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_李吉广

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_李吉广
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_李吉广

第60卷 第12期 化 工 学 报

Vol 160 No 112

2009年12月 CIESC Jour nal December 2009

化工数据

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李吉广,杨兰英,褚宏达,刘艳升,刘植昌,胡玉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摘要: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研究离子液体+水体系的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测定了不同浓度和温度下[Bemim][Cl](氯化212甲基232苄基咪唑),[C n mim][Cl](氯化212甲基232烷基咪唑,n =4,14,16),[BeiQu][Cl](氯化2N 2苄基异喹啉),[C m iQu][Cl](氯化2N 2烷基异喹啉,m =4,8)等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动力黏度、表面张力等物化性质。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密度的变化趋势为咪唑类>异喹啉类。离子液体水溶液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等温条件下,阳离子取代基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变化趋势为咪唑类<异喹啉类。关键词:离子液体;密度;黏度;表面张力中图分类号:TQ 01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09)12-2952-05

Physicochemical prope rtie s of aque ous chloride ionic liquid solutions

LI Jiguang,YA N G L a nying,CH U Hongda,LIU Yansheng,L IU Zhicha ng,HU Y ufeng

(Sta te K ey La b ora tor y of H eavy Oil P r ocessing ,China U niver sity of P etr oleum ,Beiji ng 102249,China )

A bstract:Ionic liquid is a new kind of surfactant,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ionic liquid (IL )aqueous solutions 1In this work,surface tensions,densities,and viscosities of [Bemim][Cl](12methyl 232benzylimidazolium chloride),

[C n mim][Cl]

(12methyl 232alkylimidazolium chlor ide,n =4,14,16),[BeiQu][Cl](N 2benzylimidazolium chloride),[C m iQu][Cl](N 2alkylisoquinolinium chloride,m =4,8)aqueous solution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s a function of the concentr ation of aqueous solutions 1The density of imidazolium 2based solu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isoquinolinium 2based 1T he viscosity gets lower 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and gets higher with the concentration incr easing 1A t the same condition,with the same substitute of head group of cation,the surface tension of imidazolim 2based solu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isoquinolinium 2based solution.

Key words:ionic liquid;density;viscosity;surface tension

2009-01-14收到初稿,2009-09-21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胡玉峰。第一作者:李吉广(1982)),男,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3043,20576073);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04E 7031);/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0项目(NCE T 20620088)。

引 言

离子液体是一种完全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

在室温(低于100e )下呈液态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126],如:高电导率, Rece i ved date:2009-01-14.

Corres ponding author:Prof.H U Yufeng,h uyf3581@

sin a 1com

Foundati on item:su pported b 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0673043,20576073),the CNPC Innovation Fund (04E 7031)and the Pr ogram for New Century Excellent T alents in Universit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CET 20620088).

高温下仍只有很低的蒸气压,高电化学稳定性(宽

阔的电化学窗口),对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高溶解性,高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可调节的酸碱性等,是理想绿色溶剂和许多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它作为一种新型反应介质和功能材料,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多学科交叉的、最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而离子液体的基本物理化学数据非常缺乏,如压缩系数、热膨胀系数、热容和相平衡数据、其与重要物质(如水、乙醇、丙酮、乙腈等)组成的二元或三元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数据等。从实验上测定这些数据,从理论上找出预测这些数据的方法,对离子液体研究、开发和工业化都是至关重要的。近些年,对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研究已经延伸到胶体和界面科学领域[7212]。另一方面,离子液体+水的体系在离子液体的研究和应用中经常涉及[728],而且从化学结构上看,离子液体是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研究离子液体+水体系的物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迄今,有关离子液体+水体系的物性的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测定了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动力黏度、表面张力等物化性质,以期通过研究离子液体的亲水基团(异喹啉环、咪唑环)及亲油基团(阳离子取代基)对离子液体+水体系物性的影响,揭示结构与物性的联系,同时为离子液体体系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1实验药品和样品制备

所有的离子液体合成均采用被广泛证明的合成方法[13217],并且在作者先前的工作已经做了详细论述[18]。本文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化学试剂。N2甲基咪唑,Aldrich。n2C4H9Cl、n2C8H17Cl、n2C14H29Cl、n2C16H33Cl,上海嘉辰化工有限公司。异喹啉、苄基氯、乙腈、乙酸乙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N2甲基咪唑、异喹啉、RCl(R=benzyl、n2C4H9、n2C8H17、n2C14H29、n2C16H33)在80e 油浴下等摩尔比回流48h合成氯盐离子液体。生成[Bemim][Cl](氯化212甲基232苄基咪唑)、[C n mim][Cl](氯化212甲基232烷基咪唑n=4,14,16)、[BeiQu][Cl](氯化苄基异喹啉)、[C m iQu][Cl] (氯化2N2烷基异喹啉,m=4,8)

的方程式分别为

样品的纯化首先是将粗产品加入适量体积比的乙腈/乙酸乙酯,通过两次旋转蒸发除去部分有机杂质。旋转蒸发以后再将产物在343115K下真空干燥72h。水含量由Karl Fisher水分滴定仪测量,水含量分布范围为0108%~0112%(质量),且配制溶液的时候考虑了水含量的存在。

112实验仪器和测量

密度计,日本京都DA2120,精度011mg# cm-3。表面张力计,德国KRUSSK公司KRU SSK12,精度0101mN#m-1。黏度测量使用德国Physica公司Physica2MCR300型流变仪,精度为010001mPa#s。配制好的待测溶液(所有溶液都用二次去离子水采用质量法配制,配制过程考虑离子液体水含量),浓度用m表示,单位mol#kg-1。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1水溶液密度分析

测定咪唑氯盐和异喹啉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Q,结果见图1、图2。如图1所示,在303115K下,烷基取代基相同时,水溶液密度的变化趋势为咪唑氯盐>异喹啉氯盐,表明当阴离子和头部取代基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随阳离子头部基团体积的增大而减小。由图2可以看出,当阳离子头部基团相同时,水溶液密度的变化趋势为苄基>直链烷基,这与阳离子取代基的密度顺序相同。随着直链烷基链长的增加,咪唑类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减小,这与纯离子液体密度变化趋势相近:离子液体密度与烷基链的长度呈线性关系,随着烷基链增大而降低[19],表明离子液体结构对离子液体及其水溶液密度的影响类似。

212水溶液黏度分析

咪唑氯盐和异喹啉氯盐离子液体氯盐水溶液黏度G随浓度、温度的变化曲线见图3~图7。温度

#

2953

#

第12期李吉广等: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和浓度对离子液体水溶液的黏度影响很大,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动力学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减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

在同一温度下,当阳离子取代基和阴离子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黏度的变化顺序为异喹啉氯盐>咪唑氯盐。当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头部结构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的黏度随着阳离子的直链烷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与纯离子液体的黏度随着阳离子的直链烷基长度变化的顺序相同[19];取代基为直链烷基时的黏度大于取代基为苄基时的黏度。213 水溶液表面张力分析

咪唑氯盐和异喹啉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表面张力R 随浓度的变化曲线见图8~图10。在水溶液的液面上,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定向方式是亲水基向

水、亲油基向空气。当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

加时,表面上吸附的分子增多,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当浓度高到使表面达到饱和吸附时,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分子接近其分子的截面积,整个表面被栅式离子液体表面活性剂分子覆盖,表面张力降至最低点,而在溶液的内部,胶束开始形成[20]

在等温条件下,阳离子取代基相同时,离子液

#

2954#化 工 学 报 第60卷

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变化趋势为咪唑类<异喹啉类,原因是异喹啉环的体积比咪唑环更大,因此正电荷的离域性更好,而且由于体积大,其在水溶液表面排列稀疏,导致表面张力较高。一个较好的表面活性剂在其浓度较低时就能达到吸附饱和状态

,即有最低的表面张力。因此,当阳离子取代基相同时,咪唑类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要优于异喹啉类离子液体。

在等温条件下,当离子液体的阳离子的头部结构相同时,取代基为苄基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高于取代基为直链烷基时的表面张力。这说明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与阳离子取代基的表面张力(甲苯大于直链烷烃)有关。

在等温条件下,当离子液体阳离子的头部结构相同时,取代基为直链烷基时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着取代基碳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与纯离子液体的表面张力随取代基碳链长度变化的趋势相同;而且碳链越长,表面张力下降速度越快。碳链较长时,疏水作用较强,且极性减弱,而空气是非极性的,故易于降低表面张力。

#

2955

#

第12期李吉广等: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

3结论

本文测定了部分氯盐咪唑类和氯盐异喹啉类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动力学黏度、表面张力等基础物理化学性质,得到以下规律。

(1)水溶液密度的变化趋势为咪唑类>异喹啉类,表明当阴离子和取代基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随阳离子头部基团体积的增大而减小。阳离子杂环相同时,水溶液密度的变化趋势苄基>直链烷基,这与阳离子取代基的密度顺序相同;随着直链烷基链长的增加,离子液体水溶液的密度减小。

(2)本文所研究的氯盐离子液体水溶液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温度下,当阴离子和阳离子取代基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黏度的变化顺序为异喹啉类>咪唑类。当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头部结构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的黏度随着阳离子的直链烷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取代基为直链烷基时的黏度大于取代基为苄基时的黏度。

(3)在等温条件下,阳离子取代基相同时,离子液体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变化趋势为咪唑类<异喹啉类,原因是异喹啉环的体积比咪唑环更大,因此正电荷的离域性更好。一个较好的表面活性剂在其浓度较低时就能达到吸附饱和状态,即有最低的表面张力。因此,当阳离子取代基相同时,咪唑类离子液体的表面活性要优于异喹啉类离子液体。

Re f e re nces

[1]Koch V R,M illeer L L,Osteryaung R A1Electro initiated

Friedel2crafts transalkylations in a room2temperatur e molten2

salt medium1J1Am1Chem1Soc1,1976,98:5277

[2]Robins on J,Osteryoun g R A1An electr ochem ical and

s pectr o2scopic study of some aromatic h ydrocarb ons in th e

r oom tem perature molten s alts s ystem aluminu m chloride2n2

b utylpyridinium chloride1J1Am1C h em1Soc1,1979,

102:323

[3]Wilk es J S,Zaworotko M J1Air and water stable12eth yl232

m ethylim idazolium based ionic liquids1Chem1Commun1,

1992:965

[4]Fuller J,Carlin R T,Long D,H aworth H C1Structu re of

12eth yl232methyl2imidazolium hex afluoride phos phate,made

for room tem perature molten salts1Chem1Commun1,

1994:299

[5]T homas W1Room2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s olvents for

s ynthes is and catalysis1Chem1Re1,1999,99:2071

[6]Rogers R D,Seddon K S1Ionic liquid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s for green chemistry.ACS Sy mposiu m,2002,

818:123

[7]Singh T,Kumar A1Self2aggr egation of ionic liquids in

aqu eous media:a th ermodynamic study1Colloid s and

Sur f aces A:Phy sicochem1Eng1Asp ects,2008,318:263 [8]El Seou d O A,Pir es P A R,M og hny T A,Bastos E L1

Synthesis and micellar p roperties of s urface2active ionic

liquids:12alkyl232methylimidazolium ch lorides1Colloid1

I nter f ace Sci1,2007,313:296

[9]Su W C,Chou C H,Wong D S H,Li M H1Diffusion

coefficients and conductivities of alk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s and hexafluorophos phates.F luid P hase

E quilib1,2007,252:74278

[10]Dong B,Zhang J,Zheng L Q,Wang S Q,Li X W,Inoue

T1Salt2indu ced viscoelastic wormlike micelles formed in

surface active ionic liqu id aqueous solution1

Colloid1In ter f ace Sci1,2008,319:338

[11]Eastoe J,Gold S,Rogers S E,Paul A,Welton T1Ionic

liquid2in2oil microemu lsions.J1Am1Chem1Soc1,2005,

127:7302

[12]Sin gh T,Kumar A1Aggregation b ehavior of ionic liquids in

aqu eous solutions:effect of alkyl chain len gth,cations,

an d anions1J1Phy s1Chem1,2007,111:7843

[13]Fuller J,Carlin R T,Osteryoung R A1Th e room

temp eratu re ionic liquid12eth yl232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electroch emical coupl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1J1E lectr och em1Soc1,1997,144:3881 [14]McEwen A B,Ng o H L,LeCompte K,Joldman J L1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im idazolium s alt electrolytes

for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 applications1J1Electr ochem1

Soc1,1999,146:1687

[15]Wass ers cheid P,Bêsmann A112n2Butyl232

meth ylimidazolium([bmim])octylsulfate)an even

-greener.ionic liqu id1Green Ch em1,2002,4:400 [16]H ussey L1Dens ity,electric condu ctivity and vis cosity of

several N2alkylpyridium halides and th eir mix tu res with

aluminum chloride1E lectrochem1Science T ech1,1979,22:

1029

[17]Swatloski R P,Spear S K,H olbrey J D,Rogers R D1

Dis solution of cellu lose with ion ic liquids1

J1Am1Chem1Soc1,2002,124:4974

[18]Chu X M,H u Y F,Li J G,et al1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fu el b y extraction with[BF4]-2b as ed ionic liquids1

Chin1J1Ch em1Eng1,2008,16:881

[19]Dzyuba S V,Barts ch R A1Influence of structural variations

in12alkyl232meth ylimidazolium h exafluorophosph ates an d

bis(trifluorom ethyls ulfon yl)im ides on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ionic liqu ids1Chem1P hys1Chem1,2002,3:161 [20]Shen Zhong(沈钟),Wang Guoting(王果庭).Colloid

an d Su rface Chemistry(胶体与表面化学).Beijin g:

Chemical In dustry Pr ess,1990

#

2956

#化工学报第60卷

气溶胶物理与化学

课程名称:气溶胶物理与化学 Title: Aerosol physics and chemistry 课程编号:070602C02 Course Number: 070602C02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Course Type:Required major course 学时:60 Units: 60 hours 学分:3 Credit:3 实用专业: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研究生 Designed for: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关气溶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一些基本测量方法。 Objectives: The course is designed to make student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inciples of aerosol and instruments used to measure them. 对选课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普通物理学和大气化学的基础知识。 Prerequisites: The student should have a good background in chemistry and physics and understands the concept of calculus.

主要内容: Major Contents: 气溶胶对大气能见度、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健康等有重要影响。本课程论述了大气气溶胶的基本特征和测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气溶胶的排放和分布、布朗运动和扩散、碰并凝结和蒸发过程、电学和光学特性、气溶胶测量、干湿沉降、气溶胶化学以及气溶胶气候效应。 Aerosol particles affect visibility, climate, and our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course covers the properties, behavior, and measurement of aerosol. The major contents include the e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erosol, Brownian motion and diffusion, coagulation, condensation and evaporati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optical properties, measurement of concentration, dry and wet deposition, aerosol chemistry, and climate effect of aerosol. 第一章绪论 Chapter 1 : Introduction 第二章大气气溶胶的排放与分布 Chapter 2: The E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 2.1 Properties of Size Distributions 2.2 Moment Averages 2.3 Weighted Distributions 2.4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2.5 Log-Probablity Graphs 2.6 The Hatch-Choate Conversion Equation 2.7 Statistical Accuracy 第三章气溶胶运动 Chapter 3:Uniform Particle Motion 3.1 Newton’s Resistance Law 3.2 Stokes’s Law 3.3 Settling Velosity and Mechanical Mobility 3.4 Slip Correction Factor 3.5 Nonspherical particles 3.6 Aerodynamic Diameter 3.7 Settling at High Reynolds Number 3.8 Relaxation Time 3.9 Stopping Distance 第四章布朗运动与扩散 Chapter 4: Brownian Motion and Diffusion

二乙二醇化学性质

二乙二醇 二乙二醇是常见的化工溶剂。一般用于溶剂、防冻剂以及合成涤纶的原料。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沸点:197.85℃,与水/乙醇/丙酮/ 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 如需购买二乙二醇,可以联系:济南神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国内优秀的二乙二醇销售商。 由二甘醇和脂肪酸可生产脂肪酸二甘醇增塑剂,作为聚氯乙烯 增塑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耐寒性,可代替DBS、DOS,在与DOP、DBP 等复配时,可改善塑料制品的耐用低温性能。该产品工艺成熟,北京燕山前进化工厂和哈尔滨动力化工厂都分别建有C7-9脂肪酸二甘醇酸酯及C5-9脂肪酸二甘醇生产装置。 由二甘醇与苯甲酸为原料可合成二苯甲酸二甘醇酯,可代替DOP、DBP、DOS 作PVC树脂的增塑剂,用于PVC制品、PVC人造革、PVC地板的生产。 二甘醇在质子酸或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作用下可合成1,4一二恶烷。该产品为优良的溶剂、反应介质及萃取溶剂,用于医药、农药的提取、石油产品脱蜡以及纺织、涂料、合成树脂等的生产,也用作低毒含氯溶剂1,1,1一三氯乙烷的稳定剂,以及用于代替聚氨酯合成革历来使用的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等价格昂贵的溶剂。 CnHnOn 高级脂肪酸与甘油酯化形成的酯,即油脂。 性质 又称脂肪酸甘油酯。通常指由甘油和脂肪酸(饱和的和不饱和的)经酯化所生成的酯类。根据所用脂肪酸分子的数目可分为甘油-(脂肪)酸酯C3H5(OH)2(OCOR)、甘油二(脂肪)酸酯C3H5(OH)(OCOR)2和甘油三(脂肪)酸酯C3H5(OCOR)3。高碳数脂肪酸(俗称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甘油三酸酯,如甘油三油酸酯(油精)、甘油三软脂酸酯(软脂精)和甘油三硬脂酸酯(硬脂精)。甘油酯是中性物质。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会发生水解。例如油脂用烧碱水解(皂化)后生成高碳数脂肪酸的钠盐(钠肥皂,即普通肥皂)和甘油. 分类 植物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复杂化合物,不溶于水,很难溶于醇(除蓖麻油外),而溶于脂、乙醚、石油醚、苯等溶剂。植物油脂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油料及工业原料,除食用外,广泛用于制肥皂、油漆、润滑油等方面,有的在国防工业上还有特殊用途,也是化学、医药、轻纺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化学《氧气的性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壱、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分析 《氧气》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节教学内容。教材把氧气作为第四单元课题二教学内容,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具体物质知识的学习。加之,它是学生已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系统的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等起着铺垫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实验室制取方法,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循环等三部分内容。氧气对学 生来说是一种熟悉的气体,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帮助学 生建立物质分类观,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类别的物质中选择典型的物质,采用实验法对典型 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二、学情分析 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 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 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教学策略 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②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 ①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②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听说深呼吸能够帮助我们放松,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儿做深呼吸,请大家闭上眼睛,吸气,呼气… 生:纷纷带着好奇心一起做 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们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导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可见氧气对我们有多么重要,那么,关于氧气的性质你又

表面物理化学

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高度分散后的性质及不同物质的界面现象,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 基本要求: 1.明确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2.明确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汽压与平面相比有何不同。学会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和开尔文公式。 3.理解吉布斯吸附公式的表示形式,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用来作简单计算。 4.了解什么叫表面活性物质,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几种重要作用。 5.了解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情况,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及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 重点和难点: 拉普拉斯公式和开尔文公式,以及兰缪尔吸附等温式是本章的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表面现象(通常将气一液、气一固界面现象称为表面现象)所讨认的都是在相的界面上发生的一些行为。物质表面层的分子与内部分子周围的环境不同。内部分子所受四周邻近相同分子作用力是对称的,各个方向的力彼此抵销;但是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本相内物质分子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受到性质不同的另一相中物质分子的作用,因此表面层的性质与内部不同。最简单的情况是液体及其蒸气所成的体系(见图12-1),在气液界面上的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拉力,所以液体表面都有自动缩成最小的趋势。在任何两相界面上的表面层都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对于单组分体系,这种特性主要来自于同一物质在不同相中的密度不同;而对于多组分体系,这种特性则来自于表面层的组成和任一相的组成均不相同。 物质表面的特性对于物质其他方面的性质也会有所影响。随着体系分散程度的增加,其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当研究在表面层上发生的行为或者研究多相的高分散体系的性质时,就必须考虑到表面的特性。通常用表面(A 0)表示多相分散体系的分散程度,其定义为:A 0=A/V 式中A 代表体积为V 的物质具有的表面积。所以比表面A 0就是单位体积(也有用单位质量者)的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其数值随着分散粒子的变小而迅速增加。分散粒子分割得愈细比表面积就愈大。在胶体体系中粒子的大小约在1nm —100nm 之间,它具有很大的表面积,突出地表现出表面效应。此外某此多孔性物质或粗粒分散体系也常具有相当大的表面积,其表面效应也往往不能忽略。在本章中将讨论有关表面现象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13.1 表面张力及表面Gibbs 自由能 一、表面功 由于表面层分子的受力情况与本体中不同,因此如果要把分子从内部移到界面,或可逆的增加表面积,就必须克服体系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对体系做功。 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使表面积增加dA 所需要对体系作的功,称为表面功。用公式表示为: 'd W A δγ=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 【篇一: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化学课件教学设计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班级:10级化学(2)班制作人:卓凤炎学号:105703010065 座位号:34 课题二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氧气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课程内容切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教学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2)、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为“认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两部分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又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与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了解氧气在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学会用正确的知识,对待氧气在生活与学习中的用途; ②通过氧气与各种物质反应的实验,根据实验总结规律,懂得一从而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造福人类。【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由此学习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和含义。【教学难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与定义。 3、通过观察生活学习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乙二醇水溶液物性

乙二醇水溶液物性 乙二醇水溶液的冰点沸点 乙二醇水溶液作为重要的载冷剂,其物理性质对设备和系统的设计都十分重要,下面是乙二醇水溶液的冰点沸点和其浓度的关系。(数据来源ASHRAE手册2005) 乙二醇浓度 冰点℃ 100.7KPa 沸点℃ 100.7KPa 质量浓度 体积浓度 0.0 0.0 0.0 100.0 5.0 4.4 -1.4 100.6 10.0 8.9 -3.2 101.1 15.0 13.6 -5.4 102.2 20.0 18.1 -7.8 102.2 21.0 19.2 -8.4 102.2 22.0 20.1 -8.9 102.8 23.0 21.0 -9.5 102.8 24.0 22.0 -10.2 103.3 25.0 22.9 -10.7 103.3 26.0 23.9 -11.4 103.3 27.0 24.8 -12.0 103.9 28.0 25.8 -12.7 103.9 29.0 26.7 -13.3 104.4 30.0 27.7 -14.1 104.4 31.0 28.7 -14.8 104.4 32.0 29.6 -15.4 104.4 33.0 30.6 -16.2 104.4 34.0 31.6 -17.0 105.0 35.0 32.6 -17.9 105.0 36.0 33.5 -18.6 105.0 37.0 34.5 -19.4 105.0 38.0 35.5 -20.3 105.0 39.0 36.5 -21.3 105.6 40.0 37.5 -22.3 105.6 41.0 38.5 -23.2 105.6 42.0 39.5 -24.3 106.1 43.0 40.5 -25.3 106.1 44.0 41.5 -26.4 106.7 45.0 42.5 -27.5 106.7 46.0 43.5 -28.8 106.7 47.0 44.5 -29.8 106.7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2003年 4 月The Chinese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Apr. 2003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王均凤1,2,张锁江1,陈慧萍1,李闲1,张密林2 (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080; 2. 哈尔滨工程大学化学工程系,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在对离子液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对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能关系和性质 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系统地介绍了离子液体作为溶剂或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特别是在 金属催化、生物催化、反应–分离耦合方面的进展. 在含微量水或无水离子液体中酶能够保持高的 活性和选择性,有望在生物催化方面带来突破性进展. 超临界CO2/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水/有机相 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应–分离耦合模式, 将进一步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 关键词:离子液体;绿色溶剂;性质;催化反应;超临界流体 中图分类号:O64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03)02–0177–09 1 前言 室温离子液体[1]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室温附近温度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 以下简称离子液体. 它是从传统的高温熔盐演变而来的,但与一般的离子化合物有着非常不同的性质和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一般离子化合物只有在高温状态下才能变成液态,而离子液体在室温附近很大的温度范围内均为液态,最低凝固点可达–96o C[2]. 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如下特点:(1) 液体状态温度范围宽,从低于或接近室温到300o C, 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2) 蒸汽压低,不易挥发,消除了VOC(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环境污染问题;(3) 对大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都表现出良好的溶解能力, 且具有溶剂和催化剂的双重功能, 可作为许多化学反应溶剂或催化活性载体;(4) 具有较大的极性可调控性, 粘度低, 密度大, 可以形成二相或多相体系, 适合作分离溶剂或构成反应–分离耦合新体系. 由于离子液体的这些特殊性质和表现,它被认为与超临界CO2和双水相一起构成三大绿色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早在1914年,Walden [3]就由乙胺和浓缩的硝酸反应合成出乙基硝酸铵(熔点为12o C),但在当时这一发现并没有引起普遍的关注. 20世纪40年代, Hurley等[4]在寻找一种温和条件电解Al2O3时把N–甲基吡啶加入AlCl3中,两固体的混合物在加热后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液体,这一偶然发现构成了今天所说的离子液体的原型. 随后又先后合成了一些高温或低温的氯化物有机离子盐,但它们的共同缺点就是遇水反应生成腐蚀性的HCl. 所以人们一直在试图探寻一种稳定的离子液体. 直到1992年,Wilkes[5]领导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一系列由咪唑阳离子与[BF4–], [PF6–]阴离子构成的对水和空气都很稳定的离子液体. 此后,大量的由不同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才得以合成, 并随着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 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离子液体研究的热潮.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于2000年召开了有关离子液体的会议[6];欧盟制定了离子液体的研究计划[7];日本有关离子液体的研究也很活跃[8], 正在酝酿建立产学研联合研究体制. 在我国,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 收稿日期:2003–01–20, 修回日期:2003–02–2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20276073); 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均凤(1974–),女,山东省日照市人,硕士研究生,绿色化学与技术专业.

乙二醇的物化性质

乙二醇的物化性质: 乙二醇的物理性质“ 别名甘醇 分子式C2H6O2;HOCH2CH20H 分子量62.07 熔点-13.2℃沸点:197.5℃ 密度相对密度(水=1)1.11;相对密度(空气=1)2.14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 蒸汽压 6.21kPa/20℃ 闪点:110℃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稳定性稳定 乙二醇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主要能与无机或有机酸反应生成酯,一般先只有一个羟基发生反应,经升高温度、增加酸用量等,可使两个羟基都形成酯。如与混有硫酸的硝酸反应,则形成二硝酸酯。酰氯或酸酐容易使两个羟基形成酯。乙二醇在催化剂(二氧化锰、氧化铝、氧化锌或硫酸)作用下加热,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失水。乙二醇能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作用形成醇盐。通常将金属溶于二醇中,只得一元醇盐;如将此醇盐(例如乙二醇一钠)在氢气流中加热到180~200°C,可形成乙二醇二钠和乙二醇。此外用乙二醇与2摩尔甲醇钠一起加热,可得乙二醇二钠。乙二醇二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乙二醇单醚或双醚。乙二醇二钠与1,2-二溴乙烷反应,生成二氧六环。此外,乙二醇也容易被氧化,随所用氧化剂或反应条件的不同,可生成各种产物,如乙醇醛HOCH2CHO、乙二醛OHCCHO、乙醇酸HOCH2COOH、草酸HOOCCOOH 及二氧化碳和水。a二醇与其他二醇不同,经高碘酸氧化可发生碳链断裂。制法工业上由环氧乙烷用稀盐酸水解制得。实验室中可用水解二卤代烷或卤代乙醇的方法制备。应用乙二醇常可代替甘油使用。在制革和制药工业中,分别用作水合剂和溶剂。乙二醇的衍生物二硝酸酯是炸药。乙二醇的单甲醚或单乙醚是很好的溶剂,如甲溶纤剂HOCH2CH2OCH3 可溶解纤维、树脂、油漆和其他许多有机物。乙二醇的溶解

常用化学试剂物理化学性质

氨三乙酸 化学式CH6N9O6,分子量191.14,结构式N(CH2COOH)3,白色棱形结晶粉末,熔点246~249℃(分解),能溶于氨水、氢氧化钠,微溶于水,饱和水溶液pH为2.3,不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热乙醇中可生成水溶性一、二、三碱性盐。属于金属络合剂,用于金属的分离及稀土元素的洗涤,电镀中可以代替氰化钠,但稳定性不如EDTA。 丙酮 最简单的酮。化学式CH3COCH3。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无色有微香液体。易着火。比重0.788(25/25℃)。沸点56.5℃。与水、乙醇、乙醚、氯仿、DMF、油类互溶。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和物,爆炸极限2.89~12.8%(体积)。化学性质活泼,能发生卤化、加成、缩合等反应。广泛用作油脂、树脂、化学纤维、赛璐珞等的溶剂。为合成药物(碘化)、树脂(环氧树脂、有机玻璃)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冰乙酸 化学式CH3COOH。分子量60.05。醋的重要成份。一种典型的脂肪酸,无色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比重1.049。沸点118℃,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纯品在冻结时呈冰状晶体(熔点16.7℃),故称“冰醋酸”,能参与较多化学反应。可用作溶剂及制造醋酸盐、醋酸酯(醋酸乙酯、醋酸乙烯)、维尼纶纤维的原料。 苯酚 简称“酚”,俗称“石炭酸”,化学式C6H5OH,分子量94.11,最简单的酚。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因被氧化变为粉红,有毒!并有腐蚀性,密度1.071(25℃),熔点42~43℃,沸点182℃,在室温稍溶于水,在65℃以上能与任何比与水混溶,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丙三醇、二硫化碳中,有弱酸性,与碱成盐。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显紫色。可用以制备水杨酸、苦味酸、二四滴等,也是合成染料、农药、合成树脂(酚醛树脂)等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消毒防腐剂,低浓度能止痒,可用于皮肤瘙痒和中耳炎等。高浓度则产生腐蚀作用。 1,2-丙二醇 化学式CH3CHOHCH2OH,分子量76.10,分子中有一个手征性碳原子。外消旋体为吸湿性粘稠液体;略有辣味。比重1.036(25/4℃),熔点-59℃,沸点188.2℃、83.2℃(1,333Pa),与水、丙酮、氯仿互溶,溶于乙醚、挥发油,与不挥发油不互溶,左旋体沸点187~189℃,比旋光度-15.8。丙二醇在高温时能被氧化成丙醛、乳酸、丙酮酸与醋酸。为无毒性抗冻剂。可用于酿酒、制珞中,是合成树脂的原料。医学上用作注射剂、内服药的溶剂与防腐剂,防腐能力比甘油大4倍,此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的消毒。 丙三醇 学名1,2,3-三羟基丙烷,分子式C3H8O3,分子量92.09,有甜味的粘稠液体,甜味为蔗糖的0.6倍,易吸湿,对石蕊试纸呈中性。比重1.26362(20/20℃)。熔点7.8℃,沸点290℃(分解)167.2℃(1,3332Pa)。折光率1.4758(15℃),能吸收硫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等气体。其水溶液(W/W水)的冰点:10%,-1.6℃;30%,-9.5℃;50%,-23℃;80%,-20.3℃。与水、乙醇互溶,溶于乙酸乙酯,微溶于乙醚,不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石油醚、油类。可以制备炸药(硝化甘油)、树脂(醇酸树脂)、润滑剂、香精、液体肥皂、增塑剂、甜味剂等。在印刷、化妆品、烟草等工业中作润滑剂。医学上可用滋润皮肤,防止龟裂;作为栓剂(甘油栓)可用作通便药。切勿与强化剂如三氧化铬、氯酸钾、高锰酸钾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爆炸。 蓖麻油 化学式C57H104O9,分子量933.37。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臭味,凝固点-10℃,比重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一般性了解两套装 置的区别。 学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和获得 第一课时: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课堂学习: 一、引入: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问题情景] 1.为什么各种生物在消耗氧气,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却能几乎保持恒定? 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学生交流] 同桌的同学间互相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相关的整理:将学生所描述的有关性质列于黑板上) 二、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观察身边的空气,并阅读课本33—34页的部分内容。 [师生整理]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 [问题情景] 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请举例说明。 [实验演示] 少量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那么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木炭、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实验演示] 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师生整理]木炭、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反应 [教师设疑] 1.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吗? 2.铁丝在纯氧中又能否燃烧? [实验演示] 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学生整理] 将以上实验现象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整理,填入课本35页表格中。 [教师讲解] 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物理化学性质

甲醇 MSDS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甲醇;木酒精木精;木醇英文名: Methyl alcohol;Methanol 分子式:CH4O 分子量: 32.04 CAS号: 67-56-1 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甲醛、香精、染料、医药、火药、防冻剂等。 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 -97.8 沸点: 64.8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密度(空气=1): 1.11 饱和蒸汽压(kPa):13.33/21.2℃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临界温度(℃):240 临界压力(MPa):7.95 燃烧热(kj/mol):727.0 甲醇由甲基和羟基组成的,具有醇所具有的化学性质。[3] 甲醇可以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水蒸气(I)和二氧化碳(IV)。另外,甲醇也和氟气会产生猛烈的反应。[4] 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 燃烧。燃烧反应式为: CH3OH + O2 → CO2 + H2O 具有饱和一元醇的通性,由于只有一个碳原子,因此有其特有的反应。例如:① 与氯化钙形成结晶状物质CaCl2·4CH3OH,与氧化钡形成B aO·2CH3OH的分子化合物并溶解于甲醇中;类似的化合物有MgCl2·6CH3OH、CuSO4·2CH3OH、CH3OK·CH3OH、AlCl3·4CH3OH、AlCl3·6CH3OH、AlCl3·10CH3OH等;② 与其他醇不同,由于-CH2OH基与氢结合,氧化时生成的甲酸进一步氧化为CO2;③ 甲醇与氯、溴不易发生反应,但易与其水溶液作用,最初生成二氯甲醚(CH2Cl)2O,因水的作用转变成HCHO与HCl;④ 与碱、石灰一起加热,产生氢气并生成甲酸钠;CH3OH+NaOH→HCOONa+2H2;⑤与锌粉一起蒸馏,发生分解,生成 CO和H2O。[2] 产品用途 1.基本有机原料之一。主要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胺和硫酸二甲酯等多种 有机产品。也是农药(杀虫剂、杀螨剂)、医药(磺胺类、合霉素等)的原料,合成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的原料之一。还是重要的溶剂,亦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物理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组进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探究氧气的溶解度 三、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把学生分成四组,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教师活动】提问: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从几个方面入手? 【学生活动】回答: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水溶性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氧气,让学生分别从颜色、气味、状态三个方面进行回答。 【教师提示】闻气体的方法:扇闻法

【学生活动】回答:无色、无味、气态 【提供资料】课件上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 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回答:密度比空气略大 【教师活动】提问:水中溶解有氧气吗? 什么事例能证明? 【学生活动】回答:有。学生可能回答水中有生物存在,生物离不开氧气 【图片】河塘中的增氧机 【教师活动】提问:水中有氧气,又为什么用增氧机,说明水中溶解的氧气多不多? 【学生活动】回答:不易 【教师活动】解释: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但水中溶有氧气不多(指导学生归纳出氧气的溶解性) 【学生活动】回答:氧气是不易溶于水。 【教师活动】提问: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 【图片】液态氧气固态氧气 【学生活动】回答:观察可得,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教师活动】根据上述现象,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学生活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

离子液体的性质

离子液体的性质,改性和下一代 1:离子液体的性质,考虑到离子液体及其应用的宽泛性,很难简单的概括离子液体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因此著者更愿意总结离子液体的不同点而不是共同点。而且前人总结的离子液体的某些性质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例如电化学窗口,热稳定的长久性(热稳定性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过于看重),极性,挥发性(某些离子液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蒸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争议呢?这是近年来所取得的改进技术所带来的,测量手段的进步,知识的深化,以及那些能够显著影响离子液体的热物理性质的杂质量化(离子色谱仪,ICP-MS)的精确性带来的描述的准确性。就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言,实验手段的不同,数据库数据的时限性都会对其不一致性产生影响。但是,离子液体还是具有广发接受的类属性质。他们完全由离子组成(见表一)。举个例子来说,在熔点为12摄氏度的【BMI】【PF6】系列中,离子熔化时的密度是4.8mol/l。离子液体的熔化温度,人为地规定,要低于100摄氏度,离子度要高于99%。这些基本的类属性质在离子液体的书籍和数据库(例如离子液体的热性质-美国标准与技术协会编著)中都可以找到。这里不再一一详述-只在下文中讨论一些关键的具有代表性的性质。 熔点:文献中离子液体的熔点一定要谨慎对待,离子液体的熔点具有不确定性,它们能够经受超冷,而且可能存在杂质的影响。 挥发性:对于典型的离子液体,正常的沸点与它们的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汽压有关,通过实验的手段确定的饱和蒸汽压是不准确的,因为离子液体适当的低温条件下是不挥发的。尽管如此,还是有文献可循,离子液体在200-300摄氏度的情况下会蒸发,但是当压力急剧下降时,挥发的速度很低,小于0.01g/H。问题是什么样的离子是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中的离子本性可以部分解释它们气态时的蒸汽压可以忽略不记的事实,也可以把它们同常规的分子溶剂区分开来。离子度的量化是定义离子液体的指标。而这些又可以通过有效的离子浓度来代替。 阻燃性: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被证明有成为绿色溶剂的潜力,主要因为离子液体在环境中不易挥发而且具有阻燃性,即使是高温。其他符合条件的溶剂也在研究当中,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离子液体用在热源处并不是因为它的阻燃性。离子液体的活性很高。它们可以代替肼及其衍生物,作为能量的供体。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热重分析仪推算的离子液体的热解温度,可以知道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很好,一般大于350摄氏度。但是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等使用时的热稳定的长期性却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发现。带有【NTF2】-和【N(CN)2】-阴离子的磷类离子液体分解为易挥发的物质要经过明显的几部。分解的产物说明在此过程中发生过霍夫曼消去反应或者脱烷基化反应。含氮的离子液体不完全分解,而是发生碳化(氰基化合物则易于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导电性和电化学窗口:电导率是评价离子液体能否既做溶剂又做电解液的重要性质。离子液体表现出宽泛的电导率,0.1-20mS/cm。在高电导率的离子液体中,咪唑基类的电导率要比铵基类高。影响离子液体的电导率的因素很多,如粘度、密度、粒子大小、阴离子电荷离域效应、聚集态以及粒子运动。人们现在引用强离子对效应来解释为什么【NTF2】-基的离子液体的电导率比【BF4】-基的离子液体低。说到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典型的离子液体在4.5-5V,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类似或者

氧气的性质教案

课题2 氧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学会比 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 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氧化反应的理解。 课时:二课时 实验准备: 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识: 1)空气的组成是什么? 2)什么是空气污染,如何防治? 3)什么是物理性质 2、情景导入 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和氧气应用的图片 3、探究新课: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出示一瓶氧气,指出它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比空气(1.293g/L)略大。 3.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气。 4.在压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实验2-3]、[实验2-4] 通过实验填写下表:

结论: 1.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说明: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是跟其中的氧气反应。 练习:课后习题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 回顾旧识: 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 探究新课 分析讨论 1:填写下表: 分析讨论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结论: 1.在这三个反应中,都有新的物质(与原来物质不一样的)生成。 2.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3.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分析讨论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在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哪些现象发生?结论: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2.常伴随的现象是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3.发生能量的变化,常以放热、发光的形式表现出来。 4.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分析讨论4:上述三个反应中还有一个什么样的共同特征? 结 论: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分析讨论5:三个反应还有没有共同的特征?

物理化学练习题(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练习题--胶体化学(胶体分散系统及其基本性质、憎液溶胶的稳定与聚沉乳状液泡沫悬浮液和气溶胶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10-138 当入射光的波长()胶体粒子的线度时,则可出现丁达尔效应。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关于 10-139 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表明()。 A.分散介质是带电的 B.胶体粒子带有大量的电荷 C.胶团是带电的 D.胶体粒子处等电状态。 10-140 电渗现象表明()。 A.胶体粒子是电中性的 B.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 C.分散介质是带电的 D.胶体系统处于等电状态 10-141 在胶体系统中,ξ电势()的状态,则称为等电状态。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等于热力学电势 10-142 若分散相微小粒子的表面上选择性地吸附了大量相同元素的负离子,则该溶胶的ξ电势必然是()。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无法确定 10-143 在过量的AgNO 3 水溶液中,AgI溶胶的胶体粒子则为()。 A.[AgI(s) m ]·nAg+ B.{[AgI(s)] m ·nAg+·(n-x)NO- 3 }x+ C.{[AgI(s)] m ·nAg+·(n-x)NO- 3 }x+·xNO- 3 D.[AgI(s)] m 10-144 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与憎水溶胶在性质上最根本的区别是()。 A.前者是均相系统,后者为多相系统 B.前者是热力学稳定系统,后者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C.前者黏度大,后者黏度小 D.前者对电解质的稳定性较大,而后者加入少量的电解质就能引起聚沉

10-145 在20ml、浓度为0.005mol·dm-3的AgNO 3 溶液中,滴入20 mL浓度为0.01mol·dm-3的KBr溶液,可制备AgBr溶胶,则该溶胶的ξ电势()。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无法确定 10-146 为使以KI为稳定剂的AgI溶胶发生聚沉,下列电解质溶液中聚沉能力最强者为()。 A.KNO 3 B.Ba(NO 3) 2 C.Cu(NO 3) 2 D.La(NO 3) 3 10-147 在一定温度下,在四个装有相同体积的As 2S 3 溶胶的试管中,分别加入体 积V和浓度c皆相等的下列电解质溶液,能使As 2S 3 溶胶最快发生聚沉的是()。 A.KCl B.NH 4 Cl C.ZnCl 2 D.AlCl 3 10-148 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的乳化剂分子亲水一端的横向大于亲油一端的横截面,则形成()型乳状液。 A.W/O B.O/W C.无法确定 D.无特定类

Cr 物理化学性质

Cr 物理化学性质 莫氏硬度5.3 有毒 熔点1857℃ 强度脆 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Cr,原子序数24,原子量51.9961,属周期系ⅥB族。1797年法国N.-L. 沃克兰从西伯利亚红铅矿(即铬铅矿)中发现一种新元素,次年用碳还原法制得这种金属。因为铬能形成多种颜色的化合物,便用希腊文chromos(含义是颜色)命名为chromium。铬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0×10-2%。最重要的矿物为铬铁矿。 铬是钢灰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1857℃,沸点2672℃,20℃时的密度,单晶为7.22克/厘米3,多晶为7.14克/厘米3。有延展性,但含氧、氢、碳和氮等杂质时变得硬而脆。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对氧和水汽都是稳定的,铬在高于600℃时开始和氧发生反应,但当表面生成氧化膜以后,反应便缓慢,当加热到1200℃时,氧化膜被破坏,反应重新变快。高温下,铬与氮、碳、硫发生反应。铬在常温下就能和氟作用。铬能溶于盐酸、硫酸和高氯酸,遇硝酸后钝化,不再与酸反应。铬能与镁、钛、钨、锆、钒、镍、钽、钇形成合金。铬及其合金具有强抗腐蚀能力。铬的氧化态为-1、-2、+1、+2、+3、+4、+5、+6。铬的氧化物有氧化亚铬(CrO)、三氧化二铬(Cr2O3)、三氧化铬(CrO3)。三氧化铬是红色针状晶体,高温下分解为三氧化二铬和氧气,是强氧化剂,酒精和它接触后能着火,在染料和皮革工业中有广泛的用途。铬酸盐的通式为MCrO4或MIICrO4(IM为一价金属,IIM为二价金属)。铬酸盐在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CrO是铬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Cr2O是重铬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显橙红色。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表明在酸性溶液中Cr2O 占优势,在碱性溶液中CrO占优势。碱金属的铬酸盐都易溶于水,是强氧化剂,银和铅的铬酸盐不溶于水。铬和铁、铝一样,是一种成矾元素,可形成钾铬矾〔KCr(SO4) 2·12H2O〕,是制高级皮革必需的。铬还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Cr(NH3)〕6Cl3、〔Cr(NH3) 5Cl〕Cl2、〔Cr(NH3)4Cl2〕Cl等。铬及其化合物有毒,可引起鼻膜炎、支气管哮喘和肾病等。 金属铬的制法有:①在电炉中用金属铝还原三氧化二铬。②电解铵铬矾溶液。③最纯的铬采用真空下使二碘化铬或羰基铬热分解方法。钢中加铬、镍或铬、锰组成的不锈钢广泛用于制造化工设备。铬钴合金硬度高用于切削工具。铬的镀层可使外表美观,耐磨和抗腐蚀性能好。铬橙、铬红、铬黄、铬绿都是重要的无机颜料。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介绍了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认识到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说明了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 质。 学情分析 做好演示实验是完成本课题教学目标的关键,同时引导学生认真有序观察、记录、对比实验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一环;学生的障碍点是观察实验准确描述现象,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4、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掌握用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美,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演示实验。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 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体验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奥运圣火、海洋潜水、火箭发射等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观察,从色、创设情境动画场景引入展示一瓶氧气;请学激活学态、味等角度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导入新课生观察和分析一下,从中可以反应出生思维并归纳。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板书: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过度:刚才我展示的那瓶无色气体, 指导学生观察,总结验氧方法。 是不是氧气?如何证明它是氧气呢? 板书: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一:探究硫在空气和氧气中1、观察到的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紫色的火焰,有刺激性气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现象 味的气体产生。讨论现象不同的原不同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