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地图

巴尔干半岛地图
巴尔干半岛地图

巴尔干半岛,多多制造,放大看!放心使用!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Balkan)是一个历史和地理上的名词,用以描述欧洲的东南隅位于亚得里亚海和黑海之间的陆地,详细的范围依照定义不同有许多种说法。该地约有550,000平方公里和近5500万人口。该地区采用其名称套用到通过保加利亚中心到东部塞尔维亚的巴尔干山脉上。巴尔干半岛与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并称为南欧三大半岛。号称欧洲的火药桶!

巴尔干半岛的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15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巴尔干地区长期是各大国觊觎的对象,多次遭到大国的统治。14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帝国入侵巴尔干;19世纪中期,奥匈帝国也开始将巴尔干的西北部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俄国自从15世纪以来一直打着解放“斯拉夫人”的旗号在巴尔干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在这些帝国的统治之下的巴尔干各国人民长期受到民族歧视和宗教压迫,巴尔干人民的解放事业往往与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民族解放和宗教信仰在巴尔干人民的争取独立的运动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巴尔干半岛,多多制造,放大看!放心使用!

巴尔干问题历史探踪

2002年第2期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N O.2,2002 (总第60期)JOURNA L OF HEI LONG JIANG N ONGKEN N OR MA L COLLEGE G eneral N o.60 巴尔干问题历史探踪 韩 明 祥 (哈尔滨师范大学阿城学院实验学校 黑龙江 阿城 150301) 摘 要:巴尔干半岛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地形形成了居民及宗教信仰的复杂问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引发了巴尔干的“东方问题”,列强在巴尔干的角逐使此地成 为欧洲的火药桶。 关键词:巴尔干半岛;东方问题;列强;火药桶 中图分类号:K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641(2002)02-0012-03 巴尔干半岛位于地中海北岸,它是欧洲东南门户,紧挨着小亚细亚。是欧洲大陆通向近东、中东的桥梁。它控制着黑海与地中海的通道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地中海则位于亚、欧、非三洲之间,西部有直布罗陀海陕是进出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东部有苏伊士运河是欧洲通向印度洋、太平洋的最近通道。地中海沿岸还有许多重要港口“如摩洛哥的丹吉尔港、埃及的亚力山大港和赛德港、士尔其的君士坦丁堡。地中海上还有许多重要岛屿“如马尔他、克里特、赛浦路斯等。都是重要战略据点,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居民及宗教信仰 巴尔干半岛的居民主要有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等。这些不同的民族在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罗马尼亚人的祖先称达其亚人,古代希腊作家称之为盖特 (上接第11页) 极化趋势发展的今天,两种制度斗争和矛盾更加隐蔽、间接而复杂。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激烈,经济竞争和贸易摩擦表面化,资本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渗透和扩张更加便利,对社会主义进行“分“西化”的政治图谋并没有放弃,军事安全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务必要防止和平演变的思化”、 潮,防止只注重经济发展的倾向。 其次,要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曲折性、长期性有正确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两个必然”时,并不存在理论上的矛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资本主义所能达到的顶点作为自己起点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才能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也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相应的发展空间。因而,资本主义的腐朽性和垂死性,是从历史发展总趋势来讲的,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立即就会灭亡,如果认为这一腐朽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因而,我们要坚信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又充分看到这个代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正如恩格斯所讲的:“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现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3](P240)。 [参 考 文 献] [1][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卷;第4卷1 收稿日期:2001—12—30 (责任编辑:郭向阳) 21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世界地理概况解析版

课练24 世界地理概况 24 小题狂练○ 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铁路连通了( ) A.非洲和亚洲 B.北美和南美 C.欧洲和亚洲 D.亚洲和北美 答案:C 解析: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该海峡为土耳其海峡,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2.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最大的自然威胁最可能为( ) A.寒潮 B.地震 C.潮汐 D.飓风 答案:B 解析:海底隧道一般不会受海洋表面的风、水的威胁,但易受地质因素影响,该处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附近,故地震是最大的自然威胁。 [2019·江苏无锡调研]菲律宾的保和岛中部,有一大片石灰岩小丘,每逢雨季来临之前,小丘上的草干枯后变为咖啡色,酷似一大堆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保和岛简图,完成3~4题。 3.观赏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答案:B 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气候特征。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6~9月),而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雨季来临之前,故选B。 4.巧克力山高度为40~120米,山下树木苍翠,山上却是乱草覆盖。山上山下植被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石灰岩地貌,土层浅薄 B.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C.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山体海拔高,山上热量条件差 答案:A

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巧克力山为石灰岩小丘,丘上不利于土壤发育,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树木生长,A选项正确。 [2019·甘肃酒泉质检]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塞布尔岛到处是细沙,不见树林。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2米至4米。因小岛平均每年移动100米而为人称奇。下图示意塞布尔岛位置。据此完成5~6题。 5.塞布尔岛是由( ) A.板块挤压形成的 B.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 C.河口泥沙堆积形成的 D.海流挟沙冲积形成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岛屿的成因。板块挤压形成的岛屿位于板块的交界处,而塞布尔岛位于美洲板块内部,所以排除A选项;珊瑚岛是由珊瑚虫的遗体堆积而成的,面积不大,地势低平,珊瑚虫生活在温暖的浅海环境,所以珊瑚岛大多位于热带地区,而塞布尔岛位于北温带,所以排除B选项;由图可知,塞布尔岛并不位于河流入海口,所以不可能是河口泥沙堆积形成的,排除C选项;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可知,塞布尔岛位于洋流流经的海域,海流挟带的泥沙在这里堆积,形成冲积岛,D选项正确。 6.该岛的移动方向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根据大洋表面洋流的分布,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顺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该岛恰好位于自西向东流的洋流经过的海域,所以该岛的移动方向为向东,A选项正确。 [2019·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为某区域海浪浪高等值线(单位:米)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7.该图所示区域及时间最可能为( ) A.南半球'1月 B.南半球'7月 C.北半球'1月 D.北半球'7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空间定位和季节判断。根据经度大小变化的特点可以确定图中的经度为东经度,而纬度不可能是南纬度,因为南纬25°的这个经度范围是陆地(澳大利亚大陆),由此确定此地为北半球。根据图中海浪等值线近似圆形的特点可以确定海浪是由热带低压或台风引起的,由此确定为7月。 8.形成图示区域海浪的原因是( )

一带一路国家之阿尔巴尼亚

一带一路国家之阿尔巴尼亚 一、自然地理 位置和疆界:阿尔巴尼亚总面积为28748平方千米,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岸,北部与黑山共和国、塞尔维亚接壤,东北部与马其顿相连,西临亚得里亚海和伊奥尼亚海,东南与希腊相邻,与意大利隔奥特朗托海峡。海岸线总长362千米。 地形:阿尔巴尼亚多山地和丘陵,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西部沿海为平原,东部为迪纳拉山脉南延部分,一般海拔1000—2000米,最高峰耶泽尔察山,海拔2694米。山间多河谷盆地。山脉西侧是海拔200--1000米的丘陵。 气候:阿尔巴尼亚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降雨量较为充沛。一年中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4℃,最高达41.5℃;最冷为一月份,平均气温7℃,最低达-10℃。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有铁、煤、石油、铬、铜、镍等主要矿藏。其中,探明石油储量约4.37亿吨,铬矿储量3730万吨。二、行政区划1994年4月,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作出决议,将全国划分为12个省,36个区。12个省分别为:培抗特省、都拉斯省、爱尔巴桑省、赞里省、吉诺卡斯特省、科尔察省、库克斯省、莱什省、迪勃拉省。斯库行省、地拉那省、发岁拉省。 首都地拉那是阿尔巴尼亚的政治、经济和义化中心,也是该周第一大城市。地拉那位于阿中西部平原,距亚得里亚海40千米,海拔110米。 三、政治制度 1990年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通过新的宪法修正案,明确阿尔巴尼亚是政治多元化的法治国家,公民有成立党派和建立政治组织的权利。阿尔巴尼亚为议会民主制政体。1998年11月,阿尔巴尼亚通过新宪法。新宪法规定阿尔巴尼亚为议会制共和国,实行平等、自由和定期选举。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均是人民议会。阿尔巴尼驱实行一院制,任别为4年。 阿尔巴尼亚总统南议会投票选举产生,为国家元首,每屈任期为5年,最多可任两届。总理南总统任命,根据总理提名任命部长。阿尔巴尼亚于2012年选出现任总统布亚尔·尼沙尼。政府部长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关。部长会议主席(政府总理)由总统提名,并由各部部长组成政府。现任总理为2013年9月走马上任的埃迪·拉马。 阿尔巴尼亚的主要党派有民主党、社会党和共和党。民主党为第一大党,该党主张走和平民主的议会道路,搞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社会党为第二大党,该党主张建立民主社会,分阶段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不主张激进改革。共和党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和实行市场经济。 四、国家象征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7524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7524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75249.html, www.cba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75249.html, ww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75249.html, www.gushufe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75249.html,

【史料解析】巴尔干半岛的地理及历史风貌历史素材(人民版选修三)

巴尔干半岛的地理及历史风貌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位于南欧东部,希腊所在半岛。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东南隔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的里雅斯特。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地形以山地为主。半岛西部有迪纳拉-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喀尔巴阡-老山(巴尔干)山脉。老山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的延伸,经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直临黑海。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是古老的罗多彼山脉和马其顿山丛,最高峰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 在土耳其语中,“巴尔干”即多山之意。半岛上山脉主要属于阿尔卑斯山的支脉,仅北部和东部有平原、低地。西岸南岸属地中海气候,内陆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森林、煤、铜、石油等资源。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奥曼等帝国所统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其间半岛人民曾进行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从19世纪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有“欧洲火药库”之称。主要战争有:1828~1829年和1877~1878年两次俄土战争,1912~1913年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战争使半岛各国的对立及列强间的矛盾加剧,于1914年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为导火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半岛各国都被卷入战争。一战后,半岛政治格局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于帝国主义再次争夺激烈,该地区一直矛盾重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半岛曾被德、意法西斯占领,各国都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二战后期在半岛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的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即雅尔塔体系。战后半岛诸国建有多处军事基地。海军基地有:南斯拉夫的斯普利特、科托尔湾;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发罗拉;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布尔加斯;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希腊的比雷埃夫斯、塞萨洛尼基。空军基地有: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保加利亚的索非亚、托尔布欣;南斯拉夫的卢布尔雅那、尼什、斯科普里等。1999年,因科索沃问题引发了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2007年,科索沃自治省宣布独立,美英等国予以承认。使得半岛的不安全因素大大增加。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问题的由来 巴尔干半岛历来是国际关系中复杂、多事的地区,素有“火药库”之称。在这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棘手的问题既相互影响,盘根错节,又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在这之中,南斯拉夫地区更是矛盾与冲突最为集中和激烈的区域。又因为巴尔干地区地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欧洲各大国出于私利,一向关注这里的动态和变化,并积极插足各种矛盾与冲突。例如,发生于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原本是一场在欧洲常见的暗杀事件,起初,人们并没有对此感到有什么异常,但在事后的一个多星期后,欧洲列强居然把它炒作成一场沸沸扬扬的“七月外交危机”,进而又因此引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尔干半岛经典旅游景点介绍

巴尔干半岛经典旅游景点介绍 相信“巴尔干半岛”一词大多数人肯定不陌生,初中历史老师扶着眼镜,一字一顿的讲述“欧洲火药桶”和历史书上的那个小人的形象是否仍然在眼前?如今的巴尔干半岛早已硝烟散尽,相比于西、葡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位于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则略显宁静,滨海小镇、湖光山色,醉人的巴尔干半岛处处都是风景。 然而在这所有的景色中,以下6大亮点你绝对不容错过! 1、欧洲最大的地穴之旅--- 波斯托伊纳Postojna Cave 波斯托伊纳,是斯洛文尼亚最大的钟乳石岩洞,全长二十多公里,深入地下达二百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岩洞之一,听听它这另一霸气的称呼,queen cave——皇后岩洞。洞里到处是数不尽的石笋、令人吃惊的钟乳石、同时也是当地一种十分机灵、没有眼睛的火蜥蜴Proteus Anguinis的藏身之地。

2、莫扎特故乡——音乐之城萨尔茨堡 1756年1月27日,"乐神爱子"莫扎特诞生在萨尔茨堡。从那以后,美好的乐音就一直萦绕于萨尔茨堡的上空,莫扎特的灵魂,长久地丰盈着这座城市。如今,在萨尔兹堡的任何一个角落你都能感受到莫扎特的存在。 3、“中欧宝石之地”湖光仙境——布莱德湖

国土面积仅20273平方公里的斯洛文尼亚是欧洲唯一一个涵盖阿尔卑斯山、地中海、潘诺尼亚平原和喀斯特地区等多种地型的国家。深邃的海洋、苍翠的山脉、广袤的平原,河谷流水、高山、湖泊、森林、海滨、溶洞等各种地型兼备。在所有美丽的自然景观中,被赞誉为阿尔卑斯山美丽的大眼睛的布莱德湖,无疑是斯洛文尼亚的掌上明珠,它不仅是斯洛文尼亚最美丽的风景,也是世界十大最美的湖泊之一。 4、上帝落在地中海的眼泪——海滨之城杜布罗夫尼克 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经到访过这座城市,对这座城市,他给予了这样高的评价:“如果你想看到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去杜布罗夫尼克吧!“ 杜布罗夫尼克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正如大作家萧伯纳所说的,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克罗地亚在旅游团中是很少能够到达的地方,特别是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这个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中世纪风格的古建尽管经历了地震战争等天灾人祸的损毁,但仍保存的如此完整,因此被誉为亚得里亚海上的明珠。同时,这里还是权力游戏的外景取景地。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 拼音:bāěrɡàn bàndǎo 英文:Balkan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位于南欧东部。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南滨伊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东南隔黑海与亚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萨瓦河为界,西至的里雅斯特。面积约50.5万平方千米。包括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等国家的全部国土,以及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与土耳其的部分土地。半岛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之间,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临地中海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地形以山地为主。半岛西部有迪纳拉-品都斯山脉,中东部有喀尔巴阡-老山(巴尔干)山脉。老山山脉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山的延伸,经南斯拉夫东部,横贯保加利亚中部,直临黑海。东西两列山脉之间是古老的罗多彼山脉和马其顿山丛,最高峰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半岛上平原分布零散,仅萨瓦河、多瑙河、马里查河谷较宽广。矿产有铜、汞、铬、铅、锌、石油以及铁、煤等。半岛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带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半岛内部属温和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冷。除多瑙河、萨瓦河外,其他河流多短小湍急。较大湖泊有斯库台湖、奥赫里德湖、普雷斯帕湖。土壤以山地褐色土和褐色土分布最广,在石灰岩区有红色石灰土。 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较早发祥地之一,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阿瓦尔(柔然)、奥斯曼土耳其等帝国所统治。公元4到7世纪,匈奴人,阿瓦尔人,伦巴第人,保加利亚人,罗马人以及斯拉夫各民族对半岛的统治权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其间半岛人民曾进行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从19世纪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有“欧洲火药库”之称。主要战争有:1828~1829年和1877~1878年两次俄土战争,1912~1913 年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

南部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

南部斯拉夫人定居巴尔干半岛 https://www.360docs.net/doc/4015375249.html,/section.php?book_id=3149&id=217080 巴尔干半岛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在相对较小的面积上,居住着众多的人口。世世代代,这里居住着希腊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以及穆斯林族和吉卜赛人等等。他们有的先来,有的后到,但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同化当地的和外来的部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和国家。 巴尔干半岛上最早的人类文化,大约产生于15万~20万年以前。由于地处十字路口,所以它成为古代许多部落和部族的必经之地。从亚洲和北欧来的部落首先定居在半岛上,并同当地居民逐渐融合,然后又向小亚细亚和西欧迁徙。 公元前的几个世纪,半岛上已经形成希腊、色雷斯和伊利里亚等强大的部落联盟,并慢慢发展成为国家组织,在世界古代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人们对雅典、斯巴达等古希腊城邦,对色雷斯国家和马其顿帝国,仍记忆犹新。古代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对半岛上的居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公元1世纪以来,许多外来的部落开始侵入和定居巴尔干半岛,使该地区的民族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达契亚人、萨尔马特人、哥特人、汪达尔人、阿兰人、匈奴人、基尔特人等"蛮族"相继进入半岛,其中一部分留了下来,同半岛上的色雷斯人和伊利里亚人融合了。 公元6世纪末和7世纪,南部斯拉夫人越过多瑙河来到巴尔干半岛,他们是现今的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马其顿人的祖先。根据拜占庭史料记载,7世纪古保加尔人的到来,给巴尔干地区的民族成分增加了新的血液,他们于公元681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 斯拉夫人属欧罗巴人种东欧类型和巴尔干类型,分为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包括波兰人、卢日支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南斯拉夫人,包括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马其顿人。 关于斯拉夫人的起源,即他们的"祖籍"问题,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世纪末和2世纪初的古罗马文献。罗马作家大普林尼著的37卷《自然史》介绍一些欧洲古代民族时,提到在维斯瓦河一带除居住着萨尔马特人、斯基泰人外,还有维内德人。C 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也把生活在古代日耳曼人东边的居民称为维内德人。据考证,维内德人即古代斯拉夫人,公元1~2世纪曾分布在西起奥德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今日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河谷,被认为是斯拉夫人的故乡。公元4~6世纪,斯拉夫人中开始出现部落联盟。由于民族大迁徙的冲击,逐渐分化为三大支系,并出现不同的名称:西支沿用古代斯拉夫人的名称仍称维内德人,东支称安特人,南支称斯拉文人。后来,由于南部斯拉夫人同拜占庭人联系密切,多见于史料记载,所以"斯拉文人"或"斯拉夫人"就成为各个斯拉夫民族的总称。 直到公元6世纪,斯拉夫人仍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但已出现比较稳固的军事组织,部落会议在原始民主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这时,农业已成为主要生产活动,同时从事畜牧业、渔业和养蜂业。各种手工业,如冶金、纺织、皮革、木工、制陶等也有发展。 斯拉夫人同日耳曼人一样,有着牢固的村社制度,但没有广泛使用奴隶,战俘可以享受自由人的待遇。他

浅析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的影响

浅析巴尔干半岛民族矛盾的影响——记《最后的贵族:风之王国》观后感摘要:巴尔干半岛在国际关系中十分复杂,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等问题盘根错节,难以梳理。本文主要通过描述该区民族矛盾的起因,并简单分析民族矛盾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部分关于解决民族矛盾的书面建议。 “难以置信在如此艳阳之下,人类却在互相屠杀。” 这部通过巴尔干地区一个领主一家的命运呈现巴尔干地区1890年~1950年期间的历史,短短六个小时让观众领略了巴尔干战争、一战、二战、独裁、种族屠杀,将人性的悲哀一一呈现,令人唏嘘不已。 而历史上的巴尔干地区其矛盾远远复杂过电影所呈现的部分,包括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文化差异、边界纠纷、政治分歧、阶级矛盾等,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致使巴尔干问题棘手,其局势盘根错节,各政权相互间水火难容。 本文将主要阐述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并简析民族问题给当时的局势所带来的影响。 一、巴尔干半岛概况 1、优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战略地位 巴尔干半岛抵触欧洲东南,乃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西临亚得里亚海,东濒黑海、土耳其海峡,南滨地中海和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地处欧亚非三大陆交汇处,是欧亚联系的陆桥,南邻地中海

重要航线,东有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扼黑海、地中海的咽喉,也是欧洲的下腹部,控制着地中海与黑海的门户和通往印度洋的航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故有人说,控制巴尔干,等于控制了欧洲大陆,并进而可控制全球。 2、复杂的历史 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其南部更是古希腊文明的源头,然而,历史上,巴尔干地区一直未形成统一强大的民族,而历史上,该区民族形成独立国家时间均不长,且较弱小,被异族统治的历史十分漫长,最典型的如希腊,古希腊文明在文学、建筑、雕刻、哲学、数学、音乐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然而其政治影响力很弱,不能对巴尔干地区形成有效影响。自公元前2世纪起,巴尔干地区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帝国统治,尤其是奥斯曼帝国,其统治长达五百余年之久,而后,奥匈帝国、大英帝国到纳粹德国的侵入,更是为巴尔干各民族增添了一抹被奴役和煎熬的苦难史。 3、复杂的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和多元文化 巴尔干半岛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相对较小的面积供应着众多的人口,该地区生活着希腊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罗马尼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土耳其人、吉普赛人和穆斯林等民族,他们长期共处、交融和同化,逐渐形成了该地区多民族杂居的局面。 而面对这样的复杂民族格局,巴尔干国家采取的相关政策存在明显问题,各国一方面不承认自己境内少数民族的存在,另一方面却要

第二次巴尔干战役

第二次巴尔干战役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6月16日;1913年7月29日)是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黑山)、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为另一方,因瓜分领土不匀而进行的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二次巴尔干战役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第二次巴尔干战役 战争背景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在欧领土被占去了一大部分,只能保留伊斯坦布尔等少量东南方地区,巴尔干同盟等战胜国在伦敦召开和会,商讨对占有领土的利益瓜分。 但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就马其顿的统治权产生分歧。 保加利亚认为与奥斯曼帝国作战中他们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保加利亚国内倾向占领整个马其顿,因此无法和塞尔维亚谈拢。而塞尔维亚由于未得到通往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要求得地最多的保加利亚划出马其顿的一部分作为补偿;希腊要求占有马其顿的南部和西色雷斯;未参加同盟的罗马尼亚则要求占有南多布罗加。 《伦敦和约》签订后,因奥斯曼帝国的失败,奥匈帝国和德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大大地削弱了。它们原希望在与俄国交战时能够得到奥斯曼帝国的帮助,而现在一旦同俄国交战,巴尔干同盟严重地威胁着奥匈的后方。所以德国和奥匈帝国利用巴尔干同盟内部为瓜分奥

斯曼帝国占领地不均所产生的矛盾,极力煽动保加利亚反对其他盟国。 战争经过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秘密订立反保同盟,罗马尼亚随即加入。保加利亚方面,奥匈答应给予贷款,并保证它的领土完整。 1913年6月29日,在德奥的煽动下,自恃强大的保加利亚先发制人,突然向塞尔维亚和希腊发动进攻。不久,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两国相继参战,加入塞尔维亚一方。而奥斯曼帝国也欲乘机收复失地,于7月16日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保军屡攻受挫,全线败退。奥匈帝国曾准备进攻塞尔维亚,来援助保加利亚。但德国考虑到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军事准备尚未完成,拒绝支持奥匈的军事行动。这样,保加利亚就完全被孤立了。 7月29日,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被迫求和。 8月10日保加利亚与塞、希、门、罗四国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被迫同意马其顿由塞尔维亚、希腊瓜分,塞尔维亚得到了华达马其顿,包括今天的比托拉和科索沃等地;希腊得到了爱琴海马其顿,其范围包括了今天的塞萨洛尼基及马其顿南部(包括萨洛尼卡)、色雷斯西部和克里特岛;战败国保加利亚,则得到皮林马其顿,但保加利亚在战争中失掉了在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大部份所得的土地,将色雷斯的大部分割让给希腊,南多布罗加割让给罗马尼亚;

全球最大的玫瑰产地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东南

全球最大的玫瑰产地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 半岛的东南 本文导读:保加利亚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东南,它的北面与罗马尼亚接壌,南面挨着土耳其和希腊,西面是塞尔维亚、黑山和马其顿,东面是黑海,全国海岸线长378千米。保加利亚全境有70%的土地为山地和丘陵,30%为低地,巴尔干山脉横贯国土中部,山脉北面为广阔的多瑙河平原,山脉南面为罗多彼山地和马里査河谷低地。保加利亚境内的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是巴尔干半岛最高峰,主要河流为多瑙河和马里査河。 玫瑰被称为“花之皇后”,是世界名花之一.保加利亚是旮名的“玫瑰之国”,在距离首都索菲亚东南40千米的地方,有一条狭长的山谷,有几十千米长,这里气候通和,冬季不冷,夏季不热,而且水分充足,土壤也很肥沃,这里就是保加利亚非常有名的玫瑰谷。每年五六月间,谷内玫瑰绽放,阵阵香风飘到很远的地方,人们顺若香气就能找到这里.经过300多年的精心培植,这里巳经成为了有名的玫瑰园,盛产7000多种玫瑰,其中最有名的当数粉红色和白色两种玫瑰,玫瑰谷不仅是玫瑰的世界,还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 玫瑰能提冻出玫瑰油,由于盛产玫瑰,保加利亚的玫瑰

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居世界第一位,质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玫瑰油有很好的美容养颜功效,是制造高级香水的原料,还可制造芳香的果汁和糖果,很受人们欢迎。玫瑰油价格昂贵,1千克可卖5000-6000美元,被称为“液体黄金”, 保加利亚已经有长达300多年的玫瑰油生产历史.为保留玫瑰油生产的传统,保加利亚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将6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天定为“玫瑰节”.每年6月,恰逢玫瑰收获季节,位于巴尔干山南麓的卡赞勒克地区便会隆里地庆祝“玫瑰节”。卡赞勒克市是保加利亚种植产油玫瑰花最多的一个地区,在广场上,漂亮的“玫瑰姑娘”向人群抛撒玫瑰花瓣,直升机从空中向人群喷洒香水,人们尽情地狂欢。

世界半岛、岛屿、海峡知识点答案

30°W 0°W 30°E 60°E 90°E 120°E 150°E 180° 150°W 120°W 90°W 60°W 30°W 60°N 30°N 0° 30°S 60°S 圣劳伦斯河 密西西比河 科罗拉多河 亚马孙河 拉普拉塔河 墨累河 湄公河 黄河 长江 勒那河 叶尼塞河 鄂毕河 乌拉尔河 伏尔加河 莱茵河 多瑙河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尼罗河 尼日尔河 刚果河 赞比西河 印度河 恒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 阿姆河 锡尔河

1、画出各洲的界线并标上名称;写出各洲的地形特征(在框图中) 2、在图中画出30°N、60°N、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以及0°、30°E、60°E、90°E、120°E、150°E、180°、150°W、120°W、90°W、60°W、30°W经线 3、写出字母代表的大地形区名称:A:斯堪的纳维亚山脉;B阿尔卑斯山脉;C撒哈拉沙漠;D埃塞俄比亚高原;E东非高原;F刚果盆地;G南非高原; H西部高原;I大自流盆地;J大分水岭山脉;K科迪勒拉山系;M密西西比平原;N阿巴拉契亚山脉;L为拉布拉多高原;O亚马孙平原;P安第斯山脉;Q巴西高原;R拉普拉塔平原;S巴塔哥尼亚高原;W安纳托利亚高原;X阿拉伯高原;Y德干高原;T西西伯利亚平原;U中西伯利亚高原;V东西伯利亚山地;Z东欧平原。 1、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 南北。2、平原海拔低。< 300米3、冰川地形显著 5、海岸线曲折。 西部为世界最 长的安第斯山 脉,东部平原与 高原交错分布。 1、以高原为主,地势 起伏和缓; 2、地势由东南向西北 倾斜。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为南北贯通的平原, 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山地;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西部为低矮高原,中 部为大自流盆地,东部为大分水岭。 冰雪大陆,平均 海拔最高 1、以高原山地为主, 平原分布四周,地形复 杂, 2、地势中高周低; D W T V N M K C F E Y X B A U O L P Q H I J G R S Z 0°30°E 60°E 90°E 120°E 150°E 180°150°W 120°W 90°W 60°W 30°W

巴尔干肾病

巴尔干肾病 中文释义 一种地方性慢性弥漫性进行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发生在多瑙河流域多雨潮湿地区农村。起病隐匿,先有高β2微球蛋白尿症,继有小管性蛋白尿、尿酸化和浓缩功能障碍及多种近端小管功能减退。常无水肿和高血压。多于10年内进入尿毒症期。无有效疗法。来源:【实用医学词典】 英文释义 A tubulointerstitial disease of unknown etiology occurring in a limited geographic area including adjacent regions of Romania,Bulgaria,and Yugoslavia. 目录 肾盂癌的病因与相关危险因素 肾盂、输尿管肿瘤的病因 肾盂癌的病因与相关危险因素 肾盂癌的病因与相关危险因素 一、巴尔干肾病 在巴尔干国家,巴尔干肾病是一种退行间质性肾病。在巴尔干肾病家族中伴有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发病几率与无巴尔干肾病的人群相比高100~200倍,但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增加。巴尔干肾病伴有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特点是肿瘤多为低级、多发性、双侧肾脏可同时生发肿瘤。目前有关巴尔干肾病伴有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病因认识尚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环境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巴尔干肾病家族成员的追踪调研中发现,年龄较小的家族成员远离家庭环境后,其发病率显著降低。这表明,在巴尔干肾病家族中可能存在上尿路肿瘤的易感基因,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巴尔干肾病的易感基因被激活,而导致上尿路肿瘤的发生。也有学者认为巴尔干肾病与家族遗传性原因有关,但确切机制还有待于分子遗传学的深入研究。 二、吸烟与咖啡因素 吸烟是上尿路肿瘤中最重要的可控性危险因素,吸烟者比不吸者发病率高3倍,控制吸烟后这种危险性降至1.3倍。此外,吸烟史长短、吸烟量多少也与上尿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关。

(完整版)欧洲西部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欧洲西部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36oN-70oN(属于北温带),10oW-30oE 经过的经纬度:20°W(冰岛)、0°本初子午线、20°E 40°N、60°N、66°34′N等 2.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二、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北欧: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5个) 西欧: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个) 中欧:德国、波兰、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8个) 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 梵蒂冈、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马耳他、 三、自然区域特征 1.海陆轮廓 (1)海岸线十分曲折(对比非洲) (2)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2.地形 (1)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分布平原: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4810m):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 (3)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千湖之国——芬兰,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 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 北部: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 南部:受冰川刨蚀,多U 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 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 欧洲西部受冰川作用影响的实例: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 ②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 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3.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比气候为主 南欧 :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西欧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势低平,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暖湿空 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 南部的三大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以常绿灌木丛林为主;也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 果、葡萄和油橄榄。 4.河流及湖泊 特点:河网较密,水量充沛且全年流量稳定(气候导致),河流短小 (因大陆轮廓曲折和山岭限制)。各河之间多有运河沟通,利于航运。 欧洲西部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的形成条件: (1)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流平缓; (2)该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使河流水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小; (3)最冷月气温大于0℃,河流无结冰期; (4)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小,河道不易淤积; (5)各河流之间大都有运河沟通,形成了稠密发达的内河航运网; (6)该地区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 (1)多瑙河:发源自德国西南部山地,注入黑海,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 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的一条国际性河流。 (2)莱茵河:源自瑞士,流经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注入北海(荷兰鹿特丹)。被称为“黄金水道”,是欧 洲乃至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 (3) 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脉南北两侧 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 增加湿度和提高冬季气温的作用洋流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地形西临大西洋,海岸线十分曲折,大陆轮廓破碎,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海陆分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6°~70°之间,属温带气候纬度位置成因分析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欧洲西部知识总结素材湘教版

《欧洲西部》知识总结 1.欧洲西部在世界中的位置 在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欧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到地中海、黑海。 2.纬度位置:位于北纬40度---北极圈之间,主要位于温带 3.本区位于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占欧洲的一半左右。包括北欧、南欧、西欧、中欧。 4.欧洲西部多半岛、岛屿、海、海湾 半岛:1、斯堪的拉维亚半岛2、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岛屿:1、大不列颠岛、2、爱尔兰岛3、冰岛 内海:1、波罗的海2、地中海3、黑海 边缘海:北海 海湾:比斯开湾 5.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6.欧洲联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治、经济济团组织。是一个区域组织,现在有27个成员国。(课本58页活动题) 7.欧盟作用:欧盟建立了关税同盟,实现了共同外贸、农业和渔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了总预算制度。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服务自由流通。 8.欧盟在世界中的经济地位: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极发展趋势。美国是超级经济大国,日本是经济大国。欧盟以联合的优势与美日成三足鼎立之势。在欧洲西部对外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而且出口量和进口量均大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9.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工业地位: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升差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业特点: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指把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各种各样产品的部门) 工业分布特点:本区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国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业密集地带。 主要工业区:法国巴黎盆地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格兰中部工业区;伦敦地区工业区。

高中地理之区域地理西欧及非洲测试题

世界地理九(西欧与南非练习题)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示地区说确的是 A.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多数河流流程较短 D.河流有结冰期 2.关于英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势东高西低 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地势北高南低 读爱尔兰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爱尔兰岛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 4.爱尔兰岛所在的 A.面积大于南极洲B.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C.平均海拔低于其他D.西部河航运不发达 读世界某区域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接近原料产地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丰富D.交通便利 6.近年来,该地区冬季的游客数量不断攀升,主要是为了欣赏 A.优美的湖滨风光B.一望无垠的林海

C.优美的峡湾景观D.绚丽多彩的极光 7.图中甲、乙所在半岛的山脉走向为 A.南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西南—东北走向 D.东西走向 读法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8.法国乳畜业发达,其有利条件有 ①地形崎岖,适宜放牧②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 ③气候温和多雨,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④水运便利,距离市场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与P地相比,Q地产出的葡萄品质更好,主要是因Q地 A.机械化水平高 B.地形平坦 C.夏季光热充足 D.土壤肥沃 读意大利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图示半岛为 A.亚平宁半岛 B.伊比利亚半岛 C.巴尔干半岛 D.斯堪的纳维亚半岛11.关于意大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河流汛期主要在夏季 C.北部波河平原人口较密集 D.新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12.影响意大利的自然灾害可能有 ①寒潮②火山、地震③暴风雪④干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读法国河流与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论述沙皇俄国对巴尔干政策演变及特点

论述沙皇俄国对巴尔干政策演变及特点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沙皇俄国时期的侵略扩张政策 从1547年伊凡雷帝自称沙皇,到1917年罗曼诺夫最后一任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为止,这一时期的俄国被称为“沙皇俄国”,沙皇俄国的大规模对外侵略扩张,就始于伊凡雷帝。 伊凡雷帝即位时,经历了两个半世纪漫长的发展,俄国己成为一个让欧洲震惊的国家:“凉惶的欧洲,当伊凡在位之初,几乎不知道夹在靴靶人和立陶宛人之间还存在一个莫斯科公国,这时看到一个庞大的帝国出现在它的东部边境而弄得目瞪口呆。伊凡雷帝之后,“俄罗斯就成为一个难以制服或者是无法制服的国家”。伊凡雷帝时期,沙皇俄国领土扩张主义的外交政策己显露无遗,伊凡雷帝向东征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汗国,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伏尔加下游,开始向里海和黑海地区以及高加索扩张;向西,伊凡雷帝发动了试图突破瑞典、立沃尼亚骑士团和波兰构筑防御线的立沃尼亚战争,战争最终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沙

皇俄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整个失去了通向芬兰湾通道,打开波罗的海出海口的希望也破灭了。此后的几十年中,为了争夺乌克兰,沙皇俄国同波兰、土耳其展开了频繁的征战,因力量悬殊,沙皇俄国屡屡败北,不得不暂时停下了疯狂扩张领土的脚步。到彼得大帝执政时,沙皇俄国对外扩张的道路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俄国转身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欧洲大国,而这正是他的前任所孜孜追求的。 彼得大帝的经济政治改革,成功拉动了沙皇俄国历史发展进程,沙皇俄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踏入了近代化国家行列,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彼得大帝目光投向了波罗的海和黑海,争夺出海口和制海权,是从伊凡雷帝时代开始的历代沙皇的历史使命。经历了十年多的拉锯战,彼得大帝在波尔塔瓦总决战中绝地逢生,一举击败瑞典,获得北方战争的胜利,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之后,彼得大帝扩张的足迹延伸到了高加索、中亚和远东。在彼得大帝手中,沙皇俄国一跃而成为一个与英国、法国、奥地利、普鲁士并肩,左右欧洲局势的欧洲强国,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于此同时,侵略扩张成性的“北极熊”成为近邻国家挥之不去的梦魔。沙皇俄国的每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扩张,必然有一位搅动世界的领导者,

塞尔维亚共和国国别报告

人文介绍 塞尔维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erbia)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面积8.8万平方公里。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自20世纪初起,塞尔维亚便成为了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 人口数量:10,150,256 人口密度114.84/平方公里 其中塞尔维亚族占62.6%,阿尔巴尼亚族占16.5%,另有黑山族、匈牙利族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塞尔维亚语,英语较为普及。主要宗教是东正教。 国土面积:8.8361万平方公里首都贝尔格莱德冬季最低气温可至-25℃,夏季最高气温40℃,年降水量688毫米且年际变化大。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约190万(2008年)。 资源:矿藏有煤、铁、锌、铜等,森林覆盖率25.5%,水力资源丰富。 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实行一院制。议员按比例制通过直选产生,任期4年 货币为塞维维亚第纳尔汇率为79.979 兑 1美元 政治形势 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局稳定中有波澜。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5日,塞尔维亚共和国宣布继承塞黑的国际法主体地位。塞、黑实现和平分手。塞尔维亚共和国还包括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和科索沃自治省。科索沃曾是前南联盟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1999年6月起由联合国托管。 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但仍然未得到大多数联合国成员的承认。目前,我国国内广泛认可科索沃自治省是塞尔维亚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尊重塞尔维亚共和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塞尔维亚政府将融入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作为外交的首要战略目标,重视同美欧大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坚持睦邻修边,积极参与区域合作。注重开展经济外交。 与中国关系:中国和塞尔维亚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近年来,两国高层交往密切。2009年8月,塔迪奇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与俄罗斯关系:2011年4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塞尔维亚,俄罗斯将继续与塞尔维亚加强政治和经贸关系,并将于6月底正式签署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经济形势 因受战乱、制裁影响,塞尔维亚经济曾长期低迷不振。近年来,塞尔维亚政府积极实行经济改革、推进私有化、改善内部投资环境,经济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此外由于塞尔维亚正准备加入欧盟,这使得塞尔维亚的经济将更加迅速的增长。目前主要经济问题是高失业率和巨额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