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猜谜语(逐条展示谜面)学生最后猜出谜底是功夫巨星李连杰。接着展示图片并介绍,这是李连杰十几岁时在美国白宫为中美两国领导人表演武术的场景,可

以说李连杰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见证人。那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史上还

发生了哪些重大的事情,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说一说,并派代表把

你们找到的成果写在黑板上的数轴上。

一.自主学习

学生找出70年代的外交成就,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在黑板上,教师适当纠正、评论。

二.共同学习

(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展示照片《乔的笑》,问:这张照片反映的是刚才哪一个外交成就的取得?

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问:那么,为什么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

生看书说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只是国民党一直占据着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所以是恢复。

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

生: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阴谋制造两个中国

问:中国之所以能突破这种阻力,除了自身的努力还得到了谁的支持和帮助?

生: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

过渡。回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禁感慨万千。那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建国初期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外交困难?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困难

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展示图片并过渡:从这幅图上大家可以看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包围了新中国,使中国陷入举步维艰的局面,然而,七十年代中美关系却突然出现转机。

2.中美关系转机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三则材料(材料一:美苏争霸材料二:中苏关系恶化材料三:尼克松对世界形势的论断)

引导得出:共同的利益、要求

3.中美建交过程

播放视频请学生根据视频提炼中美关系中的几件大事。(课件展示时间,让学生写出事件)问:那么1972年尼克松就已经访华了,为什么到1979年中美才建立外交关系?

下面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解读两段外交辞令。

师:展示两则材料,分别来自于中美联合公报和中美建交公报

引导学生得出影响中美建交的关键问题是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过渡:在尼克松访华后七个月,中国和日本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问:中日建交的时间?当时的日本首相是——田中角荣。

师:展示表格数据并说接着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纷纷与新中国建交,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过渡:展示图片,并说明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1年中国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就在各国领导人忙着参加会议的时候羊村里也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力运动会。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他们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解决。

题库:

红太郎:APEC的中文全称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美羊羊:这个组织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中国什么时候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懒羊羊:中国在哪一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沸羊羊:中国承办的是亚太经合组织第几次会议?地点在哪里?

灰太狼:中国哪位国家领导人在这次会议上发表讲话?会议达成了什么结果?

喜洋洋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外交史上有怎样的地位?2001年,中国除了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以外,还有什么重大的外交成就?

规则:学生先阅读课本,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找出来,自主选择一个动物来答题。每组一个代表。

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有关的外交成就,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并在激昂的音乐和辉煌的成就中体会一种自豪感。

小节;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充满艰辛也闪烁着智慧,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在外交上还会取得一个有一个成果。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血肉筑长城》导学案 出品人:刘杨审核:史卫民课型:新授使用时间:12月8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明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难时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1.台儿庄战役; 2.百团大战;3.中共七大的召开。 难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中共七大:时间:地点: 内容: 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背景:时间:标志: 背景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陷入困境。 2、中国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3、美国想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4、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意义:1、洗雪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合作探究(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1、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国民党主要负责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后来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开辟敌后战场。平型关大捷属于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 2、八路军要发动百团大战的背景是什么?战争的目的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3、阅读课本内容及表格,说说为什么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 4、讨论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阅读课后资料,抗战胜利的意义有哪些? 三、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在() A.山西B.河北C.山东D.河南 2.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起止时间是() A.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 B. 1932年1月到1945年5月 C. 1936年12月到1945年9月 D. 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 4.关于台儿庄战役,正确的叙述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B..歼灭日军10万人 C.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彭德怀 D.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5.被日本占领了长达半个世纪,终于在1945年10月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旅顺 B.大连 C.台湾 D.福建 9.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诞生 D.抗美援朝的胜利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两党的合作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7、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1)以上材料是谁在所作的什么报告中阐述的内容? (2)这个报告是哪次会议通过的?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 (3)此次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对今天所做的这一节课进行简单说课。 一、教材内容 我今天所选讲的内容,是历来考试的热点专题——外交。本课属于人教版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承接了上一节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开始,从70年代的外交一直讲到改革开放以来,梳理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大事件。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欠缺的是对知识的分析、运用的能力。因此我们政史教研组的高效课堂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希望能够尽快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政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等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日两国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过程与方法:大量运用历史图片等,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感悟历史;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激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70年代、2001年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基本史实。 2、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问题式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六、教学过程 1、检查预习,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2、合作探究部分,利用幻灯片展示图片,文字,视频等生动直接的资料,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相关问题,发散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来完成对重难点知识的进一步的深化、理解。 3、拓展延伸部分,是对本节知识的归纳总结升华。其中对比新旧外交,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出的启示。是对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和对知识的整合;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未来外交发展的看法?是对学生情感目标的落实和所学知识的运用。 4、通过简易顺口溜进行本节知识的小结,让学生快速的回顾、记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5、课堂检测布置了五道选择题和一道表格题,对基础知识进行了检测巩固。 6、最后是留出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对本节知识当堂消化。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说课稿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国语初级中学高星 【教材分析】 (1)说教材地位,为学习打底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下)第五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课承接15课,着重介绍了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的成就。 (2)说教学目标,为学习立靶 根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要求,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内容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询答案。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情分析】为学习找路 通过一年半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外交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各个时期外交政策变化的依然不易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从中主动发现问题、运用史料探询答案。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史料中归纳和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为学习架桥 (1)说教法 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和“材料导读式”教学模式 (2)说学法 1、提供相关材料、图片、影视资料等,训练学生掌握从各位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说教学准备】布置课题 提供网络信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 1.搜集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相关资料; 2.搜集中日建交相关资料; 3.搜集2001年上海APEC会议相关资料。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https://www.360docs.net/doc/478952026.html,/ ②中美关系30年图片展:https://www.360docs.net/doc/478952026.html,/chn/c233.html ③中美关系https://www.360docs.net/doc/478952026.html,/china/https://www.360docs.net/doc/478952026.html,/chinese/HIAW/94034.htm 【说教学流程】使“学习”上场 (一)、创设情境,回顾旧知 (展馆一)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游览,参观新中国外交事业成就陈列馆,请同学扮演历史讲解员,回顾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以巩固旧知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展馆二)实物展示两份70年代的人民日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提出问题:两份旧报纸刊登的是新中国进入七十年代以来在外交上取得的哪些成就,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陈列馆展厅二,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了解七十年代重要的外交事件,由此引入新课的学习。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练习题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句话的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共同发展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说:“如果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 ①发展中国家 ②发达国家 ③弱小落后国家 ④资本主义强国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5.周恩来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中,属于周恩来在下图所示会议中的外交语言的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6.《论语》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行为准则。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面的史实中,最契合这种精神的是( ) A.提倡不结盟 B.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7.1954年12月,时任缅甸总理的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座纪念塔位于() A.南昌B.南京 C.武汉D.北京 2.小明同学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点进行了归纳,其中归纳有误的是() A.均发生在国民大革命失败后 B.都是为了反抗国民党屠杀,挽救革命 C.采用了城市暴动的方式 D.都是由毛泽东直接领导的武装起义 3.某历史教师为了方便记忆,编写了一首歌谣:“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下列选项适合填在方框处的是() A.武昌革命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遵义会议 4.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项英明举措是()A.兵分三路,全力进攻长沙 B.放弃攻打城市,转向农村进军 C.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D.整顿工农革命军 5.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这次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周恩来B.毛泽东 C.朱德D.蒋介石 6.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③附近农产品丰富④群众基础好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当时哪些部队会师后组建起来的() ①湘南的工农武装②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③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④中国工农红军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8.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单元导读 本单元主要从新中国的国防和外交上讲述新中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以在战争的废墟上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国防力量。特别是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在极其薄弱甚至空白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铸造了守卫祖国安宁的钢铁长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艰难的国际环境,我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相继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通过努力,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先后与日本和美国建交,由此,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纷纷而来。改革开放后,我国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主题与课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1课时)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相关史实。 2、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 3、了解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体会外交是利益的博弈,理解新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的大国责任。 评价任务 1.完成评价任务一、(检测目标1) 2.完成评价任务二、(检测目标2) 3.完成评价任务三、(检测目标3)

资源与建议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学生已经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这为本课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本课紧承上一课的内容,是上一课内容的继续和延伸,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成就,它包含了本单元三个重点内容:中美、中日建交,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所取得成就。它和本单元其它两课一起概述了新中国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意识,懂得外交事业的发展源于国力的增强。 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 难点: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学习过程 第一篇章中国范儿之扬眉吐气 复习导入(温故而知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学习任务评价一: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85页,准确说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会议、结果和意义?(指向学习任务一)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说课稿 新人教版

16《血肉筑长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号参评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上承七七事变、下启解放战争,它为整个第四单元整体感知历史发展脉络打下基础,从而也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一个转折点。因此本课无论在本单元还是在整个教材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胜利——平型关大捷,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及抗战时期中共召开的重要会议“七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抗战胜利、分析抗战胜利原因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导学、学案导学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对所掌握资料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通过设置相关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2、通过问题式探究,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的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有二,一是台儿庄战役。首先,因为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其次,这次胜利是用生命代价换取的。这一战役集中体现了“血肉筑长城”的主题及民族危亡时所激发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二是百团大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这一时期,国内投降的倾向日益严重,为了打破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抗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取得了重大战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教学难点: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本课的难点。在教材没有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和国民党六大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七大的内容、理解七大的意义是比较困难的。 教法:分组导学法、学案导学法、问题式探究 教材处理: 将本课内容分成三大板块:一是把“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与“百团大战”两个标题合并为一个标题,即“抗日战争时期三次著名战役”。二是中共七大。三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国歌》歌词,学生齐唱《国歌》。 师提出问题:这首歌曲诞生于哪个历史时期?面对日冠的疯狂侵略,中华儿女是怎样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民族长城?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国歌》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热情。) 展示课题:第16课血肉筑长城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新授。 第一学习板块: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三次战役 (采取小组合作、竞赛的学习方式)

历史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知识要点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 原因:1、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2、亚非国家对中国的支持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4、中国正确的外交政策等 意义:对中国: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理 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 业的发展。 二、中xx建交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过程:1、1971年乒乓外交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联合公报》,中美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xx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四、全方位外交 表现(熟读)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中国还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外交格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使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血肉筑长城学习要点 一、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①时间:1937年9月 ②地点:山西平型关 ③交战双方:日军与八路军115师 ④战果影响:歼灭日军一千多人,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自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所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①时间:1938年春 ②地点:山东省台儿庄 ③交战双方:日军与国民党第五战区军队(司令李宗仁) ④战果影响: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1、时间地点:1940年8月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 2、目的: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3、作战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4、重大影响: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5、特点:主动出击 三、中共七大 1、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2、会议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3、中心任务: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 4、主要内容:①大会制定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军,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②毛泽东在大会上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5、历史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6、知识拓展:这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 国际因素: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沉重打击;②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③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国内因素: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随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2、日本投降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②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牺牲。 五、典型试题 1、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2、2008年9月7~9日,由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研究中心举办的“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大学隆重召开。“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延安整风 D. 中共七大 3、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哪一次战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4、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

(no.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血肉筑长城》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1、主力部队: 一、平型关大捷 2、影响: 1、时间; 二、血战台儿庄 2、领导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3、意义: 1、时间: 2、主力部队:八路军(一百多个团) 三、百团大战 3、地点: 4、领导人: 5、评价: 四、中共七大:(时间),中国共产党在(地点)召开第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的领导下,打败,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的中国。 意义(地位):为争取 的胜利和实现准备了条件。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日本陷入困境。 2、中国的局部反攻和大反攻。 原因 3、美国想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 4、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标志:,宣布无条件投降。 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 。 2、。 意义 3、。 4、 。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傅作义 2、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 3、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中,惟一取得彻底胜利的是() 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

4、小陈的家乡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A.南京 B.西藏 C.台湾 D.东北三省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两党的合作 B.全民族的共同抗战 C.国际社会的援助 D.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6、“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徐州会战 D.淞沪会战 7、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8、请你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对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1)以上材料是谁在所作的什么报告中阐述的内容? (2)这个报告是哪次会议通过的?此次会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召开的? (3)此次大会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4)这次大会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共1课时) 第一教案-----------------------------------教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善于归纳其中的共性和个性。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3)通过学习新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学生对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关系重大发展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和各国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使学生明确从50年代起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2)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A、中美关系正常化。通过多媒体演示,认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补充材料,研究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B、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获取信息。运用历史图片,体验历史的瞬间。设计问题,讨论,加深理解。 2、难点 A、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B、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通过比较旧中国外交处于无权地位与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各种表现,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教学方法】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美国队员登上中国大巴 1971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世乒赛开始的第二天下午,美国队员科恩一个人在练习馆练习,看到中国队排着整齐的队伍也来了。中国队开始练习时,他瞅准机会问梁戈亮,能否和他挥几拍。当年中国男队三大主力之一的梁戈亮同意了,练习大约持续了15分钟。 随后,中国代表团乘车去体育馆,车正要关门时,一个小伙子冲了上来,留着长长的褐色头发,蓝眼睛。 外国运动员一看车内坐的全是中国人,急忙转过身去。这时他运动服背后印着“U.S.A”的字样映入我们的眼帘,大家都用不安的眼光注视着他。从饭店到体育馆,汽车要走十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 当时,坐在汽车最后排的庄则栋,心里经过激烈斗争后,从手提包里选出一块较大的杭州织锦,和翻译一起来到他前面。“你好!欢迎你乘我们的车去体育馆。”他转过身来说:“谢谢!”“你叫什么名字?”“科恩。”“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是中国人的朋友,为了表示中国运动员对美国运动员的友谊,我送你一幅中国杭州的织锦留念。”庄则栋说……一次历史的偶然,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2.教师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的?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 2.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3.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4.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学习重点】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______ 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 __________ ,恢复中国安理会_______________的席位。 2.20世纪年代初,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1)1971年,_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 (2)1972年,_________访华,会见了_________,并与________举行会谈,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_____》。 (3)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交。 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的基 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 二、合作探究 归纳中美关系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 三、随堂演练 1.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1

导学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478952026.html, 2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及友好合作 C.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D.中国的国际威望的进一步提高 2.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采取的政策有( ) ①封锁 ②禁运 ③包围 ④威胁 ⑤武装进攻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下图中两位巨人的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过去了,另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两位巨人”是( ) A.基辛格和周恩来 B.尼克松和周恩来 C.卡特和周恩来 D.杜勒斯和周恩来 5.21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北京 C.西雅图 D.清迈 6.我国现已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你能列举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会议的相关事例吗?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自主预习 1.1971 合法权利 常任理事国 2.70 (1)基辛格 (2)尼克松 毛泽东 周恩来 联合公报 (3)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课时检测试卷--17-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17 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测试时间:20 分钟 一、选择题 1.1971 年中国外交取得的某一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重大成就”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 D.中日建交 2.(2019 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月考)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他下飞机后主动伸手与周恩来握手,事后尼克松写道:“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句话意味着(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美国开始放弃干涉中国内政 C.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两国的分歧从此消失 3.(2019 湖南岳阳汨罗弼时片区期中联考)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出席APEC 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的时间是( ) A.20 世纪70 年代初 B.20 世纪70 年代中期 C.20 世纪80 年代初 D.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5.新中国历史上,结束中美两国20 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是( ) A.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1978 年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6.《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该周刊20 世纪70 年代某期的封面,主题为“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访华意味着( ) A.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7.新中国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D.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8.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③基辛格秘密访华④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二、非选择题 9.(2019 北京师大附中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恩来在某会议上发言:“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

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教案: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知识与能力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苏联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 重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 难点 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师: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个人物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你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外交部长是谁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周恩来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外交家,他以出色的外交才能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那么他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哪些贡献呢?让我们来了解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外交政策

史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史料2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史料3下图是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的中国首任驻苏联大使王稼祥的国书。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教师: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宣告中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学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新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 学生:新中国建立初期,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教师:当时中国面临严峻的外交形势,在这样的外交环境中,新中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取得了哪些外交成果? 学生: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教师(过渡):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新中国在积极主动展开外交活动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搞好与邻国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外交原则,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展示下面表格,让学生了解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知识。 探究1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究2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 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 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图片展示: 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 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

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 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教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2.史料展示: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3.提出问题:从尼克松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怎样的转变? 提示: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4.史料展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冷战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界战略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1)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2)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珍宝岛事件”使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对中国造成极大威胁。 5.分组讨论: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 提示:从美国来讲,1.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2.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3.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从中国来说,1.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2.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3.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6.教师总结:从中美各自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中美都需要接近,以实现战略上的主动。 7.史料展示: 周恩来:“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 侵华日军的暴行课后拓展训练题 中华书局版

第16课侵华日军的暴行学案 【填空题】 1、1937年12月13日沦陷。国民党政府迁往,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2、南京大屠杀日军用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万人 3、特点:大、众,长,残酷;均为所罕见。 4、南京大屠杀给我们的教训是: 5、给我们的启示: 二、解答题: 1、日本国内一些右翼势力分子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等战争罪行,还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为军国主义翻案。通过学习本课,并结合了解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想? 2、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今天日本国内一些人极力否认大屠杀的真实性,他们称大屠杀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你将采用怎样的方法来驳斥他们的谬论,澄清历史事实的真相呢? 三、拓展延伸: 据你所知,除南京大屠杀外,日军在侵华过程中还制造了那些暴行? 四.当堂训练 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都至() A.武汉B.北平C.重庆D.西安 2.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A东北B北京C上海D南京 3.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 4.下列有关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规模之大 B.受害人之众 C.持续时间之短 D.杀人手段之残酷, 5、被美国成为“中国版《辛德勒名单》”的纪录片《南京》是第一步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它控诉了哪国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日本 6、1941年在重庆流传的打油诗:“不怕你龟儿子轰,不怕你龟儿子炸,老子们有坚强的防空洞,不怕!不怕你龟儿子凶,不怕你龟儿子恶,老子们总要大反攻,等着!”诗中的“龟儿子”是指()A.德国侵略者B.美国侵略者C.日本侵略者D法国侵略者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以“紫金山下”为题报道如下消息:少尉向井和野田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看谁先杀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