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_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_余东升

质性研究_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_余东升
质性研究_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_余东升

·教育学学科建设·

质性研究: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

余 东 升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教育研究中存在着科学范式和人文学范式,质性研究其实就是教育学中的人文学范式。德语Buildung 一词在哲学和教育中内涵的演变,表明教育是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表

现。在教育活动中,个体一方面受到传统和已有的意义世界的“型塑”,另一方面,又在接受这一“型塑”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世界。因此,教育体现出人文世界的整体性、个别性、差异性和丰富性。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活动。自然科学的方法在揭示教育的上述特征时,明显有其局限性。而质性研究秉承经验描述及阐释学的方法,在研究教育的人文性方面,有着十分恰当的适切性。质性研究最终又必然走向行动研究,从而将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统一于教育活动中,统一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

关键词:质性研究;人文学;范式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4203(2010)07-0063-08

Qualitative Research :A Humanities Paradigm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YU Do ng -sheng

(S chool o f Education ,H uazhong University of S cience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classifies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 ds into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hum anities paradigm ,and then argues that qualitative resea rch is indeed of hum anities pa ra -dig m in educa tional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 n histo ry of the Germ an w ord “Bui -dung ”in the discipline of Philo sophy and Educatio n ,educatio n can be reg arded as impor tant exemplification o f individual 's life w o rld .In educatio nal activities ,on o ne hand ,individuals are shaped by traditio n and existent meaning w o rld ;on the o ther hand ,individuals are co n -tinuously developing their ow n new meaning w orld during being -shaped process .Therefo re ,education is holistic ,individual ,different ,and diverse ,w hich ar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i -ties w o rld .Educatio n itself is a kind o f humanities practice .It is obviously limited to imple -ment natural science metho ds to reveal the above attributes of education ,w hile qualitative research is quite appropriate to explore the humanities aspects o f education ,because it both keeps and employs the methods o f describing e 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Qualitative re -search w o uld finally lead to actio n research ,w hich w ould integrat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 f education into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integ rate individual 's life w orld .

Key w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humanities ;paradig m

·

63·2010年7月第31卷 第7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 nal of H ig he r Educatio n

Jul .,2010

V ol .31 N o .7

①收稿日期:2010-07-05

作者简介:余东升(1964-),男,安徽太湖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原理、院校研

究。

20个世纪90年代以来,质性研究被引入中国大陆。近20年来,国内翻译出版了大量的有关著作。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一度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但是,人们对质性研究的理解,仅限于一种研究方法(m ethod),将其视为与定量研究相对应的一种研究方法。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凸显出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在笔者看来,按照阐释学的传统,教育首先是一种人文现象,教育研究也因此具有人文学科属性。质性研究,对教育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是教育研究中的人文学范式。通过质性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教育的人文性,更好地理解教育活动,进而提升教育实践的水平。

因此,本文关注的重点是,质性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人文学范式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质性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technic)。至于后者,已有大量的专著作专门的介绍。

一、教育研究的范式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对待同一朵梅花,人们可以有三种态度:科学的、实用的,以及审美的。科学的态度将梅花视为植物的一种分类;实用的态度将梅花视为一种可以出售的商品;审美的态度将梅花视为美的对象。[1]按此推论下去,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来研究梅花:科学的、经济学的和美学的。无独有偶,莎朗·梅利亚姆(Sharan B.M erriam)在《质性研究与案例研究在教育中的运用》一书中,引用了卡尔(Carr)和凯密斯(Kemmis)的观点,将教育研究分为三种模式:实证的(positivist)、阐释的(in-terpretive)和批判的(critical)。[2]这三种研究模式的基础也在于以三种不同的态度来看待教育。

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个研究对象的研究,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客观性),而且还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对象的态度(主观性),也就是研究者的研究视角(perspective)。研究视角决定着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属性的界定。即,人们总是从特定的视角去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研究对象的属性是多元的,研究的视角也是多元的。因此,对任何一个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是多元的。相应的,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元的。

教育学研究也是如此。比如,根据实证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教育视为一种类似于自然对象那样的客观对象,是一种具有惟一性的“实在”(real-ity),具有稳定性、可观察性、可测量性。因此,可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它。采用这一方法所获得知识是客观的知识,是可以用数量及其关系来表达的知识。根据阐释性研究模式,我们还可以将教育视为具有特定意义的过程和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并不只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客观实在,而是一种社会和一些个体(individuals)所建构(co nstruc-tion)的实在。因为即使在同一教育事件中,人们对过程的经验和赋予事件的意义是不相同的。因此“实在”(realities)是多重的,而不像实证主义那样,只具有惟一性。在这里,获取知识的方法是归纳式的(inductiv e),而不是演绎式的。知识的结果为生成式(g enerating)的假说和理论。根据批判式研究模式,教育被视为一种社会组织。这一社会组织的目的在于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和变迁。这一研究模式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由此生成的知识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即通过对存在于教育组织中的权力、特权和压迫现象进行批判,公平、公正、平等是其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批判式研究也往往具有参与研究和行动研究的特点(参见前引梅利亚姆的著作)。

20世纪中叶,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了科学研究中“范式”理论。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史不是“知识累积”式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不同研究范式的竞争与转换。范式的核心为一系列的基本假说、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在不同的范式中,研究对象、研究问题、解答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结论是不同的。据此,上述这三种模式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两种范式:自然科学范式和人文学科范式。实证主义是前者,阐释性和批判性是后者。而教育学中的质性研究作为阐释性研究,则属于人文学科范式。

笔者在《新工具丛书·总序》中曾指出:“任何的学术研究,都离不开问题(problem)、材料(data)、理论(theo ry)、方法(metho d)四要素。研究的过程可以说是这四要素之间的来回穿梭式互动,新的学术思想在这一穿梭互动中得以孕育生长。”[3]还应补充说明的是,在不同的研究范式中,问题、材料、理论、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教育学中的质性研究,首先是一种研究范式,其次才是一种研究方法。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来探讨质性研究在教育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意义、价值。

二、教育研究: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

将质性研究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其根据在于教育现象所具有的人文性,以及教育学科所

·

64·

具有的人文学科属性。我们由此将质性研究在教育研究的运用,称为教育研究中的“人文学范式”。

教育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人文现象,而且首先是一种人文现象。由此,教育研究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人文性;教育学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学科。前者揭示出教育现象所蕴含的、有着自然科学知识同样性质和效用的知识;后者展示的是教育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教育学研究有两种基本范式,或者说两种学科属性: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主导性的教育学研究,主要是从实证主义出发,对教育现象作科学研究。所谓科学,既指自然科学又指社会科学。尤其是指自然科学。因为社会科学研究在思想方法上明显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近代以来,科学研究越来越趋向数学化和实验法。具体讲,所谓的数学化,就是采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抽象性、精密性、普遍有效性是其基本特点。数学方法在教育学中的运用,主要是统计学的方法,即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来研究教育现象中变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在这里,根据研究的需要,教育现象被抽象(分离)成为各种不同的变量,进而探索这些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来解释变量之间及变量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是实验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变量的控制来分析变量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说-论证是其基本的研究思路。

比如说,在美国有一项长达80年之久的研究:“大学是如何影响本科生的”(The im pact of college on student),其中,大量地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其研究的问题可以分解为六个基本问题: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生了哪些变化(change during college)?哪些发展变化是由于在大学期间发生的(net effects of co llege)?不同大学的学生是否会有不同的发展变化(betw een-co lleg e effects)?同一大学内不同经历有何影响(within-college effects)?同一大学的影响是否是有条件的(co nditional effects o f col-lege)?大学影响的长期性(long-term effects o f colleg e)。对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其基本方法是对大量的变量进行描述分析和统计分析。[4]例如,阿斯汀著名的“学生参与”(student involv em ent)理论,就是一个范例。他采用“输入-环境-输出”模型(Input-Environm ent-Output model),考查了131项输入特征和192项环境变量对82项输出变量的影响。其研究过程是,首先以输出变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了解各方面改变的大体趋势和改变程度;然后分析发生变化的变量都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成熟、社会变化还是学校带来的影响,若是学校环境经验带来的,那么就通过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来具体分析这些变量是如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5]

教育研究的科学方法固然有其不容置疑的合理性。但是,“见物不见人”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是其明显的不足。所谓“见物不见人”,是指其将教育现象仅仅视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而没有看到教育也是一种人文现象,它不仅表现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还是意义生成的过程;所谓“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是指其只看到普遍性的教育活动,而没有看到教育活动中的个人和某些特殊的群体的经验。它更注重的是外在性、普遍性、统一性,而不太注重内在性、个别性和差异性。总之,更为注重的是教育的科学性而忽视了教育的人文性。

然而,强调教育的人文性,强调教育学的人文学科属性,更为重要。毫无疑问,教育是人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在这一活动中,一方面,人生存于已在的“生活世界”①之中,已在生活世界在“型塑”着人;另一方面,人的活动又在不断改变和创造着已在的生活世界。人接受已存的生活世界的“型塑”,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被动式”的接受,实际上是一种“主动转化”,将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内在”的属于自我的东西。这一转化本身也是一种创造。人的活动又在不断地改变并创造着生活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既丰富了生活世界,又丰富了自我。

教育的上述特征,在德语“Bildung”一词中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对这一概念的讨论始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德国,在20世纪60—70年代,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和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又赋予其新的内涵。下面,通过对“Bildung”一词历史内涵的演变的历史描述分析,来说明教育所具有的人文性特征。

三、Bildung:教育的人文性

德语Bildung一词在英文、中文中均很难找到对应词,更不能简单的译为“教育”(educatio n)。②汉语学术界一般将其译为“教化”(也译为“教养”、“熏陶”、“陶冶”、“塑造”等)。

18世纪末和19世纪,Bildung在德国哲学界和教育界受到普遍的重视。哥廷根大学教授Sven-Eric Liedman对Bildung一词的出现、意义演变、哲学和教育学内涵作了详细的考察分析。③

·

65

·

最早对Bildung作出界定是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M o ses M endelsso hn)。1784年,《柏林月刊》发表了一组讨论“启蒙运动”的文章。其中,门德尔松的《论“什么叫作启蒙运动”这一问题》发表在该刊第4卷第9期,康德著名的《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则是发表在该刊同卷第12期。在康德看来,“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而“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6]也就是说,启蒙运动旨在通过开启人的理性进而使人摆脱蒙昧状态。理性乃是其核心。

但在门德尔松看来,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只是达成“人的成熟”的一方面。人的成熟必须通过Bil-dung。Bildung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不仅包含“启蒙”(enlightenment),同时还包含“文化”(culture)。“启蒙”是指一些更为抽象的品质,如掌握理性知识、对人类生活和使命的洞察等,主要是依靠科学和哲学来实现;“文化”是指实践领域,既包括工艺制作的标准,也指人的勤勉、刻苦认真、机敏、举止优雅等品质。文化的提升主要表现在社会交际、诗歌、修辞等方面。显然,门德尔松的观点较之康德的观点,更为全面。以至于康德表示,如果早一点读到门德尔松的文章,他会撤回自己的文章。也许正是受到门德尔松的启发,康德此后论述教育的两本小册子———《论教育学》、《系科之争》,对“人的成熟”的论述就不再仅仅只限于理性,内涵更为全面。《论教育学》指出:教育不仅仅包含“保育”、“规训”,还包含“塑造”(Bildung)。“保育”是指通过教育来进一步发展人的自然禀性。“塑造”则“意味着规训和教导”。规训是指发展人的理性,通过理性来制约人的本能;教导则是指“培养”(Kultur,即英文的culture)。《系科之争》则指出,在大学通常所设置的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四个学院中,哲学院虽属低等学科,却是进入前三个高等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哲学院包括两个部分的知识,“一个是关于记述性的知识(历史、地理、学术性的语言知识以及人文学等等由关于经验知识的博物学所能提供的一切都属于这个部门),另一个则是关于纯粹理性的知识(纯粹数学和纯粹哲学,关于自然及道德的形而上学)以及学术的这两个部分之间的交互关联。”[7]康德认为,哲学院虽属于低等学科,但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高等学科,因为它包含了人文学科和科学学科,其任务是Bildung———发展理性、促进道德及情感发展。[8]Bildung是哲学院的核心,而哲学院又成为大学的心脏。

显然,在门德尔松和康德看来,Bildung包括理性(intellectual)和文化(culture,即道德和情感mo r-al and em otiona)两个方面。18世纪另一位重要的哲学家赫尔德———Sven-E ric Liedm a认为他可能是最早将Bildung一词用于教育学的人———则指出,Bildung具有以下特点:它是对包括所有方面在内的整体性的变化和发展的描述,每一方面的发展都是彼此相联系的,因而具有整体性;基本的道德能力和洞察力是人所共有的,这是人的本性中最为原初的、不变的部分,教育以此为基础来激励和发展人的道德能力和洞察力,知识和智慧均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而不是外在于人的本性,它们的发展都以人的本性为基础。因此,它具有内生性。也就是说,教育的结果不是外在的强加,而是内在的诱导。Bil-dung以自身为目的。其实,这也正是柏拉图“洞穴中的囚徒”这一寓言所要表达的含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指出,Bildung “意指某种更高级和更内在的东西,即一种由知识以及整个精神和道德所追求的情感而来,并和谐的贯彻到感觉和个性之中的情操。”④

根据洪汉鼎先生的解释:“教化(Bildung)来源于Bilden(形成),包含Bild(图像、形象),而Bild既有Vorbild(范本、模本),又有Nachbild(摹本),意思就是说Bildung乃是按照V orbild(范本)进行摹写(Nachbilden),也即按照人性理想进行教化或陶冶。”[9]Sven-Eric Liedman对Bildung也作了词源学的解释。Bildung源自Bild。Bild翻译成英文为“形象”(image)而非“图画”(picture)。Bildung的起源可追溯到神秘主义———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来塑造的。到18世纪,这个词有了世俗化的含义。Bil-dung世俗化后的含义与德国传统中有关大宇宙和小宇宙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单个的人都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发展的“形象”,或者说,单个的人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的发展的“形象”。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第一,作为形象性的Bildung,首先是文化和历史的结果。在赫尔德看来,一个有教养(gebilde-ter)的人,也就是一个经过Bildung的人,是现实中最为逼真的人类的形象。他是全部已有文化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它是指向过去和现有的(中国古代的教育也是以尧舜等“仁人君子”为原型来塑造人)。其次,它又超越历史和现实,具有理想性,是一种“理想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它又是指向未来的(即《大学》中所讲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同时,Bildung既指过程,又指过程所产生的结果。

在德国哲学家和教育家看来,Bildung之所以

·

66·

重要,就在于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因此,它既是教育学的根本,也是哲学的根源。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人之所以成为人,其本质特征就在于人具有精神性的理性,由此人摆脱了直接性和本能性,人与动物也由此区别开来。哲学“在教化中获得了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加达默尔继承了这一思想,将Bildung作为人文主义的主导概念之一加以考察,指出:“精神科学也是随着教化(Bildung)一起产生的,因为精神的存在是与教化观念本质上联系在一起的。”[10]因为,Bildung“首先意指人来发展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特有方式。”[11]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教育研究就是人文研究。

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高度评价加达默尔对Bildung所作的历史考察:“这正是教育在人文主义传统中所做的事,也是自然科学成果训练所不能做的事。”[12]由此,教育和哲学都必须建立在人文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教育必须自文化适应始”,“不发现我们的文化提供的大量的世界描述(如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的成果),我们也就不可能是受过教育的”。[13]即使是对客观性的追求,也必须建立在解释学的基础上,“解释学的可能性永远依托于认识论的可能性(甚或依托于现实)之上,以及教化永远使用着当前文化提供的材料”。[14]

19世纪,另一位伟大的德国哲学家韦尔海姆·狄尔泰明确的区分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离及其争论由此而更为明确。在教育学中,这一分离更为突出,争论也更为激烈。当然,也存在着试图重建两者统一性的努力:有的学者试图以科学的方式来规范人文学科;有的学者则通过解释学、现象学的方式,也就是以人文学科为基础来重建两者的统一性。科学的方式以认识论、知识论为基础,解释学、现象学方式则以人的整体经验世界为基础。前者强调知识世界的公约性;后者强调经验世界的不可还原性。

归根到底,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的物体”及其存在方式,就其本身而言,它是无意识、无意义、无价值的存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而“人”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存在”。人创造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不同于自然世界、物质世界,乃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但是,人所创造的生活世界,离不开自然世界物质世界这一基础。在这一意义上,应该“把对客观知识的探求(首先由希腊人发展,奉数学为楷模)看作是人类诸种探求规划之一”。但如果将这“之一”视为“惟一”,这种客观探求“有可能阻碍教化(bildung)的过程”。[15]

通过对Bildung含义的历史考察,可以得出结论: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是“文化成人”的活动,本质上是将认识活动包含在内的人文活动,教育本身就是人文教育,教育研究与人文研究天然的联系在一起。具体地讲,这一结论具有如下具体的内涵:它是人的全面整体的发展,既包含智力发展也包含人格成熟;既需要理性的规训,也需要文化的滋养;既是一个过程,又表现为过程的结果,因而是一个不断的自我更新的过程;它是自我的内在生长,而不是外部的强加;它以自身为目的,即以人的成熟和发展为目的,其他的目的则是外在的,甚至会妨碍其自身目的的实现;它既有历史性和现实性,是传统和现存文化的结晶,又有指向未来的理想性;它是一种具体的情境性活动,是在经验世界中生成的意义世界,因此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差异性的世界。

四、质性研究:探索教育的

人文世界

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是对教育而言,还是对教育研究而言,建立在认识论、知识论基础上科学主义和科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其意义都是有限的。不适当的强调其重要性,甚至会妨碍教育目标的实现。因为科学方法的基础在于抽象(分离),这种抽象必然使得原本的整体性变得支离破碎。显然,仅仅依靠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建立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强调教育学研究的人文学范式,就是要突出以人及其人的活动为中心。这里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是个体的人而不是整体的人。

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的不同,人与物的不同,本质上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实在。如果将教育视为生活世界而不是自然世界,那么,我们将更多地看到教育活动中的具体的个人。因此,教育中的个人生活体验,人的理性、情感情绪、心理反应、感觉、意义、价值、行为、文化现象,以及由人的活动而产生的组织、制度等,成为了教育研究的主题。对这些主题的揭示,较之实证主义的方法,阐释的方法更为有效。而质性研究就是阐释的方法,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两个术语是可以互换的。

教育中的经验世界、意义世界,或者说教育的人文世界,有着几个基本特点。

首先,它是“有而无在”。一方面,它是一种“有”,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无形”的“有”,是一种弥散性的“有”,如同“水中盐”。

·

67

·

涂又光先生将之称为“有而无在”。比如说,我们都认为人的“素质”、“人格”有高下之分,我们也能真实地感受到它们,但它们却不是一种“有形”的存在。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也是如此。这类现象,可以说是“虽无形却可感知,虽可感知却无可言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什么是人文关怀?通过逻辑演绎的方式是不能揭示的,而只能通过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才能展示出人文关怀的内涵。

其次,它是“整体性”的存在。这种整体性存在主要表现为有机的整体,情境性的整体,而不是一种机械式的整体。对于机械式的整体,我们可以对局部逐一加以分析,然后再作综合分析,以探求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质关系。而对于有机的整体,则很难做出类似的分析。在这里,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如此水乳交融,并受到具体情境的制约。一旦做出机械式的分离,局部也就不成其为局部,整体也就不成其为整体。

再次,它是一种有着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因为人与人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差异,更不要说因后天环境的不同所产生的差异。在经验世界和意义世界中,即使是同一事件,同一过程,人们的体验及赋予其的意义和价值有着千差万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育面对的是一个无限丰富的世界。

正是由于这种“有而无在”,这种“整体性”,这种“差异性”和“丰富性”,使得对教育中人文世界的探索,颇似于庄子的寓言: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质性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让庄子尽可能的成为“鱼”,让惠子尽可能的成为“庄子”。

质性研究是基于将观察者置身于被观察世界之中的研究活动。它包含一系列可以使被观察的世界变得清晰起来的阐释性的、经验性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转变了世界,他们将研究的对象世界变成一系列“作品”———现场笔记、访谈、交谈、照片、记录,以及有关自身的备忘录。在这一意义上,质性研究是以阐释性和自然主义的方式来探究世界。这就意味着,质性研究者研究事物的方法是:在研究对象的实地背景下,试图对人们赋予意义的现象做出理解和阐释。[16]

这是邓金和林肯对质性研究所作的经典性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中,我们对质性研究可以进一步作如下分析,以说明教育研究的质性范式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质性研究最为基本的哲学基础是,它是以个体与其身处其中的社会世界(social w o rld)交互作用而建构(co nstruct)的实在(reality)的图景(view)为基础的。质性研究的旨趣在于通过对经验世界的描述来理解人们所建构的意义。也就是说,人们是如何理解他们身处其中的世界的,以及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体验和经历(experience)。斯特劳斯(Strauss)和科尔滨(Co rbin)则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为:个人生活,生命体验,行为,情绪(em otion),情感(feeling),以及,组织功能,社会运动,文化现象等。

在教育中,同样存在着多样化的“图景”。研究者以“文本”的方式来描述、再现这些不同的整体的“图景”,进而分析理解这些图景所包含的不同的意义。

第二,研究者怎样才能理解被研究者的生活体验、情感、情绪?这就要求研究者要从相关参与者(participant)的视角而不是研究者的视角出发来理解现象。也就是“局内人”而非“局外人”的视角。这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就十分重要了。我们只有尽最大可能地“变成”被研究者,才能更准确的理解被研究者。这样一来,(人)研究者本身成为了材料收集和材料分析的工具(instrument,观测手段)。也就是说,人本身成为材料收集的中介,而不是无生命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如问卷)。材料收集的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他必须对特定的情景做出反应;针对特定的环境采取特定的技术手段;对环境的调查还必须扩展到非语言的方面,对此要保持高度的敏感。

第三,质性研究意味着研究者必须做“实地研究”(fieldw ork),也就是说,研究者必须亲自到被研究的人群、地点、环境和组织之中,以观察自然环境下的行为。这是文化人类学家常用的方法。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对他所研究的现象(社会组织和过程)必须做到相当的熟悉。

第四,质性研究主要采用描述———归纳方法。因为质性研究的目的在于生成理论、假说。学术研究经常面临这种情形:对某个特殊现象的研究尚未形成理论,或已有的理论无法对这一特殊现象作出充分解释,甚至是错误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演绎

·

68·

性的研究者希望找到材料来验证理论假说,而归纳性的研究者则希望材料来产生某种理论,进而以理论来解释现象。也就是说,前者是假说-论证式,后者则是意义、理论生成式。因此,质性研究的发现(finding)表现为主题(themes)、范畴(categ ories)、类型(typologies)、概念(co ncepts)、假设性的命题(tentative hy po theses)、理论(theo ry)。这里,最为重要的是,研究的结论总是不脱离具体的情境性的材料,首先揭示的个别性,其次通过个别性来展示共同性。正如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言,研究一个人,有三重意义:因为这个个人,首先代表了所有的人,其次代表了某些群体的人,最后,他只代表他自己。

第五,质性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过程、意义和理解上,因此,质性研究的作品表现为深度而丰富的描述。通过语言、画面而不是数字来传达研究者对某一现象的认识。在描述过程中,会大量的采用被研究者的语言。也就是说,描述性的研究是从被研究者的视角而非研究者的视角为立足点的。

质性研究的历史传统告诉我们,质性研究具有“平民意识”,体现出“人文关怀”,因而具有独特的魅力。因为从质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质性研究的对象更为关注处于“边缘化”状态中的人群。文化人类学对土著部落的研究,社会学中的芝加哥学派对城市底层人群的研究,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实际上,在教育中,也存在着这种“边缘化”状态中的人群。

五、结语:走向行动研究

认识(自然)世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自然)世界。同样,理解(人文)世界也是为了丰富人文世界的内涵和意义,进而提升人文世界的实践能力。

质性研究的特征必然导向“行动研究”,因而它也必然具有实践导向。它十分强调对个别性、差异性的研究;它是一种综合研究。质性研究还是一种合作研究,这种合作研究不仅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更重要的是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在行动研究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合二为一,研究的问题是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的成果直接运用于实践,以改进和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施莱尔马赫特别强调指出:“理论自身并不能控制实践,教育的人和科学理论总是在实践中发展出来的。理论只是在实践完结时才有了自己的空间。”[17]

由质性研究走向行动研究、合作研究,这一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中,要求教育者必须尽可能地做到理解每一个受教育者的经验世界及其意义世界。个体教育经验的重要性在帕斯卡雷拉和特伦兹尼的研究结论中得到充分说明。他们通过对“大学是如何影响本科生的”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得出如下的基本结论:

“大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以及融入到大学所提供的学术、人际关系和课外活动等氛围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为了`教育'和`改变'他们而所作的一切。他们从中学后教育经历中所获得任何东西,都是学生承担主要的责任。这并不是说每所学校的氛围、政策和教学活动不重要。相反,如前所述,如果学生本人的努力和融入是决定大学影响的关键性决定因素的话,那么,为鼓励学生的融入,学校围绕这一目标而重点型塑其学术、人际和课外活动的氛围的方式,就非常重要了。”[18]

质言之,大学对学生的影响取决于:(1)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是否能够融入大学的学术和生活环境之中;(2)学校所能提供的学术环境、人际关系和课外活动的氛围。这些结论来源于对数以千计的相关研究文献的总结。而这些研究文献,既有定量的研究方法,也有质性的研究方法。如果对这些研究结论作进一步的解读,不难发展,其核心与前述的教育的人文性特征相吻合。这些结论在教育实践中的体现,则表现出行动研究的特点。如齐克林等人提出的优秀本科教育实践的七原则:鼓励师生之间建立联系;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鼓励主动学习、给予即使反馈;即使完成作业;对学生给予更高的期待;尊重不同的天分和学习方法。乔治·库也总结出十项高效的教育方法:(1)一年级研讨课和经验,(2)共同的学术经验,(3)学术共同体,(4)深度写作课,(5)合作完成作业及项目,(6)本科生参与研究,(7)多样化/全球化的学习,(8)服务学习,基于共同体的学习,(9)实习,(10)高峰体验课程与项目。[19]这些无不体现出教育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对建设学生个体意义上的经验世界、意义世界的重视,实际上,反映出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来体现出教育的人文性特征。

“因材施教”,无疑是教育最为基本的原则之一。这一原则最基础的前提就是承认差异性:“材”是千差万别,“教”也是多种多样。质性研究是个体间的对话、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行动。在这种对话交流之中,在交往行动之中,个体的经验世界、意义世界得以建构。在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本身

·

69

·

就是质性研究,是质性的行动研究。

总之,质性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人文学范式,也是教育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它超越了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中长期起着主导作用的科学/认识论的范式,正如前文所论述的,教育的认识论、知识论必须建立在解释学的经验世界、意义世界中才具有更为生动的意义。因此,质性的行动研究在将科学范式统摄于自身之中的同时,还充分意识到存在着这样的一种危险,即:科学范式对建构教育意义世界的阻碍作用。而这正是本文将质性研究视为教育研究的人文范式,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方法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注释:

① “生活世界”是指有别于自然世界的文化世界。之所以

称之为“生活世界”,是因为要突出其内在性、个体性和群体性。

② 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用“edificatio n”一词,而不是

“educatio n”来指代“Bildung”所表达的内涵。参见理查德·罗蒂著《哲学与自然之镜》,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第338页。

③ Sven-Eric Liedman:In sea rch of Isis:g ener al educatio n

in G ermany and Sweden,见Sheldo n Ro thblantt和Bjor n Wittrock主编:T he Eur opean and A merica n univer sity since1800-H isto rical and sociaolo gical essays,Cam-bridg e:Cam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1993:74-108。本文未表明出处的相关引语,皆出自本书。

④ 参见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

版社1999年出版,第12页。人们普遍注意到洪堡四原则对创建德国研究型大学的意义,其实,18世纪末和19世纪德国哲学界、教育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对Bildung一词内涵所作出的创造性阐释,体现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教育所具有的人文本质的理解,而这一观念奠定了更为重要的教育思想基础,是德国成为新的世界学术中心最为重要的因素。

⑤ 参见韦尔海姆·狄尔泰著、赵稀方译《人文科学导论》,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很多人认为科学文化与

人文文化之争始于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其实不然。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

民出版社,1980:47-48.

[2] Shara n B M e rriam.Q ualitative Re search and Case

S tudy A pplicatio ns in Education[M].San Fr ancisco:

Jo ssey Bass Publisher,1998:4.

[3] 约翰·W·克里斯韦尔.质性研究及其设计:方法与

设计[M].余东升,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9:1.

[4][18] P asca rella&Te renzini.H ow Co llege Impact

S tudents[M].San F rancisco:Jo ssey-Bass Publisher,

1991.

[5] A lex ander W Astin.W hat M atters in College?Fo ur

C ritical Year s Revisited[M].San F rancisco:Jo ssey-

Bass Publisher,1993.

[6]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M]//何兆

武.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7][8] 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何兆武,译.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5:70,2-76.

[9][10][11] 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14,14,12.

[12][13][14][15] 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

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0,342,343,

339.

[16] N K Denzin&Y SLinco ln.Handbo ok of Qualitativ e

Resea rch[M].T housand Oaks,CA:Sag e,2000:2. [17] 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事业

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3:19.

[19] G eoge D Kuh.Except fo me hig h-impace educatio nal

pr actices:W ha t they are,Who has acce ss to them,a nd

Why they matter[EB/O L].http://secure.aacu.or g/

PubEx ce rpts/H IG H IM P.html.

(本文责任编辑 朱新卓)

·

70·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范式与方法》第一章新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1.中国教育发展为什么需要教育家办学?答:1.教育家办学,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的梦想和追求,是我国的有就传统。 2.温家宝总理非常重视极力倡导教育家办学。 3当前提出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并非偶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素质教育成为新的历史阶段的战略主题,这就更需要教育的内涵发展,必须让真正懂行的众多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事,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 2.“教育家办学”的内涵 答:“教育家办学”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把教育交给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把教育交给懂教育规律的人,把教育交给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 3.什么是做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答:1.尊重并敬畏教育的价值 2.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3.从事教育和学校管理的人,必须有深深扎根于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4.问题意识的含义: 答:第一层含义是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二层含义是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要能推陈出新,要另辟蹊径,要与众不同。 5.教育家办学面临的四大敌人: 答:企业家办学、官僚办学、家长办学、教书匠办学 6.什么是课题研究? 答:为了达到特定的研究目标,通过特定的科研项目,进行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特定任务的研究过程。 7.做好课题研究的意义: 答:1.做好课题研究能有效帮助中小学教师真正走向教育科研,避免广大中小学教师游离于科研之外。2.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解决目的不明确的问题。 3.做好课题研究有助于中小学教师了解、理解和遵循教育科研规范。 8.课题研究的环节: 答:选题、确立课题、制定方案、申请论证、立项、开题、中期实施、中期评估、鉴定结题等环节。 9.如何申报课题? 答:1.确定自己的重点研究领域。 2.在重点研究领域中做个有心人 3.做好课题设计工作 4.科研论文写作的过程就是做科研的过程 第二章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教育科研范式 1.教育行动研究的内涵 答:教育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的参与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答:1、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2、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行动实践者; 3、行动研究的过程是动态的、开放的。 3.教育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意义? 答:1.教育行动研究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倾向的良好途径 2.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突破科学实验的种种限制,简便易行,易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 3.教育行动研究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科研型教师。 4.教育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1、诊断: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是难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和作答的过程就是诊断。 2、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1)课题研究的背景;(2)研究内容;(3)行动的步骤及时间安排;(4)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类型:理论课 学时:32适用专业: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是一门为解决教育问题、探索教育未知、创建教育理论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其先修课程为《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及幼儿园各领域教学方法。 该课程主要研究编制和实施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及远离,揭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编制与实施的基本程序等。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规格中明确提出:“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教育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专业自我扩展能力”,根据本课程性质,《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反映当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积累的教研科研实践经验,努力探索学前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在学生现有知能结构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阐述学前教育研究有关理论、实际问题、具体方法和技术手段。因此,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有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其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大模块: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模块:内容涉及科学研究、教育研究特别是学前教育研究的内涵、特征、意义、类型,以及从选题到成果表述的基本过程、学前教育研究的基础知识等。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具体研究方法之前,从整体上把握学前教育研究的全貌。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操作原理模块:主要阐述学前教育研究各种具体方法的含义与特点、优点与局限、具体类型、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研究方法的原理性知识和实用的操作技术。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实践与应用模块:该内容渗透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主要包括研究方案设计、文献检索、园本教研、各种研究方法的模拟实作。旨在帮助学生完成从研究方法知识到研究操作技能的转化。 最后根据拟定的这些模块内容与项目,根据“良好中选优秀,优秀中选精品”,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1、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是什么?基本特点各是什么? 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实证主义范式”和“自然主义范式”。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也将这两种范式称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实证主义范式的出发点:教育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的兴起,得益于教育研究向自然科学学习,以实现“科学化”的不懈努力。这种范式以自然科学的研究为典范,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推究因果关系,对研究对象加以说明或解释 2.实证主义范式关注的主要方面 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性; 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所获认识的确定性; 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3.实证主义范式评价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 有代表性的抽样技术; 确立研究变量的规范;(每一个变量是否有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否则在实施研究过程中难以准确地控制和考察这些变量;还要看变量之间及变量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关系:同一变量的不同指标之间是否既不重复也不遗漏,不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标准化的研究工具; 控制干扰变量的手段; 符合线性因果观的论证过程; 检验假设时精确的统计处理 (二)自然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点 1.自然主义范式的出发点 自然主义范式是在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研究中形成的 本体论,它认为教育活动是由人在意识和情感支配下完成的,必然带有参与者的主观价值因素,因而不存在纯粹客观的现实,而只有被人赋予意义的现实 认识论,它认为研究主体和客体不可能分离,也不可能存在精致地等待被人发现的纯粹客观的规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实际上是主体通过与客体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有意义的、可沟通的见解。认识的结果不是对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证,而是理解人的特征、活动和教育情境 方法论,它特别强调研究者深入现场,在尽可能自然的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一起生活,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同时,对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刻的反省,注意自己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对研究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移情理解被研究者的行为和思想,获得对研究对象的真切认识。 这种范式更多地采用归纳法的研究思路,研究者不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只关注由此演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中国教师报9大教学范式

“课改”代名词——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领跑高中领着“改”——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动车组。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点评:昔日的高考名校,今日的课改名校。在昌乐二中有一句赵校长的名言: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他们依靠课改找到了升学的秘诀。 这里的学生管老师——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完整版)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知识要点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框架 一、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第一章) 二、研究前期准备------(第二章、第三章) 三、量的研究-------(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四、质的研究------(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五、行动研究------(第十四章) 第一章学前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含义与特征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研究 1、科学研究是指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以获取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其核心是知识的拓展和问题的解决。 2、教育研究就是人们在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教育领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并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 3、学前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学前教育通常是指针对0-6岁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根据教育场所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托儿所教育(3岁前)和幼儿园教育(3-6岁)等。不论广义或狭义,学前教育研究都可以被理解为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讨该年龄阶段教育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揭示其规律,进而有效的改善和体改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实践过程。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 教育研究的特征: 1、规范性 2、系统性 3、创造性 4、历史性 5、经验性

6、有效性 7、可靠性。 学前教育研究的特征:1、研究对象的主体性2、研究内容的广泛性3、研究背景的开放性。第二节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目的与原则 一、学前教育研究的价值 1、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孩子 2、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探寻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3、学前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纠正教育实践中的偏差 二、学前教育研究的目的 1、描述 2、解释 3、解决问题 三、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 2、伦理性 3、实用性 4、可行性 5、适宜性 第三节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问题 二、制定研究计划和工作计划 三、收集研究资料1、保持客观性2、注意系统性 四、整理和分析资料 五、形成研究结论 六、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节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 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指向的不同,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指研究的目的具有普遍性,研究的结果可以为现有学科的知识体系增添新内容的研究。应用研究是指那些以解决当下实际问题为研究目的的研究。

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公管091 李朋飞41号 一、书目简介 1、本书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价“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 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 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2、作者介绍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在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咨询等。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顾问或专家,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 使余项。

目前已发表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98),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二、本书特色 1、形式:本书从形式和体例来讲,大概可归于教科书一类,但不是常见的教材的纯客观、作者隐藏在背后的写法,而是处处透露着“质的气息”,作者使用了质的研究常用的第一人称,通过对自己研究案例的引用或研究心得的描述,阅读的过程中只觉得像是在现场聆听陈向明教授的讲话。 2、内容:本书由北京大学一批修习质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所写的反思笔记组成。其内容涉及从“选择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到最后形成总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质的研究每个研究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学生学习质的研究方法,对老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顿悟,以及对初学者了解质的研究方法的过程很有帮助。 3、风格:由于作者有留美经历,整本书写作颇有西方风味,故事般的讲解却也条理清晰、文字优美,理论中夹杂着研究实例,所以这本书也就不那么枯燥;既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立足现实,力求从具体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三、内容提纲 由于本书内容比较多,这里只是对大概的框架向大家介绍下,具体的在后面的知识要点有详细的介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_反思与前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向多样的转变过程。梳理、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迁历史、现实样态、存在问题,展望其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对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意义。2007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的主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反思与前瞻”。根据会议发言,我们约请相关专家撰写了本组文章。其中,苏州科技大学任平教授提出:“出场学”研究视域即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该研究范式强调在历史语境、出场路径与出场形态三者关联中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逻辑,包括历史与哲学两个地平线、四大模块的理解范式。从历史到当代的地平线转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地平线从“当年”到“当代”的发展,从而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总体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郭湛教授认为: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范式转换意义的发展,可从理论与实践、存在与规律、主体与活动、生产与发展、文明与交往五方面来讨论。在这些范式转换中,主体与活动方面更具核心意义,其中的主体与活动的性质问题尤为重要。从主体性到公共性,是主体与活动性质演变的大趋势,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换的根本走向。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张亮副教授通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传统范式的生成历史及研究者对各种新范式的建构尝试的反思,指出:传统范式是中国学者在独特的中国语境中,融合优秀的传统治学方式后自主再创造的结晶;而新范式的建构尝试则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繁荣。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并存格局,仅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最终将被真正的历史科学所超越。 Ξ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阶段性成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Ξ任 平 一、出场学: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的哲学范式哲学范式总是时代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探索马克思主义出场问题、进而提出出场学范式首先基于一个时代性挑战。“这是一个脱节的时代!”———1993年,《哈姆莱特》的这一句戏词,被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用来指认一个并非完全没有戏剧性效果的“历史事实”:在旧工业化与资本全球化时代出场的马克思主义,遭遇新全球化时代,导致一系列事件的发生:苏东剧变和冷战结束,美国新全球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反恐怖战争,生态主义和绿色政治,知识经济和消费社会,反思现代性与后现代思潮的冲击,族性政治与文明冲突等等,? 4?

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演进

西方教学研究范式的演进 胡秀威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黑龙江,150080) [内容提要]本文以对范式的界定为切入点,介绍了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教学研究范式的演变过程,并在考察教学研究范式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理论形成的影响及导向作用。 [关键词]教学;范式;教学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3)02-0006-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课堂教学过程理论研究进入繁荣发展时期。为了弄清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西方教育家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与研究,获得了有关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的理论和模式。从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到社会心理教学理论,从启发教学模式到性向-教法相互作用教学模式,都对世界各国的课堂教学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而这些教学理论和模式的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教学研究范式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的课堂教学过程理论就有必要弄清当代西方教学研究的范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这些理论产生的过程和条件依据,才能了解教育家们对这些理论探究的内容、方向、结构框架及采用的方法。 一、范式的界定 “范式是指科学家或研究人员审视他们领域的方式及其在本领域内进行的操作活动”。[1]范式的概念因出现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 o -lutions)一书中而被引起广泛关注。书中库恩把范式看成是科学共同体对研究特定领域或学科内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理论的本质所持的共同信念、看法或观点。也就是“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2]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3]库恩运用范式的概念旨在阐明的是:在科学从前科学进入常规科学时期,由于出现了无法用常规科学范式解释的新观念,致使常规科学范式经常与新观念发生冲突,从而导致科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这样,为了解释新观念,另一种新科学理论得以建构,从而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诞生,科学进入革命时期。因此在库恩看来,科学的革命或进步正是新的科学范式取代旧的科学范式的过程。 西方学者伯恩斯指出,库恩是在以下两种意义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的,一种是社会学意义,另一种是心理学意义。社会学意义的范式有四个含义:(1)象征性的概述,即对共识的法则或理论的正式表述; (2)对某种模式所持的信念,这种模式能为可接受的理论提供类比和隐喻;(3)对科学实践和理论评判 作者简介:胡秀威(1963-),女,齐齐哈尔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 — — 6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1.第1题 想在短期内收集到较大范围和数量的个人信息资 料,宜采用( )。 C.问卷调查 您的答案:C 2.第2题 从已知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的原理和结论出发,推 论出个别或特殊结的思维方法是( )。 B.演绎 您的答案:B 3.第3题 调查者按概率均等原则来抽取样本所进行的调查 被称为()。 B.随机抽样调查 您的答案:B 4.第4题 某研究者在对幼儿园社会性发展进行研究时,以 幼儿教师的身份加入到幼儿日常的游戏活动,同 时对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行为进行记录,该研 究者采用的观察属于() B.参与性观察 您的答案:B 5.第5题 按标准的程序对内容进行分析,内容或信息类目 的选择取舍有一套一以贯之的标准和法则,以防 止研究者在选取资料时偏向于把只把支持自己观 点或假设前提的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这体现了内 容分析法()特点 B.系统性您的答案:B 6.第6题 学术论文一般包括()。 C.题目、摘要、引言、正文、结论与讨论、注释 与参考文献等部分您的答案:C 7.第7题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 把访谈调查分为()。 C.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您的答案:C 8.第8题 关于参考文献的格式正确的是()。 A.作者.文章题目.出版社.年份.具体页码. 您的答案:A

“总数N=600,样本容量n=60,求出间隔 600/60=10,于是每隔10个抽取一个样本,连续抽样60个,这是采用()。 C.系统随机抽样 您的答案:C 10.第10题 按测验的目的分,测验法分为()。 C.诊断性测验、描述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 您的答案:C 11.第21题 编制问卷,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C.一般说来,编制问卷的题目越多越好 您的答案:C 12.第22题 问卷调查中不为回答者提供具体的答题,而由回答者自由回答的是( )。 A.开放式问题 您的答案:A 13.第23题 下列对于访谈法正确的是()。 C.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您的答案:C 14.第24题 有一研究者对某一幼儿在午睡起床后的活动进行一个小时的连续观察,并对与观察对象相关的人及对象本身所作所为进行记录,该观察者所采取的观察方法是() B.时间取样法 您的答案:B 15.第25题 陈鹤琴研究自己的儿子,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B.观察研究法您的答案:B 16.第26题 行动研究也需要在事前周密计划,在过程中坚持按计划来开展研究的各种活动( )。 B..应该能够随时调整和修改研究行动 您的答案:B 17.第27题 在问卷调查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B.保持态度中立您的答案:B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与解释学(或建构主义),以及与这种两种方法论对应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 ■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今天所说的或所使用的“科学”一概念是以17~20世纪西方的知识活动为基础而立起来的。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不列颠百科全书》:“涉及对物质世界及其各种现象并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的所有各种智力活动。一般说来,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2]”。(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P137)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P2664) 科学活动又是与理论密切相关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科学理论是“由人类的想象力构想出的广阔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化结构,它包括关于物体和事件内在规律性的经验定律的体系;这些物体和事件可以是可观察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这些定律所提出结构并设计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P720) 由此可以得知,科学是指通过理性精神和手段用以探索具体事物规律性的知识活动,它与无知和迷信相对立;理性精神与理性手段(包括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假设、推理、分析、综合、计算、实验等)彼此关联、互相依赖,而科学活动既包括质化研究,也包括量化研究,在理论形态与技术形态之间,这两种研究不存在排斥关系(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4~5)。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活动以及中国有无科学史? 吾淳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知识活动是以经验为核心,这种知识活动除了通过目标———反复(实践与观察)———归纳(总结)———修正(提高)———目标这样一个结构模式以提高技术水平、达到精湛技艺这一条重要路径外,还有另一条路径,那就是倾向或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又依赖于积累、直觉、类比、归纳、试误、修正等与经验密切相关的方法[5]P32。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活动带有明显的经验(直觉)思维特征,由此推断中国思维忽视逻辑的观点较为流行。 中国逻辑中的最典型的判断形式主要不在与对事物的性质有所确定,而主要在于对因果关系等有所确定。另外,中国逻辑具有辨证思维、综合思维、注重概念内涵多样性及对应性等特征,由此可以对中国逻辑冠之为“形式更多样或更复杂的逻辑”或“非形式化的逻辑系统”。(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350~35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要追求的“理”所用的方法是归纳法,近代科学也用归纳法来追求这个“理”,但还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而这种逻辑推演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J].杨振宁、饶宗颐.中国文化与科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P13) ■什么是“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把“empiricalresearch”翻译成“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normativeresearch)”相对立]是指以实证主义(positivism)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有不少学者误将其等同于定量研究。在英语世界中,“empiricalresearch”的确切涵义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theoreticalresearch)相对应,涵义要比国内学者指称“实证研究”要宽,以…后实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之一的“质化研究”应属于广义的实证研究之列[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什么是“定性研究”?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1919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公开出版。它标志着中国学者开始以现代哲学的眼光来整理和诠释中国古代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过程。自此之后,人们尝试了多种方法和多种视角,对中国古代思想进行了多个层面的清理和挖掘,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每一种方法都包含着研究者自己的研究理念以及对古人思想的独特见解。经过近百年的艰辛探索,逐渐形成了四套集方法和理念为一体的比较成熟的系统框架。我借用库恩的术语,将它们称为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这四个范式至今仍有广泛的影响,并理所当然地享有崇高的权威。人们只要一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便自觉不自觉地落入这四大范式,既受到它们的激励,也受到它们的 制约。 因此,对这四个范式进行理性的反思,将有助于我们清理思路,扬长避短,更好地领会古人的智慧。 一、冯友兰范式 冯友兰是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最早创立者之一。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突然进入近现代,人们置身其中的整个语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古代的一些自明的东西,现在变得晦暗不明了。比如,在古人看来,成圣成贤是人生的第一要义,无需证明;需要证明的只是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怎样做才能成圣成贤的问题。周敦颐的《通书》前九章都在阐释诚、神、几,曰圣人之意(即何为圣人的问题),第十章揭出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之旨(即人当以圣人为标准的结论),至于人何以要成圣成贤的问题没有明确提及;此后讨论的重心转向了成圣成贤如何可能以及如何用力的问题,核心的问题乃是第二十章提出的圣可学乎与有要乎的问题。程颐的《颜子所好何学论》也只问圣人可学而至欤和学之道如何,不及何以要学圣人的问题。但是,现代语境从根本上颠覆了使古代人认之为自明的东西得以成立的整个世界图式、历史叙事和价值体系,也即打碎了整个古代语境,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现代语境。这种全新的现代语境,要求一切都要用理性来重新衡量。过去自明的东西面对理性的拷问,突然变得不可理解了,如:为什么要成圣成贤?为什么成圣成贤是人生第一要义?自明的东西一旦失去了其自明性,建立在其上的全部理论学说,顿时也都变成荒唐而难以理喻的东西。这就需要用新的概念系统,对古人的思想学说重新加以解释。不同的概念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解释框架,那些被证明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现代解释框架就成为范式而迅速被人接受。冯友兰第一次成功地建立了这种范式。 冯友兰范式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普遍哲学模式,二是民族哲学模式。另外,冯友兰后来还接受过阶级分析模式,但毕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同于他自己原创的前两个模式。所以,严格说来,冯友兰范式主要指前两部分。 对普遍哲学模式的探讨,胡适做得更早,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就是想用考据的方法和实用主义的理念来重新解读中国古代思想。但他做得不成功,也没有最后完成。所以,普遍哲学模式的创立还得算在冯友兰头上,其标志就是他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卷的出版。(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卷于1933年由神州国光社出版,全书上下两册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多次再版。) 当时,金岳霖的审查报告非常敏锐地揭示了它的意义。他认为,所谓中国哲学,可以指中国的独特哲学,也可以指在中国的普遍哲学;而冯友兰选择了后者,即在中国的哲学,或者说普遍哲学在中国的表现。(注:金岳霖:《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金岳霖学术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282页。)冯友兰据以理解普遍哲学的基础是新实存论,其核心是共相理论。他认为,普遍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般与特殊或共相与殊相的关系问题。他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强大解释力。后来他把自己的这个模式加以自觉总结,就形成了《贞元六书》中的《新理学》。这个解释模式的生命力是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完整版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创造性原则是课题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 2. 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我国特有的地方百科全书)、墓志、碑刻等。√ 3. 通过抽样,可以减少研究过程中的误差,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4. 无结构观察法常用于对研究对象有较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5. 实施调查最基本的一条是按调查计划的要求进行,调查人员不能违反设计时的意图任意变动调查内容和操作程序。√ 6. 理论因素是选择和确定自变量的最根本的方面。× 7.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人、个别的事件、个别的团体等,不能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规律。√ 8. 针对凯米斯未能将“一般概念”明晰化这一问题提出批评的是英国教育学者麦克南。√ 9.教育教学经验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源泉。× 10.在运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资料时,常常附以统计表作为参照。×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好的研究假设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一般认为,好的研究假设在内容与表述上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假设应以叙述的方式加以说明; (2)当有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在每一个假设中,只陈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假设有待检验并必须可以检验 2.简述教育观察研究的特点。 答:(1)观察的目的指向性 (2)观察环境的自然性 (3)观察过程的直接性 (4)观察主体的能动性 (5)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3.课题选择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答:(1)迫切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4.搜集文献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在时间上应当从现在到过去,即尽量使用逆查法。 (2)以影响大、质量高的文献为主。 (3)尽量多搜集第一手资料,少搜集多次转述的资料。 (4)注意搜集代表各种各样观点、得出不同结论甚至相互矛盾结论的文献。(5)不仅搜集教育科学领域的资料,还应该搜集相关领域、学科、专业的有关资料。 5.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答:(1)简单随机抽样 (2)等距抽样 (3)分层抽样(也叫类型抽样) (4)整群抽样 (5)有意抽样法

语文教育研究的范式

语文教育研究的范式、原则与基础 一、语文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二、语文教育研究的原则 三、语文教育研究的基础 一、语文教育研究范式 “范式”及“范式转移”释义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首先使用的,是指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信念体系,它以一种范例的形式决定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程序。 . 范式一词推广到教育研究领域,主要是指教育研究者在从事研究过程中的共同的教育信仰,以及在此信仰指导下的教育研究方法和程序。 . 传统的两大范式:定量研究范式和定性研究范式 . 一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适合于用数学工具来分析的观察——经验的、可量化的观察。研究的任务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另一范式是从人文学科推衍出来的,所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胡森:《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这种划分,事实上是只着眼于教育研究的现状,如果把视野扩展到教育研究乃至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长河,显然还存在着另一研究范式,即哲学研究范式。 . 教育研究范式可分为三种:思辨研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 这里的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是等同的,因为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方法与程序都是相同的; . 定性研究与质的研究是同一含义,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则都由英文翻译而来,只不过在内地翻译成定性研究,在港台地区翻译成质的研究而已。 思辨研究的特征 . 思辨研究着重概念操作而不注重事实操作,思辨研究的对象,是不可直接观测或调查的抽象概念,所以,也有人将思辨研究称作哲学思辨研究。 . 思辨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不依据感性经验的思维方式。因此,思辨研究是指从“先验原则”或“公理”出发,依靠直觉、洞察、逻辑推理来获取知识。 .哲学思辨研究范式是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并着重于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构划教育的理想或应然状态。——李雁冰 . 哲学思辨是教育研究中最古老、存在最久远的研究范式,这是由哲学、教育的特性决定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研究是关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学问,它必须到哲学那里去寻找答案,“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因此,即使是在定量研究盛极一时的二三十年代,也仍然产生了进步主义教育、要素主义教育、永恒主义教育等哲学研究范式下的教育理论。 .传统的哲学范式有两大缺陷: . 其一,单一化的终极价值取向。 . 教育的哲学研究范式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往往是在设想某种终极理想的人(也有人设想理想的社会,但归根结底这也是对人的设定),作为构建教育理论的依据。既然是“终极”,同时也就独此一尊,别无分号,理论自然也唯我为是、舍我其谁,由此导致的争议往往是各执一端,看不到各自理论的局限和理论间的共通。 (一)语文的经验主义研究范式 . 其二,易流于哲学本身所易犯的虚玄而脱离教育实际。理论一经产生,就形成了自己的话语及其脉络。而哲学范式的特点又在于宏观的、全面的、系统的把握,如果不加以注意,

浅谈库恩的“范式”理论与价值哲学研究的意义

浅谈价值哲学研究的范式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2级王军 范式一词最早出现在希腊语中,是“范型”,“模特儿”的意思。库恩(kuhn)构建其科学哲学时,将这一范畴作为自己科学观的中心概念来使用。库恩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有一定的起先导作用的方针,给研究者共同体提供问题的样本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范式。 库恩的范式一般认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范式要建立在重大理论成就的基础上,能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和科学共同体成员提供一种把握研究对象的概念框架。他认为,科学研究的转变不是研究对象的转变,这种转变根本在于范式的转变。科学研究就是研究范式。放弃范式就等于停止了科学研究。科学的历史也不是由知识的连续积累所起到的进步作用上,而在于范式替代过程中间断性转换过程。科学的革命就在于范式转换。其次,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科学的革命,也就是不同的范式的转换。他认为,不同范式之间不存在共同的评价标准。范式在转变过程中有显著的断裂,他强调在范式转换期间知识的非积累性。这样才可以体现革命性。最后,范式是得到一定科学共同体一致赞同的。科学共同体是具有自律性的专家集团,要参加这个团体,必须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在对科学业绩进行评价时,除了由共同体进行的“同行评价”外不承认其他任何权威。因此不容许国家权力和社会舆论以任何理由介入对业绩的评价。科学家共同体在其限度内享有研究的自由,拥有按照专业标准对科学理论进行判定的权利。这是库恩范式论的主要观点。自库恩将范式作

为他的理论的中心范畴后,范式很快的被大家所接受,一般认为进行理论研究时应该先树立一个理论研究的范式。 价值哲学从兴起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哲学研究的范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价值哲学刚兴起时,文德尔班曾试图将价值哲学作为元哲学来对待。后来的弗莱堡学派也试图将价值作为整个哲学的中心。但都没产生强烈的影响,对哲学学科来讲没有起到范式的作用。以后的价值哲学研究,基本上都沿着价值哲学是哲学的分支或者是元哲学本身的组成部分来对待。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因为对价值问题存在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认识,认为价值学说是资产阶级的学说,因此一般人们对价值问题避讳莫谈。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价值哲学的研究才在我国兴起。一时,理论界兴起了价值热。九十年代,哲学的用和无用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往被认为是学中之学的哲学,在市场经济下,被人们视为无用或者学究之学。对待哲学这样的现实命运,哲学界通过两种途径去给哲学找出路。其一,让哲学顺应潮流,给哲学在现实中找出路。于是,种种哲学应运而生,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有了哲学,哲学从以往纯粹的元哲学走向了分野。其二,对元哲学本身的体系要求进行改造,在哲学的阐释形式上给哲学找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哲学和元哲学的关系问题又一次被人们所关注。价值哲学是元哲学的一个分之或者组成部分,或者说元哲学本身就是价值哲学两种观点又产生了对立。当然这是从总体上讲价值哲学的。深入到价值哲学内部,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价值哲学到现在,价值哲学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