不均衡,其中司前、中洞总人口在1500人左右,上坣、柘陂、水唇、大陂人口有3000人以上,其余村在1500—3000之间。 1.3 村镇空间结构现状 各村基本沿忠信河、高莞河以及官灯线、忠定线两条省道沿线分布,其中东升、大陂、径口、上坣、柘陂、司前沿官灯线和忠定线沿线分布。 2.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2.1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官灯线、忠定线规划为一级公路,县道规划为二级公路,全面改造乡村道路,提高道路质量,做到路路通镇区,1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拖拉机,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汽车。 2.2 电力设施 镇域内电网由220kv、110kv高压配电,35kv、10kv中压配电,380/220v低压配电构成,10kv配电网依据负荷预测以及经济供电半径,各行政村设一个开

新丰县总体规划文本

文本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性质 (1) 第三章城市发展目标 (1) 第四章城市规模 (2) 第五章县域城镇体系 (2) 第六章城区土地利用 (3) 第七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与调整改造 (3) 第八章历史文物保护与城区风貌 (4) 第九章对外交通 (4) 第十章城区交通 (5) 第十一章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地 (5) 第十二章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 (5) 第十三章城市水源与给水 (6)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 (6) 第十五章远景规划设想 (8) 第十六章实施措施 (8) 第十七章附则 (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断加强,广东省北部山区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为适应大环境的变化,满足新丰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管理的合理有序,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以及实施细则》 《中心镇规划指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韶关市城市规划编制方法》 《韶关市新丰县总体规划与实施纲要》 第三条韶关市全部行政辖区面积为2015.2 平方公里,而本次总体规划范围在城区,即县城中心区丰城镇,规划范围面积为15.01平方公里。规划主要内容是土地利用规划。中心城区以旧城区及新城区为核心,其中新区是城区总体规划的重点规划范围。 第四条总体规划期限为2008年~2023年,重大问题考虑到21世纪中叶。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到2013年。 第五条本规划所涉及的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城区用地实际情况、规划意图,并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及其适度弹性而制定的。 第二章城市性质 第六条丰城是新丰县县城区所在地,是新丰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韶关南部经济中心城市。 第七条丰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旅游中心。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突出城区的中心功能,保证县域管理职能实施的需要,建成全市领先的现代化城市。新丰县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是融山、河、城为一体的山水城市。新丰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山水城市的基本特色。丰城是县级城市,是韶关南部对外开放的枢纽城市,是起跨市区作用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丰城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为其发展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远景目标奠定基础。 第三章城市发展目标 第八条城市发展总目标:2O23年把丰城城区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文明,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山水特色突出,景色宜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第九条经济目标:新丰县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山区贫困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65086万元(可比价),三大产业结构为36.89 : 32.71 : 30.40,人均国内生产总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浙委办[201(精)

浙委办[2010]115号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 (2010年10月11日) 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建设一直是我省区域和城乡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培育发展中心镇摆上重要位置,部署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着眼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中心镇发展和改革正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和改革,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发展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和节点,以促进中心镇转型升级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走特色发展之路,使中心镇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 (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将全省200个中心镇培育成为县域人口集中的新主体、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

载体,成为经济特色鲜明、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优良、功能设施完善的县域中心或副中心。力争100个左右中心镇的建成区户籍人口达到5万人或常住人口达到8万人以上,建成区户籍人口集聚率达到45%以上。工业功能区增加值占全镇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年财政总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努力把一批规模大、条件好的中心镇培育发展成为现代新型小城市。 二、主要任务 (一)科学规划,促进中心镇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调整行政区划,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依据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修编中心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完善中心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优化中心村布局规划和建设规划。结合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定位中心镇功能,加快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专项规划。 (二)实施“千亿产业集聚提升”工程,加快中心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滩涂、农村建设用地等资源,支持中心镇设立产业集聚发展功能区。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心镇加快商贸综合体和商业网点建设,着力改造提升专业市场,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和精品农业。到2012年,完成1000亿元左右产业投资,有效提升中心镇产业集聚发展水平。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订版)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9修订版) 佛山市城乡规划局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 3 城市用地 (3) 4 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5) 5 建筑间距、退让与高度 (16) 6 公共设施 (21) 7 道路交通 (26) 8 市政设施及其它公用设施 (30) 9 景观与环境 (36) 10 特定区域 (38) 11 附则 (39) 附录一:用词说明 (40) 附录二:名词解释 (41) 附录三:计算规则 (43) 附录四: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49)

1 总则 1.1 为科学编制城市规划,严格城市规划管理,实现城市规划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保证城市规划的实 施,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技 术规范为依据,参照省内其它城市同类规定,并结合佛山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3 在佛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规定执行。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村庄 和集镇,经批准可暂按国家、广东省有关村镇的相关规定执行。 1.4 本规定未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现行法律、法规、规范和佛山市有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规划内容和深度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广 东省中心镇规划指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规定执行。规划编制应采用佛山市统一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2-1 佛山市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总体规划的编制 2.2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可根据需要先组织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15~20年;近期建 设规划期限为3~5年。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可编制年度的规划实施方案,作为城市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的依据。 2.3 “2+5组团”可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组团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 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 详细规划的编制 2.4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计划。城市新区、旧 城改造区、特定区域、近期建设区以及备用土地、拟出让土地等城市建设重要控制区域,应当优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中城市重点地区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前应先开展相关规划研究。 2.5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控制要求和规划条件为依据进行编制。各级人民政府应 组织编制重要街区、重点景观区、广场、公园、重要交通枢纽用地、城镇主要出入口、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广东市县镇名录

广东省辖:21个地级市,5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41个县、3个自治县,429个街道办事处、1145个镇、4个乡、7个民族乡。 广州市辖10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越秀区。 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景泰街道) 黄埔区花都区(新华街道)番禺区(市桥街道,街道:市桥街、桥南街、东环街、沙头街、洛浦街、大石街、小谷围街、石壁街(即将成立);镇:南村镇、钟村镇、沙湾镇、石碁镇、石楼镇、新造镇、化龙镇、榄核镇、东涌镇、大岗镇。)南沙区(黄阁镇)萝岗区(夏港街道) 从化市(街口街道,辖3个街道(街口、城郊、江埔)、5个镇(温泉、良口、吕田、太平、鳌头)。)增城市(荔城街道) 深圳市辖6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福田区。 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新安街道)龙岗区(龙岗街道) 盐田区(盐田街道) 珠海市辖3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香洲区。 香洲区斗门区(井岸镇)金湾区(三灶镇) 汕头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金平区。 金平区龙湖区濠江区澄海区(凤翔街道)潮阳区(文光街道) 潮南区(峡山街道) 南澳县(后宅镇) 韶关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浈江区。 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马坝镇) 乐昌市(乐城街道)南雄市(雄州街道) 仁化县(仁化镇)始兴县(太平镇)翁源县(龙仙镇)新丰县(丰城街道) 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 佛山市辖5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禅城区。 禅城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区辖2个街道(桂城、罗村)、6个镇(里水、九江、丹灶、大沥、狮山、西樵)。)顺德区(大良街道,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伦教街道、勒流街道、陈村镇、北滘镇、乐从镇、龙江镇、杏坛镇、均安镇。)三水区(西南街道,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白坭镇、乐平镇、大塘镇、芦苞镇、南山镇。)高明区(荷城街道,荷城街道,西安街道,杨和镇,更合镇,明城镇) 江门市辖3个市辖区、4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江海区。 江海区(滘头街道)蓬江区(环市街道)新会区(会城街道) 台山市(台城镇)开平市(长沙街道)鹤山市(沙坪镇)恩平市(恩城街道) 湛江市辖4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赤坎区。 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麻章区(麻章镇) 廉江市(罗州街道)雷州市(雷城街道)吴川市(梅菉街道) 遂溪县(遂城镇)徐闻县(徐城街道) 茂名市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茂南区。 茂南区茂港区(南海街道) 高州市(潘州街道)化州市(东山街道)信宜市(东镇街道) 电白县(水东镇) 肇庆市辖2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端州区。 端州区鼎湖区(坑口街道) 高要市(南岸街道)四会市(东城街道) 广宁县(南街镇)德庆县(德城街道)封开县(江口镇)怀集县(怀城镇) 惠州市辖2个市辖区、3个县。市人民政府驻惠城区。 惠城区(龙丰街道)惠阳区(淡水街道) 惠东县(平山街道)

嘉兴市中心镇与小城市发展对策探索_以中心镇发展为例

展、培育阶段,“权力下放、超收分成、规费全留、干部配强”的基本原则,从制度确立了新市镇建设的目标、地位与要求。 一是资金要素支持。提出“超收分成、规费全留”的资金倾斜政策,即在保证2007年基数的前提下,暂定五年内基数外新增财力的70%以上留镇。市县两级政府财政资金安排,优先考虑符合新市镇各种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的项目。新市镇土地出让金的净收益全部留镇。同时支持和鼓励新市镇盘活镇域范围内各种原因形成的各类闲置国有资产、集体资产。 二是土地要素支持。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鼓励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宅基地专项治理和复垦,由此取得的用地指标,省级中心镇全部留用,其他镇80%以上留用。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探索建立土地在空间、时间上的置换机制为手段,从而在财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上保障新市镇的培育与发展。 三是人才要素支持。对到新市镇或村(居)工作的各种人才给予优惠与政策倾斜,并从住房购置补助、子女教育安排、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连续三年举办“星耀南湖”人才对接交流会,吸引了大批海外精英和国内外高科技人才投资创业。 在省委、省政府“扩权强县”政策的指引下,通过“扩权强镇”战略,在政策扶持上进行改革,除下放省、市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权限外,还将部分行政处罚和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如2008年9月,市政府下发《关于印发嘉兴市新 2.要素支持。3.政策扶持。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城市建设提供一个渐进的平台,是避免中心城市发展过快,人口过于集中等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 近年来,浙江省在培育中心镇建设上有了较大突破,嘉兴市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嘉兴市从1997年起开始推进小城镇建设,到2000年开始启动中心镇建设,再到新市镇建设,其经济发展持续加速,人口规模快速扩张,社会经济较为全面发展。 嘉兴市这十几年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心镇、新市镇的政策创新、倾斜和支持等方面的制度,不仅有助于镇级经济要素与人口集聚,推动镇区经济发展,还有助于整合区域资源,加速城市群建立,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扩大国内消费,启动内需。 嘉兴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政策、意见的指导下,以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建设和新市镇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镇级区域建设,提升镇区集散能力与辐射能力,提高市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嘉兴市现代化网络型大城市和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其主要措施: 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设置、财力补助、要素配置等细节上对新市镇建设进行调整与倾斜,并从制度层面上进行改革、保障与确认,形成有利于新市镇发展的制度环境。2007年12月29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强镇扩权积极培育现代新市镇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嘉兴市在新市镇发一、嘉兴市推进新市镇建设的主要措施 1.制度创新。DOI:10.3969/j.issn.1674-8905.2011.06.015 张全跃 (国家统计局嘉兴调查队,浙江 嘉兴 314050) 内容提要:中心镇建设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有效的政策创新。嘉兴市委、市政府采取制度创新、要素支持、政策扶持、行政推动、自生能力等措施,以中心镇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镇级区域建设,从而提高市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此同时,针对规划布局有待完善,产业发展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培育竞争机制、引导产业发展、行政放权、分工合作、人口自主流动等建议,从而推动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 关键词:中心镇;区域经济;政策设置 嘉兴市中心镇与小城市发展对策探索 ——以中心镇发展为例 区域发展 40 《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年6期

许昌市城市规划指标指导意见7月10日(最终)

许昌市城乡规划指标指导意见

目录 城区篇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建设用地-----------------------------------------------------------------------1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及兼容性规定----------------------------------------------1 第二节建筑容量控制指标----------------------------------------------------------3 第三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建--------------------------------------------------5 第三章建筑工程----------------------------------------------------------------------11 第一节建筑间距--------------------------------------------------------------------11 第二节建筑物退让-----------------------------------------------------------------15 第三节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

----------------------------------------------------19 第四节容积率指标计算-----------------------------------------------------------20 第五节绿地和停车----------------------------------------------------------------22 第六节城市夜景亮化--------------------------------------------------------------24 第四章交通工程--------------------------------------------------------------------27 第一节城市道路--------------------------------------------------------------------27 第二节道路交叉口-----------------------------------------------------------------30 第三节机动车停车场--------------------------------------------------------------32 第四节城市公共交通--------------------------------------------------------------33 第五节其他交通设施--------------------------------------------------------------34 第五章市政工程

新佛山城市规划(2020)

佛山城市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 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 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 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 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 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 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6条城市发展目标 1、第一阶段,到2010年左右,全面协同地推进佛山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工作,在 保持发展活力的前提下调整体制结构,努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加强区域协作,构建广佛都市区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 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社会文明的小康社会;与珠江三角洲其他城市一起,确立具有独自特色的国际大都市区的地位。 第7条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以区域协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前提,遵循区域化与市场化的一般规律,科学判断与合 理制定城市的发展路径、功能定位与发展选择,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应充分考虑对于跨界地区的影响。 2、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协调。 3、注重区域内各城市与地区间在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协调。 第8条社会发展策略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稳定劳动力的供给,引导流动人口逐步本地化,实现劳动力的稳定储备。 2、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建立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土地供应机制,加大职业培训与教育的投 入,增强劳动力的可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 3、完善城乡统筹规划,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的集聚,全面改善村镇地区在社会基础服务 设施方面的配套建设。各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应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在全市逐步建立起“市-区-街办(镇)-村” 多级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 4、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的“镇改街、村改居”和城市新建小区的“社区建设”,增强市民 的地方认同感。 5、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数字佛山”。

中心镇创建先进镇申报材料

打造转型升级先行镇建强扮靓沛县南大门 ——强势推进综合型中心镇创建 张庄镇党委、政府 张庄镇被列为徐州市首批30个中心镇之一创建达标以来,紧扣“打造转型升级先行镇、建强扮靓沛县南大门”的工作主题,坚持“三化三提升”统领中心镇建设,以科学规划为先导、项目建设为重点、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百日会战”、“五整治五提升”专项活动为载体,对照市定6大类25项考核指标,加大投入、逐一完善、强势推进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全力打造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徐州一流中心镇。 一、健全组织,落实制度 我镇坚持把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统领全镇工作全局来抓,成立了党委书记牵头、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的张庄镇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的实施。同时出台了《张庄镇关于中心镇创建达标活动的实施意见》、《张庄镇小城镇建设管理办法》、《张庄镇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管理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了工作调度会、协调会、监查通报等管理制度,有力地保证了中心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同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中心镇创建协调会,每月开展

一次推进会,每周开展一次督查,及时掌握情况,督促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规划先行,绘就蓝图 牢固树立“规划是中心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的理念,高起点定位“楚风汉韵,现代新镇”目标,按照5平方公里、5万人口的中心镇的发展规模,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适度超前性,聘请了徐州市规划设计院高起点、高标准修编了张庄镇《镇区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镇区环境综合整治详细规划》,构建“西扩新区、北拓园区、南延商区”的中心镇格局。对照中心镇创建的各项指标,完善徐沛路沿街立面整治景观设计水平的再提升及楚风汉韵规划设计,确保了镇区重要节点规划、专项规划水平再上新台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做到以规划引领发展,着力打造产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名镇、物流大镇,把我镇打造成为徐州至沛县的最大的节点中心镇。 三、多轮驱动,提升标准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按照基础设施配套先行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 18000余万元,完善配套道路、雨污分流、路灯、污水处理厂、垃圾体系、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优化了镇区环境、改善了镇容镇貌、夯实了基础。二是破解三个难题,实现三个集中。坚持集中连片建设,实现人口向镇区、居民向社区、工业向园区三集中,破解了土地、资金、人口三个难

湖南省中心镇名单

地区序号中心镇名称 长沙市1 长沙县金井镇(示范镇) 2 望城区乔口镇(示范镇) 3 浏阳市永安镇 4 浏阳市大瑶镇 5 宁乡县灰汤镇(示范镇) 6 宁乡县双凫铺镇 株洲市 7 云龙示范区云田镇(示范镇) 8 株洲县淦田镇 9 醴陵市石亭镇(示范镇) 10 攸县网岭镇(示范镇) 11 茶陵县界首镇 12 炎陵县鹿原镇 湘潭市13 湘潭县花石镇 14 湘乡市棋梓镇(示范镇) 15 韶山市清溪镇(示范镇) 16 雨湖区楠竹山镇(示范镇) 衡阳市17 衡南县车江镇(示范镇) 18 衡南县三塘镇 19 衡阳县洪市镇(示范镇)

地区序号中心镇名称 20 衡山县白果镇 21 衡东县大浦镇 22 祁东县归阳镇(示范镇) 23 祁东县太和堂镇 24 常宁市松柏镇 25 耒阳市新市镇 邵阳市26 邵阳县五峰铺镇 27 邵东县廉桥镇(示范镇) 28 武冈市邓元泰镇(示范镇) 29 新邵县陈家坊镇 30 隆回县六都寨镇 31 城步县西岩镇 32 绥宁县武阳镇 33 新宁县回龙寺镇 34 洞口县高沙镇 岳阳市35 平江县伍市镇(示范镇) 36 平江县长寿镇 37 岳阳县麻塘镇 38 华容县注滋口镇

地区序号中心镇名称 39 汨罗市汨罗镇(示范镇) 40 临湘市羊楼司镇(示范镇) 41 湘阴县鹤龙湖镇 常德市42 桃源县陬市镇 43 汉寿县罐头嘴镇(示范镇) 44 汉寿县太子庙镇 45 石门县皂市镇 46 临澧县新安镇(示范镇) 47 临澧县合口镇 48 澧县大堰垱镇 49 津市市保河堤镇 50 安乡县黄山头镇 郴州市51 苏仙区良田镇(示范镇) 52 资兴市兴宁镇 53 桂阳县太和镇 54 宜章县梅田镇 55 嘉禾县行廊镇 56 安仁县安平镇 57 永兴县马田镇

中山市南朗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中山市南朗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文本、图集) 南朗镇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2007年9月

项目名称:中山市南朗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 项目委托:中山市南朗镇人民政府 南朗镇总体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建设部甲级0010001 深圳市深临字第200114号 编制时间:2007年8月 出图专用章: 院长:刘仁根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分院总工:范钟铭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总工:杨律信国家特许注册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人:魏正波城市规划师 孙昊城市规划师 项目组成员:李鑫城市规划师 王晋暾城市规划师 项昺城市规划师 李轲城市规划师 何斌城市规划师 张迎规划师助理 协编单位: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参加人员: 给水、排水工程:聂洪文(总工、高级工程师)陈天凌(工程师) 电力、通信工程:肖珈琦(副总工、高级工程师)方阳生(工程师)燃气工程:王引平(燃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冬青(高级工程师)环卫工程:曾新民(副总工、高级工程师)邓永华(工程师)

项目名称:中山市南朗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审定: 审核: 项目负责人: 规划专业设计人: 校对人: 给排水专业设计人: 校对人: 电力电信专业设计人: 校对人: 燃气专业设计人: 校对人:

中山市南朗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1) 第一节城镇发展目标 (1) 第二节城市发展策略 (2) 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3) 第四章空间政策管制规划 (4) 第一节“三区”划定 (4) 第二节“四线”管制 (5) 第三节空间政策管制分区 (5) 第五章城乡协调发展规划 (6) 第六章城镇总体布局规划 (7) 第七章综合交通规划 (8) 第一节对外交通与区域协调 (8) 第二节道路交通规划 (8) 第三节公共交通规划 (9) 第八章公共设施规划 (10) 第九章居住用地规划 (11) 第十章工业仓储用地规划 (11) 第十一章旅游发展规划 (12) 第十二章岸线利用规划 (13) 第十三章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14) 第十四章景观风貌规划 (15) 第十五章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16) 第十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7)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7)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8)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18) 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 (19) 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19) 第六节环境保护规划 (20) 第七节环境卫生规划 (20) 第十七章城镇防灾规划 (21) 第一节抗震与消防设施布局 (21) 第二节人防设施布局 (21) 第三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21) 第十八章近期建设规划 (22) 第一节近期发展目标与规模 (22) 第二节分区发展策略 (22) 第三节近期重点控制与建设地区 (23) 第四节政府近期行动与土地供应计划 (23) 第五节近期建设与中远期发展的衔接 (23) 第十九章规划实施措施 (24) 第二十章附则 (24) 附录中山市南朗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25) 附表1:现状用地汇总表(2006年) (31) 附表2:规划用地平衡表(远期2020年) (31) 附表3:近期用地平衡表(至2010年) (32) 附表4:规划城镇主次干道一览表 (33) 附表5:配建停车场指标标准一览表 (34) 附表6:公共设施标准一览表 (35)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名单(共96个,定稿)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名单 (共96个) 南京市(3个) 六合区:竹镇镇 高淳区:桠溪镇 溧水区:白马镇 无锡市(2个) 宜兴市:和桥镇、官林镇徐州市(12个) 铜山区:利国镇、郑集镇、 大许镇 丰县:欢口镇 沛县:龙固镇 睢宁县:古邳镇、双沟镇新沂市:马陵山镇、窑湾镇邳州市:官湖镇、碾庄镇、 铁富镇 常州市(4个) 溧阳市:社渚镇、南渡镇金坛市:薛埠镇、儒林镇苏州市(3个) 吴江区:黎里镇 常熟市:沙家浜镇 昆山市:周庄镇 南通市(10个) 海门市:包场镇、三星镇启东市:吕四港镇、近海镇如皋市:搬经镇、长江镇海安县:李堡镇、曲塘镇如东县:洋口镇、长沙镇 连云港市(9个) 赣榆县:柘汪镇、沙河镇、 海头镇 东海县:桃林镇、白塔埠镇 灌南县:汤沟镇、堆沟港镇 灌云县:圩丰镇、杨集镇 淮安市(10个) 淮阴区:徐溜镇、渔沟镇 淮安区:车桥镇、钦工镇 涟水县:高沟镇、红窑镇 洪泽县:岔河镇 盱眙县:马坝镇、旧铺镇 金湖县:银集镇 盐城市(13个) 盐都区:大冈镇、大纵湖镇 响水县:陈家港镇 滨海县:八滩镇、滨海港镇 阜宁县:益林镇 射阳县:海通镇、黄沙港镇 东台市:安丰镇、弶港镇 大丰市:刘庄镇、南阳镇 建湖县:上冈镇 扬州市(10个) 江都区:邵伯镇、小纪镇 宝应县:范水镇、曹甸镇、 射阳湖镇 仪征市:大仪镇、月塘镇 高邮市:菱塘回族乡、三垛镇、 临泽镇 镇江市(4个) 丹阳市:新桥镇、皇塘镇 句容市:下蜀镇、茅山镇 泰州市(7个) 姜堰区:溱潼镇、白米镇 兴化市:戴南镇、安丰镇 泰兴市:黄桥镇、虹桥镇 靖江市:新桥镇 宿迁市(9个) 宿城区:龙河镇 宿豫区:来龙镇 沭阳县:马厂镇、韩山镇、 贤官镇 泗阳县:王集镇、新袁镇 泗洪县:双沟镇、界集镇。

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甲级(建)城规编第(021072)号 建筑工程设计证书:甲级№1901521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甲级№9630011 白云区中心镇规划·太和镇总体规划 白云区太和镇总体规划(2004—2020) 文本(最终成果稿)

项目名称:白云区中心镇规划·白云区太和镇总体 规划(2004—2020) 项目委托方: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白云区分局 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人民政府 项目承担方: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证书资质等级: : [建]城规编第(021072)号 甲级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白云分局 2005.4

规划编制人员 院主管领导:黄祖璜高级工程师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院技术指导:王如荔(教授级)高级建筑 师 总工程师 林玉明李瑞明高级规划师 高级工程师 顾问总工 副总工程师 张仪兴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项目主管领导:蔡克光高级规划师副所长 项目总负责:黄江宁规划师 规划:黄江宁规划师 蔡克光高级规划师 刘伟仪陈刚助理规划师助理规划师 给水排水:谢显义高级工程师电力电讯:黄昆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规划方向与目标 (5) 第一节规划依据与期限 (5) 第二节规划发展方向与目标 (6) 第三节人口规模的规划控制 (7) 第四节建设用地规模的规划控制 (7) 第三章镇域土地综合利用规划 (7) 第四章中心区总体规划 (10) 第一节规划结构与总体用地布局 (10) 第二节道路系统规划 (12) 第三节工业用地规划 (13) 第四节仓储用地规划 (13) 第五节居住用地规划 (13) 第六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14) 第七节商业、物流用地规划 (16) 第八节绿化用地规划 (16) 第九节市政设施用地规划 (17) 第十节区域性道路及对外交通用地 (17) 第十一节给水规划 (17) 第十二节排水规划 (18) 第十三节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19) 第十四节防灾工程规划 (20) 第十五节镇中心区电力工程规划 (21) 第十六节镇中心区电信工程规划 (21) 第十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21) 第十八节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0) (22) 第五章规划强制性内容 (24) 第一节太和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24) 第二节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内容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