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第47卷 第5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 l.47 No.52007年9月Jo ur nal of H enan U niv ersity (Socia l Science)Sep.2007

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张希清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 要:在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0。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关键词:科举制度;定义;考试;起源;隋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7)05-0099-08 收稿日期:2007-04-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汉至明中叶政治文化与政治演进、制度变迁关系研究0阶段性成果(05JJD770001)

作者简介:张希清(1945-),男,河南濮阳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11983年以来,5历史研究6杂志发表的有关科举制度起源的专论主要有:何忠礼的5科举制度起源辨析6,1983年第2期;金旭东的53科举制

度起源辨析4之商榷6和周东平的5关于科举制度起源的几点意见6,1984年第6期;徐连达、楼劲的5汉唐科举异同论6,1990年第5期;刘海峰的5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6,2000年第6期;祖慧、龚延明的5科举制度定义再商榷6,2003年第6期,等。 o黄留珠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6第五章5隋唐的科举和铨选6,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阎步克5察举制度变迁史稿6第十四章5科举的前夜6,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高明士5隋唐贡举制度6第一章5隋代的贡举6,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等。

?张希清5关于科举制度创立的几个问题6,5北大史学6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中国科举考试制度6,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在科举制度的研究中,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成为最大热门课题之一。从1983年以来,仅在5历史研究6杂志上,有关专论文章就有六七篇之

多。1另外,还有不少学者在专著中进行过专门讨

论。o

这些论著对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科

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1993年,我在5关于科举制度创立的几个问题6一文和5中国科举考试制度6一书中,就有关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等问题简要地发表了一己之见,?大概因为这两种书刊发行量甚少,至今尚未见到正面回应,故再申论之,以就正于方家。

一、科举制度的定义及其特点

目前,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之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原因之一,是对科举制度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刘海峰说:/科举起源问题不仅是史实的考证问题,而且牵涉-科举.的定义问题,只有明确-科举.一词的内涵,才能取得对科举起始时间的共识。0[1]6

祖慧、龚延明说:/对此,我们颇有同感。0[2]31

有此同

感者,恐怕还有很多人。所以,这里不厌其烦,对科举制度的定义再予申论。

关于科举制度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分科举人0说。这是一种传统的说法。如早在1939年,周谷城在5中国通史6中就说:/科举制,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之义。0[3]5531960

年,韩国磐在5略述科举制度6中说:/所谓科举,就是

分科举人。0

[4]23

稍后,他又在5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

两点小考6中说:/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来选举人才的选举制度。0

[5]295

第二种说法是/按科取士、考试进用0说。如1977年,沈任远在5隋唐政治制度6中说:/科举即是以科目考试选举人才。0

[6]206

1989年,黄留珠在5中

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6中说:/所谓科举制度,就是按

照不同的科目通过考试来选取人才的考试制度。0[7]197徐连达、楼劲在5汉唐科举异同论6中说:/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故察举,科举,一也!皆朝廷统一部署下以按科取士、考试进用

99

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0[8]116

这一定义体现了/分科0与/考试0两种要素,但没有体现考试作用的大小。

第三种说法是/三要素0说。如1934年,邓嗣禹在5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6中说:/须知科举考试,必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公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0[9]281

何忠礼在5科举制度起源辨析6中,提出科举制度应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0然后给科举制度下了一个定义:/它是一种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征,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的选官制度。0[10]101祖慧、龚延明在5科举制度定义再商榷6中说:/关于科举制定义,可做出如下界定:(一)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一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二)招考向全社会开放,原则上许平民或官员-投牒自举.报考;(三)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以文取士.。0

[2]43

第四种说法是/广义狭义0说。刘海峰在5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6等文中说:/科举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即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0[1]3

我认为,上述四种定义的表述都不太准确。1993年,我对科举曾下过一个定义,即:/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0[11]178[12]8这一定义与/三要素0说颇为相近,但是更为确切而简练。第一,这一定义确切说明了科举制度的实质和目的乃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上述第一种定义,未能明确说明科举制度的实质,或者只说是一种/选举制度0。古代汉语中的/选举0和现代汉语中的/选举0的涵义是不同的。在古代汉语中,/选举0指选拔举用贤能;在现代汉语中,/选举0指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所以,我们今天不能按古代的说法表述为/选举制度0,而应该明确表述为/选拔官员的制度0。

第二,关于科举的第一个要素,我的表述是/朝廷开设科目0。/朝廷0表明是国家规定的统一考试;而/科目0既没有说/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0,也没有说/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0。这是因为:其一,在隋朝及唐初,恐怕并非/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

科目0,对此有待进一步考证。1

其二,/明经0科在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举时就被废除了,以后再未设置。其三,/制科0在南宋已经大为衰微,南宋150多年间,制举仅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科,仅于孝宗乾道七年(1171)举行过一次御试,而登科者仅为李垕一人而已。元、明两朝不设制举;清朝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元年(1736)举行过两次博学鸿词科考试,又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行过一次经济特科考试之外,亦不设制举。因此,在科举定义中不必列举具体的科目,只说/朝廷开设科目0反而更确切、更简练。

第三,关于科举的第二个要素,我的表述是/士人可以自由报考0,用了/可以0二字,而没有用/完全0一类的文字。因为唐宋时期,士人应贡举,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0,[13]1161,卷445选举志上6即可以自由报考,不必他人推荐;但武举、制举,一般则必须有官员的推荐。如唐代应武举人不需官员举荐,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初复置武举,低级文武官员及文武官员子弟可以自由报考,但是/未食禄人0必须/召命官三人委保行止0,才能应举。

[14]5选举6一七之五

仁宗皇祐元

年(1049)罢武举,至英宗治平元年(1064)复置武举时,则/应武举人,不拘食禄子孙并已仕、未仕人等0,

并须朝廷命官/保明闻奏0,始得应举。

[14]5选举6一七之一o 又如,唐朝制举,一般均须命官举荐。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初置制举,诏曰:/今后不限内外职官前

资、现任,黄衣、布衣,并许直诣门

合门,进奏请应。0[14]5选举6一o 之六即均可自由报考。仁宗庆历六年(1046)则变为:/诏礼部贡院,自今制科并用随贡举为定制,亦须近臣论荐,毋得自举0。[14]5选举6一o 之二五

自此应制举人遂废自由报考,而必须由命官/保明奏举0。

由此可以看出,武举与制举还保留有察举制度的残余,但是它们已经不是察举而是科举了。因为/投牒自举0即自由报考并不是/科举0的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0。在整个官员选拔制度中只要/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0,即表明由察举制度变为科举制度了。

100

1

相关内容参见高明士5隋唐贡举制度6第一章5隋代的贡举6,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45-52页;祖慧、龚延明5科举制度定义再商

榷6,5历史研究62003年第6期,36-37页。

第四,关于科举的第三个要素,我的表述是/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0,强调了/主要0二字,而不是/一切以程文为去留0。因为在隋唐五代及宋初,在决定取舍的因素中还有/通榜0、/公荐0等不少推荐的成分。如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权德舆知贡举,邀请陆亻参/通榜帖0。韩愈向陆亻参举荐了十名举人,权德舆在三榜中共录取了其中的六人。[15]115,卷85通榜6又如李焘5续资治通鉴长编6卷四、乾德元年(963)九月丙子纪事云:/故事,每岁知举官将赴贡院,台阁近臣得保荐抱文艺者,号曰-公荐.,然去取不能无所私。0[16]105,卷4因为允许/公荐0,唐至宋初一直盛行/行卷0之风,应举的士人纷纷将自己撰写的诗文做成卷轴,投送至公卿大臣之门,以求其延誉。知举官往往主要根据公卿大臣的推荐决定弃取高下,而举人的程文即试卷所起的作用反而甚小。例如,唐文宗大和二年(828),礼部侍郎崔郾受命于东都洛阳考试举人,三署公卿冠盖相属,竞相荐士。太学博士吴武陵以5阿房宫赋6举荐杜牧,被预定为第五名。有人说杜牧/不拘细行0。崔郾说:/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0[15]118,卷65公荐6更有甚者,唐文宗开成三年(838),礼部侍郎高锴知贡举,裴思谦/自怀0大宦官左神策军中尉仇士良/一缄入贡院0,/书中与思谦求巍峨0。高锴曰:/状元已有人,此外可副军容意旨。0思谦曰:/卑吏面奉军容处分,裴秀才非状元,请侍郎不放。0高锴迫于仇士良的权势,不得已而从之。[15]186,卷95恶得及第6可见,虽然也有某些真才实学之士通过/公荐0而科举及第,但更为势家子弟垄断科举大开方便之门。一般士人大都无由交结权贵,无人推荐,则只能望榜兴叹!这显然是察举制度的残余。

北宋建立不久,宋太祖就多次下诏废除/公荐0。如乾德元年(963)九月丙子,/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0。[16]105,卷4开宝六年(973)四月,又颁布了详细的处罚条例:/诏,,今后凡中外文武官僚荐嘱举人,便即主司密具闻奏。其被荐举人勒还本贯重役,永不得入举场;其发荐之人必行勘断。犯者许逐处官吏及诸色人陈告,如得实,应幕职及令录当与升朝官,判司簿尉即与本处令录;其诸色人赏绢五百匹,以犯事人家财充,不足,以系省绢添支。0[14]5选举6三之三此后,/公荐0在法律上和实际上终被废除。

另外,在唐及五代,应试举人除向公卿大臣投献所写诗文等作品,即/行卷0以求/公荐0之外,还要向知贡举官投纳所撰诗文,称为/省卷0,亦称/公卷0,以供观其素业。宋初,踵唐及五代之制,解试、省试犹用公卷。苏颂云:/秋试先纳公卷一副,古律诗、赋、文、论共五卷。0[17]215,卷155议贡举法6进士所纳公卷,多假借他人文字,或用旧卷装饰重行书写,或被佣人易换文本,致使无凭考校。而且数千上万举人齐赴省试,按公卷一副共五卷计算,省试则有三、四万卷之多,即使知举官先一月差入贡院,又如何能详考等第?公卷既无凭考校,又无暇考校,行之何用?除了为势家子弟大开方便之门以外,只能是一种累赘。于是,仁宗庆历元年(1041)八月十一日,权知开封府贾昌朝上言:/故事,举人秋赋纳公卷。今既糊名、誊录,则公卷但录题目,以防重复,不复观其素业,请罢去。0[14]5选举6一五之一一诏从之,自是应举人不再纳公卷。

庆历元年之后,既废公荐,又罢公卷,程文始成为评定艺业、决定去取的惟一根据,即陆游所说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0。[18]69,卷5在庆历元年之前的四百多年间,均非/一切以程文为去留0,但不能因此而说这四百多年间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不是科举,所以将科举的第三个要素表述为/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0是最为确切的。

那么科举制度具有什么特点呢?也就是说,它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在哪里?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时代不同,选拔官员的制度也各有差异。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有世卿世禄制度、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等。世卿世禄制度,又称世官制,是一种主要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选拔官员的制度,主要实行于夏商周时期。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王按宗法制原则,即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封诸侯、卿、大夫、士;这些诸侯、卿、大夫、士则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世袭其职,世受其禄。从夏、商到周,世卿世禄制度实行了大约1800年;秦汉以后的恩荫制度(又称任子、门荫、荫补等),则是世卿世禄制度的变种或残余。

察举制度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前196)颁行的5求贤诏6为西汉察举制度奠定了基础。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和十五年(前165)的诏书,明确规定了察举的科目和对策应试方法,标志着察举已向制度化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度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制度,并在两汉选官制度中确立了主体地位。

察举制度的科目主要有孝廉、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为/茂才0),均每岁举行,称为常科;另外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等科,但不经常举行,是为特科。察举主要是根据刺史、郡守等地方官和中央的三公、九卿、列侯的推荐而选拔官员的制度,故又称为/荐举0。贤良方正科需对策;孝廉在西汉时不

101

需考试,到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开始/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0。[19]2020,卷615左雄传6不过,这些考试并不决定取舍,只是对授官的高下起到一定的作用。正如宋人叶梦得所说:/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0[20]133,卷9

西汉至东汉中期,察举制度在实行过程中比较严格,通过察举选拔了不少有用之才。但到东汉后期,主昏政暗,外戚宦官擅权,察举日益谬滥。应举者为了求得举荐,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举荐者则滥用职权,营私舞弊。正如当时人所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0[21]393,卷155审举6

察举制度从西汉文帝开始创立,直至隋文帝开皇年间(581-600)被废除,实行了将近八百年。与此同时,在汉代还实行了中央或地方官府自行选拔录用属吏的征辟制度;在魏晋南北朝还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度,由朝廷选派现在中央政府任职、原籍本州郡的德才兼备有鉴识的官员担任大、小中正,负责将辖区内的人物评定为九品,上报朝廷,再由吏部依据所定品第高下及家世、行状,授予相应的官职。其流弊则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0,[22]1274,卷455刘毅传6 /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0。[23]988,卷21、左思5咏史诗八首6之二这些选官制度也都是以举荐为特点的。

对于科举制度,邓嗣禹在5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6中已经概括出了三个特点,即/投牒自进,按科应试。试后有黜落0。[9]281何忠礼在5科举制度起源辨析6中则进一步概括为:/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0[10]101应该说,邓嗣禹、何忠礼的概括大体是不错的。问题是,在这三个特点中哪个是最主要的呢?

邓嗣禹对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没有进一步论述,而何忠礼则认为:/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度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荐举制最根本的区别。0[10]101许树安也认为:/科举取士与以往的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即所谓-怀牒自列于州县.。0[24]53阎步克也认为:/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投考,这就是科举与察举的根本区别。0[25]311这种说法恐怕不妥。因为,如上所述,唐宋时期,士人应贡举,固然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0,即可以自由报考,不必由他人推荐;但是武举、制举,一般则必须有官员的推荐,保留有察举制度的残余。难道能说唐宋时期的武举、制举不是一种科举制度吗?

周谷城、韩国磐、沈任远则是将/分科举人0作为科举制度的惟一特点。这恐怕更为不妥。因为科举制度是分科举人,察举制度也是分科举人,甚至其中不少科目的名称如秀才、明经、贤良方正等,都是相同的。他们只注意到科举制度/分科举人0这一特点,而没有注意到/可以自由报考0和/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0这两个特点,这样就无法将科举制度与察举制度区别开来了。

刘海峰认为科举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0,这也是不妥的。因为这一定义也没有把握住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没有考虑到/以举荐为主0与/以考试为主0之间的本质区别,给人一种折衷、调和的感觉,那样也同样就会把/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0即察举制度,与/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0即科举制度这样两种选官制度混为一谈了。

金旭东认为:/-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才是科举制度最主要的特点,,是科举制与荐举制最根本的区别。0[26]62黄留珠说:/在选拔人才中是否实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不仅是科举制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而且也是科举制与封建选官制度中其它入仕杂途,如恩荫、军功、吏道、纳赀等最根本的区别。0[7]191这种说法恐怕太绝对了些。如上所述,因为在隋唐五代及宋初,在决定取舍的因素中还有不少举荐等非以程文为去留的成分。如/公荐0、/公卷(省卷)0等。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之后,既废公荐,又罢公卷,程文始成为评定艺业、决定去取的惟一根据,即陆游所说的/一切以程文为去留0。[19]69,卷5在庆历元年之前的四百多年间,均非/一切以程文为去留0,但不能因此而说这四百多年间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不是科举制度。孙培青指出:/隋唐以前的选士制度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是以考试为主,荐举为辅。0[27]160吴宗国认为:/科举制与察举制的区别仅在于,科举是完全按考试成绩来进行选拔,没有其他附加条件。而察举则不然。0[28]10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将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和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本质区别表述为/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0更为确切。

综上所述,在世卿世禄制度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血缘关系;在察举制度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而在科举制度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也就是说,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或曰与其他选官制度的根

102

本区别在于/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0。明乎此,就比较容易确定科举制度的起源了。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1其一,始于汉代说。近人主张此说较早者是黄炎培。他说:/如果真要说科举的起源,该说西汉。当时的考试制度,不早已分科射策么?0[29]4近来,徐连达、楼劲也认为: /科举始于汉0,/汉代实为科举的初创期,唐代则系其完善期0。[8]117

其二,始于隋代说。近人主张此说较早者是邓嗣禹,他说:隋代取士已有/公同考试0之法,/加以进士为科,实始于隋,故溯源厥始,当推及之。特因其制不彰不备,仅具雏形,故谨慎重作结曰:科举之制,肇基于隋,确定于唐。0[9]281范文澜认为:/六o七年(按即大业三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一科,当即进士科,,这是科举(主要是进士科)制度的开始。0[30]15沈任远认为:/科举之制始于隋,盛于唐,经宋、元、明,至清末方废除。0[6]207黄留珠认为:/科举产生于隋、确立于唐之说,是可以讲通的。0[7]197吴宗国认为:/科举,,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0[28]1高明士认为:/贡举制度,创立于隋文帝,确立于唐太宗时代。0[31]4

其三,始于唐代说。俞大纲在与邓嗣禹讨论科举制度起源的信函中说:/不得以进士设科年代,以定考试制度始于何时。若谓察举对策之法,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上溯两汉为权舆;若谓朝廷开科待人,士人投牒自试,始可谓为完形之考试制度,则当以唐为始,不可谓肇基于隋,确定于唐矣。0[9]283何忠礼认为:/科举制起源和进士科的创立时间都在唐代。0[10]111阎步克认为:/进士科始之于隋,而科举制度,则确立于唐代。0[25]313

其四,兼顾汉隋说。刘海峰认为:/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起始于西汉;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0[1]8

那么科举制度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科举制度的定义和主要特点,就可以说,已经找到了解决科举制度起源问题的门径。首先,科举制度始于汉代的说法就难以成立了。汉文帝前元二年(前178)的贤良方正等科虽然实行对策一类的考试,汉顺帝阳嘉元年(132)的孝廉虽然实行/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0,但这种考试都不决定取舍,而只决定高下。汉代的察举制度,举荐是第一位的,考试是第二位的。所以,不能说科举制度起源于汉。

其次,根据科举制度的定义和史书记载,在唐代已经实行科举制度是毫无疑义的。但是,科举制度是否就起源于唐代呢?这是需要认真讨论的。唐人有不少隋设进士科的记载。如武则天天授三年(692)左补阙薛登(647-719)上疏说:/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于是后生之徒,复相放效,因陋就寡,赴速邀时,缉缀小文,名之策学,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0[32]3138,卷1015薛登传6;[33]卷175选举典65;[34]卷281,薛登5论选举疏6又如代宗广德元年(763)杨绾(?-777)上疏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犹试策而已。0[32]3430,卷1195杨绾传6杜佑(735-812)5通典6卷十四5选举典6二载:/炀帝始建进士科。0刘肃在作序于元和二年(807)的5大唐新语6卷十云:/隋炀帝改置明、进二科。国家因隋制。0唐末五代时的王定保也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0[15]10,卷一5散序进士6另外,在隋唐的史书中还发现一些隋代的进士,如房玄龄、侯君素、孙伏伽、杨纂、张损之、温彦博等。何忠礼对这些进士做了一番考证之后说:/综上所述,在当前史学界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见认为进士科首创于隋,并把它作为科举制度起源于隋的主要根据,他们所持理由虽然不少,却没有一条是令人信服的。0[10]111而何忠礼的考证也不能够完全令人信服,有待进一步考证。

虽然自古至今有许多学者持科举制度创始于隋之说,但却无法令人坚信不疑,关键在于缺乏隋代直接的证据。不过,唐初实行科举制度是不乏证据的。王定保(870-940?)5唐摭言6卷一5统序科第6云:

始自武德辛巳岁(按四年,621)四月一日,敕诸州学士及早(按一作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

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斯我唐贡士之始也。

5唐摭言6卷十五5杂记6云:

至[武德]五年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

十一月引见,敕付尚书省考试。十二月,吏部奏

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考试,秀才一人,俊士十四

人,所试并通,敕放选与理入官;其下第人各赐

绢五匹,充归粮,各勤所业。

103

1相关的内容参见刘海峰5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6,5历史研究62000年第6期,3-6页。

王定保是唐末五代人,其出生之时距隋亡已经250多年,所记载是否可靠?回答是肯定的。武德四年至五年(621-622)首开科举一事,唐人多有记载。如德宗贞元十七年(801)校书郎赵亻参在5登科记序6中说:/武德五年,诏有司特以进士为选士之目,仍古道也。0[35]2022,卷1155唐进士举6僖宗光启二年(886)登进士第的苏鹗说:/武德四年,复置秀才、进士两科,秀才试策,进士试诗赋,其后秀才合为进士一科。0[36]卷上唐宣宗时,右补阙裴庭裕说:/大中十年,郑颢知举后,上宣索5科名记6。颢表曰:-自武德已后,便有进士、诸科。.0[37]94,卷上五代时,牛希济说:/国家武德初,令天下冬集贡士于京师,天子制策,考其功业辞艺,谓之进士,已废于行实矣。0[34]卷846,薛登5贡士论6根据5唐摭言6这两条史料和唐人有关记载可知,武德四年至五年的选官活动,第一,应举人既有生徒(/学士0),又有乡贡(/白丁0),可以自由报考;第二,设有明经、秀才、俊士、进士四科;第三,州县考试合格方能贡于朝廷,吏部考试合格才能赐第、授官。这就足以表明:进士科以及科举制度至迟在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已经完全确立。

既然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已经复置明经、进士等科而首开科举,我们即可由此推定科举制度创始于隋。因为科举敕下之日,唐朝建立不到三年,而且仍忙于平定隋朝的残余势力和窦建德等农民起义。5旧唐书6卷一5高祖本纪6载:

武德三年(620),/秋七月壬戌,命秦王率诸军讨王世充。0

武德四年(621)春正月/辛巳,命皇太子总统诸军讨稽胡。0

三月,/窦建德来援王世充,攻陷我管州。0

/五月己未,秦王大破窦建德之众于武牢,擒建德,河北悉平。丙寅,王世充举东都降,河

南平。0

秋七月/甲戌,建德余党刘黑闼据漳南反。0

/八月,兖州总管徐圆朗举兵反,以应刘黑闼,僭称鲁王。0

武德五年(622)春正月/丙申,刘黑闼据洺州,僭称汉东王。0

/三月丁未,秦王破刘黑闼于洺水上,尽复所陷州县,黑闼亡奔突厥。蔚州总管、北平王高

开道叛,寇易州。0

/六月,刘黑闼引突厥寇山东。0

八月,/丙辰,突厥颉利寇雁门。己未,进寇朔州。0

/冬十月癸酉,遣齐王元吉击刘黑闼于洺

州。时山东州县多为黑闼所守,所在杀长吏以

应之。行军总管、淮阳王道玄与黑闼战于下博,

道玄败没。0

/十一月甲申,命皇太子率兵讨刘黑闼。0

在戎马倥偬之时,唐朝的首要任务是用战争手段统一全国,巩固政权,无暇在选官制度方面从根本上创立新制。故而可以推断,唐高祖武德四年四月一日敕中所反映的选官制度,应该只是沿袭隋制,并非唐朝新创。杜佑说:/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0[33]353,卷155选举典63尤其是唐初的科举考试科目和考试方法,更是如此。

至于科举制度在隋代创立的具体时间,又有多种说法。大体说来,又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始于隋文帝时,具体又细分为高明士的开皇七年(587)说,[31]12韩国磐的开皇十五年或十六年(595、596)说。[5]297另一派认为始于隋炀帝时,具体又细分为陈直和刘海峰的大业元年(605)说,朱熹的大业二年(606)说,范文澜的大业三年(607)说,以及大业年间(605-618)说。[1]5其中大多是以进士科的设立作为科举制度起始的标志的。进士科的设立在科举制度史上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与察举制度应该有不同之处。但其具体的设立年代和考试方法,都尚无直接而具体的隋唐时期的史料能够加以说明。高明士认为:/隋文帝开皇七年建置-宾贡.科以后,到隋炀帝大业初,或即元年(605),将-宾贡.改称为-进士.科。0[31]21他虽然引证了一些碑刻史料说明/宾贡0的存在,但对/宾贡0的具体涵义仍模糊不清。目前,我们还只能以王定保的5唐摭言6和赵亻参的5登科记序6等史料推断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所以,说/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炀帝大业年间0较为稳妥。

三、科举制度起源的历史背景

科举制度的创立决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经济、官僚政治以及选官制度本身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

魏晋以来,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门阀士族垄断了清要仕途,九品中正制成为门阀士族维护其政治特权的工具。南北朝时,庶族地主勃兴,门阀士族在各种打击下日趋衰落。隋朝建立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地主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庶族地主的势力更为加强。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为了维护和扩大其经济利益,迫切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打破门阀士族在政治上的垄断,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入仕途,跻身统治者的行列。科举制度就是适应这一社会变动而产生的。在科举制

104

度下,不论门第高低,名义上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这就较多地为广大庶族地主提供了通过公平竞争进入仕途的机会。因而,科举制度在隋代,随着庶族地主的壮大而产生;在唐代,随着庶族地主的发展而发展;在宋代,随着庶族地主完全取代门阀士族而趋于完备。

科举制度的创立也是中国古代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第一,在察举制度下,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选拔官员的范围较小,人数也比较有限,因而王朝的统治基础比较薄弱,也难以选拔大批的真正的有用人才。在科举制度下,广大士人都可以怀牒自进,贡送朝廷的人数也大为增加了,这样就扩大了王朝统治的基础,同时也便于从中选拔治国安民的人才。第二,在察举制度下,州郡长官及朝廷的某些官员握有选官的大权,举主与被举荐者之间往往结成座主与门生、故吏的关系,不利于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握有选官大权,非但不利于中央集权,甚至往往与皇权分庭抗礼。而在科举制度下,州郡只是按照朝廷的统一规定,主持州郡考试,选拔合格者解送朝廷而已。这只是贡士,而不是举官,被举送者所获得的只是参加高一级考试的资格,而不是做官的资格或官职。所贡之士能否及第、授官,其大权完全在于朝廷,尤其是创立殿试制度之后,取士大权最后掌握在皇帝手中。这样,科举出身的官员不再是举主的门生、故吏,而是/天子门生0了;不再是/恩归私室0,而是/恩由主上0了。[14]5选举6三之二二隋统一中国之后,正是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在废除九品中正制之后,创立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自隋唐至明清,之所以延续了1300年之久,也正是因为它适应了历代王朝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科举制度的创立又是察举制度长期发展的结果。科举制度与察举制度有许多共通之处。第一,二者都是按科举士,隋唐时科举中的某些科目如明经、秀才等,甚至就是直接从察举中转化而来的。第二,科举制度主要是根据考试成绩决定取舍,而察举制度从汉文帝时的贤良对策,到汉顺帝时的/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0,再到两晋、南北朝时的秀才、孝廉对策等,也都包含有考试的因素。官员选拔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贯彻/公开0、/平等0、/择优0的原则。这些原则要求不断扩大报考的自由和考试的作用。这些因素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从察举制度的母体中孕育出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于是,南北朝后期已经出现了科举制度的萌芽。1如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制定的5策秀孝格6规定:/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0[38]7666-7667,卷6395贡举部#条制一6北齐武成帝河清初年(562),也出现了刘昼/举秀才入京,考策不第0的情况。[39]589,卷445刘昼传6到隋代,在初步具备了从察举制度转化到科举制度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九品中正制被废除,科举制度便应运而生了。不过,在唐代,虽然选拔官员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但举荐仍然起有一定作用;到宋仁宗时,则完全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科举制度发展到相当完备与成熟的阶段。总之,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备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制度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J].历史研

究,2000,(6).

[2]祖慧,龚延明.科举制度定义再商榷[J].历史研究,

2003,(6).

[3]周谷城.中国通史[M].上海:开明书店,1939.

[4]韩国磐.略述科举制度[J].历史教学,1960,(4).

[5]韩国磐.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两点小考[A].韩国磐1隋

唐五代史论集[C].北京:三联书店,1979.

[6]沈任远.隋唐政治制度[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

[7]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M].西安:陕西人民出

版社,1989.

[8]徐连达,楼劲.汉唐科举异同论[J].历史研究,1990,

(5).

[9]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J].史学年报,1934,(1).

[10]何忠礼.科举制度起源辨析[J].历史研究,1983,(2).

[11]张希清.关于科举制度创立的几个问题[A].北大史学:

第1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2]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3.

[1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5]王定保1唐摭言校注[M].姜汉椿,校注.上海:上海社

会科学出版社,2003.

[1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7]苏颂.苏魏公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8]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05

1参见唐长孺5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6,5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6,三联书店1959年版。

[20]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1]葛洪1抱朴子外编校笺[M].杨明照,校笺.北京:中华

书局,1991.

[22]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4]许树安.古代选举与科举制度概述[M].天津:天津人

民出版社,1985.

[25]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

社,1997.

[26]金旭东.科举制度起源辨析之商榷[J].历史研究,

1984,(6).

[2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8]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

社,1992.[29]黄炎培.中国教育史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30]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78.

[31]高明士.隋唐贡举制度[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32]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3]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4]董浩,等1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5]王应麟.玉海[M].京都:中文出版社,1977.

[36]苏鹗.苏氏演义[M].四库全书本.

[37]裴庭裕.东观奏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8]王钦若,等.册府元龟[Z].北京:中华书局,1960.

[39]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责任编辑阎现章]

The Definition and Origi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ZH ANG X-i qing

(Center f or Studies of Chinese Ancient H istory,Beij ing University,Beij ing100871,China) Abstract:T he definition and the o rig in of the imperial ex aminatio n of is a hot issue in the st udy of the sy stem of the imper ial ex aminatio n in China.T he imperial ex amination r efers to the ex aminatio n conducted by the court and ever ybody can part icipate in so as to choose the officials.T he main feature o f the imper ial ex aminatio n different fro m other o fficia-l election lies in that it chose the off icials based o n the scor es.It had its or ig ina l fo rm at N or 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y,and established at Sui Dynasty,made clear at T ang D ynast y and co mpleted at Song Dy nasty,and went throug h Y uan,M ing,and Q ing Dy nasties for as long as1,300years.

Key words:imper ial examination;definitio n;examination;o rig in;Sui Dy nasty

106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因为我们中华文明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当然有受到外族的侵入,中国也曾经被外族统治过,但是,不是我们要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文明,相反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不具侵略性,而博大精深的文明,所以,入侵者自己总是迅速的完全的被我们所同化,融合,使我中华文明更趋先进,更具活力。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祖先吧。 自公元前三千至前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有三皇五帝之说。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传说伏羲氏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创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炎帝)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又创造了五弦琴,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姓姬(或云公孙),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后迁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一带。炎帝传为神农氏,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串,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黄帝

微积分起源发展

微积分的起源与发展 主要内容: 一、微积分为什么会产生 二、中国古代数学对微积分创立的贡献 三、对微积分理论有重要影响的重要科学家 四、微积分的现代发展 一、微积分为什么会产生 微积分是微分学和积分学的统称,它的萌芽、发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积的问题中,就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作为微分学基础的极限理论来说,早在古代以有比较清楚的论述。比如我国的庄周所著的《庄子》一书的“天下篇”中,记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三国时期的刘徽在他的割圆术中提到“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这些都是朴素的、也是很典型的极限概念。 到了十七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伽利略出版《力学对话》,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规律--航海的需要,矿山的开发,火松制造提出了一系列的力学和数学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成了促使微积分产生的因素,微积分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是必然的。归结起来,大约有四种主要类型的问题:第一类是研究运动的时候直接出现的,也就是求即时速度的问题。 已知物体移动的距离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反过来,已知物体的加速度表为时间的函数的公式,求速度和距离。 困难在于:十七世纪所涉及的速度和加速度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例如,计算瞬时速度,就不能象计算平均速度那样,用运动的时间去除移动的距离,因为在给定的瞬刻,移动的距离和所用的时间都是 0,而 0 / 0 是无意义的。但根据物理学,每个运动的物体在它运动的每一时刻必有速度,是不容怀疑的。 第二类问题是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来源于好几个方面:纯几何问题、光学中研究光线通过透镜的通道问题、运动物体在它的轨迹上任意一点处的运动方向问题等。 困难在于:曲线的“切线”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古希腊人把圆锥曲线的切线定义为“与曲线只接触于一点而且位于曲线的一边的直线”。这个定义对于十七世纪所用的较复杂的曲线已经不适应了。

童话的概念与起源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民的理想、愿望。“童话”英语为fantasytale,即“幻想故事”(金山词霸为fairytale)台湾《中华儿童百科全书》中解释为: “童话就是写给小孩子看的故事,不过这故事并不是普通的故事,也不是真的故事。这故事是想出来的最可爱的故事。这故事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当作人来看待,让所有的东西互相交朋友,让好的愿望能实现,让一切有趣的事情都能发生。” 童话源远流长,最早的童话是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与传播。童话与神话传说有着渊源关系,都以幻想为主要特征。 神话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远古时期的人民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当原始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还无法解释给自己带来巨大危害、神秘莫测的自然现象的时候,他们就幻想在这强大的自然力背后,有一个能掌握和驱使自然的人,那就是神。人们凭借幻想去描述神的行为和生活,就产生了神话。随着社会发展,神话的表现内容不断扩大,发展到对宇宙的起源、生命的产生及各种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说明。希腊神话中,地母盖娅生天父乌位诺斯,普罗米修斯用黄土造成了血肉之躯,智慧女神雅典娜给人以灵魂等;我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攒黄土造人”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在对神的故事的叙述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自己,萌发了要描述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的意志的愿望,同时又希望自己也能像神一样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意愿。这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现的,于是人们就幻想在另一个世界里去实现这一切,以此来排遣自己的渴望。由幻想造成的这种变异故事就是童话。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童话慢慢地演变成一种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寄托美好理想的方式。 创造神话与童话的幻想,都是以现实为依据的。神话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神,但不管千变万化,这些神都是按照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特征设计的,只不过形象是怪异的,力量是超人的;神话中的神化世界、鬼怪世界、天堂、地狱,都是按照当时社会来描摹的;神话中神与神之间的关系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异的体现。童话中的万物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童话中展示的神奇世界也都是源于生活而生成的。童话与神话根本的不同,是两者表现内容不同。神话描写神的故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6140578.html,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作者:孙强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8期 摘要:从19世纪40年代遭列强侵略开始,中华民族陷入不断沉沦的过程,同时也开启了争取独立解放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经过两个一百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梳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历史进程,对于正视历史、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复兴的二百年。梳理这二百年的历史,可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两个历史时期,每个时期约一百年,每百年又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共六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895年甲午战争 这一阶段,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重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在抗击侵略的斗争中开始觉醒,在不同层面上开始探寻反抗御敌之术和自救救国之路。其一,官僚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精英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研究外国史地,了解世界形势,总结失败教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也主张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提出了具有思想启蒙意义的维新改良思想。其二,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反抗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提出了绝对平均的社会理想和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建设方案,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在中外统治势力的绞杀下失败。其三,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主张把西方的物质文明纳入清王朝的轨道,提出“自强”、“求富”口 号,推行“洋务运动”。洋务派兴办近代军用工业、民用工矿企业、修铁路、办学堂、新式海陆军、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资本主义近代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但是,洋务运动的根本宗旨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不改变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器物技能,最终没能实现强与富,甲午战败标志其破产。 二、第二阶段,从甲午战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接踵而至,中华民族面临被“瓜分豆剖”的危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继续沉沦。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上进行艰难探索。其一,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进行的戊戌维新运动,要求变革清王朝的政治制度,提出以君主立宪制度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救亡图存的落脚

论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hughekn 摘要: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随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而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清末明初,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逐渐形成,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这就使得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而由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导致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特征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英国的洋枪洋炮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还打醒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大大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以民族主义救中国的呼声骤然而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清末明初,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九一八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 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于清末明初。实际上它是当时两种民族矛盾的存在并日益激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一个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一个是中国人民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具体分析起来,民族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资产阶级的产生并走向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的产生伴随着剥削和侵略,是近代民族主义形成或产生的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以及国内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都激发了我国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第二,双重的民族矛盾及其错综复杂的斗争,刺激了中国传统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的“复兴”,并且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同时传入中国并被人们接受。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不同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第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在争论的过程中,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形成。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这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之发端,但是一般来说,梁启超是最早使用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思想家。他在1899年写的《东籍月旦》使用了“东方

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整理3篇)

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整理3篇) 这篇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范文是我们精心挑选的,但愿对你有参考作用。 人类的历史始于人类的出现,人类如何起源,历来传说、争论很多。只是,进化论仍然是目前的权威理论。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但该书贸易提及人类的问题。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 ___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

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目前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 可是,进化论却无法解决自然界的生物问题,近年来还以为进化证据受到自然界证据的抵触而备受争议。甚至几乎被推翻或改写,却由于没有新的理论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而继续以进化论为中心。可见,人类起源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就可以说明的问题。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探讨。 希望你能喜欢这篇人类起源的传说作文范文。 关于人类 ___,在人类早期,就有许多这方面设想的神话。 比如《女娲造人》是中国的神话,《伊甸园里》是西方神话。尽管两则神话故事所产生的地点不同,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共同点。第一,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无论东方西方,古人早都思考人类起源问题。第二,两则神话都认为人类是被创造出来的,都有创造人的神,不过一则设想为女娲,一则设想为上帝罢了。第三,制造人的材料都设想为泥土,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第四,人的形象都是按照创造者自身的形象设计的。第五,两则神话又都说到人类为什么有男女性的差别。

“数学”简介含义起源 历史与发展

数学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简单地说,是研究数和形的科学。 由于生活和劳动上的需求,即使是最原始的民族,也知道简单的计数,并由用手指或实物计数发展到用数字计数。在中国,至迟在商代,即已出现用十进制数字表示大数的方法;又至迟至秦汉之际,即已出现完满的十进位值制。在成书不迟于1世纪的《九章算术》中,已载有只有位值制才有可能的开平、立方的计算法则,并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以及解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还引入了负数概念。刘徽在他注解的《九章算术》(3世纪)中,还提出过用十进小数表示无理数平方根的奇零部分,但直至唐宋时期(欧洲则在16世纪S.斯蒂文以后)十进小数才获通用。在这本著作中,刘徽又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逼近圆周长,成为后世求圆周率更精确值的一般方法。虽然中国从来没有过无理数或实数的一般概念,但在实质上,那时中国已完成了实数系统的一切运算法则与方法,这不仅在应用上不可缺,也为数学初期教育所不可少。至于继承了巴比伦、埃及、希腊文化的欧洲地区,则偏重于数的性质及这些性质间的逻辑关系的研究。早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即有素数的概念和素数个数无穷及整数惟一分解等论断。古希腊发现了有非分数的数,即现称的无理数。16世纪以来,由于解高次方程又出现了复数。在近代,数的概念更进一步抽象化并依据数的不同运算规律而对一般的数系统进行独立的理论探讨,形成数学中的若干不同分支。 开平方和开立方是解最简单的高次方程。在《九章算术》中,已出现解某种特殊形式的二次方程。发展至宋元时代,引进了“天元”(即未知数)的明确观念,出现了求高次方程数值解与求多至四个未知数的高次代数联立方程组的解的方法,通称为天元术与四元术。与之相伴出现的多项式的表达、运算法则以及消去方法,已接近于近世的代数学。在中国以外,9世纪阿拉伯的花拉子米的著作阐述了二次方程的解法,通常被视为代数学的鼻祖,其

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13页精选文档

二、安全文化的概念、起源及其内涵 安全文化及其模式则是在1988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提出的。众所周知,当今全球能源日趋贫乏,核能逐步受到各国的重视。据统计,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核发电量超过总发电量的70%。但是人们至今不会忘记1979年3月美国三哩岛核电厂事故和1986年4月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安全地利用核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安全文化及其模式在核电厂成功应用,则迅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对安全文化的极大兴趣。安全文化不断地被应用到城市防灾、减灾和一些企业安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1991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的INSAG—4报告即“安全文化”出版物中,给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概念,即核电厂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 在我国大部分专家认为:“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 安全文化是一种社会的、大众的、开放的文化,在企业中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即企业要把实现生产的价值与实现人的价值统一起来,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制约机制,以实现生产的社会价值及经济效益动力机制,建立起企业运行机制。 安全文化是一个由表面到本质,由形式到内涵结构严谨的系统。它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精神智能层次和价值规范层次所构成。 器物层次:包括人类因生产、生活、生存和求知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

的各种安全及防护、保护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工具。 制度层次:包括劳动保护、劳动安全与卫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减灾安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一切制度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及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精神智能层次:包括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哲学、安全文学、安全艺术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安全或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理论。 价值规范层次:包括人们对安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三、安全文化的发展及状况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对于现代的安全系统工程,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安全的硬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但是,过去尽管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工业社会还是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故痛苦,在经过深刻的反省和系统科学的分析后,人们发现,在安全文化提出之前,我们在事故致因的认识中,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上的欠缺,这就是:在常规认识到的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这些因素的全面归纳,就是人的文化,人类的安全文化,她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辨析 潘亚玲 内容提要: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个术语往往被等同使用,导 致了严重的混淆。但就其本质而言,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变种,是爱国主义与 恐外症的结合。因此,对待他者的态度差异,成为二者的本质性差别,并使民族主 义往往被想象为“公德”,而爱国主义仍保持其“私德”地位。这种“公”“私”区分 使“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化”得以合法化。由于这些本质上和伦理上的区别,在表 现层次上,民族主义要远比爱国主义来得盲目和非理性。真正的解决办法在于, 坚持爱国主义是种“个人判断”或“私德”,并坚持反对民族主义的所谓“公德”的 不适当要求。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变种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这两个术语尽管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但却往往被等同 使用:不光普通大众对此不加区分,就连严肃的学术著作也是如此。比如,著名 的左派历史学家、民族主义研究的大师之一霍布斯鲍姆在其著名的《1870年以 来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一书中,就使用过像“民族爱国主义”(nati onal patri ot2 is m)、“民族的或国家的爱国主义”(nati onal or state patri otis m)等术语,他还把英 国都铎王朝时期的原始民族主义视为与当代爱国主义相类似的东西;但在其他 地方,他又试图将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进行区分,“民族主义是种与国家爱国主 义相区别的政治力量”。①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混淆,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 们已经或正在遗忘其历史、遗忘其真正的过去。“在历史中,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3 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得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朱明权教授的精心指导,在此致谢。 ① 参见E.J.Hobsba wm,N ations and N ationalis m since1870,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2 sity Press,1992。

神话中的人类起源

神话中的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于哪里?我们到底从哪儿来?这是长期以来全世界古人类学家争论的热点问题,也是至今为止仍未揭开的谜团之一。这个问题,不仅是现代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其实远在上古,我们的祖先们也曾为这个谜题费劲心思。由于那个时期的人类知识水平有限,他们只能借由神话故事来诠释。且不说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的故事,也不说《圣经》中记载的亚当夏娃的故事,今天,来给大家说说古欧美洲及亚洲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挪威神话:巨人始祖之死创造万物 在挪威神话中,地球出现之前曾是两个世界:一个是火焰炽热的大陆,一个是冰冻的大陆。当冰冷与炽热之火接触之后,巨人始祖的巨型圣牛奥尔胡玛拉解冻复活过来,圣牛用牛乳哺育天神鲍尔和他的妻子,天神的孩子布里生有3个儿子,这3个儿子后来进行叛变并杀死了巨人始祖。巨人始祖死后,他尸体上的肉形成了土地;骨骼形成了山脉;头发形成了树木;血液形成了江河湖泊,巨人始祖被挖空的头骨形成了布满星星的天空。

远古波斯神话:至高之神创造人类 在波斯神话中是至高之神阿胡拉?马兹达创造了世界, 名为阿尔布兹的山脉不停生长了800年后终于接触到了天空,雨水从山顶流下形成了瓦卡什海和两条主要的河流。人类的种子经太阳40年的净化后被种下,结出了大黄叶柄植物, 这个植物的果实就是人类最早的情侣玛什耶和玛什耶那。经过50年之后,二人生育了一对孩子,然而在恶神安格拉的 诱导下,这对伴侣却将自己的两个孩子吃了。经至高之神阿胡拉的帮助,玛什耶和玛什耶那又恢复了善良的本性,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生,他们就是早期人类。 巴比伦神话:魔力女神死后造就天与地 埃利什与水神阿普苏和魔力女神蒂马特生育了数代天神,这些晚辈天神中伊阿是长兄,他有许多个弟弟。然而这些年纪不大的小天神很吵闹,让阿普苏和蒂马特无法入睡,于是阿普苏密谋策划要杀死这些小天神。然而消息不胫而走,伊阿抢先动手,将阿普苏杀死。蒂马特得知噩耗后发誓要进行报仇,没想到却在恶斗中丧生。蒂马特的身体被撕成两半,变成了天与地。

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华民族的象征──龙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龙的传人》这首歌曲,自诞生以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中国人,尤其是身在海外心向故乡的中国人。这是因为,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自认为是龙的传人。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文化中的龙,是一种身长、口大、大多数有角和足的动物,具有莫测变化的世间所没有的神性。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龙的影子随处可见。在扑朔迷离的远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神灵、祖先多带有龙的特征。秦汉以来,帝王们多以龙种自居。民间百姓则将龙当作喜庆吉祥的化身和耕云播雨的神灵。龙是十二生肖之一。龙是一种信仰观念。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龙的形象和含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那么,龙的起源是怎样的呢? 1988年,在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墓葬中,出土了用蚌壳摆塑的龙的图形。这是目前中华大地上龙的人工物象的最早考古发现,展示了龙的起源。在中国,龙的形象与龙的观念的起源是多元的。一般说来,是古人们把几种动物加工为龙,作为一种象征。龙字最早出现在中国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这说明龙至迟在商代就存在了。可以这么说,龙属于商代艺术家在多种动物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再创造的产物,因而,龙的实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象。 自商代出现龙以来,龙就成了商王朝及诸方国共同尊崇的通天神兽,成了人们心目中最有神通、最为聪慧的神兽。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龙一直是一种神异的吉祥瑞兽。后来,随着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人们受到启发,就将传统的神龙尊奉为龙王。于是中国大地上凡有水处都有龙王。百姓为了风调雨顺求助于龙神,帝王为了江山稳固也求助于龙神。二者合而为一,大大刺激了民间龙王庙的发展,而且出现了许多与龙有关的节日活动,如正月十五舞龙灯,五月端午赛龙舟。中南与西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哈尼族、崩龙族、普米族等也有祭龙节、祭龙王节、龙潭祭节、龙公龙母上天节等。各民族所尊崇的龙是同源的,其文化中的龙的含义都是一致的,即以龙为兴云布雨掌管福祸之神。龙为中国民俗节日增添了色彩,也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乐。 从龙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看,龙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近年学术研究表明,龙也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传人”是近百年从海外传入大陆的一种说法,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崇龙观念的一种歧变。从前作为帝王象征的龙,现在变为大至中华民族小至每一个中国人的象征了。这其中有海外华人对祖国传统文化依恋于内、炫耀于外的心理在起作用。其实,中华民族的真正凝聚力是建立在祖国辽阔壮美的国土与悠久精深的文化传统之上的。

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图形的发展可以说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以图画为手段,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成就,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行沟通和交流。当时绘画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而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被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在人类社会的言语期与文字期中间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图形期,如法国南部的洞穴艺术,据推测,洞穴中的图形要比埃及和中国的象形文字早3万多年。那时的人们为了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信息传递,设计了许多图画标记,以视觉符号的方式表达思想,并逐渐进行改良简化、相互统一,使它日趋完美。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岩洞壁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简练、具有标志化特征的图形符号。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图形标志也逐渐统一和完善起来,这时,文字产生了。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进行广泛而准确地传播,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创造了利用木片在湿泥板上刻画的所谓“楔形文字”,基本属于象形文字。我国的中文汉字也是源于图画的象形文字,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上,已经出现了类似文字的图形,如:日、月、水、雨、木、犬等等,与其代表的物象非常相似。古埃及也发明了以图画为核心的象形文字,这是原始图形向文字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随后,单纯的象形文字逐渐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为表现更广泛、更抽象的含义,人们开始采用表音、表意等其它

手法来创造更多内容的文字,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 与此同时,图形的发展空间却更加扩展了,各种标识、标记、符号、图样的产生,丰富了图形的内容。从西班牙古代摩尔人留下的建筑和镶嵌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虚实相生”的图样。中国的“太极图”是流传至今的典范图形。在我国民间还出现了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吉祥图形,如:双喜、四喜、连年有余、五福捧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更给现代图形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使其真正实现表述信息的广泛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创作的《和平的面容》利用同构手法将和平的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同处一个时代的荷兰著名版画家埃舍尔更是对绘画的可能性作了大量的探索,以极大的兴趣研究和再现交错型图形,使一些语言无法表现的思想得以再现,创作了许多“智力图像”,如:曲面带、魔镜、天与水、昼与夜、瀑布、上升与下降等,对形态虚实的共存互换、平面和立体的空间转化、变形与写实的交错语言等形象进行了创造,扩展了视觉艺术的表现空间,表现出埃舍尔特有的视像思维的才能。 图形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超现实的自由创造,在版面设计中展现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在国外,图形设计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图形设计师的地位已伴随着图形的表达方式所引起的社会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可。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图形设计大师,如日本的福田繁雄、等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智慧、促进了视觉语言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影响

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中国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及特点作了介绍,把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其它一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中国民族主义在21世纪世界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及与作用以及如何去引导进行了探讨。 正文: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它的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民族的认同为作为单个的人提供了一种合法的归属感,民族国家是人们作为一个群体而效忠的对象。可以说:民族主义是推动近代中国历史变迁最大的思想动力。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让中国在世界上从一个经济文化科技一直领先的国家跌落成了一个落后贫穷愚昧的国家,中国被列强瓜分,成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至1895年之后,中国的民族主义澎湃兴起,我们可以将之约略区分为启航期、操演期、着陆期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1895-1918,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主力,是一批新兴的知识分子。在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党人流亡日本,紧接着又有大批青年学生赴日留学,据估计,由1901年至1910年间,中国留日学生共达32,428人,正是这群远离传统体制,赴外留学的新式知识分子,在留学期间,直接、间接受到十九世纪末期盛行欧美之各类民族主义思潮的浸濡,并且通过翻译、著述、散播各项新观念,从而使得中国的民族主义变成一套可以明确叙说的理念。 1919-1949,这是中国民族主义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大致开始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而终于1949年的内战结束,中国共产党建国。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为抗议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解决方式,发动数千名学生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史上,五四运动无疑是一座具有典范意义的里程碑。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日益显著的侵华野心,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存亡绝续,也再度点燃了中国民族主义的热潮。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展史的角度来看,对日抗战无疑是由民族主义所激起的一场对外战争,而这场历时绵长、规模庞大的战争,反过来又强化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抗战结束后,中国如愿取消了长达百年的不平等条约的桎梏,国际地位大为提升,民族主义目标的实现,绽露曙光。 第三阶段:1949-- ,从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上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那一刻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开始了艰难而又伟大的民族复兴历程,在经历建国后的成绩与挫折后,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姿态进行了改革开放,在经济科技文化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功与进步,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任人欺辱的民族了。原子弹的自主研发,航天器的一次次升上太空,2008年抗击汶川大地震,并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等等,这几十年的诸多成就无一不让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为之一振。 在欧战直接推动的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民族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国旗的来历和含义

国旗的来历和含义 国旗国徽国歌含义中国国旗、国徽、国歌含义1949年6月10日,政协成立专门委员会研究新国家的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并于7月14日至8月15日在报上刊登广告,征求设计方案。 最终,公元1949年9月27日,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形成定案。 国旗:四颗小星代表中国四个主要的社会阶级士、农、工、商(后依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顺序改为工、农、士、商,再改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城市小资产阶级相当于过去所称的士,民族资产阶级相当于过去所称的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另一方面,也隐喻以汉族为中心,其他满、蒙、回、藏等四族共同统一在中国之内的含义。 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国歌: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改定国歌歌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

来的歌词。 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 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对于中国人来说,《义勇军进行曲》最能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 全国各族人民同唱这一首国歌,将不断激发出爱祖国、爱人民、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 中国国旗的蕴含意义中国国旗的蕴含意义: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谜语的起源与发展 一、什么是谜语?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古时候称“瘦辞”或“隐语”。 谜语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解释。文义谜语是谜的统称,它包括文义谜(即灯谜)和事物谜(即民间谜),狭义的谜语仅指民间谜。 二、谜语的起源 它起源于春秋战国,那时各国大臣常用暗示、比喻的手法映射事物,以劝谏君主采纳自己的主张,逐渐形成了谜语。 开始的谜语只是一种人们打趣的方式,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谜语文化。 汉朝时,一些文人常用诗词、典故来制谜,出现了妙喻事物特征的事物谜和文字形音义的文字谜。 南北朝时,文人常以制谜、猜谜来斗智斗勇,制谜技巧日渐成熟。隋唐时谜语由民间进入宫廷,许多皇帝都喜欢猜谜。 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民文化娱乐生活的丰富,猜谜成为市民的一大乐趣。南宋时,每逢元霄节,人们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们边观灯边猜谜取乐。南宋都城临安的灯谜居全国之首,被誉为“灯谜之乡”。 明清时期元霄节猜灯谜更加盛行,并出现了研究谜语制作的专门机构。现在我们国家有“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民团组织。 三、谜语的分类 一般地讲,谜语可以分为两大类(我们现在所说的谜语是指狭义的谜语),一类叫事物谜,就是常说的谜语;另一类叫文义谜,也就是常说的灯谜。 (一)事物谜 也叫民间谜语,儿童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事物谜的谜底大都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和“物”。比如动物、植物、各种器具、用品、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它常常采用朗朗上口的民谣或者短诗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一个人,只有一寸长。打一字:府猜动物:有头无颈,有眼无眉,有尾无毛,有翅难飞。打一动物:鱼猜植物:有丝没有蚕,有洞没有虫,有伞没有人,有巢没有蜂。莲藕

论民族主义的起源及特点

甘肃政法学院 本科学年论文(设计) 题目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 行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10 级二班 学号: 20X0330X0107 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成绩:___ ________ 完成时间:

目录 一、民族主义概述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1)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2)民族主义国家的演进 二、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特点 (一)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二)中国民族主义的特点 三、民族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影响

论民族主义的起源与特点 付丽芳 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对民族主义的探讨首先要涉及民族的概念。作为一个从西欧开始起源并产生的概念,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西欧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促进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民族主义的形成又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建构,二者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以及它在西欧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成功,对其它的民族和国家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自民族主义最早西欧诞生以来,它和主要在它塑造下形成的近现代民族都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化。民族主义在今天面临的全新现实环境,迫使我们去重新审视这段历史过程。 一、民族主义概述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民族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指从自我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出发,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低位考虑的包含民族、人种、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二)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1、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的发展 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一个民族在现实之中是确定的、客观的。但当我们在抽象理论上给出一个定义时,却是众说纷纭的。因此,了解民族主义之前,有必要对“民族”作一个学理式的探究。英文中“民族”一词来源于拉丁文,但其语义在演变过程中逐渐与政治相联系,特别是法国大革命后,该词的政治色彩日益浓厚。再往后,政治色彩成了该词的主要含义。[1]民族和民族主义的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研究学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 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中的很多学者都主张,民族主义和民族都是近现代世界才存在的政治概念。这一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影响,对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推动了人们对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断发展深入。冷战以后,世界各地各类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叠起,有力地影响着当今世界新格局的组合。韦伯曾说过:“在谈到‘民族’这个概念时,我们一再指出它同政治实力的关系。”[2]有人认为,民族问题将成为新世纪的主要潮流,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继二战结束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之后,冷战后的民族和民族主义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2、民族主义国家的演进 “民族是一个纵向和横向联系上的一体化的、拥有固定领土的群体,它是以共同的公民权利和具有一种(或更多)共同的集体情感为特征的。”[3]在民族主义推动下,近代民族国家和民族先后产生于十六世纪的英国、十七世纪中期的法国、十八世纪下半叶的俄国、十八世纪晚期的美国,以及十八与十九世纪之际的德国。在这个历史序列的演进之中,民族主义和民族本身都经历了一番重大的变化。 当民族主义在它的原发地英国形成发育起来时,它原本是一场处于既定的历史疆域内的全体人民把国家主权从皇室、贵族手里夺归大众所有的运动。也就是说,最初的民族主义所飙扬的,是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这时候的民族概念,“等同于国家,等同于人民”;吉登斯则认为,民族是指“居于拥有明确边界的领土上的集体,此集体隶属于统一的行政机构”[4]

力的概念的起源

力的概念的起源 通过下面一些历史材料的综合,就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力的概念最初是人类在劳动中通过肌肉紧张的感觉而产生的.后被自然科学家借用而成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的概念是经过许多力学工作者的琢磨加工,逐渐完善起来的.从力的概念的产生到力的概念逐步明确的过程中,力与碰撞过程始终紧密地连系在一起一、《墨经》对力的认识 在公元前480-380之间,中国的墨翟(约公元前478—392)及其子弟所著的《墨经》一书,对运动和力有明确的定义.在力的概念及许多力学知识方面,走在同时代的前列.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 墨家考察了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看到人们通过肌肉的动作,如举、持、掷、踢、蹬,可以使别的物体发生位置移动,从而总结出肌肉力的概念.《经》第二十一条指出,:“力,刑之所以奋也.”这里“刑”同形,指人体,物体;“奋”,指克服阻抗而运动.奋字在古汉语中的意义是很丰富的,诸如由静到动,由慢到快;由下而上等等都叫做奋.因而墨家的这句话可理解为:力是物体由静而动,由下而上,或由慢到快的原因.这是对力下的一个很正确定义.由于力不易见,而重是显而易见的,人人都能看得到,所以,墨家又以举重为例加以阐明.同条《经说》指出:“力,重之谓.下、与,重奋也.”这里“下”是指物体下坠;“与”是举物向上.意思是说,重是一种力,力和重相当,物体下坠、上举,都是基于重的作用的运动. 墨家把力和物体运动的原因联系起来,初步认识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当时,这是对力的概念的很了不起的很重要认识.特别是墨家已把力和重联系起来,把重看成一种力,可以说这是人类对力的最早的理性认识.《经》第一百二十七条的《经说》还指出:“凡重,上弗挈,下弗收,旁弗却,则直下.”即认为自由落体的轨迹必坚直向下.说明墨家对重量产生的力观察研究得十分深入. 墨家对阻力、惯性,浮力以及墙体和梁的受力等都有精细的分析.对力的平衡,扛杆、滑轮、轮轴和斜面的力学知识也有深入的理解. 二、古代原子论中的碰撞作用观点 远在公元前,古原子论奠基人之一伊壁鸠鲁(Epicurus 公元前342—270)

民族主义概念

“民族主义”,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愿望。 民族主义的一般性定义极为广泛,其争议遍及古今。民族主义的例子极其多样,论及民族主义不时引致极端性的情绪,使得表述并定义民族主义极为困难。一个反复发生的争议是,人们以自身地区性的经验来定义民族主义。对布列塔尼的民族主义者而言,国家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争为论战焦点;对其他地区而言,其间的差异或无关紧要。民族主义的支持者经常担忧,因民族主义冲突所产生的负面结果、种族冲突、战争、与内政上的冲突,会归结至民族主义本身,导致旁人以负面角度看待民族主义的一般性观点。他们认为经由最负面的观点看待民族主义为扭曲原意。过份强调争端,定将对一般性争论的注意力转移至民族国家的特征等个案。民族主义者的运动不一定声称自己的国家优于他国。他们或者就是主张,一个民族在容许自治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分离,即民族自决之原则。然而,这经常承受来自有不同身份认同与法统的“敌对阵营”作意识型态上的攻击。在以巴冲突中,双方皆主张对方并非真正的民族,故无权建国;沙文主义(chauvinism)与极端爱国主义(Jingoism;主张对外实行战争政策)过份主张民族间的优越性;民族性的刻板印象极为常见,多具侮辱性。以上这些都是民族主义运动者抬头的现象,也值得注意,但不足以成为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理论基础。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全然自认为本国优于他国,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寻求摧毁非我族类的文化,导致种族灭绝以及世界性的浩劫。 极端民族主义乃源自对世界主义(世界大同主义)的厌恶。“民族主义情绪在这里是指在政治上特别强调用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和不顾其他价值观念,如戒绝杀戮,遵守国际法以及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维持国际合作,以此寻求本民族的利益. 何谓“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对于自己的认同,对一个国家在国际上对于自己的定位起着很大的作用。民族主义分为两种。一种为积极的,一种为极端的。积极的民族主义,是在民族尊严受到无视以至践踏的时候,去捍卫它。极端民族主义:只为本民族服务,认为本民族是本国,或者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歧视别的民族,用暴力手段残害屠杀其它民族的人民,剥夺其它民族人民的生存权,肆意掠夺资源。民族主义者的运动不一定声称自己的国家优于他国。他们或者就是主张,一个民族在容许自治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分离,即民族自决之原则。然而,这经常承受来自有不同身份认同与法统的“敌对阵营”作意识型态上的攻击。在以巴冲突中,双方皆主张对方并非真正的民族,故无权建国;沙文主义与极端爱国主义(Jingoism;主张对外实行战争政策)过份主张民族间的优越性;民族性的刻板印象极为常见,多具侮辱性。以上这些都是民族主义运动者抬头的现象,也值得注意,但不足以成为民族主义的一般性理论基础。极端类型的民族主义者几乎全然自认为本国优于他国,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甚至会寻求摧毁非我族类的文化,导致种族灭绝以及世界性的浩劫。 政治学者萧功秦对这种民族主义的态度是要加以反对。他认为极端民族主义其害有五:1、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形成一种深层的“受害意识”,这种“受害意识”固然是激发我们民族奋力争取富强的精神资源;另一方面,基于受害的历史记忆而产生的高度敏感心理,任何现实的温和冷静的态度,将在这种非理性的情绪状态中被解读为“对外软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