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2012.11.12)

张掖市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2012.11.12)
张掖市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2012.11.12)

张掖市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

规划报告

(送审稿)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三年一月

批准:朱发昇

核定:熊焰

审查:单金红周毅校核:张克成孙永福编写:孙继成

目录

前言 (1)

1 概述 (2)

1.1自然地理概况 (2)

1.2社会经济概况 (2)

1.3能源简况 (3)

1.4规划及勘测设计工作情况 (3)

2 流域概况 (5)

2.1水文泥沙 (5)

2.2区域地质 (18)

2.3自然资源 (45)

2.4社会经济 (46)

2.5交通运输 (47)

3 已有规划及勘测设计情况 (49)

3.1黑河流域 (49)

3.2石羊河流域 (54)

4 水电资源开发规划 (55)

4.1开发任务 (55)

4.2黑河流域 (55)

4.3石羊河流域 (66)

4.4疏勒河流域 (69)

5 环境影响 (70)

5.1水环境影响 (70)

5.2生态环境影响 (73)

5.3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73)

5.4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75)

5.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85)

6 开发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86)

6.1开发条件 (86)

6.2存在的问题 (87)

7 河流开发情况及展望 (88)

8 今后工作的建议 (89)

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水电开发管理工作,针对全省非主要河流缺乏统一水电开发规划的突出问题,受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由我院依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制全省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的通知》、《甘肃省发改委委托函》及《甘肃省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大纲》的要求,统一编制全省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工作。

非主要河流的划分按省发改委通知,除黄河、渭河、白龙江、白水江、洮河、湟水、大通河干流以外的其他河流。

本次规划区域拟定是根据全省水电资源分布情况,并以有利于规划工作开展的原则,以行政区划分为酒泉及嘉峪关市、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兰州及白银市、甘南州、临夏州、定西市、陇南市、天水市、平凉及庆阳市共11个规划区域,每个区域分别编制非主要河流水电开发规划报告。跨市(州)河流分段编制,界河水电站暂编入厂房所在市(州),具体开发权属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由相关市(州)协商确定。

由于本次工作任务时间紧,周期短,无法完全按照中小河流水能规划相关规范开展工作,本次规划原则上不再进行勘测工作,以收集整编资料为主编制规划报告。各市州发改委全力配合,积极协调相关县区有关部门提供编制规划所需全部资料。对于已完成规划的河流利用现有的规划资料进行整编,对于没有进行规划的小支流、河段,根据各市州相关部门提供的拟开发建议及小水电电源点资料进行整理复核,汇总后以确认函的形式进行核实后完成规划报告。本次对单站总装机容量大于500kW的电站均列入,对小于500kW的电站,已建、在建且统计资料翔实可靠的列入本次规划,对未开展前期工作的未列入本次规划。

1.1 自然地理概况

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经97°20′~102°12′、北纬37°28′~39°57′之间,海拔高度1200~5565m。东邻武威和金昌,西连酒泉和嘉峪关,南与青海省毗邻,北和内蒙古自治区接壤,面积41924km2。

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少雨,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

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山、龙首山,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粮丰、瓜果飘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

1.2 社会经济概况

张掖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张掖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主要有汉、回、藏、裕固等26个民族,2010年全市总人口130.83万人,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2.69亿元,全市人均总值16400元。

2010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2.03万亩,油料种植面积26.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26.4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3.42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09.23万t。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6.5亿元,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693项,完成投资105.75亿元。2010年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9.26亿元,全市财政支出完成65.8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75元。

1.3 能源简况

张掖市资源丰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位居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上游,河西走廊腹地,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国内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有耕地400万亩(含山丹军马场),有可垦荒地300多万亩;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地下水的储量十分丰富;有草原2600多万亩;有森林5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全年日照3000小时。

张掖市还具有丰富的矿产、土地、水利、光热和劳动力资源,有30多种矿藏,其中煤、铁、石灰石、芒销等储量过亿吨。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资源有煤、石膏、粘土、砖石、铜、铁、锌、钨等,累计储量居全省之首。

1.4 规划及勘测设计工作情况

黑河是甘肃省最大的内陆水系,黑河黄藏寺至莺落峡大峡谷长约95km,首尾落差近1000m,平均比降9.1‰,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53MW,单位河长出力4.77MW/km,是河西诸河中水力资源的“富矿”。在黑河干流黄藏寺至莺落峡河段规划了十级梯级水电站,分别为黄藏寺、宝瓶、三道湾、二龙山、大孤山、小孤山、龙首二级、龙汇、龙首一级、龙辰,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约756.5MW,年平均总发电量约27.24亿kW·h。

讨赖河为黑河的一级支流,2007年12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在讨赖河白石头口子~镜铁山一级电站河段进行了水能规划,共分四级开发,规划总装机容量32550kW。镜铁山一级电站下游河段共规划13座梯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92200kW,其中已建电站装机容量51500kW,在建和规划电站装机容量为240700kW,开发潜力较大。

梨园河是黑河的一大支流,2007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对临泽县境内梨园河所有梯级电站进行了统一规划,从梨园河孤山子至梨西干渠扎尔墩滩总长近36公里,落差约391米,共规划了15座梯级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25900kW。

梨园河自白泉门至肃南青龙大桥段河道为隆畅河,甘肃省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分别对隆畅河红湾二号~孤山子段和隆畅河白泉门~老虎沟段进行了水能开发规划,规划总装机容量为70850kW。

寺大隆河为黑河一级支流,2006年8月,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寺大隆河进行了水能规划工作,共规划了四座梯级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11300kW。

摆浪河是黑河的一级支流,2006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对对摆浪河水库至总干渠大河湾隧洞进口段进行了水能规划工作,共规划布置了摆浪河一级~六级共六座梯级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为5700kW。

长干河为黑河一级支流,2008年5月,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此河道进行了水能规划工作,在大、小长干沟汇合口至与黑河汇合口段河道共布置了2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8500kW。

马营河是黑河水系最东支流,2006年10月,甘肃省张掖市甘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进行了马营河(石门~李桥水库段)水能开发规划,共规划布置梯级电站33座,总装机容量33520kW。

东大河是石羊河水系第二大支流,东大河上游分为东西两岔,分别为直河和斜河。2008年5月,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对直河、斜河进行了水能规划,在东大河上游直河上共规划布置了5座梯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为11500kW;在东大河上游斜河上共规划布置了6座梯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为9600kW。

2 流域概况

张掖市内主要分布有两大内陆河水系——黑河水系和石羊河水系。张掖市境内的主要河流包括讨赖河、梨园河、民乐洪水河等均属于黑河水系,横穿山丹县境内的西大河和肃南县境内的东大河、西营河属于石羊河水系,下面将分别介绍黑河流域和石羊河流域的位于张掖市境内的各条河流概况。

2.1 水文泥沙

2.1.1 黑河流域

黑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是甘肃省最大的内陆水系,全水系流域面积67725km2,河道总长度约800km。黑河水系由发源于祁连山的36条河流组成,年径流量36.3亿m3,其中黑河干流15.8亿m3。干支流流经的地区有青海省的祁连县,甘肃省的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肃南、酒泉、金塔等县及内蒙古的额济纳旗。黑河干流出山口后左右岸有众多支流汇入,其中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左岸主要有讨赖河、洪水河、丰乐河、马营河、梨园河等,右岸支流有民乐洪水河。

黑河流域在出山口以上属山区性河流,河流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本区域气候严寒、湿润、雨量丰沛。平均降水量自西向东渐增,支流洪水河上游平均降水量149.9mm,东部大诸马河上游平均降水量高达479.2mm,全流域上游山区年平均降水量300~400mm,是黑河的产流区。此外,在流域上游4350m以上为终年积雪区。有现代冰川分布。

各河流出山口以后,进入夹于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河西走廊,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由2500m(山丹)降至1500m(酒泉)。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降水量由150mm降为50mm,70%以上的降水量集中在6~9月份,蒸发量高达2000mm~2600mm,无霜期140~180天,日照2700~3000小时。

2.1.1.1 黑河干流

黑河干流分东、西两岔,东岔源出青海省祁连县的景阳岭,河长100km,纵坡9.3‰。西岔源出雅腰掌,河长175km,纵坡8.5‰。东岔自东向西流,西岔自西向东流。两岔在甘、青交界处的黄藏寺汇合后转向北流,进入深山峡谷区以后始称黑河,两岔汇合处至莺落峡出山口全长95km,纵坡9.1‰。两岸山高谷深,路险,交通十分不便,进出困难。

河流出山口后,进入走廊平原,流至张掖市,右岸有山丹河汇入,至临泽县左岸有梨园河加入,河面宽阔,纵坡变缓,河槽左右摆动不定,大量河水下渗变为潜流,在下游经正义峡至鼎新,左岸纳讨勒河下段临水河后流向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最后入居延海。

黑河中游走廊地区,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引河水灌溉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径流的散失区。在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河水大部被引入渠道灌溉农田,河道干涸断流,仅在洪水时有水量下泄。

黑河干流先后设有扎马什克、祁连、黄藏寺、莺落峡、高崖、正义峡水文站。测站情况见表2-1。

表2-1 黑河水文测站基本情况表

黑河的降水分布,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各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统计如下:扎马什克435.3mm、祁连390.8mm、莺落峡175.4mm、

张掖124.9mm、高台98.6mm、正义峡65.8mm。降水分布决定了祁连山区为黑河的产流区,北部戈壁沙漠为径流消失区,走廊地带为二者的过渡区。

黑河径流主要由降水和融冰化雪补给,径流在年内的分配很不均匀,基本上与降水规律相应,绝大部分径流集中在汛期6~9月。一年内的水情变化大致如下:4~5月气温升高,上游山区冰雪融化补给河流,河水逐渐上涨,其水量占年水量的11.7%;6~9月为河流的主汛期,其水量占年水量的68.2%,历年最大洪水皆发生于此期间;10~11月降水减少,为河流的退水期,其水量占年水量的10.5%;12~次年3月为冬季枯水期,径流主要靠地下水补给,这一时期的水量占年水量的9.6%。黑河出山口(莺落峡)多年平均流量50.6m3/s,径流量16亿m3。

黑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融冰化雪形成的洪水一般洪峰比较小,年最大洪峰流量大多发生在6~9月的主汛期。根据历史洪水调查资料反映,黑河曾在1919年、1940年、1942年、1952年、1963年多次发生大洪水。黑河各河段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见表2-2。

表2-2 黑河各河段历史洪水调查成果表

黑河出山口以上,侵蚀模数在100~500t/km2·a之间变化,黑河出山口处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221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1.40kg/m3。输沙量在年际中的变化很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输沙量主要集中在6~9月的主汛期,其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94.5%。

2.1.1.2 讨赖河

讨赖河发源于祁连山的托来南山北麓,源地海拔高程4160m。上游分东、西两叉,东叉为朱龙关河、西叉为北大河。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至朱龙关折向北,于冰沟流出山口,经过嘉峪关火车站南、酒泉城北及金塔灌区等地,消失于戈壁,潜入黑河。按照中国自然地理划分,属于蒙新区。出山口以上山势陡峻,许多山峰高达五千米以上,源地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山地植被较好,有天然林分布。流域狭长,河道比降大,冰沟以上峡谷平均比降约10‰,北大河河段平均比降达到11.5‰。河流全长约370km(出山口以上河长219km),冰沟以上为上游,朱龙关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4802km2。

流域上游深入祁连山区,下游为酒泉盆地,地势南高北低。上游山区为径流形成区,下游为径流消耗区。祁连山水源区地势较高,降水量多。现有高山积雪与现代冰川分布,气温低,蒸发较弱,降水易形成径流。径流在到达出山口时水量最大,出山口以后,因渗漏、蒸发损失和人工引水,水量逐渐减少。

讨赖河流域身居内陆,总的来说降雨稀少,降雨基本消耗于蒸发。除暴雨外,一般均不能形成地表径流。河川径流以地下潜流溢出补给和冰川融雪补给为主,四季变化比较均匀。

讨赖河流域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象基本特征为: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强烈日照长,冬冷夏热温差大,秋凉春旱多风沙。山区气温低,灌区气温高,年平均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蒸发与气温的分布特点相同,年平均蒸发量随着气温的增高而增大。山区气温低蒸发量小,灌区气温高蒸发量大。以酒泉气象站为代表站,年平均气温7.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1.6℃,多年平均无霜期130天,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5.3mm,平均年蒸发能力

2148.8mm,最大冻土深度132cm。四季多风,春季大风尤多,风向多为西北风,但在山区受地形影响较大,一般顺着河谷的方向,最大风速26m/s,平均风速2.3m/s。

讨赖河干流从1947年9月开始有实测水文资料,从上到下先后设立了水文站多处,计有朱龙关、冰沟、嘉峪关和鸳鸯池水库(坝上、坝下)站,现属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管辖。各站均为国家基本水文站,资料精度较高,但资料系列长短不一,朱龙关和嘉峪关两站目前已撤销。讨赖河干流水文测站基本情况见表2-3。

表2-3 讨赖河干流水文测站基本情况

讨赖河河川径流以地下水补给和冰川融雪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不均匀。流域内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为南多北少,随着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受地形影响,上游祁连山区降水多,下游灌溉平原降水少,山区年降水量一般为180-200mm左右,平原区在100mm 以下。降水在季节上分配也不均匀,夏季(6-9月)雨量集中,占年降水量的69.1%,冬季(11-2月)雨雪稀少,占年降水量的8.4%。讨赖河朱龙关站多年平均流量14.6m3/s,径流量4.604亿m3。

讨赖河洪水主要由山区暴雨形成。由于受季风影响,时有局地暴雨发生,大面积暴雨较少发生。暴雨历时短,一般不超过一天,暴雨出现时间多在6-9月期间,以7、8月洪水出现最多。朱龙关站洪水实测系列较短,实测最大流量127m3/s,发生在1959年7月14日,由冰沟插

补的最大流量为867m3/s,发生在1952年。

根据讨赖河出山口冰沟水文站的实测资料,讨赖河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72.2万t,流域侵蚀模数为104.9t/km2。由于泥沙主要来源于降雨对地表的冲刷,降雨又多发生于汛期,因此河道来沙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悬移质输沙量69.3万t,占年输沙量的96.1%,其中7-8月份输沙量58.3万t,占年输沙量的80.8%。实测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118kg/m3(1986年7月3日)。根据1965年实测资料,年推移质输沙量为3.01万t,占该年悬移质输沙量的23%。

2.1.1.3 梨园河

梨园河是西北地区内陆河黑河的一级支流,位于黑河干流以西,地处西北河西走廊的干旱区,河道全长169km,年径流量为2.37亿m3,是张掖市的第二大河流。梨园河的发源地市祁连山北坡的锅盖沟与马圈沟,其海拔高程为4600m,由九个泉、摆浪河自西向东汇流,于白泉门折转向东北流动,至肃南红湾寺,与东柳沟、西柳沟河汇流,这一段称为隆畅河,而后再与青沟、海牙沟、禾杨沟之水流汇合,途经骆驼脖子至梨园堡出山,这一段称为梨园河,梨园堡以上流域的集水面积为2240km2,该河出山后向北流动,经临泽县城东侧,于野沟湾处汇入黑河,这一河段被称为大沙河。

梨园河流域气候类型为大陆性干旱气候,其特征为:夏季酷热,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冬季严寒,冰期长达四个月之久。流域上的降水量随着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流动逐渐减少,相反的是,蒸发量随之逐渐增加。根据临泽县梨园堡水文站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0.7mm,降水的峰值主要在6~9月份,年平均蒸发量为2337.6mm,年平均气温为7.5℃,极端最高气温为37.5℃,极端最低气温为-26.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75小时,无霜期为179天,最多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

为3.6m/s,最大风速为20m/s,相应风向SSW、W。最大积雪深度为10cm,最大冻土深度为114cm。

梨园河自上至下游先后设有干沟门、肃南、梨园堡水文站。梨园堡水文站处于梨园河出山口处,汇水面积2240km2,1949年设站施测至今。梨园堡站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7.7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31亿m3。梨园河的径流总量主要由汛期降雨和冰雪融水补给,径流量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其极大一部分都集中在每年的汛期6~9月。4~6月气温开始升高,上游的冰雪融水补给河川径流的补给量呈上升趋势,其量约占年来水量的11.7%;6~9月河川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其量约占年来水量的70.2%,全年最大洪水也分布在6~9月;10~11月为洪水的退水时段,河川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其量约占年来水量的10.5%;12月至次年3月河川径流主要为地下水补给,其量占年来水量的7.6%,全年最小径流量在12月下旬至次年2月下旬出现。

梨园河流域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干沟门以下至梨园河出山口之间,该段山势陡峭,水流湍急,植被条件差,一遇洪水,则泥沙俱下,为河流泥沙的主要产区。梨园堡站悬移质输沙率测验资料自1955年始测至1989年,90年后梨园堡站迁至鹦鸽嘴水库,无实测资料。1975年梨园堡水文站上游14km处的鹦鸽咀水库建成开始蓄水。梨园堡站悬移质输沙率测验资料1974年以前虽为天然情况,但考虑到1955年至1974年人类活动的情况,流域下垫面侵蚀情况的变化,如将该段资料加入,会使泥沙分析成果偏小,因此,本次泥沙分析计算采用梨园堡站1975至1989年悬移质统计资料进行。经分析梨园堡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41万t。推移质估算按比例系数法,取悬移质的10%,即梨园堡站推移质年输沙量4.1万t。两项合计梨园堡站年输沙量为45.1万t。

2.1.1.4 寺大隆河

寺大隆河为黑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祁连山脉,源地海拔高程4651m,全流域面积为154.5km2,主河道全长22.79km,河道平均比降58.14‰,沟道两岸山坡较陡,有的成为悬崖峭壁,岩石裸露,地形狭窄,河床陡峻,水流湍急;沟道上游山区,高寒阴湿,年降水量较多,有近代冰川发育,是河川径流产流区,以出山口径流量最大,富含水能资源。寺大隆河整个流域地势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南高北低,山顶有终年积雪和冰川分布,河谷有沼泽草地,山之阴坡有森林覆盖,树木生长繁茂,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微。

寺大隆河为海拔2500m以上高山所环抱,流域内从上游到下游由高寒半干旱气候区逐渐过渡到温带及暖温带干旱气候区,由于山地范围广,海拔高程差别大,气候的垂直变化较显著,气象因素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变化,气候特征是夏季酷热,雨量稀少,蒸发强盛,冬季严寒。该据莺落峡水文站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5.4mm;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1378.7mm;平均气温为8.5℃,绝对最高气温37.2℃(1961.6),绝对最低气温-33.0℃(1955.1),日温差较大;最大冻土深度1.5m。

寺大隆河常年流水,径流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河水流量大,冬季水量较小。河道首尾水头落差近1325m,沟道狭窄,岸坡陡峻。

该区域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河床覆盖层孔隙性潜水两

种类型。基岩裂隙水(包括部分层间水):受大气降水补给,沿断层、裂隙、层理、节理下渗,在断裂中赋集,一般埋深数10~100余m,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局部见有沿断裂渗出地表的泉水,水量一般不大,呈渗水和滴水状补给河水。

2.1.1.5 长干河

长干河为黑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祁连山脉,源地海拔高程4764m,

全流域面积为326km2,主河道全长51.35km,河道平均比降28.84‰,沟道两岸山坡较陡,地形狭窄、河床陡峻,水流湍急;沟道上游山区,高寒阴湿,年降水量较多,有近代冰川发育,是河床径流产流区,以出山口径流量最大,富含水能资源。长干河流域地势受祁连山脉的影响西高东低,山顶有终年积雪和冰川分布,山之阴坡有森林覆盖,树木生长繁茂,植被较好,水土流失轻微。

长干河为海拔2100m以上高山所环抱,流域内从上游到下游由高寒半干旱气候区逐渐过渡到温带及暖温带干旱气候区,由于山地范围广,海拔高程差别大,气候的垂直变化较显著,气候因素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变化。根据祁连气象站和莺落峡水文站气象资料分析得到,长干河多年平均气温4.2℃~5.7℃,多年平均降水量约294mm~253mm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210~1270mm。长干河流域为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雨量稀少,蒸发强盛,冬季严寒,冰期长达四个月之久。

长干河由大、小长干沟两条沟道汇合而成,大、小长干沟汇合口至与黑河汇合口段河道长12.5km,该段河道落差近210m,河道平均比降为16.8‰。

长干河无任何泥沙资料,其悬移质输沙量根据黑河干流上下游水文站统计计算成果进行估算。经估算,长干河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7.48万t,推移质按悬移质的25%考虑为1.87万t,总输沙量为9.35万t。

2.1.1.6 洪水河(民乐)

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脉的青羊岭及鹿角山一带,源地有常年积雪和冰川沼泽分布,河流自南向北流,在豹子岩以上地势开阔,山势较平缓。豹子岩至出山口段山势较陡,河谷狭窄,两岸基岩出露,该流域阴山坡生长有大片的天然林木和茂密的灌木丛,阳山坡多为杂草覆盖,植被较

好。

洪水河上曾设有双树寺水文站,该站始建于1956年9月,双树寺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446km2;1964年1月1日下迁设立上湾村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578km2;双树寺水库1975年建成使用,1976年上湾村水文站更名为双树寺水库(下)站,观测至今。

洪水河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兼有融冰化雪补给为辅的综合补给型河流,多年平均流量4.02m3/s。

洪水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大洪水主要发生在7、8、9月,原西北勘测设计院河西队曾于1966年,在上湾村水文站上、下游河段做过历史洪水调查,调查到1901年、1952年历史大洪水,其洪峰流量分别为477m3/s、222m3/s。

2.1.1.7 童子坝河

童子坝河发源于祁连山俄博岭北麓,属黑河水系,在民乐县城东南约30km的扁都口出山。河流自南向北流经南丰、永固、民联三个乡(镇),至北部滩穿越戈壁砂砾地带,在山丹县的东乐乡附近汇入山丹河。童子坝河全长约112km,分四个自然地带:扁都口以上深山区,河道长26.5km,流域坡降1/30~1/40,海拔高程3000~4000m;扁都口~翟寨子前山区,河道长25.5km,流域坡降1/40~1/50,海拔高程2350~3000m;翟寨子以下~北部滩灌区,河道长35km,流域坡降1/50~1/60,海拔高程1725~2350m;其下游北部滩至东乐汇入山丹河,河道长约26km,海拔高程1500~1725m,河床不稳定,呈多流并流状。

童子坝河流域气象条件,随地形高程变化显著。扁都口以上祁连山区气温低,年降雨量大,蒸发量小,植被条件好,自南向北随地形高程变化降雨量逐渐减小。据民乐气象站(1971~2000年)气象要素统计,多年平均气温3.4℃,极端最高气温34.2℃,极端最低气温-31.5℃,平

均降水量342.6mm,年蒸发量1623mm,年日照时数2959.1h,最多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3.1m/s,最大风速17m/s,最大积雪深度22cm,最大冻土深度162cm。

童子坝河泥沙主要来源是6~9月汛期洪水夹带的泥沙,在降水产流过程中,冲刷的地表泥沙带入河道形成,尤其是由暴雨或大雨形成的洪水所夹带的泥沙更多。由于童子坝河无实测泥沙资料,故根据《甘肃省悬移质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图》查得该地区年平均侵蚀模数为70t/km2·a,推得童子坝河(翟寨子水库断面)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3.16万t,推悬比按1:0.25考虑,得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0.79万t,输沙总量3.95万t。

2.1.2 石羊河流域

2.1.2.1 西大河

西大河为石羊河流域最西端的一级支流,西邻黑河流域的山丹马营河,东接石羊河流域的东大河。西大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中段的金瑶岭,源地海拔4350m,在西大河水库上游水系较为发育,数条支流成扇形分布一同汇入西大河水库。河流自西大河水库至出山口河段,基本上没有较大支流加入。出山以后成为散流,无固定河床并逐步潜入地下。

西大河以上流域属严寒山区,地势高亢。降水随地形高度增加,上游山地降水丰沛,蒸发量小,是该河流的主要产流区。西大河出山口处设有插剑门水文站,其1950年设站,控制流域面积811km2。西大河径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有少量融冰化雪补给,多年平均流量5.14m3/s。

西大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大洪水主要发生在7、8、9月,甘肃省水利厅设计院曾于1961年,在毛家庄河段做过历史洪水调查,调查到1905年洪水,其洪峰流量为455m3/s。毛家庄在插剑门水文站下游2.5km处,1956年7月以前水文站在此观测。

2.1.2.2 东大河

东大河是河西地区石羊河水系第二大支流,发源于祁连山脉东段冷龙岭北麓,流域分水岭最高处为冷龙岭主峰,海拔高程5254m。东大河流域南以祁连山的冷龙岭为界与大通河相依,东以西营河为邻,西与西大河相连,北部是石羊河干流,地理位置在北纬37°36′~38°10′和东经101°21′~103°24′之间。流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流域的上游分为东西两岔,分别为直河和斜河,当两岔河流流至皇城乡大湖滩附近汇合后称为东大河。两岔源头终年积雪,分布有现代冰川,是石羊河流域冰川的主要分布区。河流上游地区还分布有小片的沼泽和湖泊。

东大河上游直河、斜河汇合后向东北方向流去,1985年修建的皇城滩水库即在直河、斜河汇合口以下 6.5km的皇城滩盆地下缘骆驼脖子处。由汇合口到水库处河流流经一片开阔地,过了骆驼脖子以后,河流进入约23km长的峡谷地段,直至出山口以下流入平原走廊区,尔后汇入石羊河。

东大河地处祁连山区,河流地形高差悬殊,深山区海拔2500~4000m以上,属寒冷半湿润气候到高寒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2~0.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4.3~13.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3.1~-14.3℃,年降水量300~600mm,年日照时数2200h。浅山区海拔2000~2500m,属寒冷干旱气候和寒冷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6~1.2℃,最热月平均气温17.4~13.1℃,最冷月平均气温-10.1~-13.1℃,年降水量150~300mm,年蒸发量1260~1050mm,年日照时数2200~2880h,无霜期136~103天。平原区海拔在2000m以下,属温寒干旱气候,地面气侯特征以永昌气象站实测资料为代表:多年平均气温为 4.8℃,一月-10.0℃,七月17.5℃,绝对最高气温32.5℃,绝对最低气温-26.7℃;多年平均降水量185.1mm,主要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3.7%;

甘肃水文概况

河流、地下水、冰川与水力资源 甘肃省位于我国内陆,东西长1400多公里,南北宽近1000公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兼有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特点。三大自然地理区的地貌、气候等特点,对本省水文地理状况有重大影响。东部黄土高原与东南部的陇南山地,是黄河与长江流域,属于外流区。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及北山山地,属于内陆河流域。南部与西部的甘南高原与祁连山地,属青藏高原高寒区,是外流与内陆河的发源地。 (一)河流 1、河流水系 本省河流分三大流域,九个水系。黄河与长江流域以迭山、西秦岭为界。黄河与内陆河流域以乌鞘岭、毛毛山及景泰境内的猎虎山为界。 (1)黄河流域水系:本流域分黄河干流(包括庄浪河、大夏河等直接入干流的小支流)、洮河、湟水、渭河与泾河五个水系。 这里年径流量大于一亿立方米的河流,除上述五个水系的干流外,还有各水系的一、二级支流31条。其中黄河干流水系有庄浪河、祖厉河、大夏河及其支流咯河和铁龙沟5条;洮河水系有周可河、多拉沟、贡去乎河、博拉河、车巴沟、冶木河、三岔河、广通河等12条;湟水水系有大通河1条;渭河水系有榜沙河、大南河、籍河、牛头河、通关河、葫芦河及其支流洛河7条;泾河水系有内河、马连河、黑河、达溪河、达蒲河及其支流茹河6条。 (2)长江流域水系:省内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水系,年径流量大

于一亿立方米的河流共27条,其中包括西汉水及其支流燕子河、洮水河、清水江、平洛河、铜钱河、柯家河;白龙江及其支流达拉沟、多儿沟、腊子沟、岷江、拱坝河、羊汤河、五库河、让水河、洛塘河;白水江及其支流中路河、马连河、白马峪河、丹堡河;嘉陵江干流及直接入嘉陵江的支流红崖河、永宁河、洛河及长丰河。 (3)内陆河流域:内陆河分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个水系。年径流量在一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15条。其中石羊河水系有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金塔河等;黑河水系有讨赖河、洪水河、马营河、梨园河等;疏勒河水系有疏勒河、党河等。 2、河川径流 (1)年径流深及其分布:河川年径流深及其分布与甘肃省的降水量分布大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降水多的地方,地表径流深就大;降水少的地方,径流深就小。甘肃降水总的趋势是东南多,西北少,如东南部康县年平均降水为807毫米,中部的兰州为327毫米,西北部的张掖为129毫米。故甘肃的径流深也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局部地区,由于下垫面的影响,与降水分布的规律性不一致。在同样降水条件下,山地林区,年径流深大,黄土高原年径流深则小;山区径流深大,在丘陵、平原及河谷地区,则径流深小。 甘肃省的河川径流,可以以陇山——西秦岭——祁连山为界线,分成两个区。线以南径流深大,称为丰水区(包括山体本身),线北为贫水区。 ①丰水区区内年径流深大部在100毫米以上。由于降水受地形

张掖市甘州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张掖市甘州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一·区域概括 张掖市甘州区地处黑河流域中游,属于河西走廊中段地处东经100°6′—100°52′北纬38°39′—39°24′之间,东临山丹,西接临泽县,南靠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北依合黎山,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接壤。甘州区是张掖的政治、文化中心,古丝绸之路重镇之一。境内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74m。黑河、酥油口河贯穿全境,是典型的农业区。湿地遍布全区,素有“半城芦苇,半城湖”的美誉。甘州区深居西北内陆。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13—120mm,蒸发量2047mm,地下水储量10亿立方米。日照时数3085h无霜期138—179d,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全区辖2区18乡镇245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二·土地利用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 根据土地利用调查,甘州区土地总面积6360000亩 (1)农用地 全区农用地4203600亩占总面积66%。其中:耕地面积1373000亩,占农用地总面积33%。园地面积38000亩,占1%。林地180000亩占4%。草地面积43%。基本农田824600亩,占19%。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总面积3425.94亩,占总面积0.5%。其中:永久性用地2452.8亩,占建设用地总面积72%,临时性用地883.11亩,占28%。 (3)其他用地 全区其他用地面积2152974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3.5%。其中:147000亩,占其他用地面积的7%;自然保留地2005974,占其他用地面积的93%。 2.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可利用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供求压力较大。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农业发展正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化、城镇化刚刚起步,各项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大。可利用土地资源中,农用地所占比重较大。受水资源总量及时空分布条件限制,农用土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难以充分发挥。而在一定时期内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会依附于有限的农用土地资源,同时还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土地承载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协调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工业开发、城市建设等用地矛盾的压力非常大。 (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统筹城乡发展难度较大。由于甘州区处于欠发 达地区,经济总量中农业所占比重较大,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数量较多。从土地总量上讲,存在农业用地比重大,工业用地比重偏少,难利用土地相对较多的用地结构。从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讲,住宅、机关团体和商贸用地等非生产性用地比重偏大,工业、商业、仓储、物流等生产性用地比重偏小。这种结构,影响和决

青海省西宁市民和县城市总体规划-中规院-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第八章开发强度导向 土地开发强度作为城市政府科学、合理管理城市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城市开发强度应依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业、交通等因素的具体要求,以“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前提。综合考虑各类土地的使用性质、区域位置、周围的基础设施条件及空间环境条件等。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宏观层面上,确定城市开发总量和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在中观层面上,建立城市开发强度分区的基准模型和修正模型,进行各类主要用地的开发强度分配;在微观层面上,以街区作为容量控制单元,制定地块开发强度细分的原则。 一、宏观层面——城市整体开发强度 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为土地供求关系提供了基本参考。根据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结合相关经验的类比分析,可以推测各类建筑的需求数量以及占城市建筑总量的比例。 在许多情况下,基于环境标准所确定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确定的城市建筑总量之间并不完全一致,需要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权衡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上限方案能够提供较为充足的建筑总量,但由此带来环境标准的明显下降;城市整体开发强度的下限方案能够确保较为理想的环境标准,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建筑总量需求相距甚远;最终选择的城市整体开发强度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和可接受的环境标准之间的综合权衡。 对于民和城市实际情况来说,考虑到城市独特的自然地形地貌特点,其环境容量应保证一定的限度从而确保在生态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因此,土地开发强度具体量化指标应是介于一定的范围之间而不是具体的数值,根据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以及相关经验数据各类用地开发强度具体如下表: 表8-1 城市建设用地整体开发强度控制表 序号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 (%) 建筑限高 (m) 绿地率 (%) 1 居住用地**~3.0 20~45 75 ≥30 2 公共设施用地**~5.0 15~50 99 ≥20 3 工业用地**~1.2 30~45 25 ≥20 4 绿地———≥75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

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的城市扩张策略。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

甘肃省及主要城市概况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其中有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万里长城的最西端嘉峪关、以泥塑著称于世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等。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茫茫的戈壁、淳朴的黄土高原、广袤无垠的草原、洁白莹润的冰川共同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鸣沙山·月牙泉的奇异组合,给神秘沉重的丝路古道增添了一丝轻松惬意。 兰州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的东部,甘肃省中部。兰州是中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誉为“陆都”。兰州“坐中四连”,地据南北之中,为东西咽喉扼塞“。它东迎陕西,西通新、青,北接宁、蒙,南达川、藏,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冲。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降水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降水量327mm,年均气温10.3℃,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景观:滨河路、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白塔山、中山铁桥、省博物馆、五泉山、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等。兰州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首先值得一去的是市区北侧黄河岸边的滨河马路。沿这条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马路,你可欣赏到黄河的雄姿,并参观天下黄河第一桥、水车园和黄河母亲雕塑,白塔山公园内还有独具特色的黄河奇石展览,这是一条黄河文化旅游长廊。多少有点文化的人都应该去甘肃省博物馆看一看,以丰富阅历,只需一两个小时,你就可以全面了解到中国的八千年彩陶文化、青铜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和西北少数民族的系统历史。五泉山公园是一处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著名风景区,常为游客在兰州的首选目的地。傍晚时分,最好能乘坐缆车,登上兰山公园,俯瞰黄河拥抱金城兰州的雄伟气势,相信这种景观在别的城市绝难看到。兰州市郊县也有许多旅游景点。永靖县有高峡平湖刘家峡水库和“十万佛窟”炳灵寺;榆中的兴隆山和永登的吐鲁沟则为陇原著名的森林公园,成为游山爱好者的理想去处。兰州是游客到甘肃,乃至西北各省区旅游的依托中心和中转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连祖国内地华中、华东及沿海各地,西通青海、西藏、新疆,直至欧亚大陆桥上的欧洲各国,南邻祖国大西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北上翻越六盘山便可进入宁夏。天水气候温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景色秀丽,被誉为“陇上小江南”。新闻界老前辈范长江先生在《中国西北角》中写道:“甘肃人说到天水,就等于江浙人说到苏杭一样自豪,认为是风景优美、物产富裕、人物秀美的地方。” 天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娲均出生于天水,因此有“羲皇故里”之称。秦安大地湾古人类遗址的挖掘证明,早在78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天水的建城史,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从先秦到明清,天水均为各时期的州、郡、府等行政区的首府。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天水古文化,如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先秦文化、麦积山文化和三国文化等,灿烂的天水古文化是华夏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景观:麦积山石窟、卦台山、甘谷大像山、伏羲庙、玉泉观等。天水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出土于秦安县境内的大地湾原始部落遗址,发现人类4000-7800年前的7000多件文物,国内外影响巨大,它和全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古石窟、古遗址、古战场、古建筑众多,人文景观与自然界融为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武威地区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降水量60-610毫米,蒸发量1400-3010毫米,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太阳辐射量127-138千卡/平方厘米。武威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也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自古就是“人烟扑地桑拓稠”的富挠之地,素有“银武威”之美称。旅游资源丰富武威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闻名遐迩的文物古迹和文化艺术珍品,目前有出土文物3万多件,文物保护点54处。其中比较知名的有被国家指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及其出土的“雷台汉墓”;有元太子阔瑞与西藏宗教领袖萨班举行“凉州会盟”,见证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凉州百塔寺”;有举世无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国家级珍贵文物“西夏碑”;有建于明正统四年,气势恢弘、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和被誉为中国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还有古长城遗址、丝绸之路名

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顺应国内消费需求升级、旅游市场升温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张掖市依托境内多姿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旅游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把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培育和打造,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创建精品景区、举办节会赛事、拓展客源市场、强化行业监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丝路明珠?金张掖”整体形象,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凸现,对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战略机遇,加大旅游资源整合,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深度融合发展,精心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西路军魂传承地张掖旅游“五张名片”,“丝路明珠?金张掖”整体形象不断提升。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1505.75万人次,同比增长36.8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47.69%。2010年至201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连续跨越了300万、500万、700万、1000万和1500万人次五大台阶,这个核心指标连续5 年保持了40%左右的增幅,旅游综合收入占GDP的比重从4.3%提高到20.3%。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日益显现,对关联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最活跃的因素和最有力的支撑。 (二)旅游发展定位更加明确。立足张掖特色资源禀赋,提出围绕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重要旅游目的地、中国西部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和国际特色休闲度假名城“三大目标”,着力实施旅游大景区建设行动、旅游全产业链打造行动、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提升行动、旅游全民宣传行动“四大行动计划”,精心培育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西路军魂传承地“五大名片”,不断提升“丝路明珠?金张掖”整体形象。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大景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明确了目标任务。 (三)旅游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着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不断优化旅游产业体系,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修编完善了张掖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张掖大景区建设总体规划。积极组织实施精品景区创建工程,加大景区硬件设施建设,拓展休闲娱乐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和管理制度,规范标识和公共信息符号,景区功能、形象和服务得到极大改善,景区类型更加多样,景区产品更加丰富,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已成为张掖旅游跨越发展的靓丽名片。全市A级旅游景区由2010年的10家增加到25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由2010年的2家增加到15家,星级旅游饭店由2010年的17家增加到38家,旅行社及分社由2010年的18家增加到42家,全市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1.3万人增加到4万人。 (四)旅游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张掖宾馆、甘州府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等188个投资上千万元的旅游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30多亿元。加快推进宾馆饭店、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宾馆、旅店等478家,接待床位由2010年的1.1万张增加到3.3万多张。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263座,新建自驾游营地和房车营地6处,15家重点旅游景区实现wifi覆盖,全市4家旅游汽车公司购置旅游大巴150辆,63家汽车租赁公司拥有各类车辆近560多辆,全市共有旅游购物餐饮街区20多处。 (五)旅游客源市场有效拓展。深入开展“张掖旅游全民宣传行动”,精心策划举办第四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张掖户外运动节等节会赛事活动,借助节会赛事强化宣传营销。冠名开行“金张掖号”“裕固风情号”“张掖丹霞号”“甘州号”品牌列车。并先后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100多个城市举办张掖旅游宣传推介会和产品营销活动;在上海、杭州、兰州建立张掖旅游宣传营销代理中心,委托北京、广州、成都等重点客源地城市有实力的旅行社代理开展张掖旅游宣传营销。在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等媒体投放宣传广告,积极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二、机遇挑战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 理的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宁发[2007]11号 【发布部门】西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7.27 【实施日期】2007.07.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西宁市委、西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意见 (宁发[2007]11号)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工作,现就加强我市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领导,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1、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西宁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把西宁规划建设成为投资环境优越的创业城市,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山清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各

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目标、准确定位,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建设水平,实现城市建设新突破。 2、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建设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加快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城市功能更加健全,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改善,文明程度更加提高。 3、加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的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决策、审批、执行体系,深入推进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审核城市规划建设重大方案,协调解决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4、积极推进城市规划与建设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设立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担任顾问、咨询委员。发挥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城市规划草案、待定重大项目,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和审议,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建设高素质的规划管理专业人才队伍。要通过委托学科实力雄厚的高等院校专业院系和科研机构进行定期轮训,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著名高等学府、科研机构进修深造,外出参观考察、挂职锻炼等途径,进一步开阔规划管理专业人员的视野,增长见识,切实提高规划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6、明确城市规划管理职责。城市规划管理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市政府主要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及监督监察工作。区(县)政府主要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和本区域违法建筑的控制与查处,并参与本区域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其他重要规划事项的研究、论证、决策,支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各项工作。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总篇 节选自《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纲要 4月29日贵阳市通过了2007-2020年的《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鉴于纲要篇幅巨大且晦涩难懂,本人特重新筛选归纳以飨读者。一、关于贵阳市的城市性质 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二、关于贵阳市的城市职能 (1)贵州省省会,贵阳城市经济圈龙头,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旅游服务中心。 (2)西南地区联系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3)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现代中药及特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基地,以铝、磷、煤为主的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加工基地。 (4)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城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避暑胜地及休闲旅游目的地。 三、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至2015年,市域常住人口460万人,城镇人口34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5%;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5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80%,具有足够的集聚和吸纳能力。 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积极配合厦蓉、贵广、沪昆、兰海高速公路及贵广、成贵、渝黔、长昆快速铁路等区域性重大交通干线建设,完成贵阳市铁路枢纽建设。

(2)完成贵阳龙洞堡机场扩建工程,在省域内加快形成以贵阳龙洞堡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协调运行的民用航空网络。 (3)积极配合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 题,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水源储备。 (4)加强以电力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市域水能资源,提高区域用 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5)启动开阳港建设,形成乌江至长江的重要水运通道,提升城市水运能力, 推进贵阳市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 (6)积极配合中缅天然气长输管线和川气入黔工程建设,建成市域主要城镇天 然气输配系统。 (7)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设,完成轻轨交通网络建设。 五、城市布局 (1)待轻轨修建完毕,对修文、开阳、息烽、清镇等地,实施撤县(市)设区。 届时贵阳市将由云岩区、南明区、金阳区、白云区、乌当区、小河区、花溪区、修文区、开阳区、息烽区、清镇区等构成。 (2)以老城区为中心,实施“北拓、南延、西连、东扩” 的城市扩张策略。 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整体“北拓”到麦架、沙文、扎佐区域;推进花溪、小河等区域城镇化进程和产业集聚,实现城市南延;以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改造为重点,实施“西连”战略,促进老城区与金阳新区联系与融合,远景城市空间向西与清镇连片发展;以龙洞堡机场改扩建为契机,打造临空经济区为重点,实施“东扩”战略,建设龙洞堡东部新城,远景向龙里方向推Shen Longbao look in the eyes, for a chance to kill him. Shen Longbao behind smart to keep gendarmes, picked up a brick reservoir in cotton vest, walked into a small alley corner, seeing four weeks nobody will step up and pulled out

甘肃水资源概况

甘肃水资源现状及对策 一、甘肃地理概况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中腹地带,位于32°31′~42°57′N、92°13′~108°46′E之间,平面形态总体为“哑铃”形,呈北西—南东走向分布,从文县甘川边界到安西县甘新边界长1655km,最窄处在张掖地区山丹县,南北宽仅24km。西南面与四川、青海接壤;西北部与新疆毗连;北部马鬃山区有一小段与外蒙古接壤;东北面大部分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小部分与宁夏自治区相接;东面与陕西省相连。国土总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其中山地和高原约占60%,川区和沙漠平原区约占40%。人口密度56.0人/平方公里(1999年)。 二、甘肃水资源总体概况 甘肃省河流年径流量约600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603亿立方米。 1.地表水资源 甘肃境内自产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99亿立方米,其中,黄河135亿立方米,长江106亿立方米,内陆河57.9亿立方米,人均自产水量1500立方米,居全国22位。人境河川径流量304亿立方米,自产加入境的总水量为603亿立方米。总的来看,全省地表水资源较少,分布也不平衡。长江流域为丰水区;黄河流域为缺水区;黄土高原北部既缺地表水,又缺地下水,人畜饮水困难,是严重缺水区。 2.地下水资源: 全省地下水资源149.8亿立方米/年。在地下水资源中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

资源量有10.5亿立方米/年,其中北山及走廊山脉2.06亿立方米/年,走廊平原4.94亿立方米/年,黄土高原3.51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天然补给量系包括河流、渠系、田间灌溉、大气降水入渗及凝结水,全省总量为149.2亿立方米/年,其中走廊平原地下水站给量44.17亿立方米/年,黄河、长江流域山间盆地和河谷潜水17.24亿立方米/年。 3.冰川资源: 省内高山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区,冰川总面积1596.04平方公里,冰川储量786.87亿立方米,每年补给河西三大流域冰川融化水量约9.5亿立方米,占河西河川径流量72.6亿立方米的13.1%。 4.水能资源: 甘肃省境内黄河、白龙江等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力资源总蕴藏量达1309万千瓦,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省现有水电站29座。总装机容量已达301.5万千瓦,年发电量130多亿度。 三、甘肃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1.多头管理资源难配置 甘肃省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建立起按流域统一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职能不明确,管理措施不落实,直接导致了上下游、左右岸争水和超量用水。而地下水的取用和城乡用水也存在着交叉、多头管理局面。如河西地区的武威市,对水资源的管理实行的是“三龙治水”,城建、水务局、流域管理局各管一部分;金昌市的“五龙治水”涉及的管理部门更多,行政、企业、城建、流域管理局、自来水公司各自为阵,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困难重重。 2.地下水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据有关部门调查,甘肃省水资源配置不力和不合理状况非常严重。以民勤县为例,由于管理部门对石羊河统一调度不力,加之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难以实施合理配水。按省政府批准的《石羊河流域水利规划》,每年分配给民勤县入

张掖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

张掖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甘肃省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及其补偿活动。 第三条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指导和监督工作。 市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与补偿工作。 甘州区人民政府负责包括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与补偿工作。 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房屋征收职能的部门(以下统称房屋征收部门)承担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 财政、国土、发改、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第五条房屋征收部门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实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具体工作,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的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负责监督,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第六条房屋征收项目所在街道、社区配合房屋征收部门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公安、教育、民政、人社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及时办理被征收人的户口、子女入学及社会保障等相关手续,不得增加房屋征收部门和被征收人的负担。 第七条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都有权向市、县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单位对举报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房屋征收实施单位和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 第二章征收决定 第八条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征收房屋的,由县区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

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发展指导思想 高屋建瓴、把握全局;力求近远期结合、保持弹性;放眼未来、立足现实,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努力促成西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跨越,保证西宁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强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建设目标 将西宁建成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桥头堡、发展地区特色经济的主力军、各民族团结互助的模范城、青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的美丽家园。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近期到2005年,中期到2010年,远期到2020年,远景指2020年以后20年至30年。 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西宁是青海省省会,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多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原名城。城市人口规模:2005年达到100万人;2010年达到110万人;2020年达到130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西宁市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8平方米以内,西宁市主城区近期2005年用地规模为96.6平方公里,2010年用地规模为100.3平方

公里,远期2020年用地规模为128.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 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为:西宁市区、市域范围内重要的水源地、水源保护区和正在建设的黑泉水库、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自然与历史遗产保护范围,以及鲁沙尔镇、多巴镇、甘河滩镇的规划范围,总面积约3930平方公里。 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西宁市在各个区域层面,尤其是在海东地域经济中心的作用,协调城镇体系在西宁—兰州、西宁—拉萨两条轴线上的整体功能,建立结构合理、有机扩展的“核心—外围”体系。城镇体系发展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促使“核心—外围”体系的有效生长,建设特色文化和旅游经济职能,促使城市高级职能的强化和主体地位的实现。 城镇体系总体战略目标:建立一个适宜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等级规模完善、中间布局合理、功能组织协调的城镇体系结构。西宁市市域城市化水平2005年达到55%,2010年达到60%,2020年达到65%—70%。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以西宁市区、鲁沙尔镇、甘河滩镇、多巴镇为点,以宁果公路、鲁多公路、109国道为线,组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核心区;以环状核心区作为市域中心,以315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宁张线等为辐射轴,逐步形成大通桥头、湟源城关等市域次级发展极核;分别以大通桥头、湟源城关为中心,形成众镇拱卫的态势。 西宁市市域形成三大城镇经济区:西宁市—鲁沙尔—甘河滩—多巴,形成环状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区,范围包括西宁市区、湟中与平安两县,以商贸、旅游、康体休闲、工业、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为主;以大通桥头为中心北部次级城

陇东地区气候

陇东地区气候 1、山西运城气候和甘肃庆阳比如何 山西运城气候和甘肃庆阳相比如下: 山西运城气候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风 影响不大;庆阳市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常睛,夏热丰雨。 1、山西运城气候 运城市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传统的农 业大区。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 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时,气温13摄氏度,无霜期212天, 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 2、甘肃庆阳气候 庆阳市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 常睛,夏热丰雨。降雨量南多北少,2007年全市降水量382.9-602.0 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间。气温南部高于北部,年平均气温 9.5-10.7℃,无霜期140-180天。年日照2213.4-2540.4小时,太阳 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米,地面平均蒸发量为520毫米,总体呈 干旱、温和、光富的特点。 2、甘肃陇东学院地理气候环境 1、甘肃陇东学院简介 陇东学院位于甘肃庆阳市。是一所由甘肃省政府和庆阳市共同建 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 合作院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洪堡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大学 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办学始于1949年8月创办的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1978年12月创建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设置多科性本科院校——陇东学院。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

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6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600多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2.5万册,电子图书52万册。有全日制 在校生15715人。 2、甘肃陇东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甘肃陇东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接陕西省延安市;南与陕西咸阳 市及甘肃省平凉市相连,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盐池县;西与宁夏 固原市接壤。庆阳市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介于东经106°20′至 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 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 2)地质地貌 远古以来,经过地质不断运动和变迁,古生代陆地从汪洋中隆起,陇东出现丘陵。中生代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庆阳湖盆,涉及陕、甘、宁、蒙,浩瀚辽阔。第四纪陆地不断抬升,更新世的大风,席卷黄土,覆积成厚达百余米的黄土高原,全新世,黄土高原被河流、洪水剥蚀 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 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 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全市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马家大山最高为2089米,南部政平河滩最低为885米。 3)地势地形 庆阳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9米之间。山、川、塬 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 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700多平方公里,横跨庆阳市四县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 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 4)气候水文 庆阳市有董志、早胜、宫河等12条较大塬面,总面积27万公顷,其中:面积9万公顷的董志塬是农作物主产区。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 为26.7立方米/秒,总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静储量越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2017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017 年修订)批后公布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2017 年修订)于2017 年 12 月 5 日获国务院批准实施,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目的 《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作为指导城 市发展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贵阳市社会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国家出台若干支持贵州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战略措施,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贵阳市迎来了发展的新 机遇,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加快适应新常态下城市发展方式转型,积极应对新型 城镇化下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升的要求,进一步充分发挥城 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对《贵阳 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进行修订。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 大发展理念,落实中央、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加速发

展、加快转型、推动新跨越主基调,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规划年限 本次修订期限至 2020 年。 四、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 市域:即贵阳市行政区划范围,含南明区、云岩区、白 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总面积 8034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东起小碧乡、永乐乡、东风镇,西至朱昌镇、 金华镇、久安乡、石板镇,南起党武乡、孟关乡,北至麦架镇、沙文镇、都拉乡;总面积 1244 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东起南明区永乐乡,西至清镇市红枫湖镇, 南起花溪区青岩镇,北至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含南明区、云岩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及清镇市青龙办事处、红枫湖镇、百花湖乡和修文县龙场镇、扎佐镇;总面积 3121 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五、城市发展目标 至 2020 年,打造公平共享创新型中心城市,建成大数 据综合创新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 六、城市性质

青海省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报告.doc

致全市人民的公丵开信 亲爱的市民朋友: 西宁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亲切关怀下,经过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围绕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扩能改造、兰新二线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西宁市在科学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了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为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机遇,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立足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把西宁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依照“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拉开城市骨架、完善服务功能、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则,坚持“国际视野、国内前沿、西部一流”理念,牢牢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开展整个规划编制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纲要》和《关于推进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意见》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层面审视了西宁发展问题,认真分析了西宁、兰州两地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研究了城市职能分工、区域性重大设施协调布局、区域性城市群发展网络统筹构建等问题,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考虑,确定未来西宁市的城市性质、职能,合理预测了城市规模,确定了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坚定不移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做强西宁、服务全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突出了西宁作为东部城市群“极核”的功能和作用。 本次规划将提升区域地位、强化服务功能、突出高原特色、建设宜居城市作为重点,将城市发展战略转向加强与兰州和海东区域协作以及城市功能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空间格局重构方面,力求通过努力,到规划期末,把西宁建成带动区域发展的西北经济高地,自然人文有机融合的区域服务中心,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原旅游名城,宜居宜业、保障完善的生活之城和幸福之城。 各位市民,本次规划对于保证未来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不敢懈怠。恳请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为建设我们共同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生活之城和充满活力、体现实力、彰显魅力、富有亲和力的幸福之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2年6月22日批准设立。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人口260万(其中城镇人口62万)。境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主要河流,较大的支流27条。位于蒲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是庆阳市最大水库,也是全国最大的黄土均质水坝。庆阳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富集,折合油当量约1230亿吨,仅次于“中国第一资源大市”榆林市(1402.8亿吨)。全市油气资源总量占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37%;煤炭预测储量占甘肃省的97%,已探明储量123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13588亿立方米。是国家建设中的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煤电基地和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庆阳有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规模最大的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白瓜子出口量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0%以上,黄花菜生产量和杏制品加工量分别占全国的40%以上。横跨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森林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境内面积达760多万亩,是陇东的“天然水库”和“绿色屏障”。庆阳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原面—董志原;“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和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在这里出土;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黄帝内经》;周先祖不窋等十三代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以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为代表的“庆阳五绝”,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评选的全国“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庆阳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一存两点”的重要地位。1927年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11月,刘志丹、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境内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庆阳战斗和生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5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8亿元,小口径收入达到30亿元,粮食总产量127.71万吨,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354.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3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14.86亿元,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地理位置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东经106°45′~108°45′、北纬35°15′~37°10′之间。东部与陕西省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接壤﹔北部和陕西省吴起、定边县以及宁夏的盐池县为邻﹔西部同宁夏的同心、固原、彭阳县交界﹔南部跟本省的平凉、泾川县和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连接。东西横跨208公里、南北纵贯207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庆阳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庆阳还是一片汪洋。到中生代,陆地逐渐隆起,这里便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一个湖盆,史称鄂尔多斯盆地,包括现在陕、甘、宁、蒙毗邻的广大地区。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