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5.4第5篇)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5.4第5篇)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5.4第5篇)

黎诣远《微观经济学》(第3版)

第5篇不确定性决策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思考题

1.我国唐诗有“梦断美入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其中的“信息”与信息论中的“信息”有何区别?

答:该诗句选自唐代诗人李中所著的《暮春怀古人》一诗,“信息”一词在该诗中指的是“音信”、“消息”的意思。而在信息论中讨论的信息指的是用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形式。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并可以传递的知识。

因此,该诗中的“信息”,属于信息论中的信息范畴,但是信息论中研究的信息远比该诗中所指的含义宽泛。

2.对策论说明“你有决策,我有对策”,但人们经常批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什么?

答:对策论是研究理性的决策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及其均衡问题,也就是研究理性的决策者之间冲突和合作的理论。对策论中的个人决策与传统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人决策相比,都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或收益最大化,但其约束条件却不尽相同。在传统微观经济学中,假设信息是完全的,最优决策是唯一的。而在对策论中,信息往往是不完全、不对称、不确定的,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因此,决策并不是确定的,更不是唯一的。

“你有决策,我有对策”,这里的你、我是指市场竞争中彼此平等的经济主体,大家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因而你有决策我就有对策,这是天经地义的。人们经常批评的“上有决策,下有对策”,是指各级政府之间的上下关系。政府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下级理应服从上级,如果只顾自身利益,对上级的决策搞什么对策,则是完全错误的。

3.囚徒困境表明,个体理性未必导致集体理性。你怎么看斯密的“经济人”假说?

答: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证,尽管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自利的,但只要竞争是充分的,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秩序,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使竞争达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囚徒困境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源于这一对策不能满足“经济人”假说中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一系列苛刻条件。

亚当·斯密阐明了“经济人”的假说。经济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出发点,就是私人利益,每个人都寻求个人利益极大化,而不会做出于己无利的事。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包括

以下内容:①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消费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满足;生产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利润;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自身报酬。这就是说,经济人主观上既不考虑社会利益,也不考虑自身非经济的利益。②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因此,经济人又被称为理性人。③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因此,经济中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经济人的利己主义假设并不等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私自利”,即该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会在孜孜以求地追求自己最大利益的过程中,自然地、必然地为社会提供最优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客观地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当然,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动达到利他的结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市场必须是完美的: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信息可以无代价地获得,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对称的,未来具有确定性,不存在外部性。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完美市场的条件是很难得到满足的,原因在于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是不确定的,不少行为的私人成本并不等于社会成本。当市场不完全时,经济人追求自利的动机就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动力和市场效率的源泉,另一方面又会诱发损人利己的行为,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假冒伪劣等。当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怀有机会主义的动机时,失信行为的存在就意味着,失灵的市场无法使得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动导致利他的结果,个人的最优选择不可能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囚犯的两难困境便是这一博弈的极端例子。

其实,斯密在当时就已经发现道德风险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因此,他强调市场经济是一定要讲道德的经济,并出版了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道德情操论》。斯密所倡导的市场经济道德观与我国古人所推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是一致的,那就是市场经济应排除那种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地侵犯他人权利的损人利己行为。只有市场竞争具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基础,才可能进入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权的市场经济。

4.家电行业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导致两败俱伤,为什么不能根据动态对策论展开合作?

答:当存在超额利润时,“价格战”能够降低价格水平,有利于消费者。但在价格降到平均成本水平时,继续进行“价格战”,就会导致两败俱伤,最终也不利于消费者。当前我国的家电价格已经处于微利水平,之所以屡战屡伤,屡伤屡战,难以形成合作均衡,根本原因在于,在机会主义利益驱动下,不能达成具有硬约束力的协议。

合作均衡缺乏稳定性,最典型的是卡特尔。卡特尔组织是指厂商串谋到一起,试图确定使整个行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的合作或者串谋。一般卡特尔成功的条件主要有这两个:①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②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首先,从卡特尔成功的第一个条件看,由于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或者各成员可能受到通过略微降价即夺取比分配给它的更大的市场份额来欺骗其他厂商的诱惑,从而造成卡特尔组织的解体。只有长期回到竞争价格的威胁才能阻止这种欺骗,如果卡特尔的利润足够大,这种威胁是有效的。其次,从卡特尔成功的第二个条件看,即使一个卡特尔能够解决组织上的问题,但如果它面临的是一条具有高度弹性的需求曲线,它就只有很小的提价的余地,因而组成卡特尔的利益就是很小的。在现实中,由于上面的原因,卡特尔组织具有不稳定性,卡特尔组织只能在一种短期利益的结合下形成,当这种共同利益不存在时,卡特尔组织就会解散。

如果竞争市场中只存在两个家电供给者A和B(假设两家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和需求结构),当双方为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进行竞争时,可能面临以下选择:当A发起价格战时,B是维持原有价格,还是削价竞争;当A欲与B合谋垄断市场时,B是与A共谋还是竞争,才能使自己利益最大。

表5-1 价格博弈

如表5-1所示,当A、B都采用正常价格战略时,双方都能够获利10;当双方都采用削价战略时,都会遭受损失,亏损50。此外,还存在一种情况:如果A坚持正常价格战略,而B采取降价战略,B拥有了市场,却遭受损失,因为它的售价低于成本,销售越多,损失越大,而A的损失反而小一些。反之亦然。因此,无论对A或B来说,选择正常价格战略都是占优战略。

从上面的价格博弈中可以看到:如果A按照正常价格经营,它可以有10的盈利,如果进行削价竞争,而B不同时削价就会亏损10;另一方面,如果B挑起价格战,A继续按正常价格销售,A会亏损10,如果他也加入价格战,则会损失更多。对B也是如此。因此,当A和B都采用正常价格战略即占优战略时,他们就达到了占优均衡,双方的盈利都达到了最大。

考虑在另一种情况下,即A或B力图抬高价格赚取垄断利润时的战略选择。如表5-2所示。

表5-2

如果A选择正常价格作为占优战略,则无论B怎样做,它都会获利。这时,B就处于一种“两难境地”:是采用高价战略,并希望A也紧跟其后,还是为了安全而采用正常价格。可以看到:B还是应该以正常价格出售。B会站在A的立场考虑,无论B采用何种战略,A 都会采用正常价格战略,因为这是A的占优战略。因此,B假定A采取占优战略,自己就会也按照正常价格销售。这也表明了博弈论的一条基本准则:把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这时,A和B都采取了正常价格战略,达成了纳什均衡。

A和B共同采用正常价格战略,是一种非合作均衡,因为每一方选择战略时都没有共谋,他们只是选择对自身最有利的战略,没有考虑社会福利或任何其他群体的利益。但是,他们无法协调一致去寻求共同利润最大化的合作均衡,如表5-2所示,只要A、B双方合谋垄断价格,共同利润在合作均衡下就会达到最大。但是全社会的总效用却比竞争均衡状态下低。

分析得出阻止合谋垄断的因素:除了合谋触犯反垄断法外,每一个企业都有强大的动机去违背协议。如果A违反协议,它的利润会从100上升到200,在A违反协议后,B注意

到自己的利润从100降低到-30,就会又回到竞争策略,向非合作均衡或纳什均衡发展。

5.既然完全竞争理论不符合市场现实,我们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时间首先学习传统理论?

答:(1)完全竞争模型的四个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较为苛刻的,现实世界中往往不具备这些条件。①现实世界中,大多数厂商未必都是价格接受者,它们对价格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许多行业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势力;②现实世界中,厂商提供的产品也不是完全同质的,大多数厂商的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现实世界才存在着各色的商品,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要;③现实世界中,要素也不是自由流动的。要素流动要受到地理因素、运输条件和成本、法律制度等的影响,往往不能自由流动。比如劳动力资源受到人们居住地的限制,便不能十分顺利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自由流动;④现实世界中,市场上的信息也不是十分充分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很多。

(2)完全竞争模型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突出了市场的效率问题。如果基本竞争模型准确代表实际市场,那么它有一个非常强的含义:该经济是有效率的,即不存在稀缺资源的浪费。不减少一种产品的生产,就不可能多生产另一种产品;不使另一个人境况恶化,就不能使一个人的境况改善。这些结果是在没有政府活动的情况下得到的。②涉及到竞争分配的公平问题。竞争市场也决定商品的分配——每个人获得多少现有的商品。如果一个人具有特殊技能,并且对其劳务需求存在高度竞争,那么这个人就会获得非常高的收入。另一方面,非熟练劳动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这些工人面对非常低的工资,甚至每天工作很长时间也不能达到像样的生活水平。这就提出了竞争分配的公平问题。虽然效率是任何经济系统的合意性质,但公平问题也是不能回避的。③是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实际经济不能用竞争模型进行完美的描述,但许多经济学家仍将竞争模型作为方便的出发点,模型永远都不是对经济的完全且准确的描述,也不需要它做到这一点,相反,模型旨在突出反映经济的某些重要方面的性质,有助于了解经济的关键特征。基本竞争模型的预测与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别有助于引导人们使用对某些市场和情况能提供更好描述的其他模型。经济学家也认识到,虽然基本竞争模型不能对某些市场提供完美的描述,但却可以提供很好的描述——虽然其预测与实际结果不能绝对吻合,却可能相当吻合。事实上,大多数经济学家相信,基本竞争模型为人们理解广泛的经济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因此,它是经济学家从事研究的基础。

二、问答题

1.试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一项事业的成败,既取决于主观努力,又取决于客观条件,必须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所谓“人定胜天,天亦制人”,在风险论里面就是存在着不确定性。

尽管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可以通过以往的经验,估计各种结果发生的概率,并以此来推测当前行为的期望值,进而进行决策。如果选择恰当,可以规避风险,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

所以,“成事在天”是无法避免的,即最终的结果无法确定,但是可以“谋事在人”,尽量通过经验积累,了解更多的信息,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程度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2.请你评估自己的风险偏好,并说明理由。

答:个人是风险规避者。有这样一个例子:用10000元进行投资,1年定期存款回报率

为2.5%,而某银行有一理财计划,期限1年,回报率为2.7%,但是收益以美元返还。当期人民币汇率为1:8.11,预计1年后该汇率以81%的概率降为800,以19%的概率降为780。投资该理财计划的人民币收益为()1000010000 2.7%80081%78019%/811+???+?,约等于265,而定期存款的收益为250元。最终,选择了定期存款,放弃了存在着不确定性的265元的收益。

3.试举一则亲身经历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的实例。

答:逆向选择的例子:我有一台使用了一段时间但是保养得较好的个人计算机,想要出售。但是二手市场上充斥了大量使用年限非常久而且返修过的二手甚至是多手的个人计算机,买者很难区分,而价格也很低。最后,我将那台个人计算机送给了朋友(退出市场)。

4.广告究竟促进还是妨碍有效的市场竞争?

答:经济学通常将广告分为两种:一种是信息性广告,另一种是劝说性广告。前者旨在提供信息,比如向消费者传递关于商品的销售地点、价格、特征等方面的信号;而后者往往是伪造信息,旨在迷惑消费者,使他们以为本无差别的商品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别。所以,广告究竟是促进还是妨碍有效的市场竞争,取决于广告是否能真正传达正确的信息,缩小买卖双方的信息差距,让市场更加透明。

5.为什么上策均衡必定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未必是上策均衡?

答:占优策略是指不管对策中其他局中人的策略是什么,对某一局中人来说都是最优的策略。把所有局中人的占优策略组合起来,就构成占优均衡。纳什均衡是指当给定其他人选择策略的前提下,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

在占优策略均衡中,不论所有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策略,一个参与人的占优策略都是他的最优策略。显然,这一策略一定是所有其他参与人选择某一特定策略时,该参与人的最优策略。因此,占优策略一定是纳什均衡策略,占优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但是,纳什均衡未必是占优均衡。例如,在房地产开发博弈中,A 、B 两个开发商都想开发一定规模的房地产,但是市场需求有限,只能满足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开发商A 还是开发商B ,都不存在占优策略,但存在纳什策略:如果A 选择开发,则B 的最优策略是不开发;如果A 选择不开发,则B 的最优策略是开发。反之亦然。显然,这个博弈只存在纳什均衡解,不存在占优均衡解。

三、计算题

1.试评下列效用函数的风险偏好:

(1)()()()0,01U w w βααβ=+≥<<

(2)()U w w =

(3)()()()ln 0U w w a α=+≥

(4)()5U w w =

解:(1)()()10U'w w ββα-=+>,()()()210U''w w βββα-=-+<,因此具有该效用函数

的经济主体是风险规避者。

(2)()10U'w =>,()0U''w =,具有该效用函数的经济主体是风险中性者。

(3)()10U'w w α=

>+,()()

210U''w w α=-<+,具有该效用函数的经济主体是风险规避者。

(4)()450U'w w =>,()3200U''w w =>(0w >),具有该效用函数的经济主体是风险爱好者。

2.某家庭现有银行存款020B =万元,年利率2%f r =。有证券分析师向他推荐一新上市股票S ,可在75%的概率下取得年收益率,3%s m r =,在12.5%的概率下取得,7%s h r =的高收益率,但是也有12.5%的概率取得,11%s r =-的低收益率。若这个家庭的期望效用函数U 为

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p r 和标准差p σ的二次函数,即()2,50p p U r r σσ=-:,那么这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家庭是否会购买这一股票S ?如果购买,买多少?

解:这个家庭会购买这只股票。他将花5万元(即所有存款的1/4)购买股票,其他的15万元仍然存放在银行里。

股票的期望收益率:()12.5%1%75%3%12.5%7%3%s u =?-+?+?=。

股票的标准差()()()22212.5%1%3%75%3%3%12.5%7%3%2%s σ=?--+-+-。

设该家庭将()01b b ≤≤比例的银行存款用于购买股票,则

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为:()3%12%2%%p r b b b =?+-?=+;

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2%p s b b σσ=?=?。

()()

2max 2%1%502%.. 01b b s t b +?-??≤≤

求解下式的条件极值,即可得到该家庭投资股票的最佳比例:14optimal b =

。 可知: 2.25%p r =,0.5%p σ=,()2

,50 2.1535%p p p p U r r σσ=-=。这就是说,取出1/4的

银行存款购买股票S ,期望收益和期望效用高于将所有的钱全部存在银行,但也存在风险,有可能不如全部存在银行。

3.某家庭拥有1600元的资金准备投资某农业项目,但该项目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一种概率为5%的旱灾,会造成损失700元;另一种概率为5%的洪灾,会造成损失1200

元。该家庭的效用函数为()U w =担76.2元的损失。问这个家庭愿意支付的最高保险金是多少?

解:投保人的期望效用为:

()()()1

11222

0.059000.054000.9160038.5EU =?+?+?= 假设该投保人愿意支付的最高保险金为R 元,则R 必须满足:

()()11

220.1160076.20.9160038.5R R ?--+-= 解该方程可得: 110.04R =(元)

4.某企业的短期收益函数为210P e e =-,其中e 为一个代表性工人的努力水平。工人选择他减去努力成本后的净收益w e -(努力的边际成本假定为1)最大化的努力水平。根据下列各种工资安排,试确定工人的努力水平和企业的利润水平。

(1)对于12e w ≥=,;否则0w =

(2)2

R w = (3)12.5w R =-

解:(1)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工人得不到让他提供超过1的努力水平的激励,所以工人提供的最优努力水平e *就是1。这时,工资w 固定在2,企业得到的利润水平为:

2107R w e e w π=-=--=

(2)如果2

R w =

,工人想要最大化自己能够得到的收入水平w e -,因此最优化问题变为:

()210max max 2e e e w e e ??--=- ??? 根据一阶条件,解得4e *=。 这时,工人的工资2

101222

R e e w -===,企业得到的利润为:21012e e w π=--=。 (3)如果12.5w R =-,工人的最优化问题为:

()2max 1012.5e

e e e --- 根据一阶条件,解得 4.5e *=。

这时,工人的工资为:21012.512.25w e e =--=;

企业的利润水平为:21012.5e e w π=--=。

5.试为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典故“田忌赛马”构造一个对策模型,并求其均衡解。 解:用数字1,2,3分别表示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那么田忌和齐王的策略集分别为:

{}123,132,213,312,231,321S S ==田齐

这里数字的排列顺序表示三个等级的马的出场顺序。

(2)博弈的策略式表述(其中,赢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1分,平一场得0分)如表5-13所示。

田忌赢得比赛不是纳什均衡,因为这场赛马博弈是一个零和博弈,该博弈无纳什均衡。

6.考虑图5.16.12所示的对策模型

图5.16.12 对策模型

(1)如果(上,左)为一上策均衡,那么在a ,…,h 中,必须满足什么不等式?

(2)如果(上,左)为一纳什均衡,那么在a ,…,h 中,必须满足什么不等式? 解:(1)如果(上,左)为一占优均衡,意味着不管对策中局中人A 的策略是什么,对局中人B 来说,策略“左”都是最优策略;不管对策中局中人B 的策略是什么,对局中人A 来说,策略“上”都是最优策略。

因此,对A :a e ≥,c g ≥;对B :b d ≥,f h ≥。

(2)纳什均衡是指:在给定其他人选择策略的前提下,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上,左)为一纳什均衡,则必有:

对A :a e ≥,对B :b d ≥。

7.设某一对策的收益矩阵如图5.16.13所示。

图5.16.13 收益矩阵

(1)设参与者A 采取行动N 的概率为3/5,采取行动S 的概率为2/5,同时参与者B 采取行动L 的概率为2/5,采取行动R 的概率为3/5,构成该对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求

解a 和c 。

(2)在此情况下,是否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

解:(1)利用等值法,如果混合策略是A 的最优选择,那么对B 来说选择L 和R 是无差别的,由此可得2323355555

a c +?=+?,即: 3a c -= ① 同理可得,()3232415555

a c ?-+=?+?,即 2314c a -= ②

解得:20a =-,23c =-。

(2)在此情况下,不存在纯策略均衡。因为该对策的纳什均衡是(5,1),但A 和B 若改变自身的策略,都有可能使自己的收益获得更大。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五版标准答案完整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解答: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6.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7.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旧,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而,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 8.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了,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

03—04学年-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03—04学年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02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宏微观经济学试题 2004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资源稀缺是指( B ). A.世界上大多数人处于贫困之中 B.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 C.资源要保留给我们的未来 D.资源最终会被耗光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 D=14—3P,Qs=2+6P,该商品的均衡价 格是( A )。 A.4/3B,4/5 C.2/5D.5/2 3.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 B ), 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 B.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4.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总变动成本TVC为( B )。 A.30000 B.5Q—Q2 C.5一Q D.30000/Q 5.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A )。 A.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B )。 A.产品有差别 B.产品无差别 C. 有的有差别,有的无差别D.以上说法都对 7.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C)。 A.A VC>SMC中的那部分A VC曲线 B.AC>S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 C.SMC≥A VC那部分SMC曲线D,SMC≥AC那部分SMC曲线 8.根据简单的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B)。 A,价格水乎下降;B.收入水平增加; C. 储蓄增加;D.利率增加。 9.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C )。 A.增加B.不变; C. 减少D.不能肯定。 lo.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长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 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 C.国民收人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11.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B )。 A.正相关B.负相关

《微观经济学》自测题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自测题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目前我国胶卷行业的市场结构属于()。 A.寡头垄断 B.垄断性竞争 C.完全竞争 D.完全垄断 2.如果照相机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则胶卷的需求曲线()。 A.向左平移 B.向右平移 C.保持不变 D.发生扭曲 3.电池价格上涨将()。 A.增加对电筒的需求 B.降低对电力的需求 C.增加对电池动力玩具的需求 D.增加对电力的需求 4.根据最优定价法则,若商品的定价为6元,需求价格弹性为-5,则其边际成本应为()。A.7.5 B.4.8 C.1 D.24 5.如果政府对生产者征收每单位产品1元的商品税,则将引起这种商品的价格()。A.上升1元 B.上升不到1元 C.上升超过1元 D.价格不变 6.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需求曲线左移 C.个人减少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 D.需求曲线右移 7.如果一种商品富于价格弹性需求,商品价格上升5%将()。 A.增加需求量超过5% B.增加需求量小于5% C.减少需求量超过5% D.减少需求量小于5% 8.正常物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原因在于() A.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减少 D.替代效应使需求量减少,收入效应使需求量增加 9.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发生作用是前提条件之一是()。 A.连续投入某种要素而保持其它投入要素不变 B.不连续投入某种要素而保持其它投入要素不变

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不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10.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A.上升的 B.下降的 C.垂直的 D.水平的 11.厂商的短期停产点在()。 A.P=AVC B.TR=TVC C.企业总亏损=TFC D.以上都对 12.如果某消费者增加1单位X1商品的消费量、减少2单位X2商品的消费量,而总效用水平不变,则此时的边际替代率MRSX1X2为( )。 A .1/2 B.2 C.1 D.4 13.消费者剩余是()。 A.消费过剩的商品 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大于货币的总效用部分 D.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14.一完全竞争行业的厂商每天产出的总收入为5000美元,这是其利润最大化的产出。厂商的平均总成本是8美元,边际成本是10美元,平均变动成本是5美元,其每天的产量为()。 A.200单位 B.500单位 C.625单位 D.1000单位 15.垄断性竞争的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途径有()。 A.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B.品质竞争 C.广告竞争 D.以上途径都有可能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一般来说,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 2.在短期生产函数中,合理的生产阶段是由这样两点确定的,平均产出的最高点和总 产出的最高点。() 3.某人发明了一种治疗仪,这种治疗仪本身不是公共物品,但是这种新治疗仪的知识 则属于公共物品。() 4.一个完全垄断企业,只要边际收入超过边际成本,就会一直扩大生产。() 5.安徽芜湖奇瑞汽车公司和江淮汽车公司都是安徽有名的大企业,具有较大的企业规模,他们都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性。() 6.规模收益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7.会计利润大于零,企业的经济利润也大于零。() 8.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风险也较小;需求收入弹性较 小的商品,销售收入比较稳定,风险较小,但利润也较小。() 9.某一市民发现公共汽车费上涨了5毛钱,他仍然照常乘车,这表明公共汽车服务的 需求价格弹性接近于零。()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安徽工业大学经管学院2012-2013学年二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答案(A卷)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xxx级 专业:xxx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46题,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38小题,共38分) 1、一种要素投入的第二阶段开始于平均产量最大的点 A、总对 B、从不对 C、有时对 D、常常对 答案:A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生产技术不变 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A和B 答案:D 3、当生产函数Q=f(L)的APL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是: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答案: D 4、如果生产函数是常数规模报酬的,当劳动增加10%而资本保持不变时,产量将 A、增加10% B、下降10% C、增加超过10% D、增加不到10% 答案:D 5、当AP L为正但递减时,MP L是() A、递减 B、负的 C、零 D、上述任何一种 答案:D 6、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X,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的坐标系中,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这表明 A、Px/Py=2 B、Qx/Qy=2 C、Py/Px=2 D、上述都不正确 答案:A 7、在边际产量发生递减时,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 A、增加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B、减少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停止增加变动生产要素; D、同比例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答案:A 8、当某厂商以最小成本提供既定产量时,那么他 A、总收益为零; B、一定获得最大利润;

C、一定未获得最大利润; D、无法确定是否获得最大利润。 答案:D 9、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与TC的切点上,AC A、是最小的; B、等于MC; C、等于A VC+AFC; D、上述都正确。 答案:D 10、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D、MC′>MP′ E、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D 11、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显性成本 B、隐性成本 C、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答案:A 12、得到MC曲线是由() A、TFC曲线的斜率 B、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C曲线的斜率 C、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TVC曲线的斜率 D、既是TVC又是TC曲线的斜率 答案:D 13、当收益递减律发生作用时,TVC曲线() A、以一递减的速率上升 B、以一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一递减的速率下降 D、以一递增的速率上升 答案:D 14、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A、外露成本 B、内隐成本 C、经济利润 答案: B 15、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A、以递增的速率上升; B、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C、以递减的速率上升; D、以递减的速率下降。 答案: C 16、如果没有分摊成本,且生产过程中规模收益递增,那么()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两者不随产量变化 B、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下降,平均成本保持不变,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武汉大学历年宏微观经济学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1.(8)尽管水的用途远远大于钻石,但是其市场价值却远远低于钻石。请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这个现象。 2.(7)按你的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实质是要讨论什么问题? 3.(10)简述信贷配给理论或价格粘性理论,并说明他们在中国是否适用。 4.(10)通货膨胀的原因有那些?中国目前物价指数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弗里德曼说:通货膨胀时时和处处都是一个货币现象。这句话得意思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 5.(15)利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分析框架,(1)分析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即滞胀问题,和西方国家1929-33年大萧条时期因为总需求骤减带来的经济衰退;(2)如果政府不加干预,经济能否恢复正常?为什么?(3)说明时间、预期和市场是否完善在这种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4)基于以上分析,货币数量的改变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可以考虑时间因素、考虑不同的理论或学派)为什么?(5)解释什么是中性和理性预期。 6.(5)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用∏=∏E+∑(u*—u)表示。(1)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并说明∑是正数还是负数。(2)它要说明什么问题?其所表达关系背后的经济原因是什么?(3)∏E为什么会出现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4)菲利普斯曲线要讨论的问题需不需要考虑时间长短?为什么?(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政府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是否有效?为什么? 7.(15) (1)证明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2)证明当边际成本始终递减时,该市场将形成垄断。 (最好用代数证明,并辅以曲线,文字次之。) 8.(15)设某商品的效用函数为u=min{ax,by},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收入为m。(1)求x的需求函数。(2)x和y两个商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是什么样的?(4)假设效用函数变成u=[min{ax,by}]3,你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是u=[min{ax,by}]2呢?为什么? 9.(25)设某人所有的资源禀赋为时间T,财富M,其在劳动市场上的价格为工资率W。他从商品C和闲暇R的消费中获得满足。劳动供给为L=T-R,商品的价格为p。 (1)写出其预算约束方程;然后将其写成p1x1+p2x2=p2w2+p2w2的形式。 (2)根据一般形式的效用函数推导出其效用最大化条件; (3)工资率的上升是否总是激励人们增加劳动供给?为什么? (4)初始财富增加和时间资源增加对劳动供给影响是否一致?为什么? (5)工资率的持续上升和暂时上升所产生的影响是否不同?为什么? (6)设想其效用函数是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u=CaRb,求解他的劳动供给函数(7)根据上问,说明工资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是什么;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哪一个大? (8)如果p为一般物价水平,则该人在短期内不可能确知,只能进行预期。以此微观基础说明在宏观层面上物价水平和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说明预期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10.(30)考虑这样一个生产能力过剩的地方经济: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200r,投资函数为I=1000-200r,实际货币供给量M/P为¥1000万,消费者对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b为0.8,自发消费C与政府购买支出G均为¥1000万,暂无其他政策变量。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A .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B . 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 . 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 . 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2.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 1.2,则这种商品是: C A . 低档商品 B 必需品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 3.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 -0.8,则这种商品是: A 7. 在得出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D A . 土壤的肥沃 程度 B 技术水平 C . 棉花的种植面积 D 棉花的价格 8. 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 D B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D 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9. 某月内, X 商品的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和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分别引起 X 商品的需求变动量 为 50 单位和 80 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 A . 增加 30 单位 B C . 增加 130 单位 D 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 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 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 B A . 正 B 负 1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12.供给曲线是一条向 (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13.如果货币的效用要大于消费者所购入的商品的效用,要保证效用的最大化,则 C A .停止购买 B 继续购买 C 退掉已经买入的商品 D 大量购买 14.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 3 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 36 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 ( A) 来买 这支钢笔。 A . 12 元 B 36 元 C 3 元 D 108 元 15.如果生产者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生产者应该: B A .停止生产 B 扩大生产 C 维持生产 D 退出生产 16.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 A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 A . 低档商品 B 必需品 4.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等于 0.6, A . 低档商品 B 必需品 5.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 A . 独立品 B 替代品 6.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等于 A . 独立品 B 替代品 C 奢侈品 D 一般正常品 则这种商品是: B C 奢侈品 D 吉芬商品 -0.4,则这两种商品是: C C 补充品 D 完全替代品 1.8,则这两种商品是: B C 补充品 D 完全替代品 A . 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C .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X 商品需求数量: C 减少 30 单位 减少 130 单位 10. C ) 倾斜的曲线。 A C 左下方 ) 倾斜的曲线。 B C 左下方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_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________,向右移动是需求____________。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___________。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________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_______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_____________。 9.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 11.货币供给是指_______________。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__________的失业,是由于________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贸易收支状况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MC,AR=AC C。AR=AC D。MR=A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遗憾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A。4 B。2。5 C。6 D。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 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 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 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 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 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 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 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 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武汉大学2000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武汉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宏微观经济学科目代码:548 一、名词解释(30分) 1. 市场 2. 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 3. 利润 4. 成本、机会成本、成本函数 5. IS曲线、LM曲线、菲利普斯曲线 6. 现值、终值、利率 7. 货币、货币创造、均衡利率 二、分析题(30分) 1. 有人认为消费支出波动比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要平稳,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原 因。 2. 试叙述相对收入假说中的“棘轮效应”,分析这种效应对消费者的影响。 3. 试用投入与产出的观点,分析C-D生产函数。 αK β Y= AL 的规模报酬问题,其中Y-产出,L-劳动力变化率,K-资本变化率。 三、计算(20分) 1. 已知成本函数为 TC=3000+15Q-3Q2+Q3 Q为产出数量 (1)产出为500单位时,全部不变成本TFC是多少? (2)产出为1000单位时,平均不变成本AFC是多少? (3)产出为300单位时,平均可变成本AVC是多少? (4)在产出为多少单位时,可变投入开始发生边际收益递减? (5)在产出为多少单位时,可变投入开始发生平均收益递减? (6)指出相对应的生产阶段。 2. 某公司生产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P=2168-3Q TC=+8Q-3Q2+2Q3 企业面临的是垄断性市场,试求短期利润极大化的产出价格和利润。 四、计量经济学部分(20分) 1. 简要说明检验和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2. 证明:ILS法也是一种工具变量方法。

武汉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考试科目:宏微观经济学 科目代码:548 一、名词解释(30分) 1.市场:指从事某一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 场所,也可以是 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任何一个商品都有一个市场,有多少个商品就有多少个市场。譬如;这种市场可以使大米市场、自行车市场、袜子市场。 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在微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被分为四个类型,它们是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2.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1)在经济学中,弹性被用来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即: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弹性系数=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X f Y =,则具体的弹性公式为: Y X X Y X X Y Y E ???=??= 式中,E 为弹性系数;△X 、△Y 分别为变量X 、Y 的变动量。 弹性概念在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经济理论中有多种多样的弹性概念,例如,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等等。由于弹性是两个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因此,弹性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2)收入弹性一般指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3)交叉弹性指需求或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3.利润:利润是企业收益与成本的差额,经济学中有专长利润和超额利润之分。这两种利润来源不同,作用也有差异。一般而论,企业以利润为目标,追逐利润的过程,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社会的资源配置,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能这一要素的收入,它由该要素的均衡所决定。这一部分利润是企业的隐含成本,归于企业的成本,正常利润的存在促进企业家更好的管理企业,提高经济效率。 超额利润实质超过正常利润的那一部分利润。在静态的完全竞争市场上,超额利润实不存在的。但在动态的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着创新、风险和垄断因素,因而有可能产生超额利润。 4.成本、机会成本、成本函数

微观经济学自测题

《微观经济学》自测题(二) ______系专业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 分数________ 一、判断(每题0.5分,共10分,在答题纸上写√或×) 1、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两大功能是:提供信息和提供激励。() 2、需求定理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正相关。() 3、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可以获得更多的总收益。() 4、当边际产量为正且处于递减阶段时,生产处于第二个阶段。() 5、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由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构成。() 6、完全竞争市场上有无数家企业的假设意味着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 7、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面临两条需求曲线是难以想象的。() 8、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 9、当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就实现了经济效率,也就意味着实现了整个社会经 济福利的最大化。() 10、私人产品具有争夺性和排他性。() 11、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他可能用途。() 12、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需求曲线左移。() 1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2,价格上升会导致总收入减少。() 14、当一个人选择一条特定的预算约束上的一个点时,这个选择是基于个人偏好的。() 15、当MPL为负时,是处于资本(K)的第Ⅲ阶段。() 16、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17、一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是AC下降。() 18、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可以施行 价格歧视。() 19、在两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MRTXY)甲=(MRSXY)乙。() 20、科斯定理宣称,重新分配产权可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的物品是() 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政府物品D、混合物品 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 A、一条斜率大于零的曲线 B、一条斜率小于零的曲线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8

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 对于A和B, B. 对于A和B, C. 对于A和B,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二、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分析2.一般均衡分析3.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一般均衡6.产品转换率 7.不可能性定理 三.简答题 1.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最新宏观经济学答案版

宏观经济学答案版

想当初管理学死掉后对《市场营销》的担忧,班上又一个人都不认识,那种无助。这些题目,本来只是想浏览哈,看看不懂的就了事。打开电脑后想起下载那天有童鞋说要答案,又正好能力范围之内。本着助人为乐的精神,填了一下,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童鞋。另外,不接受批评与抱怨哈! 1.菲利普斯曲线描述------之间的关系。1 (1)失业与通货膨胀 (2)失业与产量 (3)总需求与总供给 (4)通货膨胀与产量 (5)就业与通货膨胀 (6) 2.随着人均资本增加,如果人均资本的增加并未导致人均产量的较小增加, 则--------抵消了-------的影响。2 (1)收益递减规律,劳动力增长 (2)收益递减规律,技术进步 (3)劳动力增长,较低投资 (4)技术进步,收益递减规律 (5)技术进步,劳动力增长 3.如果经济低于充分就业水平,---------能使经济更接近于充分就业。4 (1)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削减。 (2)政府支出的削减或税收的增加。 (3)政府支出和税收的等量削减。 (4)政府支出的增加或税收的削减。 (5)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增加。 4.依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应增加将:2 (1)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2)降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3)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和总需求。 (4)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总需求。 (5)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和增加总需求。 5.以下哪种情况会引起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下的移动?1 (1)利率上升。 (2)国民收入的增加。 (3)货币供应的减少。 (4)国民收入的减少。 (5)利率下降。 6.为了减少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会使用-------的方法。5 (1)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所要支付的利率。

《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宏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均衡价格随着( D ) 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而上升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丽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2、如果人们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C ) A.大大增加B-稍有增加 C下降D不变 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B ) A满足程度 B漓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边际效用 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4.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B ) A。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