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高等职业

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高等职业
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 高等职业

学习情境三

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3.1 任务描述

熔模铸造通常是在可熔模样的表面涂覆多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加热将其中模样熔去,从而获得具有与模样形状相应的空腔型壳,经过焙烧后,在型壳温度很高的情况下进行浇注,最终获得铸件。本学习情境是通过对轮毂零件的铸造了解熔模铸造的全过程。

【知识点】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熔模铸造的特点。

【技能点】

◎学会用熔模铸造的成型方法生产零件。

3.2 任务分析

铸造如图3-1所示的轮毂铸钢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图3-1 轮毂

3.3 相关知识

一、熔模铸造工艺过程

主要的工艺过程如图3-2

所示。

图3-2 熔模铸造的主要工艺过程示意图

1.熔模的制造

制造型壳时,主要有两种方法将模料注入压型,即自由浇注和加压注入(压注)。自由浇注时使用液态模料,浇道的熔模和可溶尿素质型芯都用自由浇注法制造。压注时模料可为液态、半液态(糊状)、半固态(膏状)和固态。半固态和固态(粉状、粒状或块状)挤压成形是利用低温时模料的可塑性,用高的压力使之在压型中形成一定的形状,具有生产效率高、收缩小、熔模尺寸精度高的优点。但只适用于制造厚大截面、形状简单的熔模,且要有专门的压力机。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糊状模料和液态模料压注形成铸件的熔模。

压注熔模前,需在清洁的压型型腔表面涂抹薄层分型剂。以便自压型中取出熔模以及细化熔模的表面粗糙度。在压注糊状蜡基模料时,常用的分型剂有变压器油和松节油;在压注糊状松香基模料时可用蓖麻油和酒精各半的溶液,含硅油质量浓度为2%的溶液可用于松香基模料的液态和糊状压注。

气压法压注熔模如图3-3所示。模料置于密闭的保温罐中,向罐内通入压力为0.2~0.3MPa的压缩空气,将模料经保温导管压向注料头。制熔模时,只需将注料头的嘴压在压型的注料口上,注料头内通道打开,模料自动进入压型。此法只适用于压注蜡基模料,因其装备简单、

操作容易、效率高,故得到广泛的应用。

制型壳的主要工序是模组的除油和脱脂,在模组上涂挂涂料和撤砂,将型壳干燥和硬化,在型壳中熔失熔模(脱模),焙烧型壳等。这些工序过程对型壳的综合性能有很大的影响。43 学习情境三 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图3-3 气压法压注熔模

1—密闭保温模料罐;2—导管;3—注料头;4—压型

2.熔模的组装

熔模的组装是把形成铸件和浇冒口系统的熔模组合成整体模组,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焊接法,即采用电压电热刀片在熔模焊接处局部加热后,把焊接对象黏合冷接在一起。

3.型壳的制造

制型壳的主要工序是模组的除油和脱脂,在模组上涂挂涂料和撒砂,将型壳干燥和硬化,自型壳中熔失熔模(脱模),焙烧型壳等。

1)模组的除油和脱脂采用蜡基模料制作熔模时,为了提高涂料润湿模组表面的能力,需要将模组表面的油脂除去。可把模组先浸泡在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例如洗衣粉溶液,其中洗衣粉的质量分数约为0.5%。同时还可利用熔模表面的表面活性剂吸附涂料,进一步改善涂料对熔模的润湿性。质量分数为1%的聚乙烯醇或渗透剂的水溶液也可有效地在熔模表面形成亲水膜,改善涂料对熔模的涂挂性。一般,自表面活性剂液中取出的模组可立即涂挂涂料,也有先让熔模表面干燥后再涂挂涂料的工艺。

用松香基模料制的熔模制备硅酸乙酯水解液涂料时,由于制模时压型表面常用硅油作分型剂,硅油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涂料涂挂性的材料,而硅酸乙酯水解液涂料对模组又有较好的润湿性,因此在该场合下模组就不需要除油了。

2)涂挂涂料和撒砂在给模组涂挂涂料之前,应先把涂料搅拌均匀。如果采用L形涂料搅拌机盛涂料,则应先将机器开动,取样测量涂料的流杯黏度和密度,如不符合工艺要求,需作相应的调整。一般黏度过高时,可在涂料中加入黏结剂液进行稀释;如涂料太稀,可加入稠的涂料来提高其黏度。

涂挂涂料一般采用浸渍法,即把模组或带有型壳层的模组浸入涂料,适当摇晃、转动,使涂料充分润湿被涂物表面,去除可能夹入的气泡,然后自涂料中提出。涂挂表面层涂料时,应仔细检查涂料层分布是否均匀,涂料有无堆积,涂料层中是否有气泡,有时需作必要的处理。例如用L形涂料搅拌机盛涂料,因涂料相对于被涂物总是处于流动状态,也就不需要浸涂时的摇晃、转动操作了。

撒砂是指在所挂涂料层的外面粘上一层耐火砂粒,其目的是迅速增厚型壳,使砂粒层成为型壳的骨架,分散型壳在随后工序中可能产生的应力,例如型壳干燥、焙烧时的收缩、膨胀不均匀而

5

33.3 相关知识 

63 学习情境三 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引起的应力。砂粒层的粗糙表面也可使涂料能很好地粘附,使型壳各层间有良好的连接。

撒砂的砂粒粒度在表面层最细,粒度为40~100目,而后逐步增粗,加固层的撒砂砂粒的粒度为6~40目。

3)型壳层的干燥和硬化

每涂挂和撒好一层型壳层以后,就要对这一层进行干燥和硬化,促使其中的黏结剂转变成凝胶,把耐火材料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使型壳层具有一定的湿强度。不同的黏结剂涂料,其干燥、硬化的机理和方法也不一样。下面主要介绍水玻璃型壳的干燥和硬化。

水玻璃型壳一般采用先自然干燥、后化学硬化的工艺。

在干燥时,型壳脱水,黏结剂胶凝,过程较慢,但涂料中脱水速度均匀,胶凝收缩缓慢,在涂料层中均匀进行,故硅酸钠薄膜与耐火材料结合强度很好。干燥过程中在硅酸钠凝胶中形成的微裂纹有助于随后硬化过程中硬化剂在涂料层中的扩散,可促进硬化反应。干燥过程中的胶凝收缩还可减少硬化胶凝中的黏结剂收缩,提高型壳层的致密度和型壳强度。但因自然干燥胶凝需要的时间太长,一般只在型壳面层涂挂、撒砂后采用。面层自然干燥时希望环境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40%~60%,干燥时间可为2~24h。为缩短干燥时间也可采用热风干燥或其他加热干燥方法。

型壳加固层一般不采用干燥涂挂涂料和撒砂后立即硬化的工艺。有时会采用干燥很短时间(5~30min),再进行硬化的工艺。

4)脱模

型壳完全硬化后,需从型壳中熔去模组,常用加热的方法实现。这里介绍热水法脱模。

将带有模组的型壳放在吊笼中,浸入用蒸汽加热的温度高于95℃但不沸腾的热水中,使熔模熔化,模料自型壳的浇口处向外冒出。此法普遍用于蜡基模料熔模的熔失。在水玻璃型壳脱模时,可在水中加少许的NH4Cl或HCl,使型壳进一步硬化,型壳内的部分NaCl和Na2O也可溶于水中。模料的回收率达80%~90%。但砂粒易掉入型壳内,引起铸件夹砂的缺陷,为此有时对脱完模的型壳还专门用清水清洗其内腔。

此外,热水脱模的装备虽简单,但热水加热时型壳内先熔化的是壁厚较薄的铸件熔模,厚度最大的粗断面的浇口熔模却熔化得较迟,而它正处于熔化模料流出的通道上,因此被堵在型壳内的体积变大了的模料液便可能挤压型壳,使型壳开裂。一些硬化不够的型壳也会因黏结剂吸水的回溶而被“煮烂”。在热水中的模料也易皂化。

5)型壳的造型和焙烧

在不少场合,当型壳强度足够时,可直接将型壳放入焙烧炉中进行高温焙烧。但在生产一些精密度要求较高的铸件时,先要把型壳埋入装有充填物的箱中,再进行焙烧,以提高型壳在高温浇注时抵抗金属液破坏的能力。把型壳装箱埋入充填物中的工序称为造型。

造型用填料有干填料和湿填料两种,前者可为黏土熟料砂、硅砂或其他耐火材料的砂粒。所用的箱子是用不锈钢或耐热钢制成的有底的上开口箱。先在箱底铺厚度不小于25mm的砂层,然后放入型壳,在型壳四周放入干填料,然后在振动台上振实。

湿填料用质量分数为12%的400号矾土水泥加88%的硅砂再加30%~45%的水的混合浆料。砂箱无底,箱壁上衬有电缆纸,在振动台上造型,待浆料硬化后送入焙烧炉焙烧。

在真空浇注的型壳外面,有时用10~15mm厚的硅酸铝纤维板包裹,并用钢丝捆紧,以增强

型壳。

型壳在焙烧时可以烧去里面残留的模料,水玻璃型壳上的NaCl也可部分地被烧去,型壳材料中的吸附水和结晶水全部逸出;所有涂料中的凝聚硅胶全都成为SiO2,型壳强度增加,并为熔

模铸造时的热型浇注做好了准备。水玻璃型壳的焙烧温度较低,最好不超过900℃,硅酸乙酯水解液型壳和硅溶液胶型壳的焙烧温度较高,可达1050℃。单壳的焙烧保温时间一般为1~2h,而造型后型壳的高温保温时间则需2~4h。

硅酸乙酯水解液型壳用湿填料造型后,其脱模过程是在焙烧炉中进行的,先经过12~16h慢速加热,温度至300℃时进行脱模,然后快速升温至900~1050℃,保温2h后对铸型进行焙烧。

二、熔模铸件的浇注和清理

1.熔模铸件的浇注

熔模铸件浇注的突出特点是热型烧注,即从焙烧炉中取出温度很高的型壳或放在型中的型壳,直接用浇包浇注,或把铸型固定在可翻转的感应炉炉口上,翻转感应炉体,让金属液流入型腔(图3-4)。前一种方法用得很普遍,效率高;后一种方法可减少金属液在出炉和浇注过程中的氧化,但效率低,在高温合金浇注时应用。不同合金浇注时所取的铸型温度不一样,表3-1给出了一些合金浇注时的铸型温度。

表3-1 不同合金浇铸时的铸型温度合金种类

铝合金铜合金钢高温合金铸型温度/℃100~300100~500300~950800~1075浇注时采用高温铸型可使金属液正确地复制型腔的形状,提高铸件的精密度

,获得薄壁、细孔的铸件。但金属在热型中冷却较慢,易使晶粒粗大,降低铸件材质的力学性能。碳钢铸件表面层易出现脱碳薄层(<1mm),降低了铸件表面的性能,可用降低铸型温度、提前打箱等措施减小脱碳层的厚度,也可在浇注后用罩子盖住铸型,并向罩内滴煤油,使铸件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

图3-4 翻转式浇注示意图

1—铸型;2—感应炉;箭头表示翻转浇注次序

造型焙烧浇注时,可在造型填料中加一些碳质物质,例如石墨、无烟煤、沥青等,也可加碳酸盐,例如BaCO3·Na2CO3等;制造铸件凝固时,保持还原性气氛,防止脱碳层出现。

7

33.3 相关知识 

浇注后对型壳吹冷风或喷水也可减少铸件脱碳。

2.熔模铸件的清理

熔模铸件清理的内容主要有:①从铸件上清除型壳;②自浇口系统上取下铸件

,去除铸件图3-5 振击式脱壳机1—气缸;2—弹簧;3—导柱;4—风锤;5—铸件组

上的冒口;③去除铸件上粘附的残留耐火材料和铸件中的陶瓷型

芯;④铸件热处理后的清理,例如去除氧化皮、飞边、浇冒口残余,

形状校正等。

1)从铸件和金属浇冒口系统上清除型壳小量生产时,可用锤子或风锤敲打浇冒系统,使铸件组振动,

脆件型壳便从铸件上碎落下来。产量较大时,可使用振击式脱壳

机(图3-5)。将带有型壳的铸件组5直浇道的一端放在脱壳机的

机座上,开动气缸1将风锤压下,顶住直浇道的上端,启动风锤,振

击铸件组,使型壳脱落。如果在内浇道上做凹槽,振击时铸件本身

的振动会使凹槽处应力集中,出现疲劳断裂,使铸件从直浇道上

掉落。

振击式脱壳机效率高,但工作时有噪声,灰尘大,最好用铁壳

把机器封闭起来,脱壳前用水浸泡铸件组,以改善工作环境。此法

适用于小件生产。

2)切割浇冒口

一般使用气割、砂轮片切割以及锯割等方法将铸件与浇冒口分离。

3)铸件上残留耐火材料和陶瓷型芯的清除常用化学清理法清除铸件上的残留耐火材料和陶瓷型芯。3.4 任务实施

一、熔模的制造

1.制模

按蜡料配方把石蜡、硬脂酸和回收蜡分别加入化蜡槽内,并加热至全熔状态,其温度不得超过90℃,然后将蜡液送到蜡膏搅拌机的盛蜡槽内。可采用压送或泵送蜡料的方式。启动蜡膏制备机,打开盛蜡槽阀门,使蜡料均匀地流在刮蜡滚筒上,进行蜡片生产。根据蜡片质量,及时地调整蜡料温度和刮蜡滚筒冷却水的流量。当搅蜡缸内有2/3的蜡片时,停止刮蜡,起动搅拌机进行搅蜡,直至呈糊状蜡料为止。紧固搅蜡缸盖,用压缩空气将蜡膏压送至蜡膏保温缸内。

检查并保证压型的分型面、型腔、脱模机构、定位销、紧固件完整清洁,涂擦分型剂,装配并紧固压型。将蜡枪嘴对准压型的注蜡孔(图3-6),旋开阀门使蜡膏注入型腔并保压3~10s,然后关闭阀门,移走蜡枪。

把注满蜡膏的压型浸入水中或放在工作台上冷却,冷却时间视蜡模形状与质量要求而定,一般应冷却20~100s。拆开冷却后的压型,取出蜡模(图3-7)并及时放入水中继续冷却,有特殊

83 学习情境三 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要求的蜡模应放在专用的夹辅具上冷却。

图3-6 

注蜡 图3-7 取蜡模

用压缩空气吹除型腔、型芯上的水和蜡渣,并视取模状况涂擦分型剂。

2.熔模组焊接

将电烙铁加热到工作温度,把蜡件牢固地焊接在浇道上,不得有缝隙,蜡液不得流到蜡模上。模头盖板有缝隙时要焊接严实。用压缩空气吹掉模组上的蜡屑,将模组全部挂在硬化槽上方的吊架上,如图3-8所示,做好制壳前的准备工作。

3.涂料—撒砂—硬化—风干,完成制壳

从吊架上取出模组,手工进行涂料—撒砂—硬化—风干等操作,并按有关规定完成制壳。其中上涂料过程如图3-9

所示。

图3-8 

蜡模组 图3-9 上涂料

4.脱蜡

按品种分批装筐脱蜡,装筐时严禁堆码和损坏模组。模组下水前

,必须将浇口杯上部的浮图3-10 型壳

砂、壳皮用热水或压缩空气冲吹干净。将脱蜡筐浸入脱蜡液中,开始

记录脱蜡时间,8~10min后将筐吊起,拔出芯棒,再将筐下降继续脱

蜡。蜡脱尽后用双手拿出型壳将水倒尽。脱尽蜡的型壳,按品种摆

放在专用小车上或其他器具上,并按指定的位置存放。图3-10所示

为脱蜡后的型壳。

5.型壳焙烧

开启炉门,开动铸工输送器,将装好的型壳台车送进焙烧炉内。

启动引风机,把抽风管的挡风板开至最大。当燃烧正常后,及时调节

挡风板,防止大量的热量排出。当焙烧温度和保温时间达到工艺要9

33.4 任务实施 

求,且型壳的焙烧质量符合规定时,打开护门,起动铸工输送器,将烧好的型壳台车准确地运到浇注台。

二、浇注和清理

1.浇注

当钢液成分、温度均已达到要求、脱氧也已完成时,将钢液倒入浇包,调压保温,静置3~5min,然后扒渣,清扫或吹除炉面灰砂,开始浇注,将钢液沿着浇口注入型壳,直至浇满为止,如图3-11所示。

将铸件组垂直放在地上,冷却后用大锤沿着浇冒口方向用力锤击,使型壳受振后破碎脱落,获得如图3-12所示的铸件。

2.清理

使用切割机将浇冒口切除,并且采用喷砂、抛丸等措施获得如图3-13

所示的轮毂铸件。

图3-

11 浇注示意图图3-

12 带有浇冒口的铸件图3-13 轮毂铸件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有哪些优点?

2.熔模铸造的工作过程有哪些?

3.熔模铸造时,脱蜡后的型壳焙烧作用是什么?

4.为了使浇冒口容易清理,一般将内浇道设置成什么形状?

04 学习情境三 轮毂的熔模铸造成型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3.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 宋孝彬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和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以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创新 中国在其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在适应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成功经验,不仅将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也将为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素质贡献了宝贵经验。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脱离实际,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探索更新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所支配,为一定的教学目所服务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高等职业学校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至用,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缺陷需要 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填鸭式的灌输法,它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编制和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沪教委高[2015]56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11.18 【实施日期】2015.1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高〔2015〕56号) 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教育的决定》(沪府发〔2015〕9号),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38号)(简称“教育部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本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的编制与发布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送范围 全市各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含民办,统称高职院校),须按要求报送高等职业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简称《院校年报》)。同时,鼓励各高职院校主动联系一批实际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面向社会发布“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16)”(简称《企业年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市级特色高等职业院校须联系一家规模以上企业发布《企业年报》,聚焦企业资源投入、参与高职教育教学(做法、成效和问题)等方面,由企业自身独立编制发布。 二、工作要求 各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编写年报。我委将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院校年报》编制进行指导,并对各《院校年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进行通报。 各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关于“强化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强对年报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完成年报编制工作,注重形成年报质量的审查机制。 三、报送要求 各高职院校年报材料共分三次报送市教委: 1.第一次为数据报送:材料包括“计分卡”、“资源表”、“服务贡献表”和“落实政策表”等4张表格(最终稿),excel格式(见附件),主要为撰写市质量年报提供统计数据。报送截止时间:2015年11月25日。 2.第二次为案例报送:材料包括《院校年报》(初稿,命名为“**(学校全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企业年报》(初稿,命名为“**(企业全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16)”,由联系企业的院校负责报送)及典型案例与创新举措(最终稿),word格式,主要为撰写市质量年报提供素材。案例名称应主题突出,案例内容应言简意赅(每个案例不超过1000字)、图文并茂。报送截止时

最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最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1、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高职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3、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6、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7、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8、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9 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10 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11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12 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13、国家对高职教育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是:教育部2006年16 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 以上。 14、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有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及必要的说明 15、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有: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基本要

求、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这是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16、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有定向性、应用性、整体性等特点。 17、为什么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所以它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18、胡锦涛同志2007 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哪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19、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和为高职教育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2005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3)200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4)教高[2006]16 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 20、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21、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能力与水平建设。 22、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是(1)职业针对性(就业性),也是其本质属性;(2)大众性;(3)产业性;(4)社会性(地方性与行业性)。23、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什么?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求学者及其家长满意;输送新生学校满意;办学者和当地政府及社区满意。24、职业教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与对策 摘要:文章在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实践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它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型人才的使命。在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经济建设对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间不长,理论体系尚待健全与完善,教学经验也存在不足,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 1.重理论知识轻技能教育倾向依然存在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工学结合的办学目标,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初露端倪。在课程开发方面,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即从普高学科体系到能力本位体系,再到工作过程体系。但是,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对课程体系进行局部的调整,至今仍停留在对学科体系的改良上面。学科本位的思想在高职院校中依然存在,在教学实践中更

是自觉或不自觉的体现出来。总之,“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整体的课程模式未能实现根本的变革,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的问题:重知识理论,轻能力和工作过程,学生毕业后不少所学的知识无法在专业对口的岗位进行运用,而工作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却没有学。因此,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转变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观念,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应该说,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课题,但影响这一项攻坚课程推进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我们应该认真总结高职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加深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构建基于工学结合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思路。 2.培养实践型、适用型、发展型人才的社会需求明显增强 只要留意目前的新闻即可发现,目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社会要求高职院校提供具有一定知识基础,又有较高的实际技能的职业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往往具有一定的书本知识,而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并不是仅具有一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人才,而是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较广的适应面,又要有突出的特色、专长。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知识技能到数量等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不断发展的。高职院校必须洞察和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二、积极探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就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就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得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得高技能人才得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得针对性与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得主要特征就是什么? 一就是职业针对性,这就是其本质属性;二就是大众性;三就是产业性;四就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就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就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得具体含义就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核心、重点与难点就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就是核心与难点,重点就是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得改革方向与突破口就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得改革方向与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得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得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与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得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得价值观与良好得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得先进单位与个人,宣传职业教育与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得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得“三个转变"与“两个加强”就是什么? “三个转变"就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与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就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得作用? 高技能人才就是我国人才队伍得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得优秀代表,就是技术工人队伍得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得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得目标任务就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得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与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与使用机制科学,激励与保障措施健全得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得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得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得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得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与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得根本任务就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3.高等职业院校得办学方向就是什么? 主动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中得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得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得“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得高技能人才。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并针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性教学管理课堂要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正在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关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改革已是风起云涌。表面上看,无论是借鉴还是尝试,各级各类高职学院的教学改革均不甘落后,都有振臂高呼之意,但当我们把视角转向最终落实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学校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没有多少实质上的变化。 一、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的原因 “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怎样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原则和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几乎所有的高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教学的方式都需要改革,但现实情况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呢?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意到“点”的示范,未注意到“面”的推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管理成效如何,不是取决于做得最好的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是取决于最差的[1];同样道理,改革成效好坏不是取决于“点”,而是体现在“面”上。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从点到面、以点带面地全面铺开。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理论规范建设,不注重实践创新总结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关于课堂教学改革,高职学院管理者偏重于理论规范方面的建设,按照某个理论或某个模式规定教师应该怎样,学生应该怎样,这样就限制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有的高职学院鼓励教师创新,但不注重总结、完善,常常是“虎头蛇尾”,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收获不明显。 从管理角度来看,只注重教师的“教”,不注重学生的“学”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即便是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根据“系统原理”,只有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整体联动,改革才可能有所突破。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当然,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职业教育尤其重要。 由此看来,没有管理层的推动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二、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单位是课堂,最终的环节也将是课堂,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以“课堂有效”为首要原则[2]。 传统的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有效”是指教学活动既有质又有量。量对应的是效率,质对应着效果,有效就是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但对高职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始终不能忽略的是它的价值属性。举例来说,某一堂课的教学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教育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又不折不扣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依据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也应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这堂课传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传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这堂课能说是“有效”的吗? 所以对高职教育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新认识。 首先,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课堂教学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有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迅速 扩大,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及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天,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 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还 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迫切需要深入研 究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本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确立的。 (二)评价的目的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学生 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第二,及时了解任课教师在师德师风方 面的状况;第三,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并逐步建 立一套检查与监控教学质量的制度体系;第五,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 发展,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三)评价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高 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 人才,有很强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对指导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有 利于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对高职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科学地 评价,能使学校及时、正确、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发挥管理功能。第三,有利于正确评估教师的教学业绩。制定出 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就可以对 教师教学质量有个准确的价值判断,使得对教师的晋升奖励都有可靠

(完整版)职业教育理论

第一节教育概述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所谓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教育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产物,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基本特点:第一,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任何学校,其工作的中心和重心都是为了人的培养。第二、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多边活动。第三、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第四、学校教育是反映一定社会要求,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材(教育内容)—1— 三、教育的主要形态 从习惯性的教育分类来看,教育的形态通常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 育三种类型。①基础教育:幼教、小教、中教②高等教育③成人教育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高级技校、技术、技师学院、中专、技校、职教中心、职业高中一2一 第二节职业教育概述 一、职业教育的基本性质 定义:职业教育是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的教育。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以实现求职者和从业者职业理想为目标。 职业教育以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以实现求职者或从业者职业理想为目标。 二、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一3一 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两条,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 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 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一4一 从理论上讲,凡是关系到人的谋生、就业、职业能力提高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均属于职业教育性质。 四、职业教育的范畴 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对象相当广泛,它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熟练职业技能的技术员、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经营服务人员等劳动者。 (一)从存在状态看职业教育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延展性。一6一 (二)从纵向层次看职业教育有初等、中等、高等之分。 (三)从学校类别看 l、高职高专:2、高级技工学校3、技师学院4、普通中专、技工学校5.成人中专6、职业中专、职教中心、职业高中~7~. 五、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教育基础的社会性 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要求。社会性即来自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特征,社会化则是通过教育使个体参与正常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职业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关系正在进行调整,社会化的关键是改变“学校办社会”的模式和机制,走“社会办学校”的道路,加强产学合作,鼓励社会各界、各行业企业按需兴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全民化。 (二)教育指向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性质是: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具体,对学生实行定向的教育与训练,学生比较清楚自己未来的出路和工作。一8~ (三)教育性质的完成性。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 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贯彻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特制定《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以此作为指导各校组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非英语专业)的主要依据。 鉴于全国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专业涉及的职业方向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有较大差异,各校应根据《高职英语教学要求》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施性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英语教学。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 高职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高职英语课程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鉴于区域性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就业去向对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较大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对英语口、笔头沟通能力的需求不同,各校可根据专业特点,以学生的职业需求和发展为本位,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选择,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下教学要求供各校在制定实施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时参考。 较高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高的专业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3,0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4.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5.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6.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7.能借助词典将一般性题材的文字材料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材料译成汉语。译文达意、通顺,格式恰当。 一般要求:适用于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专业 1.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含在中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参考词汇表中列出的2,500个共核词汇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运用。另需掌握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迅速 扩大,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及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天,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 多地受到人们的注重。但因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还 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迫切需要深入研 究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本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确立的。 (二)评价的目的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学生 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第二,即时了解任课教师在师德师风方 面的状况;第三,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即时发现存有的问题,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并逐步建 立一套检查与监控教学质量的制度体系;第五,重点注重教师的专业 发展,以促动教师的发展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三)评价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高 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 人才,有很强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对指导和促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有 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对高职教学质量实行全方位、科学地 评价,能使学校即时、准确、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对教学活动实行指导,发挥管理功能。第三,有利于准确评估教师的教学业绩。制定出 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就能够对 教师教学质量有个准确的价值判断,使得对教师的晋升奖励都有可靠 的依据。第四,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解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6号文件解读 1、16号文的全称及国家出台16号文的目的 16号文全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这个文件的目的是正确引导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切实把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2、教育部16号文也称“新九条”,其主要内容分别为: (1)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关于专业改革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关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关于师资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关于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关于领导保障: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16号文件的“一个重点”、“两个要求”、“三个建设”、“四个加强”、“五个重视” (一)、一个重点: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 (二)、两个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最新资料推荐------------------------------------------------------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3)树立先 1/ 17

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 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

高等职业教育教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 2004年4月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是高职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和检验高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第一门接触计算机使用的课程,也是第一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目的是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使用、中西文稿件处理软件word 及电子表格简单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电子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网络基础及internet网主要服务功能的使用。它的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也为后续其他课程使用计算机奠定基础。同时还是走上社会后专业技术工作者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进入21世纪,这门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不断地充实,教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二是通过规定的实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 基本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4、基本掌握电子表格(Excel)的使用。 5、基本掌握演示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