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_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1.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语言的生成包括 ## 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

2.电报式 语言的特征是 ## ,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常是名词和动词。之所以称为电报式语言,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介词和冠词等。

3.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 ## 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4.## 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如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等

5.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 ## 、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6.## 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7.## 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8.## 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9.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10.无意注意的引起与间接兴趣有关。

11.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在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12.复合情绪是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主要的复合情绪有爱、焦虑、敌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13.阅读水平高的初中生能 “ 一目十行 ” ,是指( )
A.注意的广度大
B.注意的分配能力强
C.注意的转移能力强
D.注意的稳定性好

14.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时间太长才发起起跑信号,影响运动员成绩,原因是( ?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分配 ?
C.注意的起伏
D.注意的指向性

15.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依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B.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
C.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

16.老虎钳可以当作锤子用,缝制衣服的棉线可以裁纸,这克服了(??? )的限制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对问题的认知方式
D.知识经验

1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的影响所致
A.应激
B.激情
C.热情
D.心境

18.“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是(??? )
A.感觉适应
B.暗适应
C.明适应
D.感觉调整

19.下面关于生理性动机说法错误的是(??? )
A.母性动机

也是一种生理性动机
B.古代被阉割的太监,体内基本没有性激素,所以就不再有性动机
C.厌食症患者强迫自己减少进食或者不进食
D.生理性动机除了受生理因素影响,还受心理因素影响

20.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特点
A.可操作性
B.直观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21.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 )
A.认知过程
B.认知风格
C.认知活动
D.认知类型

22.“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特征的表现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兴趣

23.以下不属于睡眠失常的是(??? )
A.突发性睡眠
B.日间嗜睡
C.睡眠窒息
D.白日梦

24.“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提出的
A.艾里克森
B.劳伦兹
C.柯尔伯格
D.皮亚杰

25.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A.倒 U 型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一种交叉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26.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
A.12 岁以前
B.12-18岁
C.24 岁以后
D.36岁以后

27.系统的提出了动机归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韦纳
C.海德
D.赫尔

28.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 )
A.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B.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C.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D.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29.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 ( )
A.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学说 ?
B.1879 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
C.1890 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

30.下列哪位学者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物之一?
A.华生
B.罗杰斯
C.弗洛伊德 ?
D.苛勒

3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完整的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A.生理现象及其规律
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
C.心理过程及其规律
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