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哲学是什么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不能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具体运用。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与生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既表明哲学源于生活亦走向生活,也表明哲学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适当距离。

哲学就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点点滴滴,没有人能够真正摆脱哲学。

生活既是哲学的源头,也是哲学的墓场。哲学要保持足够的骄傲和清醒,哲学只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关怀生活。

3、哲学与科学

科学是相对于哲学而言的,是指除哲学以外的其他所有具体科学。

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一定领域、一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哲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整体、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所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表现在:

第一,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实证知识的基础。

第二,哲学给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以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也要反对以具体科学取消哲学的“取消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是由哲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决定的,是对哲学史尤其是近代哲学史和人类认识活动的高度理论概括。

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最一般和最高的理论概括。

第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人们生活和实践中的基本矛盾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就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就是主观反作用于客观,都是在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一致,这是既唯物又辩证的态度。不尊重客观规律,凭主观想像办事,这是既唯心又形而上学的态度。

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对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关系的本质的哲学提升。

2、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和两条基本路线之间的对立。

第二方面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又可以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但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

◆研究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理论,在哲学上通常叫做本体论。研究关于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以及如何认识存在的理论,在哲学上通常叫做认识论。

◆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始终贯穿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任何哲学,在说明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之后,还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究竟“怎么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这样或那样地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朴素联系和交织在一起,包含于其中,并且受其制约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不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就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不存在独立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本质上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彻底的唯物主义必须以辩证法为内容,彻底的辩证法也必然走向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是走向唯心主义的通道。但不能简单地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形而上学简单地等同于唯心主义。哲学史上唯物主义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别,辩证法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但是,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唯物主义是片面的、不彻底的;同唯心主义结合的辩证法,也是在神秘形式中被歪曲了的不科学的理论。哲学发展的走向必然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唯物辩证地研

究自然界,又唯物辩证地研究社会历史,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

3、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

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倾向,是指任何哲学家、哲学派别无不分别隶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或阵营。

(1)二元论不是真正独立的第三派别

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称为一元论,区别只在于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还是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二元论并不是独立于哲学两大派别之外的第三派别,没有跳出唯心主义一元论的窠臼。

(2)正确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有人仅从两个语词的表面意义上来理解其内涵,认为唯物主义是重物轻人的物本主义或贪图享受的物质主义,唯心主义是轻物重人、追求社会道德信仰的理想主义。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都是错误的。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在阶级社会,哲学问题一定阶级的世界观

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具有阶级性。哲学的阶级性是指,由于哲学家们站在不同阶级立场上,所以他们对世界观根本问题的看法,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念,都明显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哲学思想的根本方向取决于它所从属的那个阶级的根本利益。

二、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科学物质观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从上帝和精神中去寻找世界本原,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种物质性的东西,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但是,这种物质观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它带有自发性、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缺乏科学的证明。其次,它将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把物质归结为原子,认为原子是组成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宇宙之砖”,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发性和猜测性,是人类对物质认识的一个很大进步,但这种物质观仍有很大的局限性。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同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一样,不懂得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中的物质结构学说混为一谈,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为了捍卫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础上,总结了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这一物质定义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坚持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同形而上学的物质观世界水平了界限。

第四,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提出的科学的物质范畴至今已近100年,经受住了科学实践的检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仅没有推翻,而且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运动――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作为哲学范畴,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和普遍生,是“运动一般”,而不是特指某一种具体的运动形式。

2、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静止有三种表现:

(1)相对于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

(2)相对于特定的参考系而言

(3)相对于质变而言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构成了物质世界的真实过程。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但只有在物质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绝对运动是产生不同的物质形态的根源,而相对静止则是这些不同的物质形态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形而上学,把事物的相对静止绝对化,否认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另一种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夸大事物的绝对运动,把任何事物都看作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

(三)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和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1)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2)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

3、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与物质运动一样,是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占有一定的空间,因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无条件。

但是,由于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作为物质运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物质状态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特性。随着物质运动形式和状态的变化,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也必然随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因此,时间和空间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片面地夸大时空的绝对性是错误的。唯心主义试图利用人们对时间和空间认识的可变性否定时空的客观性,也是错误的。

4、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时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是无限的,无始无终。从任何一个事情出发,无论向前追溯或向后推移,总是已经或者将要发生其他事情。

空间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广延性是无限的,无边无际。无论从何处出发,向任何方向,都不会达到尽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时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存在的每一具体事物,其发展过程都是有始有终的。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亦不例外地走向灭亡。

空间的有限性是指物质世界的每一具体事物占有的空间位置总是有限的。

◆时间和空间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无限通过有限而存在。

第二,有限也包含和体现着无限。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虽然在时空上是有限的,但它的转化是无限的,有限必然不断突破自己的界限走向无限。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必要条件。

片面夸大时空的有限性、相对性,否认时空无限性和绝对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为上帝创世说作论证;而片面夸大时空的无限性、绝对性,看不到时空具体形式的多样性、可变性和有限性,就会导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从而陷入不可知论,最终也会为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敞开大门。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就是关于物质和意识有无统一性和统一于什么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要经历时间和占有空间的。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世界观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其固有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尊重客观实际,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反对唯书、唯上、不唯实,反对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同时,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客观实际,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对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

三、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内的统一性。而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长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因此,如何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是彻底实现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关键。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实践的结果,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

(2)自觉能动性。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的目的在进入实践过程以前和实践结果出现以前,既表现为实践的意图、计划和行动方案,又表现为对实践结果的预测。其次,实践还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本质上就是创造,它能创造出按照自然规律本身无法产生或产生的几乎等于零的事物。这些都表明实践是不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科学实验。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活动。

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人类表现自己特殊力量的活动,实践象征着人的尊严。只有在实践中并通过实践,人类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生命力,显示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社会性。

自然属性是人与动物的共同性,社会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性。

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实践既同人的主观活动相联系,又从人的主观精神的圈子里走出来,物化为客观实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在实践中,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生产劳动、处理社会关系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活动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之,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实践是世界二重化和统一的现实基础

◆自在世界原指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那种自然界。相对于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具有客观的先在性。

在人类世界产生以后,那部分未被人类的活动所认识和触及的自然界,仍然是自在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

“人化自然”是指被人的实践活动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活动印记的自然界。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是客观世界,只是由于人的活动才使人类社会从自在世界中分离出来,从而使原初的自在世界二重化。

自在世界的存在是人类世界生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客观世界的发展本质上是实践基础上的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不断转化的过程,是人的对象化的世界不断扩展的过程。

所以,实践既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离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新的高度上统一的基础。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在哲学发展史上,不仅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且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是内容极其丰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则是它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本质的。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和矛盾的观点认识世界、分析和解决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和无矛盾的观点看问题。二者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自己运动和自己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二)唯物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体系,就其反映的客观内容而言,它是客观辩证法;就其理论形态而言,又是主观辩证法。二者之间的同一决定了唯物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

(三)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特点

(1)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主观臆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2)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就是一张联系之网,离开联系,将无法认

识事物。

(3)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不相同,一般地说,直接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

(4)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和该事物相联系的、对该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就是条件。

▼条件是客观的。具体事物的联系,总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并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推动联系,随条件的改变,事物联系的性质和形式也发生变化。离开了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也无法理解,甚至连“下雨好不好”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条件是具体的。如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决定性条件和非决定性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等,不同的条件对事物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条件是可变的。但是,条件的改变也是有条件的。

总之,一切具体的事物和联系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一点是无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同时也就是条件论。

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联系是普遍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当代中国,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联系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能因好恶而掩盖、抹煞对象实有的联系或歪曲、附加本无的联系。

(3)联系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全面看待事物之间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从中抓住那些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联系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客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要尊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条件又是复杂可变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主观努力,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依据客观规律创造出原先不具备的条件,以符合人们特定实践的需要。

(四)事物的永恒发展

1、联系和发展不可分

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朴素联系和相互作用,才使事物原有的性质和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变化的基本趋势就是发展。

2、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一序列的概念,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但是,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按其方向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循环性运动、倒退性运动和前进性运动,前进性运动就是发展。因此,发展是在运动和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它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着事物发展方向;而不能单凭出现时间的先后或存在时间的长短,也不能依据现象或形式的新奇与否,也不能简单地根据现时力量的强弱,更不能听凭个人自封或大人物封许。

4、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认识在内,都是不断发展的。每一事物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历史过程。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

5、事物永恒发展的方法论意义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错误。我们既要善于识别新事物,又要对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抱必胜的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扶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作推陈出新的参与者和促进派。

(五)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所谓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的特点。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一切规律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更不能消灭规律,只能认识、掌握并利用规律,即按规律办事。

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在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超出了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就会失去作用。

规律的稳定性是它的可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会重复出现。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主要有三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并深化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主要内容。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即质变和量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全面展开,揭示了事物由矛盾引起的发展的全过程和基本趋势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的运动。

(一)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但是核心并不等于全部,不能用它来否定和取代辩证法的其他内容,把丰富生动的辩证法简单化、公式化。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现实的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借口在思考和论证问题时不允许有逻辑矛盾,来否定现实矛盾,是完全错误的。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性又称为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性又称为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同一性有如下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第二,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第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是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种转化也最明显、最深刻地表现了矛盾双方的内在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也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区别和差异,即“你不同于我,我不同于你”。

第二,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和排斥,即“你离开我,我离开你”。

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克服和转化,即“你吃掉我,我吃掉你”。克服是矛盾斗争的最高阶段的表现,是矛盾相互分离达到极端和顶点的状态。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就是说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暂时的。随着条件的改变或消失,矛盾双方就失去了同一性,旧的矛盾统一体被新的矛盾统一体所取代。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就是说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要贯彻下去的。也就是说矛盾的斗争性既受特定条件的限制,又能够打破这些条件的限制,并创造出事物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

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和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的关系,同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的关系是一致的。事物的相对稳定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事物的绝对运动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

(3)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同一性在整改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了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斗争性能够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单独推动事物的发展,只有二者的作用互相结合、交织在一起,才能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的“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

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看作是事物的自己运动和自我发展。形而上学否认内部矛盾是客观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把事物发展变化的?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和绝对性,它有两方面的基本涵义:

其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认识矛盾是认识事物的前提,解决矛盾是认识事物的目的。在任何时候,都有勇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正确地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矛盾,而不应回避矛盾、否认矛盾的存在。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和相对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

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

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即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一个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做到统筹兼顾,并且还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

▼在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要注意主流和支流的转化。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所谓“两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而犯“一点论”的错误。

所谓“重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对矛盾或矛盾双方平均看待,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辨证统一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它内在地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为前提的,是基于两点论之上的重点论。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

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略支流,认真对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矛盾解决方式的多样性。

认识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矛盾,客观事物及其矛盾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矛盾解决方式的多样性。因此,矛盾解决形式的多样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认识矛盾特殊性的目的和落脚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共性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它比个性深刻,但不能完全代替个性;个性比共性丰富,但它有许多特点不能完全进入共性之中。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一方面,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并且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每一个性都包含着共性,都是共性的具体体现,并受共性的制约和统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3)学习和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第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方法。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路线,使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步深化。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理论依据。

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锐利武器。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出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的两种规定性,都表现为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由于其内部矛盾引起的运动变化都采取质变和量变两种基本状态,都表现为同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质、量、度

(1)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

事物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的存在说明质既是蕴含于内的,又是表露于外的。人们只有通过表露于外的属性才能认识蕴含于内的事物的质。

(2)量

质的规定性把不同的质的事物区别开来,量的规定则则进一步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不会使一事物转变为他事物。所以,不同的质一定属于不同的物,而不同的量则不一定属于不同的物。

(3)度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4)认识事物质量度的意义

第一,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握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才能划清不同事物的界限。

第二,量是对认识事物的深刻化和精确化。把对事物的定性分析提高到定量分析,是准确把握事物的重要环节。

第三,掌握事物的度对于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其次,只有准确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即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量变体现着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和连续性。

▼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体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飞跃性和非连续性。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是事物量变和质变区分的根本标志。

▼量变和质变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相互转化,是辩证的统一。

(1)质变和量变相互依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纯粹的量变,也不存在纯粹的质变。

一是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量变中渗透着质变,有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形。二是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质变中又渗透着量变。

(3)质变和量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事物的变化问题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了临界点即突破了度的极限时,事物就会发生质变,旧质消失,新质产生。这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物发生质变后,新质又要求有新的量与它相适应,因此事物又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即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所以,质变体现和巩固着量变的成果,是前一次量变的结束,同时又是新的量变的前提,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说明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使事物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它体现了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即渐进性和飞跃性、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3、掌握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可以划清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激变论与庸俗进化论的界限,是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保守主义的思想武器。

灾变论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割裂质变和量变的辩证统一,是左右倾错误的理论依据之一。左倾冒险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特征是不要量的准备,一味地奢谈质变。右倾机会主义、改良主义则只要量变,反对质变。

(2)质变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也必须把对于改革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细心、稳妥地做好量的准备工作,又勇敢、果断地促进事物的质变。既不能做满足于微小进步和改良的庸人,也不能做不切实际的空想家。

4、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质量互变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其具体表现形式又是特殊的和各种各样的。

(1)质变形式的多样性

质变形式主要有爆发式的飞跃和非爆发式的飞跃。

爆发式的飞跃一般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它是事物量变过程之后,新事物与旧事物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给旧事物以决定性的打击,摧毁一切阻碍新事物的诞生和成长的因素,使新事物迅速战胜旧事物。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星体的爆炸,社会生活中的战争、暴力革命等都是这种飞跃形式。

非爆发式的飞跃一般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在这种飞跃形式下,旧事物向新事物转变时,不发生剧烈的外部冲突,一般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地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的形式来实现的。如语言的进化,物种的变异;社会生活中世界观的转变、科学的革命等。

(2)量变形式的多样性

一种是单纯单纯数量的增减而引起的质变。

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各个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顺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出事物由于内部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矛盾运动,促使事物由肯定达到对自身的否定,继而再由否定进到否定之否定的阶段,从而显示出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完整过程。它表明事物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1.事物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代表着事物相对稳定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代表事物变动的方面。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就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克服是就发展的环节而讲的,它表明新旧事物之间有一条确定的界限,是发展中连续性的中断,即发展的非连续性;保留是就联系的环节而讲的,它表明新旧事物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是发展中的连续性。辨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5)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认肯定和否定是对立统一的,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上,要采取辩证否定、批判继承的态度,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对我们党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历史人物和领袖人物的评价以及他人的工作等问题上,都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观察和分析,反对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片面性或绝对化。

3.否定之否定

(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事物由其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是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

一个周期之所以需要两次否定,是因为一个事物的开始阶段往往是不完善的,经过一次否定,只是矛盾的初步解决,只有通过再次否定,达到否定之否定阶段,才能保留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片面性,使事物的发展达到自我完善。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表明,当一个周期完成时,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但是,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只是某些方面的重复,决不是全部特征的回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的回复和更高阶段上的发展。

(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展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实质内容。

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或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曲折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或者有回复的。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从实质上讲是由周期性造成的。另外,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周围条件的复杂性也决定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取得支配地位以后,必然要经历一个量的扩张和质的巩固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旧事物可能在某种有利于它的条件下“死灰复燃”‘东山再起”,而代表新事物的否定方面,可能暂时由矛盾的主要方面退居到次要方面。这样,就出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暂时倒退或逆转的曲折性。

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在社会生活中,循环论是一切右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容易被困难吓倒,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直线论是一切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容易把事情看得过于简单,急躁冒进。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所阐明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我们在任何社会实践中,都应当自觉地把前进与后退、进攻与防御、发展与巩固正确地结合起来。一个革命者必须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满怀信心,又要头脑清醒;要把坚定的革命精神和灵活的斗争艺术结合起来。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与演绎

(2)分析与综合

(3)抽象与具体

(4)历史与逻辑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

(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一经产生,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地回答和解决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问题,对于彻底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进一步唯物辩证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意识的起源

辩证主义认为,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第一,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最初的环节完成了由物理到生理的飞跃,后两个环节则完成了从生理到心理、意识的飞跃。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还是社会的直接产物,纯粹的生物学过程是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的。从动物的心理发展成人类意识的关键是社会生产劳动。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第二,作为思维物质外壳的语言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第三,作为思维物质器官的人脑,其结构的日益完善,是在劳动和语言的共同推动下实现的。

第四,劳动使意识的产生由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意识有着与生俱来的社会性,如果一生下来就与社会隔绝,也不会有语言和人的意识。有关“狼孩”、“熊孩”的记载,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2、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和内容。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也并非是对外界的消极、被动、机械的应答。对于来自外界的信息,大脑总是要用其特有的主观反映形式对之进行加工、改造、建构,使客观信息与主观反映形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因此,“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第一,唯心主义或者把人的意识归结为“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或神的启示,或者认为人的意识是心灵的自由创造,否认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

第二,旧唯物主义虽然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基本立场,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没有正确解决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问题。

物活论不懂得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充满“精灵”,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

机械唯物主义虽然已经认识到意识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大脑,但由于没有看到社会劳动在意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把人理解为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同样不能科学地解释意识的起源问题。

庸俗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大脑的自动分泌物,抹煞了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意识降低到物质。

二、意识和人工智能

20世纪中叶以来,人工智能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作用和深刻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其核心是机器能否思维。正确地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对深入认识意识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1、人工智能的本质

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人工智能的实质是思维模拟,即用机械、电子装置来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功能。

2、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本质的区别

人工智能出现的历史虽然不长,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有着远大的发展前景,它究竟能在多大范围内和什么程度上代替人脑的功能,只能由发展着的科学实践来回答,但是,无论人工智能怎样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多大,它和人类智能间的本质区别是难以抹煞的。

(1)从物质结构和运动过程来看,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全部意识形式。

(2)从智能的性质来看,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

(3)从智能的深度和广度看,电脑没有创造性。人工智能只能按照人编排好的预定的程度进行工作,不能输出未曾输入的任何东西,不能自主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从两种智能的地位和次序来看,电脑是人制造、操作和使用的,是人的智慧的物化。电脑落后于人脑的局限性和受控于人的被动性是永远无法消除的。

3、技术本身是社会的产物

无论是技术乐观主义者,还是技术悲观主义者,都强调技术的自主性。而我们认为技术本身是社会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的人为某种目的而创造的。

对于电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麻烦,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不能因为它在社会应用中所造成的诸多问题和危机就否定其社会作用并阻止它的应用,也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而应在继续大力发展和推广电脑技术、利用它创造更大价值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意识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要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一方面,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是科学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深刻,在实践中运用得越正确,就能越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越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另一方面,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本质和规律深藏于事物的内部,是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此要掌握它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反复实践、辛苦探索、抽象概括。其次,任何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作用的,要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就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克服诸多困难和阻力,创造和改变种种物质条件,为客观规律发挥作用开辟道路。如果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不能认识规律,也做不到按规律办事。

掌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片面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和物质世界的存在,会导致唯意志论。在实践中,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忽视甚至抹煞主观能动作用,消极悲观,无所作为;另一种是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一味蛮干。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院、系:年级:专业:

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答案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重修) 考试时间:2004年8月26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请将答案填入表格内) 1.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 答:对。(2分) 生产力是在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形成和运动虽然离不开人的精神因素,但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运动变化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一定时代的生产力既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又成为后人进行实践的既定前提。因此,人们无法自由地选择生产力。(2分) 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错。(2分)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从辩证矛盾的含义可以看出,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2分) 3.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对。(2分) 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错误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它也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根据。(2分)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没有无运动的物质。(2分)任何运动都有它的物质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所谓“纯粹”的运动是没有的。(2分)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物质从本质上是不运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由外部力量的推动而引起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唯心主义则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2分)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里?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范畴是( B )。 A ?—切哲学的基石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C .辩证法的基石 D .世界观的基石 2 ?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C )。 A .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 .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 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 D )。 A .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 .庸俗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 A .客观实在性 B .可感知性 5. 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 .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6.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和纯粹的抽象,这是属于( B )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7.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是( C )。 A .互不相关的两回事 B.物质对运动来说可有可无 C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运动对物质来说可有可无 8.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观点是对运动的( D )。 A .朴素唯物主义理解 B .机械唯物主义理解 C .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D .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9. 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D )。 A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C .否认静止 D .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10. 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是( A )。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 .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D .夸大静止的绝对性 C .具体性 D .真实性 A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到第六章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第六章作业题及第一、第二章补充作业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本大题各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Ch4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2. 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 。 Ch4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 。 Ch4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4. 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 。 Ch4 A. 劳动生产率 B. 剩余价值率 C. 年剩余价值率 D. 利润率 5.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ch4 A. 交换价值 B. 价值

C. 使用价值 D. 价格 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Ch4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7. 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 。 Ch5 A. 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B. 避免两败俱伤 C. 相互之间竞争 D.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8. 劳动力商品的最根本特征是( 。 Ch4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 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9. 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Ch4 A.降低劳动力价值 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 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10.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是 ( 。 A.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B.资本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政治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D.提高生活水平与实现资本增殖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概论重点

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2、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 ③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答案

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C 4、C 5、C 6、C 7、D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BC 2、ABCD 3、ABCDE 4、ABCDE 5、ABC 6、ACD 7、CD 8、CDE 9、CE 10、ABCDE 三、名词解释 1、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 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2、理性认识:(1)使认得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 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内部关系和整体的认识。(2)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3)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社会进步:是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总概括,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本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基本领域的变化和变革。 四、判断说明: 1、一切社会意识都是社会意识形式。 答:(1)此命题是错误的 (2)社会意识从高低不同层次看,可以区分为社会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低水平的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则是高水 平的社会意识 (3)只有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才是社会意识形态。

2、真理是有用的,所以有用的就是真理。 答:(1)错误 (2)这是正确的前提发引了错误的结论 (3)真理是有用的是指它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对象 (4)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真理观 五、简答题 1、简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 (1)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产力的状况,生产关系,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人们日常物质生活 条件的状况等等。 (2)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成果的体现,它包括两个方 面: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改造方面。 (3)二者关系:a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一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 b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 文明的正确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2、简述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它包含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 大多数,那些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和社会集团

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入学考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大纲

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入学考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大纲参考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第二版)(新编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田克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 考试内容考试范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国家统一的战略构想;国际战略与对外交往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思想。 试卷内容结构试卷由简答题、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等三个部分组成。 考试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简要回答,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阅读理解材料、运用理论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等考核。 试卷难易结构试卷总体按照本学科、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考生能够取得及格以上成绩的难易程度出题,其中较难的题目约占20%。 试卷题型结构三类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试卷分值结构试卷分值:150分。 分值结构: 1.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占40%。 2.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占40%。 3.材料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占20%。 评分标准和要求1.简答题要求紧扣题意,要点回答。 2.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联系实际,充分论述,合乎逻辑。

3.材料分析题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充分论述。 备注考试时间:3小时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物质的观点 B. 运动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发展的观点 3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 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形而上学理解的矛盾的同一性是()A. 没有差别的同一性 B. 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 C. 包含差别的同一性 D. 具体同一 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和可知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 8.人们制造飞船,发射火箭,克服地球引力,是()A.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B.对规律的辩证否定 C.对规律的根本改造 D.对规律的发展9.“先富——共富”和“台阶式”发展战略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中()A.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原理B.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原理C.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的原理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的原理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B. 只看到共性和个性的联系,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 C. 既看到了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D. 既没看到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又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12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 .抛弃 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结构和功能 D .源泉和动力 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 .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 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 .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 .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 A .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 .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 .归纳与演绎 B .分析与综合 C .抽象到具体 D .实践到认识 19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C 3.A 4.C 5.D 6.A 7.B 8. A 9.A 10.D 11.A 12.D 13.A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二、多项选择题 1.辩证法经历的基本形态有()A.朴素辩证法B.唯心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D.自然辩证法 2 时间空间作为“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 .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 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要重点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是 A、哲学是世界观的基础 B、哲学是世界观的表现 C、哲学就是世界观 D、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 【】4、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是 A、专指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 B、专指被压迫阶级的政治领袖 C、对历史发展起重大促进作用的人物 D、专指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5、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6、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 A、社会革命 B、社会改革 C、科学发展 D、教育普及 【】7、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8、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联系具有普遍性的是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 【】9、把感觉经验当成世界的本源,这是的观点。 A、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超全的概括

第一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19 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进一步剔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进行探索。 六: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七: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将他所犯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分开来,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八: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

《公共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事物、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既是世界观的理论,又是方法论的学说。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在社会科学领域,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及时总结了工人斗争的经验,对前人的思想成果进行了积极的批判总结,特别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核”,经过艰辛的探索和研究,创立了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的规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原或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唯物主义哲学主要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列宁科学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是客观实在,它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3.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章试题及答案川大精品课第六章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A.苏联 B.南斯拉夫 c.越南 D.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c.两大阵营的形成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两极终结的标志是( )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强大 4.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 ) 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 : 5.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坚持党的领导导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8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景终达到共同富裕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9.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 )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 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 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 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共产主义 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沦依据是( )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14.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D.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在若于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 B.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1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 D.国家政权问题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 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国家政权问题 1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 ) A.经济斗争 B.政治斗争 c.理论斗争 D.议会斗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通俗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主要是()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B、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5、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端来香蕉和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和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6、“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之所以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违背了发展的观点 C、违背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7、有的人做事情往往急于求成,总是企图“立竿见影”。这样的做法违背了()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D、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8、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和每章重点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和每章重点汇总

————————————————————————————————作者:————————————————————————————————日期: 2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3、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5、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我国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社会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教条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是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4、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