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川教版九年级上)

第8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川教版九年级上)
第8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同步练习(川教版九年级上)

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川教版九年级上)

一、选择题

1.古代历史上连接亚欧大陆的著名商路是( )

A.茶马古道B.丝绸之路C.滇藏古道D.唐蕃古道

2.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是.( )

A.罗马人B.中国人C.阿拉伯人D.意大利人

3.下图中的人物向往中国的文明与繁荣。历经艰辛来到中国,为东西方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他是( )

A.马黎诺里B.安德鲁C.马可·波罗D.列班·扫马

4.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在( )

A.10世纪B.12世纪C.13世纪D.16世纪

5.下面关于马可·波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意大利著名旅行家

B.在中国宫廷任职,并出使缅甸

C.掌握了汉语和蒙古语,受到明朝皇帝的信任

D.他的活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6.马可·波罗是经海路从中国回到意大利的。那么,其回家路线中不会包括( ) A.泉州B.苏门答腊C.印度洋D.苏伊士运河

7.O到9这十个数字的计数法的创造者是( )

A.古代埃及人B.苏美尔人C.阿拉伯人D.古代印度人

8.O至9十个数字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是( )

A.最早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B.阿拉伯人学会这一计数法并加以改造

C.最早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D.阿拉伯人曾经使用过这一计数法

9.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

是( );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10.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B.创造并传播了0-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C.传播了伊斯兰教D.根据民间故事,汇集成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11.阿拉伯数字传人欧洲的时间大约是在( )

A.八世纪B.十世纪C.十二世纪D.十五世纪

12.下列内容中,由西向东传播的有( )

①棉花②伊斯兰文化③火药④阿拉伯的天文知识⑤胡椒

A.①②④B.③④C.②④D.①②⑤

13.现代人类文明是在过去各个民族,各个区域文明冲撞和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下列四项中,明显区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D.马可·波罗来华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了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有见闻口述成一本书,叫做《马可·波罗行记》,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二...…·中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的

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及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一种方式。(相关链接:古代文明

交往的主要方式:和平交流、暴力冲突)

材料一:

材料二:

(3)请你写出两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

15.举出古代中国和世界、古代世界各民族之间和平交往的三例重要历史事件,并任选其中一例说说它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CCCC DDCCB CCD

二、非选择题

14、(1)马可·波罗。(2)材料一:和平交流。材料二:暴力冲突。(3)遣唐使。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等。

15、①丝绸之路。②遣唐使。③鉴真东渡。④玄奘西行。⑤郑和下西洋。⑥马可·波罗来华。⑦阿拉伯数字的传播。⑧佛教传入中国。(任选三例即可)

影响:(答出其中任一例的影响即可)如:①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或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②遣唐使:借鉴唐朝的制度,传播唐朝的文化(学习唐朝的经验,对日本影响很大)。③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④玄奘西行:推动唐朝与天竺(或南亚)的文化交流(系统记录介绍古代印度的第一人,促进文化交流。)⑤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的关系。⑥马可·波罗来华: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马可·波罗行记》对开辟新航路产生了很大影响。⑦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阿拉伯数字传遍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成为人们共同使用的数字符号。⑧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对任一“影响”的回答,只要答出经济、文化交流的意思即可)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语言习惯等都有很大差别,很多日常行为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屡见不鲜,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交往的顺利进行,并使交往双方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是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影响力的日益加强,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是日益频繁与广泛。同时,中国学生出国交流、深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这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由于历史、

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会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应意识到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可忽视和改变的,应该接受这种差异,尊重和理解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处理实际问题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上的冲突,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一、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表达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 1、文化特征与用词差异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才能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

川教版历史九上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随堂练习

第二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典型练习 夯实基础典型题 1、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 A、阿拉伯人 B、罗马人 C、意大利人 D、希腊人 2、有一位旅行家,在元朝时来到中国,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委以重任,在中国一住就是17年,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此人是 A、穆罕默德 B、亚历山大 C、马可?波罗 D、屋大维 3、《马可·波罗行记》一书记述的中国见闻的时期是 A、元朝 B、唐朝 C、明朝 D、北宋 4、下列在东西方文化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是 A、《罗马史》 B、《马可·波罗行记》 C、《伊尼特》 D、《历史》 5、在世界古代史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埃及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中国人 6、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的是 A、埃及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希腊人 7、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是的 A、阿拉伯人 B、印度人 C、西亚人 D、埃及人 8、世界古代历史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埃及人 B、阿拉伯人 C、印度人 D、印第安人 9、、把中国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发明传到西方的是 A、埃及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土耳其人 10、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 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D、古代阿拉伯人、埃及人 11、在古老的连接“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上,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起桥梁的是 A、罗马人 B、阿拉伯人 C、波斯人 D、马其顿人 12、今天的0、1、2、3、等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两河流域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印度人能力提高典型题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一模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陶片放逐法”是雅典公民实行民主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考古学家在希腊发现了刻有铁米斯托克里(公元前5世纪雅典著名政治家,史书记载他曾被陶片放逐)名字的陶片190枚,辨认字迹确定是由14人刻写。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D.实际上被少数人所控制 2.从“征服意大利半岛”“称霸地中海地区”“凯撒夺取政权”这些关键词中可以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A.希腊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统治C.罗马帝国的扩张D.雅典民主政治3.“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4.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B.2C.3D.4 5.与“台伯河畔”“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习内容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6.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7.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A.罗马共和国B.雅典城邦C.罗马帝国D.法兰克王国 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下图罗马万神庙可以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设 计新人教版 【课程标准】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了两个问题:第一,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他们交换各地的不同物产,传播各民族的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其中,阿拉伯人发展和传播了阿拉伯数字,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意大利人马克。波罗向往中国的文明与繁荣,历进千辛万苦来到中国,旅居元朝长达17年之久,并在元朝朝廷中担任官职。回国后,他口述《马克。波罗行纪》一书,传播东方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的储备,对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对东西方文化的传播能够很好的予以理解。相对而言,学生对伊斯兰教比较陌生,对穆斯林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还缺乏了解,对此充满了好奇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查找史料的方法,表达、概括、提炼的能力,能根据教师的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并且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教学重点】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及其国际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与与跨文化国际交流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r Xu Jie 一、导言 什么是“文化”? 广义的文化内容非常广泛: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建筑,工艺,文学,艺术,道德,风俗,宗教,礼仪,法律,以及亲属关系,娱乐方式,婚姻形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 狭义文化仅指其中意识形态方面非物质的内容。集中体现为对四种主要关系的诠释: (1)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群关系-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 (3)人己关系-自己与他人关系 (4)人的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关系-人神关系 我们主要从通俗实用的角度进行阐述。 “西方文化”近现代以欧美文化为代表,古代则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代表。 “东方文化”近现代以中国文化为代表,古代则是以华夏文明为代表。此外还有相近和相关的印度文化,日本文化和东南亚文化。 东西方文化相互自成体系,相互自圆其说,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能站在一种文化的立场批判另外一种文化。面对西方文化,我们反对盲目地全盘接受和盲目的一概排斥,而是鼓励有

选择地吸收利用。让其中优质元素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互相激荡,互相融合,以形成更高级的文明。 二、价值观 价值观包括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体系。 西方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人都是个体的、自私的,每个人都权力追求最大幸福,都有破坏别人的幸福时就要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不全然是负面的,本身没有贬义): 自主抉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自我发展,自行决定为到达这个目的采取什么办法,并且认为,靠个人奋斗取得的成功必定会在社会上得到尊重。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试题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里克利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经济繁荣B.帝国庞大C.民主政治D.文化昌盛 2.2020年元旦刚刚过去。“元旦”所依据的历法,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该历法的基础是 A.古埃及的太阳历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的夏历D.罗马人的儒略历 3.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帝国对于法学的主要贡献有() ①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制定《十二铜表法》 ③制定用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万民法④制定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法律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5.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古希腊是一切文明的发源地B.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发源地 C.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D.欧洲文明是海洋文明发源地 6.“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7.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之根都在希腊,古希腊文明回声的最强音,是世界许多民族每天都在运用的语言文字。”这句话的含义是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8.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如下图漫画场景最早出现于()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课型:新授课年级:九年级上册 一、教材内容分析 ㈠.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本节内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丝绸之路(2)阿拉伯数字 2.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1)马可波罗(2)《马可波罗游记》。本单元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为主线,分二个对象进行叙述:一是以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为对象;一是以古代文明的巨大成果为对象。本节揭示了人类文明交往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从而理清了人类交往与文明发展的关系。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知道世界各国文明的发展都要由分散走向整体,通过和平往来和暴力冲撞这两种主要方式达到文明的整合.㈡.引导学生加强对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古代人类文化交流的另一种方式,也就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和平交往方式。本课选择了阿拉伯数字和马可波罗两个典型的事例确定为学习主题,内容不是太多,结构比较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教师应当在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现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通过本课学习要让学生知道:战争与征服活动不是人类文明进行交流的唯一方式,东西方文化交流更多的还是通过和平交流来实现的。世界文化交流的过程有着长期性与艰巨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叙述古代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路──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观察教材插图和地图,形成识读图表的能力。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与跨文化国际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与跨文化国际交流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r Xu Jie 一、导言 什么是“文化”? 广义的文化内容非常广泛: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服饰,饮食,建筑,工艺,文学,艺术,道德,风俗,宗教,礼仪,法律,以及亲属关系,娱乐方式,婚姻形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 狭义文化仅指其中意识形态方面非物质的内容。集中体现为对四种主要关系的诠释: (1)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2)人群关系-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 (3)人己关系-自己与他人关系 (4)人的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的关系-人神关系 我们主要从通俗实用的角度进行阐述。 “西方文化”近现代以欧美文化为代表,古代则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代表。 “东方文化”近现代以中国文化为代表,古代则是以华夏文明为代表。此外还有相近和相关的印度文化,日本文化和东南亚文化。 东西方文化相互自成体系,相互自圆其说,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能站在一种文化的立场批判另外一种文化。面对西方文化,我们反对盲目地全盘接受和盲目的一概排斥,而是鼓励有选择地吸收利用。让其中优质元素跟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互相激荡,互相融合,以形成更高级的文明。 二、价值观

价值观包括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体系。 西方价值观的基本前提:人都是个体的、自私的,每个人都权力追求最大幸福,都有破坏别人的幸福时就要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有着丰富的内容(并不全然是负面的,本身没有贬义): 自主抉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自己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自我发展,自行决定为到达这个目的采取什么办法,并且认为,靠个人奋斗取得的成功必定会在社会上得到尊重。 自力更生: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不依赖父母和他人,依赖他人是无能的表现,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接受施舍,那有损自己的尊严。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信仰,劳动,利益,观点,时间。你自己独立,也尊重别人的独立。 尊重隐私:无论关系远近,都要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这已经渗透到各个层面。学校,工作单位。 讲究平等

2020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热点剖析】 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表现 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1)表现: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 ①地位: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表现 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1)途径: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如当时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 (1)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

【同步练习】《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川教)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同步练习 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1.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下面选项属于文明融合的是( ) A .亚历山大东征 B .希波战争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马可·波罗来华 2.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在自己的游记中这样描写当时的中国皇宫:大殿和房间都装饰雕刻着镀金的龙……材料中的“中国皇宫”是指( ) A.唐朝的长安 B.北宋的东京 C.元朝的大都 D.明朝的北京 3.下列历史人物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或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有(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记述了东方经历与见闻,后来激起欧洲人对东方憧憬和向往的是( ) A .《荷马史诗》 B .《天方夜谭》 C .《大唐西域记》 D .《马可·波罗游记》 5.马可·波罗的书几次出版均被抢购一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另一方面,整个14世纪里,佛罗伦萨的街头都有被起名为“马可·波罗”的小丑,说着没人相信的大话以博众人一笑。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意大利人崇拜马可·波罗,纷纷给孩子起相同的名字 B.意大利人嫉妒马可·波罗,故意丑化他 C.意大利人既向往东方的财富,又怀疑马可·波罗的描述 D.名字相同纯属巧合,无足为怪 6.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 这十个数码,创造它和将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人分别是( ) A.印度人、阿拉伯人 B.罗马人、阿拉伯人 C.阿拉伯人、阿拉伯人 D.中国人、阿拉伯人 7.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欧洲人的手。”结合历史知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形成了西方近代科学 D.欧洲人完全照搬中国科技成就 8.“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远行中国的史实,告诉我们应该具有( ) A.开放与交流意识 B.爱国意识 C.民主与法制意识 D.历史是非观念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拉伯人善于学习各国有用的东西……吸收了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文化,并发扬光大。 ——《世界史·古代史》 材料二马可·波罗在这部书中以大量篇幅描述了中国都市的繁华、江南如画的风光、各地丰富的物产和风土人情;盛赞在中国随处可见的丝绸、瓷器、香料、金银和珠宝;并第一次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的印刷、货币、驿政和造船等情况。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被欧洲人惊叹为“天外奇谈”。马可·波罗告诉他们,他还没有说出自己见闻的一半。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的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的这部书指什么?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3)请你对“阿拉伯人”和“马可·波罗”作一概括评价。 (4)你认为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古代欧洲文明教案

古代欧洲文明教案 【篇一:2017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古代希腊教案3.doc】 第 4课古代希腊 【篇二:2017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主题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古代希腊教案2.doc】 第4课古代希腊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雅典著名的改革家 梭伦、伯里克利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 荣的状况。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阅读插图,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认识奴隶制民主的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了解希腊繁荣是 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通过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到繁荣过程中的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繁荣。 二、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教学过程: 由奥运会的来历导入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临海、多山 2.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国家机构:奴隶制共和国 爱琴文明的历史地位

3.斯巴达和雅典 1)斯巴达:地理位置 居民组成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希洛人及阶级状况 国家机构:奴隶制王国 2)雅典:地理位置→经济状况 居民组成:雅典公民、奴隶和外邦人。 出现时间、地点、线形文字及迷宫 4、古希腊的繁荣 提问、讨论、理解: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古希腊繁荣时期城邦政治知道的基本情况 明确:绝大多数城邦废除了国王,实现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 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国家。 2、梭伦改革 学生阅读,明确:梭伦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及主要的民主权利机关。 3、伯里克利改革 学生阅读,理解:改革的目的、内容及结果 4、讨论:我们该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由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和“贝壳放逐法”构成,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每一个有公民权 的男子都有参加五百人会议的机会。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是为雅典的奴隶 制经济、奴隶主服务的,规定只有男子才有公民权,奴隶和妇女都 没有政治权利,即使享有公民权的人,也不可能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实际上真正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人是不多的。据当时粗略的估计, 雅典的奴隶达三十六万五千人左右,外邦人和无产者约四万五千人,自由公民,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约九万人。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总结: 关键词:爱琴文明、城邦、梭伦改革、民主政治作业:学习目标【篇三:第三学习主题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古代希腊教案设计 ( 川教版九年级上册)】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含答案)(2)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模拟试题(含答案)(2)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该处是 A.文明名称 B.出现时间 C.著名人物 D.文明代表 2.古代罗马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以下属于古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是 ①《掷铁饼者》②《十二铜表法》③《荷马史诗》④《儒略历》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3.古代希腊文明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下列属于这一地区宝贵遗产的有 ①雅典民主政治②麦加大清真寺③《荷马史诗》④佛教⑤狮身人面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 4.“不断的扩张使其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并将其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材料中的“大帝国”是() A.罗马帝国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5.有个家庭,成员是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隶、一名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1B.2C.3D.4 6.与“台伯河畔”“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有关的学习内容是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 7.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战争,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下列属于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的是( ) ①诉讼程序②所有权③债务权④宗教法⑤契约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8.希腊的建筑艺术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 )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素材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素材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古代,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建立爱国主义情感、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古代,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往返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新课介绍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使者之一:阿拉伯人 1、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 2、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其他贡献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使者之二: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启程东来 教师讲解:马可·波罗东来与西回路线 公元1254年,马可·波罗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旅行,他们从地中海出发,经大小亚美尼亚,穿过了波斯和帕米尔高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草原的元上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被委以官职。此后的17年间,马可·波罗居住在当时的元大都,在中国经商,到各地视察,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还出使亚洲一些国家。直到1295年,马可·波罗才从海路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百万先生”。 今天人们关於马可·波罗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来自於他的游记本身,据说在马可·波罗回到家乡的第二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爆发了一场贸易战争,在海战中被俘的马可波罗进了热那亚监狱,在监狱中他结识了一个名叫鲁斯蒂切诺的作家,为了打发狱中的无聊时光,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游历的见闻口述给后者笔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希腊地理环境和早期文明 (1)地理环境 位置:欧洲东南角,主体是希腊半岛。 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多港湾,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2)早期文明: 爱琴文明(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2世纪)希腊的早期文明是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的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此后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9世纪)。 二、希腊城邦(公元前八世纪——公元前4世纪) (1)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城邦的典型代表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2)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非公民包括自由的外邦人和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 三、雅典的民主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 (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为了保障贫苦公民参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评价: 积极性:雅典的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积极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消极性:雅典的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效率低下,议政质量难以保证;忽视少数人的权利,公民生活过分政治化; 四、亚历山大帝国 (1)亚历山大东征 路线: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方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东征的成果:建立了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西起希腊,东至

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历史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东西方文明交往和马可·波罗的相关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①利用百度搜索等工具搜集与本课相关的音频、图片、文字资料; ②利用百度搜索等工具查阅本课的教案、教学设计等资料,作备课参考。 二、教学课题 教学课题: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叙述古代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路──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中插图和地图的观察,形成识读图表的

能力;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创造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各地区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三、教材分析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课共有三个内容:一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二是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以阿拉伯数字为例表现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三是马可·波罗来华,记述马可·波罗来华的曲折经历和在华的经历,《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这三个内容都是东西方文化和平交往的典型,学习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树立国际交流的意识。 备本节课前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到了许多关于本课的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和课堂教学实录等资料,对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做了深入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步骤,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到了阿拉伯数字、马可·波罗等内容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在课堂上合理使用,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加深学习印象,

第8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课标要求】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马可·波罗国籍、来华时间、著作的名称;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设计的对带“胡”字蔬菜瓜果的历史考证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马可·波罗东游历史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西方人民自古以来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通过学习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一、重点: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活动、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二、难点:东西方和平交往的历史作用。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感兴趣的与马可·波罗有关的资料(含文字、故事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东西方的战争,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东西方的关系中,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古代东西方文明通过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以各种形式不断交流,互相影响,创造出新的辉煌。今天,我们就走进历史去感悟一下。(出示课题:第2课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学习新课: (教师引导过渡)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和民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元朝时就有这么一个外国人,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作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这个人是谁?是什么吸引他来到中国的?在那个自然条件及其恶劣的年代他又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呢?(课件显示第一目标题) 一、马可·波罗东游 (师导)刚才我听见很多同学说出了马可·波罗的名字,他是哪国人呢?(学生容易答出是意大利,并要求记住)为什么元朝时的中国对他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出示小标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图中这座奇特的雕像,蕴涵着一个国家早期历史的传说故事。这个诞生于台伯河畔、全盛时帝国版图地跨欧、亚、非三洲,疆域辽阔的国家是 A.古埃及B.阿拉伯C.古希腊D.古罗马 2.古罗马同北非强国迦太基之间的争霸战争史称() A.希波战争B.伯罗奔尼撒战争 C.布匿战争D.米堤亚战争 3.广告词:“这里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这里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摇篮”。这里指()A.希腊B.意大利 C.英国D.法国 4.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发展。以下不属于罗马建筑的是A.帕特农神庙 B.万神庙 C.方尖碑 D.凯旋门 5.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①与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②在街上看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6.“条条大路通岁马”。在以下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中,走②号通道能到达()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7.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对外扩张,进行了长达一百多年之久的“布匿战争”,这场战争罗马打败了地中海西部强国,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这一“强国”是指()A.雅典B.古埃及C.迦太基D.犹太国

8.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境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B.保护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 C.适应帝国贸易发展的需要 D.完善发展罗马的法律体系 9.“斯巴达作为古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城邦以独立的政治单位立于希腊世界 B.城邦王权衰微,实行较民主的政治 C.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工、商并重 D.城邦小国寡民的突出特点 10.查士丁尼在位时,编撰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这些法典成为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编撰法典的目的是 A.为了征战四方 B.为了稳固帝国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 C.为了流芳百世 D.为了保留许多法学家的研究成果 11.下列帝国中不属于地跨三大洲的封建帝国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雅典的民主政治宣扬全体公民共同具有政治权利和义务,但一些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民众,使民主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甚至沦为一种暴民政治。”这段材料说明了() A.只要居住在雅典的人都享有民主权利B.雅典实行的民主政治没有进步性C.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D.雅典的暴民政治导致雅典的灭亡13.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说明罗马共和国A.广大小农经济破产 B.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 C.社会内部矛盾尖锐 D.被迫分裂为两个政权 1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说:“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他这样说是因为 A.英国人都是希腊的后裔B.英国人和希腊人生活习惯一样 C.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D.希腊人曾经统治过欧洲 15.太原市期末测试题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 )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和世界上其他种类一样,人类也有着不同的形态和性格。从大方面来讲,不同的民族之间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个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文化的角色。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有个性才有魅力和存在的价值。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源流和文化传统。这就注定了他们发展的异途。所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之文化和由此衍生的制度、审美价值等观念的内在,就必然涉及到对文化的梳理和辨别。然而文化又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所以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加以定义,这样有利于阐述。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从地理环境方面,之所以把这一方面作为一个重要部分,那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人的成长离不开他的环境所赋予他的种种特点和个性。同样,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也必然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的塑造起到一定的作用。西方各个国家的领土普遍都不是很大,并且紧紧相依,四周又有许多的海域。国土面积不大,意味着他们的能源就会缺乏。当能源处在危机状态的时候,就会向外扩张。所以,早期的西方人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劳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的能源渐渐变少,影响到了自身的发展。所以历史的各式各样的侵略战争,都或多或少带有能源上的经济因素,当然政治野心也是不得不说的一个因素。正是西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他们的资源状况,决定他们的民族的性格都具有外放的特点。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中国就显得内向许多。 这也和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中国可以说是地大物博。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能自给自足,不需要向外国掠夺。整体来说,中国对外的扩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能算是沧海一粟。这样的地理环境,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闭关锁国,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据历史的记载,清代的一些官员还不知中国的外面还有更大的世界,甚至闹了笑话:“说的是一位官员对于英国来访的使者,不愿下跪,解释说外国人的膝盖是不会弯曲的”还有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等等。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当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含蓄。这种特点进一步影响了中国的审美和文化方面。例如,在审美上,女性的行为上讲究“笑不露齿”的含蓄美,文学艺术上,也讲究含蓄美。这和西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样的地理环境的差异,让中西方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个性。具体在个体上,也是一样,通过历史可以发现,西方的传统注重个人而不太注重大家,而中国正好颠倒。中国强调个体应该服从集体,应该把自己融入集体当中,不要张扬自己,要处处体现集体的意志和作风。以大局为重,为了大局的利益可以牺牲个体的利益,甚至是个体的尊严。当然这里说的都是相对而言,只不过中西方各自突出自己的特点。这好比说,市场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制度一样,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可以运用,只不过是以哪一个为中心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于不同民族的性格的塑造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可以说,东西方民族的不同的特点应该以不同的地理环境作为一个前提来进行考虑。

古代东西方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古代东西方文化对人类的贡献 中文摘要:古代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同时推动着社会制度、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不一样的东西方文化都对人类做出了贡献。 关键字:东西方、文化、发展、推动 1、古代东西方文化特点 1.1、古代东方文化特点 东方文化是指世界东方即整个亚洲和非洲北部的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它包括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这三大文化体系各有特点,差异也很大,但也有一些属于共性的特点:第一,怀旧情感浓重。东方人的思维特别重视承续性,先人如何说,祖宗如何说,是东方人普遍比较重视的。古代东方先民直观思维的遗风,很容易使人们把远古初民与想象中的神明连结到一起,并加以理想的描绘,涂上一层神圣、贤明的光圈。第二,注重神(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由这种天人合一、物我相混的思维定式而形成一种模糊的世界观,它有利的一面是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准备了宏深的条件,表现出人类灵性的一种自然状态,容易产生由人及物,由爱人到爱物的激情,有利于和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不利的一面则是往往限制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不容易激发出科学技术的发明。第三,神秘主义色彩浓郁。这种神秘主义贯穿在东方人对神人之际、天人之际、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方面。它通过非常规的认识途径来昭示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提示人生真谛,它们对于直观和体悟的过分强调,往往使人们从感觉出发而最终又摆脱感觉经验。尽管这样,神秘主义还是从负面反衬出人类追求真善美的信心和理想,而且,只要社会尚未达到理想的美好境界,人类受到社会变化的压力,自然有一种对精神慰藉的需求,获取理想的补偿。第四,重感悟而轻理性。在宗教气氛非常浓郁的东方世界,流行着创世说、启示真理说、灵魂不死说等非理性主义产物,是通过直观、内省、神秘主义的个人体验而获得的一种认识。 1.2、古代西方文化特点 1.2.1、民主与法制精神 古希腊人所创设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古典文化中最富有魅力的文化成就之一。而雅典的的民主政治制度则是其中的楷模。在雅典,公民民主制达到了极致。一切官职均由选举和抽签产生,权力的世袭、垄断和特权制得以废除。这种民主政治制度体现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和政治上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古代世界发展最充分、最完备、最典型的民主形式。民主和法制是密不可分的。民主政治必然要求健全的法制,而法制则会保证民主政治得以顺利实施。希罗多德早就体会到了其真义。他借别人之口宣传民主政治的首要优点在于“它的美好的名声,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的演讲中更具体阐述了民主政治的特点。他讲道:“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公私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真正的才能。”罗马共和时代也曾实行过民主政治,虽然日后的罗马走向了帝制的道路,但民主体制和民主思想的影响却一直贯穿其中。在帝国时代,帝国范围内罗马公民权的扩大和统一,以及遍及帝国境内的自治城市的繁荣不仅使民主政治得以延续,而且还对古典传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正如论者所言:“古典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