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优秀教案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优秀教案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材分析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集合章节的第二课,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子集与真子集的概念,是本章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目标

重点: 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

难点: 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知识点: 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能力点: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教育点: 能利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自主探究点:例题及变式中解题思路的获取.

考试点:包含关系中含参问题的求解.

易错易混点:忽视空集.

拓展点:实数间可以运算,集合间是否也能运算.

教具准备 教学案、三角板

课堂模式

一、引入新课:

探究1: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吗?

(1){1,2,3},{1,2,3,4,5}A B ==;

(2)设A 为枣庄三中高一年级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 为枣庄三中高一年级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几组实例,体会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引出子集、真子集、相等概念.

二、探究新知

1. 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作:()A B B A ??或.读作:A 包含于B(或B 包含A). 探究2:与实数中的结论“若,,a b b a a b ≥≥=且则”相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则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即若A B B A ??且,则A=B)

如(3)中的两集合C=D .

图 1 图2

B

C (

D )

3. 真子集:若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x A ∈?且,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 如:(1)和(2)中 A B.

4.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作:?.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 0 ? ?;

5. 几个重要的结论:

(1)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3) 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且B C ?,那么A C ?.

三、理解新知

含参数问题时,空集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养成优先考虑空集的好习惯,至关重要.

四、运用新知

例1.写出集合{a ,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集合{a ,b}的所有子集为{}{}{},,,,a b a b ?,真子集为{}{},,a b ?.

【设计意图】概念运用,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列举问题的良好习惯.

练习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1,2,3.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所学

例2 已知集合A ={x |1

解 (1)当a =0时,A =?,满足A ?B .

(2)当a >0时,A =???

???<

|.

∵A ?B ,∴???????

≤-≥1

21

1a a

∴a ≥2

(3)当a <0时,A =???

???<

∵A ?B ,∴???????-≥≤1

2

1

1

a a

∴a ≤-2.

综合(1)(2)(3)知,a 的取值范围{a |a ≤-2或a =0或a ≥2}.

【设计意图】利用分类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实例提示学生考虑包含关系时勿忘对空集的讨论.

练习2 已知A ={x |0652=+-x x },B ={x |1=mx },若 B A ,求实数m 所构成的集合M . 答案:?

?????=31,21,0M

【设计意图】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例3 已知集合A ={2,,x y },B ={2x ,2,2

y }且A =B ,求,x y 的值. 答案: ,x y 的取值为???==10y x 或???

????==21

41y x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提示学生解决集合问题,勿忘集合元素互异性要求.

练习3 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

?????1,,a b a ,也可表示为{2a ,a +b ,0},求a ,b . 答案:a =-1,b =0

【设计意图】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五、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涉及到哪些数学方法?

学生:知识上: 1、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含义. 2、空集的含义与表示.

思想上: 归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教师: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集合之间的关系,这要与上节课学习的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区别开来.集合与元

素是“属于”“不属于”的关系,而集合与集合是“包含于”“不包含于”的关系;另外在含参问题求解中大家不要忘记对空集的讨论.

六、布置作业

1.阅读教材67P P -

2.书面作业

(1)必做题:课本12P 习题1.1 A 组 5

(2)选做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A )

①空集没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A .0

B .1

C .2

D .3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A.

?A B. {0}?∈ C. {1,2}Z ? D. {0}{0,1}∈

3).设{}{}1,A x x B x x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B ).

A. 1a <

B. 1a ≤

C. 1a >

D. 1a ≥

4).若2{1,2}{|0}x x bx c =++=,则( A ).

A. 3,2b c =-=

B. 3,2b c ==-

C. 2,3b c =-=

D. 2,3b c ==-

5).已知集合A ={x |a -1≤x ≤a +2},B ={x |3

A .{a |3

B .{a |3≤a ≤4}

C .{a |3

D .?

6).在以下六个写法中:①{0}∈{0,1};②?={0};③{0,-1,1}?{-1,0,1};④0∈?;⑤Z ={正整数};⑥{(0,0)}={0},其中错误写法的个数是( C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8).若B ={0,1,2,3,4,7,8},C ={0,3,4,7,9},则满足A ?B ,A ?C 的集合A 有___16__个.

9).设M ={x |2

10x -=},N ={x |01=-ax },若N ?M ,则a 的值为 ±1或0. 10).已知集合{}{

}25,821A x x B x m x m =-<≤=-≤<-且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实数m 的取值范围{}36m m <≤

11).设集合A ={1,a ,b },B ={a ,2

a ,a

b },且A =B ,求实数b a , 的值. 答案: a =-1,b =0 12).设集合A ={x |2560x x -+=},B ={x |22(21)0x a x a a -+++= },若B ?A ,求a 的值.

答案:a =2

3.预习任务:根据下列预习提纲预习1.1.3集合间的运算.

(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

“A 并B ”),即A ∪B = .

(2).由属于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即A ∩B =

(3).A ∩A =____,A ∪A =____,A ∩?= ,A ∪?=

(4).若A ?B ,则A ∩B =__ __,A ∪B =__ __.

(5).A ∩B A ,A ∩B B ,A A ∪B ,A ∩B A ∪B .

【设计意图】作业1是引导学生先复习,再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书面作业的必做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选做题难度递进,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加深理解,提高解题的能力.预习作业的安排是为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七、教后反思

1.本教案的亮点是例题覆盖全面,变式与例题衔接好,有讲有练,课后题针对例题,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预习提纲任务明确.

2.本节课的弱项是课容量大,例2难度高,在新授课中还要降低难度,照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八、板书设计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

2.真子集: 例1: 例3:

记作: 记作:

图示: 图示:

2.集合的相等: 4.空集: 例2:

图示: 记作:

注: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含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课堂例题】 例1.设,,A B C 是三个集合,若A B ?且B C ?,试证A C ?. 例2.试判定下列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并简述理由. (1)? {|23}x x -<<-; (2){|5}x x > {|6}x x >; (3){|n n 是12的正约数} {1,2,3,4,6,8,12}; (4){|n n 是4的正整数倍} {|2,}n n k k Z + =∈. 例3.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集合C (1){1,2,3}C ?;

(2){,}C a b ; (3){1,2,3} {1,2,3,4,5}C ?. (选用)例4.已知{|21,},{|A x x k k Z B x x ==+∈=是被4除余3的整数},判断,A B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之. .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再现】 1.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 (1)如果 ,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记作________或________,读作 或者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 是B 的子集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 ; (3)如果A 是B 的子集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集合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本单元是非常有趣的数学活动,也是逻辑思维训练的起始课。逻辑推理能力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很重要的能力。本单元主要要求学生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借助集合圈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接触和运用集合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试图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简单事例,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问题的意识。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 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将以游戏形式为主,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 多样的猜测等游戏,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几何直观,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 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1.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 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枯燥的数学赋予生活的气息,顺其自然,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注重图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集合圈的作用,但同时 加强学生对文字信息的理解。通过站一站、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等方式让学生在头脑中建 立集合圈的表象,从而真正达到图形、文本和算式的有效结合,既沟通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 的联系,又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建立数学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2.创设情境,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理解。除了把握好深浅尺度,改进教学方 法外,还应该尽可能地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充实、丰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了解这些数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1 集合................................................................ 1课时 2 练习二十三.......................................................... 1课时

1.1.2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讲义

第二讲 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知识点】 1.子集.对于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 说这两个集合是包含关系,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 ()A B B A ??或 读作A 含于B 2.维恩图. 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叫做韦恩图 3.集合相等. 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只是表示方法不同,我们就说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即A =B 4.真子集. 如果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并且集合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B ,那么把集合B 叫做集合A 的真子集. 表示记作B A (或A B), 读作“A 真包含 B ”(或“B 真包含于A ”). 5.空集. 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作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且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知识点透析】 1.集合的关系问题,有同学容易忽视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导致错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的运算要注意灵活运用韦恩图和数轴,这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具体运用。 【例题精讲】 1.用符号“?”、“?”、“∈”或“?”填空: (1) {},,,a b c d {},a b ;(2) ? {}1,2,3; (3) N Q ; (4) 0 R ; (5) d {},,a b c ; (6) {}|35x x << {}|06x x <…. 2. 写出集合{a ,b }的所有子集, 3. 说出下列每对集合之间的关系. A B

(1)A ={1,2,3,4,},B ={3,4}. (2)P ={x |x 2=1},Q ={-1,1}. (3)N ,N*. 4.求下列集合之间的关系,并用Venn 图表示. A ={x |x 是平行四边形}, B ={x |x 是菱形}, C ={x |x 是矩形}, D ={x |x 是正方形}. 判断集合{}2A x x ==与集合{} 240B x x =-=的关系. 5.判断集合A 与B 是否相等? (1) A ={0},B = ?; (2) A ={…,-5,-3,-1,1,3,5,…},B ={x| x =2m+1 ,m ∈Z } ; (3) A ={x| x =2m-1 ,m ∈Z },B ={x| x =2m+1 ,m ∈Z }. 4.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4|{32≤?x x B.}4|{32≤∈x x C.}32{?≠}3|{≤x x D.}4|{}32{≤∈x x 5.已知集合A={x|x2-1=0},B={-1,1},则A、B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三元集合A={y x xy x -,,},B={y x |,|,0 },且A=B,求y x 与的值. 7.选用适当的符号“”或“”填空: (1){1,3,5}_ _{1,2,3,4,5}; (2){2}_ _ {x | |x |=2}; (3){1} _?. 8.设集合{}0,1,2M =,试写出M 的所有子集,和真子集 9.已知集合A={x|x2 -2x-3=0},B={x|a x-1=0},若B?≠A,求a 的值所组成 的集合M.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设计(精品)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 (2)了解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 (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然后给出定义. (3)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理解包含关系及相关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用类比思想,在探究两个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辨证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子集的概念;难点:元素与子集,即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在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下,一方面注意利用生活实例,引入集合的包含关系. 从而形成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概念. 另一方面注意几何直观的应用,即Venn图形象直观地表示、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概念及有关性质. (四)教学过程

图表示为: =2}. }.

备选训练题 例1 能满足关系{a ,b }?{a ,b ,c ,d ,e }的集合的数目是( A ) A .8个 B .6个 C .4个 D .3个 【解析】由关系式知集合A 中必须含有元素a ,b ,且为{a ,b ,c ,d ,e }的子集,所以A 中元素就是在a ,b 元素基础上,把{c ,d ,e }的子集中元素加上即可,故A = {a ,b },A = {a , b , c },A = {a ,b , d },A = {a ,b , e },A = {a ,b ,c ,d },A = {a ,b ,c ,e },A = {a ,b ,d ,e },A = {a ,b ,c ,d ,e },共8个,故应选A. 例2 已知A = {0,1}且B = {x |x A ?},求B . 【解析】集合A 的子集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0},{1},{0,1}. 由题意可知B = {?,{0},{1},{0,1}}. 例3 设集合A = {x – y ,x + y ,xy },B = {x 2 + y 2,x 2 – y 2,0},且A = B ,求实数x 和y 的值及集合A 、B . 【解析】∵A = B ,0∈B ,∴0∈A . 若x + y = 0或x – y = 0,则x 2 – y 2 = 0,这样集合B = {x 2 + y 2,0,0},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x + y ≠0,x – y ≠0. ∴22 220 xy x y x y x y x y =?? -=-??+=+? (I ) 或22 220xy x y x y x y x y =?? -=+??+=-? (II ) 由(I )得:00x y =?? =?或01x y =??=?或1 0x y =??=? 由(II )得:00x y =?? =?或01x y =??=-?或1 0x y =??=? ∴当x = 0,y = 0时,x – y = 0,故舍去. 当x = 1,y = 0时,x – y = x + y = 1,故也舍去. ∴01x y =?? =?或0 1x y =??=-? , ∴A = B = {0,1,–1}. 例4 设A = {x | x 2 – 8x + 15 = 0},B = {x | ax – 1 = 0},若B A ?,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并写出它的所有非空真子集. 【解析】A = {3,5},∵B A ?,所以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 合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学广角——集合 新区一小何芸娜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游戏引入问题 1、从左边数,第三排第4位小朋友站起来,从右边数,第5位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强调站起来的小朋友数了两次,重复了两次) 2、房间里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但是只有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强调爸爸身份的双重性--身份“重复”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重复的数量,用一种新的方式表示它们(出示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二、新授

例题:下表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生:有17人,9+8=17(人) 引导学生观察名单,看自己准备的姓名卡片,发现“重复”人名。 师:哪三个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清楚地看出有三人重复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用连线的方法表示,不会找漏掉。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连线的方法。(出示课件) 用表格整理出来: 跳 杨明 丁旭 赵军 李芳 王爱华 刘红 马超 陈东 踢 陶伟 李芳 周晓 朱小东 杨明 刘红 于丽 卢强

师:(活动)四人小组,把手上的名片摆一摆,把只参加跳绳的放一边,两项都参加的放一边,只参加踢毽的学生放一边。思考:我们能不能用两个圈清楚的表示这三部分的关系呢?小组讨论。 师出示课件,这些都是跳绳组的,我用一个圈圈起来,遮掉只跳绳的,问这些都是踢毽组的,我再用一个圈圈起来,这个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圈中间相交了。中间的三个人圈了两次。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跳绳的比赛的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叫做一个集合,把参加踢毽比赛的学生看做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我们常用这种方法,直观的把集合中的具体事物表示出来,这种图我们把它叫做“维恩图”也叫做“文氏图”。 介绍维恩图。课件出示。 师: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整个图表示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部分表示的是什么,同桌互说。) 跳绳组踢毽组 两项都参加的

1.2.2集合之间的关系

1.2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表示集合的列举法和描述法. 2.通过集合的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表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点:集合的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 教学难点:集合的特征性质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检查及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什么是集合?什么是集合的元素?请举例说明. 2.预习检查:集合有哪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区别?(由学生回答.) 3.导入新课:我们在上一节中讲到集合可以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元素可以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但这样表示集合仅仅是一种集合的代号,集合中都有些什么样的元素?这些元素又有些什么性质?这些都是看不出来的.本节将研究集合的表示方法,并从这两个方面回答提出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讲解新课 例1.表示由1,2,3,4,5这5个数组成的集合. 可表示为{1,2,3,4,5}.给出什么是列举法. 当集合的元素不多,常常把集合的元素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这个集合,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打开课本第4页,让学生看中国四大发明、不大于100的自然数全体构成的集合、自然数集N的列举法表示.

然后教师强调注意以下几点:①用列举法表示时,元素要用逗号“,”隔开;②元素可不必考虑其先后的次序,但在表示数之类的集合时,最好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一一列举,这样可防止元素的遗漏和重复;③表示自然数集(或自然数集中的“某一段”数构成的数集)时,可以只写出其部分元素,其余元素用省略号表示;④列出元素的外面加{ }; ⑤由一个元素a构成的集合记作{},注意与{}是不同的.表示元素,{}表示一个集合,接下来练习第5页A第1(1)、(2)、(3)、(4)题. 下面介绍集合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例2、正偶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提问:请你用列举法表示这个集合.学生回答:{2,4,6,8…,2n,…},∈.分析这个集合元素具有什么性质,然后得出这个集合每一个元素都具有性质: “能被2整除,且大于0”或用式子表示为: “=2,∈”. 而这个集合外的元素都不具有这个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正偶数全体构成的集合的特征性质. 给出集合的特征性质的定义. 给定的取值集合,如果属于集合的任一元素都具有性质(),而不属于集合 的元素都不具有性质(),则性质()叫做集合的特征性质. 集合用它的特征性质表示为{∈|()}这个式子表示是由中具有性质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 例如,方程-1=0的解集={-1,1},还可以表示为{∈|-1=0},其中“-1=0”是方程-1=0的解集的特征性质.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从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关系入手,联想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从中学会观察、类比、概括和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直观感知、类比联想和抽象概括,让学生体会数学上的规定要讲逻辑顺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和积极探索创新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等。 难点:子集、空集、集合间的关系及应用。 互动探究: 一、课堂探究: 1、情境引入——类比引入 思考:实数有相等关系、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可否拓展到集合之间的关系?任给两个集合,你能否发现每组的前后两个集合的相同元素或不同元素吗?这两个集合有什么关系? 注意:这里可关系两个数学思想,分别是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类比思想 探究一、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吗? (1){1,2,3},{1,2,3,4,5}A B ==; (2)设A 为新华中学高一(2)班全体女生组成的集合,B 为这个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 (3)设{|}={|}C x x D x x =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可以发现,在(1)中,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这时,我们就说集合A 与集合B 有包含关系。(2)中集合A ,B 也有类似关系。 2、子集的概念: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记作B A ?或A B ?。图示如下符号语言:任意x A ∈,都有x B ∈。读作:A 包含于B ,或B 包含A.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 注意:强调子集的记法和读法; 3、关于Venn 图: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平面上封闭的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 图.这样,上述集合A 与B 的包含关系可以用右图表示 自然语言: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 新区一小何芸娜【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PPT课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游戏引入问题 1、从左边数,第三排第4位小朋友站起来,从右边数,第5位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强调站起来的小朋友数了两次,重复了两次) 2、房间里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但是只有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强调爸爸身份的双重性--身份“重复”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重复的数量,用一种新的方式表示它们(出示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二、新授 例题:下表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生:有17人,9+8=17(人) 引导学生观察名单,看自己准备的姓名卡片,发现“重复”人名。 师:哪三个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清楚地看出有三人重复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用连线的方法表示,不会找漏掉。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连线的方法。(出示课件) 用表格整理出来: 师:(活动)四人小组,把手上的名片摆一摆,把只参加跳绳的放一边,两项都参加的放一边,只参加踢毽的学生放一边。思考:我们能不能用两个圈清楚的表示这三部分的关系呢?小组讨论。 跳绳 杨 明 刘红 李芳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跳绳: 杨明 丁旭 赵军 李芳 王爱华 刘红 马超 陈东 踢毽: 陶伟 李芳 周晓 朱小东 杨明 刘红 于丽 卢强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xy >0等价于????? x <0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是( ) A .M P B .P M C .M =P D .M 、P 互不包含 [答案] D [解析] 由于两集合代表元素不同,因此M 与P 互不包含,故选D. 6.集合B ={a ,b ,c },C ={a ,b ,d };集合A 满足A ?B ,A ?C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是( ) A .8 B .2 C .4 D .1 [答案] C [解析] ∵A ?B ,A ?C ,∴集合A 中的元素只能由a 或b 构成.∴这样的集合共有22=4个. 即:A =?,或A ={a },或A ={b }或A ={a ,b }. 7.设集合M ={x |x =k 2+14,k ∈Z },N ={x |x =k 4+12,k ∈Z },则( ) A .M =N B .M N C .M N D .M 与N 的关系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 解法1:用列举法,令k =-2,-1,0,1,2…可得 M ={…-34,-14,14,34,54…}, N ={…0,14,12,34,1…}, ∴M N ,故选B. 解法2:集合M 的元素为:x =k 2+14=2k +14(k ∈Z ),集合N 的元素为:x =k 4 +12=k +24(k ∈Z ),而2k +1为奇数,k +2为整数,∴M N ,故选B. [点评] 本题解法从分式的结构出发,运用整数的性质方便地获解.注意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9数学广角──集合》公开课教案_3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2集合之间的关系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 【知识解读】 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和B ,若集合A 中______元素都属于集合B ,那么集合A 叫做集 合B 的子集,记作_______(或B A ?),读作“___________”或“B 包含A ”。 如:每个整数都是有理数,就是说:整数集中Z 的每个元素都属于有理数集Q ,即Z Q ?,同理Q R ?,即N _____Z ______Q ______R ; 注意: 任何集合都是它自身集合的子集,如A_____A 。 (2)相等的集合:对于集合A 和B ,如果______且_______,那么叫做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 记作A=B ,读作“集合A 等于集合B ”。因此,如果两个集合所含的元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集合相等。 注意: 当A=B 时,A 一定是B 的子集,B 一定是A 的子集,即A=B ,A B B A ???。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________,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那么 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___ B 或(B _____A ),读作“A 真包于B ”或是“B 真包含A ”。由真子集的定义可见,真子集是子集关系中的特殊关系。 如:对于数集N ,Z ,Q ,R 来说,有N _____ Z _______ Q _______ R ; 注意: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有关有限集的子集个数的结论: 若集合A 是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则集合A 的子集共有____________个, 集合A 的非空子集有__________个,集合A 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________个; 【例题讲解】 例1、 确定实数,x y ,使{}{}2,7,4x x y +=。 例2、确定下列每组两个集合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 (1){|A n n =为12的正约数 }与}{1,3,2,4,6,12B =; (2)}{ *|2,C m m k k N ==∈与{|D m m =为4的正整数倍数}。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练习题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选择题 1.对于集合A ,B ,“A ?B ”不成立的含义是( ) A . B 是A 的子集 B .A 中的元素都不是B 的元素 C .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D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答案] C [解析] “A ?B ”成立的含义是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不成立的含义是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B ,故选C. 2.集合M ={(x ,y )|x +y <0,xy >0},P ={(x ,y )|x <0,y <0}那么( ) A .P M B .M P C .M =P D .M P [答案] C [解析] 由xy >0知x 与y 同号,又x +y <0 ∴x 与y 同为负数 ∴??? x +y <0 xy >0等价于??? x <0 y <0∴M =P . 3.设集合A ={x |x 2=1},B ={x |x 是不大于3的自然数},A ?C ,B ?C ,则集合C 中元素最少有( )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C [解析] A ={-1,1},B ={0,1,2,3}, ∵A ?C ,B ?C , ∴集合C 中必含有A 与B 的所有元素-1,0,1,2,3,故C 中至少有5个元素. 4.若集合A ={1,3,x },B ={x 2,1}且B ?A ,则满足条件的实数x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 [解析] ∵B ?A ,∴x 2∈A ,又x 2≠1 ∴x 2=3或x 2=x ,∴x =±3或x =0.故选C. 5.已知集合M ={x |y 2=2x ,y ∈R }和集合P ={(x ,y )|y 2=2x ,y ∈R },则两个集合间的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 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 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 1 / 10

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 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 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 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 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 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 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 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 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 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 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 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2 / 10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练习题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姓名:__ __________ 一、 选择题 1.集合}{Z x x x A ∈<≤=且30的真子集 的个数为 ( ) A.5 B.6 C.7 D.8 2.已知集合}{{x B x x A =<<-=,21 }1 0< B. B A ? C. A B D. B A 3.已知}13,2,1{2--=a a M ,}3,1{=N ,若a M N M 则且,3?∈的取值为 ( ) A.1 B.4 C.-1或-3 D.-4或1 4.已知集合???∈???==Z k k x x A ,3, = B ? ? ?∈???=Z k k x x ,6,则 ( ) A. A B B. B A C.B A = D. A 与B 关系不确定 5.满足M a ?} {的集合},,,{d c b a M 共 有 ( ) A.6个 B.7个 C.8个 D.15个 6. 已 知 集 {}} {a x x B x x A <=<<=,21,满足 A B ,则 ( ) A.2≥a B. 1≤a C.1≥a D. 2≤a 二、 填空题 1.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若在A 中增加一个元素,则它的子集增加的个数为____ 2.设} 1,1{},,3,1{2+-==a a B a A 若 B A ,则a 的取值为__ __________. 3.已知集合{ }1 2==x x P ,集合{x Q = }1=ax ,若P Q ?,则a 的取值______ . 4 设 {}= ==∈B x y y x A R y x ,),(,,? ??=???1),(x y y x , 则B A 间的关系为____ 5.已知集合 }{ {x B x x x A =>-<=,51或}4 +<≤a x a ,若 B A ,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三、 解答题 1. 设 集合}{{ ax x x B x x A -==-=2 ,01} 02=-,若B A ?,求a 的值. 2.若集合{ }==-+=N x x x M ,062 }{0))(2(=--a x x x ,且N M ?,求实数 a 的值.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4.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中体验身边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集合圈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呼啦圈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感受新知 (1)播放课件:理发师的困惑? 师:今天周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想)一个理发师认真正在给客人理发,就听“吱”一声门响,门开了,有客人进来了,但是理发师并没有回头,只听见一个小孩子说:“叔叔,我和爸爸要剃头”,然后又有一个中年人说:“师傅,给我和我父亲剃个头”。理发师心里特别高兴:哇!今天生意这么好啊?一下子来了四个人理发,于是忍不住回头一看,顿时纳闷了,为什么只有三个人?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追问: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小手,像我一样做动作,这就是那对父子,这是另一对父子,这明明是四个人啊?(把两个指头挪在一起)这两个指头挪在一起就表示有一个人的身份重复了,他既是小孩的爸爸,又是老人的儿子。刚才你们说了这么多我都没弄明白,瞧,你说了这样一个关联词我一下就懂了。师板书:既……又… 师:问题出在那个中年人身上,他既是小孩的爸爸,又是老人的儿子,他一个人代表了两个身份,所以一共是几个人? 二、活动体验,揭示新知(提醒配班老师写名字) 游戏体验(1)吹气球游戏(2)猜拳游戏师:闯关晋级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第一课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考点 1、 集合、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其中每一个对 象叫做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元素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做a A 。 (2)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做a A 。 3、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4、 集合的分类:空集、有限集、 5、 常用数集 实数集:R 有理数 集: 整数集:Z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6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7、集合之间的运算 、典型例题 o 无限集 A 、( 0,2 ) B 、[0,2] C {0,2} D 、 {0,1,2} 2、设 P = {1,2,3,4} , Q= {4,5,6,7,8}, 定义 P*Q = {(a , b)|a € 中兀素的个数为( ) A. 4 B .5 C 19 D .20 3、已知集合A={ (x , y ) |x , y 为实数, 且x 2 y 2 1} , B={(: y=x},则 A B 的兀素个数为() A 、0 B 、1 C 、 2 D 、3 4、设集合A x x-a 1, x R , B x x -b 2, x R , 必满足( ) |x , y 为实数,且 B ,则实数a , b a-b a-b 5、已知集合A Rx 2 ,集合 B x R x -m x-2 0 ,且 A B -1, n ,则m 1 已知集合 A={x||x| < 2, x R}, 3 A B P , b € Q a 工 b},贝U P*Q x , y ) 若A a b a b 3 B={x| 、、x w 4, x Z},则 A B=()

数学广角 集合教学设计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天生炕分场学校张国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借助直观图,初步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理解集合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2.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能初步用集合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法学法 教法:1.情景演示与引导学习相结合,教学过程采用设问、引导、启发、发现式教学方法。 2.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启发探究,观察发现,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脑筋急转弯: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看电影(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2.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二、创设实践情境,引领学生深入理解。 (一)活动: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跳绳和跑步1、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校运动会作准备,我们班有感兴趣的同学吗?” 由学生自愿举手报名,每人至少报一项,如果两项都想参加的,可以两项都报。 2、学生现场报名,并将报名情况板书在黑板上 王强羊艳桃赵娅文马春兰马成乐余珊参加跳绳 参加跑步余珊马成乐王玉琦张维娟马春兰 6人)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5人)参加跑步的有几位同学?(那么,参加体育训练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人”“全班同学异口同声:11 人”片刻,有少许声音: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基本 关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课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一、考点 1、集合、元素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做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元素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做a ∈A 。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做a ?A 。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4、集合的分类:空集、有限集、无限集 5、常用数集 实数集:R 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6、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7、集合之间的运算 二、典型例题 1、已知集合A={x||x|≤2,x ∈R},B={x|x ≤4,x ∈Z},则A B=() A 、(0,2) B 、[0,2] C 、{0,2} D 、{0,1,2} 2、设P ={1,2,3,4},Q ={4,5,6,7,8},定义P*Q ={(a ,b)|a ∈P ,b ∈Q ,a ≠b},则P*Q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4 B .5 C .19 D .20 3、已知集合A={(x ,y )|x ,y 为实数,且1y x 22=+},B={(x ,y )|x ,y 为实数,且 y=x},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4、设集合{}R A ∈<=x 1a -x x ,,{} R B ∈>=x 2b -x x ,,若B A ?,则实数a ,b 必满足( ) A 、3b a ≤+ B 、3b a ≥+ C 、3b -a ≤ D 、3b -a ≥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1

1.2.1 集合之间的关系 教材知识检索 考点知识清单 1.子集 (1)定义:如果 ;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集合的子集。 (2)符号: ,读作: 。 2.真子集 (1)定义: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并且 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真子集. (2>符号: ,读作: . 3. 集合的相等 (1)集合相等的定义:一般地,如果集合A 的 都是集合B 的元素,反过来,集合B 的 也都是集合强的元素,那么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____. (2)推论:如果 ,又 ,则A=B 反之.如果A=B ,则____且____. 4.韦恩图 韦恩(Venn)图:通常用 表示一个集合,这个图形通常叫做韦恩图. 5.两个重要规定 (1)空集是 的子集. (2)空集是 的真子集. 6.传递性 根据子集、真子集的定义可以推知: (1)对于集合4、B 、C ,如果A ? B ,B ?C ,则____. (2)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B ≠?C ,则 . 要点核心解读 1.准确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A (A 是非空集合); (2)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 子集,即;A A ? (3)子集、真子集都有传递性,即若,,C B B A ??则;C A ??若A B B,≠?A ≠?则.C A ≠? 2.集合相等的概念 课本中是用 B A ?“且A B ?则B A =”来定义集合相等的.其实,A 与B 非空且元素完全相同或

?==B A 时,B A =都成立.课本中的定义实际上给出了一种证明两个集合相等的方法,即欲证 ,B A =只需证B A ?与A B ?都成立. 3.符号,,“?∈ ≠?” 的区分 要注意区分,与“?∈?与≠?”“∈”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而“?”表示集合之间的包 含关系,“?”与≠?均表示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但后者是前者“≠”情形时的包含关系。 4.“元素个数”与“子集个数”之间的关系 (1)列下表. ①若},{a A =则其子集可以是},{,a ?子集个数为2; ②若},,{b a A =则其子集可以是},,{},{},{,b a b a ?子集个数为4; ③若},,,{c b a A =则其子集可以是},{},{},{,c b a ?},,{},,{c a b a },,,{},,{c b a c b 子集个数为8; ④若},,,,{d c b a A =则其子集可以是},{},{},{,c b a ?},,{},{b a d },,{},,{d a c a },,{},,{d b c b },,,{},,{c b a d c },,,{d b a },,,{},,,{d c b d c a },,,,{d c b a 子集个数为16. 所以表格中依次填2、4、8、16. 综上所述,,集合中的元素个数每增加1个,其子集的个数变为原来的2倍, 其对应关系为: 元素个数 子集的数目 1 221= 2 21222=? 3 32222=? 4 432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