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贸易经商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其消遣性的旅行活动不具备普遍意义。4、试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1)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品交换现象便已萌芽。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交换并不普及,到了第二次分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产品交换数

量和范围扩大。

(2)到了奴隶社会形成时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便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此时的旅游活动都是出于经商,扩大对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3)到了封建社会,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旅游仍占主导地位。(4)到了近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旅游活动的发展,铁路客运和飞机的问世,大大推进了旅游活动,人们因消遣性目的而旅行外出的观光或度假活动在规模上开始超过传统的贸易经商旅行。

(5)进入现代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得重大突破。交通运输工具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许多旅游活动迅速兴起,形成了全球性的大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营市场的变化和演进情况?(1)1978年至80年代时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3)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第二章答案一、名词解释

1、旅游("艾斯特"定义)--于1942年由瑞士学者汗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到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

2、国际旅游--是指跨国开展的旅游活动,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

3、国内旅游--是指人们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方去进行的旅游活动。

4、旅游活动--是作为旅游者的人的活动,是人们出于为追求或实现个人在某些方面得到发展的需要而亲自前往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5、大众旅游--有着双重的含义。它首先是指大众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

6、社会旅游--对于家庭经济收入低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

7、旅游季节性--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时间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8、旅游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来访的国内外旅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9、国内旅游收入--是指全国或国内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接待国内游客,向

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

10、国际旅游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接待海外来访的入境游客,向其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而获取的直接收入。四、简答题

1、旅游的本质是什么?在旅游含义的不同表述中,人们已取得哪些共识?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在旅游含义的不同表述中,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类。

第一类定义是将旅游作为旅游者的活动来进行解释,对旅游的定义实际上是对旅游活动的定义。在这类定义中,人们有这样一种共识,即旅游活动所指的是作为旅游者的人的活动,而不是指旅游业的活动第二类定义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旅游活动,即旅游者往返于常住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行(或空间转移)活动和在目的地停留期间的访问活动,另一部分则是由此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2、试分析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之间的差别。

(1)从消费程度方面看,国内旅游的消费层次一般较低,而国际旅游的消费水平通常较高。(2)从逗留时间方面看,国内旅游者逗留时间短,国际旅游逗留时间长。(3)从便利程度上看,国内旅游比较便利,国际旅游的各种手续繁琐。(4)从经济作用方面看,国内旅游消费促使国内财富在地区间的重新分配,而国际旅游的消费直接造成国家之间财富转移。3、试析现代旅游活动的性质。

(1)现代旅游活动的性质是它是一种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4、试总结现代旅游的特点并指出认识这些特点的意义。(1)普及性(2)持续性(3)地理集中性(4)季节性

5、为什么说旅游正在成为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1)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工作乃至日常生活的节奏都已明显加快。

(2)现代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兴趣势必也向自己生活本土以外的地方扩展了。

(3)旅游作为一种观察,体验和认识异乡事物的最直接的手段,为满足人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6、试析旅游季节性的成因。(1)旅游目的地自身的原因而言,该地的气候条件对来访旅游季节性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2)就客源地方面的原因而言,人们的出游目的和带薪假期的放假时间是左右该地市场出游季节性的主要因素。

7、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有哪些?(1)旅游人数(2)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3)旅游者停留天数 8、简述统计旅游人数的常用方法。

(1)在对本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人(次)数统计方面,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是由本国在这些出境旅游者回国入境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2)对于国内旅游人数,世界各国都是通过定期的国内旅游抽样进行统计测算的。 9、简述统计旅游收入的常用方法。(1)银行报告法(2)估侧法(3)混合法或综合法

2、一个人要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应具备哪些条件?认识这些条件有何意义?(1)客观因素,即,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闲暇时间,身体条件和家庭负担状况。(2)主观因素,即,旅游动机。

(3)意义:客观因素是实现旅游需求的保证条件,主观因素才是参加旅游活动的根本动因。 3、何谓旅游动机?旅游动机分哪几种类型?

旅游动机--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定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即促使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心理动因。它分成四种类型:

(1)身体方面的动机。(2)文化方面的动机。(3)人际方面的动机。(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4、影响人们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起作用?(1)个性心理因素。不同的心理类型对旅游动机以及对旅游目的选择的有影响。(2)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的提高有助于对外界事物的了解,从而影响人们的需要和动机。

(3)年龄。年龄不同决定了人们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制约人们的需要和动机。且年龄不同也影响到人们体力上的差异。(4)性别。性别的差异意味着男女生理特点不同:性别差异导致男女在家庭中扮演角色不同。(5)微社会环境。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经常接触的人际环境或人群也会影响个人的需要和动机。 5、各种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有什么特点?(一)消费旅游者的特点

(1)在外出旅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最大。(2)季节性很强。(3)对旅游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选择以及对出发时间的现在方面,拥有较大程度的现在自由。(二)差旅型旅游者的特点

(1)人数相对较少,但出行次数上较为频繁。(2)不受季节的影响(3)选择目的地的自由度较小。(4)消费水平高。(5)价格方面不大敏感。

(三)家庭及个人事物型旅游者的特点(1)需要方面不同于前两类旅游者,但又兼有前两类旅游者的某些特点。(2)出行季节性差。(3)对价格比较敏感。(4)没有选择旅行者的自由。

6、个性心理如何影响一个人旅游动机的形成?(1)个性心理因素影响个人需

要。

(2)心理类型模式的五个心理类型有着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它们直接影响人们对旅游目的地选择。

7、简述心理类型的种类以及不同心理类型的思想行为特点。(1)自我中心型。(2)近自我中心型。

(3)中间型。(4)近多中心型。(5)多中心型。第四章答案一、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可再生性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耗损过大或或遭受毁坏的情况,可通过适当途径进行人工再造的旅游资源。

3、现实的旅游资源--指其本身具有吸引游客的功能,并且事实上已经在吸引旅游者源源前来的旅游资源。

4、潜在旅游资源--是指那些其本身可能具有某种能够令人感兴趣的特色,但由于不具备交通和其他接待条件,加之可能尚不大为外人所知,目前还无法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的吸引因素。

5、旅游景点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量都会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又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这一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又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或演进过程。

6、开发旅游资源--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及其所在地改造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的技术经济过程。

7、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场地区)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8、旅游基础设施--是指在与旅游有关的各种设施中,凡属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

9、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服务设施。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其分类标准或依据。根据常见旅游资源表现内容的基本属性划分为三大类:(一)自然旅游资源(1)气候条件。

(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3)动植物资源。(4)天然疗养条件。(二)人文旅游资源(1)历史文物古迹。(2)名族文化及有关场所。

(3)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盛事。

(4)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现代人造旅游景点。(三)其他旅游资源(1)经济建设成就。(2)社会发展成就。

(3)目的地居民对外来者的友善和好客态度也可构成当地的一项旅游资源。

2、就各类旅游资源而言,它们具有那些共同的特点?你如何认识这些特点?(1)多样性。

(2)吸引力的定向性。(3)垄断性。(4)易损性。(5)可创新性。3、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1)旅游资源固有的质量。旅游资源自身特色越突出或独特性程度大,其价值也越大。(2)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区位。它之所以是关键因素,是因为它意味着该项旅游资源距离那些主要旅游客源地区的远近以及该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的程度。

4、简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对它进行必要的初始开发和建设,是其旅游吸引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2)对现实的旅游资源进行再生性开发,提高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任何旅游吸引物和景点都有其生命周期。

5、何谓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2)力求经济的原则(3)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

(4)统筹规划,分期开发的原则。6、旅游地的开发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地设施。(3)建设旅游上层设施。

(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 7、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效应?(1)要使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能够得以发挥、改善和提高,都要经过适当进行开发。(2)开发可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3)开发可以巩固、改善和提高现实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旅游点的生命周期得到延长。 8、试述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你认为在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方面,主要可采取哪些措施?(一)意义:(1)发展旅游业的需要而不顾其他后果是不应该的;过分坚持自然主义也是不可取的。关键如何妥善利用旅游资源,使其能够为满足人类的需要服务。保护旅游资源也是为了利用它。(2)自然作用和人为作用致使旅游资源遭受很严重的损害,便要采取措施对它们加以保护,才能是这些资源能够造福于人民,服务于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二)措施可分为消极保护和积极保护:(1)对于因自然作用原因带来的危害,主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以预防。(2)由于旅游者带来的危害,应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3)除旅游者以外的人为原因的破坏,要加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外,还要制定必要的法律或法规加以约束。五、思考题

十年前的深圳是一个旅游资源贫乏的小镇,但十年来深圳的旅游业发展却形势喜

人。试用"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能够得以发展的前提"来解释深圳的旅游业发展?答题要点:

3、政府为推动发展旅游业而可能采取的投资鼓励政策有哪些?(1)同减小投资有关的优惠政策。(2)同减小经营成本有关的优惠政策。(3)同保证投资安全有关的政策。

4、国家旅游组织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方面?(1)负责制定国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海外促销。

(3)确定需要国家重点支持的旅游开发地区,并负责国家财政资助的旅游开发项目的审判、监督与控制。(4)就推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有关配合问题,同政府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协调。(5)规定和控制旅游服务的质量标准和基本价格。(6)调查与研究旅游发展问题。(7)支持和参与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5、简述我国旅游行政组织的设置状况。(1)国家旅游局。

(2)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3)省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6、简述我国目前旅游行业组织的状况。

(1)是由有关社团组织和其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成立的各种行业协会。(2)都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资格。7、试介绍世界旅游组织和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

(1)世界旅游组织(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它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当时总部设在荷兰的海牙。1947年,该组织在巴黎召开全体大会,更名为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1975年1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其总部迁往马德里。设有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它的成员有三种类型。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正式成员。(2)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86年该用此名。是一地区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地区各国旅游以及本地区各国居民在本地区内开展国际旅游。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4个常务委员会,全协会性的大型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协会年会;二是商业性较浓的太平洋旅游博览会。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协会。第七章答案一、名词解释

1、旅游市场--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2、旅游市场细分化--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

3、出国旅游--是指我国公民自己支付费用,在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经国家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

游活动。4、边境旅游--指我国公民在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集体从指定的边境口岸出境,到邻国指定的边境区域进行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

5、港澳游--是指我国大陆居民在准营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香港和澳门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四、简答题

1、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1)旅游者。(2)产品。(3)推销。(4)价格。

2、为什么要细分旅游市场?有那些标准?(1)有助于选定目标市场。

(2)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3)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促销。标准:(1)地理因素。

(2)旅游消费者因素。

(3)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和购买行为特点。(4)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点。3、简述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和客源地的分布格局。(1)欧洲占据首位。(2)其次是美洲。

(3)居第三位的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4、目前全世界国际旅游客流有哪些规律?(1)近距离的出国旅游占据绝大比重。

(2)就远程距离旅游而言,其主要客流发生于欧洲、美洲、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之间。(3)随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在世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5、试析我国海外旅游市场的基本状况。(一)近程市场(1)港澳台市场。(2)日本市场。(3)韩国时场。(4)俄罗斯市场。(5)东盟市场。(6)澳大利市场。(7)中东时场。(二)远程市场(1)北美市场。(2)西欧市场。

6、为了克服季节性给旅游带来的经营困难,可采取哪些措施?(一)旺季(1)提高价格。

(2)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往其他参观点。

(3)控制来访客人进入数量。(二)淡季(1)降低价格。

(2)开展促销宣传。

(3)增加景点娱乐氛围。

(4)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7、选择重点国际旅游客源市场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有关客源国市场潜力的因素。(2)有关旅游开支的因素。(3)有关目的国的旅游供给形象的因素。

8、你认为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

第一,我国地处东亚,距欧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旅游客源产生地较远。因为:(1)从欧美地区前来我国旅游的交通运输费用昂贵。(2)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

第二,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因为:(1)我国所处的区域性国际环境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它们的旅游业起步得比我国早。(2)在吸引北美和西欧游客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竞争问题。第三,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尚存在问题。因为:(1)旅游设施,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不足或不便;(2)清洁卫生条件差;(3)旅行日程和交通安排变故多;(4)接待散客旅游的条件不足;第四,市场沟通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因为:(1)营销经费不足;(2)营销和促销技术尚需改进和提高。 9、目前我国国内旅游有哪些主要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

(3)旅游活动的开展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增长快,但消费水平仍显较低。 10、简述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特点。(1)增长速度快。

(2)出游目的地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 11、简述并解释我国对出境旅游类别的划分。(1)出国旅游。(2)边境旅游。(3)港澳游。第八章答案一、名词解释

1、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的全部收入和支出。

2、旅游乘数--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度的系数。

3、旅游承载力--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在不至于导致当地环境质量和来访游客旅游经历的质量出现不可接受的下降这一前提之下,所能吸纳外来游客的最大能力。

4、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指人们要以长远的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以及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四、简答题

1、试归纳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一)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有助于货币回笼。(3)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4)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7)增加就业机会。(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

2、如何认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1)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3)对社会文化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合理的旅游开发对环境有保护作用 3、国际旅游对扩大外汇收入具有什么优越性?(1)无形贸易。(2)就地创汇。(3)创汇便利。(4)现汇收入。(5)汇率高,成本低。

4、国内旅游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好处?(1)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2)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3)增加政府税收。

(4)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5)增加就业机会。5、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旅游者旅游期间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多重需要,要由多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为旅游者提供有关的商品和服务来满足,满足这些需要涉及到的包括建筑工程及相关行业、航空运输业、轻工业、商业、工艺美术和农副业等多种行业,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6、有观点认为,对于一个大国来讲,其经济不宜过重依赖旅游业。你在何种程度上赞成或反对这种观点?为什么?

7、旅游地发展何以会促进目的地经济的发展。(1)就地创汇促进目的地的外汇收入(2)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及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3)增加就业机会。

8、试观察和归纳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第一,旅游活动的开展具有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第二,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人们突破惯常环境对思维的束缚,使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第三,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2)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3)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4)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二)消极方面的影响(1)不良的"示范效应"。(2)干扰目的地居民的生活。(3)当地文化被不正当的商品化。9、旅游业提高区域经济水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3)增加政府税收。(4)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别。(5)增加就业机会。10、可持续旅游的基本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11、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带来那些不利的经济影响?在预防和控制旅游的消极影响方面,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1)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2)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3)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这主要是因为:

(a)作为现代旅游活动主要组成部分的消遣度假旅游有很大的季节性。

(b)旅游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和有关旅游度假的流行时尚,而这些都是旅游接待国或地区所不能控制的。

(c)从供给一方来看,旅游需求还会受到接待地区各种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某些自然因素的影响。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绪论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活动主要是贸易经商 2.据研究,“观光”一词来源于古文“观国之光”,最早出自《易经》 3.中国封建时代的水路交通有大运河,陆路交通,秦朝有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以及传递官方文书的馆舍机构驿站。 古罗马帝国也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由于交通便利,夏季不少当权者或富有者都会外出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避暑和游览。 4.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活动有:文史考察旅行(如:司马迁)公务旅行(如:张骞通西域)、士人漫游(如李白杜甫)、宗教旅行(如鉴真、法显、玄奘)、航海旅行(郑和下西洋)和科学考察旅行(李时珍、徐霞客)。欧洲封建时期典型而明显的旅行活动,是朝觐旅行或宗教旅行。 5.封建时代中外旅行活动,消遣性质或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一般为统治阶级 6.蒸汽动力用于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出现,对旅游活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乘坐火车旅行有明显的优点: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大 7.托马斯·库克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多达570人的游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因此,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车组织的团体旅游,它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年托马斯·库克放弃了木工的工作,开始尝试从事具有商业性的旅游组团业务代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并编发了导游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分发给旅游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现代包价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同年,并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每次他本人都亲自陪同,编印旅游指南。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旅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1851年5月,为了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在伦敦建造了“伦敦水晶宫”举办一次大展览,此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托马斯·库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旅行业务。在展览开幕前,他遍访英格兰中部和北部主要城市,组织各地旅客赴伦敦参观展览。为此,他还创办名为《观光者》的月刊杂志,专门介绍各地风光和旅游者的见闻。这一年,他组织了165000多人到伦敦参观展览。此后,他又成功地组织了旅客参观1853年的都柏林展览和1857年的曼彻斯特展览。1855年,库克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这次旅游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的住宿和往返旅费,总计36先令。当时(1855年8月6日)的《曼彻斯特卫报》称此举是“铁路旅游史上的创举”。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组织出国包价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 版李天元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活动主要是贸易经商 2.据研究,“观光”一词来源于古文“观国之光”,最早出自《易经》 3.中国封建时代的水路交通有大运河,陆路交通,秦朝有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以及传递官方文书的馆舍机构驿站。 古罗马帝国也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由于交通便利,夏季不少当权者或富有者都会外出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避暑和游览。 4.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活动有:文史考察旅行(如:司马迁)公务旅行(如:张骞通西域)、士人漫游(如李白杜甫)、宗教旅行(如鉴真、法显、玄奘)、航海旅行(郑和下西洋)和科学考察旅行(李时珍、徐霞客)。欧洲封建时期典型而明显的旅行活动,是朝觐旅行或宗教旅行。 5.封建时代中外旅行活动,消遣性质或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一般为统治阶级 6.蒸汽动力用于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出现,对旅游活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乘坐火车旅行有明显的优点: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大 7.托马斯·库克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多达570人的游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因此,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车组织的团体旅游,它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年托马斯·库克放弃了木工的工作,开始尝试从事具有商业性的旅游组团业务代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并编发了导游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分发给旅游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现代包价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同年,并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每次他本人都亲自陪同,编印旅游指南。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旅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1851年5月,为了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在伦敦建造了“伦敦水晶宫”举办一次大展览,此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托马斯·库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旅行业务。在展览开幕前,他遍访英格兰中部和北部主要城市,组织各地旅客赴伦敦参观展览。为此,他还创办名为《观光者》的月刊杂志,专门介绍各地风光和旅游者的见闻。这一年,他组织了165000多人到伦敦参观展览。此后,他又成功地组织了旅客参观1853年的都柏林展览和1857年的曼彻斯特展览。 1855年,库克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这次旅游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的住宿和往返旅费,总计36先令。当时(1855年8月6日)的《曼彻斯

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版复习总结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易经》山曾有“观国之光”一语。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2. 就西方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旅行活动发展而言,促进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_产品交换__和_易货行商。 3.1841年7月,_托马斯·库克_利用包租火车的形式,组织了一次从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被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4.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是由_托马斯·库克__编写的_《利物浦之行手册》__。 5.托马斯·库克推出的_代金券__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6.到了20世纪初,当时世界旅行社行业中的三大公司是_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__、_美国运通公司__和_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__。 二、选择题 1. 托马斯·库克1841年组织的禁酒活动标志近代旅游开端,这次活动较前的不同之处在_C__。 A 消遣性 B 营利性 C 公众性 D 观光性 2. 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前往巴黎的旅游开创了_B__。 A 团体旅游 B 国际包价旅游 C 商务旅游 D 修学旅游 3._C__年,成立了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 A 1845 B 1855 C 1865 D 1872 4.20世纪五十年代,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标志着_C__的产生。 A 古代旅行 B 近代旅游和旅行 C 现代旅游 D 国际旅游 5. 中国人自己设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家旅行社是_A__。 A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B 福建厦门华侨服务社 C 中国国际旅行社 D 中国旅游社 三、名词解释 1.迁徙活动:出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的人为因素的威胁而出于求生存的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 2.现代旅游: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答: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客观上没有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也没有外出旅行的愿望。当人类迁徙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它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七版李天元

旅游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1.人类最初自愿外出旅行活动主要是贸易经商 2.据研究,“观光”一词来源于古文“观国之光”,最早出自《易经》 3.中国封建时代的水路交通有大运河,陆路交通,秦朝有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以及传递官方文书的馆舍机构驿站。 古罗马帝国也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由于交通便利,夏季不少当权者或富有者都会外出旅行,一般都是离开城市前往沿海地区避暑和游览。 4.中国古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旅行活动有:文史考察旅行(如:司马迁)公务旅行(如:张骞通西域)、士人漫游(如李白杜甫)、宗教旅行(如鉴真、法显、玄奘)、航海旅行(郑和下西洋)和科学考察旅行(李时珍、徐霞客)。欧洲封建时期典型而明显的旅行活动,是朝觐旅行或宗教旅行。 5.封建时代中外旅行活动,消遣性质或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的参加者一般为统治阶级 6.蒸汽动力用于交通工具,铁路运输的出现,对旅游活动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乘坐火车旅行有明显的优点:1.费用低2.速度快3.运力大4.通达范围大 7.托马斯·库克一系列与旅游有关的活动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将多达570人的游行者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送往拉巴夫勒参加禁酒大会。这次活动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因此,他本人也就成为旅行社代理业务的创始人。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车组织的团体旅游,它是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 1845年托马斯·库克放弃了木工的工作,开始尝试从事具有商业性的旅游组团业务代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专职的旅行代理商。同年夏,首次出于商业赢利目的,他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是从莱斯特出发途中经过若干地点停留访问,最终目的地是英格兰西部的海港城市利物浦。并编发了导游手册—《利物浦之行手册》分发给旅游者,这是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这次旅游的组织方式更具现代包价旅游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旅行社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旅行社业务的基本模式。 1846年,托马斯·库克亲自带领一个旅行团乘火车和轮船到苏格兰旅行。为每个成员发了一份活动日程表,还为旅行团配置了向导。同年,并编写了《苏格兰之行手册》此后,他每年都要组织大约5000多人在英伦三岛之间旅行。每次他本人都亲自陪同,编印旅游指南。他成功地把铁路、水路和地上交通设施紧紧联系在一起。旅行业务得到较大发展。 1851年5月,为了展示英国工业革命成果在伦敦建造了“伦敦水晶宫”举办一次大展览,此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托马斯·库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扩大旅行业务。在展览开幕前,他遍访英格兰中部和北部主要城市,组织各地旅客赴伦敦参观展览。为此,他还创办名为《观光者》的月刊杂志,专门介绍各地风光和旅游者的见闻。这一年,他组织了165000多人到伦敦参观展览。此后,他又成功地组织了旅客参观1853年的都柏林展览和1857年的曼彻斯特展览。 1855年,库克组织了从英国莱斯特前往法国巴黎参观第二届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这次旅游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其中包括在巴黎的住宿和往返旅费,总计36先令。当时(1855年8月6日)的《曼彻斯特卫报》称此举是“铁路旅游史上的创举”。事实上,这也是世界上组织出国包价旅游的开端。

旅游学概论 李天元第六版 考试重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旅游管理1101 王诗达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 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旅行社--是指营利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 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3、旅游景点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量都会 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又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这一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又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或演进过程。 4、世界旅游组织(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 它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当时总部设在荷兰的海牙。 1947年,该组织在巴黎召开全体大会,更名为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1975年1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其总部迁往马德里。设有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它的成员有三种类型。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正式成员。 5、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86年 该用此名。是一地区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地区各国旅游以及本地区各国居民在本地区内开展国际旅游。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4个常务委员会,全协会性的大型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协会年会; 二是商业性较浓的太平洋旅游博览会。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协会。 6、旅游("艾斯特"定义)--于1942年由瑞士学者汗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的定义,旅 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到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 7、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为了实现旅游活动,借助某种交通工具,实现从一个地 点到另一个地点之间的空间转移过程。它既包括旅游者的常住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过程,也包括旅游目的地之间、同一旅游目的地内各旅游景点之间的移动过程。 一般认为,旅游交通应理解为旅游者在暂时逗留地和游览地之间的往返运输。 8、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1841年,托马斯库克的禁酒活动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 标志;托马斯库克在世界旅游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旅游业的先驱;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团去法国巴黎是世界上首例包价出国游;托马斯库克推出的这一代金券便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简答题 1、目前我国饭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快、入住率低、分布集中不合理、淡旺季明显、安全(突发紧急情况)、隐私、服务满意度、硬件设施、饭店标准考核、价格收费、卫生状况、人才(管理层面素质低、人力资源投资)、内部管理(员工服务意识、业绩考核制度、员工素质)、销售渠道(网销,直销)未完全畅通、促销策略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等。 此页为-1-(共六页)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_李天元第六版_考试重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 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旅行社--是指营利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 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3、旅游景点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量都会 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又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这一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又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或演进过程。 4、世界旅游组织(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 它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当时总部设在荷兰的海牙。 1947年,该组织在巴黎召开全体大会,更名为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1975年1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其总部迁往马德里。设有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它的成员有三种类型。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正式成员。 5、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86年 该用此名。是一地区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地区各国旅游以及本地区各国居民在本地区开展国际旅游。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4个常务委员会,全协会性的大型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协会年会;二是商业性较浓的太平洋旅游博览会。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协会。 6、旅游("艾斯特"定义)--于1942年由瑞士学者汗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的定义,旅 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到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 7、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为了实现旅游活动,借助某种交通工具,实现从一个地 点到另一个地点之间的空间转移过程。它既包括旅游者的常住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往返过程,也包括旅游目的地之间、同一旅游目的地各旅游景点之间的移动过程。 一般认为,旅游交通应理解为旅游者在暂时逗留地和游览地之间的往返运输。 8、托马斯库克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1841年,托马斯库克的禁酒活动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 标志;托马斯库克在世界旅游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旅游业的先驱;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团去法国巴黎是世界上首例包价出国游;托马斯库克推出的这一代金券便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 简答题 1、目前我国饭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快、入住率低、分布集中不合理、淡旺季明显、安全(突发紧急情况)、隐私、服务满意度、硬件设施、饭店标准考核、价格收费、卫生状况、人才(管理层面素质低、人力资源投资)、部管理(员工服务意识、业绩考核制度、员工素质)、销售渠道(网销,直销)未完全畅通、促销策略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等。 2、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1)突出独特性的原则。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至打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 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贸易经商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其消遣性的旅行活动不具备普遍意义。 4、试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1)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品交换现象便已萌芽。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交换并不普及,到了第二次分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产品交换数量和范围扩大。 (2)到了奴隶社会形成时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便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此时的旅游活动都是出于经商,扩大对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3)到了圭寸建社会,社会政治比较稳定,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和扩大。但贸易旅游仍占主导地位。 (4)到了近代,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推动了社会旅游活动的发展,铁路客运和飞机的问世,大大推进了旅游活动,人们因消遣性目的而旅行外出的观光或度假活动在规模上开始超过传统的贸易经商旅行。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 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贸易经商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其消遣性的旅行活动不具备普遍意义。 4、试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1)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品交换现象便已萌芽。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交换并不普及,到了第二次分工,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产品交换数

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第六版-考试重点

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第六版-考试重点

旅游学概论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旅行社--是指营利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的企业。 3、旅游景点生命周期--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的旅游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游客量都会经历一个由少到多,此后又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这一从无到有、逐渐兴盛,然后又逐渐衰落直至很少有人问津的发展或演进过程。 4、世界旅游组织(WTO)--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国际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它的前身最早是1925年成立的官方旅游宣传组织国际联盟,当时总部设在荷兰的海牙。1947年,该组织在巴黎召开全体大会,更名为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IUOTO)。1975年1月2日,世界旅游组织正式宣告成立。其总部迁往马德里。设有全体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大

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下设6个地区性委员会。它的成员有三种类型。1983年我国正式加入,成为该组织的第106个正式成员。 5、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成立于1951年,原名为太平洋地区旅游协会,1986年该用此名。是一地区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宗旨是:发展、促进和便利世界其地区的游客前来太平洋地区各国旅游以及本地区各国居民在本地区内开展国际旅游。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有4个常务委员会,全协会性的大型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协会年会;二是商业性较浓的太平洋旅游博览会。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我国于1993年加入该协会。 6、旅游("艾斯特"定义)--于1942年由瑞士学者汗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到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为该组织对旅游的标准定义。 7、旅游交通--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为了实现旅游活动,借助某种交通工具,实现从一个地点到另

旅游学概论课后答案以及名称解释李天元版

一、名词解释?? 1、旅游学--就是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活动、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的开展对旅游接待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第一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1、驿站--是历代政府沿陆路和水路所设立的馆舍机构,其目的在于传送官方文书和国家物资,以及招待公务往来人员,供给宿舍、车马、船桥、人夫、米粮及饲料等等。??2、士人漫游--是指以当时一些名士骚客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出于逃避和排忧的目的而外出四处游历的旅行活动。?? 3、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人类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类主要使用天然或打制的石块等简陋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的落后和生产力的低下,人类的生存无时不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2)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未能有效的改变当时人类社会生产的落后面貌。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剩余物。?? (3)人类也曾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移活动,但这些活动都是由于某些自然因素或特定人为因素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并且都是出于求生存的需要。? 2、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是如何产生的??? (1)新石器时代,金属工具开始问世。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劳动剩余物也因此而增多。? (2)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分工的扩大,产品交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3)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便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3、近代以前的旅行发展有哪些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2)贸易经商旅行占据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使得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其消遣性的旅行活动不具备普遍意义。? 4、试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1)早在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产品交换现象便已萌芽。但由于生产力低下,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