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案例——国美电器

第二章案例——国美电器
第二章案例——国美电器

案例正文:

江湖气 VS 纯商业——国美电器的竞争战略1

摘要:80年代以来,中国家电连锁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凭借其独有的资金优势和“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营销策略,稳稳地占据了行业龙头老大之位,形成了众皆热议的“国美现象”。然而,“陈黄之争”的爆发,使得二人对于国美竞争战略的分歧曝于台面。本案例通过阐述竞争战略的内涵以及对比国美崛起战略和危机中的战略转型,引出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思考。

关键词:家电连锁;国美电器;竞争战略;“陈黄之争”

0 引言

在1987年元旦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占地面积不足100平米的小店出现在北京街头,谁又能想到现在的中国家电连锁业巨头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正是发家于此。本着“创新务实,精益求精”的公司理念、“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精神,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国美电器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以及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多次蝉联中国商业连锁三甲,其创始人黄光裕的草根背景亦为国美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2008年11月,三次问鼎中国“首富”的国美创始人、大股东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调查后一直被羁押。案发后,黄光裕夫妇先后退出国美董事会,并托付国美总裁陈晓为董事会主席,初步完成权力过渡。陈晓临危受命,却辜负了黄氏夫妇的信任,联合了国美董事会和管理层采取了一系列资本运作措施,试图削弱黄光裕对公司的控制权,在经营战略上也一反黄氏跑马圈地式的作风,转而将单店经营效率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黄光裕,他一度指责陈晓给了竞争对手一个绝佳的超越机会,认为此举会毁了国美。感受到威胁的黄光裕为了避免权杖被夺,一手带大的国美毁于他人之手,在囹圄

1.本案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的赵定涛、时省、布兵撰写,作者拥有著作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

2.本案例授权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使用,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享有复制权、修改权、发表权、发行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和翻译权。

3.由于企业保密的要求,在本案例中对有关名称、数据等做了必要的掩饰性处理。

4.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

中与陈展开了对抗,沸沸扬扬的“陈黄之争”由此展开。两人对于国美竞争战略应当如何选择你来我往、各持一词,然而孰对孰错着实引人深思。

1 国美发展史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1月,历经24年跌宕起伏,其发展历程主要如表1。

表1 国美发展历程,1987~2009年

年度(年)事件

1987.01 国美电器在北京宣布成立

1999 开始全国连锁构建京津沪架构

2001 国美电器进驻陕西省西安市,成立西安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2003 国美电器在香港成立子公司,截止目前拥有约4家门店

2003 国美电器店面数量过百

2004 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5.04 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共10家门店

2005.08 收购深圳易好家共15家门店

2005.11 收购武汉中商共10家门店

2005.12 收购江苏金太阳电器共8家门店

2006 国美电器在澳门开设门店

2006.07 国美电器与中国第三大电器零售企业永乐电器合并,将永乐180家门店纳入旗下,使得其在江浙一带的网络布局更加完善2007.12 国美全面托管大中电器,将大中约80家门店收入麾下,确立了其在京津地区的霸主地位

2007 国美与贝尔斯登银行启动私募基金

2007.12 国美收购陕西蜂星通讯店,并购涉及通讯行业

2007.12 收购大通北方共5家店面,并购进驻二三级市场

2008.02 国美高价通过第三方控股三联商社

2008.05 国美电器成功收购陕西蜂星电讯

2008.12.23 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拘留调查

2009.01.16 黄光裕辞去董事职务,并终止董事会主席的身份,陈晓接任董事会主席的国美职务,并兼任行政总裁,国美电器正式进入陈晓时代2009.06.23 停牌逾七个月的国美电器在香港复牌

国美电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收购等手段来快速铺开店面网络,扩大市场份额。继2006年成功收购上海永乐生活家电,2007年12月成功并购北京大中电器之后,其门店数量达到空前的规模,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但是受2008年的黄光裕事件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其2009年发展战略以调整优化门店网络为主,谨慎开店,关闭经营状况较差的门店,目前国美已关闭门店150余家,这种情况还在继续。截止2009年11月底,国美电器本年度共关闭门店169家,新开门店47家,实际净减少店面122家。据国美2010年年报数据,截止2010年底,国美、永乐、大中三品牌在国内共拥有1346家门店,仍然是门店数量最多的家电连锁企业。

图1

通过图1和图2可以清晰地看到国美快速成长的轨迹,08年黄光裕被捕后公司增长明显放缓。

图2

2009年陈晓掌权后,促成国美战略转型,致使门店数较大幅度的削减,并通过联合贝恩资本,拉拢管理层,企图摊薄大股东持股股份,夺下创始人黄光裕的控股地位,从而爆发了全国瞩目的“陈黄之争”。事件前后国美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图3

图4

现今,陈晓已经离开国美,原大中电器掌门人张大中接任董事会主席,黄氏夫妇随杜鹃资产解冻后逐渐渗透国美高层,重新掌握了控制权。然而,且不论事件爆发的原因抑或两人的是否对错,陈黄斗争期间有关国美竞争战略的口诛笔伐的确引发了许多企业战略选择方面颇有意义的思考。

2 家电连锁零售行业环境

2.1 行业背景

通过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通常情况下,强势家电销售终端的出现总是与家电制造业的繁荣及品牌集中化密切相关。原因有三:首先,家电制造业的繁荣是家电销售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没有家电制造企业稳定持续的货源供应就不可能诞生出强势家电销售终端;其次,经过激烈竞争后生存下来的家电制造企业往往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度、忠诚度很高,这就形成了家电制造业的品牌集中。而上游家电制造业的品牌集中化也有利于家电销售商的集体谈判、统一采购、供应链整合,从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强势销售终端的兴起与发展。目前全球家电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国内家电零售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部分强势家电销售终端形成,国美和苏宁就是家电连锁零售的代表企业。

另一方面,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家电连锁行业集中度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已初具规模的专业连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拉大与其他企业的距离,

获得更长的繁荣期。由市场主导的家电渠道经历了二次变革。第一阶段是国美、苏宁、永乐等企业诞生,代表着家电渠道民营资本力量的崛起;第二阶段是家电连锁业态的发展,使百货、家电集市及家电专卖店等旧有业态迅速衰退,并逐步退出市场;第三阶段是以“中永通泰”联盟的瓦解为标志,家电零售巨头已经制造了行业门槛,家电连锁渠道之间的整合开始。进入门槛的形成有利于保持强势企业份额,形成马太效应。

此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和发展所处的阶段,中国的家电连锁行业内竞争仍将以“同质竞争”为主流,即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多,大多企业无论从经营方式还是发展思路上来说,在某种条件下都是可以替代的,还没有培育起企业专有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仍处于初级阶段,以粗放的价格战为主。零售商作为服务环节的主体,提供的产品是在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价格向合适的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组合。零售业的竞争要素主要有价格、产品品类和品质、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由于零售商自身不生产商品,因此就整体而言,价格和服务是零售业核心的竞争力。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作为专业零售商,相比大型超市、百货店等其他零售商,由于产品种类较少、品质和价格相对透明、消费者价格敏感性更高以及店铺选址要求相对不高等原因,同质化竞争表现的更为明显,而这种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必然为价格上的竞争,因此价格成为家电零售业最核心的竞争要素,一定程度上,也是买方经济形势下的必然趋势。长期来看,无论是整个连锁业态还是龙头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还很大,高速增长势头有望持续。在空前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下,家电连锁巨头的外延式扩张的空间很大,因此差异化经营还不是非常重要,目前阶段同质竞争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总的来说,中国的家电连锁行业目前处于行业的成长早期,即快速膨胀期。

2.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目前行业内国美竞争的主要竞争对手如下图:

2015

1990年,比国美晚3年,现在则是与国美并立的国内家电连锁业巨头,并大有赶超之势。早在2000年,国美率先发动全国家电连锁的布局之后,对国美展开追赶行动的企业并不仅仅只有苏宁,还包括永乐、五星、大中等一干地方诸侯(曾经强势的山东三联早已掉队),如今仅有苏宁还在牢牢咬住国美的流星大步。2007年底,在国美抢下苏宁口中的大中电器后,苏宁总裁张近东向外界明确苏

宁与国美分道扬镳的战略路线,他说,苏宁不排斥并购,但“并购并不是扩张的

最好手段,苏宁目前没有将并购列入未来三年的规划中。去年……还没有哪一个企业在一年之内兼并的店铺数量能够超过苏宁一年内新开店的数量。”

图6 销售规模对比

苏宁声称,它将在2010年实现行业“全面领跑”,表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苏宁已经在企业管理、后台建设、人才储备、店面开发等各个领域积累了扎实的基础,厚积而薄发,具备了实现领跑行业的实力。”张近东把当下的形势形容为,“有人今天把房子盖到5层楼,就说他房子最高;苏宁的房子还没有出现。但是我的计划是盖100层,现在还在打地基,所以还没有出地面。所以苏宁做的更多工作在后面,是别人看不到的。”

图7 门店数对比

通过销售规模和门店数的对比可以明显的看出08年以前国美的领先地位以及苏宁的紧追不舍,黄光裕事件以及“陈黄之争”的爆发的确对国美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加上陈晓掌权后的战略转型,使得国美先前在销售规模和门店数的优势丧失殆尽,然而在单店经营效率方面也因回归商业本质的运作而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从数据上看两家似乎又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图8 单店销售规模对比

3 黄氏“江湖气”

3.1 黄光裕其人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小时候拾过破烂也捡过垃圾。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两兄弟由最初的服装生意,到后来的改卖进口电器,生意越做越大。到1993年时,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而黄氏兄弟在财富增长后,因为经营理念的不同,两兄弟分家了,黄光裕分得了“国美”这块牌子和几十万元现金。24岁的黄光裕和哥哥分家后,开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电零售王国,并从此开始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他与国美的财富神话:1993年,黄光裕的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黄光裕的国美电器商城又从1家变成了10家;1999年,黄光裕的国美电器进军天津,此后开始大规模向全国扩张……同年,黄光裕创办了总资产约50亿元的鹏润投资有限公司,进行资本运作。2003年黄光裕的资产已经达到了18亿元,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27位。2004年6月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国美实现了上市并且黄光裕的资产突破了百亿元,成为了中国首富。

黄光裕是潮汕人,有着传统潮商亦商亦盗的气质,其草根出身的打拼意识,使得他颇具“江湖气”,不仅在行业内以“强硬”、“霸气”出名,在国美更是“说一不二”。据国美内部人士透露,在国美平时的内部会议上,除其大妹黄秀红偶尔一些反对声音能被黄光裕听进去外,大部分高管从来不敢公开反对黄光裕的个人决定。黄光裕时代的国美,只有黄光裕一个人的声音,其他高管哪怕是董事会中的高管,都只是扮演执行者的角色。

3.2 “江湖气”助推国美崛起

黄光裕在率领国美实现崛起的过程中,其“江湖气”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国美崛起,实现了国美的快速发展,牢牢占据了行业霸主的地位。

国美通过实行包销制,越过中间商,与厂家直接贸易,从而在商品成本上获得了比较优势,带动了销量的增加。其次,国美采用收购、大规模开设门店等方式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抢占市场的方式被业界总结为著名的“国美三招”:

(1)“动摇军心”。国美在新店开张前1~4个月内在当地媒体多次大幅刊登招聘启事和广告,招聘启事允以高薪厚禄推摇当地家电渠道人员军心,广告则对消费者承诺“天天低价”。

(2)“开业震慑”。国美在开业前均要精心策划推出“特价机”:如市面上29寸平面彩电还是3000元上下时,国美能推出699元的特价机,极端的时候甚至推出过一元的“特价机”,造成开业人山人海,场面火爆。一旦成为当地新闻后,国美再组织媒体通篇报道,凭着这股势头层层击破消费者心理防线,“震慑”对

手。

(3)“高举高打”。以领导者的姿态制造“事件营销”,控制供应商。比如2000年7、8月份国美成功阻击彩电价格联盟,2001年4月举办“国美空调流行趋势发布会”,2002年7月举办“中国手机高峰论坛”,最近又在宣称“优惠券”是商家欺骗消费者的手段,国美将直接降价而不是用“优惠券”让利于消费者。所有这些目的都在强调一点:国美代表着主流,要想做一个家电制造商,就必须与国美合作,从而使价格战首先在制造商之间展开。

当然,国美的类金融资本运作模式才是国美得以如此迅速发展的强大后盾。

6

图9 国美资金循环体系

4 陈氏“纯商业”

4.1 陈晓其人

1959年初陈晓出生于上海,1岁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10岁丧父,34岁妻子过世,多种不幸促成了其坚强独立的性格。1985年开始从事家用电器销售,1992年担任某国营家电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6年,他带领47位员工,集资近百万,创建上海永乐家电,任董事长。2003年12月,陈晓兼并广州东泽,首开国内家电连锁业并购先河。2004年底永乐成功引入美国摩根士丹利战略投资。2005年7月,宣布以不高于1.4亿元的价格收购台湾灿坤在内地的半数门店。2005年10月14日,陈晓率永乐在香港成功上市。正当他准备大展鸿图之际,国内家电零售业排行第一的国美电器,突然于2006年7月在香港宣布并购永乐家电,这场迄今为止最大的家电连锁业并购案耗资52.68亿,轰动全国,而在合并正式落下帷幕的第12天,陈晓担任国美电器总裁。2007年12月14日,国美宣布通过第三方机构收购大中电器。陈晓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的掌舵人。2008年11月任国美集团总裁兼任董事会代理主席,2009年1月16日起,陈晓出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同时兼任总裁。

4.2 “纯商业”力促国美转型

黄光裕被捕后,风格迥异的陈晓上位,使得国美的发展路线开始改道而行。09年初,国美确立了“网络优化,提升利润”的战略主导思路,其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江湖气”到“纯商业”的转型,从开店增长到提升单店经营质量的转型,从销售主导到利润为先的转型。其战略措施具体体现为“三个优化”——门店优化、服务优化、关系优化。

(1)门店优化:为了提升单店经营水平从而增加整体营业额及盈利,国美开始调整门店的网络结构,在重点市场开设大型旗舰店,大量关闭开业半年内未盈利,且预计整改后也无法盈利的门店;同时,对分公司的考核指标予以重新赋权,据国美内部人士的说法,当时公司内部下达的文件中,“单店效益”指标的重要性要远远压过于“门店数量”指标,后者甚至被剔除出很多分公司的考核体系。

(2)服务优化:国美在原有“彩虹服务”等基础之上,开通了SMS自主查询及短信服务、在线服务电子商务模式、“定点提示”客户关怀工程和高端客户“VIP易键通服务”等创新举措,更加全面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国美更具差异化的产品管理和全新的增值服务,使得消费者的购买率得到了提高,提升了同店销售额和利润率,加强了供应商的合作意愿。

(3)关系优化:国美一改先前压榨供应商利润空间的作风,通过优化合作模式、保持合同条款及合作方式的确定性和透明化、取消进店费和优化商品组合等方式,和供应商一起创建可持续的盈利空间,极力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

据国美电器发布的2009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当年1-9月,国美电器实现销售收入达31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较中期时收窄至13.64%;销售收入按季度持续提升,当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环比分别上升3.24%、8.79%和2.85%。报告期内,国美关闭了158家低效益门店及新开门店41家,使营运效率得以持续改善,集团的同店销售表现明显改善。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取得同店销售同比增长,即第三季度的平均单店销售为1435万元,同店销售(可比562家)增幅为2.05%。每平米销售表现也实现季度环比的稳定改善,由2008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3100元提升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3183元,第二季度的3658元及第三季度的3799元。此外,由于有效的产品差异化管理及供应商合同规范化,国美的综合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6.75%增至16.83%,可见战略转型已初显成效。

然而,这些变革激发了大股东黄光裕的猛烈抨击。抨击的关键点在于关店策略的施行给竞争对手创造了绝佳超越条件和机会。2009年国美单上市公司部分的店面数便减少了133家。截至2010年上半年,苏宁已有的门店1075家,数量逼近于国美1162家的总门店数(包括非上市门店)。同时2009年,国美经历了创立以来的首次收入负增长,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比2008年同期下滑7.02%,而苏宁电器的销售收入达到了583亿元。在净利润上,苏宁以29.88亿元对14.26亿元(单上市部分),同样实现了对国美的超越。面对黄光裕的抨击,陈晓的解释是,国美当时存在严重的资金危机,削减一些亏损的门店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能力。同时,陈晓的改道而行,确实为因粗放式扩张备受争议的国美博得了不少市场的认同,贝恩资本便是其一。

5 尾声

黄光裕和陈晓的分歧在于,就如何发展家电连锁企业,有着两条完全相左的战略思路。这与两人各自的性格和经历不无关系。黄光裕是一位江湖霸气十足的草根创业者,其经商逻辑与传统教案理论大相径庭。在他的眼里,称霸市场的王道就是快速、不断扩张门店,只要资金能从客户、银行和二级市场处来源顺畅,整个企业就能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发展壮大,而单店效益无足重轻。等到企业规模已经大到足以压制竞争对手时,再回过头来谈经营效率、谈单店业绩。一旦上述发展顺序颠倒,竞争对手先行抢占市场,企业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而且就目前的市场格局,虽然两大巨头的态势已成,但两者相加

的市场份额仍只两成,跑马圈地时代远未结束。相比之下,讲究韬晦之略的陈晓,风格要稳健得多。其对于行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则回归了商业的本质,即提高单店盈利能力要远重要于门店数量的简单扩张。

2011年的这个春天,对于国内家电零售企业而言,并不平静。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一份2010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苏宁电器继2009年取得榜首位置后,今年再度夺得第一。不过,《中国企业报》记者在上述百强名单中看到,取得第一位置的苏宁电器销售收入为1562亿元,而国美电器紧随其后为1549亿元,两者仅差13亿元。在销售门店数量上,国美电器的1346家则略多于苏宁电器的1342家。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认为,“近年来,国美、苏宁两家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因此这会在未来几年内引发两大巨头的新一轮较量。”

国美电器在2010年业绩报告中明确表示,“未来5年将全面加快开店速度,并将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力度。除了并购的库巴商城,还将会自建网站。”这意味着,国美电器在陈晓时代确立的经营战略将被抛弃,重回黄氏道路上。虽然首次亮相的张大中未透露未来几年国美新开门店的数字规划,但一位接近国美电器高层的知情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未来5年,国美的门店数量至少会增加一倍,短期来看,应该会略高于苏宁已经公布的开店数字。”

苏宁方面,副董事长孙为民此前曾向媒体透露,“2011年将新开门店370家,门店总量将突破1700家。”百思买旗下的五星电器CEO王健则表示,“未来2年五星将新开40—50家门店,届时门店总数将突破210家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家电连锁业将重启跑马圈地式的竞争。然而,过去10年间家电连锁业内的江湖搏杀,主要得益于家电生产厂家的支持,随着家电业整体竞争逐渐步入成熟,众多家电企业已建立了复合式的流通渠道布局,使得江湖气不改的风险也随之上升。《中国企业报》记者看到,除了正在兴起的网购渠道,一大批家电企业在城市纷纷进军超市、百货商场等渠道,在农村则直接建立品牌专营店,或发展县级代理分销商。此外,城市门店租金、物流仓储、人工成本均出现了大幅度上涨,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家电零售商的开店成本支出。

面临强大竞争对手苏宁电器的不断扩张、家电巨头百思买的虎视眈眈,内部余波未定的国美今后将何去何从,每一个心系国美发展的人都陷入了深深地思索。

(案例正文字数:8334)

Jiang-Hu Temperament VS Pure Business——Competitive Strategy of Gome

Abstract:

Since the 80 era to now, China household appliance chain industry went into a rapid growing stage. Gome electrical appliance corporation seized the leading position stable by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capital and marketing strategy that small profits but quick turnover and service based, generated the famous “Gome phenomenon”. But the explosion of Chen-Huang fights which for the control authority of Gome, exposed their divarication of competitive strategy to the public.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competitive strategy connotation and the comparison of Gome rising strategy and strategy transition after crisis, this case extracted the thinking about selection of firm competitive strategy.

Keywords:Household appliance; Gome; Competitive strategy; Chen-Huang fight

国美电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电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报告 一、前言 国美电器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本案例主要从国美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建设与现状、采购与供应管理的优化和改进两方面对国美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国美的不足和发展优势。 二、现状分析 (一)商业环境分析 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诞生于1987年1月1日,那时它只是一家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东大街的100平方米左右的小门店,经营进口家电。创始人黄光裕敏锐觉察出北京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做长久生意。面对当时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卖方市场,他并未采用抬高售价赚取丰厚利润的做法猛捞一把,而是确定了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此策略延续至今,成为国美经营之本。目前,国美电器集团在全国24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商店近千家,年销售能力达800亿元以上。200年国美电器在我国香港成功上市。现应用“五力模型”对公司的中观环境进行分析: 1、供应商议价能力。国美从创业开始,就实行“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低价入市,薄利多销,既确保了国美的利润,又树立了国美品牌,此策略至今未曾改变,因而成为国美根本的营销策略。国美的低价主要来源于对上游厂商的价格打压,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渠道终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从长远看,国美的这种低价策略对整个产业链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2、客户议价能力。低价策略弱化了上游生产厂商的整体盈利能力。 3、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国美模式引来的众多效仿者,加速了家电产业危机。 4、同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其他电器经销商的竞争非常的激烈。 5、替代品的威胁。随时都会有新的电器经销商进入零售市场,一些电器厂商的直营店也都是潜在的威胁。 (二)采购模式分析 国美在采购上采取了统一采购和招标采购等先进的采购模式。国美实施统一采购时,可补销售、国美的每家连锁店每天都要将存货、以凭借巨额采购量来尽可能地压低采购价格。. 货等情况上报各分部,各分部再加以汇总上报给总部,总部负责制订整体补货计划。高度集中的采购模式增强了国美的价格优势,同时也提高了国美与厂家谈判的地位。但是未能与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库存、供货等问题无法得到保障。 (三)供应链结构分析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国美的物流系统可以简单分为采购、配送和销售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核心部分即构成国美核心竞争能力的部分是产品的销售。国美的经营理念是“薄利多销、优质低价、引导消费、服务争先”,依托连锁经营模式构建强大的销售网络。国美凭借其强大的销售体系和较大的市场份额,与生产厂家全作,创建了“承诺经销”这种新型供销模式,以大规模集中采购的方式来降低采购成本,支撑销售,保障利润。 三、识别问题

国美电器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

南京邮电大学现代管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国美电器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 学号:1013091836 姓名:李希 时间:2013年12月 指导老师:殷群教授

国美电器营运资金管理案例分析 李希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1013091836)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以加强其营运资金管理为途径,挖掘其内部发展潜力来提高竞争力。本文以国美电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法,运用现代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与方法——“三控政策”(控制应收账款、控制存货以及控制应付账款)对国美电器的营运资本管理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其营运资本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对如何提高其营运资本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美电器;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 案例背景 国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的第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2004年6月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港交所股票代码:0493),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2009年,国美电器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截至2012年,国美电器在北京、太原、天津、上海、深圳、青岛、广州、香港等城市设立了42个分公司,及1049多家直营店面,零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50个城市。 国美电器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国美集团空调复合增长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并持续稳居空调市场销售份额第一,是中国空调渠道的第一渠道。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国美电器正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加速企业发展,力争成为备受尊重的世界家电零售行业第一。 目前中国家电零售连锁行业的竞争已进入深层次的竞争阶段,行业已经基本完成规模扩张和有效整合。而营运资本与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直接取决于其对营运资本的管理能力。国美电器在国内家电零售连锁行业中具有代表意义,因此对国美电器的营运资本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营运资金管理 国美电器之所以能够“既赚规模又赚利润”主要在于其高效的渠道管理,作为连锁零售企业,这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渠道管理中,营运资金管理是最重要的一环。 2.1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营运资金,也称营运资本,是指用于支持企业流动资本的那部分资本,一般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来表示,是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净额。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

国美电器采购管理案例分析

、内容提要 )主要问题 国美电器作为中国地最大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在全国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多家,但随着公司地急剧扩张发展,其采购系统也来越来复杂,采购品种五花八门,采购主体分散,重复采购普遍.供应商数量过多,分布不均匀.再加上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采购没有统一和采购重复严重.国美供应链系统必须根据家电行业地发展特为性进行重新整合、优化和提高.以坚持其“薄利多销、服务争先”地经营策略,确保品牌形象和较高地顾客忠诚度.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主要方案 国美针对存在地问题,实施集中采购,统一采购,创建自己地供销模式,实现管理,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采购流程,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地业务流程,以此为依据开发电子采购管理系统,进行电子采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实施改进方案地效益 预期地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采购地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通过规范采购业务流程、缩短采购工作环节,提高采购工作效率;通过高效地采购管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费用;通过实施系统才后加强与供应商地合作,从而为企业提升长期竞争优势.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从而降低采购中地物流成本,提升采购速度和反应速度,降低库存和保持低价优势.创建自己地供销模式,摆脱中间商地环节,直接与生厂商贸易,把市场营销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把厂家地价格优惠转化为自身销售商地优势,以较低价格占领了市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本方案体现地物流学原理 本案例体现了采购学中地规模效应原理、物流管理标准化原理、物流信息化原理、战略联盟与合作关系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案例分析 )现状简介 ()国美刚成立,采购方式很简单,就是卖多少进多少货,断货现象时常发生,经常用店里摆着空包装箱充当产品.采购也全是靠着人力进行地,员工填单,领导审批,繁琐地环节、不确定地流程、员工出错率高、速度和质量无法衡量,采购议价能力低,成本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收购永乐后,供应商地数量过多而供应实力参差不齐,采购重复,物流路线交叉过多.供应商管理不完善,与大供应商没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如何设计营业员收款、验货以什么样地规范操作能更方便顾客和有利于商品地流通,在制定进货政策上,进什么样地货,怎么进,进多少,供货商地价格、促销、服务、售后政策如何,在库存商品地管理上,安全存量是多少,整个物流系统什么,商品滞销,为什么滞销,如何脱离滞销,根据销售商品地流向和趋势,物流部门如何协调广宣部、企划部、业务部等不同地部门进行运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为了保持低价地经营理念和较高顾客地满意度,国美电器必须降低门店地运营成本和产品价格,这要求国美不断地降低采购成本但又不至于影响供应商关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问题综述 国美地快速发展带来地以下问题: ()收购永乐等区域零售商后,对外缺少统一形象 ()传统地采购成本过高

管理学案例分析——国美电器集团

问题一:面对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国美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国美电器从全国加点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到2012年亏损近6亿,甚至被媒体预言可能消失,暴露出国美集团经营模式的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视环境变化,盲目扩张门店。 管理学理论中提到“环境”这一概念,任何一个组织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环境中某些力量在管理者行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组织外部力量和压力带来的变化一直影响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对管理的挑战,一个组织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很有可能失去在竞争中的优势从而失去先机,甚至出现被淘汰的危机。 组织的一般环境,即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燃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任务环境包括顾客、竞争者、同盟者、供应商、运输部门、中间商与批发商、业务主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企业所在社区等要素。纵观国美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从1999年到2006年短短7年时间,国美的规模已经实现向全国扩张并成功实现了区域连锁。然而在国美迅速壮大的同时国内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成长,尤其是苏宁电器,2010年的数据显示苏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国美,跃居中国零售百强企业榜首。面对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通常企业会采取扩张销售门店数量的形式抢夺销售量,国美在过去的5年里,通过快速自主开店、兼并收购等方式争取到现在的市场地位,然而由于门店扩大过于紧密并且已经远远超出了地区的负荷能力,因此在扩大的背后背负的是成本的增长远远高出利润增长的巨大包袱。对于国美来说,门店规模的扩大并没有给企业带来实际的好处,表面无限光鲜,实际内里不堪重负。 2、低价策略使得与供应商关系恶化。 国美过去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实施集中采购,统一采购,实现规模效应。由此建立起来的供销模式,摆脱了中间商环节,实现了低成本采购,从而将厂家的价格优惠转为自身销售商的优势,以低价格占领着市场。这样既可以避免厂家产品积压,又可以节省大笔宣传推广、产品促销和人员管理费用,以此达到进货越多,进价越低,销量越大,进货更多的良性循环。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家电市场进入了完全的买方市场,家电厂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由利益共同体走向矛盾的双方。一些连锁渠道在未经厂家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把零售价降到了出厂价以下,严重打乱了厂家的价格体系。厂家虽然提高了销量,但是由于大量的促销使价格降低,使得厂商的利润更加微薄。国美电器的低价优势主要来源之一就是对上游厂商的价格打压,这是一种典型的渠道终端行为的表现形式。众所周知的“格力事件”,就是因为格力不满国美电器擅自降低其空调价格,退出了国美电器卖场,两方关系就此恶化。从长远来看,国美电器的这种价格策略对整个产业链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弱化了上游生产厂商的整体盈利能力,迫使诸多厂商们纷纷自建渠道进行家电销售,以摆脱连锁卖场的控制,目前也变成国美有力的竞争者。国美与上游供应商矛盾的加剧,

国美电器采购管理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采购管理案例分析 1、内容提要 1)主要问题 国美电器作为中国的最大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在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但随着公司的急剧扩张发展,其采购系统也来越来复杂,采购品种五花八门,采购主体分散,重复采购普遍。供应商数量过多,分布不均匀。再加上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采购没有统一和采购重复严重。国美供应链系统必须根据家电行业的发展特为性进行重新整合、优化和提高。以坚持其“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经营策略,确保品牌形象和较高的顾客忠诚度。 2)主要方案 国美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集中采购,统一采购,创建自己的供销模式,实现ERP管理,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采购流程,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以此为依据开发电子采购管理系统,进行电子采购。 3)实施改进方案的效益 预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采购的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通过规范采购业务流程、缩短采购工作环节,提高采购工作效率;通过高效的采购管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费用;通过实施ERP系统才后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从而为企业提升长期竞争优势。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从而降低采购中的物流成本,提升采购速度和反应速度,降低库存和保持低价优势。创建自己的供销模式,摆脱中间商的环节,直接与生厂商贸易,把市场营销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把厂家的价格优惠转化为自身销售商的优势,以较低价格占领了市场。 4)本方案体现的物流学原理 本案例体现了采购学中的规模效应原理、物流管理标准化原理、物流信息化原理、战略联盟与合作关系理论和供应链管理理论。 2、案例分析 1)现状简介 (1)国美刚成立,采购方式很简单,就是卖多少进多少货,断货现象时常发生,经常用店里摆着空包装箱充当产品。采购也全是靠着人力进行的,员工填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

现代管理学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战略分析

目录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1 第二章国美战略环境分析 (2) 2.1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 (2) 2.1.2 社会、技术环境分析 (2) 2.1.3行业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 2.2.1 国美的优势?3 2.2.2组织管理体系?4 第三章国美当前战略存在问题分析 (4) 3.1国美战略存在的问题分析?4 3.2国美改革方向?5 第四章国美战略方案制定分析 (6) 第五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国美背景介绍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GOME),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在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已经达到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并且在2006年成功收购上海永乐生活家电、2007年并购北京大中电器之后,成为国内家电连锁企业中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销售额曾多次占据中国连锁百强之首,睿富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国榜曾评定国美电器品牌价值为553亿元,是家电连锁零售第一品牌。在二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国美电器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营理念;塑造了“谦虚的行业领袖”、“成本控制专家”、“消费行家和服务专家”、“供应链管理专家”的品牌形象;形成了“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并始终秉承着“成就品质生活”的企业文化。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无数的挑战。国际经济局势动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各个企业都面临着经营模式的转变,内需消费拉力减低,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营销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企业间竞争进一步走向白热化。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国美家电集团作为全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从1999年至2006年间,成功实现了其跨区域连锁的经营模式,并逐渐走向国际。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国美电器形成了独特的商品、价格、服务、环境四大核心竞争力;所经营的商品几乎囊括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单采购、买断、包销、订制等多种营销手段,保证了国美家电的价格优势;以“彩虹服务”为代表的售后服务体系是国美电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精品旗舰店的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放心、满意、舒适的购物环境。在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国美家电的单店数量急剧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技术和管理的发展速度将滞后于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 国美电器的收入来源不仅包括销售盈利,还包括供应商返利和其他业务盈利。长此以往,这种盈利模式使得国美的利润来源中,取自供应商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挤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的局面。国美利用其为行业龙头的优势,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随着苏宁等其他电器销售品牌的发展以及供应商自身销售渠道的拓宽,国美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优势减弱,主要表现之一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竞争战略分析 摘要: 自80年代以来,中国家电连锁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状态,在众多的家电连锁企业中,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依靠其独有的资金优势和“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营销策略,稳稳地占据了家电连锁企业龙头老大之位,从而形成了一种“国美现象”。可是,随着中国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纷纷扩张,国美应该如何调整其竞争战略,应对其他家电连锁企业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竞争战略的内涵的阐述以及对国美以往竞争战略回顾,在其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得出国美的SWOT分析,结合“价值链”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战略的分析和建议。对国美的分析为家电连锁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坐标。中国家电连锁业自80年代以来,正以超常规的发展加速改变整个中国家电流通领域的格局。在这个风起云涌的过程中,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的迅速发展,脱颖而出,已经稳居中国家电销售的第一位。作为成长于中国经济环境中的一个民营企业,国美经验符合中国国情,也切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因此,对国美进行研究,分析其战略,了解其竞争方法与手段,可以为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在此,我将以国美为例,通过分析该企业的现有竞争战略及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利用SWOT分析法和“价值链”分析法,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为其制定新的竞争战略,使之能够保持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健康长久地发展经营下去 【关键词】国美;家电连锁企业;竞争战略;竞争优势 1.1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概况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一家以经营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始终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得以蓬勃发展。 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全国商业连锁前三十强排名中,国美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家电连锁第一、中国商业连锁第二,持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连锁业。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国美内地一级市场网络布局已全面完成,正迅速向二三级城市拓展,目前在内地16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560多家,在香港和澳门的门店总数达到12家,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战略采购 案 例 分 析 报 告

课题名称: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的订单柔性分配与采购决策研究小组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公司简介 ------------------------------------------------------ - 1 - 二、发展历程 ------------------------------------------------------ - 2 - 三、问题分析 ------------------------------------------------------ - 3 - 四、应对方案 ------------------------------------------------------ - 5 - 五、成本效益分析 ------------------------------------------------ - 8 - 六、结束语 -------------------------------------------------------- - 10 -

一、公司简介 国美电器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0493)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综合企业公司。公司在百慕大注册,创始人为黄光裕。现任董事会主席为张大中。 国美电器一直居于国内领先电器行业。来自中怡康的权威数据显示, 2010年国美集团空调销售达600万套,据中国电子商会2006年以来对空调市场份额监测显示,国美集团空调复合增长一直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并持续稳居空调市场销售份额第一,是中国空调渠道的第一渠道。另外,国美集团率先在行业通过与上游厂家深度合作及大单采购、淡季打款等措施,国美集团终端空调零售价格在2011年继续保持低于其他渠道的竞争优势,并力争在2011年空调旺季来临之际,抑制空调价格上涨苗头,维持空调低价位水平。 国美电器集团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国美电器供应链分析

国美电器供应链分析(一)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1999年,原国美电器总经理张志铭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到2003年在全国建成150家到200家连锁店,覆盖全国所有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国美号称,要做中国的沃尔玛。2002年以来,国美悄然开始实施营销“大三角”战略,即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三个圆点,辐射周边地区,形成华北、华东、华南三大片区。国美电器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尽夺国人之耳目。 国美能有这样的业绩的却是有令人称道的经验和别的中国零售 商所不能企及的优势。在企业信息化集成方面国美也领先国内其他零售商一步。最值得一提的是国美建立了先进的ERP系统,使得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国美的软件系统包括配送系统,门店收款系统,财务结算系统和总部汇总系统组成,每个单系统均有相应的远程传输数据及同步的软件。这4个系统是国美物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正式因为国美拥有了如此高效的系统管理软件,它才得以在经营管理上做得如此出色。 (二)国美电器与沃尔玛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比较 沃尔玛作为全球零售业的巨头,一直是其他零售商的楷模。究其成功的原因,发现沃尔玛始终将高质量、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努力经营。信息技术在沃尔玛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更是其他零售商所不能媲美的。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主要由4部分组成:顾客需求管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管理;企业内和企业间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基于In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4个部分的每一个部分的高效运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国美全国各部分网上商城的逐步开通,网上商城将逐渐成为国美全国连锁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汉金力携手Sybase打造的“金力供应链系统”在国美电器集团和所有分公司实施,使得国美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更新提高。但是在网上交易的安全性问题还未解决,在商品价格方面,退货方面的管理可靠性都不如沃尔玛网站。国美高层也仅将国美电器网站作为与供应商,顾客交流信息的平台,并未看中通过电子商务扩大物流覆盖范围。 三、国美电器供应链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国美由过去经营和管理得到的经验的确很多令人称道之处,在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方面,也走在国内其他零售业的前列,但是国美在SCM信息化方面还是不成熟的。 (一)无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 国美实行中央采购政策,向供应商下大批订单,以此获得较低的进价,和沃尔玛优化供应链中与供应商的关系,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计划,产品设计等上游生产中从而获得低成本进价是明显不同的。虽然国美也开始通过与供应商通过数据传输的销售,库存信息来参与某些供应商的生产,并成为长虹、康佳等众多知名电器资源共享、互助互利的利益同盟,但是,由于国美与很多供应商在信息共享方面做得

国美电器采购分析

国美电器采购分析 姓名:刘荣乐学号:06号 班级:10物流管理1班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连锁企业的采购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商品采购是连锁企业获得利润的源头,降低采购成本,对连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连锁企业商品的采购是其全部运作的第一个环节,功能和作用十分重要。只有采购这一环节顺利完成,连锁企业的全部业务才能得意运作。此外,连锁企业运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利润,利润主要来自于商品的进销差价,以及商品售出带来的利益。 每个企业要想在这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分工飞速发展的社会里存活下来,那就必须要取得利润以维持企业发展。企业得以存活后就会扩大市场份额,就会增加销售利润,增加销售利润无非通过两种途径。第一扩大生产,增加销售量;第二降低采购价格。 国美电器相信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国美电器1987年元月一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仅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但是2011年,国美开始扩张提速,计划新开400家左右门店。 2011年9月,《福布斯》公布2011年亚洲上市企业50强榜单,国美电器位列第14位,成为亚洲唯一入选的家电零售品牌。国美电器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成功,在于国美电器集团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经营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引领家电消费潮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国美品牌得到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着“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企业发展理念,国美电器与全球知名家电制造企业保持紧密、友好、互助的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的最大的经销商。 国美为什么能够在这几十年里年里从一个只有一百多平米的电器零售门店一跃成为中国家电商业零售的巨头?这与其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国美的采购组织,一个企业有一个好的采购组织,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一个好的采购方案以及采购组织,能够为企业节省资金,同时让企业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产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美电器刚刚成立的时候采购方式非常的简单,就是买多少进多少。虽然这样一方面帮助国美电器实现了尽可能的零库存,但是随着国美电器的不断发展,公司不断壮大,这样的采购模式的缺点也越来与明显。在这种采购模式下,国美电器门店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门店里经常用空的包装盒充当产品。同时采购也是全部人工进行填单,报由领导审核,采购的议价能力很低,造成了采购成本的极大浪费。到了2006年,国美收购用力,公司进一步壮大,公司供应商过多,质量参差不齐,经常出现重复采购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美电器对采购模式进行了改变,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采购的模式,实现ERP管理,建立的自己的供销模式信息化,同时通过这一基础简历了电子采购系统,实现了电子采购,压缩了采购成本。 前面说到国美并购永乐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里一跃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国美不断的增加综合家用电器产品的经销种类,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加大连锁企业的发展速度,扩大销售的规模。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增加,使得国美

国美电器采购管理

国美电器采购管理 1、内容提要 1)主要问题 国美电器作为中国的最大一家连锁型家电销售企业,在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但随着公司的急剧扩张发展,其采购系统也来越来复杂,采购品种五花八门,采购主体分散,重复采购普遍。供应商数量过多,分布不均匀。再加上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采购没有统一和采购重复严重。国美供应链系统必须根据家电行业的发展特为性进行重新整合、优化和提高。以坚持其“薄利多销、服务争先”的经营策略,确保品牌形象和较高的顾客忠诚度。 2)主要方案 国美针对存在的问题,实施集中采购,统一采购,创建自己的供销模式,实现ERP管理,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梳理采购流程,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以此为依据开发电子采购管理系统,进行电子采购。 3)实施改进方案的效益 预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集中采购和统一采购的批量优势,降低采购成本;通过规范采购业务流程、缩短采购工作环节,提高采购工作效率;通过高效的采购管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和管理费用;通过实施ERP系统才后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从而为企业提升长期竞

争优势。建立物流信息系统,从而降低采购中的物流成本,提升采购速度和反应速度,降低库存和保持低价优势。创建自己的供销模式,摆脱中间商的环节,直接与生厂商贸易,把市场营销主动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把厂家的价格优惠转化为自身销售商的优势,以较低价格占领了市场。 2、案例分析 1)现状简介 (1)国美刚成立,采购方式很简单,就是卖多少进多少货,断货现象时常发生,经常用店里摆着空包装箱充当产品。采购也全是靠着人力进行的,员工填单,领导审批,繁琐的环节、不确定的流程、员工出错率高、速度和质量无法衡量,采购议价能力低,成本高。 (2)收购永乐后,供应商的数量过多而供应实力参差不齐,采购重复,物流路线交叉过多。供应商管理不完善,与大供应商没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3)如何设计营业员收款、验货以什么样的规范操作能更方便顾客和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在制定进货政策上 ,进什么样的货,怎么进,进多少,供货商的价格、促销、服务、售后政策如何,在库存商品的管理上,安全存量是多少,整个物流系统什么,商品滞销,为什么滞销,如何脱离滞销,根据销售商品的流向和趋势,物流部门如何协调广宣部、企划部、业务部等不同的部门进行运做。 (4)为了保持低价的经营理念和较高顾客的满意度,国美电器必须降低门店的运营成本和产品价格,这要求国美不断地降低采购成本但

国美电器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坚持“薄利多销,服务当先”的企业理念,依靠准确的市场定位和不断创新的经营策略,得以蓬勃发展服务能力、品牌商誉等四大核心竞争力。现经销的商品几乎囊括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大单采购、买断、包销、订制等多种适合家电经营的营销手段,保证了国美家电的价格优势。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高素质的售后服务队伍和一整套完善的售后服务制度体系是国美电器的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如今的国美电器已是中国驰名商标,并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25个城市以及香港等地区拥有直营店130余家,10000多名员工,多次蝉联中国商业连锁三甲,成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家电厂家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3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国美电器以177.9亿元位列第三,同时位列家电连锁第一名,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业。同时位居全球商业连锁第22位。国美电器在连锁化程度、管理水平、经营业绩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已在同业中遥遥领先,成为中国家电零售业的第一品牌。在汲取国际连锁超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国美电器结合中国市场特色,确立了“建立全国零售连锁网络”的发展战略。到2004年年底,国美电器将基本完成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级市场的网络建设,同时扩展到较为富裕的二级市场,并致力于用2—4年的时间占有中国家电市场20%的份额;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分店,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探索性的第一步,国美电器最终将进入国际市场,逐步树立其国际商业品牌。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国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美收购了永乐,黄光裕被捕入狱了,永乐的陈晓做了董事会老大,董事会在2010年内战了很多次,硝烟味十足。2009年国美单上市公司部分的店面数就少了133家(国美电器中还有一部分公司并没有上市),截至2010年上半年,苏宁已有的门店1075,数量逼近国美1162家的门店总数。同时2009年,国美经历了创立以来的首次收入负增长,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26亿,比2008年同期下滑7.02%。然而就在今年8月,陈晓提出门店网络的有效扩张。

国美电器的内部分析

国美电器的内部分析 一、财务比率分析 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总体下滑,加之行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家电零售业的经营压力也逐渐加剧,尤其在2012年里,国美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下面对其过去几年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更直观的了解国美所面临的挑战。 1.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其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是其中的重要指标。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该比率在2:1左右比较合适。从上图可以看出,2009年~2012年国美的流动比率处在1.1~1.5之间,未达到理想数值,流动负债得到偿还的保障不大。速动资产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一般认为速动比率1:1比较合适。2009年~2012年国美速动比率均低于1,说明短期偿债能 力较差。因此要优化资本结构,增加可变现资产的比例。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这个比率越高,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2009年~2012年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0%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长期偿债能力逐渐增强,财务风险减小。 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的销售毛利与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毛利率越大,说明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国美2009年~2012年毛利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导致行业整体呈上升势头,获利能力逐年增强。销售净利率是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扩大销售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国美由于门店改造扩张使收入增长减缓,费用居高不下,因此销售净利率呈下降趋势,由于在2012年国美电器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因此销售净利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均出现了负值,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盈利能力逐渐减弱。增加主营业务收入,控制费用是提高销售净利率的关键。 3.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资金的周转状况。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率高。评价企业的营运能力常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该比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越快、流动性越强。由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使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数量过多,影响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因此应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坏账。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存货周转速度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效率较高。2009年~2012年存货周转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存货的流动性降低,库存管理不力,而造成存货积压,这也是国美总体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强库存管理,避免存货积压。 二、企业行政方面的图表

国美案例分析

国美案例分析 1、股东大会的职责是什么?董事会职责是什么?如何界定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权力边界?(1)百慕大 根据百慕大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决定担任公司董事的人选,任命人员的方式和期限,规定在细则于本公司定律;董事可在符合公司细则的情况下,行使除那些由本法或章程细则规定必须通过公司股东行使权力以外的公司所有的权力。这表明了董事可以行使公司的一切权力,除了公司修订案及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股东权力以外。 (2)中国香港 香港有限公司章程中一般都明确赋予董事会管理公司的权力,但股东大会通常保留某些权力,例如决定董事的薪酬等。由于股东大会已把管理权交给董事会,因此就不能随意取消董事会在其权限范围内所作的决定。董事会的权力是经董事开会并通过董事会决议而行使的,任何一个董事本身并不拥有这种权力。公司章程细则一般规定董事会具有以下权力:1)代表公司使用公章2)当董事职位有空缺时委任新董事3)召集股东大会4)行使公司的借款权力,提供按揭或抵押5)在公司的注册股本范围内发行新股或债券,催交股款6)签署汇票、支票和收条等7)代表公司授权其他职员行使权力,但不能超过董事本身的权力 (3)中国大陆 股东大会的职责:1)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2)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3)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4)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5)审议批准监事会的报告—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6)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8)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9)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10)对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做出决议(本项为有限公司股东会议特有的职权)11)修改公司章程,以及公司章程规定需由股东大会决定的事项 董事会的职责:1)负责召集股东大会,执行股东大会决议并向股东大会报告工作2)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3)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4)批准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制5)听取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6)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7)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分立、合并、终止和清算等重大事项提出方案8)聘任或者解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并决定其奖惩 因此,大陆法系以“股东会中心制”,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拥有决定公司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力,可以选举和罢免董事会;而董事会是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即董事会只拥有股东大会明确授予的权力;而英美法系则奉行“董事会中心制”,其董事会拥有的权力并不是由法律具体规定的,而是由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会可以享有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属于股东会全力以外的一切权力。 2、请评价陈晓引入贝恩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决策是否符合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 从短期来看,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筹集资金以稳定股价,当时国美股价一路下跌,资金缺口巨大,所以筹集资金对当时的国美来说是当务之急,符合短期财务管理目标。 但是,从长远来看,陈晓引入贝恩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决策不符合公司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发行可转换债券,一旦贝恩资本债转股,会稀释原有股东的股权,会减弱原先股东的控制权。此外,贝恩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可转债的形式向国美注资约合人民币15.9亿元的同时还附加了十分苛刻的条件:1)委任3名贝恩资本的出资人担任非执行董事,减弱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国美并购永乐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2006年7月25日,黄光裕与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联合发布了《国美、永乐合并北京及公告内容》,双方多伦博弈后达成的“股权+现金”收购方案是:永乐1股换0.3247股国美股份加0.1736港元现金补偿。按照此价格,永乐股份相当于以每股2.2354港元的价格被收购。国美在换购后须向永乐支付4.09亿港元现金,至此,国美为收购永乐付出的“总代价”为52.68亿港元。和黄光裕一贯的资本作风一样,国美在此次加一种付出的现金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占总价上网7.8%。黄光裕将持有合并后的新公司51%的股份,原永乐董事长陈晓透过合并公司和管理层持有12.5%的股份,摩根斯坦利持有约24%,黄光裕对新的公司具有绝对控制权。 至2006年10月17日,国美已就224589856股永乐股份接获收购建议的有效接纳,占永乐已发行股本约95.3%。由于本次收购为无条件收购,国美可根据法律强制收购未根据收购建议收购的永乐股份,在完成强制收购后,永乐将成为国美的全资子公司,并将根据香港上市规则于2007年1月31日撤销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收购时间表: 2006年7月25日公告公布日(A) 2006年8月 A+35 发出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通知 A+35 寄发国美电器的股东通函 A+35 寄发综合要约文件 2006年9月 A+51 国美电器特别股东大会。永乐的股东,在文件发出后60日内,选择是否接受收购建议,而交易获50%以上永乐股东接纳,国美便可获得永乐控制权。 A+95+14 要约结束日。符合90%之最低接纳条款后,可进行有效的强制性收购来完成中国永乐的下市。 二、行业背景 1、中国家电产业存在着很突出的大而不强的现象,产业整体利润水平较低,虽然出口量大,但企业自主品牌比重小,走的是中低端路线。由于缺乏核心竞争技术,没有实力和合资品牌及国际家电品牌抗衡,许多家电品牌甚至出现亏损。 2、我国家电流通渠道正从原有的经销商零售模式逐渐向家电连锁发展。与外资家电连锁企业相比, 我国的家电连锁业企业呈现出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行业整体竞争力弱的特点。 3、根据我国进入WTO的规定,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全开放零售业市场,外资家电连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给中国的家电零售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 进行资源整合, 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成为我国家电零售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

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公司治理,国美电器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创始人黄光裕。 1998年,黄光裕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约50亿元。鹏润投资下属企业是国美电器、鹏润地产、鹏泰投资。2007年1月,国美电器与永乐电器完成合并,原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出任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在新公司的股权比例为%,陈晓及其管理团队的持股比例为%。2008年底,黄光裕因经济犯罪被调查,国美遭遇了严重的资金危机。为解决资金链断裂问题,陈晓引入贝恩资本的资金,缓解了公司的难题。在2006年,黄光裕及其家族,为保持其在减持股份后仍然是实际控制人,对国美章程进行了修改,授予了国美电器董事会如下权力:董事会可以随时任命董事,而不必受制于股东大会设置的董事人数限制;国美电器董事会可以各种方式增发、回购股份,包括供股、发行可转债、实施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以及回购已发行股份。但没想到的是,数年之后黄光裕锒铛入狱,失去了对董事会的控制。在国美电器2010年5月11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当时拥有%股权的大股东黄光裕夫妇在股东大会的12项决议中连续投了5项否决票,从而导致“委任贝恩投资的竺稼等三名前任董事为非执行董事”的议案未能通过。而后,董事会一致同意推翻股东大会的决议,重新任命竺稼等三人为非执行董

事。2010年8月4日,黄光裕要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撤销国美现任副总裁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9月28日的国美特别股东大会上,黄光裕方面提出的5项议案中,除第四项议案,即取消一般授权得以通过之外,罢免陈晓等其他4项议案均未获通过,黄光裕输给了陈晓。时隔半年后,2011年3月9日,国美发表一份简短的声明,宣布陈晓辞去一切职务。国美控制权争夺大战所反映出的正是公司治理中股东、董事、经营层的权利及配置的问题。 二、分析“股东----经营者”代理矛盾及体现 在家族制企业或独资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国美之争使得一些企业所有者产生了观望和忧虑情绪,担心自己对企业控制权的旁落,也使得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产生了相互不信任。股东与经营者的目标不完全一致,相互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公司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其目标是股价收益最大化;经营者是代理人,而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具有不一定与公司所有者的利益一致的诉求,如个人报酬、地位名望、低风险、小强度、安逸生活等,具有机会主义的行为倾向,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很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寻租,从而损害所有者的利益。具体表现一是在日常开支中,经营者随意增加运行成本和消费性开支,如装修豪华的办公室,购置高档汽车等,使股东利益受损。二是在筹资行为中,股东注重追加债务比来维护自身利益,而经营者为了保持财务稳健,会考虑采用权益筹资方式筹资,某些经营者蓄意设计使股东原有的剩余索取权产生稀释,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