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省力化养蚕关键技术

大棚省力化养蚕关键技术
大棚省力化养蚕关键技术

大棚省力化养蚕关键技术

摘要从走棚养蚕的优点、型式、技术要点以及提高大棚刺用率等方面,阐述了大棚养蚕的关键技术及其在蚕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养蚕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蚕;大棚;省力化饲养;关键技术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6-0293-02

面对当前经济危机给蚕业生产带来的严重冲击。推广粗放型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行业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大棚养蚕是为适应蚕桑家庭经营规模扩大、蚕桑专业户、专业村发展而研制开发的一项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现介绍如下。

1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1)建棚容易,成本低。利于规模经营,搭建一个160m2的塑料大棚,2~3人用1d时间即可完成。塑料大棚成本仅为25元/m2左右。比建专用蚕室或扩大住房养蚕手续简便、快捷,且成本低得多,按照目前户有2000~3333hm2桑园规模,建一个160m2的大棚即可(结合蚕台育1次可养蚕6张以上)。

(2)节约劳力。工效高。由于大棚搭建在桑园旁,采叶方便。并可完全采用地蚕育、蚕台育、条桑育、自动上蔟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大大提高了工效(1个劳力按常规只能养5龄蚕1盒左右,而大棚可养2~3盒)。

(3)消毒彻底,蚕茧产量高。

(4)人蚕分离,改善环境。适应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有利于村镇现代化建设。

2大棚型式及主要特点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前景论文

毕业论文文本材料 (2013届) 题目浅论瑞安市梅屿乡无公害大棚蔬菜的栽培与前景实习单位****************** 实习岗位职员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7日

目录 ●文本成果 引言 (1) 1 梅屿乡概况 (1) 2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2) 2.1 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 (2) 2.1.1 无公害蔬菜场地环境 (2) 2.1.2 无公害蔬菜生态环境 (3) 2.2 无公害蔬菜大棚管理 (3) 2.2.1 品种选择 (3) 2.2.2 光照 (3) 2.2.3 排水灌溉 (3) 2.2.4 温度 (4) 2.2.5 综合防治 (4) 3 无公害蔬菜贮藏 (4) 4 无公害蔬菜销售 (5) 结语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实际成果 顶岗实习成绩评定表(复印件)

摘要 瑞安市梅屿乡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30多年的发展证明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简略地分析了瑞安市梅屿乡无公害大棚蔬菜的前景,以瑞安市梅屿乡为例,从栽培、生产、贮藏、销售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梅屿乡;无公害蔬菜;农业发展

引言 梅屿乡为浙江省瑞安市辖乡,面积41.8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具有发展大棚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受国家政策影响,梅屿乡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逐渐走向环保、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目前拥有5162亩的大棚番茄基地、3300亩的沿江蔬菜基地,以及2130亩马蹄笋和1800亩杨梅山地等基地,拥有“强绿”牌番茄、“三马”牌芹菜、“三马”牌黄瓜3个国家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志,其中大棚番茄年产量就达3.5万吨。蔬菜种植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够促进就业。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品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有关部门认证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蔬菜。其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制,而营养成分需达到相关标准要求。鉴于目前市场上蔬菜要么农药残留,要么是亚硝酸盐超标,由于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因此,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是梅屿乡未来的目标。 1 梅屿乡概况 梅屿乡地处瑞安市飞云江中上游北岸中西部半山区,距市区18.6公里,距温州机场40公里,东邻荆谷乡,南涉飞云江与马屿镇隔江相望,西邻顺泰乡,北倚鹿木乡。飞云江马屿大桥把梅屿与马屿连接在一起。高桐公路穿境而过,南接56省道,距离甬台温高速公路入口仅16公里,农产品运输十分方便。所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25008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4298人,区域面积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31亩,系瑞安市中西部典型年平均温度18.1度,年平均日照1793.9小时,年降雨量1568.6mm左右,梅屿乡冬季气温高,低温时间短,积雪少,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2-3度,竹木大棚加三膜覆盖:(大棚膜中棚膜地膜)即可越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而农业俨然成了全乡的支柱产业,拳头农产品有大棚西红柿、黄瓜、芹菜。现已形成了5162亩的大棚蕃茄生产基地、3300亩的沿江蔬生产基地和2130亩的马蹄笋生产基地。 梅屿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大棚蔬菜,从单一的番茄品种发展到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山东、江苏已推广应用10多年。我省在桐乡、秀洲、湖州、德清、上虞等市县开展的试验饲养,获得了初步成功。 一、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一是建棚容易,有利于规模经营。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可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二是投入少,经济效益高。一般3-5亩桑园建1只200-300平方米的大棚,一次可养5-7张蚕种,其投资约6000多元,简易大棚仅需2000元左右。冬季可利用大棚种蔬菜、食用菌或养鸡等增加收入。三是节约劳力工效高。大棚养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条桑育,自动上蔟。据调查,1个劳力常规养蚕只能养1张左右5龄蚕,而大棚内可养2-3张,大大提高了工效。四是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有利村镇现代化建设。 二、大棚型式及主要特点 目前我省养蚕大棚按结构分主要有简易蚕室、大棚和活动蚕室等3种,在嵊州市还有地坑育。 1、简易蚕室 大小一般为35米×8米,四周墙体为水泥砖,顶为石棉瓦,搭2层蚕台,造价约35元/平方米。主要特点是,使用时间长,便于养蚕操作,温湿度易控制,温差小。但一次性投资大,在综合利用上只能与养殖相结合。 2、大棚按大棚用料与结构又可细分为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简易大棚3种。 (1)塑料大棚 大小根据场地和饲养量,一般为20-25米×7-8米,用直径22毫米左右的装配式镀锌薄壁大棚钢管作拱架,0.1毫米厚的塑料膜作棚顶覆盖材料,再覆1-2层遮阳网作隔热层。一般搭建2层蚕台,造价约30元/平方米。主要特点是,成本低,便于综合利用,但防高温性能较差,昼夜温差也较大。 (2)稻草大棚 在养鸭比较集中的地方,利用鸭棚养蚕。大小一般为12米×8米×6米,周围砌1.2米高的砖墙,搭2层蚕台,农村搭建约20元/平方米左右。主要

养蚕科学小论文

养蚕科学小论文 徐奕乐实验小学四年级五班 科学课上,老师让观察养蚕的过程,并且发了蚕宝宝。怀着兴奋的心情,我把它带回了家,买了桑叶,为它准备了充足的粮食。我找了一个纸盒,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白纸,算是给它安顿了一个家。 蚕的生长过程: 1.成长 刚开始的蚕宝宝身上颜色有点暗,其中的两只颜色较重,而且身上有褐色的斑点。它们吃桑叶的样子有点着急,一口接着一口。随着身体的变大,它们的食量也越来越大,家里的桑叶有点供不应求了。 2.蜕皮 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蜕皮,而我只观察到了一次蜕皮,也许它们在晚上的时候也蜕皮呢!蜕皮后,它们的颜色变白了,吃的也多了,身体也愈来愈胖了。其中的两只颜色依然呈现为灰褐色。 3.结茧

长大的蚕就不再吃桑叶了,他会爬到纸盒的边上,找到一个舒适的地方,从嘴里吐出细丝来。先在外边织一个稀疏的大网,用来固定,再在里边织一个密密的小网,把自己严严的包裹起来。看起来像一个白色的小球,椭圆形的,好可爱!而褐色的蚕吐出的丝竟然是金色的!多么神奇啊! 4.成蛾 经过三四天,从蚕茧里爬出来的不是蚕蛹,而是长了翅膀的蚕蛾。其中肚子大的是雌蛾,肚子小的是雄蛾,静静地呆上一天左右,就开始寻找交配了。

5.产卵 雌蛾与雄蛾尾部对在一起,完成交配。交配后,雌蛾尾部一点一点的产下小黑点,过一天,就发现一只雌蛾能产百只左右的卵。这些卵的颜色也由黑色变为了灰色。雌蛾与雄蛾之后也都死去了。这些小卵在合适的温度下变成了蚕宝宝。 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自己观察了蚕的一生,感到大自然里这些昆虫的神奇。它的外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的一生多么短暂,也是多么的让人感到惊奇呀!

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运用

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3-18T10:29:45.11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作者:单洪君 [导读] 手工操作以及人工跟进是自古以来蚕种养殖使用的主要形式,在社会与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该种方式中存在的矛盾与弊端日益暴露。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之下,机械化以及自动化程序与蚕种生产养殖的结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直观体现。现阶段蚕种养殖行业面对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对蚕种生产种植的省力化养蚕制种技术的科学改善。该项技术的大面积使用,对养蚕人劳动强度以及劳动效率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黑龙江省克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优势 1.成本低 省力化养蚕技术实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金,因此其生产成本整体较低。在经济效益方面占据绝对优势。通过对传统养蚕技术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杂交种、蚕室以及蚕具是构成完整蚕房的几个重要部分,上述内容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成本来支撑。生产杂交蚕种的成本在省力化养蚕技术的影响之下大幅度下降,最高可达到56%。 2.减轻劳动强度 首先,省力化养蚕技术操作便捷,有效减轻养蚕工人的劳动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人工养蚕的时候,标准的养蚕流程中需要至少两个劳动人力,养蚕的花费大约58h,养殖的过程中每5个龄期除沙一次,两个人大约花费4h左右,整体的工作量相当于搬运3600kg的货物,对于养蚕的人员来说,养殖过程中的体力消耗较大,平均每个员工的休息时间不超过6h,整体的劳动强度巨大,高强度的养殖工作量无法确保最终的养殖效果。 其次,在实行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时候,省力化的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养蚕的效率,缩短了养蚕花费的时间,据统计,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大约可以节约的工时为19h,按照60元/h计算,省力化养蚕技术可以节约的人工成本大约为1140元,在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的时候,相较于全人工养殖节省了除沙、蚕匾、给桑方便等等,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运转的效率. 二、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措施探究 1.控制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 蚕种养殖对饲养环境温度以及湿度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必须在养殖过程当中科学调节整体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温度过高或者温度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到养殖蚕种,这要求相关人员借助相应的措施与手段,将其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如果出现养殖温度过高的问题,需要及时降温,使用最为普遍的方式为将喷洒适量清水的草帘覆盖在屋面上。如果阳光照射强度较强,可利用遮阳网来改善日晒对于蚕种造成的影响。可将具备遮阳功效的树木合理种植在蚕房四周,这是长时间内有效改善蚕房温度的重要途径。太阳直射温度对室内的影响可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变,周围环境的温度借助树木得到有效维持。 人工饲养对温度的控制可在此种背景下不断减少,人为因素对蚕种饲养造成质量方面的影响得到有效降低。结合实际加装加温装置或者加湿装置,是改善温度过低问题的方式之一。环境过于干燥的现象也可在此种背景下得到较大幅度的完善。在附加上述装置时,必须注意全部加装定时装置,将更为自然的温度环境以及湿度环境提供给蚕种用于生长。蚕室温度要求极高,最高不可以超过24℃,最低不可以低于23℃。饲养环境对通风也提出一定要求,可将风扇或者抽风气扇合理安装在蚕房外部,保障风扇或者抽风气扇换气的良好性。温度以及湿度对蚕种生长的影响,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2.科学喂养 正确观察蚕种的生长规律,是喂养蚕种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准备工作,并在确认蚕种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喂养蚕种。一般情况下,蚕种在生长期间需要一天喂食两次桑叶食物,时间分别为上午十点以及晚上十点。饲养人员在准备桑叶时需要严格遵循以下条件。 首先是不能储存较长时间,一定要保持桑叶的新鲜程度。最大可能避免将凋零的桑叶提供给蚕种。以免因为桑叶新鲜程度问题对蚕种使用量造成影响。在准备桑叶食物时,还要高度重视外界的蚊虫问题。蚂蚁、蜘蛛以及螨虫等,都会直接影响到蚕种食物,所以必须通过有效的防御措施,保障蚕种食物的优质性。这也是避免上述危害动物对蚕种又种造成破坏性影响。 其次,在准备桑叶时同样要严格遵循养蚕的既定标准,不同新鲜程度的桑叶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蚕种为食。1.5-2倍的桑叶主要是喂养1-2龄段的蚕体。喂养过程中必须保障喂养的科学性,将桑叶品质以及蚕种成长阶段作为主要依据开展喂养工作。 最后,喂养蚕种时都不能完全喂养至十成饱,只有蚕种到盛食期时才能将其喂养程度控制在十成。蚕种同样存在减食阶段,需要逐步减少桑叶的供给,以便顺利完成减食。 3.省力化的养蚕技术在蚕室消毒技术方面的应用 首先,对于蚕室的环境要坚持每天消毒,使用鲜石灰粉或者是防僵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剂和杀菌,及时清除弱小蚕种、病毙蚕在群体中的影响,及时清除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现象的出现,降低集体、大规模蚕病的发生,尤其是在蚕方内引入新的幼儿蚕种的时候,要对自上而下的对整体的环境进行一次清除和消毒,时间至少提前7-10d左右,杀菌的药液可以采用25%的漂白粉1kg对水24kg进行均匀的搅拌,加入0.5kg的新鲜石灰粉进行搅拌,均匀的喷洒在共育地面上、墙壁上以及后期的用具上,喷洒后保持室内30min以上的湿润,保持温度不低于10℃。 其次,在省力化养蚕技术推行的期间,消毒工作是十分频繁和消耗大量劳动力的工作,消毒药物对于养殖人员来说也是有较强刺激性的,为了减少消毒药物对于人体的损害,日常的消毒工作可以借助机动高压喷雾器和手扶拖拉机,二者机械设备结合在一起喷洒消毒药物,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消毒药物,喷洒药剂频次更高,解放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力。在进行蚕种整理的过程中,借助先进的选种机和红外线蚕种称量机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速度提升大约一倍,对于蚕种的筛选以及速度都在不断提高,配合消毒工作的执行,大大完善和提高了蚕种养殖的质量。 最后,在进行蚕种养殖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蚕种进行科学的养殖,配比蚕的成活率,切实提高丝织品的质量。省力化的养蚕技术在标准化的养蚕模式下要提高蚕室的卫生、温度,实时防治病虫害,进行病害的检疫,提高产量和质量。资源配比可得到较为明显的优化,通过加强生态性的方式改善传统养蚕技术中存在的多种不足。科技化、绿色化以及自动化是养蚕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方向,在不断研究省力化技术的同时,我们可逐步构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养殖模式。在短时间内优化养蚕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升级养蚕产业。

浅谈蔬菜大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8749358.html, 浅谈蔬菜大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作者:王贺华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6年第12期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蔬菜大棚的产量,蔬菜种植人员应有效调节大棚内的环境。基于此,针对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蔬菜;大棚种植;产量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https://www.360docs.net/doc/478749358.html,ki.1673-890x.2016.36.010 近年来,大棚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也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的种植效果。对于蔬菜的大棚种植,只有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才能充分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在大棚蔬菜种植阶段,合理解决蔬菜大棚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障蔬菜生长态势良好,从而促进增产。 1 蔬菜大棚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温度 塑料薄膜具有保温性,但当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产生的差值较大时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再如,新塑料薄膜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到粉尘、降水、薄膜老化等因素影响,使得透光率约由原来的85%~95%降低到15%~35%。因此,应选用防老化、除尘无痕的塑料薄膜,以便提高棚内的采光、温度,从而延长塑料薄膜的使用期限[1]。 1.2 轮作 大棚蔬菜生产多年重茬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异化,最后导致病原在土壤中越积越多,因病虫害逐年加重造成蔬菜产量逐年降低。 1.3 盲目的病害防治 在大力提倡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今天,不合理用药、盲目用药不仅会引发蔬菜农药残留问题,还会使蔬菜的病虫害愈发难以防治。例如,“黑药”用来防治蔬菜虫害不一定能起到良好效果;对人体似乎无毒的灭蝇胺对斑潜蝇的杀虫效果非常好。部分农户随意提高农药的使用量和浓度,会造成药害还会污染蔬菜,使蔬菜无法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因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促进了作物的生长,然而大棚内施用农药,多数农户不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而是凭自己的经验。瓜菜的各种病害不论是真菌性还是细菌性,不管是由螨类还是蚜虫引起,看见蔬菜叶稍有变化就喷施农药,不分药剂能不能兼治其虫。实际上每种病虫各有独特的危害特

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

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促进蚕农增收增效 发布日期:2007年5月27日来源:省园艺蚕桑站作者: 省力化养蚕是指依靠蚕桑科技进步,以优质、高产、高效、省力、低耗为目标,建立起省力化养蚕技术相关体系。 近年来,我省旬阳县、平利县、千阳县在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经验。笔者把他们的做法整理完善如下,供读者参考。 1 省力化养蚕有哪些好处? 过去一亩桑园养一张多种,要一片一片的采叶、喂蚕、扩座、除沙、搭蚕架、消毒,真是忙得要命,这种养蚕方法使得饲育人员十分辛苦、既费工、又费时、效率低、蚕茧产量和质量都上不去,经济效益也不高。利用省力化养蚕技术,一个人能养5张多种,多的能养7—8张种,功效提高近十倍,反而他们觉得养蚕并不辛苦,感觉比过去轻松,所以人们又形象地称这种养蚕方法为“快乐养蚕法”。省力化养蚕,适应蚕桑生产规模化,省工、省时、省力、省本、低耗,高产、优质、高效,也就是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不要专门的蚕室、蚕具,投入少、损耗小、见效快。采用省力化养蚕,蚕儿好养、蚕体强健、创伤小、蚕病少、蚕茧产量高、质量好、丝质好、蚕农收益好效益高。

2 省力化养蚕方法和技术要点 2.1 选用优良的桑品种、蚕品种要想蚕好养、发病少、蚕茧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必须首先要选用优良的桑树品种和蚕品种。我省目前推广的优良桑品种主要有:陕桑305、湖桑32号、农桑12、14号等;优良的家蚕品种:有871×872、873×874、浙蕾春晓、苏镇×春光、陕蚕四号等。蚕农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地域实际和蚕种场繁育的多丝量品种情况,选栽适宜的桑品种、选养适宜的蚕品种。 2.2 小蚕共育省力化育好小蚕是蚕茧高产、稳产、优质的基础。要育好小蚕,首选小蚕共育,用较好的饲养环境、规范的饲养技术确保小蚕发育匀整、健壮,确保张蚕头数足,为夺取蚕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小蚕共育,小蚕户、大蚕户都节省工省时,由过去的养一期蚕需22~25天,现在只要16~18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张种产量比原来提高10%以上。还要进一步提高小蚕共育率和省力化的共育技术,可以采用小蚕饲育箱、叠式蚕台育、塑料薄膜覆盖蚕匾育等。另外,还要加强补催青工作,采用隔日收蚁法,提高小蚕一日孵化率,为大蚕饲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1 小蚕饲育箱(又叫小蚕温育箱、抽屉式)的制作:选用无毒的木板条作原料。取3厘米见方(4棱柱)的木条做成长方形骨架,高190厘米,脚架(加温空间)高36厘米,饲育箱高154厘米,层高8厘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讲解

大棚蔬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连作导致土传病害严重 由于受到利益驱动、区域专业化生产、种植习惯和技能等条件限制、年年或季季种植同一作物, 一些棚室连作现象普遍。棚室土壤中营养元素平衡被破坏, 土壤微生物群落异化导致土壤性能恶化, 病原菌在土壤中越积越多, 使得枯萎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 蔬菜产量逐年降低。 1.2 棚室管理跟不上病害加重 一部分种植户在1 栋大棚或温室中种植多个蔬菜品种, 劳动量大, 管理上不能及时通风换气, 使棚室内温度过高, 温度不合适, 透光不足等, 引起多种病害的交叉传播和蔓延, 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农户片面地将无病斑发生时施用农药防治理解为预防, 而忽略了以健株栽培等农业综合措施预防病害发生。病害防治上普遍存在“兵来将挡, 水来土囤”和“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问题, 一味地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常有多种农药混合使用及加大用药量防治病害, 很少坚持以农业、生态、物理等措施防治病害。这样不仅加大了防治成本, 也给无公害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3 大量施用农家肥偏施氮肥 长期以来, 菜农一直沿袭经验施肥。据调查, 棚室生产中, 平均亩施底肥如鸡粪、猪粪等高浓度农家肥施用量超出理论施肥量的2~4 倍, 在生育期还要追施磷酸二铵, 特别是速效氮肥尿素的施用量, 几乎超出理论施肥量的10 倍。连续多年种植的棚室特别是黄瓜种植区普遍偏施氮肥, 甚至认为有机肥越多越好,氮肥越多产量越高。研究证明, 超量施肥后, 大量未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营养, 以滞留、吸附等方式存在于土壤环境中, 极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从而使土壤溶液浓度偏高, 更重要的是降低了蔬菜的品质, 阻碍了无公害蔬菜生产。 1.4 有害气体危害 棚室栽培中, 常发生的有害气体主要有氨气和二氧化氮。土壤中撒施大量的未腐熟鸡粪、尿素等在转化过程以及施肥深度不够, 直接或间接产生氨气。生产试验, 当棚室内空气中的氨气浓度达5mg/L 时, 可使生长点、叶片受到伤害。由于一次大量施氮肥, 或上茬施肥多, 下茬基肥中又大量施用氮肥, 就会发生二氧化氮气体危害。土壤中铵态氮越多, 生成的二氧化氮就越多, 危害的时间也越长且严重, 造成秧苗叶片白化, 最终枯死。氨气、二氧化氮气体严重地阻碍了蔬菜正常生长, 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棚室蔬菜生产。 1.5 低温危害 由于棚室内的光照与温度分布不均匀, 昼夜温差大, 冬季或早春棚室膜上

最新小学科学养蚕教学设计

《养蚕》教学设计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特级教师盛晶晶执教并评点 [盛晶晶老师所写的关于《养蚕》一课的教学,是她多年来指导学生养蚕的经验总结,内容既有教学指导意义。又具有资料价值。全文近9000字,限于篇幅,这里所发表的只是新课教学部分。——编者] 第一课时 1。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利用蚕丝来织丝绸。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外国人学到养蚕抽丝技术已比我们晚了两千多年。 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外国人争相购买,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起了重要作用。 2。了解学生的养蚕经验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养蚕知识和技能(板书课题),谁养过蚕?蚕吃什么?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 3。指导学生养蚕 (1)卵期的管理 讲解:养蚕要准备蚕卵和养蚕的纸盒。(出示纸盒)盒里面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把蚕卵放在纸盒内,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气候比较干燥,每天喷洒少量的水。盒内不用放棉花,更不要把蚕卵放在火炉上烤,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蚕自己就会出来,我们这里一般3月底或4月初是小蚕孵出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每天都要看看有新出的小蚕没有。小蚕一般上午出得最多。小蚕一出卵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把它刷到桑叶上。 (2)幼虫期的饲养和管理 蚕最好的食物是桑树叶。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出示标本),叶片比较光滑。在喂蚕时,一定要确认是桑叶的,才能给小蚕吃。如果找不到桑叶不要紧,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吃莴笋叶的蚕虽然身体不那样白,但一样生长发育,能吐丝结茧变蛹化蛾,并产卵繁殖后代。有人做过实验。蚕小时候用莴笋叶喂,最后一段时间用桑叶喂,效果很好。 无论用桑叶还是莴笋叶喂蚕,叶子都要洗净擦干。不要用变黄腐败的叶喂蚕。为使富余的叶不至于很快萎蔫。可以把它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可保鲜好几天。 给蚕喂叶,每天至少4次,清早、中午、下午、晚上。每次量要适当,以免造成浪费。但晚上要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小蚕要用嫩叶喂,叶不一定切碎。给小蚕换叶时,可以直接把新叶盖在旧叶上。等小蚕都爬到新叶上,就把新叶拿开放在一边,再检查旧叶上是否还剩有蚕。这样可减少蚕的伤亡和丢失,同时也便于清除残叶和蚕粪,蚕盒要保持清洁,及时消除残叶和蚕粪,特别是用莴笋叶养蚕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如发

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

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 摘要介绍了全程化省力养蚕技术,包括小蚕饲养、大蚕饲养、塑料折簇自动上簇等内容,以期为蚕的省力化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蚕;省力化;小蚕养殖;大蚕养殖;自动上簇 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其他非农产业,而养蚕业又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力的缺乏成为制约蚕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宜丰县芳溪镇南田村某养蚕专业大户,现有桑园1.33 hm2,2011年春蚕因请不到劳动力仅饲养蚕种6张,造成大量桑叶浪费。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只有大力推广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从传统的养蚕业过渡至现代养蚕业,才能提高养蚕劳动效率,减轻养蚕劳动强度,实现蚕桑业又好又快发展[1]。笔者根据20多年从事蚕桑生产的经验,现将全程省力化养蚕技术介绍如下。 1 小蚕饲养 小蚕是指1~3龄蚕,这一阶段实行小蚕共育,采取防干饲养。 1.1 小蚕共育 根据蚕种量的多少,以自然村、村民小组或联户为单位,将每一户蚕农的蚕种集中到一起,从中遴选出养蚕技术好、有责任心、会管理的人员,进行蚕种补催青、孵化和小蚕饲养工作,化千家万户养小蚕为少数人专门从事小蚕饲养,从而解放了劳动力。 1.2 防干饲养 小蚕防干育是根据小蚕对高温多湿适应性强这一特点而采用的一种技术措施,其目的是使饲育环境保湿,从而保持桑叶新鲜,使小蚕吃好、吃饱,发育齐一,体质强健,且节约用桑,节省劳力。 1.2.1 防干膜。以市售聚乙烯塑料薄膜为原料,根据蚕匾的规格每张剪成略大于蚕匾,然后在薄膜上打通气孔制成小蚕防干膜,孔距5 cm,孔径0.1 cm (以1龄小蚕钻不出为适度)。其特点是坚韧耐用,容易消毒,能通气,能保桑叶新鲜,可以多次使用,是一种优良的覆盖防干材料。 1.2.2 覆盖育。1~2龄蚕,防干膜上盖下垫,3龄只盖不垫,饲育时,每次给桑前30 min揭开上盖的防干膜,当各龄期蚕开始眠下时就不盖,至下龄饷食后再覆盖,下雨天不盖。各龄蚕座最大面积为:1龄1 m2,2龄2 m2,3龄6 m2。 1.2.3 给桑。传统养蚕每天给桑4~6次,但采用了防干饲育每天给桑2~

浅谈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浅谈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发表时间:2020-03-03T16:02:17.9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孙华新 [导读] 摘要:蔬菜生长对于土壤、气候、光照等环境因素都有着特定的要求,运用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给蔬菜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培育出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更为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蔬菜的销路更广,创造的经济效益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南京绿泽园林有限公司江苏省 211302 摘要:蔬菜生长对于土壤、气候、光照等环境因素都有着特定的要求,运用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给蔬菜创建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培育出绿色无公害的蔬菜,更为符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蔬菜的销路更广,创造的经济效益将会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将重点探讨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希望能够在蔬菜栽培工作中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调动他们的种植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引言: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蔬菜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们的餐桌上绿色无公害蔬菜越来越常见,说明了人们对这类蔬菜有着极为旺盛的需求,可以说,种植无公害大棚蔬菜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经过了长时间对相关技术的研究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每个环节能否规范操作将会对蔬菜产量和质量产生直观影响,基于此,下面将对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加以详述,希望能够为当地农民增加创收,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1、大棚选址与建设 为了保证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地址来建设大棚,以免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长势不佳的问题。在大棚选址阶段应该遵循下面几项原则:一是大棚应该远离工厂、居民区、医院,二是周围的交通条件要非常便利,三是土壤肥沃且有着完善的排水设施,只有充分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将大棚建设在这一位置。现如今自动化技术在大棚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可以在大棚内部安装智能环境调节系统,根据大棚环境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减轻农民负担,给蔬菜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2、蔬菜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优质的蔬菜品种是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必要前提,这类蔬菜品种往往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袭,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蔬菜就可以顺利长成,真正达成了无公害的理念。在选择蔬菜品种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土壤条件,酸碱值不同的土壤种植的蔬菜类型也要有所差异,唯有科学选种才能保证蔬菜质量。在播种之前还要用药剂拌种,以达到消毒的作用,防止病虫危害种子安全,此举可以大大提高蔬菜种子的发芽率,蔬菜芽苗期的长势较好,相对来说比较茁壮、整齐,便于管理。 3、合理耕作 无公害大棚蔬菜栽培通常是在冬季进行,需要进行深翻和轮作,还可以用测土配方的方式来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更为适合无公害蔬菜的生长。具体做法是先要深翻冻垡,还原土壤性状,再测试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根据蔬菜生长需求来调配肥料,均匀喷施在土壤中,即可加快蔬菜生长速率。由于蔬菜生长过程中难免会遭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对播种期予以科学选择,将病虫害高发期规避开来,就无需花费更多的成本用于防治病虫害,所以在播种时应该适当早播或者晚播。 4、田间管理 现如今滴灌方式在蔬菜栽培工作中应用广泛,既可以满足蔬菜生长所需,节约水资源,又可以防止土地湿度过大滋生病虫,可以构建地下滴灌系统,合理设置流量,确保蔬菜在不同季节、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与此同时,蔬菜生长期间的肥料管理同样是不能忽视的一项工作,应该加大有机肥的施加量,施肥后要闭棚发酵,将有机肥充分腐熟,再根据测土配方结果来配置复合肥,选择合适的时间施加,尤其是要严格控制肥料用量,避免肥料用量过大引起土壤富营养化和板结问题。 5、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需要贯穿始终的工作,应采用物理、化学、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将病虫害引发的损失降到最低。 首先,在物理防治方面,设施防护和诱捕害虫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比如说在夏季病虫害高发季节可以搭建遮阳网和防虫网,从源头上防范害虫进入到大棚内,还能防止光照过足导致大棚内部温度过高,且投入成本较小,是比较受到农民青睐的一种病虫害防治方式。此外,进入到大棚内的害虫可以用杀虫灯、色板进行诱杀,有些杀虫灯可以区分害虫及其天敌,使得捕杀害虫更有实效性。 其次,在化学防治方面,将农药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拌合,采用喷雾的方式施加,所用农药应该符合农业生产要求,每间隔一段时间施药一次,每次施药期间农药用量都要完全相同;为了不增加大棚内的湿度,可以使用土壤处理和熏蒸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农药用量过大会有所残留,使得棚内空气中充斥着刺激性气味,对于无公害蔬菜的培养是有害的,因此化学防治方法应作为辅助手段应用。 最后,在生物防治方面,根据害虫与天敌的对应关系,在大棚内投放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如赤眼蜂等,害虫就不会在棚内大量繁殖了;病害的防治可使用生物农药,如利用农抗120防治蔬菜枯萎病,或者使用药剂来增强蔬菜作物的抵抗力,都可以起到抑制病虫害发展的目的。此外,还要经常性的检查大棚蔬菜生长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避免病虫害的蔓延。 二、无公害大棚蔬菜管理措施 1、温度调控 由于蔬菜生长受到大棚温度的影响较大,如果没有安装智能调节装置就需要定时监测棚内温度,在大棚内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显示屏上会显示出当前的棚内温度,没有达到标准数值的就要采取措施来升高或降低温度。通常情况下白天维持在25℃左右,夜间则为20℃,这是大多数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当然了,在温度调节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用措施也是多种多样,如覆盖草毡、堆放发酵秸秆,甚至有些大棚中运用了自动化温控技术,可以达到保温防寒的最佳效果。 2、湿度调控 一般来说,大棚内部湿度过大会增加病虫害发生几率,疾病和害虫会在棚内快速传播,给蔬菜生长造成巨大危害,所以必须要严格管控棚内湿度,根据湿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调控。如果棚内湿度过大,则要改变灌溉方式,比如说运用滴灌来减缓水分蒸发,降低湿度;而在棚内湿度较小时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湿度。无论哪种方法都要在密闭空间内进行,要营造一个完全封闭的环

科学养蚕技术探讨(一)

科学养蚕技术探讨(一) 摘要阐述了养蚕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包括养蚕过程中的蚕种催青和补催青、领种、提青分批、补水保湿、喂蚕、簇具消毒,桑园管理中的施肥、防止农药污染等内容,以提高养蚕效益。 关健词养蚕业;养蚕技术;桑园管理 养蚕业是比较特殊的行业,它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体,其最终经济效益的获得必然是种养皆成功的结果,同时养蚕又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而消毒技术需贯穿整个养蚕过程。但是,近几年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蚕农在养蚕中已按规定消毒,但养出的蚕还是病多、茧层薄、产量低。养蚕是一项细致活,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不容忽视。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就蚕农生产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总结,以促进养蚕业的发展。 1养蚕 1.1蚕种的催青和补催青 无小蚕共育条件的地区,在早春气温较低时,蚕农领种回家后往往没有进行补催青工作,使蚕种在自然气候条件下自然孵化,结果往往造成出蚁迟、不整齐或严重的不出蚁等现象,给下一步养蚕工作带来困难或直接导致养蚕失败。因此,早春室外气温低于20℃时进行补催青工作十分重要,一般可用木炭或电炉进行加温,有条件的也可用专用加温设备,温度一般保持在25.0~25.5℃,转青后要求温度在26.5~27.0℃,收蚁当天把温度适当调高到28℃,加温的同时要注意煮水保湿防干燥,干湿差保持 1.0~1.5℃,用木炭加温的一定要注意让木炭燃烧完全,以免产生CO中毒。另外,光线对蚕卵的孵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点青到感光收蚁期间,蚕室要保持绝对黑暗,促使孵化齐一;当出蚁不齐时,只要黑暗保护,隔日收蚁对已孵化的蚁蚕无不良反应1]。 1.2领种 领种时,早春气温较低,可在中午较暖和时领种;夏秋季节高温,要在清晨或傍晚领种,以免高温影响蚕卵发育,日晒、雨淋、闷热及刺激性气味的熏蒸都会对蚕卵发育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领种时间的选择是养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措施。 1.3提青分批 一批蚕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蚕发育参差不齐的现象,如龄期不同、有的眠有的醒,从而容易交叉感染病菌,引发蚕病。可采取提青分批的方式让眠蚕与不眠蚕分离,分批饲养,以防眠蚕被桑叶埋压。弱小蚕往往是病菌的易感群,在提青分批过程中,淘汰弱小蚕是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可以降低整批蚕的病菌感染率。选蚕时不要用手直接拣蚕,要用专用拣蚕的筷子把弱小蚕夹到石灰碗中,拣出的蚕不能随地乱扔,更不能拿来喂鸡、喂鸭,选择一个远离养蚕及种桑的区域深埋,防止二次感染。 1.4补水保湿 夏秋季节气温高、空气干燥,容易导致桑叶失水、蚕儿食桑不均匀、发育不整齐、大小蚕现象多2]。1~2龄小蚕要用薄膜上盖下垫全防干育,3龄小蚕采取只盖不垫半防干育;同时注意蚕室通风,防止闷热小气候产生,为防止桑叶因空气干燥而失水变质,可适当添食水叶,补充水分,或在室内墙壁上适当喷井水降温,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桑叶水分。 1.5喂蚕 进入蚕房喂蚕一定要洗手、换鞋,蚕室门口可撒上一层稍厚的石灰粉,进入蚕室前双脚踏上石灰粉再进入蚕室。不要刚除完沙或用手捏过病、死蚕后又抓桑叶喂蚕,以免病菌通过手或鞋传染给健康蚕。 1.6簇具消毒 有的蚕农采茧后不及时消毒簇具,而是把簇具堆放在蚕室周围或蚕室内,等下批蚕要上簇时才匆忙用火烧去簇具上的残丝,随即用来上簇,这样很难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很多病菌就是通

大棚蔬菜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乡大棚蔬菜发展的调研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晚上好!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我乡如何发展好大棚蔬菜产业,作为农林站的一名干部我的职责就是做好农林站的各项业务工作,推广示范新技术新品种,今天我就围绕我自身的工作及我乡的实际就如何发展我乡大棚蔬菜产业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一、塑料大棚产业现状: 我乡地处城郊,城郊地理位置突出,我乡耕地面积29778亩,粮食面积6988亩,制种面积13720亩,蔬菜面积9070亩,各类蔬菜面积占全乡总耕地面积的24.5%,大棚蔬菜仅占全乡蔬菜面积的27.5%,2011年我乡较为大棚蔬菜主要集中在果园沟村,高闸沟村及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内,其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辣椒、西红柿、茄子、葫芦、弧笳、冬瓜、苦瓜等比较常见单一的蔬菜品种,比较集中的某一种蔬菜和面积比较缺少,大棚蔬菜形成多而不精的局面,难以形成比较大的规模优势。 二、问题及成因 在对我乡大棚种植户的调查过程中,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缺乏大棚蔬菜的集中统一效应,所有种植蔬菜大棚内缺少某一品种较为集中的引导示范,全乡除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内胡笳、辣椒等蔬菜比较集中外,其余均为缺少引种示范及大面

积推广的蔬菜品种,在面积上始终无法破题,造成我乡大面积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大棚蔬菜产品布局分散,没有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通过近几年来的发展仍然是“小而全”的局面。有的村组乃至农户,虽然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极大,但样样都种,样样都形不成规模,很难进入大市场、大流通。缺乏大棚蔬菜“农超对接”的连续性。 2.缺乏接受先进技术及新品种的思想观念。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极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但当前青壮劳力和知识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接受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能力低下。致使农业大棚蔬菜产业化发展跨越不到更高的台阶。 3、缺乏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合作社和农户紧密度和结合力不强。专业合作社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不能与市场建立很好的衔接作用,造成大棚种植户与市场的断层。农户才有可能为企业坚守承诺,引导组建由种植户说了算的规范运作高标准专业合作组织,力求通过专业组织的规范运作和大力协调,从而有效地把企业和农户做好连接,充分调动企业形成产供销加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才能让特色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循序渐进。 三、主要采取的措施 1、积极引导帮扶建立统一品种的大棚蔬菜小区,在品种选型上求突破,以把握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基础,引导扶持建立各具特色的大棚蔬菜小区,积极做到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区一优的为发展的蔬菜大棚小区。农林站以后将紧紧围绕本地地域市场需求指导先进品种及技术。

科学养蚕技术

科学养蚕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蚕需物质 1.蚕室:朝向为南向,以南偏西8-12度,太阳从房顶走过。要求有天花板、对流窗、三合土、六面光。每张蚕种需要10平方米左右蚕室面积,蚕室的宽度最好为4.5米。 2.贮桑室:小蚕用水缸贮桑,底上装一盆清水,上面放蔑折,折上放叶,缸口用清洁湿布盖上,再盖盖;大蚕贮桑最好用洗净消过毒的打斗(即农村打谷用的拌桶)贮桑。桑叶上面用洗净后消过毒的薄膜覆盖。每次喂后,桑叶要翻松。如无打斗,可在靠近蚕室的阴凉干燥处打一地窑,作为贮桑用,也可在靠近蚕室的另一间房内,经消毒后用作贮桑。切忌蚕室内或蚕架下贮桑。 3.长方形蚕箔:长1.2米×宽0.8米,每张蚕需40-45个。 4.每张蚕需小蚕网15只,大蚕网40只,桑架2个。 5.每张蚕需蚕架2副,蚕架竹竿(硬头黄)24-32根,6-8层每层6箔。 6.每张蚕需干湿温度计一支,薄膜1.5公斤。 7.消毒药物:漂白粉2.0-3.0公斤,鲜石灰(生石灰)25-30公斤。 8.焦糠、糠壳用锅炒,炒成黑黄各半的花糠,每张蚕需5-10公斤,用作隔沙除湿。 9.每张蚕需蚕筷10双,鹅毛或公鸡翅毛或鸭翅毛少许。 10.专用喷雾器一台。

二、蚕室、蚕具的消毒技术 1.蚕室消毒 (1)打扫、清洗和刮地:把蚕具从室内搬出,将蚕室及周围环境打扫干净,清理的垃圾集中处理,最好远离蚕室作为堆肥。蚕室及周围环境,凡能用水洗的地方,都要用水冲刷干净。蚕室(如是地面)和周围的泥土地面刮去一层表土(约1厘米厚),垫上干净新土。刮出的旧土不宜倒在蚕室及桑园附近,应深埋或制作堆肥。 (2)用生石灰浆刷白,刷墙壁用20%生石灰浆,地面天花板周围用2-5%石灰浆喷雾。养蚕前10天进行。 (3)用1%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在消毒前2小时配)喷消,养蚕前7天进行。 加水倍数=[漂白粉原有浓度(%)-目的浓度(%)]/目的浓度(%) 如市售漂白粉含有效氯为25%,则1公斤漂白粉加24公斤水,即为含1%有效氯漂白液。 2.蚕具消毒 (1)蚕箔、蚕杆、蚕架,用流动的清水清洗后,再用2-5%生石灰水浸1天(第1天下午浸,第2天捞出),捞出用太阳光暴晒2天。晒干后,搬回蚕室再用1%有效氯漂白粉沉清液喷湿。 (2)蚕筷煮半小时。鹅毛或鸡、鸭毛,用蒸气蒸,100℃蒸1小时。塑料蚕网用1%有效氯漂白粉浸1小时,用清水清洗后晾干。麻线蚕网用沸水煮1小时,晾干备用。

青岛版(五四学制)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7《养蚕》教学设计

17.《养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养蚕》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生物的特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通过调查了解养蚕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养蚕,体会到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教科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活动准备,教科书呈现了一个问题,即“怎样养蚕?”。还用材料包的形式呈现了上课需要的材料。以此引导学生提前准备养蚕知识,以便上课交流时有话可说,保证观察顺利进行。第二部分是活动过程,活动一:“了解养蚕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从哪几个方面了解养蚕的知识;活动二:“我们来养蚕。”教科书用流程图的形式呈现了三个养蚕场景图,意在指导学生学会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五幅特写图,引导学生了解蚕的一生经历的生长阶段;活动三:“交流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了解蚕的一生经历的生长阶段,并交流的养殖过程中的快乐。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查阅资料,了解缫丝的过程”通过呈现蚕茧抽丝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缫丝的过程,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伟大,珍惜丝织品。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喂养蚕,能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情况。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合作交流的习惯。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养蚕热情高,对于新的知识有着比较强的求知欲,对于科学现象也非常感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所以能结合养蚕的实际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会喂养蚕,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情况。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较长时间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3.了解动物的一种繁殖方式——卵生。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了解养蚕知识。 2.能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蚕不同阶段有什么特点。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技术 夫嘲莽羹扭啭 5~9月份是蔬菜大棚的休闲时段,此时正是养蚕季节,利用大棚饲养大蚕,既提供?『饲育场所,叉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利用塑料大棚养蚕时,应在大棚上覆盖枯草或其他物质阻挡阳光直射.同时注意掀开棚膜通风排湿,夜间根据外界温度变化调整通风排湿装置,防止空气温度, 湿度起伏过大. 建棚殛建园桑园用地应水源充足, 土质肥沃.实行桑桑间作,选择适合条桑臂,耐剪伐的桑品种,如育7l—l,7946,选 792,新一之濑等.每667平方米(1亩)以 l2oo~1500株为宜,行距1.5米,株距0.3, 0.4米.大棚应选择地势偏高,排水通畅, 南北朝向的为避免农药污染,应选择远离果园,菜园且离桑园较近的场所. 大棚饲育要点蚕儿进棚前要严格消毒,新建的大棚要揭膜通风晒棚,晚上放膜,避免棚内受潮.养过蚕的大棚,要搞好棚内外环境卫生,用消特灵溶液消毒, 再用浓度为5%的石灰浆喷洒地面和环境.蚕从共育室分到养蚕户后,应在普通蚕室或者在大棚内搭建蚕台或蚕架,按普通蚕室的饲育方法饲养至4龄第2天或5 龄第1天蠢眠起不齐时.注意做好分批 提青工作,结合起除把蚕移放到蚕座.I-, 改用条桑育.蚕下地前在地面上撒1 层石灰粉,再铺1层厚约3厘米的谷壳类防潮物质.移蚕时连网抬蚕,轻轻把蚕移放到蚕座卜注意把同一批发育的蚕集中放在一 起.以便统一上蔟.移蚕时蚕座长度按饲育数量放足,蚕座宽度放到2/3左右, 蚕头密度稍稀. 小气候调节温度调节是关键技术. 一 般上午9时前后达到饲育适温时,就要掀开大棚I?!j周的棚膜放风.下午5时左右,待棚室温度降至饲育适温时.逐渐放下棚膜保温.做到棚室温度最高不超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