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价值与乡村的未来_李华东

乡村的价值与乡村的未来_李华东
乡村的价值与乡村的未来_李华东

对处在历史关键阶段的今日中国而言,乡村建设的成败不仅仅决定乡村自身的明天,也将决定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十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几乎都与农村相关,从国家大政方针的侧面说明了乡村建设的关键意义。虽然乡村建设的成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能否充分认识、正确发挥乡村的价值,则在根本上决定了乡村的未来。作为从技术上直接触及乡村建设品质的规划师、建筑师,我们思考的广度和深度,对乡村建设亦将产生关键的影响。有鉴于此,《建筑学报》组织了这一特集,就有关问题展开了初步的探讨,这种探讨还将持续、广泛地深入下去。

1 乡村之于中国的价值

乡村之于中国的价值,目前仍未被深入、充分地讨论并形成清晰的认识。经济上、生态上的价值等,无需赘述,但精神文化上的价值则有必要反复强调。处在重要历史阶段的中国和中华民族,总体的奋斗目标是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文化复兴是否成功。文化的力量看似抽象难以捉摸,但它的影响却实实在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衰弱的文化支撑不起有质量的建设,更遑论国家与民族的复兴,汉、唐之盛,远不止经济之功。而且,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没有足够的文化实力抵御文化侵略,我们将很可能沦为强势文化的附庸,文化的沦陷将直接导致经济上的“成就”为他人所攫取。因此,为了成功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夯实文化基础,重建文化自信和自尊,让国民的努力和奋斗有超越物质需求的更崇高目标和方向,至关紧要。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复兴才是真正的复兴。在此过程中不能忽略、也不能理解错误的就是乡村的价值及其深远的影响。概而言之,正确认识并充分发挥中国乡村的价值,在长远来看是保证中国得以维系自身独立的文化身份,赢得世界尊重和认同的必需条件;在现阶段来看则是中国城镇化道路不走偏颇的重要保障。而乡村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其文化价值,由此,乡村建设最根本、最基础的任务,也应该是文化建设。如果不注重对乡村文化价值的追求,乡村建设就缺乏核心的支撑,“发展”就会成为没有内涵的、单纯物质欲

望的满足,反而会给乡村的进步形成严重的阻滞。事实上不止在乡村,整个中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正为文化的缺失而付出日益沉重的代价。

中国的文化复兴,当然不可能是对传统的单纯回归,更不可能是于他处“求经”,而应该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优良基因的基础上,逐步塑造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而新文化建设的基石,就在乡村。数千年农业文明的成果积淀在乡村中,它们都是千百年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产物,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建设新的中国文化,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保护这些传统资源,在此基础上细细梳理出文化基因,再营造适宜的法规、政策、经济、技术环境,与现实条件和未来的需要结合起来慢慢地培育新的文化。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乡村在文化上反而一直是作为被给予、被改造的对象,在乡村建设中,政策的制订者、文化的引导者、空间的规划设计者们将城市的观念、方法、措施等不假思索地倾倒给乡村,再因为目前多数乡村并没有意识到并实现自身独立价值的能力,盲目甚至主动地接受已经异化的城市文明的一切,乡村在精神文化上担负起民族文化复兴基因库的可能性,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我们必须对乡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进行认真的探讨。

2 乡村建设的基础任务

乡村建设目前面临着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困难。但相当一部分乡村失去了文化自信和自觉,是这些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原因。本来在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乡村孕育出相当强大的自足圆满的具有抵御、同化、包容与自我修复功能的传统文化,但一方面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剧烈冲击和破坏后,它在许多地方已经凋敝乃至消失;另一方面它日渐不能适应经济、家庭、社会组织等的现代转变而逐渐淡出乡村生活;再一方面出于对西方或城市强势文化的艳羡和追随,许多地方纷纷厌弃自己的传统,或者一知半解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在乡村中“山寨”这些文化;导致乡村传统文化逐渐破坏、消亡、褪色、异化,这种趋势已经越来越快,如果没有强力有效的方法加以遏制,乡村的文化价值将很可能消失殆尽。

001 A RCHITECTURAL J OURNAL

特集:乡村蜕变下的建筑因应Special Collection: Architectural Way to Deal with the Rural Change

然而,这种危机感在许多情况下都没有被足够地意识到,传统文化褪色后的真空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及时的修补。传统的文化解体,新的文化一时无法健全,乡村社会逐步成为文化荒原。家庭伦理瓦解、代际伦理失衡、养老困难、婚姻圈解体、熟人社会的舆论失去了制约人们行为的作用、乡规民俗几近崩溃、人际情感日趋疏远、公共文化生活难以维系……乡村真正的贫穷,在于精神文化的贫穷;文化空白的乡村,也许将成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隐患。

失去了文化活力的乡村,不止是文化的问题。文化活力的丧失,导致乡村不再是可以慰藉心灵的家园,从而失去了保护和发展的内源动力。只有村民能爱自己的文化、爱自己的生活,才会认真去保护它、改善它、建设它;否则要么离开自己的故乡导致乡村空心化,要么艳羡他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改造”自己的家园,无论如何都是自我的放逐和抛弃。这样一来,乡村建设就只有依赖外部的力量和刺激,一旦外部因素缺位,一切又将停滞,许多地方的发展就这样始终举步维艰。

目前的农村建设,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就是经济建设,村民的利益也就是经济利益,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谈得到其他。一部分政策、措施,包括规划设计,都围绕这样的认识来展开。但是,只靠经济利益驱动的社会,不可能是健康的社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也会造成阻碍。在经济思维的指引下,乡村建设或者发展的目标被压缩到经济利益上,把落后等同于经济上的落后,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出发点直接导致了今天乡村建设中的种种困境。乡村本源的价值被忽视了,乡村的所有资源,变得只具有纯粹的经济价值。只要能带来经济利益的,就肯定取得优先地位,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策、规划设计,都变得高度功利化。耕地被占用、生态被破坏、民居被拆除、树木被砍伐、河塘被填平;至于大拆大建、滥建旅游设施、伪造民俗文化媚俗城市游客等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这样舍本逐末的建设,或许可以取得短暂的、局部的经济成效,对乡村的长远发展却是消极有害的。我们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基础任务(哪怕是之一)。而历史可以断言,乡村能够建立、维系、强化其独立的文化价值,才是乡村建设真正的成功。

3 传统资源是乡村实现独立文化价值的基本保证

乡村的自然环境、植被作物、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均是乡村的传统资源。正是这些传统资源的存在,才使得乡村具备了区别于城市的形态和文化,拥有了自身独立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对于建设中华新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广袤的中国乡村大地上蕴藏的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的千差万别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是我们维持自身文化活力、进而发展出新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库。

然而,尽管现在都明白了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重要性,可还没有充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对我们的关键意义,大规模的传统资源破坏几乎成为普遍现象,中国内部的文化多样性逐渐被抹平,没有根基、身份不明的“文化”逐渐蚕食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而深刻地影响到物质环境。先是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失去自己的文化特征,然后是中心城市,然后是县城,然后是镇、村……待到乡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混同成一,乡村面貌都不伦不类地“城市化”之后,文化的多样性将彻底丧失,我们的文化很可能不再有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基础,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将不复存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乡村建设的参与者们往往不遗余力地在荡平乡村文化的多样性,甚至原来因为地处边远而得以幸存的少数民族村寨,近年来也在“乡村建设”的大潮中逐渐被刷上了献媚于外来“文化”的畸形审美色彩。城市的千城一面早已饱受诟病但仍然持续蔓延难以改变,决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在乡村中再现—应该趁现在还有不少村落的传统资源没有被“格式化”的时候,赶紧将它们保存下来,这是中华文明能够继续繁衍发展的唯一希望。

4 保护与发展不是一对矛盾

几乎所有人在表面上都不会否认乡村传统资源应该保护,但是在实践中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急了就不要”。提得最频繁的就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以村民们“你要你的保护,我要我的发展”说法为挡箭牌,为一时一地之利破坏传统资源。夹缝中的规划设计人员于是常常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而疲于应付。在宏观的层面上看,这个“矛盾”其实是伪命题,之所以还能造成巨大的困扰,实则因为相当多的人把保护和发展都简单化、符号化了,保护被贴上“冻结”的封条,发展被贴上“经济”的标签,就这样人为地制造出这个伪命题。我们应该深想的是:保护如何、发展如何?

我们不假思索地赞同传统资源应该保护。但为什么呢?答案仿佛无处不在,但一想却不知何在。我们说以人为本,那么传统资源的保护当然也是为了人,只是,必须注意,是为了一切人,传统资源的保护的要义应该是留存祖先的成果、服务于今天的人民、造福于将来的后代。既然人总有生老病死,乡村当然亦是如此,是鲜活的有机体,变化才是天道。因此,我们对乡村传统资源的保护,绝不是“冻结”,而是管理可能的变化,尽量使它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山水环境应该整治、修复,传统格局可以外延、拓展,乡土民居需要改造、完善,乡风民俗理应维系、更新……只是这种管理必须非常的审慎、科学,必须是在对具体的村落进行非常透彻的研究的基础上,不能是今天这样摧枯拉朽狂飙突进的骤变。应该让村落的变化是在传统的优良基因上逐步蔓枝、开花、结果。仍然以人来比喻,曾祖、祖父、父亲、儿子、孙子难道需要长得一模一样吗?可是他们都在一起,是多么和谐美满的一个大家庭!

生于四川

清华大学博士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作 者]

保护绝不是冻结,发展也绝不止经济。所谓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本质上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拜金主义与更深远崇高的文化追求之间的冲突。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人。人才是发展最基本的对象,人的发展才是本质的发展,其目的和手段绝不只是经济,更重要的是为其培植出茁壮健康的精神文化价值。如果能认同保护就是对变化的积极管理,发展就是对乡村价值的完善,那么就可以理解,传统资源的保护与乡村的发展,本是一体。保护是发展的一种途径,发展是保护的一种手段,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挥乡村的独立价值。

5 乡村的未来:把乡村建设成乡村

乡村建设的成效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最基本的影响来自我们对乡村的认识。比如,如果认为乡村是土地资源的提供者,或者认为乡村是城市人旅游观光的场所,那么就会采取相应的行政、规划措施去让乡村满足这些需求。那么,如果从宏观的角度、历史的纵深来审视,乡村应该是什么呢?

中国乡村就应该是中国乡村,是具有独立的生存形态、文化形态、价值取向和风貌特色的乡村;应尽力在现代化的同时维系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只有这样,乡村才能担负起中华新文化建设基因库的历史责任。乡村只有自救才能救世,乡村绝不能被取代。如果这点意识没有建立起来,那么规划设计做得越多,对乡村的毁坏就越多。而目前很多地方的乡村建设,纯粹把乡村当作各种资源的提供者,那些并不十分必要的拆村并点、中心村建设、农民上楼就是这种思维的直接表现。而小区化的村庄、城市化的景观、庸俗伪劣的“民俗风情”等,就是没有认识到乡村应该具有的独立价值和性格,试图以城市的趣味去妆扮乡村的表现。

乡村成为乡村而不是城市的经济和文化附庸,非常重要,价值独立的乡村给我们提供另一种生活的样本:与自然更密切的关系、更低碳的生产、更质朴的生活方式等。西方典型的文明历程留下了无数的教训,我们的发展为什么不能绕过他人的覆辙,直接将它们带入生态文明的阶段呢?

确实,决定毁坏快速而容易,建设缓慢而艰难。但是,如果仅仅是因为文化重建艰难而缓慢,就如鸵鸟般消极对待这样重大的问题,那么现在已经初露端倪的文化危机在某个时间点将变得不可收拾。所有人,包括宏观微观政策的制订者、规划设计人员、村民自身等,都应该充分地了解文化重塑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各自的能力范围采取积极的行动。当然,乡村建设是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领域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共同努力;对于习惯了在技术层面解决问题的规划设计者来说,似乎更是“跨界”。但是,思想意识决定技术措施,战术行动应服务于战略目标。如果我们不深刻认识到乡村、乡村文化的价值或者认识有偏差,那么做的工作

越多、措施越多,产生的消极效果可能就越多。因此,有必要持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并找出能落到实际工作、产生实际效果的办法。

此前本刊曾刊登了“乡村蜕变下的建筑因应”征稿启事,收到了大量的应征稿件,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业界对乡村的关注正不断提升。但是,许多稿件的缺陷在于过于空泛,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反复叙述,或者用艰深晦涩的国外“理论”蜻蜓点水般地套用在中国的乡村;部分稿件虽然聚焦于乡村具体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但流于八股式的规划成果汇报,且采取的规划设计措施并没有多少探索性……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业界参与乡村建设的一些现实:或者高高在上地俯视乡村做些“学术研究”;或者为完成行政或经济等任务而匆匆忙忙地“规划设计”;或者在这种那种“控制不了”的现实中消极因循—而这些,正是需要大力改变的。

编辑部在选择特集刊登内容时,主要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对乡村实际深入了解后进行的宏观层面的思考;二是具体而微的、带有探索意义的实践。比如,参与北沟村座谈的嘉宾从各自多年的实践经验出发,多角度地对当代中国乡村建设的特点进行了讨论;中国传统村落的分布研究力求揭示传统村落的留存与多种因素的关联,从一个具体的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乡村遗产的留存状况与特点;鉴于唤起年轻一代对乡村的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意选择了“从客观测绘到主观再呈现”一文展现如何引导学生了解乡村的一种方法。英谈村、郝堂村、哈尼族村落民居改造等均从各自特点的实例入手,展现了在面对千姿百态的建设诉求时,建筑师们采取的多种多样的应对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一个重要的认识:乡村建设不可能有什么模式,而应该以万变应百变;许村的实践虽然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但这种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特殊手法,却是基于对乡村建设更本质的问题是要修复乡村文化的深层次思考,而这种思考的价值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马鞍桥村的重建亦是如此,见微知著地说明了乡村建设中“授人以渔、本土营造”的重要性……

当然,受限于篇幅,本特集能呈现给读者的,只是包括建筑师在内的社会各界,在广阔的乡村中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中的沧海一粟。但是,这些思考与实践已经能充分地表明:当今的乡村建设,问题是复杂的,挑战是严峻的,意义是巨大的。每一个正视当下、相信未来的人,无论是村民、规划设计者还是官员,都将认识到我们对乡村的责任,不能逃避也无从逃避—因为看似遥远的乡村,其实和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而只有今天的付出,才能保障明天的希望。

003

A RCHITECTURAL J OURNAL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发展十大新趋势 发布时间:2012-08-16 18:03:05来源:中国产业洞察网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十九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市论坛二00八年北京峰会”上提出,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出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千万人口的巨型城市将达二十个等十大新的发展趋势。 连玉明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未来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也必然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未来三十年中国城市将呈现十大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城市人口突破十亿大关,住房和就业成为城市两大难点。到二0二五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接近百分之六十六,城市人口达到九点一五亿。 二是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巨型城市将达到二十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成都首先进入巨型城市行列。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成为大城市痼疾。 三是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导,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四是流动人口成为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到二0二五年,中国将新增城市人口三点五亿,其中流动人口将超过二点四亿。 五是现代服务业主导城市经济,中国城市将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战略转型。 六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基本形成。特别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将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 七是中产阶级成为城市主流,公民参与意识增强,城市民主化进程加快。 八是临空产业及空航新城建设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0二0年中国民航

机场将达到二百四十四个,将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个区域机场群。 九是环保和生态将成为宜居城市的首选。城市宜居还必须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高房价三大难题。 十是城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多种安全威胁增多,城市完成多样化应急任务和城市治理任务繁重而艰巨。 连玉明强调,未来三十年不仅是中国城市的加速发展期和成长关键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期和爆发期。特别是当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等不稳定因素正在演变为城市的潜在风险,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来源:城市规划网)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一)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1950年代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落后,国家采取了“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实行城乡分治,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950~1978年中,虽然工业化水平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增加了7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明显加速。改革开放初期,返城人口激增,城市化提速,1978~1985年的8年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大量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吸引了巨大数量的农民工群体,15年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又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户籍、社会保障一系列改革,城市化进一步加速,至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6年间提高了6.28个百分点。 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受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沿江地区,1949年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达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调整城市区域布局政策,工业和城市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比重1978年下降到47.9%,19851985年进一步下降到47%。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发展优势突出,也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倾斜,城市发展迅速,至2004年东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达到52.1%。21世纪初,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加速,其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18.3%。 2.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36%上升到1965年的44.9%,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则由25.5%下降为15.6%。文化大革命十年,特大城市服务业功能萎缩,人口相对减少,到1978年其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7.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上山下乡人员返城,特大城市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所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到1985年达到39.3%。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活跃,与农村连接紧密的小城市也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其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4.1%上升到1985年的17.0%。但是由于贯彻限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方针,到1998年特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6.6%。21世纪以来,国家对大城市的限制政策放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1998~2004年大城市、特大城市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分别提高了3.3和2.9个百分点。 3.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 旧中国城市多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或殖民半殖民地经济中心,共同特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寄生性和消费性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生产,国家对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上海等特大城市过剩的消费服务功能被转移到内地城市,其他城市也加强了生产性建设,城市工业生产加强。1950年代后期,城市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城市的生产性功能进一步被强调,消费功能被进一步削弱或取缔,城市工业也进一步重工业化,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各城市之间也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纷纷建立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以达到自我供给、自我平衡,导致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趋同。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市场作用日益扩大,城市经济也逐渐由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精)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2010年10月上下半月VIP 会员免费更新下载】454份 5.2G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中国城市化是中国也是全球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无疑将为全球和中国的诸多领域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了解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于区域、国家或是国际,政府、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投资者、旅游者或是居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下发展水平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外向型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正在面临外需和工业“双难依赖”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必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可以有力地释放被结构扭曲压抑的潜在生产力,有效地提高国名经济的整体效益,更是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以水资源为例,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少水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现有的661座城市中,约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42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30座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就土地资源而言,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土地人均占有量于较小的国家,国家内人均土地面积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耕地为18.26亿亩,到2020年将减少到18.05亿亩。这也就是说,在未来11年里能够农转非的耕地是2074万亩,平均每年不足190万亩。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国家层面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40年改革开放带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中国城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不少城市快速崛起,也有一些城市逐渐衰落或相对衰落。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中后期,中国城市的基本格局已经确定。按照人随产业走、产业决定城市兴衰、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区位因素决定产业布局的基本逻辑,我们在2019年4月《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2019》研究报告中对全国除三沙市和港澳台外的3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发展潜力进行客观排名,深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天津、杭州位居前十。十大城市土地面积合计1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8%;2018年经济总量20.6万亿元,占全国的22.9%;常住人口1.4亿,占全国的10.3%;A+H股上市公司市值76.6万亿元,占全国的72.3%。 十大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已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深圳、南京、杭州未来或有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行列;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建设目标为全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2005年原建设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年)》,定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香港为全球职能城市。2010年住建部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在国

家中心城市的名单中增加了重庆。2016年5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2016年12月,国务院和发改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国家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总体上看,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分别引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重庆、成都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是长江经济带上游的战略支撑;武汉辐射带动长江中游地区;郑州引领中原发展;西安辐射带动西北地区发展。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成都和武汉在榜单中名列前十,郑州与西安分别是11名、14名。榜单前十中的深圳、南京和杭州虽然暂时未入围国家中心城市,但综合实力突出。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据国家建设部《2003年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显示,至2003年末,我国设有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近3.38亿,城市面积39.9万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3%左右。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998年为55%。在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的城市化之所以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是因为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时而又不断反复的艰难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 近代史之前的中国城市化,因为它对中国今天城市化的发展不具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因此本文不予涉及。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100年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具有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它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平衡。东南部城市化进程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则远不如 东南沿海,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城市工业化特征差距悬殊。比如东南沿海的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 等城市不仅在城市规模上迅速扩张,而且其工业化进程也较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甚至不处在工业化进程之列。东南沿海城市的建筑、通讯、工厂、商业、交通已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有了相当程度的联系。譬如上海外滩一条街的高楼大厦,青岛的洋楼区。而其他不发达地区城市则不具备这些工业化的明显特征。 城市的商业化功能不显著。有一种说法,西方资本主义的每个城市都是以市 场为中心的,而中国城市是以官府、衙门为中心的,象北京,紫禁城是它的中心。而市场则散布在四周,比如菜市口、花市、瓷器口都在边上而不在中心。这一阶段的城市中心是属于官府,城市的政治、军事的特征和意义更为显著和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城市形态上商业化的功能不占主导地位。 城市文化畸形发展。由于列强的入侵,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受到了西方 文化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熏陶,中华民族的一些风俗、传统习惯、戏剧、本土文化也占有一定的空间,这二种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城市空间里共存,相互影响但又并行发展着,实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奇特现象。例如:这一阶段的上海已经与传统的中国城市距离很远,西方的文化随处可见,并且占主流地位,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顽强地在这个城市中生存着。如沪剧、越剧这些地方剧种也拥有大量的观众,这种文化畸形发展的现象令人十分费解,不过,人们认为这个现象与上海日后形成的海派文化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时期大约是1949年~1980年左右,这30年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走得非常艰难,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处在一种“反城市化”的状态。例如:对农村与城市在户口的管理上实行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模式,限制农民向城市的流动,甚至出现过大规模地把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这些做法在客观上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处于停滞、缓慢,有时甚至是倒退的

中国城市未来如何发展

看病贵,父母养老难,交通拥堵,头次做父母缺乏规范的常识指导,养二胎经济条件不够,自己养老没着落。环境污染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工作的复杂程度已远非当年可比。如今,中国不仅拥有可比肩发达国家的城市数量,还拥有不逊色于纽约、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知名大都会规模的城市。 中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交通拥堵、工作与生活功能区隔分明、“鬼城”“睡城”频现、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致暴雨内涝…… 时隔37年,中国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建设”与“管理”两端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 总体思路 1.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2.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空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55%,相比改革开放之初不足20%的城镇化率,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国际发达国家80%左右的高城镇化率相比,未来发

展空间依然很大。随着城镇化率超过50%,我国正进入以城市人口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新阶段。转型关口,未来中国城市工作怎样谋篇布局? 如何布局城市? 3.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 4.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5.要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以协同创新牵引城市协同发展。城市工作必须同“三农”工作一起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如何规划城市? 6.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 7.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 8.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面、更舒心、更美好。 9.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如何管理城市? 10.要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户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关于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论述

关于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论述 XHDA 中国城市化进程即中国农村转化成城市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迅速推进城乡之间的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小城镇迅速扩张、人口就地城市化为特点的城市化形式,十六大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中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导致了像上海、北京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水平,如东京的GDP占日本全国的18.6%,伦敦的GDP占英国全国的17%,汉城的GDP占韩国全国的26%,而北京、上海的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只有2.5%和4.6%。要立足与中国实际,北京、上海所占人口比重和上述城市相比要小得多这说明,中国的城市表现出城市结构规模大,但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不协调现象。 中国想发展超大城市,有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发展超大城市,人口问题亟待解

决,大量农村人口进驻城市,相应的民生服务体系也将完善,这对于中国的国力来讲是一个挑战,其次,环境、能源等问题都需要解决,因此,过于发展超大城市是极不合理的,主要的发展战略应该是这样,首先,选取北京、上海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作为典型范例,率先进行超大城市的建设,其他的沿海地区及交通枢纽,围绕这些特殊的城市,在这些主要的城市周边,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当地的城镇化水平,对于中小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体系,建立主要城市的“卫星城”,待时机成熟,国家、地区经济及国力允许的情况下,迅速转化为超大城市,以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超大城市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来建设,切不可照搬照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很好地完成这一项任务。

未来中国城市排名前10名

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 1、北京 不管怎么说北京永远都是首都,所以北京在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中还会稳居第一,毕竟什么都要在北京完成,发展也绝对是要最先考虑北京的。想也知道中国的门面担当就是北京啊,哪怕环境地理因素都不好,也有人为因素的加持 2、上海 上海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走在中国前沿的,在推测的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中,超越北京不是没有可能,毕竟北京虽然是首都但地理位置确实不如上海。上海作为港口城市,对外接纳能力强,有更多的发展和上升空间。 3、深圳 吃亏在地理位置不太好,夹在广州和香港之间,缺少腹地。但由于是南方金融中心、创新中心,所以经济活跃度好于香港和广州,在未来30年中国城市排名预测中,应该是第三。目前深圳由中央委员坐镇,在政治地位上仅次于四大直辖市,超过广州和其他副省级城市。4、香港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最重要的是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想不发展都难。 5、南京 南京文化底蕴丰富,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几乎可以跟上海等地媲美。加上安徽等地人力与人才资源东移的倾向,对于南京发展是个不小的推动。根据新的到2030年的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未来的南京,潜力不小。 6、武汉 武汉是高铁节点城市,与郑州争夺航空枢纽,与郑州不同的是,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重要的港口城市。而且武汉的高校家数86所,在国内都首屈一指,如果把这个教育资源给深圳,深圳就飞了。在武汉经济下行时,两湖流域给深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毫无疑问,这个中部重镇还会借着高铁的东风、庞大的基建与教育的力量,继续发展下去。 7、杭州 在浙江省内,没有可以与杭州竞争的城市,而浙江又是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发祥地,在杭州西湖周边风景胜地,除了各种疗养所、政府军队学校等机构,基本上都是操着浙江各地口音的"老板"们。由于企业主多,杭州的财富沉淀很深。在长三角除上海以外的重要城市中,杭州的GDP总量最高、居民本外币存款最多。 8、成都 四川省内,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可以与成都竞争的城市,以前可以竞争的重庆已经被划出四川,成为独立的行政区。成都是个适合人居的城市,其小麻将与酒吧之风相得益彰,并不奇怪。近3年来,活跃在成都范围内以移动互联网、游戏为投资方向的基金不下30支。而房价却低,自然吸引了超多的人前去。 9、重庆 与成都一惯不对眼的重庆独立成市,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的金融、投资等均位居全国前列。但重庆基数低,从财富积累看,重庆本币外存款总额与成都相差无几,一算人均就非常糟糕,只有成都的47%。在西南地区,成都、重庆是通向中东、欧洲与东部的三个交通节点,就此融入了全球经济。重庆文化极有特点,解放碑的时尚在全国小有名声,此地穿梭的长江大桥,预示了近几年重庆的经济底线何在。 10、天津

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未来30年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趋势 一.未来3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未来二十年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一)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继续扩大,人均收入差距可望缩小 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沿海地带仍将是投资的热点地区。 首先,从石油、铁矿、粮食、棉花等重要资源的供给来看,国内的储量不足;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大多是从资源开发起步的,而资源开发一般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等特点,勘察开发和生产的成本高。海外进口的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偏重于制造业而非采掘业,虽然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布局的重心仍在沿海。 其次,沿海地区的产业密集度高,企业之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分工关系,以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西部建设所需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往往高出沿海城市好几倍,这自然会影响到对西部投资的经济效果。另外,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社会管理成本低。西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总水平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管理水平低,管理成本高。 与此相关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西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有望缩小。为了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国家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财政转移支付和用于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的资金也会不断增加。 政府投资的倾斜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提高。东西合作的加强、城市规模的扩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活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增加就业,而且能够提高工资水平。随着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口将随着东部地区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向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的人口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分子”增加,“分母”减少,人均收入必然增加,相应东部地区的“分子”“分母”同比例增加,因此二者的差距是有望缩小的。 (二)三大城市群继续主导中国经济发展

城市轨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成绩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4年 2 月 城市轨道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发展 的“瓶颈”。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将严重影响大城市的

可持续发展。但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有前瞻性,要结合我国国情以及各大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通过近几年对轨道交通的亲自参与和了解认识,现分析一下我国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未来趋势,问题及原因,建设历程1、前言 21世纪以来,具有节能、快捷和大运量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愈趋受到众多城市的 关注。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和磁浮系统。由于畅通、高效、可靠的交通出行不仅是出行者选择出行方式的基础,更是城市交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快速、便捷、安全、运量大和运输效率高等特性,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乘坐轨道交通出行。 2、国内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起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筹备北京地铁网络地铁建设,在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随后建设了天津地铁(7.1Km,现已拆除重建)、哈尔滨

人防隧道等工程。该阶段地铁建设以人防功能为指导思想。 发展——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仅有上海、北京、广州等几个大城市规划建设轨道交通。该阶段地铁建设开始真正以城市交通为目的。 政府调控——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批省会城市开始筹划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进行地铁建设的前期工作。由于要求建设的项目较多且工程造价高,199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办60号文,暂停了地铁项目的审批。同时,国家计委开始研究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政策。该阶段为政府通过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来指导地铁的规划建设。 建设高潮——1999年以后,国家的政策逐步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全国己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达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8个。该阶段地铁建设速度大大超过之前的30年。 3、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全国现已有14座城市54条线1688公里轨道交通系统投入运营,而在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轨道交通只有北京的40公里地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迅速成为许多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并在我

中国十年后(2025年)最富24个城市

中国十年后(2025年)最富24个城市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倪鹏飞博士牵头,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专家共同携手,根据过去五年全国城市发展的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比较各城市内外环境,从294个城市中选了24个城市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分析。 1.北京。今朝首善之地,明日世界城市。全球格局变化,中国迅速崛起。北京以首都地位对内汇聚全国资源,对外有广泛的国际联系。目前北京城乡差距较大,环渤海城市群尚未形成整体聚焦效用,未来发展空间大。另外,政府立足现实,战略高远。 2.上海。借重中国崛起,建设世界中心。开放的国际市场拓宽了上海获取资源的途径与潜在的发展空间,其全球战略地位日益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实力强劲,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将崛起成为世界级大都市。此外,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

3.成都。昔日”中华天府之城“,明日”世界田园之都。成都提出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全球定位和长远目标,并继续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的历史文化浓郁,生态环境优越。信息技术发展,赢得了与沿海地区城市相近的发展机会。

4.沈阳。借振兴东北机遇,展“东方鲁尔”雄风。沈阳的基础条件良好,城市环境优美。国有企业改革率先完成,民营企业与国际接轨。国际投资和国内产业转移,为腾飞提供硬件支持。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为沈阳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5.重庆。老树逢春发新花,迈向国际大都会。国家将重庆定位为西部的重要增长极,使重庆获得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沿海工业梯度转移及重工业加速的双重机遇下,重庆将依托雄厚的基础进行产业升级。此外,城乡统筹发展,拉动了强劲的内需。

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来看,城市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城市发展内在机制的作用下,未来中国的城市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城市化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从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城市化正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按照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城市化水平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表明,城市化率的变化轨迹近似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这一曲线将城市化进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1)城市化初期:城市化水平低,城镇人口的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工业化依靠有限的农业积累起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有限,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少量的工业部门和工矿产业聚集区,城市化的增长速度缓慢。 (2)城市化中期:城市化水平在30%~70%。这一阶段,工业化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使城市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可将此阶段进一步划分为城市化中前期和城市化中后期两个阶段。①在城市化中前期,即城市化水平在30%~50%,由于工业化规模和范围的迅速扩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呈逐步加速的态势。②在城市化中后期,即城市化水平在50%~70%,随着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工业的就业弹性下降;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城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劳动力更多地被服务业领域所吸纳。劳动力的转移由以工业为主逐步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城市化进程呈逐步减速的态势。(3)城市化后期: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这一阶段,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新增劳动力主要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完成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城市所吸纳,城市化速度趋于缓慢。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一般在70%~80%,城乡人口基本稳定,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将处于停滞状态。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开始进入中期阶段,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1995~2007年城镇人口比重由29.04%提高到44.94%,年均递增1.3个百分点。按照城市化的阶段性发展规律,未来城市化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直到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城市化水平才会进入缓慢增长期。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为城市化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发展所决定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化最基本、最重要的动因。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未来国民经济仍具有持续较快增长的条件和潜力。因此可以预见,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整体上仍将处于快速的数量型扩张阶段,这也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动剧烈的时期,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传统社会将转变为以城镇人口占多数的城市社会。到2013年前后,全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尚属罕见,几十年来,数亿人口涌入城市,中国城市所吸纳的人口比西方很多国家的总人口还要多。城市化对中国的意义是绝无仅有的。中国有不少城市,不过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城市的变化倒是非常的大,有些小渔村现如今一下子成为了大都市。那么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有哪些呢? 武汉 武汉,简称“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武汉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一部强劲的经济引擎,未来的武汉将为努力打造世界级的航运中心,中国的高铁核心节点。 成都 成都,简称“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国,这个称呼从古至今都非常的有名气,现在的成都不仅仅在旅游业上发展得很好,在经济发展上也从来没有落后过,可以说四川省也是举全省之力在发展成都的经济,这也让全省第一的成都和排在第二位的绵阳在GDP上相差了上亿万元了苏州 苏州,古称“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有近2500年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7319.51亿人民币,在所有地级市中位列第一。 苏州的经济实力在我们国内也排在了前十的位置,排在全国第六的位置,在

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93亿元,由于苏州的行政级别并不高,只是一座一般的地级市,所以大家也将苏州称为是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级市了,另外苏州离上海也近,在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苏州的发展也会比一般的城市要快 合肥 合肥,简称“庐”或“合”,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现在,合肥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以及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国最有希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唯一的龙头是上海。而三个副中心城市,分别是:南京、杭州、合肥。 20年前,合肥算是边缘城市,但随着实力的不断崛起,它的地位早已水涨船高。顶层设计就明确指出,要“努力将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南京杭州都是GDP一万多亿的城市,排名在全国第10/11的位置。这也反映出中央对于合肥的期待。 从2001-2017年来看,合肥不管是GDP增幅,还是人口增幅都在41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力压深圳、郑州、南京等明星城市。

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判断

对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判断 李铁 中国城市化的独特特征 第一,对于为什么提出城乡统筹、城市化的理解,目前看来,还有很大偏差。从提出两个反哺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否摆脱了对农村的剥夺呢?改革开放前,我们是对农产品进行剥夺,用低价农产品来进行剥夺。改革开放后,我们面临着对农村劳动力的剥夺,廉价的农民工和廉价的土地。到现在,这个趋势并没有出现根本逆转。也就是说,我们仍然依赖于农村这个庞大的蓄水池、庞大的劳动力群体,对城市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强有力的支撑,我们仍然没有摆脱不平衡的经济支持。这不仅是对现在,也是对未来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判断。 当年中央提出两个反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现在依然是城市通过各种方式拿农民的土地,同时,排斥农民工进入城市享受公共服务,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也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情。 这个国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当然是户籍制度问题。在这个户籍制度之下,把整个中国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体系封闭在一个个狭隘的公共空间,这些圈相互间不开放,小城市到大城市,大城市到更大的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农村都受到封闭公共服务圈的限制。改革开放后,我们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夺,也形成了大城市远优于小城

市和农村的公共福利,这就使这种利益被相对固化了,而一旦固化,要打破这种利益圈子就很难。因为所有的城市,越大的城市,它整个的公共的社会群体就具有更强的对决策的影响性,也就是说它有更多的话语权,而这种话语权使不平衡的利益群体长期维持下去,这就是我们国家城市发展、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基本国情。但是,这个国情和过去不一样,它反映的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不是针对某一个所谓的阶级。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难度显而易见。 第二,如何认识我们国家和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区别。这也是一个经常有争议的内容。很多人把西方国家的城市群,包括各种不同城市的发展模式搬到中国,可是他们忘记了,在西方国家,人口是可以自由迁徙的,但在中国不行,即便迁徙了也不能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正因如此,中国今天才提出城镇发展的问题。由于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现在形成了两个固化的群体,城市人口对农村人口通过共有的方式和公众的方式形成一种剥夺。 第三,要认识到中国的城市和国外的城市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差别是自治。所有的西方城市都是自治的,而中国的城市是有等级的。所谓的等级就是有直辖市、地级市的区别,这个等级意味着利用一种行政权利对不同城市资源的占有,地级市对县有一种资源占有,县对镇也有资源占有,城市对农村仍然有强制的资源占有。这种占有是通过行政权利来向下扩散的,是中国的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中国的城市就是过去的一个州、县,上海不仅指它的核心城区,而且包括周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精)

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2009年11月22日10:12凤凰网论坛 中国城市化是中国也是全球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无疑将为全球和中国的诸多领域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了解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于区域、国家或是国际,政府、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投资者、旅游者或是居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下发展水平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外向型、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正在面临外需和工业“双难依赖”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必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可以有力地释放被结构扭曲压抑的潜在生产力,有效地提高国名经济的整体效益,更是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以水资源为例,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少水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现有的661座城市中,约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42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30座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就土地资源而言,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土地人均占有量于较小的国家,国家内人均土地面积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耕地为18.26亿亩,到2020年将减少到18.05亿亩。这也就是说,在未来11年里能够农转非的耕地是2074万亩,平均每年不足190万亩。 3、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和资源全球共享。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发达国家依靠其在高端技术和高端产业上的垄断地位,攫取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中国未来重点发展城市简单分析: 在北京未来的规划中,到2030年,中国将跻身中国十大超级城市,将形成一个核心,一个主要城市和一个副城市的格局。城镇人口将控制在2000万左右,它将成为世界交流中心和世界级技术创新中心城市。 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城市,广州将建设世界一流的交通枢纽,大力发展南沙地区,这将成为广州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引领国际城市潮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城市。 在此基础上,上海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交流城市和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城市,并建设中国的国际金融示范区。 深圳,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惊叹于这座城市的发展,并令世界感叹。未来,深圳不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城市,还将成为全球海洋城市之一。上有天堂,下有苏州和杭州,这是世界对杭州美丽风景的奇观。 未来杭州将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和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融合城市经济,文化和景观,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武汉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中部地区强大的经济引擎。

未来武汉将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航运中心和中国高铁的核心节点。成都是中国人文荟萃,自然风光最富饶的土地,如今正努力吸引世界一流的科研企业和技术人员,将自己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科技创新城市。 天津是中国中央政府直辖的四个直辖市之一,也是环渤海重要的经济引擎,它与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未来,天津将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航运枢纽,并努力成为世界三大港口之一。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一个中央直辖市,提出了宜居,森林,光滑,安全,健康的五个重庆概念,使重庆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世界上宜居宜居的城市。作为东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沉阳未来将成为东北亚最大的货运中转场所。计划建设中国最大的地下商业网络区,积极引进国内外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入驻,努力成为世界重要的精密工业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