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句和反问句各有什么特点

设问句和反问句各有什么特点
设问句和反问句各有什么特点

设问句和反问句各有什么特点?

1、设问句重要的不在于前面的提问,而在于后面的回答。

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使后面的回答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标题或开头用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便于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2、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29、呼风唤雨的世

纪)

反问句: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例:"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二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扩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造句

参考答案: 一、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1、例:天空中飘着气球。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1)蝌蚪甩着尾巴。 (小小的)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 (2)池塘开满了荷花。 (宽宽的)池塘开满了(美丽的)荷花。 (3)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凉棚。 (茂盛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绿色的)凉棚。(4)日月潭吸引了中外游客。 (闻名中外的)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客。(5)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 (绿色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 2、例: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1)湖面上飘着雾。 湖面上飘着雾,(很薄很薄的雾)。 (2)枣树上开满了花。 枣树上开满了花,(很香很香的花)。 (3)马路两旁都是楼房。 马路两旁都是楼房,(很高很高的楼房)。 (4)州桥是一座桥。

州桥是一座桥,(很长很长的桥)。 二、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述句。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不努力学习,怎么会有好成绩? 4、不努力学习,不会有好成绩。 5、你这样自私怎么会交到朋友呢? 你这样自私不会交到朋友。 6、有志者事竟成,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有志者事竟成,这是真理。 三、照样子,写出比喻句。 例:长长的柳条像姑娘的头发。 1、白白的云朵就像(雪白的棉花)。 2、一片片落叶像(飞舞的蝴蝶)。 3、爸爸的鞋像(可爱的小船)。 4、路旁的路灯像(笔挺的战士)。 5、天上的星星像(闪亮的钻石)。 6、纷纷扬扬的雪花像(轻盈的羽毛)。 7、平静的湖水像(一面镜子)。 8、高高的山峰像(一位巨人)。

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练习

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练习 一、请判断下列句子是疑问句、反问句还是设问句,并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1、你认为明天会下雨吗?() 2、难道我不能高声赞扬白杨树吗?()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4、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5、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6、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7、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8、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 9、不知道同学们到齐了没有?应该都到齐了。() 10、浪费食物难道不是可耻的行为吗?() 二、请按要求改写句子。 1、好一个惹人喜爱的小天使!(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般的歌声。(改为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他的书吗?(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难道有一个人不关心这件事吗?(改为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设问句认识及练习资料

问句的认识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来回答。 例如:你今天几点起床的?你认识他吗?你几岁了? 小红,这是你的笔吗?今天几号了?你会做这道题吗?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例如:你怎么能这样呢?(意思是你不能这样。) 3、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例句1、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一、设问句重要的不在于前面的提问,而在于后面的回答。 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使后面的回答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文章的标题或开头用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便于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相关例子 1、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他真的很坏吗?不是的,是你没有看透他! 3、为什么小鸟会飞呢?因为它有翅膀。 4、难道这件事很难办到吗?不,是你自己心不在焉! 5、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6、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把课本借给他了。 7、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8、这是什么东西?这是玩具赛车。 9、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二、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并没有这么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的重要性。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8.你们怎么能不回家呢?——强调不能不回家。 判断是什么句 1、甚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3、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4、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5、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6、为什么不去问问神奇海螺呢? 7、这道题真的那么难做么?我看很好做。 8、这道题真的那么难做么?我看很好做。 9、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10、你去过北京看枫叶吗? 11、鱼儿是靠什么呼吸的? 12、这是什么地方?这是北京故宫。 13、是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练习 一、指出下面的问句是什么类型的问句(指是疑问句,反问句,还是设问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小学生反问句练习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4、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5、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6、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7、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8、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9、我们播下的种子怎么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10、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12、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 13、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 14、王老师带病工作,我怎能不感动呢? 15、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怎么行? 1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17、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18、他想:这无价之宝难道真的要永远被埋没吗? 19、这块地里的菜秧难道不是我种下的吗? 20、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操心吗? 21、小明真聪明,我怎么比得上他呢? 22、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

23、难道还有什么东西比这礼物更珍贵吗? 2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2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26、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27、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28、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9、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0、王老师带病工作,我们怎能不感动呢? 31、谁一辈子不犯错误呢? 32、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 3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4、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吗? 35、我们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不是正是这样的野花吗? 36、这潮湿冰冷的地面,怎么能睡呢? 37、城难道靠几个统治者的发号施令就能建成吗? 39、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0、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反问句 设问句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句 1."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8.你们怎么能不回家呢?——强调不能不回家。 9.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10.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11.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迟到》(林海音) 12.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的吗? 13.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14.你如果上课不认真,作业会做吗?——强调上课不认真你不会做作业。 反问句的特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目的:加强语气,更明显的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

(完整版)常用反问句例句及特点

常用反问句例句及特点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反问句的特点: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反问字,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反问句和陈述句 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我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这个企业的老总因为经济问题落马了。 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飞机今天早上坠毁了。 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死神的到来?不能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死神的到来。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别人能做的事,我能做到。 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我们不能甘当落后。 朝鲜人民怎么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呢?朝鲜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志愿军战士。 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怎能不高兴呢?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很高兴。 难道你的爸爸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吗?你的爸爸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 同学们怎能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呢?同学们不得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 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凡卡怎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呢?凡卡不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 要想取得好成绩,怎能不刻苦学习呢?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刻苦学习不行。 勾践卧薪尝胆,最后不是打败了吴王夫差吗?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打败了吴王夫差。 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这个企业的老总因为经济问题落马了。 反问句的特征是问中有答,如果能读出句中的答案,那么答案就是反问句即将变成的陈述句。如果不会,可以按下面的规则来变! 1、反问句变陈述句的规则: ·去掉反问词和疑问词,把问号改成句号。 ·反问句中有否定词(例如:不、无、没有)等,就去掉;如果没有,就要加上。 例题: 1、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疑问句__设问句__反问句

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 一、疑问句 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有疑而问,是向别人询问一件事,解除自己的疑团的,它是有疑而问,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即: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句 设问是一种修辞手法,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做设问句。 其实提问者本来完全知晓问题的答案,是明知故问且又自问自答的一种问句形式,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在设问句的后边,紧接着的是作者本人的答语。这种修辞效果不是肯定的句式所能及的。如: 1、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2、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3、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4、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5、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三、反问句 反问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而有意采用的一种问句形式。是无疑而问,作者自问自答,答在问中。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末尾用的感叹号。 总之,疑问句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设问句是自问自答,答案在问句之外,反问句则不用回答,答案包含在问句之中,已经暗示了出来;设问句末一般用问号,反问句可以用问号,也可以用叹号。

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练习

20170108疑问句、反问句和设问句练习 一、请判断下列句子是疑问句、反问句还是设问句,并把答案写在括号里。 1、你认为明天会下雨吗?() 2、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 4、难道我不能高声赞扬白杨树吗?() 5、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6、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7、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8、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9、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 10、大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吗?热爱。() 11、难道我会不知道?() 12、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 13、是我打扰你了吗,小伙子?() 14、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15、我有这么笨吗?() 16、不知道同学们到齐了没有?应该都到齐了。() 17、浪费食物难道不是可耻的行为吗?() 18、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19、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20、那什么是一样的呢?()

二、请按要求改写句子。 1、好一个惹人喜爱的小天使!(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少年不能没有理想。(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国是非常美丽、富饶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般的歌声。(改为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他的书吗?(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难道有一个人不关心这件事吗?(改为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问句是自问自答;反问句就是自己明白答案;疑问句是自己不知道答案,发出疑问 一、疑问句是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向别人询问一件事,解除自己的疑团的,它是有疑而问,是己问他答,答在问后(即:由一方发问,由另一方作答,回答句紧跟在疑问句的后面)。 二、设问句是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做设问句。其实提问者本来完全知晓问题的答案,是明知故问且又自问自答的一种问句形式,它不需要别人来回答,它只是作者为了引起读者注意或者引发读者思考而故意提问的。 三、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反问句是作者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某种语气、强调某种确定的意思。是无疑而问,作者自问自答,答在问中。

二年级上册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扩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造句

参考 答案: 一、照样子,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1、例: 天空中飘着气球。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1)蝌蚪甩着尾巴。 (小小的)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 (2)池塘开满了荷花。 (宽宽的)池塘开满了(美丽的)荷花。 (3)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凉棚。 (茂盛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绿色的)凉棚。(4)日月潭吸引了中外游客。 (闻名中外的)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中外游客。(5)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小葫芦。 (绿色的)葫芦藤上挂着几个(可爱的)小葫芦。 2、例: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的)水汽。 (1)湖面上飘着雾。 湖面上飘着雾,(很薄的雾)。

(2)枣树上开满了花。 枣树上开满了花,(很香的花)。 (3)马路两旁都是楼房。 马路两旁都是楼房,(很高的楼房)。(4)赵州桥是一座桥。 赵州桥是一座桥,(很长的桥)。二、"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例: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1、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2、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3、不努力学习,怎么会有好成绩? 4、不努力学习,不会有好成绩。 5、你这样自私怎么会交到朋友呢? 你这样自私不会交到朋友。 6、有志者事竟成,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有志者事竟成,这是真理。 三、照样子,写出比喻句。 例: 长长的柳条像姑娘的头发。

1、白白的云朵就像(雪白的棉花)。 2、一片片落叶像(飞舞的蝴蝶)。 3、爸爸的鞋像(可爱的小船)。 4、路旁的路灯像(笔挺的战士)。 5、天上的星星像(闪亮的钻石)。 6、纷纷扬扬的雪花像(轻盈的羽毛)。 7、平静的湖水像(一面镜子)。 8、高高的山峰像(一位巨人)。 9、蓝蓝的天空像(广阔的大海)。 1 0、"长长的胡子像(一团杂草)。 四、照样子,写出拟人句。 例: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1、"风(在树枝间散步)。 2、小草(向我点头问好)。 3、谷穗(垂下了头)。 4、小鸟(在树枝上歌唱)。 5、花儿(绽开了笑脸)。 五、照样子,写一写 例: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应与反问句分别开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例:"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疑问句:自己提出问题让别人回答。反问句:只问不答,答题就在问话里。设问句:自问自答。 疑问就是不清楚的问题 设问就是知道答案,出一个问题 反问就是以别人的问题加上否定问回去 设问:例句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花朵里……” “什么是生物?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 这瓶饮料是谁买来的?原来是妈妈买来的. 是谁的本子?是张昊的本子。 这是谁的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反问:例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要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一用感叹号。 如:“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反问句的特点: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除此之外,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反问字,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反问句和设问句的区别

在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讲一个《狄更斯钓鱼》的故事: 英国著名大作家狄更斯,有次出于好奇,到一段不准钓鱼的江上去钓鱼,钓了没有多少时候就钓到十五条鱼。他高兴极了,见人就想把自己今天的高兴事说给别人听听,让别人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不想,无意中向检查人员说出自己在那个地方钓鱼的事。于是,检查人员就一本正经地对狄更斯说: “是吗?那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专门检查钓鱼的。这段江上是严禁钓鱼的。”接着,这个人掏出罚款簿,要记下名字并罚款。 狄更斯先是一愣,但马上想出对付那个检查员的话。你猜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 “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狄更斯见陌生人有些惊讶,就说:“我是作家狄更斯。你不能罚我的款,因为虚构故事是我的职业。” 结果怎么样呢?那当然是罚不成款了。因为狄更斯已经明白地回答了那个检查人员:“我在那个地方钓鱼只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罢了。”这个有趣的故事里的检查人员完全可以直接说出:“我是专门检查钓鱼的。”但为了引起对方注意,故意先提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这样问,并非真有疑问,而是自己设置问题自己回答。狄更斯的回答也是如此,先设问:“那么,你知道我是谁吗?”同样是引起对方的注意,然后自己回答:“我是作家狄更斯。”用作者的职业特点,否定了自己原来讲的话是真的。巧妙地“逃避”了一次罚款。语言大师确实不愧为语言大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认识设问和反问。 设问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先故意提出问题,然后回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知故问,自问自答。例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就是个设问,它先提出一个问题:“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以引起注意和思考,然后回答:“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以此来加深读者的印象。 设问与一般的疑问是不同的,它的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作文的过程中经常用到。有的文章一开头就运用设问来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迫切希望了解文章的内容。有的用在文中某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蟋蟀的住宅》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写到:“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作者在这里用设问过渡,使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也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感情,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反问句的答案包含在问句当中,不需要解答。一般来说,从肯定方面反问,结论是否定的。如:“不用心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这句话从肯定方面反问,结论是否定的,表示“不能取得好成绩”。从否定方面反问,结论是肯定的。如:“这样用功还不能取得好成绩吗?”这句话是从否定方面反问,结论应是肯定的,表示“能取得好成绩”。

最新小学二年级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小学二年级语文陈述句反问句互换 ①不改变原意; ②不能增删改变内容; ③可增删个别词语; ④注意层次及逻辑关系; ⑤尽量避免重复,可用指代词简化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 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 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这幅画是我们班小红画的.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二、陈述句与感叹句转换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可以把陈述句变为感叹句. 方法:要在句中加上表示强烈感情的“太”“真”一类词语,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换成感叹号. 示例: 1.美丽的草原让人陶醉.(陈述句) 美丽的草原真让人陶醉啊!(感叹句) 美丽的草原难道不让人陶醉吗?(反问句) 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陈述句) 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啊!(感叹句) 3.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陈述句) 骆驼队前面飘扬着鲜艳的旗帜啊!(感叹句)

教学设计-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教学设计 德江县煎茶镇中心完小胡仕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是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定义。 2.了解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不同点。 3.通过句式练习,分清楚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区别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教学方法与设计: 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 2.精选典型例句,让学生把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区分开来。 3.课前准备:PPT课件;练习巩固题;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区别,要弄清楚它们的区别,首先要弄清楚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末尾都有问号,都以问的形式作标志,它们的形式十分相像,但它们也有很大的区别。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来说的,而设问句、反问句是从修辞的角度来说的。 1.疑问句是一种句式,在向对方发问,不知道答案,需要对方 来回答。 例如: 1)你在干什么 2)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3)你吃饭了吗 由此可见: 疑问句是从句子的用途角度来说的,它是用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是有疑而问,是己问他答。 2.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方法,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 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难道”、“怎么”等反问词联接。 (1)无疑而问,明知故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如: 难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意思是这是伟大的奇观。) (2)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如: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意思是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3)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 如: 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意思是你应该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 由此可见: 反问句:一般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话之中。而且都带有较浓厚的感情色彩,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3.设问句是为了突出强调,启发引导或抒发情感而有意提问,是根据需要提出问题后随即作答。 例如: 1)这道题真的这么难吗我看不是。 2)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3)这是伟大的奇观吗是的。 由此可见: 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思考,先提出问题,然后加以回答,即自问自答。这样可以引起读者兴趣,加深印象。 总之,疑问句是己问他答;设问句是自问自答;反问句是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话之中。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和设问句 反问句 反问句的意思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8.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9.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10.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迟到》(林海音) 1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的吗? 12.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反问句的特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设问句 为了引起别人注意,自问自答,就叫做设问句。 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设问句与反问句的区别 设问句应与反问句分别开 设问句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 例:数学难吗?其实不难。 反问句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这类句式常和

反问句的意思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自问自答)。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例句 1. "难道我会不知道?"----说话者是在强调自己是知道的。 2. "难道我有这么笨吗?"----说话者在强调自己并不笨。 3."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么?"----说话者在强调数学不难。 4."那什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 6.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7.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8.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9.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10.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迟到》(林海音) 11.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 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的吗? 12.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反问句的特点 通常反问句是陈述句的改版,是为了强调语气。 如: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样的。相比之下,前一个句子语气就强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问句还要有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这么…… 除了反问词,还要在最后加上语气词如:呢吗…… 而且为了表示与陈述句的区别,还要在最后加上问号(?)。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断句)的意思倒过来后,再加上反问词。 反问和设问的区别: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是有明显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0个例句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0个例句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怎能忘 3、千难万险难道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5、巍峨高山难道不是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6、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 7、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严惩吗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吗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 11、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 12、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 1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 1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16、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17、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1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 19、字典不正是我们的朋友吗 20、这件事怎能不让人高兴呢 答案: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难忘。 3、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4、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5、巍峨高山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 6、谁都不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 7、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不能忘记。 11、战士们不能离开自已的阵地。 12、我们的学校,正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 1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14、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16、美丽的香港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17、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18、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19、字典是我们的朋友。 20、这件事让人高兴。

句型转换-反问句

句型转换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例如:小明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学习知识。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5 扩句和缩句。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一)陈述句 是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它的后面用句号表示,语调一般是平的。有的陈述句表示肯定的语气,比如“小树长高了”“我们的家很漂亮”,有的陈述句表示否定的语气,如“他没有参加小组会。”“我不认识这位老师。”有的陈述句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语气,如“家里没有才了,妈妈不得不去买菜。”“乡亲们没有不夸雨来聪明的。” 举几个例子,让学生来判断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都很爱学习。”“我不喜欢睡懒觉。”“这只狗很可怜,我们不得不把它带回家。”(二)疑问句 带有问号,表示询问的句子。如“你今天吃饭了吗?”;“我到学校

反问句、病句、句子练习

句子练习——反问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1、陈述句: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而在朗读时则用降调。 2、反问句:表面上看,是疑问句,实际上说话者是在强调某种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就是明知故问,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 (二)比较这几组句子的句式有什么不同?标点和语气有何不同? 1、出示陈述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小丽画的。(肯定句) 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否定句) 2、出示反问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2)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三)、陈述句怎么转换成反问句呢? 陈述句改反问句例子: 出示句子:这幅画是我们班小丽画的。 (请同学把它改为反问句。) 这幅画难道不是我们班小丽画的吗?这幅画怎么不是我们班小丽画的呢? 出示句子: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请同学把它改为反问句。) 不好好学习,难道能取得好成绩吗? 不好好学习,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 (四)、引导学生总结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加:加上反问词“难道……吗”或“怎么……呢” 2、改: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3、变:把“。”变“?”

4、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一样。 例如:妈妈的恩情我们不能忘记。 这句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首先加反问词“怎么……呢”,再把“。”号改成“?”,然后把否定词“不能”改成“能”,就转换成“妈妈的恩情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最后再念一念,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与原句一致。 (五)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 1、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2、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3、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感到很幸福。 (六)指导学生学法迁移:反问句改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2、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3、我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4、我们不能甘当落后。 (七)学生总结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1、去: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或“怎么……呢” 2、改:否定词改肯定词,肯定词改否定词。 3、变:“?”变“。” 4、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一样。 (八)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1、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吗?

反问句大全200例_经典句子全面版

《反问句大全》 1、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 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怎样能忍受呢?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4、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5、难道这活泼的小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6、他那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值得大家学习吗? 7、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8、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样能容忍呢? 9、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怎样会有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呢? 10、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吗? 11、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1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身边来了吗? 13、我们此刻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怎能参加祖国建设呢? 14、说出的话难道能够不算数? 15、我怎能会忘记我俩的友谊呢? 16、孔繁森的先进事迹,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得流泪呢? 17、作为少先队员怎能不讲礼貌,有礼貌呢? 18、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19、肺结核病人怎样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 20、巍巍高山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吗? 21、这些树叶难道不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吗? 2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难道这不是真理吗? 23、讲桌上的那束鲜花,不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吗? 24、这场报告会怎能不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呢?

25、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26、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7、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28、我们怎样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 29、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能离开手术台呢? 30、那平静的湖面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31、不耕耘怎样会有收获?不学习怎样会有知识? 32、四周围黑洞洞的,难道不容易碰壁吗? 33、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日的局面吗? 3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 35、天上的星星能数得清吗? 36、我们遇到困难,怎样能退缩呢? 37、我们怎能不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呢? 38、这个世界上怎样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 39、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0、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1、大家老师怎样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吗? 42、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43、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44、欧阳海舍身拦惊马的英雄事迹,怎样不令我们感动呢? 45、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46、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是一条道吗? 47、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 48、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9、这水一不甜二不辣的,喝它顶什么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