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讯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会讯

学会秘书处编2009年第3期,总第58期

2009年11月10日出刊

本期目录

●2009年第二次秘书长联席会会议纪要 (1)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3)

●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工作会议召开 (5)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三届工科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纪要 (6)

●第五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9)

●2008年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居何处,

意欲何往?”课题第四次研讨会会议纪要 (14)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16)

●新增团体会员单位 (19)

2009年第二次秘书长联席会会议纪要

9月29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09年第二次秘书长联席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长陈皓明教授主持。国务院学位办综合处卢晓斌副处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执行副主编周文辉,学会副秘书长、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赵伟,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和委员会的秘书长、副秘书长或秘书处干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等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1)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即将召开的全体会员大会内容安排计划的讨论;(2)讨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换届筹备工作中的主要问题;(3)讨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章程的修订工作;(4)讨论全体会员大会上学会秘书处的工作报告内容;(5)参会的国务院学位办领导传达相关指示和精神。

会上,学会秘书长陈皓明教授首先介绍了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体会员大会主要安排的具体考虑。学会现有会员单位总数已近500个。考虑到可能参会的人数较多,故在会场安排上选定了交通方便、接纳能力强的北京友谊宾馆。初步预定,学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于2009年11月27-28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根据工作安排,预定于10月下旬在清华大学召开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会议。学会全体会员大会的筹备工作,将由学会秘书处与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和委员会的秘书处等共同组织并承担。大会拟邀请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领导参加并作报告。大会的其他议程主要包括:本届学会五年来的工作报告;学会章程修改的报告及对修改后章程的审议及表决;学会理事会换届选举,学会新一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的选举;学会近年重要课题研究成果大会交流;学会课题优秀论文和优秀研究成果表彰等。在全体会员大会上拟聘请专家及领导做的大会主题报告内容,将主要包括:全国博士质量现状调查;我国研究生教育2020年发展规划;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修订进展;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现状及问题,等等。

学会秘书处在今年5月27日召开的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向8个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及其他与会领导等征求了对学会章程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与会的多位学会分支机构秘书长提出,学会章程的第三条即有关学会宗旨的条款中,应该增加“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相关表述;并还指出,有些常务理事或理事因工作变动等原因,实际上已不可能再承担、履行相应义务。针对这种实际情况,为确保学会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应该

在学会章程中增加有关常务理事、理事人选替换机制的条款。今年8月下旬,学会秘书处又向所有理事单位发函,征集对学会章程修订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已收到了一些理事单位寄来的反馈意见信函。学会秘书处将认真梳理、归纳收回的所有反馈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将形成学会章程的修订草案以及有关学会章程修改情况的报告,并将提交全体会员大会审议和讨论。

会上,陈皓明秘书长还就学会秘书处在会员大会上提交的学会工作报告应包括哪些内容等谈了初步的考虑,与会领导对此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学会秘书处提交过去五年学会的工作报告,其主要将包括本届学会组建5年来,组织广大会员单位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方面的情况;学会秘书处以及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和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开展的学术研讨、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的情况;学会组织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业务培训活动的情况;学会协助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组织会员单位开展相关课题调研工作的情况;学会秘书处的日常管理工作、学会各工作委员会和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其他工作的情况等。

会议的最后,国务院学位办卢晓斌处长传达了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张尧学就如何组织开展好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作最近的谈话精神。之后,他对学会五年来在学术研究、工作交流、政策研讨、改革试点推动等各方面所做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且表示自己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处供稿)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第三届常务理事会会议纪要

2009年10月23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王大中、副会长匡镜明、秘书长陈皓明等29位常务理事或委托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会长王大中院士、副会长匡镜明教授共同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1)讨论拟定于11月27日召开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体会员大会的内容安排;(2)讨论在全体会员大会上秘书长代表学会将做的本届学会工作报告的详细提纲;(3)听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章程征求理事单位等修订意见情况的汇报;(4)讨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换届选举办法以及人选产生办法等具体事宜。

会上,学会秘书长陈皓明首先介绍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全体会员大会的主要内容安排。鉴于本学会会员单位总数已近500个,考虑到参会人数可能较多的情况,学会秘书处拟定于2009年11月27-28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学会第四次全体会员大会。本次大会将邀请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领导参加并作讲话。大会的其他议程主要包括:理事会换届选举;学会章程的修订及审议;多个大会主题报告;会员单位优秀研究论文和优秀研究成果的表彰等。大会主题报告的内容主要涉及:全国博士质量调查结果;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专业学位制度、设置和教育研究;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目录修订工作进展;研究生德育教育等重要内容;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现状及问题等。

随后,陈皓明秘书长介绍了学会秘书处准备在全体会员大会上做的本届学会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学会组织广大会员单位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的情况;学会秘书处、学会各分支机构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的情况;学会秘书处以及一些分支机构组织开展的管理业务培训的情况;学会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协助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开展的相关调研工作的情况;学会秘书处以及各分支机构秘书处的日常工作等。与会的多位常务理事或代表对学会工作报告的内容、报告行文等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学会秘书长在现有的学会工作报告详细提纲基础上,对学会过去五年的工作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形成学会工作报告的初稿。

接下来,学会副秘书长赵伟介绍了学会秘书处成员以及学会理事单位对学会章程修订的意见和建议的汇总情况。学会秘书处在今年第一次秘书长联席会议上,就学会章程

的修订问题,向学会各分支机构秘书长等征求了意见。当时,就有多位学会秘书长联席会成员对学会章程修改发表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学会秘书处又于今年8月下旬,向学会全体理事单位发函,就学会章程修订征求各理事单位的具体意见和建议。随后,一些理事单位反馈了修订章程的意见和建议,共涉及对现行学会章程中8个条款的修改。学会秘书处在研究、分析了理事单位所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拟定了学会章程的第三轮修订稿,并准备提交全体会员大会审议。与会的常务理事或代表原则通过了学会副秘书长赵伟所做的关于修订学会章程情况的报告;并建议,在学会章程修订稿中,应增加有关本学会理事单位选举产生的基本原则及选举办法等方面的条款。

之后,学会秘书长陈皓明向与会的常务理事或代表等介绍了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改选事宜的筹备情况。陈皓明秘书长介绍说,学会在拟召开的全体会员大会期间,将选举产生新一届即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以及秘书长等。根据上一届学会理事会改选情况,本届学会理事会单位的产生将综合考虑候选单位是否为上一届理事单位、候选单位的地域分布、候选单位所属不同高校类别的兼顾等等多方面因素;学会会长、副会长候选人的产生,则主要考虑了候选人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熟悉程度、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威望,同时也兼顾到候选人所在单位在全国的地域分布等多方面条件。随后,常务理事会会议全体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了陈皓明秘书长代表学会秘书处提出的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候选单位及具体人选等的产生及选举办法;学会第四届拟任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候选人名单等。会议的最后,与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及代表等,还就学会的会费标准要否调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多位与会理事、常务理事建议,为使学会能持续地支持更多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并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术研究、工作经验交流等活动,考虑到本会会员绝大多数都是单位会员的实际特点,且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有责任多承担学会相关义务等,建议相应增加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理事单位及一般会员单位缴纳会费的金额标准。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处供稿)

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工作会议召开

6月25-26日,2009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工作会议(总第15次会议)在太原召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的有关领导和编辑部的专、兼职编辑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杂志创刊25周年刊庆的一项活动——评选第四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优秀论文。本次优秀论文的推荐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截至6月1日,共收到个人自荐、读者推荐和单位推荐的文章282篇次,剔除重复推荐的61篇后,还有221篇文章进入论文初选名单。编辑部根据文章本身的内容、文章的推荐意见、文章被权威期刊全文转载和引用情况,同时综合考虑文章作者的单位分布以及文章的推荐次数等,剔除了91篇文章,最后有130篇文章进入备选论文名单,聘请39名兼职编辑和审稿专家等对其进行了通讯评审。经过专家的评审和筛选,共有87篇文章入围。在本次会上,与会的兼职编辑和审稿专家从这87篇入围文章中初步筛选出一等奖论文10篇、二等奖论文20篇、三等奖论文44篇,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审核、批准。

自1984年创刊以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编辑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共举办了三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分别是1994年杂志创刊10周年、1999年杂志创刊15周年和2004年杂志创刊20周年时进行的,前三次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共评出一等奖文章22篇、二等奖文章54篇、三等奖文章101篇及荣誉奖文章1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供稿)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第三届工科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纪要

2009年7月2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三届工科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工科工作委员会11位委员、未能到会的3位委员委托的3位代表以及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处的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赵伟教授主持。

会议首先通报了2008年度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情况。2008年度,工科工作委员会主要开展了如下5项具体工作:第一,主办或参与组织召开了2个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具体是:2008年7月2日至5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办的,由内蒙古科技大学承办的第十七届华北地区工科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2008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召开的,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部分工科工作委员会委员作为特邀报告人或嘉宾,参加了上述2个研讨会。第二,推行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与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轮流召开的学术活动机制。按照所确立的轮流举办学术活动的机制,2008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召开了第二十四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2009年将由北京工业大学承办第五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2010年将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二十五届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第三,组织开展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工科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申报了2008年学会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立项结果为:工科工作委员会牵头承担的学会重点课题1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的课题15个,会员单位自选的课题22个;对工科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立项的“十一·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配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进行了中期检查等工作;对工科工作委员会申请立项、牵头承担的2008年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居何处,意欲何往?”》,组织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该课题依托单位为清华大学,共9所国内著名工科院校共同参与,分为5个专题开展研究,已组织召开了3次课题阶段研究成果研讨会,计划于2009年9月结题。第四,对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初试科目调整及命题形式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征求意见等工作,通报了已返回的5所院校的意见建议。第五,秘书处日常工作,如参与筹备相关学术研讨会、完成秘书处档案资料整理、联络工作委员会委员,等等。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讨论了工科工作委员会2009年度的工作计划。工科工作委员会2009年拟开展的工作主要有:(1)召开第三届工科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即本次会议];(2)组织召开2009年第五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工科工作委员会主办、

北京工业大学承办];(3)对工科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承担的“十一·五”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研究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配合总会秘书处做好结题及验收等工作;(4)对工科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承担的学会2008年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配合总会秘书处做好结题及验收等工作;(5)推行、调整并完善全国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讨会与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轮流召开的学术活动机制,建立会员单位承办两年召开一次的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的申报机制;(6)试建立工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培训机制;(7)对覆盖面大(参与会员单位多)的工科研究生教育学术活动,以多种方式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资助;(8)积极组织会员单位参与2009年学会拟启动的重大或专项研究课题的申报;(9)总结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改革试点的初步经验;(10)配合总会做好学会换届的相关筹备工作。

结合上述工作计划,委员们对2009年度希望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1)针对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初试科目调整及命题形式改革意见征求工作反馈的单位数较少,无法形成有效的统计性结果,建议重新设计一份简单明确、针对性更强的调查问卷,重新发送至所有参加此次考试改革的工科会员单位,再进行新一轮的意见征求。根据这一轮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情况,对该项考试改革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并以工科工作委员会名义向教育部提出对考试改革的意见建议。(2)鉴于教育部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涉及到工科的专业学位即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科工作委员会应该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这样一个新的教育培养工作给予重点关注,建议组织对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考方式、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工作研讨和专题研究,以促进相关工作的平稳开展、有序进行。(3)关于工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培训机制,有的委员建议,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之间应直接建立管理人员的派出和接收机制,以促进和加强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直接的交流及互访活动。(4)建议根据本次“十一·五”课题、2008年研究课题的结题验收情况,对其中完成情况较好的研究课题成果集结成册,形成正式出版物。

随后,与会委员及代表们还围绕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这一热点问题交流了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清华大学介绍了制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几点想法,即课程体系应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有必要设置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实践应作为必修环节,有学分要求;论文课题必须来自企业实际,并应尽可能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应以项目形式进行工程硕士培养,成立相应的依托企业科研项目培养工程硕士生的指导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介绍了对硕士生进行分类培养的几点想法,如拟将硕士研究生分为课程主导型和科研实践主导型,对其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试点培养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介绍了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宝钢集团等建立实践基地进行工程硕士培养的模式,并指出应采取措施避免全日制工程硕士被工学硕士同化。天津大学指出,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导师队伍建

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并通报了已计划于2009年底在天津大学组织召开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届时将邀请相关院校参与研讨。

最后,第三届工科工作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所有与会代表对会议承办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给予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第五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9年7月3日至4日,第五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会议的主题是:“科学为魂、质量为根、强国为本——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

国务院学位办工农处任增林处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长陈皓明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赵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范伯元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守法教授以及部分工科工作委员会委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0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共18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守法教授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随后,国务院学位办工农处任增林处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国家确立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就业市场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本科毕业生的规模等几个因素的推动下,可以推断,硕士生教育规模还将保持一个比较大的规模水平上。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以我国现有的学位授权体系、研究生培养能力,以及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规模等,如何更好地支撑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型培养的问题。硕士生分类培养,就是要从原来不明确培养类型到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方向发展,以适应国家研发投入水平的需要和满足国家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另外,在谈到当前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研究重点时,任增林处长指出,首先要进一步丰富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方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诸如“工学”、“工程”等概念的演变进行梳理和研究,对两者的关系问题提出

有益的结论。同时,重点研究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工程师职业资格的关系等问题。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一方面促进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以职业工程师为培养目标来设计和改进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能为我国工程师职业资格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建议。

会议主办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赵伟在发言中指出,工科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建立创新型国家培养数以百万计高层次、高素质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人才的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水平。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过了30年的今天,围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个核心,回顾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探索工科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根据新形势、新需求、新变化重新思考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定位与层次结构,探索地方工科院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与自身特色,并展望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无疑成为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次会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希望这次会议为大家提供一个学术交流和工作研讨的平台。

围绕本次研讨会主题,代表们听取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秘书长陈皓明教授关于“创新性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丁雪梅教授关于“哈工大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硕士研究生的分类培养”、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杜朝辉教授关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段广才教授关于“强化学科优势,突出地域特色,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浙江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子辰教授关于“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蒋毅坚教授关于“地方工科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的报告。

陈皓明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创新教育对于中国教育传统是一个挑战。培养创新人才,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必须找出一条创新人才成长之路,关键是要让学生经历不同程度的创新实践。他通过总结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过程,指出以“培养学生创新动力和能力为指向的”实践教育活动,对于创新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在这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让学生面向问题找到所需的知识,要经历苦苦寻觅的阶段和取得成功的顿悟的感觉,并体验成功时油然而生的自信和自豪感。为构筑创新性实践教育,需要以完善综合的学科布局、前沿的学科方向、一流的师资队伍、坚实的研究平台、活跃的学术氛围做基础。此外,创新性实践教育还必须形成鼓励创造、勇于冒尖、敢担风险、包容失败的合理机制和氛围,让一切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再有,全面考察、科学选拔出不仅学习好、更是好

学习的研究生,也是创新性实践教育成功的关键。

丁雪梅教授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06年以来对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实践,指出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生源结构趋于多样化但培养模式单一、课程体系和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及学生需求的背景下,通过连续3年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校性研究生教育评估和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哈尔滨工业大学解决了重视研究生教学、构建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哈尔滨工业大学将从2009年9月开始,结合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及培养,在主要工科一级学科实施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丁雪梅副校长指出,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对相应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满足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也要保证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硕士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核心是:根据研究生本人志愿、课题方向、就业形势、学科建设需要等,对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工科硕士生进行分类培养。对于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个系列的研究生,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到学位论文的要求等都要分别设置,以充分体现各自的侧重面。分类型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工作刚开始试点,在学生对培养类别的选择及调整、主管部门政策支持、管理工作量大难度高以及调动教师积极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杜朝晖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报告中指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培养质量;强化导师主导作用,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生活待遇,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进而带动学校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改革以完善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为核心,一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二是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透明、有利于有序竞争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三是建立体现培养质量的招生指标分配制。上海交通大学通过改革试点,激发了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初步优化了学校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了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环境,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现象。杜朝晖教授在报告中,还对进一步深化推进改革应当从与时俱进完善指导思想、丰富夯实改革实践、构建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适时总结评估改革效果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思考,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陈子辰教授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报告中,从科学发展观对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要求出发,介绍了浙江大学开展学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段广才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河南科技大学通过强化学科优势,突出地域特色,提高该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的实践与探索。

蒋毅坚教授在报告中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指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机

制要在“科学定位是前提,建设团队是核心,大型项目是载体,搭建平台是保障,创新文化是基础,服务地方是宗旨”的工作方针指导下,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除与会代表外,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的工作人员以及该校各院系研究生事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均通过网络收看了大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

大会报告之后,与会代表具体围绕“培养定位与结构调整、培养机制改革”、“创新研究与实践”、“培养质量保证”、“专业学位教育”等4个专题,进行了分组研讨和交流。在分组讨论会上,许多代表介绍了本单位在这四个专题方面近期开展的探索性改革实践及已取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和体会使其他一些单位的代表深受启发,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探讨,气氛热烈。与此同时,国家近期推出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问题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关注,大家就这类硕士生的招生、课程设置、管理、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导师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闭幕式上,首先宣读了由专家评选出的本次会议的6篇优秀论文,并向作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随后,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吴斌教授、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林建一教授、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主任吕永康教授代表各个组,对分组讨论情况做了汇报发言。吴斌教授指出,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格、类型越来越多,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尽快针对研究生的各种培养类型给予明确定位;在结构调整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和质量应考虑社会需求。林建一教授指出,在工科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创新研究与实践是永恒的话题。在创新研究与实践中,各培养单位都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建立起了创新实践平台,但是如何划拨实验运行费、如何界定项目的创新性、如何资助及使用项目资金等问题值得深思。吕永康教授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和出口标准,涉及其培养方案制订、实践环节设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等内容,并要体现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同一层次不同类型各有侧重,防止矮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切实保证并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最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赵伟教授对本次会议的主题报告及分组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作为一种学术研讨机制,为全国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认识、加深了解、互促互帮、共同发展的工作平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为这样一种机制更加健康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他同时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确立的研究生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健全的人格,向社会传承精神文明、发展物质文明并提供创新思想,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反思我们新出台的具体做法、举措、规定等是否与培养目标相背离、在实质上相抵触,从而使我们少走弯路,切实实现本单位工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在此基础上,每个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具体培养过程的灵活度是非常大的。地方院校要办出特色,而不宜盲目跟风、求大、求全。

本次会议收到来稿110多篇。经会议专家委员会评审,最终确认了其中的104篇文章收入会议论文集,并将精选约70篇论文集结出版专著。这些文章主要涉及对工科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对不同层次工科研究生培养定位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对新形势下的工科研究生教育内部类型结构调整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分析,以及培养机制体制创新与实践研究、工科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践与探索、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管理与信息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科研究生课程建设、素质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北京工业大学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北京市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工程实训楼以及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等,对北京工业大学近年来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给予了较高评价。

全体与会代表一致对北京工业大学为开好本次大会所做出的精心安排及提供的周到服务表示衷心的谢意。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2008年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居何处,意欲何往?”课题

第四次研讨会会议纪要

时间:2009年7月16日—7月18日

地点:哈尔滨市

承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参会人员:哈尔滨工业大学丁雪梅、甄良、张国宏、宋平、雷稚蔷、李岳;上海交通大学杜朝辉;华南理工大学李忠、熊玲;天津大学白海力、何振雄;西安交通大学李秀兵;国防科技大学邵福球、阳仁宇;重庆大学李玉兰;浙江大学瞿海东、郑忠伟;清华大学赵伟、阳荣威、王钰、康妮。

2009年7月17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现居何处,意欲何往?”》课题组的9个课题承担单位的21位领导和老师参与了课题阶段研究结果交流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如下:1.专题(3)、专题(4)和专题(5)调研成果的交流与汇报:

按照日程安排,重庆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依次均针对专题(3)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战略计划、专题(4)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发展的策略等、专题(5)本课题组所取得研究结果的试验及推广问题,包括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战略计划、人才培养定位和策略等进行了汇报和交流。汇报和交流反映出,各课题承担单位从不同角度,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和发展动向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对本课题中上述3个专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各单位围绕课题研究所开展的改革实践各具特色,相关思考虽有共识,但也各有特点和侧重,取得了不少有参考和借鉴价值的成果。大家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有:高校工程教育师资能力明显不足(校门到校门型的博士教师,缺乏甚至十分缺乏工程经验和实践,以他们现实的能力,很难驾驭不同类型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教育),不适应高等工程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次教育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单一,培养规格少、教育层次少;近年来工科人才培养规模的减少,与社会风气普遍浮躁以及管理部门主观意识使然关联紧密;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计划性仍很强,刚性不变,不适应快速变化的高层次、职业型工程人才市场对相应人才知识、能力的实际需求;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上,现实需求让位于“一刀切”式管理的问题仍很

突出。与会者普遍认为,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以解决,无疑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科学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总结并研讨下一阶段课题研究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在听取各单位代表的汇报后,与会领导和老师普遍认为,这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虽然各单位承担了相同的研究专题,但各单位的研究视角各异,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各具特色;得出的结论、提出的问题虽然有不谋而合之处,但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及切入点各有侧重,将大家的研究结果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研究论据将更加丰富、全面。

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反映各单位的研究成果,课题结题报告将采取一个总体报告附加九个分报告的形式进行提交。其中,九个分报告由九个课题承担单位分别撰写,分报告可不拘泥于固定格式,不必求大求全,但应尽量体现本单位的研究特色,可有所偏重。鉴于课题研究起步阶段的研究较零散,而各分报告直接反映各单位的研究成果,故要求大家基于已有各阶段研究结果形成本单位的分报告时,要注重进一步挖掘和补充,以提高本单位分报告的研究分量。在协商基础上大家确定了,分报告应于8月31日前汇总至清华大学。

总体报告由清华大学基于5个专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9个分报告进行汇总性撰写。总体报告要体现5个专题的研究成果和9个分报告的研究精华,突出主线和理念。另外,总体报告还应包含课题研究背景、报告形成过程等方面的介绍,应含有行动报告特色,并含有政策建议等。总体报告的框架应于8月31日前完成,并发至各参加单位征求意见。总体报告初稿拟于9月底前完成,并再次征求各承担单位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清华大学应根据反馈意见完成最终报告。

在课题结题阶段,各承担单位可对本课题继续进行补充和挖掘,课题组鼓励各单位基于该课题研究成果发表文章,且提倡以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最后,各单位参会领导和老师等对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在承办此次会议过程中给予大家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一致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

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2009年7月21日至26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举行。会议共有来自全国52所农林研究生教育培养单位的236名代表参加,大会收到学术论文47篇。

本次年会由东北林业大学承办,并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办公室、黑龙江省教育厅以及东北林业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学位办欧百钢处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辛宝忠,黑龙江省教育厅学位办主任房文斌,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杨传平教授,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曹军教授,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赵雨森教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嘉林教授,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胡承孝,副主任委员、北京林大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马履一教授,副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董维春教授,副主任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王跃进教授以及其他委员出席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在介绍会议筹备情况后,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嘉林教授指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类型、层次、结构、布局,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培养机制,以及作为研究生教育基石的学科建设等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在当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如何实施好培养机制改革,如何采取新措施、通过何种新途径来不断地提高我们农林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任务,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他希望与会代表通过年会这个平台,互相学习,共享成果,借鉴经验,进一步发挥年会的功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我国农林学科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

随后,东北林业大学校长杨传平教授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学科建设情况、研究生教育情况,并预祝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辛宝忠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介绍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他希望黑龙江省各高校能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多交流,多学习,促进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国务院学位办欧百钢处长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了年会的重要意义,肯定了年会的主题,并希望年会取得的各项成果能够对农林学科各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本届农林学科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加强学科建设,改革培养机制,提高培养质量”。根据这个主题,会议采取了大会报告与分组讨论两种形式。

一、加强学科建设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学科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往往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水平。结合当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在开展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的学科目录修订工作,大会邀请到了国务院学位办欧百钢处长做了题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农林学科整体实力》的主题报告;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嘉林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学科交叉和集成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机制构建研究与探索》的主题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王跃进教授做了题为《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主题报告;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助理谭金芳教授做了题为《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

二、改革培养机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研究生教育机制创新及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动力。这几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全国各高等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使大家更好地理解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更好地解决实施培养机制改革所遇到的新问题,本次年会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维春教授,中国农科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韩惠鹏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健强教授,农林工作委员会委员、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胡海清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及学位处处长贾黎明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秦发兰副教授以及华南农业大学研工部刘玉涛博士做了大会报告。他们结合所在高校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特点,分别作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继往开来、勇于创新,促进研究生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展与思考》,《培养机制改革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续配套文件的制定》,《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介绍》,《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共7个报告。

三、提高培养质量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也是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在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大会结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研究项目验收要求,邀请部分课题负责人就项目研究成果做了交流报告,具体的5个报告分别为《农林科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报告人: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胡承孝教授),《农科学术型硕士与职业型硕士知识能力结构比较研究》(报告人: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宋华明副教授),《农学门类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及建设研究》(报

告人:中国农业大学培养处处长王雯),《农林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策略研究》(报告人:南京农业大学副院长罗英姿教授),《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与近期就业前景预测》(报告人:华中农业大学尹发跃副教授)。

四、分组讨论

为促进更为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本届年会安排了两个单元共三个半小时的分组讨论,分别为“学科建设组”,“培养机制改革组”及“提高培养质量组”,每位参会代表根据需求自由参加,并在分组讨论中踊跃发言。大会闭幕式上,各位分组讨论召集人就相关主题汇报了本组讨论的情况。

随后,农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董维春教授代表委员会做大会总结,他在总结报告中谈到,本次年会共有来自农、林、水、师范、综合院校的200余位不同工作岗位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不仅参与程度较高,而且与会人员共同听取了不同角度的14个专题报告,并就学科建设、培养机制改革、培养质量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体现出了较高的学术性。董维春最后对东北林业大学的会务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并代表农林工作委员会对东北林业大学师生表示感谢。

闭幕式上,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曹军教授代表会议承办方发言。曹军副校长说,年会不仅为全国农林工作战线上的同仁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而且增进了校际间的感情,成果丰硕。最后,他祝愿年会越办越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美好。接下来,曹军副校长与下届年会承办单位代表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吴鸿教授交接了会旗。农林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彭新湘教授简要介绍了下届会议的筹办设想,并表示将努力把下一届年会办好。

闭幕式最后,国务院学位办欧百钢处长讲了话。他首先祝贺年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他说,本届年会是历届年会中办的最成功的一次,东林师生给予了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与会代表感受到了东北林业大学文化氛围的熏陶;大会报告的安排及内容都很好,对大家的研究应该有所启发。他还就年会学术研究问题提出了建议。

在欢乐热列的气氛中,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落下帷幕。最后,与会全体代表对东北林业大学及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部同仁对本次大会的精心组织和周到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工作委员会秘书处)

新增团体会员单位

第30批新增团体会员单位名单

工科工作委员会(3个)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北环东路17号

邮编:050043

联系人:刘响林

传真:0311-********

Email:liuxl@https://www.360docs.net/doc/4514684796.html,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地址:江苏省苏州新区滨河路1701号

邮编:2150011

联系人:鮑治宇

电话:0512-********

传真:0512-********

Email:zybao@https://www.360docs.net/doc/4514684796.html,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同时加入文理科工作委员会)

地址: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邮编:541004

联系人:吴志强

电话:0773-*******

传真:0773-*******

Email:zqwu@https://www.360docs.net/doc/4514684796.html,

医药科工作委员会(1个)

单位: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106号

邮编:510081

联系人:姜立

电话:020-********,020-********-20976

Email:jiangli27556@https://www.360docs.net/doc/4514684796.htm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