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EN 531 高温环境下操作工人防护服阻燃标准

BS EN 531 高温环境下操作工人防护服阻燃标准
BS EN 531 高温环境下操作工人防护服阻燃标准

BS EN 531

高温环境下操作工人防护服阻燃标准(不适用于电焊工服装及消防

服装)

检测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判定标准:检测试样不能燃烧至其顶端或是边缘。

检测试样中不可有破洞形成。

检测试样不可有燃烧熔滴或是熔滴物落下。

延燃时间应小于或等于2秒。

阴燃时间应小于或等于2秒。

检测方法:在进行短暂蔓延燃烧检测之前,应按ISO6330中讲述的方法,先用

1g/lIEC洗涤剂溶于水中,然后倒入洗衣机将试样放在机器中洗5次,最后立即烘干。如果在使用须知标签上无特别规定,水洗应按方法2A在60℃进行,烘干应按方法E(圆筒烘干)进行。

遵照ISO3175的规定,干洗面料应有标签,仅干洗5次即可。假如面料或是套装无标签的话,在5次水洗和干洗以后,将单独对面料进行检测。

按方法进行面料前处理,然后按EN532的方法进行点火检测。

面料尺寸变化要求:依据EN340的要求检测,面料的缩水变形在5次水洗后,遵照制衣厂的指示,其经向尺寸缩水率不应超过3%,纬向尺寸缩水率不应超过3%。

防护服的分类及用途

防护服的分类及用途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防护服的分类及用途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鞋罩等,有防止或减轻热辐射、X-射线、微波辐射和化学物污染机体的作用 (一)防热服 防热服应具有隔热、阻燃、牢固的性能,但又应透气,穿着舒适,便于穿脱;可分为非调节和空气调节式两种。 1.非调节防热服:(1)阻燃防热服:用经阻燃剂处理的棉布制成,不仅保持了天然棉布的舒适、耐用和耐洗性,而且不会聚集静电,在直接接触火焰或炽热物体后,能延缓蔓延,使衣物炭化形成隔离层,不仅有隔热作用,而且不致由于衣料燃烧或暗燃而产生继发性灾害,适用于有明火、散发火花或在熔融金属附近操作以及在易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场所工作时穿着。(2)铝箔防热服:能反射绝大部分热辐射而起到隔热作用,缺点是透气性差。可在防热服内穿一件由细小竹段或芦苇编制的帘子背心,以利通风透气和增强汗液蒸发。(3)白帆布防热服:经济耐用,但防热辐射作用远比不上前两种。 2.空气调节防热服:可分为通风服和制冷服两种。(1)通风服:将冷却空气用空气压缩机压入防热服内,吸收热量后从排气阀排出。通

风服需很长的风管,只适于固定的作业。还有一种装有微型风扇的通风服,直接向服装间层送风,增加其透气性而起到隔热作用。(2)制冷服:又可分为液体制冷服、干冰降温服和冷冻服,基本原理一致,不同处是防热服内分别装有低温无毒盐溶液、干冰、冰块的袋子或容器,最实用者为装有冰袋的冷冻服。 (二)防化学污染物的服装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用涂有对所防化学物不渗透或渗透率小的聚合物化纤和天然织物做成,并经某种助剂浸轧或防水涂层处理,以提高其抗透过能力,如喷洒农药人员防护服;另一类是以丙纶、涤纶或氯纶等织物制作,用以防酸碱。对这些防护服,国家有一定的透气、透湿、防油拒水、防酸碱及防特定毒物透过的标准。 (三)微波屏蔽服 有两类:1、金属丝布微波屏蔽服:是用柞蚕铜丝拼捻而制成,具有反射屏蔽作用。2、镀金属布微波屏蔽服:以化学镀铜(镍)导电布为屏蔽层,衣服外层为有一定介电绝缘性能的涤棉布,内层为真丝薄绸衬里。这种屏蔽服具有镀层不易脱落、比较柔软舒适、重量轻等特点,是目前较新,效果较好的一种防微波屏蔽服。

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复习题集(第3242篇)

2019年国家安全工程师《化工安全》职业资格考前练 习 一、单选题 1.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 )。 A、低氧环境 B、任何有毒性气体环境 C、高浓度毒性气体环境 D、低浓度毒性气体环境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过滤式防毒面具适用于不高于1%的低浓度毒性气体环境。 2.化工企业的储罐是巨大能量或毒性物质的储存器,在人员、操作单元与储罐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罐区的布局要考虑罐与罐、罐与其他生产装置的间距。同时还要优先考虑( )。 A、储罐与仪表室的距离 B、设置接闪杆 C、设置隔油池位置 D、设置围堰所需要的面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罐区的布局有以下3个基本问题:①罐与罐之间的间距;②罐与其他装置的间距;③设置拦液堤所需要的面积。 3.泵是化工装置的主要流体机械。泵的选型主要考虑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下列关于泵选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用屏蔽泵输送苯类物质 B、采用防爆电机驱动的离心泵输送易燃液体 C、采用隔膜式往复泵输送悬浮液 D、采用普通离心泵输送胶状溶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D 【解析】: 选用泵要依据流体的物理化学特性,一般溶液可选用任何类型泵输送;悬浮液可选用隔膜式往复泵或离心泵输送;黏度大的液体、胶体溶液、膏状物和糊状物,可选用齿轮泵、螺杆泵或高黏度泵;毒性或腐蚀性较强的可选用屏蔽泵:输送易燃易爆的有机液体可选用防爆型电机驱动的离心式油泵等。 4.锅炉结构复杂,且系统中存在水、汽、烟、电、燃料等介质,检修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风险,必须针对各类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下列关于锅炉检修的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检修锅炉相连接的风、烟、水、汽、电和燃料系统必须可靠隔断 B、禁止带压拆卸连接部件,可以在器内有压力时拧螺栓或其他零件 C、锅水温度至70℃以下时,方可打开被检锅炉的各种门孔 D、锅炉内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清理锅炉内的垢渣、炉渣、烟灰等污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检验检修锅炉时,如需要卸下或上紧承压部件的紧固件,必须将压力全部泄放以后方能进行,不能在器内有压力的情况下卸下或上紧螺栓或其他紧件,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5.油船装卸过程是油船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装卸过程易因流速过快形成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下列关于油船装卸过程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管时,先接地线,再接输油管;拆卸时,先拆输油管,再拆地线 B、接管时,先接输油管,再接地线;拆卸时,先拆输油管,再拆地线 C、接管时,先接地线,再接输油管;拆卸时,先拆地线,再拆输油管 D、接管时,先接输油管,再接地线;拆卸时,先拆地线,再拆输油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接输油管时,应先接地线,再接输油管,拆卸时,先拆输油管,后拆地线。 6.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加入硝基取代氢原子而生成硝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硝化。用硝酸根取代有机化合物中的羟基的化学反应,是另一种类型的硝化反应。下列关于硝基反应及其产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硝酸酯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 B、硝酸盐和氧化氮可以作为硝化剂 C、硝化反应是吸热反应

无纺布检测项目标准

无纺布检测项目标准大全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提供纺织原料及制品的分析检测服务,检测项目涉及力学性能、老化测试、成分分析和配方还原等,可出具权威资质报告(CMA、CNAS)。 检测产品: 医疗、卫生用无纺布: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民用抹布、擦拭布、湿面巾、魔术毛巾、柔巾卷、美容用品、卫生巾、卫生护垫、及一次性卫生用布等。 家庭装饰用无纺布:贴墙布、台布、床单、床罩等。 服装用无纺布:衬里、粘合衬、絮片、定型棉、各种合成革底布等。 工业用无纺布:屋面防水卷材和沥青瓦的基材、增强材料、抛光材料、过滤材料、绝缘材料、水泥包装袋、土工布、包覆布等。 农业用无纺布:作物保护布、育秧布、灌溉布、保温幕帘等。 其它无纺布:太空棉、保温隔音材料、吸油毡、烟过滤嘴、袋包茶袋、鞋材等。 检测项目: 色牢度检测:耐水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干、湿)、耐水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光照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等 物理性能检测:拉伸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接缝滑移、接缝强度、顶破强力、抗起毛起球性、耐磨性、洗后外观、尺寸稳定性等 功能性检测:透气性、透湿性、燃烧性能、防水性能(静水压、泼水、雨淋)、静电测试 化学性能检测:PH值的测定、成分分析、甲醛含量、偶氮测试、重金属。 评估指标:拉力强度、延伸率、撕裂强度、顶破强度、剥离强度、成分分析等 检测标准: DB34/T 1816-2013 无纺布菌条结合化学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技术规程 JB/T 11873-2014 带式真空过滤机无纺布滤带 JB/T 12547-2015 涂附磨具无纺布抛光轮

阻燃防护服

阻燃防护服(GB 8965-88) 1988-11-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阻燃防护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运输、保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炉窑、金属热加工、焊接、化工、石油等场所从事有明火或散发火花或在熔融金属附近处操作以及在有可燃物质并有发火危险的地方工作时,所穿用的阻燃防护服(以下简称阻燃服),以减免人体由于衣物的燃烧而受到火灾的伤害。 2 术语 阻燃防护服:是指在直接接受火焰及炽热物件后,能减缓火焰漫延,使衣物炭化形成隔离层,以保护人体的安全与健康使用的防护服。 3 技术要求 3.1 阻燃服成品的质量要求 3.1.1 外观:服装质量要求按GB 2661-81。 3.1.2 服装的接合部位贴合或缝合的强度:按 4.2的规定方法进行试验,其抗拉强度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3.2 结构设计 阻燃服包括帽、衣、裤、外衣和鞋盖。 3.2.1 一般结构设计的阻燃服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3.2.1.1 轻便并有一定的牢固性,以利于人体的活动。 3.2.1.2 便于穿着和解脱,具有一定舒适感。 3.2.1.3 阻燃服上一般要求明衣袋应带有衣盖,以免积存飞溅熔融的金属或其他污染物。 3.2.1.4 缝制加工按GB 2661—81。 3.2.2 阻燃服必须在适宜处留有通气孔隙,以利排汗和调节体温。但通气孔隙不得影响服装的结构强度,以及孔隙结构不得使外界异物串入服装内部。 3.3 材料

3.3.1 衣料要求:采用经阻燃整理且能耐受多次洗涤(在洗衣机内置入合成洗衣粉,按一般洗衣浓度,温度60℃,洗涤时间15min,洗涤50次以上)的织物。不得采用热熔性和能集聚静电及放电的织物。 3.3.2 缝线要求:不得使用合成纤维纱线。 3.3.3 附件:扣、钩应便于连结和解脱。扣、钩的材质不得使用易熔易燃的材料(若扣、钩缝在服装里面时,不受此限制)。 4 检验方法 4.1 外观检验:检查服装结构形式是否符合3.1,3.2的规定要求。 4.2 服装结合部位的强度试验:从衣、裤成品的四个部位剪取缝合处中心宽50mm,长2 00mm的试片,将其安装于拉伸试验机上,夹持具宽度为50mm,夹持间距为150mm,以200m m/s的拉伸速度进行拉伸试验,求出各试片的断裂荷重,取最低值作为结合部位的抗拉强度。 4.3 阻燃性能试验:采用GB 5455—85《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 4.4 阻燃性能试验指标要求见表2: 表2 不得低于三级,在试验中发现纺织产品有熔化收缩现象时为不合格品。 5 检验规则 5.1 凡生产阻燃织物及生产阻燃服的产品需经国家指定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监检,如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发给合格证书,方准批量生产。 5.2 国家指定的技术部门对阻燃织物生产厂或服装厂及使用部门的产品应进行定期抽检,当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在同批号产品中复检,如复检仍然不合格时,此批产品立即停售,听候处理。 5.3 产品在三年贮存期内,阻燃性能应基本稳定,连结的部位应牢固可靠。超期贮存的产品,应按规定送检,重新认定是否合格。 5.4 产品用的纺织品织物质量性能试验由纺织部门相应单位承担。由生产厂负责产品自检,并对其产品质量负责。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法规与垂直法燃烧性能测试方法能测试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法规 与垂直法燃烧性能测试方法能测试 一、美国纺织品服装燃烧性能技术法规 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先后对其进行了修订,由美国国会颁布,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该法案主要包含了服装和室内装饰用纺织品的燃烧性技术规范,禁止进口、生产和销售具有高度易燃性的纺织品服装。据此,CPSC还制订了:服用纺织品的可燃性标准(16 CFR 1610);乙烯基塑料膜可然性标准(16 CFR 1611);儿童睡衣的可燃性标准:0~6X号(16 CFR 1615);儿童睡衣的可燃性标准:7~14号(16 CFR 1616);地毯类产品表面可燃性能标准(16 CFR 1630);小地毯类产品表面可燃性能标准(16 CFR 1631);床垫的可燃性能标准(16 CFR 1632)。 以上皆为美国强制性的技术标准,所有进人美国市场销售的相关纺织品服装都必须据此进行检测,并要达到其规定的阻燃性能要求。另外,美国一些州也有针对纺织品阻燃性能的技术法规,如加利福尼亚技术公告117号,主要是针对家庭装饰用纺织品,对多孔弹性材料、非人造纤维填充材料、人造纤维填充材料、蓬松材料等的阻燃性能和测试方法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1.服用纺织品的可燃性标准 1.1适用范围 16 CFR 1610《服用织物易燃性标准》适用于所有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经过某种整理或未经整理的织物,以及由这些织物制成的服装。不适用于帽子、手套和鞋袜,以及衬里布。 1.2燃烧性能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和燃烧性能要求。将燃烧性能分成三级,根据产品的类型规定了具体的指标(见表1)。明确指出1 级适用于服装;2 级仅针对绒面纺织品和服装;3 级不可用于制作服装,并且禁止进口到美国。 表1 级数可燃性纺织品类型性能要求 1级常规可燃性无绒毛、簇绒或其他类型表面起绒火焰蔓延时间≥4s 有绒毛、簇绒或其他类型表面起绒火焰蔓延时间>7s;或闪燃 时间在0~7s, 未点燃底布或底布未熔融。

纺织品阻燃的测试标准和方法

1 概述 所有的天然纤维素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织物以及部分经整理或未经整理的其他天然或合成纤维织物都是可燃的,这些织物在接触明火源时,容易引起燃烧,由于其易燃性以及火焰的蔓延性等因素,致使一些可燃织物在制成服装供消费者使用时,会危及到消费者的安全。鉴于以上原因,为保障财产和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少火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各国针对织物及其制品的易燃性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相关检测方法。欧美、日本等国很早就对一系列纺织产品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立法,包括服装用织物、睡衣、儿童睡衣、地毯、床垫、窗帘等,要求须经燃烧试验合格才能生产和使用;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还立法规定凡在高层建筑、航空、海运、医院疗养院、群众集会场所及易燃工作区等使用的纺织品必须经耐燃测试合格。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及中国相应的技术法规、标准和主要测试方法。 2 纺织品燃烧性能技术法规与标准 2.1 美国 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进行了修订,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表1)。 表1

2.2 的加拿大 加拿大关于纺织阻燃性能的规定包含在危险品法规和条例当中,由加拿大卫生部负责派检查员强制执行(表2)。 表2

2.3 中国(表3)表3

3 主要测试方法 3.1 概述 阻燃性能测试方法有多种,各国几乎都有自己的国家标准,不同种类织物有不同的测试

方法,有些织物也可以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来评价其阻燃性能。传统上,按照织物试样放置的不同可分为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本文介绍最常用的几种测试方法:垂直法、45°倾斜法、水平法和限氧指数法。 3.2 垂直法 3.2.1 原理 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垂直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垂直),燃烧源在试样的下方引燃试样,测量试样的最小点燃时间、续燃时间、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等与阻燃性能有关的指标,并据此来评定样品的阻燃性能级别或是否合格。 3.2.2 主要测试标准(表4) 表4 3.3 45°倾斜法 3.3.1 原理 该种测试方法规定试样45°倾斜放置(试样的长度方向与水平线成45°角),燃烧源在试样下方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引燃试样(有的方法规定为上表面,有的方法则规定为下表面),测量试样向上燃烧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或测量试样燃烧后的续燃和阻燃时间、火焰蔓延速度、碳化长度(损毁长度)、碳化面积(损毁面积)或测量试样燃烧至试样下端一定距离处需要接触

劳动防护用品一般要求

劳动防护用品一般要求 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是使用一定的屏蔽体、过滤体、系带或浮体,采取 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等手段。保护人员肌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 来的侵害。因此,防护用品必须严格保证质量,做到安全可靠,并要穿戴舒适 方便,经济耐用,不影响工作效率。 各类劳动防护用品都与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在劳动防护 用品的设计和制作时,应严格遵守三项原则:一是劳动防护用品应穿着舒适、 便于操作,在满足防护功能的条件下,尽量使其外观优美大方。二是劳动防护 用品必须选用优质的原材料制作,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技术(产品)标准;三是劳动防护用品本身,不得损害佩戴者的身体器官。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产品质量指标和技术条件,国家制定了技术标准。其中 已经颁布实施的有《安全帽》( GB2811— 81)、《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 GB2626—81)、《过滤式防毒面具》(GB2890—82)、《焊接护目镜、面罩》、(GB3609 .1—83)、《炉窑护目镜和面罩》(GB4015— 83)、《皮安全鞋》 (GB4041—83)、《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条件》 (GB4385—84)《防冲击眼护具》(GB5890—86)、《阻燃防护服》(GB8965—88)等。对于特种 防护服,目前尚未国家技术(产品)标准。暂执行相应的地方技术(产品)标准。 现以防护服为例,来说明国家制订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在防护服中,使用 最普遍的是防机械外伤服,主要是起屏蔽作用。国家标准要求在结构设计上尽 可能避免有松散部位,并做到“三紧”(领口紧、下摆紧、袖口或裤角紧),以防刮绞造成伤害。同时,要求服装的面料必须具有一定的耐磨强度、裂断强度和抗 撕强度等主要机械性能。服装的缝合部位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对其施加拉伸载 荷29.4牛顿力(3公斤力)时,缝合部位应无脱线、断线现象。对于特殊用途的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与标准正式版

管理制度编号:LX-FS-A72318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与标准正 式版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与标准正 式版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1.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这类劳动防护用品是目前未纳入工业生产许可证的范围和不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总称。 2.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这类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过质量认证,实行工业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标志的管理。凡列入工业生产许可证或安全标志管理目录的产品,称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这类产品包括:安全帽、防冲击眼护具、焊接眼

面护具、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保护足趾安全鞋、胶面防砸安全靴、防刺穿安全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电绝缘鞋、导电鞋、防静电鞋、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阻燃工作服、安全带、安全网、密目式安全立网。 以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企业在选用时必须查验是否有工业生产许可证或安全标志(有※的产品只发安全标志,无※的产品须有两证);两证是否在有效期年限内。 (二) 选用原则与标准 1.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进行选用 (1) 粉尘有害因素 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规定有47种粉尘,这些粉尘都是对人体健

JGJ184-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被规范

1总则 1.0.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和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施工生产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合用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及管理。 1.0.3 从事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有关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应依据本标准为从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使其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 1.0.4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应依据本标准正确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0.5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及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及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以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0.1 本标准所列劳动防护用品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的人员和进入施工现场的其他人员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2.0.2 从事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使用。 2.0.3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应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 2.0.4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应按作业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在2m及以上的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悬崖和陡坡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 2.0.5 从事机械作业的女士及长发者应配备工作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2.0.6 从事登高架设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滑落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为从事自然强光环境下作业的施工人员配备防止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0.7 从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的劳动防护用品。 2.0.8 从事焊接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灼伤,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0.9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安装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

了解职业防护服的定义及防护安全要求示范文本

了解职业防护服的定义及防护安全要求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了解职业防护服的定义及防护安全要求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职业防护服的定义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能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的服装及服饰; 2.能改善作业环境,调节人体体内与体外环境,创造良 好的作业氛围和愉悦心境的服装及服饰; 3.能展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服装及服饰。 职业防护服的基本要求对于防护装的基本要求,按我 国国家标准和劳动部标准,内容大致如下。 1.带电作业屏蔽装适用于电力工业中,在电压500kV 及其以下的高压设备上进行带电作业时,防护人体免受高 压电场和电磁波的伤害。利用均匀分布的导电材料和纤维 等屏蔽面料制成的屏蔽装,能在高电场中的人体外表各部

位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面,保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和电磁波的伤害。 2.阻燃防护服适用于工业炉窑、金属加工、焊接、化工、石油等场所,从事明火或散发火花或在熔炼金属附近处操作,以及在有可燃物资并有发火危险的地方工作时所穿用,以减免人体由于衣物的燃烧而受到火灾的危害。在直接接受火焰及炽热物体后,能减缓火焰漫延衣物,会碳化形成隔热层,以保护人体的安全与健康。 3.防静电工作装采用防静电织物作为面料,可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防静电织物是在纺织时于大致相等的间隔或均匀地混入导电纤维或防静电合成纤维或是两者混交织而成的织物。 4.劳动防护装能防御普通伤害和脏污的服装,利用面料本身的性能及PU、PV涂层处理达到防寒、防雨、防污等一般防护性能。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 1总则 1.0.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和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施工生产作业中的安全和健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合用建筑施工企业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作业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使用及管理。 1.0.3 从事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有关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应依据本标准为从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使其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 1.0.4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和其他人员,应依据本标准正确佩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1.0.5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及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当本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及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以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0.1 本标准所列劳动防护用品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的人员和进入施工现场的其他人员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 2.0.2 从事施工作业人员必须配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按规定正确使用。 2.0.3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应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由用人单位为作业人员按作业工种配备。 2.0.4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鞋和工作服,应按作业要求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在2m及以上的无可靠安全防护设施的高处,悬崖和陡坡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 2.0.5 从事机械作业的女士及长发者应配备工作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2.0.6 从事登高架设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滑落的劳动防护用品,应为从事自然强光环境下作业的施工人员配备防止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0.7 从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的劳动防护用品。 2.0.8 从事焊接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灼伤,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0.9 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安装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强光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0.10 从事防水,防腐和油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配备防止触电,中毒,灼伤的劳动防护用品。 2.0.11 从事基础施工,主题结构,屋面施工,装饰装修作业人员应配备防止身体,手足,眼部等受到伤害的劳动防护用品。 2.0.12 冬期施工期间或作业环境温度较低的,应为作业人员配备防寒类防护用品。 2.0.13 雨期施工期间应为室外作业人员配备雨衣,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对环境潮湿及水中作业的人员应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3 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 3.0.1 架子工,起重吊装工,信号指挥工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架子工,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起重吊装工应配备灵便紧口的工作服,系带防滑鞋和工作手套。 2 信号指挥工应配备装用标志服装。在自然强光环境条件作业时,应配备有色防护眼镜。

GA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GA 621-201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术语和定义、配备原则、配备要求以及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公安消防部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其它形式消防队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68 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 12014 防静电工作服 GA 6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GA 7-2004 消防手套 GA 10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GA 44 消防头盔 GA 12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GA 401 消防员呼救器 GA 494 消防用防坠落装备 GA 630 消防腰斧 GA 632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 GA 633 消防员抢险救援防护服装 GA 634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GA 770 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 GA 869 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of firefighter 消防员在消防救援作业或训练中用于保护自身安全的基本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 3.2备份比 redundancy rate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投入使用数量与备用数量之比。 4 配备原则 4.1 优先配置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应优先于其他类别装备的配备。 4.2 安全可靠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能保护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作业或训练时有效抵御有害物质和外力对人体的伤害,各项性能应安全可靠。 4.3 系统配套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应系统配套,功能多样,有利于装备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战斗展开和灭火技术、战术的实施。 4.4 实用有效原则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应从实战需要出发,方便适用,能有效保护消防员在实战中的人身安全。 5 配备要求 5.1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按照防护功能分为消防员躯体防护类装备、呼吸保护类装备和随身携带类装备等三类。各类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相应的市场准入规则。 5.2 消防员躯体防护类装备配备应符合表1的规定。 5.3 消防员呼吸保护类装备配备应符合表2的规定。 5.4 消防员随身携带类装备配备应符合表3的规定。 5.5 本标准规定的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种类及配备数量是消防部队配备的最低要求。 5.6 根据备份比计算的备份数量为非整数时应向上取整。

云南省安全C2模拟测试5

单选题 1、建筑施工企业各管理层的职能部门应承担职能范围内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职责,互相配合,实现相关安全管理目标。其中()负责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和改进。 A. 动力设备管理部门 B.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C. 技术管理部门 D. 施工(生产)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C 2、照明灯具的开关与出入口的水平距离为()cm。 A. 25~35 B. 20~30 C. 15~20 D. 10~15 正确答案:C 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 安全管理人员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B. 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证书式样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统一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C. 安全管理人员变更受聘企业的、不能与原聘用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通过新聘用企业到考核机关申请办理证书变更手续。 D. 安全生产知识考核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本理论等。 正确答案:C 4、违反《云南省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施工企业未在建筑施工现场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未对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的责令改正,可处1000元以上()以下的罚款。 A. 3万元 B. 5万元 C. 2万元 D. 1万元 正确答案:D 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构造的尺寸应符合(),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 A. 架体高度不得大于2倍楼层高 B. 架体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高 C. 架体高度不得大于3倍楼层高 D. 架体高度不得大于4倍楼层高 正确答案:D 6、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 A. 规章制度的要求 B. 可预防的范围 C. 人们的承受程度 D. 安全性要求

(完整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医用一次性使用防护服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医用一次性使用防护服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结构、性能、预期用途等内容,把握技术审评工作基本要求和尺度,对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做出系统评价。 本指导原则所确定的主要内容是在目前的科技认识水平和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审评人员应注意其适宜性,密切关注适用标准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考虑产品的更新和变化。 本指导原则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不包括行政审批要求。但是,审评人员需密切关注相关法规的变化,以确认申报产品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使用防护服技术要求》标准中的防护服。防护服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为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类代号为6864。 二、技术审评要点 (一)产品名称的要求 产品名称应以预期用途为依据命名,产品名称为医用一次性使用防护服。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 医用一次性使用防护服为具有特定液体阻隔功能、特定强度、过滤效率阻燃性能、抗静电和静电衰减功能的适宜材料制成,分为连身式或分身式两种,由连帽上衣、裤子组成,袖口、脚踝口为弹性收口,帽子

面部收口及腰部收口可采用弹性收口、拉绳收口或搭扣。 产品图示举例: 注:防护服的关键部位是防护服的左右前襟,左右臂及背部位置。 (三)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923.1-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744-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eqv ISO 811:1981) GB/T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eqv ISO 4920:2012) GB/T5455-2014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损毁长度阴燃和续燃时间的测定 GB/T5549-2010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 GB/T12703.1-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 GB/T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GB/T12704.2-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蒸发法GB 15980-2009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 18278.1-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工业湿热灭菌 GB 18279.1、GB/T 18279.2-2015 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 GB 18280.1-2015、GB 18280.2-2015 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辐射灭菌 GB/T 16886.1-20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GB/T 16886.7-201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

AQT3048—2013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

ICS 13.340.01 C 73 备案号: AQ 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 The selection and equipping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chemical manufacturers (报批稿)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88/SC 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中化阳光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宝华、王廷春、于风清、侯凤、于菲菲、孙德青、贺辉宗、林晖。

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及配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基本配备以及使用和报废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和配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903-2008 个体防护装备术语 GB 13690-200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护性能 protective properties 防御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能力。 3.2 有效使用期 effective duration 到达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的使用时间。 4 基本要求 4.1企业应明确劳动防护用品的主管部门,同时明确负责劳动防护用品采购、验收、使用、报废等环节的管理部门及其职责。 4.2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主管部门应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防护用品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定企业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和发放标准;组织对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使用、报废进行监督检查;审定劳动防护用品供应商的专业资质和生产许可资质。 4.3企业应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费用支出。 4.4企业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及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采购国家规定的特种防护用品应具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4.5凡是从事多种作业的人员,应根据各作业类别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潜在的危害,配备防护性能适宜的劳动防护用品。 4.6企业应监督在其区域内进行作业的外部单位及其人员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未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的,应停止作业。 5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和配备 5.1 基本原则 5.1.1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等管理部门的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企业进行全面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识别作业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确定进行各种作业时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形态、分布情况等,并为作业人员选择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且所选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应与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相适应,能满足作业安全的要求。 5.1.2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程序见图

gb_8965[1].2-《防护服装_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学习资料

GB8965-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代替GB15701—1995 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8965《防护服装阻燃防护》分两个部分: ———第1部分:阻燃服; ———第2部分:焊接服。 本部分为GB896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5701—1995《焊接防护服》,本部分与GB1570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根据作业场所将防护服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级别给出不同的技术要求(见第4章);———结构设计中增加了提高安全性能的要求(见5.3.1); ———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对防护服面料撕裂强力、透湿量、热稳定性、热防护性、甲醛含量及pH值的 要求(见5.5.1); ———增加了对防护服附件的要求(见5.5.2); ———对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见第7章); ———取消了原标准中作为补充件的附录A。 本部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护服工作组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奥山职业装研究所、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景凤、赵阳、张友权、马德志、李双会、陆立平、洪军、邵正丽、吴汉荣、刘春。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5701—1995。 Ⅰ

防护服装阻燃防护 第2部分:焊接服 1范围 GB8965的本部分规定了焊接及相关作业场所用防护服装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及储存。 本部分适用于焊接及相关作业场所,可能遭受熔融金属飞溅及其热伤害的作业人员用防护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896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B/T2912.1纺织品甲醛的测定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GB/T329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 GB/T3917.3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5455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垂直法 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8965.1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 GB/T12704—1991织物透湿量测定方法透湿杯法 GB/T13640劳动防护服号型 GB/T17596—1998纺织品织物燃烧试验前的商业洗涤程序 GB/T17599防护服用织物防热性能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的测定 GB/T20097防护服一般要求 FZ/T81007单、夹服装 QB/T2710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抗张强度和伸长率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GB/T3291和GB8965.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8965的本部分。 3.1 熔融物质犿狅犾狋犲狀狊狌犫狊狋犪狀犮犲 在高温、液化状态下的金属和同处高温状态下相关的非金属物质,例如矿渣、浮渣和盐。3.2

阻燃防护服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

阻燃防护服测试标准的比较分析 阻燃防护服指在接触火焰及炽热物体后,在一定时间内能阻止本身被点燃、有焰燃烧和阴燃的防护服。阻燃防护服是重要的个体防护装备,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造船、消防、国防以及有明火、散发火花、熔融金属和有易燃物质的场所,需求量极大,且在今后5年内亦将持续攀升。英国Textiles Intelligence 公司引文指出,消费者对多功能防护服兴趣的提高以及各国立法的日益严格,将促使阻燃纤维及其织物的需求增长,欧洲及美国阻燃成衣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在阻燃防护服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需要相应的技术法规对其阻燃性能进行评价。目前,一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专门针对防护服阻燃方面制定了多项标准,另外国内在此领域开始了积极研究。这里分别对上述国家的防护服阻燃测试标准的适用范围、测试方法、评判要求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1美国防护服阻燃测试标准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制定了一系列不同类型防护服性能的测试标准,涉及阻燃防护服技术性能的标准有NFPA 1971-2007、NFPA 1975-2009、NFPA 1976-2000、NFPA 1977和NFPA 2112。其中NFPA 1976已并入NFPA 1971,NFPA 1975和NFPA 1977规定的阻燃测试采用的是非接触火焰式的测试方法,故本节主要比较NPFA 1971和NFPA 2112。 1.1 NPFA 1971消防和类似消防用全套装束测试标准 NFPA 1971规定了消防和类似消防用全套装束(包括服装、鞋靴、头盔和手套等)的测试程序。服装阻燃测试采用ASTM D6413-2008标准规定的垂直燃烧法,测试示意图见图1。材料经测试后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平均炭化长度不能超过100 mm。(2)平均续燃时间不能超过2s。(3)试样点燃后不能有融滴。对于多层材料,每一层都需要单独测试并通过以上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