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_就业程序与就业途径

第3章_就业程序与就业途径
第3章_就业程序与就业途径

第三章大学生就业程序与途径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常年性的工作,各级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程序。毕业生在求职之前充分了解这些程序,有助于节约求职成本,避免造成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第一节就业程序

一、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

大学生就业管理机构大致由三部分组成:我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高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负责制定全国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委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负责属地内所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近年来,各高校陆续成立了集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来负责本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各级政府就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及工作程序

1. 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情况,确定年度就业工作意见,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有关部委根据文件精神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意见,并组织各级各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 教育部及各地区在每年10月份左右,向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提供下一年度毕业生资源情况,包括毕业生所在学校、所学专业、来源地区及毕业生人数等。

3.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在每年11月下旬至下一年的3月份,采取多种形式,召开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或开放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和网上市场,进行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求职择业提供方便。

4. 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对毕业生生源信息的审核和毕业生报到证的签发、调整和接收工作。

5. 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结束后,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倏地当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教育部。教育部汇总全国毕业生就业方案和毕业生就业情况上报国务院。

(三)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

高校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层管理部门,它的工作流程与每一名毕业生息息相关,所以毕业生必须了解和掌握。

1.毕业生资格审查。

毕业生资格审查是确认和核实每一位毕业生的入学资格,通过审查后才能取得毕业、就业资格。按照属地原则,实施毕业生资格审查的机构是高校所在地的教育主管机构,例如广东省内所有的高校其毕业生资格审查的机构是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资格审查的主要内容

包括:毕业生生源地、姓名、专业、学制、培养方式等。毕业生资格审查的唯一依据是各省、市、自治区出具的招生计划表,通称“招生三联单”。

每年学校的就业管理部门会要求各院、系上报毕业生生源情况。学校根据生源情况进行初审,初审后对有问题的毕业生要求其出具相关资料,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姓名不符。毕业生姓名与招生三联单上的不一致,需出具生源所在地市区级公安部门的改名手续,注明曾用名、现用名。

②生源地变迁。本专科应届毕业生生源地为高考时户口所在地,本科应届直接考取研究生的,其生源地为高考时户口所在地;往届考取研究生的,原则上以考取前常住户口所在地为其生源地6如家庭户籍转迁其他省’(市、区),需出示迁至地户籍管理部门的证明,重新确定生源地。毕业生现在的家庭所在地与招生三联单不符,需出具户籍变动手续,由现住址所在地的派出所出具户口迁移证明信,并加盖县区级以上公安局户籍公章。

③学籍变动。包括降级、休学、转专业等情况。降级后复学的,要出具降级及复学手续;休学后复学的,要出具休学及复学手续;转专业的,要出具转专业手续,这些手续须由学生工作部、教学工作部共同签字盖章。

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收集以上材料(必须是原件,复印件无效)后进行复审,复审后到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结束后形成本校的毕业生生源数据库,并形成毕业生生源表。毕业生生源数据库是学校发放各类毕业生就业相关材料的主要依据,而毕业生生源表主要是给用人单位提供生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本校有多少毕业生,每个专业有多少人,各个专业生源在各省的分布情况,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参考。

2.发布生源信息,收集就业信息

在进行毕业生资格审查的同时,学校还着手制定毕业生的专业介绍。专业介绍从所设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内容、课程设置(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专业前景等方面对应届毕业生的所学专业进行全面介绍。这是向用人单位提供的基础材料,主要是让用人单位对所需要专业的毕业生情况有所了解。毕业生专业介方式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并积极了解各地区的就业政策,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设毕业生就业基地,收集就业信息。

3.发放就业相关资料

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部门将向通过毕业生资格审查的毕业生发放《毕业生推荐表》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毕业生推荐表》每人一份,是学校对毕业生综合情况的证明。由于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尚未毕业,所以《毕业生推荐表》也是证明毕业生身份的有效证件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签约后由用人单位、学校和毕业生各存一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时寄转学生档案。个

别毕业生签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但不去报到,或是报到时发现单位与他想象的不一样,提出解约,单位不同意解约就一走了这都是不可取的。

《毕业生推荐表》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毕业生要妥善保管,如有遗失需按有关规定到就业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4.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

各高校的毕业生就业部门将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讲座、就业咨询、发放就业资料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学习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逐步实现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5.组织校园招聘会及就业市场

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将在对申请来校的用人单位进行审核后,为其安排举办校园招聘会的时间、地点,并在恰当的时间组织全校规模的就业市场。由于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针对性较强,是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毕业生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实现就业。

校园招聘会一般从每年的。11月开始,在12月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用人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都会达到顶峰,是毕业生就业的黄金季节。次年的3月末奎4月初,会出现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也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的高峰时期。

6.制定就业方案

每年5月份开始,学校将根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制定就业方案。就业方案初步形成后需要毕业生本人核对并确认。在就业方案形成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有具体单位的毕业生直接派往具体单位。毕业生要认真核对单位名称及单位所在地。

②录取研究生和专升本的毕业生不派遣,不发放报到证。

③申请档案留校的毕业生在办理相关的手续后,暂不派遣,暂不发放报到证。

④毕业生出国学习,派遣到生源地。

⑤定向毕业生原则上一律派回原定向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改派的,需按学校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具体政策办理。

⑥没有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可以与地方政府的人事代理机构签订就业协议,办理人事代理,报到证发往人事代理机构。

人事代理是指各级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者人事代理机构,受代理对象的委托,根据国家、省、市人事政策法规,运用社会化服务方式和现代科学手段为“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公司、民办科研机构等无主管单位以及不具备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要求委托人事代理的其他企事业单位,以及为自费出国和以辞职等方式流动后尚未落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档案保管或有关人事方面的服务工作。它的出现,对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改革传统毕业生就业方式、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毕业生毕业后如果到“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公司、民办科研机构等无主管单位以及不具备人事管理权限的单位工作,单位可为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毕业生毕业后如果暂时无具体单位,也可以自己到各级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具体办法是与当地政府的人才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之后,可以得到人事档案保管;办理毕业生见习转正手续;代办养老保险并计算工龄;接受人事关系、党组织关系和户口;按国家政策规定代办档案工资定级、调资手续;代办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初定、申报手续;办理人才流动手续;办理考研、出国的政审并签署意见;推荐就业等服务。

⑦没有落实单位的(申请档案留校的除外)按各省主管就业部门的要求,一律派回生源所在地。

一提到生源地,许多农村的学生就会反应会不会转为农村户口?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生源地人事部门一般是指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仍然是城市户口)。但各地方规定右所不同,截止2006年5月,有以下规定:

天津生源:统一派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山西生源:统一派回山西省教育厅;辽宁省生源:统一派回辽宁省教育厅;黑龙江生源:统一派回黑龙江省人事厅;上海市生源:统一派回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江西生源:统一派回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湖北生源:统一派回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广东生源:统一派回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江苏生源:统一派回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宁夏生源:可直接派回生源地人事局,也可申请派到宁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广西生源,可直接派回生源地人事局,也可申请派到广西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河南生源:可直接派回生源地人事局,也可申请派到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7.就业派遣

学校形成就业方案并上报教育部,经过教育部审核后打印《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报到证》经所在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验印后生效。学校按此方案进行派遣。学校各有关部门根据就业方案办理户口迁移证明、党团关系转移证明等材料。

就业方案将存档永久保存。

8.办理离校手续

毕业生档案在毕业生离校后由学生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以机要的方式寄送到用人单位。毕业生本人无权携带人事档案。毕业生档案材料必须包括: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登记表、奖惩情况、学位授予证明、入党(团)志愿等、毕业生离校的体检结果、报到通知书等。档案是证明毕业生学习经历的重要材料,不可复制。毕业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不要随意弃档。

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是信息的集散地,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建议每一位大学生在择业阶段,多留心一下学校的学生就业工作部门设立的公告栏和就业信息网站,在那里,你可以及时得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就业招聘活动以及新的就业政策规定等;多到学校的

学生就业工作部门走走,看看最近有哪些就业活动和信息。同时你在求职择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那里得到解决,并能得到相关的就业咨询和服务。

二、毕业生的择业程序

(一)收集就业信息

就业信息,是指与就业有关的消息和情况,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机构、社会需求、毕业生资源等。在求职过程中,就业信息数量多少与质量高低关系到择业的成败。一个择业者,如果所拥有的信息量大、质量高,就业视野就宽阔,成功率也会相应地提高;反之,择业的范围就会小,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信息越来越被求职者所看重。就业信息的获取对职业选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就业信息的内容

(1)政策和法规信息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关键一步。有人形象地把求职择业中不熟悉就业政策的大学毕业生比作是“不懂比赛规则而上场比赛的运动员”。的确,大学毕业生如果不了解国家及有关部门的就业政策而盲目地去求职择业,那么可能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毕业生们必须时刻关注和了解这些信息。

(2)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信息

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各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和对毕业生的需求等。尤其要重点了解本校、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等。

(3)用人单位的信息

自己所学专业哪些用人单位需要,需求数量是多少,用人单位的准确名称、地址、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生产经营状况、文化背景、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以及对毕业生的具体安排使用意图等。

(4)就业活动安排信息

召开企业说明会,宣讲会的时间、地点;举办招聘会或供需洽谈会的时间、地点;举办网上市场;等等。

(5)成功择业和创业的经验、教训的信息

2.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

(1)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学校负责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他们与就业指导机构、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与有关部门长期合作,已形成了人才供需用网。因此,毕业生与就业指导机构

建立联系,是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是获取就业信息的主渠道。从国家的有关决议、决定、规划、规定等文件中获得就业信息,也包括地区发布的有关决定和各种人才流动政策,这类信息具有较强的宏观指导作用。

(2)各级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

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与中央有关部委和各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及有关用人单位保持着经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国家有关就业政策规定、地方的有关政策、各地举办“双选”活动的信息、有关用人单位简介材料及需求信息等,学校的主管部门一般都能够及时掌握。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通常也会把各种招聘信息直接传递给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求学校协助推荐所需人才。每年教育部制定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也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各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些主管部门通常会发布一些指导性的文件,或举办大型的就业招聘活动,因此收集就业信息不可忽视了这一重要的就业信息渠道。

(3)亲朋好友及其他社会关系

亲朋好友对毕业生都比较了解,不管是个性、兴趣、能力,还是对未来单位和岗位的期望,他们都很清楚,因此,在他们帮助推荐的时候,比较能够兼顾求职者与岗位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来自于亲朋好友的就业信息,相对来说,其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好一些。

除了亲朋好友以外,高校毕业生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社会关系获取就业信息。比如本专业的教师,他们对学生都比较了解,同时,由于科研协作等原因,与专业对口的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因此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再比如校友,他们大多在对口单位工作,不管是对所在单位情况,还是对本专业的就业形势都是了解的,通过他们,可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信息。

(4)各地人才市场和人才交流会

各地通常都有固定的人才市场,毕业生可以由此了解到就业形势、薪资情况等。但这类人才市场提供的岗位一般要招聘有工作经验的,或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才,因而它所提供的岗位并不一定适合应届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应该多参加由各地政府和人事部门举办的毕业生“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种专门面向毕业生的供需见面会,有全国性的,有省级的,也有地方性的,还有一个或几个学校联合举办的。毕业生参加这种供需见面会的好处:一是用人单位数量较多,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二是这些单位和岗位都欢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三是这些单位大多具备一定资质,提供的岗位信息比较真实、有效。这类人才交流会时间上多数安排在秋、冬、春三季,毕业生在参加此类招聘会应充分准备好有关推荐材料,届时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不仅可以直接获取许多就业信息,有时还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简洁有效。

(5)各种传播媒体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介绍企业现状、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传播媒介不仅传播的速度快,

而且涉及面广,信息及时。

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来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不少地方的电视、广播纷纷安排频道提供发布就业信息的服务,不少用人单位也会通过电视广播等手段介绍自己的经营现状、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等,广大毕业生也不妨根据这些线索进行求职尝试。周末的报纸或就业类报纸杂志,比如教育部学生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以及各地人才市场报等,都是比较重要的就业信息来源。求职者可以由此了解有关就业政策、招聘信息,毕业生可以通过电话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表达自己的求职意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这类就业信息,求职者需要多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上当受骗。

(6)互联网

这是当前网络时代获取就业信息最丰富、最快捷的渠道之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才市场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网上求职、网上招聘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通过网络,求职者可以在几秒钟内查询到数万条信息,方便快捷地了解用人单位的背景资料、营运状况等,可以在各种人力资源网站上发布个人求职信息,也可以直接将求职信、履历表等个人资料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寄给对方,可谓省时、省钱、省力,方便、快捷、高效。订阅电子邮件是获取网上求职信息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很多网站都开辟了求职信息邮件服务,会定期或不定期向注册用户发布有关就业信息;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建立一个自己的个人主页,将大学的任职、获奖情况、自荐信、推荐书等都放上去,让有关单位全面了解你的情况。当然,计算机网络中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存在着数不清的信息垃圾甚至有害信息,这些应引起广大毕业生的注意,在利用网络资源的时候,小心不要掉进虚假信息的陷阱。

(7)社会实践活动

最常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毕业实习,实习单位一般比较对口,通过实习,可以直接掌握就业信息。从这些途径中获得的信息准确迅速,且有效性较高。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可以增加对社会、对职位的感性认识,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便于直接掌握就业信息。事实上,很多高校毕业生就是现在某个单位进行毕业实习,用人单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就予以录用的。

(8)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

毕业生可用发求职信函、电话、登门拜访、刊登广告等方式进行自荐。确定重要目标后,通过电话预约,然后亲自登门拜访,这种“普遍撒网”式的求职方式主动性强,但盲目性较大,在就业信息通道不畅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个获得就业信息的方法。

大学毕业生在获取信息后,还应尽快使用信息。这不仅因为求职信息的有效期限比较短,最长不过几个月,而且所有的信息对全国各高校的毕业生都是公开的。一旦你的动作慢了,其他毕业生往往就会捷足先登,用人单位招聘够需要的人数就不可能再要,尤其在企业定岗定员的今天,更是

不会轻易多要人。所以,毕业生在使用信息时,既不能过急,也不能拖拉。

(二)自我分析

1. 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我测评。学习成绩的名次,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有何出众的能力(包括潜能)等。

2. 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合的工作,就容易出成绩。可以用一些测试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进行一定的分析。

3. 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应该如何扬长避短。

4. 自己想做的和能做的。自己想在哪一方面有所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确立目标

1.就业的地域

在沿海城市就业,还是在内地就业;是留在本地,还是去外地就业;是留在城市,还是下基层。此时,既要考虑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同时还要考虑生活习惯及今后的发展等因素。

2.就业的行业范围

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还是跳出本专业到其他行业就业;是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社会工作,还是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此时,应多想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及兴趣、特长。

3.就业单位选择

是去大企业,还是去小公司或应聘公务员;是选择国有企业,还是选择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或选择自主创业等。在这些单位中,有哪些前来招聘,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自己最希望到哪一家企业工作。对于愿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选择什么样的高校或什么层次的学校。

择业过程中,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变化。但是,事前给自己的择业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目

标,可以使整个活动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不然,就会出现乱打乱撞的盲目被动局面。

(四)准备自荐材料

自荐材料包括:学校推荐表、个人简历、自荐信以及有关的辅助证明材料。这几种材料,

虽然单独都能使用,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自荐信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个人简历主要说明

自己过去的经历,证明材料强调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学校推荐表则体现了学校对自己的认可。缺了任何一个方面,自荐材料都不够完整。

自荐材料是反映毕业生个人总体情况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材料,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信息交流的载体,也是用人单位透视大学生的一扇“窗户”和决定是否面试的重要依据,故自荐材料被称为大学生求职择业、赢得面试的“敲门砖”。

(五)参加招聘会

在大学生就业活动中,招聘会或就业市场在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架起了见面、沟通的桥梁。在招聘会或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第一次接触,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宣传单位发展情况,同时收集众多毕业生的自荐材料(有的单位可能向应聘学生发放登记表);毕业生则在了解用人单位的大致情况后,将自荐材料和登记表交给招聘单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参加招聘会或就业市场,大多数仅完成了一项材料递交工作。当然,也有一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一见钟情”,当场签约。

为提高效率,毕业生可以有选择地去几个招聘会或就业市场,不必为“普遍撒网”而盲目地“赶场子”,今天去一个招聘会,明天进一次人才市场,这样既浪费时间、精力和财力,效果也不会太好。另外,毕业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自荐简历通过邮寄或E—mail等方式寄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凭借此材料进行分析,决定是否通知你参加笔试或面试。

(六)应聘和签约

1. 应聘

应聘是指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接触,参加其组织的笔试、面试的一系列过程。应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毕业生本人去用人单位参加面试、笔试;二是毕业生到各级就业指导管理部门主办的毕业生招聘会或就业市场应聘。

2. 签约

签约即签订就业协议,签约与报到是毕业生在离校前择业的最后两个环节。当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经过“双向选择”,在相互有一定了解和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决定互相接纳,达到工作意愿之后,便以就业协议的形式将这种关系确定下来,此即为签约。

协议是指当事人之间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行为。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是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是双方确立劳动关系的标志。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通用的就业协议,是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业主管部门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自行印制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内容也在进一步规范化、法律化。目前,一些用人单位或学校在就业协议书上已经附加上了有关劳动合同的内容,以保证毕业生的权益,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内容包括:服务期、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劳动纪律、协议终止的条件、违反协议的责任等。

签订就业协议是一种法律行为,协议书一经签订,便视为生效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签订就业协议,是确认签约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必要程序,又是处理就业纠纷的主要依据,毕业生应该正确认识和严肃对待就业协议书,慎重签订就业协议。

3. 签约的基本原则

(1)主体合法原则

主体是否合法,是一个法律行为是否有效的首要条件。签订就业协议是合同行为的一种,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对毕业生而言,就是必须要取得毕业资格,如果学生在报到时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接收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对用人单位而言,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资格和能力,并具有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的实体,否则,毕业生可解除协议而无需承担违约责任;对高校而言,各院校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如实介绍毕业生的在校表现,也应如实将所掌握的用人单位的信息发布给毕业生。高校在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过程中进行鉴证、审核、监督、管理、指导和争议调解等。

(2)平等协商原则

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在签订就业协议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学校也不得采用行政手段要求毕业生到指定单位就业(不包括有特殊情况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也不应在签订协议时要求学生缴纳高数额的风险金、保证金。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是一致的。除协议书规定内容外,当事人如有其他约定事项,可在协议书“备注”内容中加以补充确定。

4. 签约的程序

签约的基本程序签约是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之后达成一致意见的结果。实际工作中,毕业生就业协议的签订具体操作一般须经过以下程序:

(1)由毕业生本人在协议书上以文字的形式,明确表达自己同意到选定单位应聘工作的意愿,同时签署本人姓名。

(2)由用人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代表单位签署同意接收该毕业生的文字意见,并签字盖章。如果该单位没有人事录用权,则还需要报送其上级主管部门签字盖章,予以批准认可。

(3)毕业生所在院(系)签署意见。

(4)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核并签字盖章,纳入就业方案并将就业协议书反馈到各方手中。

在完成上述程序之后,协议就正式生效,并列入国家就业方案,下达学校和有关部门、地区执行。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和高校的审批权力已日益弱化。目前,一些地区和高校已经在此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学校在就业协议上的签字已经基本不具有审批的意义,而是起鉴证的作用。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将拥有完全的自主选择权,学校和政府主管部门不再需要直接审批就业协议,而只需要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即可。

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四份,协议签订以后,其中一份由毕业生本人收存,一份送所在院系备案,一份交学校主管部门,作为列入学校就业建议方案的依据,一份交用人单位,作为

接收毕业生就业的凭证,并以此作好相应的人事及其他安排。

5. 签约时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约束力,也涉及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因而毕业生在就业签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切实维护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利益。

(1)了解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客观实际,结合自身现实慎重签约

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须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一般而言,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毕业生要明确单位有无录用指标和录用自主权,对无用人自主权的单位,要进一步明确人事关系代理的其他事宜,如委托什么单位管理,是自己办理还是单位统一办理,代理费用问题,等等。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人手一份,只能与一家用人单位签约,学校也会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一女二嫁”现象的发生。由于就业市场招聘单位类型多样,不乏鱼目混珠的情况,因此,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时应慎重。在择业前,要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要了解自己到底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结合自身充分考虑单位的一些客观现实,如所在地、可提供薪资、单位性质以及所属行业等,并仔细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即将与其签约的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必要时,到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同时,要事先征求父母和其他有关亲人朋友的意见,再做出决定,以避免浪费其他的就业机会和造成一此不必要的损失。

(2)按照规定的程序签约

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程序一般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好后,再由学校签署意见,之所以这样进行,是因为多数学校在整个协议的签订过程中既是签约方又是鉴证方,有利于保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尤其是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3)明确有关条款的内容

现行毕业生就业协议一般为教育部或各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统一格式,但考虑到单位不尽相同,协议书又有备注一栏,为双方添加一些附加条款提供便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就业协议书上所列的统一条款,字迹要工整,值得提醒的是,要彼此填写清楚联系方式,以便今后联系;同时,双方可以将经过协商都能接受的一些约定条款,如薪资福利、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具体工作部门和岗位、毕业生是否考研或公务员以及录取后的处理以及违约责任等在备注栏注明。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当前毕业生中报考研究生或公务员的比较多,由于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有时可能会与就业发生冲突,因此,对于准备、尤其是已经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毕业生,应该事先与用人单位就此进行沟通,对如果考取研究生如何处理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再签订就业协议(最好在协议中对此做出明确约定),以免考取研究生后和已签协议的单位发生纠纷。

(4)就业协议的时间有效性和与劳动合同的衔接

就业协议,是我国现行毕业生就业制度下毕业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一种过渡凭证,一般情

况下,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自动终止。由于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在先,为避免在日后订立劳动合同时产生纠纷,应尽可能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就业协议的约定条款中,并明确表示在今后订立劳动合同时应予确认。否则,双方日后就劳动合同有关内容达不成一致意见,且事先无约定时,若毕业生表示不愿在该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反过来要毕业生承担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因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就劳动报酬、试用期、住房、服务期限等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与用人单位事先协商,体现在就业协议中,并将协议结果书面化,而不应只作口头约定,避免今后发生纠纷,无证可查。

因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不能等同于签订了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签订就业协议之后,还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后,双方才签订劳动合同。

(5)档案转寄、户口迁移等具体问题

绝大多数毕业生毕业时涉及到人事关系从学校转出的问题,加上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多元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尤其是与本身没有人事权需要实行人事代理的单位签约时,要了解清楚日后自己人事关系的去向,并将档案转寄地址(户口迁移地址)在协议书相关条款填写清楚,以方便毕业派遣。

6. 签约后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认真对待学业,结合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强化学习。

少数大学毕业生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以为自己的“婆家”已定,便主观上放松要求,课不认真上,毕业设计不认真做,到头来考试不及格,毕业答辩通不过,最终因达不到单位的要求甚至不能正常毕业,被无可奈何地“抛弃”。

(2)要与签约单位保持适当的联系。

一方面,要实时了解单位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要向单位反馈自己的现状。

(3)要注意与院系老师和学校就业主管部门保持联系。

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签订就业协议,落实了单位就“万事大吉”,其实签约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尤其是派遣前,学校一般都会请毕业生自己核对就业方案,院系老师也会和毕业生进一步确认档案、组织关系等转接问题,届时要注意学校和院系的相关通知。

七、报到

毕业生在顺利完成学业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之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接收

单位报到上班。

(一)报到需要的材料

1.报到证

大学毕业生前往用人单位报到,本、专科毕业生须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

到证》,毕业研究生须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用人单位凭《就业报到证》办理接收手续和档案、户口关系的迁移接转手续。《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各省市就业主管部门依据就业方案签发,《就业报到证》上、下两联,上联由毕业生携带到单位报到,下联(白联)由学校负责放人个人档案。《就业报到证》的主要作用如下:

(1)毕业生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方案的学生。

(3)办理人事档案、户口迁移等手续的凭证。

(4)毕业生具有毕业资格。

2.毕业证和学位证

自主择业的毕业生由毕业生本人携带毕业证和学位证。委培、定向毕业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由学校主管部门在毕业生档案中寄送委培、定向单位人事主管部门。

3.户口关系

自主择业毕业生的户口关系由毕业生学校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依据学校就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派遣方案统一办理迁移手续,由毕业生自己携带户口迁移证,到接收单位办理转入关系的手续。委培、定向生的户口关系(已转到学校者)由学校主管部门在毕业生档案中寄送委培、定向单位人事主管部门。

4.档案关系

所有档案材料原则上均不得由毕业生自己携带,而是由毕业生档案具体管理部门(所在院系或学生处)进行认真整理、审核后,在毕业生离校后两周内,按照机要文件的要求,统一寄送到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归属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5.组织关系

党、团员等组织关系,在离校前到学校党委组织部、团委等相关部门办理迁移手续并在到单位报到时按照单位要求到相关部门办理转接手续。

(二)报到时间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原则上,高校毕业生的报到期限为派遣后的1个月,具体报到时间要以各单位所规定的时间为准。毕业生应及时与单位联系,明确报到时间,按时报到。

(三)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报到证遗失或损毁

如果发生了报到证遗失的情况,应及时在当地省级报纸登报挂失,持刊登有遗失声明的报纸向学校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然后由学校主管部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补发。

2.报到时接收单位拒收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均有义务遵守。但是,如果由于用人单位发生了严

重变故,如企业破产、削减编制、转产等原因,而无法继续接收毕业生时,则单位必须向学校出具退函,详细说明缘由,毕业生重新联系单位就业,必要时,单位应适当赔偿毕业生损失。

3.毕业生未能按期报到

毕业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如果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如生病、外出遇灾未归等) 无法按期报到,应采取信件、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向接收单位说明和请假。逾期不报到,又未向接收单位说明请假的,可能发生接收单位拒绝接收的后果。

4.毕业生因表现不好被接收单位退回

在报到以后,由于工作表现不好而被用人单位退回,学校将把其档案、户口等关系转回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四)关于档案、户口

1.重视对档案的管理

档案记载着毕业生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习成绩、政治表现、奖惩等主要内容,是个人成长的历史见证。在我国,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必要依据之一。目前档案的社会功能也并未消失,许多方面都还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出具相应证明。如职称评审、办理社会保险等,办理退休也需要档案证明材料,档案也是工龄证明的重要依据。总之,如今档案对毕业生今后继续深造、职位升迁、个人发展等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工作变动较大,毕业生往往会忽视,对自己档案的管理。然而对档案管理的忽视,最终会给毕业生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毕业生在到单位报到正式上班之后,要到单位人事部门询问一下,自己的档案是否已经收到,若经过一段时间还未收到,要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追问自己档案的下落。对于自身没有人事权的单位,要及时办理人事代理手续,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免需要时费尽周折到处找自己的档案。

2.按规定及时办理落户手续

在人才流动性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似乎对户口看得越来越淡了。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多数涉及到户口从学校迁到单位(或其他专门代理机构)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办理落户手续,势必会给自己今后的生活带来诸多麻烦。甚至出现部分毕业生几年后找不到户口,无法办理身份证、结婚证。因此,毕业生在报到后要及时督促单位为自己办理落户手续(或通讨人事代理办理)。

八、调整改派

(一)毕业生调整手续

调整指毕业生毕业时申请档案留校的和没有具体单位派回生源地人事局的,现已找到具体工作需要派遣的毕业生就业手续。申请档案留校的毕业生须将与学校签订的《申请档案留校协议》和与单位签订的协议一并交回就业中心,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到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办理调整手续;派回生源地人事局的,如在报到期限内只需将原报到证及已签单位协议一并交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如超过报到期限,须有生源地人事局同意到其他地方解决的解除函、原报到证及已签单位协

议一并交到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统一到省教育厅办理调整手续。

(二)毕业生改派手续

改派指毕业生毕业时已派遣到具体用人单位,现与原单位违约又联系到新单位的需要重新派遣的毕业生就业手续。需提供原单位同意解除协议的退函、原单位报到证及新单位接收函等三份材料,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到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办理调整手续。

(三)毕业生因病被单位退回情况的处理

若毕业生报到后才患病的,单位应按在职人员病假有关规定处理,不得退回学校。若毕业生在校期间就有传染病史、精神病史,用人单位不知道,待毕业生报到时才被发现的,应允许退回学校。

毕业生被退回学校后,让其在家休养,一年以内病愈的(须经学校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有用人单位同意接收的,学校为其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口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满一年仍未病愈的,由家庭负责供养,户口及档案材料转回家庭所在地,病愈后自谋职业。

三、用人单位招聘程序

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并把自己的择业活动调整到与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较为一致的步调,有利于择业活动的有效进行。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的招聘活动要经历如下程序:

(一)确定需求和招聘计划。

用人单位根据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状况,确定当年需要招聘毕业生的岗位、人数和条件等,同时将根据要求制定详尽的招聘计划。

(二)发布就业信息。

(1)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登记。

(2)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登记。

(3)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信息,供学生上网浏览。

(4)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发布需求信息。

(三)举行单位宣讲会。

为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一些用人单位(主要是企业单位)还会到学校举办单位宣讲会,介绍单位发展建设情况、人才需求情况及经营理念、发展机遇、用人制度及企业文化等,并回答大学生们关心的各种问题。单位宣讲会是大学生全面了解招聘单位的好机会。

(四)收集生源信息。

(1)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及学校就业工作部门获取学生信息。

(2)参加供需洽谈会(招聘会或就业市场)收集学生信息。

(3)在网站上收集学生信息。

(4)通过学生的自荐获取学生信息。

(5)有的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体所登的“求职广告”,也是用人单位获取学生信息的都是相同的。即通过培训,让你明确单位的经营理念、创业精神、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让你掌握成为一名称职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以使你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五)组织笔试面试

1. 笔试。笔试一般分为三种,即专业考试、心理测试、命题写作。

专业考试主要考核求职者担任某一职务所要求具备的业务知识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许多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都用专业考试作为第一轮淘汰的手段。这种专业考试与学校的专业考试不同,更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许多毕业生在参加这类考试后都会感到平时的专业知识积累不够。

心理测试是目前许多用人单位流行的做法,它可以考核应聘者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包括其基本智力、认识思维方式、内在驱动力等,也包括管理意识、管理技能技巧。目前,这类标准化的心理测试主要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试》《16种人格因素问卷》《温得立人事测试》等等。

命题写作主要考查应聘者文字表达能力、见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用人单位性质不同,要求写作的文章也会不同。

许多单位在笔试时,会将上面的几种方法混合运用。笔试后,用人单位会根据笔试的情况确定面试人员名单。有的用人单位会经过几轮的笔试才确定面试人员的名单。

2. 面试。面试是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的单位是通过笔试选择面试人员,有的单位是通过筛选简历来选择面试对象。面试由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或招聘专员主持,通过双方沟通,用人单位获得有关应聘者个人信息,如:学业情况、相关经历、兴趣爱好、对有关工作岗位的期望等。面试分为单独面试和集体面试。

(六)签订协议

用人单位与确定录用的毕业生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有特殊要求的城市,用人单位还要为毕业生办理户口指标。

(七)接受报到

大学生毕业后,用人单位负责接收毕业生,为毕业生办理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等事宜,并组织培训,签订劳动合同等。

第二节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途径

一、大学生求职的校内途径

大学生在高校内进行求职活动的途径主要有参加校园招聘会与学校推荐两种。据统计,有八成的大学毕业生是利用校园信息找工作的。

(一)校园招聘会

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校园招聘会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一般来说,校园招聘会主要

有以下3种形式:

1. 某用人单位在高校单独举办的专场招聘会。每年在大学生毕业之际,都会有很多公司到各大高校开展校园招聘,而且越是著名的公司在这方面越是主动。特别是对那些地处中心城市的名牌高校,一方面,用人单位看中该校毕业生较高的素质;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可借此机会宣传和展示自己的形象。这种招聘会的就业信息含金量较高,但竞争也颇为激烈。

2. 高校自行举办的小型招聘会。为提高本校毕业生就业率,现在很多高校每年都会邀请一些与本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的用人单位,集中与学生进行供需见面活动。这种招聘会基本上专门针对本校毕业生,所招职位要求与本校的专业方向相符或相近,而且来招聘的用人单位一般都招用过该校学生,对该校毕业生有良好的印象。因此,这种求职途径对本校的毕业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3.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举办的系列校园招聘会。例如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中旬,都会与省内部分高校联合举办数场分行业和分科类的大型校园专场招聘会。

校园招聘会的优点是针对性强,安全可靠,降低了大学生求职成本,减少了大学生的奔波劳累,因此是大学毕业生的主要求职途径。这类招聘会的缺点是规模不大,尤其是前两种,而第二、第三种招聘会的用人单位知名度目前暂时有限。

(二)学校推荐

学校推荐也是大学生求职的一个有效途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院系的专业老师在掌握有效的就业信息后,都会向符合招聘条件的毕业生介绍,并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由于老师对学生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从专业的角度对招聘单位所处的行业动态和岗位要求有较深的了解,因此,这种推荐往往比较到位。大学生采取这种途径求职的成功率很高,但缺点是选择的余地不大。

二、大学生求职的社会途径

除了高校内的求职途径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会上的一些途径进行求职活动。求职的社会途径非常多,大学生应该掌握其中几种主要的途径,了解各种途径的优势和劣势,选择合适自己的途径,为自己的求职择业服务。

(一)综合性人才招聘会

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机构常年都会举行集市型的大型招聘会,尤其是在毕业生就业高峰期的春秋两季。这些招聘会规模庞大,招聘的单位众多,行业范围广泛,给求职者较大的选择空间。不过,这些招聘会的用人单位多以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主,招聘对象也有很多低层次的劳动力,即使号称是毕业生专场,仍可能混杂有一些并不招应届生或借机做宣传充门面的单位。而且有的招聘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组织管理,安全保卫方面都有欠缺。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这类招聘会来了解就业行情和熟悉社会,即使不能找到心仪的单位,也能够丰富自己的经验,把求职当成一种对自己的人生历练。

以下是大学生参加招聘会时的注意事项:

1. 切忌手足无措。

面对喧哗的会场和众多的应聘者,千万不要着急和紧张,更不要乱投简历。大学生可先查看会场的平面图,圈出心目中想要的用人单位。但在去理想的单位应聘之前,先试投一下较差的单位,这样可以帮助获得自信,也可以趁此机会演练一下自我推销术。

2. 善于把握时机。

到自己有意向的招聘单位台前,可先阅读招聘介绍材料,并诚恳地与招聘人员交谈,问一些得体的问题,同时简单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当招聘人员表露出兴趣时,要适时地留下自己的简历,有时口头的交流比文字更有说服力。要准备好在乱糟糟的环境下如何最有效地表达自己,引人注目,让招聘人员对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

3. 注意形象与着装。

4. 要有主见。

大学生参加招聘会时,不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一定要亲自了解自己心仪的用人单位或职位,通过接触作出自己的判断。求职时也不应该将眼光只放在那些著名的大公司或知名企业身上,因为那里的竞争会更激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了解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公司,他们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大学生参加招聘活动时,切忌让家人陪同甚至帮忙越俎代庖,否则用人单位会认为求职者依赖性过强而不予考虑录用。

(二)社会关系介绍

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搜集就业信息和进行求职活动,许多用人单位也愿意录用经人介绍和推荐进来的求职者。在求职的过程中,如果关键人物帮自己引荐,无疑效果会更好。有真才实学也需要有人际关系的辅助,且这样求职者对单位的状况也会了解。因此,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对寻找职业是非常必要的。虽然社会关系网络可以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但成功就业和取得职业成绩终究还得靠求职者本人。无论何时何地,大学生都不能放弃心中“公平”的竞争原则,即使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发生。

如何建立自己的关系网络?最简单和行之有效的策略是:

1.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中,多注意结交朋友。凡是自己认识的人,都要有意识地纳人自己的关系网络内,即使关系不太密切的人也可能会随时帮助到自己。关系网络越大,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也会越多,找到称心工作的机会也就越大。

2. 在求职来临之前,将平时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分类管理,找出重点的人物和有针对性的人物以寻求帮助。

3. 在向社会网络中的相关成员寻求就业帮助时,可以直接请他们帮忙介绍或推荐就业岗位,也可以托他们介绍其他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这样,自己可能获得若干新的关系,扩大现有的网络,

即使暂时没有工作,也能为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电话求职

求职也可以利用电话进行。大学生可以在电话簿黄页中选定自己感兴趣的行业,然后按照清单及时与这些行业的部分用人单位进行电话联系,询问自己的应聘机会,向他们推销自己;也可以按照媒体等渠道公布的招聘单位的号码,直接与自己心仪的用人单位电话联系,表达自己的就业意愿。采用电话求职途径时要注意:

1. 要有勇气,有胆量,敢于主动推销自己。

2. 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因为这将会影响到今后可能的笔试和面试,因此打求职电话时要彬彬有礼,音量适中,口齿清楚,节奏适度,表达准确,反应敏捷。

3. 通话的时间要恰当。应根据招聘单位的工作时间来确定打电话的时间,如是白天较适宜在早晨8点半之后打电话,而中午12点至2点30分之间最好不要打电话,以免打扰受话人的休息。在给单位打电话时,还应避开刚上班或快下班两个时段,以免别人根本不愿多谈而耽误了自己的求职大计。

4. 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拔出电话号码之前,应事先打好“腹稿”,拟出谈话要点、顺序以及通话时间,备齐所需资料。比如,电话拨通后,先要礼貌性地问候“您好”,接着问“你是某某单位吗”,得到明确的答复后,再介绍自己的身份并说明自己打电话的意图,然后简要介绍自己,精炼地描述自己的特长和技能,并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我这样的员工’’。通话时间以3~5分钟为佳,不宜过长,不能过多占用接听者的时间。

5. 认真倾听对方讲话。认真呼应对方的讲话,适度地附和或者重复对方话中的要点,不能只是答“是"或“嗯”,要让对方感到自己在认真倾听,切忌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如果有对自己很重要的内容,要边听边记,以免过后遗忘。

6. 礼貌地结束通话。在通话完毕时要礼貌地说“谢谢”和“再见”,并在对方放下电话再挂电话,切不可自己突然挂断电话,以免别人误会。

(四)直接登门自荐

在没有任何关系的介绍和推荐的情况下,大学生也可以带着自己的简历直接到一些自己选定的公司登门拜访,勇敢地把自己介绍给对方,赢取用人单位的赏识和青睐。职业专家认为,求职中的主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主动为自己寻找机会,主动登门拜访推销自己;二是在面试后主动做一些适当的工作。这些都会使用人单位认为求职者对本单位非常感兴趣,对这份工作也很有热情,从而增强对求职者的好感。有很多实例说明,大学生的主动精神往往能打动用人单位的招聘者,并会让自己最终被录用。据有关调查,这种求职途径的成功率高达47%。

直接登门自荐必须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可通过公司网站或其他途径对该公司的特点进行了解,做到有的放矢。此外,在拜访时要表现出自己对用人单位有极高的热情、兴趣以及相当的了解,给

招聘负责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时主动求职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在薪金的谈判方面会较有利于企业,而不利于个人,因为企业可以抓住求职者的心理,趁机压低求职者的期望值。同时,主动求职要因人而异,因为主动并非对任何公司都有用,如有的人事经理更欣赏忠实不爱出风头的员工。是否主动登门求职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可根据工作性质不同、职位高低不等和公司文化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是否主动,比如销售人员可以较主动,行政人员可以较少主动;低级职位可以多主动,高级职位可以少主动;门槛高的企业可以少主动,门槛低的企业可以多主动;个人条件和应聘的工作要求差距大的时候少主动,差距小的时候多主动等等。

(五)中介机构代理

有很多像人才市场一类的就业中介机构专门设有委托招聘部等有关部门,大学毕业生可以到这些部门办理就业代理登记,投放简历,委托推荐。在选择代理求职的中介机构时,大学生要尤其警惕操作不规范的“伪中介”或“黑中介”,此外,还要注意了解该中介机构的以下一些情况。

1. 中介机构的信誉度。尽可能选择在当地信誉比较好的人才中介机构,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2. 中介机构服务人员的素质。由于用人单位招聘者会与中介机构的服务人员见面,招聘人很容易将对他们的印象隐射到对求职者本人的印象。除了职业素质以外,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更为重要,如他们是否了解求职者就读的高校和所学的专业、是否了解求职者所希望从事的职业及行业、是否清楚求职者对就业的具体要求等。

3. 中介机构的服务手段和工作能力。好的人才中介机构都会有完备的服务手段和高效率的工作能力。比如,拥有完善的人事测评设备、“一条龙”式的人事代理服务等。

4.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了解与判断,才能够基本确定代理求职的中介机构。而在委托代理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与人才中介机构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求职顺利进行。如遇到困难,也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自己的求职目标,使自己能够最终得到一份理想的职业。

三、网上求职及应注意的事项

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国内人才市场网站的不断完善,网上求职观念渐人人心,网上求职已成为求职者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又一重要方式。目前很多企业在专业人才网站招聘,一些企业甚至注明只收网上投递的简历。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上招聘信息,把自己的简历挂到网站人才库中,通过电子邮件投递简历到相关企业争取更多机会,已是大学毕业生们十分重视的求职方式。

(一)个人网上求职信息的写作方法

1. 网上简历的写作与投递。

网上求职首先要准备一份既简单又能吸引用人单位的求职信和简历。在制作和发送网上求职信

大学生就业程序和途径

1【单选】事业单位通过招聘后,正式录用时必须得到以下哪个政府部门的批准选择一项: A. 组织部 B.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C. 教育局 D. 公务员管理局 2.【单选】义务兵实行供给制,发津贴,士官实行 选择一项: A. 工资制和定期增资制度 B. A.自费制 C. 免费制 D. 半供给制 3.【单选】公务员考试录取的环节有体检、政审、、录用。 选择一项: A. 心理测试 B. 户籍调查 C. 复检 D. 公示 4.【单选】公务员考试录取的环节有体检、政审、、录用。 选择一项: A. 心理测试 B. 户籍调查 C. 复检 D. 公示

5.公务员考试的报名程序是网上报名、、获取报名号与信息确认。 选择一项: A. A. 体检 B. 资格审查 C. 拍照 D. 现场报名 6.【单选】我国对应征入伍服兵役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每年最高不超过元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选择一项: A. 4000 B. 6000 C. 8000 D. 7000 7.【单选】大学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最后环节是。 选择一项: A. 面试 B. 报道 C. 岗前培训 D. 签订就业协议 8.【单选】是全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管部门。 选择一项: A. 卫生部 B. 文化部 C. 教育部 D. 国家发改委

9.【单选】公务员考试的报名程序是网上报名、、获取报名号与信息确认。 选择一项: A. 现场报名 B. 资格审查 C. 体检 D. 拍照 10【单选】面试时首先要。 选择一项: A. 用语恰当 B. 有礼貌 C. 守时 D. 重视仪态 11.国家公务员考试在 选择一项: I. 5-6月 II. 2-3月 III. 11-12月 IV. 7-8月 12.【单选】“三支一扶”招募工作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统一派遣”的方式进行。选择一项: A. 直接录用 B. 资格审查 C. 考试考核 D. 现场报名 13.

高校毕业生求职程序与就业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0023705.html, 高校毕业生求职程序与就业途径 作者:牟琳 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8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社会各项制度的完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程序和就业途径上也不断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各高校开展的长项工作,各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用人单位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招聘、考核、就业工作程序。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之前充分了解求职就业途径和程序,有助于高校毕业生更好的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单位,更为顺利的实现就业。 一、广泛收集各类就业信息 如:各项就业政策、就业负责机构、社会需求情况、各高校毕业生资源等。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信息越来越被求职者所看重。就业信息的获取对职业选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各省市就业相关部门及人力资源保证部门和人才市场、互联网等 二、进行自我分析,确立就业目标 根据自身专业学习情况、分析自身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是否有特殊的才能等,分析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求职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发展因素,明确就业地域,要确定未来的就业范围,选择就业单位的性质。比如是选择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是想从事技术类的工作、管理类的工作还是科研类的工作;是去大企业,还是去小公司,这些都是要在求职前明确的。 三、完善自荐材料,参加招聘活动 求职时,为更好的让用人单位了解高校毕业生的情况,每名毕业生应提交自身的自荐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括:高校推荐表、个人求职简历、自荐信、所取得的各类证书的证明材料等。这些材料一方面包含了求职者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展现了求职的个人能力,高校推荐表可以体现该名求职者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自荐信则介绍了自己的能力优势、就业态度和人生发展规划等,各类证书的证明材料体现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自己具备的工作能力。毕业生在掌握了各类就业信息之后,结合自己的就业目标,要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其中包括校内招聘、校外综合性招聘、求职自荐及网络求职等。 四、笔试面试后签约 高校毕业生通过参加招聘活动后,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用人需要,经过筛选,会组织笔试和面试,笔试与面试都是双向行为,一旦接到笔试面试通知,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选择是否参加。

求职途径 就业程序

求职途径 @ 就业程序 (2学时) 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讲授人:钟晓红 时间:2012年/月/日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途径、就业市场,掌握毕业生就业流程和毕业生户口档案管理及改派程序,让学生顺利就业。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户口管理、改派程序。学生的户口管理和改派程序是学生就业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学生权利的重要保障。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实做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师生相互问候课前礼 2.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主要内容 1.大学生的就业方式 (1)即时就业 即时就业,即毕业生毕业前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就业。毕业生应抓住机遇,争取即时就业。即时就业的好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可以及时地回报国家、社会、家庭。国家、社会、家庭为大学生求学提供了必要条件,大学生完成学业后应以自己所学知识回报国家、社会、家庭。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及时就业,自食其力,以自己的劳动所得为家庭分担经济负担,偿还求学期间的贷款和债务。切莫因为“高不成、低不就”错失就业机会。 第二,可以提高自身就业美誉度。用人单位一般比较喜欢应届毕业生,毕业时如果有业不就或未能即时就业,容易使用人单位对你的能力、择业观念产生怀疑,影响自身就业美誉度。毕业生一定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一个人将来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第一个岗位和职业,重要的是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2)延时就业 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后,由于暂时未能找到—个满意的单位或者其它原因,未签订就业协议,即视为延时就业。造成延时就业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或者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单位,或者自己暂时不想就业等。择业是一场竞争,竞争必然存在优胜劣汰。因此,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毕业生对此必须要有心理准备。有些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就感到脸上不光彩,心里蒙上一层阴影,甚至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这种态度不可取。不能因第一次择业末被录用就丧失信心,要抱着豁达乐观的态度,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西方不亮东方亮”,树立多次择业的观念。 (3)自主创业 即大学生毕业后不是向社会“寻求”工作,而是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创业,毕业生通过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或在某一方面的特长,进而自己或与他人合作创办公司。自主创业目前已成为大学毕业生一种新的就业途径和一种新的就业渠道。但是,自主创业,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创

大学生主要就业渠道

大学生主要的几种就业渠道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 从我国目前的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来看,初步实现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就业市场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主要途径。 高校毕业生在运用就业市场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市场用人“行情”,做到心中有数。 2.搞清自身优势和短处,做到扬长避短。 3.明确择业时的权利和义务,尤其要明确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权和服从国家需要的这个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4.遵守就业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公共道德。 5.在市场竞争时,既要充分保护自己的竞争权利,又要维护他人的选择机会,做到竞争得力,诚实守信,品德高尚。 6.从客观实际出发调整自己的主观意愿,有所得也有所失,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做到期望值适度。 7.危机意识不可或缺。市场是无情的,竞争是激烈的,面对政府精简、企业转制,每个高校毕业生都应有找不到工作的心理准备,这是市场给我们上的第一课。 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有用人制度上的冲突,也有思想观念上的冲突。高校毕业生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因此必须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要一谈就业,就奔着“大院”去,机关、科研院所需要人才,基层更需要人才。毕业生要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从长远而言,真正解决就业问题是面向基层,拓宽就业渠道。要提倡一种“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人才不能“从一而终”,就业、择业应该是伴随一生的事情,就业的形式也将更加多样化,要通过在相关或相近专业的锻炼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能和适应能力。 ◆毕业生自主创业 党的十五大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一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这就是:在积极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这历史性重大突破的推动下,我国的就业机制也在向纵深发展,就业的渠道更宽更广了。许多毕业生不再盯着大机关、大院所、大国有企事业单位,而是把择业目标定得更切实际。他们或应聘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或加盟民营、私人企业,或到街道任职,或去乡村当“村官”。在众多的就业之路中,有一条惹人注目的就业之路正在悄然亮起,它就是“自主创业”之路。 创业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相比,创业是有风险的,就业则相对是安全的,但是,创业是主动的,就业则是被动的;创业是一门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科学,是一门学问,在创业过程中,要充分估计到创业的困难,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在思想上要有不怕失败的准备。尽管许多地方政府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了热情鼓励和积极支持,为毕业生自主创业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但是,创业是艰辛的,创业之路是曲折的,甚至会出现令人痛惜的失败。因此,准备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主动地挑战风险,即便失败,也会收获宝贵的人生体验与磨砺。

各招聘渠道及流程

招聘渠道总汇 从去年至今,公司总共接触开发和实行的渠道共有网络招聘(免费和付费招聘网站,论坛招聘),社会招聘(人才市场招聘和社区招聘),校园招聘,猎头招聘,中介招聘等。 详情如下: 一网络招聘: 1 免费网站招聘 (1)确定免费网站,列如58同城,百姓网等 (2)注册搜索和下载简历 (3)利用话术电话拨打有效名单,邀约相关意向人员面试并及时登记所有拨打过的名单资源做后期储备。 (4)按照流程面试入职并及时邮件或电话跟访提高面试入职率。 (5)及时与合作公司报备信息沟通,处理好面试人员相关问题 (6)入职后两到三次跟访解决问题,稳定人员,提高入职时间。 (7)保持联系,可开发周围资源。 (8)对于面试爽约的人员及时电话跟进了解原因,处理矛盾提高意向增加面试率。 (9)针对问题和原因,更改话术,提高约访能力 (10)邀约量,面试量,入职量及时汇报和总结,寻找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2 付费网站招聘 (1)确定合作付费方网招,如51job,中华英才网等 (2)发布简历,下载提供套餐简历和投递简历并时时刷新。 (3)利用话术电话拨打有效名单,邀约相关意向人员面试并及时登记所有拨打过的名单资源做后期储备。 (4)按照流程面试入职并及时邮件或电话跟访提高面试入职率。 (5) 及时与合作公司报备信息沟通,处理好面试人员相关问题 (6)入职后两到三次跟访解决问题,稳定人员,提高入职时间。

(7)保持联系,可开发周围资源。 (8)对于面试爽约的人员及时电话跟进了解原因,处理矛盾提高意向增加面试率。 (9)针对问题和原因,更改话术,提高约访能力 (10)邀约量,面试量,入职量及时汇报和总结,寻找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3 论坛招聘 (1)确定有效论坛,如天涯,百度等 (2)注册登记并在相关点发布招聘信息 (3)登记相关应聘信息并时时更新 (4)电话约访信息名单,话术应对,保持相关联系。 (5)按照流程面试入职并及时邮件或电话跟访提高面试入职率。 (6) 及时与合作公司报备信息沟通,处理好面试人员相关问题 (7)入职后两到三次跟访解决问题,稳定人员,提高入职时间。 (8)保持联系,可开发周围资源。 (9)邀约量,面试量,入职量及时汇报和总结,寻找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二校园招聘: 1、准备工作 (1)履历表、签到表、简历、文件夹、长尾夹、笔、易拉宝等材料带齐。 (2)进校报道后,提前45分钟到场,找好招聘位置。 (3)立马联系老师,安排预约面试教室。 (4)摆好易拉宝、相关文件及笔的准备。 (5)观察其他单位招聘的信息,及时掌握优劣势。 2 招聘过程 (1)在讲解中,必须面对微笑,和蔼可亲;当同学犹豫时,工作伙伴请勿相互同时对话,避免应聘人员引起警惕,造成误会。 (2)应聘人员填写数据时,告知面试时间及地点,带笔事宜。不能参加下午的面试者,请做好备注。(面试时间统一定为:13:00整) (3)统计好简历数量、招聘结束时桌椅整理好,禁止出现凌乱现象。

浅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试析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 【摘要】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人口比例大。总体就业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城镇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 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随着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一度被视为计划经济优越性的无" 失业"人员的状态被打破。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职 工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岗、分流甚至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 问题。失业率持续增高。 【关键词】政府、就业问题、社会、企业 就我国目前的就业的形式与现状,我们小组通过研究及调查资料从政府、企业、社会、学校、个人五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政府角度分析就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政府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不能一味的追求单方面的GDP增长而忽视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在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指引下,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应该把增加就业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要明确就业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上的重要作用。 其次,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格外显著。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除了和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观念有关外,与政府初期的大学扩招政策是分不开的。上个世纪我国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素质,逐步赶上西方国家的教育水平,政府要求大学开始扩招。大学扩招后,在相当程度上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科学技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近年来,高校学生数量不断膨胀,许多高校仍然不断扩大本科阶段招生,使得社会上本科生趋于饱和,他们中大部分眼高手低找不到工作,而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仍然紧缺。因此,为了使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相对应,政府应该相应的控制高校本科阶段的不断扩大招生,而要扩大研究生阶段的招生,在保证本科生资源不过度浪费的情况下逐步提高人口素质,使毕业生更加适应高精尖岗位的需求。 此外,政府应该积极鼓励自主创业。目前,我国的自主创业率还较低,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距。自主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也能为我国的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当前自主创业面临的主要难题就是缺乏资金,因此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帮助自主创业来融资。一方面,可以让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用作自主创业的贷款利率。另一方面,政府应该为没有抵押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贷款做担保。当然前提是这些创业项目已经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测评。 最后,政府应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利国利民的项目实施中,扩大相关的岗位需求,增加就业人数。 二、从企业角度分析就业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解决就业,毫无疑问与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部分企业停产关闭,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企业用工需求减少,规模裁员和职工待岗歇业现象逐步增多,这使得就业更加不稳定,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因此企业的成败直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解决途径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解决途径

简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与解决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亦日趋严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本文从多个层面分析了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措施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高校的原因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1、毕业生就业有哪些程序? (1)学校毕业生分配部门按照相关政策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其中,明确就业范围,反映基本情况、学习成绩、政治表现、身体状况,作出推荐意见。毕业生制作自荐材料,收集需求信息,确定择业目标,为“双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毕业生凭有效推荐表在政策范围内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就业协议书》。 (3)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对《就业协议书》审批鉴证,并将就业信息及时反馈学校。 (4)学校按照就业政策将所签协议列入本年度就业方案,并报省级毕业生派遣部门审批后下达。 (5)毕业生凭有效报到证、户、粮转移证、毕业证书、《就业协议书》到派遣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报到手续,转接户粮关系。 2、报到证有什么用? (1)、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凭报到证报到以后方可开始计算工龄; (3)、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文字证明; (4)、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报到证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6)、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7)、报到证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3、违约应该办理哪些手续?怎样申请新的协议书? 违约手续一般来说:你要先到原来的用人单位洽谈把就业协议解除掉(当然一般来说要交一定得违约金,多少按就业协议的备注规定来),同时单位会给你开一个毁约证明,这时候你再到新单位开一个接受函(就是你与新单位的新意向书面证明),拿到这两个东西后再本人打一个书面毁约申请找你们院领导签字,再到学校就业办领取新的就业协议书,然后用新就业协议书去与新单位签。 4、什么是毕业生的改派?毕业生改派需要毕业生向学校提供哪些材料? “改派”是在学校上报就业方案和主管部门核发报到证后,毕业生正式到用人单位报到前进行单位及地区调整的一种做法。通俗地说,就是指将派到原单位的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和档案等人事关系重新派到新的用人单位或其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一般来说,无特殊原因,毕业生不得随意办理改派。但毕业生如果已改变就业意向、更换单位,就需及时办理改派手续,否则会影响其人事关系的落实和解决。 1)、原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户档留校毕业生出具户档留校协议书); 2)、就业协议书、接收函或合同(接收函或合同须同时出具空白协议书,若空白协议书丢失须出具书面承诺:承诺由于原协议书丢失或由于原协议书已与其他单位签约而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自己承担。); 3)、原单位解除协议的函(仅限违约毕业生)。 5、毕业生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关系? 一)是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劳动合同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人力资源部门颁布的有关劳动人事方面的规章。就业协议适用《合同法》和教育部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的政策。 二)是适用主体不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就业协议目前除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签字、盖章外,还有学校参与。在有些特殊的地区或特殊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也会要求参与。

(完整word版)大学生就业流程

一、应届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找工作,学校会在这个时候(具体时间由各学校决定)发《就业协议书》(又称三方,一式三份),学生找到工作跟单位签《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书有法律约束效力,违约要赔违约金,当签合同的时候协议失效。 二、签了协议,就等学校派《报到证》,一般要到大四最后一年的6月份才发,到时候就拿着《报到证》去单位报到,完成档案和户口的转移手续。没有《报到证》转移不了档案和户口。《报到证》还跟干部身份等有关。 三、找不到工作的或者延迟的可以申请暂缓就业。关于暂缓就业后面会讲到。 四、上班,签合同。(其他关于什么时候离校那些略去) 如果要迁户口的,拿着《报到证》的同时还会拿着《户口迁移证》去报到兼迁户口事宜。后面会讲到 什么是《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 1. 《就业协议书》更多的是学校统计就业率的根据,由教育厅下发给学校,再发给个人,个人签订了盖上章,就学校一份,个人一份,单位一份,一总三份。签了多少人就上报一次教育厅,一般会有第二学期4月份左右上报一次,总上报两次。 2. 《就业协议书》除了法律效力、统计就业率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教育厅根据协议书发出《报到证》。《报到证》也叫做《派遣证》,这个很重要,要有这个报到证才能完成档案的户口的迁移。就是说,你到时去单位报到,要有《报到证》人家才可以接收你的档案,如果迁户口同样要有这个《报到证》,才可以迁出和迁入户口。而且到时候转正和干部身份都要有这个。 什么是报到证 派遣证一式两份,一份是派遣证,另一部分是报到证。派遣证在你毕业后将放入你的档案,由国家直接打到你的单位(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报到证个人拿着去单位报到,完成档案和户口转移手续。是一张纸…… 1.报到证有什么用?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国家干部身份证明; 4、凭报到证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手续。 现在看,前三点都不重要,第四点才重要,所以报到证不要丢失。 报到证有效期为一个月 2.怎么样才能有报到证? 前面说过,签了就业协议,给了一份学校就是上报了学校,学校会上报教育厅,教育厅就会下发报到证。 什么是档案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

人才市场招聘流程(最新版)

招聘面试流程 一、初试的流程 人才市场招聘 1、前期准备 (1)提前几天规划好招聘的时间(看张总,廖总是否有时间面试复试和岗前培训) (2)跟人才市场联系好展位,单展还是双展。(当天是否是营销专场,有多少单位,展位的位置好不好,人流量大不大,是否有同行业在附近) (3)前一天确定好去人才市场的人员(形象气质好,有朝气的同事),负责拉人的要定拉人目标和奖罚 (4)准备好物资(喷绘背景墙、公司产品手册、面试通知单、海报、签到表、简历表、笔、单页、折页、易拉宝,看情况决定是否带电脑和音响) (5)前一天通知网上投简历的求职者第二天下午到公司面试(每天刷新网络上的职位) 2、现场布置招聘展位 (1)9点之前到人才市场 (2)挂背景墙,资料正对着面试者 (3)摆好易拉宝,摆好凳子 (4)招聘的人员要有统一的一套话术来吸引求职者 3、招聘过程中注意事项: (1)负责拉人的可以在人才市场转悠,有目的性的拉人过来 (2)所有人员除了接重要电话之外,不准玩手机发微信 (3)面试时间3-5分钟 (4)在建立右上角做标记,表明应聘职位(销售或行政),面试情况(小沟“√”或小叉“×”) (5)现场不谈薪资待遇,我们多问应聘者问题 4、中午12点通知邀请面试者(必做) 5、前台准备好初试签到表 6、安排人员在午饭后整理好培训室,摆放产品手册、企管报和电脑,调试好音响,打扫好公司的卫生等等,把签到表放在前台,公司介绍的易拉宝放在门口显眼的位置6、带到办公司面试 7、前台负责接待(来了人之后要热情问好,签到,领进培训室把简

历表填写完整,并开始播放公司宣传片) 8、面试开始之后,安排一个人在培训室坐着,以避免大家私下沟通过多 9、面试结束之后要询问领导初试结果,通知哪些人参加复试 10、上午11点半/下午5点半电话通知复试并短信通知 网络招聘 1、在赶集网、58同城、智通人才网上按要求收集简历 以南城、东城、莞城、万江和厚街的为主 2、统一打电话通知面试(话术) 3、发通知初试短信(一般通知下午过来面试) 4、上午11点半再打电话提醒过来参加面试 5、12点发短信通知面试时间和地址 6、前台准备好初试签到表 7、安排人员在午饭后整理好培训室,摆放产品手册、企管报和电脑,调试好音响,打扫好公司的卫生等等,把签到表放在前台,公司介绍的易拉宝放在门口显眼的位置6、带到办公司面试 8、前台负责接待(来了人之后要热情问好,签到,领进培训室把简历表填写完整,并开始播放公司宣传片) 9、面试开始之后,安排一个人在培训室坐着,以避免大家私下沟通过多 10、面试结束之后要询问领导初试结果,通知哪些人参加复试 11、上午11点半/下午5点半电话通知复试病罚短信通知 二、复试的流程 1、行政部提前准备好复试签到表、公司产品手册、宣传片(华人名师盛典、公益的力量) 行政接待,问有没有吃早餐,家是哪里的等关心 2、行政介绍复试官 3、上台演讲(3分钟) 提前把电子档准备好 4、欢送复试官 5、填写培养人才测评表(10分钟)

新闻传播学就业渠道及前景展望

新闻传播学就业方向分析 随着信息革命席卷全球,传媒业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据《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产业2006年的总产值约为4236.56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32.1%,已成为我国第四大支柱产业。传媒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敞开了就业的大门。中华英才网2007年4月发布的“十大热门行业排行榜”显示,媒体出版/文化传播行业已成为我国热门行业新秀,作为我国传媒市场的新生一代,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极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形势普遍看好。 传媒业:“正规军”PK“特种部队” 传媒业对人才的吸纳不拘一格,无论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出身的“正规军”,还是非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特种部队”,都在传媒业的舞台上各显神通,大展身手。但具体来说,他们之间仍有一些不同。 一般而言,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方向具有较为明显的倾向性,多数研究生的就业去向是大中型媒体集团、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负责市场公关宣传、编辑刊物等);而非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虽然没有完善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体系、媒体实践经验,但他们在本学科领域内的精深专业知识是敲开新闻媒体行业大门的敲门砖。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多学科背景或者某一方面的专业深度,但文字表达能力仍是基本要求。 通过对智联招聘网站上21家传媒行业的招聘事项的分析不难发现:4家行业报(如《中国电子报》、《中国计算机世界报》)对应聘者

的一般要求是,对媒体所在行业领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应聘行业媒体时,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完善的媒体技能有优势,而非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的优势在于其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若二者能取长补短,则最好不过。 新闻媒体对记者/编辑岗位的一般要求是,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与较强的沟通能力,这既是专业要求,也是基本的职业素养,所以在应聘时,那些自身能力的证明(如发表的文章、社会实践经历、面试的良好表现)尤为重要。地域性媒体(如都市报、县市级电视台)单位招聘时,一般会优先考虑生源为本地的应聘者,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员工的地利人和优势。 在所调查的15家报业电视台中,传统职位(如记者/编辑、广告发行人员)与非传统职位(如媒介经理、管理等)的需求比例大约为5∶2。由此可见,随着媒介产业属性的日渐突出,媒体的校园招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岗位,对经营管理、法律、会计和计算机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对应聘者数字化技术的操作能力要求也提高了(如数据分析软件SPSS)。这些变化一方面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也为非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提供了更多机遇。 尽管如此,作为文化产业,对信息资源的采集与整合能力永远是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在其他专业研究生的挑战下,应着意打造的能力也在于此。此外,提高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以及对某一行业有较深入的关注,都会对新闻专业研究生在求职时有所帮助。

大学生毕业手续办理流程

大学生毕业手续办理流程 大学生毕业流程简述 一、应届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始找工作,学校会在这个时候(具体时间由各学校决定)发《就业协议书》(又称三方,一式三份),学生找到工作跟单位签《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书有法律约束效力,违约要赔违约金,当签合同的时候协议失效。 二、签了协议,就等学校派《报到证》,一般要到大四最后一年的6月份才发,到时候就拿着《报到证》去单位报到,完成档案和户口的转移手续。没有《报到证》转移不了档案和户口。《报到证》还跟干部身份等有关。 三、找不到工作的或者延迟的可以申请暂缓就业。关于暂缓就业后面会讲到。 四、上班,签合同。(其他关于什么时候离校那些略去) 如果要迁户口的,拿着《报到证》的同时还会拿着《户口迁移证》去报到兼迁户口事宜。后面会讲到 什么是《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 1. 《就业协议书》更多的是学校统计就业率的根据,由教育厅下发给学校,再发给个人,个人签订了盖上章,就学校一份,个人一份,单位一份,一总三份。签了多少人就上报一次教育厅,一般会有第二学期4月份左右上报一次,总上报两次。

2. 《就业协议书》除了法律效力、统计就业率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教育厅根据协议书发出《报到证》。《报到证》也叫做《派遣证》,这个很重要,要有这个报到证才能完成档案的户口的迁移。就是说,你到时去单位报到,要有《报到证》人家才可以接收你的档案,如果迁户口同样要有这个《报到证》,才可以迁出和迁入户口。而且到时候转正和干部身份都要有这个。 什么是报到证 派遣证一式两份,一份是派遣证,另一部分是报到证。派遣证在你毕业后将放入你的档案,由国家直接打到你的单位(档案属国家机密,不允许个人持有)。报到证个人拿着去单位报到,完成档案和户口转移手续。是一张纸…… 1.报到证有什么用?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国家干部身份证明; 4、凭报到证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手续。 现在看,前三点都不重要,第四点才重要,所以报到证不要丢失。 报到证有效期为一个月 2.怎么样才能有报到证? 前面说过,签了就业协议,给了一份学校就是上报了学校,学校会上报教育厅,教育厅就会下发报到证。 什么是档案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

大学生就业程序

大学生就业程序 1、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是就业活动的第一步。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信息大至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形势。通常包括: 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社会各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和对毕业生的需求等。尤其要重点了解本校、本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等。 (2)政策和法规信息。例如:国家及学校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 (3)就业安排活动信息。比如什么时候召开企业说明会,什么时候举办招聘会或供需洽谈会等。 (4)成功择业的经验、教训的信息。“择业过来人”的择业经验,教训,就业指导教师的体会和建议等,都会为毕业生的成功择业助一臂之力。 具体用人单位的信息。例如:自己所学专业那些用人单位需要?需求数量是多少?用人单位经营状况、文化背景、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及对毕业生的具体安排使用意图等。就业不仅取决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体力、社会和经济的因素,而且取决于就业信息。谁能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将能赢得择业的主动权。搜集就业信息应该力求做到“早”“广”“实”“准”。 2、自我分析 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毕业生要联系自身实际,理智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分析包括以下四点: (1)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自我测评。如学习成绩在全专业中的名次,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是什么,有何出众的能力(包括潜能)等。 (2)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从事与自己的性格,气质相符合的工作就易出成绩。可以用一些测试表对自己的性格,气质进行一定的分析。 (3)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那些劣势,应该如何扬长避短。 (4)问问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即自己想在哪一方面有所发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即自己的“满足感”是什么,价值标准是什么。 3、确立目标 自我分析的结果是为了确立自己的择业目标。从大的范围来说,大学生首先需要确立的择业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择业的地域。首先要确立是在沿海城市就业,还是在内地就业;是留在本地,还是去外地就业。此时,既要考虑是否符合政策规定,同时还要考虑生活习惯以及今后的发展等因素。 (2)择业的行业范围。必须确定是在本专业内就业,还是跨出本专业到其他行业就业;是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社会工作,还是从事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此适应多想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兴趣、特长等。 (3)择业的单位。必须确定是去大企业,还是去小公司或应聘公务员;是选择国有企业,还是选择三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在这些单位中,有哪些前来招聘,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自己最希望到哪一家企业工作。对于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是选择高校,还是选择中等职业学校或其他学校,等等。择业过程中,当然会遇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化。但是,事前给自己的择业确定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可以使整个就业活动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不然,

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

大学生就业水平提升途径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全社会注重的焦点和热点,中央2015年11月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大学生的就业又增加了新的挑战。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困难时局下,对于大学生就业水平存 有的现实问题做出适当分析,并为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提出一些 对策建议,从而增强大学生供给的有效性,最终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 题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水平;提升对策 大学生就业水平的缺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国内很多高校尤其地方院校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培养,大 学生职业教育体系更是不完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水平的不足, 不能有效发挥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 水平培养,如何调整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供给的有效性,增强 大学生的就业水平,既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 现实意义,也对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内涵

界定就业水平就是个体能找到与自己匹配的职业,并且在工作过 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水平。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凭借所积 累和掌握的知识,找到适宜的工作;二是获得一份工作后通过自己积 累知识的应用,能维持这个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达到可持 续发展。总来说之,就是个体将自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过程中 得到恰当的应用,工作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获得自我实现的效 能感。从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内涵来看,大学生就业水平应该是一个系统,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应用水平,在这个层面上就业水平是指知 识和技能直接作用于工作任务的水平,包括专业技能、应聘技能、团 队协作技能等,往往是比较具体的水平,与职位要求直接相关。其次 是发展水平,发展层次中的就业水平是对应用层面水平的培养与发展,主要包括学习创新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等,这个层面的水平 一般是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是应用层面就业水平的发展。最后 是核心水平,该层次水平包含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是整个水平系统 中的动力源泉,在整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关乎就业水 平结构中的一切要素。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水平现状分析 (一)职业目标及规划意识欠缺

毕业生就业有哪些程序

1、毕业生就业有哪些程序? 答:⑴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免费发放就业协议书和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书,毕业生每人一套(一式四份) 。 ⑵各系审核签署意见后加盖各系院行政公章,最后到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审核签署意见盖章。 ⑶毕业生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呈送推荐材料,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或笔试。 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 ⑸协议书加盖用人单位和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公章后,一份寄用人单位,两份交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一份留存自已保管。 ⑹凭《就业协议书》办理就业《报到证》手续。 ⑺凭就业《报到证》到学校档案室转迁毕业生档案。 ⑻凭就业《报到证》到保卫处转迁户口。 ⑼凭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办理报到手续。 2、毕业生择业期限有何规定? 答:普通高校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年。 如:2008届毕业生择业期限为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超过规定的择业期,毕业生本人带毕业证书到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办理回生源市州自主择业手续(或人事代理手续) 3、毕业生如何获取就业信息? 答:⑴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同学及熟人处获取。 ⑵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供的信息。 ⑶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参加“双向选择会”获取信息。 ⑷通过参观、毕业实习了解情况。 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汇集资料。 ⑹通过打电话或写求职信咨询。 ⑺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因特网获取信息。 4、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需注意哪些问题? 答:⑴要注意弄清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的资格。 ⑵要按规定的程序签订就业协议:按照签订就业协议的程序,学校应是最后签章,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毕业生为图方便,要求学校先盖章,再交用人单位签章。 ⑶双方协商条款的内容必须在备注栏中注明: 一是关于工资福利待遇,住房条件,服务期限等等。 二是明确违约处理办法。 三是考研出国问题。 5、择业期内档案、户口由谁保管? 答:⑴对已落实就业单位毕业生的档案,毕业生凭本人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到东院招聘大厅领取档案,用人单位要求邮寄的,请作说明和登记,学校代为邮寄。毕业生持本人毕业证书、就业《报到证》原件(准迁证)到学院保卫处、三眼桥派出所办理户口关系转移手续,未办理就业《报到证》的不能办理户口转迁手续。 ⑵对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其档案自次年起由岳阳市教育局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统一保管。免收两年档案保管费。 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户口均由学院保卫处保管。 ⑷按规定所有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最迟应在2010年6月30日之前将户口转出毕业学校,否则,出现户口注销,或户口迁移困难等问题学校不负责任。户口暂存学校期间,每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程序与途径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程序与途径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选择职业有了自主权。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受国家政策、就业法规的指导和制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本章将详细介绍就业程序、就业途径、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与录用、就业协议书 第一节就业程序 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前应该了解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及相关的就业政策,收集处理信息,做好资料准备和心理准备,慎对应聘和签约。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机构主要有教育部、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这些管理机构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大致如下: (一)分析形势,制定政策。教育部对年度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确定年度的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各部委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本地区、本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意见,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本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细则。 (二)资源统计和资格审查。毕业生资源统计工作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开始进行。资源统计内容包括毕业生毕业专业、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培养类别等。资源统计是一项十分重要和严肃的事,既不能有丝毫差错又不能弄虚作假,凡是属于国家正式派遣的毕业生都必须是招生时列入国家任务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各高校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部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向各地区、各部门提供下一年度的毕业生资源情况,包括毕业生所在的学校、所学专业以及毕业生来源地区等。各地区、各用人单位要向国家教育部提供毕业生需求信息。国家教育部负责向社会及时通报毕业生资源情况和需求情况,并及时组织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 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在每年12月份左右完成,主要从毕业生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审查是否符合毕业条件,对于不符合学校学籍管理有关毕业条款的,给予结业处理。(结业生落实到就业单位后同样可以派遣,只是派遣证上要注明“结业”字样) (三)就业指导。各高校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包括思想教育、政策指导、形势分析、信息指导、心理辅导、技术指导等,目的是为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在有很多学校将就业指导提前到大二、大三开始,形式也是多样,如:开设选修课、讲座、编《就业通讯》、个别指导等。 (四)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的重要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的就业管理机构在每年的12月份至下一年的4、5月份,采取多种形式召开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参加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和开办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毕业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可直接参加这类活动。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应签定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毕业生派遣报到就业的依据。 (五)《就业协议书》的审查和《报到证》的签发。每年5-6月,高校应做出毕业生鉴定和安排毕业生体检,审查《就业协议书》是否合法有效,手续是否齐全。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凭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签定的《就业协议书》签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外省生源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由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回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就业主管部门报到的《报到证》,同时,以就业计划的形式函告对方就业主管部门,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期内落实就业单位后,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就业主管部门转签《报到证》。 (六)派遣、报到接收工作。学校派遣毕业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底—7月初,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公安部门凭《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