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经纪年研究

敦煌写经纪年研究

张秀清

(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本文通过考证,详细分析了《四分戒本疏》《(佛说)大乘稻芉经》两种敦煌写经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同类敦煌写经进行定位。

【关键词】敦煌;写经;断代

一、四分戒本疏(沙门慧述)

S.6604四分戒本疏卷第一,沙门慧述(首题)题记“亥年十月二十三日起首、于报恩寺李教授闍梨讲说此疏、随听随写。十一月二日。”

按:池田温(No.1832)以为九世纪前期。翟理斯(No.5695)S.6604四分律戒本疏,读题记为“乙亥年十月廿三日……”,吐蕃时期只有一个乙亥年(公元795年)。但目前只有翟理斯读该卷为“乙亥年”,其他都仅读有地支亥。郑炳林[1]认为S.6604四分律疏卷第一题记亥年为819年。819年为己亥年。郑炳林[2]指出:“P.4660《敦煌名人名僧邈真赞汇集》从年代排列顺序看,愈往前年代愈晚,愈往后年代愈早。……由此排列特点,可以推断出其他没有撰写年代各篇的大致年代。”P.4660第35件为敦煌都教授兼摄三学法主陇西李教授闍梨写真赞,第28件纪年为“大中十二年(858年)”,可知,李教授闍梨卒年的下限不会超过858年。李教授活动的主要年代当在吐蕃的九世纪前期,这个时期亥年有四个807年、819年、831年、843年。按常理,李教授闍梨讲疏时间在中间的819年和831年可能性更大些。

敦煌写卷中其他沙门慧述的《四分律戒本疏》,主要当流行在这一时期。

P.3010a戊子年三界寺借四分律条记,本文“戊子年五月十七日三界寺借将四分律陆帙并锦帙写去记”,P.3010b(某寺)囗年九月一日之后新写藏经入藏目录,P.3010c(某寺)戌年七月一日新写藏经入藏录,P.3010d(某寺)寅年七月八日后装潢经律几经同帙录,P.3010e(某寺)卯年三月十九日后装潢经论律几经同帙录,P.3010v几条清典佛经已入、未入记录及僧惠辩名,方广錩[3]以为P.3010正面、背面写于吐蕃统治时期,a戊子年为808年,b“囗年”应为“未年”,未年为815年,c戌年为818年,d寅年为822年,e卯年为823年。a提到“戊子年三界寺借将四分律陆帙并锦帙”,可见,吐蕃时期确实流行书写四分律。关于吐蕃时期的其他四分律之类的写卷,池田温收有很多,详细情况可参见其书。

二、(佛说)大乘稻芉经

1、(佛说)大乘稻芉经

《(佛说)大乘稻芉经》,失译,疑为法成译。一卷。《(佛说)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法成集或译[4]。统计有纪年的敦煌写卷,《(佛说)大乘稻芉经》,无吐蕃前和归义军时期纪年,也就是说,只有属于吐蕃时期写卷,因例少,全列举如下:海005 (0479) 题记“癸卯年十月十日、永寿寺写”,池田温(No.1027)以为吐蕃癸卯年823年;雨055 (0469) 题记“大蕃国沙州永寿寺律师神希记”,池田温(No.1324)断代“九世纪前期”。S.5835题记“清信佛弟子张义朝书”,

池田温(No.1330)以为九世纪前期,翟理斯(No.5656)约830年。

2、(佛说)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或随听疏)

《(佛说)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无吐蕃前和曹氏归义军纪年,也就是说,只有吐蕃时期和张氏初期写卷,全列举如下:北一五五八(池田温No.1329)题记“大番国沙州永康寺沙弥、于卯年十二月廿五日写记归正。”,断代为九世纪前期;P.2284题记“永康寺后辈法律比丘福渐受持,并兼通稻芉及坐禅,并具足义”,池田温(No.1328)断代为九世纪前期。P.2208v(池田温No.1961)题记“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廿日历经手抄记此年三月廿日、因此台上设廨供养讫。大中七月三月廿日云云”。又, P.2304大乘百法论卷下抄,P.2304v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此记之前有“开元寺大弁囗囗三年六月廿八日开元寺律师比丘大(下缺)囗乘稻芉经随听镜记”,据前述,此件残缺的“口口三年”大致为张氏初期所用某一个中原年号的三年或十三年,疑为大中三年(849年)或十三年(859年)。Дx-302+Дx-494(M.1291)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背面有2行,为录经人名字及日期“张盈憑戊午年十一月”,孟目疑戊午为898年或958年,据前述,此戊午年当为838年。

P.2912大乘稻经随听疏,郑炳林[5]指出:P.2912正面是吐蕃统治敦煌后期到归义军初期敦煌名僧吴法成讲经记录,背面实际分三部分,按照顺序分别是:《入破历》、《康秀华写经施入疏》和《炫和尚货卖胡粉历》,并认为P.2912v三篇均应作于821年[6]。按:据正面早于背面通例,吴法成在敦煌开始讲《大乘稻经随听疏》,下限当在821年前。

总之,《(佛说)大乘稻芉经》,断代全部为吐蕃九世纪前期;《(佛说)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断代上限为吐蕃九世纪前期,下限为归义军初期。

P.2328a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P.2328b 大乘百法随听手抄(池田温No.1010),题记“癸巳年正月八日起首说论、至二月十五日终毕记。又说律、从甲午年十二月八日起首、至乙未年正月卅日了、计五十二日。校前一十四日迟。”,池田温以为吐蕃癸巳—乙未年(813-815年)。按:P.2328v为瑜伽论。敦煌《瑜伽论》写卷,据前述,多集中在张氏归义军大中年间。从背面所写晚于正面看,正面癸巳亦为大中之前的813年。

S.1313(池田温No.1055)大乘百法名门论义序释,题记“十四日毕十四日说竟辛酉年十二月十四参三日了。从序内已至题目二□十二月十三辛酉年十二月十二日了竟。”戴密微《敦煌学近作》:“如矢吹庆辉所推测,这里的辛酉年可能是指781年。”[7]池田温疑辛酉年为841年。翟理斯(No.5799)疑辛酉年为961年不确。

P.2161a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一卷,题记“巳年十一月十九日写记”,池田温(No.1846)据巳年,断代为九世纪前期,并在备注指出“上山大峻作巳年═八四九年”。P.2576大乘百法明门论抄一卷,题记“戌年二月十四日毕功记”,池田温(No.1847)据戌年,断代为九世纪前期。

据前述,吐蕃赞普Khri gtSug lde brtSan(815-841年)曾亲自发愿写《大般若经》和《无量寿宗要经》。疑上述写卷主要流行在吐蕃写《大般若经》和《无量寿宗要经》之外,故疑P.2161的巳年为849年,P.2576的戌年为842年。

【注释】

[1]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214页.

[2]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及其有关问题.载.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14页.

[3] 方广錩.敦煌佛教经录辑校(上、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855页、857页.

[4]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72、673页。P.2303a大乘稻芉经随听疏首题沙门法成集,b大乘稻芉经随听手镜记,首题沙门法成译.

[5] 郑炳林.〈康秀华写经施入疏〉与〈炫和尚货卖胡粉历〉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三卷(1997),北京大学出版社,191页.

[6] 同上,197页.

[7]载.敦煌译丛.(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42页.

【作者简介】

张秀清,女,西北民族大学海外民族文献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