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而新闻 BY杜俊飞

我们为什么而新闻   BY杜俊飞
我们为什么而新闻   BY杜俊飞

【本文提要】胡锡进微博受攻事件实为《环球时报》的遭遇,可作三方面解析:从维系国家利益上看,《环球时报》传承了发展新闻学的特征,但却是不完备和分裂的;从新闻伦理上看,《环球时报》的市场追求更胜于其新闻专业主义气质;从国家和社会的对立上看,《环球时报》和受众在爱国语境上的差异使其成为政治怨恨的放矢之的。本文通过以上解析意在对“为什么而新闻”提出追问。本文认为,新闻可以是维系国家的,但必须平衡处理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新闻的成功不应以市场为尺度,而应获得专业尊重;新闻必须反映社会。

【关键词】环球时报发展新闻学新闻专业主义政治怨恨国家社会

我不读《环球时报》已经很久了,直到遇见胡锡进风波——

今年2月25日,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新浪开通微博。他在微博上这样自我介绍:

我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当过11年兵,作为记者,在前线报道过波黑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热爱祖国,懂得这个国家的艰难。作为总编辑,我希望《环球时报》说真话,不回避敏感问题,用我们所有报道的总和,展现复杂的世界和一个真实、复杂的中国。

开博半天时间他就收获了五千多位关注者,但留言中多数都是批评他和《环球时报》的。有网友称他为“义和团总教练”,还有网友断言,“(开微博)将是你今生最后悔的事情”。

网友“@灵犀青眼看世界”在他的微博后面发表了自己的评论,“终于听到《环球时报》老大的声音了,展现了一个无比强大的中国是真,但说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说来你自己也难相信。”

也有网友力挺他,“我觉得你挺难的,坐在这个位置上,既要说真话,又要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真的不易。”

开微博不到4个月,胡锡进的粉丝已突破百万。他发的微博可以轻易就得到数百条评论,其中批评、讽刺乃至谩骂的回帖占了一半以上。他的一位下属坦言钦佩他的承受力,“要是我早就关了。”"

微博上时常兴起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些现象的抗议,并且其批评本身也时常成为过眼烟云,这本是新媒体时代的惯例。但对胡锡进先生及“广受欢迎的”《环球时报》的抗议,却并不寻常。我以为,没有什么网络事件是虚拟的,也没有什么网络言语会毫无意义,特别是当它们针对媒体时。如果撇去其热闹的话语狂欢,我们终归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认识。

关于本题的认识线索在于:我们为什么而新闻?

一、新闻是为了维系国家吗?

我要开门见山地说,《环球时报》有意识地把自己作为媒体的命运和中国崛起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没什么不可以。

胡锡进先生说:“当兵的人会有保卫这个国家的责任感,今天舆论比较混乱,中国各种力量跟西方相比,舆论力量是最弱的一环。有时候会自觉不自觉产生一点舆论上保卫国家的念头。”显然,他的观点并不离经叛道,不是天外飞仙,更不应该被贴上“义和团总教练”的标签。这类理念在新闻史上向有传承,那就是“发展新闻学”(Developmental Journalism)。

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发展新闻学,意在刷新《报刊的四种理论》的旧有范式,在历史上是第三世界国家为了抗拒发达国家新闻霸权、“建立世界信息新秩序”而兴起的一股新闻浪潮。发展新闻学认为新闻报道应该着眼于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事件,强调正面的、深入的和解释性的报道。胡锡进那种为国家打气、国家利益至上、一切以国家发展为主调的理念,在一些后发展国家新闻史上占据过主流。1981年哈森的《世界新闻多棱镜——变化中的国际传媒》论述了“五种新闻理念”,1983年麦奎尔的《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改名《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归纳全球的“六种理论”,1984年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划分“媒介交响乐三乐章”,均把“发展理念”、“发展媒介理论”或“进步中世界(第三世界)理论”,与“西方理念”、“自由主义论”、“社会责任论”或“市场经济世界理论”并列,作为不同于它们的一种新闻传播理论。#

需要提及一个插曲:1982年,在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建立世界信息新

秩序》报告出台之后,美国退出了教科文组织。这其中的纠葛,既牵涉到国家利益的竞争,也牵涉到新闻学理念意义上的差异。而从历史上看,“发展新闻学”显然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新闻学之筐(事实上,它从未在分化的意识形态阵营中达成共识化的学理),一如“社会主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社会学之筐。

把《环球时报》放入筐里,检验它的发展新闻学元素。我感到,《环球时报》的模式在满足国家需要的发展建设、树立国民的自信心、反映政治成就、重置国际话语秩序、反抗西方刻板印象、建设性的批评等方面经常有所为,而在报道政治经济的核心问题、精密详实的新闻调查、亲近民众和关心低收入社群、维护民主及其他人道主义原则方面则经常有所不为。

回到理论。在发展新闻学的框架下抽绎其多元维度,我个人赞同其建立世界信息新秩序、维护国民长远利益、保卫社会、反抗国际信息霸权那一端,而不赞同其新闻政府化、东方主义、列宁主义、整体主义、民族主义那一端。

新闻是维系国家的吗?答案是:它可以是。作为国家竞争的声音,它至少、必须一部分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力量,它的焦点在于如何是。

因此,我们可以回到刚才的开宗明义:从在国际竞争中维系国家利益的视角看,《环球时报》有意识地把自己作为媒体的命运和中国崛起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新闻立场常常是有理由而又有意义的。但如前所述,基于这种立场,《环球时报》的发展新闻学又是不完备的,并且我们很快又会发现,《环球时报》的发展新闻学在理念上是分裂的。

二、新闻是为了广受欢迎吗?

作为一份销量过百万的报纸,《环球时报》自然是成功的,至少在量化的商业上如此。从质化研究考评,《环球时报》完好无损地融入国家意识形态,聚集了特殊的政治社群,在政治、社会之间左右逢源,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当然更是一个成功的标志。

但问题出在关于“成功”的认同上。专业主义新闻学大概不认同其成功,正如发展新闻学对其会做有保留的同情。

新闻专业主义有两大核心主张:客观性和社会责任,客观性是指依据事物的是非曲直如实报道现实。$李普曼在《自由与新闻》中提出“客观新闻学”,他认为客观性是新闻业最主要的一项专业准则。%客观性包括独立、平衡和客观三个要素,独立是指新闻不受政治权力的左右,平衡是指新闻报道不偏不倚,而客观则是指新闻应该陈述客观事实,而不能渗透主观判断。&而社会责任理论强调,大众传媒应当对社会和公众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在媒体担负起相应的道德义务时,才能拥有道德权利。

《环球时报》身上被贴满了“愤青大本营”、“爱国贼老窝”、“商业民族主义”之类的标签——这些充斥着激愤之词的批评未必科学,但《环球时报》刊登着大量同样充斥着激愤之词的新闻报道,其专业主义气质之先天不足,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新闻专业主义不会像胡锡进先生那样强调自己是保卫国家的军人,而会自认为是捍卫公众福祉的良心。另一方面,几乎所有批评者都发现这张报纸的商业气质太浓,更强调市场而非更强调理想。爱国当然没有错,但它的很多内容在迎合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这就值得质疑了。近现代以来,热衷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多半是所谓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国家,从政治上来说,只有帝国思维才会惯于将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相结合,在社会群体中培养狂热的“爱国主义”情绪,反而会导致国家形态的极化与不稳定。从新闻伦理上来说,专业主义的媒体不会以为民族主义情绪是一桩奇货可居的买卖,不顾新闻常识和社会责任而迎合其非理性。

无疑,商业天分会使得《环球时报》迅速成功,迅速受瞩目。但是,它并不容易赢得专业意义上的尊敬。自然,中国的许多媒体,如今是早已不在意能否赢得专业尊敬了。在这个一切荣耀归于瞩目率的浅薄时代,似乎裸奔才是媒体的王道。电视如此、报纸如此,互联网也不例外,重商主义的《环球时报》更未

能免俗。报摊上,《环球时报》的议题包装总是那么触目惊心,我有时也被这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夸张标题所吸引,然后带着复杂的心理读下去。我想,很多人会跟我一样,看这张报纸的时候有些分裂。在网上攻击《环球时报》的人中间,应该有不少人其实是经常看环球时报的,否则他们不会批评得那么熟练。

新闻只是为了广受欢迎吗?未必。我以为,《环球时报》式的新闻传播,是一枚只有一面的硬币。原因是:无论承认与否,我们对于成功新闻媒体的定义,在终极意义上,不可能脱离我们对理想新闻的信念。

首先,广受欢迎的新闻的成功背后,常常隐藏着分裂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认同。你如何理解无数读者对《环球时报》既远又近、既爱又恨的态度呢?我以为,公众或许应该能理解《环球时报》在对外抗争上采用发展新闻学的姿态,强调民族利益、国家立场,这是有合法性和政治意义的。但是在国内报道时,对许多社会危机和阶层冲突,以及宏观、微观政治的弊端,《环球时报》却所言甚少,甚至有时还在故意遮掩,这时,读者就会不买账。因此,人们在读《环球时报》时,会假设其作为外交宣传的选择性发声有正当性,而同时也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其作为内政新闻的选择性遮蔽有不正当性。

因此,一百万个读者并不能等同于一百万个支持者,一百万个骂客也不会等同于一百万个反对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群体心理是非常复杂的,瞩目不代表认同,围观不代表尊重,当然,反对也不代表拒绝。胡锡进先生可能过于低估了社会心理的复杂性,甚至是有意忽略了这种复杂性。他还需要学习,广受瞩目的《环球时报》也还需要时间完成价值观嬗变。

其次,广受欢迎的新闻的成功,不能以主流化来自我标榜。来自微博上的批评没有动摇胡锡进先生的自信,“《环球时报》这么大的发行量,这意味着大家在读我们的报纸,认同我们的立场,大多数人是支持我的。微博只是把持有同一看法的人聚合在一起,他们比较活跃,但并不是主流。”'我想,胡锡进可能误解了“主流”的统计学意义:一百万的社群在中国的总人口中虽然不是小数,但还没有《环球时报》想象的那么大,更不能推论为主流;胡锡进可能还误解了“主流化”的政治学意义,在宪政体制下,主流化不是民主政治的同路人。当然,胡锡进更误解了“主流化”的新闻学意义,尽管格伯纳的主流化传播理论描述了媒介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的能力,但就理想的新闻范式而言:第一,主流的,未必就是正确的;第二,对主流化的追逐,过去、现在、未来都永远不可能是新闻价值的本质。

新闻是为了广受欢迎吗?答案是:新闻广受欢迎没有错,但以广受欢迎为主要目标那就错了。新闻有多成功,不仅取决于其受欢迎的程度,更取决于其新闻是什么、拥趸是谁、为什么,以及新闻传播后的怎么样。

三、新闻是为了反映社会吗?

马克思曾从诸多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国家与社会的矛盾与对立,他认为,行政改革的关键不在于行政机构本身,而在于消除国家与社会的对立,消除构成这种对立的国家的历史性缺陷。正如恩格斯所概括的,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

而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认为,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

经济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导致财富分配不平衡,进而导致进入和控制公共领域的不平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趋向融合,从公私分明转到国家社会一体化。由于国家的干预,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消失了。并且,他特别指出:在西方,国家和经济的相互融合剥夺了资产阶级私法和自由主义宪法关系的基础,而国家和私人开始对传媒进行控制,导致了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

事实上,国家与社会之间,既本能地相互排斥,又人为地相互融合,这种巨大的张力背后是现代国家政治的重新秩序化的博弈,而其前台,则是新闻传媒在“国家-社会”信仰上的无所皈依。其极端表征则是:国家、传媒、社会之间,对于国家利益的诉求也逐渐形成了反差和扭转。

回到本题,胡锡进先生在互联网上的遭遇,其实是身为公共媒体的《环球时报》的遭遇。一部分网民和胡锡进所代表的《环球时报》发生观念、观点、语言上的冲突,究其根本,不是一方爱国、另一方不爱国,而恰恰是因为彼此的爱国语境迥然有异。《环球时报》所喻示的“爱国”的“国”,初看上去是指country或者是nation的整体概念,但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身处激烈的阶层

冲突中,今天的社会公众更为强调的是社群(community)或阶层(class)的利益。中国国力增长,国家整体是繁荣的,但是很多阶层处于激烈的动荡,甚至处于相对贫困当中。有时候,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他们的阶层感受并不对称,这显然容易导致一部分社会舆论的抗议。

更为不幸的是,受众和《环球时报》之间对于“爱国”的“国”的概念,还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另一种差别:爱政体还是爱国族?《环球时报》所强调的国家概念,在某些时候,其本质更接近于state——国家机器、国家权力的一种延伸,而在公众心目中,爱国主义,通常趋向于爱country而非 state。大多数情况下,country与state是调性相合的,但在当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时会比较紧张。当有人以country之名抒发对 state的拥护时,政治学上所说的“政

治怨恨”就会因此爆发,这时,一部分社会公众会把历史与现实沉淀下来的政治怨恨发泄到任何为state说话的媒体或者机构身上去。换言之,胡锡进先生在互联网上的遭遇只是一个信手拈来的衣架,而网民要挂的是一件政治怨恨的衣服。

西方政治学领域中对怨恨(Ressentiment)的研究发现约有两层:怨恨的发生来自价值层面上的冲突;怨恨的动员,表现为各类社会行为宣泄情绪、表明立场以及实施变革。

舍勒(Max Scheler)的怨恨理论把怨恨上升到一种现代性生存体验的高度,并且,他认为怨恨不仅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怨恨产生的典型条件是:曾经受到过一次他人的伤害;对他人的这种伤害不能或者不打算立即做出相应的反击,而是忍气吞声。只有在经过这些情绪之后既不出现道德克制(比如真正原谅),

也不会出现诸如谩骂、挥舞拳头等外在举动(即情绪外露)的情况下,才开始转化为怨恨。*

中国公众当然也有条件从深刻的历史、激烈的现实中沉淀政治怨恨,其机理符合其现代性生存体验框架,其过程也符合其在传统政治下一贯的行动逻辑:连篇累牍,不出抗议之形;积案盈箱,惟是隐忍之状。而一旦遭遇互联网时代,抒发怨恨的成本接近于零,而其收益则广被族群,何以为?何以不为?于是只见网络批评开闸放水,民意涌处,皆是怨恨,覆巢之下,无有完卵。这正是中国网络政治舆情层出不穷、而其因由却多只是星星之火的真正原因。

回到《环球时报》这一案例,往一个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媒体的衣架上挂政治怨恨之衣服,其中固然有某些不可知的偶然性(其道理,犹如公共舆论对一个“五道杠”少年的上纲上线),也渗透了诸多必然。这种必然,就是《环球时报》对政体、国族、社会、阶层立场的混同,很容易唤醒公共批评在深层意义上的政治生存体验。其次,巧合的是,《环球时报》所热衷的题材,譬如民族主义、外交及军事方针、大国主义等,其所积聚的受众正是立场分歧明显、情绪化十足的人群,在他们高分贝、绝对化的喧闹之中,有很大的几率形成舆论上的“沉默的螺旋”。除此之外,如前所述,在理念和技术上的非专业主义,在新闻生产伦理上的缺乏自我克制,亦容易招致知识界对其本身的怨恨。

正是以上多种社会情绪的合力,酿成了网民围攻《环球时报》的风波。

因此,胡锡进微博受攻事件不是一件小题大做的私事,而是一个广泛的政治危机的表征。风动于青之末,我以为,对于实现国家善政来说,这一教训需要从更为宏大的政治视野去研究和预警。

对于新闻界来说,这个明显的教训则可以用来回答本节的问题。新闻是为了反映社会吗?是的,新闻必须反映社会。因为:1.社会比国家更为本源;2.不反映社会的新闻将为国家积累更多的政治怨恨;3.反映社会的目的,可以是善待国家;4.不反映社会的新闻,其自身迟早也将陷入困境。

四、结语

今天,我们正置身于新闻衰落的“瓦釜时代”。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传统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大量的市场份额,报纸的发行量在近二十年内也急剧缩水。但这些份额中,只有一部分被电视和互联网媒体所吸收,另外一部分流失是由于美国人对新闻失去兴趣所造成。+

正如麦肯锡为卡内基协会所撰写的一份报告中所提到的:“在追求利益、客观性降低和娱乐病毒横行的大潮下,新闻的品质正在损耗。什么是真正的新闻?我们很少能找到明确的标准。”根据2007年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60%

的美国新闻记者认为,新闻正在走向错误的方向,半数认为他们所在的媒体的经理人过度重视业绩,而忽视了公众利益。,

如果在这里不论政治之得失,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也至少构成了我们要在这里提问“为什么而新闻”的理由,它也是我们要解析《环球时报》风波的动因之一。

批评的首要原则是实事求是,基于这一点,我以为,没必要对《环球时报》颂歌盈耳,正如没必要以标签化和污名化待之。

首先,在中国,成功的报纸不多,可以在国际上发声的报纸更不多。我们应该珍惜《环球时报》有价值的一面,并期待它的报道日渐平衡、更为专业主义,既能够爱国又能够爱民,能够真实地报道出“更为复杂的中国”。

其次,政治传播的一个常识是:把国际读者与国内读者区别对待,有损于国家形象;太多引发争议的报道,则不利于社会和谐。所以,我真心希望胡锡进先生有一天能够处理好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对内报道与对外报道的统一,-我也真心希望《环球时报》有一天能够成长为广受新闻业尊重的报纸。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我和《环球时报》一样,也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拥护者。但是,我认为,面对中国历史的此时此刻,着眼于《环球时报》风波的此情此景,以科学的发展观来重新发现新闻业的本质,是必须的。■

(作者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据采访记录稿扩充修订,感谢《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徐梅的录音整理)

注释:

徐梅:《〈环球时报〉总编辑:我是“复杂中国”的报道者》,载《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1期

关于发展新闻学理论的综述,参见张立伟:《中国发展新闻学的中心问题》,载《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6期

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第148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第10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第4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第3页,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参见王明科:《怨恨与无名氏创作的文化理想建构》,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辑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Maturing Internet News Audience—Broader Than Deep. Washington, D.C. 2006

Th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The Web: Alarming, Appealing and a Challenge to Journalistic Values. Financial Woes Now Overshadow All Other Concerns for Journalists.2008

https://www.360docs.net/doc/4f15308392.html,/reports/pdf/403.pdf (accessed March 20, 2008).

《环球时报》中文版和英文版话语体系的差别引起大众关注,今年3月30日,《环球时报》英文版以“Three outspoken academics”(三个敢言无讳的学者)为题对张鸣、陈丹青和贺卫方作了报道。贺卫方先生在微博上感叹:“我们又一次看到,在中国,媒体管理尺度的‘内外有别’。该报中文版也能如此坦率真诚,尊重事实,遵循传媒伦理,那该多好。”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提升.

XINWEN AIHAOZHE2010·1(下半月 播属性。 网络受众可以相对自由地参与其中并和其他网友发生关系,“客”现象反映的是网络里一种新的交往方式。“价值是生活的命根,表示人与实在的一种关系。”⑥可以说人类全部交往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交往双方所持有各种价值的价值实现。在“客”的交往活动中,“实在”表现为各种网络形式及其负载内容,“价值”表现为网络受众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交往目的。同一类型的网络形式里的网络受众怀着彼此相近的目的参与到交往活动中来,他们所持有的特定价值决定了他们的交往方式,于是不同类型的网络形式拥有不同的价值实现方式。作为“客”的网络受众,为了实现在现实世界无法实现的个人价值,纷纷依托属性不同的“客”的各种形式来显示自己的特殊功能。 黑客、维客、奇客突出了技术性极强的特点,他们是自己所在“客”的“意见领袖”。传播信息的权利和价值实现的机会被技术权威垄断,不利于网络受众之间大范围、深层次的意见交流和价值交换。博客则突出了交互性极强的特点,第一次全 方位地集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 传播等各层次的传播模式。大部分网络受 众从此变“客”为“主”,每个人都可以发挥 主体性。 因此,“客”现象是网络媒体特殊技术 性赋予网络受众特殊功能性的体现,不同 的网络交往形式体现了不同的功能性。网 络受众通过不同的功能性来实现不同的

个人价值,并以此显现存在。 网络受众的未来 近年来各界人士纷纷呼吁网络立法, 目的是限制网络受众不能合理、有效地掌控网络媒体的特殊技术性赋予他们的各种权力。与此同时,2008年“两会”的一个亮点就是温家宝总理说出“…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国家领导人对网络舆论的重视,凸显了自由的网络言论对于保证网络受众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矛盾双方总是相反相生,网络受众的 存在本身是客观的,理性或非理性的显现反映了功能性的不同。随着他律和自律的逐渐完善,这种功能性的存在会越来越积极、合理。在“Web2.0”向“Web3.0”迈进的过程中,网络受众的功能性及其外化的主体性显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未来的某一天,“网络受众”概念当中“受众”的属性会被彻底终结,同时诞生的将是真正意义上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学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情况】 一、课程代码:010122 二、课程类别及性质: 1.网络传播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新闻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新闻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是我院文学与新闻系新闻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2.开设、教课时间及学分:第三年级开设,本课程学习一学期。总时数为36课时(周2课时,18周)。每学期2学分。 3.先修课程:传播学概论。 4.课程教材:《网络传播学概论》.匡文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开设系(部):文学与新闻系。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网络传播学认识该课程的学科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掌握现代网络传 播学的特点,基础理论,传播模式等,并将有关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网络传播活动中,分析网络传者、受 众的点面关系,行为模式,基本规律等问题。通过学习,从多元视角探索网络传者和受众关系的变化,掌 握网络议程设置,推广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闻业对现代人素质的全面要求,同时还应努力实践网络 内容传播,提高实际网络传播活动的能力和效率。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网络传播学的发展(4课时) 第一节网络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介绍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传播手段,了解互联网的发展,介 绍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理解)。 第二节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介绍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其对传统理论的挑战(理解), 网络中的“议程设置”(难点,重点讲述),网络传播的界限,面临的新问题和其对新闻价值实现的影响(理解)。

网络新闻学结课论文

网 络 新 闻 学 结 课 论 文 文学院 广电1201 蒋莹 1207024034

网络新闻报道的低俗化倾向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与之同时信息的传播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大批量的新闻报道以多种形式充斥着大众的日常生活,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新闻报道的独特性与娱乐性越来越强,正一步步从传统的新闻报道中脱离出来。着眼点并不是当今的时事政治,而是不遗余力的报道暴力、性等低俗的问题,从而刺激消费者的低俗欲望,吸引读者眼球。新闻报道低俗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以网络新闻报道低俗化为切入点,着重讨论网络新闻报道低俗化的成因及相应对策。【关键词】新闻报道低俗化表现成因分析应对策略 1.网络新闻报道低俗化的定义及主要表现 1.1网络新闻低俗化的定义 网络新闻低俗,即网络上发布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包括宣扬血腥暴力、凶杀、恶意谩骂、侮辱诽谤他人的信息;容易诱发青少年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青少年正常学习生活的内容,包括直接或隐晦表现人体性部位、性行为,具有挑逗性或污辱性的图片、音视频、动漫、文章等,非法的性用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以及散布色情交易、不正当交友等信息;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包括走光、偷拍、露点,以及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的信息等;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包括宣扬婚外情、一夜情、换妻等的信息。 1.2网络新闻报道低俗化的表现 新闻报道低俗化的实质就是为满足受众心理上的原始需求,提供暴力、色情等低俗内容,从而获得更多的读者。新闻报道的低俗化主要表现在: 1.2.1虚假新闻层出不穷 有些媒体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仅仅为了轰动效应而无中生有,捏造一些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假新闻。2013年3月,“一女子街头喂老人吃饭的图片”在网络上疯传。报道称这位名叫文芳的女子在下班途中遇到乞讨的老人,便单膝下跪为老人吃饭,此女子也因此被誉为“深圳最美90后”。而经多方调查证实,这只是一场商业性的炒作。 1.2.2冷漠无情、错误导向 纵观现在的网络新闻报道,大量的报道中都涉及到了死人或者某些穷困人士的一些问题,然而在这些报道中很少能够看到以往新闻中的那种同情心和应有的人文关怀,相反更多的是对死者的轻视,完全不顾及死者家属,甚至出现将死亡推向娱乐化。如腾讯网2010年2月19日社会万象版块连续刊登了两条新闻《母亲因被儿子偷7千元愤而跳江身亡》和《6旬老人在村卫生站打吊针时身亡》这两条新闻分别于04:08和04:09被刊登出来,其内容只是寥寥几句对事件的描述。网站刊登这样的新闻没有任何新闻价值,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吸引网民点击观看,以获取自身的利润。 1.2.3无限的猎奇,宣传暴力 纵观现在的网络新闻报道,大量的报道中都涉及到了死人或者某些穷困人士的一些问题,然而在这些报道中很少能够看到以往新闻中的那种同情心和应有的人文关怀,相反更多的是对死者的轻视,完全不顾及死者家属,甚至出现将死亡推向娱乐化。如腾讯网2010年2月19日社会万象版块连续刊登了两条新闻《母亲因被儿子偷7千元愤而跳江身亡》和《6旬老人在村卫生站打吊针时身亡》这两条新闻分别于04:08和04:09被刊登出来,其内容只是寥寥几句对事件的描述。网站刊登这样的新闻没有任何新闻价值,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吸引网民点击观看,以获取自身的利润。

网络新闻学课件

第一章 第一节几个基本概念 一、网络媒介与网络媒体 传播媒介:即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传递、获取信息的物理形式或物理工具。 网络媒介:是指互联网络这一承载、传递、获取信息的信息系统。 网络媒体:以网站形式出现的有一定专业性质的信息传播机构。 二、网络新闻、网络新闻传播与网络新闻事业 网络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近变动和正在变动的事实的报道和评论。广义的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一切新闻性信息及其评说,狭义的网络新闻则是指网络媒体所传播的新闻报道及其评论。 网络新闻传播:就是以互联网作为媒介而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 网络新闻事业: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专门化、职业化形态。第二节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一、计算机成为传播媒介的历史 1945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1960年,利克莱德《人机共生》; 90年代,万维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各自独立的计算机处理节点通过线路连接成为计算机系统。这些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通信,可以交流信息。经由网络的连接,分散在各地的信息系统可以交换信息,做到跨越时空的资源共享。 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ARPANET阶段,略具雏形。(1969-1986) 第二阶段:NSFNET阶段,在科研教育中发展。(1986-1992) 第三阶段:互联网阶段,在商业化运作中飞跃。(1992至今) 万维网:又称WWW,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增其力量的网络技术,能够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信息文档,并支持图形、声音、视频和文本。 第二节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三、互联网的功能及应用 1、技术特征:多媒体、超文本、分组交换、同步传播、交换性。 2、功能:多媒体、信息检索、超链接、媒介数据库等。 3、应用:电子邮件、万维网、在线聊天、网上论坛、博客、维基等。 第二节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四、网络新闻传播 1987年《圣何塞信使报》,全球第一家拥有报纸网络版;1993年《杭州日报》,我国新闻机构的最早网上传输;1995年《神州学人》,我国第一份电子期刊; 1995年《中国贸易报》,我国第一家传统媒体电子版日报。1998年“德拉吉报告”,报道克林顿丑闻,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0年千龙新闻网、中青在线、东方网标志着我国网络媒体合纵连横进入全面整合期。 第二节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早期网络新闻传播存在的问题: 1、信息量少,重复性高,基本上是传统媒体的拷贝,时效性还晚于传统媒体。 2、新闻分类不科学,编排不醒目,工作人员不懂新闻规律,缺乏新闻修养。 3、网络新闻单调陈旧,假新闻、假消息泛滥。 4、服务功能单一。 网络新闻的优势: 1、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形态多样; 2、迅速及时,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承载具有海量性; 4、网络新闻检索方便; 5、网络新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五、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 传统媒体网络版;商业网站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整合多家传统媒体资源组建的新型新闻网站。 上网媒体:先以原子形态出现的传统媒体所设立的网站。网上媒体:以比特为原生形态出现的网站,节目只存在于互联网,现实中无相应的媒体。 在信息资源、媒体信誉、政策法规方面,上网媒体占有优势; 在资金来源、人力资源、观念意识方面,网上媒体占有优势。 第三节网络新闻工作者 问题: 1、是不是只要在网上发布信息的人就可以称为网络新闻工作者呢? 2、网络新闻工作者与网络传播者是同一概念吗? 网络新闻工作者 广义上的网络新闻工作者泛指在互联网上传播新闻和信息的所有人;狭义上的网络新闻工作者,是专业新闻机构包括新闻网站中,在互联网平台上专门从事新闻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工作人员。 网络新闻工作者,是指在网络媒体(主要包括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新闻中心或新闻频道)专门从事新闻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发布的工作人员。 思考: 与传统新闻从业人员相比,网络新闻工作者有哪些特征? 一、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特征 传统新闻从业人员与网络新闻工作者相比较: 职能身份:具体性、明确性VS 多重性 业务手段:单一性VS 多样性 工作实践:限制性VS 自主性 与受众关系:单向性VS 互动性 二、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由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养、业务素养三部分构成: 1、政治素质: (1)必须具备马列主义的理论水平; (2)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具备政治敏感和全局意识。 2、新闻理论素养 (1)熟悉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 (2)正确比较中西方的新闻观念。 3、业务素养 (1)善于运用各种新闻网络采集和报道的方式 (2)具有基本的新闻采访、写作技能 (3)熟练掌握多媒体操作技能 (4)具备超文本写作和构思能力 (5)具有辨别、过滤信息的能力,养成检验信息的习惯(6)具备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外语水平 三、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1、面临的冲击:新闻信息的可靠信受到质疑;网络传播中的新闻侵权;把关人地位受挑战。 2、网络新闻道德观的特点:新闻道德观的多样性;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道德差异。 3、网络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要求: (1)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2)拒绝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 (3)尊重知识产权,加强版权意识; (4)树立团结合作的业务精神; (5)加强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自律。

彭兰 《网络传播学》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网络传播概论》、《点击美国在线》等著作,并主译了《网络新闻导论》、《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等著作。 目录上编网络传播实践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第四节互联网的接入 第五节IE浏览器的使用 第六节E—mail软件的使用 第七节在网上查找信息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第一节网站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HTML语言 第三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一——Frontpage的使用 第四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二——Dreamweaver的使用 ★第三章网络新闻传播 第一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发展 第二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特点 第三节网络新闻的采集 第四节网络新闻的写作 第五节网络新闻的标题 第六节网络新闻的编辑 第七节新闻网页的设计 第八节新闻网站(频道)的规划 第九节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第十节现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 第四章网站建设与经营 第一节网站的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节网站的规划 第三节网站的建设与推广 第四节网站的品牌建设 第五节网站的资本运营 第五章网络营销 第一节网络营销简介 第二节网络广告 第三节电子邮件营销

第四节网络数据库营销 第五节电子商务 下编网络传播理论 ★第六章网络中的传播 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七章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第一节网络受众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网络受众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网络受众的类型 第四节网络受众的心理 第五节受众参与网络传播 第六节网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第七节网络传播模式对受众个体的影响 ★第八章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第一节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理论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数字鸿沟” ★第九章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网络与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亚文化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文化的同质化 第十章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第一节网上不良信息传播 第二节网上诽谤 第三节网络传播中的个人隐私问题 第四节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后记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到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 一、网络提供的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视频会议、新闻论坛、电子商务等。

(完整版)网络新闻学笔记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考试重点:德拉克报告、斯塔瓦尔报告(网络新闻优劣势)、网络的层次化、短消息、深度报道、网络新闻传播特点。 一、网络新闻传播特点: 1、传播主体多元化:上网媒体、网上专门新闻机构、网上非专门新闻机构、网上个人新闻传播。 2、传播方式多媒体化: 1)“兼容并蓄”: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数据为一体,具有可视、可听的方式。 2)“异曲同工”:同一条新闻信息,在网上可用不同的形式表现。 3)“随意选择”:用户可选择有字无声、有声有像、图文并茂、也可只听声音,关闭图像。 3、传受关系的交互性:网络新闻传播结构是开放性结构。 1)传播结构中无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向其他节点发送信息成为信息来源。 2)双方流动任何一个节点都可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 3)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 4)任意两节点之间的交流途径不止一条。 双向互动交流方式:受者-传者纵向意见反馈;受者-受者横向意见反馈;传受双方多元动态交流互动。 4、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 1)主动获取个体化信息 2)自由选择媒介表现形式 5、信息的快捷性(网上新闻缺乏简洁性,大量无效信息,是重点信息被淹没): 1)新闻事件及时上网 2)网上新闻及时刷新 6、传播内容的广泛性: 1)横向集纳最广泛的多元信息源 2)纵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 7、传播环境的全球化 二、网络受众的构成状况分析 1、网民的性别构成:上网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正在趋向平衡。 2、网民的年龄构成:18-24岁的年轻人是网络受众主体,高龄段网民稳定增长。 3、网民的文化程度分布:低文化程度和低龄化网民增长,使网络的内容提供者责任加重。 4、网民的收入分布:低收入水平上网人数并不少,且一直增长。 三、网络受众的心理分析 1、需要与期望:自我表达、自我认可和他人的认可 2、受众的注意心理: 1)无意注意,刺激的强度可根据内容的新奇程度、重要性、知识性或实用性等因素来相应地设定。 2)有意注意,信息内容要吻合受众的目前需求,信息要能调动受众深切的感情。 3、网络受众接受信息的特点:求真、求客观、求新心理。 4、网络受众消息行为与习惯: 1)受众的上网习惯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上网时间段、每天上网次数、每次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的经济成本与承受能力、上网的主要活动以及最常访问的新闻网站。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by张铮 2006-09-2021:08 作者:张铮 1、概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熊澄宇,2000)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MediaLab)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他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之缩写)。“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他的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传遍了全球。尽管尼氏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几乎

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新世纪全球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差距,甚至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摆在面前的挑战无疑是巨大而严峻的。当数字化开始影响人类社会的时候,站在潮流前面的著名的IT界巨头、传播界巨头和未来学者纷纷对数字化进行阐述。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国际上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中国国内一些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院校从20世纪末也陆续整合资源,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原新闻系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交叉的教学、研究新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正式成立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并于2002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个重点学科;北京广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网络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了新媒体研究中心,在理论研究(包括媒介形态变化研究、网络传播理论研究、网络与社会互动研究、人机界面与交互理论研究等)、应用研究(包括新媒体技术开发与应用、信息传播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电子出版技术、交互媒体设计等)及政策研究(包括我国信息化进程中政策法规研究、新媒体传播政策研究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上海交通大学于2002年9月成立媒体与设计学院,下属有新闻传播系、数字影视中心、现代传播研究所和艺术、设计类系、研究所、实验室,体现“文理渗透、技术与艺术结合,数字化、国际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路,依托其先进的数字技术平台,力图构建新型的媒体与艺术设计学科新格局。在重大课题的研究上,国家也连年设立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学与传播学科1996年设立项目《多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电子

网络新闻学重点

网络新闻学重点 一、什么是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是指在网络空间中展开的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是以数字形式贮存在电子贮存介质中,通过互联网络快速传播的。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传播社会文化的目的。 二、Internet 前身:1969年ARPAnet 三、TCP/IP分别是什么? IP(Internet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 四、WWW:World Wide Web 全球网、万维网,或简称Web 五、Web的优势:1、Web使信息内容多媒体化 2、Web通过超级链接的方式将Internet上的不同地点的相关信息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信息共享 3、所提供的信息界面变得更加友好,更方便普通人使用。 六、“三金工程”:1、金桥工程——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络,为金卡工程、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等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提供网络支持服务和网络增值服务。 2、金卡工程,即电子货币工程,是一项推广信用卡及其应用的社会工程。 3、金关工程,即对外贸易的电子数据交换工程。 七、CNNIC的全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权,提供中国域名注册服务的惟一合法单位。 八、Internet分类(核心价值) 1、通信。通信是Internet上使用最多的功能,主要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其传送的方式既像邮政信件,又像电话和传真。它在速度、容量和多媒体方式上解决了在世界任何两个空间位置上的连线通信者之间的任何通信要求。 2、市场。在Internet上,专业信息成为人们寻求的一个重点,厂商或服务商提供商业信息。而受众在网上寻求有用的信息目标,并通过电子商务完成购买或接受。 3、信息收集。Internet信息丰富,包括图书馆目录、政府统计数字、计算机软件和各种综合服务类信息。这些信息既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表格、图形、音乐、动画和视频录像等形式。 九、新闻的传播方式经历过几个时期 一是口头新闻传播时期,二是手工文字新闻时期,三是印刷文字新闻时期,四是电子媒介新闻时期,五是泛媒介新闻时期。 十、网络新闻的定义 网络新闻是指传受基于Internet的新闻信息—具体来说,它是任何传送者通过Internet 发布或再发布,而接受者通过Internet视听、下载、交互或传播的新闻信息。

《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读后感

《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读后感 我加入学校的一个新闻网站已经一年多了,这个月来读的理查德·克雷格《网络新闻学: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让我重新考虑了自己曾经做的、正在做的以及将要做的事。 作为记者,我该做什么? 首先是采访。曾经我觉得采访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去旁听一个会议、观看一场演出、观察一次展览之类的,总之就是把一个活动的全程从头到尾跟踪下来,记住其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因为写的不是人物访谈,所以我没必要采访人物。这是曾经的想法。 可是书中写道:“对于一名记者来说,经常与社区居民保持交流(不管是通过网络还是其他方式)是形成报道思路、获得信息的一个重要环节。……想当一名好记者,你不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 我还记得自己选择新闻专业的初衷就是希望能与更多的人打交道,可是在真正着手写作新闻的时候,我对与陌生人交流产生巨大的恐惧,于是我写的新闻中,引语仅限于“某某领导在会上表示……”。过了一段时间,由于担心主编认为我的采写质量太差,于是假装自己是“某同学”,接着写“在观看演出后表示……”。这样的做法只是在文章表面化了些妆,本质上我还是没有迈出步伐去和别人交流。再到后来,人物信息模糊的“某同学”被指不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我不得不在每次活动结束前,花五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去选定采访对象,想好采访问题,还有深呼吸。总结起来,至此,我出去采访他人始终是被迫的,不是自愿的。 被迫去进行采访的后果就是,采集到的信息十分有限,十分浅显,而且我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一般不超过5分钟。我一直觉得这只是我的性格问题,和对新闻的不负责扯不上关系。直到看到书上的一段话:“有时候,你做最后三四次采访似乎就是仅仅为了得到可以援引的话。只要你得到了有用的引语就行了,你并不真正关心采访对象在说什么。因为你不过是需要这些人的名誉、社会地位以及可以从他们那里引用过来的话而已。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是这么做的——甚至最优秀的记者也是这么做的。这不是什么天大的秘密,也没有什么不道德的。但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做法,它不会让你的网络新闻报道产生应有的深度。”功利主义,这个词还是挺刺伤我的。 我现在反思起自己的采访,觉得我做的实在是太少了。先是选定采访对象,很多记者在做新闻的时候都要对采访对象进行一番精挑细选,然后再大费周折地去取得对方的联系方式。可是对于我,由于采写的都是会议、演出之类的硬新闻,采访对象随便在现场找一个就行了。再到采访的问题,通常优秀记者的做法是在接到活动的策划时就已拟好采访提纲,等到了现场在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修改,我也不需要这么辛苦,拿演出新闻来说,顶多要采访的就是“觉得这场演出是否好看”“有没有什么让你感触特别深的节目”之类的,完全成了一个套路,不需要动脑筋。这样的轻松让我自己都感觉到害怕,没有踏实的付出过程,得来的成果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 真正进行精心的采访是在参加“新闻之梦”比赛的时候。在选定报道主题后,我通过电话、网络,联系三个人最终约到采访对象;花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拟写了半页A4纸的采访提纲;最后与对方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交谈。这是一篇有关志愿活动的新闻,以前我写过这个主题的新闻,采访到的信息全是“志愿者们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类;而此次“新闻之梦”的采访,我收获的信息还有“上门陪护的交通补助费,宣传展板的制作费等,仅靠微薄的募捐收入支撑,使得整个活动举步维艰。”这让我觉得很欣喜。打开自己,迈出与人交流的第一步,的确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xxxx\ 中国新媒体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by 张铮 2006-09-20 21:08 x 张铮 1、概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熊澄宇,2000)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科学技术在发展,媒体形态也在发展,我们今天恐怕是需要去关注在数字媒体之后的新媒体形态。199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兼媒体实验室(MediaLab)主任尼葛洛庞蒂(N.Negroponte)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他认为,如果说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原子”的话,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bit,binarydigit之缩写)。“比特,作为信息的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他的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传遍了全球。尽管尼氏将“比特”褒扬得近乎无所不能的观点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尽管“数字化将决定我们生存”的论断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眼前的事实: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新世纪全球性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数字化差距,甚至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摆在面前的挑战无疑是巨大而严峻的。 当数字化开始影响人类社会的时候,站在潮流前面的著名的IT界巨头、传播界巨头和未来学者纷纷对数字化进行阐述。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国际上不少著名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成立类似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中国国内一些新闻传播研究机构和院校从20世纪末也陆续整合资源,成立相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如华中科技大学在原新闻系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正式组建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形成了以人文社科与电信,计算机等工科交叉的教学、研究新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1999年4月正式成立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并于2002年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00个重点学科;北京广播学院于2000年4 月成立全国首家网络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于2000年4月成立了新

网络新闻标题浅析

网络新闻标题浅析 一、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网络新闻标题是用以引导和吸引读者注意对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文字,与传统的新闻标题有很大的区别,主要特点是: 第一,采用超链接的方式与新闻内容相连接。网络新闻的载体是新闻网站的超文本页面,其结构安排不同于报纸。在新闻网站首页,新闻内容由标题列表来引导,网民需要点击感兴趣的新闻标题,进入对应的链接来看新闻内容。网页这种超文本链接其索引、交互功能要强大得多,区别于杂志目录那样的整体浏览的效果,也区别于广播、电视等的逐一单条播报。因此,读者只能从新闻标题判断这条新闻是否适合再读,这一点也就成了衡量网络新闻标题内容一个内在的主导性特征。 第二,单一型标题为主。大量的新闻信息势必迫使其只能简明扼要地列表式地把新闻标题呈现在主页面或者二级页面上,这样,网络新闻标题就具备了内容和导读的双向功能。同时网页结构设计的需要和受版面设计的限制也使得网络新闻标题一般都要采用统一的字体、字号、颜色,其长度也要求尽量整齐划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使得网页排版趋于简洁,也使得标题简练清晰,同时对编辑的概括、归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实题化。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多采用实题,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既可议论又可点评,但是网络新闻的标题却不同,它必须抓住新闻事实中的几个要素,抓住新闻的“最亮点”,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第四,表现形式多样。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媒介的多媒体功能使得网络新闻标题也变得形式多样。新闻标题除了用文字表现以外,还可以是声音、图像甚至是flash 来表现,这种多样性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同时,即使是文字的表达也可以使用英文、符号、最近的流行语言或者使用色彩、改变字体的粗细大小,这使得网络新闻标题赏心悦目,增强和渲染了标题的表现力,以刺激读者阅读。 二、网络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一些网站编辑人员为了刻意追求较高的点击量,导致网络新闻的质量下降。新闻标题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同时标题的规范性越来越差,严重影响着网络新闻受众的精神文化进步。对于网络新闻标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过度夸大。随意拔高、夸大新闻事实,脱离新闻正文本义,也是当前网络新闻标题的通病。从受众心理上来说,受众有寻求刺激、新奇、怪异的倾向,标题夸大的目的性无非就是取悦受众,吸引受众的眼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捕风捉影地夸大新闻事实。一些编辑扭曲新闻事实或歪曲报道原意,将个别因素、孤立现象放大为全局性问题,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是不应该出现的。

网络新闻学

网络新闻学 网络传播给传播学理论带来的冲击 ?网络传播的模式 ?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的挑战 ?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社会控制的弱化 ?传播效果研究面临的新问题 ?传统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中的界限变得模糊 ?网络传播对新闻价值及其实现产生的影响 网络新闻对新闻事业产生的主要影响 ?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 ?新闻传播界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受到挑战 新闻失实,受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低速新闻,媒介的形象受损 ?网络新闻教育迫在眉睫 新闻工作者、专业新闻教育 网络新闻的未来 ?有偿新闻的广泛推广 ?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进一步融合 ?网络新闻媒体国际化竞争 网络新闻的来源 ?新闻网站 ?传统传媒主办的新闻网站或网络版 ?综合性商业网站的新闻网页 网络新闻的特征 即时性、海量性、权威性、互动性、开放性、娱乐性 网络新闻体裁 按性质分为现场即时性报道。横向综合报道、纵向综合报道 网络新闻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多媒体传播、交互性传播、小众化传播、快捷性、资源丰富性和便利性 受众行为方式特征 ?对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 ?扫描式阅读(潜阅读)的时代 ?阅读过程中自由选择信息内容的几率提高 对网络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数字化操作 ?调整知识结构 ?强烈的竞争意识 ?道德意识、责任感

网络新闻采访特点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 ?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 ?采访方法的交互性 ?采访范围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性 如何“追新闻” ?从直觉追究竟 ?从线索追背后 ?从结论追过程 ?从轮廓追细节 ?从矛盾追真相 ?从分析追方法 网络新闻: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像、音响、动画等手段,借助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分为复制网络新闻和原创网络新闻。 原创网络新闻:一是指独家的、第一手的、网络记者自己采访写作的新闻报道;二是指通过重组新闻资源、重新编辑改写的新闻报道;三是指与传统媒体的编辑方式、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别的新闻报道。 网络新闻传播四环节 层次化写作包括:网络新闻标题、网络新闻导语、新闻正文、关键词或背景链接、相关文章或延伸性阅读。 网络新闻标题要求:温情而不煽情、通俗而不庸俗、生动而不生硬。 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 ?强化标题意识,精心制作新闻标题 ?想方设法突出重要新闻要素 ?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 ?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 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写作在形式上有三点不同,它更强调即时滚动式写作,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它又是一种互动写作。 超文本写作:所谓超文本,一方面是指信息以多媒体形式存在,另一方面指通过超链接可以使信息之间产生联系。超文本写作是以文本写作与结构为基础的一种写作。 网络新闻所用静态图像有:新闻图片、新闻漫画、地图、图表、美术装饰 网络新闻评论:指在网络媒体上就某一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迅速、及时进行评述、阐明道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意见 网络新闻评论五种形态 ?通过电子邮件来传递对时事的看法

【美梦网】美国留学大学新闻专业介绍

美国留学大学新闻专业介绍新闻传媒学,这一学科本身便是多个学科的交叉点,传播学便被定义为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从这一点看,凡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语义学、神经病学等等,都与传播学相关。 中国大学往往不顾市场需求而追时髦开设新闻传媒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导致此专业的潜在毕业生不断增加,在就业、考研、出国三条路上,选择出国的学生基数便也指数般地增加。 美国大学新闻专业的学科设置: 美国新闻学的核心课程包括专业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训练、职业操守教育四部分。其实新闻学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不是同学们单纯认为的纯文科专业,它在文科课程和相关的专业领域之间相会穿插,除了新闻专业课程以外,一些美国的大学会要求学生必须修读数学、社会学、外语、经济和心理学等课程。 美国本科新闻学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传媒法、美国新闻学史、美国新闻学准则等。另外,学生还要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继续深造的方向,依据传播媒介分,这些方向包括图片新闻学、杂志新闻学、报纸新闻学、网络新闻学、广播与电视新闻学等;按报道专题分,包括商业新闻学、环境新闻学、政治新闻学、都市新闻学等。另外,还有一些延伸方向,如媒介融合、公共关系、广告出版、新媒体等。这些教学方向之间既有交叉,又相对独立,学生有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美国大学新闻学名校 通过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专业资格审查委员会核定的新闻学教育项目有113个(不包括博士项目),院校遍布全美。顶尖新闻院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研究生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新闻与传播学院、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等。 【更多关于大学排名的请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4f15308392.html,/rank/】 https://www.360docs.net/doc/4f15308392.html,/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新闻学概论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 1.新闻的本源是( ) A.政治 B.意志 C.事实 D.本能 2.从世界范围看,职业新闻工作者是伴随着近代()报刊的形式而产生的,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欧洲。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中产阶级。 3.新闻的真实性体现为( ) A.记实性与选择性的兼有和统一 B.记实性 C.时新性与知新性的兼有和统一 D.选择性 4.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最近状态的( ) A.原始驱动力 B.记录和表达 C.诱因 D.决定因素 5.关于当前新闻改革,错误的说法是()。 A、新闻改革势在必行; B、新闻改革要强化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作用; C、新闻改革重在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 D、新闻改革的最大障碍是党性原则。 6.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充分满足群众需要 B.以正确舆论引导群众 C.反映群众生活、愿望和要求 D.充分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 7.在新闻选择的标准中,实际操作时首先使用的是() A.可读性标准 B.舆论导向标准 C.新闻价值标准 D.审美标准 8.以下选项那哪一个不是数字音频广播的特点:() A、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B、可保证在高速移动状态下的接收质量。 C、需要的发射功率较大,不利于节约能源和降低电磁污染。 D、不仅可以传递高质量的声音节目,还可以传送数据静止画面或电脑程序等。 9.各类新闻事业公开承认的共同原则是() A.党性原则 B.群众性原则 C. 指导性原则 D. 真实性原则 10.1945年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论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 A. 黄炎培 B.张澜 C.张治中 D. 宋庆龄 11.新闻学的母体是( ) A.哲学 B.信息学 C.政治学 D.传播学 12.在社会结构中,新闻事业所处的层次是( ) A.生产力层次 B.经济基础层次 C.技术创新层次 D.上层建筑层次 1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上海市互联网新闻与信息编辑专业技术.doc

上海市互联网新闻与信息编辑专业技术 水平认证(初级) 考试标准 (暂行) 上海市互联网新闻与信息编辑专业技术水平认证标准(初级) 《互联网新闻与传播理论》(初级) 一、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测考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网络新闻学、传播学原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程度,检测考生是否达到从事初级互联网新闻与信息编辑专业技术工作的知识要求。 、考试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 2、名词解释:对于给出的名词概念,写出正确的解释。 3、简答题:对于给出的问题,简明扼要的写出正确答案。 4、论述题:对于给出的每个题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出正确论述。

三、考试时间和形式 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四、考试要求和内容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考试要求: 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建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观点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构建的行为规范等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哲学基础 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考察人类社会交往的必要性;从存在决定意识规律认识新闻传播的本质;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的传播机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定新闻事业性质;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决定人民是新闻事业的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新闻观点 2、列宁的基本新闻观点 3、毛泽东的基本新闻观点 4、邓小平新闻思想的基本内容: 5、江泽民新闻思想的基本内容 6、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新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构建的行为规范 第二部分传播学原理 考试要求: 考察考生对传播学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 一、传播的定义与类型 传播的概念;传播的类型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

今传媒 2012年第1期新兴传媒 94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新闻评论 陈帅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博客、微博等新媒体文本样式的出现推动了传媒的变革,人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网络成为人们参与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网络新闻评论是对某一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是网站的旗帜性、标志性板块。本文就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以及表现形式、特点、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新闻评论;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1-0094-02 收稿日期:2011-10-26 作者简介:陈帅,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自2010年以来,微博的诞生以及被广泛运用,更促进 了传媒的变革。人们不再仅仅担任信息接受者的角色,而是广泛参与到信息传播的每个过程。在新媒体背景下,网民通过“围观”、“跟帖”、“转帖”、“转发”等方式表明自己的立场,进而逐渐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这一文本的主要形式。 一、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网络新闻评论的定义有很多,有学者认为在网络媒体上,一篇完整的文章才能算作是网络新闻评论,而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新闻评论包括不成文的言论[1]。综合以上观念,网络新闻评论指的是通过网络这一传播媒体,个体受众或具体的组织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根据这一定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只要其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思想性、评价性,都属于网络新闻评论。按照网络新闻评论的参与者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表现形式,即: 第一,网络媒介本身是就某一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发表评价性意见的文体;是由“网络媒介编辑、记者对新近发生的新闻或变动的事实在新闻网页上所设的言论专栏里发表发布的署名评论。它在较大程度上保持了传统媒介新闻评论的观点,如人民网的《人民时评》、《网友说话》等栏目”[2]。 第二,网站特约评论员就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等发表的分析和评论。指的是针对某一突发新闻事件或公众最近关心的某一话题,网络媒介邀请相关专家、名人等发表的分析性、评论性意见。相对于网络媒介本身的新闻评论,其具有较强的不定时性,随机性。 第三,网民在论坛上发表的评论性意见、看法。互联网上的各个网站为网民们开设论坛模块,目的是方便网民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互相交换意见。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论坛发表评论性意见、看法,具有匿名性、开放性等特点。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通过以上三种表现形式,无论是网络编辑、特邀评论员还是网民都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介,就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网络新闻评论同样具有传统新闻评论的特点,即新闻性、政治性、群众参与性、社会责任担当性、反应社会舆论性等。但基于网络媒介传播的新闻评论同样具有独特性。 (一)评论话题的时效性 网络新闻评论的话题是某一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新闻,新闻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评论播报之间的时间差越小,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越强。杜骏飞教授在《网络新闻学》一书中的提到网络新闻的全时性,他提出“全时新闻以时间战略实现了空间战略。快速发布(以秒为单位),高频度更新(以分为单位),重复,综合(主题链接)和移动(超文本阅读),使得受众对于新闻的接受更具有纵深性和历史感”[3]。网络新闻的全时性,为网络新闻评论的无时不评提供了可能。 (二)传播模式的连续动态性 报纸、广播以及电视上的新闻评论,属于定时的、静态的,而网络新闻评论则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在互联网的平台上,针对某一新闻或社会问题,网民之间发表、交换各自的意见,在这个过程当中,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一个交流网。在网络论坛上,某用户就一个问题发表评论,其他的网民也参与其中,相互之间形成了即时聊天的模式。每当有新的评论出现,网络论坛就会提醒该用户,为网民之间进行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互动的过程中,对该问题的看法、评论呈现连续性、动态性。 (三)信息交换的交互性 瑞菲里第一次提出交互性的概念,指的是:“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4]。互联网形成了用户交流网,网民在参与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发送者。网络信息传播的模式,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模式相比,更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人们不再处于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立场,而是主动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拉近了媒体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