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97与67比较

IF97与67比较
IF97与67比较

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IAPWS-IF97公式其通用计算模型

祁海涛,胡念苏,陈波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72)

摘要:通过IFC-67公式和IAPWS-IF97公式的对比,介绍了IAPWS-IF97公式的新特点,并依据IAPWS-IF97公式,提出了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的通用计算模型。同时,介绍了在此计算模型的基础上作者编制的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软件。

主题词: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IAPWS-IF97公式;计算模型

分类号:TK247 TK284.1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水和水蒸汽作为一种常规工质,在动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第六届国际水蒸汽性质会议成立的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International Formulation Committee)制定了用于计算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的IFC公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制定新的计算公式,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工业用1967年IFC公式”(简称IFC-67公式), IFC-67公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工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精度和速度要求不断提高,IFC-67公式存在的诸如计算精度低、计算迭代时间长、适用范围窄的缺陷也就越来越明显起来。因此,在1997年德国Erlangen召开的水和水蒸汽性质国际联合会(IAPWS)通过并发表了由德、俄、英、加等7国12位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水和水蒸汽计算模型,即IAPWS-IF97公式。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与国际上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我国进口机组的增多以及国产机组的部分出口,尽快使用新的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标准显的特别重要。同时,自1999年1月1日后,水和水蒸汽性质国际联合会(IAPWS)要求在商业合同中采用新型的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IAPWS-IF97公式。因此,我们应该尽快了解并推广使用IAPWS-IF97公式。本文在介绍IAPWS-IF97公式的同时也介绍了作者基于IAPWS-IF97公式编制的软件的一些特点。

1 关于IAPWS-IF97公式

1.1概述

IAPWS-IF97公式作为最新的并且得到国际承认的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公式,有很多对实际工程设计和研究很有意义的优点。

它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在IFC67公式适用范围基础上增加了在研究和生产中渐渐用到的低压高温区。IAPWS-IF97适用范围:273.15K≤T≤2273.15K,p≤100Mpa。而且在原有的水和水蒸汽参数,

,

,,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重要参数:声速w。

v,

s

Cp

u

h

Cv

IAPWS-IF97公式将其有效范围分成5个区(如图1所示)。1区为常规水区;2区为过热蒸汽区;3区为临界区;4区为饱和线,即为湿蒸汽区;5区为低压高温区。

图1 IA PWS-IF97公式的分区

在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参数计算中,通常要选定一个参数为零的计算参照点,其它点参数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在IAPWS-IF97公式中,选用水的三相态时饱和水为基准点。所谓三相态是指纯水的冰、水和汽的三相共存的状态,规定在三相态时饱和水的内能和熵为零,具体参数如下:

K T c 15.273=

Pa P t 657.611=

0'=u 0'=s

kg kJ h /611783.0'=

在水和水蒸汽的性质计算中有个很重要的状态判断,即临界状态的判断。在IAPWS-IF97公式中对于临界点性质有具体的规定:

K T c 096.649= Mpa P C 064.22=

3/322m kg c =ρ

1.2 IAPWS-IF97公式的数学特性

如表1所示,IAPWS-IF97公式的计算精度比IFC67公式要高的多,这对实际工程计算和科学研究有更为准确的指导意义。

表1 IA PWS-I F97公式与IFC67公式的部分参数比较

p

v

平均是IFC67公式的7.5、18、7.5、18、12、12倍。

IAPWS-IF97公式不仅在参数计算精度上比IFC67公式高,而且在计算模型的运算时间也比IFC67公式大大的缩短。IFC67公式和IAPWS-IF97公式模型的计算时间比(简称CRT)列为表2,IFC67公式模型平均计算时间是IAPWS-IF97公式模型的4.5倍!

在边界问题的处理上,IAPWS-IF97公式给出了所有边界的直接或间接的判断方程,使其计算模型在边界上有很好的一致连续性,性质参数的计算误差在非常小的范围之内。

表2 IA PWS-I F97公式与IF67公式计算时间比(CRT)

区域 1 2 3 4 Avg CRT 5.6 5.0 3 4.9 4.5 再者,在3区和4区的交叠部分,IAPWS-IF97公式计算的误差也是在比较小的范围之内。误差大小可以查看表3。

表3 交叉区域边界的单相区域基础公式误差

a、此值是从10000个平均分布在相应边界的点计算而得。

b、w的相对误差不包含布拉格常数(Prague value)。

1.3 IAPWS-IF97计算公式

水和水蒸汽的热力性质参数不是全部互相独立的。可以通过任意两个相互独立的参数得出其他的性质参数。如果取压力p和温度T为自变量,在IAPWS-IF97公式中,其它的性质参数可以利用下面的正则函数的偏微分得到:

g

p

g=

(T

)

,

式中g——比自由焓(比吉布斯函数,Gibbs)

同样,如果取密度ρ和温度T为自变量,那么其它的性质参数可以利用下面的正则函数的偏微分得到:

=

f

(T

,

)

式中f ——比自由能(比亥姆霍兹函数,Helmholtz ) 各个区域的基本公式可以表示为: 分区1: RT T p g /),(),(=τπγ

分区2:RT T p g /),(),(),(),(10=+=τπγτπγτπγ 分区3:RT T f /),(),(ρτδ=Φ 分区4:)(T p s

分区5:RT T p g /),(),(),(),(10=+=τπγτπγτπγ

对于分区2,有一个适用于亚稳态汽区)95.0,10675.611(≥≤≤χMPa p Pa 的辅助方程,方程的形式和基本方程一致。

1、2和4区还给出了导出方程:

分区1:**==T s p T T h p T /),(),(,/),(),(σπθηπθ 分区2:**==T s p T T h p T /),(),(,/),(),(σπθηπθ 分区4:)(p T s

IAPWS-IF97公式给出的边界方程有:

分区2和分区3边界:()[]2/1354321/,n n n n n n -+=++=πθθθπ(B23方程) 上述各式中的常数有:

气体常数kgK kJ R /461526

.0= 公式中使用的对比态参数有:

*

*

***======s s h h T T T T p p //////σηρρδθτπ

在不同的分区中*****s h T p ,,,,ρ取不同的数值。

10,γγ分别表示理想部分和剩余部分。54321,,,,n n n n n 为常数系数。

使用分区4公式可以实现饱和压力和饱和温度的互求,在此基础上可以应用1、2、3区公式来计算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性质参数。如果已知干度,还可以根据1、2、3区公式来进行湿区计算。

2 IAPWS-IF97公式的通用计算模型

IAPWS-IF97公式相比于IFC67公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各个分区域,给出的是正则函数,即热力性质参数可以通过显式运算而得。通过与IFC67公式计算模型的对比,可以知道,建立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的通用计算模型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

其一,工质状态的判断,即输入参数所对应的工质所处的区域; 其二,计算模型的通用性。

下面分别来讨论在本文IAPWS-IF97公式的通用计算模型中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2.1水和水蒸汽的区域判断

从IAPWS-IF97公式的分区图(图1)上,可以看出根据IAPWS-IF97公式提供的边界方程

(B23方程)和饱和线方程)

(

),

(p

T

T

p

s

s 以及等温线)

15

.

1073

,

15

.

623

(K

T

K

T=

=以及等压线

)

10

(MPa

p=即可进行区域判断。

如果已知温度T和压力p,可以根据温度T来求边界上的压力p,与输入的压力p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工质所处的区域。如果已知温度T和其它热力参数里的任一个,可以根据温度T来求边界上对应的压力p,然后用求的压力p和输入的温度T来计算出对应的热力参数,通过与输入参数的比较,即可判断工质所出的区域。同理,如果已知压力p和其它热力参数里的任一个,可以根据压力p来求边界上对应的温度T,然后用求来的温度T和输入压力p来求对应的热力参数,通过与输入参数的比较,即可判断工质的所处区域。如果已知焓h和熵s,可以拟合出边界方程以焓h 或熵s为自变量的形式,从而来判断工质所出的区域。

图2 IA PWS-IF97公式2区的3个子区

例如,如果已知温度T和熵s,那么在计算模型中的区域判断过程可以分成下面几个步骤。首先,通过等温线与温度T的比较,得出工质所处的大概区域;其次,将温度T代入4区的公式)

(T

p

s

,得到对应的饱和压力p;再次,将温度T和压力p分别代入1区和2区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对应的sˊ(饱和水熵)和s〞(饱和汽熵);最后,将已知s和计算而得的sˊ和s〞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工质所出的区域。

值得提到的是, IAPWS-IF97公式中2区在计算过程中又被划分成3个更小的区域。如图2所示,子区域2a和子区域2b的边界是等压线p=4Mpa,子区域2b和子区域2c的边界是等熵线s=5.85kJkg-1K-1,可以通过这两个子区域边界方程完成对这3个区域的进一步判断。

2.2 计算模型的通用性

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一样,对于水和水蒸汽的热力性质参数,可以由任何2个相互独立的状态参数,确定其它的热力参数。为了提高计算模型的通用性,从而设计出适用面更广的计算机程序,我们要有能以多组相互独立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来确定其他的状态参数的功能。但如本文1.3所示,IAPWS-IF97公式所提供的方程的自变量组合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这样,就希望以IAPWS-

IF97公式所提供的方程为基础,用迭代的方法来实现这一功能。因此,迭代逻辑和算法就成了计算模型通用性的关键。

如果自变量组合形式为已知温度T 与焓h 、熵s 、比容v 中的任一个参数,则可根据相应的基本公式进行一维迭代求解。例如,已知温度T 和焓h 求压力p 、熵s 、比容v ,可由基本公式h (p ,T )建立迭代方程0),(=-=T p h h f 计算压力p ,比容v 和熵s 可由所的压力p 与温度T 根据相应的基本公式计算。同理,如果自变量组合形式为已知压力p 或密度ρ(在3区)与焓h 、熵s 、比容v 或压力p (在3区)中的任一个参数,则可根据相应的基本公式进行一维迭代求解。

如果自变量组合形式为已知焓h 、熵s 、比容v 或压力p (在3区)中的任2个参数,即已知参数不包含基本参数,则其它热力参数的计算需要二维迭代。在这类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已知焓h 、熵s 组合,因为在上面已经解决了已知温度T 、焓h 计算熵的问题,则可以构造新的迭代策略,有焓h 、熵s 迭代温度T ,在根据已知的迭代方法求出的温度T 和焓h 计算其它的热力参数。同时,对于自变量组合形式为已知焓h 、比容v 或压力p (在3区)可以根据类似的方法构造迭代策略,计算其它的热力参数。

此外,IAPWS-IF97公式的4区为饱和区,模型给出了饱和压力ps 和饱和温度Ts 互求的基本公式)(T p s 和导出公式)(p T s 。因此,如已知饱和压力或饱和温度计算其它的热力参数,可以首先根据)(p T s 或)(T p s 方程求得饱和温度Ts 和饱和压力ps 。在此基础上,根据工质所处的区域,使用1区、2区或3区的模型公式分别计算出其它热力参数。

3 应用软件的编制和特点

在IAPWS-IF97公式的通用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编制了可移植性强,界面友好(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占用系统资源小的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软件SteamTab (软件名)。图3是该软件的计算界面。

图3 软件的界面

考虑到软件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在编制过程中,着重对程序结构做了两个方面的优化。 首先,在计算模型中我们提到,要在全区域对水和水蒸汽的状态进行判断就要反复使用到IAPWS-IF97公式中的边界方程和基本公式。基于对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及程序的可移植性的考虑,我们将边界方程和基本公式处理成单独的模块库(即动态链接库)。在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的需要随时进行调用,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同时,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仅仅调用或者修改其中的某些模块库,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

其次,在IAPWS-IF97公式的计算模型中有大量常数系数,对这些常数系数的正确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程序运行效率。对于常数系数的处理有两种方法。其一,将常数系数处理成文本文件,在使用时实时调入;其二,将常数系数处理在程序初始化阶段,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长驻内存。其特点分别如下:

(1)在对内存使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将常数系数放在程序的初始化阶段的运算速度比频繁从程序外调用常数系数快,而且程序文件显得简洁明了。对于笔者用Visual C++写出的程序,将常数系数处理在初始化阶段的程序大小比将常数系数处理成文本的程序小15%。

(2)将常数系数处理文本文件,可以方便的调试和改动常数系数,而不需要对程序进行重新编译,同时减少了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对于在公式中要用到的热力性质常数,如摩尔常数,笔者一律将他们在程序初始化阶段进行说明。这样同样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4 结论

国际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学会(IAPWS)于1997年通过并于1998年发表了新的工业用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计算公式IAPWS-IF97。与原来的IFC67公式比较,该公式具有很多优点,已成为新的国际标准。我们应该尽快推广这一标准的使用。

根据新标准IAPWS-IF97编写的软件精度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同时具有可移植性强,界面友好,占用系统资源小的特点,可为汽轮机、锅炉和电厂的设计、运行和性能试验等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steam. Release on the IAPWS International

Formulation 1997 for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Steam, Erlangen Germany. September 1997.

[2]王培红,贾俊颖等.水和水蒸汽性质IA PWS-IF97计算模型[J].动力工程,2000,20(6).

[3]苏明旭,蔡小舒.新的水和水蒸汽热力性质国际标准IA PWS-IF97及计算软件[J].锅炉制造,2000,176(2).

All-purpose computational Model of the IAPWS-IF97 Formulation for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Steam

QI Hai-tao, HU Nian-su, CHEN Bo

School of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presents specialties of the IAPWS-IF97 formulation based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IFC-67 formulation and the IAPWS-IF97 formulation ,and presents the all-purpose computational model by the IAPWS-IF97 formulation .The article also presents the software for the calculation for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steam based on the IAPWS-IF97 formulation .

KEY WORDS: water and steam;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IAPWS-IF97 formulation

6和7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讲课教案

6和7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加法)》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属于对6和7认识的一部分。本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6和7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后续学习8和9,以及10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图回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教会学生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予以验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

在解决问题中,应注意的某些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A、图里有什么? B、怎样解答? C、解答正确嘛? ②对“大括号”和“?”的理解。 难点:①理解符号“大括号”和“?”。 ②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和讨论法。以学生为我的课堂主体,因此我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块:(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看图说说图的意思,怎样解答? 生:左边有两只螃蟹,右边有三只螃蟹…… 师:我们该如何列式子?

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练习(供参考)

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6、7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明确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完整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丰富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较熟练地运用6、7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教学用具:与教学相关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巩固练习。 1.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片。 2.请同学们说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3.请根据图中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并且提出问题,让其他小伙伴来解答。 4.学生小组合作编故事、提问题、解答问题。 5.他提出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解决?你是怎样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6.全班进行交流,请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7.交流信息: (1)用加法解决的 (2)用减法解决的

你是怎样思考的? 8.什么时候用加法计算?什么时候用减法计算?你有什么判断方法? 9.总结方法:大括号下面是问号用加法,大括号下面是已知数用减法 三、深入练习,加深理解。 1.练习1: (1)同学们,我们做个游戏拿出点子卡片,每次盖住一部分,说出一个减法算式。 (2)同桌互动。 (3)全班展示游戏过程。 (4)同学们,请你自己任意摆一个类似的点子图,再来玩一玩。 2.练习2: (1)口算(全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2)学生独立解答。 (3)同桌交换互判,并奖励全对同学。

6和7解决问题

6和7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十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 正确识图,知道括号和问号所表示的意义。 2.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 【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特别有趣的图画。师出示情景图,观察后能提出什么问题。 【进行新课】 1.观察小兔图。 (1)教师边指导学生看图,边用生动的语言讲述,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在采磨菇,有只小兔发现对面还有几个小伙伴,就喊,“快来呀!这儿

有很多磨菇”(出示右边的2只小兔)数一数从右边又跑来几只小兔?(2只)(同时在外面画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兔?” (2)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边看边说。)草地上原来有4只小兔,又跑来2只,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 (3)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师:同学们知道,用圈把两群小兔圈在一起是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小兔?现在我们不画圈,教你们认识一个符号。(在两群小兔下面画一个大括号再在括号下面写“?”)这叫括号,表示把两群小兔合起来,(做手势)这叫问号,表示多少或几。括号和问号的意思是把两群小兔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 提问:括号表示什么?合起来用手势表示。问号表示什么? (4)引导用三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先告诉了什么?又告诉了什么?求什么? (5)教写算式。 原来有4只小兔,在算式中先写上“4”,又跑来2只,把“2”写在里,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在“4”和“2”的中间写上“+”.数一数4只加2只是几只?(6只)把6写在后面的“ ”里,4加2等于6,写上“=”。我们平时写算式时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写4,写上“+”,写上2,写上“=”,最后写上得数6。“4+2=6”。 (6)看数学书中的小兔图,把算式填写完整。 (7)齐读算式并说说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图上的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列式计算。 2、进一步提高6、7的加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表达图意,知道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复习铺垫 1.打手势背诵6、7的分与合。 全体学生边打手势边背诵6、7的组成。 2.用数的分与合填空。(课件出示)

填出方格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组成。 3.揭示课题。今天学习6、7的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P42例题的情境图,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①观察左图,发现两个学生面对面坐着观察同一幅图,写出了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5+1=6,1+5=6)。 ②观察右图,发现两个学生面对面坐着观察同一幅图,写出了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6-1=5,6-5=1)。 (2)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交流之后进行汇报。 预设:学生用6的分与合来说明。5和1组成6,5加1就等于6,1和5组成6,1加5就等于6,6可以分成1和5,6减1就等于5,6可以分成5和1,6减5就等于1。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思考1:为什么同一桌的两个人看同一幅图,得到的算式不一样?

思考2:在不同的桌的人看相同的图写出的算式不同,这是什么原因? 思考3: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总结:两个学生坐的位置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加法算式的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计算结果不变;两个减法算式的相同点是被减数相同,不同点是减数和差的位置调换了;把两部分看成知道的条件,把求整体看问题,所以用加法进行计算;把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看成知道的,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4)得出结论: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一图四式)。 2.动手操作,巩固方法。 (1)完成教材P42“摆一摆,填一填”的第1、2题。 ①课件出示小花图和小棍图,学生动手摆一摆,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后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②教师任意指出一道算式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怎么想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解决问题》的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解决问题》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6和7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会根据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方法算出要求的问题。 2、亲身经历用6、7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列减法算式计算的问题。 五、教具学具:课件,图片等 六、教与学活动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入 1、谈话:今天,小白兔的爸爸和妈妈要带他们的小孩到野外采蘑菇。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2、让学生描述图的意思。 3、大家说得很好!它们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帮他们解决问题,你们能行吗?(揭示课题) (二)、尝试自学、发现问题。 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理解解决问题中知道什么,求什么的意思。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 “括号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2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师出示教科书第47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

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 “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三)、尝试探索,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①、说一说 师: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解决? 请先自己想想用什么方法列式,然后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一人说时,其他人要认真听,要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②、师:哪个同学愿意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你们的想法。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尝试就知道什么时候用减法来算。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2、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1)、羊羊们在进行拔萝卜比赛。 ①、出示 师:谁来帮她们解决问题,它们感谢我们呢?看,还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把图意说出来? ②、尝试探究、独立解答 ③、汇报交流、归纳方法 (2)出示企鹅图: 求整体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 ①、学生说图意,边用小棒操作。 ②、根据问题列式解答。 ③、比较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那些新的学习方法?

67的减法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节6、7的认识 【第六课时】6、7的减法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从“青蛙跳水”主题图入手,进一步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掌握用6、7减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对比明确6、7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自主探究用6、7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性。 二、教学重点 认识减法问题的一般特点,会正确用减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体会加法问题与减法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上课前请大家猜个谜语看谁能猜到。 2.出示谜语: 八只脚, 抬面鼓, 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 嘴里常把泡沫吐。 ——打一动物 3.学生猜想

4.出示螃蟹图。 5.大家谜语猜的很快,你能解决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吗?组织学生观察,填一填。 一共有( 5 )只,河里有( 3 )只,岸上有( 2 )只。 能列什么算式? 3+2=5(只) 还能列什么算式? 3-2=1(只) 6.大家不但想到了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他还提出了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有关减法的实际问题。 (二)逐步探索,发现新知。 1.组织学生观察主题图。美丽的荷塘,青蛙在水里玩耍。 (1)有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荷叶上的青蛙是表示数学信息吗?上面有一个“?只”表示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是什么? (3)如何在黑板上表示这个图的意思呢?可以摆一摆,画一画。 问题串: ①一共有7只怎么表示?(画大括号,下面写7只。) ②跳走2只怎么表示?(在大括号右上方摆2个学具。)

6和7 解决问题(加法)教案

《6和7解决问题(加法)》教案 余晓双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加法)》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属于对6和7认识的一部分。本课的学习不仅仅是认识6和7的重要内容,更是为后续学习8和9,以及10的解决问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结合实际加强学生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际,要求学生从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到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材用“图里有什么”或“从图中你知道什么”提示)—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教材用“怎样解答”提示)—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教材用“解答正确吗”提示),引导学生图回到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教会学生在自我探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予以验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

在解决问题中,应注意的某些细节,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A、图里有什么? B、怎样解答? C、解答正确嘛? ②对“大括号”和“?”的理解。 难点:①理解符号“大括号”和“?”。 ②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和讨论法。以学生为我的课堂主体,因此我将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块:(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看图说说图的意思,怎样解答? 生:左边有两只螃蟹,右边有三只螃蟹…… 师:我们该如何列式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