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 中国史学史

安徽自考 中国史学史
安徽自考 中国史学史

第一章史学的产生

第一节失学的萌芽

一、中国史书的特点:

1、记述的连续性;

2、内容的丰富性;

3、体裁的的多样性

二、史,历史,史学

“史”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原意是指掌握文献记载的官职(史官)。

“历史”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即活的历史事实;一指历史的记载,即被史学家认识

或掌握了历史事实。

“史学”是指一门学问,一门以人类客观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它相当古老,且无所不包,但“史学”一词,产生较晚,“史学”由产生到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也由一个历史过程。

三、口述史事和三代史诗

口述史是最早所传播历史的手段,它不仅在文字产生之前,在文字产生以后的很长时期内仍是一种重要形式,直到文字记载发展比较成熟,书写工具比较方便之时,口述史事才被记载并保存下来。在先秦口述史

事一直在史事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传说的历史(口述史事)内容有两大特点:1是传说人物被神话;2是英雄人物都是群众利益代表者。这既反映了当时认识水平的底下,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历史观点。

三代史诗是指夏商周时期以神话故事、历史传说为主要内容而编成的史诗。它们都是经过长期流传,不断加工完善起来的众人的作品。今天能见到的三代史诗主要保存在《诗经》中,三代史诗与历史传说一起反映了广阔的社会内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并对后来的某些史体有创始之意。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把《诗》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始称《诗经》,汉时赵人毛苌所传的《毛诗》独传,故又称《诗经》为《毛诗》。《诗经》创作的年代由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年之多,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贵族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为歌颂祖先神灵之辞。《诗经》的价值:1、是研究商周的重要历史史料;2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3还描写了古人爱

情与婚姻的情况。

四、史官、档案、编年纪

史官产生大约与“史”字同时。最初的史官除记事外,还兼有多方面的职责,地位尊贵显要,官职是世袭的,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机构的完善,史官职责逐渐有了明细分工,史官与中国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

要的关系。

商周的甲骨卜bu辞和金属器物上的铭文,是我国最早的档案。甲骨文是历史记载的萌芽,即已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活动)的四个记事要素;金文记事较甲骨文有发展,不仅字数增加,而且有明确的历史

意识,这是一种质的飞跃。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可识汉字体系。这种文字因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故称甲骨文。因它是刀刻的文字,又称契文,其内容大部分占卜的记录,又称卜辞。它开始出土于殷都废墟河南安阳小屯村,也称殷墟文字或殷墟卜辞。甲骨文的意义:1、它是古文文字四大分之之一;2、创造了干支记日法;3、证明了商王朝

的存在;4、找到了完整的世系。

金文:是商周时代铸zhu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商周贵族为了颂扬其祖先的懿德烈业,以垂后世,故而铸器勒铭。它反映了奴隶制法礼制结果阶段。其内容丰富,是研究商周的珍贵资料,尤其是西周的土地资料受到学者的高度重视。它是我国已发现早期文学史料之一,在语言学研究上有重要价值,保存了甲骨文早期

象形文字。

对比:甲骨文与金文的不同

甲骨文是记载占卜的结果,以其简单的祭祀以显示上天的安排。金文是当时的人记当时的事,一般不追述已,的历史,仅仅因事而注,有很强的传世意识,作文官文书的作用,更加突出政治性强,其最后有有一句话:“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多常在财产纠纷铭文里,有作历史凭证的含义的作用,子数记事比甲骨文

多,反映了历史由简向繁的发展。

《尚书》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录的内容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迄春秋中期的秦穆公,大约记载了我国从原始社会末期到春秋中叶的历史。全书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体例(并不能覆盖所有篇章)分别记述历代典故、治国谋略、君主诏令、臣僚奏议、誓词和宣言。《尚书》是上古文献的汇编,不是历史著作,是中国古代史籍雏形,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与甲骨文金文相互参照,对研究奴隶制时代与春秋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宗教、文化等观念都有很高的价值。

《尚书》的意义,在体例上有三个第一:1、每一篇都有一个标题,每一个标题下都记述着一个完整的人和事件,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2、按朝代篇排,每一个朝代又按照帝王顺序排列文献先后,使人读后能了解

一个王朝的兴衰历程,实际上又开了编年体的先河。

价值:首先它建立起我国历史的正统观,我国历史就是以虞夏商周四代作为正统王朝的开始;其次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极为珍贵的史料;再次反映的敬天保民,重农裕民和慎狱宽民的民本思想,给后代政治以深远影响。缺点:文字古奥,艰深拗口,给读者带来许多困难不便。

第二节中国第一部史学著作--《春秋》

一、《春秋》诞生的历史条件

《春秋》是春秋末孔子依据《鲁春秋》,兼采列国史料,整理编纂而成的。以鲁国12位君主世系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载了240多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著。

《春秋》产生具备的三个客观条件:1、史料的积累,2、写作经验的借鉴、官府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所以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二、孔子与《春秋》

孔子(前551-前497约)在史学上的三项贡献:整理历史文献,普及历史教育,编写历史著作

孔子作《春秋》是在其政治处处碰壁,无法实行自己政治抱负的情况下,推而著史以明志,所以《春秋》

对史料的取舍和写史方法,都与《鲁春秋》不同。

三、《春秋》在中国史学上的地位

1、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这种编写方法是对古老的编年纪的继承,又为后来一些史书所袭用;

2、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带有鲜明目的写作史书,这种写生方法对后来的史学有很大影响;

3、中国第一部由私人独立编撰而成的史书,开我国私人修史的先例;

4、记事重点在当代,略古详今,这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

5、记载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内容,这一传统为后来历代“正史”所继承。

第三节战国时期史学领域的拓展

一、战国时期的文化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社会大变革,文化普及,学术下移,“士”的出现,百家争鸣

二、《左传》-完备的编年史书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成书于战国初年,原是一部独立的史著;今以传附经的形式是由西晋杜预改编而成的。全书按鲁国12位君主次序,记载了自隐公元年至悼公14年的春秋历史。具有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事言皆记,史论结合,叙事得法、文笔生动等特点,对后世影响

甚广,在中国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左传》在史书编纂技术上的成就:

1、记事完整清晰,对于主要历史事件必叙其前因后果;

2、事言皆记,突破了已往分别记言、记事的格局;

3、创造了“君子曰”等史评形式,开创了后来史学的“史论”之先河;

4、文笔生动,善于描写战争场面和刻画

人物性格等。

《左传》记叙了广泛的社会内容,反映了不同的思想主张,因而它的历史观带有复杂性:1、在天人关系方面,坚持神意史观,却又受到怀疑天道,重视人事的社会思潮影响;2、注意到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国家

兴衰的关系;3、对这会变革的态度,既有强调旧的保守观点,又表现出相当进步的观点;4、重视伦理道

德的约束作用。

三、多种体裁书史书的编定

《国语》

是我国的最早的国别史,它的编撰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所记史事上起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保存资料比较丰富,是研究春秋历史的重要典籍。特点:开创了国别体;详于记言,略于记事;诸国并述,独详晋史;主写中原,兼笔边远。

《竹书纪年》和《世本》

都是古代的记事史书,原书现已失传,今所见着为辑本,但史料价值高,有补《史记》之缺陷之功。《竹书纪年》: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人不准(人名)盗发古墓(魏襄王墓)得竹简古书甚多,其中有以编年形成记事者十三篇,通称《竹书纪年》,亦曰《汲冢纪年》。内容记载夏商周三代之事,幽王魏犬戎所灭,则接记晋国殇叔之事(周幽王元年为晋殇叔四年),其下历文候、昭候,接记曲沃庄伯以及武公、献公等,至战国三家分晋后,独记魏事,至今王(魏襄王)二十年止,以世次推之。

《竹书纪年》为我国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编年体通史。《世本》以初建纪传体规模,具有通史性质。

四、诸子历史观的主要内容:

战国诸子在争鸣过程中纷纷引史事为自己的立论根据,表达了对历史的看法,形成了各自的历史观点。诸子历史观的总倾向是,都承认历史是变化的,但对变化趋势的认识存在分歧;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神

的作用让位于人,但更重视少数“圣人”的作用。

第二章封建史学的奠定

第一节秦汉社会与史学

一、汉初史学

产生了一批著名史论,适应了时代需要,形成了注重历史借鉴的特色,并针对社会现实发表见解。司马迁继承汉初史论的精神成果撰著《史记》,从编纂形成到史学思想,都奠定了封建史学的基础。

二、纪传体史书的兴起

司马迁著《史记》,创立纪传体的史书体例,以五种形式(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并用,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开辟了以史书概括整个社会生活的新途径。

纪传体史书的两大特点:1、以人物传记为主,体现了重视人为的时代精神;2、以书’表形式表现了记载的

全面性和系统性。

刘向著《烈女传》为利用人物传记独立的表彰人物提供了范式。刘向、刘歆父子撰《七略》为纪传体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开了先河。东汉班固通过《汉书》的撰著,完成了纪传体例的正统化和规模化,以后历代正

史皆沿袭其例。

四、两汉史学发展的特点:1、史学思想正统化;2、著史目的明确化;3、史书体例规范化;4、官方修史

制度化。《史记》《汉书》代表了两汉的史学水平。

第二节司马迁与《史记》

一、概述:1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yi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2《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的皇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共三十年左右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第一

部贯通古今的大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史记》撰述宗旨与体例

司马迁撰《史记》,有明确的宗旨和与之相适应的撰述体例,撰述宗旨表现在三个方面:1、吸取治国经验,进行道德教育;2、歌功颂德,为汉政权树立丰碑;3、进行文化总结,成一家之言。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用五种形式区分限定所记内容,以本纪12世家30列传70的人物传记为主,以表10书8来贯通概括,为封建史学开创了一种适合社会需要的史书体例。

三、《史记》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1、史书编辑学上的贡献:创立规模宏大,组织完备的纪传体例;信守以实录著史的原则;创立序、论、赞

的史论形式;确定详近略远的编纂原则

2、史学思想上的影响,积极方面:对人为作为的认识;对历史变化规律的探讨;对经济活动的重视。消极方面:以血统论确立了一套帝王传授体系和民族大一统的理论根据;尊孔尊儒倾向为儒家独尊做了舆论宣

传;循环论观点

3、历史文学上的成就:善序事理;善于描写

第三节《汉书》-封建正统史学的确立

一、概况:作者:班固,字孟坚,东汉扶冈安陵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彪(父)班固、班昭(妹)、马续与《汉书》撰著的关系。《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纪传体史书,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

206)至王莽地皇四年(23)共229年的历史

二、《汉书》的正统观西汉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发展梗概。《汉书》是以封建正统思想为主导的史著,在封建社会中处于《史记》相互的地位。其传统观表现为五个方面:1、君权神授说;2、以正闰说取代三统、三正说;3、天人感应说更加系统化;4、强调封建等级制度不可逾越;5、尊儒崇礼

三、《汉书》成就:

1、在史学编纂学上,完成了纪传体的正统化和规范化:a改通史为断代史b进一步确立本纪正统地位c取消世家,归入列传d整齐列传的编次与命名e该书为志,夸大典志史的记载范围,此外对史料的审慎态度,

记事的基本实录;

2、史学思想积极方面:a颂扬统一大业b提高爱国精神c揭露封建官吏的丑行d注意民生的经济观点;

3、在历史文学上,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

第四节两汉的官方史学

一、官府对修史重视的表现

1、官修国史制度的逐步形成;《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的修撰反映了这一过程;

2、官修起居注的

出现到正常化;3、对修史人员的选择、评估

二、《东观汉记》-第一部官修国史

《东观汉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当代史书,它的修撰,标志着官修国史制度的形成。此书断限上起光

武下迄灵帝,基本反映了东汉一代史事。

第三章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一、封建史学发展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史学得到初步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中国史学史上这是史学摆脱经学束缚,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阶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官私修史观成风。私修为主的有正史、古史、杂史、地理等类,官修为主的的有起居注、官职、仪注等

类。官私修撰参关的有旧事、谱系、薄录等类,私史多且优于官修。

2、史籍数量宏富。

3、史籍类型多亲友,且多为新创体例。纪传、编年二体之外,起居注、杂传、史注、史评、史考等都是此时期较为发达的门类。

4、史学地位的提高,经、史、子、集分类次序的确立及史部地

位仅次于经部。

二、封建史学发展的原因:

1、各政权对修撰史书的重视,推动了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2、世族门阀制度的形成,刺激了史学的发展;

3、历代政府重视对文献典籍的搜集和保护,对史学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纤维纸普遍用于书写,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学术思想从经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学术气氛

三、魏晋南北朝重要事件

1曹魏太和年间设置著作郎的官职,2后赵石勒设史学祭酒,3南朝宋文帝设史学馆(四学馆之一),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向南齐皆书抄写,5北齐设史馆,以宰相兼办,掌监修国史

第二节纪传体史书与编年体史书竞相发展

一、纪传体史书地位的巩固

纪传体被视为史体正宗、历代相沿不辋wang.以《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魏书》为代表。多以断代为史,体例因循史记、汉书旧制,亦多有创新

二、编年体史书的发展

此时期编年体史书数量之多,作者之广,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绝无仅有,价值颇高的有袁宏《后汉纪》,孙盛《晋阳秋》,干宝《晋纪》(开创史书列“总论”之先例)、《裴子野宋略》,崔鸿《十六国春秋》(以编年记事为主的国别史,史法公允高明,强调以史资治的鉴戒史观)等

三、《三国志》

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生于蜀汉,蜀亡入晋。记事上起汉献帝建安25年(220)下至西晋灭吴(280),它属纪传体分国史,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

特点:1详魏吴略蜀汉;(原因:蜀汉不设史官,收集蜀汉的资料少,史料难以收集;时代太近,史料尚未全出,思怨尚未全消);2编纂体例,只有纪传无表志。

评价:1、优点:三国并列立书,创立了纪传体国别史的典范;记事以历史时期的特点为断限标准,不为王朝年限束缚;取材少,历史事件的安排详略互见,难能可贵;文笔简洁,生动传神。

2、缺点:无志,史料不足;对魏曲笔维护。

裴松子和《三国志注》

裴,字世期,闻喜人,他对《三国志》【补考、考其异同、订正错误、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

优点:不注重训释文字,以原书为纲,增补很多资料;增添了八志,《志序》概述志的源流,反映了中国史学家对制度史的重要性的理论认识;有很多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的记载。

四、范晔和《后汉书》

作者:范晔,南朝宋人,上起新莽灭亡(23),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东汉一代197年的历史。优点:从体例上看,虽然沿袭了《史记》《汉书》,但有不少改进,编次更加周密,重复矛盾较少;爱憎

分明,有独到见解。

体例:将外戚传改为皇后纪;增加了七种类传,有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述、逸民和烈女;采用类

叙法

,编排周密;一事不两载。

五、沈约和《宋书》

沈约,字休文,南朝宋人,历仕宋齐梁三代。记事上起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下至南朝宋顺帝升明三

年(479),记载了刘宋王朝70年的历史。

优点: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很突出【列传上创立了家传的形式;在类中创立了《孝义传》;创立了《索虏传>,反映了当时南北对峙局面】;《宋书》的八志,材料丰富,文字占全书近一半,价值很高,其内容不限于刘宋一代,上溯至三代,具有完整的体系,体现了贯通古今的思想。

缺点:在许多问题上,作者不能秉笔直书;为高门士族立传太多;大肆宣传天命论思想、神秘主义的史观

六、魏收和《魏书》

魏收,字伯起,北齐人。记述了北魏武帝登目元年(368)至孝静帝武定八年(550)北魏王朝180多年的

历史

价值: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少数民族上层集团作为统治者的封建王朝的皇朝史;创立了《释

老志》和《官氏制》。缺点:神秘主义历史观等。

第三节史学领域的扩展

1、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篇

2、《洛阳伽蓝记》,杨衍之撰,有关北魏洛阳佛寺的专著。是研究南北朝及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及古代城市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提供了许多不见于他书的史料,可补一般正史之阙。

3、谱学:生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大盛,形成专门研究谱系的谱

学。

第四章封建史学的成熟

第一节唐初史馆制度的确定

一、唐初设史馆修史是对历代官方修史形式的制度化。唐贞观三年(629)设立史馆,隶门下省,专掌修史职事,由宰相监修,至此设馆修史,宰相领衔监修国史的制度正式确立,并成为定制沿袭一直到清朝。

唐初设史馆修史的原因:

1、政治统一,2社会经济发展,3封建统治者重视

二、《陈书》和《梁书》;《周书》

姚思廉和姚察父子,长处:内容充实,史料丰富;文风质朴,文字简练。缺点:多有曲笔讳饰,;类似帝

王家谱。

《周书》,作者令狐德棻。特点:内容以西魏、北周为主,并统观天下,兼述南北各政权的更替变化;2列传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收录许多重要史料;3叙事齐练;缺点:为统治者曲笔回护较为突出

三、《隋书》和《晋书》

《隋书》是唐初所修的“五代史”中最好的一部。特点:1以史为鉴的目的明确,将修史与借鉴相结合,有教育书功能;2列传系统记叙中类人物,广泛反映社会各方面情况,保存许多重要史料,3文字简练。《隋书》十志,原名《五代史志》,记载了梁、北周、北齐、周、隋五代的典章制度,有的还追溯到两汉,各志出于学有专长的各家之手,学术价值很高,其中《经籍志》是现存的第二部史志图书目录,第一次正

式确立经史子集的图书四部分类法。

《晋书》主要特点:(御撰)

保存了两晋十六国的丰富史料;体例完备,且有创新;集合众家之长,编修者各尽其能。缺点:宣扬因果报应,天命神权观,收入大量鬼神怪异传说;宣扬忠君孝道的伦理纲常,并用荒诞怪事、传说作注。

李延寿及其父李大师的《南北史》

于修八部南北朝正史相比的特点:统筹南北,贯通各朝,客观的反映八朝历史;删繁补缺,纠正曲笔,重新编撰,保存了许多珍贵史料;叙事简要,文字简练;列传不以朝代为断限,按世系排列,同族合传。缺

点:多有删削过多和不当之处。

第二节第一部史学论专著

一、刘知几和《史通》

《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约710年成书,全书20卷,分内外篇部分,原有52篇,

今只有49篇。

《史通》诞生的原因:唐以前浩繁的文献积累,为刘知几商榷史篇提供了素材;前人的许多学术思想,为他写作所借鉴;刘本人所思想爱好和所处的社会条件。

《史通》的内容涉及方面:

史书体例,史料处理,史才,史书写作,书法(即史文褒义)。主要是关于历史编撰的理论研究,晔反映

了他的历史观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

二、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1、历史观:敢于对圣贤经传提出怀疑批判,具有一定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重要体现在《疑古》《惑经》中,明显受王充思想影响;有反对天命论的思想因素;认为“沦为成败者,当以人事为主”;对怪、力、乱、神采取“若存若亡”的态度;主张天人感应说,迷信灾详符瑞;轻视人民群众

2、历史编撰理论:关于历史编纂的目的和作用,是要“劝善惩恶”“激扬名教”;关于编撰的内容,主张在已往史书“五志”的基础上“广以三科”增加“三志”;关于编纂体例,有六家、二体之说,主张断代的编年与纪传二体并行不悖;关于史才问题,提出了史才的“三长”说(才学识)和评定史才优劣的具体标准;在修史制度方面,反对设官局修史之制,主张“一家独断”个人修史;在历史写作方面,主张以收录育书以贵,以简

要为主,反对文人参与史书编撰;

3、刘知几史学思想评价:有相当的进步性,毕竟是封建正统的史学理论家。

第三节典志体史书的创立

一、杜佑和《通典》

杜佑,18岁出仕为官50多年,久任理财大员。写作动因: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是史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书经过:约从大历元年(766)动笔,至贞元十七年(801)完成。《通典》是一部专门叙述历史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全书20卷,分为九门:食货、选举、官职、礼、乐、兵、刑、州郡、边防。门下分若干目,目下又分若干子目,每目皆有目名,其下以朝代先后为序,依次记述历代典章制度;每一朝代又以时间为序,记载各制度的沿革,书中将各种制度的沿革兴废和历代对各种制度的评价尽行收纳,并以说、议、评等形式发表撰者目的主张和见解,记载重点在唐代,对唐代中期叙写最详,此外还采用自注的形式

伸之与正文思想互为补充。

二、杜佑的史学思想:

1、对封建社会摹本结构的认识相当深刻,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把“食货”列于全书九门之首,在“食货门”之

中把“田制”排在第一,首先叙述历代土地制度,还把“赋税”作为重点来论述,主张薄赋节用等;

2、承认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敢于是今非古的历史进化论的观点,不同意正统儒家对传说的三皇五帝时期的美化,赞扬和肯定对社会发展又积极作用的改革及其主持改革的人物,从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安定

人民生活的角度来肯定郡县制;

3、研究历史目的,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以“资治”当代,从宏观着眼,联系社会背景和国家有关制度、政

策,认为“安史之乱”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4、特别强调礼、乐的重要性,“礼”门多达百卷,占全书分量一半;

三、《通典》的影响:

它是我国第一部专叙国代典章制度的通史,1、在史书编纂学上,将断代的礼制融会贯通,撰成一书,开创了史书编撰的新途径;2、在史学史上,从史深思想之深度,史料与内容之博瞻,体裁方法之创新,堪称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块里程碑;3、在史料价值方面,广为收集,且治学严谨,所用材料多经考证,比较可

靠。

第五章封建史学的鼎盛

第一节宋朝史学的繁荣及原因

一、宋朝史学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表现):

1、官方修史,在唐制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修史机构;

2、史学名家辈出,史书数量空前增多;3史书体裁日趋完备,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4“会通”思想成为史学主流,是宋朝史学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5历

史文献学的显著发展

二、宋史学繁荣的原因:

1、经济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史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封建国家的内忧外患,向治史者提出了新课题;

2、以儒立国,提倡古文致治,客观上需要史学为政治服务;3社会上读史讲史风气浓厚,史书负责制和流通便利;4、学术探讨气氛浓厚,史家强调“通变”“独断”

第二节纪传体“正史”的编修

一、《旧五代史》

是宋朝官修前代史中最早的一部,体例仿《三国志》,五朝各代独立成书,标以《梁书》《唐书》等,均只有纪、传;十志符于五书、纪传之后,通录五代典制,其中《选举制》为新创例目,全书材料组织零乱,

但包含丰富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二、<旧唐书》和《新唐书》

《旧唐书》是五代时期后晋中编撰而成的,以唐代国史实录为主要依据,由于唐国史本不完整,以致《旧唐书》的内容也形成为前密后疏的不平衡状态,保存了唐代史料,但敌视农民阶级斗争。

《新唐书》是北宋仁宗时期欧阳修主修的,它恢复了纪表志传体裁的完整性,其后各代所修的史书多循此成规,是为“新唐书”,在史书修撰方面的重要影响之一。

新旧唐书的比较:

不同点:旧唐书反映了唐于五代时期统治者的主场观点,旧保存史料而言,内容比较详细具体,是其优点,而前密后疏为其重大缺点;新唐书表达了北宋时期统治者对于唐代历史的看法,体例完备,并补充了许多必要的史实,清除了前密后疏的缺点,而叙事比较笼统。

相同点:都表达了封建统治者对于唐代历史的看法,都是在正统派理论的指导原则下写成的,所以颠倒重要史实,歪曲历史真相,诬蔑农民起义,宣扬反动理论等等都为二书的缺点。

三、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欧阳修是《新唐书》的主要定稿人(负责列传以外部分)和《新五代史》的撰者,他治文史的一个前提是“明道”,史学思想颇为复杂:1、对于修史义例,主要效仿春秋,因书法面寓褒贬,但过重注重书法,难免不影响史书记事的真实性;2、在指导思想上,力求义理与史实两个方面的真实性统一,也强调局事育书;3、勇于疑古,其轻学辨伪亦多为史学辨伪,;4、对于天人关系,他继承古代唯物论的观点,反对以谶纬灾异附会人事;5、未突破传统儒家理论观点的规范,有尊君和三纲五常的保守成分,也有贬斥好恶,奖励名节,

表彰善良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资治通鉴》及其姊妹篇

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记事起于周围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前403),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北宋建立,959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在中国史学史

上占有极高的地位。

一、《资治通鉴》诞生的条件:

1、时代的需要和个人的宿愿学识;

2、朝廷的支持和官私相辅;3参编诸人的通力合作和修编方法的完善,

《历年图》的出现

二、编修的助手和方法:

全书编修历时19年,主要助手有刘恕、刘敛、范祖禹三人,司马光兑其成,在我国历史编纂学上堪称集体合作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典范。司马光(1019—1086年),宇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号冻水先生-主编。刘恕,字道原—副主编。刘颁,字贡父。范祖禹,字淳甫。编纂方法:有一套严密的方法和程序,全过程大部分为编写丛目、组织长编、笔削定稿三个步骤,依次承接,环环相扣,既保证

了书的质量,又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三、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1、自始至终表现出鲜明的鉴戒史观;

2、记事详于政治,尤其是军事,史料分配略远详近,乱世多面影响;

3、继承了古代史学求“通”的传统,但也受到其政治的影响;

4、“礼”是其史学思想的轴心,史论大多为从个决度阐述礼乐教化的议论,具体记载也大都以此为度;5突出宣扬尊君的英雄史观,也能注意民心向背对

社会治乱的影响;6不信怪诞符瑞和传统正闰说的观点

编纂中的问题:

1.时间断限问题,上限:为什么不从远古写起——编年体;为什么不续春秋—-经不可渎(尊经崇圣的观念); 为什么不春秋写起—-圣人之经不可损益;为什么不从战国写起—-从战国之后73年写起,即以三家分晋开头.下限(陈桥兵变):宋有国史、实录;《历年图》皇帝认可年代的划分;怕犯忌讳。

2.纪年问题:几个政权的纪年问题—正统与闰位(伪朝)之争。编写:提纲—丛目—长编—修订润色。史料的处理:取舍(政治性、军事为统治者提供借鉴)、考异、因事议论、目录

对《资治通鉴》的评价成就:

1.发展了编年体,出现了新的修编年体的热潮;

2.考证建议优良的考史方法;

3.体大思精,网罗宏富,史论

价值高;4.长于直书,文史兼容

缺陷:

1.通史不通;

2.分裂时期的年代没有分别探明,间用古名,在时间编写用古名给后来读者带来很大不便;

3.政治保守在书中有所体现。

胡三省与《资治通鉴音注》

胡三省(1230-1302)字身之,南京天台(今浙江海宁县)人。1.注音2.注典章制度3.注地名4.注人名《续资治通鉴长篇》。李焘,字仁甫、子真。它记载北宋一代的历史(960-1127)

《续资治通鉴》

清毕沅主编,记事上接《资治通鉴〉,下迄元代,自宋太宗建宋(960)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七月,凡409年间史事,是一部编年体宋辽元史。本书增加了辽金元的篇幅,矫正了详两宋而略辽金元的

弊病,史料丰富可靠。

第四节《通鉴纪事本末》和《通鉴纲目》

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是我国古代史三两种重要的体裁,一般认为它们都创自宋代,南宋以后,纪事本末体

成为与纪传编年二体并列史书编纂的三大体裁之一。

《通鉴纪事本末》的作者,袁枢(1131-1205)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人(今福建建瓯)。成就:此书独立成篇,按时间顺序,“文省与纪传,事豁于编年”,于纪传、编年二体之外确定一种新体——纪事本末体,给中国史学史上增添了光辉一页。缺点:保存史料不如纪传、编年体;把错综复杂的历史有机整体割裂为

一个个孤立的事件,使其失去了内在联系。

《通鉴纲目》,纲目体史的出现是继《通鉴》之后,我国编年体史的又一发展,它源于朱熹与其门人编撰的《资治通鉴纲目》。它是朱熹的史学代表作,虽无史料价值,但在历史编撰学上是一个创举。

郑樵和《通志》

郑樵(1103—1162年),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居夹祭山,称为夹祭先生。《通志》凡200卷,大抵本纪18自三皇五帝到隋,列传108自周到隋,二十略52则自远古到唐。

评价:1.是继<史记〉后又一部贯穿古今的纪传体通史;2.二十略内容丰富,发凡起例,颇有见解,其中氏族、六书、七言、都邑和昆虫草木五略乃郑氏独创,实属珍贵。二十略几乎包括了古代文化史的全部的内容,是作者一生学术的总汇,也是全书的精华。人们习惯把《通志》与典志体的《通典》、《文献通考》

并称“三通”。

郑樵的史学思想:

1、主通明变,提倡编写通史;

2、注重自得,独断之学,提倡修史成一家言;3强调据事直言,反对妄学《春秋》褒贬之法;4主张史书纪实,削去妖学的“五行相应之说”;5倡导求实的学风,反对空谈义理与专

务辞章之学。

第五节元修宋辽金三史

一、脱脱和修宋辽金三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庞大的一部官修纪传体史书,历史两年完成。特点:全书材料丰富,诸志叙述详备,本纪书法得当,列传编纂受理学影响;缺点:加工整理不足;错论疏略混乱极多;对南宋材料未认真整理摘取,详北和略南,隐讳宋元战争中蒙军失利的史实,以道学为评论是非标准,对元朝多加辩解回护,

大量保存善恶不实之处,封建迷信色彩充塞。

《辽史》特点:1、保存了弥补珍贵的辽代史料;2创设了一些新的表志;3所附《国语解》有多种价值;

4受理学影响很大。缺陷:成书过于仓促,重复错误失载很多。

《金史》特点:1、首列《世纪》,追求建国前的历史,又设《世纪补》叙述三个有号无位的皇帝;2独设其他正史所无的《交聘表》,列全与宋夏高丽交涉往来情况;3、诸志较详;4附有《国语解》;5缺点:

以理学为指导思想

二、马端临和《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是一部典志体通史,全书贯穿历代典章制度,由上古至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分门另类,原委了然,列为24考,其中5考是新创。写作方法:“文”“献”“考”

《文献通考》的地位:

1、有继往开来之功;

2、继承了以往史家的”会通“思想;3补充了《通典》以后的历史;4发展了《通典》

的门类;5贯通经世致用的思想;6重视经济;继承了古代反五行迷信的传统

第六章封建史学的衰微

第一节明朝官修史书

一、史馆制度的不健全

1、起居注官偶设常废;2翰林史官通常只有名衔而无实务;3实录屡经修订纂改。

二、《元史》的编修

《元史》修撰于明朝,迅速成书,主要记载了自1260-1368年的蒙元历史,纪传体,廿四史之一,该书遗漏很多,突出的有:1详略悬殊,疏漏太多;2杂乱重复,缺乏熔铸加工;3取材未能广征博引。原因:统治者急于成书,又猜忌苛察,修史者迫于时限,又畏得罪;修纂班子,本非史才,也没能力使用蒙文、

外文资料;元代文献相对匮乏。

三、《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经前后两次纂修而成,它最大的特色是收载各类典籍有为宏富,当时收录的图书达7、8千种,最大的限度的保存了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文献资料,辑录典籍时奉行了不增减片语,照录原文的原则,将有关资料,整断整篇以致整部的收入

1.我国最早的史官是见于文献记载的皇帝时仓颉和沮诵。

2、《诗经》相传为孔子著,共305篇,分风、雅、颂三大部分。

3、商周的甲骨卜辞和铭文(金文、钟鼎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档案,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档案汇编。

4、甲骨文已含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记事要素。

5、春秋时期各国都有史书,其中晋国的曰《乘》楚国曰《梼杌》、周叫《春秋》

6、《春秋》为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著

《左传》为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完备编年体史著。

《世本》为先秦初创纪传体规模的史著

7、纪传体史书有两特点:以人物传记为主,体现了重视人为的时代精神;以书、表形式表现了记载的全面

性合系统性。

8、《史记》创立了组织完备的纪传体

《汉书》完成了纪传体体例的正统化和系统性。

9、《汉书》由班顾、班彪、班昭和马续四人共同完成。

10、《汉书》有八表及《天文志》由班昭和马续(写《天文志》)补作。

11、《别录《和《七略》二书为我国古代目录学之祖

12、《东观汉记》为东汉汉明帝所修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官修当代史

13、魏明帝太和年间在中书省设置著作郎,完全意义上的史官设置开始,北齐设史馆,以宰相兼领,常监

修国史。

14、《后汉书》的作者为范晔,该书撰述宗旨为正一代得失。十志来自司马彪的《续汉书》,是梁人刘昭

为其书作住时补入的。

15、《魏书》的贡献在于“十志”,其中《释老志》记述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佛道二教在北方的发展变革

16、刘勰《文心雕龙》的《史传》篇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而《史通》是第一部史学理

论专著

《三国志》是“前四史”中体例上只有纪传而无志表的史著

17、《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它是一部涉及上千年的西南地区史

18、《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炫之是一部专载北魏时期洛阳伽蓝的专著

19、郦道元《水经注》为北魏时期一部很有影响的重要历史地理著作,清代致力于它的学者很多,使之成

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称“郦学”

20、在史地学注书中,《三国志注》《水经注》《文选注》并称三大民名注

21、公元593年,隋文帝下诏禁绝私修国史

22、唐贞观三年,决定设立史馆专门从事修史工作,并由宰相监修

23、起居注始于汉朝,东汉明德马皇后由《明帝起居注》

24、唐武德四年,起居舍人令狐德芬向唐高祖建议修前代史,唐高祖采纳这建议颁布《命萧瑀等修六代史

诏》

25、在唐初所修八部“正史”中,属于通史纪传体的有《南史》《北史》两部,都是李延寿作的。其中一人

独撰两部的史家有姚思廉和李延寿

房玄龄《晋书》被称作“御撰”

26、《隋书》十志,包括梁、北齐、周、隋、陈五代典制

27、刘知几论史家“三长”为才、学、识

28、《通典》是杜佑著我国第一部典制体通史,它于《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

29、会要是专记断代皇典制的史体

30司马光修《资治通鉴》的助手有刘攽、刘恕、范祖禹、三人。堪称我国历史编撰学上集体合作于个人分

工负责相结合的典范

31、《资治通鉴》的编写步骤分三步,依次是编成从目、组织长编、笔削定稿。其姐妹篇有《稽古录》《资

治通鉴考异》《通鉴举要历》

32、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创立了纪事本末体

33、《宋史》为二十四史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为脱脱所修

34、“三通”为《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的和称

35、元代旅行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记述了海外90多个国家合地区的风土人情、贸易状况

36、《永乐大典》为我国古代最大的类书,

《四库全书》则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古今图书集成》为现存的古代最大类书

《明史》在二十四史中修专时间是最长的

37、清初形成了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子为首的三大经世致用史学流派;以黄宗羲为首的浙东学派,以

顾炎武为代表的浙西学派,,以王夫子为代表的湘西学派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有组织的系统的学术专著

38、顾炎武《日知录》,王夫子《读通鉴论》

39、在乾嘉史学中,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钱大昕是以考史著称的三大家

40、《圣武记》是魏源研究当代史的名著,而所著《海国图志》则充分全面表现了其向外国学习恶化抵御

外来侵略的思想

41、《西域水道记》是徐松深入研究西北史地的最重要成果,该书的体力依照《水经注》

42、夏燮《中西纪事》重点记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而另一部传世之作《明通鉴>是鸦片战争后系统

研究明史第一部著作

43、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的刊布,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真正开端

44、夏曾佑《中国古代史》为我国第一部新型历史教科书,同一时代另两部杰出历史教科书为史学家柳诒

徵《历史史略》和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45、王国维创立二重证据法的治史方法,将地下出土的甲骨文、金文、铭文。钟鼎文史料与文献资料作综

合印证研究,为古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46李大钊于1924年写成《研究历史的任务》《实学要论》的论著,以唯物史为指导,就史学基本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1930年郭沫若写成《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

展全国程的著作

47、1933年李平心撰《中国近代史》为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作。1937年吕振羽撰《中国政治思想史》为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通史著作

48、20年代中国史界出现疑古考信派,其代表人物为顾颉刚

历史:

历史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即活的历史事实;二是指历史的记载,即被史学家认

识或掌握了历史的事实。

史学:

是一门以人类客观历史为对象,利用各种史料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规律的科学。

《春秋》:

为春秋末年孔子依据《鲁春秋》采列国史料,按理编纂而成,改书以鲁国12位君主世系为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载了240多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著。

《左传》:

相传为左丘明所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成书于战国初年,该书原是一部独立史著,今以传附经的形式是由西晋杜预改编而成的,全书按鲁国12位君主次序,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的春秋历史,该书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事言皆记,史记结合,叙事得法,文笔生动,对后代史学影响

至深甚广,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史记》:

西汉史家司马迁所著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以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区分限定所记内容,全文反映了社会生活内容,为封建史学开创了一种适合社会需要的史书体例。

《汉书》:

东汉史家班固所著我国第一部断代纪传体史书,该书完成了我国纪传体体例的正统化,规范化,以后历代

正史皆沿袭其例。

前四史:

为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晔的《后汉书》四部纪传体史书的和称,前四史就是我国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也是二十四史中取得成就最高的四部。

《华阳国志》

晋史家常璩所著一部涉及上千年西南地区历史地理人物等方面的内容的地志体史书,该书对秦国在巴蜀设郡县开水利,诸葛亮征南中等事实记叙较它书都系统详细,特别是记载了许多西南少数民族或部落的历史

传说、风俗习惯、分布地区,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洛阳伽蓝记》

东魏文学家杨炫之所著一部有关北魏时期洛阳伽蓝(梵语佛寺)的一部专著,该书内容还兼叙当时洛阳京城布局和各个官署的位置,城区和里巷手工业商业盛况,外国商人来京贸易和南朝士商在洛阳居住情况,以及各国的风土人情等,是研究南北朝及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及古代辖市建筑的重要参考资料。

《水经注》:

北魏骊道元所著的一部重要历史地理著作,该书不局限于条列河流水道和河流山脉的位置关系,而且因山记水、因地记事,不仅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历史研究和考古方面也具有极多的价值。

《命萧禹等修六代史诏》:

唐武德四年(621年)起居舍人令狐德棻向唐高祖建议修前代史,以便保存文史,贻鉴今古,唐高祖采纳这一建议,于次年颁布《命萧禹等修六代史诏》,决定修撰梁、陈、北魏、北齐、周和隋六代史,后因种种原因而未完成。但此次修史为唐朝官修正史打下基础,对唐初史学发展产生的重要的影响。

五代史:

唐太宗时期由姚斯廉修梁史、陈史、李白药修北齐史、令狐得芬修周史、魏征修隋书,五部纪传体合称,这五史全为纪传,没有表志,因此又合称五代纪传,五代史撰成是唐初正史修撰的一大成果。

三长说:

为唐代史评家刘知几提出,刘知几认为史家应具备才、学、识三长.才指历史研究与写作能力;学指掌握史料的广泛和深度;识一是指能对史料进行正确的答案与取裁,二是指在写史时能做到“善恶必书”。三长说

是评定史家素质优劣的具体标准。

《通典》:

为唐代史家杜佑所撰我国第一部专叙国代典章制度的通史著作,该书将各种制度的沿举兴废和历代对各种制度的评价,分九各门类尽行收纳,并用说、论、评等形式发表撰者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资治通鉴》:

为北宋史家司马光所著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记事起于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迄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60年),含1362年史事,该书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高的

地位。

记事本末体:

南宋史家袁枢所创立的体裁,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史书,编撰方法,拓宽了史家治史的途径,北史家广泛采

用,自此改体与编年、纪传体构成失学三体。

《通志》:

为南宋史学家郑樵所著,该书是继《史记》之后仅存的又一部大型纪传体通史,体例仿《史记》而有变化,含纪、谱(表)、略、(志)、世家、记载、列传等六种。记事上起三皇,下迄于隋,唯二十略中涉及典章制度部分延伸至唐,该书在史学史上的贡献,既得力于二十略中的精粹部分,更由于书中那些不周于传

统的史学见解。

二十略:

为南宋史家郑樵所著,《通志》一书中的典章制度部分,二十略几乎包括了古代文化史的全部内容,是郑樵一生的学术总汇,也是《通志》全书的精华。后人因此将《通志》与典制体史书〈通典〉〈文献通考〉

并称为“三通”。

三通:

为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三书合称。其中〈通典〉〈文献统考〉为典制体通史,〈通志〉为大型纪传体通史,因该书典制部分:二十略,取得很高成就,成为全书的精华,人们习惯

上将之与《通典》《文献通考》并称为“三通”。

《文献通考》:元初史家马端临所撰的一部典制体通史,全书综贯历代典章制度,由上古至南宋嘉定年间,分门别类为24考,其中19考参照《通典》,另5考为新创,改书撰写遵循文、献、考(注)三原则。

《永乐大典》:

明朝永乐年间官修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知识全书,该书前后两次纂修而成,最大特色是收载各类典籍极为宏富,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明初以来各种学科的文献资料,该书后遭散

失、焚毁,今存残本。

四库全书:

乾隆时期编撰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一部大型丛书,,它包含了我国18世纪后期以前分大部分著作。共收集经、史、子、集四部书3457种近10亿万字。它的编纂是清政府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集中表现,对于古代图书的保存还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给后人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合方便条件。

九通:

为九部典制体史书的合称,他们分别为杜佑的《通典》郑樵《通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及清代官修《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十通加清末民初刘锦藻著《清

续文献通考》)》

《海国图志》:

为近代进步思想家合史学家魏源所著,该书是受林则徐重托,在林则徐《四洲志》《华事夷言》基础上先后三次编写,增补而成,该书是一部详备的世界史地教科书,也是魏源”师夷制夷“思想的结晶

二重证据法:

为近代史家王国维在继承乾嘉考据学基础上创立的治史方法,它将地下出土地甲骨文,全文十六与文献资

料综合,印证研究,为古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古史辩派:

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重要学派,代表人物为顾颉刚,改学派疑古考信,对古史的荒遥传说澄清之功,对古史研究的发展有奠基之劳,但他们没有正确理论指导,其古史研究基本上海停留在文献整理的阶段,

甚至疑古辩伪也往往有过头的地方。

夏蘷:

他一生著述颇丰,编写《明通鉴》《中西纪事》等多种史书。《中西纪事》记叙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揭露了英法美俄等国侵略罪行合清朝统治阶级的腐朽,热情颂扬了爱国反侵略的人民群众,夏蘷是鸦片战

争后系统的研究明史的第一人。

中国史学史-简答部分

1、口叙史事(传说历史)的特点:

一是传说的人物被神话,二是英雄人物都是群众利益的代表。

2、《春秋》产生的客观条件(社会历史条件)

商周以来不断积累的各种档案,编年记为《春秋》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历代史官逐渐积累了一些学作经验,为《春秋》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上的借鉴;时代变化把官府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私人治史

成为可能。所以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这种编写方法是对古老的编年纪的继承,又为后来一些史书所袭用;2、中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带有鲜明目的写作史书,这种写生方法对后来的史学有很大影响;3、中国第一部由私人独立编撰而成的史书,开我国私人修史的先例;4、记事重点在当代,略古详今,这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

5、记载了一些自然科学的内容,这一传统为后来历代“正史”所继承。尤为古代天文的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4、《左传》在史书编纂技术上的成就:

1、记事完整清晰,对于主要历史事件必叙其前因后果;

2、事言皆记,突破了已往分别记言、记事的格局;

3、创造了“君子曰”等史评形式,开创了后来史学的“史论”之先河;

4、文笔生动,善于描写战争场面和刻画

人物性格等。

5、《左传》的历史观:

在天人关系方面,坚持神意史观,却又受到怀疑天道,重视人事的社会思潮影响;2、注意到民心向背与战争胜负、国家兴衰的关系;3、对这会变革的态度,既有强调旧的保守观点,又表现出相当进步的观点;4、

重视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

6、列举出先秦六部史书:

《春秋》《左传》《国语》《竹书纪年》《世本》《战国策》

7、邹衍的历史观:

时间上他不仅把人类社会推至开天辟地,而且一直追溯到天地来生之前,给人以真正的历史纵深感;提出新地理学说(九洲说),扩大了人们的空间视野;倡“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是按照五行相胜相生的原理

循环转移的,每个朝代受五行中的某一行支配。

8、纪传体史书的特点:

以人物传记为主,体现了重视人为的时代精神;以书、表形式表现了记载的全面性合系统性。

9、两汉史学发展的特点:

史学思想正统化;2、著史目的明确化;3、史书体例规范化;4、官方修史制度化。

10、《史记》撰述宗旨:

吸取治国经验,进行道德教育;2、歌功颂德,为汉政权树立丰碑;3、进行文化总结,成一家之言。

11、《史记》编辑学上的贡献:

创立规模宏大,组织完备的纪传体例;信守以实录著史的原则;创立序、论、赞的史论形式;确定详近略

远的编纂原则

12、史学思想上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积极方面,对人为作为的认识;对历史变化规律的探讨;对经济活动的重视。消极方面:以血统论确立了

一套帝王传授体系和民族大一统的理论根据;尊孔尊儒倾向为儒家独尊做了舆论宣传;循环论观点

13、《汉书》的正统观:

君权神授说;2、以正闰说取代三统、三正说;3、天人感应说更加系统化;4、强调封建等级制度不可逾

越;5、尊儒崇礼

14、《汉书》的史学编纂学成就:

完成了纪传体的正统化和规范化:a改通史为断代史b进一步确立本纪正统地位c取消世家,归入列传d 整齐列传的编次与命名e该书为志,夸大典志史的记载范围,此外对史料的审慎态度,记事的基本实录

15、《汉书》史学思想积极方面:

颂扬统一大业b提高爱国精神c揭露封建官吏的丑行d注意民生的经济观点;

16、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官私修史观成风;2、史籍数量宏富。3、史籍类型多样,且多为新创体例。4、史学地位的提高,

17、封建史学发展的原因:

1、各政权对修撰史书的重视,推动了史学的进一步发展;

2、世族门阀制度的形成,刺激了史学的发展;

3、历代政府重视对文献典籍的搜集和保护,对史学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4、纤维纸普遍用于书写,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5、学术思想从经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学术气氛

18、《后汉书》的思想特点:

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始终贯彻正一代得失的宗旨;重视“节义”,将其作为衡量历史人物的重要

条件;具有无神论思想因素

19、三大史学名著:

裴松之的《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李善的《文选注》合称

20、唐初设史馆修史的原因:

政治统一,2社会经济发展,3封建统治者重视

21、列举出唐初八部“正史”及修撰者

姚思廉《梁书》《陈书》,李百药《北齐书》,令狐得分《周书》,魏征《隋书》,史馆集撰《晋书》,

李延寿《南史》《北史》

22、《史通》涉及那些内容:

史书体例;史料处理;史才;史书写作;书法(笔法)

23、《史通》诞生的原因:

唐以前浩繁的文献积累,为刘知几商榷史篇提供了素材;前人的许多学术思想,为他写作所借鉴;刘本人

所思想爱好和所处的社会条件

24、刘知几《史通》的历史编撰理论

认为历史编纂的目的和作用,是要“劝善惩恶”“激扬名教”;关于编撰的内容,主张在已往史书“五志”的基础上“广以三科”增加“三志”;关于编纂体例,有六家、二体之说,主张断代的编年与纪传二体并行不悖;关于史才问题,提出了史才的“三长”说(才学识)和评定史才优劣的具体标准;在修史制度方面,反对设官局修史之制,主张“一家独断”个人修史;在历史写作方面,主张以收录育书以贵,以简要为主,反对文人参

与史书编撰

25、杜佑的史学思想:

1、对封建社会摹本结构的认识相当深刻,高度重视社会经济,

2、承认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敢于是今非古的历史进化论的观点,

3、研究历史目的,就是要总结历史经验,以“资治”当代,从宏观着眼,联系社会背景和国家有关制度、政策,认为“安史之乱”是当时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4、特别强调礼、乐的重要性,

26、《通典》的影响:

它是我国第一部专叙国代典章制度的通史,1、在史书编纂学上,将断代的礼制融会贯通,撰成一书,开创了史书编撰的新途径;2、在史学史上,从史深思想之深度,史料与内容之博瞻,体裁方法之创新,堪称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块里程碑;3、在史料价值方面,广为收集,且治学严谨,所用材料多经考证,比较可

27、宋代史学繁荣的表现:

官方修史,在唐制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善的修史机构;2、史学名家辈出,史书数量空前增多;3史书体裁日趋完备,史学范围进一步扩大;4“会通”思想成为史学主流,是宋朝史学思想上的一个突出特点;5历史文

献学的显著发展

28、宋史学繁荣的原因:

经济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的环境,为史学发展创造了条件,封建国家的内忧外患,向治史者提出了新课题;

2、以儒立国,提倡古文致治,客观上需要史学为政治服务;3社会上读史讲史风气浓厚,史书负责制和流

通便利;4、学术探讨气氛浓厚,史家强调“通变”“独断”

29、《资治通鉴》诞生的条件:

1、时代的需要和个人的宿愿学识;

2、朝廷的支持和官私相辅;3参编诸人的通力合作和修编方法的完善,

《历年图》的出现

30、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自始至终表现出鲜明的鉴戒史观;2、记事详于政治,尤其是军事,史料分配略远详近,乱世多面影响;3、继承了古代史学求“通”的传统,但也受到其政治的影响;4、“礼”是其史学思想的轴心,史论大多为从个决度阐述礼乐教化的议论,具体记载也大都以此为度;5突出宣扬尊君的英雄史观,也能注意民心向背对社

会治乱的影响;6不信怪诞符瑞和传统正闰说的观点

31.列举出史学三体及各一部作品:

纪传体-《史记》,编年体-《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体

32.郑樵的史学思想:

1、主通明变,提倡编写通史;

2、注重自得,独断之学,提倡修史成一家言;3强调据事直言,反对妄学《春秋》褒贬之法;4主张史书纪实,削去妖学的“五行相应之说”;5倡导求实的学风,反对空谈义理与专

务辞章之学

33.王世贞的史学思想:

接受六经皆史的主张,并加以系统阐发;主张以史直书,反对任情褒贬,肆意曲笔;反对宗教迷信

34.李贽的进步史观:

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主张“与世推移”的历史发展观;;民本思想

35.列举出明末清初经世致用史学三大流派及代表人物

浙东学派-黄宗羲;浙西学派-顾炎武;湘学派-王夫之

36.顾炎武的史学特点:

注重探讨现实问题,提出学术“经世致用”主张;重视实行留心民间疾苦,力图改革弊政;注重实行调查,

重视史料的依据

37.黄宗羲的史学特点

致力于明史研究和修撰,注意对当代文献的收集,开创学术思想史的新例,富有胆量和卓识的史论

38.王夫之的史学观点:

博大精深的历史哲学思想;对古代历史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论;提出一套论史方法,即要做到知人论世

39.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系统阐发“六经皆史”说,使之成为他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核心,“六经皆史”理论对史学重要意义:一是扩大了

历史研究、史料收集的范围,二是针对时弊

40.章学诚的史学思想:

系统阐发“六经皆史”说,使之成为他经世致用史学思想的核心,六经皆史理论对史学重要意义一是扩大了历史研究、史料收集的范围,二是针对时弊,批判了空谈主义的宋学和专事考据的汉学;倡言“史意”(史义),认为史学的义、事、文三要素中,以义为主,史家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史学理论和观点;强调“史德”(心术),认为史家著史应具有忠于客观史实,务求公正的良好学术品德;提出历史编撰体例的改革方案,

把以往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二类,重撰述之作,提出将史学三体熔铸于一炉,从而收取各体之长。

41.章学诚方志编撰思想:

规定地方志性质,提高了方志在史学中的地位,系统阐明方志内容和体例,规定方志“三书”(志、掌故、

文征),认为修志也须有识、明、公三长。

42.列举经世致用史学新风的三位代表人物和作品

龚自珍《尊史》,《古史钩沉论》;魏源《圣武记》《海国图志》;姚莹《康輶纪行》;徐继文《瀛寰志

略》

43.梁启超“新史学”的理论框架:

第一次明确阐述用进化学说作为历史研究的指导,;采用历史分明的方法论述历史的进程发展;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各种理论拿来为己所用,精心编织“新史学”体系

44.乾嘉史学形成的原因:

明末清初以采考证学的发展,成为乾嘉史学的学术渊源;封建文化专制空前强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逐渐把精力转向古书的校勘、整理上来;清政府为了将学术纳入其御用统治范围面倡导和大力扶持

45.列举出乾嘉考史三大家及其代表作: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46.列举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史学三部历史教科书和作者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柳冶徵《古代史略》,刘师培《中国历史教科书》

47.列举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代表人物

a.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分别在疑古考信(以顾颉刚为代表),建设史学理论体系(以梁启超、胡适、何柄松为代表)用新方法整理研究史料(以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等方面取得客观成就。

b.1927-1923年为第二个阶段,资产阶级史学阵营发生分化,一批反动学业者打着历史研究的幌子,以史寓今,以中国国情的“特殊性”来论证“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终遭破产,另一批较为正直的学者继续专心于史学研究,在史学理论、古史考订、考古发掘等诸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如何柄松、顾颉刚等)

c.1937-1949年为第三阶段,资产阶级史学阵营分化更加剧烈,一批反动学者充当日本侵华叫嚣的内应,美化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和论理道德,使史学研究走到绝路,一批正直爱国史学家转而推崇传统史学中致用学风,利用史学研究为抗日救国尽力,使资产阶级史学在诸多史学研究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如钱穆等)

48.列举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三个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a.1919-1927年为革命创时期,李大钊《研究历史的任务》《史学要论》,蔡和森《社会进化史》,瞿秋白《社会科学概论》;

b.1927-1937年为形成时期,围绕“中国向何处”这个问题进行10年大论战。郭沐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30年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李平心《中国近代史》(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史著作),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我国第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中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的通史著作)。

c.1934-1949年为成长时期,这一时期通史研究,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都有重要著作问世,社会史方面,吕振羽,邓初民的研究和著述

较突出。

自考本科 资产评估重点

第一章总论 本章是资产评估的理论性、方法性、基本概念的章节,在历年考试中,本章的比重较大。 1、一般地说,资产评估是指通过对资产某一时点价值的估算 2、资产评估的特点:现实性、市场性、预测性、公正性、咨询性 3、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发生的前提条件不同、目的不同、执行操作者不同。当然,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也是有联系的,二者相辅相成。 4、资产的价值是由资产所具有的获利能力决定的。 5、按资产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6、有形资产是指那些具有实体形态的资产,包括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流动资产等。按资产能否独立存在可以分为可确指的资产和不可确指的资产。 7、不可确指的资产是指不能独立于有形资产而单独存在的资产,如商誉。目前不可确指的资产只有商誉。 8、价值类型制约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主要价值类型有: 市场价值。 在用价值:在用价值是指特定资产在特定用途下对特定使用者的价值。 投资价值:投资价值是指资产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的的特定投资者或某一类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 9、资产评估的假设: 继续使用假设公开市场假设:公开市场是指发达与完善的市场条件。公开市场假设是基于市场客观存在的现实,即资产在市场上可以公开买卖,不论资产的买者或卖者都希望得到资产最大最佳效用。 清算(清偿)假设 10、资产评估的原则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即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和资产评估的经济原则。 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独立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专业性原则 资产评估的经济原则:贡献原则、替代原则、预期原则 11、资产评估基础日一般的基准时点是日。 第二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要求 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评估基本方法的运用及方法中各个指标的确定。

最新自考资产评估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1年自考资产评估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某宗土地的土地取得成本为500万元,土地开发费为1000万元,土地开发期为1年,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为8%。该土地投资利息为() A.120万元 B.80万元 C.60万元 D.100万元 答案:B 解析提示:500×1×8%+1000×1×8%×0.5=80万元 2、被评估设备购建于1993年,账面原值50万元,1998年对该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投资12万元,2000年对该设备进行评估,经调查,该类设备1993年、1998年及2000年的定基物价指数分别为100%、125%和130%,则该设备的加权投资年限为( A ) A.6.19年 B.6.03年 C.6.06年 D.6.23年 答案:A 解析提示: 7×{[50×(130%/100%)] /[ [50×(130%/100%)+12×(130%/125%)]}+2×{[12×(130%/125%)]×/[50×(130%/100%)+12×(130%/125%)]}=7×{65 / [65+12.48]}+2×{12.48/[[65+12.48]} =6.19年 3、某机器设备的市场价格为10万元,运杂费为3000元,直接安装成本为1000元,间接成本为直接成本的7%,该机器设备的重置成本为(A) A.111280元 B.104070元 C.104210元 D.111000元 答案:A 解析提示:(10+0.3+0.1)(1+7%)=11.128万元 4、一台数控机床,重置成本为200万元,已使用2年,其经济寿命为20年,现在该机床的数控系统损坏,估计修复费用为20万元,其他部分工作正常。该机床的实体性贬值额为(A)。 A.38万元 B.18万元 C.20万元 D.30万元 答案:A 提示解析:20+(200-20) (2/20)=38万元 5. 被估企业拥有某钢铁厂发行的3年期的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1 000张,每张面值100元,年利率12%,按复利计算利息。评估时债券的购人时间已满2年,当时的国库券利率为10%。评估人员通过对该钢铁厂的了解,认为该债券风险不大,并已接近到期日,故按1%作为风险报酬率,并以国债利率为无风险报酬率,折现率定为ll%。该钢铁厂债券评估价值为:() A. 126 450元 B. 140 500元 C.114032元 D.102732元 答案:A 提示解析:到期价值=l 000×100× (1+12%)3=100 000×1.405 =140 500(元)

自考资产评估重点按章节

资产评估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资产评估的含义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 资产评估: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规定和有关资料,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适用的原则,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按照法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过程。 资产评估六大要素:主体、客体、特定目的、程序、价值类型和方法。 主体:是指资产评估由谁来承担,评估工作进行的重要保证 客体:评估的对象,内容的界定 特定目的:资产业务发生的经济行为,决定和制约价值类型和方法的选择 价值类型:是对评估价值的质的规定,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约束性。 方法:是确定资产评估价值的手段和途径。 二、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现实性 现实性是指以评估基准期为时间参照,按这一时点的资产实际状况对资产进行的评定估算。资产评估的现实性表现的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评估直接以现实存在为资产确认、估价和报告的依据,没有与过去业务及其记录进行衔接、均衡、达成一致等约束,只需要说明当前资产状况; (2)以现实状况为基础反映未来; (3)现实性强调客观存在。 (二)市场性 (三)预测性 用资产的未来时空的潜能说明现实。未来没有潜能和效益的资产,现实评估价值是不存在的。 (四)公正性 资产评估行为对于评估当事人具有独立性。 (五)咨询性 是为资产业务提供的专业化估价意见,无强制执行效力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 第二节资产评估的对象 一、资产的含义

资产作为被评估的对象,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 (一)资产是一种权利 (二)资产是一种获利能力 (三)资产必须为某一主体所拥有和支配 二、资产的分类 从西方发达国家资产评估历史分析,最初的资产评估对象主要是不动产。 第三节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一、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 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对资产评估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即资产发生怎样的经济行为时应该评估和可以评估; 二是:不同的经济行为决定了评估价值类型的差异,引致资产评估结果的差异。 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主要有:资产转让;企业兼并;企业出售;企业联营;股份经营;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清算;抵押;担保;企业租赁;债务重组等等。 二、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一)价值类型的作用 价值类型:是指评估价值的含义,是评估价值质的规定。 1.价值类型是影响和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重要因素。 2.价值类型制约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3.明确评估价值类型,可以更清楚地表达评估结果,可以避免报告使用者误用评估结果。 (二)价值类型的类别 1.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的理解从三个方面把握;(1)公开和公平的市场条件;(2)当事人是理性的;(3)市场价值是价值估计数额。 2.在用价值 在用价值:是指特定资产在特定用途下对特定使用者的价值,该价值类型重点反映了作为企业组成部分的特定资产对其所属企业能够带来的价值,而并不考虑该资产的最佳用途或资产变现所能实现的价值量。 3.投资价值 与市场价值相比,投资价值是个人的价值,它未必是市场价值。 4.持续经营价值 如果持续经营价值超过生产终止时的生产价值,那么进行经营是有意义的。 5.清算价格 清算价格一般低于现行市场价格,这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 清算价格一般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 (1)资产的通用性;(2)清算时间的限制。 6.保险价值 保险价值是指可能因危险造成损失的实体项目的重置和(或)重建成本。 7.课税价值 (三)价值类型决定因素 主要因素包括:

自考 资产评估00158模拟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表述中不符合资产评估科学性原则的是( ) A.必须根据评估的特定目的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和方法 B.对于特定的资产业务价值类型的选择具有唯一性 C.对于特定的资产业务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唯一性 D.对于特定的资产业务评估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2.狭义的资产评估程序不包括( ) A.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B.编制资产评估计划 C.评定估算D.编制和提交资产评估报告书 3.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差额,是一种( ) A.实体性贬值B.功能性贬值 C.有形损耗D.经济性贬值 4.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力作用所导致的资产贬值为( ) A.实体性贬值B.功能性贬值 C。技术性贬值D.经济性贬值 5.某资产预计纯收益为:前三年分别为5、4、6万元,本金化率和折现率均为100%,采用年等值 收益额资本化方法计算的评估值为( ) A.49.5万元B。49.7万元 C.49.8万元D.50万元 6.需要安装的设备,且安装调试周期长,其重置成本除考虑正常费用外,还要考虑( ) A.安装费B.运输费 C.资金成本D.调试费 7.用物价指数法将设备的历史成本调整为评估基准日的成本,该结果是( ) A.超额投资成本B.超额运营成本 C.复原重置成本D.更新重置成本 8.以下是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机器设备 B.它运用的条件是生产能力与价格存在一定比例关系 C.它运用的条件是生产能力与价格呈反比关系 D.指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0.4~1.2之间 9.下列基本参数中,不属于估算设备的成新率的参数是( ) A.设备总使用年限B.设备实际已使用年限 C.设备名义使用年限D.设备剩余使用年限 10.不是由政府决定的土地价格是( ) A.基准地价B.标定地价 C.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D.转让价格 11.土地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决定于土地( ) A.稀缺性B.用途多样性 C.位置固定性D.价值增值性 12.某待评估宗地与交易案例相比而言,某地段要好,由此引起待评估宗地的价格比交易案例

资产评估 自考 讲义

第六章流动资产评估 一、考情分析 近三次考试内容,全面介绍本章内容在历年考试中出现的题型、分值和所占比例,说明本章内容在考试中的重要性,并大致描述考点,提醒考生听课时重点注意: (一)本章过去考试平均5分(单、多、计算) (二)未来趋势5分(单项选择题,多是计算性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 本章共三节内容: 第一节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流动资产的内容及其特点 (一)内容: 1.现金。2、各项存款。3、应收账款。4、预付款。5、存货。6、短期投资。7、其他。 (二)特点: 1.周转速度快。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内,改变其实物形态,将其价值全部转移到所形成的商品中,从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判断流动资产的标准是看周转状况。 2.变现能力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出售和变卖,变现能力强是流动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主要特征。 3.形态多样化。流动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变形态,经过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 (三)分类 按流动资产的存在形态,分为四类: (1)货币类,包括现金和各项存款; (2)实物类,包括各种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 (3)债权类,包括应收账款、预付款等; (4)其他流动资产。 【例题1·多选题】(2009)流动资产包括()。 A.现金 B.应收账款 C.股权性投资 D.在产品 E.长期债券 [答疑编号1]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预付款项、短期投资等。

二、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 (一)流动资产评估是单项评估。 无需考查其综合获利能力。 (二)必须选准流动资产评估的基准时间。 由于流动性和波动性强,不同形态的流动资产随时发生变化,价值变动性较大。(为便于利用会计资料,简化评估过程)所选评估基准日应尽可能在会计期末。 (三)既要认真进行资产清查,同时又要分清主次,掌握重点。 量大、种类多,需要考虑评估时间及成本。 (四)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强。 价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资产的账面价值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流动资产的现值,可以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评估值。评估流动资产时无需考虑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因素,而资产的有形损耗(实体性贬值)的计算也只适用于低值易耗品以及呆滞、积压流动资产的评估。 三、流动资产评估的程序 (一)确定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二)对有实物形态的流动资产进行质量检测和技术鉴定。 (三)对企业的债权、票据、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四)合理选择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的选择,一是根据评估目的选择,二是根据不同种类流动资产的特点选择。 从评估角度讲流动资产划分为四种类型: (1)对于实物类流动资产,可以采用市场法和成本法。 (2)对于货币类流动资产,其清查核实后的账面价值本身就是现值,只是应对外币存款按评估基准日的国家外汇牌价进行折算。不需要进行评估。 (3)对于债权类流动资产评估只适用于按可变现值进行评估。 (4)其他流动资产,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 (五)评定估算流动资产,产生评估结论。 第二节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 一、材料评估 (一)材料评估的内容与步骤 评估中的材料主要是指库存材料。 1.库存材料的内容

自考资产评估公式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x 成新率 二、重置成本的估算: 1重置核算法: (1)按人工成本比例法计算: 间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x 成本分配率 成本分配率=间接成本额/人工成本额x100% (2)单位价格法: 间接成本=工作量(按工日或工时)x 单位价格/按工日或工时 (3)直接成本百分率法: 间接成本=直接成本x 间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百分率 2. 物价指数法: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x 资产评估时物价指数/资产购建时物价指数 或: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x (1+物价变动指数) 3. 功能价值法: 重置成本参照物参照物年产量被评估资产年产量重置成本 被评估资产 4.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X ?? ? ??=参照物资产的产量被评估资产的产量参照物资产的重置成本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 X 表示是一个经验数据,称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 统计分析法:K=R ’/R K---资产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的调整系数 R ’-----某类抽样资产的重置成本 R----某类抽样资产的历史成本 三、实体性贬值及其估算: 1.观察法(成新率法): 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x (1-实体性成新率) 2.公式计算法: 使用年限 实际已总使用年限预计残值重置成本体性贬值资产的实?-= 总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100?= 定利用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法际利用时间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实资产利用率 三、功能性贬值及其估算 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测算方法: ∑=??? ? ???=n t 1系数折现净超额运营年本被评估资产年功能性贬值额被评估资产 (超额投资成本可视为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 四、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1001???? ????????? ??-=x 生产能力资产原设计利用的生产能力资产预计可被贬值率经济性 ()n r A P ,,1????? ??-?=税率所得益损失额资产年收贬值额经济性: 五、成新率及其估算 1. 使用年限法:成新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预计尚可使用年限)×100% 2. 修复费用法:成新率=1—修复费用/重置成本×100% 六、收益法: 1.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情况: 评估值=()()∑=+++=n t t t t r A r R P 111 R i---未来第i 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收益期有限时, R i-中还包括期末资产剩余净额。 n----收益年期 r-----折现率

2020资产评估必考重点完结

1.被评估设备为1995年从英国引起设备,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格是20万英镑。2011年评估时英国生产厂家已不再生产这种待估设备,其替代产品为国内其他企业1999年从英国进口的设备,CIF价格为30万英镑。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以及与之比较的企业均属于进口关税、增值税免税单位,银行手续按CIF价格0.8%计,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加银行手续费之和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含在设备价格中不需要另行计算,被评估设备尚可使用5年,年营运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万元人民币,被评估设备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评估时英镑与美元的汇率为1.4:1,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8:1。 要求:(1)什么是重置成本法?适用哪些范围?(2)物价指数法与重置核算法区别?(3)根据上述数据估测该进口设备的重置成本、设备的成新率、功能性贬值及评估价格。(4)若该企业评估日目的在于此设备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其企业应进行怎样的账务处理? 答:(1)重置成本法是现时条件下,被评估资产全新状态的重置成本减去该资产的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和经济贬值,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重置成本法适用于持续使用假设前提下的机器设备评估。 (2)第一,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仅考虑了从变动因素,因而确定的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既考虑了价格因素,也考虑了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因素,因而可以估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第二,物价指数法建立在不同时期的某一种或某类甚至全部资产的物价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核算法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建成本费用核算的基础上。 (3)①重置成本 由于评估时生产厂家已不再生产被评估资产,应取替代设备的CIF价格比较合理,即被评估设备的CIF价格为30万元。设备重置价=30万英镑÷1.4×8=171.43(万元) 银行手续费=30 ÷1.4×8×0.8%=1.37(万元) 国内运杂费=(171.43+1.37) ×3%=5.18(万元) 进口设备重置成本=171.43+1.37+5.18=177.98(万元) ②成新率=5/(5+6)=45% ③功能性贬值=20 000 ×(1-33%) ×(P/A,10%,5) =13 400×3.7908=5.08 (万元) ④评估价值=177.98×45%-5.08=75.011(万元) (4)无需进行会计账簿调整。 2.甲企业拥有职工人数300人,其中签订10年期劳动合同的100人,签订长期劳动合同的200人,预计经营期10年,每年工资报酬维持在900万元左右。评估基准日为2002年1月1日,经调查去的该企业过去5年的资产收益率、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资料如下: 年限20012000199919981997 甲企业资产收益率RF9.6%9.2%8.8%7.2%8.6% 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RE8%8.5%9%8.6%8.8% 国库利率为2.1%,风险报酬率为3%,故折现率定为5.1%。 要求:确定甲企业人力资源的评估价值。 答:人力资源评估价值=900×(1/5.1%)×[1-1/(1+5.1%)10]×{[(5×9.6%)/8%+(4×9.2%)/8.5%+ (3×8.8%)/9%+(2×7.2%)/8.6%+(1×8.6%)/8.8%]/15}=6915.94×1.06=7330.89(万元) 3.某企业拥有一项地产,未来第一年的纯收益(现金流量)为20万元,预计以后各年的纯收益会按2%的递增比率增加。该地产的折现率为10%,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为40年,评估时已使用5年。 要求:(1)什么是收益现值法?其适用的条件是什么?(2)评估该地产现时价值。 答:(1)收益现值法是指通过估算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并折算成现值,进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其适应的条件是:①资产必须继续使用,而且资产与经营收益之间存在稳定比例关系,并可以计算;②未来的收益可以正确预测计量;③与预期收益相关的风险报酬也能估算计量。 (2)该地产现实价值=== ==232.21(万元)

全国自考《资产评估》答案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资产评估》答案 课程代码:0015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资产评估特点的是(D )1-3 A、预测性 B、咨询性 C、市场性 D、科学性 2、按资产是否具有综合获利能力进行分类,可分为( B )1-7 A、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B、单项资产和整体资产 C、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 D、可确指的资产和不可确指的资产 3、下列原则中,属于资产评估工作原则的是( A)1-17 A、独立性原则 B、预期性原则 C、替代性原则 D、贡献性原则 4、下列各类资产中,适合采用市场法评估的是(D )2-33 A、专用设备 B、受地区、环境等严格限制的资产 C、大部分无形资产 D、通用设备 5、资产评估中的资产损耗与会计学中的资产折旧( B )2-44 A、是相同的概念 B、是不同的概念 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在量上是相同的 6、当资产利用率大于1时,表示资产( A )2-40 A、实际已使用年限比名义已使用年限长 B、实际已使用年限比名义已使用年限短 C、实际已使用年限等于名义已使用年限 D、实际使用年限比总使用年限长 7、折现率本质上是(C )2-51 A、风险报酬率 B、无风险报酬率 C、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 D、超额收益率 8、某设备经济寿命为1O年,目前已使用3年,其控制系统意外受损,估计修复费用需lO 万元,目前该设备重置成本为50万元,则该设备成新率为( C )3-88 A、44% B、50%

资产评估自考题分类模拟题9

资产评估自考题分类模拟题9 一、多项选择题 1. 房地产的存在形态有______ A.土地 B.单纯的土地 C.建筑物 D.单纯的建筑物 E.土地与建筑物合成一体的房地产 答案:BDE [解答] 房地产的存在形态有三种:(1)单纯的土地;(2)单纯的建筑物;(3)土地与建筑物合成一体的房地产。 2. 土地按照所有权归属,可以分为______ A.国家所有土地 B.集体所有土地 C.私人所有土地 D.个人所有土地 E.以上均正确 答案:AB [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土地分类的内容。土地按所有权归属,可分为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 3. 按社会经济用途,土地可分为______ A.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 C.公用事业用地 D.交通运输用地 E.闲置未用土地

答案:ABCD [解答] 按社会经济用途,土地可分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用事业用地、文教、科技和卫生用地等,闲置未用土地属于按利用程度分类的类别。 4. 土地的自然特性表现在______ A.用途多样性 B.面积的有限性 C.空间位置的固定性 D.使用价值的永续性和增值性 E.不可替代性 答案:BCDE [解答] 土地的自然特性表现在以下方面: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土地使用价值的永续性和增值性、土地的不可替代性。 5. 我国的土地资产价格类型包括______ A.抵押价格 B.出租价格 C.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 D.转让价格 E.土地交易成交价格 答案:ABCDE [解答] 我国土地资产的价格类型包括:(1)基准地价;(2)标定地价;(3)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4)转让价格;(5)出租价格。 6. 基准地价是城镇国有土地的基本标准价格,它是______ A.一个区域性的平均地价 B.各类用地的平均地价 C.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评估的覆盖全市(县)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自考00158资产评估--练习题06

第六章流动资产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对其应收账款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应收账款金额72万元。已知前5年应收账款余额为l00万元,坏账发生额为5万元,预期应收账款的变现成本为0.6万元,企业的应收账款评估值为()。 A.36.0万元 B.70.56万元 C.68.4万元 D.67.80万元 2.市场法评估在制品适用于()。 A.成本法计算此较麻烦时 B.生产制造过程中物价发生较大变化时 C.在制品没有社会平均工艺定额时 D.因产品下马在制品只能按评估时的状态向市场出售时 3.()是按照应收账款拖欠的时间长短,分析判断可收回的金额和坏账损失。 A.坏账估计法 B.信用分析法 C.账龄分析法 D.信用估计法 4.对现金和各项存款的评估,应以()作为评估值。 A.核实后的实有额 B.清算价格 C.未核实的账面价值 D.重置价值 5.下列不属于流动资产特性的有()。 A.周转速度快 B.变现能力强 C.风险小 D.形态多样化 6.某企业3月初预付6个月的房屋租金90万元,当年5月1日对该企业评估时,该预付费用评估值为()。 A.35万元 B.60万元 C.45万元 D.30万元 7.某企业产成品实有数量80台,每台实际成本94元,该产品的材料费与工资、其他费用的比例为70:30,根据目前有关资料,材料费用综合调整系数为l.20,工资、其他费用综合调整系数为l.08。该产品的评估值应接近于()。 A.9 745元 B.8 753元 C.7 520元 D.8 800元 8.某项在用低值易耗品,原价750元,预计使用一年,现已使用9个月,该低值易耗品现行市价为l200元,由此确定在用低值易耗品评估值为()。 A.300元 B.900元 C.750元 D.1200元 9.某企业有一期限为l0个月的票据,本金为50万元,月利息为10‰,截至评估基准日离付款期尚差三个半月的时间,则该应收票据的评估值为()。 A.532 500元 B.500 000元 C.517 500元 D.500 325元

资产评估自考题模拟15

资产评估自考题模拟15 第Ⅰ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股票内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______ A.股票市场的供求状况 B.股票的市场价格 C.股票发行企业未来收益状况 D.股票发行价格 答案:C [考点] 股票的内在价格 [解答] 内在价格,是一种理论依据,是根据证券分析人员对未来收益的预测而折算出来的股票现时价格。股票内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发展前景、财务状况、管理水平以及获利风险等因素。 2. 通过证券市场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债券(如国库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等,以期达到投资于其他企业的目的的长期投资类型是______ A.实物资产的长期投资 B.证券资产的长期投资 C.无形资产的长期投资 D.其他 答案:B [考点] 长期投资分类 [解答] 证券资产的长期投资,是指通过证券市场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或债券(如国库券、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等,以期达到投资于其他企业的目的。 3. 以下不属于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的是______

A.长期投资评估是对资本的评估 B.长期投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的偿债能力的评估 C.长期投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的获利能力的评估 D.长期投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的营运能力的评估 答案:D [考点] 长期投资评估的特点 [解答] 长期投资评估是对资本的评估;长期投资评估是对被投资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的评估。 4. 以下关于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三者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公司债券的风险相对于金融债券较大 B.金融债券的风险显著低于政府债券 C.公司债券的利率低于金融债券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 [考点] 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者之间风险和利率的关系 [解答] 一般来说,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三者的利率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债券利率<金融债券利率<公司债券利率;三者的风险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债券风险<金融债券风险<公司债券风险。 5. 在股票的评估中,以下哪种股票价格不重要______ A.发行价格 B.内在价格 C.清算价格 D.市场价格 答案:A [考点] 股票的多种价格与股票评估的关系 [解答] 对股票进行评估,只与股票的内在价格、清算价格和市场价格有关。 6. 在对长期待摊费用等其他资产的评估中,下列一般不应再作为评估对象的是______

(完整word版)2019年4月资产评估自考00158真题及答案详解,推荐文档

一、单项选择题 1.资产评估的主体是() A.委托人 B.资产评估活动的执行者 C.资产评估客体 D.被评估资产占有方 答案:B 解析:1-31.资产评估主体即资产评估活动的执行者,亦即资产评估人,通常是指专门从事资 产评估工作的评估机构(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和专业评估人员。 2.下列直接或者间接地决定和制约着资产评估的条件以及价值类型选择的是() A.资产评估主体 B.资产评估目的 C.资产评估客体 D.资产评估方法 答案:B 解析:1-34.评估目的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和制约着资产评估的条件以及价值类型的选择。 3.特定资产在特定用途下对特定使用者的价值是资产的() A.市场价值 B.投资价值 C.在用价值 D.持续经营价值 答案:C 解析:1-42.在用价值是指特定资产在特定用途下对特定使用者的价值,而在用价值重点反映 了作为企业组成部分的特定资产对其所属企业能够带来的价值,而并不考虑该资产的最佳用 途或资产变现所能实现的价值量。 4.市盈率乘数法主要适用于() A.不动产评估活动 B.无形资产评估 C.机器设备评估 D.企业价值评估 答案:D 解析:2-53.市盈率乘数法主要适用于企业价值的评估。该方法是以参照物的市盈率作为乘数(倍数),与被评估企业相同口径的收益额相乘,估算被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 5.某被评估资产2008年购建,账面原值10万元,2018年进行评估。已知2008年和2018年 该类资产定基物价指数分别为130%和180%,由此确定该资产的重置成本为() A.138461元 B.234000元 C.27692元 D.72222元 答案:A 解析:3-83.采用定基物价指数计算设备当前重置成本的公式为: 6.收益法中的折现率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风险报酬率 D.无风险报酬率 B.超额收益率 D.期望投资报酬率 答案:D 解析:2-67.从本质上讲,折现率是一种期望投资投资率,是投资者在投资风险一定的情形下,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 7.下列有关机器设备评估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明确评估目的——对设备进行鉴定——清查设备——确定评估方法——评定估算

自考-资产评估计算公式总结

第二章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 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 被评估资产评估值+重置成本x 成新率 二、重置成本的估算: 1重置核算法: (1)按人工成本比例法计算: 间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x 成本分配率 成本分配率=间接成本额/人工成本额x100% (2)单位价格法: 间接成本=工作量(按工日或工时)x 单位价格/按工日或工时 (3)直接成本百分率法: 间接成本=直接成本x 间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百分率 2. 物价指数法: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x 资产评估时物价指数/资产购建时物价指数 或: 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x (1+物价变动指数) 3. 功 能 价 值 法 : 重置成本参照物参照物年产量被评估资产年产量重置成本 被评估资产? = 4.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 X ? ?? ??=参照物资产的产量被评估资产的产量参照物资产的重置成本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 X 表示是一个经验数据,称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 统计分析法:K=R ’/R K---资产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的调整系数 R ’-----某类抽样资产的 重置成本 R----某类抽样资产的历史成本 三、实体性贬值及其估算: 1.观察法(成新率法): 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x (1-实体性成新率) 2. 公 式 计 算 法 : 使用年限 实际已总使用年限预计残值重置成本体性贬值资产的实? -= 总使用年限=实际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 100?= 定利用 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法际利用时间 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实资产利用率 三、功能性贬值及其估算 资产的功能性贬值测算方法: ∑=??? ? ???=n t 1系数折现净超额运营年本被评估资产年功能性贬值额被评估资产 (超额投资成本可视为功能性贬值|) 功能性贬值=复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 四、经济性贬值及其估算: % 1001???? ? ???????? ??-=x 生产能力资产原设计利用的生产能力资产预计可被贬值率经济性 ()n r A P ,,1???? ? ??-?=税率所得益损失额资产年收贬值额经济性: 五、成新率及其估算 1. 使用年限法:成新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预计尚可使用年限)×100% 2. 修复费用法:成新率=1—修复费用/重置成本×100% 六、收益法: 1.资产未来收益期有限情况: 评估值= () ()∑ =+++=n t t t t r A r R P 1 11 R i---未来第i 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收益期有 限时, R i-中还包括期末资产剩余净额。 n----收益年期 r-----折现率 2.资产未来收益无限期情况: (1)未来收益年金化情况:资产评估值(收益限值)=年收益额/资本化率 年 等 值 收 益 额 : 评 估 值 = () () ∑ ∑ ==++ +=n t t n i t t r A r R P 1 1 11 2. 未来收益不等额情形: 资产评估值(预期 收益现值)=Σ前若干年各年收益额×各年折现系数+以后各年的年金化收益/资本化率×前若干年最后一年的折现系数

资产评估自考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章总论 资产评估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国家规定和有关资料,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适用的原则,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按照法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过程。 资产评估的特点(一)现实性(二)市场性(三)预测性(四)公正性(五)咨询性 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资产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产评估包括所有涉及资产价值的行为。但是,理论的界定和实践的运用中,我们所称的资产评估是狭义的,反映的是在产权变动、资产流动等资产特定行为下的估价过程。因此,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具有明显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发生的前提条件不同(二)目的不同(三)执行操作者不同当然,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也是有联系的,会计计价有时需要以资产评估价值为依据。但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中都必须明确区分。 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1、资产转让2、企业兼并3、企业出售4、企业联营5、股份经营6、中外合资7、企业清算8、抵押9、担保10、企业租赁11、债务重组 价值类型是指评估价值的含义,是评估价值质的规定。 将价值类型分为现行市价、重置成本、收益现值和清算价格,这是我国理论界比较早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重置成本是指现实市场条件下,重新构建一项全新资产所耗费的货币支出2、现行市价是指资产在公开市场上的售卖价格。3、收益现值是根据资产未来预期获利能力的大小,以适当的折现率将未来的收益折现为现值。4、清算价格是指在非公开市场上限制拍卖的价格。 市场价值定义为: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何强迫压制。 1、在用价值是指特定资产在特定用途下对特定使用者的价值,该价值类型重点反映了作为企业组成部分的特定资产对其所属企业能够带来的价值,而并不考虑该资产的最佳用途或资产变现所能实现的价值量。 2、投资价值是指资产对于具有明确投资目的的特定投资者或某一类投资者所具有的价值。4、持续经营价值5、清算价格保险价值是指可能因危险造成损失的实体项目的重置和(或)重建成本。6、保险价值是指可能因危险造成损失的实体项目的重置和(或)重建成本。7、课税价值是指根据税法中规定的与征纳税收相关的价值定义所确定的价值。 决定和影响价值类型的因素1、评估的特定目的(经济行为)2、市场条件;3、资产功能及其状态。 资产评估的原则是调节资产评估委托者、评估业务承担者以及资产业务有关权益各方在资产评估中的相互关系,规范评估行为和业务的准则。 资产评估的原则一、资产评估的工作原则(一)独立性原则(二)客观性原则(三)科学性原则(四)专业性原则二、资产评估的经济原则(一)贡献原则(二)替代原则(三)预期原则

自考资产评估简答题

1资产评估主要由六大要素组成,即资产评估的主体、客体、特定目的、程序、价值类型和方法。 2简述如何理解资产评估的现实性特点。 现实性是指以评估基准期为时间参照,按这一时点的资产实际状况对资产进行的评定估算。资产评估的现实性表现的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评估直接以现实存在为资产确认、估价和报告的依据,没有与过去业务及其记录进行衔接、均衡、达成一致等约束,只需要说明当前资产状况; (2)以现实状况为基础反映未来; (3)现实性强调客观存在。 (3)适用资产评估的假设有以下几种: (1)继续使用假设; (2)公开市场假设; (3)清算(清偿)假设; (3)预期原则; (2)替代原则; (4)简述资产评估的经济原则。 (1)贡献原则; (5)市场法的缺点表现在: 市场法不适用于专用机器、设备、大部分的无形资产,以及受地区、环境等严格限制的一些资产的评估。 (6)成本法的优缺点: 采用成本法评估资产的优点有: (1)比较充分地考虑了资产的损耗,评估结果更趋于公平合理; (2)有利于单项资产和特定用途资产的评估; (3)在不易于计算资产未来收益或难以取得市场参照物条件下可广泛地应用; (4)有利于企业资产保值。 但是,采用成本法的缺点是工作量较大。而且,它是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目前价值,必须充分分析这种假设的可行性。另外,经济性贬值也不易全面准确计算。 (7)收益法的优点是: (1)能真实和较准确地反映企业资本化的价值; (2)与投资决策相结合,应用此法评估的资产价值易为买卖双方所接受。(8)收益法的缺点是: (1)预期收益额预测难度较大,受较强的主观判断和未来不可预见因素的

(完整版)自考资产评估计算题汇总

资产评估计算题汇总 1.运用重置成本法计算固定资产的评估值。 主要包括:重置成本的确定、成新率的计算、功能性贬值的计算。例1:已知某厂的一台设备已经使用5年,设备的利用率假设为100%,仍有10年使用寿命。该设备目前的重置成本为90万元。但由于技术进步的原因出现了一种新型设备,其功能相同,但每生产100件产品可节约材料2公斤,预计该厂未来10年内年产该产品20万件,A材料前五年的价格将保持20元/公斤,从第六年起将上涨20%,试根据给定材料确定该设备的成新率、功能性贬值和评估价值。假设不考虑经济性贬值因素。(所得税率为33%,其中折现率15%,年限为5年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4972,年金现值系数为3.3522,折现率为15%,年限为10年的年金现 值系数为5.0188) 成新率=10÷(10+5)×100%=66.67% 功能性贬值的计算: 先计算年超额运营成本: 前五年:每年200000÷100×2×20=8(万元) 后五年:每年200000÷100×2×20×(1+20%)=9.6(万元) 再计算年净超额运营成本: 前五年:每年8×(1-33%)=5.36(万元) 后五年每年9.6×(1-33%)=6.43(万元) 最后折现处理得功能性贬值额:

5.36×3.3522+6.43×3.3522×0.4972=26.68(万元)评估价值=90×66.67%-26.68=33.32万元, 例2 某企业的一条生产线购于1996年10月,帐面原值为750万元,评估基准日为2001年10月。经调查得知,该类设备的定基价格指数在1996年和2001年分别为100%和140%,假设该设备生产能力在生产过程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和当前的设备相比,该设备所耗电力能源较大,平均每年多耗4万度,每度电按0。6元计算。(所得税率为33%,折现率为10%,年限为五年,折现率为10%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7908)要求:(1)计算该设备的重置成本(2)计算该设备的实体性贬值额、(3)功能性贬值额(4)确定设备的评估价 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1)重置成本=750×140%/100%=1050万元(2)实体性贬值率=5/10=50%实体性贬值 额=1050×50%=525万元 (3)功能性贬值额=40000×0。6×3。7908×0。 67=60956。06元3 (4)评估价值=10500000-5250000-60956。06=5189043。94 元 例3.已知某厂的一台设备,资产的功能与价值存在线性

自考资产评估最完整的重点串讲

自考《资产评估》串讲讲义 第一部分试题的题型题量 目前《资产评估》试题的题型包括五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计算题,具体情况如下表: 《资产评估》试题题型和题量 第二部分各章重点串讲 对资产评估课程的学习,应该做到“全面复习、重点掌握、融会贯通”,在前面基础班中学员已经进行了全面复习,下面我重点指出各章关键的知识点,这些关键知识点是本学科的支撑点,也是考试的重点。 第一章总论(★★) 一、本章考情及重点 1.本章在考试中处于重要地位,属于考试的重点章。本章在考试中的题型主要有单选、多选、名词解释和简答,分数在8分左右。例如,2007-2009年考试情况如下: 2.本章的重点是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资产评估的程序。 二、本章重点内容串讲 第一节资产评估的含义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 1.资产评估是指通过对资产某一时点价值的估算,从而确定其价值的经济活动。 2.资产评估主要由六大要素组成,即资产评估的主体、客体、特定目的、程序、价值类型和方法。 (二)资产评估的特点

现实性、市场性、预测性、公正性、咨询性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计价的区别 1.二者发生的前提条件不同 2.二者的目的不同 3.二者的执行操作者不同 第二节资产评估的对象 (一)资产的含义 会计学中的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作为资产评估对象的资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资产是一种权利 2.资产是一种获利能力 3.资产必须为某一主体所拥有和支配 (二)资产的分类 1.按资产存在形态分类 按资产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按资产是否具有综合获利能力分类 按资产是否具有综合获利能力可以分为单项资产和整体资产。 3.按资产能否独立存在分类 按资产能否独立存在可以分为可确指的资产和不可确指的资产。 4.按资产的流动性分类 按资产的流动性可以分为短期资产和长期资产。 第三节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一)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 资产评估的特定目的主要有:资产转让、企业兼并、企业出售、企业联营、股份经营、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清算、抵押担保、企业租赁、债务重组等。 (二)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 1.价值类型在资产评估业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1)价值类型是影响和决定资产评估价值的重要因素。 (2)价值类型制约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 (3)明确评估价值类型,可以更清楚的表达评估结果,可以避免报告使用者误用评估结果。 2.价值类型的类别 (1)市场价值: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的市场营销之后所达成的公平交易中某项资产应当进行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当事人双方应各自精明、谨慎行事,不受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