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13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13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13

给药

概述

口服给药法

吸入给药法

注射给药法

药物过敏试验

局部给药

概述

一、护士角色与职责

(一)严格遵守安全给药的原则

1.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均须进行查对;“七对”:核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和时间。此外,还应检查药物的质量。对疑有变质或已超过有效期的药物,应放弃使用。

3.按需要进行过敏试验对易致变态反应的药物,用药前须作过敏试验,结果阴性方可使用。

4.临床试验用药中的责任护士应了解所试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明确已征得病人同意后可应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疗效及副反应,并做好有关记录。

(二)熟练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与技术

(三)促进疗效及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四)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五)参与药物管理

1.药柜放置置药柜于光线明亮处,但不宜阳光直射。保持整洁。

2.药品分类保管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药等分类保管。剧毒药、麻醉药加锁、登记并交班。

3.药瓶有明显标签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标签上标明药名(中、英文对照)、浓度、剂量。

4.定期检查药物要定期检查,如有沉淀、混浊、异味、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辨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

5.分类保存

(1)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如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应放入有色瓶或避光纸盒内,置于阴凉处。

(2)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如乙醇、过氧乙酸、糖衣片、食母生片等,应装瓶盖紧。

(3)易被热破坏的药物:如疫苗、胎盘球蛋白、抗毒血清等,应置于干燥阴凉处或2~10℃冷藏保存。

(4)易燃、易爆的药物;如乙醚、环氧乙烷、乙醇等,应单独存放于阴凉低温处,远离明火。

(六)特种药物

病人个人专用的特种药物,单独存放,并注明床号、姓名。

例题

应放在有色密闭盖瓶内的药物是

A.易氧化的药物

B.易潮解的药物

C.易燃烧的药物

D.易风化的药物

E.易挥发的药物

[答疑编号502345130101]

【答案】A

例题

药物保管原则错误的是

A.药柜宜放在光线明亮处

B.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C.麻醉药要放在易取处

D.内服药、外用药应分类保管

E.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答疑编号502345130102]

【答案】C

二、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

1.药物剂量一般而言,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若药物超过有效量,则引起毒性反应,因此,药物用之得当是良药,用之不当是毒药。

2.药物剂型

(1)内服药:包括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溶液、酊剂、合剂等。

(2)注射药:包括溶液、油剂、混悬液、结晶、粉剂等。

(3)外用药:软膏、溶液、酊剂、粉剂、搽剂、洗剂、滴剂、栓剂、涂膜剂等。

(4)新颖剂型:粘贴敷片、植入慢溶药片、胰岛素泵等。

3.给药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有消化道给药(口服、舌下给药、直肠给药)、注射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呼吸道吸入给药、皮肤黏膜用药。药物吸收速度除静脉和动脉注射是将药液直接注入静脉和动脉进入血循环外,其他药物吸收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口服>皮肤。

4.给药时间给药的间隔时间应以药物的半衰期作为参考依据,医院常用外文缩写及中文译意,见下表:

隔日一次的外文缩写是

A.qd

B.qh

C.qn

D.qid

E.Qod

[答疑编号502345130103]

【答案】 E

5.联合用药

(二)机体方面

1.生理因素

(1)年龄

(2)性别

2.病理状态

3.心理、行为因素

例题

下列关于给药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A.遵医嘱给药,如有任何质疑,应立即提出

B.给药前核对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C.药物应现用现配,备好后及时分发

D.为工作方便可适当更改给药时间

E.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

[答疑编号502345130104]

【答案】 D

例题

下列哪一种给药途径发挥药效最快

A.舌下含化

B.雾化吸入

C.静脉注射

D.直肠灌注

E.口服

[答疑编号502345130105]

【答案】C

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法是临床广泛应用的给药方法,具有常用、方便、经济、安全的特点,药物口服后被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然而由于口服给药吸收较慢,药物产生疗效的时间较长,因而不适于急救、意识不清、呕吐频繁、禁食等病人。

一、目的

1.正确提供药物的剂量、给药时间等。

2.达到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二、取药、配药和发药的方法

1.取药根据药物剂型,采取不同的取药方法:

①固体药用药匙取药;

②水剂用量杯,更换药液品种时应将量杯洗净后再用;

③药液不足1ml用滴管吸取计量(1ml为15滴);

④油剂及按滴计算的药液,可先在杯中加少许冷开水,再滴入药液,以免药液吸附在药杯壁,影响剂量;

⑤个人专用药应单独存放,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

2.配药

①根据服药本摆药;

②先配固体药,再配水剂;

③数种药片可放在同一药杯内;多种药液分别放置在不同药杯中;

④全部药物配完后,重新查对一次,然后再请另一护士查对后方可发药。

3.发药

①分发药物:在规定时间,核对、解释,分发药物。待病人服下后方可离开。

②危重病人应喂服;鼻饲病人须将药碾碎、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因故不能服药者,应将药取回并交班。

③发药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虚心听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给予解释,再给病人服下。

④发药完毕,收回药杯,按规定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健胃药饭前服,因其刺激味觉感受器,使胃液大量分泌,可增进食欲。

2.助消化药及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饭后服,以便使药物和食物均匀混合,有助于消化或减少对胃壁的刺激。

3.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4.磺胺类药和退热药,服后宜多饮水。前者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使肾小管堵塞;后者起发汗降温作用、多饮水可增强药物疗效。

5.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铁剂,可用饮水管吸取药液,服药后漱口;服用铁剂禁忌饮茶,因茶叶中的鞣酸与铁形成铁盐妨碍吸收。

6.强心苷类药物,服用前应测脉率(心率)及节律,如脉率低于60次/分或节律异常,应停服并报告医生。

吸入给药法

一、超声雾化吸入法

(一)目的

1.祛痰、解痉、消炎吸入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抗感染药物,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炎症、哮喘等疾病。

2.湿化气道,改善通气功能吸入温暖、潮湿的气体,减少呼吸道刺激、减轻呼吸道的炎症和水肿。用于全身麻醉手术后、呼吸道烧伤或配合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3.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二)常用药物

1.控制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2.解除支气管痉挛如氨茶碱、沙丁胺醇。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如α-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

4.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如地塞米松。

(三)方法

1.水槽内加入冷蒸馏水250ml,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

2.雾化罐内放入药液,药液稀释至30~50ml。

3.开电源开关,调节雾量大小。

4.面罩覆盖于病人口鼻部或将口含嘴放入口中。嘱病人紧闭口唇深吸气。

5.使用中发现水槽内水温超过50℃,须关闭机器调换冷蒸馏水。

6.治疗时间每次15~20分钟。

7.治疗完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避免损坏电子管。

8.操作中须注意;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消毒隔离原则;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而质脆,易破碎,注意不要损坏;水槽和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热水,只能加冷蒸馏水;需连续使用雾化器,中间应间隔30分钟。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一)目的

消炎、镇咳、祛痰、解痉。

(二)常用药物

同超声雾化吸入法。

(三)方法

1.药液稀释至5ml以内,注入雾化器。

2.嘱病人漱口以清洁口腔。

3.雾化器直接接流量表,不使用湿化瓶或湿化瓶内勿放水,以防药液被稀释。调节氧流量达6~8L/min。

4.嘱病人手持雾化器,把喷气管放入口中,吸气时手指按住出气口,作深吸气动作,使药液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呼气时,手松开出气口,防止药液丢失。

5.时间1O~15分钟。

6.吸毕,取出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清理、消毒用物。

7.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和易燃品。

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一)目的

吸入药物以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

(二)常用药物

拟肾上腺素类药、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

(三)方法

取下雾化器保护盖,充分摇匀药液;将雾化器倒置,接口端放入双唇间,平静呼气;在吸气开始时,按压气雾瓶顶部,使之喷药,随着深吸气的动作,药雾经口吸入;尽可能延长屏气(最好能坚持10秒左右),然后呼气,每次1~2喷,两次使用间隔时间不少于3~4小时。喷雾器使用后放在阴凉处(30℃以下)保存。

例题

雾化吸入疗法的目的不包括

A.减轻呼吸道的炎症

B.胸部手术后止痛

C.镇咳、祛痰

D.湿化呼吸道

E.解除支气管的痉挛

[答疑编号502345130106]

【答案】 B

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原则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注射前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并衣帽整洁。注射部位皮肤用消毒溶液涂擦。方法:以注射点为中心向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径在5cm以上,待消毒液干后方可注射。注射药物应临时抽取,药液现配现用,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仔细检查药液质量、药物有效期、安瓿及密封瓶是否完整,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防交叉感染注射时要做到一人一套物品,包括注射器、针头、止血带、小垫枕。所有物品须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液量、黏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型号合适。注射器和针头衔接必须紧密。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装应密封,并在有效期内。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不可在炎症、损伤、感染、硬结、疤痕及患皮肤病处进针。对需长期进行注射病人须轮流更换注射部位。

6.药液应现用现配药液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及时注射,以防药物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7.排除空气注射前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并应防止浪费药液。

8.检查回血进针后,注射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静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而皮下、肌内注射,抽吸无回血,才可注入药液。

9.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根据注射方法,掌握不同的进针深度。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皮肤内,以防不慎发生断针时处理更为困难。

10.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解除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体位合适,使肌肉松弛,易于进针;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进针和拔针快,推药液慢);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宜粗长,且进针要深;同时注射几种药液,注意配伍禁忌,一般应先注射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弱的药物,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且推药速度宜更慢,以减轻疼痛。

二、注射前准备

1.注射用物准备

(1)注射盘:皮肤消毒溶液(2%碘酊和70%乙醇,或0.5%碘伏或安尔碘)、无菌持物镊(放在无菌持物罐内)、砂轮、无菌棉签、乙醇棉球、弯盘等。

(2)注射器及针头:注射器由空筒和活塞两部分组成。其中空筒内壁、乳头、活塞须保持无菌,不得用手接触。针头由针尖、针梗、针栓三部分组成,除针栓外壁以外,其余部分须保持无菌,不得用手接触。

(3)注射药物:按医嘱准备。

(4)注射本:根据医嘱准备注射本或注射卡。

2.药液抽吸法

(1)自安瓿内吸取药液法。

(2)自密封瓶内吸取药液法。

(3)吸取结晶、粉剂或油剂注射剂法。

三、皮内注射法(ID)

1.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2.目的①药物过敏试验;②预防接种;③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3.部位①药物过敏试验在前臂掌侧下段,因该处皮肤较薄,易于注射,且皮色较浅,局部反应易于辨认;②预防接种在三角肌下缘;③局部麻醉在相应部位。

4.持针姿势平执式,即右手拇指、中指握住空筒,示指固定针栓,针尖斜面向上进针。

5.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6.进针深度针尖斜面完全进入皮内。

7.注意事项

①病人已对注射药物有过敏史者不作皮试;

②忌用碘酊消毒皮肤,以免脱碘不彻底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

③注射部位不可按揉;

④20分钟后观察结果。

四、皮下注射法(H)

1.定义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2.目的①需迅速达到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②预防接种;③局部供药,如局部麻醉用药。

3.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持针姿势平执式。

5.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30°~40°角刺入皮下。

6.进针深度针头的2/3(1.5~2cm)。

7.注意事项

①针头刺入角度不宜超过45°角,以免刺入肌层;

②经常注射者,应更换部位,轮流注射;

③药液少于1ml时,用1ml注射器吸药,保证药物剂量准确。

五、肌内注射法(IM或im)

1.定义

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2.目的

①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②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3.部位

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和大血管较远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其中以臀大肌最为常用。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两种定位方法:

①十字法: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平分线,取外上四分之一处(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②联线法;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该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目前使用日趋广泛。

定位法有两种:

①二指法:即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示指、中指便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内角内。

②三指法:即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成人为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宽约7.5cm,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

(4)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此处肌肉少,只能作小剂量注射。

4.体位

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④坐位:便于操作。

5.持针姿势

执笔式(握毛笔式),即右手拇指、示指握住空筒,中指固定针栓进针。

6.进针角度

针尖与皮肤呈90°角刺入肌肉组织。

7.进针深度

针头的2/3(2.5~3cm)。

8.注意事项

2岁以下婴幼儿因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善,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长期注射者,应更换注射部位,以利药物吸收。

六、静脉注射(IV或iv)及静脉血标本采集法

1.定义

自静脉注入药液或抽取血标本的方法。

2.目的

(1)静脉注射:①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而需迅速发生药效时采用;②作诊断性检查;③静脉营养治疗;④输液或输血。

(2)静脉血标本采集:①全血标本:测定血沉及血液中某些物质如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肌酸、血氨的含量;②血清标本:测定肝功能、血清酶、脂类、电解质等;③血培养标本:培养检测血液中的病原体。

3.部位

①四肢浅静脉(肘部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和手背、足背、踝部等静脉);

②小儿头皮静脉;

③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神经和股动脉内侧。

4.方法

(1)静脉注射:穿刺部位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穿刺部位的肢体下垫小枕,嘱病人握拳,针尖斜面与皮肤呈15°~30°角平执式进针,见回血再平行进针少许,松带、松拳,缓慢注入药物,拔针。

(2)静脉血标本采集:进针方法同静脉注射,见回血后,抽动注射器活塞,抽血至所需量,再松带、松拳,拔针,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标本注入相应容器内。

5.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

(1)针头未刺入血管内,刺入过浅,或因静脉滑动,针头未刺入血管,表现为抽吸无回血,推注药液局部隆起、疼痛。

(2)针头(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即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尚在皮下,表现为可抽吸到回血,但推注药液可有局部隆起、疼痛。

(3)针头(尖)刺破对侧血管壁,即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表现为抽吸有回血,部分药液溢出至深层组织。

(4)针头斜面穿透对侧血管壁,即针头刺入过深,穿透下面的血管壁,表现为抽吸无回血,药液注入深层组织。

6.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1)肥胖病人:肥胖者皮下脂肪多,静脉较深,且显露不明显,但较固定,穿刺时须摸准血管走向后正面刺入,进针角度应稍大(30°~40°)。

(2)消瘦病人:消瘦者皮下脂肪少,静脉较滑动,但较明显,穿刺时须固定静脉,正面或侧面刺入。

(3)水肿病人:水肿者静脉不明显,可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以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迅速穿刺。

(4)脱水病人:脱水者静脉萎陷,充盈不良,可作局部热敷、按摩,待血管扩张显露后再穿刺。

(5)老年病人:因老年人皮肤松弛,静脉多硬化,脆性增强,血管易滑动,针头不易刺入。可采用手指固定穿刺段静脉上下两端后在静脉上方直接穿刺。

七、动脉注射及动脉血标本采集法

1.定义自动脉注入药液或抽取血标本的方法。

2.目的

(1)加压输入血液,以迅速增加有效血容量,用于抢救重度休克病人。

(2)注入造影剂,用于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脑血管造影、下肢动脉造影等。

(3)注射抗癌药物作区域性化疗,如头面部疾患采用颈总动脉;上肢疾患采用锁骨下

动脉;下肢疾患采用股动脉。

(4)采集动脉血标本,作血液气体分析。

3.部位桡动脉、股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

4.方法操作者立于穿刺侧,戴手套或消毒左手示指和中指,在已消毒的范围内摸到欲穿刺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固定于两指间;右手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角刺入动脉,见有鲜红色回血,右手固定穿刺针的方向及深度,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局部加压止血5~10min。采血作血气分析者,针头拔出后立即刺入软塞以隔绝空气,然后用手搓动注射器以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避免凝血。

例题

静脉注射时,止血带应系在穿刺点上方约

A.2cm

B.4cm

C.6cm

D.8cm

E.10cm

[答疑编号502345130201]

【正确答案】 C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的部位是

A.三角肌下缘2~3指

B.三角肌上缘2~3指

C.上臂内侧,肩峰下2~3指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指

E.肱二头肌下缘

[答疑编号502345130202]

【正确答案】 D

药物过敏试验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接触该药后,无论任何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注射、口服、外用等)、剂量和制剂(钾盐、钠盐、长效、半合成青霉素等)均可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达3%~6%。因此,在使用各种剂型的青霉素制剂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方可用药。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

1.皮内试验法

(1)皮试液剂量:青霉素过敏试验液的剂量以每ml含200~500U的青霉素G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入0.1ml含青霉素20~50U,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2)结果判断:

1)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2)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cm,或周围出现伪足、有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青霉素快速过敏试验法

(1)原理:青霉素分子结构中的酸根带负电荷,在水溶液中电离后,负离子含致敏原,当直流电通过时,其负离子可通过负极投入皮下,与体内蛋白质结核变成抗原,对青霉素过敏者,在电极板下的皮肤有阳性反应现象。

(2)试验液剂量:1ml含1万U青霉素(注射用水稀释)。

(3)操作步骤

1)用注射用水或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忌用乙醇),擦拭病人前臂掌侧皮肤。

2)在电极板方形的负极滴青霉素试验1滴,中间圆形正极滴注射用水1滴,另一圆形正极滴0.25%普鲁卡因试验液1滴(在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时用),将电极板束于前臂掌侧面,松紧适度。

3)开启电源开关,电流维持在50~80μA,电压维持在9~12V。待电流稳定后,开动计时开关5分钟。

4)试验时间到,快递试验器自动报警,电流随即中断,关开关,取下电极板,观察反应。

(4)结果判断

1)阴性:在青霉素及注射用水的电极板下的皮肤充血和压迹程度相同,在1~2min后消失,全身无反应。

2)阳性:试验处皮肤出现明显突起的风团或大丘疹,周围充血或不充血。少数病人的局部皮肤出现白斑,也为阳性表现。强阳性者可伴有臂部痒、刺、灼热等干净或全身反应。为防止迟缓反应,须继续观察5分钟,并在注射前再观察一次。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

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约为5/1万~10/1万,特点是反应迅速、强烈、消失快。

(1)发生机制:

青霉素G本身与其所含的高分子聚合体(6-氨基青霉烷酸),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以及某些真菌均可成为半抗原。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和蛋白质或多肽分子结合成全抗原,可使T淋巴细胞致敏,从而作用于B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使B淋巴细胞转变成浆母细胞和浆细胞,而产生相应的抗体,即IgE。IgE黏附于某些组织,如皮肤、鼻、咽、声带、支气管黏膜等处微血管壁周围的肥大细胞上及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使机体对抗原处于致敏状态,当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即与之结合,导致这些细胞破裂,释放组胺、白三烯、缓激肽等血管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分别作用于效应器官,使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高,从而产生荨麻疹、哮喘、喉头水肿、休克等一系列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2)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用药后5~20分钟内,甚至在用药后数秒内发生,既可发生于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内注射时(皮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甚至也有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中。

临床表现有:

①呼吸系统症状: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和肺水肿引起,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等。

②循环系统症状: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等。

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引起,表现为头晕眼花、意识丧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④皮肤过敏症状:瘙痒、荨麻疹等。

(3)急救措施: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及时、就地急救。

1)立即停药,病人平卧,氧气吸入、注意保暖。

2)常用急救药物,首选药物:盐酸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病儿酌减。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O.5ml,直至脱离危险。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1Omg或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抗组胺类药;肌内注射异丙嗪(非那根)25~40mg或苯海拉明20mg。

3)对症处理。呼吸受抑:肌内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术。血压下降不回升:需补充血容量,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必要时可用多巴胺、间羟胺等升压药物。肌肉瘫痪松弛无力:皮下注射新斯的明O.5~1mg。

4)监测、记录:在抢救同时,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记录。

2.血清病型反应:属于Ⅲ型变态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2天发生症状,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

血清病型反应一般经过良好,只要停用药物,多能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用抗组胺类药。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主要有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血为主要症状。

(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

1.用药前应详细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史对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禁止做过敏试验;对已接受青霉素治疗者停药3天(72小时)后再用此药或改用不同生产批号的青霉素制剂,则需重做皮试;对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试验结果为可疑阳性,应做对照试验可疑阳性表现为皮丘不扩大,周围有红晕,但直径小于1cm;或局部皮试部位皮肤阴性,但病人有胸闷、头晕等全身症状。对可疑阳性病人,应在对侧手臂皮肤相同部位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对照试验,如出现同样结果,说明前者不是阳性。确定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方可用药。

3.药液应现用现配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放置时间过长除药物被污染或药物效价降低外,还可分解产生各种致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因此使用青霉素应现用现配。

配置试验液或稀释青霉素的等渗盐水应专用。

4.不宜空腹进行皮肤试验或药物注射个别病人因空腹用药,或晕针、疼痛刺激等,产生头晕眼花、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等反应,易与过敏反应相混淆,应注意区别,因此不宜空腹进行皮肤试验或药物注射。

5.在皮内试验和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过敏反应很多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发生于药物注射后5~15分钟内,应让病人注射后在室内停留20分钟(尤其首次注射青霉素者),如无不良反应再离开,以免病人在途中发生意外,造成救治困难。皮试观察期间嘱咐病人:不可用手拭去药液和按压皮丘;20分钟内不可离开、不可剧烈活动;如有不适及时联系。

6.配备急救药物和设备皮内试验及注射青霉素时均应备好急救药物和设备,如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针刺毫针、氧气等。

例题

药疗原则中,下述哪项是错的

A.根据医嘱给药

B.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C.备好的药物须及时分发

D.给药时间、剂量、浓度要正确

E.对药物过敏者,必须做过敏试验

[答疑编号502345130301]

【答案】E

二、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浆经物理、化学方法精制而成,能中和病人体液中的破伤风毒素。作为被动免疫预防注射。

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也容易出现变态反应。因此用药前应先作过敏试验。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1周者,如再使用,仍须重作药物过敏试验。

(一)皮试液剂量

每ml含150U的TAT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入0.1ml含TAT 15U,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二)结果判断

1.阴性: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

2.阳性:局部皮丘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主诉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反应同青霉素。

试验结果证实为阳性反应时,须用脱敏注射法。

(三)阳性脱敏注射法

机理:小量抗原进入体内后,同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释放出少量的组胺等活性物质,不致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因此临床上可不出现症状。经过多次小量的反复注射后,可使细胞表面的IgE抗体大部分,甚至全部被结合而消耗掉,最后可以全部注入所需药量而不发生过敏反应。

方法:多次(分四次)小剂量(剂量递增)注射药液,见下表。

破伤风抗霉毒素脱敏注射法

每隔20分钟注射1次,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脱敏过程中,发现病人有全身反应,如气促、发绀、荨麻疹及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处理;如反应轻微。待症状消退后,酌情增加注射次数,减少剂量,以顺利注入所需的全量。

三、其他药物过敏试验

(一)链霉素

1.皮试液剂量

每ml含2500U链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入O.1ml含链霉250U。

2.结果判断

同青霉素。

3.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急救措施同青霉素。此外可用10%葡萄糖酸钙或5%氯化钙,因钙离子可与链

霉素络合,从而减轻链霉素的毒性症状。

(二)普鲁卡因

1.皮试液剂量O.25%普鲁卡因液O.1ml(含O.25mg)作皮内注射,20分钟后观察试验结果。

2.其余同青霉素。

(三)头孢菌素(先锋霉素)

1.皮试液剂量每ml含500μg先锋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内注入0.1ml含先锋霉素50μg,20分钟后观察结果。

2.其余同青霉素。

例题

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A.IgA

B.IgE

C.IgM

D.IgG

E.IgD

[答疑编号502345130302]

【答案】 B

局部给药

一、滴药法

(一)滴眼药法

用滴管或眼药滴瓶将药液滴入结膜囊,以达到杀菌、收敛、消炎、麻醉、散瞳、缩瞳等治疗或诊断作用。

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看。

2.用棉签或棉球拭净眼部分泌物。

3.操作者一手将病人下眼睑向下方牵引,另一手持滴管或滴瓶,手掌跟部轻轻置于病人前额上,滴管距离眼睑1~2cm,将药液1~2滴滴入眼下部结膜囊内。

4.轻轻提起上睑,使药液均匀扩散于眼球表面,以干棉球拭干流出的药液,并嘱病人闭目2~3分钟。

5.用棉球紧压泪囊部1~2分钟。

(二)滴耳药法

将滴耳剂滴入耳道,以达到清洁,消炎的目的。

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

2.吸净耳道内分泌物,必要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清洗至清洁,以棉签拭干。

3.操作者一手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使耳道变直,如为小儿滴耳,需将其耳廓向下牵拉,方可使耳道变直。另一手持滴瓶,将药液2~3滴滴入耳道轻压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中耳。

4.用小棉球塞入外耳道口,以免药液流出。

5.注意避免滴管触及外耳道,污染滴管及药物。

6.嘱病人保持原体位1~2分钟。

(三)滴鼻药法

从鼻腔滴入药物,治疗上颌窦、额窦炎,或滴入血管收缩剂,减少分泌,减轻鼻塞症。

方法:

1.病人取坐位,头向后仰,或取垂头仰卧位,如治疗上颌窦、额窦炎时,则取头后仰并向患侧倾斜。

2.擤鼻,以纸巾抹净,解开衣领。

3.操作者一手轻轻推鼻尖以充分显露鼻腔,另一手持滴管距鼻孔约2cm处滴入药液3~5滴。

4.轻捏鼻翼,使药液均匀分布鼻腔黏膜。

5.稍停片刻才恢复如常体位,用纸巾揩去外流的药液。

6.观察疗效反应,并注意有无出现反跳性黏膜充血加剧,其原因与血管收缩剂连续使用时间过长(超过3天)有关。

二、插入法

将药液栓剂塞入身体腔道内(直肠和阴道),由黏膜吸收,达到局部或全身治疗的效果。栓剂是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其熔点为37℃左右,插入体腔后栓剂缓慢融化而产生疗效。

(一)直肠栓剂插入法

直肠插入甘油栓,软化粪便,以利排出。栓剂中有效成分被直肠黏膜吸收,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如解热镇痛药栓剂。

方法:

1.病人取侧卧位,膝部弯曲,暴露出肛门括约肌。需要时用屏风遮挡,拉好窗帘。

2.操作者戴上指套或手套,嘱病人张口深呼吸,尽量放松。

3.将栓剂插入肛门,并用示指将栓剂沿直肠壁朝脐部方向送入。

4.置入栓剂后,保持侧卧位15分钟,以防药物栓滑脱或融化后渗出肛门外。

5.观察是否产生预期药效,若栓剂滑脱出肛门外,应予重新插入。

(二)阴道栓剂插入法

阴道插入栓剂,以起到局部治疗作用,如治疗阴道炎。

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双腿分开,屈膝或卧于检查床上,支起双腿。需要时用屏风遮挡病人。

2.操作者利用置入器或戴上手套将阴道栓剂沿阴道下后方向轻轻送入,达阴道穹窿。

3.嘱病人至少平卧15分钟,以利药物扩散至整个阴道组织和利于药物吸收。

4.为避免药物或阴道渗出物弄污内裤,可使用卫生棉垫。

5.指导病人在治疗期间避免性交。

6.观察用药效果。

三、皮肤用药

将药液直接涂抹于皮肤,达到防腐、消炎、止痒、保护、透皮吸收的目的。

皮肤给药的常用剂型有溶液、软膏、粉剂、糊剂、乳膏剂、搽剂、透皮贴剂等。

方法:

1.用药前,先用温水与中性肥皂清洁皮肤,有皮炎则用清水清洁。如有破损,要注意无菌操作。

2.选用不同药物制剂

(1)溶液:是一种可溶性药物的澄清溶液,多以水为溶剂,具有清洁、消炎等作用。

主要用于急性皮炎伴大量渗液或继发感染时。一般用湿敷法。

(2)软膏:由药物加凡士林或羊毛脂配制而成,具有润肤、软化痂皮、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慢性皮炎、过度角化及溃疡等。一般每日涂患处2~3次,不可过厚。此法不宜用于急性或亚急性伴急性渗出、糜烂时。

(3)粉剂:由一定量的粉末状药物加入氧化锌、滑石粉配制而成,具有保护、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皮炎而无渗液的创面。使用方法是将粉剂扑撒在皮损处,每日数次。

(4)糊剂:为含有多量粉末的固体制剂,具有保护、收敛、消炎等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皮炎,有少量渗液或轻度糜烂者,一般每日涂患处1~2次,并用纱布包扎。

(5)乳膏剂:由油和水经乳化而成,分霜(水包油)和脂(油包水)两种,具有保护、消炎、润肤、止痒等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或瘙痒症。

(6)搽剂:由药物溶解于乙醇制成,具有消炎、止痒、杀菌等作用。主要用于瘙痒性急、慢性皮炎。每日涂药数次,因乙醇对皮肤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故不宜用于口腔及黏膜部分,也不用于已破损创面。

(7)透皮贴剂:近年来开拓的药剂学的新领域,皮肤给药除药物产生局部作用外,药物可以通过透入毛囊、汗腺、皮脂腺等附属器和角质层间隙两条途径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从而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破坏或肝脏首过消除。具有使用方便,延长药物作用等优点。如硝酸甘油口服后在胃肠道中大部分被破坏,而舌下给药作用虽然明显,但时间短暂,如为粘贴敷片,则治疗血浓度可维持24小时。

四、舌下给药

药物通过舌下口腔黏膜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经颈内静脉到达心脏或其他器官。不存在胃肠道吸收时的首过消除作用,也不存在药物被胃酸或消化酶破坏的危险。因而具有药物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因硝酸甘油的化学结构中具有酯键,口服后极易被水解,以致药物在进入血循环前即失效,而舌下给药,迅速奏效,2~5分钟即可发挥作用。

方法:

1.将药片置于舌下,任其自然溶解,不可嚼碎吞下。

2.告知病人不要将药片吞服;不要放在舌的上面(舌上给药),因为舌表面有舌苔和角质层,很难吸收药物。

3.冠心病病人舌下给药时,最宜采取半卧位,因为半卧位时,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使心肌供氧相对满足自身需要,从而缓解心绞痛。

谢谢大家!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18模板

临终护理 概述 一、濒死与死亡的定义 (一)濒死的定义 濒死即临终。指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因此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二)死亡的定义 死亡是指个体的生命功能的永久终止。 二、死亡标准 (一)传统死亡标准 将心跳、呼吸停止作为判断死亡的标准已经沿袭数千年。 (二)脑死亡标准 目前医学界人士提出新的比较客观的标准,这就是脑死亡标准。 脑死亡即全脑死亡,包括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死亡。不可逆的脑死亡是生命活动结束的象征。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是: 1.无感受性及反应性。 2.无运动、无呼吸。 3.无反射。 4.脑电波平坦。 上述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复查无改变,并排除体温低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死亡不是骤然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期: (一)濒死期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 (二)临床死亡期 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 (三)生物学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随着此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即尸冷、尸斑、尸僵等;晚期尸体现象,即尸体腐败等。 1.尸冷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章节练习题:绪论

一、A1 1、1860年南丁格尔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的地点是 A、美国的纽约 B、英国的伦敦 C、日本的东京 D、法国的巴黎 E、德国的柏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从1860年到1890年,学校共培养学生1005名,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2、国际红十字会组织首次颁发南丁格尔奖的时间是 A、1854年 B、1860年 C、1907年 D、1910年 E、1912年 【正确答案】E 3、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开始于 A、15世纪中叶 B、16世纪中叶 C、17世纪中叶 D、18世纪中叶

E、19世纪中叶 【正确答案】E 4、5月12日国际护士节是 A、南丁格尔的生日 B、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 C、宣布设立南丁格尔奖的日期 D、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E、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正确答案】A 5、我国建立第一所护士学校的地点是 A、广州 B、上海 C、福州 D、厦门 E、北京 【正确答案】C 备考题库: 2020初级护师考试题库【历年考题+章节训练+考场模拟+考前密训】 严格按照历年考题知识点分布/出题编制,模拟考场,分析错题,精准预测考点,易错知识点,自由组卷。从基础阶段,到冲刺,再到考前检测,在题库中都能内找到相应的练习,帮助刷题襄汾。

6、我国开办高等护理教育的时间是 A、1888年 B、1909年 C、1920年 D、1950年 E、1983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92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高等护理教育,学制4~5年,五年制毕业学生授予护理学士学位。 7、确定我国的护士教育以中等专业教育为主体的全国第一届卫生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0年 C、1966年 D、1976年 E、1983年 【正确答案】B 8、现代医学模式指的是 A、社会医学模式 B、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C、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D、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 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 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 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 疗护理时受凉。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 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 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 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 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 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 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 内。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半坐卧位适用范围答: (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排泄护理--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1045778.html,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第十节讲义2 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节排泄护理 二、排便的护理 (一)粪便的评估 1.正常粪便的观察 (1)量与次数:正常成人每日排便1~3次,平均每次的量为150~200g。 (2)性状:正常人粪便为成形软便。 (3)颜色:正常成人的粪便呈黄褐色或棕黄色,婴儿的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 (4)气味: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食物被细菌分解发酵而产生的,与食物种类有关。 (5)混合物:正常粪便主要为食物残渣,并含有极少量混匀的黏液。 2.异常粪便的观察 (1)次数:成人排便超过每日3次,或每周少于3次,应视为排便异常。 (2)性状:当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时,排便次数可增多,且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便秘时,粪便干结、坚硬,呈栗子样。直肠、肛门狭窄时,粪便呈扁条形或带状。 (3)颜色:当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漆黑光亮的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时呈暗红色便;胆道完全阻塞时呈陶土色便;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可呈果酱样便;粪便表面有鲜血或排便后有鲜血滴出,多见于肛裂或痔疮出血的病人。 (4)气味:消化不良的病人,粪便呈酸臭味;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呈腥臭味;直肠溃疡或肠癌者,粪便呈腐臭味。 (5)混合物:粪便中混有大量的黏液常见于肠道炎症;伴有脓血者常见于痢疾和直肠癌等;肠道寄生虫感染时,粪便内可见蛔虫、绦虫等。 (二)影响排便的因素 1.年龄 2~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神经肌肉系统发育不全,不能控制排便。老年人因腹部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弱,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肠道控制能力降低,易发生排便异常。 2.饮食合理饮食可以建立规则的排便反射。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蠕动,减少水分的重吸收,使粪便柔软利于排出;进食量少、缺乏膳食纤维或食用高蛋白、高糖类的食物,可使排便反射减弱;液体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可导致粪便于硬不易排出。 3.排便习惯通常个体在排便时间、环境、姿势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习惯,如发生改变,则可影响正常排便。如一般排便的姿势是坐位或蹲位,当病人卧床时.会因不适应用便盆导致排便困难。排便为个人隐私,当病人因排使问题需要护士协助时,会因缺乏隐蔽的环境,导致排便功能异常。另外,每日定时排便有助于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 4.活动适当的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蠕动,以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如病人长期卧床,可因缺乏活动导致排便困难。 5.心理因素情绪紧张、焦虑可增加肠蠕动,易发生腹泻;精神抑郁可因活动减少,导致便秘。 6.治疗因素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干扰肠道内正常菌群的功能,导致腹泻;缓泻剂可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麻醉剂、止痛药物可使病人胃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 7.疾病因素腹部和会阴部伤口疼痛可抑制便意;结肠炎可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神经系统受损可导致大便失禁。 (三)排便异常的护理 1.腹泻 (1)概念: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而不成形,甚至呈水样。腹泻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肠鸣、里

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165

[模拟] 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165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无菌钳的正确持法为 A.钳尖向上 B.钳尖向下 C.钳尖呈水平面 D.钳端闭合,垂直向下 参考答案:D 第2题: 以下描述中属于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的是 A.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教育模式 B.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 C.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D.护理方法是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 E.强调护理是一门专业 参考答案:B 第3题: 防止血标本溶血的方法,下列哪项错误 A.选用干燥无菌注射器 B.采血后去针头顺管壁将血浆和泡沫注入试管 C.避免过度震荡 D.血培养标本将血液注入培养瓶 E.立即送验 参考答案:B 第4题: 以下哪个部位可采用冷疗法()。 A.指端

B.阴囊 C.耳廓 D.心前区 E.腹部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冷疗法的禁忌证。 第5题: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护患之间沟通的目的: A.使护士实现对患者热忱服务的愿望 B.转变患者心境,创造最佳的心理状态 C.促进护患之间理解与支持 D.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 E.进行治疗保健宣传工作 参考答案:D 第6题: 执行口头医嘱不妥的是 A.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B.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C.在抢救或手术过程中可执行 D.事后护士将医嘱及时补写在抢救记录单上 E.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诵一遍 参考答案:D 第7题: 股静脉的穿刺部位应在()。 A.股动脉内侧0.5cm处进针 B.股动脉外侧0.5cm处进针 C.股神经内侧0.5cm处进针 D.股神经外侧0.5cm处进针 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考查股静脉注射法。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17

[模拟]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17 A1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4岁的儿童可以选择哪种评估工具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A.数学式疼痛评估工具 B.描述式疼痛评估工具 C.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 D.疼痛阈式评估工具 E.言语式评估工具 参考答案:C 面部表情疼痛测量图可按面部表情确定病人的疼痛程度,分为六级,适合评估儿童疼痛程度。 第2题: 为上肢外伤的病人穿脱衣服的顺序是 A.先脱健肢,先穿患肢 B.先脱患肢,先穿患肢 C.先脱患肢,先穿健肢 D.先脱远侧,先穿近侧 E.先脱近侧,先穿远侧 参考答案:A 为了避免穿脱衣服对患肢的影响,先脱健肢,后脱患肢,先穿患肢,后穿健肢。第3题: 床上擦浴操作错误的是 A.关闭门窗 B.注意及时遮盖病人 C.水温为40~45℃ D.按顺序擦拭脸、颈、全身 E.用50%乙醇按摩骨隆突处 参考答案:C 床上擦浴水温50~52℃,要高于淋浴的温度。 第4题: 采取分泌物做口腔真菌培养时,采集部位宜在 A.两侧腭弓 B.扁桃体 C.舌面 D.溃疡面 E.硬腭

参考答案:D 在溃疡面采集培养标本可以提高检出率。 第5题: 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 A.头低足高卧位 B.去枕仰卧位 C.中凹卧位 D.半卧位 E.头高足低卧位 参考答案:D 半卧位有利于胸腔扩张,可以改善呼吸。 第6题: 为偏瘫病人更衣时,正确顺序的是 A.先穿近侧肢体 B.先穿健肢 C.先脱健肢 D.先脱近侧肢体 E.先脱远侧肢体 参考答案:C 为肢体偏瘫的患者更衣,应先脱健侧,后脱患侧;先穿患肢,后穿健肢。 第7题: 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解除疼痛 B.减轻焦虑 C.指导病人放松的方法 D.收集病人睡眠的相关资料 E.尊重病人睡眠习惯 参考答案:D 收集病人睡眠相关资料是为了了解和发现病人有无睡眠问题,而不是促进睡眠的措施。 第8题: 为白血病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主要目的是 A.去除异味 B.擦除血痂 C.增进食欲 D.预防感染 E.促进舒适 参考答案:D 白血病患者抵抗力低下,易感染,行口腔护理的目的就是预防感染。

护士资格考试之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

护士资格考试之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 1、客观资料体温39.1℃。 2、患者资料最金护子教育整理主要的来源是患者本人。 3、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内容不包括治疗方案。 4、护士观察患者病情的最佳方法是常与患者交谈,增加日常接触。 5、患者对护士说:“我见不到孩子、老伴,心里不舒服”。表明该患者存在爱与归属的需要。 6、患者在门诊候诊时出现剧烈腹痛,四肢冰凉,呼吸急促。门诊护士应安排提前就诊。 7、手术室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4℃。 8、病室通风的目的,不恰当的是抑制细菌生长。 9、为达到置换病室内金护子教育整理空气的目的,每次通风的时间一般为30 分钟。 10、脑外伤患者术后的床单位应是麻醉床,床中部和床上部各铺一橡胶单、中单。 11、护士为右下肢开放性骨折准备麻醉床,应是床头和床中部各铺中单及橡胶单。 12、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的根据是住院证。 13、病人住院期间,病案中排列在最前面的是体温单。 14、“脾破裂”患者需入金护子教育整理院手术治疗,住院处护士首先应急速给予住院处置。 15、“脾破裂”患者需入院手术治疗,病房护士首先应铺麻醉床。 16、不符合特级护理的要求的是每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1次。 17、处理出院病人医疗护理文件的方法,错误的是诊断卡、治疗卡夹入病历内。 18、运送腰椎骨折患者时最佳的方式是平车四人搬运法。 19、护士护送车祸昏迷患者急行X金护子教育整理线检查时,不妥的做法是运送期间暂时停止输液。 20、护士应协助支气管哮金护子教育整理喘发作患者采取的体位是端坐位。

21、失血性休克患者最适宜的体位是中凹卧位。 22、车祸导致面部开放性伤口,经清创缝合后入院观察应采取的体位是半坐卧位。 23、护士协助胎膜早破患者采用的卧位应为头低足高位。 24、为保护因下肢瘫痪需长金护子教育整理期卧床患者双足功能,可选的保护具是支被架。 25、破伤风患者换下的敷料应集中焚烧。 26、高压蒸气灭菌锅进行灭菌时,锅内压力达到所需数值后,应维持30分钟。 27、烧伤病室进行空气消毒的最佳方法是过滤除菌。 28、用纯乳酸对换药室进行空气消毒,换药室长、宽、高分别为4米、5米、3米,需要乳酸的量为7.2ml。 29、在行纤维胃镜消毒时,宜选择的化学消毒方法是2%的戊二醛浸泡。 30、护士应对被患者血液金护子教育整理污染的床头柜进行消毒液擦拭。 31、长度为16cm的无菌镊子,存放于其浸泡容器中时,适宜的消毒液深度为8cm。 32、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手套。 33、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无菌用品,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其有效期为24h。 3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不得超过4h。 35、戴无菌手套时,金护子教育整理错误的是戴上手套的手持手套的内面取出手套。 36、在传染病区中属于污染区的是病室。 37、传染病区护士中班结束后,脱下的隔离衣悬挂正确的是挂在走廊,清洁面朝外。 38、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金护子教育整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吸水管。 39、给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擦洗毕,协助患者漱口。 40、口腔护理时,开口器的应臼齿处放入。 41、患者的活动义齿的处理方法是先清洗后放入冷水中。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4

护理理论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 奥伦自理理论 罗伊适应模式 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 纽曼健康系统模式是一个综合的、以开放系统为基础的护理概念性框架。模式重点叙述了三部分内容: (一)人 纽曼认为,人是与环境持续互动的开放系统,称为服务对象系统。这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一系列同心圆来表示。 1.核心部分 核心部分为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和能量源受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与发展这5方面功能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和制约。 2.弹性防线 弹性防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压力源入侵,缓冲、保护正常防线。 3.正常防线 机体的正常防线是人在其生命历程中建立起来的健康状态或稳定状态。 4.抵抗线 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基本结构。 (二)压力源 压力源是引发个体紧张和导致个体不稳定的所有刺激。纽曼将压力源分为: 1.个体内的压力源 指来自于个体内与内环境有关的压力,如愤怒、悲伤、自我形象改变、自尊紊乱、疼痛、失眠等。 2.人际间的压力源 指来自于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的压力,如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父母与子女间的角色期望冲突等。 3.个体外的压力源 是指发生于体外、距离比人际间压力更远的压力,如经济状况欠佳、环境陌生等。 (三)反应 纽曼进一步提出:压力反应不仅局限在生理方面,这种反应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与发展多方面的综合反应。反应的结果可以是负性的,也可以是正性的。 (四)预防 1.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主要措施可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来进行干预。 2.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的是减轻和消除反应、恢复个体的稳定性并促使其回复到健康状态。 3.三级预防三级预防的目的是进一步维持个体的稳定性、防止复发。 二、纽曼健康系统模式与护理实践的关系 纽曼发展了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结果为步骤的独特的护理工作步骤。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24

[模拟]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24 A1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碘酒消毒皮肤后,再用75%乙醇脱碘需间隔 A.10秒 B.20秒 C.30秒 D.60秒 E.90秒 参考答案:D 无菌棉签蘸2%碘酊涂擦注射部位1遍,1分钟后,2遍75%乙醇擦净残余碘,干燥后注射。 第2题: 每小时1次的外文缩写是 A.qD B.qn C.qh D.qs E.pn 参考答案:C qh是quaquehora的缩写,中文含义是每小时1次。 第3题: 肾上腺素0.5mg,H,st是 A.长期医嘱 B.短期医嘱 C.定时医嘱 D.备用医嘱 E.即刻医嘱 参考答案:E st是即刻医嘱。 第4题: 容易潮解的口服药物是 A.酵母片 B.胃蛋白酶 C.开瑞坦 D.苯巴比妥钠 E.硫酸镁

参考答案:A 酵母片易挥发、潮解,应装瓶盖紧。 第5题: 超声雾化吸入的主要特点是 A.雾量恒定,使用方便 B.雾滴细小但不均匀 C.气雾滴随呼吸最终可以到达段支气管 D.气雾通过导管随病人吸气达到肺泡 E.产生的气雾温温暖湿润,治疗后不易着凉 参考答案:D 超声雾化吸入法的特点是雾滴小而均匀,可随呼吸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第6题: 肌内注射应选择髂前上棘与尾骨两点连线的 A.外上1/4处 B.外上1/3处 C.外上1/2处 D.中点处 E.下1/2处 参考答案:B 肌内注射选用连线法划分部位时,其注射区应选择髂前上棘与尾骨两点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因为该位置可避开坐骨神经。 第7题: 颈外静脉穿刺时正确的进针角度是 A.持穿刺针与皮肤成45°进针,入皮后成25°穿刺 B.持穿刺针与皮肤成25°进针,入皮后成45°穿刺 C.持穿刺针与皮肤成60°进针,入皮后成15°进针 D.持穿刺针与皮肤成15°进针,入皮后成60°进针 E.持穿刺针与皮肤成30°进针,入皮后成30°进针 参考答案:A 颈外静脉在下颌角和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之上1/3处,颈外静脉外缘为穿刺点进针。一般与皮肤成45°进针,入皮后成25°沿静脉方向穿刺。 第8题: 链霉素过敏反应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 A.维持血压 B.解除支气管痉挛 C.使毒性症状减轻 D.兴奋呼吸中枢 E.缓解皮肤瘙痒 参考答案:C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最新版(1 到50) 2015-06-11 医护之家 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答题

一、A l型题 1.足底忌用冷疗是防止 A.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B.末梢循环障碍 C.局部组织坏死 D.体温骤降 E.心律异常 2.乙醇拭浴时,在头部放置冰袋的目的是 A.控制炎症的扩散 B.减少脑细胞需氧量 C.防止头部充血 D.减轻局部疼痛 E.控制毒素吸收 3.采用热疗法促进炎症局限的机制是 A.解除肌肉痉挛 B.促进软组织松弛 C.降低细胞新陈代谢 D.溶解坏死组织 E.降低神经兴奋性 4.为全麻未清醒患者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应超过 A.40℃ B.50℃ C.60℃ D.70℃ E.80℃ 5.服用止咳糖浆的正确方法是 A.饭前服,服后立即饮少量水 B.饭后服,服后立即饮大量水 C.睡前服,服后立即饮少量水 D.咳嗽时服,服后立即饮大量水 E.在其他药物后服,服后不立即饮水 6.关于碘过敏试验,正确的是 A.静脉注射造影剂前不用做皮内试验 B.试验方法包括口服法、眼结膜试验法 C.皮内注射试验时皮丘直径超过2cm即可判断为阳性D.口服后出现眩晕、心慌等表现即可判断为阳性 E.过敏试验阴性者,造影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7.输液过程中导致静脉痉挛的原因是 A.输液速度过快 B.液体注入皮下组织 C.针头阻塞 D.患者肢体抬举过高 E.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

8.静脉输液引起发热反应的常见原因是输入液体 A.量过多 B.速度过快 C.温度过低 D.时间过长 E.制剂不纯 9.血液病患者最适用的血制品是 A.新鲜血 B.库存血 C.纤维蛋白原 D.新鲜血浆 E.冰冻血浆 10.发生溶血反应后.为增加血红蛋白在尿中的溶解度,常用 A.枸橼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氢钠 D.乳酸钠 E.葡萄糖酸钙 11.采集粪便标本检查阿米巴原虫前,将便盆加热的目的是 A.减少污染 B.保持原虫活力 C.降低假阳性率 D.降低假阴性率 E.使患者舒适 12.采血进行哪项检查时,需用抗凝管采血 A.甘油三酯的测定 B.肝功能检查 C.血清酶测定 D.尿素氮测定 E.血钠测定 13.采集粪便标本做隐血试验时应禁盒 A.牛奶 B.西红柿 C.动物肝脏 D.豆制品 E.土豆 14.使用电动吸引器吸痰时,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A.3/4 B.2/3 C.1/2 D.l/4 E.1/5 15.以下哪种患者禁忌洗胃 A.幽门梗阻者

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282

[模拟] 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282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病人林某,因急性胰腺炎急诊手术后直接入住病房,护士为其准备床单位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 B.枕头平放于床头,开口背门 C.椅子置于接受病人一侧的床尾 D.在床头、床中各铺一橡胶中单和布中单 E.等待病人送至后再作处理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下列可用冷疗的病人是 A.左小腿慢性炎症病人 B.静脉炎病人 C.踝关节扭伤早期病人 D.关节疼痛病人 E.局部皮肤紫绀病人 参考答案:C 第3题: 以下描述中属于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的护理特点的是 A.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教育模式 B.系统化地贯彻"护理程序" C.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D.护理方法是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 E.强调护理是一门专业 参考答案:B 第4题:

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 A.防止胃内容物流出 B.防止下颌骨脱位 C.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 D.避免头面部充盈 E.保持良好姿势 参考答案:A 第5题: 抢救溺水病人的首要步骤是 A.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俯卧,人工呼吸 C.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D.氧气吸入 E.松开领口腰带 参考答案:B 第6题: 输血前准备工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检查库血质量,血浆呈红色,不能使用 B.血液从血库取出后,在室温内放置15分钟再输入 C.先给病人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 D.两人核对供、受血者的姓名、血型和交叉试验结果 E.在血中加入异丙嗪25mg,以防过敏反应 参考答案:E 本题考查静脉输血前准备。 第7题: 为左上肢骨折病员脱、穿衣服的正确方法为 A.先脱右肢,先穿右肢 B.先脱左肢,先穿左肢 C.先脱右肢,先穿左肢 D.先脱左肢,先穿右肢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C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2019)【章节练习+详细解析】:0801

2019专业实践能力-第八章护理程序 一、A1 1、下列可作为护理诊断依据的是 A、患者对疾病的感受 B、患者出现的阳性体征 C、患者的生活习惯 D、患者的年龄 E、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潜在的精神健康增强”不属于 A、一部分陈述法 B、护理诊断名称 C、诊断的主要依据 D、健康的护理诊断 E、PSE公式中的P 3、根据名称将护理诊断分类,其中描述不符的是 A、体温过高 B、有……的危险

C、潜在的并发症:…… D、焦虑 E、执行……有效 4、护理诊断依据的分类法是 A、Maslow的需要层次论分类 B、NANDA的人类反应型态分类 C、MajoryGordon的功能性健康型态分类 D、Roy适应模式分类 E、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分类 5、下列关于护理诊断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A、护理诊断是护士根据医嘱做出的诊断 B、护理诊断是对潜在健康问题的一种临床判断 C、护理诊断数目一般较少 D、护理诊断是用来确定个体的具体疾病或病理状态 E、护理诊断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 6、护理诊断是为达到预期结果的依据,预期结果是由 A、医师负责

B、护士负责 C、患者负责 D、患者家属负责 E、无人负责 7、护理程序中常用的组织、整理资料的方法为 A、按Roy的适应模式分类 B、按应激与适应理论分类 C、按纽曼的压力源分类 D、按NANDA的人类反应型态分类 E、按一般系统理论分类 8、在收集资料过程中,下列不属于交谈注意事项的是 A、交谈前要做好准备 B、选择舒适、安静、有利于保护病人隐私的交谈环境 C、根据病人身体状况选择适当交谈时间 D、仔细倾听患者讲的任何事情 E、注意运用沟通技巧,避免不良沟通行为

202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押题试卷

2020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押题试卷 一、单选题: 1、做血气分析的血标本应放置于 A.清洁试管中密封 B.肝素抗凝注射器中密封 C.无菌试管中密封 D.枸橼酸钠试管中密封 E.草酸钾抗凝试管中密封 标准答案:B 解析:做血气分析的血标本应放置于肝素抗凝注射液中密封 2、中医学中,广义的及“精”是指 A.血 B.津液 C.一切精微物质 D.生殖之精 E.脏腑

标准答案:C 解析:狭义的“精”:置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广义的精微物质包括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 3、护理诊断描述的内容是 A.病人对健康问题所做出的心身反应 B.病人所患疾病的病理解剖变化 C.病人所患疾病的病理、生理状态 D.病人生活中诱发疾病的不健康行为 E.病人对生命健康的愿望 标准答案:A 解析:护理诊断描述的内容有:P(proBlEm)+S(symptoms or signs)+E(Eitology);P——健康问题,S——症状或体征,E——原因 4、护理工作的质量监控的自我监控最重要的层次是 A.护理部 B.总护士长 C.护士长 D.护士

E.护理员 标准答案:D 5、以下可作为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学历证书是 A.成人高等学校全日制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毕业证书 B.普通中学专业学校三年制全日制普通中专护理毕业证书 C.趋同高等学校夜大护理学专业大专毕业证书 D.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E.重点高等医学教育机构网络教育毕业证书 标准答案:B 解析:申请护士执业注册的学历证书,专业教育方式派出了函授、电大、自大、成教 6、以联线法取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法是 A.髂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髂嵴与脊柱联线外1/3处 C.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外上1/3处 D.髂嵴与尾骨联线外1/3处

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193

[模拟] 护师考试基础护理学193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护士为病人插胃管出现呛咳、发绀时应 A.立即拔出胃管 B.嘱病人深呼吸 C.指导病人作吞咽动作 D.稍停片刻再插 E.请病人坚持一下 参考答案:A 第2题: 根据病变部位的特点,慢性痢疾病人行保留灌肠时最好采取 A.左侧卧位 B.头高脚低位 C.右侧卧位 D.俯卧位 E.头低脚高位 参考答案:A 第3题: 病人方某,左下肢发生气性坏疽,其换下的敷料应进行 A.紫外线消毒 B.高压蒸汽灭菌 C.过氧乙酸浸泡 D.焚烧 E.甲醛熏蒸 参考答案:D 第4题: 溶血反应尿液呈酱油色是因为尿中含: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蛋白 D.胆红素 E.血红蛋白 参考答案:E 第5题: 使用热水袋,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量水温 B.热水灌入袋中1/2~1/3满 C.热水袋用布套套好后再用 D.拧紧塞子前排尽袋内空气 E.昏迷患者使用热水袋,水温宜70℃ 参考答案:E 第6题: 血气分析结果:动脉血氧分压7.98kPa(60mmHg),二氧化碳分压7.98kPa,则示患者: A.不缺氧 B.轻度缺氧 C.中度缺氧 D.重度缺氧 E.严重缺氧 参考答案:B 第7题: 长期留置导尿后发生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时应 A.经常更换卧位 B.膀胱内滴药 C.热敷下腹部 D.经常清洁尿道口 E.多饮水并进行膀胱冲洗 参考答案:E

第8题: 下列不符合注射原则的一项是 A.肌内注射时如发现回血,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 B.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C.仔细检查药液质量、有效期 D.注射的药物应临时抽取 E.注射部位皮肤的消毒直径小于5cm 参考答案:E 第9题: 属于节律异常的脉搏是: A.缓脉 B.丝脉 C.绌脉 D.洪脉 E.速脉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对脉搏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龄男性比女性快 B.休息睡眠时减慢 C.幼儿比成人快 D.情绪激动时增快 E.老年人比较慢 参考答案:A 第11题: 下列有关体温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长时间从事夜间工作者,在24小时内其体温一般在下午2~8时最高 B.老年人体温有下降趋势,高龄者体温会更低 C.女性在月经前期,体温轻度降低

初级护师基础护理学护理程序讲义

第八章护理程序 1.概述 2.护理评估 3.护理诊断 4.护理计划 5.实施 6.评价 第一节概述 一、护理程序的步骤 护理程序是护士在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变化的过程。 1.评估这一步骤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士通过观察、询问、查体等各种方法和途径,系统地收集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 2.护理诊断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5.评价阶段根据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身体变化的结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判断,确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特征 护理程序特征:循环的、动态的、有组织性、计划性、互动性、协作性、普遍适应性和创造性,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标特定、涉及多种理论。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 一、资料的分类 二、资料的来源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 一、资料的分类(2种,学会如何区别)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诉)——尽量用病人的语言,加引号。 如“我感觉不舒服”、“我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了”、“我的头很疼”等。 客观资料(主要通过检查获得)——用医学术语,避免主观判断。 如“病人体温37.5℃”、“血红蛋白70g/L”、“病人1周内体重下降2kg”等。 二、资料的来源 护理对象(患者)——最主要来源。 家属或关系密切的人员。 其他健康保健人员。 病案记录及各种检查报告。 医疗和护理的文献资料。 三、收集资料的方法 (一)交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交流谈话。 1.交谈的方式:正式交谈、非正式交谈。 2.交谈的发展阶段:开始阶段、进行阶段、结束阶段。 3.交谈的注意事项:提前做好准备;环境舒适、安静、保护隐私;选择适当交谈时间;注意沟通技巧,避免不良沟通;控制好谈话内容,引导交谈,避免跑题。 (二)观察法:运用感官获得健康信息资料。 (三)身体评估:系统地运用视、触、叩、听、嗅等体格检查手段和技术对护理对象进行检查和收集资料。 (四)查阅:查阅病人的医疗病历、护理病历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等。 四、收集资料的步骤 (一)收集资料:资料的内容应包括一般资料、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护理查体的结果、近期进行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结果、心理状况、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内容。 (二)组织和整理资料:将评估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组织、整理。 (三)核实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 (四)分析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异常的、有临床意义的资料,找出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为确定护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考试题

基础护理学三基知识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四轻”要求(C) A.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2、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然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C) A.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3、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运动或恐惧时血压升高 B.血压在傍晚时较高 C.下肢血压一般比上肢血压高 D.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 E.冬季血压比夏季偏低 4、为女性病人导尿,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深度是(A) A.1cm B.3cm C.5cm D.7cm E.9cm 5、膀胱高度充盈的病人,首次导尿不得超过(C) A.500ml B.100ml C.1000ml D.3000ml E.1500ml 6、下列英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D) A.Qd:每天1次 B.Bid:每天2次 C.q4h:每4小时1次 D. Qid:每天3次 E.Qn:每晚1次 7、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接触的药物是(C) A.止咳糖浆 B.棕色合剂 C.硫酸亚铁 D.碳酸氢钠 E.颠茄合剂 8、从上午10:00开始输液,液体总量为1500ml,输液速度为60滴/min,其输液结束的时间应是(B) A.16:00 B.16:25 C.16:30 D.16:45 E.17:00 9、下列哪项是输液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E) A.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0、某脑外伤病人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后又逐渐变浅变慢,然后暂停数秒,如此周而复始,这属于哪种呼吸(D) A.间断呼吸 B.浮浅性呼吸 C.深大呼吸 D.潮式呼吸 E.吸气性呼吸困难 11、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B)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2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人 健康 环境 护理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是人、健康、环境和护理,这四个概念的核心是人。 人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整体的概念 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 (二)人是一个开放系统 (三)护理中人的范围 护理的服务对象既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也包括从婴幼儿到老年人整个全人类。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一)概念 人的基本需要指个体为了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与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二)内容 1.生理性需要指维持人正常生理功能的所有需要,如呼吸、食物、排泄、睡眠、休息等。 2.社会性需要指个人与社会中其他人或集体互动的需要,如沟通交流、朋友交往等。 3.情绪性需要指人有表达自身所体验的喜、怒、哀、乐的各种情绪的需要。 4.知识性需要指个体在认知、思想与理性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探究事物真相、思考问题等。 5.精神性需要指有关人在精神信仰、精神依托与精神支持方面的需要,如祈祷、宗教信仰、佩戴吉祥物等。 (三)特性 1.人类的基本需要大致相同。 2.每种需要的重要性可因人而异。 3.各种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四)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 1.生理因素; 2.情绪因素; 3.知识与智力因素; 4.社会因素; 5.环境因素; 6.个人因素; 7.文化因素。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一)概念

1.成长指个体在生理方面的量性增长。 2.发展是生命过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预测的功能和技巧的演变过程。 3.成熟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某一生命阶段中是否完成相应的成长与发展任务的衡量指标。 (二)内容 1.生理方面; 2.认知方面; 3.社会方面; 4.情感方面; 5.精神方面; 6.道德方面。 (三)基本原则 1.成长与发展是按持续的、有顺序的、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的。 2.每个人都要经过相同的各个发展阶段。 3.每个人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是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速度通过各发展阶段的。 4.每个发展阶段各具有一定的特征,并都有一定的发展任务。 5.每个人基本的态度、气质、生活方式和行为等都会受到婴幼儿期发展的影响。 6.发展是通过逐步的成熟和不断的学习而获得的。 (四)影响成长与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它包括: (1)家庭:家庭是人自出生后与其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一个环境。家庭的首要功能是满足家庭成员的一些基本需要如温饱、安全、爱与归属等。 此外,家庭是个人主要的生活环境,故家庭中能否提供恰当的刺激,锻炼个体身体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建立、价值观的确认等与个体社会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学校:学校是提供正规教育及社会化的场所。人一生的前段时期大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这段时间又是个体迅速成长的时期。学校通过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个体在认知方面成长,提供给个体将来立足社会必要的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同时学校也兼顾个体的体格锻炼与艺术熏陶。此外学校还可帮助个体建立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际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 此外,宗教、文化、社会、学习及生活经验等因素也影响个体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概念 (一)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自我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个体与环境的不断互动,综合环境中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自身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认识而形成的。 (二)组成 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认为,自我概念由四部分组成,即身体心象、角色表现、自我特征和自尊。 1.身体心象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看法。 2.角色表现角色是对于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的行为要求和行为期待。一个人一生中要履行许多角色,有时在同一时期也得承担多种角色。如果个人因能力有限或对角色要求不明确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角色所规定的义务时,挫折与不适感便油然而生,其结果便产生负向的自我概念。 3.自我特征是个人对自身的个体性与独特性的认识。人们通常以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及教育背景等来确定自己的身份和特征。自我特征也包括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性格与兴趣等。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考点

冷热疗法 概述 冷疗法的应用 热疗法的应用 概述 (一)概念 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从而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二)冷、热疗法的效应 1.生理效应冷、热疗法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发应,其效应是相对的。 2.继发效应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反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如热疗可使血管扩张,但持续用热30~45分钟后,则血管收缩;同样持续用冷30~60分钟后,则血管扩张,这是机体避免长时间用冷或用热对组织的损伤而引起的防御反应。因此,冷、热治疗应有适当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如需反复使用,中间必须给予1小时的休息时间,让组织有一个复原过程,防止产生继发效应而抵消应有的生理效应。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1.方式因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其传导能力及渗透力比空气强,因此同样的温度,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干冷、干热。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进行选择,同时注意防止冻伤、烫伤。 2.面积冷、热疗法的效果与面积大小有关。冷、热应用面积较大,则冷、热疗法的效果就较强;反之,则较弱。但须注意使用面积越大,病人的耐受性越差,且会引起全身反应,如大面积热疗法,导致广泛性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若血压急剧下降,病人容易发生晕厥;而大面积冷疗法,导致血管收缩,并且周围皮肤的血液分流至内脏血管,使病人血压升高。 3.时间冷、热应用的时间对治疗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一定时间内其效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如果时间过长,则会产生继发效应抵消治疗效应,甚至还可引起不良反应,如疼痛、皮肤苍白、冻伤、烫伤等。 4.温度冷、热疗法的温度与机体体表的温度相差越大,机体对冷、热刺激的反应越强;反之,则越小。其次,环境温度也可影响冷热效应,如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身体温度时,传导散热被抑制,而在干燥冷环境中用冷,散热会增加,热效应会增强。 5.部位不同厚度的皮肤对冷、热反应的效果不同,皮肤较厚的区域,如足底、手心,对冷、热的耐受性大,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差;而皮肤较薄的区域,如前臂内侧、颈部,对冷、热的敏感性强,冷、热疗法效果也较好。 6.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居住习惯、肤色等影响冷、热治疗的效应。 冷疗法的应用 (一)目的 l.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减轻局部充血;同时冷疗还可使血流减慢,血液的黏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因而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