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酒业现状分析

四川白酒业现状分析
四川白酒业现状分析

四川白酒业现状分析
被誉为中国“白酒波尔多”的四川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日前在泸州市黄舣镇举 行了盛大奠基典礼,标志着这一四川“工业强省”重点项目正式全面启动。
四川省副省长杨志文在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奠基仪式上讲话, 对该园区发展 模式予以肯定。
“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尴尬
据统计, 虽然经过多年市场优胜劣汰, 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集团2003年 已达到16. 6万吨产量, 而当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331万吨左右, 表明绝大多数产量来自中小企业。 “多、小、弱、乱”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中长 期存在的难题。 在各行业市场分工越来越细、 生产专业程度越来越高的大形势下, 白酒 “OEM” (授权贴牌生产) 将成为中小白酒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b5E2RGbCAP
按照传统的酒厂经营模式,多数中小企业是兼营产、供、销的“小而全”模 式。 四川泸州老窖集团总经理张良认为, 这种模式对年产万吨以上的大企业或名 牌企业是经济适用的, 而对多数中小企业是不经济的。 这种不经济表现在几个方 面:一是资源浪费,由于中小白酒企业存在的“小而全” ,而白酒生产周期较长, 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快速变化, 造成生产能力不饱合或者过饱和, 对经济资源利用 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品牌乏力,由于“小而全”所带来的专业技术水平、质量保 1 / 9

障能力、 产品创新能力的不足而造成品牌乏力, 造成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后劲; 三是流通混乱,市场治理成本较高;四是企业经营管理费用剧增,白酒产业发展 到今天,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各种市场推广费用层出不穷,中小企业难以应付; 五是经营链条拉长,从原料的购进、到成品酒的生产和销售,整个资金链条越来 越长,财务成本不断上涨,赢利能力不断下降。由于市场范围小、发展能力弱, 中小白酒品牌的生命周期普遍比较短,一些县市“每年喝倒一个白酒牌子” 。
p1EanqFDPw
不仅如此,中小白酒企业还面临“外患” :第一,税赋税重。由于国家实行 从量和从价计税,使得生产价位较低的中小白酒企业税赋普遍较重;第二,竞争 加剧。近几年,酒精度较低的黄酒快速增长,洋酒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不断 下降,传统白酒自身又存在“低品质、高包装”等问题,正在远离自己的消费群 体。DXDiTa9E3d
由于上述原因, 中小型白酒企业普遍表现出经济效益不佳。 一些中小企业为 了求得利润,不惜仿冒、造假、偷逃税金等,进一步加剧了白酒市场的混乱和无 序化,恶化了白酒行业的发展环境。以四川省泸州市为例,这个市各区县大量中 小酒厂星罗棋布,各自为政,不仅不能形成合力,而且经常恶性竞争,甚至仿冒 名优产品,对泸州老窖、郎酒等当地知名白酒企业造成不良影响。RTCrpUDGiT
分工提高效率,效率产生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 “OEM”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OEM”也称“授权贴牌生 产” ,是一种产销分离,通过合同关系将品牌商、生产商、销售商进行联合的有 效形式,也是形成产业集群的枢纽。随着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OEM” 正在成为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的最有效方式,被应用于各个行业。欧洲1998
2 / 9

年“OEM”生产贸易达到3500亿欧元,台湾目前已成为全球PC机最大的 “OEM”园区,美国耐克公司是全世界“OEM”的成功典范。5PCzVD7HxA
但是, 由于白酒是一种特殊商品, 其品牌的无形价值往往和原产地有着千丝 万缕的联系,所以“贴牌”往往被消费者等同于“仿冒” ,很多酒厂十分避讳“O EM”方式。其实,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指挥下,目前我国白酒市场已经 大量存在贴牌生产现象。据业内人士估计,仅四川各地的中小酒厂,每年就为全 国各地白酒厂家提供基础原酒20万吨以上, 其中泸州市每年输出基础酒在5万 吨以上。jLBHrnAILg
四川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张胜明认为, 从长远发展来看, 国内除少数大型名 酒企业外,多数中小白酒企业将走这条道路。 “OEM”对于品牌商而言,可以 节省上千万元的建厂资金; 可以节省在酿酒科技研究和生产人才培养方面的巨额 支出;可以克服由于地理、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和人才的限制,以相对低廉的价 格购买到理想的产品,节约大量的原酒及包装物的运输费用。对于生产商而言, 好处也是明显的, 一是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对于稳定的销售渠道, 二是不必为开拓 市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是可以从品牌商学习市场营销和品牌运作的 经验,四是由于合同的制约,提高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xHAQX74J0X “OEM”链条中的角色
据了解,在“OEM”生产关系当中,白酒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各个环 节将由不同的中小企业和研究机构完成。 每个中小型企业都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 域发挥作用,通过市场合作,大大降低运作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LDAYtRyKfE
例如: 一个投资者对白酒市场营销很熟悉, 投资从事某一地理区域的市场开 发。他可以成立白酒销售公司,聘请专业的白酒市场策划机构,为自己的产品量
3 / 9

身设计品牌名称、市场定位、产品品质特征等,然后,聘请专业的酒类专业技术 人员对这种酒进行酒体设计,通过原酒勾兑,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白酒产品。 产品定型后,有相应的包装设计企业、包材生产企业、罐装贮运企业等在白酒生 产各个“链条”上各司其职,投资者只需搞好市场开发即可。Zzz6ZB2Ltk
这种大规模的社会分工合作需要以白酒相关产业集群为依托。 产业集群是指 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集聚、 发展、 并形 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 产业集群是最有 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dvzfvkwMI1
据了解,中国目前对于白酒的需求从1995年达到最高峰以后开始下滑, 2003年以后, 稳定在350至400万吨, 白酒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白酒业目前的“OEM” ,仅仅是将基础酒加工成为成品酒,原酒生产基地广泛 分布在四川省的泸州、宜宾、大邑、崇州、邛崃等地,这些基地都是自发由酒散 作坊形成的,与工业化生产要求的集约化、规模化相距太远,产业集群远远没有 形成。rqyn14ZNXI
全国首个“OEM”白酒产业集群
中国白酒协会马勇会长认为, 近年来, 国家有关部门对白酒工业的生产经营 活动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关于白酒的生产、流通、财税、标准和产业发 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也不断出台。最近,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建议,国家发改 委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制定国家《白酒工业发展指导意见》 。这些都为白酒产 业向着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EmxvxOtOco
4 / 9

目前,国内第一个“OEM”白酒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在四川省泸州市已初具 轮廓。 泸州是全国白酒生产基地之一, 以泸州老窖和郎酒两个我国白酒业的骨干 企业为代表, 培养了一大批白酒专业技术人才和酒类营销人才, 具有发展白酒产 业集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据了解,规划建设中的泸州白酒“OE M”产业集群发展区位于泸州市区,规划区面积4000余亩,生产能力规模设 计为:基础储存能力20万吨,灌装生产能力25万吨,成品酒贮存能力4万吨 以及相应的包装、印刷能力。目前这个园区第一期工程已经启动。四川省内、省 外许多企业已经表示愿意入驻园区发展。这个发展区将汇聚泸州酒业的品牌经 营、专业技术、酒类“OEM”管理经验、人力资源等优势,最终在泸州打造出 一个以白酒生产加工为枢纽、 连接上下游产品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 形成多赢共 赢的中国白酒原产地黄金经济圈。SixE2yXPq5
四川省副省长杨志文、 泸州市市委书记徐波、 泸州老窖集团有关负责人及全 国酒业的部分代表出席了奠基仪式。据介绍,园区建设将遵循几个原则:一是整 合资源、综合管理;二是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三是订单连接,独立经营;四是 诚信担保,责任赔付。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园区将组建两个中心、设立两个市 场、创建一个商贸公司。 “两个中心”就是组建订单位管理中心和质量管理中心, “两个市场” 就是酒体设计标样市场和外包装设计与展示市场, 创建一个商贸公 司就是将酒源和包装材料实施统一的组织和供应, 通过规模化、 来保障包装材料 和酒源的品质以及低成本。6ewMyirQFL
作为一次集群发展尝试,泸州市在园区功能设计上主要满足几个方面的需 求。一是为白酒生产搭建一个具有规模优势、质量控制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 势、政策优势、管理优势的平台,凡是涉及白酒生产及相关产业在商誉、设施、 技术、管理、物流、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合作,在园区内均能实现;二是建设白酒 行业的创业孵化园区。 为有志投身白酒及相关产业而其资源有所欠缺者搭建创业
5 / 9

平台,提供包括产品、资金、技术、人员、信息、品牌、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支 持; 三是为社会资金投资集散地, 提供一个具有稳定收益, 形式多样的投资平台, 社会资金可以参与园区经营实体的股份多元化, 投资园区内物业、 投资园区内各 产业等多形式。四是中国白酒贸易市场,是酒类知识产权、酒类消费品和白酒生 产材料的集中展示,发布、接洽的园区;五是产业发展趋势发布中心。具有产业 和市场发展前瞻性的跟踪机制, 汇集酒业发展的专业信息, 技术革新成果和先进 的管理模式,定期发布市场信息、行业信息和前沿的科技成果。kavU42VRUs
6 / 9

7 / 9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减缩版) “一轴三带、四群一区”城镇化发展格局示意图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结合四川实际,编制《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本规划是引领四川省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略)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推进,坚持质量与速度并重,以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工作

部署为切入点,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走符合四川实际的“形态适宜、产城融合、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动“两个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二)优化布局,集约高效。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功能定位,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效率。 (三)四化同步,城乡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化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四)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五)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城镇化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目标 适应经济新常态,构建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到2020年,我省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 (一)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 (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优化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基本形成结构更加完善、定位更加清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的“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开展以县为单位的多规合一规划,全域空间实现有序利用。小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新村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林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

×××年林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你们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区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听取我们的汇报,让我们倍受感动,倍加鼓舞。你们对我区林业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在此,区委、区政府谨代表区各族人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现将我区×××年林业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年,是我区林业克难攻坚、奋发有为的一年,是林业发展开拓创新、重点突破的一年,是林业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年初既定的目标,超前谋划,统筹安排,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林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了生态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年造林绿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协调、动员市属机关事业单位、驻区部队、企业、共青团、农牧民群众1.5万余人次参与我区生态建设,以创建园林城区为突破口,以实施林业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生态林工程建设,广泛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了全区绿化造林高潮。今年新增绿化面积×××亩,其中,“三北四期”绿化×××亩,薪炭林×××亩,荒山荒地绿化×××亩,庭院绿化×××亩,经济林×××亩,封山育林×××亩,补植×××亩。国家级公益林×××万亩,特色养殖建设×××平方米。创建绿化合格单位×××个,花园式单位×××个,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造林绿化任务。截止目前,全区新增绿化面积×××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以上,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平方米,道路绿地面积×××公顷,防护林绿地面积×××公顷,初步形成了以荒山绿化为片,道路景观绿化为线,集镇绿化为轴,庭院绿化为点的大绿

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_以平和县为例

经济林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以平和县为例 叶慧坤 (平和县林业局资源站,福建平和363700) 摘要:在综合分析平和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提出平和县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平和县;经济林;现状;对策 经济林是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果树林、食用油料林、饮料林、调(香)料林、药材林、工业经济(原料)林及其它经济林等7个亚林种。经济林是平和县林业经营的重要林种之一。它既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提供相关工业原料,为人民生活提供营养丰富、无公害的森林绿色食品,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经济林产品已成为平和县山区农村经济和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在加快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平和县经济林发展现状分析 1.1 平和县经济林发展成就 平和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山地资源,更有悠久经济林栽培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林产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全县经济林栽培面积已达7.7万hm2,各类经济林面积见表1。  收稿日期:2009-01-10 改善茶林土壤结构及其生长环境等方面着手,采取浅锄、深翻、砍杂、除草、补植、施肥、整枝、修剪、水土保持等措施,分期分批地对油茶林进行改造。 4.4 油茶林立体经营,增大林地经济效益 有研究表明[1][2],油茶林采用立体经营后,由过去单一的收获油茶籽,改为多种经营,节约了农业用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不仅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且可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林生长环境,实现以耕代抚,促进油茶生产良性循环,使油茶达到高产稳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尤其油茶幼林期,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合理套种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 4.5 建立完善加工营销体系,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没有规模化和产业化,油茶种植便失去依托,经济效益的实现比较困难。我们应积极引导农民走油茶产业化发展道路,延伸油茶产业链,拓展油茶关联产业,发挥龙头企业作用,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向广度、深度和系列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有声誉的食用油、化妆品、中西药、茶皂素等油茶系列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加大对农户的支持力度,化解农户的风险,提高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通过订立供销合同,使龙头企业与农户、油茶园业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魏浙杭.油茶林套种效益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1995, 15(2):36-37,49. [2]油茶生态经济研究课题组.油茶林生态经济模式及效益 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2,(3):4-8. [3]王保生,刘文英,卢冬梅.改善油茶林小气候提高油茶产 量[J].江西气象科技,2003,26(1). ? 3 2 ? 第1期 林业建设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03-22 14:54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 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种苗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种苗生产供应的特点 (一)种苗生产供应品种、树种多。据统计,今年用于各项造林绿化树种有30多个,特别是一些城市绿化树种、园林观赏树种增幅较大。根据市场需求和我县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各苗圃加大了绿化树种、园林观赏苗木的培育力度,种苗生产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二)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杜绝了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造林用苗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县各项工程造林一、二级苗木使用率达95%以上,实现了二级以上苗木上山造林的目标。 (三)苗木供过于求形势依然严峻。经树种、品种结构调整后,今春可供应苗木2800多万株,供应总量比上年春季减少近200万株,苗木剩余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杨树、山杏、刺槐等常规树种苗木剩余量减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同时,如何加强全县种苗质量管理,寻求种苗的销售渠道,增加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培育,努力解决种苗供过于求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成为制约我县种苗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种苗生产供应与造林需求得不到很好的衔接,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生产的盲目性难以得到根本性改观,苗木生产结构性过剩,区域供需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造林任务下达晚,种苗的准备只能依照历年经验进行预测和估算,与生产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部分林农目前依然存在等待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种苗产业的规模及种植结构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 (二)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 (三)良种使用率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

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a15744888.html, 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分析 作者:王瑞新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 摘要:作为我国五大林种之一,经济林不仅有助于生态建设,还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相应对策: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有效的市场宏观控制体系、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经济林产业的科技含量、国家投资扶持,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林;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鲜果类产品供大于求,局部地区存在滞销现象 主要经济林产品的国内产量从2370万吨增长到684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5%,其中鲜果类增长更快,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0%。在改革开放初期,种植经济林的比较优势远远大于种植粮食,农民积极性很高,近几年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由于种植者没有市场观念,仍然盲目发展,导致了局部地区产品滞销的现象,甚至造成“果贱伤农”和“砍树”现象。 2、经济林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适合加工的果品少 我国经济林种植面积的50%以上为不适应市场的落后品种,只有30%的面积种植了名特 优新品种和错季型品种,而且只有少数果品适合加工,但是由于加工技术落后,也增加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 3、生产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单位面积产量低 主要表现在广种薄收、单位面积投入少、产量低而且不稳定,新技术推广不到位,依旧采用落后技术,而且优良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林生产是以面积保总产,没有形成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生产格局。 4、经济林发展产业化程度低,第二、三产业严重滞后,综合效益低下 主要表现为:经济林栽培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少,产品流通体系不健全,产地批发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现状、发展战略和对策 一、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类型多样, 自然条件复杂, 经济林资源丰富。据专家研究统计, 我国已拥有各种经济林木近1000种, 其中大面积主栽的树种约60 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 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优化食物结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 1.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 近10 年来, 我国经济林生产面积快速增长, 年均新增经济林面积2000 万亩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 年底, 全国经济林总面积已达4.3 亿多亩, 年总产量8800 多万吨, 总产值1640 多亿元, 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了30%、97%和96%。 2.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近几年来, 仅由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共300 多个。目前, 全国已呈现出大路水果比重下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 特别是干果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已占经济林总面积的18.3%, 北方地区的设施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北京大城市近郊区的精品观光采摘园数量

快速增多。同时, 各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 各类名牌产品不断涌现, 如河北鸭梨、平谷大桃、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京东板栗等一大批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3.加工、贮藏保鲜能力不断增强,经贸活动频繁, 市场愈趋繁荣。 目前, 全国经济林产品加工企业1万多个, 年加工能力达750 多万吨, 平均加工率为11%; 贮藏保鲜企业达10万个, 年贮藏保鲜能力达920 多万吨,平均贮藏保鲜率为13.5%; 经济林产品流通市场近万个。近几年来, 一些重点主产县又新建、扩建了一批专业果品批发市场或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全国已建成一大批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大型龙头企业。一些经济林主产区, 每年都要举办以当地经济林产品为主题的各种全国性经贸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林产品的流通。 4.社会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 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 由于经济林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 通过发展经济林,既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实现强县富民, 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 中央9 号文件和1 号文件的相继出台, 为社会各界投资发展经济林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广大群众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持续空前高涨,目前, 各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投工投劳, 集资建基地、办企业, 开发经济林产业, 积极性持续不减、空前高涨。 二、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树种、品种结构不合理, 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率低。 主要表现为,在全国经济林总面积中, 低产、低质和低效经济林面

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反思 一、现状分析与反思 学校领导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探索,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1)学校硬件现状。学校近年来通过上拨和自筹资金,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仍自筹资金建立教导处小型多媒体会议室、该会议室配备有52寸大屏幕平板液晶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和无线宽带路由及影音播放设备。为所有的教师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档案室、党员活动室、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各配备了办公电脑共18台,为大队部配备了智能广播系统。添置了三台数码相机和一台数码摄像机,两台激光打印机,三台1600k3打印机,一台彩色打印机,一台一体式印刷机,一台复印机。为方便教师打印和上交资料,分别为教导处和政教处增添了电脑和打印机。为教育、教学信息的及时快捷、合理应用提供支持工具;校内计算机全部联网,通过宽带接入国际互联网,2008年市局投入资金建立教育城域网,为以计算机网络为结构覆盖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远程教育、教育交流等方面的开放性的教育网络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强化了管理,形成了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成立教育信息技术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对学校的网络建设、教育教学信息资料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提出具体可行的设计和实施方案,由下设信息处负责实施、指导、调控、检测。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管理制度,它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计算机房、网络、常规媒体、多媒体教室、资源库等专用教室和专用设备的管理制度,教师学生培训制度、计算机网络使用检查评比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使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 (3)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得到较大提高。教师逐步树立了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的欲望,并付之于行动,我校教师100%通过了区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100%基本掌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简单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95%的教师能自制多媒体课件并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三年级以上学生40%能较熟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 2. 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资金短缺。 2.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信息人才不足。 4. 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5. 企业行业分布广,需求复杂。 6. 信息化进程与企业发展不匹配问题。 7. 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问题。 8. 环境问题。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1、遵循效益原则 (1)效益启动原则 (2)低成本原则 (3)渐进性原则 (4)可持续原则 2、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目标定位至上的策略。 (2)管理和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同步。 (3)重视跨行业的协同模式。 (4)企业的应用基础。 (5)政府良好的政策扶持,相关的倾斜优惠政策,完善的奖惩执行力度。 (6)社会的大环境给他们创造有利条件。 (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 (8)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信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中小企业占我国 注册企业99%以上的实际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的意义及目前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 前言 中小企业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在国内大约有829万家,总产值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40%,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信息化的水平,其需求和采购意向直接影响着IT设备相关生产厂商的生产。因此,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特点,了解其实施策略就显得十分重要,并一直是IT设备厂商关注的焦点和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决策的依据。 一、业信息化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即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

林下经济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林下经济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林下经济是开发和利用好森林资源中非林木资源,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它涵盖林下、林中、林上等产业。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空间环境条件,以林为主,建立林下种植、养植和森林景观利用相结合的立体林业经营模式,不断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经济效益,对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延伸林业产业链,实现森林经营的良性循环,增强林业自身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林下经济基本情况 位于市北部,是全省重点林业,国土面积1287.4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74.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68%;森林面积8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4.7%。曾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全国百个经济林产业示范、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奖、全省林权制度改革先进等称号。目前我各类经济林面积有16.8万亩,林产品加工企业4家,年总产值约为1.4亿元,涉及农户2300余户,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林种模式为主,林养模式为辅。 根据20**年林业补充调查结果,我共有油茶林面积13.6万亩,其中本地油茶面积12.9万亩,高产油茶面积0.7万亩,主要分布于镇、巴邱镇、砚溪镇等。本地油茶基本为50年代所造,树势衰退,加之管理不是很精细,多数产量偏低。高产油茶为20**年才开始实施,属于初产期,产量也不是很高。 林苗模式主要是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品种有香

樟、杜英、火力楠、女贞等品种,升值空间不是很大。地点以镇、金坪民族乡为主,种植主体以个体农户为主,规模较小,没有集中连片,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另有少量的楠木苗,主要集中在国有林场,但也是有价无市。 林果模式有杨梅、翠冠梨等,全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主要集中在镇、镇两乡镇,现巳全部达到丰产期,每年产鲜果4900吨。由于杨梅鲜果不易贮藏的特点,产品销售以本地市场为主,因没有进行杨梅饮料、杨梅干等深层次加工来提高附加值,又没有专门的销售队伍来开拓销售渠道,往往出现丰产不增收的局面。 林药模式主要栽植黄栀子,目前全黄栀子总的栽植面积有5240亩,分布在全各乡镇,基本为20**-2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时栽植,后因市场行情不好,损毁部分面积更换栽植了其他品种,随着近两年市场行情上升,农户栽植面积又有所增加。 林菜模式有在桐林乡江背村利用一些林业采伐剩余物,发展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在林木良种场利用一些疏林地及林中空地种植马铃薯、西瓜、花生等农作物,经营面积不是很大。 林养模式主要是在林地内以圈养的方式进行生猪养殖,地点分布以仁和镇为主,全年出栏头数约为10万左右。另有部分在林区散养山羊、蛋鸡等。 二、贯彻落文件精神情况 在国务院、省、市相继出台了《林下经济发展意见》后,我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和规划,以委、政府两办的名义下发了《关

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宁都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杨东海 1 刘秋生2 邱新华3 (1.宁都县林业局342800 2. 国营宁都县赖村林场 3.宁都县林业局)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宁都县通过促进山林权属流转,争取产业政策扶持,加大招商力度吸引埠外资金,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等手段发展特色经济林,全县特色经济林呈现出发展速度快,林农从经济林产业收入中增收快的良好发展势头,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 经济林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特色经济林发展的基础条件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东北部,地处东径115°40′-116°17′,北纬26°05′-27°08′之间。东邻石城、广昌县,南接瑞金市、于都县,西连兴国、永丰县,北毗乐安、宜黄、南丰县。 宁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3℃,常年绝对低温-3℃,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10℃的年活动温5635℃,年降雨量1760mm,无霜期283天,是油茶、果、茶叶、竹等经济林的最适宜生态区域。 宁都县域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居赣州第一,江西省第三,其中山地占73%,耕地占10%,水域占4%,概称“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山地面积447余万亩,其中有坡度25℃以下适宜经济林发展的山地80多万亩。 宁都县辖12个乡,12镇,2个国营垦殖场,288个行政村,总人口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1万人,国内生产总值4934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直接从事经济林种植的农业人口21.5万人,林业总产值43438万元,其中经济林产值23223万元。 宁都交通以公路为主。现有的交通干道有昌厦一级公路和319国道,鹰(潭)瑞(金)汕(头)高速和南(宁)泉(州)两条高速公路已通车。京九铁路、韶赣铁路傍境而过,距瑞金火车站70公里,距兴国火车站80公里。规划中的鹰瑞汕铁路贯穿南北。县城到赣州160公里、南昌310公里、厦门510公里、广州620公里、深圳700公里、珠海780公里。县乡公路全部硬化,实现了村村通公路,95%的村级公路已硬化。 1.2 特色经济林的发展规模 根据近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显示,我县现有各类经济总面积30.9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6.9%,主要栽培品种为油茶、柑橘类、毛竹、板栗、茶叶、梨等,其他品种栽植规模小。 1.2.1 油茶 现有油茶面积6.8万亩(不含散生),占经济林总面积的22.1%,年产茶油342吨。主要分布在大沽、小布、对坊等乡镇。我县已经列入现代农业油茶示范县,每年将以新造2万、改造2万亩的速度发展。 1.2.2 柑橘 现有柑橘山上部分面积12.5万,占经济林总面积的40.5%,栽培品种有脐橙、温州蜜柑、(加工)甜橙、椪柑、南丰蜜桔、甜柚,年产6.3万吨。主要分布在梅江、竹笮、赖村、青塘、田头、长胜、对坊、黄石、固村、固厚、田埠、会同、湛田、石上、安福、东山坝、

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经济林指的是用于生产药材、干鲜果品、饮料、调料等产品的林木,经济林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更可以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创造经济效益。经济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展经济林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汇总的经济林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对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的维持以及商品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生态环境;经济林;产业化生产 一、我国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经济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五大林种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得最好的林种。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复杂,经济林资源丰富。据专家研究统计,我国已拥有各种经济林木近1000种,其中大面积主栽的树种约60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国经济林产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繁荣城乡市场、优化食物结构、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等方面均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1 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经济林生产面积快速增长,年均新增经济林面积2000万亩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经济林总面积已达4.3亿多亩,年总产量8800多万吨,总产值1640多亿元,分别比“八五”期末增长了30%、97%和96%。 1.2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快速增加 近几年来,仅由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共300多个。目前,全国已呈现出大路水果比重下降,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特别是干果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已占经济林总面积的18.3%,北方地区的设施栽培面积也迅速扩大,北京大城市近郊区的精品观光采摘园数量快速增多。同时,各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各类名牌产品不断涌现,如河北鸭梨、平谷大桃、沧州金丝小枣、赞皇大枣、京东板栗等一大批产品已享誉海内外。 二、经济林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林发展要求选用好的生态经济树种,维持生态条件平衡,进而实现经济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19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19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1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

企业信息化状况

我国汽车行业的信息化总体水平相当低,只有极少的企业会用到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式,更多的是打电话,发传真,进行联系沟通,也只有极少的会用到Email来进行沟通传递,只有少数的信息会借助互联网进行传递,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起步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是由于受管理体制、传统观念等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往往流于形式,往往只能在部分领域实现信息系统的部分职能,甚至成为形象工程,成功案例不多。近两年来,汽车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情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迫切需要生产企业将信息化提升到长远规划、战略发展的层次上来。 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总的来说,合资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的信息化做得比较好,整车生产企业优于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也确实从中受益,如一汽大众、长安、柳州五菱等,ERP、CRM系统得到普遍使用。企业的信息化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例如东风汽车公司在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经历了由“传统流程信息化”→“IT 为主的信息化”→ “业务流程再造和IT促进的信息化”思路上的变迁。 现在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得到汽车行业的广泛认同,尤其在SARS爆发的特殊时期,许多准购车者纷纷借助网络查询信息,企业之间也通过网络联系,使得电子商务空前火爆。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和行业的信息化前进的步伐,尤其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个特殊事件的推动下,汽车行业开发了“网上公告申报系统”,这对促进企业、行业信息化进程大有益处。 而一些企业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落后的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这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的主要障碍。这些都是在企业高层介入下才能完成的,企业的高层领导必须重视并参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在信息资源规划阶段。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资源的规划直接关系到如何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此外信息资源规划涉及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只有高层领导才能决定这些重大的事情。 企业信息化作为企业一项战略工程,从决策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发展趋势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黄琴峰傅得晟胡冰阳张高钢 1 天府新区定位 2 总体规划 2.1 规划范围 2.2 规划理念 2.3 总体定位 2.4 空间布局 2.5 产业布局 2.6 生态绿廊 2.7 交通规划 2.8 公共服务体系 2.9 保障措施 2.10 建设步骤 3 最新动态 3.1 基础建设 3.2 最新进展 1天府新区定位 天府新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2总体规划

2.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公里,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也就是保留60%的生态本底。而城镇建设用地中,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2.2规划理念 山水环境,组合布 局以能源约束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城镇和自然山水,组合布局城市。 产城融合,三位一 体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位一体”、“两化互动”要求落实到规划中,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生态田 园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构建城市建设与乡村田园有机融合,国际化特征和天府传统文化特征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集约发展,智能低 碳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

经济林规划目标

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的意见、建议及目标 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的东南部。总面积38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2万亩。土壤土层深厚,年平均气温6.8℃,全年日照时数3206小时,无霜期136天,属于干寒果树亚带。全县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具备多种经济林的生长条件。而且,五原县交通便利。京藏高速公路和包兰铁路横穿其中。国道、省道、县道阡陌相通,通讯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可为全县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基础保障。经济林不仅能为人们提供粮食、果品和油料产品,而且还具备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功能,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经济林是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性很强的林种,发展经济林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繁荣的森林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五原县经济林发展现状 根据2014年五原县林业产业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县现有达产经济林面积6330亩,产量为1732220公斤,产值为4974.74万元。其中:水果种植面积282亩,产量为522500公斤,产值为135.86万元,品种主要以苹果梨、早酥梨、苹果为主;中药材种植6048亩,产量为1209720公斤,产值为4838.88万元,品种主要以宁杞1.2号为主,主要集中

在隆兴昌镇同联村和五星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单一。在我县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可选择的经济林品种相对较少,且主栽品种也不够突出,没有形成适合自己栽培的名优特招牌品种。 2.经营管理粗放。由于分散经营,零星栽植,没有形成连片种植规模,且在技术与资金方面投入不足,致使经济林生产产量低,品质差,收不抵支,严重的挫伤林农的积极性。 3.先进适用技术匮乏。一是生产者素质低下、技术力量薄弱,妨碍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县、镇、村技术规范和技术要点不健全;三是林业科技人员和科技经费不足,引进试验及推广示范先进适用技术工作难以开展;四是技术培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一些实用技术不能及时送到林农手中,严重阻碍了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4.果品销售观念陈旧。果品销售仍然停留在简单的鲜果销售。一是果品包装粗放、规格简单、且标准不一;二是贮藏设备简陋,果品无法得到保鲜增值的目的;三是我县及周边县市没有果品深加工企业,深加工能力极其有限。 5.市场调研与开拓能力不够。虽然果品产量有所增加,但由于果农市场信息不灵,一是广大农民对发展经济林产业没有明确定位,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二是在果品销售过程中仍是买方市场,经常出现市场疲软乃至滞销,极大地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林学院研生态13班李伟克3130054 摘要经济林相对于用材林而言,具有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我国商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位于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宽广,有着发展经济林的良好自然资源。本文在分析河北省经济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指出了河北省经济林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经济林发展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经济林;现状;问题;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conomic Forest in Hebei Province Abstract Economic fores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investment cycle, quick effect an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 to commercial forest.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mercial forest in our country. Hebei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north China which belongs to the temperate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It has distinct seasons, sufficient sunshine, mild climate, broad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In this paper, we point ou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forest construction in Hebei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 The economic fores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also putted forward. Key words Hebei province; Economic forest;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